黄土隧道施工中常见问题浅析

2023-0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黄土的地质特点分析

从黄土的成因来看, 其属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第四系堆积而成的大陆沉积物, 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 其具有的地质特点有以下几个: (1) 从物理性质上来看, 黄土成分中有60%是0.005mm~0.05mm的粉土;20%是小于0.005mm的黏土颗粒。超过0.25mm的颗粒只占到很小的比例。相关研究的统计资料显示:黏土颗粒所占的比例越大, 黄土湿陷越弱。 (2) 隧道施工中, 黄土的渗透性是重要的地质要素, 实践经验表明, 黄土的渗透性直接影响了地基的湿陷变形和黄土隧道的地下水渗漏等等问题, 通常其大小用单位水力梯度下的渗流速度来表示, 与组成黄土的颗粒及结构特征关系尤为密切。 (3) 黄土的节理和构造特征主要指黄土中发育在成岩过程中因水分运移引起的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结果形成的原生垂直节理, 由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形成的构造节理, 以及黄土沟谷、路堑等两侧分布的张性卸荷次生节理等。

2 隧道施工在进洞前的注意点分析

隧道施工进洞前的施工直接关系到暗洞开挖和洞内施工的安全性, 因此有几个地方应值得注意: (1) 应综合分析实际的地形地貌, 施工注意与实际相融合, 仰坡应尽量少动, 尤其洞口两翼的山体一定不能挖除。 (2) 为了防止地表水下渗对后续工程造成影响导致过量下沉, 治水在进洞之前一定要做好地表的防水、排水、截水和堵水工作。 (3) 在施工中, 应考虑到黄土隧道地质结构稳定性差这一因素, 在实施开挖之后对围岩破坏比较大, 在进洞前应对这个问题进行综合的考虑, 采用必要的措施将隧道开挖的不利影响尽可能地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 实践证明, 采用管棚法在防止围岩松弛上是最有效的方法。 (4) 工程实践中, 刷坡完毕要进行导向墙试作之前, 必须认真查勘导向墙基础的牢固程度是否符合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 必须进行必要的地基加固处理。

3 暗洞开挖的相关问题

(1) 重视开挖方法的科学性, 选择好某一种开挖方式后, 应严格按照步骤实施开挖, 本文以三台阶七步法为例, 其施工工序如图1所示。

(2) 细化施工工艺流程 (如图2所示) 。

(3) 暗洞开挖的注意事项: (1) 开挖过程中核心土的大小和长度一定要得到充分的保证。 (2) 施工过程中应切实减小上、下台阶施工相互的干扰, 封闭成环要及时。 (3) 合理安排每道工序的进度, 同时对每道工序的作业时间进行控制, 保证施工的有序性, 缩短循环作业工艺, 同时开挖面土体的暴露时间也应得到合理的控制。

4 围岩监控的相关问题

对于隧道施工而言, 如何有效的“防塌”是整个地铁隧道施工的技术难点所在而其中在现场监测中涉及到很多需要进行监测的项目内容, 有些是必测项目, 有些是选测项目, 通过监测进行有效的控制, 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作业和以后交付使用的安全性。

5 初期支护的相关问题

初期的支护没有能够及时地跟进, 导致约束效果不好, 土层拱圈的松弛度过大对隧道结构的荷载无形之中增大了。大量实践经验表明保证初期支护的质量很重要, 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认真执行混凝土喷射工艺, 严格按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料, 严格控制外加剂掺量。 (2) 保证立拱质量, 注意连接筋的焊接质量和螺栓的松紧度。 (3) 确保钢筋网与围岩紧密相贴钢筋网要连接牢固。 (4) 清除拱脚淤泥和积水, 通过打拱脚锚杆加固拱脚或扩大拱脚加强纵向连接等措施, 使初期支护与围岩形成完整的体系。 (5) 及时监控量测围岩变化, 观察拱顶、拱脚的收敛情况, 并据此调整初期支护参数。 (6) 尽量单侧落底或双侧交错落底, 避免上半断面两侧拱脚同时悬空。

6 仰拱与二次衬砌施工施工

拱应超前拱墙二次衬砌施作, 其超前距离宜保持2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拱施作应一次成型, 保证仰拱整体稳定, 仰拱填充严禁与仰拱同时施工, 宜在仰拱混凝土终凝后施作;仰拱施工缝和变形缝处应做防水处理。二次衬砌与仰拱的最大距离应不超过30m, 为保证二次衬砌的外观质量和密实度, 在台车上加设9台附着式振捣器, 在拱顶布设纵向注浆花管, 孔位向上在二衬混凝土外留注浆孔。为避免二次衬砌施工中混凝土的收缩裂纹, 除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外, 还要对其拌和时间、振捣时间严格要求。

摘要: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 黄土隧道施工安全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首先浅析黄土的地质特点, 接着对黄土隧道施工中的几个注意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黄土,黄土隧道,施工,开挖

参考文献

[1] 孙生波.浅谈隧道软弱围岩施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0) .

上一篇:关于O2O一个核心问题的商榷下一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