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兴衰背后折射出的国防安全问题——我眼中国防教育与民族复兴的关系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清朝前期,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 国势强大的国家, 领土面积达1300余万平方公里。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帝国主义列强相继入侵, 用坚船利炮先后打开了中国海疆和陆疆的大门。而中国历史上某些王朝由强盛走向衰败, 固然有多种原因, 但其中无一不与思想麻痹、放松警惕、忽视国防有直接关系。而今, 中国的非传统威胁, 主要来自恐怖主义的挑战。江泽民主席曾多次强调指出:“越是和平时期, 越要宣传国防建设的意义, 克服和平麻痹思想, 增强人民国防观念。”为了我国的长治久安、繁荣富强;为了使我们的人民居安思危, 振奋精神, 从法律和制度上给国防教育以明确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01年4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 是增强民族凝聚力, 提高全民素质的途径。国防教育时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防建设领域中的系统工程, 在国家安全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现代国防教育是以现代国防建设为基础, 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和江泽民关于现代化国防建设的一系列指示为指导, 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为目的, 从政治、经济、军事、利益、教育、法律、道德等诸方面, 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体公民中灌输国防知识, 强化国防观念, 培养国防精神, 提高全民国防素质的活动。我们应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角度, 认真分析世界局势变化, 正视我国国防教育面临的现实, 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性国防教育, 加强和巩固我国的国防建设。

强大的国防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保证, 也是国家发展经济, 进行对外贸易和开展外交的重要支撑, 没有强大的国防, 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即使目标实现了也难以长久保持。古今中外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 维护国家安全长远发展, 必须强大国防加以保障, 这被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们视为立国之本, 也是绝大多数国家谋求生存发展的基本国策。因此, 为了从容应对国家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 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尊严与荣誉, 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 也要加快国防和军队建设步伐,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逐步增加国防投入, 保障和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实现国富与强军相统一, 使中国的国防更加坚强巩固。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60年给民族复兴提供的基本经验及启示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 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 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依靠人民群众的路线观点, 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任务, 改革制度创新。2014 年9 月28 日发生的香港“占中”事件, 也关乎我国的国防安全及其教育问题。“占中”是指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 是社会部分公众尤其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表达政治诉求的主要手段, 表现出更强的对抗性, 甚至导致流血冲突和社会动荡。由此可见, 加强高等院校及国防科技大学的思想政治及国防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教育观点, 有助于克服人们的国防观念淡漠的现象, 有助于增强人们巩固国防、保卫国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有助于提高人们履行国防义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就需要国防提供安全保障。国防教育为国防安全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当代有思想有素质的大学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人才储备, 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 促进国防现代化让类似于香港“占中”事件不再发生, 不再妨害国家安全及社会秩序。

由此可见, 中华兴衰背后所折射出的国防安全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 我们要不断加强国防, 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要想实现民族复兴, 我觉得就要保证综合国力的提升, 要加强国防的力量, 捍卫自身主权利益。而要加强国防的力量, 就要完善国防教育体系, 更好地利用经济、军事、科技、政治、文化的力量来武装国防军队。总的来说, 就是要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民族复兴、国防及国防教育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浅析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及加强国防教育为实现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国防教育,民族复兴,国防安全

参考文献

[1] 傅景云, 高鸿春.《国防教育论》.军事科技出版社, 2003.

[2] 贾云生.《新时期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3] 刘源, 刘成军.《新中国国防和军队6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4] 姚延进, 王传友.《论国防科学发展观》.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

[5] 张民.《中国不怕:国防安全新威胁与我们的战略应对》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6] 高宁, 张小兰.《高校国防教育新编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卖契”制度防范“一船二卖”风险分析下一篇:新形势下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及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