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022-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试析日本文化多样性在原宿文化中的体现

【摘 要】日本原宿文化作为世界街头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日本,而是扩散到了全世界。本文从原宿文化的产生、发展历史着手,从服装、音乐等方面,分析原宿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进而探讨从原宿中体现的日本文化的多样性,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日本文化,更好地掌握日本语言。

【关键词】原宿文化 日本文化 多样性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交通不便,因此古代日本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极少与其他国家有交流,渐渐落后于时代。为了日本民族的发展,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积极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主要是欧美西方文明并对其进行加工改造,最终使之成为符合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在积极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日本本身也在积极创造着自己民族的文化。因此,充分结合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日本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包容性和多样性。这一点,在原宿文化上有着明显的体现。

一 原宿和原宿文化

原宿是原宿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亚洲时尚的发源地之一。现在的原宿地区,已超越了单纯的地名,上升成了闻名于世的街头文化。

1.原宿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原宿地区是指东京涩谷区以明治神宫、代代木公园为中心的一块区域。原宿、涩谷、代官山一起被称为日本街头文化的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美军基地的原宿,首先开设了名为华盛顿的集体住宅,1958年又剪彩了中央公寓,1964年趁东京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之际,原宿进一步完成了它的近代都市景观。战后日本接受最多的莫过于美国文化。60年代在美国青年中出现的嬉皮派也直接影响着原宿,这样,原宿的年轻人受到了大量美国文化的影响,而Hip-Hop作为美国街头文化的代表也很快被日本青少年接受,进而出现了一批日本的嬉皮派,这便是最早的原宿族。20世纪70年代,日本发行了一本流行时装杂志,极大地推动了原宿文化的扩展。该杂志以一篇题为《在东京的街头发现了外国》的文章,首次向日本全国介绍了原宿族,继而轰动了青年人的世界。紧接着,原宿就开设了一家又一家的流行时装店。1973年日本大型百货公司PARCO在涩谷开张,引起了日本年青一代时尚文化的大变革。从此,日本的青年时尚文化中心由新宿变成了包含原宿地区在内的涩谷一带。到了80年代,在原宿的竹下路出现了竹下孩族,大都是10多岁的青少年,着装大胆新奇、随意、个性。渐渐地东京近郊的青少年开始向原宿聚集,慢慢形成了日本各地的时尚年轻人聚集于原宿的盛况。现今,原宿已形成了规模,开始展现着它无限的魅力和文化景观,同时也作为日本的时尚中心和日本的年轻人一起,构成了一条完美的时尚生态圈。

2.原宿文化的表现

如前文所述,从明治神宫到代代木公园一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战败,这一地区便由美军接管。因而,原宿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在积极吸收美国街头文化之后而形成的另一种有日本自身特点的街头文化形式。

日本青少年有着巨大的生活、学业的压力,厌恶社会千篇一律的框架和束缚,所以企图在精神上寻找突破与逃亡。因而,青少年聚集于原宿,不用顾忌旁人的目光,宣泄自己内心的种种想法,或孤单寂寞,或愤怒等等。在某种意义上,原宿文化代表的就是一种自由、大胆、无拘无束的表现形式。每到周日,从中午时分开始,日本的青少年就聚集于此,用极端个性的服装彰显自己的个性。无论是大胆新奇的服装,还是声嘶力竭的摇滚乐,或者是令人胆战心惊的打扮,这些在原宿都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大胆和张扬,便是原宿文化最大的特点。

除了时装品牌,原宿文化还有另一个代表则是二手服装店,日本人称之为“古着”,也就是旧衣服。但是,在原宿的“旧”和我们普遍理解的“旧”并不相同。这些旧衣服大多是那些有经验的小店老板或服装设计师精心挑选的,带有某个时代的烙印,渗透着某种文化的内涵。

二 日本文化及其多样性

一直以来,日本文化就是以一种本土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复杂的文化形态而被世人所知的。下面就对日本文化的特质及其多样性进行分析和总结。

1.日本文化的特质

日本文化极为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吸收性。而且,这种吸收和继承并不是一味地对外来文化照抄照搬,而是有选择、有保留地借鉴和吸收。在极其有效地摄取外来文化、形成同一性的同时,又保持了与其他文明社会之间明显的差距。日本正是有效地利用了这样的多样性,非常重视选择模仿、融合、创新,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

日本文化对外来文化有着积极开放的态度。如对中国、印度、欧美等地文化大量吸收,特别是对中国唐文化的学习,明治维新时欧洲文化的借鉴以及战后对美国文化的全盘吸收等。这些都充分表现出日本对外来先进文化抱有一种积极的态度,这在其他国家的历史中是很难看见的。

但是,日本文化对外来先进文化并不只是抱有积极开放的态度,同时,也有一定的保守性。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日本并没有就此中国化或是美国化,反而让所吸收的东西日本化了,打上了明显的日本印记。因而可以说,日本文化不仅仅是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同时,又保持和传承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形态。

正因为日本文化中开放性和保守性并存,日本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古代和现代、东方和西方,这些迥然各异的、生成背景各不相同的文化要素,都在日本文化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和体现。

2.日本文化多样性

20世纪50年代,日本著名评论家加藤周一首次提出了“日本文化多样性”的说法,加藤先生不止是对日本,乃至世界都有着极为超群的洞察力。文化多样性这一说法,在战后日本得到了强烈的反响和呼声。加藤先生认为应当承认当时日本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外来文化,日本人在坚信本民族优秀文化部分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这才是正确的文化选择。

三 日本文化多样性在原宿文化的体现

原宿文化,从根本上讲是美国街头文化在日本的移植和生长。但是,日本和美国的街头文化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张扬的同时,受日本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人,又带有着一些与生俱来的内敛和安静。有人曾说:“在原宿,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传统和先锋在此和谐地交汇,彼此相安无事。”这在原宿族的服装、音乐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从服装来看

以街头文化闻名的原宿,其服装既是时尚也是文化的交融,既有民族传统的元素又饱含最前卫大胆的时尚语汇。这里的服装正如日本人充满矛盾的内心一样,是各种文化交融与碰撞的火花。

原宿街头的服装时尚大胆,但和欧美地区时尚大胆的服装不同的是原宿服装的主流虽然怪异但却并不暴露,多是层层叠叠,将服装款式内外叠穿,错落有致,而且同日本传统服饰——和服一样,十分重视色彩的和谐。这样的融合,让日本的街头服装不如美国等地的那样硬朗、直接、粗线条,虽然原宿族们也爱使用金属链、骷髅头等街头文化必备元素,但都带有日本式的柔软和委婉。

另外,还有浪漫怀旧的洛丽塔式公主服装。公主裙、礼帽、蝴蝶结纷繁复杂。这样的服装看起来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但是在原宿街头却是随处可见。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人见怪不怪的包容性。

2.从音乐来看

作为街头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Hip-Hop在原宿也得到了很好的吸收和发展。Hip-Hop的原身是Rap,这种音乐极具冲击力,表演方式极具争议性,充斥着暴力和煽动性。日本的街头艺人继承了Rap音乐人的特立独行和迥异突兀,但却没有欧美式的喧闹,他们大多安静地站在那里表演自己的音乐,用音乐表达或许愤怒或许不安的心灵。他们剃着怪异的发型,穿着标新立异的衣服,有着张扬的外在表现形式却又采用了一种安静温和的表达方式。在这些展示自己艺能的年轻人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们在释放自己的同时却依旧保持着日本人的自律。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日本原宿文化是受到外来文化影响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有日本自己的特点。从中反映出,日本在漫长的历史推进演化中,一直积极吸收着最先进的外来文化,但对外来文化并不是盲从接受,而是根据本国自身的特点有所选择地吸收、借鉴并将其与自己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创造性地转换和改造,始终保持着日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这也正是原宿文化作为日本的一种文化现象,但却对世界有着巨大影响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王永辉.穿过原宿[J].上海服饰,2000(4)

[2]方振宇.东京设计散步[J].艺术生活,2003(2)

[3]王羿.原宿街头探时尚[J].中国服饰,2007(1)

[4]刘源.浅析街头文化[J].大众文艺(理论),2009(14)

[5]加藤周一.雑種文化——日本の小さな希望[M].东京都講談社,1974

[6]叶渭渠.日本杂种文化与现代化——与加藤周到一对话[N].环球时报,2000.12.22

[7]贾华.双重结构的日本文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李继孔〕

作者:田一汐

第2篇: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

上篇

传统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源泉

传统文化是一个流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开放体系。虽然,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不断更新的21世纪,但是处于城市中的人们,仍然在既定的历史传统、民族习俗、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中生活,并在这些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成长。尽管人们有时想摆脱旧的传统、抹去旧的烙印,创造新的生活和形成新的经验,但是,却不能完全克服传统对自身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即如何革除传统中的消极内容,保护传统中的积极方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城市文化时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中华文明的若干特点

人类的起源、农业的起源、文明的起源是人类历史上意义最为重大的三个变革,对这三个变革的研究被称为人类历史研究的三大课题。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古老文明是如何起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问题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问题。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不能不重视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学术界在对中华文明的一些基本问题逐渐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近年来,中华文明特点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成为讨论的热点之一。

(一)中华文明的原生性

中华文明是在欧亚大陆东部产生的一支原生文明。近代以来,历史学者通过对考古学、古人类学、古文字学、民族学等文献资料的综合研究,逐渐揭示出中华远古历史在中国大地上发展的基本脉络。从目前的材料来看,至少在100万年前人类已经在中国广大的区域内活动。比如重庆巫山人距今20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陕西蓝田公主岭和湖南郧县学堂梁子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也都距今接近或早于100万年。“而河北阳原泥河湾发现的一些早更新世地点,虽然没有人类化石出土,但是测定的年龄十分古老。比如小长梁遗址大约距今160万年,近几年发现的沟底遗址更早,有可能接近200万年”。由上述的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湖南郧县人等“猿人”;到广东韶关马坝人、山西襄汾丁村人等“古人”;再到广西柳江人、北京山顶洞人等“新人”,三个阶段构成原始人类时期。

根据考古成果研究,我国稻作农业文化可推进到一万年前。“从人类结束漂泊的生涯在大地上定居下来,开始从事农业活动算起,到现在仅仅大约500代人的时间。500代对所有生命形态而言,只是演化历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瞬间,即使最精细的生物学家也难以发现物种特征的变化。对人类自己创造的世界而言,则完全不是这样。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已经难以想象1万年前祖先的生活方式”。经过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发展,中华文明经历了从起源到逐步形成的过程,社会的复杂程度更加明显,夏、商、周时期逐渐进入高度发达的阶级社会,再经过秦、汉及其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衰落,中华文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中,夏鼐先生和苏秉琦先生都提出过十分重要的见解。夏鼐先生认为,文明的起源应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应该有不同的模式,有原生型,还有次生型和续生型,最后才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他们这些论述的正确性不断被新的考古发现和学科研究成果所证明。

特别是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公元前3500年前后,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北方地区,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和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晚期遗址中,发现了代表红山文化最高层次中心聚落的大型祭祀建筑群、积石冢及以玉雕龙为主的随葬玉器群。南方地区,长江下游的杭嘉湖地区发现了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的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遗址群中心有莫角山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其周围数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反山、瑶山、汇观山等良渚文化大墓、祭坛以及随葬的琮、钺、璧等精美玉礼器。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了考古学前辈的科学论断,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进一步说明了中华文明扎根于中华大地的原生性特征。

(二)中华文明的可信性

我国古代文献中,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肇始期,把夏代作为第一个王朝。中华文明被认为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作为历史依据,见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正史,即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而《史记》的第一篇是《五帝本纪》,五帝的第一个就是黄帝。在《史记》里面关于黄帝的记载带有一些神话色彩,可是也有很多看起来符合历史事实的内容。今天,海内外的华人都将黄帝和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人文初祖”。但是,文献中对黄帝和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都属古史传说的范畴,对夏代历史的记载也极其简略,且均为后代的文献,很难据此全面地研究当时的历史,更无法判断当时的社会形态。正因为如此,国内外学术界有人怀疑中国是否真正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部分国外学者甚至怀疑夏朝是否真正存在过。要解决这一问题,消除学术界存在的种种疑虑,仅仅依靠古代文献是远远不够的。近三十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批重要的考古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以大量的考古资料为证据,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科学地论证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对于消除对中华文明的种种怀疑,以及确立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夏鼐先生在名著《中国文明的起源》中提出了考古学研究我国文明起源这一学术课题,需要着重探索三种标志性遗存,即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活动中心的城市、文字记载、冶炼金属,被称为“文明三要素”。一是关于城市。我国已经发现不少古代城址,其中较大规模的城址至少在仰韶文化的晚期已经出现。如河南郑州西山古城遗址、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都始建距今已超过6000年。而更多的古代城址,出现于龙山文化、或相当于稍晚的龙山时代,地点包括今天的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一带。二是关于文字记载。我国古代文字的起源虽然存在争议,但是诸如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出现的一些符号,普遍认为与文字有关。大汶口文化有符号的陶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良渚文化陶器上和玉器上的文字,则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300年。三是关于冶炼金属。在我国出现很早,如在陕西姜寨遗址发现的半圆形黄铜铜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铜器;在甘肃林家遗址发现的小铜刀,属于马家窑文化,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

从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刻辞,到1928年我国学术机构首次组织对殷墟的发掘,再到1999年考古学家又在殷墟保护范围的东北部发现洹北商城,考古发现和科学研究成果,使河南殷墟遗址具有了“文明三要素”的典型特征。在城市方面,殷墟作为晚商都邑遗址,它的文化遗存可与文献中的商王朝相联系,进一步证实了文献中只有零星记载的商王朝的存在,更使《史记·殷本纪》等文献所载内容成为信史。在文字记载方面,甲骨文是世界古老的

文字体系之一。殷墟出土的15余万片甲骨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我国古代独立的文字造字法则。对3000年以来的我国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至今仍为世界上1/4的人口所使用。在冶炼金属方面,殷墟是出土商代铜器最多的遗址,总数约6000件,其所展示的高度发达的创造文明成果的技术手段是独有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块范法青铜器铸造技术,正是这种技术铸造了包括重达832.84千克的司母戊鼎在内的巨型青铜器。

这些古代文明因素的发现,虽然说还不够完整、不够系统。但是通过对这些文明因素的综合研究,可以断定我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时间相当早,不晚于古史传说的年代。也正是由于前述大量文明因素的存在,才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可信性,并为最终形成更为完整、系统的结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华文明的整体性

中华文明的形成既是多元的,也是一体的,即所谓“多元一体化”。秦汉以后形成了中华民族,它既是指生活在中国的各民族共同建造的国家,又是在中国领域内56个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首先是多元文明的融合,是互相整合,而不是互相灭绝。“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隔阻,如果不是靠文化思想和文字为连系纽带,中国不知道将要分裂成多少个独立小朝廷”。各个地区的文化通过相互竞争、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中华文明。无论各个地区的文明发展当初多么辉煌,其文化成就多么显赫,最后都以百川归海的态势,纳入到中华文明的轨道之中。

探讨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原因,一是中华文明本身的规模因素,即地域的广阔和整体规模的巨大,形成了一种难以征服与分割的力量。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文化整体。曾经对中华文明构成威胁的其他文明最终都被这一规模巨大的文化整体所吸收和同化。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文化因素,以血缘为纽带的关系,发挥着巨大的维系文明的作用。如对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的崇拜,影响深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完整性。

戴逸先生分析了对我国文化影响较大的诸项因素,包括经济条件、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地理环境,这些都对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有所影响。首先,我国是农业社会,至少6000年以前,我国就种植农作物,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在这样的一个农业社会里,民族性格既有勤劳朴实的一面,也造成了稳定保守的一面。其次,我国几千年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是长期的封建专制主义。从秦代算起已有2000多年历史。专制主义、官僚结构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打下了很深的烙印。第三,我国是个宗法、家族制度普遍盛行的国家。过去人们从小到老,生活在一个宗法结构中间。宗法意识、家族意识非常强烈,传统文化普遍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形成。第四,地理环境也对我国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在亚洲东部的大陆,东面是海洋,西北是高山、沙漠,将近10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与其他文化发达地区相隔较远,交流较少。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中华文明独立而完整的,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文化系统⑦。

铸成我国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横亘千古的再生力的条件,是中华文明本身所具备的内聚力和感召力。祖先崇拜的底蕴是强烈的本根意识,就是对自身本源之探究、认同、尊重与返归。《老子》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淮南子·原道》:“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归根、守根与现在常说的寻根,都体现了同一种本根意识,成为维系中华文明使之延绵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与祖先崇拜相关,以家庭和宗族为基本单位的社会模式,家庭、宗族与国家的同构性,以及宗族作为国与家的中介,都发挥着协调关系、维系国家、延续历史的作用,也使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整体性特征。

(四)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人类四大古老的文明,都是沿着江河发祥的。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500年间,世界各地先后出现了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之间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之后还有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文明、迈锡尼文明和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然而,除中华文明之外,几乎所有这些古老的文明都曾在其文化发展史上出现过中断现象。在历史上,古代埃及是文明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但是古代埃及和现代埃及之间的关系非常曲折和遥远,无论在人种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有很大的距离。古代的两河流域,包括苏美尔、阿卡德、亚述、巴比伦等几个古国,和今天的伊拉克的关系也很少,它们的文明在很早以前,可以说在希腊、罗马时代就被断绝。即使希腊、罗马这样文明兴起比较晚的古代国家,它们的文化到中世纪也已经中断,所以后来才有所谓的文艺复兴。英国历史学家A.汤因比(A.Toynbee)在著作《历史研究》中分析了各种文明的循环发展和衰落规律后指出,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有20多种文明已经消逝,而今天存在于世界上的几种古老文明,都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筛选、淘洗而传衍下来的。纵观世界,俯仰古今,数千年来,世界不少文明古国,都曾有兴盛一时的文明,但终因丧失了传统文化,文明也就走到了尽头。

如果与其它三大古代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起源不算最早,但是中华文明却是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历经磨难,饱受风霜,然而其文化传统却始终一以贯之,未曾中绝。中华文明同根同种同文完整地保留下来,延绵不绝,传至今天,这在整个世界人类历史上是很独特的现象。对此袁行霈教授认为:“我们可以从地理环境中找到一些答案,前三种文明都是在相对集中的一个较小范围内展开的,回旋的余地不大,一旦遭到强悍的外族入侵和战争的破坏或自然灾害,就难以延续和恢复。而中华文明则是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开展的,回旋的余地很大,便于将不同民族的势力和文化加以吸纳与整合,也不致因地区性的自然灾害而全体毁灭,所以能够传承数千年而绵亘不绝”。

自从文明的曙光初照神州,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生存、繁育。我们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是那创造古老文明的先民之后裔,在这片土地上是同一种文明按照自身的逻辑演进、发展,并一直延续下来。同时,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巨大的凝聚力,不仅没有中断,也没有分裂;只有新的文明因素不断增加进来。苏秉琦先生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像中国如此之大的国家有始自百万年前至今不衰不断的文化发展大系”。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举世罕见的,它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承传不辍,也表现在我国古代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只有一以贯之的发展,而绝无中绝或转向。一般认为其连续发展是从夏商周三代开始的。孔子曾说:“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这就是说,周代沿袭了夏、

商的文化,并又进一步加以发展。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专门整理了周代典籍,修订了鲁史《春秋》,创立了儒家学说。到汉代,董仲舒继承《春秋》,研究经学,司马迁也继承了《春秋》,但专治史学。从此,经学与史学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主要支柱,一直没有中断。即使在中国社会处于南北分割,传统也未曾中绝。“例如在西晋以后的公元4~6世纪期间,北方经学仍然遵循汉儒传统,其繁荣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南方。就以北方最乱的十六国时期来看,其史学不仅未断,而且还相当繁盛,这在古代世界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五)中华文明的先进性

技术发明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共同基础,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和文化价值取向。帝国兴衰、王朝更迭、战争胜负,虽然各有其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但是无一例外都与人类的技术发明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关系。“中国为人类贡献了不可缺少的许多重大发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发明家引领着技术创新的潮流。从春秋时期到宋代,1800年间中国发明家走在世界前列”。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迁徒、演化和融合,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古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匠心独运的书画雕塑,泽被后世的四大发明等等,这些都令世人推崇备至,令世界惊叹不已。“正如黑格尔所说,当黄河长江已经哺育出精美辉煌的古代文化时,泰晤士、莱茵河和密西西比河上的居民还在黑暗的原始森林中徘徊”。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文明进程具有深远影响,无论是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还是走出中世纪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的古代发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公元前600年,我国发明了液态生铁冶炼技术,使铁矿石源源不断地变成铁,并且直接铸造成型。这项发明解决了困扰人类千年之久的难题,促进了世界范围金属工具和兵器的更新,使人类迅速进入铁器时代。“公元前300年,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深井钻探技术,使人类能够获取深藏在地下的财富。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瓷器取代了陶器,为人类抹去了石器时代留下的最后一道痕迹,成为我们这个星球上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用品”。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成效得多。盛唐时代,中国就已是世界各国取经、朝拜和交流的主要目标国。1700年时,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东方大国的经济收入各占当时世界总收入的23%,与整个欧洲相当。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已经为许多西方学者所重视。1988年,许多国家的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集法国巴黎并发表宣言,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就是说,西方学者在对自身文化进行反思的同时,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孔子和老子早已是历代欧洲哲学家们心中伟大的思想家。法国的伏尔泰、狄德罗,德国的莱布尼茨等也都非常推崇中国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与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样,中国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和墨子。今天人们看到,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虽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成长,但它也有过与外来文化的广泛接触。其中大规模的接触、交流有过三次。第一次是佛教的传入。从东汉起,历经几百年,经过长期的消化,文化的整合,到唐代,发展到高峰,产生了中国化的佛学——禅宗。到宋代,产生了在佛学影响下的儒学。佛教的传人经过了几百年的过程,这是中国与印度文化的一次大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大。第二次中外文化交流是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到中国来,从利玛窦到汤若望、南怀仁,从明末到康熙年间,100多年期间,到中国来的传教士数以百计,带来了西方的宗教,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包括天文、历法、数学、武器、地图、建筑、绘画和其他自然科学。第三次文化交流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的枪炮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中国被动地吸收西方文化,形成中西方文化冲突与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吸收、交流、冲突,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当然,现在封闭的局面已打破了,不可能再回到历史上那样的闭关状态。中国已进入世界历史的潮流中,中国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将在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同时,随着全人类文化一起前进”。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澳门历史城区,保存着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欧洲人聚居地和亚洲早期贸易港的完整面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葡两国居民在这片城区内,合力营造了不同风格和特色的生活社区。在这里供奉中国海神的妈阁庙与葡萄牙人航海主保的圣老愣佐教堂前后呼应;在这里中国商人聚会交流的关帝庙与葡萄牙人的慈善机构仁慈堂面对统一广场;在这里中国富商大宅卢家大屋则与天主教主教座堂垂直相对;在这里与巍峨的大三巴牌坊并立的是精致小巧的哪吒庙。在当今因经济利益或者价值信仰而纷争不断、暴力不断的世界,澳门提供了一个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信仰,和平共处、多元发展、共同进步的典范。澳门历史城区不但具有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独特景观,而且是集合不同种族、思想、信仰、文化和居民生活习惯的文化空间。不但展示了中、西式建筑艺术特色,更展示了中葡两国不同宗教、文化以至生活习惯的交融与尊重。这片历史城区,见证了中华文化永不衰败的生命力及其开放性和包容性。

事实上,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不同种族、年龄、区域的人们共同创造、交流、融合的结果,从未有一种传统文化可以完全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纯之又纯”的本土文化,基本不存在。中华文明就是由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的文化,经过不断冲突和融合,形成和发展而成的。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从来不采取盲目排斥,而是有选择地吸收,改造,使之为我所用。“数千年来,中华文化还吸收了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各种外来文化因素,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其中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是中国文化吸纳、消融外来文化的显例,是华夏文明的伟大处。它的特点是充实主体、融化客体、思想再生、铸造新文明”。中华文明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历来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永葆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成为世界四大古文明的仅存硕果。中华民族以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二、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定、保护与弘扬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个延绵数千年的文化呈现出独特的智慧和特色,可以为今天人们探索和解决诸多城市发展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文化方式和思维选择。因此,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定,保护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弘扬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这样对于今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定

什么是传统?这是一个有着各种不同看法和争议的问题。罗国杰教授认为:“传统就是已经过去了的事物,是长期以来积淀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理中,并在今天的现实中仍然发挥着影响和作用的一种现象”。传统不是陈旧的、落后的东西,传统是指一个民族中具有生命力的、一直在起作用的因素。虽然有些民族的传统会被一些陈旧的、落后的形式所包裹,但它并不是内容本身。传统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而且一直起着作用,主宰着民族的精神,就在于它具有容纳新的文化因素的功能。传统与文化密不可分,其表现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但是,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什么是文化传统?一般来说,是指同精神、思想、文化道德有关的传统,是对人类过去所创造的精神现象的总称,其内容主要包括从一定价值导向出发的哲学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艺术的、宗教的等等,各种思想观念的总和。文化传统不具有物质的实体,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却无所不在,即留存于传统文化之内,又表现于现实文化之中。文化传统的核心,是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高尚道德品质的向往。文化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基本因素,而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在整个人类的各种传统中,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安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传统社会形成的文化,往往对应于当代文化或外来文化等。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历史上存在,并延续至今的种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例如民族服饰、地方戏曲、古典诗歌、生活习俗等,还包括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刘梦溪教授认为:“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传统文化产生于历史过程,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传统文化形成于民族传承,带有独特的民族色彩;传统文化成长于当地环境,带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因此,传统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表现得最为鲜明。

今天之所以要继承和弘扬文化传统,就是因为其中包含着值得人们借鉴、吸收和弘扬的因素和内容。张岱年先生指出:“在现今时代,做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而爱国意识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必须感到祖国的可爱,才可能具有爱国意识。而要感到祖国的可爱,又必须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正确的理解”。他认为,我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主要内涵是四项基本观念,即:一是天人合一;二是以人为本;三是刚健自强;四是以和为贵。这些为中华民族在共同生活中所孕育、所崇尚、所提倡的文化传统,不断得到鼓励和推崇,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制约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而且相互影响、互相激荡,形成巨大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是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天然纽带,是全社会共同的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始终保持着连续性。

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文化进步的智慧源泉。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文化加以系统的、科学的挖掘和研究,以充分体现其积极的价值。虽然近年来陆续出版众多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文章,丰富的学术思想散见于各种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文学作品、各类志书中,但是总体来看研究成果依然十分薄弱。宋健先生在2002年4月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指出:“研究和借鉴历史,不仅是历史学家的任务,也是科学界、知识界的责任。历史上写着中国人的灵魂,指示着中国将来的命运。现在世界上有人不喜欢中国人研究自己的历史,这是没有道理的。清人龚自珍曾注意到:‘绝人之才,灭人之国,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我们和后人都应小心,不能上当”。这一忠告发人深省。

(二)保护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进入21世纪以来,更多的西方学者把目光转向了东方,转向了中国。更有一些国外的研究机构开始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希望我国传统文化能对该国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特别是当今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是环境的破坏、战争的灾害、贫富的差距等,对世界文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一情势也彰显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是维系几千年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储蕴了丰富的内涵,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过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乃至未来,其积极的内涵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长期熏染、代代相承,使整个中华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渐趋认同,形成了中华民族卓越的品格和精神,并逐步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的讲演中对文化有一段至为深刻的论述,他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华文明中强烈的爱国精神、高尚的民族气节,使中华儿女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能够迸发出巨大的力量,维护国家民族的生存,并延续自己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文化国力的源泉,而民族精神是文化国力的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维系。秦汉以后,中华民族不断融合,二千年来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思想、共同的民族意识,这是十分珍贵的精神遗产。中华民族有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才能融入亿万民众的血脉,孕育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特点。罗国杰教授对我国传统文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一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其始终。追求崇高的思想品质、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一个人既要有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创造精神,又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和爱人如己的博大胸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名著《易经》上的这两句话,鲜明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态度、立身精神和理想境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厚德载物的精神则表明一切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不仅要爱护自身,而且还要保护人类生活其中的生态环境。

二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对于真理的追求和辩证的思考,有着浓厚的思辨传统。在我国先秦的儒、墨、道、法几个最著名的学派,都十分强调理智和智慧的重要,强调人们对真理的认识的重要意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看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力求从整体的相互对立和相互联系上来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因此,人们在了解、观察、分析和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时,就一定要从一个统一体的视角来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在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是全人类文化中最重要、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

用诗歌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情操的空前繁荣的时期。在文学艺术上,仅仅流传下来的唐诗,就有五万多首,其中著名的有一万多首。继“唐诗”之后,又出现了“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几个文学艺术的发展高潮,创造了绚丽多彩、辉煌灿烂、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学艺术传统。而且形成高潮迭起的文学艺术的高峰,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熏陶和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质和民族意识。

(三)弘扬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一方面时代在前进,世代在交替,另一方面经验在积累,知识在更新,传统文化必然要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以调整自己的内容。传统文化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也会随着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其中某些成分会逐渐被淡化,新的成分会逐渐加入。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传统文化只要存在,就不可避免地有所接触;只要相互接触,就不可避免地进行交流;只要相互交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只要相互影响,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但是,传统文化的变化往往是缓慢的、渐进的,不同传统文化,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通过接触所取、交流所得、影响所获的内容,都必然要经过消化、吸纳和整合的过程,才会在传统文化中加入新的成分,带来文化传统的变化,“不会发生一蹴而就的奇迹”。

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宏富的整体,是人们长期实际生活经验的概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几千年生存发展、没有中断,而在今天又能重新为世界所重视的重要原因。“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情怀,是我国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厚重的精神动力。“从典美博奥、汪洋捭阖的秦汉文章,到情致飘渺、新制迭出的盛唐气象;从清深瘦劲、鞭辟入里的宋代风骨,到张扬俗趣、市井勾栏的明清景观……”。“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发扬本民族文化传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重任。一个民族的文化,既有历史的延续,又是由各个地方文化共同融合、汇集而成的,它是经纬交织,继往开来,富有生命活力的”。中华民族这清晰的文化脉络,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变迁,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2004年10月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开幕的“走向盛唐”展览,展现了从公元3世纪到8世纪这一重大历史阶段,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这是中美合作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展品内容既重视艺术价值,又考虑历史内涵,每件作品不仅是艺术精品,而且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该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社会习俗以及其他非视觉艺术的变革。展览开幕反应热烈,盛况空前。从2004年10月到2005年1月的三个多月里,来自美国本土和世界各地的观众达到几十万人,最多时每天有五、六千人。很多观众表示通过展览更多地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和艺术,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古代自由开放的活力,以及由此产生的中外文化交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回顾一千年前盛唐时代的繁华,人们或许会感到有所启迪,强盛的国家要有开阔的胸怀,包容多元的文化。

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不仅表现为经济竞争力的增强,还有文化影响力的提高。抓住我国和平发展的机遇,将汉语语言与我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是增强我国文化国力的重要举措。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学习和使用汉语的风气。例如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使用汉语的人口增长最快,成为使用人口最多的第二种语言;在美国,中文被列为关键外语,并且位居第二;在英国,政府批准资助英国人学习汉语,许多公立和私立学校都积极安排教授汉语课程;在法国,现今有近300所学校开设了中文课程。汉语热的出现,既有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又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截至2006年9月,我国已在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08所孔子学院和12所孔子课堂。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至今,孔子学院已成为传播我国传统文化、推广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汉语在世界的影响愈来愈大,使更多的人能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继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

三、城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特殊产物

在我国,历史性城市遍及各地,数量众多,特色丰富。这些城市不但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各具特色的历史建筑,而且它们的存在体现着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因此可以说,城市本身就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城市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产物。今天,如何历史地、科学地评价城市传统文化?现代化要不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怎样将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今天研究城市文化有责任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一)城市传统文化的现实困境

自古以来,人们重视物质利益,为生存而奋斗。“路人问渔夫:你打这么多鱼干什么?渔夫答:赚钱买船。买了船干什么?打更多的鱼。打更多的鱼又干什么?买更大的船,打更多更多的鱼……”。人类从动物界脱颖而出。但是,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依然受食物短缺之困。生计问题一直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和灵魂,思维沿着惯性滑行:劳作,不停地劳作。今天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绝大部分地区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在以经济发展为主导范式的社会价值追求中,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经济发展的指标又成了唯一的评价标准。“路人问老板:你盖这么多房子干什么?老板答:赚钱买地。买了地干什么?盖更多的房子。盖更多的房子又干什么?买更多的地,盖更多更多的房子……”。“发展”问题又一次束缚住人们的手脚和灵魂,思维继续沿着惯性滑行:建设,不停地建设。这种片面的社会追求和评价标准,严重地冲刷和遮蔽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在今日世界,城市处在严重的文化矛盾和冲突之中。这是一个对经济发展乐观展望和对文化发展悲观期待并行的时代,是一个物质的满足与精神的焦虑并行的时代。2003年的8月3日,法国《费加罗杂志》刊载G.杜铭那克(G.Domenach)的一篇文章,其中写道:中国传统文化令人迷惑。对于一个经常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种文化有时会给人以垂死的印象,有时又会让人感觉到他的活力。这种矛盾现象产生的原因何在?现在是什么使得中国与自身脱离?G.杜铭那克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带有现实普遍意义。原因主要在于,多年来我们自己在对待传统文化中出现的一些偏差,例如批判多于继承,否定多于肯定,导致一些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知,缺少自尊与自信,未能使传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得到应有地弘扬。“尽管情况错综复杂,其共同点则可以归结为对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近乎无知与糟蹋,以及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盲目崇拜,而实质上是‘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是所谓全球化与地域文化激烈碰撞的反映”。

目前我们一些城市还没有形成健康合理、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文化理念,在单一的经济价值观念下,它们片面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视了自身传统文化的消失,忽视了文化资源与文化生产力的创造价值。在城市中,一方面是城市风貌的日新月异,呈现出物质财富的增长和

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则是传统文化的黯然失色,呈现出文化财富的锐减和文化生活的浮躁。人们在失去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广阔的文化空间的同时,失去了形成文化共识的基础,也失去了文化创造的能力。人们常说中华文明是绵延不绝,没有断裂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可是在现实中却对传统文化视而不见,没有自信,缺乏应有的认知。面对当前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受到的种种威胁,2006年6月冯骥才先生在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上大声疾呼:“我们的后代将找不到城市的根脉,找不到可以自豪的个性化的文化凭借。当他们知道这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是我们亲手把一个个沉甸甸的城市生命,变成亮闪闪的失忆者,一定会斥骂我们这一代人的无知”。现在人们更多看到的是传统文化的沦丧和为捍卫传统文化而进行的抗争。

影响传统文化传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些人将传统文化与封建文化相提并论。于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置身于城市化加速进程之中,很多人在对待传统文化上存在着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为中华民族拥有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又感到传统文化似乎是今天前进道路上的羁绊,成为一种沉重的历史包袱。毋庸讳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也逐渐积淀了某些不良因素。传统文化中也有消极的、同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内容,应当剔除或逐步改造。但是,事实上我们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但不是封建文化的产物,而且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是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资源、财富和动力。

(二)城市传统文化的时代责任

“神州大地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衍生栖息的地方,5000多年来,尽管自然灾害、战乱频仍,但经过世代经营,我们的祖先建设了无数的城市、村镇和建筑,也留下了中国非凡的环境理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古代城市大多是按规划建造的。据科学考古和史料证实,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时代,无论是古代的都城或地区统治中心,还是重要的边防城镇,都是事先经过周密的规划,按照一定的建设程序和规律进行营造,同时在营造理念中体现了非凡的环境观念和朴素的人文精神。在环境观念方面,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基于山水文化理念的环境设计观,各赋特色的环境意境的创造及其所表现的城市文明,这是我国传统城市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城市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在人文精神方面,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基本上遵循了儒家传统思想,因而一脉相承,独具特色。特别是,我国的历史性城市都曾具有重要的文化职能,遗存至今的文化遗产,仍然传承着传统人文精神。

今天在我们的面前存在着两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如何重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二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前者比较好理解和接受,要继承传统文化,就必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认识深化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后者可能不被人理解和接受,难道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也需要认同吗?然而今天这一问题不但确实存在,而且矛盾日趋尖锐。当前确有一股潮流,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一切唯西方文化是举,并且在某些领域愈发严重。居住在历史性城市中的每一位市民,最重要的是具有热爱城市传统文化的意识。而树立这一意识必须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必须感到自己城市的可爱。要感到城市的可爱,又必须对于优秀的城市传统文化有正确的理解。

城市是完整的生命体系,它有内涵,有个性,而其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对城市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城市的文化空间和生态环境密切相联。例如江苏自古以来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其文化底蕴极为丰厚,人杰地灵。据史料载,二十四史中有传者2万多人,其中6000余人为江苏籍,约占1/3。清代114名状元中有49人为江苏籍,占40%以上。由此可见,江苏的传统文化对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又如苏州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拥有2500年文化积淀,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历史城区,使其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也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2500年前吴越之争的“卧薪尝胆”中得到新的启迪;从1000年前宋代苏州知府范仲淹抒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汲取新的营养。近年来,江苏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苏州的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全国领先,这些均与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即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密切相关。因此保护城市传统文化,就是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就是保护城市的生命之根,对每一座历史性城市来说都是一份重要的责任。

城市文化承载着人们的家乡情结。通过了解城市文化,可以提高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满意度,逐渐转化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最终形成人们热爱城市、建设家乡的热情。例如日本在战后,一些城市纷纷制定《市民宪章》。各个城市的宪章名称和内容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总的目的都是号召市民热爱故乡、热爱城市的传统文化,把自己的城市建设成舒适、幸福,并具有文化特色的魅力城市。这一运动使众多日本城市走出了那一段最困难的年代。在经济发展以后,很多日本城市仍然沿袭这一传统做法。如东京在1979年发起“我的东京城”(My Town Tokyo)运动,引导市民更加热爱自己的城市。这一运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并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在意大利也有“我们的意大利”学会(ITALIA NOSTRA)这是一个保护意大利文化遗产的社会团体,有众多的会员加入,热心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三)城市传统文化的永续传承

千百年来,人们长于斯、居于斯,创造了独特的城市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华文明特有的人文景观,更出现了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等辉煌的城市,体现了一脉相承的城市文化传统。我们不应该在走向现代化的路途中丢失自己的传统文化之根。但是,要真正传承和弘扬曾经辉煌的传统文化,第一个要战胜的困难就是我们自己。谢辰生先生指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经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观点,我是很赞成的。他在《唐代政治史论稿》这部书里讲道,在南北朝的时候,存在一种现象,即判断一个人的族别,不是看他的血统,而是看他的文化。那时的北魏、北齐、北周,有汉化了的胡人,也有胡化了的汉人。汉化的胡人忘记自己是胡人,胡化的汉人也只知道自己是胡人,而非汉人。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就是一个人的文化要是变了以后,他对自己过去的历史什么都不知道了。这充分说明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历史上在一些国家或民族曾经出现过所谓的文化危机、精神危机、信仰危机的时代,究其根源,都是因为文化传统发生了问题。危机的消除也都是由于文化传统重新得到了重视。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使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无论哪个国家希望在世界舞台上保留住自己的位置,都需要面对国际形势不断重新认识自己传统文化的价值,强化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都需要捍卫传统文化的根基。刘梦溪教授曾形象地比喻说:“文化传统的更新与重建,是民族文化血脉的沟通,如同给心脏病患者做搭桥手术,那是要慎之又慎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是只把传统视作时髦的‘怀旧情绪’,而是当作‘生存的必要’,传统就能够活在我们中间,使

我们每个人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它的优秀者必成为涵蕴传统意味的现代人”。今天一些国家比以往更加注意捍卫自己的传统文化。如法国禁止其国内的商店使用英文标识,甚至禁止其互联网站上出现“只使用英语”的网页。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制定政策,加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

E.希尔斯(E.Hilles)曾指出:“传统无所不在”,“现代永远跳不出传统的如来佛手心”。从发展的阶段性来看,我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并自我更新的过程,既有古代传统文化,也有近代传统文化。就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而言,刚健有为、贵和尚忠、任民爱物、义以为上、天人合一等,都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精神;就中国近代传统文化而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等,反映了新的时代的文化精神。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继承文化传统决不能无视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上的新形势、新局面,更不能作茧自缚,排斥一切外来的新成果、新经验。对于文化孤立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我们曾深有体会。正是闭关锁国和盲目拒斥,造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滞,影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振兴和发展。对不同质的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传统文化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加健康、更有免疫力。也只有在新的时代不断为既存的传统文化增添新的内容,传统文化才会更加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融入今天的社会生活,成为活着的传统文化。

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总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它保留在人们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中,世世代代地延续、凝固成一些规范、标准和模式,并通过城市与建筑等形式,最广泛、最直观和最可体验地表现出来。城市发展的步伐固然能够把一些陈规陋习抛到历史年轮之后,经济与社会发展也能使一些城市更充满活力,但是,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科学人文精神,才永远是城市的灵魂。一个社会的变迁绝不应该把业已存在的传统文化彻底根除,而应该找到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新的因素融会贯通的契合点,丰富传统的内涵并赋予它新的形式,形成新的文化体系。因此,城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有形“史书”,任何传统的继承与现代的创新都会在城市这个载体上留下刻痕。城市中对历史要素的保护与继承不是为了陶醉与迷恋在过去的辉煌之中,也不是为了因循守旧而自缚手脚。

城市是流动的空间,时间是流动的记忆,任何人类积极的发展要素都应该在城市中找到应该属于它的位置,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延续。一个有信心、有意识去传承自己历史的城市,也完全应该有自信心去接受创新、接受现代化。当然,这种意识上的融合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城市文化空间上的叠加与城市文化形象上的冲突,城市文化保护与延续的先进理念已经为我们找到了可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历史与现代,发展与继承的交叉路口,传统文化是个充满魅力而又让人感到沉重的话题。如何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传承传统文化,如何既无愧于祖先又对得起子孙,值得每一个城市和她的人民去思考和探索。正因为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这一基本关系时刻影响着城市文化的走向,也就使城市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更加现实的意义。

中篇

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

地域文化集中体现城市发展脉络,而城市在一定时期形成的文化特色往往又会积淀、留存下来,成为城市文化的表征,并进一步强化城市地域文化的特性。一座城市的传统文化能够延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域文化的延续,特别是在城市物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同时,地域文化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生命力。因此,一座城市的发展应从地域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去寻找根脉,探索规律,获得启发。

一、中华文明形成的地域文化特征

我国各地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经济形态、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地区的文化发展和迈向文明的过程也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地域文化有着多种内涵和表现形式。要研究一座城市文化发展的特点,必须探讨其所在地域文化的特点,进而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背景与原因及其在城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一)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

我国历史久远,民族众多,地理和人文环境差别很大。但是,由于历史资料的局限和受古代史学家的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不少学者都把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看作是中原地区一枝独秀,傲视群雄,即“中原中心论”,同时,将夏商时期的王朝国家看作是大一统的疆域国家,将周围地区视为文化相对落后的蛮夷之地。但是,早在20世纪30年代,民族史学者林惠祥先生在讨论中华民族的起源时就曾指出“中国文化盖以上古时华夏系之文化为基本要素,此种文化依次与其他文化接触而吸收之,吸收以后经一番错综混合而归于融化”。这些为华夏系吸收的其他文化,林氏列举有黎苗文化、东夷文化、荆蛮文化、百越文化、山狄文化、氐羌文化等。

近30年来,大量的考古发现犹如点点繁星镶嵌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正是黄河和长江这两条横贯中华大地的河流,哺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还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两个主要的发源地之外,还有许多文明的遗存散布在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少数民族文明,揭示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合而不同、相互依存、长期发展的文化根源。即中华文明起源不似一枝蜡烛,而像“满天星斗”。应该说,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是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但是,中原文化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吸收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我国的东、西、南、北、中都有早期文明的生长点,呈“多元一体”状态,使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多元性,在国内学术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共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学界便开始了对所谓“区系类型”这个概念的探索。在1981年第5期的《文物》上,苏秉琦教授和殷玮璋先生建议把全国考古学文化进行区、系、类型的详细划分。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可以将现今人口分布密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分为六大区系,它们分别是:1、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3、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5、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6、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并且指出“这六个地区都曾起到民族文化大熔炉的作用”,“很多地点考古文化面貌上反映的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渊源的连续性”,这也就是说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

虽然至今有关争论仍在继续,如有的学者提出,夏代及其之前,是以各地先进的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汇聚为主;商周时期,则是中原王朝的以礼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和包括青铜冶铸技

术在内的文化因素向周围地区辐射为主。“汇聚与辐射”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的重要模式之一,等等。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不同地区都有自己向文明社会迈进的过程。“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三大源头,共同铸造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我们要把研究视野放得宽一些,角度要更新一些,深入进行比较研究”。“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从区域的发展来看,从来就有文化上的分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哺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组合出色彩斑斓的中国文化空间的万花筒式图景。除列入保护名册的历史名城与历史地段外,拥有文化传统的城市和地段几乎所在皆是,‘落花流水皆文章’,可以涌现出无穷的想象力,以生花之笔勾画出情理兼融的大块文章”。

(二)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正如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地域文化一样,同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由于各个地区的历史沿革、民族构成、地理环境、功能作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千差万别的地域文化特征。而就地域文化特征的内涵来说又大致可以分为:地域历史性特征、地域民族性特征、地域空间性特征和地域功能性特征等。

1.地域历史性特征

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世代生息繁衍,耕耘创造,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区域,共同创造了极其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愈来愈多的考古发掘成果证明,历史久远的中华文化实际上是不同时代历史文化区域的镶嵌。文化是有时代刻度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个过程往往可以用时间来进行记录。例如通常根据“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划分,把文化分成“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和“未来文化”。如果进一步细分,还可以用时间区分出各个时期的文化,如商周文化、秦汉文化、隋唐文化、辽金文化、明清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概念很明显的把时代文化特征和地理文化概念联系起来,以探索不同的地域历史性特征。

2.地域民族性特征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彼此交融,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形成文化的普遍性和特异性,一致性和多样性。“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是多元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族不断与周围的民族相融合,形成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过程中,只有加入进来的,没有分裂出去的。因此,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创造”。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各民族间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尽管民族之间文化交流通过各种方式,但是主要是通过人口大量流动和民族大迁徒来进行的,因此,文化的新发展往往与民族大融合重叠在一起。在每次民族大融合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次文化大发展,然后由统一的国家再把文化大发展推向新的更高阶段。

3.地域空间性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山地占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二。东低西高的山地环境,自东向西的三大阶梯缔造了主要江河西水东流的基本态势,汹涌澎湃的江河之水把中华民族紧紧相联。这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性格与伦理体系,造就了“天人合一”的历史环境观和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我国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从大兴安岭到天涯海角的各个地区,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无论是地理条件、经济水平,还是城市化的程度,社会、文化开放性的差别均很大,城市与乡村之间更是如此。公元前300年左右,先秦时期的《尚书·禹贡》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与差异,将全国分为‘九州’,以华夏为中心的地域空间视野,表达了古代的区域观念。

4.地域功能性特征

早在“西汉时,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根据地区的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等将天下分为4大经济区,进而细分为12个小区,从中分析19个中心城市的经济特征”。我国城市在数千年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如曾经作为都城的西安、洛阳、开封、南京等;如作为商埠中心城市的扬州、临清、九江、淮阴等;如曾经作为手工业中心城市的苏州、杭州、景德镇、佛山等;如曾经作为海外贸易城市的广州、宁波、泉州、扬州等;如曾经作为地区性中心城市的成都、太原、武昌、昆明等;如曾经作为军事重镇的大同、宣化、榆林、山海关等,各类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地域功能和文化特征。

(三)城市文化地域与“文化时空”

城市生长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也处于不同的城市文化地域之中。城市文化地域用于阐释文化在地理上的分布状况,是指一种文化传统所占有或影响的地理空间。同时,文化是运动着的、变化着的、发展着的,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动态性概念,而时间在这里作为文化的一个属性,反映出文化的过程性、连续性和变化性。因此,特定的城市文化地域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相统一的特征,也称为特定的“文化时空”。一般来说,城市文化地域往往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村镇为依托所形成的城市地区,再由若干城市地区构成的文化地域。城市文化地域包括影响文化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历史传统等要素,即每一个城市文化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人口构成和特殊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因而形成了特定的地域文化。

“文化时空”是变化中的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构成,文化本身纵横交织在纵向性与横向性之间,纵向性即指历史性的时间领域,横向性即指地域性的空间领域,共同构成动态的文化体系。人们已经注意到,人类的居住环境是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整体。任何事物的空间和时间都具有相关性,城市文化也是如此。将时间性与空间性分割开来谈城市文化,只能是抽象的、片面的文化概念。而只有“将源远流长的文化,融入时间的积淀与空间开发的变革之中,显现智慧与文明的继承与创新姿态,创造着异常灿烂的民俗与人文的景观,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话”。关于“文化时空”的讨论目前还在继续,并启发着我们对地域文化的进一步理解。

首先,城市文化地域是一个时间上的文化概念。它体现着时间延续的文化历程和积累。人们从时间的维度对地域文化加以考察,就会发现不存在一种永远凝固不变的文化形态,地域文化往往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被重新组合建构,所以,一种地域文化应该只是某一时期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的文化。例如无锡,从商代周太王长子泰伯奔吴,带来了中原文明,使之与本地文明相结合而凝结为吴文化;东晋时期北方人群大量南迁,又为无锡带来中原的文化和技术,中原文明再度与吴文化融和而奠定了“江南文化”的总体格调;上海开埠以来无锡受其辐射和影响,使无锡的地域文化中又逐步增加了一种开放吸纳、包容谦和、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的文化性格,有力地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发展。

其次,城市文化地域是一个空间上的文化概念。它代表着空间关系的文化分类。当我们探讨某类文化区域时,一定是指那些特定区域空间范围内具有某些文化特质的地域文化。如北京

和天津、上海与南京、广州和香港等。同样在一个省域内,东西南北不同地域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地域文化,以江苏为例,大致就有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文化;以徐州为中心的汉文化;以扬州为中心的淮扬文化;以南通为中心的江海文化等。再如北方的地域生活造就了北方城市开敞明朗的空间布局,江南的生活方式则衍生出江南的深弄幽巷的地域文化空间。这些地域文化空间形成的原因往往十分复杂,时间往往较为久远,但是对于今天城市文化的演进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第三,城市文化地域是时间与空间组合的文化概念。“在考古学中也经常使用‘文化’这个词,它的内涵同一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使用的‘文化’不尽相同,作为考古学的特别术语,某‘文化’是指某个时期、某一分布地域而具有明显特征的一群遗迹和遗物共同体的总称”。如考古学上按地域分布的考古文化有: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等等,这种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是原始部族文化的产物,是对应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时间段的空间布局。同样,以方国辖区命名的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是相对于从夏商周至秦汉这一历史时期的方国文化的空间布局。同样,以行政辖区命名的地域文化,如陕北文化、胶东文化、晋南文化、闽南文化等等,则主要是从汉唐到明清两千年中逐渐形成的地域文化的空间布局。

综上所述,城市文化地域和“文化时空”是城市文化和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应重视城市文化地域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充分考虑某个特定时空范围之内的地域文化演变、发展的过程。同时,时间与空间密不可分,地域文化的研究与考察,必须充分考虑时间性与空间性双重因素。通过建立时间与空间坐标体系,可以把握城市文化在时间发展上的流动性和多样性,在空间发展上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对地域文化发展有一个更为具体的、综合的认识。

二、城市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

地域文化是城市生存、生长的土壤,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应该看到地域文化差异是永远存在的,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城市既要有意识地吸取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又要注重基于地域的不同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条件,探索科学的地域文化发展道路,自觉地对城市特色和地区特色加以保护、继承和创新,形成具有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城市文化。

(一)地域文化体现城市发展脉络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城市里留下了大量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园林风景,以及民间风俗,所有这些,构成了一座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城市特色的具体体现和宝贵资源。在挖掘城市的特色时,不但要研究城市风貌、建筑特征以及文物古迹等给人们直观感受的文化,更要透过这些物质层面的文化遗存来研究城市地域文化的特质和精神,并融会贯通地在相互结合上下功夫,综合分析城市自身优势,实现城市中的文化遗产与人文精神的紧密结合。

城市具有动态的特征。只要人们在城市中生活,随着人们思想、情感、认识、观念等的不断变化,人们多种多样的生活要求就会不断产生,城市变化就不会停止,促使城市面貌也随之变化。“城市不但是成千上万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们在共同感知(或是享受)的事物,而且也是众多建造者由于各种原因不断建设改造的产物”。不同民族、地区、经济水平、文化程度以及不同群体的人们对于城市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城市作为人们多种多样文化活动的载体,必然也要适应多种多样的发展变化的需求。城市在不断发展,其经济、文化、政治的历史也在不断地交错变化,正是如此,造就了一个城市的鲜明文化特色。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变化的存在,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将使城市文化具有一种动态的美,并可以在后期的发展中通过逐步改善缺点而更加完美。但是也由于这种变化的存在,一个经过历代营造所形成的良好环境,也有受到破坏的危险。因此就要求加强对城市文化类型、文化特质和文化个性的综合研究,对城市发展和建设进行正确的控制和引导。

(二)地域文化体现城市设计理念

我国的历史性城市,在一代又一代市民的智慧创造中展现出丰富的文化传承,如街巷、溪流、建筑,空间变化有致;木构、砖墙、石地,色调朴素淡雅;木雕、石雕、砖雕,装饰丰富精美,所有这些都来源于当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文化感悟,他们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酝酿艺术空间形象,创造出不同的环境意境,从不同的角度和内容反映了五千年文化传承不断丰富的内涵。城市不同于一件艺术作品,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特定的创作周期。尽管在一个时期内,一些建筑物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一些局部地区处于缓慢变化的过程。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城市永远处于设计建造的动态之中,而人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客观地讲,每一片地域,无论大小,都会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社会等原因,形成自身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由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载体是富有活力的人,也就使这种地域文化特色具有了人格化的性格。

我国的历史性城市从规划理念到城市形态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同时集锦建筑艺术、古典园林以及工艺美术、书法艺术等各种艺术精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技术、文化内涵,堪称绝妙的城市设计创造,在世界城市文化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然而它与别的时间艺术,比如已掌握的音乐规律完全不同”。良好的城市环境艺术在于其既有内在的有机秩序,又有综合和谐的整体精神。通过城市设计,在较大尺度的空间范围内,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汇聚千百种各具表现力的艺术要素,形成整体协调的城市环境艺术。这种整体效果的实现需要城市中每一艺术要素的配合。正是由于城市中不同地点、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地域文化要素相互契合,构成有序的系统组合,在整体上取得和谐统一效果,才能给人以整体协调的城市文化特征。

(三)地域文化体现城市文化底蕴

每一座具有世界影响的城市,都必然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与艺术流派。如提起维也纳人们就会想起音乐,提起巴黎人们就会想起绘画,提起洛杉矶人们就会想起电影,提起北京人们就会想起京剧。“美好的城市总闪烁一种特色之美”。建设特色城市要体现地域文化,而传统地域文化又深刻影响着今天人们对城市发展的思考。不少历史性城市自古以来留下的诗词书画等艺术作品,向人们长久地表达着该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给人们以新的启发。例如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人们熟知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历朝历代都在虎踞龙盘之地留下城市文化的深厚积淀。又如绍兴是有着2500年建城史的悠久古城,它那“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十街水纵横”的格局构成典型的江南水城特色,水网纵横、山清水秀、风光秀丽,被称为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再如《清明上河图》则记载了当时开封的情景;店铺商肆、酒店茶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

在文化类型方面,一些城市聚集着区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精华。如华北古城的凝

重,江南水乡的灵秀,徽赣民居的厚朴,客家土楼的奇特,这些渗透在名城古镇中的环境文化信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丽江地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及川西谷地交接地带,位居喜马拉雅横断山和三江并流民族走廊腹地,是汉、藏、印、缅文化交融地带,是汉、藏、白、纳西、彝、傈僳、普米等多种民族、多元文化交汇地区,也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与彝族等民族原始宗教相互影响、渗透、并存的多元宗教文化生态区。同时由于丽江地处边界,山高谷深,过去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现代潮流冲击干扰较少,使得丽江的民族文化珍贵资源得以较完整地保留和存活,体现出较纯正的城市文化底蕴。

(四)地域文化体现城市环境意境

我国古代城市多临水靠山,与地理环境浑然一体。各赋特色的环境意境的创造及其所表现的城市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形成了具有独特山水文化审美特征的众多城市。这些城市不论是在城市人居建设,还是在城市文化等方面,讲求顺应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创造了富于传统特色、符合地理环境、人文景观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人居环境,并形成了良好的人居建设传统。这些传统城市空间的特点,集中体现了诗性文化的理念。例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片叶沉浮巴子图,两江襟带浮图关”的重庆;“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桂林;“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的肇庆等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同时,“天圆地方”和天人感应学说;五行、阴阳思想和易学说;相土、形胜思想和风水学说等文化观念,均对我国传统城市选址,空间结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山水形胜”,众多江南古城的城市布局和设计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人居环境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模式、城市形态等方面,则更趋于人性的、自然的原则,如江南地区“据龙蟠虎踞之雄,依负山带江之胜”的南京城;“万家前后皆临水,四槛高低尽见山”的苏州城;“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扬州城;“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州城;“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城,“花有繁红识京口,树成嘉阴出城头”的镇江城等等。

上述这些城市显现出人文与自然的融合性。水中建城,城中有山,山、水、城和谐相处,形成一座座山水城市。人们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这两大优势叠加起来,使城内山、水、路、园林、古迹、民居等融为一体,使自然环境融入城市中的家家户户,融入到城市的人居环境之中,得到“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意境。“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人通过体味自然和生活中美的情趣,享受自然环境对性格的滋养和精神的安顿,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心灵,协调自己的情感,调剂自己的生活,取得人格理想的平衡。同时从大量褒赞这些城市“山水形胜”的诗句来看,在古代文人心目中,作为一个优美的、适宜人居的城市而言,除了良好的自然与人工环境外,还需要历史与文化,两者缺一不可,即所谓“江山虽好,亦赖文章相助”,使城市进一步彰显出“人文、生态、宜居”的特色。

(五)地域文化体现城市建筑特色

在城市中,往往建筑物数量最多,比重最大,作为单体建筑需要具有本身的完整性,而构成建筑群体时,每幢建筑的形态又作为群体组合的一部分而存在,需要进一步考虑建筑与群体的完整性。拥有众多建筑群体的完整性才能构成城市和谐统一的建筑环境。因此,任何单体建筑或建筑群体都不应完全脱离城市整体环境而独立存在。例如200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澳门历史城区,包括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大三巴牌坊、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东望洋炮台等20多处历史建筑,以及之间相邻的广场和街道,从上述建筑的名称及功能不难看出,在我国的历史城区中,这是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组合。澳门历史建筑群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它有着大量中国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和独具特色的民间建筑,表现出在空间结构概念、建筑风格、美学观念、建造技术等方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刻影响。整个澳门历史建筑群中西兼容,相互尊重、互相渗透、相映成趣,构成完整和谐的建筑环境。再如西藏地区的藏式传统建筑是青藏高原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现,其中优秀的文化理念值得借鉴。例如人、建筑与自然有机融合,“自然融入建筑,建筑归于自然”,形成共生整体,无论是传统建筑的选址,还是建筑材料的选用,都较好地适应雪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正是由于长期以来、勤劳智慧的西藏各族人民对自然巧为利用,又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西藏建筑的生态与文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传统的建筑形象受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我国北方寒冷,建筑物敦厚稳重、色彩浓艳;南方湿热,建筑物轻盈通透、色彩淡雅。尽管现代建筑有趋同的倾向,但地域差异仍将存在。在建筑形式方面,有黄土高原的窑洞、皖南的民居、开平的碉楼、闽西的围屋、侗族的鼓楼、西双版纳的竹楼、川东的吊脚楼、北京的四合院以及上海的石库门等等。在建筑构造方面,各地传统建筑中都有许多精神空间和艺术语言,诸如内院、天井、影壁、拱廊、骑楼、花池、壁龛、斗拱、柱础、窗格等等,构成不可多得的地域建筑艺术。例如晋东南地区是我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的宝库,据不完全统计,在该区域5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元代以前早期建筑165处,不少于全国早期建筑总量的三分之一,包含其中的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以及宗教信仰,民间信奉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已经被公认为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

三、重视地域文化的研究与保护

一个城市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反映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结构,具有超越时代的内容。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直接导致了城市文化的特色性。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外在体现,更是城市发展的根基。不同的城市,由于历史沿革、文化积淀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城市特色,成为这个城市的生命体现,成为城市的灵魂。

(一)地域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

千百年来,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地理环境的制约,城市之间处于相对隔离状态,各自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今天城市文化的资源。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物资、交通、电信等条件的改善,人流、物流、信息流大大加强,地域文化特色随之逐渐削弱。为了使城市面目“日新月异”,不少城市都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建设与改造,遗憾的是,由于一些城市决策者缺乏对城市历史的全面认识,缺乏对本土文化的应有感情,在大规模建设之前又很少能够深入调查和思考城市自身原有的地域文化基础,挖掘和体会城市历史文化精髓和特色。在开发建设中缺少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反而淡化地域文化特色,将高楼大厦视为现代化的代表,将西方文化看作现代化的标志,由此相互攀比,流弊甚深,引发了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历史性城市的原有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地域文化特色面临灾难性破坏,甚至使一些文化品位极高的历史文化名城也向毫无特色的城市行列滑去。更为严重的是,不仅在城市建设中割断了地域文化的连续

性,同时以这种概念建造的城市,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造成了目前地域文化保护面临的困境。

毫无特色的“千城一面”的开发模式,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是沿海城市,而且在内陆城市,甚至少数民族地区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例如近年来,西藏拉萨的城市建设,无论其建设规模还是速度,都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高潮。尽管各方面成绩很大,原有城市的特色却在逐渐消失。“现在,拉萨市区的建筑与内地城市区别不大,众多的援藏项目,未能按保持西藏地方特色的要求去设计,只是简单地把沿海平原的房子式样搬到拉萨”。“对拉萨城市建设出现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如果拉萨继续这样建设下去的话,布达拉宫没有几年时间就会被包围在一堆没有任何特色的现代建筑中间,这样一来布达拉宫风貌的整体性就会遭到彻底破坏”。同时,“银川市市长就认为他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作为回族自治区首府的城市里找不到代表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现在到处是高楼大厦”。上述情况,一方面,说明这些地区城市建设正在加快展开,另一方面,也说明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正在慢慢消退,原本特色鲜明的城市正在退化成为“失去记忆的城市”。

杨东平先生在《城市季风》中指出:“当工业文明以其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时,由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历史形成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灭。在全球化的文明演进中,城市的面貌和生活方式从没像今天那么雷同和千篇一律。因而,保存和营建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不仅是一种属于历史的、地域的、民间的文化的自我拯救,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严肃课题,一个重大的挑战。”。目前,抄袭和模仿似乎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方式。哪里的建筑群有名气就去哪里“考察”过来,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新颖时尚就去“学习”过来,国内没有可参照的对象,就到国外去搬来“新、奇、怪”的方案加以仿制。全然不顾及项目所在地域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城市文脉以及生活习惯。许江先生有些不解地问,“早年间不少城市没有什么规划,但是很有特色。可惜的是,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改造中越来越趋同,规划是有了,但是特色没了。”。新加坡规划师刘太格先生则感慨地说:“你们中国是千篇一律的城市风貌,基本上走过一个城市,其它城市就不必再看了。城市规划设计最重要的是尊重城市的身份,就像老人、小孩、主妇等各有各的身份一样,小孩固然活泼可爱,但老人脸上的皱纹也同样很有个性”。

(二)重视地域文化的差异与特色

城市文化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但历史并未割断,历史在城市建设的空间上不断被物态化和凝固化的同时,地域文化方面仍在延续,如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民间风俗等,体现着城市文化的生命力和传承性。特别是有着悠久历史、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城市更加如此。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了许多城市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的相互交融。如前所述,经过800多年都城历史冼炼而成的北京“京味文化”和由中外文化融汇而成的上海“海派文化”,都是城市文化的宝贵资源。地域文化的差异是文化多元的重要因素,重视地域文化差异就是重视文化多元的保护。

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城市文化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具有不同城市文化背景的市民在思维、行为、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也必然存在各种差异,构成不同的文化模式。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多学科领域对城市文化的发展模式及其地域文化的变异状况作出科学的研究。今天我们对于地域文化的研究显然是不够的。虽然长期以来人们在历史研究、考古学研究、古代建筑史研究、城市规划史研究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工作,但是,在地域文化研究方面则相对不足,甚至有经缺纬。地域文化内涵十分广泛,仅就地域建筑文化而言,就包括从建筑到城市,从人工建筑文化到山水文化,从文化生态到自然生态的综合内容。因此,地域文化有待我们发掘、学习、光大。“凡此可见,世界文化真是源远流长,或涓涓细流,或大江大河,时而交汇,时而分流,文脉相承,洋洋洒洒,最终百川归海,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有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所有这些,真是天外有天,看不懂,也学不完。但自觉认识到这点与不认识它很不一样,了解了这些,进一步认识了世界文化渊源及对中国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思想可更开阔,对何去何从可以有一个轮廓概念”。

对我国当前城市文化发展来说,必须研究各个地域、各个城市的特殊性,探索各自的城市文化特点和规律,我国城市目前所普遍存在的“特色危机”正是由于对地域文化的忽视和简单化所导致。由于城市发展的背景千差万别,具有不同地理、历史、经济、社会、人文环境,以及沿海、山地、丘陵各有不同的规划条件,与此同时城市还有不同功能和历史条件。因此,城市发展的途径也应当是千差万别的,应该把对地域文化特殊性的认识作为城市发展的起点。面临全球化进程,在学习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理念,创造当代城市文化的同时,对地域文化的挖掘、继承和创新更需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

(三)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媒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从积极的意义来说,其经济方面可以促进文化交流,给地域文化发展以新的内容、新的启示、新的机遇,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沟通,也可以对世界文化发展有所贡献。但是,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趋同,需要重视城市文化的历史渊源。《北京宪章》认为:过分钟情于全球性的科技文明,并不符合世界各种民族文明应多元共存的可持续发展新的生态伦理,这种共存的重要性就是人类文化的“生物多样性”的体现。区域文化的差异是文化多元的重要因素。重视区域文化差异就是重视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季羡林先生认为:“探讨中国文化问题,不能只局限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几十年、近百年,也不能局限于我们居住于其中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我们必须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才能更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全貌,而不至于陷入井蛙的地步,不能自拔。总之,我们要从历史上和地理上扩大我们的视野,才能探骊得珠”。

任何城市的诞生和发展都有特定的自然条件,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影响愈是多样化,城市的整体特性就愈复杂、愈有个性,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就愈明显,因此需要对地域文化各具特色的个性进行提炼和概括。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文化背景的历史性城市,如西安、洛阳、拉萨、丽江、曲阜等,这些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更不应该追求统一的形象和风格,必须研究它们的特殊性,突出它们的特色与个性。对于这些城市而言,城市化进程必须遵循其地域文化脉络和自然格局,千方百计地保护和传承其精华,同时城市建设要格外慎重,避免造成对地域文化不可挽回的破坏。同时,各个地区、各个城市都应该探索各自的规律,拟定各种不同发展模式。

地域文化本身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简单理解为纯之又纯,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域文化也要发展变化。“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面临的任务已不仅是盖房子,简直就是‘盖城市’、‘设计城市’,而在当今城市中之所以出现许许多多重大的问题,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有把它当作内容广博的人居环境建设”。吴良镛教授强调:“现代城市设计是将人居环境及其相关部分进行四维的设计,‘将人工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服务于现代生活的艺术’”。只有正确驾驭今日城市发展面临的城市功能与城市文化、现代观念与传统理念、科学技术与营造艺术等之间的关系,在功能性的城市建设中注重历史文脉对于城市的价值,才能做到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坚持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记得1986年,东京大学建筑系教授、日本著名建筑师大谷幸夫先生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西安等地作了题为“关于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的学术报告,笔者受中国建筑学会委派全程担任翻译,因此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几场报告中他始终强调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问题。他认为今天建筑师们并不需要挖空心思去“寻找”特色,更不应不及余力地“发明”个性,而只要尊重本地域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遵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创作,那么设计作品中的每一笔线条、每一个构思都一定不会是别国、别地的文化表现,建筑创作的成果就一定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下篇

文化多样性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动力

21世纪是人类文明获得发展的世纪,但是也将是人类文明冲突加剧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交通信息的日益便利,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种文明的互动也在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城市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同时,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也成为今天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各具特色的文化在交流和传播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呈现出既相互对照,又相互融合的发展态势。

一、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与文化危机

在全球化进程中,一方面强势文化以经济优势和政治实力为支撑,企图形成对弱势文化的控制与统治,形成文化霸权。另一方面现代信息传媒的发展、网络科技的普及,使人们过多地注视荧屏,而西方文化中的一些腐朽、消极的内容,也借助这些现代传播手段在全球到处泛滥。这一情势,使人们的文化生活与本土的优秀传统和鲜活的民间艺术渐行渐远,造成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基因逐渐萎缩,直至消亡。

(一)文化信息传播的加速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带有自身的文化属性,例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可口可乐和麦当劳,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同时,经济全球化导致人口更大规模的流动。大量的移民将其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带至移居国,加速了不同背景文化的互动。例如伦敦是一个人口结构极其多样化的城市。目前几乎1/3的伦敦人属于少数民族,而这一数字在今后5年内将增加到伦敦人口的50%。经济全球化也促进了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全球的信息流动。仅2002年,全球由纸张、胶片及磁、光存储介质所记录的信息生产总量就达5万亿兆字节,足以填满50万座美国国会图书馆。

经济上的强势和政治上的强权,衍生出文化霸权主义。跨国娱乐服务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世界每个角落推广全球文化一体化,传播占经济统治地位的最富有社会所特有的知识、技能、文化趣味,以及价值标准等。如今,一款时尚服装、一首流行音乐、一部首映电影,甚至一个新颖的建筑设计方案等,都会迅速地向四方传播,在极短的时间内为人们所欣赏和模仿。这一趋势直至扩大到文化和思想领域,扩大到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方式。在快速融合的世界文化潮流中,传统文化、地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随着资本运动的全球化及跨国公司的发展扩大,西方经济强国借助对商品输出的主导权,实际上支配了全球以信息或影视为载体的文化产品的输出。美国的电影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0%以上,电视占70%以上。1985年,其影视和音像产品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排行第11位,1994年跃居第6位,成为仅次于飞机出口的第二大出口产品,2000年前后则又超过航天航空业,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当今世界的全球信息流量中,90%以上的新闻为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在文化产品中,欧美国家在世界上的占有量达到86%以上。这种严重的不对称性,导致全球文化产品的单一化。

文化遗产保护也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危险境况,每一天,就可能有一首民歌、一种技艺、一种语言永远地从地域文化中消失。例如语言,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有8000多种,可是30年以后的今天已有2000余种消失,互联网的普及使语言的灭亡以加速度飙升。“据专家预测,如果按目前的消失速度,在未来100年间,世界上现存的6700多种语言将有一半消失,另有2000多种语言的生存也将面临极其严重的威胁”19世纪中期,雅克布·格林曾经呼吁建立语言的法则,因为“构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脉,而只能是跨越河流和山脉的语言”。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认为,“语言的灭亡意味着民族文化样式的消逝,在语言丢失的同时,以这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也可能丧失。那些丢失文化家园的民族,不得不为了生存,加入到全球化的潮流中”。“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只存有一种语言的地球,一个只流行一种文化的地球该是何等的枯燥和贫瘠。”

(二)强势文化侵蚀的加剧

文化霸权主义以自我文化价值为尺度,以世界文化主宰自居,压制、否定并试图改变其他文化,以便在事实上控制、削弱和消灭其他文化和价值观念。文化霸权主义拒绝对话,要求所有“弱势”文明附属于其所谓的主导文明。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在军事、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四个方面的力量居于全球首屈一指的地位,而“美国的民族文化绝无仅有地适宜于经济的增长”。美国学者S.P.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坦称:西方的普世主义信念断定全世界人民都应当信奉西方的价值观、体制和文化。因为它们包含了人类最高级、最进步、最自由、最理性、最现代和最文明的思想。这一理论的潜在逻辑是,世界文化和文化多样性所需要的和平共存的土壤根本不存在,弱势文化和文明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运。他还提出一个颇具影响的观点:前苏联解体后,伊斯兰和儒家文明正成为西方文明的最大威胁。这种将其他文明看作潜在威胁的观点,实际上也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

当今世界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正在逐步加剧。经济强国的文化产品在所谓自由贸易的旗帜下,伴随资本在全球流动和扩张,波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造成的后果是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和单一化,致使一些国家的文化基因流失。目前,强势文化正在逐渐包围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领域,“原因是它企图促进所有符合它的东西,而破坏所有抵制它的东西。它对某些思路获得的知识给与优惠,而损害其他形式的知识;它使某些价值占优势,无论它们是属于美

学范畴,还是伦理范畴;它激起某些领域的活动的飞跃,鼓励某些才华和感情的发展,而无视其他一切。这样,整个的创造性领域遭受压制,社会的个性和独特形态遭到破坏”。当然,人类历史不会完全按照他们的逻辑和愿望发展,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现象确实严重存在。

由于我国的文化遗产价值观在近代以来曾经发生过多次断裂,一个时期以来曾把中华传统文化看成是封建、落后、愚昧的东西,一度还以政治运动否定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载体在急遽消失,特别是十分丰富然而又十分脆弱的文化遗产消失得更快。对于任何民族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弱势民族来说,失去了自己民族文化的特性,就等于失去了自己民族的文化根脉,失去了自己民族的精神家园。如果文化的多样性受损,世代积累的人类文化和精神世界无疑将因此受到威胁。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的单纯的物质消费观念又导致了对城市文化传统的放弃,许多城市都用“现代化”这个单一体系取代中国文化在数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另一方面,由于西方文化的渗入,不可避免地使我国的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发生动摇,尤其传统文化和它所赖以生存的环境面临新的危机。“大街上随处能闻到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的油酥香味,而小巷里“桂花糖粥、酒酿圆子”的吆喝声却随风殆尽”。

(三)城市文化趋同的加快

目前,城市文化在其物质层面上,由于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社会交流的普遍开展,已经达成了不少共识,但是城市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由于各个城市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差别,以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更由于旧的国际文化秩序的存在,话语权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使得现实的文化交流具有极大的不平衡和不对等性。人们普遍担心全球文化一体化推广的结果,使社会的“非地方化”日益增强,使各个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失去其自主性,甚至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事实上这种担心正在成为现实,不同文明、文化之间互动的加速过程,对不同文明和文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化多样性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发展与所在地域文化日趋脱节。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地保护与发展,就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大潮中。对于这种潮流可以称之为世界范围内城市文化的“趋同现象”。

虽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和文化范式,并非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实现社会发展的唯一道路和文化发展的唯一模式,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也绝非唯一的价值判断标准。但是,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在西方文化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取得对方的认同与对话资格,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文化理想和价值体系,转而以西方文化为楷模,努力在文化理念与实践等诸多方面进行所谓“重新整合”,其结果,是本国传统文化个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丧失,人类文化多样性遭到破坏,这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

保护文化多样性不仅仅是对文化本身的保护,而且要注意对文化的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每一种文化现象都会因时间的不同和空间的差别而发生质或量、内容或结构的变化。俗话说“橘逾淮则变枳”,自然界物种的变异是这样,人类地域文化的变异也同样如此。这些年全国地方戏剧种退化萎缩的速度非常之快,根据目前的调查,20世纪60年代还有360多个剧种,现在已锐减到267个。体现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河南地方戏曲原有40种,现在仅有豫剧、曲剧、越调等六七个剧种还存活在舞台上,其余大部分都已经萎缩或者消亡。

二、文化多样性的国家战略与国际共识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安全问题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政治问题,已经涉及到文化、经济、金融、科技等诸多领域,文化安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文化全球化,经济的强势不意味着文化上的霸权,尊重和承认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

(一)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首先就国家而言,主要是指国家的文化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选择权必须得到尊重,包括国家文化立法权、文化管理权、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选择权、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独立自主权等”。由两极对抗的意识形态战略转变为“文明的冲突”的世界,不以国家制度为标准发展国家关系,成为许多国家的现实选择。于是,文化安全就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存在方式。同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力量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更使文化获得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战略身份和地位,成为国家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经济全球化,各国相互依存性日益加深,而互补性源于文化多样性。相互依存性存在于文化多样性之中,并通过文化多样性表现出来。没有文化多样性,就没有相互依存性,所以坚持世界的相互依存性就必须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站在自己文化的背景上对异己文化指手画脚,或自恃实力强大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国家和民族,都很容易趋向文化殖民主义。同样如果片面强调世界的相互依存性、统一性,无视或忽视文化多样性和特殊性,或因弱小而自卑自弃,放弃自主自立而依附于别的国家,都将使其自身的文化利益受到损害。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源就在于世界上存在着不平等的经济秩序、政治秩序的同时,存在着不平等的文化秩序。我们必须看到,在当今世界,以国际垄断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绝非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它同时又是一个通过经济扩张而推行文化扩张的过程。经济上的单边主义,也是文化上的单边主义。因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在国际社会已被提升到抗衡强权、抵制霸权,以及人类多元文化生死存亡的高度。人们在经过无数深刻教训后意识到:世界文化的发展决不能像世界经济一体化那样实现全球文化一体化,而以西方所谓的“先进”文化取代、统一全球不同民族的文化,无疑是人类的灾难。

目前,在多边贸易谈判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并坚持“文化例外论”,反对无限制开放本国文化市场,从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提出“文化例外论”到形成成熟的“文化多样性”理念,国际文化领域始终存在着剧烈的冲突。法国J.希拉克(J.chirac)总统曾经指出: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但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很多民族文化和语言正处于边缘化的危险。可知文化多样性是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而文化霸权主义所带来的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危险,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例如同为移民国家的加拿大竭力保持自己国家区别美国的独立的文化形象,韩国也在努力营造着在亚洲的新形象。

人类文化本来就是由多样性的文化所组成。文化多样化是对每个国家和民族文化选择权

利的尊重,同时也赋予了他们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选择的责任。因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福祉,也是人类文化生生不息的生机所在,要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尊重文化多样性。“今天,一方面,是世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加深,另一方面是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更加突出,而后者正是对前者的有利反击。人类文明本来便是由不同文明共同组成的,但在西方强大的文化工业和现代传媒帝国挤压下,在‘西方文明中心论’面前,其他文明都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甚至面临着被覆盖吞噬、彻底丧失文化个性的危险。这是当今中华文化所面临的国际文化背景,也是我们在进行国内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时必须保持清醒的现实”。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化和文明波澜壮阔,也曾跌宕起伏,甚至几度危难当头,但始终得以传承并正在展现出新的风姿,这也是我们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作出的独特贡献。我们必须认识到,当目前我们这个地球上的许多地区充满着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文化间的敌视、仇恨乃至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时候,维护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遗产与文化选择,便不仅仅是文化的问题,它实际上关系着人类的前途。必须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高度,从维护民族传统、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高度,辩证地、历史地看待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护住我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血脉、民族的根。

(二)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

1879年德国植物病理学家安东·豆·培里最早提出“生物共生”的思想,他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把“不同生物一起生活”称之为“共生”,“多样共生”即是生物之间的一种互利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共存关系。人类仿佛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各种生物共享的自然界,另一个是人类缔造的文明世界。我们享受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创造发明的结晶。今天,世界的差别,主要是后者的差别。一个物种从基因的多样性中汲取力量,生态系统从生物的多样性中汲取力量,人类则从文化的多样性中汲取力量。如同生物多样性维持着生物的平衡和生命的延续,文化多样性维系着人类的文明赓续绵延。

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多样性、差异性是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互相依存、互相竞争、互相协同、互补发展。美国人类学家博克说:“多样性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于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基因,多基因的世界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反之,如同物种基因单一化造成物种的退化,文化单一化将使人类的创造力衰竭,使文化的发展道路变得狭窄。事实上,文化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的最大和最基本的现实。目前国际社会有近200多个国家实体,它们之间不仅在地理区位、领土面积大小、人口多少等方面各不相同,同时,他们的历史、民族、文化、语言、宗教也存在极大的差异;另外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更是差别显著。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充分体现了文化多样性,也正是这种文化多样性,构成了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对此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不应提出异议。因此,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构筑了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存在,构成了人类文化生态。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尊重文化的差异性,而保护文化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样重要。

在全球化日益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不同文明间是固守文明冲突论;还是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这不仅是文化选择问题,而且关系人类未来的命运。文化的差异是最根本的差异,拥有不同文化的人群,如何实现交往,如何相互对话,如何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和睦相处,是新世纪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事实上,目前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在经济上是欠发达的,但是她们在文化上却是极其富有的。同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不是5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在一起的总称,而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交融、整合而形成的有机的文化整体。这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各民族、各地区在长期的文化互动、交流中形成一体化现象,并逐步整合成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模式。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要保护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更要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工艺技术等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文化多样性的理念被普遍地接受,从而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增进了不同国度、不同族群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尊重与平等交流。以健康的文化心态,认同与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法国高度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不遗余力地捍卫自己的文化特征,并不断以此加强文化合作;被称为“睡在祖先遗产上”的意大利,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全世界都对其所拥有的每一处文化遗产深怀敬意。几个月前笔者与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先生会谈时,他不无骄傲地表示,意大利的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具有世界最先进水平,在中意文化合作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把文化遗产问题提升到全球化背景,事关国家意识的重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民族文化的复兴。文化多样性也为各国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相互借鉴,加强合作与协调,实现共赢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三)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传统

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同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传统紧密相连的,其中包括各民族、各地区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素质等。文化多样性是客观存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它涉及以下基本认同,即每种文明和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不仅包括上述所列文化范畴,还包括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宗教信仰、工艺技能、传统习俗等极其丰富的内容。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的策源地。每一种文化都具有解释世界和处理与世界关系的独特方式,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宝库。

今天,在国际层面,中华文化应有的地位与其在世界文化多样性格局中实际应该发挥的作用,仍然存在较大的反差。这与中国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华人超过三千万的全球人口格局很不相称,与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亚洲经济强国,经济总量已排在世界前列的国际地位也不相适应。文化是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文化安全是国家稳定发展的精神前提。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华文化从来就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这既是维护民族文化独立性和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也是和平发展的中华民族在全球化时代应该承担的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责任。

“着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区的行动”。也许正是中国的文化多样性保护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仅存硕果。在这样一种世界大格局下,我国如何更加珍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抢救、整理、发展最具民族特征的文化遗产,并将其溶入现代社会生活之中,使其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显得异常重要。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

的。意义就在于,只有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得到充分发展和展示,整个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才会形成相互影响、相互映衬的世界文化的和谐局面。“钱穆先生言要对中国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今日崇文,亦饶有意义。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文化自新的努力,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对文化多样性进行必要的保护、发掘、提炼、继承和弘扬”。

如何建构多元化的全球文化,保护多样化的文化生态,抵制文化霸权和文化单一化等问题,其核心是一个文化自觉问题。因为无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都是以人为本,而人又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没有文化自觉,就谈不上不同文化的多元共生。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主动自觉地维护中华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这就是文化自觉。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血脉绵延至今从未间断,其中文化遗产的承续传载功不可没。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中华民族在全面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固然要积极吸纳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但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及其文化主权,维护人类精神文化的多样性,同样不容置疑。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文化遗产实施坚强有力地全面保护,不仅符合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自身利益,也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历史走向,符合当前世界潮流。

三、城市文化与文化多样性

1981年国际建协华沙宣言指出:“当今世界丰富多彩。人们的生活水准和生活状况各不相同,他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地理环境中,气候、社会经济体制、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都不一致。因此,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方式也理应不同。人居环境规划必须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和社会需要,寻求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化城市理所当然应该具有多姿多彩的文化,成为具有个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地方。

(一)城市需要文化继承性

今天,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与交融之中,捍卫自己城市的文化,发挥自己城市文化特色的呼声日益增高。世界上任何城市的文化传统和特性,都积淀在这些城市民众的骨髓里,奔腾在这些城市民众的血液中。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总是要发展变化的,但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则绵绵生息,成为这个城市最本原的活态文化基因。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看,人类既要保护好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也要保护好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好文化的多样性。如此,城市中的人们才有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因此,对于任何城市而言,保护文化多样性都是正确的发展方向,这意味着城市文化不仅要有国际的、现代的和世界的一面,也要有民族的、传统的和地域的一面。

今天应慎重选择自己城市文化的构建和发展模式,保护文化多样性不仅仅是口号,更要在城市文化中实施,而文化多样性恰恰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基础。“它导致人们对区域特性、地方特性、民族文化的追求,越来越有目的地、自觉地去发展地区文化,包括保留城市内部的“亚文化群”,历史城市及城市中的历史地段的保护,地区建筑特色的追求等。”过分钟情于全球化的科技成果,并不符合国际社会普遍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生态伦理。只有当城市文化能与民众的生活需求、生活习惯,以及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对城市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存在既与相关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也与这种文化产生的土壤和背景,包括民族、地域的独特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审美原则、风俗习惯有关。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来判断某种文化现象的“先进”与“落后”,更不能以自己的审美原则和审美习惯,来衡量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文化现象。不能仅仅用“先进”或者“落后”的二元论来审视我们有着几千年历史和五十六个民族的无比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在所谓的“先进”与“落后”之间,还存在着大量共存共生共荣的文化,存在着大量的在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视为“落后”,而在另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认为是“先进”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人类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地进步和更新,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其不同特点是由于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生活状况的差异程度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定。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之间虽然可以进行比较,但是不存在绝对的判断标准。更不存在所谓超越民族、超越历史、超越地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化传统。因为各自的文化传统都是各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是本民族专属的,都具有民族性格,都具有历史特征、都具有地域特点,对于自己的民族来说必然最为合理。尽管一些国家或代表人物将自己的传统称为世界上最高级、最进步和最文明的文化传统,甚至鼓吹是全人类的代表,强迫或诱导别的民族接受,这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不可能奏效的,只能证明他们自己的无知与狂妄。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的格局将长期的存在,恰如罗兰·罗伯逊所说,全球化和本土化相互作用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所谓“全球本土化”现象的出现:全球化不可能全然取代本土化,本土化也不可能阻挡住全球化的浪潮,这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某种“可调节和妥协、可伸缩和谈判”的张力。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想把人们统一在单一生活方式下的想法,最后的结果都是人类的一场灾难。马克思曾经问道:“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相信只有自然成长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是最美好的。

(二)城市需要文化包容性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包容性一样,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繁荣的宝贵资源。文化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群体适应和改变生活境况的能力,文化包容性则体现了多种文化群体和文化观念多元共存的要求和可能性,这两者是培育人类创造力的基础。“认同、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既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权、文化个性表达权和文化发展道路选择权的充分理解与尊重,也是对其他民族国家文化特色的包容与欣赏”。城市是一个多种文化的共存体,既错综复杂、矛盾重重,又琳琅满目、多样统一。这种传统与创新、本土与外来的共存,有它必然的、内在的规律性,关键是如何更加自觉地认识和驾驭这些规律来创造美好的文化环境。

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互补的前提。文化多样性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动力。任何一种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并

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在相互交流中保护自己的特色,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每一种文化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如果两种文化完全相同或相似,就不存在取长补短,也就不可能吸收新的文化因素,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也就没有活力。一种文化没有活力,就会停滞不前,就会衰落,历史上许多文明的消亡大多是由于文化自身失去活力而导致的。因此,多样性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城市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单一性将使城市文化缺乏活力,而导致生机窒息。

总体而言,不论未来城市的结构与形态如何变化,但是,在城市文化的组成中,必然既有传统文化,又有创新文化;既有本土文化,又有外来文化。例如纽约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国家都有移民在纽约。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纽约市的800万人口中,在国外出生的占35.9%。纽约市民来自230个种族,120个国家,使用115种语言。纽约就像是由一个个小“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全城遍布唐人街、印度街、德国城、俄国城、小意大利、小韩国、小哥伦比亚、犹太人区、爱尔兰人区等。纽约的曼哈顿没有传统中轴线,没有民族特色。但它有许许多多局部的轴线,许许多多民族的特色。聚集2000万人口的纽约大都市区,多种族多文化多阶层共存,相互间的文化差异和利益冲突既是刺激竞争的催化剂,也是阻碍发展的摩擦力,当然,更是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

维护文化多样性,首先就要对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保持一种尊重。例如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建国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其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扬,高度重视本土多元文化的相容性和继承性,并把社会经济发展与本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制定和推行“旧屋保留”计划时,力求在发展市区和保留区内具有文化遗产的建筑之间求取合理的平衡。在牛车水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中贯彻了这一理念,该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仅商业繁华,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新加坡政府认为,牛车水作为历史见证,必须采取审慎措施加以保护。经过保护整治,美食街、大排挡等重返牛车水,引来熙来攘往的人潮,同时,传统建筑、庙宇等也恢复了原有风貌,融入社区民众生活。

(三)城市需要文化创造性

文化多样性并不赞成文化孤立主义。文化孤立主义忽视历史上不同文明和文化间的积极互动关系,片面强调保存自己文化的独特性,顽固地认为不同文明和文化间具有一种“不可通约性”。因此,为保护“未被污染”和“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不加区别地反对所有的外来文化,将自己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离,自我孤独。其实,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往,历史悠久而漫长。在中国古代哲人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中,便具有文明对话的涵义。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亦有“对话主义”交往的理论。哈贝马斯在其著名的“交往行为理论”中也详细探讨了“对话”和“交往”这两个哲学命题。

城市文化要延续并发扬光大,只有继承和包容还不行,还要有创造。费孝通先生认为传统和创造的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这样的文化自觉就不是回到过去,而必须面对现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即人的尺度;文化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方向,即以人为本。文化环境建设是人居环境建设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总之,我们要提倡“人文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人文精神”。“在全球性文化融合中,重建新人文主义的新美学与新伦理学,使人们‘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之上’”。同时,“全球不同地区的文化智慧、价值观念丰富了人类社会,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融合、发扬不同的文化,为人类寻找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基点。”

今天我们的城市处于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时代,也是一个极易迷失自我定位的时代。伴随着新的城市时代演进,必然将不断出现新的时空观、新的自然观、新的技术观和新的文化观,都需要城市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积极应对。构建理想的价值观念体系是大多数城市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例如新加坡于1991年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核心,即“五大价值观”:一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二是家庭为根,社会文本;三是关怀扶植,尊重个人;四是求同存异,协商共识;五是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各个城市固有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绝对排斥。应该用平等而不是傲慢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例如在建筑领域,各个城市的传统建筑形式,是当地民众在漫长的相对封闭的状态下逐渐形成的,难免有跟不上现代人们生活需要的一面,需要采取适当方式加以改进,但是它们的存在却极大地丰富了建筑文化的多样性。现代建筑强调使用功能与当代技术的结合,有其积极进步的方面,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功能的趋同性和技术的通用性,现代建筑领域呈现出同质性、趋同性、无地方性等缺陷。

中华文化创造力的强弱与多元文化的频繁交流、密切互动紧紧相连,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不可能产生伟大的文化创造。凡是强健的文明都是自信的,充满自信的文明无一例外都是多元的、宽容的。就文化言,如能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刻地了解世界,也更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研究外国文化,更有利于认识中国文化、发展中国文化;研究近现代文化,更有利于对传统文化加深理解,将其用之于现代;研究多学科的不同观点,更有利于深入地剖析问题;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研究与创造,更有利于发掘传统文化的积极部分。“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不是某一种传统,或某一种现成的近代理论、方法、途径所能得以解决的,我们必须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遗产中广泛地汲取营养,在比较文化中认识和发展自己,博采所长,取其所需。更重要的是融会贯通,立足于创造”。

(责任编辑 周广明)

作者:单霁翔

第3篇:文化多样性与中国美学的建构 等

文化多样性与中国美学的建构

人民政协网2007年1月29日高建平

一、“文化多样性”思路的由来

近年来,全球化是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全球化可以分多个方面,其中包括经济、金融、交通和通讯等。但是,文化全球化却是一个引起人们质疑的提法。WTO组织提出的国际贸易方面的公约,代表着经济和贸易方面的全球化要求。这些公约的目的在于打破国家间的关税壁垒,使商品自由流通。由于文化产品也被看成是商品,这些国际间的公约造成的结果是,一些文化产业的实力还不够强大,或者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产业的国家,就会在这样的贸易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主张“文化多样性”的人提出,文化不仅仅是生意问题,文化产品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如果听任这种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就会冲垮文化产业方面还不够强大的国家的文化根基。其结果是,人们在文化产品的消费方面走向单一化,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在文化上单调无味的世界之中。

“文化多样性”的口号对于第三世界国家也是有利的。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自身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怎样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护自身文化传统的因子,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走自己的文化发展之路,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文化多样性背后的美学依据

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上,“全球”与“地方”有着种种复杂的关系。传统的艺术,属于一种“为地方的地方”。它们在全球化的潮流面前受到挑战。许多传统的艺术,都面临消亡的危险。我们当然可以用种种方法将它记录下来,即保护一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这种保护,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一是将之记录下来,使之博物馆化,成为化石;更重要的是另一个层面的工作。这就是使传统活下去,在新时代、新环境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目前,存在着一种“为全球的地方”,即选用一些传统文化的因素,按照外国人的趣味去生产文化艺术产品。这里的所谓西方人承认,还包括两种情况:一种在国际上得大奖,按照一种国际奖高于全国奖,全国奖高于地方奖的逻辑,迫使国内的人接受。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商业性制作。这些制作连这种评奖所要求的一般艺术性也放弃了,直接将能够获得市场上成功的一些要素拼接在一起,利用文化上的差异所造成的西方人猎奇心理而获得成功。对此,有人总结说,这叫做“只有世界的才是中国的”,“全球性”或者“国际性”反过来成了在“地方”推销的手段。

这里面有着大量的进行理论思考的需求。理论上无所适从,用策略代替理论,只从个人成功之道而不从整体文化建设的角度来思考,这是文化建设方面所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的美学工作者当然不应该缺席。但实际情况是,美学工作者没有参加讨论。一些具有全球性意义的作品,本来就应该是首先具有地方的意义,并因此而具有全球意义。这才是真地方,而不是为全球而造出的假地方。这方面的道理,应该做出清楚的阐释,做出理论的分析。没有理论或不讲理论,抑或是只有策略或只讲策略的时代的艺术,必然会走入迷途。

三、作为学科的美学与作为艺术实践总结的美学

“美学”(Aesthetics)这个词是1735年由一个德国人鲍姆加登提出来的,此后,经过康德、席勒、黑格尔等人的努力,这个学科逐渐成形。中国人在20世纪初学会用“美学”这个词来翻译这门来自西方的学问,也在西方和日本的影响下,开始这门学科的建设。因此,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这门学科是引进的,具有普遍性的。

从另一方面讲,美学又是关于审美和艺术实践的理论。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有着自己的审美和艺术的传统,都产生了对这些传统和自己正在进行着的审美和艺术实践的思考。这些研究成果,尽管没有形成作为一个学科的美学,但都是对自己的审美和艺术实践的总结。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思考具有准美学的形态。这些思考所形成的材料,都是地方性、民族性,而不是普遍性的。它们从具体的审美和艺术实践的基础上成长起来,与这些实践有着紧密的关系,但却不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抽象性。

四、建立现代中国美学迫切性

我们的思想资源有着三个方面:一是从国外传来的美学理论;二是中国古代留下来的材料;但是,比这两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当代中国人的审美与艺术实践所提出的理论要求。中国美学必须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起来。

将这一观点扩大到一般美学的建构上来,在中国,当前美学的发展之路,就是要从“美学在中国”向“中国美学”转化。

五、通过对话实现中国美学的发展

树立走出“美学在中国”,建立“中国美学”的意识,与西方美学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关系。通过美学上的国际对话,我们一方面可能了解当代国际美学的新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种对话的语境中重新省视我们自身的文化遗产,建设我们自己的具有当代性的理论。这种建设,对于国际美学的发展,也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的。在国际美学界出现了一种反西方中心主义的声音之时,我们加入进去,就使我们的理论有了世界意义。

文化是中国书画的根基

《美术博物馆》 2006年卷三王岳川

传统中国的现代转型,使得中国已经处于现代与后现代交融的语境之中,而现代文化与对传统中国书画艺术的文化地位的不断边缘化,使得中国书画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当后现代主义从西方中心主义自身开始质疑和批判现代性的时候,无疑给中国书画文化留下了一个历史机遇。表层上看,中国传统文和艺术是以建构性、中心性、统一性、主题性为核心,而后现代是以消解、破坏、断裂为核心,似乎后现代价值观与传统中国书画艺术观成为对立的两极,其实他们不仅能够和谐相处,而且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平台,还将是中国这一东方文化精神的代表,能够实现文化互动,从而成为新世纪对话中双赢的良好局面。

一般而言,学术界尤其是书法理论界对后现代与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有诸多误读。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使得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对“前现代性”、“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关系没有搞清,需要更清楚地厘定。

从根本上看,后现代的批判性对象主要不是传统文化艺术,而是现代性文化的弊端。Post这个词是对现代(Modern)的否定,而不是对传统的否定。后现代反对现代性的中心主义、二元对立、单边主义、霸权主义。

现代性强调二元对立性,认为有高就有低,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先进就有落后,有科学民主就有反动保守。而后现代对现代性的这种二元对立的极端性话语提出质疑。同样,现代性一味强调效率和“竭泽而渔”,使整个社会不可避免遭到多种生态破坏,导致了过度竞争和人性冷漠的精神生态失调。对此,西方马克思主义也作了坚决的批判,但后现代的批判不同,它总是采取边缘化的颠覆式的断裂破坏的方式,这是因为现代性太强大了,成为一个庞大的文化经济帝国、现代霸权主义或话语帝国主义,所以,后现代主义只好通过文化和艺术的边缘消解——调侃、玩笑、嘲弄、诋毁等手段加以消解。不少后现代艺术家从东方智慧和希腊智慧中接受了很多思想,这导致后现代文化又分成两个方面——后现代面对现代性时以颠覆性为主导,面对文化精神建设时,却又要求将传统的碎片重新整合起来成为“后现代生态主义”。

于是,新世纪的后现代潮流有几个新动向:第一,面对现代性前卫时尚的全球化消费主义生活,后现代思想家提出过“极简单的生活”,这其中当然整合了东方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思想。今天一些在西方受后现代思想影响的中产阶级精英都纷纷到森林里面修简易的房子,过最简单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关掉手机,不看电视,过着一种最纯朴的人性化的生活,这当然是对现代性重新审视和对传统的重新整合的结果。第二,后现代是对耗尽资源、效率就是一切、金钱至上的反叛。第三,后现代主义及其受影响的后殖民主义强调了边缘、消解、破坏,它消解的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破坏的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中心,颠覆的是西方单边主义,重新发现那些被现代西方边缘化的、长期失语的东方。我们如果错误理解了,认定后现代就是调皮捣蛋,就是玩行为艺术,那就真可谓一叶障目了。精神生态无疑是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大课题。中国书法文化将在新世纪中对人类的精神生态和文化生态作出自己的贡献。后现代主义在今天的文化市场上,可能同最初摧枯拉朽的破坏力不同,它开始注重了建设性和提升性的作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当然要去掉后现代那种过分的断裂、破坏和消解的姿态,而把和谐的理性、温和的整合性和东方的生态文化和生态精神互补性整合起来,这个世界才可能是东西方的真正对话和统一,这个世界才会成为一个生态平衡的世界。只有这样,东方艺术才会真正让西方人睁开双眼,平心静气地在同一个圆桌会议上关注东西方艺术,“东方艺术”才能真正地同“西方艺术”在“和而不同”的灵思中,构成一个同气连理、互相对话、彼此尊重的“人类艺术”。

创意产业的中国崛起

《中华文化画报》 2006年10月许平

恐怕没有一个西方经济概念能像“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那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到中国的回应,并且持续地在中国大地的辽阔空间振荡。2005年下半年以来,“创意产业”一词便日益频繁地见诸报端及各种传媒,根据北京语言大学、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等四单位对2006年1~6月中国主流报纸流行语的统计,“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十大流行语之一。而在中国发生的这一切,是老牌西方工业国家英国率先提出“创意产业”概念仅仅8年之后,如此快速的回应和广泛而多层的响应方式,是前所未有的。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明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以提出,自此之后,“创新经济”的呼声渐起。

重要的是,必须看到中国选择“创意产业”作为自主创新战略的突破口,其中包含着多种成因和机缘。与工业经济相比,它是一种以人的创造力为主要资源的产业,因而能源消耗低,环境破坏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范畴。这些概念固然有益于当代中国的经济成长,但更关键的是“创意产业”所蕴涵的产业伦理精神、经济原创精神与文化主体精神,才是今天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急需。换句话说,“创意产业”进入中国各级经济决策者的视野,是一种基于“现实需求”的主动选择。

中国选择“创意产业”明显地具有自上而下的特征,换句话说,是在其产业效益的积淀并不十分明显的阶段上一种宏观决策和主动选择的结果,而导致这种决策的成因比西方成熟的工业国家要复杂得多。一方面,中国的选择,毫无疑问地是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成长、制造产业与各种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现实为基础的;另一方面,这种成长同时还必然是三种转变的交集,即:从一个以土地、资本、能源与人力等资源条件消耗为主的生产结构向以信息、技术、管理、创造性等新资源条件为支撑的产业结构的转变;从一个以向西方工业经验学习与模仿为主的经济体系,向兼收并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经济体系的转变;从全面开放、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的主体意识,向强调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转变等。

而“创意产业”所强调的思维创造价值,则包含着精神价值优于物质价值的产业伦理精神,以智慧创造带动产业创新的经济原创精神,以及以文化多样性抗衡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文化主体精神。这些内涵恰好与中国经济力图实现三种深刻转变的愿景相匹配,因此,它成为中国经济以及各城市发展战略的主动选择就不是偶然的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各地对于创意产业内涵有不同阐释并不奇怪,有的区域或城市强调基于制造业版图的“创意产业”,如上海、香港;有的则强调放大文化资源价值的“创意产业”,如北京、山东;有的则还在补“文化产业”的课,如广东、深圳等。命题各异,主旨却基本不离创意产业的原意,也许这正是在广阔的中国经济版图上所需要的一种自主发展格局。

但关键在于坚持两点:其一,如何将政府的决策意志转变为企业与社会的主动追求,这里不但需要政策的扶持,更需要有利于创意产业蓝图有序实现的公共语境,政府对于“创意产生价值”理念的科学引导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二,必要的投入是建构产业链的基础,但政府是作为绝不仅仅是追求规模与投资的业绩,更不应将投资建设演变为新一轮部门权益与市场利益的瓜分,真正的建设重点应该放到如何造就鼓励创意转化为民族经济活力的机制上来,为此,将需要设计和推动一系列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

让艺术进入个体生命的存在方式

《当代美术家》 2006年第6期吴鸿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中,对于个体生命意识的关注历来不是主流的创作方式,这个问题需要从当代艺术肇始的社会背景中来分析。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社会体制的变革,随之而来的是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形态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身处于一个宏大的历史性社会变革中,每个个体都切实感受到了这种变革所带来的历史震撼。所以,在80年代“新潮”美术创作中,艺术家们都竭力表现他们所深切感受到的这种心灵震动,反映在作品中,他们都表现出对社会、对历史的思考。这种对社会历史重大命题的思考和参与,是那个年代的时代特征。90年代以后,由于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全球化趋势的来临,重商主义流行并蔓延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中。这样,在切身感受到商业社会的压力的同时,这种心理应对机制也出现在了这个阶段的艺术家作品中。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艺术家在参与到对这种具有全球化色彩的商业社会的批评中的时候,更多是从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

出发。

综上所述,由于关注的问题的公共性和参与方式的流行化,这种概念化的表达方式从八十年代的新潮始,已经有所流露。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当代艺术的日益市场化,为适宜市场的需要,在艺术家的创作中,更多的又表现出了符号化的概念特征。这样,这个时期的创作状况就表现出如下的特点:首先是题材的“预设性”。它不是从个体的独特感受出发,而更多的是从一些占主流地位的流行标准出发来设定题材的范围。其次是参与和表达方式的“概念化”。这实际上是和事先预设的题材范围有关,艺术家为了使自己的作品具备一些流行的社会化“观念”深度,不得不去涉及一些“热门”的话题,而又不能从自己的个人化的体验出发,这样就必然出现了在思考和表现过程中的概念化处理方式。第三是视觉图像的“符号化”。这既与上述的两个因素有关,更多的是与当代艺术的日益市场化的进程有关。艺术家为了进入市场,并进而保护市场的份额,不得不采取一种可以简单易于辨认的视觉传达方式,同时,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还要强化自己的这种视觉辨认特点,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种符号化的趋势。

在经过了近几年的市场大潮之后,一些成熟的艺术家开始思考艺术表现的独立性的问题。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它又呈现出两个特征。

第一是结合地域文化来丰富当代艺术的可能性。我是把这种艺术创作中地域性的特征称之为“地方意象”(place images)。这种“地方意象”的文化特质对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所带来的文化单一化的影响是有现实意义的,它是在流行样式可以满足我们的感官需要的同时,可以满足我们内心那种源自“共同的历史记忆”深层需要。而且,在当代艺术日益市场化和时尚化的过程中,艺术商品越来越产生着视觉符号固定化和扁平化、创作过程流程化的异化现象。“地方意象”的文化特质正是可以在当代艺术的这种“异化”过程中,起到重新丰富它的精神气质、文化逻辑、语言方式和图像资源的作用。

第二是与艺术家的个人化的语言方式及个体化的生命体验方式相关。这样的语言方式从“流行”的角度而言,也许并不是那样的“当代”。但是,对于日益浮躁和表面固定符号化的当代艺术现实而言,这种更多体现了个体化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语言方式,至少给语言和题材日益枯竭的当代艺术提供了“另一种”的选择方式。

指引新中国油画的双刃剑

——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在中国

《美术报》 2007年1月27日潘耀昌

契斯恰科夫体系并非不堪一击。虽然它不断受到批评,但并没有完全从课堂里消失,这足以证明这点。契氏体系是一个完备的以素描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它有哲学美学的基础,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反映论。它有自己的传统,就是古典的学院主义。在创作上体现为吸纳学院派精华,展现舞台戏剧般的人物组合,以最富包容性的瞬间传达故事的情节。它是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时代美术教育的结晶,也为前苏联时期美术教育界所尊奉。契斯恰科夫本人也因出色的教学成就而被誉为现实主义美术教育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这个体系由于符合我国美术教育界所追求的现实主义观念和历史画创作要求,引入我国后很快被普遍接受,一度处于君临天下的地位。在全盘苏化的时代,我国美术教育基本上全盘接受了前苏联的模式,参考前苏联美术学校的教学大纲,并按照前苏联制度建设美术学院、学院附中和美术师范院系。加上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油画专家在中央美院办班执教,我国最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家参加那里的学习,和青年骨干赴前苏联留学,以及其优秀作品的示范作用等因素,契氏体系从思想观念、课程设置、教学要求、作画方法,直至工具运用,成为我国推行美术教育规范化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实践手段。总之,这个体系具有系统性、合理性、可行性,对于尚且杂乱无章的中国美术教育,当时的决策无可厚非。引进契氏体系的积极意义是让中国艺术家更直接地接触到学院派的系统训练,空前地加强了对人本身的重视,大大提高了科学的造型方法和写实能力,从而建立起一种评价标准。回溯中国艺术传统,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毋庸讳言,契氏体系的引进也造成了负面影响,因而不断受到后人指责。为什么它单单被我国引进并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实际上,接受是有选择性的,前提是符合接受者的内在需要,代表着接受者的意愿,而影响是通过接受本身产生的。问题出在大一统的思路,将契氏体系视为适合国情的唯一的外来的正确理论,被神化和独尊了。因而,用这个体系改造国画、改造版画,结果,不但抑制了中国画的独立发展,也压制了版画固有语言的特性,甚至危及许多不同风格、不同流派艺术家个人的发展。这种负面影响和付出的代价是显著的、沉重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民族化口号和个性问题就是一种反驳。今天对契氏体系的失望,恰恰是因为对它寄托了过高的期望。肯定一个学派,就将它放在至尊的地位,作为典型和榜样。这种一元化“大一统”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坚持艺术标准的唯一性,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排他性,在学术上实行霸权主义,独占话语权,完全无视艺术多元性和多元文化的现实,导致不同思想和派别被边缘化。在这样的前提下,“百花齐放”便成为一句空话。

契氏体系的潮起潮落引发了深一层的思考。今天,虽然民主化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离学术民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大一统思想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家走上领导岗位,虽然增加了行政领导的学术含量,但是,如果没有制度的保证,专家权力和行政权力集于一身,并不能防止以行政方式指挥学术研究,不能防止搞“一言堂”和以行政影响力掌控学术的话语权,他人的选择不容易得到尊重,甚至会受排斥。浮夸和盲从的心态,会助长宣传、炒作之风。宣传、炒作也许能提高知名度,但无法提高学术地位,充其量得到的是声势和利益,却无法得到高尚的学术地位。而在功利和虚荣心驱使下的学术“大跃进”会误导学子舍本逐末,导致宝贵资源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无为而治,或许能恢复学界的平静,或许更有利于学术民主和思想自由的原则,更有利于建立学界的和谐社会。回顾历史,民主学风的缺失仍然令人担忧。

虚幻的虚幻

《当代美术家》 2006年第6期鲁虹

如果认真审视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新绘画潮流,我们似乎并不难发现,它远不是铁板一块。事实上,就整体而言,那些分别出生于70年代前后与80年代前后的艺术家,虽然都很强调表达一种微观性的社会关怀与个人体验,但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比如,在画面图像的使用上,为追求“仿真”的效果,前者更多是从新影像艺术中吸收营养—这一点人们完全可以从尹朝阳、张小涛、何森、赵能智等人的作品中清楚地感受得到;而在后者那里,为造成“虚拟的实景”,则更多是从动漫卡通艺术,还有网络艺术、广告艺术与电脑游戏中吸收营养—这一点人们又可以从熊莉钧、熊宇、韦嘉、李昕等人的作品中清楚地感受得到。

于是,就有人称前者为 “中国影像绘画”,称后者为“新动漫卡通艺术”。当然,命名是否绝对合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在进行艺术评说时,从此有了可以运用的概念。正如在艺术史中有人用“达达派”、“野兽派”来指称特定的艺术创作现象一样。其实,细究起来,这两个概念未必很合学理,关键是约定俗成就行了,大可不必去死抠的。否则,人们就会提问,既然青年艺术家的借鉴并不限于动漫卡通艺术,为什么要用“新动漫卡通艺术”来命名。

也许,有人会认为,“中国影像绘画”与“新动漫卡通艺术”的区别仅仅在于资源借鉴的不同,但我却坚持认为,在本质上,这两者有着大相径庭的价值追求。

从技法的层面上讲,前者主要是运用传统学院派的写实性技巧改造来自于新影像艺术的资源,后者则常常运用多种混合性技巧——其中既有写实主义的技巧,也有表现主义的技巧、广告的喷绘技巧等——改造来自于动漫卡通艺术,此外,还有网络艺术、广告艺术与电脑游戏中的资源,这也正好造成了两者在风格表现与语言方式上的巨大差异。恰如大家所见,在前者那里,带有“仿真”与夸张性质的“写实性”画面毕竟还是用单视点的方式来加以呈现的。相对传统写实类作品,它只是更强调借用机器——照相机与录像机——观看的元素,并更多采用了大特写的影像方式。但后者明显不同,它总是将各种各样的意象用混杂多变的风格组合在一起,而且构图也是松散与无中心的,从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到一些时尚与大众文化的元素在起作用。有人曾经撰文认为,从事“新动漫卡通艺术”的青年艺术家“吃进去的是卡通,吐出来的还是卡通”,但作者如果严肃认真地比较一下原始动漫卡通与“新动漫卡通艺术”在艺术手法与观念表达上的巨大差异,就会感到这种说法是多么的不专业与不负责任。

再从文化态度上讲,我觉得,出生于70年代前后的艺术家,在努力揭示当下年轻人的孤独、迷茫、空虚、无奈以及消费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时,其实与上一辈艺术家一样,仍然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从这个角度看,他们仍然有着传统知识分子的情怀。在艺术的表现上,也有着深度追求的欲望。两者的区别大致有二:第一是在对生活宏观与微观的具体把握上;第二是在对画面图像用“写实”、挪用或“仿真”的不同处理上。相对而言,出生于80年代前后的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则明显带有挥之不去的“游戏”成分,他们与传统知识分子的联系已相当少了。其作品足以表明,他们讨厌深刻、沉重、严肃、认真、逻辑与愤世嫉俗,看重的是轻松、谐趣、夸张、情感与调侃。这也恰好是我们将这个展览命名为“嬉戏的图像”的根本原因。可以说,我们是想用它来强调新一代艺术家在新的文化背景下,对现代生活与图像符号的积极反馈。

一部艺术史反复说明了一个道理:新艺术的出现总意味着世界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应该从新的文化背景出发去考量它、理解它,而决不能简单地以传统的艺术与人文标准去苛求它!

记忆动画的“中国学派”

《中华文化画报》 2007年1期甄晓文

“中国学派”和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

建国之初的中国动画片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自零而始,蹒跚学步。中国动画人主要学习前苏联和前东欧部分国家的先进动画技术。1956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么是黑的》获意大利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展览会儿童文艺影片一等奖,当时的评委却认为《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是前苏联或前东欧的作品,这极大刺激了以特伟为首的中国影人。于是“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动画研究开始风行,中国动画片向着民族化、专业化方向飞速发展。自上海美术片厂成立至1965年的8年间,我国动画出现了第一次创作潮,人称动画的“黄金时代”。动画片《骄傲的将军》中的花脸将军、白鼻子食客、古代文入画、雕梁宫殿、京剧锣鼓等,和木偶片《神笔》所演绎的老百姓喜爱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故事,都得到观众首肯,首开中国民族动画之风。

1956年,试制成功中国首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继而拍摄的《渔童》、《济公斗蟋蟀》、《人参娃娃》和《金色的海螺》,剪纸片艺术和技巧均达到新的高度。1960年虞哲光首创折纸片《聪明的鸭子》,造型与表演夸张简练,造型生动,色彩绚丽,三维空间造型加强形象的立体感。随后摄制的《一棵大白菜》、《湖上歌舞》,以其轻巧、灵活和稚气的特点,极受幼儿欢迎。

1960年特伟把水墨画的技法与风格引入了动画电影,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3年,特伟和钱家骏再度推出了水墨动画片《牧笛》。中国水墨动画片开创了世界动画创作新的里程碑,它鲜明的中国风格震惊了国际动画界。

1964年,历经五年完成的鸿篇巨制《大闹天宫 》(上、下)把中国动画片事业推向顶峰。由万籁呜、唐澄导演的《大闹天宫》将京剧脸谱、泥塑、年画等造型熔于一炉,并揉以红、黄、蓝、绿、白等原色,打造出一个中国动画明星。并辅之以敦煌壁画、藻井、佛教寺庙、戏曲音乐和对白等艺术元素,使得《大闹天宫》一经上映,即引发新一轮的观影热潮,国内外反响异常强烈,曾获得包括第22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在内的五个奖项。法国《世界报》说:“它不但具有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艺术所做不到的,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自1956年到1965年,短短九年,中国动画片有15部影片在国际影坛获21项殊荣。中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界声名大震,令国际动画界刮目相看,盛赞其为“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与中国动画片的二次争锋

“文革”惨淡岁月过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好转,动画片创作随之再度进入一个繁荣的新时期。以1979年上海美术片厂的动画长片《哪吒闹海》为桅,拉开中国动画片二次争锋的新帷幕。1980年,享誉海内外的动画片《三个和尚》问世。这部片长仅18分钟的动画短片,内涵丰富,寓意深邃,充满东方哲学色彩。导演阿达将漫画与国画的传神写意手法、西方动画片表现手法,巧妙变形夸张,赋予影片一种稚拙的童趣,表达简约、含蓄、幽默,寓庄于谐。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院长费·卡字女士赞扬说:“这是一部纯粹中国式的电影,也是一部国际化的电影。”《南郭先生》首次在剪纸片中采用汉砖造型特点;《九色鹿》造型采用敦煌壁画形式,具有中国古代佛教绘画风格;《小八戒》是我国第一部贴布剪纸片;水墨剪纸片《鹬蚌相争》利用水墨拉毛新工艺替代剪、刻镂,使两个动物产生毛茸茸的质感,达到足以乱真的水墨画墨韵效果;第一部动画系列片《阿凡提》以及《愚人买鞋》和《崂山道士》开创了立体木偶与平面山水画和谐结合的先例。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到1980年代末,共有24部影片在国外获37项奖,创造了新纪录。

然而自1990年代以来,由于外来动画片的冲击和人们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的巨变,中国动画的发展没能和飞速前进的时代共进,导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缓慢,鲜有有影响力的作品出现。国内动画市场大量充斥着美国和日本动画片,国产动画片仅占动画片播出总量的15%。近年来,国家对动画生产进行政策倾斜,并把它放到文化产业的高度予以重视,国内动画影人也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试图让动画产业走出困境,复兴“中国学派”。回望过去,展望未来,“中国学派”辉煌不再.但前辈留有的经验将是我辈一笔巨大的财富。倚重巨人的肩膀,我辈共努力,复兴“中国学派”,将不再遥远。

传统美育概念变迁的认识

《新美术》 2006年第6期周星

创新时髦,但未必是全真的话题,有人研究过而认为,人类重要的文化思想命题其实已经在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孔子等诸子时代就基本述说到了,后来的人们只是阐释或发现意义而已。这固然有些绝对,但说明开天辟地的创新似乎困难重重。但至少,我们谈论创新都不能忽略传统,是针对传统而试图翻出新花样的认识,但对于传统的变化却会带来新的收获。

不能不说到审美教育的传统理解,是依据于审美基点来进行的。而以下三点是对于审美教育的理解的多样理解:为了审美而教育、通过审美对象(艺术种类器具等)而教育、教育为了审美感受,等等,它们都是基本被人们确定而没有疑问的。但实际上,人们对于美育的认识其实并不是始终如一的。从事实上看,从远古不自觉的审美渲染传统,到后来有目的进行美育教化(比如对于男性礼乐射艺书数、对于女性的琴棋书画要求等),都有相关内容,但应当看到,美育并不是扎实地落实在全部教育概念中。明确的事实就是,我们都知道的美育作为教育方针确定,并非是久远的历史,说明美育地位并不高。而美育的实际实施是从走偏(外在工具论)而逐渐靠近人类本心需要的。拿美育主要途径的艺术教育来看,似乎可以说,又是三个阶段:是从艺术技术教育—艺术素质教育——走向了审美情感教育的路途中。不能不看到,至今,艺术在社会中的兴盛还多少是和功利性的高考降低分数线有直接关联,一些地域每年增多的艺术类考生成为技巧突击培训的机构挣钱工具,艺术类考生有多少还是纯洁的艺术至高精神的追求者? 在艺术教育之外行业认定艺术很多都是和没有文化相提并论。当然,不可否认,我们还是认为艺术高扬毕竟是好事,随着生活水平的增长,艺术魅力无形中增大,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日渐提高。

所以,艺术教育真正进入“美育”进程也是可喜的事实。但显然传统艺术教育难免和功利技巧相联系。而美育的艺术技术教育——艺术素质教育——审美情感教育都具有合理性,却差异明显:艺术技术教育,是借助艺术器物学习来接受艺术,说拉谈唱、音舞画演,只要接受艺术形式,就要了解认识艺术对象,所以,一切形式赋予涉足者的艺术修养也是可能的。我们不要小看了喜欢MP3和飚歌的少男少女,只有现代环境下才有类同于古代精通琴棋书画的人一样具有让人高兴的气质,总比不学无术、游荡街头的人好得多。但艺术技术教育的浅层次也显而易见,尤其是对于功利追求艺术级别等可以量化指标的教育而言,多少偏离了艺术的本质。到了新世纪前后,艺术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被重视,不过,素质教育的真经却在传统观念的牵扯下,还是不可避免地和技术教育产生瓜葛,趋近功利的艺术素质教育时常等同于会什么乐器或知道一点艺术知识皮毛。但毕竟素质教育在观念上和实践中都大大进了一步,但这也就限于高等学校,高校以前阶段的功利背景(包括高考诱惑与高考压力、考级的加分等)都促使相当程度的艺术教育局限于非素质教育窠臼中。而高校的艺术教育在专业层面也依然崇奉技巧第一的原则,看看社会各种形式的歌手大赛,歌手们的文化素养与艺术素养都令人生忧。

所以,美育只有走到审美情感教育才是正途。于是,不妨打个未必贴切的比方,中国古代对于艺术创作境界有螺旋性进展的比喻:先是看山是山,后来看山不是山,再后来看山又是山的变化,形式变化和表面重复中,是实质变化了。于是移用来看,美育的艺术技术教育是注重看山是山的技巧层面——艺术素质教育就是看山不是山的内移而忽略形似意义——而审美情感教育则又是山,进入求本质与外形和谐阶段。这时,非功利意义,注重精神情感追求,给予审美提升,就是它的要义。

艺术的非功利的精神需要没有成为文化的核心,文化走样为物质利益的遮掩和满足,那么,精神文化还有什么必要存在? 造就这一切的,不能不从人心深处和社会环境底处去寻找:看看上下车的互相拥挤,你明白惟恐一览无余的个人利益的危机感直露超越了羞愧之心的正人君子态,在车上机灵警觉的抢座位的人们让我们时时感到人的惟恐失落的状态,温文尔雅的文化感觉荡然无存。我们需要加强审美与道德教育,否则,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培育和经济发展协调的先进文化任务就难以完成。

现代艺术教育在21世纪教育改革中的

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国文化报》 2007年1月20日苏自红

在美国杨伯翰大学的教育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核心,这就是:现代艺术教育在21世纪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美国艺术教育的国家标准是:“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论家普遍认为:21世纪的教育改革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运动,并强调优化的教育应该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并推动其最终得以实现;真正的教育是对人类智力和情感的充分开发和提升,而不是简单知识和学问的堆积。

艺术教育的作用及教育理念

艺术教育的作用在于:塑造一个懂得帮助别人,懂得尊重人的人格,懂得合作的人,包括与自己不同意见的人和与更多人的合作,毕业后成为合格的公民,要在学生学习普遍知识时,鼓励他们学习大量的艺术知识。培养学生用世界的眼光看发展的社会,并灌输一个理念:人与人的互相尊重。杨伯翰大学的教育者认为,人与社会的联系用艺术方式来表现,对未来的探索会有创造性。因此,让学生学习艺术,学会怎样用艺术表现自己的思想,怎样决定自己的命运。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是对世界的认知。培养学生如何把个人主义融到艺术创作中,也就是突出强调个性化的教育。

提高学校的品质,就是要提高艺术教育的水准。对于普通大学生,不论教什么理论,教授数学、物理、化学和阅读等课程,都可以运用艺术教育的教学法,用形象的方法、戏剧性的方法去教,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美国艺术教育整体水平高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所以,美国普遍重视艺术教育,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尤其是在大学,非常重视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和开掘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

美国杨伯翰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学校80%的师生都是莫门教的教徒,该教会行为准则规定禁止喝酒、喝茶、喝咖啡,禁止婚前性行为,但允许学生结婚并可以带着孩子上学。对于教育理念,首先,他们认为教育是分享精神的东西,而不是赚钱的机构。人的教育是心灵的东西。学生要懂得如何管理自己,对自己的事情有责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冲突,不能忘记集体利益,让集体受利。培养对道德感的追求,精神的追求。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合格公民的素养,发展精神水平的高度,使得学生将来在生活中更有价值。杨伯翰大学创建教育学院的奠基人戴维蒙克说:“我们的教育不是让学生死学知识,要教会我们的学生,开发他们的心智,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作为国家法律,我们要提高学生科学、数学水准,使之具备作为一个健全人所需要的知识。如果一个人在专业上合格,但不会在社会上与人打交道,是不完整的人。”

运用艺术教育的方法教大学生、教数学、物理、化学和阅读课等,是美国教育整体水平高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杨伯翰大学的艺术教育是全美最突出的,学校艺术类学科主要有音乐系、舞蹈系、戏剧系、传媒系、电影电视系、舞蹈系,教师共66名,全职教师只有16名,50名是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来自美国的华盛顿、纽约、夏威夷等地以及爱尔兰等国家,学术流动性很大。学校实行全学分制,本科4年修120学分,双学位180学分,专业课和文化课、通识课、公选课的学分各占一半。学制一般4年,有特殊情况,经批准可有一年的弹性。他们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师资人才,一种普及教育,全方位的多样性的艺术教育。舞蹈系每年只招25名舞蹈专业的学生,学生毕业从事职业舞蹈表演、教育、编导工作,有的与美国很著名的专业舞团和专业舞蹈学校签约。学校每年有1.3万名各个专业的学生来选修舞蹈课,并与舞蹈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课,其艺术水平也是非常专业的。因为他们认为,艺术形式本身没有专业、业余之分,只有职业和非职业、水平高低的划分。所以,学校的艺术教育、舞蹈教育都是按艺术高水准的要求去教学。

博物馆数字化之路的起点

《光明日报》 2007年1月7日田野

博物馆有各种业务档案,其中,藏品档案围绕藏品而建立,是藏品在征集、鉴定、登记、管理、保护、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的真实记录,是藏品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其他有关学科进行研究的依据。网络技术的成熟,为藏品档案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对进一步发挥馆藏文物的资源优势、开展博物馆的各项业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藏品档案数字化的内容

1. 藏品信息管理的数字化。在数字化博物馆中,藏品信息管理建立在数字化管理基础之上,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条件。

2. 藏品信息传输平台的数字化。当数字化藏品信息系统建立后,网络将替代传统模式成为主要的传输平台,进而实现文物信息的快速流动。

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建立计算机藏品信息管理系统,是藏品数字化的首要工作。计算机藏品管理系统是以藏品档案数字化为基础建立起的一个立体信息系统,其主要目的是针对藏品的不同属性可以做任意的组合查询。建设藏品信息管理系统时,还需考虑藏品档案数据库。目前以检索性数据库和文件性数据库两种较为常见:检索性数据库主要用于介绍开放性藏品档案的范围、目录并提供网上检索途径;文件性数据库主要用于完整地载入藏品档案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在藏品信息以数据形式存入数据库后,其组织形式发生了本质变化,从原先纸张上顺序的、线形的方式转变为计算机直接的、网状的方式,信息按本身的逻辑关系组织成相互联系的网状结构,为用户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

藏品信息管理的标准

目前,博物馆行业对藏品信息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藏品信息管理工作标准的统一成为藏品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因此,在建立数字化的藏品档案体系方面,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以标准化管理为主,制度管理为辅。标准化适合于技术工作领域的规范化管理,在不与法律相冲突的情况下,标准化管理更有利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制度通常以法规形式出现,特别是约束力强,但管理范围有限,所以在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可以形成藏品档案馆数字化工作所需的严密规范化管理体系。2、首先要考虑采用国际标准,其次才是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由于藏品档案信息的范围和种类处于不断扩展和变化之中,因此即使在藏品档案数字化阶段也应优先采用适用范围尽可能广泛的标准,尽量做到一次到位。

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安全是博物馆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情况下,藏品管理工作要求妥善地保管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料,做好防火、防盗等工作。而计算机藏品管理系统则关系到网络安全、黑客入侵及计算机病毒等问题。这就要求管理员做好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忠于职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为了确保藏品档案信息的保密和安全,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藏品档案网络化服务。首先可以对已有的藏品档案信息系统进行改进分化,对馆内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权限范围,使馆藏文物信息首先在馆内达到资源共享。当馆内数据库接入网络后,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同时,网络服务器尽可能不要存放机密性的、不开放的档案。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也可以使用内联网技术,提供授权的藏品信息服务。藏品档案数字化建设对文物保护与研究以及文物的安全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以数字化手段完善了我国文物、博物馆领域的文物资料,建立并运行动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重要文物的保护与管理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可靠保证。

第4篇: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感受文化多样性: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2)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5)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原则。

2、能力目标:

(1) 能认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等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及其意义。

(2) 通过文化多样性的学习,能正确认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及其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3)通过对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的学习,树立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框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的意义,能在生活中坚持正确的态度对待文化多样性,学会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各民族的文化,正确地处理生活中的文化多样性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文化生活》P28页至P33页,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题“世界文化多样性”。包括了“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教材内容。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北京申办奥运宣传片》

北京市为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特意请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了一部宣传片。这部片子介绍了北京的天坛、长城、天安门等著名风景,画图中有太极拳、腰鼓、风筝、京剧及立交桥、国际贸易中心、火车站、飞机场、成千上万的北京市市民。该片子仅仅用了几分钟,但是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在申办奥运活动中多次播放,受到好评,为北京申办奥运成功起到推动作用。

点评:《北京申办奥运宣传片》短小精悍、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可以快速感染奥运官员、奥运评委,也感染大家。 思考题:

为什么要在宣传片中拍摄中国传统的建筑、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国民族服饰? 教师提示:

介绍中国传统的建筑、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国民族服饰……其目的就是为了介绍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让世界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对中国举办奥运会感兴趣。体育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有推动作用。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板书)

(一)

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板书)

课堂探究: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建筑艺术、语言文字,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请举一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把学生分成三组,从体育、建筑、文字介绍,全班讨论。教师展示体育运动项目、三大建筑、不同文字的介绍图片、音像资料。

教师总结: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集中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出了形形色色,具有鲜明标识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多样性的世界文明与文化。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1、民族节日:(板书)

(1) 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板书)

举例说明如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2)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板书) 举例说明

(3)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板书) 课堂探究:(1) 从春节和圣诞节两个节日中,你能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哪些不同? (2) 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节日吗? 探究提示:(1)东西方的传统民族节日有哪些,他们怎么过? (2)从中可看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2、文化遗产(板书) (1)含义:(板书)

(2)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板书) (3)保护文化遗产:(板书)

分别从为什么及怎么做两个角度让学生思考。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板书) 1.文化多样性及表现(板书) (1)文化多样性含义:(板书)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居住的环境不同,需要面对不同的气候、地形和水源条件,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人口规模、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会存在差异,并且影响到了他们的人生态度、习俗、艺术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就世界范围而言,有中国儒家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东阿拉伯文化等。就某一国家而言,如中国,则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2)文化多样件的表现:(板书)

文化多样性,可见诸多种多样的语言、深邃超世的宗教信仰、形形色色的礼仪禁忌、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绚丽多姿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鲜明独特的思想理论等各个方面。

课堂探究:(1)表现在民歌中的文化多样性,仅仅是内容、曲调方面的差异吗?

(2)你能否以服饰、饮食等为例,说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总结。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板书)

(1) 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人类文化,都是以民族文化的形式而存在,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板书) 教师出示

27、

28、29届奥运会会徽。

提问:比较第27届、第28届、第29届奥运会会徽的异同,你能解释它们的文化印记吗?从奥运会会徽的实际上,你能否感悟到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奥运会在不同的国家举办,每一届奥运会都有不同的会徽,在会徽的设计上体现出不同的创意和不同的文化印记。通过不同国家设计的奥运会会徽看不同国家的文化,可以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是由多样性的文化组成的,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和独特魅力,应该尊重和保护不同民族的多样文化。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板书)

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举例:在历史上,人们对异文化的态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有虚心学习不同文化、与异国平等交往的例子,如唐代玄奘西天取经;也有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的情况,如西方殖民者对非洲文明的怀疑,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炸毁举世闻名的巴米扬大佛;还有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现象,如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原因(板书)

A、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板书) 举例:中国传统的安身立命观念最注重个人的自我德性修养,其中,儒家的修养理论影响最为深远。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思想,孟子注重仁义并举,为了实现仁的理想,主张“舍生取义”。在儒家道德的熏陶下,中华民族的无数崇道贵德的志士仁人躬身践行,以仁爱为核心,不断衍生出许多道德性的规范,如宽恕、节俭、礼让等。这些传统美德,已经和整个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板书)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举例: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炸毁举世闻名的巴米扬大佛。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尊重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板书)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课堂练习:

1、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化交流中做到(

) ①尊重差异 ②理解个性 ③和平相处 ④不分你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②③均正确,④观点错误。

2、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是( )

①民族文化是至高无上的②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③民族文化具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②④体现了尊重民族多样性的正确原因。①观点错误,③不是原因。

3、宗教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种最普遍的社会现象,自它产生以来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各个层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来讲,宗教具有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认同功能、凝聚力的功能、调节情感的功能。这说明(

)

①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②民族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④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t分重要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4、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

)

A.历史文化的多样性

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D.文学艺术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故应选B。A、B、C项都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内容。

5、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可体现于( ) ①语言文字②宗教信仰

③思想理论

④文学艺术

⑤民居建筑

⑥人们的每一次实践活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并不表现于人们的每一次实践活动。

第5篇: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巩留县第二中学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年级:高二

目: 政治

模块:必修3 主备教师: 王芳兰

授课教师:

课型:新课 备课时间: 2012年8月

上课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理解: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介绍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释中外一些主要的民族节日,体会其不同的意义。解释中外一些主要的文化遗产,体会其价值、解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列举事例,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列举事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资多彩的魅力、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能够正确对待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人类文明的发展。

教学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必然性。 教学资源:教材

学生

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2、活动探究法。

3、讨论归纳法。 教学用具:教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了解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去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教师提问:你喜欢旅游吗?为什么要去旅游?你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此可知,不同民族的文化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整个世界

1 的文化具有多姿多彩。接下来我们再通过几个问题的探讨来更进一步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一):民族节日

展示:

1、春节前夕,农民工从各地返乡 、春节时,贴春联,放烟花等;

2、端午节,报粽子,赛龙舟等

教师提问:在这些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建筑艺术、语言文字中,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种种现象当中,有两个是特别显著的标志,其中之一就是各地不同的民族节日,同学们知道各地有哪些节日呢? 为什么要过节?华人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在内容与形式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出了形形色色,具有鲜明标识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多样性的世界文明与文化。

教师总结:从以上两个节日,我们可以感知中西方民族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的差异,可以领略西方文化的不同韵味。并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知识点:

1、民族节日的含义、形成:

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凶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民族节日的作用: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民族节日的功能: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二)文化遗产

展示; 大津巴布韦遗址、埃及金字塔、美洲金字塔、英伦巨石阵、麦加清真寺、比萨斜塔等等。

教师提问:除了民族节日以外,区别不同民族及国家间另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文化遗产,同学们知道这些图片代表什么吗?什么是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各地还有哪些文化遗产呢?它们是怎么分类的呢?有必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吗?

同学回答:

教师总结:文化遗产的含义、地位和意义、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含义:

文化遗产即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神学、人类学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2 (2)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保护文化遗产: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然而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为什么文化会呈现出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有什么意义?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首先我们通过两首不同的曲子来了解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及其表现?

课堂探究1:表现在民歌中的文化多样性,仅仅是内容、曲调方面的差异吗?

同学回答:

探究提示:(1)民歌中的文化多样性,不仅仅表现为内容、曲调方面的差异,而且还表现为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民族性格的多样化。

教师总结: 1.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表示文化的内容及形式都各具特点,包括观念形态上的差异与文化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具体表现。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可见诸多种多样的语言、深邃超世的宗教信仰、形形色色的礼仪禁忌、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绚丽多姿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鲜明独特的思想理论等各个方面。

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就世界范围而言,有中国儒家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东阿拉伯文化等。就某一国家而言,如中国,则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教师提问:文化具有多样性,那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含义,表现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探究活动2:由文化的多样性及其表现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呈现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的特点,通过比较这两首曲子的异同点,那如何理解“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

学生讨论:

3 教师总结: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与文化的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文化具有世界性的原因: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

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如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认为感恩、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是善,都认为伤人、杀人、欺骗是恶。

(2)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原因: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居住的环境不同,需要面对不同的气候、地形和水源条件,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人口规模、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会存在差异,并且影响到了他们的人生态度、习俗、艺术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如我国藏族、新疆各民族、与广东的服饰文化与饮食文化的不同的原因。

(3)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教师提问:既然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那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呢? 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只有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文化才会更具有生命力,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

3:世界文化的多元趋势不可逆转,多元的世界文化使人类的精神领域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千万条小溪汇入河流,奔腾入海,成就了海洋的丰富,由于文化的不同,才能使世界显的博大精深。

总之,我们从东方走到西方,从远古走到今天,对人类社会来说,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导入:既然文化多样性如此重要,那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时代背景下,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每天都有大量具有古老文化、蕴涵独特文化特性的遗产正在消逝。因此,人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显得尤其重要。在历史上,人们对异文化的态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有虚心学习不同文化、与异国平等交往的例子,如唐代玄奘西天取经;也有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的情况,如西方殖民者对非洲文明的怀疑,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炸毁举世闻名的巴米扬大佛;还有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现象,如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

探究活动3: 教师提问:在历史上,人们对异文化的态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有虚心学习不同文化、与异国平等交往的例子,也有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情况。面对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1.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与原则:

①要坚持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 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其他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其他文化的观点。

②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对待不同的文化坚持一律平等的原则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各民族人民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因此,各民族的平等是实现世界文化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同时,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必须看到,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同时,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立性应得到更充分的关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要吸纳外族的先进文化,同时也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样才会更具生命力。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观,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多元的世界文化使人类的精神领域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5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综上所述,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

古代中国人民的四大发明,古希腊人的哲学与艺术成就,古代印度人民在宗教和数学方面的成就等,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课堂巩固:学生练习册

课堂小结:

1、总体来说,这节课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较好,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分析、发言,大部分学生能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2、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活跃、轻松、有序,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在小组合作探究时,学生积极性很高,讨论热烈,交流广泛,思维活跃,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参与其中讨论,适时地点拨引导,课堂气氛既热闹又和谐。

3、教学不足:学生活动时,有些地方环节连接不够紧密,没有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发言时间。

作业布置:学生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有何文化价值和意义? (1)民族节日:

(2)文化遗产:

2、文化多样性的含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文化是民族的(个性): 1原因:

2内涵:

(2)文化是世界的(共性):

1原因:

2内涵:

3、态度

4、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5、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态度:

(2)原则: 教学小记:

第6篇: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华池一中 思想政治教学案 主备人:张明星 审核人:李成汉、封富祥 【追问深思】

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识记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涵义;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及原因;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法,体会不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能力。运用所学的道理分析说明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

3、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我们应充分认识、关注世界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教学难点】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教学方法】学生阅读教材解决教学案预设问题,教师通过教学案素材及列举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升入理解深掌握本课重难点,利用多媒体展示本课易错混淆的知识点及练习题,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课本知识,巩固提升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 【自问引思】 阅读教材P28-P33完成下面问题: 1. 如何认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2. 怎样通过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来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 你是如何认识文化多样性的? 4. 你是如何理解文化是民族性又是世界性的? 5. 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

6. 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互问明思】

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或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28-P29,思考下面的问题。(初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 探究二:你知道我国和外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选择其中一个传统民族节日从其形成、作用方面谈谈你的认识?(国人过“洋节”你怎么看?)

探究三:说一说你知道那些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 思考:为什么要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对于这些面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有人反对进行抢救,认为应该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辨析: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吗?”

材料一:阿富汗塔利班最高首领奥马尔2001年2月27日下令摧毁全国所有佛像,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最高石雕立式佛像——巴米扬大佛。塔利班的这一决定震惊全世界,并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

巴米扬佛坐落在距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西北230千米海拔2500米的高原上,由两座分别高达53米和58米的石雕佛像组成。这两尊佛像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后来,根据2001年3月的消息,佛像已全部被毁。 议一议:塔利班政权炸毁本国佛像,为何会遭到全世界的反对?

材料二: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和文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昆剧、京剧、粤剧等民俗艺术不时要面对观众流失、传统剧目失传、演员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除夕、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已然被拿来文化的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等冲得七零八落。 思考:如何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呢? 材料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切问成思】

【作业布置】学业分层测评

(三)

第7篇:《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反思

兰西四中:刘文波

上个月,我作为高二的政治教师,在四班上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验收课,自我感觉较好,但也还存在时间的把握上不够合理,后面没给时间让学生对当堂知识进行消化。

本课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知识点多,教学任务重,在处理教材时,有意识地控制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教学时间,而把重点放在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让学生走入情境,带着问题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增强了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对外国和少数民族的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比较感兴趣。对于本课的授课过程中,设计内容过多,没有较好地区分重难点,学生不易掌握太多的内容,希望在以后上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尽量做到简、精。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是: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很好地体会,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后,自己举例来加深理解,学生们积极思考后还是列出了很多恰当的事例,我发现学生们自己的理解很通用的,不用我过多地讲解,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前提是学生的涉猎面较广,习惯于对信息的收集与整合,否则问题将无法展开的。

应遵循的原则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课堂小结时我套用一位哲人的话说:“人类赞美大自然,但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同样的芳香”,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与本色,正如石头有棱水有皱,如果非要把石头的棱磨平,把水的皱纹压舒展,还有谁愿意观赏?我们不赞成文明冲突和历史终结论,我们尊重和维护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同时也必须尊重和维护不同国家经济制度与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世界政治的多极化。

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清晰一个问题就是: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认同本民族文化,同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第8篇: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讲课稿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鹤壁市外国语中学 宋良娇

一、教学目标:

识记:文化多样性的表达及含义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态度及原因 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分析:结合绚丽多彩的节日分析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

联系实际,说明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重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及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各国体育项目、标志性的建筑显示文化异彩纷呈,交相辉映的一面。 说一说:故宫和泰姬陵各承载哪些文化内涵?

(故宫——整体建筑显示了对称的结构,体现的是皇帝的威严,以及震慑天下的皇权意识。

泰姬陵——做工精致,整个建筑是由简单的几何图形构成,充满浓郁的印度色彩,感觉比较神秘,很有宗教文化的韵味。)

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在民族节日上,展示:春节、西方圣诞节的图片

说一说:如何看待“中国年轻一代过圣诞成习惯, 几乎跟春节平起平坐”这种现象? (学生各抒己见) 引用网上的评论:

(1)节日的本质就是一种玩与记忆的约定!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约定,洋人有洋人的约定。中国人过洋人的节,实在有些变种的感觉。

(2)我自己对圣诞没有特殊的喜好,也没有特殊的反感。„„外国的圣诞是宗教的圣诞,中国的圣诞是商业的圣诞,我的圣诞,就是自己兴奋的圣诞。

(3)为什么圣诞节、情人节这类洋节日在我们这个有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度里获得接受和欢迎,我们究竟应该归咎于洋人的文化侵略还是应该反思我们的传统节日欠缺什么。忧心种种的排斥恐怕无济于事。 (目的是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民族节日和洋节日,为后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即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这一知识点提供素材,继而进一步探讨该如何重新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达到对问题的进一步深化) 本课的学习内容:

阅读思考:

1、为什么要重视民族节日的宣传?

2、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遗产应顺其自然的优胜劣汰。请谈谈你的看法。

3、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4、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过程中应如何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异彩纷呈,交相煇映

1、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展示:我国的部分文化遗产

强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课本30页第一段,增加一点: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应给予保护而不是顺其自然被历史淘汰。

展示:各界奥运会的会徽,说明其中蕴涵的民族文化

(1)罗马奥运会会徽采用了罗马城徽的标志,那是一只母狼在哺乳两个婴儿的奇特图案。传说母狼哺乳的两个婴儿中的一个就是罗马城第一任国王罗慕路。 (2)悉尼奥运会——整个会徽的色彩语言极具象征意义:蓝色代表海港,黄色代表太阳和沙滩,红色代表内陆土地,突出了澳大利亚本土文化的独特性。

(3)雅典奥运会——在古代奥运会上,橄榄花环是颁发给冠军的奖品。橄榄树还是雅典市的市树。而会徽所使用的蓝、白两种颜色在拥有蓝色大海,白色建筑的希腊是最常见的颜色

(4)北京奥运会——主体图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二)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界定

2、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思考:如何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从文化具有共性与个性的角度分析) 思考:

有人认为,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文化应该趋向统一,而不应再保留什么多样性。请分析这一观点。

(因为文化是民族的,必然也是多样的,同时,这道题还要回答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 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1)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如孔子的“仁爱”、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成为现今宽恕、节俭、礼让的传统美德,成为华夏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各国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设问:“平等”是否等同于“不分你我”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

三、课堂练习:

1、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

2、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 ①语言文字 ②宗教信仰 ③思想理论 ④文学艺术

⑤民居建筑 ⑥人们的每次实践活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不定选

1、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应这样对待文化多样性 A、认同本民族文化 B、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C、对外来文化采取排斥主义 D、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2、人类进入21世纪,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总体来看,各种文化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与融合是文化发展的主流。面对这种大趋势,我们应做到 A、坚持不同文化的“和而不同”

B、保持本民族优秀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更高的姿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C、全球文化的高度统一

D、以平等互助作为文化交流的准则,以多元共存作为世界文化发展的目标格局

4、目前,40多位民俗学者建议:应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通过官方干预,复兴传统节日。这样做有利于 A、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复苏传统民俗 B、给现代社会的人们增加新的乐趣 C、加强国民的民族认同,表达中华民 族的民族情感

D、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知识点较零碎,应多举世界各国关于文化多样性的事例,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注意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第9篇:《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荔波高级中学 李式州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教版高中《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题的内容。

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教材28页至33页,包括了“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2、透视文化的多样化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教材内容。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丰富的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产生兴趣。

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认识。帮助学生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二、学情分析:

经过《文化生活》前两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文化、文化对社会进步的作用,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如今的高中学生思想活跃,思想灵敏,独立性强,他们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关注社会、特别是我们荔波本身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他们对文化的感觉也越来越剧烈。本课主要谈文化的多样性,对此,学生比较感兴趣。但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运用水平还不够,缺乏框架性的认识;另外,一部分学生的活动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还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2、能力目标;

(1)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主要表现。 2.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

五、教学环境与教具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思想和方法:

情景导入法、合作探究、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等。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并播放本课背景音乐《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学生聆听

教师:“广袤的蒙古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跨过黄河长江,江南风景无限。美丽的罗马假日,威尼斯的船。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剑桥的校园。跨过太平洋海岸,桑巴舞姿翩翩”。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首歌让我们通过彭三的视角去了解世界之大,自然景色之美,也领略到了世界各地文化之美。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引用时下网络上很火的一封辞职信并结合歌曲来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下面,我们共同来探讨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28页。

新课教学过程: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板书)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板书)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世界文化之旅第一站:民族节日) 第一小组的同学介绍我国的一些民族节日。 第二小组的同学介绍外国的一些民族节日。 第三小组的同学介绍水族卯节的一些情况。

探究活动:你能说说水族“卯节”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吗?

设计意图:“世界文化之旅第一站:民族节日”设置情境,特别是结合了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来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集体合作意识、以体验教学法突破重点也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

1、民族节日(板书)

(1)形成: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功能: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文化的韵味。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世界文化之旅第二站:文化遗产) 第一小组的同学介绍我国的一些文化遗产。 第二小组的同学介绍外国的一些文化遗产。 第三小组的同学介绍水族水书的一些情况。

探究活动:贵州省为什么要就水书习俗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世界文化之旅第二站:文化遗产”设置情境,特别是结合了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来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集体合作意识、以体验教学法突破重点也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

2、文化遗产(板书)

(1)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意义: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文化遗产的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孔子学院走向世界)

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成立,截至2014年底,中国国家汉办已在全国127国合作开办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学堂,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全国品牌和平台。

探究活动:如何看待中国的儒家思想及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和传播。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一知识的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板书)

1.文化多样性的概念: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里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4.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世界文化之旅,中西方文化之碰撞) 2014年6月起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以违背学术自由为由呼吁近100所大学取消或重新谈判与中国孔子学院之间的协议。《华盛顿邮报》更是以《孔子学院的代价》这样歧视性的语言来呼吁美国应该对孔子学院说“NO”。

网友甲:就是这么个在国内对思想没有公信力,对国民没有号召力,对道德没有约束力的孔子和儒家思想,我们却自欺欺人地抬到外面四处吹嘘和兜售,这对国际友人如何能有说服力?难怪乎人家美国要抵制!人家不告我们一个文化欺诈罪,已经算是客气了。

网友乙:你能宣传西方的东西,我为什么不能宣东方的东西,西方人都跟强盗一样,我看我们宣传东方的东西是大有必要的

探究活动:你怎么看待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的做法和网友的评论? 设计意图:“世界文化之旅,中西方文化之碰撞”创设情景让学生懂得,面对开放的世界既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的价值。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 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4)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2.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正确态度)

(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

(3)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4)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要求)

(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进行)

(五)课堂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

备注:1.教学参考资料:(1)《文化生活教师教学用书》;(2)互联网

2、教学反思:(1)、总体来说,这节课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较好,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分析、发言,大部分学生能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2)、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活跃、轻松、有序,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在小组合作探究时,学生积极性很高,讨论热烈,交流广泛,思维活跃,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参与其中讨论,适时地点拨引导,课堂气氛既热闹又和谐。

(3)、教学不足:学生活动时,有些地方环节连接不够紧密,没有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发言时间。

上一篇:读两论有感下一篇:军人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