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共8篇)
——班主任工作随笔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凉姜中心学校聂懋冰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然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而赏识教育的倡导人周弘先生也说,“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太压抑就会开裂,太放纵就会膨胀。儿童的心灵又好比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敏感而脆弱,稍有不慎就容易受伤害。”
这就告诉我们,作为班主任,作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知心人,作为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带路人,我们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就是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关爱孩子幼小的心灵。下面就拿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两个案例同大家一起分享。案例一:2000年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就接手了一个人数不多,问题却很多的班级。全班24个学生,学习上两极分化严重、问题儿童较多、课堂纪律涣散、对老师不理不睬等等问题,数不胜数,在所有老师眼里这就是一个十足的“问题班”。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我真有些害怕和担心,“不用怕”,我自己鼓励自己。我接手之后,先花了一些时间了解他们,针对班上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了一次“我们来说悄悄话”的主题班会,首先,我详细地向学生介绍了我自己,然后我让学生以写纸条的形式向我倾述他们的心里话。说实话,刚开始多数学生都持怀疑、观望的态度。但我没有放弃,课后我继续坚持有意识的给学生写信,利用课余时间找 1
学生谈心,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等系列活动。通过半期的努力,孩子们变了,慢慢地学生开始信任我了,有什么悄悄话都要和我说,自己有什么困难首先想到找我帮忙,甚至家中的困难也找我解决,私下里孩子们还叫我“知心姐姐”。教育家吕型伟曾说:“如果孩子能对你讲悄悄话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我对这句话还半信半疑时,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在这次半期考试中显著提高,我感到很欣慰,对班主任工作也愈来愈有信心了。
孩子们的小小进步并不能让我满足,我想要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就必须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就必须用心去了解孩子。要想了解学生就必须和他们多接触、多交流,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只要我们能够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真诚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积极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与他们一同欢笑,一同忧伤,一起爬磨滚打,一齐感同身受,他们就会把我们当作“大孩子”和好朋友,一旦得到他们的认同,他们就会对我们“毫不设防”,敞开心扉无所不谈。总之,我们应该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总有一天你将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知心姐姐”。案例二:我班上有一个叫张芳(化名)的小女孩,当时算是班上最难管的学生了,说脏话、打架、抢东西、不遵守课堂纪律等等,比起男生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私下了解了一下这个小女孩的具体情况,她本是个聪明好学的学生,尤其体育成绩特别好,可是因为家庭原因,她越来越自卑,心理不平衡,总觉得老师、同学都不喜欢他。于是,常常找她聊天、拉家常,告诉她自己的优点。有一天,她
2突然好奇地问我:“张老师,为什么我每次犯了错你都不骂我呢?”我笑着说:“我干嘛要无缘无故地骂你呢?”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我有很多缺点,许多同学都到你那儿告我!”我严肃地说:“你要是犯了错误,是我没有把你教好;你还小,很多东西都不懂,这不能全怪你。老师相信你,有一天你懂事了,一定会改正的,你觉得呢?”她不好意思地笑了,脸红红的。此后,我惊奇地发现,小芳芳变了:搞劳动时脏活、累活抢着干,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行为习惯也有明显提高……
通过张芳的变化,使我深深地感受道: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具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去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值得我们去爱。“一株嫩草,从石块底下钻出来时,它希望得到的一定是和煦的阳光,而不是暴风骤雨。”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如果我也和孩子们一样对小芳芳不闻不问,我不敢想像小芳芳会成为一个怎样的孩子。
爱心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法宝。有了爱心你才会舍得付出。爱心包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而对学生热爱之心是凌驾于对工作的热爱之上的,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爱心去发现他们的长处,用耐心去感悟他们。应该给他们以特殊的关爱,给在他们略显逼仄的心灵有放
3飞个性的空间,一旦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他们的专长,将来定会成为一个非常有用的人才。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能源,当这种能量作用于学生的时候,不用声张,学生自然会感觉到。
一、民主平等是构建师生关系的前提
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 无论从法律上, 还是从人际关系上讲, 都应该和教师是平等的, 没有高低、大小、贵贱之分。由于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 有意无意地强化了老师与学生两种不同的身份和角色期待, 从而形成了师生交往事实上的不平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 不仅仅需要学生尊重教师, 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 使师生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的知心朋友, 主动走向学生, 融入学生之中, 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等位置上, 尊重理解他们, 用真情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教师只有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学生才能感到爱和尊重, 从“客体”变为“主体”, 乐观而自信,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敢于质疑,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 师生关系才能和谐、融洽。
二、交流沟通是架设师生友谊的桥梁
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于年龄差异、知识水平差异、观念差异等, 致使双方之间存在着一道天然屏障。要想消除屏障, 教师就必须亲近学生, 自觉放下教师的“架子”, 积极与学生交往, 用心与学生沟通,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1. 尽可能地接近学生。
要与学生有良好和密切的沟通, 首先要扫除学生的“畏师”心理。教师应彻底改变“严师出高徒”的传统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式, 主动与学生一起谈心, 一起探讨、一起互动、一起做游戏。课堂上, 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中, 要把师爱洒向每一个学生, 即使是班里最不“听话”的学生, 也要给予最大的、最多的爱心。不讨厌、不鄙弃任何一个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与学生打成一片。
2. 善于倾听学生们的心声。
教师要善于走到学生中间去, 倾听他们的朗读和讨论, 倾听他们所提的问题和学后感, 倾听他们的欲望和需求。在倾听的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变化, 迅速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焦虑、愤懑、悲哀、快乐和喜悦, 并在工作中及时做出适当的反应和引导。同时, 还要对学生一些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思想或观念及时做出指导和纠正。
3. 利用网络媒体等与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沟通。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 教师应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新的教学方法和沟通方式的尝试。双休日和节假日, 可以和学生约好, 在QQ上单个与学生进行网上聊天, 深入了解学生个体;也可以开设班级的BBS, 在BBS上和学生对一些学习和生活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还可以约好全班学生一起在一个聊天室里集体讨论问题……
三、严中有爱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
有道是:“严师出高徒。”但严师也应心中充满爱, 否则就会因为与学生关系紧张而成为“孤家寡人”。我国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 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对的, 但也要宽严适度, 严中有爱。让学生在教师的“严”中感受到爱的博大和甘甜。
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一门学问。严厉刻薄、简单粗暴不仅会对学生的成长、进步起到负面作用, 而且还会使学生逆反心理膨胀, 产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 激化师生间的矛盾, 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应讲求科学性, 要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同时,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应以爱为基础,
在浓浓的师爱中, 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温暖之情, 其内心必然受到鼓舞, 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 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这同时也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从而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当然,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感情上, 更不能无原则地溺爱, 而应以教育目的为指导, 实现对学生的感情灌输和对学生提出严格、合理要求的有机统一。
四、自我完善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内在动力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 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 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 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的优秀品质。在当前的教育中, 不仅仅是知识方面要不断提高和充实, 在个人修养、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也必须不断提高, 以广博的兴趣爱好、豁达的态度和凛然的正气赢得学生的喜爱和支持。就学生而言, 在教学中需要学生自己主动积极思考和参与实践活动, 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勇于探索, 敢于质疑, 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 在共同的研究中, 与教师形成和谐、平等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丰富的知识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一、寻找遗存:对接现实生活
《火烧圆明园》涉及到中国近代屈辱史,《不能忘却的记忆》介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这些内容,五、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是还不够深入。品德与社会课非常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切入点。但是,如何把久远的历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呢?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遗存成为对接历史与现实生活的重要教学资源。例如,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刘公岛、南湖上的游船、卢沟桥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体验到的历史遗迹。
在教学《火烧圆明园》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的有关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短片,让学生“游览”一下这个景点,再谈一谈感受。看到圆明园的现状,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圆明园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是谁烧掉了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透过圆明园遗址公园,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历史内容的学习与探究了。
这种呈现方式,以学生生活中可见的历史遗存为切入口,它为历史找到载体,缩短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它以事件或人物引出一连串的史实,让历史更加生动、具体、真实,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以“点”带“面”的研究方式,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在探究的开始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即一个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随着探究的展开,学生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历史信息,逐步把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越来越远的地方,了解整个“面”上的历史知识,形成初步的历史脉络。
二、影视播放:再现“真实”的历史
一些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如《甲午风云》《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等,艺术性地再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优质教学资源。
在准备《火烧圆明园》一课时,教师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名电影。要了解事件的整个历史过程,学生最好能完整地看一遍这部电影。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让一部电影代替。最后,大家决定:选择最关键的“火烧”部分,通过剪辑,保留5-6分钟的内容,在教师与学生交流有关文字资料的过程中,播放这段视频资料。观看电影时,生动的画面再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感受十分深刻。有的同学脸上现出愤怒的表情,有的无比焦急和无奈……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代历史上曾遗留下一些记录真实历史的影像资料,这些也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在备课《不能忘却的记忆》中,一些教师在选择二次世界大战的录像、照片时产生了分歧,有的教师认为选择的原则是能够表现战争的残酷,越能让学生感到震惊越好;有的则主张要选择不那么血腥的资料,以免给和平中的学生留下心理阴影。几经讨论,教师们达成共识:选用视频、图片的目的是让学生看到战争的实况,感受战争的残酷。但是,要避免选用那些身首异处的、血淋淋的、让人不忍卒睹的视频或图片。
三、借助故事:感受历史的意义
历史写在教科书中往往成为一串枯燥的符号,如何让这些符号对学生产生意义呢?在备课过程中,一个小故事对我们启发很大。2003年,德国历史学家格茨·阿里因在纳粹历史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得了“玛里昂·萨穆埃尔奖”。但是,阿里却吃惊地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玛里昂·萨穆埃尔是谁。经打听,阿里才知道玛里昂·萨穆埃尔是从一份记录被杀害的犹太人名单中随机选择出来的。阿里经过艰难的调查,成功完成了《在隧道中:玛里昂·萨穆埃尔(1931~1943)的短暂一生》。在这部传记作品中,玛里昂·萨穆埃尔被还原成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而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历史都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创造出来的,只有让学生通过事件看到“人”,借“人”的眼睛看时代背景,借“人”的立场思考当时的社会,跟随“人”的变化感受历史的发展,才能把枯燥的历史知识变成具体可感的生活存在。
在准备《不能忘却的记忆》一课时,某教师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重点内容,详细介绍了主要信息。结果,学生反应很平淡,没有心灵的触动。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来说,死亡人数是900万还是9000万,区别不大,都是“很多很多”。几经商讨,该教师重新调整了教学活动,增加了具体可感的内容。课前,请学生访问身边的老人,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课上,师生共同阅读描述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如日军“百人斩”比赛、东史郎日记节选、幸存者回忆等;课后,请同学们阅读《安妮日记》等。学生从真实的资料中看到了历史中的“人”,站在亲历者的角度去回顾那段历史,感受着当时的气氛,体验着当时的存在状态,想象着当时人们的痛苦和绝望。把历史和学生的真切感受结合起来,历史就不再只是枯燥的符号,而是一段鲜活的生活。
四、借力想象:构建立体的历史
语言是枯燥的,图片是静止的,要丰富学生对历史的形象认识,增加情感体验,需要借助学生的想象。因此,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构建”立体的历史。
在《火烧圆明园》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观看了许多圆明园的复原图,但这些图片无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立体的画面,无法让学生看到那个无与伦比的圆明园。圆明园到底有多美呢?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圆明园宏伟壮观的样子。伴着轻柔的音乐,根据教师散文诗一般的介绍,学生都在脑海中“看见”了心中的圆明园。但是,一睁开眼睛,看到的却只有断壁残垣。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一种最美好的东西被突然打碎了,他们着急、难过、痛惜、愤怒……充分体验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带给我们的屈辱。
除了想象真实的历史,学生还需要借助想象,学会换位思考。在执教《不能忘却的记忆》中,当看完南京大屠杀的视频后,教师请同学说说感受。学生一开始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我们也有人的尊严啊!”“别人把他杀了,也这么高兴吗?”“他们简直不把中国人当人看!”“我们输掉了一座城市,可是日本输掉了他们的人性和良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们生活在南京大屠杀的时代,你的家人也遭遇灾难,你会是什么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受到外人的凌辱,你会有什么想法?”通过换位思考,学生明白了在战争年代,人权和尊严被践踏在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日子里,人们只有绝望、愤怒与无奈。
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曾经说过:忘记过去的人应受到谴责。学习历史,是为了不忘记过去。在教学中,只有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建构丰富、鲜活、立体的历史,才能对历史形成深刻的印象,才不会忘记过去。
责任编辑 王清平
任选一篇鲁迅的作品阅读,自选角度写一篇读后感,下节课交;
要求:A4纸,500字以上,打印稿或手写稿;右上角:姓名、班级、序列号,用胶水粘;
第三讲
走进鲁迅的心灵世界(下)
回顾
一、鲁迅创作的基本精神旨向(总主题): 对中国封建文化的整体性批判;(“祥林嫂之死”
二、鲁迅小说的独特魅力:
思想的骨骼,思想美(深度,广度);
具体呈现:
1)情感的多层次性、复杂性;(《颓败线的颤动》、《伤逝》;) (2)复调性:
1、什么是复调性?
小说常常回响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声音。
不同的声音,并非来自两个不同的对立着的人物。指的是包含在作品的基调或总体倾向之中。
一般作家:和谐之美;
鲁迅:对立、质疑、撕裂;紧张感;
2、原因:
鲁迅思想矛盾的结果。(呈现;结论)
3、《孤独者》
1)知识分子系列;农民系列
2)故事梗概:
魏连殳,一个接受过五四民主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看不惯形形色色的封建习俗,断然不肯与社会同流合污,孤独的保持着自己人生信仰。
但却不免于发生了生存危机,最后在绝望中反抗,悄然死去的故事。
2)主人公“魏连殳”、叙述者“我”与鲁迅的关系;
1、魏连殳的形象:
“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 “那是写我自己的。”
“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学堂去教历史。”
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
2、叙述者“我” :
笔名;经历(教书;**)
“有时连烟卷的烟钻出窗隙去,也怕犯了挑剔**的嫌疑。”
3、结论:
魏连殳与叙述者“我”实际上都指向鲁迅,或者说也是鲁迅的一部分。
借助我和魏连殳两个人的生存境遇思考的是鲁迅这一类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的生存状况的问题。
4、三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人的本性恶与善)
“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他似乎也觉得我有些不耐烦了,有一天特地乘机对我说。 “那也不尽然。”我只是随便回答他。
“不。大人的坏脾气,在孩子们是没有的。后来的坏,如你平日所攻击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原来却并不坏,天真……。我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 “不。如果孩子中没有坏根苗,大起来怎么会有坏花果?譬如一粒种子,正因为内里中本含有枝叶花果的胚,长大时才能够发出这些东西来。…… 含义:
人性本来是善的,还是恶的,来论辩人类有无希望; 魏连殳;我
第二次对话:孤独
“连殳”,我很悲凉,却强装着微笑,说,“我以为你太自寻苦恼了。你看得人间太坏……。”
他冷冷的笑了一笑。
“我的话还没有完哩。你对于我们,偶尔来访问你们的我们,也以为闲着无事,所以来你这里,将你当做消遣的资料罢?” “并不。但有时也这样想。或者寻些谈资。”
“那你可错误了。人们其实并不这样。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我叹惜着说。
“也许如此罢。但是,你说:那丝怎么来的?——自然,世上也尽有这样的人,譬如,我的祖母就是。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液,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然而这也没有什么要紧,我早已豫先一起哭过了……。……” 含义:人的孤独处境是怎么造成的; 我(我“造”,自我调整);
魏连殳(它“造”;继承;命运) 第三次谈话:人为什么而活 魏连殳的请求:“我还得活几天”; 我的追问,“为什么活着”; 魏连殳:
1、为理想和信仰活着;
视为异端,被嘲笑,被冷落,被剥夺生存权;
2、为亲人、爱人、孩子、朋友而活;
我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但灭亡是不愿意的。你看,有一个愿意我活几天的,那力量就这么大。
3、为“敌人”而活;
你可知道魏大人自从交运之后,人就和先前两样了,脸也抬高起来,气昂昂的。对人也不再先前那么迂。
你知道,他先前不是像一个哑子,见我是叫老太太的么?后来就叫 老家伙。唉唉,真是有趣。……
他也真是一走红运,就与众不同,我们就常常这样说笑。
要是你早来一个月,还赶得上看这里的热闹,三日两头的猜拳行令,说的说,笑的笑,唱的唱,做诗的做诗,打牌的打牌……。 他先前怕孩子们比孩子们见老子还怕,总是低声下气的。近来可也两样了,能说能闹,我们的大良们也很喜欢和他玩,……他也用种种方法逗着玩;
要他买东西,他就要孩子装一声狗叫,或者磕一个响头。哈哈,真是过得热闹。
结果:
“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 魏连殳之“死”
他吐过几回血,但似乎也没有看医生;后来躺倒了;死去的前三天,就哑了喉咙,说不出一句话。
他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合了眼,闭着嘴,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
“为了生存和报复起见,我便什么都敢做”
——《两地书》 复调的意义:
更深的层面上实现了对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希望、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在酒楼上》
“我”:四处奔波,找不到精神归宿的人;
“觉得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怎样的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 吕维甫:
过去:敏捷精悍
“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
现在:颓唐衰瘦
迁葬、送剪绒花、教“子曰诗云”;
“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 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
人类的普遍的生存困境:
1、为了理想,四处漂泊,无所归依 ——孤独寂寞,缺乏浓浓的人情味;
2、沉溺或者屈就于现实,坚实,安定,人情味 ——精神上的平庸,昏昏噩噩
如何寻找理想和现实比较佳的结合点? 引申:究竟该怎样活?
赵玲:
1980年出生,重庆人。 本科毕业自华东师范大学。
03保送北师大历史系研究生。曾任北师大“农民之子”协会会长。北师大农民之子,农村发展促进 会;
“那时我读安妮宝贝。我和身边所有的大学生一样,迷惘、困惑、没有方向。所有的人都为考研、出国、进外企而拼命奋斗。
望着上海阴雨连绵的阴霾天空,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在那样的环境里,金钱是成功唯一的标准。
我也可以成为一个安妮宝贝笔下的小资,但我的生命却定会因此而缺失什么……繁华炫丽终究不属于我。”
“其实,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农民的孩子。当人们在大谈特谈与国际接轨时,又怎么可以和国内脱轨呢?在中国骄傲的走向世界的时候,怎么可以将我们广大的农村丢弃呢?不能忘了,踩在脚下的黄土地,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我总是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明天一定会更好,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野草》导论
1、一个美丽的“谜”; (24,形式幽深,深邃的哲学思想);
2、孙玉石的《野草》研究; 在一座山上
有你的家 几百万年前的老杉树
长有绿的歌
流向你的心 你的心里
没有一丝白发
把远方的那块古老的土地 放在你的心上耕耘 盼绿叶
哪怕是真的一片绿叶 在悠久的荒凉上发芽
你爱的是更远的一丛野草 没有柔和的月色
没有香
没有花
明天清晨唱给你的一曲歌里 没有一丝白发
“盼绿叶,在悠久的荒凉上发芽”
概括了鲁迅《野草》全部的生命哲学
一、“独语体”散文
什么“独语体”散文?(与“闲话风”散文)
自言自语,是不需要听众的,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自说自话。
排除了外界的干扰,才能逼视自己灵魂的深处,采能捕捉自我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
包括直觉,情绪,心理,潜意识,进行一种比较高层次的哲理思考。
“从孤独的个体的存在体验中升华出来的鲁迅哲学。”
二、为什么要写野草?(24,2,1927)
《新青年》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历了一回同一战壕的伙伴,还是会这样的变化。
并且落得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 4 本谓之《野草》。
————《华盖集·〈自选集〉》自序
三
《野草》的总体情况
1、“杂”;(总体形式上)
我的失恋
——拟古的新打油诗
我的所爱在山腰;
想去寻她山太高,
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
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
我的所爱在豪家;
想去寻她兮没汽车,
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
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吧。
“是看见当时„阿呀啊育,我要死了‟ 之类的失恋诗盛行,故意作一首„由她去罢‟收场的东西,开开玩笑。” 错位;幽默的讽刺;《故事新编》;
雪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磐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好的故事》
过客
翁——阿阿。那么,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客——我不知道。从我还记得的时候起,我就这么走。
翁——你莫怪我多嘴,据我看来,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
客——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有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会转去。 象征:鲁迅本人的写照 ;鲁迅的人生哲学 ; 狗的驳诘
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 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 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
“吠!住口!你这势力的狗!”
“嘻嘻!”它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 “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
“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 我逃走了。
“且慢!我们再谈谈……”它在后面大声挽留.
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短小精悍,对人的讽刺犀利和深刻;
2、美学成就:
运用特别的形式,塑造独特的意象,营造出了神秘、幽深、奇崛之美; 1)特别的形式:我梦见……
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野的野外,地狱的旁边。
——《失掉的好地狱》 我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死后》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立论》 叙述上自由;美学上奇绝、神秘;
2)意象之奇、美;
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如鱼鳞模样。山麓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而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纠结如珊瑚网。我俯看脚下,有火焰在。
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象珊瑚枝……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成无量数影,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 《腊叶》、《颓败线的颤动》、《秋夜》; 3)种种意象折射出鲁迅的生存哲学—— 反抗绝望;
(绝望:——生存困境; 《死火》:在“冻灭”与“燃烧死掉”;
《影的告别》:“我不过一个影,要告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 《颓败线的颤动》:祝福,诅咒;爱,复仇; 态度:反抗
“那我就不如烧完。”——《死火》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影的告别》 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颓败线的颤动》
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过客》 原因: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希望》 《故事新编》
1、对《故事新编》的关注;
2、讲的是什么? 故事:中国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以及古代典籍里的部分记载,这实际上表现了古代人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一种理解,一种想象。(后弈射日,女娲补天) 所谓“新编”,就是鲁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里重新编写、改写。 注入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注入个人生命体验。
3、关注点: “神”到“人”的遭遇;
4《奔月》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淮南子·览冥训》
“哼!”嫦娥将柳眉一扬,忽然站起来,风似的往外走,嘴里咕噜着,”又是乌鸦的炸酱面,又是乌鸦的炸酱面!你去问问去,谁家是一年到头只吃乌鸦肉的炸酱面的?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竟嫁到这里来,整年的就吃乌鸦的炸酱面!”
“对。太太。我也这样想。明天我想起得早些。倘若你醒得早,那就叫醒我。我准 备再远走五十里,看看可有些獐子兔子。……但是,怕也难。
神性——凡人性;
趣味性:人物新旧文化内涵的冲突; 鲁迅与诺贝尔奖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获提名的中国作家。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 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 静农兄弟: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 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观看影片《伤逝》
1、你认为影片《伤逝》的改编有没有把握住小说原著的精髓?影片对小说主人公的塑造怎样?
根据教育局寒假工作安排,我校于寒假期间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家访活动。我和司丽美老师走进了六年级三班15位同学家中,和家长进行了零距离的交谈。
为顺利开展家访活动,学校制订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教师的家访开展情况,与教师的考核挂钩。让每一位教师充分认识到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联系家长、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和自觉行为。各班班主任,对班级学生都作了具体分析,事先确定了家访对象,改变了以往只走有问题学生家里的做法,如确定家访对象时,不但有文化尖子生,又有中等生,还有体育生、艺术生、家访目的很明确,就是围绕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取得更好成绩为目的。
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计划地进家访,在家访时要求教师做到“两不”和“三要”。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要有针对性;要主动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联系;要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家访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家教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这样的家访没有了抵触与推诿,避免了以往家长、学生一听老师要来家访就认为是来“告状”的心态。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家访成了相互交流、互通信息的最好一种形式。教师们用自己的耐心、诚心,换来了家长对教师、学校的诚心。
每到一家,我们都详细地向家长询问了家庭经济收入、身体状况、了解困难的具体情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表示学校将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部分困难,使他们的子女顺利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把学校大家庭的集体温暖送到特困生家庭成员的心坎上。并开展师生爱心结对活动,为“两困生”捐赠学习用品,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一个学生只不过是五十分之一,或是一百分之一;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百分之百。教育者只有给予每个学生百分之百的关爱,才能赢得家长百分之百的理解和支持。
在学生家里坐一坐,聊一聊,老师的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一个流露关切的眼神,有时胜过多少天苦口婆心的教育、训导。沟通,从心开始。心灵的距离,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
走进学生家庭,就带去了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关爱,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汇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学生的心田,必然激起学生心里的浪花。这时候,说了什么、听到什么都不重要了,教育的全部意义已经凸显。
——记天堂镇中盘荣聪教师的先进事迹
走进天堂镇中,你的耳朵很自然地听到从教室传来的一个特别的声音,什么声音呢?就是一个充满热情、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声音。是谁的声音?他就是我们镇中的年轻小伙子盘荣聪老师的声音。盘荣聪老师是2003届肇庆学院化学教育大专毕业生,2003年8月分配到我校任教。但由于学校的物理教师不足,就安排他担任初三物理三个班的教学工作和初三四班的班主任工作,然而盘老师不负学校领导众望,除了在物理成绩方面得到学校的肯定外,班主任工作方面更体现了他独特个人管理能力。他带的那个班经常获得校文明班称号,每次月测成绩都排在平衡班的第一名。一年工作得到全校教师的认可后,第二年他担任初三化学2个重点班和一个平衡班化学教学工作,身兼一个重点班的班任工作和学校理化生科组长工作。在上半年到现在,他带领着本科组人员进行教研工作的探讨,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师,结合自己科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科计划,带领本科组共同进步。而且而良好的成绩来回答学校对他的信任。
究竟盘老师在这两年里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呢?他给我们回答的一句最深刻的话就是:用真诚走进学生的心灵。下面让我来介绍下他的班任工作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盘老师班主任工作的理念是:心灵的沟通是师生交流的最美方式。他的做法是:第一让学生走近你,第二是让自己走近学生的心灵。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他充分体现了他对学生的信任的一面,如上
1学期学校要求各班准备一个节目,参加国庆的文艺汇演。作为班主任,他深知此次活动的重要性-----一年一度的文艺活动。别的班主任都花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制定了一个较为详尽的计划书,节目形式,演员人选,排练时间等一应俱全。但盘荣聪老师想到作为初三的学生,都是十六七岁的准成年人了,应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痛定思痛,决定放手让他们自己组织,他向他们班的文娱委员冯穗卿宣布他的“三不管”,政策:不管演员的人选,由她按排去组织:不管节目的形式,由演员们自行商定:不管排练时间,由她们根据情况自己按排。他只负责后勤供应。接下来的日子,他过的比其他任何一个班主任都要惬意。到演出的那一天,他班的演出的节目受到观众们持久的掌声,他知道,他们成功了、得到第一名。给他最大感触是一种因信任而滋生出来的美丽。
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他最深的体会是:班主任工作注重的是真实而准确地了解学生个体的反应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注重与学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无论是对学生个体的关注,还是整体的管理,都依赖于这种交流和相处的方式,和学生沟通的方式,他常用交谈和与笔谈。在盘荣聪老师班主任工作中最有效的要数谈心工作了,他在发现学生的问题时,一般不会粗暴地乱批评一顿,而是找学生耐心谈话,以心交心。如他们班的莫成兴、何剑荣两位同学,他们为了怕学习辛苦而不愿意留在重点班,他了解情况后,一面亲自到他们家与家长沟通,一面鼓励这两位学生给他们信心。终于稳定了他们留在重点班的情绪,而且成绩由班的后55名进步到班的前26名。他和学生笔
谈,一是详尽批阅作朋友式的交谈,二是不定期地给学生送上心灵相通赠言。大受学生欢迎。通过谈心,学生的有些隐性问题如女生、男生的单相思等问题都会得到妥善解决。
学生们在走近他身边的时候,渐渐地感到了班主任给他们的爱心。但也渐渐地体味到这也是一种严中的爱。如他班的清洁工区是学校最难搞的地方——垃圾池和臭水渠。而现在学生大多娇生惯养,于是他亲身示范,学生们都被这一举动所感染,情不自觉到做起来,这对学生很受用。
盘荣聪老师努力菅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他有句口头禅是“情不通则理不达”。他认识到心理教育需要爱的情感,需要对孩子的满腔热情。他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中的积怨与秘密,解除其心理负担。
盘老师对学生负出了真诚,学生们不但以优异成绩回报了他,还有一次更感人的是他们班的学生们有意地从上届的学生中得知盘老师的生日,那天生日的早上,几位同学拿着一袋热乎乎的鸡蛋来到他宿舍,向他讲:老师祝你生日快乐,身体健康。简单几句话就让盘老师感动得眼睛湿润了。
上课的前几天, 笔者发现一位男孩子, 每次提问他, 他都低下头, 满脸通红地说:“老师, 我很笨, 不会做。”每次的家庭作业, 他都是拿同班同学的作业来抄。问他为什么不问同学或者老师, 他说:“我很笨, 老学不会, 以前我的作业都是抄的。”听后, 我一阵愕然, 便找了班级的几个同学聊天, 询问他的家庭情况和以前的学习情况。谈话中, 我发现他其实很爱学习的, 只是人比较自卑胆小, 没有良好的学习策略, 基础知识薄弱。人的自信一半来自自己, 一半来自别人。一个人如果从来就不欣赏自己, 他不会拥有自信;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被欣赏, 他就不会获得自信。当学生被老师家长圈满“不是”, 甚至被涂得漆黑一片的时候, 他的精神世界一定会变得黯然无光。人一旦迷失了自我, 便会自卑自馁, 自暴自弃。于是, 放学后, 我特地把他找过来, 笑着说:“老师出几道题, 会做的你先做, 不懂的老师教你。”那个学生一听急了, 头摇得像拨浪鼓, 口里老说:“老师, 我真的不会。”我拉着他的手说:“老师相信你会做, 即使不会, 老师也有信心教会你, 难道你不相信老师吗?”他停下摇头望着我, 说:“不!老师, 我相信你。”我用手轻轻地击了他的手掌, 说“:让我们一起努力!”我出了几道适合他水平做的题目, 他忽地坐下, 集中精力地做题, 不一会儿就做好了。我拍手夸他做得真快, 批改完他所做的题, 发现他竟没有一道错题, 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了个大大的“优”字, 还画了个大拇指。迎着我赞许的目光, 他竟有些害羞地抿嘴笑着, 眼眸里闪着几点亮光。这一刻, 我的心也震撼了, 最美的是他那一笑。
许多学生学习困难的特点,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即“智力正常, 学习成绩异常”。他们之所以成绩低下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 反复失败, 导致内在动力的丧失。 (2) 应试教育模式, 使教师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或重视考试分数的倾向, 客观上导致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 (3) 家庭环境的影响。
针对上述原因, 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实践, 笔者谈谈几点心得。
一、转变观念, 树立自信
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较差, 但他们同样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 只是这种愿望和需要被扭曲了, 被压抑了。面对学习困难学生, 教师应确立的教育观念是:所有的学生, 在有利的教学条件下, 都能完成课程规定的任务, 教师要有积极的期望, 要相信他们具有学好的能力, 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切实要求, 用自己的教育信念去促进学生的进步。即使他们有反复, 我们也不能灰心, 仍一如既往地耐心说服教育, 必定能促使其取得进步。
就学生而言, 要变“我学不好”为“我经过努力, 一定能学好”。教师要以攻心为上, 通过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增强他们转化的信心, 保证其能知难而上, 不断进步。
二、享受成功的“高峰体验”, 让学生走出反复失败的怪圈
“高峰体验”是一种高强度的情感体验, 它能使一个失望者重新看到自己身上潜在的能量。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 要制订一个个切实的短期目标, 使其跳起来摘到桃子, 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其在不断享受成功的“高峰体验”中, 增强学习的信心, 形成不断成功的良性循环, 努力成才。
三、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 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为什么这些学生智力正常, 却屡试屡败?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所以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 予以科学的方法指导, 从而使其学之得法, 学有所得, 不断进步。
四、建立帮扶对子, 共谱友爱之曲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助。”这是说学习要共同进步的问题。建立“一帮一”或“一帮几”的帮扶对子, 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能获得其他学生帮助, 在前进过程中亦有比较, 从而使其保持高涨的热情, 刺激其学习的动力, 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原因, 寻求解决的对策
有些学习困难学生经教育后能全力以赴于学习, 但仍然不能提高成绩, 这时, 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是极其重要的, 要使学生学会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原因之外, 还要分析影响其学习成绩的还有哪些因素, 这些因素分别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成绩, 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以提高其克服困难的勇气, 不断取得成功。
这是电影《巴彦岱》里的一场戏,人们很容易发现它是在向作家王蒙致敬。王蒙就是“老王”的人物原型,而正是因为1956年发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他才被划为“右派”,从而远赴新疆,一呆16年。
电影《巴彦岱》并不是王蒙的传记片,而是以王蒙的新疆岁月为背景,表现新疆维吾尔族人的生存方式、民族性格,以及他们与汉族之间的相互影响。无论是对于维吾尔族还是汉族来说,那都是一个特殊的年代。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认同”
2013年5月23日,79岁的王蒙又一次回到新疆巴彦岱镇,参加“王蒙书屋”的揭幕仪式。他走上台,一开口就是流利的维吾尔语:“新疆的朋友对我恩重如山,我永远是新疆的王蒙,我和你们永远在一起。”
赶到现场参加仪式的100多个维吾尔族农民非常激动。1960年代,他们曾经在这里跟王蒙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大队长”——现在他们还像过去一样称呼王蒙。
语言是王蒙赢得当地百姓友谊与信任的重要原因。来到新疆后,除了劳动和家庭团聚,他把所有时间都放在维吾尔语的学习上。他疯狂地阅读所有相关的书,参加维吾尔族人丧葬乃孜尔、歌舞聚会,常常他们一起喝酒侃天,听农民讲讲家长里短。几个月后,王蒙就能用维吾尔语在生产队的会议上发言了。
而对维吾尔族人来说,王蒙如今作为一名著名作家和前文化部部长,他的新疆和维语背景显然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新疆当前的社会问题存在很多社会原因,其中一个就是维汉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现在新疆农村工作的汉族人几乎都不会说维语。”《巴彦岱》总制片人李德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建国后王震主政新疆时,入疆汉族干部和战士只要通过维吾尔语考试,行政级别就能提升一级,而如今这个政策已经渐渐淡化。
李德华很快意识到,王蒙在新疆,尤其是在巴彦岱的经历可以做成一部院线电影。
王蒙的新疆岁月是从1963年底开始的。这一年,《青春万岁》迟迟无法出版,王蒙意识到政治形势越来越艰难,自己在文学上面临 “被彻底封死”的局面,于是下决心与政治中心拉开距离,远赴新疆。1年后,他从乌鲁木齐被派往伊犁巴彦岱劳动锻炼,开始试图融入最底层维吾尔农民的生活——在这里的7年间,王蒙一直住在农民家,每天和当地老乡一起吃包谷馕,一起抡坎土曼(新疆少数民族铁制农具),一起扛200多斤的大麻袋。
那时候,他有一台小照相机,拍摄的很多照片现在都陈列在王蒙书屋里。《巴彦岱》导演董玲对这些照片呈现出来的氛围印象深刻,“祥和,快乐”。在她的感觉里,当时的王蒙“阳光灿烂,血气方刚”,对新疆有一腔热血。
到后来,王蒙不仅学会了维吾尔语,还学会了维吾尔舞蹈;他能在农民家里随意出入,帮维族人修房顶、解决邻里纠纷,走在路上常会有人递给他一个瓜、一个馕。用王蒙的话说,这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接受,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认同。”
那时民风淳朴,罕有族际冲突和暴力事件。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直接关系——维吾尔贫苦阶层普遍获得较多权利和利益,对新政府充满好感;社会矛盾也主要集中于阶级斗争。
李德华认为,要拍摄一部反映当年两个民族文化交融、表现基层维吾尔族人民和“维汉一家亲”状态的电影,没有比王蒙故事更合适的了。他的想法得到了伊宁市政府的认可,项目很快上马。
“维吾尔族生活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敖德莱西”
在考察了4个创作团队之后,拍摄过主旋律影片《杨善洲》的满族导演董玲最终被制片方采纳。
董玲曾三次获得华表奖,更重要的是,她一直在新疆进行电影创作,编剧团队全是“新疆生新疆长”,更为了解维吾尔族群体的生活状态。
李德华认为,以前大多数新疆题材电影里的维吾尔族人物都比较僵硬,他形容那些人物“‘舌头是维族人的,但‘脑袋不是”。制片方对对导演团队提出要求,《巴彦岱》一定要接近现实,真实再真实;还要风格化叙述,有“国际化视角,用世界电影语言来拍”。
导演董玲和编剧团队首先一起反复重读王蒙的文学作品和自传,对他的《在伊犁》八篇系列小说更是“烂熟于心”。在最早的剧本里,编剧甚至大量截取了很多“伊犁八篇”里的情节,后来导演提出“我们要拍的是王蒙这个人,而不是他的作品”,这些情节才被拿掉。
后来,创作团队把着眼点集中到对维吾尔族生活状态的展现上来,试图拍出一个“观众从来没有见过的、真实的新疆维吾尔族群体”。他们的想法是,做一部另类的“库斯图里卡”式作品。
塞尔维亚导演库斯图里卡的作品风格独特,既热情又疯狂,通常用狂欢化和怪诞的方式呈现拥有鲜明个性的人物群体;而董玲认为,维吾尔族人民个性张扬的生活状态与库斯图里卡镜头前的人物有相似之处。
在她的印象里,伊犁是一个很有异域特色的城市,几十年前,大街上“随便几个人见面就会席地而坐”,马路边、电线杆子底下、空地上都三五成群,一边大口喝格瓦斯一边谈天说地,抱着琴唱歌跳舞。
“当年维吾尔族生活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敖德莱西(聚会),”董玲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迎接朋友要‘敖德莱西,谁家下牛崽了也能‘敖德莱西,一礼拜三、四次聚会很普遍,就算在文革期间也是如此。”
可剧本照库斯图里卡的风格写了几稿,创作团队又有了顾虑。影片的制片和投资方都是官方机构,而新疆正处于特定时期”,突然出现这样一个“库斯图里卡式”的群体状态会怎么样?”
于是,个性化表达方式被放弃,开拍前,剧本又“收回到我们以往的创作风格上了”。
董玲拍摄了5到6个聚会场面,最后用到影片里的只有3个,“这是巨大的遗憾,”她说。
“除了死,其他都是高兴的事情”
《巴彦岱》虽然放弃了库斯图里卡的表达方式,但还是“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维吾尔族的原始生存状态”。
“《巴彦岱》的美学形式克制、冷静、朴素,一切为了还原时代而努力,将浓烈化作平淡,创造出本真的生活质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赛娜·伊尔斯拜克评价。
在内部试映会上,很多维吾尔人看到他们过去的生活,泪流满面。那个年代的新疆跟现在不大一样,在王蒙的印象里,他刚到乌鲁木齐时直感到这个城市是“焕然一新”的,洋铁皮的房顶,橙红色的办公大楼,店铺招牌上从右到左写着维吾尔语店名,大街小巷都是维吾尔歌曲,“完全是一幅凝固的油画”。
《巴彦岱》剧照。图/受访者提供
而大部分维吾尔族老百姓都幽默浪漫,豁达乐观。电影《巴彦岱》对此有一段表现:演员王洛勇饰演的老王刚到巴彦岱时茫然无措、郁郁不乐,生产队里的艾力爷爷发现他不太对劲,对他讲起了维吾尔族人的生死观。
“你想过死吗?我告诉你,我们维吾尔族人每天都要想五次死,只有想到死,才不会做坏事,才会感觉现在的生活好。”他对老王说,“这就是‘塔玛霞儿”。
“塔玛霞儿”可以翻译为漫游、玩耍、休闲,表达一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简单来说就是“除了死,其他都是高兴的事情”。这一幕场景来自于作家王蒙在1960年代在巴彦岱的亲身经历,“塔玛霞儿”的人生态度对对他影响深远。
“现在维吾尔族的‘污名化现象严重,很多人容易把他们跟暴恐联系在一起。”李德华说,“《巴彦岱》能让观众看到维吾尔族人的真实一面。”
对于这样的新疆人民,王蒙有深刻的记忆,也在作品里有过详细描述。他在文革期间创作的小说《这边风景》里就描写了1960年代新疆伊犁一个维吾尔族村庄推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背景下的故事,小说长达70万字,细致记录了维吾尔族的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一直写到婚丧嫁娶。小说里,维吾尔族群众的生活有一种消解政治的能力——在严酷的政治运动背景下,他们仍然活得健康向上,“假大空”的政治口号在这里的影响力微弱,完全找不到那种“斗得死去活来”的紧张气氛。
“信仰伊斯兰教很正常,不要动辙把它与极端思想混在一起。我们希望这部活跃的、愉快的电影能对‘去极端化起到一些作用。”李德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指出,现在一些极端思想厌恶现实生活、诋毁世俗生活,这样的维吾尔族怎么会有‘塔玛霞儿的精神?怎么能随兴所至,该跳舞时跳舞,该喝酒就喝酒?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推荐阅读:
用真诚走进学生的心灵07-22
走进学生心灵之:唤醒10-27
倾注一片爱心,走进学生心灵06-15
班主任工作经验:走进学生心灵11-02
让朗读带领学生走进语文世界10-27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10-05
走进学生的心09-10
走进心灵作文800字11-29
了解学生 走进学生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