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当前人力资源招聘的供求匹配问题

2022-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当前国内市场组成结构中, 人力资源市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想要充分发挥出人才资源市场的功能, 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使人力资源市场能够起到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作用。在国内, 用人单位招聘通常都是采取利用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方法, 而在当前人力资源市场招聘过程中, 如何在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两个主体都到位的情况下, 解决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中的供求匹配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由于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供求匹配问题, 直接影响到国内人才资源是否能够得到有效配置, 这对于地区企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做好人力资源匹配问题关系到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 必须对这一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1 当前国内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供求匹配问题成因

1.1 人才供给总量的日益增多

目前, 国内人才供给总量在不断上涨, 大学生就业、下岗工人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是人才供给总量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中, 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却十分有限。根据当前国家政府部门统计, 国内有就业需求的劳动者大约有2 000万人左右, 然而国内社会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大约只有1 200万个[1]。由此可以看出, 目前国内人力资源市场依旧处于供大于求的环境下, 招聘需求量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求职人数。在这种大环境下, 人力资源市场中必然会出现供求匹配比例值偏低, 从而使得供求匹配出现问题。

1.2 人力资源分布的马太效应

在当前国内市场中, 各地区之间经济差距过大, 而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越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因此, 在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中, 出现了“马太效应”, 而随着经济发达地区积累的人才资源日益增多, 人才的质量也随之提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 由于地方经济环境艰苦, 很难引进外来人才以及留住本地区人才, 使得本就欠发达的地区经济, 因为人才流失的缘故, 经济结构更加脆弱[2]。这样的现象,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会越来越突出, 长此以往下去, 发达地区的人才越来越多, 就业岗位却并没有增多, 而在落后地区, 人才逐渐减少, 且空出很多就业岗位, 导致地区中各行业难以发展, 最终必然会出现供求匹配严重失衡的情况。

2 改善当前市场招聘供求匹配问题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政策引导

在当前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中, 想要提高供求匹配比例, 就必须做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全面均衡发展, 以此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人才的帮助, 因此, 为了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必然需要实现人力资源总体布局的合理性, 以此来解决当前市场的供求匹配问题。当前国内人力资源分布受到地区经济的影响, 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 而为了加强区域间的人力资源交流, 就必然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 例如工资福利、人才流动、干部选拔等, 通过诸如此类的政策帮助, 来帮助落后地区引进外地人才和留住本地人才, 以此从根本上缓解供求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并增强落后地区的经济建设。

2.2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人力资源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要素, 其市场必然具有趋利性, 以此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 政府部门必然需要增大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 以此来保证人力资源市场的公益性。另外, 要整合公共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促进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并做好供求信息收集与发布, 尽可能减少招聘与求职的成本, 以此来保证供求双方在市场中, 都能够有足够的竞争力。

2.3 强化匹配意识

为了改善当前市场招聘供求匹配问题, 实现“人岗”动态匹配, 应树立起良好的匹配意识。首先, 各个人力资源市场在运作过程中应以“社会效益、人才效益、经济效益为指导”, 建立起符合人岗匹配要求的供求匹配指标体系, 在明确指标导向下进行招聘活动。如此, 既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各岗位人才需求, 让用人单位招聘到可用人才, 又可取得较好的人岗匹配效果。其次, 在人力资源市场人才招聘过程中为了避免“人才高消费”观念的形成, 用人单位应树立起良好的人力资源招聘观念, 安排专业人才准确预测本单位职位空缺和人才实际需求, 科学储备人力资源, 真正做到人岗匹配人才招聘目的。再次, 作为求职者, 不能盲目择业, 要从职业发展需求和就业形势角度入手, 科学地进行自我评价, 明确择业预期, 按照择业预期进行就业, 提高职业匹配度, 强化匹配意识是解决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中供求匹配问题的有效手段, 各方参与者应协同做好这一方面工作。

2.4 加强信息管理

为提高职业匹配质量, 促使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更加一致, 人力资源市场组织者应加强信息方面管理工作, 借助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建立起网上人力资源市场平台, 以集中化信息管理方式向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准确的市场供求数据, 避免市场招聘过程中出现“瞎子摸黑”的情况。在网上人力资源市场平台建立完成后, 人力资源市场组织者要从供求信息“双向”采集角度出发完善信息登记制度, 实时反馈职位空缺情况, 并全面了解人力资源储备情况, 以便做到“人岗”动态匹配。在网上人力资源市场平台上, 人力资源市场组织者还要注意明确招聘信息、求职信息发布规则。以招聘信息发布为例, 详尽发布招聘职位、招聘数量、招聘条件等信息, 以便于求职者更好地了解到岗位招聘有关情况, 尽快对接适合岗位。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 要想解决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供求匹配问题, 必须借助现代化管理手段做好信息管理工作, 准确无误地对接市场供求信息, 满足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信息需求, 更好地进行“人岗”匹配。

2.5 完善配套服务

在解决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供求匹配问题时, 应完善配套服务, 即人力资源市场在服务供给过程中应增设人事代理、社保代理、信用评价、人力资源派遣、人才测评、招聘代理“一条龙”服务, 为职位供求匹配做好充足准备。此外, 人力资源市场应组织一些专门化的招聘活动, 如按照专业、求职者类别进行人才招聘。如此, 可进一步提高供求匹配度, 既满足求职者择业需求, 又可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期望。

3 结束语

面对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中如此严峻的供求匹配问题, 政府部门需要不断规范市场行为, 对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中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行整合, 实现招聘信息的资源共享。另外, 人才资源合理分布是当前缓解供求匹配问题的主要途径, 通过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布, 不仅能够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还可以推动人力资源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通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有利于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使地区经济建设获得更好的效果。

摘要:在当前国内市场环境中, 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存在很大问题, 在招聘过程中, 由于受到供给量趋大、人才资源分布的“马太效应”、参与者匹配意识过低等影响, 导致在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中, 招聘供求匹配出现了许多问题。对当前国内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中的供求匹配问题进行探究, 结合市场中的实际情况, 对供求匹配问题的成因进行合理分析, 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对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问题进行解决, 强化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供求匹配,经济影响

参考文献

[1] 谭君华.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供求匹配问题[J].现代国企研究, 2018 (12) :86.

[2] 楚学才.论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供求匹配问题[J].人力资源管理, 2018 (1) :79.

上一篇:浅析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下一篇: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监理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