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反思踩雨

2022-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音乐教学反思踩雨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

摘要: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体育教学同样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甚至产生了“厌恶”的不良情绪。这不得不引起广大体育老师的反思。体育课不仅是学生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应当是舒缓学生身心,调整学习状态的良好时机。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当积极探寻创新体育教学的方法,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模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教学,让体育课堂成为小学生向往的乐园,使体育课充分发挥其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功能。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作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事关国民的整体素质。所以必须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将其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锻炼和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使其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进行充分了解,掌握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一、小学体育教学方法要儿童化、游戏化和兴趣化

1.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根据学习的不同水平阶段,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到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2.游戏化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3.興趣化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二、小学体育教学应遵循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它是衡量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方面。

1.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的一种能力。儿童少年各年龄阶段都可进行力量练习,但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要与成人有区别。儿童少年时期,由于肌纤维较细,蛋白质含量较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完善,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加之儿童少年长度的发育领先宽度和体重的发育,所以,力量素质较差。在力量练习中,应采用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练习,或中等负荷的练习,适宜做速度性力量练习,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单位的动员能力,改善肌肉协调工作的能力,避免过重的负荷练习和过长时间的静力紧张练习,以防引起关节损伤,抑制骨骼生长。

2.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看作是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在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自然发展过程中,是较薄弱的环节。目前我省小学生耐力明显下降,令人十分担忧。体育教师不能不进行耐力练习,但也不要过多地进行耐力练习,耐力练习应作为全面身体素质练习的一个必要方面安排在计划之中,但必须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距离,适当合理地安排中等强度的耐力练习,并有间歇地逐步延长持续时间,以便发展耐力素质。

3.灵敏素质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变换身体姿势和方向的能力。灵敏与人体对空间定位和对时间感觉的能力有关,也和速度与力量素质的发展有关。灵敏是一种综合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可采用活动性游戏和各种基本体操等方式,以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

4.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运动时各关节的活动幅度或范围。儿童少年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的运动幅度大于成人,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发展柔韧性的练习。年龄越小,柔韧性越好,根据素质发展的这一年龄特征,发展柔韧素质应从小抓起,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柔韧性与肌肉力量的相互关系,如年龄小做体操“桥”的能力差,主要原因不是柔韧性差,而是躯干伸肌力量不足所致。

身体素质虽然是通过人体各种基本活动和动作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方面的能力,但也是人体内在综合机能的集中反映,因此,身体素质的状况是衡量小学生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儿童少年来说,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单一的练习会造成机体发展不均衡,体育教师应采用全面发展的身体练习,以利于他们身体各种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一定要掌握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遵循体育教学的原则,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奠定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为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乔莉莉.谈小学体育的队列队形教学[J].好家长,2015(29).

[2]吴玉钗,付体帅.有趣的队列队形[J].新课程,2016,(10).

作者:李树清

第2篇: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无论是因为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还是那样刻板,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定会下降。

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二、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在探求语文教学进程中,我力求将“讲堂”转变为“学堂”,将机械重复的练习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游戏,让学生充分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尽管是“玩”中学语文,但我们决不是追求形式主义。这里倡导的“玩”是一种形式、一种途径,“玩”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文,培植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如“闯”字的识字,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马跑进门了。”“不是,这是马儿被关住了失去了自由,想冲出门到外面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的学生说:“这是‘门’跟门有关系,就是冲进门或冲出门的意思”……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跟据部首猜字义等等,学生在发散思维的“玩”中学得快乐。

再如用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将课外识记的字剪一剪、贴一贴,制成“小报”;在班级中评选出“识字大王”等方法、活动都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玩”法。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们的乐趣所在,将"玩" 引入课堂,使学生对这种活动的动机和兴趣逐渐迁移到语文学习上,从中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在写字方面,我把写字当作美的鉴赏对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强调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规范、漂亮

《课标》中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否,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的程序:“读字”时,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让学生对老师评头论足,运用形体动作学写笔画、作业展览、评选书写闪耀明星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巧。

四、在阅读教学中,我重视朗读、理解和感悟结合

初读,将课文读正确,整体感知全文;再读,将课文读流利,理解课文中詞句;研读,将课文读出感情,谈独特的理解与感受;练读,将课文读入心,积累语言文字。在不同层次的读中,教师同样鼓励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挑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画出来,说一说自己这样画的理由,放胆做画学语文;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师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评议,演演评评学语文等等。这些颇有趣味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还能促进学生乐学、爱学语文。

五、语文实践活动,开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

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应多提供学生活动的机会,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学生说的训练。还可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因为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希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自主学习。因为要表演,学生得仔细揣摩小动物们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从更深一层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自主学习使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才会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使真正的创新思维火花常开不败。

六、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语文活动,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语文教学中,如能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后在小组内交流,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大大提高。学生在朗读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参与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2.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

今后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寻求出更好的教学方法。

作者:柴用昌

第3篇:对小学陶艺教学的反思

【摘 要】陶艺,作为一种土与火的艺术自古以来就令人神往。开设陶艺课就是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学到一些技能,学会发现美创造美。如何能够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创作出更加生动有趣的陶艺作品是我们陶艺教学工作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兴趣;轻技法重创作;合作学习;成功感

陶艺这门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已初步显示出了她的魅力,学生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锻炼。那么陶艺教学有什么好处呢?怎样进行陶艺教学呢?

一、让学生了解传统的制陶工艺和悠久的陶艺文化

中国的陶艺曾经长期影响着世界陶艺的发展,但近代却落伍了,特别是陶艺教育。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的前阶段,讲述了陶器的一些历史,并且让学生们欣赏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和陶器实物,了解了陶器的整个生产过程、品种。这样使儿童更有好奇心和制作的欲望,儿童们渴望用双手去制作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去表现心中的世界。

二、用创新观念来引导陶艺教学

我们必须要把创新思维融入到陶艺教学之中去,使其充满活力。我先引导学生进行泥塑,开始学生们都有极大的新鲜感,因为孩子们有爱玩泥巴的天性,大家开始随心所欲地捏一些造型奇特的人物、兽,但是在造型、方法、内容上显得很单调。学生和老师都要具有创新精神,特别是老师要起到表率的作用。

我认为开展陶艺课是最得够体现儿童的创新精神的。陶艺课材料简单是与泥巴打交道,大家的兴趣浓可以无拘无束地进行丰富的想象,眼睛看,脑子转,心里想,手上做,观察能力逐渐敏锐,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创造能力得到发挥,欣赏能力得到提高,如此效果,则是其他一些课程难以比拟的。

三、怎样进行陶艺教学,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素质

1.首先是陶艺成形方式和装饰手法

中国的陶瓷艺术历史悠久,各种作品形式,种类层出不穷,品种繁多。那些陶器优美的形态,活泼奔放的纹饰,无不凝聚着先民的智慧和汗水。这些作品使用了许多不同的成型方式,我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主要使用了泥条成形、泥板成形和拉坯成形三种方式教学。泥条、泥板成形比较方便成形快,变化的形式比较多样,更活性强。通过实践学生们接受得比较快,而且很感兴趣,能够做出自己想做的形象。拉坯成形的难度比较大,只能够做一些圆形的物体,这种方法在初期教学主要是尝试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了。

在陶艺成形的方式上我進行了泥条和泥板的整合,并且结合了挖、刻、划、拉等装饰手法,大大地拓展了陶艺的表现力度。学生们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做出一些自己喜爱的作品。

并且还结合儿童的特点待泥坯干了后涂上一些颜色进行装饰。在陶艺课上大家的兴趣特别浓厚,虽然说作品不是很精美,但是感到自己也能做一件陶艺作品也十分兴奋,我还要求同学们通过互相评价,展示,介绍来得到进一步提高。

另外,还指导学生们创新用其它方法来装饰自己的作品,使其更优美、精致。

2.在陶艺制作的内容上创新,具有儿童特色

在陶艺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其表现的内容十分广泛,从中无不体现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在今天,陶艺教学如何在继承古代陶器优点的基础上,创造出能充分体现儿童个性的陶艺作品值得我们思考。处于小学时期的儿童,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用手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东西,用心去表现自己的梦想。根据这一年龄段儿童的特点,我们应选取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我在陶艺教学中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什么东西最感兴趣,大部分学生都提到了小动物,卡通形象,动画片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回答却启发了我。在陶艺教学中能否可以融入儿童喜欢的卡通动物、人物呢?经过我的实践,卡通形象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表现内容。它简炼、夸张、拟人的造型比其他艺术形式更易理解。关键就在于把以往的平面绘画通过泥巴塑造成立体的陶艺作品,使其更加生动,进一步培养儿童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在陶艺教学中我还遇到一些难题,有时学生们总随心所欲地制作。我利用自己学习到的陶艺知识,对儿童进行最初阶段的启发,引导学生联想并开拓其想象的空间。开始,我示范制作了一些卡通形象,如:小乌龟、兔巴哥、皮卡丘等。来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了解制作方法。我还事先准备一些图片资料给他们欣赏、临摹,在临摹过程中还讲解了身体比例和基本结构的观察方法。让他们在不同的陶艺成形中发现美的造型,使学生们在自己制作过程中逐步深化对陶艺的认识、理解、潜移默化地掌握陶艺的技能,并在大脑中产生深刻的印象。并让陶艺通过卡通这种形式使儿童对陶艺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觉得“玩泥巴”是一种有趣的游戏。

每个人的兴趣、习惯、个性都不同。让学生们在经历了一段示范临摹之后,儿童掌握了一定技能、技巧。我在下个阶段儿童运用创作活动中,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卡通形象,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从而创造出有情感,新颖独特的陶艺作品。

3.陶艺教学方法要不断变化,具有新颖性

(1)利用本土资源,指导学生们收集一些有关陶艺方面的资料,拓展他们的知识面。组织了部分学生去参观了陶器厂,了解陶器的生产流程,为学生们介绍陶艺知识。请陶器民间艺人对学生们进行指导,欣赏优秀的陶器实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在健康娱乐的活动中受到激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使整个陶艺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学生在活动中求知,求美,求乐。

(2)在教学中要组织开展讨论活动,可以把学生中对陶艺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交给大家讨论。我发现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提出了大量问题,例如“什么是陶艺?”“怎样用泥来制作?”“泥坯又如何变成精美的陶艺品?”“如何装饰自己的作品?”等等。发动学生敞开思维,集思广益,在平等讨论中自我解决问题。并且把学生们搜集到的陶艺方面的资料如“历史背景,艺术流派,陶艺的材质,工具设备,工艺过程等内容在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教师做适当小结。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拓展思维。

(3)我们还要走出校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发展。关键在于把自己的作品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出去。学生们看见自己烧制出来的作品都显得异常兴奋。我组织了学生搞一些小型的展览;陶艺精品义卖;参加各级比赛等。使他们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增强了学生们进一步学习的信心,还体验了生活的滋味。

总之,陶艺教学也是美术教育的一种形式,通过陶艺教学来锻炼学生手、心、脑的结合;把学生们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优势。经过我本学期以来的实践,我认为适当的陶艺教学还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形式。在我们的地方资源中展开陶艺教学也是很有益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地方特色。本文只是我的一些浅薄的看法,我希望陶艺教学能真正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使其拥有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安丽艳.西部素质教育.2015(18)

[2]做陶艺到底做什么[J].廖建明.陶瓷科学与艺术.2015(11)

[3]用啤酒调制化妆土装饰陶艺器皿的尝试[J].王新会.陶瓷科学与艺术.2016(01)

[4]谈小学美术课的生活化教学[J].张艳红.中国校外教育.2016(02)

[5]民间美术在农村基础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和作用[J].胡丽婷,罗坚.艺术教育.2010(10)

[6]现代陶瓷艺术[M].安徽美术出版社.夏德武编著.2002

[7]陶艺教室[M].湖南文艺出版社,王奇.张温帙著.2001

[8]美术文献[M].湖北美术出版社.《美术文献》编辑部[编].1997

作者:达选冰

第4篇:小学音乐课《踩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踩雨这首歌天真浪漫,童趣怏然。歌曲描绘了夏天孩子们在雨中嬉戏的情景 ,表达了他们夏季踩雨时的愉快心情。

歌曲为带引子、尾声的二段体结构,4/4拍子,宫调式。引子部分1—4小节生动形象的模仿夏季初雨的声响,营造了一个细雨蒙蒙的意境。第一乐段5-12小节,由4个乐句组成,节奏明快、活泼,运用重复模进的手法展现了孩子们在雨中愉快嬉戏的场景。第二乐段节奏舒缓、旋律连贯抒情,表现了孩子们在雨中尽情享受踩雨的快乐,抒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尾声再现引子的旋律,使全曲首尾呼应,进一步抒发了踩雨的快乐。歌曲表现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理念:理念与“雨中乐”为 总情境。以“雨”,的音乐形象为线索 ,先通过“听雨”的环节 让学生感受电子琴上模仿的“雷”、“电”的音乐形象;其次通过“戏雨 ”的环节使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培养旋律流畅感;再通过“看雨 ”的环节让学生感知歌曲的音乐形象;最后在“踩雨”的环节中让学生在“玩”中熟悉音乐的节奏、旋律,以便更好的学唱歌曲《踩雨》。

教学方案 目的: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踩雨》,体会雨中嬉戏的乐趣。积极参加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旋律流畅感。

难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钢琴、电子琴、打击乐器、竖笛。

教学过程:

一、 激趣练习

1、

在《电闪雷鸣波尔卡》的音乐中让学生进入音乐情绪感受雷鸣、电闪。

2、

带着打击乐器走近音乐新视听-快快乐乐敲一敲;快快乐乐吹一吹。

二、听雨

1、听一听、辨一辨、说一说。老师在电子琴上模仿电闪雷鸣、雨滴等声音,学生发挥想象踊跃发言。

2、听赏《春雨沙沙》,边听边想歌中的雨声是用什么声音来模仿的?(人声:沙沙沙……)

导入新课:春雨是柔和的、夏天的雨是怎样的呢?(老师再一次的在电子琴上巧妙的弹出夏天的雨声、青蛙、小溪等等)

3、 学生听着《踩雨》想象踩雨的心情

三、戏雨

1、听着音乐把在雨中的表现及心情表现出来。 听音乐进行情景表演。并且学生评价。

四、看雨 :师言:刚才同学们的情景表演很好,老师想把雨中乐用唱的形式表现。听老师范唱 。

2、学生用动作形容雨落下的顽皮。(滴、敲、打)

3、默唱:边听边想,从情绪、速度、力度音色来表现夏雨

的顽皮。“踩呀踩呀踩呀踩呀踩”由弱到强。

五、踩雨:

1、看课件轻声唱。

2、边唱边自由的“踩雨”

4、齐唱。

5、即兴表演,师生评价。加进打击乐器。

6、分领唱齐唱、跳、打击乐器把踩雨的欢乐表现出来。

7、竖笛吹奏“踩雨”。老师范奏、学生唱指法。

8、旋转舞台大表演,师生同乐去〈踩雨〉,乐在心中。

六、小结:同学们夏季踩雨很快乐。春、夏秋冬有这 各自不同的性格,同学们还可以找一找赞美四季的歌曲。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雨”的音乐形象为线索,通过“听雨——戏雨——看雨——踩雨”四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学中“玩”,“玩”中长智的灵活教学方法。通过“听雨”的环节让学生感受电子琴上模仿的“雷”“电”的音乐形象;“戏雨”的环节使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培养了旋律流畅感;在感受音乐中“看雨”,让学生感知歌曲描绘的音乐形象,在“踩雨”的过程中即兴表演“玩”中长智。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和同学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优美的笛声,节奏鲜明的打击乐突出了一个“美”字,整节音乐课的教学线条流畅,欢乐无穷,真正让雨点洒进了学生的心田。

第5篇:踩雨教学反思

第十三周教学反思

教材:湘艺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课

唱歌教学《踩雨》教学反思

《踩雨》是一首甜美欢快的歌曲,旋律比较轻松,由七个乐句组成,主要表现了少年儿童在夏日的雨天里,踩着雨花在玩耍的情景,塑造了他们活泼、轻快、可爱的形象,使歌曲更具有童稚、乐观、浪漫的气息。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我以“雨”为主线,按“听雨——赏雨——唱雨——踩雨——戏雨”为线索,对整堂课进行设计,同时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出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设计上采用创设情景法,启示谈话法,表演探究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又不加重学生负担,把快乐引进音乐的课堂。

我感到不足之处,就是歌曲学唱过程中,学生不能及时地把握并准确的表现歌曲演唱情绪,使其没有更好地体验感受歌曲的甜美和轻快。在运用打击乐器伴奏过程中,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创设了音乐教学氛围,但学生不能准确的利用乐器按照歌曲的节奏旋律来做,从而使课堂音乐声混杂,失去了用打击乐器体验感知旋律节奏的这一作用。教学环节有些脱节。

第6篇:小学音乐《踩雨 》说课稿

踩雨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歌曲《踩雨》节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的歌曲演唱部分。歌曲《踩雨》采用降B大调,4/4拍子,分三个层次描绘了孩子们夏日在雨中踩着雨花玩耍嬉戏的情景,塑造了孩子们轻松、活泼、可爱的形象,反映了他们热情纯真的童心世界。歌词的词意充满着童趣,特定的象声词“沙里格沙”、“叭里格叭”亲切而通俗。富有想像的歌词与欢快的旋律结合后,使歌曲更具有童稚、乐观、浪漫的气息。

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及作用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特制 定如下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感受到雨带给人们的遐想,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

生活,热爱音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创编舞蹈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甜美轻松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并复习4/4拍子。

(通过以上对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能够用

轻快、甜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踩雨》。)

1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想上对音乐学习的重视还是不够,但他们的求知欲与好 奇心的有所增强,自我意识及自主性的要求日趋强烈,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 该给学生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并充分予以 肯定。

三、说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学情的分析和新课改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的教 法有:

1、活动探究法

2、多媒体辅助法

3、创设情境法

四、说学法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应特别注重 对学法的渗透,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的学法有:

1、自学法

2、旋律模唱法

3、引导探究法。

4、.即兴法

2

五、说教学过程

作为老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深入的进行学习, 因此我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在音乐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因此我特别注重创设情境

(多媒体出示)

首先播放下雨的声音,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听是什么声音?然后再看下 雨的图片。提问:你们喜欢下雨天吗?为什么?从而创设雨中的生活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当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后,我继续引导学生:下雨天或多 或少会给我们带来些烦恼,有时候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快乐。那会给我们带 来什么快乐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为导入新课做铺垫,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授 a、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

播放小朋友雨中踩雨的一系列图片,同时播放歌曲《踩雨》伴奏音乐,

创设画面:“小的时候,老师特别喜欢在夏天的雨后和附近的孩子一起在

水里奔跑嬉闹,有时干脆脱了鞋赤脚踩水,雨声是多麽的美妙呀,同学们喜 欢踩雨吗?

3

4 我用图片、语言和音乐为孩子们创设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引出了新歌《踩 雨》。通过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孩子们在听觉、视觉上都感受到了雨 声的美好。从而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b、初听《踩雨》音乐

我让学生在听音乐时思考:

①这首歌曲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②这首歌描写了雨中什么样的场景? C、节奏游戏:

我让学生用踏步拍手的方式体会歌曲节拍,为歌曲不同的乐句选择合适 的节奏,然后随乐律动,在节奏律动游戏中熟悉歌曲。

d、按节奏读歌词

首先我会随《踩雨》伴奏音乐,把歌词按音乐节奏有感情的范读。然后

学生们用轻松、甜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e、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

1、

2、

3、

4、

5、

6、

7、

1、

7、

6、

5、

4、

3、

2、1 发声练习,为学唱歌曲做铺垫。并指导学生注意发声的技巧,

(2)学唱歌谱

4

5 学好本课歌曲,必须熟悉歌曲里歌谱的高低。为唱歌词打好基础。所以 我边弹电子琴边和同学们唱歌谱。

(3)自学歌曲

《踩雨》是描绘孩子们夏日在雨中踩着雨花玩耍嬉戏的歌曲,为了引导学 生完整学唱歌曲,我对学唱过程做出了如下安排。

①播放音乐伴奏,请学生用“lu”哼唱

②告诉学生《踩雨》这首歌曲的情感处理,每句歌词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 去演唱,声音的强弱与情感的表现,进而完整学唱好歌曲。

③老师弹奏电子琴,学生跟着电子琴带歌词学唱,

④再次播放音乐,请学生轻声随乐伴唱。

(4)巩固练习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

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通过分组演唱的方式,给同学们更多自我展示的机

会,并锻炼小组协作能力。加入即兴发挥身体律动进行练唱,则能提升音乐

感知力,在节拍的学习中加入身体记忆。激发活力,活跃课堂的气氛。

全班分为两大组进行练唱,一组唱前两个小节,一组唱后两个小节,唱

完一遍再进行交换,以唱得最整齐的组获胜。(注意唱出歌曲中曲谱中孩子 们欢乐的呼喝声)

3、创编表演

5

6 a、讨论歌曲情绪:

谁在雨后踩过雨,能说说你当时的心情吗?当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讲述了

自己快乐的体验后,我又提出了问题:你能想办法让同学们在现场感受踩雨 的快乐吗?

b、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再小组合作律动表演踩雨。

4、小结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这一节课的知识,我让学生们放学回家后给家长表演

歌曲。从而让家长知道学生所学知识,来鼓励学生!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这就是我这堂课的板书内容:

踩 雨 降B调 四四拍

1、第一乐句:声音轻巧、跳跃。

2、第

二、三乐句:声音连贯、圆润。

3、第

四、五乐句:情绪兴奋、力度很强。 4:第

六、七乐句:声音跳跃、力度很强。

以上板书重点突出,一目了然,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山西省曲沃县乐昌中心校城西小学 音乐教师:李卓娜

6

7 2016年9月

第7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踩雨》评课稿

《踩雨》评课稿

刘老师讲的《踩雨》是小学四年级的歌曲,这首歌曲生动形象地模仿了夏季初雨的声响,营造了一个细雨蒙蒙的意境。表现了孩子在雨中愉快嬉戏的场景。抒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沉浸在愉快合作、友爱融洽的气氛中,刘老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出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采用创设情景法,启示谈话法,表演探究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又不加重学生负担,把快乐引进音乐的课堂。特别是在情感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欢乐,促进他们全面和谐的成长。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和各位同行进行交流:

一、教学成功之处:

1、摈弃传统的苦学,推行“乐学” 刘老师设计了“说雨——戏雨——踩雨”三个教学环节。孩子们在戏雨、踩雨的过程中表现非常出色,他们大胆地参与表现,按照老师的要求,有表情的参与表演。这节音乐活动课充分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刘老师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安排各种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让孩子们熟悉歌曲典型节奏或旋律,感受歌曲的情境及特点,并巧妙解决难点。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表现歌曲,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美好情境 这节课的导入,刘老师用美妙的大自然的声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律动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音乐课教师的情绪带动非常重要。情绪带动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对整堂课进行精心设计,力求让学生感受自然美、音乐美、创造美。整堂课气氛较好,学生反映良好。

3、把静态的歌曲内容作动态处理 在教唱环节中,刘老师先让学生聆听雨的旋律,旋律组合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情绪,创设情景,让学生分成三组,让学生在雨伞上唱旋律,学生在听一听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还培养、训练了学生的旋律流畅感和终止感。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就容易把歌曲唱会。学生学会歌曲以后,用声势自然的表演歌曲,使学生体验到踩雨的快乐,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不足之处 从教学效果来说,整个一节课都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度过,师生的默契配合,给人一种很舒畅的感觉,是一节成功的音乐课。但是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比如学习歌曲的环节,比例有些失调,歌曲的完整感受对于学生相当重要。如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花了较多的时间分化、细化了歌曲,进行逐个攻破,给人的感觉比较零碎。歌曲的细节处理不到位,特别是一些生成的难点,虽然有所顾及但还是要解决彻底。

2、学生歌唱的声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环节中没有较好渗透这一方面。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要在这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以后的常规教学中,我要充分重视孩子歌曲发声方面的问题,让他们在体验音乐的同时,更好的用歌声表达、表现音乐。

三、教学建议:

课堂中,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非常精炼,尤其应关注对学生的评价。课堂评价是课堂生成的,不是预设的,所以评价要合乎实际,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语言激励,远比泛泛一句不错有更大的作用。而且让学生能体会到自己的成就感,长此下去,一定会有更多踊跃积极发言的学生。本次磨课,我们小组成员全体参与,共同商讨确立研讨课题,根据每个成员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工。

第8篇:湘教版 小学音乐四年级 第二课《踩雨》说课稿

说 课 稿

各位评委老师,早上好!

我是应聘小学音乐的X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说课题目是《踩雨》 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 说 教材

歌曲《踩雨》节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的歌曲演唱部分。歌曲《踩雨》采用降B大调,4/4拍子,分三个层次描绘了孩子们夏日在雨中踩着雨花玩耍嬉戏的情景,塑造了孩子们轻松、活泼、可爱的形象,反映了他们热情纯真的童心世界。歌词的词意充满着童趣,特定的象声词“沙里格沙”、“叭里格叭”亲切而通俗。富有想像的歌词与欢快的旋律结合后,使歌曲更具有童稚、乐观、浪漫的气息。

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及作用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特制定如下三维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感受到雨带给人们的遐想,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创编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甜美轻松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并复习4/4拍子

通过以上对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能够用轻快、甜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踩雨》

由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音乐学习,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积累与掌握,但对乐理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

感受雨和音乐的美妙,及对歌曲节奏的把握

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想上对音乐学习的重视还要不够,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的有所增强,自我意识及自主性的要求日趋强烈,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并充分予以肯定。

二、 说 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学情的分析和新课改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有: 1. 活动探究法 2. 多媒体辅助法 3. 创设情境法

三、 说 学法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应特别注重对学法的渗透,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的学法有:

1. 即兴法

2. 旋律模唱法 3. 引导探究法。

四、 说 教学过程

作为老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深入的进行学习,因此我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1.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在音乐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因此我特别注重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下雨沙沙的声音中走进教室。从而创设雨中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接下来我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并设计了以下环节帮助学生感知雨的变化: 同学们,这是什么声音呢?美妙吗?

雨就是大自然为我们弹奏的一首美妙的乐曲,而不同的雨声会使乐曲有不一样的变化,下面老师就播放几个不一样的声音,你们仔细听听它们有哪些不同?

1) 播放三组雨声,让学生听不同

雨滴 p轻巧

大雨 f强 雷雨 ff猛烈

2) 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你们能比较并说出它们的强弱吗?”

你们能用嘴模仿出它们的声音吗?”

3) 创设画面:“小的时候,老师特别喜欢在夏天的雨后和附近的孩子一起在水里奔跑嬉闹,有时干脆脱了鞋赤脚踩水,雨声是多麽的美妙呀,今天,老师把我心中一段最美好的童年回忆带给你们,听!„„”

通过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孩子们在听觉、视觉上都感受到了雨声的美好。从而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新课教授

为了帮助学生提升音乐感知力,初步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问题,练习发声,为学唱打好基础:

1) 安排热身小游戏,体会节拍

4/4 X 0 X 0 | X X X 0 | X O X O |X X X 0 | X| X X X 0 | X – X -|X X X 0| (用踏步拍手的方式体会节拍,激发学习兴趣) 2) 我带领学生自主学习并 练唱前四小节,体会拟声词

3 23 2 5 ∣ 2 21 2 0 ∣ 3 23 7 67 ∣ 1 1 1 0,从而打开声音练习发声。为学唱做好铺垫。

《踩雨》是描绘孩子们夏日在雨中踩着雨花玩耍嬉戏的歌曲,为了引导学生完整学唱歌曲,我对学唱过程做出了如下安排。

1) 老师带领学生用轻松,甜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 播放录音,请学生聆听范唱 3) 请学生看歌谱,用一分钟的时间,找出黄颜色的八小节曲谱?请学生唱唱看,体会孩子们欢呼踩雨的快乐心情,无论唱得成果如何,都予以,肯定及鼓励评价。 4) 再次播放录音,聆听录音,请学生轻划节拍。

5) 老师弹奏钢琴,学生跟着钢琴带歌词词学唱,第一遍用‘la’音模唱,第二三遍则带上歌词进行学唱,进而完整学唱好歌曲。

3. 巩固练习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通过分组练唱的方式,给同学们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并锻炼小组协作能力。加入即兴发挥身律动进行练唱,则能提升音乐感知力,在节拍的学习中加入身体记忆。激发活力,活跃课堂的气氛。

全班分为两大组进行练唱,一组唱上段,一组唱下段,唱完一遍再进行交换,以唱得最整齐的组获胜。(注意唱出歌曲中黄色曲谱中孩子们欢乐的呼喝声)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体验。解决教学难点

全班完整演唱一遍,加入踩脚或者拍手身体,感知节拍。

4. 听赏拓展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感知生活的美好,突破教学重点,我请学生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并设计了以下步骤; 1) 对学生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赏:

同学们仔细的听听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歌曲中的声音像什么呢呢?歌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呢?老师会播放两遍,请同学们仔细聆听 2) 再次播放,请同学们自由发挥,可跟唱,可律动

通过带着问题听赏,同学们能更加专注于感知歌曲,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复习之前学过的乐理知识。

请学生自由发挥,则给同学们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加深音乐印象。再次体会热爱生活的感情。

5.小结

到这里我的教学过程基本结束了,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这一节课的知识,我还设计了最后一个环节,老师和学生用轻松甜美的声音一起齐唱歌曲《踩雨》,之后请学生提问这节课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老师进行解答,从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深了对乐理知识的掌握,进而完整的结束本堂音乐课。

五、 说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这就是我这堂课的板书内容,以上板书突出重点,一目了然,能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

以上便是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个各位评委老师!

第9篇:踩雨音乐教案

踩 雨

教学目标

一、感受不同的构思,不同旋律,相同内容,风格情绪的变化。

二、用欢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并为歌曲表演创作。

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相似的旋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件 录音机 磁带 电子琴 费旧报纸 鼓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预备铃时多媒体播放《雨的印记》乐曲,营造课堂气氛。

二、猜雨

(一)导入

1、师:老师请同学们听一段声音,猜猜看这是什么声音。 落雨聲.mpg 生:小雨

师:你能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雨的声音吗?

2、谈谈对雨的感受。

师:你喜欢雨吗?喜欢怎样的雨?下雨的时候你喜欢干什么呢?

生:踩雨。

师:你觉得踩雨的声音应该是怎么样的?请用节奏的表现一下吧!

3、 节奏练习:(学生创作的节奏选择一个来练习)

节奏.ppt

三、听雨

(一)聆听《踩雨》(童声独唱)

出示课题《踩雨》

1、导入

师:师:下小雨的时候出来踩踩雨感觉的确不错。看,有一群小朋友正在雨中踩雨呢。播放多媒体课件“踩雨” 踩雨欣赏.mpg

2、初听

提示: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3、简短讨论。

师小结: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夏天在雨中嬉戏的情景,反映了他们热情纯真的童心世界。我们一起在这个教室里,感受一下雨天踩雨的情景,同学们为我展示了一幅童趣的画面。

四、唱雨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异同之处

教师:

一双双小脚丫在水里跳来跳去,追逐打闹,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类似的童年回忆。因此,以“踩雨”为创作灵感的歌曲很多,老师再请同学们听一首《踩雨》注意一下两首曲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处。 歌曲范唱.ppt 设问: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说一说

2、教师范唱,学生再次感受音乐。 歌曲伴奏.ppt

教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学生:说一说

3、学生跟随范唱音乐轻声学唱歌曲 歌曲范唱.ppt

4、分段学唱歌曲,采用接唱的方法学唱(重难点句子单独学唱)

歌曲范唱.ppt

5、教师:

同学们都是学习的能手啊!这么快就把乐曲学会了。我想听同学们演唱全曲,你们准备好了吗?(重点难点句子处理。高音演唱时要注意的要素。) 歌曲范唱.ppt

6、同学们的声音可真美啊,那怎么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可以使歌曲更美更动听呢?

学生讨论体验

教师: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情绪一起来演唱吧。 歌曲伴奏.ppt

7、拓展: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来演唱这首歌曲的,好吗?

踩雨.mpg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聆听了雨声,共同领略了雨世界的奇妙,还一起体验了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大自然是多么的奇妙啊!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用耳去聆听,我们一定会收获很多的快乐,发现生活处处是美! 歌曲伴奏.ppt

上一篇:税务数据质量调研报告下一篇:统筹城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