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音乐唢呐配喇叭教案音乐教案(精选8篇)
狮王
(第二课《小鸟
狮王》第一课时)
一、教材说明
本课用了两个版面的篇幅来显示大大小小、神态不一,孩子们既熟悉,又有亲切感的各种可爱的小动物,目的是要吸引孩子们的注意,从视觉上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小鸟”和“狮王”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的呢?旋律是怎样的?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来找到答案。本课的学习领域以“感受与鉴赏”为主。
(一)、教学目标 ·喜欢聆听“小鸟”、“狮王”等管弦乐曲,初步感知音乐所描绘的形象,进一步增强喜爱、保护动物的情感。
·聆听、联想、模仿、表现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在自主参与的游戏、活动中用声音或形体动作对音乐作品做出相应的反应 学唱《什么动物出来玩》这首歌。
(二)、教学准备
·本课配套磁带或课件、小鸟、狮王等各种动物头饰。
(三)、教学过程
1、音乐活动:
播放歌曲《火车开了》,学生自主做动作进教室
2、课题引入:
引言提示:今天我们一起乘坐“开心音乐号”列车到大森林去进行一次森林探险。让我们竖起耳朵仔细听一听大森林里传来了什么声音?
3、听赏感受:
4、讨论比较:
5、哼唱模仿
哼唱:①教师弹奏“狮王”音乐主题,学生哼唱。②学生用唱名“beng ”边唱边模仿狮王走路。模仿:“狮王除了这样走,还能怎样走?还会发出什么声音?”
6、完整欣赏,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师播放“狮王”音乐,学生随音乐自由模仿狮王。(教师给表演精彩的同学戴上狮王头饰。)
7、听赏游戏
5、小结: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出教室。(第四课《小青蛙找家》第一课时)
一、教材说明
本课以歌曲《小青蛙找家》为情景主题和中心内容,以学生能学会歌曲,并进行音乐戏剧表演为目标,本课的第二个版面,画了三幅彩图,描述了小青蛙找家的简单情节变化,提示了表演的基本人物及大致表演的内容,为学生进行音乐戏剧表演提供了思路,文稿网]。本课的学习领域以“音乐表现”为主。
(一)、教学目标
·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在一起开始和结束,·能在音乐戏剧表演《小青蛙找家》中担当一个角色,边唱边进行表演,引导学生编词演唱,提高学生编唱表演的兴趣。
律动表演《爷爷、爸爸和我》中
(二)、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头饰。
(三)、教学过程
1、激趣活动 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都喜欢哪些小动物呢?那你能模仿他们的样子吗?
2、感受模仿(分散难点)
3、玩游戏
游戏:师生进行“开心列车”游戏,生生进行游戏。
4、学习新歌
5、创作表演
6、总结
·唱着歌儿走出教室
(第五课《唱唱跳跳去旅游》第一课时)
一、教材说明
《火车开了》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匈牙利儿童歌曲,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歌词简练通俗,采用模声手法,生动地模仿了火车开动的声音效果。通过学唱歌曲和学做“开火车”的游戏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协调性,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关注,本课的学习领域以“音乐表现”为主。
(二)、教学准备
· 歌曲《火车开了》的范唱及伴奏音响、课件、打击乐器、节奏卡片,· 观察火车的特征。歌曲《郊游》的范唱及伴奏音响、《旅游路上》的音乐旋律、课件、花草的头饰。
(三)、教学过程
1、感受体验
听辨:播放火车的声音,学生听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交流:学生在歌曲《火车开了》的旋律中谈谈自己知道的关于火车的知识。模仿:模仿火车的各种声音。
2、节奏创编
引导创编:出示节奏卡片,学生思考:“可以将哪种火车声音编到节奏卡片里。” 交流展示:小组商量,怎样用动作和声音来展示火车进站和离站的情景
3、实践表现
4、舞台展示
5、结束
律动:唱着歌开着火车走出教室
(一)、教学目标
· 体验置身美丽大自然中所带来的的喜悦心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 能随音乐用念、拍击或动作等形式表现“x、x x、0”三种节奏。· 能够用甜美的声音演唱《郊游》,并能通过演唱和造型来表现歌曲情景。
·
(第六课《办家家》第一课时)
一、教材说明
“买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做的事,孩子们也许熟悉但并不曾具体地经历过,自[教通过本课的学习,使他们了解买菜的经过并认识各种蔬菜品种,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如此幸福甜蜜,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本课主要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及创造性地表演去感受生活美好的,让学生大胆自信地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动作表现歌曲情景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准确、流畅地进行说唱结合则是教学难点。本课的学习领域以“音乐表现”为主。
(一)、教学目标
· 体验买菜过程的愉悦,激发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的情感· 能大胆、自信地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动作表现歌曲《买菜》。
· 能与同学合作,创造性地表演《买菜》。
(二)、教学准备
· 歌曲范唱及伴奏音响。
· 跟随家人亲自到菜场买一回菜。
歌曲《办家家》的范唱及伴奏音响、歌曲《买菜》的音乐、课件、红花、洋娃娃、打击乐器。
(三)、教学过程
1、律动开课。
律动:播放音乐《买菜》,学生随着旋律律动。
2、感受体验
谈话交流:学生谈谈自己买菜的经历及所知道的关于蔬菜的知识。聆听感受:播放歌曲,学生聆听感受歌曲表达的内容、情绪。
3、实践表现
读歌词:学生随教师敲击的节奏读歌词。
4、合作表演
模仿:学生分角色模拟表演买菜的过程。创造:教师播放歌曲伴奏,学生随伴奏将自己刚才在菜市场看到的或买到的菜编到歌曲里唱出来。
5、评价互评:学生相互评价他们在表演创造时的表现师评:评价学生表现,和学生一起评出今天的“幸福之家”,并颁奖
第九课 《划船》第一课时)
一、教材说明
《划船》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儿童歌曲,它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儿童在划船的过程中战胜困难,心里乐开花的喜悦的心情。教学重点是初步感受音的快慢和强弱变化,并作出身体动作的反应。教学难点是正确感知、充分表现歌曲的不同情境。本课的学习领域以“演唱表现”为主。本课的学习领域以“演唱表现”为主。一)、教学目标
·在律动活动中,能够初步感受音乐的快慢和强弱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身体动作反应,·学会《划船》这首歌曲,并大胆、自信的演唱。·能用歌声、语言和肢体动作,积极地表现自己对不同情境的感受,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快快跑》。·在玩玩乐乐中随音乐即兴表演。
(二)、教学准备
·歌曲的范唱和伴唱音响
·课件:“去划船路上”;“平静的湖面”;“起风的湖面”;“小船在湖中荡漾”;“划船比赛”。·道具·头饰
(三)、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
学生听音乐有节奏地进教室。
2、体验感受。
3、参与表现
·听赏:课件展示风平浪静的画面,学生轻声摸唱歌曲,并创编手势动作学习歌词。
·讨论:课件展示起风的湖面,与学生讨论得出:用稍微大一点的声音、稍快的速度演唱。·听赏:课件展示战胜风浪后,小船在湖面荡漾。播放柔和、平缓的音乐。·演唱:唱一唱、说感受。
4、划船比赛
·观赏:课件展示划船比赛时的激动场面。
·讨论:先引导学生做一做划船的动作,再引导学生加上“加油”或“
一、二”的口号。·表现:分组比赛。
5、评价
·学生互评 根据比赛规则来进行评价。
·教师小结,对学生在几个不同的情境中的表现加以综合评价。
第十课《快快跑》
一、教材说明
《骑竹马》曲调活泼、欢快,充满童趣,刻画了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玩骑竹马游戏中的自豪与喜悦,表现了儿童骑竹马时的愉快心情。节奏明快跳跃,曲调活泼流畅,表现了儿童在“骑竹马”时的浓厚兴趣,充满了儿童的生活趣味。教学重点是用简单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情景,教学难点是用乐器为乐曲伴奏,并表演出情境。本课的学习领域以“综合性艺术表演”为主。
(一)、教学目标
·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快快跑》。·在玩玩乐乐中随音乐即兴表演。
(二)、教学准备
·歌曲的范唱及伴唱音响 ·欣赏导入的有关课件、几根一米左右长的竹竿,双响筒,串铃。·钢琴独奏曲《骑竹马》,《快快跑》集体舞音乐。
(三)、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欣赏感知:马儿奔腾的场面。
·即兴表现:学生随着奔腾的场面自由地表现。
2、感受乐曲
·聆听:播放歌曲《快快跑》的录音伴唱,教师随乐而舞,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交流听赏后的心情。
3、学唱歌曲
·播放歌曲 :随乐哼唱。
·熟悉歌词:教师带领学生按曲调的节奏将歌词朗诵几遍(形式多样,避免枯燥)。·随乐学唱:教师引导学生用轻巧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4、巩固歌曲
·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并鼓励学生即兴表演,动作不讲究一致。
5、评价小结
·学生互评:学生就演唱的情绪以及咬字吐字的敏捷清晰程度进行评价。·教师小结:对学生的成绩加以肯定,不足的提出建议。(第十一课《咚咚、哒哒》)
一、教材说明
以“咚咚,哒哒”为情境主题的这一课,以一个小学一年级儿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学校的生活,意在让学生对鼓号的声音感到好奇和有趣,激发学生对打击乐器的学习兴趣。本课主要通过学一学、敲一敲的模仿活动来认识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及队号和演奏简单的二声部少先队鼓号曲,进行文化传承。教学重点是模仿少先队鼓号队,教学难点是准确把握少先队鼓号曲的节奏和二声部演奏。本课的学习领域以“音乐实践”为主。
(一)教学目标
·对鼓号的声音感到好奇和有趣,能自寻音源模仿大鼓、小鼓和队号的声音,激发对打击乐器学习的浓厚兴趣。
·认识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并学习演奏方法,知道有队号和军号,能演奏简单的二声部少先队鼓号曲。
·能主动大方地参与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积累探究、表现和与他人合作的经验。
(二)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和队号;少先队鼓号队的活动音像资料(影碟或录像带);铅笔盒、小塑料桶、挂历纸。
·课前组织学生观看校鼓号队的表演活动
。歌曲范唱及伴奏音响;解放军下操场面的音像带;节奏乐器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引言提示:少先队鼓号手的英姿与荣耀,令小朋友羡慕不己,表现了威武、自豪的姿态,让我们学一学哥哥姐姐,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2、看一看
观赏: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活动音像,学生欣赏。交流:学生相互交流自己观察和欣赏后的认识及体验。
3、玩一玩
模仿:出示铅笔盒、小塑料桶、挂历纸等物品,启发学生在周围寻找并表现出近似大鼓、小鼓和号的声音。
演练:学生自己组成三人或六人一组,分别模仿大鼓、小鼓和队号。
观摩:学习并评价他人在表演中自寻音源的创意、模仿时威武自豪的情绪,以及同学间的合作和默契。
4、学一学
探究:鼓励学生来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初步认识大鼓和小鼓。介绍:介绍打击乐器大鼓与小鼓,引导学生学习其正确的演奏方法。演奏:出示少先队鼓号曲(出旗曲),播放鼓号队演奏的音像。先分声部进行演奏,在掌握
大鼓、小鼓各自的节奏以后进行二声部合奏,队号声部教师琴声伴奏,学生用人声模仿。
5、演一演
演练:学着鼓号队哥哥姐姐的样子,分组演习。
6、评一评
师评: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态度、本节课中实践活动的效果等方面作小结,激励学生学习兴趣。
互评:学生之间就学习中的表现和水平互相评价,说说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也可对同学提出建议。
自评:学生小结自己学习本课的感受及收获。(第十二课《螃蟹歌》
一、教材说明
本课时安排学唱《螃蟹歌》和音乐戏剧表演,意在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性思维。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他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主要通过各种律动和戏剧性的表演,感受螃蟹的体态、动作和生活习性,创造性地设计、表演螃蟹与小鸭、小青蛙等小动物之间的故事。教学重点是主动有趣地演《螃蟹歌》,创造性地设计并进行音乐戏剧表演,教学难点是把握歌曲旋律看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本课的学习领域以“综合性表演”为主
(一)教学目标
·体验歌曲诙谐活泼的情绪,感受四川的方言特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能用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地演唱歌曲《螃蟹歌》,创造性地编、演螃蟹与其他小动物之间的简单故事。
·能主动大方参与表演,从中体验参与表演的乐趣,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在律动活动中把握好上、下、左、右的方向,培养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复习歌曲《螃蟹。
(二)教学准备
·歌曲范唱及伴唱音响,螃蟹、小鸡、小鸭、小青蛙等动物的头饰及CAI课件或图片,几只活的螃蟹,水盆。
歌曲《螃蟹歌》伴奏录音带。
·收集有关描述螃蟹的儿歌等作品。
(三)教学过程
1、模仿
欣赏:学生自由选小鸡、小鸭、小青蛙、小螃蟹等动物的头饰,播放CAI课件或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并互相交流自己的认识。
2、探究
观察:出示螃蟹(装在盆里),学生分成小组,仔细观察螃蟹的形状、行走的动态。
3、表现
听赏:播放歌曲录音范唱,学生欣赏歌曲,互相交流听了歌曲后的感觉。
4、创造
讨论: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组讨论如何根据歌曲中的故事情节表演《螃蟹歌》,以小组为单位,创编音乐戏剧。(5、评价
自评:说说自己参与表演的感受或其他收获。
(第十三课《小小的船》
一、教材说明
《小小的船》是一首质朴简练的儿童歌曲,它以浅显、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充分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探索宇宙奥秘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趣。旋律舒展、优美,给人以小船在浩瀚宇宙中荡漾之感。本课主要是在反复播放的歌曲伴奏声中聆听并唱会歌曲,难点是歌曲律动创编及在美妙的歌声中自由相像绘画。
(一)、教学目标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多次聆听音乐学唱会歌曲,并能“当众、自信、大胆”地歌表演。·在聆听音乐、猜谜、演唱歌曲、绘画、律动等多种艺术活动中不断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二)、教学准备
歌曲伴唱及伴唱音响、彩色粉笔、伴乐(《小小的船》伴奏乐)、故事《飞飞的梦》。·歌曲范唱及伴唱音响,以太阳和月亮为题材的绘画。
·收集关于太阳、月亮的诗歌、故事、歌曲,如《金梭和银梭》等等。·彩笔、白纸。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学生呈“月芽儿”形状就座。
2、师生问好:看看今天坐的位置,就是这个样子(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月芽形),月牙尖上的小朋友,嗨——你们好!月亮弯中的小朋友,嗨——你们好!
3、谈谈今天的心情,说说对月亮的认识。
4、课题引入
5、歌曲教学
·出示歌谱,播放音乐,再次让学生聆听歌曲范唱; ·歌词教学。生跟师读歌词,齐读歌词,按节奏读歌词;
·学唱歌曲。反复播放歌曲范唱,生随范唱学歌,直至基本唱会歌曲。·生进一步轻声练唱歌曲,并伴随自由律动。·学生歌表演。
6、歌曲表现与创造 ·生再次安静聆听歌曲《小小的船》,想象自己也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唱着歌曲,会看见什么?会想到什么?
·学生交流歌曲声中想象的内容。
·生分组边在地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出自己想象的内容,边随伴奏音乐轻唱歌曲
7、课堂小结,师生互相再见((第十四课《鸭子拌嘴》第一课时)
一、教材说明
在我国民族器乐合奏中,有一种纯粹用打击乐器合奏的形式,叫清锣鼓乐,《鸭子拌嘴》便是这一类型的乐曲,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品采用模拟手法,应用小钹、小镲、疙瘩拨、大锣、木鱼等打击乐器的多种合奏音响,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鸭群漫游水中、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教学重点是感受体验鸭子的神态、动作及与他人合作的乐趣,难点是大胆创编,积极表现自我。本课教学领域以“感受体验”为主。
(一)、教学目标
·感受鸭子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辨别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验鸭子的各种神态、动作及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二)、教学准备
·歌曲范唱及伴唱音响、图片、打击乐器。·自制木偶小鸭(手指木偶)、小鸭头饰。歌曲范唱及伴唱音响,小象头饰
(三)、教学过程
1、小朋友都戴上小鸭子头饰,随着《数鸭子》歌曲律动进室,师生问好。
2、课题引入: ·“小鸭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上课了,大家亲亲热热地在一起,12
| 11 || 多快
乐呀
多快
乐
可是这里还有几只小鸭子„„
·木偶戏表演:鸭子吵嘴——追逐嬉戏——握手言和——排队回家的情境,同时播放《鸭子拌嘴》音乐。·导入课题
3、感受体验 ·聆听。
·交流:你听到了些什么?
1、小鸭子的声音:模仿声音、动作、神态„„ 2、乐器的声音:选一选,敲一敲。
3、介绍民间打击乐,教师随乐模仿伴奏,激发学生兴趣,从而热爱民间打击乐。·再次欣赏,将课本中的四幅图标上序号。
4、实践表现
·随乐表现,约上小伙伴,我们一起来表演鸭子吵嘴——追逐嬉戏——握手言和——排队回家,亲亲热热在一起。
·分组合作,我们来给音乐编个故事。
5、分组讲故事、评价。
1. 学唱歌曲《三年级的小男生》, 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2. 鼓励班里的顽皮孩子向老师、同学说说心里话, 以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相互团结。
三、教学难点
切分节奏以及二分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双响筒等。
五、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
2. 谈话导入 (播放《三年级的小男生》 (伴奏)
今天的天气特别的好, 能和我们最棒的三 (4) 班的同学一起渡过这个愉快的音乐时光, 陈老师的心情也像今天的天气一样, 格外舒畅。你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了三年, 我想在这三年的交往中肯定会有欢笑, 有泪水, 有喜悦, 也有激动。陈老师突然有个问题想问你们班女同学。你们对我们班的男生的印象怎么样?请我们男生注意了, 在说到我们优点的时候要肯定, 不能骄傲;但是说到我们不对的地方、有缺点的地方我们也要绅士一点, 不能生气, 因为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小男生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要适时鼓励)
老师还认识一位非常顽皮的三年级的小男生, 听听大家是怎么来形容他的 (课件出示:作业本上开大炮, 队列集合站不齐, 课外活动铃声响, 操场上踢球最积极, 来不及跑回教室里。)
看到了这样的小男生大家都笑了, 我们班有这样的男生吗?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 (1) 在课前和在谈话过程中给学生播放伴奏, 是运用弥漫教学法, 让学生在潜意识中慢慢地熟悉歌曲的旋律。 (2) 课前和学生进行简单的言语交流, 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为接下去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做好铺垫。
3. 节奏练习
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样读这段话才能更形象地表现这个小男生的顽皮呢? (按节奏朗读) 你们能边读边把他表演出来吗? (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教师用双响筒为他们伴奏。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切分节奏、后十六节奏以及二分休止符, 其中切分节奏可以用加衬词的方法, 如加进酸酸的、甜甜的等, 并强调重音在中间一个音上, 后十六节奏根据歌词的意思“来不及”了要读的快一点, 就可以解决)
4. 学习歌曲
(1) 同学们, 你们想成为那样的学生吗? (不想) 对啊, 其实他也不想的, 他有很多心里话想和我说, 你们想听一听他们都和我说了些什么吗? (初听歌曲, 讨论他们都说了哪些心里话 (2) 我们再一起来听一下这首歌曲, 再次感受一下这个三年级的小男生的心声, 同时还请大家注意听一下这首歌曲是从头到尾都在唱吗? (复听歌曲, 讨论回答) 同学们听的很仔细, 歌曲的中间一部分是说的, 而且说的就是我们前面形容那个三年级的小男生的词, 我们把说的这部分叫做数板, 数板其实就是把歌词按照一定的节奏朗读出来, 抒发情感的一种特定的艺术手段。欣赏了两边歌曲了, 你能把你听到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学生讨论歌曲情绪)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三年级的小男生》。请大家跟着音乐, 轻声用“拉”哼唱出来, 数板的地方请大家注意节奏。 (揭题, 再听歌曲, 进一步熟悉旋律。)
5. 学习歌词
(1) 我们先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小男生多老师的心里话吧! (出示歌谱旋律部分, 学生自由朗读歌词)
(2) 你们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3) 你们也一起来试试按节奏读歌词好吗? (学生按节奏学习歌词, 这里的附点节奏、大切分节奏、后附点节奏等的解决, 运用对比, 加称词等方法来解决。)
(4) 请大家跟着音乐的节拍, 把小男生的心里话表述出来, 注意一定要跟上音乐的节奏。学唱旋律。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跟着音乐唱了起来了, 让我们一起来把词带到旋律中去吧!竖起耳朵听着老师的琴声, 我们听一句唱一句。
快的学会旋律。
6. 完整演唱
我们大家都拥有一双“音乐”的耳朵, 学习旋律又快又准, 请你们把数板部分加进来完整的演唱歌曲吧。 (注意提醒学生数板最后的二分休止符, 休止两拍, 用手拍出来, 这样能够更准却地演唱歌曲)
7. 歌曲处理
同学们, 歌曲我们是能够完整演唱了, 但是你们又没有觉得我们的演唱中还缺少点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现, 数板前的音乐节奏很密集, 表现了小男孩顽皮可爱的性格, 我们应该用短促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而在数板之后音乐节奏变的宽疏了, 我们应该用连贯的声音来演唱, 来表达小男孩敢于认错的心理。) 这样唱出来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8. 巩固歌曲
唱的真好, 相信我们所有同学都能感受到我们三年级的小男生的心理了。
为了巩固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 请所有的女生表演唱的部分, 男生表演说部分。
9. 拓展
我们都是三年级的小男生, 小女生, 你们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踢完足球都会到班级的饮水机那抢着水喝, 你们知道吗?同在一片蓝天下, 同是三年级的小男生, 他们没有球踢, 现在更没有水喝, 就连他们的弟弟妹妹, 哥哥姐姐也没有水喝。 (视频) 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学生讨论交流)
老师希望你们就像那位小男生,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积极地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希望同学们以后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勇敢面对, 如果你们愿意, 也可以找我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好吗?今天的音乐课到此结束, 非常感谢同学的配合。
1、认识串铃,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2、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准备:
串铃、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聆听《铁匠波尔卡》
(1) 完整地聆听乐曲。提示:乐曲中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不是乐器发出的声音。
(2) 教师简介乐曲的来历,引起学生的兴趣。复听乐曲。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图形谱。试着记住这一句旋律。
(3) 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合着乐曲敲击。体验参与音乐表现的快乐。
提示学生注意听:伴奏的声音要控制,要与乐曲吻合。
2、串铃及演奏方法简介
3、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重点: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难点:1.歌曲中“一呀 一杆 枪” “日夜巡逻”的音准及咬字吐字 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并尝试三个声部的敲击并能为歌曲伴奏。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师: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其中又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呢? 老师给予肯定。
师:你知道那些少数民族呢?
生:答。老师也了解到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展示,看完后问学生知道了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少数民族——鄂伦春族。
老是带领大家走进鄂伦春,了解与鄂伦春相关的知识。课件展示。
我们已经知道了鄂伦春的这么多知识,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鄂伦春民歌,想不想听?
三、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1.播放范唱录音,你仔细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2.请同学们打开书p6,观察鄂伦春族小朋友的服饰特点。
3.再听范唱录音,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
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1)带学生分句读歌词,要求:划节拍有节奏地读,声音位置要高。
(2)师生划拍齐读歌词,注意反馈第四句节奏及歌词师: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奔跑着的什么声音?
(3)学生跟琴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每句结尾二分音符的时值。
5.跟着小老师一句一句学唱歌曲。老师弹琴伴奏(如果没有会唱的学生由老师分句教唱)
6.生生接唱歌曲。
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唱准“一呀 一杆 枪”“日夜 巡逻”及每个乐句结尾两拍的长音
7.生生交换接唱歌曲。让我们用掌声谢谢小老师——X X X ,请回座位上。
8.分两大组接唱歌曲
9.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有问题的乐句及时纠正指导。
10.如果你来扮演勇敢的小鄂伦春,你会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表现他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呢?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11.自豪的、骄傲的演唱全曲,你可以试着加上动作演唱。
四、巩固练习《勇敢的鄂伦春》
过渡语: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能一起把歌唱下来,如果你能把歌词背下来唱那就更棒啦!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兴安岭有了勇敢的鄂伦春,人们不再害怕野兽的侵犯和偷伐树木的人了,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一样,努力学习用知识来保护家乡、振兴家乡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重点: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难点:
1.歌曲中“一呀 一杆 枪” “日夜 巡逻”的音准及咬字吐字 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并尝试三个声部的敲击并能为歌曲伴奏。
一、情境引入
教师头戴小鹿头饰: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森林里的小鹿,今天,我想邀请大家到森林里去郊游。(课件:出示森林图片,背景音乐《小鹿,小鹿》)
师:森林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呀!
(课件:逐一出示各种小动物图片。)
师:我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小朋友们轻轻拍手为我伴奏好吗?(教师拍手读两遍歌词,适当做简单律动。)
二、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快瞧,那里有一群我的小伙伴唱着歌向我们跑过来了。
(课件:出示一群奔跑的小鹿,同时播放歌曲录音。)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森林游乐园,大家看,这只看门的小鹿好象有话要对我们说。
三、游戏创编
学生戴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课件:小鹿说:“大家先别着急,我还有要求呢,你们要把歌里唱的小鹿是怎么做的跟自己平时玩的游戏结合起来,教给游乐园里的小动物,怎么样,能做到吗?)学生分组创编,教师巡视指导。
四、分组展示 师:(放音乐示意大家归位),小朋友们都准备的很认真,现在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请大家来表演,好吗?希望每个小组上来表演的时候,先由小组长告诉大家你们跟什么小动物玩的什么游戏,下面的小朋友要认真地看,轻轻拍手为他们伴奏,好吗?
学生依次展示两到三组,每组展示完可由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五、集体游戏
师:小朋友们玩的游戏可真精彩,我也想把自己编的游戏跟大家一起玩,谁愿意上来?
(挑选10人左右上台)。下面的小朋友,请你拍手为我们伴奏,学会了这个游戏,下课后可以跟你的小伙伴一起玩呢!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学生进行游戏。
六、结束部分
(课件:小鹿说:“小朋友们,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郊游要结束了,可我看到咱们玩过的地方有许多小朋友留下的垃圾,如果每个人都这样不爱护环境,我的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呀!”)师:小朋友们,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说)
师:那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还小动物们一个美丽的家吧!(音乐声中,学生边捡起地上的垃圾,边走出教室。)
第二课跳呀,快来跳舞
教学目标 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认真聆听弹拨乐合奏
《快乐的罗嗦》,能感受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欢歌竞舞的炽热情景。在一系列活动中,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重点:感受彝族音乐、体验彝族音乐。
难点:欢快、热烈的歌曲演唱。
第一课时
一、情境定向:
1、学生随音乐伴奏《彝家娃娃真幸福》进教室。
2、游戏:《看谁学得快》教师打出节奏,学生模仿
A、XX ︱XX ︱
B、X XX X ︱X XX ︱
C、X XX ︱X XX ︱
D、X XXXXX︱X XXXXX ︱
E、X XXXXX︱X X︱
二、导入引趣:
1、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加入“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让我们跟着音乐
出发吧!(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彝族生活的图片。)
2、提问:图片将我们带到了哪儿?
3、出示课题:课件:《情系彝族》
4、引趣:今天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彝族的“九乡村寨”。(录像课件:九乡村寨)
三、激趣体验
(一): 课件画外音:欢迎小朋友到我们彝族做客。
1、导入:你们听,彝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
2、初步感受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1)、问: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
(2)、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3)、小结: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
(4)、问:还有哪些歌词?
(5)、小结:彝族小朋友为我们送上的歌曲是《彝家娃娃真幸福》
(出示课件:《彝家娃娃真幸福》歌词)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初步体验歌曲:
(1)、启发: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彝族小朋友学上1、2句。
(2)、启发: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
(3)师生合作学唱歌曲:采用接龙游戏学会。
(4)小结:彝族小朋友有话要告诉大家。
4、深入体验歌曲:
(1)、教师示范: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2)、自己尝试:学一学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3)、全体在音乐伴奏下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5、情感激发:
(1)、问:彝族小朋友在唱歌是的心情是怎样的?速度呢?
(2)、启发学生说:情绪——活泼轻快,速度——稍快
(3)、用活泼轻快的声音唱。
(4)参与表现:全体起立边唱边跳。
6、小结:踏着歌声,告别彝族小朋友,快乐旅行团又出发了。
四、激情体验
(二)1、导入:闭眼听,远处传来动听的音乐„„
2、初步感受乐曲:
《快乐的罗嗦》
(1)、导入:随着欢快的音乐,我们的旅行团来到了彝族的第二站——“云南民族村”。(点击图片:民族村录像欣赏和火把节)
(2)、点击画外音:你们真幸运,赶上了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
(3)问: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为什么?
(4)、小结:这首欢快的乐曲是彝族音乐《快乐的罗嗦》(点击图片:快乐的罗嗦)
(5)、问:你听出哪音乐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
(6)、启发学生回答:两个小朋友讨论一下。
(7)、小结:这段重复出现的音乐是这首乐曲主题音乐,它是彝族最常用的乐器“月琴”演奏的。(点击图片:主题音乐)
3、深入体验乐曲:
(1)、聆主题音乐:边听边哼唱。
(2)、动一动:教师示范表演
(3)、小组合作设计动作,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音乐。
五、评价小结:
1、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从云南归来,领略了云南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彝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和彝族小朋友成为好朋友。
(点击图片:情系彝族)
2、随彝族音乐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认真聆听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能感受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欢歌竞舞的炽热 情景。
3、在一系列活动中,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重点:感受彝族音乐、体验彝族音乐。
难点:欢快、热烈的歌曲演唱。
教学过程:复习《彝家娃娃真幸福》
听赏《猜调》
导入活动:猜谜。
什么长,长上天?什么长,水中间?什么长,街前卖?
什么团,团上天?什么团,水中间?什么团,街前卖?
欣赏歌曲《猜调》
第一遍完整欣赏:
师:歌曲里是怎么问的?答案是什么?这首歌与你们平时听到的歌有什么不同?
介绍歌曲:这首歌曲叫《猜调》,是我们云南小朋友游戏时唱的歌,一人问,另一人回答,这种形式就是对歌。
第二遍完整欣赏,感受歌曲诙谐的情趣。
第三遍完整欣赏,模仿歌里的小朋友唱歌,体验歌曲的诙谐。
有一首歌曲回答了刚才那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是怎么回答的。
(是用我们云南的方言演唱的,重点引导幼儿说出歌曲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听完后,你们有什么感觉?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唱歌的?你们能模仿他们唱歌吗?
三、评价小结:
1、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从云南归来,领略了云南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彝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和彝族小朋友成为好朋友。
(点击图片:情系彝族)
1、找春天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的一开始老师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答:春季)
那春天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去寻找春天,看看是是和大家想象的春天一样呢。(播放音乐)
学生用词语,句子来描述春天。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说的都非常好,用大家的话概括春天就是: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2、引导学生对古诗新唱的认识
刚才大家一起跟着演唱了歌曲《春天在哪里》,那大家想不想用另外的方式来赞美春天的美呢?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唱法:(出示古诗新唱)。同学们可以想想,在以往的学习中有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歌唱形式?对,以前学过的《咏鹅》《游子吟》都是这种诗与歌的完美结合。那好,既然今天这节课的主题是“春”,那大家先回顾下以前学过的哪些古诗是赞美春天的呢?
3、学生举例。让学生分别朗诵学过的古诗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根据家喻户晓的唐诗改编的歌曲——《春晓》。
二、古诗新唱《春晓》
(一)听赏歌曲
1、初次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播放音乐)
提出欣赏要求:在这首歌曲里面,你觉得与平常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呢?
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作曲家要把合唱与古诗朗诵融合在一起呢?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2、带着问题再次听赏《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
(二)按节奏朗诵古诗
1、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2、小组练习,教师巡视。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学生可用“呜”哼唱旋律。(要求:随节奏晃动身体,感受节奏的平稳,速度要徐缓,曲调要流畅、柔美)
2、难点解决:
(1)感受歌曲第二乐段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旋律如春风轻轻吹拂。发“呜”哼唱旋律。学生模仿,教师示范。
(2)加入古诗朗诵
(3)结尾句的学习,自由延长,声音越来越弱,切分节奏表现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3、歌曲中加入动作丰富表演。
加入动作:听、摇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听)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摇头)
共同演唱歌曲《春晓》并加入动作。
4、合伴奏演唱,加动作,分配演唱角色。
(四)古诗新唱(举一反三)
任选一首符合该旋律意境的五言绝句进行演唱练习。小组比赛。
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咏鹅》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一年级 科目:音乐
2、课时:1课时
3、教学准备:鹅图画、打击乐器、碟片
二、教学课题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2、明确休止符的用法,感受四二拍的强弱。
3、能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过程与方法:
1、激发兴趣,已达到诗歌和音乐的结合。
2、用小乐器、身边发生的东西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3、通过律动、表演来感受音乐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中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教学难点:休止符的用法,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三、教材分析
《咏鹅》是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一年级下册第八课《读读、唱唱》的第二课,本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古诗词内容。作曲者运用古曲“关山月”的韵律为古诗《咏鹅》配音乐,歌曲是四二拍,音域控制在六度以
内,没有大的跳进,曲调简单、清新、优美,琅琅上口,让学生在听觉、视觉的欣赏中加以朗诵、吟唱,使之感受到《咏鹅》这首歌中那特有的华夏情韵、栩栩如画的美境、天真活泼的童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情分析及策略: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因此课堂不能太死板,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启发和诱导,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
朗诵法、欣赏法、教唱法、聆听法、吟唱法、表演法
五、教学过程:
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
1.学生随音乐《幸福拍手歌》起立,跟老师做律动。2.师生唱歌问好,快乐的音乐四十分钟开始。激趣导入,新歌学唱
(一)导入歌曲
1、出示美丽的鹅图画。【百度搜索】
http://wenku.baidu.com/view/a4fdd8d549649b6648d74778.html?st=1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你们见过吗?说一说你看到它的样子吧。同学看了图你们还会想起哪一首古诗来呢?谁能来告诉老师?
2、齐读古诗《咏鹅》。【百度搜索】
http://wenku.baidu.com/view/a4fdd8d549649b6648d74778.html?st=1
3、出示歌谱。【百度搜索】
http://wenku.baidu.com/view/a4fdd8d549649b6648d74778.html?st=1
师:老师朗诵诗词,学生听一听老师朗诵的有什么不同?师相机讲解四分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并用手势帮助理解。(板书:四分休止符)
4、根据讲解,学生再次朗读歌词。
(二)学唱歌曲。
1、播放音乐视频,学生听歌曲,谈感受。【百度搜索】
http://wenku.baidu.com/view/a4fdd8d549649b6648d74778.html?st=1
师:请学生认真听听,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教唱歌曲。
(1)、师教唱歌词,学生学唱,并用手势表示四分休止符。(2)、再教唱,将四分休止符记在心里,自动空拍。(3)、师根据学生唱的不足的地方作为重点再教唱。
|
0
| 曲 项 向 天 歌。
|
|| 鹅,鹅,鹅。(4)、师生齐唱后,学生再齐唱。
(三)、巩固学习。
1、师生接力唱(2遍)。
2.播放音乐,拍手拍腿唱。(讲解拍的轻重)
3、两人合作拍手唱。
4、播放音乐,学生上台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拍手拍腿伴奏。【百度搜索】
http://wenku.baidu.com/view/a4fdd8d549649b6648d74778.html?st=1
5、拿身边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一边为歌曲伴奏,一边唱。
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你用心去发现。
(四)、创作表演,自我感受【百度搜索】
http://wenku.baidu.com/view/a4fdd8d549649b6648d74778.html?st=1
1、随着音乐师生一起跳一跳、唱一唱,体会鹅的悠闲自在。
师:我想这样来表演歌曲。(师表演)小朋友们,你们想怎样表演呢?(学生上台表演)师生围成圆圈一起表演,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
2、画一画,创作表演,展现鹅的美。(没有画画的同学,为画画的同学伴唱)课堂小结
1.有感情的齐唱歌曲《咏鹅》。3.一边唱歌一边跳着离开音乐教室。
六、教学反思 优点:
1、紧扣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从欣赏鹅图画到回顾唐诗《咏鹅》,再到学唱歌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听、学、唱、演几个步骤,使学生唱会这首歌曲。整堂课的教学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重难点突破。
体会鹅的形象和新歌的学唱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堂通过师生接力唱、男女生接力唱、拍手唱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感情演唱歌曲,明白休止符的用法。又通过乐器伴奏、表演、绘画的形式使学生体会到了鹅的悠闲自得的形象。
3、课堂氛围和谐。
整堂课的教学我都以学生朋友的身份进行教学,很快的和学生融为一体。当我出现错误是我会主动地向学生道歉,让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压力。当拍手唱和表演时我也会和学生一起进行,创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4、课堂结构完整。
从激情导入到新歌学习,再到唱歌表演离开音乐教室显得整堂课教学非常完整。不足:
课堂上采取的激励手段不是很丰富,个别学生没能投入到课堂。特别是课堂刚开始,学生胆小发言不积极,这和我的激励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对于课堂上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我觉得我的应对还是不够灵活。
七、教师个人信息
省份:陕西省 学校: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中心小学
姓名:龙艳红 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通讯地址: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中心小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大》《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怀。
2、观看《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的独特魅力。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的演唱。
教学难点: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的演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总结上学期学习的情况。
二、提出新学期新要求: 课前准备,课堂上的要求
三、欣赏《落雨大》
1、欣赏《落雨大》,谈谈听的感受?在哪听过?说了什么?
2、老师简介在旧社会,广东的一些习俗并学说广东话比如:穿花鞋,水浸街,上街卖……
3、看视频《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说说感想。
老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一首歌曲,代表了广东的地方特色。
四、有时间学读《落雨大》歌词,各种形式的朗读。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怀。
2、观看《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的独特魅力。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的演唱。
教学难点: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的演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练声。
二、玩一下手号,唱一唱短旋律:121、131、532、161
三、学唱歌曲《落雨大》
1、听范唱,拍节拍,感受情绪。
2、lu哼唱
3、读词。
4、唱词。
5、加律动,边做边唱。
6、分组演唱,各种形式的表演唱。
四、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怀。
2、观看《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的独特魅力。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的演唱。
教学难点: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的演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练声。
二、复习歌曲《落雨大》
三、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
1、听范唱:说说感受。
2、复习2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这首是2拍子吗?有何不同?
3、学习三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边听边拍。
4、用lu哼唱
5、读词,唱词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6、模仿石油工人的劳动动作来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下课。
2.感知音的高低
(三)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la”音高。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2、能用“do、mi、sol、la” 三个音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重难点:能用“do、mi、sol、la”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师穿上瑶族服装边唱边跳。带同学走进瑶寨。
二、节奏语言引入。教师请同学用这样的步伐跟教师去瑶寨。×× × ×|小朋 友 喽 ×× × ×|去瑶 寨 喽 口念歌词手拍节奏。
三、看。播放多媒体课件《瑶家儿童爱唱歌》,请同学观看瑶家儿童的歌舞。
四、唱.请同学一起来唱《瑶家儿童爱唱歌》教师可采用接龙游戏演唱。
五、动。熟唱后,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同学模仿瑶族舞步跳起来。脚步动作:左右左 跳;右左右 跳。
六、忆。启发学生在演唱中想想这首歌由哪些音组成。
七、创。请同学们用do,mi,sol,la创编歌曲。教师播放:课件1是由鼓组成的节奏图2/4 ×× ×× |×—| ×× ×× |×—| ×× ××|×× ××|××|×—||请同学用鼠标拖住do,mi,sol填入鼓节奏中,课件2是由桃子组成的节奏图。课件3是由三角铁组成的节奏图。
八、汇报表演。请同学演唱自编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la”音高。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2、能用“do、mi、sol、la” 三个音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重难点:能用“do、mi、sol、la”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玩玩、动动。
玩游戏:请同学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上挥手solsol mi |solsol mi|misol soldo| mimi mi|。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下挥手:domi mire|dore la|lare dola|dodo la|。
二、游戏。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特点,教师可从游戏感知”do、mi、sol、la”入手。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卡片,卡片上可能是do,可能是mi,可能是sol或la。教师弹奏do或mi或sol、la,听到弹奏的同学出示相应的卡片并打出手号唱出唱名。游戏后,请比较谁高谁低?
三、学唱
《小铃铛》播放课件《小铃铛》请同学跟教师一起唱《小铃铛》并轻轻敲击自制的简易铃铛。
四、巩固知识
请同学熟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
七、小结。
3.十个小印第安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唱游活动,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难点:能用“do、mi、sol、la”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游戏引入。
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听音乐自报编号进课室。
讲故事。看课件讲故事,鼓励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十个印第安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2、听唱歌曲。请同学们哼唱旋律、默唱歌词,然后跟唱歌词、学会歌。
3、背唱歌曲。请同学们边做跑跳步,边背唱歌曲。
4、与人文知识结合。介绍印第安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等。
三、即兴表演。戴头饰的十名学生,随着歌词里的数字一个个出场,跳印第安人风格的跑跳步,然后一个个躲藏起来。
四、接龙游戏。让十个扮演小印第安人的学生按顺序到同学中找其他人互换头饰和礼物,围着篝火多跳几遍,让全班同学都有机会扮演小印第安人参与跳舞和活动,达到全班体验音乐律动的效果。
五、小结
4.律动音乐《向前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愉快的心情歌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并参与律动。
2、通过学唱歌曲和律动,让学生感知音的长短。
3、通过即兴表演和自编歌词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唱歌曲《向前走》感受音乐,通过综合比较,初步感知固定的节拍、多变的节奏(长、段音)。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歌曲《向前走》。
1、听中动。听音乐,让学生在课室内原地踏步,然后一个一个地排队向前走,口念一二三四……
2、画画、涂色。首先比较两支铅笔,把长的笔涂上颜色,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书中节奏色块,听音乐比较音的长短。
3、听中读。听音乐朗读《向前走》的歌词。
4、唱歌曲。学生把歌词按节奏朗读顺畅后,也提醒学生整首曲子要以进行曲的速度来演唱。
5、自编动作。请学生随音乐自编律动。
6、游戏活动。请学生扮演三个不同年龄的人物角色进行律动,在活动中体验走步时的节奏感,快步时的节奏感,跑步时的节奏感。
三、小结
5.感知音乐力度
(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2.能用自己好听的声音歌唱歌曲。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难点:表现歌曲的各种节奏,并能以好听的声音进行歌唱。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火车跑得快》
1、师:你有朋友吗?你听过火车的声音吗?
2、教师放歌曲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提问?(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讲的是什么事?
(3)你想用怎样的心情歌唱这首歌曲?
3、教师请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动作体会拍皮球的动作,同时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
4、教师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以轻快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朗诵歌词。
5、学生随教师进行歌词的学习。
6、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以清晰的吐字,愉快的情绪尽心个歌曲的歌唱。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渐强 渐弱表现等。
四、小结。
6.学唱中外童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儿歌的节奏,利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尝试创编节奏游戏。
2、准确合拍地演奏儿歌节奏,培养节奏感和对节奏的兴趣。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
1、放音乐《拍手谣》,师生根据儿歌节奏,共同边拍手边复习儿歌《拍手谣》。
2、鼓励幼儿尝试用手进行节奏和节拍的练习。
老师提问:除了可以用这样的节奏来朗诵外我们还可以怎样玩呢? 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不满足于只拍一个地方,而是把身体各个部分都用上了,玩得不亦乐乎!表演的气氛空前高涨,教师和同伴的表扬,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3、继续鼓励学生用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尝试。
有的学生儿用手拍腿;有的幼儿双脚交替踏;还有的学生用手打响声。
4、教师讲评:表扬所有学生的创编行为,激发他们对节奏的继续探索。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
2、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3、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看看
播放课件《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带学生参观唐老伯的小农场,在农场里看到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
二、听听
请学生听听教师在农场看到的。如,教师可模仿迪士尼乐园里的唐老鸭音色演唱《唐老伯有个农场》,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
三、模唱。
请同学们模仿教师的演唱音色进行学唱。当唱到“这儿吱吱吱,那儿吱吱吱,处处吱吱吱”时,用“p”的要求唱出各种动物的神态。
四、敲敲
请学生自选敲击乐器为《唐老伯有个小农场》伴奏。示意学生敲击的动作应有重有轻,要按书中提示的敲击,并要明确打击乐的伴奏地位。7.认知音乐节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毛驴》能背唱歌曲,让学生自然、轻快声音来演唱曲。
2、通过欣赏图片、综合体验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3、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加以想象、创作模仿。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的八分音符的节奏。教学教具: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图片,玩个游戏,让学生分辩动物,看看唐老鸭农场有哪些动物。
a.老师拿出两张图片一张是马,一张是小毛驴,左手同学说说老师左是什么图片, 右手同学说说老师右手是什么图片.b.师:说说马与小毛驴的区别.c.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国老,骑着小毛驴遨游天下的形象流传至今,影响广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骑着毛驴过着快乐的生活。驴的优点之一是勤恳。驴的优点之二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毛驴》能背唱歌曲,让学生自然、轻快声音来演唱曲。
2、通过欣赏图片、综合体验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3、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加以想象、创作模仿。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的八分音符的节奏。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1、师:这节课学习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小毛驴》,聆听一次音乐找出《小毛驴》的叫声,并且进行模仿叫声。扳书: 3 3 3 3 3 3 ︱2 2 3 2 ︱1—︱ 咕 噜 噜 噜 噜 我 摔了 一 身 泥
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轻巧的模仿声,保持笑脸来发声。指导学生正确用咕、噜、等音来发声,并在自然中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2、歌曲旋律,用Lu来跟钢琴模唱旋律。
3、唱谱两遍来,熟悉旋律。对歌曲的旋律熟悉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毛驴》能背唱歌曲,让学生自然、轻快声音来演唱曲。
2、通过欣赏图片、综合体验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3、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加以想象、创作模仿。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的八分音符的节奏。教学教具: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3、节奏歌词练习。
老师范唱歌曲,听后教师用打击乐器来念词.用打击乐器或用拍手的形式,进行节奏训练,为歌词伴奏。让学生熟悉歌词,风趣的特点来感受歌词,并掌握节奏。
4、学唱歌曲 a、学生随琴演唱歌曲.b、学生唱熟歌曲并背词,学会歌曲。教师再放一遍歌曲.5、填谱,让学生再次熟悉旋律的走向。让学生说说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毛驴》能背唱歌曲,让学生自然、轻快声音来演唱曲。
2、通过欣赏图片、综合体验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3、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加以想象、创作模仿。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的八分音符的节奏。教学教具: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三、综合体验
师:你们可以为你自己养的开心农场起个名字,相互参观农场。生:分组分角色来表演,学生自由展示他们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让学生走进愉快中的音乐,并学会歌曲。
四、音色听辨
欣赏《Donkey Donkey I Beg You》让学生感受一首英文的小毛驴的歌曲,走进音乐世界,并在农场里开音乐会。
五、小结:爱护我们动物,保护好环境。热爱大自然,懂得欣赏动物的美。让我们生活越来越有趣,如歌般的美好。
8.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小鸭与大灰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2、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播放管弦乐曲《小鸭与大灰狼》,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一个发生在河边的故事。
二、欣赏音乐中的动物型形象。
教师可启发学生听辨哪些音乐是小鸭子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哪些音乐是大灰狼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可用什么动作来表演?
三、表演音乐剧。
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大灰狼,全班同学进行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四、评价。
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为表演最好的一组,评出最佳表演组。
9.感知音乐节拍 第一课时 学唱歌曲《划船比赛》
一、听中感受
播放《划船比赛》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感受海南民歌风格。
二、跟读歌词
学唱前,可提示学生跟着老师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
教师可先范唱,然后学生再跟着录音唱,反复数遍。教师要关注有差异的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大胆的跟唱。
四、听中比 请同学听老师唱教材中第31页的歌曲,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同学们在音乐中感受3拍子与2拍子的特点。
五、动中创
“划船”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又最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它既可以作为体育竞技项目,又可以作为休闲娱乐。
六、汇报表演
让全班同学围成圈坐下,观看各组在“舵手”的指挥下,如何去拼搏、去争上游。各组推荐代表与教师组成评委会,选出冠、亚、季军并上台领奖。七.小结。
10.音乐游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语言感知三拍子;通过歌唱《小小的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意境。教学重点:
1、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2、感受古诗特有的华夏情韵、如诗如画的美境。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初步感受。这是一首湖北民歌。民歌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来抒发儿童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2、感受歌曲。先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述与音乐风格。
3、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带着学生小声唱。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唱准曲中衬词,感受la的音高。
4、学新手号。学习新手号,做教材第41页的活动“唱唱”。
5、师生互动。学生演唱歌曲,教师用牧童笛伴奏;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自选感受由四个音构成的湖北民歌《牧童谣》的风格。
三、表演 鼓励学生表演歌曲
四、小结
11、感知音的高低
(四)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3、5、6三个音的手号,增加2的手号。
(2)能随音乐演唱《牧童谣》。
(3)能自己打手号唱出歌曲1、2、4小节的旋律。教学重点:打手号唱出歌曲1、2、4小节的旋律。尤其是最后一个音2的手号和音准。
教学过程:
一、模唱1、2、3、5、6
1、教师介绍小音库的新朋友2.学生模唱五个音符。
2、比比谁更棒。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课本中的打手号练习,并分组接龙演唱,比一比哪组学生的音高和节奏唱得准。
二、学唱歌曲《牧童遥》
(一)新课导入
1、情境导入:教师用语言和表演,带学生走进牧童的世界。
2、感受歌曲:先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述与音乐风格。
3、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带着学生小声唱。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唱准曲中衬词,感受la的音高。
4、学新手号:学习新手号做课本中活动“唱唱”。采用其他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音高观念,如用蹲表示re、坐表示mi、站表示sol、举手表示la与唱名加显示节奏的方法巩固音高观念。
5、师生互动。学生演唱歌曲教师用牧童笛伴奏;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自选敲击乐器伴奏。师生共同感受由四个音构成的湖北民歌《牧童谣》的风格并通过对唱等方式有表情地唱出味道。让学生不断巩固re、mi、sol、la 四个音之间的相对音高。
12.到这里来享受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教学重点: 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谈母爱
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欣赏有关摇篮曲的图片,回忆自己的童年
3、故事一盘土豆激发情感,走进舒伯特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
1、欣赏大师作品《摇篮曲》感受情绪、速度、力度
2、采用听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观察旋律特点,发现重复句,了解曲式结构
4、难点突破:(采用的方法:体验式)12.到这里来享受音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教学重点: 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教学过程:
感受摇篮“摇的的感觉”对比不带附点和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装饰音的演唱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
三、创设情境,戏剧演绎
1、即兴创作表演母爱的情境(大胆表现)
2、生生,师生评价
五、释放情感
1、学生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2、大师事迹延伸:深入大师的情感世界体验母爱并介绍“歌曲之王”伯特的其他伟大著作和对生活的态度
七、课后延伸——进一步走进舒伯特的情感世界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创作灵感等方面
13.《落水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雨中情景的歌曲,并能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落水天》
2、学唱歌词、旋律,体验歌曲情感,感受广东民歌的美。教学重点:感受客家民歌的旋律特点,把握歌曲情绪,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歌
教学难点: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听广州童谣《落雨大》进入课室。(律动)学生唱,谈感受。(表现一种轻松活泼的雨中情趣)
二、把握情感,演绎歌曲。师用客家方言唱《落水天》。学生谈感受(出示课题)
1、师讲歌曲背景及表达意境。(出示歌词)
2、学生学唱歌词。
①师带唱 ②再唱,注意客家方言的咬字。(律动)③解决难点。示范。④完整唱。⑤引导把握歌曲情绪,体验“真可怜”的心情。再唱,师伴奏。⑥加上律动。
13.《落水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雨中情景的歌曲,并能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落水天》
2、学唱歌词、旋律,体验歌曲情感,感受广东民歌的美。教学重点:感受客家民歌的旋律特点,把握歌曲情绪,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歌
教学难点: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1、唱旋律、感受旋律特点。①师唱旋律,讲装饰音的唱法。
②学生唱旋律。③分析旋律、节奏。学生谈感受。再唱歌词,把握情绪。
2、学生设计动作,情景表演,再次体验歌曲意境。
3、学生唱,师加入二声部。(出示歌谱)学生二部合唱,师引导和谐的声音演唱,学生谈二部合唱感受。
三、自主创编,体验乐趣。
引导学生二部创编活动。(分小组讨论)展示(学生评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再唱。
四、总结归纳,激发探究。
14.唱唱 跳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学会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边歌边舞。
2、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了解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风情。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自由组合创编。
教学难点:歌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学生演唱时能吐字清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娃哈哈》)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新疆舞录象)师:你们看,这些舞蹈的小女孩,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 师:对,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师:对,最有代表性的土特产是哈密瓜和葡萄,新疆的哈密盛产哈密瓜,吐鲁番盛产一串串紫葡萄。
三、节奏训练
师:今天,我们就请吐鲁番的姑娘带领我们到葡萄园去摘葡萄,好吗?
14.唱唱 跳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学会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边歌边舞。
2、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了解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风情。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自由组合创编。
教学难点:歌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学生演唱时能吐字清晰。教学过程:
1.师:你们看,葡萄园里的葡萄真多,一串串都垂下来了。在每一串葡萄上都有节奏,请你根据老师拍的节奏,把相应的葡萄摘下来。(学生摘下葡萄以后,高举葡萄让全班同学一起拍一拍。)
2.师: 小朋友真棒,把成熟的葡萄都摘下来了,那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呢?找一位好朋友站在一起。拍一拍《娃哈哈》的节奏。(播放音乐《娃哈哈》)
3.师: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要一起分享快乐。(几个人排成一排,高举葡萄。)全班小朋友一起拍一拍。(音乐《娃哈哈》)
14.唱唱 跳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学会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边歌边舞。
2、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了解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风情。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自由组合创编。
教学难点:歌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学生演唱时能吐字清晰。教学过程:
四、新授歌曲《娃哈哈》
师: 刚才我们跟这位新疆的女孩在葡萄园了摘了许多葡萄,心里特别快乐,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听一听新疆的歌曲吧!师:好,你们跳得真棒。
五、编创活动
师:新疆人民是最热情的,来,让我们邀请客人、朋友一起跳起来吧!(音乐《颂祖国》)
六、在愉快的新疆音乐中结束此课歌曲《哈哩罗》
14.唱唱 跳跳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哈哩罗》,学生能体验歌曲中富有拉丁美洲的节奏特色:进而体会特立尼达民族中所表现的音乐风格特色。教学重难点:学生能体验歌曲中富有拉丁美洲的节奏特色: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二、学唱《哈哩罗》
1、复习知识。
教师请学生做一个游戏“跳格子”,参照教材 “玩玩”的提示进行。
2、学新知识。
教师请学生做活动“拍拍”。参照教材。教师让学生先一行一行地进行,再一竖竖地进行,还可以“之”字形进行等。如“→
”“↓↓”“ ↑↓↑↓”→
3、看看动动。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哈哩罗》,学生边看边随音乐跳动。
15.我要做好孩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教育学生说话要诚实,有错就改。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一、组织教学 初感音乐
1、听音乐进教室。
(听《好孩子要诚实》的伴奏音乐,轻松愉快的拍手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
二、故事导入 创设情境
师:(课件出示组图)看看下面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1.玩耍2.闯祸3.逃罪4.认错),你看懂了哪一幅?给大家说说!学生分别讲解每一幅图,互相补充、各抒已见。教师顺势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四幅图其实有必定的联系,让学生互相讨论,加以想象,组织一段语言。
三、唤起共鸣 自由感觉
1、感受音乐。
(放音乐)听一听,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 学生感受整体的音乐,并试着领悟歌词大意。
15.我要做好孩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教育学生说话要诚实,有错就改。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2、视觉感受。
(出示画面)学生凭着歌词大意讲解画面,教师复述
画面小故事并与学生用神态和语言互相交流,字里行间要渗透做人要诚实,犯错就要敢于承认的道理。
3、学习歌词。
(打出字幕)随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拍手齐读歌词;
分组、分角色朗读歌词。在学的过程中多变化形式,语言中加点花样,把学歌词当成一种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枯燥,而且很愿意学,很有兴趣。
4、学习歌曲。
①随琴哼唱歌曲。②听录音范唱。③师生同唱。④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通过介绍鼓的家族,能以看、听、摸得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感受鼓的不同的音色。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且提高学生对音乐中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生练习
二、音乐实践活动
学唱歌曲
方法步骤:
(一)创设情境、学唱歌曲
1、导语:刚才小朋友跳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坐好。因为老师想给你们听一首歌曲。歌曲里也给大家介绍了一面特殊的鼓,请大家仔细听歌词,听听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呢?
2、学生说一说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鼓?
3、这首小鼓响咚咚啊,它有一个特点,歌曲总共有四个乐句,而每个乐句的节奏都是一样的,就是刚才小鼓和我们打招呼的那个节奏。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介绍鼓的家族,能以看、听、摸得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感受鼓的不同的音色。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且提高学生对音乐中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仔细看,每一个乐句后面都有一个长音,他们分别是1-3-5.(2)一边做手势一边唱。
(3)我们还可以用身体来表示这三个音的音高:(1)蹲、(3)半蹲、(5)站。
4、复听歌曲,并为歌曲打拍子。(注:强弱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读的强,学生也要读的强,老师读的弱,学生也要读的弱。)
6、采用听唱法教唱歌曲。学生如果能力有限,教师适当带领他们唱。
16.看画听歌――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播放乐曲《司马光砸缸》,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
二、看看,讲讲。
播放课件《司马光砸缸》,从音色上感受角色。
三、表演音乐剧。
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司马光和小朋友,全班同学进行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课
题 《 红 眼 睛 绿 眼 睛 》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3、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片断。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教学难点 记忆歌词 教具准备 图片“红灯牌”“绿灯牌”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2、师: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应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带着,走人行横道,注意看车,看红绿灯信号等等。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可以通行。
3、听音乐,做游戏。
找一名同学手拿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生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起绿牌子。
4、跟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
二、看图表、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牌子,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
2、看图表,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教师将红绿纸牌换成画有吸烟、鸣喇叭、走人行横道、废品扔到垃圾箱等图案的标志,请学生们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应禁止的,需要亮红灯;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绿灯。然后请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或行为表现出来。
课堂小结:我们不仅要上课遵守课堂行为规范,还要遵守交通规则
板书设计
《 红 眼 睛 绿 眼 睛 》 遵纪守法好少年
课
题 《 小 蚂 蚁 》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小蚂蚁》。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专心听音乐的习惯。
3.通过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同时主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 感受和表现歌曲。教学难点 歌词的记忆。教具准备 课件、小蚂蚁头饰,学生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l)让学生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2)做一个拍手律动。让学生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听着音乐做两遍)。二.导入新课。
(提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教师提问:“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学生回答:“蚂蚁的群体性很强;善于合作;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蚂蚁懂得天气,一到下雨天他们就把家搬到树上;蚂蚁注意积蓄,具有吃苦精神;蚂蚁的种类很多;蚂蚁的分工不同,有指挥的、有传信的、有搬运的、组织得很有秩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提示、引导,给予表扬。然后播放音乐课件;(几幅蚂蚁图)第一幅:蚂蚁面对面相互用触角问好(体现蚂蚁讲文明、懂礼貌)。
第二幅:蚂蚁排队搬运粮食,同时有指挥的,有传信的,各有分工(体现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
第三幅:蚂蚁集体搬运一种大的食物(体现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合作精神)。
边放画面,边放《小蚂蚁》伴奏音乐,教师达朗诵歌词,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记忆小蚂蚁的特点。然后教师总结:蚂蚁这样讲文明、懂礼貌,蚂蚁能做到的,我们更能做到。接着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教师说蚂蚁的行为真值得我们歌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蚂蚁的歌曲,歌名就叫《小蚂蚁》。
(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三.听录音唱。
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小蚂蚁》这首歌曲,体会情绪,感受节奏。教师边听音乐,边加上动作表演一遍。
听完后,让学生观察大歌谱(课件),教师领学生数出一共有16小节旋律,前八小节是第一大乐句(教师视唱),后八小节是第二大乐句(再现唱),然后提问:谁观察出两个大乐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时教师拍着手,唱着音高,拍出节奏,让学生边观察边感受,找出两大乐句节奏相同,音高木同的特点。4.朗读歌词。
让学生先听教师跟着音乐按节奏读一遍歌词,然后学生再听着音乐接节奏朗读一遍。5.填唱歌词。
先听录音范唱,小声跟唱一遍歌词,再听伴奏音乐跟唱一遍。6.做歌词接龙游戏。
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歌词,让学生做歌词接龙的游戏,先是老师和学生接龙,然后学生分组接龙,采用出声接龙和默唱接龙交替进行,直至学生掌握记熟歌词。7.表现歌曲。
板书 设
计
《 小 蚂 蚁 》
蚂蚁讲文明、懂礼貌
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
课
题 《
小
胖
胖
》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胖胖》。
2、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了解领唱与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教学重点 设计表演动作 教学难点 如何由有声的演唱过渡到“无声的”演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内心节奏的目的,以及在演唱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具准备 录音带、节奏卡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上节课做的游戏。
二、教师演唱歌曲《小胖胖》。
1、教师演唱,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对小胖胖的行为作出判断,举红牌或举绿牌。
2、教师将歌曲中“领唱”与“齐唱”两部分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并同时表演两种不同的角色。学生判断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叙述者与听众)?
3、教师演唱,学生分两组分别表演叙述者与听众两个不同的角色。
三、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
1、学生跟老师学唱歌曲。
2、学生一边唱一边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学生分两组对唱并表演。
四、领唱与齐唱
1、教师唱“领唱”部分,学生唱“齐唱”部分。
2、学生唱“领唱”部分,教师唱“齐唱”部分。
3、学生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领唱、齐唱、对唱等。
五、课堂小结:我们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学生。
课
题 《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培养学生有表情唱歌的能力。2.能说出沙锤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培养学生能正确的感知美,理解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教学难点 1.学生探索沙锤的不同节奏型的演奏。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时,强弱力度的控制。
2.学唱歌曲时,对歌词的记忆。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电子琴自制打击乐器沙锤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听“春天”
1.组织教学:听《大雨和小雨》的音乐,进教室,老师和学生一起做律动, 师生问好。
2.猜谜语激趣导入:
二、说“春天”
1.引导学生说“春天来了,下起了小雨,我们的身边会有什么变化?”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对自然景象的观察,然后说出春天来了周围景色的变化。2.欣赏歌曲:《小雨沙沙沙》并请学生模仿下小雨的声音,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三、唱“春天”
1.请同学们静静地听,歌中有谁,说了些什么?”
2.播放背景歌曲出示歌词学生有感情地自己读。3.跟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4.教师范唱。
5.用听唱法教唱歌词。
6.学生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谱。
7.请同学们拿出彩笔把两句完全相同的旋律涂上颜色。8.学生完整地齐唱歌词。9.分组齐唱、分角色分句唱。要求学生要有表情地演唱。
10.认识沙锤,并学习其演奏方法。出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演示沙锤的基本演奏方法。出示:“大雨、小雨、雨过天晴”景象的三幅图,让学生用沙锤演奏 11.用沙锤为歌曲伴奏。
12.歌表演,用动作来表现我们的歌曲(探讨、创编)
四、小结:
1.请学生说说,通过学习歌曲《小雨沙沙沙》懂得了什么? 2.下课,伴着歌声让学生律动走出教室。
课
题 《春天音乐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培养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3、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音乐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 教学重点 欣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学难点 学生用声音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音乐会》是否贴切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1、学生随《森林狂想曲》进教室。
2、音乐礼仪:师生问好。
二、进入情境:
1、描绘春天:
(1)从刚才我们进教室的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2)你们喜不喜欢春天?为什么喜欢春天?(3)你是怎样感受到春天已经悄悄来临了呢?
2、了解春天:看录像,了解春天的自然常识。
三、新授:
1、导入新课:
(1)你们喜欢春天的音乐么?看过音乐会么?
(2)看过什么样的音乐会?你印象中的音乐会是怎样的?
教师总结:你们看过各种各样的音乐会,但是有一场音乐会你们肯定没看过,那就是《春天音乐会》。
2、了解春天的声响:(1)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A、春天是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歌声来互相问候的? B、你能不能模仿一下?(2)听录音,学生回答:
师:老师这也截选了一组有关春天的声响,你们听听表现的都是什么?
(3)听后,教师总结:如果把这几种美妙的声音交错在一起,就象是开了一场音乐会。
3、出示课题:《春天音乐会》
4、欣赏春天:
(1)听听都有谁参加了这场音乐会?(2)教师简笔画并介绍春笋。(3)教师和学生合作读歌词。
5、歌唱春天:师生跟着录音演唱,感受音乐的美并理解音乐内容。
6、感受春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你们喜欢春天开的音乐会么 ?想不想参加呢?
(2)你们得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来参加?(身体的动作、声音、周围物品的声音)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后随着录音感受《春天音乐会》。
7、表现春天:用打击乐器伴奏,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1)听听打击乐器的声响并做《找朋友》的游戏。(2)分组表现歌曲的角色,找同学扮演春笋指挥。(3)学生可以用相同的打击乐器表现不同的角色。
四、喜欢春天:创造性发挥,培养学生的 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1、学生分成四组表现春天四重奏。
2、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并用自己制作的沙球演奏。
3、除了音乐,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式赞颂春天?
4、与其他学科的文化相结合:集体朗读课文《春天来了》。(教师展示课件)
五、小结:
1、总结本单元的内容:今天我们参加的是春天音乐会,下次将参加夏天音乐会。现在让我们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体会一下春天的味道。
2、学生随《森林狂想曲》走出教室。
课
题 《春天悄悄来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学难点 通过音乐活动《春光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在预先不告诉学生曲名的情况下,播放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
2、让学生为该曲命名。
3、告诉学生曲名。
4、再播放一遍《春天悄悄来临》,同时,播放有关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冰雪消融的音像资料。
5、启发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等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二、用课本上的插图引入音乐活动《春光好》。
1、介绍有关“春游”、“春耕”的常识。
2、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何用声音、语言、动作来表现“春游”和“春耕”。
3、用多种打击乐器模仿“春游”、“春耕”的音响,可参照上述音乐材料分析。
三、拓展延伸
1、结合课本上的插图图画,鼓励学生创编以“春游”、“春耕”为主题的音乐游戏。
2、用声音、语言、动作等表现“春游”、“春耕”游戏中的情节。
课
题 《云》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云》。2.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附点二分音符,歌曲演唱中的一字多音和音准。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形象,表现歌曲情境。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聆听《云》伴奏音乐
1、谜语:天上有个魔法师,老爱喜欢做游戏;
变牛变马又变羊,大家看得笑嘻嘻。
2、讨论:
(1)出示白云和乌云卡片。听音乐,你觉得适合哪张图片?为什么?(《海上风暴》片段)
(2)那你觉得“白云”的音乐应该是怎么样的?
(3)再听音乐,你满意吗?为什么?(歌曲伴奏)
3、随机反馈教学
(1)根据音乐想象情绪画旋律线
(2)自由探索听辨音乐节拍及感受节拍特点
(3)自由模拟“云飘”律动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师生互动创设音乐情境,同时互动分析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特点,为歌曲学习作好情感铺垫和知识铺垫。
二、歌曲学习
1、录音范唱教师范唱
2、看方格谱尝试按节奏念歌词
3、学唱歌词第一段
随机指导:A、一字多音及音准 B、高位置演唱及气息控制
4、自学歌词第二段:指导“点儿”儿化音的演唱
5、完整演唱歌曲
6、分组尝试,自学看谱用碰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7、自由组合表演:
分工情境表现:“白云”、“帆船”“雨点”。
8、组合表演:打击乐器、表演、演唱组合
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运用方格谱进行歌词的尝试学习,运用字母谱进行歌曲旋律的视唱练习,初步培养学生音乐课本的解读能力。同时,尊重学生,随机指导解决演唱难点,训练低年级学生初步的演唱技能。
三、填词练习
1、谈话:“春雨落下来,还会落到哪些地方呢?”
2、自由组合创编填词练习。(小黑板出示)
3、按自由组合读拍填词。
4、配乐歌谣朗诵。(歌曲伴奏音乐)
5、尝试演唱填词的歌谣。
6、创编歌谣表演唱。
挖掘教材内容,学科综合进行音乐拓展学习。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开展填词、读拍、朗诵、演唱等系列尝试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歌曲演唱技能。
四、课外拓展
1、讨论:“云变成雨,那云是谁变的呢?”
2、“超级变变变”:听组合音乐“水声?云?小雨沙沙”进行流水——云——雨的自由律动演唱。
3、听组合音乐律动出教室。
通过游戏,通过音乐进行有关学科知识渗透,同时,课堂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音乐学习。
课
题 《小动物在唱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
2、通过歌表演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教学重点 进一步感受声音的强弱,掌握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教学难点 进一步感受声音的强弱,掌握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钢琴、打击乐器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体验感知
1、教师出示大鼓和铃鼓,请学生敲击这两种乐器,感受乐器的声音力度: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强?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弱?
2、在音乐中“强”用什么表示?“弱”用什么表示? f 强
p 弱
出示卡片:
3、播放录像:
A:小女孩敲击碰铃。
B:新年晚会上人们静听新年钟声。
4、教师提问:
谁发出的声音强?谁发出的声音弱? 在音乐中怎么表示? f 强
p 弱
二、巩固提高:
1、复习歌曲《小动物唱歌》
2、你能背唱这首歌曲吗?
3、引导学生注意发现歌谱中出现的“f”和“p”,引导学生知道,“f”是强,出现此记号时,应该唱的强一些,“p”是弱记号,出现此记号时,应该唱的弱一些。并请同学们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
三、拓展练习
1、拿出自己绘制的头饰,粘在老师准备好的空白头饰上,戴在头上参加歌表演活动。
2、演唱形式可齐唱、可领唱,可创编歌词演唱;表演中可拍手,模仿所叫的动物的典型动作。
四、课堂小结:
1、本世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是否从同学身上学到了一些知识?
课
题 《咏鹅》
《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会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通过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体会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学重点
1、学习《咏鹅》,感受中国古诗的韵味,体验乐曲中“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体会乐曲《口哨与小狗》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教学难点
1、学习《咏鹅》,感受中国古诗的韵味,体验乐曲中“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体会乐曲《口哨与小狗》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课前交流,激发兴趣:
活动: “古诗大赛”
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以前,组织学生进行此项活动。看谁背诵的古诗多,准确。
一.组织教学
1.师:请小朋友们听音乐(播放歌曲《春晓》)进教室(站立)2.师生问好:上课,小朋友们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谁知道刚才播放的这首欢快的歌曲题目是什么? 生:《春晓》
师:真聪明!对,《春晓》。《春晓》的歌词是一首唐诗,你们会背吗?(生:会)好,老师起个头,会的小朋友一起来背诵。(生:背诵)小朋友们真棒!你们知道《春晓》是描写哪个季节的吗? 生:春天
师:为什么说描写春天? 生答。
师:嗯,说的很好。那在春天你还有哪些发现呢? 生答。
师:1..你发现小草变绿了,真不错!2.嗯,花也开了,说的很好!3.你观察的真仔细。师: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老师真想到外面走走,你们呢? 生:也想
师:不但大家想出去走走,就连小动物们也纷纷从家里走出来了。师: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咏鹅》歌曲伴奏FLASH课件)生:鹅
师:嗯,一群漂亮的大白鹅,他们在做什么呢?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下吗? 生答。
师:你说的真好。
师:小朋友们看,这幅画面中的鹅在水中游的是多么的悠闲自在呀,它们游水的姿态美吗?(生:美)回答的真响亮。
(一)了解古诗
师:你还能用诗来描绘一下吗? 生:《咏鹅》
师:真聪明!你引用了唐代一位小诗人写的古诗《咏鹅》 师:那你知道这位小诗人是谁吗? 生:骆宾王
师:那老师来告诉你,这位小诗人名叫骆宾王。(对,是骆宾王。)他写这首诗时,年龄和我们差不多大,只有七岁呢,因为这首诗写的特别好,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
(二)读古诗
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朗诵古诗《咏鹅》(播放背景音乐)
师:你们读的真不错。这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古诗,谁能说说看它写了些什么? 生答。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骆宾王用简单的四句诗就把鹅那优美的体态以及对鹅的喜爱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三)探究新知 探究一:
1、学习歌曲《咏鹅》
2、教师为学生讲解诗词的含义。
3、教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体会诗意。
4、教师范唱。
5、学生跟录音唱歌曲。
6、体会歌曲悠闲自在的情绪。探究
二、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1、初听乐曲:
(1)你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2)除了小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2、再听乐曲:
(1)主人与小狗在做什么?(2)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你如何表达歌曲中的情绪?
提供给学生简单的打击乐器或提醒学生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
三、巩固拓展:
对比这两首乐曲的情绪:
《咏鹅》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口哨与小狗》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表现怎么样?
2、你有哪些收获?
将今天学习的歌曲《咏鹅》唱给爸爸妈妈听。
板 书 设
计 咏鹅
口哨与小狗
悠闲自在 欢快活泼
×
×|×
0|××
×× | × —|
鹅
鹅
鹅,曲项 向天
歌。× ××| ××
×| ××
×× | × —||
白
毛
浮绿
水,红掌
拨清
【小学一年级音乐唢呐配喇叭教案音乐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06-22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0-11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可爱的动物》教案11-18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10-06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09-28
音乐教案-小学五年级音乐十册第二课教案11-08
小学二年级音乐公开课教案09-22
教案小学四年级音乐《种太阳》10-25
鄂教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