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工业革命

2022-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英国的工业革命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对工业革命经济社会发展的阐释

[摘要]古典经济学对发展问题的思索主要集中三个方面,自由、人口、社会公平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自由是经济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这一思想同时体现在他们对人口、社会公平等问题的理解上。古典发展理论为当时英国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但同时也存在着理论上的谬误。

[关键词]英国,工业革命,古典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

[

一、发展问题与工业革命

20世纪经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有关研究不仅关注当代现实而且还关注经济发展的历史,其中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库茨涅茨的《各国经济的增长》等都深入地探究了发展的历史问题。发展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门类成形较晚,但有关发展的研究却早已存在。英国工业革命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经济增长的开始,据P.迪恩和W.A.科尔在20世纪60年代的估算,1745—1785年间的国民实际产出年均增长率为0.9%,年人均产出增长率为0.3%,到1780-180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8%,人均产出增长率为0.9%。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的近100年的时间里,英国第一个完成了经济结构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的转变。工业革命开始前英国农业的产出份额可能占到国民产出的40%~45%,工业为20%~25%。到1801年是农业的产出份额为32.5%,劳动力就业份额为35.9%,同时工业的产出份额为23.4%,就业为29.7%。1851年工业革命结束时农业产出缩减到20.3%,就业为21.7%,相对的工业产出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上升到34.3%,就业上升到42.9%。工业革命的历史就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古典经济学就是工业革命时代的经济学,对发展问题的关注构成了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许多经济思想史学家都认可经济发展研究最早即源自亚当·斯密。

二、古典经济学对发展问题的观点及分析

古典经济学理论由研究工业革命时代的现实问题而形成,因此有关经济发展的理论也是针对当时的实际问题提出的。亚当·斯密、马尔萨斯、李嘉图等经济学家在一些关键的发展问题上都作出了系统的阐述,并对当时的经济社会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就仅三个最重要的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自由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亚当·斯密是公认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开创者,也是工业革命的亲历者。尽管他从未使用过“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概念,但经济发展问题的确是斯密所关注的最重要的主题。对他来说,增长就是“国民财富”的增长。斯密认为增进生产的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分工,不过他显然并不太注重技术性因素在当时的作用,他关注的是国民财富增长的道路问题。他将政治经济学定义为“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科学”。这就意味着经济发展并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与政治密切相关的问题。在他看来,实现国民财富增长的唯一和最有效的道路就是自由。斯密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意志自由行事,不仅有利于最好地实现个人利益,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公共利益。增加国民财富的具体办法则是增加投资和劳动,资本和劳动的合理使用必要求二者之间保持一定的均衡比例,而这种均衡的实现必须通过自由来达到。斯密的理论是在自然法哲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但他之所以将自由作为经济发展之路卻绝非是单纯的理论演绎,而更重要地是从英国的经济现实得出的结论。重商主义至少在斯密时代以前都是英国主流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不仅以与邻为壑的商业顺差论为核心,而且崇尚君主强权,通过专制君主维护特定群体的商业垄断地位,如行会、特许公司等。同时,家长制的统治思维在政府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上也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二者相结合就形成了政府维护特定群体经济垄断地位的理论根基。1555年的《织工法》、1563年的《工匠法》和1662年的《居住法》等法令,直到工业革命时代都是有效的法律。这些法律要么维护某些利益集团的垄断地位、禁止自由从业和投资,要么限制资本和劳动自由流动。斯密对这类法律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他说:“它妨碍劳动的自由流动……贫民除了在所属教区内,就不易取得居住权,甚至不易找到工作的机会……而且使贫民不能转地劳作。”它造成的直接经济恶果就是“妨碍劳动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从而使劳动和资本不同用途的所有厉害有时候出现非常令人不愉快的不均等”。压制投资和劳动自然就成了阻碍国民财富实现增长的最大的障碍,因此对斯密而言,道路问题远比技术问题来得更迫切、重要。倡导经济自由就成为了斯密增长理论的核心。实现经济自由的关键在于,国家不能为维护某些群体的垄断利益而限制全社会经济活动的自由。因此,他主张政府对于经济活动应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听凭“一支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确切地说,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观就是自由放任,就是政府不应对经济实施管制。当然,为了确保经济发展有一个和平、有序的外在环境,政府仍要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设立验证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除此之外,政府就不应再有其他作为,政府的作用就是充当好经济发展的“守夜人”。

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理论非常切中18世纪的英国经济问题,当时,尚在重商主义和家长制理念下的英国经济,正需要一种新理论体系的指导将其自身的潜能释放出来。当然,并非是斯密开启了经济自由之门,实际上从17世纪以来,由于地方自治利益、劳动力就业需要等诸多原因都导致了经济管制的不断放松,经济自由度从而逐渐增长。越尝试自由,人们就越渴望自由。然而,至少整个18世纪中,经济垄断和管制政策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斯密的理论为改变立法者的习惯思维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从这种意义上说,斯密的理论为经济自由之路开启了思想自由之门。整个工业革命过程中获取自由、打破垄断一直都是时代俊杰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这一点正是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所关注的,这也就成为他们反对垄断与管制、倡导自由的原因。自由对于当时的经济来说就是剔除垄断与管制,代之以竞争与经济活动的自由。当然,要想使一种新的思想为时代所接受绝非易事,亚当·斯密是通过“说服了他自己的一代人并支配了下一代人”,才使自由放任思想成为主流的经济理论。从18世纪末开始许多政治家已开始成为自由放任理论的追随者,如首相威廉·皮特以及议会议员弗雷德里克·艾登、纳索·西尼尔和艾德温·查德威克等。昔日维护特殊群体垄断地位的法律也相继被废除,1813年议会废除《工匠法》时就承认:“它是一个权宜之计……应当被废除。”尽管古典经济学家在许多经济理论上都有不尽相

同的见解,但从斯密开始自由放任理论就成为了古典经济学的共同特征。古典经济学的总结者约翰·穆勒也同意:“一般应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原则,除非某种巨大利益要求违背这一原则,否则违背这一原则必然会带来弊害。”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穆勒等学者无不是经济自由主义者,倡导自由的理念渗透在他们对诸多具体问题的看法中。正是亚当·斯密最先为他的时代指明了经济发展的自由之路,这一点的确是无人可超越的,后世有学者甚至将斯密的《国民财富》誉为“工业革命的《圣经》”。

第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在经济活动中同时充当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是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适宜的人口增长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相反,不适宜的人口结构和增长也将阻碍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源自古典经济学的另一位大师——托马斯·马尔萨斯。马尔萨斯的理论首先受到亚当·斯密的启迪,斯密认为人口会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增长。他的另一个理论来源是杜尔阁的“收益递减规律”。所谓“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当生产的投入品達到某个数量以后,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其所得到的产量会不断下降而最终趋近于零。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马尔萨斯形成自己的人口理论,其基本观点为:“人口的增值力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人口若不抑制,便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却仅仅以算术比率增加。”该理论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人口的增长势必快于生活资料或生产的增长,如果不能设法使人口与生产资料保持适当的比例,未来的人均收入就会日益减少,社会就会陷入日益贫穷之中。实际上,马尔萨斯提出了一个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生产的增长受自然资源的限制,如果人口增长过快,就可能造成现有的生产水平不能维持未来的生活需要。中世纪以来的西欧社会的确存在着这种人口灾难的潜在威胁。然而,中世纪频发的战乱以及黑死病的大流行,不仅遏制了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而且还一度造成人口锐减。因此,马尔萨斯认为战争和瘟疫可以有效地抵消人口过快增长的趋势。但在18世纪的英国,战争和瘟疫对人口增长的限制已基本消失,人口增长超过生产增长的趋势就似乎变得无可避免了。

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增长是有史以来最快的,18世纪中期英格兰与威尔士的人口估计可能在620万以上,1801年约为890万,1851年将近1800万。马尔萨斯无疑已观察到了当时人口快速增长的状况,并针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理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不久就在英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经济学家李嘉图和许多议会议员都是马尔萨斯主义者。这说明这一理论至少在当时人们看来能够正确解释和反映英国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从18世纪90年代中期到1820年是工业革命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一方面人口增长依然明显。另一方面,从18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出现了多次粮食歉收,致使谷物价格上升。以小麦价格为例,177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每帝国夸脱的平均价格为48先令7便士,1795年为75先令2便士,1812年的最高峰为126先令6便士。同期的劳工货币工资虽也有所上升,但由于粮食价格上涨过快造成实际工资水平普遍下降。这种情况在农业生产为主的南部尤为明显,许多贫困劳工的实际工资低到连基本的食品开支都无法应付。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特征似乎证明了马尔萨斯预言的人口灾难确实正在迫近人们,马尔萨斯理论的流行也正反映出人们对当时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的关注。为了防止人口灾难的发生,保证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合理结构,马尔萨斯提出人们应进行有道德的节育以限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尤其是穷人,在他们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之前不应当贸然结婚生子。

古典经济学家同时还看到劳动收入在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亚当·斯密、李嘉图等都认为一个社会中所需的劳动量是由资本量决定的,工资也是由资本预付的。李嘉图即指出:“资本的数量……增加。……市场工资率都会提高,因为资本增加后,对劳动的需求就会成比例地增加。……所以社会每有改进,其资本每有增加时,劳动市场工资就会上升。”而工资上升肯定会带来生活状况的改善,长期内将导致人口增加,从而使劳动供给大于需求,致使工资率回落。只有保持资本数量增加快于人口增加,劳动需求才能比供给增加得更快,劳动价格才不会降低。由该理论自然会产生一个推论,即要想经济发展能够持续,就必须使劳动工资维持在某一特定水平,这样才能满足人口增长不会超过生产增长的要求。李嘉图将这一工资水平定义为“让劳动者大体上能够生活下去并不增不减地延续其后裔所必须的价格”,即劳动的自然价格。因此,古典经济学家大多反对人为地提高劳工工资的措施,如向贫困劳工发放补贴等。因为这种政策既破坏了自由竞争所确定的劳动价格,又会刺激人口的过快增长从而阻碍经济增长。这一理论也同时涉及到古典理论对于社会公平问题的看法。

第三,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革命带来了整个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理论上财富的增长最终将使全社会受惠,但这一过程却远比理论复杂的多。工业革命中出现了两个似乎是截然相反的特征。一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不仅社会中上阶层的而且工人的生活水平总体都有所提高,特别在19世纪20年代以后这一改善趋势就更为明显。早在工业革命初期亚当·斯密就已指出了这一发展趋势:“劳动报酬优厚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国民财富增进的自然征候。”不过,经济发展的好处明显更倾向于中上阶层。由此导致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同时贫富分化、社会贫困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据后来的一些英国学者估计,1759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占总人口的5%的最高收入群体占有国民收入的31.2%,而占总人口40%的最低收入群体仅占有国民收入的13.7%。到1867年这两组数字分别为46%和13.2%。据此估计的基尼系数1759年为0.509,1867年为0.577。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贫富分化程度有所加剧。这就引发了一个发展与社会公平的问题,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主要通过对贫困救济的态度体现出来。

18世纪90年代由于连年的农业歉收导致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农业工人的实际收入明显降低,失业和低收入导致的贫困成为贫困问题的重要特征。对此,英格兰至少有一半的地区开始向低收入的劳工家庭提供工资补贴,这就是旧济贫法体系中的斯频汉姆兰制度。制定这种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的家长制思想。基于自由放任理论,古典经济学家对这种贫困救济政策极为反对。在他们看来,劳动的市场价格则是依据劳动市场的供求比例决定的价格。市场价格按照供求的变化围绕自然价格上下波动,这就是所谓的“工资规律”。因而工资“应当由市场上公平而自由的竞争决定,而绝不应当用立法机关的干涉加以统治”。然而,由于斯频汉姆兰制度的工资补贴等各种救济

方法的存在,使劳动者的工资不是由“工资规律”决定。马尔萨斯就强烈的反对这种贫困救济措施,他认为在斯频汉姆兰制度下贫困劳工可以得到工资补贴,这样,贫民是靠救济生活而不是靠工作自立谋生。这种工资补贴的制度,不仅不能解决贫困问题反而会滋生懒惰、使贫困劳工甘心靠救济度日,而且还会使劳工在贫困的状态下不顾后果地结婚生子,这样便造成了贫民数量的增加。大卫·李嘉图对马尔萨斯的观点也颇为赞同,认为贫困劳工由于可得到工资外补贴和儿童津贴,就使他们毫无顾忌地早婚、生子,从而使贫民数量不但不因救济而减少反而增加。李嘉图在成为议员后,更是不遗余力地在议会中推广他的思想。减少社会贫困无疑可以促进社会公平。但在马尔萨斯等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工资补贴不仅不能减轻贫困反而会加剧贫困,因而与社会公平背道而驰。同时,由此造成的人口增长也不利于经济发展。19世纪前期自由放任理论已为英国上、中层社会广泛接受,包括相当多的议会议员在内的许多政治家都成为这一理论的信徒。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社会关于改革旧有的贫困救济体制的呼声就越来越高,到19世纪30年代初,古典经济学理论就成为了改革旧济贫法最重要的思想指导原则。1834年关于贫困救济状况的《济贫法报告》是由西尼尔和查德威克二人负责撰写的,这两个人都是马尔萨斯和李嘉图观点的热诚拥护者。报告认为“应该毫不犹豫地建议完全废除”斯频汉姆兰制度。报告提交不久,一项新的济贫法令即于当年通过了,这就是《济贫法修正案》。修正案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严格禁止对有工作能力的人提供济贫院之外救济,对于申请救济的贫困劳工要求他们必须从事教区安排的工作以获得救济。新济贫法的通过昭示了在对待贫困和社会公平问题上一种新的理念代替了过去的家长制思想。为了确保社会公平,一定的贫困救济是必要的,但只能提供给那些确有必要救助的,如孤老病残之人。而对于有工作能力的人,按照自由和竞争的原则就必须通过个人努力来获得生存的机会。古典经济学家反对旧济贫法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补贴等救助破坏了按自由竞争原则来确立的市场秩序。对于古典经济思想的信奉者,只有自由和竞争才是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道路。

三、对古典经济学发展理论的进一步评价

自由放任是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可的经济发展之路。对于18世纪的状况,C.希尔就一语道破垄断与自由对发展的不同影响,他说:“如果管制和控制体系是有效的,英格兰的工业发展应该已经被无可挽回地摧毁了。”经济自由是对经济垄断的颠覆,也就是以竞争替代垄断。自由意味着任何人有权利从事他喜欢的事业,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比他人做得更好来获得成功。正是這种时代潮流让欧文、阿克赖特这类无名之辈成为卓著的工业家,而如此的案例在工业革命中可谓随处可见。自由的基本理念渗透到古典经济学家对许多现实问题的态度上,不仅经济发展必须自由方能实现,而且在人口、社会公平等问题上自由也是他们的基本出发点。

自由放任对于工业革命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但这一理论也有其倡导者所未认识到的缺陷。自由放任是从自由出发为打破垄断和管制而设计发展道路,但工业革命后期的状况却开始显现出这种自由可以滋生出新形式的垄断。工厂主们联合起来确定工资水平、产品价格,从而控制市场,而且,工厂主完全可以说我们联合是我们的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雇主和工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交易时都希望自己获利更多,按斯密的理论,由于双方都利己,最终就会得到一个公平的交易结果。但实际情况却很可能与理论不一致。生产者的利益与消费者的利益有冲突,产品的质量不是总能有保证。由于消费者不太可能比生产者对产品了解得更清楚,所以生产者更容易欺诈消费者。工业革命中掺假行为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个流弊,食品、纺织物均可掺假。当时流行的话是,购买者要自己当心,货一售出概不负责。纺纱厂中大量使用童工、女工,这些人作为弱势群体很难在雇主面前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往往成为工伤、超时工作、营养不良的受害者。这些情况如果社会以自由之名而放任不管,将不可能实现这些人的个人利益,促进公众利益的理想也将不可能,社会公平也更无从谈起。对此,老汤因比的见解非常发人深省:“工业革命的结果证明,自由竞争可能产生财富而不产生幸福。”造成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观这种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当时经济发展的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就是有无自由的问题,因而古典经济学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实现自由上。在他们看来创造自由就意味着开创了经济发展之路,而其他问题也就会自然迎刃而解。其次,许多弊端都是在它成为主流经济思想以及行为和法律依据之后才逐渐显示出来,如工厂制成为主要的生产制度后工厂工人的遭遇才会成为明显的社会问题。或者说,自由放任的拥护者只看到了它的现实优势,而未能预期到它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然而,自由放任并未能解决所有问题。自由似乎成了一把不太容易控制的双刃剑,既能为开拓发展之路披荆斩棘,也可能割伤自己。不过,从历史现实来看,自由放任虽为19世纪的思想主流,但政府也从未对社会完全放任不管。一些其他的、甚至相当传统的思想仍对政府的经济社会政策有影响。19世纪的《工厂法》运动就是为了匡正自由经济下产生的工厂弊端。这一运动最终导致了一系列《工厂法》的诞生,工厂工人的利益初步有了一定的法律保障。这场运动的倡导者主要是工厂主、商人、牧师、贵族等社会中上阶层人士,指导思想并非自由放任理论,而一定程度上却是传统的家长制观念。这种情况多少弥补了自由放任的某些不足。

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发展问题上最大一个谬误是其人口与发展关系的理论。该理论虽揭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问题,但几乎完全错误地解释了当时的现实。首先,马尔萨斯的人口观已由历史所证伪。工业革命时代的人口增长并没有超过生产的增长,据克拉夫茨估计1760年的实际人均消费指数是57.2,1801年是63、1851年则是100,这样,工业革命的结果是带来了人均财富的显著增长。再者,在联系经济和人口增长关系的工资理论上,许多古典经学家都没能找到合理的解释。一方面,李嘉图等的经济学家都认同工业革命时代国民财富的增长事实。但另一方面,李嘉图又认为劳动工资只能符合其自然价格。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同时,劳动工资只能停留在某一水平上。但迄今为止的经济史却证明从来不存在工资必然符合维持生存必需水平的趋势。尽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行业的工人工资仅能勉强糊口、甚至获得更低的工资,但并不能说明工资的趋势必然如此。实际上19世纪工人收入的整体改善也证实了李嘉图的观点。在马尔萨斯和李嘉图的理论获得高度声誉的时候,已经有人认识到其理论的谬误。约翰·巴顿就不同意这种人口理论,他说:“人口的增长可以用财富的增加来衡量这一学说在事实面前站不住脚……人口的增长并不是总是受到劳动的实际工资所支配。”但巴顿的批评显然并未引起世人的关注。当然,马尔萨斯预言的人口灾难并非没有可能发生。对于许多后来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经济增长乏力的确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应保持一个合理的比率,在这一点上马尔萨斯的启示仍是不可忽视的。

自由是包含于古典经济学许多理论深处的一根思想主线,但这一思想本身即存在着疏漏。人们更多地考虑的是如何实现自由的问题,而忽视了如何确保,尤其是如何确保弱势群体自由的问题。仅凭“一只看不见的手”并不能解决好所有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市场失灵”就在所难免。以自由实现发展的大方向古典经济学家并没有选择错,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自由可以打碎垄断,但放任的自由则完全可能只实现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不实现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要想个人和公共利益同时得到促进,“一只看得见的手”是完全有必要的。实际上,20世纪西方的政府经济调控、福利制度建设等探索都是在用一只看得见的手去帮助那只看不见的手做好其难以做好的事情。

[作者简介]徐滨,男,1968年生,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欧洲经济一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西欧经济一社会史。

高潮,女,硕士,天津社会科学院,编辑,研究方向为西方经济史。

[责任编辑:柳文全]

作者:徐 滨 高 潮

第2篇: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看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机理

摘 要: 马克思基于实践人本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类社会看作生命有机体,并从人的实践理论、劳动异化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维度对它的发生机理和发育发展原理进行把握。在此理论分析框架内,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机理可得到合理说明。随着欧洲市场的发育、深化和世界性扩张,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大众消费的持续增长,引发了大众商品的规模化生产需要,形成了市场需要跟生产能力不足的矛盾,这种矛盾运动孕育了技术革新的内在需要,这是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根本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和中国工业化道路表明,一个国家要实现赶超式发展,必须要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取决于大众消费需求的拉动,而在“世界历史”时代,对生产和需求的考察,都必须着眼于国际性分工和经济关系。

关键词: 工业革命;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世界历史”时代;中国工业发展经验

文献标识码:A

二、实践人本主义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趋势,做出了大量阐释。作为那个时代的产物,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构成了主要的精神文明成果。马克思摈弃了仅仅对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进行一般抽象理解的做法,从现实的人的实践出发,把抽象人本主义转化为实践人本主义,把抽象理性主义置换为科学的理性主义。在他看来,正是在现实的活动中,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性的社会存在物。这体现了存在的先在性意义,同时高扬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决定作用。这种实践人本主义,不属于唯物主义,也不属于唯心主义,甚至不属于抽象的原理性哲学,同时又吸收了两者的合理因素。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2]3在这里,马克思把实践提高到了对社会存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认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地位。这些思想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正是基于实践人本主义立场,马克思逐渐建构起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性原理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包括基于实践人本主义的社会发展一般机理即人的实践理论、劳动异化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层次。人的实践理论主要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异化理论旨在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做出解释,而历史唯物主义则体现为人类社会作为具体整体的内在关系。前两个层次属于社会机体和社会关系的发生机理,第三层次属于社会机体整体联系和生命发育发展原理的抽象概括。

人的实践理论是社会发展最基础的理论,是社会存在的发生论。社会存在的生成以现实的、感性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人类社会作为一种生命机体,个人成为社会的“细胞”,社会存在以及整个社会关系是无数个人在现实环境的实践中生成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物化的结果,这同时也是自然的人化、主体化。人的物质生活环境,最先表现为单纯的自然环境,随着人的实践的不断发展,自然不断人化,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外化为社会存在,形成另一种自然,即人创造出来的强大的对象世界。在这种人与物质生活环境的关系中,知识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随着知识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由于自然越来越人化,环境不断改变,处于环境中的人也不断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但人跟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则是始终存在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3]37处在一定的物质生活环境中的人,总是要追求自身需要的满足,可是,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又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他想要获得自身需要的满足,而外在环境却制约着他的满足。这样,人和客观的环境就必然产生矛盾。由于这种矛盾,人会产生受抑制的感觉,同时又会产生摆脱环境束缚的动力和激情。在马克思看来,这种“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4]由于这种激情,人有一种通过实践满足自身需要的创造性冲动,人的智慧因此萌芽、发展,进而积极寻找、发掘外在客观存在对人所具有的潜在意义,并经过探索获得特定的知识,接着再次通过新的实践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获得推动。这种基于人的实践的社会存在的生成理论,从人与现实环境的矛盾运动角度说明了人的认识的动力及其认识水平如何确定的问题,说明了人类知识的发生问题,因而确切地回答了人们在现实环境中的实践为什么是“有目的”的活动,解答了生产力如何发展的问题。这实质上是对生产力生成的最本质把握,也是對人和社会的生成发育的最本质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2]5需要指出的是,生产力的这种生成论,同时还包含人们的革命实践,在生产力发展受到社会关系的严重制约时,人们通过革命实践改造特定的社会环境,生产力才能得到解放。

马克思这里关于实践的思想,也就是他对劳动的理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基于实践人本主义思想,对劳动异化和私有制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证,对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进行了说明;在《资本论》中,他再次运用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解剖了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典型对象,深度分析了劳动的异化和消除。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异化首先是历史进步的内在要求,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异化和异化的消除都是通过知识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来实现的。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从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以人的经验的感性活动及其现实条件为基础,把劳动异化和异化的消除当作一个历史过程。人在现实环境中的实践活动引起存在系统的内在矛盾运动,这种运动首先是社会存在作为生产力的生成运动,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分工,从而引起劳动异化,这种异化由于部落冲突而加深,诱致家庭和私有制的产生。马克思指出:“分工和私有制表达的是同一件事,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13]28这种把分工等同于私有制的思想,就是劳动异化的思想。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异化等于私有制,而家庭内部的分工发展为社会分工是劳动异化的开始。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达到最典型的状态,人与人的关系完全表现为商品之间的物的关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劳动异化理论科学化,克服了以往经济学家将抽象人本主义作为理论前提和价值立场的错误做法,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异化劳动本质和典型表现。如果说人的实践理论着重于生产力的生成问题,那么,这里着重的则是从根本上理解生产关系。劳动异化理论是基于实践人本主义对生产关系的一般的本质的把握。

马克思对劳动和人的理解不同于黑格尔的抽象精神,也不同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抽象,他对劳动异化的说明始终是跟人的感性活动和唯物史观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社会机体整体联系和生命发育发展原理的抽象概括,它以人的实践理论和对生产关系的科学剖析为基础,不能离开前面两个层次把它当作一种教条。如果说人的实践理论是对社会生命机体的发生学把握,它突出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显示了人化自然和社会的主体化特征,那么,唯物史观更多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体现了它作为生命机体超越个人的客观发展方面。只有将这种唯物史观跟人的实践理论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其理论特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的发展以人的个性发展和自由的逐步实现为轴心,因而不同社会的发展遵循着一般的趋势。但是,不同社会的发展轨迹、发展进程“怎样”,总是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任何偶然可能会影响其发展轨迹。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把握历史发展及其具体进程的科学理论,是把握不同条件或不同历史背景下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因而直接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是我们历史地具体地考察特定问题的方法论思想。恩格斯晚年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5]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思想方法是一体两面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实践理论与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当然,这里说的人的实践理论,虽具有某种本体论意义,但不是传统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更不是唯心主义的本体论,而是基于实践人本主义的人与社会的生成论。这种“本体论”“认识论”从属于社会发展原理,而不属于抽象的原理性哲学,它以自然和社会存在为前提,强调了认识对象、认识材料和工具以及整个外部环境的先在性。马克思的思想方法尽管包含着工具意义上的含义,能够包容和统摄以往人类文明成果的科学成份,但从根本上说,他关于人类社会的一般原理和较为具体的规律,方是其思想方法的灵魂所在。因此,对经济关系、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的考察,依其原理,必须放在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和背景条件下予以观察,必须放在社会发展的有关整体性联系中加以考量。

三、生产力进步、欧洲市场的发育与英国工业革命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表明,人的需要与环境对需要的满足所引起的制约作用,形成一种矛盾和张力,激发着人们改造环境的激情,促进人们认识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活动获得的知识一旦转化为技术性或制度性社会存在,生产力必然因此发展起来。具体到英国工业革命,这是人类生产力的一次质的飞跃,它使人类社会开始逐步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这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人的实践理论即生产力如何发展的问题息息相关。可见,从这样的社会发展理论来把握英国工业革命,必须把它放在欧洲尤其是西欧的整体历史演化中来考察,必须从知识进步和基于现实需要的市场的发育入手,必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欧洲的特殊历史条件以及英国在欧洲国家的产业分工链条上的特殊地位进行具体的考察,其源头可追溯到11—14世纪的欧洲中世纪盛世。

欧洲封建制确立之后,随着秩序的稳定和相对和平局面的持续,人口逐步增长,人与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供的生存资源逐步形成一种张力,生产力因此出现新的突破。自10世纪末开始,马耕逐步推广开来,几头牛牵引的重犁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三圃制得到普遍推广,人们掌握了作物轮种的技术,大片土地得以开垦,生产力得到发展,农业发生了巨大进步。一方面,生产力的这种进步,使得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开始有了更多的剩余,这使封建贵族能够得到的剩余产品大幅增加,他们不再满足于多个庄园轮流供奉种类有限的实物剩余产品,而希望以货币地租取代传统的实物缴纳,以便更加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财富,满足自身多方面的需要。由于欧洲土地制度实行各级贵族分级所有,领主拥有领地独立的行政、司法和征税权,土地交易受到很大限制,因而,随着货币地租的增加,动产成为贵族可以自由支配的主要财富,而奢侈消费则成为贵族显示身份与地位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这种发展和人口进一步增长,这使作为农奴的劳动力出现剩余,农奴的逃亡一定意义上得到农奴主的默许,工商业城市因此复兴起来。初期逃亡的农奴并非终日耕作的农夫而大多是手艺人,他们逃亡到一些便于获得原料、能找到固定买主的地方,逐步发展成西欧第一批工商业城镇。由于农业增产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贵族的奢侈消费和多元化需求,导致社会对商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城乡的分工成为可能,大多数手工业逐渐脱离了农业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且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封建贵族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地租,以解放农奴身份为条件,鼓励“剩余”的农奴开垦荒地,一些骑士和教士也往往招徕“逃亡”的农奴开垦荒地,获得更为独立的地位。这就是拓殖运动和“解放运动”。随着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和拓殖运动的开展,欧洲农奴制趋于解体,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所造成的市场条块分割逐渐被打破,从而为更大范围的市场发育和分工发展提供了可能。欧洲市场的初步发育,生产力发展和剩余产品增加是市场发育的基础,贵族的奢侈消费以及对货币的渴求,則是商品交换、市场发育、工商业城市兴起、城乡和整个社会分工发展的促进力量。这种奢侈消费在促进分工发展的同时,也使不断增加的人口转变为具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当然,这种市场发育起初还是一种量的发展,还不足以引起整个社会的质变。由于更多依赖贵族的奢侈消费,工商业对封建贵族具有依赖性,行会制度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也是模仿着乡村的封建制度。但是,随着这种基于分工和交换的生产关系逐步发展起来,生产力便必然要摆脱传统的政治统治模式,作为异化劳动,越来越成为独立的力量,并作为资本的生产力改变着封建时代的生产关系。它促使分工和市场进一步发育,并在某些国家的制度方面、法律方面不断解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生产力的质变提供条件。然而,我们不能把英国的工业革命简单地归因于这些条件,因为这些条件本身又是更深层因素不断发展的结果。

至14世纪,欧洲形成了南北两大主要贸易区,即南方地中海地区的德意志南部和意大利诸城市、北方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的佛兰德尔。南方贸易区主要面向贵族的奢侈消费,垄断着贵族消费的高端市场,北方贸易区则主要经营除毛皮外的大宗廉价商品,面向大众消费为主。南方工商业者还垄断着对东方的贸易,他们将东方的香料、胡椒贩运到欧洲,以满足贵族的奢侈消费,并获取巨额利润。因此,意大利和德意志南部一些地区,商品经济似乎更具活力,在几个世纪内主宰了欧洲的主要贸易。随着分工和贸易的发展,这期间西欧的人口出现加速增长。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逊指出:“在公元1000—1500年期间,西欧的人口增长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快。其中北部国家人口增长又明显快于那些靠近地中海的国家。” [16]据估计,这期间西欧的人口从1 000多万增加到了6 000多万。人口的增加和越来越多的家庭参与到日益扩展的分工中,这必然引起大众消费的低端市场的发育。这一市场由于商品价钱低、利润薄,它必然受到那些面向贵族奢侈消费的行会手工业和南方贸易区的忽视。这一市场的供给,是由波罗的海的贸易和英国的生产来满足的。因此,在欧洲最初的市场格局中,英国处于欧洲产业链条的低端。

到了16世纪,富裕工商业者的崛起打破了欧洲身份型社会关系的固化模式,他们逐渐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激励着那些不甘“平庸”的人,这些人到处追求财富,以便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这样,作为欧洲典型的西欧经济就一步一步走上了良性循环发展道路,并形成了一个商品经济体系,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之前的“价格革命”也强烈地刺激了西欧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莫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是在15世纪最后30多年和16世纪最初几十年演出的。”[17]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掀起一场广泛的殖民活动。到18世纪,英国通过战争称霸海上,成为最强大的海上强国,并控制了主要航道和殖民地市场。殖民活动将欧洲的分工关系进一步国际化,也使商品市场进一步全球化,可以说,英国遍布全球的殖民统治是它能够在工业革命中取得领先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由于西班牙、葡萄牙从美洲大量输入金银,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使那些依靠长期租约和固定地租维持收入的贵族趋于没落,欧洲的市场结构遂发生巨大变化,贵族的奢侈消费趋于萎缩,而随着分工的扩展和海外殖民活动的深入,大众消费市场则迅速成长起来。这样,更多地面向大众消费的北方英国等地,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得到持续发展,那些曾经垄断高端消费市场、商品经济活动较活跃的意大利北部、德意志南部等地则趋于没落,欧洲发生了范赞登所说的“小分流”。[11]113

由于英国的商品生产与世界性分工和大众消费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它不仅通过农业革命推动了国内农业生产的转型,还依靠波罗的海的粮食贸易以及跟殖民地的贸易保证了粮食安全。因此,这时候的英国已经形成一种面向国际市场特别是大众消费市场的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此时,在世界范围内,人口的持续增加、国际分工的扩展和大众消费的持续增长引发了大众商品的规模化生产需要,而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要,这就形成了市场不断增加的需要跟生产能力不足的矛盾。这种矛盾使英国生产者充满着扩大生产的渴望,从而孕育了技术革新的内在需要。这是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发生机理表明,英国工业革命的突破口发生在棉纺织业而不是原本更为发达的羊毛纺织业并不是偶然的,因为棉纺织业跟大多数人的现实需要和成长中的大众消费市场联系更为紧密。当然,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也可以考虑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红白玫瑰战争和国教运动对教士和贵族力量的削弱、相对安全的地理环境、君主立宪政体、充足廉价的煤炭资源等。但根本原因还是英国出口导向、更多地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起作用。由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国王和贵族都从中获得巨大利益,这样,资本的力量就能够起主导作用,进而才能够实行有利于资本活动的各项制度。这些制度当然有利于创新,但不足以解释工业革命的发生。另外还需指出的是,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政府在保障海外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一旦进入工业社会,就可以说真正进入了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时代。马克思指出:这种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13]60在这样一个时代,占有财富的欲望会迫使资本家把一切潜在的现实的社会需求挖掘出来,而追逐财富的内在动力和竞争压力,必然最大限度地促进知识进步,反过来,知识进步又促进着人类需求的升级,它们是一种相互决定的关系。随着世界性分工的扩展和深化,导致商品生产的多样化和单个商品的市场规模的扩大,资本逐利的本性,必然强烈刺激和有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升级,以迎合不断增加的人类需求,这种不断逐高的需求和技术升级一旦达到临界点,必然引爆新的工业革命。总之,人类社会一旦进入资本主导的“世界历史”时代,知识进步特别是技术革命就进入了一种自我驱动状态,市场就会通过经济的运行自我开辟前进的 道路。因此,资本尽管在这个时代作为异化劳动来发展自己,充分利用资本力量的市场经济却又是导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它为人的最终解放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所以,马克思指出,人的异化和异化的消除走的是同一条道路,它们是同一条道路的不同阶段。[18]

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取决于国内外大众消费的发展,而多样化的商品要获得规模化的需求,又需要发达的分工。由于大众消费及分工扩大才可能诱发工业革命,因此,在身份和阶层被固化的农业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基于内生原因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即便是人口众多的大国,只要停留于农业社会较为单调的生产和消费,就难以摆脱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英国工业革命作为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转型的开端,是欧洲市场发育和社会分工逐步发展且通过殖民活动扩展开来的产物,一开始就跟“世界历史”时代联系在一起。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还表明,从市场经济的发育发展过程看,明晰的产权、自由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市场发育的结果,而不是市场发育的前提。在欧洲,市场机制能够成为商品经济的基础,起初正是由于欧洲主要生产资料   土地难以自由交换,以至封建贵族不得不把动产当作主要财富来追求,且在剩余产品大量增加的条件下形成奢侈消费的风尚,这对欧洲最初的市场发育是至关重要的。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欧洲的土地转手才逐步发展起来。西方经济学往往把自由市场和产权当作理论前提和历史起点,这实际上是对更为发达时期的经济发展进行总结得出的认识,从而形成一种“固定不变的”“理想化的”观念,然后“忘掉”自身发展的历史,倒果为因,不切实际地向后发国家推广。从这种“理想化的”观念出发,一些经济学家热衷于从要素价格的差异来说明英国首先实现工业革命的根源。他们认为,英国较高的工资和便宜的煤炭价格促使生产者使用机器。可是,他们忘记了,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纺纱生产大多是家庭生产,最初的机器也跟能源价格无关,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及其在生產中的运用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而对于被彭慕兰称为“工业革命早期景观的中心”的煤炭,在工业革命的早期,实际作用甚微。事实上,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煤炭产量才显著增加,之前的煤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家庭取暖。作为工业革命爆发风口的棉纺织业,前期主要靠风力和水利驱动,对煤炭的需求并不高,真正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的蒸汽动力直到工业革命即将结束时,始得以广泛使用。即使煤炭资源相对不够丰富,价格并不便宜,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发生仍然不可避免。英国照样可以通过强大的贸易和运输能力,从附近的法国或其他地方进口煤炭,就像不生产棉花却可以通过从遥远的北美和印度低价进来并最终做大做强棉纺工业一样。19世纪末,日本工业化急需的煤炭就主要进口于其他国家,“荷兰病”甚至证明了“丰富的资源有时不是祝福反而是诅咒。”因此,要素价格的因素最多是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但绝不是工业革命启动的原初力。当然,在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的完善、产权的明晰又会反过来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是一种嗣后的相互推动关系。而对这种相互推动的考察必须结合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特殊的国情,不能把历史发展结果得出的“模型”当作抽象的绝对真理。

四、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工业化的成功经验: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机理的一个例证

通过以上运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对西欧的历史演化进行整体考察所作的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机理获得了合理说明,但这似乎还不够。在彭慕兰的“大分流”之后,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成因的研究,学界多从中国工业化经验和英国工业革命对比的视角来进行观察。这些研究大都是通过在二者中间“找不同”进而用“中国式例外”去反驳他人的主张。而事实上,改革开放时期计划经济的转型和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业化,反而恰恰可以看成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机理的一个例证。这是因为,从长期分析的眼光来看,两者都是在缺乏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这样的所谓“前提”下实现的,换句话说,它们都是伴随市场和市场主体的发育实现了工业化,而不是从完善的市场机制这个“前提”出发。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工业化的成就,自然离不开前30年打下的基础。不仅前30年初步建立的工业体系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就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是跟前30年的集体企业息息相关。鉴于笔者研究的主题,这里对前30年的工业成就无法展开说明。从改革开放时期的工业化历程看,其成就和速度似乎都超出了设计者的最初预想。可以说,中国用40多年的时间基本上达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花了两三百年才能达到的工业化水平;在仅仅一代人的时间里,就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所有朝代所创造的总和还要多的生产力,从一个贫穷国家转变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活力的制造业强国。从工业化历程看,尽管一直充满成长的“烦恼”,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最初的15年至20年的乡镇企业繁荣中,中国成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20世纪90年代末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目前已经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和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门口。对于中国这一时期的工业化,同样可以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加以解释,它跟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机理颇有些相通之处。

首先,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释放出大量劳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并使农民收入迅速增加,而这个时候,农药、化肥等生产性知识已经成熟稳定,由于具有后发优势,一旦农民收入增加,新的生产手段就可能迅速运用于农业生产。当然,此前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自主创新对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突出例子是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除了释放劳动力外,农业生产力提高也为乡镇企业的最初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和市场。中国农民工对工业化的作用,就其基本作用而言,与作为廉价劳动力的“爱尔兰人”对英国工业化的作用是颇为类似的。并且,无论是当时的英国,还是今天的中国,土地产权都没有完全落实给农民,这不但没有阻碍工业化进程,反而促进了工业化进程。而反观法国,拿破仑为了获得农民支持,使农民真正获得了土地,而客观效果反而迟滞了法国的工业化进程。

其次,对外开放抓住了“世界历史”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时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始终是出口导向,国内基础建设投资很大程度上也是服务于出口导向的生产需要。这种出口导向是基于发达国家的高福利背景,高福利、高成本导致发达国家资本外迁发展,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这样,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产业不断空心化,大众消费品的供给越来越依赖进口,这对中国工业化提供了持久的需求拉力,中国乡镇企业因此异军突起,国内分工和国内市场也因此快速发育、深化;另一方面,中国内地廉价的要素价格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到中国内地投资设厂,其不但带来资金,还源源不断地输入了技术和管理,并提高了我国的人力资本。总之,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的紧密联系,从知识进步、分工发展和现实需求方面对我国工业化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这是因为,依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知识进步(生产力发展)、分工發展和现实需求的扩大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更是工业化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条件。正是这种对外开放,使我们能够充分吸收利用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

与英国工业革命的对比研究表明,无论是当时的英国,还是今天的中国,工业化历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持续满足国际市场的过程。它们都是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的合力而成为国际性大众消费的供给方,因而发展成为世界性制造中心。没有不断成长的国际市场持续拉动英国大众消费品的生产,英国的工业化革命很难出现。没有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和大众消费市场对进口的依赖,中国的工业化也不可能如此迅速。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后发国家发展工业那么艰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建立高福利制度,因而资本输出更多的是占有国外市场,制造业不可能空心化。因而后发国家的制造业总是在更为不利的条件下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进行竞争。

最后,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得益于地方政府举办乡镇企业的热情和大力招商引资,他们的作用在市场发育过程中是无法替代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既没有成熟的市场机制,也没有完善的市场主体,这些都有待培育,而培育市场和市场主体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等待它们自发成长是天真的。并且,地方政府发挥强大的经济职能,还是以私有产权不发达为基础的,正是由于私有产权还不够发达,各种要素才能在强而有力的行政体制调控下得到迅速配置。相比市场对要素资源的配置,这种方式节约了巨额的交易成本和大量时间成本。在1978—1988年,中国乡镇企业从150万个增加到1 890万个,增长了12倍;农村工业总产值从515亿元增加到7 020亿元,增长超过13.5倍。到了2000年,农村工业总产值达到11.6万亿元,是1988年的16.5倍,1978年的225倍。[1]35如果不考虑中国特殊的国情,拘泥于西方经济学教条,这种快速发展是完全无法理解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英国工业革命前提的欧洲市场的发育,起初也是得益于土地市场的不发达,而不是所谓明晰的产权制度。

五、结语

我们对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机理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和社会转型,必须在思想认识方面明确以下几点:第一,一个国家要实现赶超式发展,必须要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取决于大众消费需求的拉动。而在“世界历史”时代,对生产和需求的考察,都必须着眼于国际性分工和经济关系。因此,必须把对外开放、融入国际市场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二,虽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清晰的产权和自由化的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我们既不可能重走这种理念在历史上走过的自然演进之路,也不能片面地教条地把其当作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自身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历史发展的前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存在一些局限。它们是随着分工和大众消费发展起来的,却又因资本的本性限制着人的发展。第三,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尽管需要尊重市场规律,但由于市场和市场主体还处于发育之中,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政府在工业化过程必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市场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必然不断增强,并最终成为资源配置和后续工业化进程的主导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政府在市场和市场主体的培养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理念来看,政府还担负着节制资本、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使命。第四,英国和中国的工业革命的经验还表明,提高农业生产力、保证粮食安全,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第五,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市场的发育和扩大,是促进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全球化时代发展工业,就要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 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发展政治经济学”一般原理批判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M].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6.

[3]【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3.

[4] 【英】E.A.里格利.延续、偶然与变迁:英国工业革命的特质[M].侯琳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20-121.

[5]【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275-276.

[6]【美】 王国斌,罗森塔尔.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M].周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9-10.

[7]【英】埃里克·霍布斯鮑姆.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M].梅俊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36.

[8]【荷兰】皮尔·弗里斯.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M].苗婧,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15.

[9]【美】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M].关永强,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95.

[10] 【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M].毛立坤,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430-437.

[11]【荷兰】扬·卢滕·范赞登.通往工业革命的漫长道路:全球视野下的欧洲经济,1000—1800年[M].隋福民,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3]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7.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6.

[16]【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伍晓鹰,许宪春,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9.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6.

[18]罗雄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9:265.

责任编辑:李金霞

On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from

Marx's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Concurrently On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of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Zhu Gefeng,Luo Xiongfei

(School of Economics,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China)

Marx's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based on the practical humanism,regards human society as a living organism,and grasps its occurrence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principle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human practice theory,labor alienation theory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is theoretical analysis,the mechanism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Britain can be reasonably expla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deepening and worldwide expansion of European market,the refinement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mass consumption have led to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demand of mass commodities,and then form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rket demand and insufficient production capacity. This contradiction movement breeds the internal demand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wh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first occurred in Britain.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road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shows that  a country must hav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if it wants to achieve catch-up development, which depends on the pull of mass consumption demand. In the era of "world history",the inspection of production and demand must focus o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economic relations.

Key words:

industrial revolution,  Marx's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the era of "world history"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xperience

作者:朱格锋 罗雄飞

第3篇:浅析煤炭工业的发展对英国的影响

[摘 要]英国煤炭发展是资本主义世界最悠久的国家,它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强有力的能源基础。伴随着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生产方式和重心也由农业变成了工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大机器生产,工人阶级形成。在工业革命初期,煤炭工业发展缓慢,煤炭利用率低,生产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工人的工资非常低,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开始将煤炭工业收归国有进行大面积改良,主要针对煤炭的安全生产的技术方面进行革新。此后,英国煤炭工业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煤炭大国。本文将在英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探究工人阶级的形成和煤炭安全生产的技术革新。

[关键词]英国煤炭工业;工人阶级;技术革新

一、煤炭业的迅速发展

英国是欧洲亦是世界上最先完成工业化的国度,这与它的采煤业密切相关。英国的煤炭大多在地表,主要散布在英格兰北部和威尔士南部。英格兰东北部和纽卡斯尔在十三世纪开始有规模的开采煤矿,是欧洲最先取得成功和具有规模的两个煤矿之一。(1)1600年英国南部森林大多已削减。伊丽莎白上台,煤炭工业开始盛行。早在工业革命开始前,伦敦就主要依托从英格兰北部港口运来的煤作为主要的燃料。到1700年以前,英国的冶金业、制糖酿酒业、玻璃制造业已经广泛的使用煤作燃料。到1800年,英国的煤炭年产量已达0.1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0%。(2)煤炭在英国的普遍利用不但使英国从能源危机中解脱出来,而且直接推动了蒸汽机的出现。(3)18世纪80年代,瓦特对蒸汽机纽卡曼进行了多项重大改进,使其功效大大升高,快速的代替了纽卡曼式蒸汽机。瓦特蒸汽机的独创和使用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它转变了工业的生产方式,使生产效率极大的提高,使人类进入了机器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极大的推动了机器制造的发展,为铁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1804年,一个名叫德里维斯克的英国矿山技师,首先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这是一台单一汽缸蒸汽机,能牵引5辆车厢,它的时速为5至6公里。这台机车没有设计驾驶室,机车行驶时,驾驶员跟在车旁边走边驾驶。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这是英国近代文明的标志。1825年,第一条蒸汽机车铁路修建,开始也是为了促进煤炭业的发展,主要是用于自达林顿到斯托克顿(达林顿是煤矿,斯托克顿是港口)之间煤炭资源的运送。之后英国开始大踏步地修建铁路口,据统计到1848年,英国的铁路增长到5000英里,这个数字到1867年达到了12000英里。(4)铁路的修建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运送方式,节约了劳动力成本,人类由畜力运输时代走向了机器运动时代。从此以后,不仅是英国,全世界范围市场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了,运输速度的提高也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的需求,也同时促进了人际交往和信息的交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方面的,铁路的修建和火车的推广运动也对煤炭业有了更高的需求,铁路需要大量原材料供应,也刺激了采矿业、冶金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煤炭的开采再也不局限于某一地区了,它可以被运往更遥远更有需求的地方,而同时蒸汽机的使用范围也扩大了。

二、工人阶级的形成

产业结构的调整迫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涌人城市。几百年的圈地运动造成大量自由劳动力。大量工厂开始兴建,工业发展无疑伴随着农业发展的衰落。大量没有耕地的农民,为了生存进入城市,因为那里工厂林立,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火热。在当时的英国,农业的衰落似乎变成了无法避免的事情。(5)总之,圈地运动,工业革命和农业加速了农业手工业的没落,英国政府也颁发了一系列有利于人口自由流动的法令,阻碍人口流动的因素逐渐消失,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自由流动。

工业革命时期,人口的自然增长加速,1781年英国人口只有8,900,000人,而到了1841年英国的人口增加到了18,551,000人,60年增加了一倍多。煤炭工业的发展让工业革命兴起的如火如荼。英国工业已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着,大批工厂不断对外招工扩张,对自由劳动力的渴望越来越大,短时间内劳动力资源变得紧俏起来。于是,在市场调整下,煤炭厂主为了更便捷的招到工人不得不提高工资待遇。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而在增加的人群中大部分都是因为煤炭工业迅速发展,迅速涌向城市的工人阶级。在英国,特别是英格兰和威尔士,19世纪人口的增长似乎与大城市中经济机会的增长成正比关系。经济机会的增长同样吸引了爱尔兰人。由于距离英格兰很近,当地人得知煤炭企业对于用人的要求特别渴求,几乎只要有力气就能找到一份工作。于是大量爱尔兰人背井离乡,在英格兰变成了产业工人。他们大部分全部涌向了工业区,特别是那些对于用工需求特别旺盛的煤炭工厂,他们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慢慢地变成了人类历史新的阶级成分——工人阶级。

二、煤炭生产的技术革新

在工业革命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的近代大工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和巨大的财富。但是,似乎人类的每一次大踏步前进都要伴随着工业的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由于开始阶段,没有法规约束,一切都在市场调节下完成,资本家追逐利益最大化,工业污染成为了社会的顽疾。由于当时的人们没有应用环境保护的措施,大量携有有害物质的浓烟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这是英国工业革命经济发展的最高潮阶段,同样也是英国历史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阶段。

在工业革命以前,英国因为自然环境的优美每年吸引大量欧洲游客来度假,然而污染加剧。烟雾似乎变成了这个国家的标志,这也是工业革命最显著的一个象征。(6)大量污染空气污尘的排放,因此使得天空、建筑物等都变成了一片黝黑。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纺织业是最先开始实现机械化生产的行业,亦是最初生产量最大的工业部门,它对环境破坏也是最严重的。化学印染工业的发展也同样是因为纺织业的发展来带动起来的。大工业时代的到来极大了刺激了近代工业发展,人类也同时从此开始大规模的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征服与破坏。1872年,英国人罗伯特·史密斯第一次创造了“酸雨”这个词汇,用来表示工业排放而造成雨水变质的情况。“温室效应”其实在那时的英国也已经开始显露端倪。

三、煤炭工业的技术革新和逐渐集约型发展

大型机械化设备开始应用于英国煤炭开采中。(7)在安全生产方面,英国煤炭主开始意识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新技术的开采方法可提高煤炭产量。英国法律严格限制在井下使用局部通风机。井下使用局部通风机容易导致瓦斯聚集超限,产生安全隐患。目前英国煤矿瓦斯抽放量仅仅约占瓦斯总排放量的1/3,再加上良好的通风条件,煤矿的通风参数能够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此后,煤矿的安全性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

21世纪后,煤炭工人死亡率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1986年英国国家煤炭局改为英国煤炭总公司,开始向私有化转变。1994年10月,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了允许煤炭业私有化的法律,英国开始成立了煤炭管理局。该机构主要负责对于煤炭工业进行合理布局和管理。它再也不像从前一样由政府管理煤矿,而是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对全国煤炭企业进行统一协调以免资源浪费,对租赁权利进行限制达到调控的目的,以此来确保各煤炭企业公平竞争和整个英国煤炭工业的有序发展。英国煤炭生产以地下开采为主。80年代以来,特别是煤炭私有化以后,煤炭工业发生很大变化。1996年与1984年相比,煤矿井总数从168个减为25。此外上述策略的有效实施保障了煤炭的利用效率,也减少了资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煤炭业的经营状况出现好转,利润率也在逐年提高。根据英国统计的数据显示,近十多年煤机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为4.2%,而整个机械制造业为3.5%。(8)英国煤炭工业的私有制改革无疑成效显著,煤炭工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使英国煤炭业发展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结语

煤炭工业因为自身的不可再生性对于经济发展扮演的角色无可替代。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私有化的模式,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环境的意识也逐渐加强。煤炭产业的合理布局也逐渐建立起来了,英国在新形势下,科研迅速转向,占领新市场。建议应加强洁净能源高效利用的研究开发力度,并与大型煤炭企业联合,走煤炭、电力、化工能源基地综合发展之路。

注释:

(1)亚伦:《两次英国农业革命》,载凯布贝尔和欧夫顿主编的《土地、劳动力和牧畜》,曼切斯特1991年版

(2)巴巴拉?弗里兹著:《煤的历史》,中信出版社,2005年

(3)陈紫华:《一个岛国的崛起:英国产业革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里格利:《探问工业革命》,俞金尧译,《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

(5)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6)杜晓荣,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7

(7)蒋孟引主编:《英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8)董维武,英国煤炭开采技术和安全生产现状,《中国煤炭》,2008

作者简介:朱家俊(1989-),男,湖南长沙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世界史—英国史。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创新基金(S130037)

作者:朱家俊

第4篇:英国工业革命的形成

1、背景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的。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所以工业革命不是自发的。

这次革命从开始到完成,大致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问。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这次革命完成的主要标志是工厂制度的最终确立。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力迅速提高。可以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仅仅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和北美,更加快了全世界的工业前进的步伐,最终达到了加速经济发展的目的。

2、工业革命形成的条件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的。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威廉在1689年同意接受议会提出的《权利法案》的条件后被议会宣布为英国国王,称威廉三世。根据这个法案,大臣便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国王负责,英国国王变成了“统而不治”的虚君,政权完全落入以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新贵族为主的议会之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到汉诺威乔治一世统治时代,英国内阁制始告形成。1721年.辉格党成为议会中多数党,其领袖沃尔波尔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他经常主持召开内阁会议,位居其他人臣之上,实际等于首相。囚此,沃尔波尔开创了政党领袖为首相的先例。1742年沃尔波尔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他便同内阁其他成员集体辞职。从此,在英国形成了责任内阁制。这种责任内阁制度,也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亦称政党政治。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议会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它适应了英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保证。 (2)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量的只有人身自由而无生产资料的雇佣劳动者;二是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创造这两个条件的过程,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和出发点。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是通过三个反面来完成的。

第一个是英国的圈地运动,开始于15世纪。16世纪初,由于毛纺织业的发展和羊毛价格的上涨,圈地运动得到进一步加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又以立法的形式继续扩大圈地运动。从1700年到1760年,英国议会共颁布了208个“圈地法案”,圈占的土地有31.2万英亩。1760到1801年,议会又颁布了约200个“圈地法案”,被圈占的土地有318万英亩。这种圈地过程一直延续到19世纪后半叶。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背井离乡,成为流浪者,同时也使他们变成了一无所有的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可见,圈地运动实质上是一场深刻的农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命。在圈地运动的基础上,英国农村涌现出许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大农场,在城市中出现了大批的廉价 的雇佣劳动者,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大批自由劳动力。

第二个是殖民掠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掠夺,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18世纪,英国击败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从而掠夺了大量的殖民地。北美、印度、澳大利亚等通通成为了“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英国成为殖民帝国后,开始疯狂的掠夺资源和财富。以掠夺式贸易、黑奴交易等方式对殖民的进行毫无人道的掠夺财富。这位英国之后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资本支持。

第三则是英国国内采取:国债制度、创建银行和股份公司、严格的税收制度,以达到国内原始资本的积累。 (3)对外贸易

自16世纪下半叶起,英国政府就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为了发展贸易,英国政府大力扶植造船业,支持在海外成立特权贸易公司。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600年英国在印度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和 1670年在北美成立的哈德逊公司。

英国在印度采取的是强迫式贸易。如强迫印度农民种鸦片,输出到各国取得高额利润,中国也是受害国。英国低价收购印度大米,再卖给其他国家,获取暴利。

英国殖民者对于美洲和澳洲殖民地的土著,一方面进行残酷的消灭屠杀,另一方面进行掠夺式的贸易。1670年英国在北美创立的哈德逊公司,到1720年,其收入增加了7倍。

英国就是这样通过强迫和掠夺的贸易,使大量的财富和货币源源不断地流回国内。由此可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近一百年问,英国政府通过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掠夺、强盗式贸易、贩卖奴隶和对国内人民的剥削,完成了扩大资本主义生产的两个先决条件——大批的自由劳动力与大量资本。

(4)生产技术已经成熟

早在15世纪,英国农村的半农半工的手工业就非常普遍,最初要是毛纺织业。到15世纪末,穿梭于城乡之间的呢绒商人为了加快生产速度,逐渐地把单独的家庭手工业联系起来,形成了早期的毛织业手工工场。这种手工工场有分散的和集中的两种形式。在16世纪时,分散的手工工场占主导地位。英国手工工场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与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大量工匠移民有密切关系。在中世纪束期,法国、尼德兰等国的手工业技术水平超过英国,拥有大量的技术熟练工匠。但是,不断发生的宗教战争,使大批新教徒遭到迫害,因此,许多信奉新教的熟练工匠逃亡到英国避 难。同时,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镇压尼德兰革命时,又有大批尼德兰工匠逃到英国避难,约有三万人之多。这些技术熟练的工匠涌人英国之后.对于改良和革新英国的手工业技术,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英国圈地运动的深入,丧失土地的农民日益增多,为英国大商人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各种技能的廉价劳动力,于是集中的手工工场逐渐地发展起来。到16世纪中叶,英国羊毛织品的输出占全部输出商品的80%。到17世纪初,羊毛品的制造业已普及到全国。此外,还有一些与行会无关的新企业,如棉纺、采煤、制铁、玻璃和造船等行业也都发展起来。

手工工场训练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也直接推动了各种机器的发明。所有这些,为发明机器创造了物质前提。同时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尚不能适应广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技术改革成为迫切需要,这就提出了发明机器的历史任务。

(5)新兴产业的出现

在18世纪,虽然毛织业在英国是最发达的工业,但这种工业是从封建社会后期发展起来的,受政府严格控制,旧的行规束缚的也很紧,行会对每一匹毛料的长度、宽度、折叠、打包、生产过程中的配料、印染、拉长、起毛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本来是为了保证质量,维护民族工业在世界市场上的信誉,但是在达到这个目的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毛纺织业技术的更新。使这个行业的生产过程僵化、定型,成为一个保守的、毫无生气的、传统的生产部门。

而英国棉纺织业则不同,它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英国棉纺织业是1588年由尼德兰技工引进的,到17世纪才在兰开夏 建立生产中心。在此之前,它的生产基地散布予农村,不受行会和政府法规的约束,也不存在生产上的清规戒律,没有传统的阻碍。因此,棉织业具有良好的技术改新环境。18世纪以前,英国棉织业的原料主要靠进口,生产技术相当落后,在国际市场上产品质量不及印度,同类产品的价格比印度的贵50%一60%,英国棉织业的处境十分艰难。英国棉织业为了求得生存,为了抵制印度棉布,就只有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因而,进行技术革新势在必行。其次,棉织品适宜于普通大众日常穿着,且价格较毛织品低廉,属于低档商品,国内外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可见,棉织业更适合于发明新机器,推广新技术,创造新产品。所以,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新兴的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开始了。

工业革命的过程是发明促进发明,各工业部门 发生连锁反应。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工作机到发动机,互相促进、互相推动,最后形成一个机器生产的完整体系。

3、工业革命形成背景中所带来的影响

整个工业革命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英国经济、政治、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的突变,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政治体制的优化,技术的革新,原始资本的积累,生产工具的研发,新兴工业的产生,都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动力。不仅促进工业革命的产生、发展、扩散。更为日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工业革命形成的过程中也给当时的全球带来了灾难,甚至影响至今。疯狂的掠夺资源,杀害落后殖民地的人民,贩卖黑奴等行为都为当时的资本家带上了恶势力的枷锁。就算到了先进,这些枷锁也没有完全的褪去

4、总结

针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形成,没有自发这一说。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发生改变或者改革时,都是那个时代,国家和人民在积累了一定的“量”之后,为适应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的必然选择,从而达到了“质”的变化。英国在工业革命前,政治体质的变化、经济贸易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社会阶级的形成、国内外需求的提升等因素都是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5篇:英国工业革命对我国的启示

1、如果说大西洋贸易引发欧洲工业革命,那么现在太平洋贸易将催生中国和印度的工业革命。都是受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影响,当年法国和英国的故事将在中国和印度重演。虽然印度工业化起步比中国晚,但是印度凭借比较良好的银行制度和司法制度,尤其是因为没有计划生育而有比较好的人口结构,近年还有后来居上的趋势。调整人口政策已经成了中国的当务之急。

2、在圈地运动早期,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超出城市的吸收能力,出现大量无业流浪人员,威胁城市治安,英国政府曾经处死了大批流浪的农民。但是正是因为有大量的自由人口,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最稀缺的资源。中国凭借全国的劳动力使得沿海完成工业化,但是今后内地工业化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劳动力?1980年开始独生政策,2003年出现民工荒(还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推迟了民工荒出现时间),这难道是偶然?

3、英国圈地运动从土地上赶走的现有劳动力并不多,最主要是阻止了新增劳动力依附土地,因此英国工业革命的自由劳动力主要是新增加的年轻劳动力(从 18世纪中叶开始,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英国人口增长三倍,有大量的劳动力补充)。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是依赖农村新增加的年轻劳动力,而不是富余的中老年劳动力。工业化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是靠中老年劳动力的话,将他们与土地的联系切断,断了他们的生活后路,这些人进城工作时间短,然后就面临养老、医疗等问题,谈不上积累。现在中国人口学家认为中国还有富余劳动力,以为劳动力能够满足中国工业化进程,但是现在农村年轻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新增加的劳动力又不够,开始出现民工荒了。要是这个民工荒靠中老年劳动力补充的话,让他们脱离土地,对中国今后社保是一个巨大隐患。人口结构问题使得中国工业化要么滞后,要是走一条依赖中老年劳动力的畸形而充满风险的道路。

4、自主创新是英国工业化的关键。英国人口爆炸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科技和制度创新,并且大多是民间性质,大多是年轻人所为。欧洲工业化的时候,英国人口虽然没有法国多,但是自由劳动力却比法国多,创新人员比法国多。中国现在虽然人口13亿,比美国3亿人要多,但是中国大多是农民,这些人几乎与创新无缘,中国城市人口中大多是低技术层次(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英国普通工人就足以单独创新,但是现在面临的是第

四、五次产业革命,对创新人员素质的要求大为提高),真正有条件进行高技术创新的人员远远比美国要少。中国需要做的是,提高全民素质,稳健地调整产业结构(要是产业结构不改变,光是靠大学扩招,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连工作都找不到,更不可能有机会创新了),使更多的人进入能够创新的阶层。要给民间创新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鼓励企业创新。

5、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全球市场还刚刚起步,航海贸易开辟了广大的全球市场,英国当时利用的是境外自然资源而成为世界工厂,当时对英国来说决定经济的是生产供给而不是本国消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资水平增长不快,只是处于李嘉图所说的生存工资水平上,当时英国的投资者主要来自本国,这种低工资模式有利于生产供给能力的提高和本国的积累。现在决定生产的不是供给能力,而是需求的多少,消费市场是关键。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要适当提高工资水平,提高本国的消费水平,充分利用本国的市场。由于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增加,日本和东南亚的工业化过程中,工资收入增加都比较快。英国工业化虽然以低工资著称,但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增长三倍,英国的人均收入仍然翻了一番多。而中国工业化开始已经20多了,在人口增加非常缓慢的情况下,工资增长却比英国当年还要慢,甚至还达不到生存工资水平,这是很不合理的。中国现在是利用本国资源而成为世界工厂,要是仍然采纳低工资模式,劳动力工资太低,加上对养老的恐惧而增加积蓄,将导致本国消费的微缩,而生产的过剩必然导致产品的廉价外销(等于是消费本国资源,进口国际污染)。国内消费萎缩,将导致生育意愿下降。并且由于中国现在资本来源于全球,劳动力收入低于资本收入,意味着经济利润大量流往境外。停止计划生育,一方面能够改善消费结构,一方面由于缓解养老的恐惧而增加消费信心。

第6篇:英国工业革命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这场革命,最先由英国发起,工业革命不仅对英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也对中国以及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的众多经验也对中国改革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工业革命,启示

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贵族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推行发展资本主义,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形成。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资产阶级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于是,一场以生产技术的革命呼之欲出。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革命使依附于土地耕种生产方式的农民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并开始壮大起来,最终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代替了封建生产方式,这样造成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英国资产阶级表现出极强的进取精神,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到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处于“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为了不断满足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英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世界各地强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抢夺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

与此同时,中国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开始了近代化历程。

那么,从英国工业革命的历程中,中国又能得到哪些值得借鉴的东西呢。其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重视并大力发展科技,广泛吸收并采用新技术、新发明,才能发展经济,富民强国,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这已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事实所证明,并将继续被以后的事实不断证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必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其二,自主创新是英国工业化的关键。欧洲工业化的时候,英国人口虽然人口不多,但是自由劳动力较多,创新人员较多,由此出现大量的科技和制度创新。中国现在虽然人口13亿多,但大多是农民,这些人几乎与创新无缘,中国城市人口中大多是低技术层次,真正有条件进行高技术创新的人员远远不够。中国需要做的是,提高全民素质,稳健地调整产业结构,使更多的人进入能够创新的阶层。同时要给民间创新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其三,英国圈地运动从土地上赶走的现有劳动力并不多,最主要是阻止了新增劳动力依附土地,因此英国工业革命的自由劳动力主要是新增加的年轻劳动力,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是依赖农村新增加的年轻劳动力,而不是富余的中老年劳动力。现在中国人口学家认为中国还有富余劳动力,以为劳动力能够满足中国工业化进程,但是现在农村年轻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新增加的劳动力又不够,开始出现民工荒了。要是这个民工荒靠中老年劳动力补充的话,让他们脱离土地,对中国今后社保是一个巨大隐患。人口结构问题使得中国工业化要么滞后,要是走一条依赖中老年劳动力的道路。另外调整人口政策也成了中国的当务之急。其四,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全球市场还刚刚起步,航海贸易开辟了广大的全球市场,英国当时利用的是境外自然资源而成为世界工厂,当时对英国来说决定经济的是生产供给而不是本国消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资水平增长不快,当时英国的投资者主要来自本国,这种低工资模式有利于生产供给能力的提高和本国的积累。现在决定生产的不是供给能力,而是需求的多少,消费市场是关键。英国工业化虽然以低工资著称,但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增长三倍,英国的人均收入仍然翻了一番多。而中国工业化开始已经30多年了,在人口增加非常缓慢的情况下,工资增长却比英国当年还要慢,这是不合理的。中国现在是利用本国资源而成为世界工厂,要是仍然采纳低工资模式,劳动力工资太低,加上对养老的恐惧而增加积蓄,将导致本国消费的微缩,而生产的过剩必然导致产品的廉价外销。国内消费萎缩,将导致生育意愿下降。并且由于中国现在资本来源于全球,劳动力收入低于资本收入,意味着经济利润大量流往境外。因此,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要适当提高工资水平,提高本国的消费水平,充分利用本国的市场。

英国工业革命及对中国的启示

姓名:王培 专业:经济学 学号:2134031814

第7篇:英国史论文 浅谈英国崛起与工业革命

浅谈英国崛起与工业革命

英国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简称,位于欧洲西部,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北部及附近许多小岛组成,国土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英国由于受季风天气的影响,所以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全年气候温和。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和天然气,并不算很丰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是第一个全球金融资本的中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超级大国。“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这两个称谓可以概括为英国最伟大的成就。那是什么将英国从一个岛国变成欧洲强国,最终成为世界霸主的呢? 答案只有一个——工业革命。

那么,这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政治上,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思想上,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出的最著名的观点就是:看不见的手,也就是今天经济学家常常讲的市场供求规律。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个体间的自然交易会创造出高效的资源分配模式,并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收入。根据这个理论,亚当•斯密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对外贸易战略。所以,经济上,随着君主立宪制的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英国加速了圈地运动,殖民地掠夺与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货币资本,从而为工业革命累积了财力上的准备。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继续了近三个世纪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同时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开发,使大量财富集中到英国资产阶级手中。自然科学上,经典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契机。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己最著名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大定律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它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使得人类真正告别愚昧,迎来了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新时代

其次,它与英国如火如荼的农业革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土地制度为中世纪的时候形成的一种敞田制,就是地的肥瘦、远近、干湿都不同,为了公平分配,给你一小块肥的、一小块瘦的、一小块远的、一小块近的,人们为了更好地种植作物,互相协商或买卖使自己的土地更加集中,从此时起圈地运动就时有发生,但是规模较小。一直到17世纪的农业革命开始,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始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离开乡村,向城市迁移,为工业革命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支持,保证了工场的正常运作和工业产品的大量生产。另一方面,圈地运动的土地兼并为资本主义型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此时的农业生产因为土地面积的指数增加和农村劳动力的剥离而采用节省劳动力的耕作技术和早期的农业机械, 加上较好的组织和合理的劳动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农业耕种形式的变革。 农业革命除了为工业革命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外,还提供了生产所需要的原料,为城镇人口提供粮食。在农业革命前土地生产的主要是原始农业的产物,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随着圈地运动的进行,资本主义型的农场在农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的耕作和栽培技术经历了重大的改革。块根作物和牧草的种植逐渐推广, 诺福克轮作制代替了传统的耕作制度, 人工肥料和化肥的施用, 农业机械的采用,畜种的改良等等,这一切不单单使得可直接可食用的作物的增产,还无形中保证了畜牧业的饲料供应和家畜的质量。有数据表明:每英亩小麦产量圈地前为2.15夸特, 圈地后为3.25夸特;大麦从4.5 夸特上升到5夸特;燕麦从4 夸特上升到5.5夸特;豆类从35夸特上升到4夸特。(夸特:英国重量单位,1夸特相当于12.7千克)在畜牧业上,牛饲养量增加到354 头,羊饲养量增加到407头。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大发展为工业人口不断增加提供了保障。农业革命不仅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羊毛、淀粉、脂肪等等工业所需要的原料, 而且为工业提供了日益增加的粮食和畜产品。 农业革命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失去土地。这就有点像中国清朝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破坏,农民不能再依靠“男耕女织”来满足自己日常生活的需要,他们转而成为日用品的消费者,这在无形中进一步的扩大资本主义市场,扩大生产。或许,工业革命不仅是资本家的要求,更是广大人民的需求。马克思说:“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 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特质要素的那些事件, 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以前, 农民家庭生产并加工绝大部分供自己以后消费的生活资料和原料。现在这些原料和生活资料变成了商品;大租地农场主出售它们,手工工场则成了他们的市场。纱、麻布、粗毛织品现在变成了工场手工业的产品, 农业地区正是这些东西的销售市场。以前由于大量小生产者独自经营而造成分散各地的许多买主, 现在集中为一个由工业资本供应的巨大市场。” 另外英国的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使英国人口飞速增长,人口的飞速增长反作用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人口增长对工业品和农产品的需求使得资本市场扩大。为了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工场主们不断改善工业技术,用更好生产方式和工具代替旧的。而在农业中,农业技术变革, 铁制农具和农业机械的推广,推动了农用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正是根据农业的发展需要生产出收割机、割草机、播种机、松土机和切草机等。工厂生产的标准的农具,使农具的修理和更新变得简便易行。铁制品工业开始慢慢向农业渗透, 工业产品在农业市场上的比例越来越重。

农业革命还为工业革命积累了大量资金。农场主们将通过买卖农产品所获得的资金投资到工业中去。同时日用品等工业产业也在不断和农民的交换中获得利润,又再一次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去。就这样在无形中形成一条资金链,工业领域的生产资金不断积累和利用,推动着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进程。

最后,工业革命离不开科学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飞梭。凯伊发明飞梭以后,一个织布工人可以做过去两个工人的工作,使效率提高了一倍。后来, 凯伊的儿子又加以改进,发明了上下自动的杼箱,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织布能力更为提高。由于织布效率提高,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纱荒。 由于棉纱供应不足,出现了纺与织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有些棉布工厂因缺纱而停产。棉纱价格猛烈上涨,接着纺纱工人的工资也提高了。这种情况,对于追逐利润的资本家来说,是不能忍受的。为了解决棉纱不足的问题,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措施。1761年,英国“艺术与工业奖励协会”两次悬赏,征求新式纺纱机的发明。

1764年,兰开夏郡内的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棉纺织技术上一个巨大的飞跃,使棉纱的产量迅速提高,引起了纺织业的一系列变化,并且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因为棉纱生产成本的减少,也就使布匹的价格随之降低,从而使布匹的需求量增大,这样就需要更多的织布工人。

随后人们又陆续发明了多种纺织生产工具,生产水平也逐步提高。

1769年,瓦特制成第一台蒸汽机。这一年,瓦特以发明分离冷凝器,获得他在革新纽可门蒸汽机过程中的第一个专利。1784年,经过再次改进的蒸汽机,不仅能够适用于各种机械运动,而且还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1785年,一个使用瓦特蒸汽机的纺纱厂建成。很快,蒸汽机在棉纺织业、毛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印刷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瓦特蒸汽机的问世,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从此以后,只要有煤作为燃料,就可以开动蒸汽机。并且,工厂也是根据需要建立起来,而不再受河流水力的限制。马克思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是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 蒸汽机的发明使机械化生产冲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是人类社会进入机械化时代的标志,从而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蒸汽机的广泛利用,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促使工业革命开展起来。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以此为标志,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英国从一个小岛屿,发展成一个世界霸主国家的经验,出去殖民等方和平的方式,还是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的,特别是工业革命,那是一个帝国迈出的巨大的一步!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也能迈出类似的一步!

第8篇:英国工业革命

纪录片观后感——英国工业革命

班级:电商一班学号:1222381姓名:徐英

工业革命,首发于英国,而这绝非是偶然的,这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前提的。

在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而另一方面,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的对外侵略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需的货币资金。同时,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 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并且,由于英国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而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 ,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而所谓工业革命,简而言之,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厂制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过程。工业革命不仅使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而且有力的促进了社会变革。无疑,这种以机器生产的方式,在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迅速扩散开来。

英国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的机器发明和使用开始的。而最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另一个重大成就,就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继先人发明的蒸汽抽水机后,詹姆斯.瓦特在1769年取得蒸汽机的专利,之后,继续进行试验,在1782年研制成了复动式蒸汽机,这种机器通过传动装置可以带动各种机器转动,后来,成为广泛使用的机器动力。

无疑,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一点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也让人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城市平民的生活条件肮脏不堪,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值得肯定的是,工业革命引发了英国社会的全面变革,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并壮大起来,工业资产阶级在人数、财富和社会力量上都压倒了土地贵族,被誉为英国社会的脊梁骨。然而,英国当时的政治舞台却受到贵族寡头的把持,工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无权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工业资产阶级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激进运动,促进政府在十九世纪进行 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于是,经过改革,英国成了典型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国家,成为其他国家效法的榜样。

而在英国工业革命的诸多负面影响中,环境污染也是一个危害久远的问题,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于世界上以发展工业化的国家而言,也没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而在我看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得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由此,联系我国,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既要实现现代化,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由此,我们可以结合西方国家在技术生产极度发展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进行相应的分析。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更应该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生产力发展的首位,同时,又要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慎重对待环境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应该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和前提,以推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为主导和方向。我们要在维护好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求发展,在科学技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中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这 就要求我们要把理性精神与中国传统思想中尊重自然的观利用自然。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区域生态系统尚未完全失衡,因此,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决不能重蹈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以免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9篇:第17课 英国工业革命

第17课 英国工业革命 第17课 英国工业革命(第一课时)

【内容标准】

1、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2、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3、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进程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设问讨论、自主学习教学法。通过阅读教材及围绕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教学要点】

重点:瓦特改良蒸汽机。 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导入新课】

现实生活中的“工厂”、“铁路”、“火车”等事物导入。 【新课探究】

一、工业革命的概念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是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工厂生产的飞跃。

讨论:大机器工厂和手工工场的区别? 提示:

1、机器代替手工劳动;

2、生产规模大;

3、分工细,成本低;

4、劳动者素质大大提高。

强调:大机器生产基本代替手工工场,标志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二、工业革命的开始

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下半叶首先在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兴起,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珍妮机等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讨论:

1、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开始?

提示:(1)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圈地运动和农业经营商业化,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3)海外殖民掠夺和贩卖黑人奴隶积累了雄厚的资本;(4)随着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急剧扩大,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5)工场手工业的技术积累,使机器的发明成为可能。

2、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端于英国的棉纺织业部门? 提示:棉纺织业比较集中,不像毛纺织业那样分散,同时作为新兴生产部门受传统束缚少,因此也较容易采用机器化大生产;英国逐渐占领印度,而印度盛产棉花,这样英国的棉纺织业有了充足的原料来源;棉纺织品价格比较便宜,有着广阔的销售市场,棉纺织业投资少,利润高,资金周转快。

3、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英国工业革命兴起。(请学生上台讲述珍妮机发明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是从工作机的发明和使用开始的。)

【总结巩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是确立了统治地位,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全确立还需要有物质基础,这得由工业革命完成。

【真题训练】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开始?

第17课 英国工业革命(第二课时) 【内容标准】

(参见上一课时)。 【教学目标】 (参见上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

三、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1、棉纺织业

哈格里夫斯——珍妮机

2、动力机器

瓦特(James Watt)——改良蒸汽机

学生讨论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后明确蒸汽机发明的影响:

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标志性成果,是人类技术史上的一次空前飞跃。作为动力机械的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最早使用蒸汽机作动力的是纺纱厂。

3、交通运输史上的革命——汽船和火车的发明

(1)(英)斯蒂芬森(史蒂芬孙)——“旅行者”号火车机车 (2)(美)富尔登——汽船 学生讨论铁路运输的优越性。

提示:载重量大,速度快,便于长途运输,缩短各地的距离,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工农业发展,改变生活节奏,促进社会交往,成为社会经济的动脉。

强调:铁路开创了人类陆地交通的新纪元。

4、其他发明: 用焦炭炼铁。

5、主要能源——煤炭

四、讨论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人类社会的演进产生了空前深刻、巨大的影响。②为新兴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③为英国提供了历史机遇,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④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城市化开始兴起;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面貌。)

(2)消极影响:工业革命也使人类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①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对立的两大新兴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遭受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两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②欧美列强加紧对亚非地区的拉殖民扩张,造成当地的贫穷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③自然环境开始遭受严重的破坏与污染。

强调: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明确:英法等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动了两次侵华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欧美国家进行工业革命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封建社会后期(清朝统治前期),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社会基本上与世隔绝。中国没能从工业革命中受益。

【总结巩固】

学习本课,应从工业革命的孕育、机器的发明和大工厂的诞生及蒸汽机和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三个方面把握。关于工业革命的孕育重点掌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机器的发明是从棉纺织业开始并由此推动其他生产行业工作机的发明,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从而形成了近代大工厂制度。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物理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了解工业革命中各生产环节是怎样相互促进的,知道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欧美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

【真题训练】

1.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是 “瓦特”,这是为了纪念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英国机械师瓦特。他的成就是( B )

A.发明“珍妮机” B 改进蒸汽机 C 发明过火车机车 D 设计内燃机

2.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的原因是: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开拓了广阔空间 ②活跃的国内外商业贸易,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③ 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④农业经营方式改变和农村社会变动,为工业革命的开展作了充分的准备( A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851年5月,在英国伦敦一座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有( A ) A.蒸汽机 B 电灯 C飞机 D 人造卫星

4.每天呼啸奔驰的火车把人们送往四面八方。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机车是(A)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气机车 D磁悬浮列车 5.想一想,在使用蒸汽机以前,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曾使用过的原动力。( C )

A.人力和畜力 B. 风力 C. 电力 D. 水力

6.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以前,英国人要开办棉纺织厂,厂址最好选在: ( C )

A.临近铁路的地方 B. 临近煤矿的地方

C. 临近河流的地方 D. 临近油田的地方

7.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B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乘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人们坐在电脑前上网

8.材料一: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部人口的70%,1841年降为22%。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大城市不断增加。。。。。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材料二: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同时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制度。

回答问题:

①分别归纳材料

一、二所反映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①材料一: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入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材料二: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和剥削加剧,既加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又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制度。②略

【教学实践与反思】

我在讲授《工业革命》一课时,首先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工业革命的经过及它的伟大意义,然后就当时世界及中国的社会背景状况作了拓展。

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初期的工业革命即第一次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工业革命把人类从手工时代带入了机器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生产力迅猛发展(举例说明),它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工业革命起源于欧洲,英国是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840年,英国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47%,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英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讲到1840年,我顿了顿,让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册书中学过的知识,想一想1840年在我们中国发生过什么大事?当时我们中国社会状况如何?有反应快的同学脱口而出:“鸦片战争”。我顺势而入:“鸦片战争是怎么回事?谁能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给大家两分钟思考的时间。”两分钟过后,我请了两名同学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其他同学补充,我总结拓展:“同学们回答的很好,„1840年‟这个时间大家应该牢记住。1840年英国对我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的近代史上写满割地、赔款,整个近代史就是一部耻辱史,一部血泪史。大家知道中国何以衰败以致遭欺辱的原因吗?请大家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简介一下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同学们凝神屏气、若有所思,之后,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了一些。我将同学们的讨论引向深入,“我们中华文明渊源流长,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在封建社会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到明朝中期以后开始衰落。14世纪到17世纪是世界历史格局发生大变动的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在西方国家萌芽发展,到18世纪,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商贸往来开始频繁,特别是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英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工业革命,生产力取得跨越式发展。在西方国家迅速崛起的同时,中国却对世界的大变化浑然不觉,还沉溺于“天朝上国”之梦,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闭关自守、盲目自大。正是由于闭关锁国,不注重发展科技和加强外贸交流,使中国在近

二、三百年落伍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造成近代中国任人宰割的原因。”我激动的声音比平时提高了八度,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教室里安静的甚至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之所以要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状况进行拓展,就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后就要挨打,要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这也是现在中央为什么提出建设创新性国家,重视科技及自主创新的原因。其二让学生对“对外开放”也有一定的理解。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还不能完全掌握或理解所拓展的知识,但我认为这样的拓展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对背景知识了解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同时还可以丰富知识,提高兴趣等等。

上一篇: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下一篇:地铁机电工程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