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创业之路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艰辛创业之路(精选8篇)

艰辛创业之路 篇1

创业的艰辛之路

创业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创业路上的坎坷不在于这条路到底有多难走而在于很多人走到终点 发现又回到了原点但这也是创业的乐趣 创业很艰辛,每个成功人的背后都有很多的艰辛这句话说的很对。事业越大承受的坎坷就越多,风险也就越大,这是成正比的。 我找了一遍好的文章,你自己看下很多有抱负的年轻人都希望通过自己创业,获得人生事业的成功,但是创业成功者毕竟是少数,每年新创办企业中,至少有50%在半年之内倒闭,倒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创业的基本法则。笔者从25岁在近十年创业经历中,有很多成败得失体会。我常想,假如创业之初就能多学习一些前人创业成功之经验,我也许会有比今天更大的成就。我总结的一些创业经验,或许对更多的朋友们创业是一种较好的借鉴。 一、创业要有足够的资源。 很多人在初次创业的时候,都是资源十分欠缺的。资源不足,使企业创业成功的概率降低,但要有完全充分的资源也是不可能的。在资源具备上,一般来说,要符合两种条件:一是要有进入一个行业的起码的资源,另一方面是具备差异性资源。如果任何条件均不具备,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创业资源条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业务资源:赚钱的模式是什么; 客户资源:谁来购买; 技术资源:凭什么赢取客户的信赖? 经营管理资源:经营能力如何; 财务资源:是否有足够的启动资金; 行业经验资源:对该行业资讯与常识的积累; 行业准入条件:某些行业受到一些政策保护与限制,需要进入资格条件; 人力资源条件:是否有合适的专业人才。 以上资源创业者也不需要100%的具备,但至少应具备其中一些重要条件,其他条件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来获取。创业者如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其他资源欠缺也可以弥补;如果有足够的客户资源,其他资源的欠缺也容易改变。 创业具备的条件是:足够的资本?行业经验?客户资源?技术创新?商业运作能力?与即将面对的竞争对手相比是否有明显的优势? 二、 创业前要慎思 创业前要认真思考、反复评估、考虑成熟再行动。除了要足够的资源准备外,心理准备最重要。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值得好好思考。 第一,我为什么要创业?是否有足够的`决心,愿意承担风险吗?过去的利益是否舍得放弃? 第二,我是否具备创业者应有的能力与素质,是否能承受挫折,是否具有综合全面的素质,还是有专项技术特长? 第三,我创业成功的核心资源优势是什么?我具备的条件是:足够的资本?行业经验?客户资源?技术创新?商业运作能力?与即将面对的竞争对手相比是否有明显的优势? 第四,是否有足够的耐心与耐力度过创业期的消耗,估计通过多长时间走过创业瓶颈阶段,自己有多长时间的准备。 第五,创业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我是否能承受?不要只想到乐观的一方面,对风险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一碰到现实状况与想象不一样,一下会造成信心动摇。 回答清楚以上问题之后,再决定是否创业不迟。很多创业者的失败,都是与创业前心理准备不够,匆匆忙忙进行创业,最后失败得一塌糊涂,假如准备不足,条件不具备,晚一点创业也不迟。 三 先有业务,再创业 进入该行业为别人打工,通过打工的经历来积累经验与资源。那么“学费”自然由别的老板给你付了。 很多人创业是迫于生存的压力,希望赚多点钱,过上较好的生活。因此,在创业之初,是无所谓事业的,创业选择极具盲目性,为创业而创业,在刚开始创之前,进入什么行业,以什么为盈利模式,都是一片茫然。很多创业者,先将公司注册好了,再考虑业务范畴。 创业者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创业方向,再决定创业。假如,选择了某一个行业,创业前一定要积累一些该行业的经验,收集相关的资讯,如果有可能,可以先考虑进入该行业为别人打工,通过打工的经历来积累经验与资源。那么“学费”自然由别的老板给你付了,也就用不着自己创业时间交学费,行业知识、客户资源渠道,赢利模式都有了,再创业,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艰辛创业之路 篇2

吴尚容1971年出生在重庆大足县一个偏远而贫困的小山村。自幼家境贫寒的吴尚容, 家里兄弟姊妹五个, 直到9岁那年, 为了带弟弟上学, 才能以陪读的身份跨进小学一年级的课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的吴尚容, 除了在上学时要照顾弟弟外, 课余时间, 还挑起了所有的家务和农活, 甚至去市场卖自己种的瓜果, 但凡挑得动、提得起的活, 瘦弱单薄的吴尚容都肯尽力去做。

1989年, 年仅18岁的吴尚容经邻居介绍, 带着三个同村的小姐妹到广州江门的一个丝花厂打工。两年后, 由于母亲生病, 吴尚容结束了广州一年多的打工生活, 回到家乡照顾母亲。从大都市回来的吴尚容, 已不甘偏居于这穷乡僻壤, 总想着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在照顾母亲的同时开始在小镇上做一些五金小生意。当时的小镇很闭塞, 交通工具只有拖拉机来回“突突突”地跑。每逢赶集, 吴尚容就把货物放在拖拉机的车箱里, 人坐在货物上, 一路颠簸的拖拉机载着一个乡村姑娘的梦想与追求, 风里来雨里去。经过三年的拼搏, 吴尚容省吃检用攒下了一万五千元。

有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吴尚容便开始筹划着到更大的世界去闯荡———准备去西安做鞋生意, 但从西安考察回来后, 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劝她不要去西安, 原因是西安那个集市的库房和档口位置都不是很好, 以前曾经在那里做过生意的人大多铩羽而归。意志坚定吴尚容没有知难而退。没多久, 家人的话一语成谶, 吴尚容尽管在西安使出浑身解数每天极尽全力地打拼, 还是日不敷出。生性倔强的吴尚容决定孤注一掷, 加大投入, 把生意做大。她卖掉了家里所有东西, 甚至连做饭的锅也没留, 还鼓动姐姐出资两万元一起干。有了资金和家人的帮助, 吴尚容开始在批发商那里拿货来转手做零售, 积累了更多的资金后, 吴尚容跳过批发商直接从工厂进货。一个农村女孩身处异地拼搏创业其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无论是溽暑还是严冬, 吴尚容总是在不停的收货、铺货, 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左右的觉, 吃的也很简单, 有时连续一周的饭就是鸡蛋煮面。宵衣旰食, 勤勉辛劳的吴尚容扼守着那份自甘清淡的生活, 在创业中放飞着对事业的梦想。

经过努力, 吴尚容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怎奈是“天有不测风云”, 有一次, 吴尚容见一款鞋卖得相当好, 就把多年来积蓄的资金一多半都用在进这款货上了。可就在这时, 隔壁档口推出工厂直销活动, 与吴尚容店里的同一种款式鞋每双要便宜十几块钱, 而对于刚刚在生意场上站住脚的吴尚容来说, 如果这批货卖不出去的话, 这几年的辛苦算是白费了, 所挣的十几万元无疑也随之打了水漂。后来经过吴尚容的极力挽救, 总算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磨难有时是最好的财富。这次曲折, 使吴尚容丰满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发生了碰撞, 对她今后的创业之路产 生了极大 的影响———为了在商场掌握主动权, 她开始设想自已开厂。

1998年, 吴尚容经介绍接手了朋友的一家工厂, 成立了成都市三美皮鞋厂。对于年轻的吴尚容而言, 搞经销或许是轻车熟路, 但开工厂又得从头学起, 尤其是“开发”和“生产”这两块, 吴尚容几乎是一无所知。为了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吴尚容开始不断丰富自已知识面, 恶补管理知识, 在花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给自己充电的同时, 还聘请了一些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加入到自己的团队, 使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经过吴尚容和她的团队共同努力, 三美皮鞋厂逐渐走上正轨发展轨道。2003年7月10日, 正式注册成立“成都市三美鞋业有限公司”, 并于2004年与国内一家知名上市公司合作。目前, 成都市三美鞋业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管理制度完善的大中型企业。公司现有员工1000余人, 中高层管理团队100余人, 2个开发设计部, 在成都、崇州拥有两个生产基地, 成都基地工业园区拥有两个生产车间, 占地十五亩;并在崇州征地40余亩修建了一流的生产厂区, 年产中高档真皮女鞋60余万双, 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三美鞋业有限公司公司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女鞋品牌“卡尔笛尼”荣获四川名牌称号, 产品以设计新颖、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价格合理为特点, 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历年来, 三美鞋业曾获得“四川省十佳优秀企业”称号, 中国西部鞋都“十大优秀鞋业”, 上市集团指定供应商,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定点检验单位, 并顺利通过ISO 9001国际质量认证等;产品获“成都市鞋业知名品牌”和“中国西部鞋都知名品牌”称号, 被四川省皮革行业协会评为“四川名鞋”。三美鞋业多次得到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表彰, 与国内多家著名品牌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以至于2008年在全球经融危机的情况下, 企业的产值不仅没有下降, 反而上升。

音乐之路不艰辛 篇3

首先,我们必须理清音乐之路这档子事。我一直认为,表演艺术这种东西需要借由三种人来共同完成,那就是作品作者、表演者、欣赏者三个不同的角色。在音乐的世界中自然就是作曲家、演奏家和听众。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分类,三个群组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不是那么绝对的。不过若从职业化的角度看,大致上仍能成立。

如果立志要成为作曲家或演奏家,音乐路之艰苦,恐怕并不是比人家早学几年就可以减轻多少。关于此点显而易见,在此毋庸赘述。然而,一个业余的音乐爱好者,甚至是手不能奏,口不能唱的纯音乐消费者他的音乐之路呢?艰苦与否,就我的观点看,视个人心态而定。

通常所谓听古典音乐的人高雅,除开职业的音乐人不论,从心态上可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可以称为“人要衣装”型。这类朋友视古典音乐为一种身份或品味的象征,逢人到处高谈阔论,实际上可能只听过几张《古典帝国》或《Adagio》之类的唱片,参加过一两场赶集式的户外巨星音乐会。不过光是如此也就足够提供他好一阵子的谈话材料了,功能性相当完备。看官莫要说我言词尖酸,在下认识的人中,这类的“爱乐者”还真不少。我甚至还听一些人说这样要交女朋友比较容易,当下真不知何言以对。其实这类朋友是否可称为音乐爱好者都还待商榷,也就无所谓音乐之路的问题了。

第二种我姑且称之为“武林高手”型。通常这样的朋友都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当然并不是所有有音乐基础的爱乐朋友都是这一种人,在此要特别声明),至少读得懂五线谱。他们最大的特征是对各大名家版本如数家珍,又特别博闻强记,可能听上几个音就知道这是某某人在某某时候的录音。听音乐要对总谱,一句一句挑,看看谁的演奏错误少。这一类朋友听音乐完全本着“求真求善求美”的伟大目标去的,就像情人眼中容不下一颗沙粒般,他们的耳中也容不下一点粗糙的质感,或一颗错误的音符。但是,武林高手往往是孤寂的。为了排遣这种孤寂,并且追求无止境的进步,于是不时会邀集“武林同道”,举行一次“武林大会”,非要华山论剑、捉对厮杀,不分胜负誓不罢休。于是会后有人扬长而笑,有人负伤而去。回到家中,又继续闭关练功,准备下回再战。面对众位“武林高手”,小弟除了五体投地自叹不如外,其实还很替他们担心。如果有一天“练功过度”,“走火入魔”就得不偿失了。我要奉劝众位朋友们,当您身边出现了这样的“独孤求败”时,除非您有十成把握,否则请加速逃逸。毕竟他们每一个都是永远的“武林盟主”啊!其实音乐如此美的东西,竟要如此死生相搏,这样的音乐之路也太苦了吧。

我个人最钟意的其实是第三种类型,这样的人说好听一点叫“EQ高手”,实际一点讲是“音乐阿Q”,或者您要称其为“爱乐自闭症”也无妨。这个族群的朋友听音乐是极私密的活动,呼朋引伴的机会不多,独自面对音乐的时间占其音乐生涯的90%。印象中一位乐团的朋友有句名言,引其大意为:听音乐,最重要的是你从中反省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阿Q派弟兄大概是这句话的最忠实拥护者。这一类朋友往往好音乐,然不求甚解,视武林高手派朋友的用功方式为异途。不过不求甚解并不是随便听听就算了,只是不去太挑剔细节,不去吹毛求疵。其实,人人心中自有其对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的形象与理解,况且这个理解又会随时间及聆听经验、生活体验的不同而逐次转变,何苦于一时之间追求绝对的标准答案呢?就把一切留给自己,用心花一世的时间慢慢品尝吧!完整的故事中,都会留下一些遗憾。

音乐在要表达某些重要意念时,往

往也会做出一些牺牲,又何苦为了一株枯萎的小草而牺牲了美丽的森林呢?更何况森林中本就有枯有荣。套句好友的话“上帝创造的每一朵花都是不完美的,所以每一朵花都是完美的”。听几个不同的版本也是有的,然而其中目的并不在于分辨孰优孰劣,而是从每个不同的诠释中取得不同的养料。如此,又何谈艰苦之有呢? 身边有很多刚开始听古典音乐的朋友,其实常常为了一些艰深的理论或者可怕的名词,甚至是恣意卖弄的乐评吓阻在外,止步不前。往往也有“我没学过音乐,我能吗”的疑问。我常常举自己作为一个例子,资质驽钝如我,又几乎没有受过任何音乐教育,不照样也可以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角落吗?

其实,音乐就是一种更为抽象或更为纯化的语言。当一切已经无法以言语形容时,当自己的语言能力已经不足以负担想要表达的意念时,那么,就把一切交由音乐来诉说吧!大气的巴赫将对上帝的颂赞以音乐表达出来;伟岸的莫扎特将对生命的讴歌以音乐呈现出来;孤愤的贝多芬将人世的悲喜以音乐展演出来;潦倒的舒伯特将无穷的希望以音乐吟唱出来。那么我呢?我何其幸运,能借着他人血泪欢笑交织谱成的乐章,找到安慰,并指引自己的方向。

曾经,我也为自己从没有受过音乐训练,在有口难言时只能书空咄咄而感到遗憾。后来,一位学长告诉我一个小故事:有一位老先生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合组一个弦乐四重奏,仅止于以此自娱,没做过什么公开演奏。这天,他从工作的岗位上退休了,想起了从前练琴的快乐时光,于是带着自己的琴,去找其他几位朋友。找到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每个人带着各自的琴,来到了一个小教堂。坐定以后,便由海顿开始,一首一首地拉下去。琴音未必见得高明,但是音乐的愉悦充满每个人的心中,令人舍不得停下来。这时候,屋外下起了暴风雪,但是四位老人浑然不觉,只是陶醉在音乐中不停地一首接一首演奏,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风雪停了以后,看守教堂的工人推门进来,赫然看见四具已倒在地上的尸体,正是这四位老先生。他们已不知过世多久,然而每个人都面带着笑容,其中有一位还紧紧握着他的琴。多么美的故事!

其实重要的只是音乐本身,至于会不会演奏,或演奏得好坏与否,已经不再重要了。找到自己心中的音乐,就找到了天堂。我反过来羡慕我那位友人,因为他曾说,即使有一天他耳朵聋了也不遗憾,因为好多旋律已经在他心中。“够我受用一辈子了。”他说。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做到这一点,甚至把所有的音乐全忘了,那种幸福感仍能持续一辈子呢?不过这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了。倒是有一个小问题可以想想,当我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一天,我希望哪一首曲子陪我走这最后一段道路?

创业艰辛的句子 篇4

2.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一个当不好士兵的将军一定不是好将。

3. 有时候做一份工作,做一份喜欢的工作就是很好的创业。

4. 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5. 当你感觉颓丧遗失,能量低迷,旁人会认为不能委托给一个不自信的人。

6. 一个人的心志成长速度,取决于他在失败时心理承受打击程度的大小而决定

7.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8. 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9. 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莆田梁智勇的艰辛创业路 篇5

莆田梁智勇的艰辛创业路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首真心英雄是莆田梁智勇创业的真实写照。

只要和莆商接触过的人都知道莆田人特有特点:胆大敢于冒风险;心细善于寻机会;皮厚巧于拉关系;志坚勤于做产业。正是有了这些不同于寻常人的特有品质,才会成就了一大批事业有成的莆田商人,他们活跃于黄金、房地产、医疗、红木、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且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你到了莆田,到了东庄,可能会惊讶那一栋栋精美豪华的别墅,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是饭都吃不饱的落后小渔村。

日新月异的莆田东庄在也不是那个以前的样子,每到过年,几个老板回到东庄在上等的红木茶具上煮几杯清淡的铁观音,品几口,闲聊中说说劳累了一年的收获,都谦虚的说没赚钱啦,年景不好,只赚了一点点,等你了解这一点点是几千万后,不由得目瞪口呆。

莆田在改革该开放后被誉为东方的犹太人,精明,会做生意。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莆田人在下面这些行业中的骄人业绩!

在北京木材市场,近乎100%的市场为莆田人垄断,而现在全国各主要木材集散地或口岸掌控局面的,几乎也都是莆田人,如今全国70%以上的木材市场都由莆商经营。莆田人做木材是全国出了名的,从1980年代初,莆田人挑着木蒸笼闯荡东北做起木材生意,从单干发展到合伙经营,足迹遍布北京、上海、济南、南京、武汉、昆明„„,把木材生意做遍全国。“莆田帮”也在全国木材行业声名鹊起。

全国80%以上的民营医院是莆田东庄人创办的;截止2006年,莆田秀屿区在全国各省市从事医疗行业的企业共有1万家(东庄镇占93%),资产总数达360亿元,年营业额3050亿元,员工总数63万人;在外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00家(东庄镇占80%),资产总数25亿元,年营业额50亿元,员工总数5万人。

在我国的珠宝首饰业界里有这么一个说法:全国经营珠宝首饰的10个人中有9个是福建人,其中8个是莆田人,而当中6个是北高人。2011年在全国金银珠宝产业3300亿元的年销售总额之中,其中一半的销售额来自北高人经营的珠宝首饰企业。福建仅次于广东,是全国第二大珠宝产业基地。据珠宝首饰行业界统计,2006年全国700亿珠宝首饰产值中有300亿是莆田人创造的。

莆田木雕和古典工艺家具的产值、产量及出口额均占全国第一位;莆田玉雕产业约占全国玉器市场销售量的60%以上,莆田生产的人造宝石年交易量占全国交易量的80%,世界交易量的60%。

全国约75%的私营加油站是由莆田人和福清人投资经营的,其中莆田仙游县人在外开办加油站占全国5万多万家民营油站一半以上。

截止2004年底,莆商在地产业、木材业、建材业、民营医院、医疗器械、民营加油站、首饰加工业、古典家具、手机通讯、餐饮娱乐等行业,每年为外地创造产值2000多亿元。

(新华网综合新闻)据悉,莆田在京经商人员达20万人,注册企业1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3000多家,年创产值4000多亿元,涉及地产、木材、钢材、家俱、陶瓷、医疗、石油、建材市场、珠宝首饰、建筑装饰、手机通讯、餐饮娱乐等20多个行业。开办的建材、钢材、木材等大中小型市场达100多个,在北京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在70%以上,其中木材约95%,建立的大小医院几十家,手机连锁专卖店、珠宝店一百多家。

(陕西政府网)据悉,在陕投资经商的莆田籍商人大约有两万多人,注册企业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1000余家,年销售额上亿的企业近百家,年创产值近千亿元,涉及房地产开发、商业地产、物业管理、钢铁生产等20多个行业。

梁智勇就是在这些成功者其中的一个佼佼者。

莆田梁智勇

他白手起家,曾经做过业务员,跑坏了几双鞋,忙的时候一天吃不上一顿饭,只能睡五个小时。正是靠着骨子里的这一股拼劲,在短短的几年,梁智勇就在房地产,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知道成功的不易,知道人才的重要,虽然自己学历不高,但对于自己公司的员工,从来不吝啬给他们学习提升的机会,主动去找emba,为公司员工提升自身的能力。

他对时间的管理可以精确到秒,从来不轻易浪费一秒时间,每次周末,别人都休息的时候,在公司都还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对于他来说,成功就是全身心的投入。

我们来了解下莆田梁智勇企业的情况。

梁智勇旗下凯天地产:

凯天集团,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具有创造性的综合型集团公司,集团及旗下企业总资产近80亿元。历经数年沉淀,集团以“商业资本”为主体,不断优化拓展集团布局,开创了“三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战略格局,即以地产开发、资产管理、金融商贸为主业,兼营医疗等其他关联产业的多元化产业格局。目前,集团投资的医疗机构在全国布点逾300家。

凯天经过多年摸索,在商业经济领域逐步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独有经营法则,在发展中极其重视对资本结构的优化运营以及各类资源的高效整合,并以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性投资为手段,在商业资本领域以市场差异化定位创立独具凯天特色的战略法则,成为现代资本运营领域优秀的缔造者。

地产开发:地产开发是集团的核心产业。2013年,集团共有12个地产项目同期运作,总占地1065亩,总建筑面积近223万平方米。

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为集团的战略性投资产业。业务涵盖酒店、商业、写字楼、展厅、商贸物流、工业厂房、土地等,其中商业资产13处,建筑面积近44万平方米;工业资产7处,工业用地559亩,厂房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

金融商贸:金融商贸系集团的开创性投资产业。业务涵盖金融、线上线下贸易、专业仓储、集散配送等多重关联服务项目。目前,正建设占地1000亩的金融商贸物流园区,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现代金融商贸服务。

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企业特有的文化,在莆田梁智勇看来,企业文化不但要为企业为中心,更要以员工为中心,所以他为企业制定了以下文化:

凯天理念

凯天愿景:致力成为行业领跑企业,努力成为受人敬重的企业

凯天使命:为员工创造舞台,为合伙人创造价值,为城市创造风景,为社会创造财富凯天经营哲学 :选择决定未来 诚信铸就共赢

凯天精神 :共进退,共成功!

凯天团队

凯天管理文化 :人事相宜,人尽其才,锲而不舍,成就非凡!

凯天服务文化 :服务,永无止境

凯天团队文化:个人力量很渺小,团队让我们强大

凯天竞争文化:行动快人一步,目标更近一步

凯天战略

凯天战略思想 :以守为攻,以拓为新,以展为谋

莆田梁智勇还是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上海莆田商会名誉会长,香港莆田商会名誉会长,莆田高协名誉会长,并且梁总最近还入股了民营医疗邦泰集团,是邦泰的股东之一。

艰辛的成功之路作文700字 篇6

艰辛的成功之路作文700字――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啊,成功是辉煌的,但华丽的背后却有着艰辛、痛苦,是用汗水与泪水灌溉才绽放的`花,成功的路充满艰辛。

成功是由磨难缔造出的。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成功是由痛苦创造生命的梦想。前几天中国达人秀刚结束,而冠军就是用脚趾弹奏的刘伟。在失去双臂之后,刘伟受到的是双重的痛苦,一种是因为失去双臂后给生活带来不便的痛苦,另一种则是在生命还未绽放就已残缺的内心痛苦这些痛苦,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要么就赶紧死,要么就精彩的活,他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梦想,实现梦想,用脚弹琴是痛苦的,但由痛苦创造的梦想却是幸福的。

成功是由自强不息铸造的奇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读书、写字、说话,没有强大的记忆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海伦・凯勒没有向命运屈服。凭着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成为了19世纪不朽的神奇。

感受艰辛收获快乐 篇7

为了促进新教师的成长, 加快油田基础教育的发展, 学校大力组织开展了“导师带徒”活动。我作为油田初中语文首席教师, 作为学校一名从教30年的老教师, 理所应当地承担了培养新教师的重任。几年来, 我与四位徒弟共同努力, 相互促进, 教学相长, 感受了艰辛, 也收获了快乐。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签定“导师带徒”协议书的那个夜晚。那天晚上, 我失眠了, 想着学校有如此多的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 我很欣慰;想着徒弟们投来的信任的目光和献上的鲜花, 我很激动;想着协议书上自己的任务, 我深感责任重大。我怎样去传帮带我这些徒弟?我确立“带徒”的第一课, 从修养自身品德开始, 从培养弟子爱岗敬业的精神起步。我先后给新教师作了《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我和我的教育教学》、《爱与忠诚伴我一生》等多场报告, 我在报告中深有体会地谈到,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做好教师工作必须要有这种精神, 即甘于奉献, 为学生呕心沥血, 默默耕耘。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 我深深体会到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一面镜子, 教师的言行举止, 在无形中给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几年来, 我一直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还负责学校教研工作, 我对同事宽容友善, 对学生充满爱心, 对事业不懈追求, 我的幸福溶于净化学生心灵、增长学生知识、孜孜追求事业的繁忙工作之中。这些源于对教育工作衷心热爱的品行,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身边的徒弟们。在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座谈会上, 李晶老师曾动情地说:“我前段时间很彷徨, 怀疑自己是不是当老师的料, 当老教师们, 特别是郭老师的爱岗敬业、默默帮教、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我, 教育了我, 给了我力量和信心, 让我重新扬起了工作和生活的风帆。我要坚定信心, 向老师们学习, 历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做一名受家长尊重, 学生爱戴, 同行称赞的好老师。”后来李晶老师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工作向高标准看齐, 深受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好评。

俗话说:心诚则灵, 金石为开。用真心换来的是真情, 用诚心换来的是真诚, 用关心换来的是温暖, 用爱心换来的是幸福。我和我的徒弟们在工作中以诚相待, 以真心相帮, 用关心勉励, 将爱心献给事业,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共同成长。

曹敏老师刚到学校不久, 对工作热情不够高, 经我多方了解, 得知她对分到初中心里不平衡。针对这一情况, 我帮她分析自身优势, 讲明在初中打牢基础对驾驭高学段的好处, 并列举很多在初中成就事业的例子。小曹解开思想疙瘩后心情舒畅了, 工作越干越有劲。2006年她在新大学生汇报课上上的一节课, 受到了同行一致好评, 也更坚定了她在初中建功立业的信心。

晓梅老师刚到学校不久, 各方面都比较突出, 不过也常因人际关系紧张而感到苦恼。我发现这一情况后, 及时跟她沟通, 告诉她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走向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 让她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人际交往。后来但老师始终带着一颗学习的心、一颗谦虚的心不断向同行老师请教, 主动参加同事之间的业务讨论, 向他们取经, 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终于赢得了大家对她的信任与支持, 她干得更欢了, 工作也更出色了。

丘文宇老师刚走上讲台面对学生就遇到困难。班上学生调皮、纪律差, 无法组织教学。他一度很灰心。我得知这些情况后, 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帮他分析, 现在的学生是在开放的多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新人类”, 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自主意识强, 个性也张扬, 新教师要想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纳是件不容易的事。在我的开导下, 丘老师开始走近学生, 尊重学生, 了解学生, 经常和学生交流沟通, 很快便融入学生中。后来在一次问卷调查中, 丘老师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为了随时掌握弟子的思想动态, 我除了细心观察外, 有时请他们到我家里吃饭, 有时利用节假日和他们骑自行车郊游, 一些工作、生活中的思想认识问题也都在谈笑间、交流间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解决。

在日常的工作中, 我不仅做好自己的教学教研工作, 更注重自己的经验的总结与整理, 用这些积累帮助新教师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一是精心讲示范课。每学期我都会精心准备3—5节示范课请弟子来听, 还经常让他们来观摩我组织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和他们一起研讨。二是听评课。每学期我都要分别听弟子2—3节课, 并及时予以讲评, 提出我的建议, 帮助他们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并指导他们进行修改。三是案例研讨。为了让弟子博采众长, 我常利用假日请他们到家里观看特级教师示范课的影碟, 或利用自己担任初中语文中心教研员的便利, 带他们到兄弟学校听名优教师的示范课, 并适时点评, 交流心得。四是重点辅导。我认真分析每个弟子的长处, 对他们委以重任, 做个别重点指导。如针对曹敏爱好文学、丘文宇擅长研究的特点, 重点指导曹敏如何开展文学社活动和校刊编辑, 指导丘文宇如何做课题研究工作, 他们在各自负责的领域中发挥所长, 进步很快。五是“一课多磨”。我经常鼓励弟子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 为使他们尽快提高教学技能, 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我要求他们对一节课反复磨炼, 不断提高组织教学能力和授课技艺。几年来, 我的四个徒弟都是经过多次“磨课”最终“小荷才露尖尖角”。如丘文宇老师讲《贝多芬》, 五次修改教案, 三度集体听课, 三度人人“对话”。在临近赴省参赛他对几种方案不知怎样定夺时, 我果断地提出采用“学生质疑, 引导探究”的课堂模式上这一课, 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督促弟子学习与思考, 我要求他们坚持阅读业务书刊, 每学期写读书笔记不少于三万字;坚持写教学反思, 我定期检查、组织交流。弟子们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每节课后, 他们把教学过程中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 反思成功之举, 失败之处, 探索之路, 学生之见, 正是这看似平常却发人深省的课后小记, 使他们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 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三年, 丘文宇写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 但晓梅的教学日记记了厚厚的三大本, 曹敏在《江汉石油报》上发表通讯、散文近十篇。这些丰厚的积累是他们日后成功的保证。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我在帮助年轻人的同时, 自己也有很大提高。近两年我在《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三篇论文, 2006年参加省教研室组织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比赛”获一等奖;2007年参加“省首届初中新课程教学精英赛获语文案例点评一等奖;2008年第四次被评为油田初中语文首席教师。

我所指导的四位弟子也是硕果累累:但晓梅2005年参加湖北省初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丘文宇2007年参加湖北省初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 (一所学校连续两届参加同一项目比赛均获一等奖这在全省还是首例) 曹敏、李晶2007年参加油田教学比武分别获初中语文第一、第三名。目前, 四位弟子已成为学校的骨干:但晓梅、丘文宇除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外, 一个兼任学校团支部书记, 一个负责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李晶、曹敏刚带完一轮, 两人相继入党, 现在都是班主任, 并且一个兼任学校语文学科副组长, 一个负责校刊、校报的编辑工作。

我在徒弟们的快乐成长中享受到了为师的快乐。当但晓梅老师在襄樊完美地上完公开课兴奋地扑向我的一刹那, 我犹如一个体育教练带出一个奥运金牌运动员那般幸福;当著名特级教师秦训刚老师点评丘文宇老师的课给予充分肯定时, 我由衷地为他感到自豪;当参加油田举行的教学比武, 曹敏、李晶成绩名列前茅时, 我从心底为她们感到骄傲!

草莓妹妹的艰辛创业故事 篇8

懂事的小勤从小跟着父母在草莓园里忙碌,早已与草莓结下了不解情缘。每当草莓成熟时,她总是第一个品尝,那甜甜的滋味浸润了小勤的整个童年,她笑称自己是被“草莓养大的。”

当时,有着“水果皇后”美誉的草莓在市场上并不多见,是人们眼中的稀罕物。因此,每到草莓采摘的季节,大方的小勤总会将草莓带到学校请老师同学品尝。久而久之,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草莓妹妹”。

就这样,小勤家靠种植草莓盖起了楼房,而她自己也靠草莓收入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

大学毕业,找工作不如自主创业

2006年,小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大学毕业后,小勤和男友开始为找工作四处奔波,他们频繁出入各种招聘会,一连几个月,投出的简历都石沉大海,音信全无。

思虑再三,她决定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自主创业。

“做什么项目好呢?我想过喂奶牛,办婚庆公司,开食品店,似乎都不太合适。”一天,她去超市购物,途经水果区时,看到鲜嫩红亮的草莓标价不菲,她茅塞顿开:从小对草莓技术耳濡目染的自己,何不回乡种植草莓呢?在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和详细分析后,她发现种植草莓确实很有前景。这让她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2009年她回到家乡,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回乡创业,对未来充满信心

回乡创业比小勤想象的还要难。她首先要面对的是村里人异样的眼光。一个大学生不在城市工作,回家种草莓,村里人都觉得这是“不务正业”,流言蜚语不时向她袭来;连一向疼她的父亲一想到“女儿也要种一辈子地”便唉声叹气、愁眉不展。

这时,各级政府给了她关心、鼓舞和支持,不但给予她技术上的指导,还为她申报了“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资金问题解决了,她开始为选择草莓基地而奔波。由于草莓跟其他经济作物不同,必须选择适合的土壤,加上草莓在保鲜上的特殊性,又不能离城太远。经过慎重考虑后,今年4月,小勤在眉山市崇礼镇白马村7组流转了38亩土地作为草莓地种植基地。

种植草莓需要精耕细作。每天天一亮,小勤就来到草莓基地,和聘请的工人一起锄草、灭虫,翻地、垄沟、育苗……正当她忙得不亦乐乎之时,不幸的事却发生了。

今年7月中旬,雨水特别多,草莓园内大半秧苗都被淹死了。看着精心培育的秧苗一棵棵枯萎,想到之前投入的一切就这样付诸东流,而深爱的男友、年迈的父母陪着自己起早贪黑,累得筋疲力尽却一无所获,小勤流泪了,她第一次想到了放弃。这时,是和她一起劳动的工人们给了她鼓励和支持,并积极为她出谋划策。不久,苗床的排水问题得到了解决。小勤渡过了创业路上的第一道难关。

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作,11月初,小勤种植的首批草莓成熟了,看着一颗颗红亮的草莓渐渐露出笑脸,她开心极了。然而,她的开心并未持续多久,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眉山市场供大于求,加上草莓保鲜时间短,要想将38亩草莓顺利销售出去,并非易事。

为了打开销路,小勤开始早出晚归。白天,她奔波于眉山城区各个农贸市场、超市、酒店、水果摊之间;晚上,她坐在床头浏览网页、注册信息、联系商家。推销、砍价、送货,几天下来,小勤整整瘦了一圈。

“皇天不负有心人。”由于小勤种植的草莓无公害、品质好、味道甜,深受市民喜爱,如今眉山城区许多农贸市场、水果摊、大型超市都与她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与此同时,网上销售也传来了好消息。11月5日,来自上海的商家看到小勤的注册信息后打来电话咨询,双方谈妥以15元的价格进行交易。接下来的发货、付款都很顺利,上海商家对小勤的草莓质量很满意,希望小勤能长期供货。第一次网上交易成功了!这无疑给了小勤极大的信心。

正当小勤为解决了销路而松口气时,不幸的事再次发生了。11月13日,小勤第二次将草莓发给上海商家时,由于航空公司飞机晚点,托运的草莓全都坏掉了,上海商家因此拒绝与小勤继续合作。这一次,小勤损失惨重。她意识到如果不解决保鲜问题,即使有人收购,草莓也运不出去。于是,小勤开始为草莓的包装事宜积极向专家请教。

“天道酬勤”。前不久,成都双流“草莓协会”负责人打来电话,表示愿意收购小勤的38亩草莓,并提供包装技术。小勤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如今,小勤的草莓销售已步入正轨。尽管创业之路艰辛漫长,但小勤对未来却充满信心。明年,她还会继续扩大规模,带动当地更多的村民就业,并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将自己的草莓产业做大做强。等到时机成熟时,再开个农家乐、草莓加工公司,形成一体化经营。她相信:只要能吃苦、肯下功夫,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正如她在博客中所写:“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上一篇:虚拟现实技术案例介绍下一篇:花开了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