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精选8篇)
无极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西距省会石家庄52公里,全县总面积524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213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人。无极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曾是战国初期廉颇戍兵屯田的处所,也是汉武帝刘秀中兴汉业的基地,是两汉时期北方望族甄氏家族的发祥地,与无极历史有关的成语“闻鸡起舞”、“枕戈待旦”、“先吾着鞭”、“多难兴邦”等至今广为传颂。无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密集。近年来,无极县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突破口,先后打造了七汲镇无公害蔬菜基地、张段固镇皮革化工、郭庄镇食用菌栽培、北苏镇马桥装饰板材等特色经济园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近就地转移率达80%以上。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着力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失业保险工作、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援助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无极县就业服务局连续多年获得“石家庄市就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7100人次,就业技能培训3504人,城镇新增就业21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9%,控制在全市要求的4.0%以内,连续几年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一、夯实基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坚持以《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和《河北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为依据,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一
站式”就业服务机制,积极主动为求职者谋出路,想办法。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加大打击非法中介力度,依法对4家职业中介机构进行规范,并严把招工简章审批关,未经就业局审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招工信息。二是在抓好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劳务输出网络,依托乡镇劳动保障所、村劳务信息员,及时向各信息站传递信息2600余条,使劳务信息进村入户,做到家喻户晓。三是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举办劳务洽谈会,积极帮助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四是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开发社区服务、治安员、消防员、环卫工等80多个公益性岗位,尽最大努力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五是扎实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失业保险工作牵涉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稳定大局,以《失业保险条例》、《河北省失业保险管理办法》为依据,不断加强和完善失业保险工作,逐步将其纳入良性循环轨道。加大工作力度,挖掘扩面潜力,认真核实缴费基数,确保失业保险费应收尽收,做好失业保险金发放工作,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率100%。搞好失业人员跟踪服务,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帮助其尽快实现再就业。
二、部门联动,大力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创业带动就业的浓厚氛围,无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创业工作,将创业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创业就业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明确目标任务
和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高校毕业生、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意愿和创业需求,多方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一是协调金融部门完善创业金融支持服务,加大小额贷款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在全民创业中的积极作用。2010年全县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近400多万元。二是协调工商、税务、土地等部门,实行创业证照、税费减免、场地扶持等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创业服务工作和服务平台建设延伸到最基层,加强创业项目推广,尤其是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容易实施的创业小项目。加强创业培训,推广国际劳工组织“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模式。四是利用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选树创业典型,营造全民创业良好氛围。就无极县而言,过去的下岗失业人员,大都是靠政府救济,安置就业,自主创业观念淡薄。要使他们走上创业之路,首先要解放他们的思想,转变观念。为此,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在县电视台、县政府网站开辟了“如何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大讨论专栏,开辟专栏对创业成功人士进行采访,在全县选树创业先进典型31个,通过他们现身说法,创业成功经验和成长历程,让“创业光荣”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让创业成功者成为人们争相传颂,争相学习的楷模。同时,在乡镇农村、街道社区开设创业培训班和创业知识宣传栏,努力消除“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等不利于创业的传统意识和观念,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者营造宽松和谐环境。
三、多措并举,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主发动机”作用
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业是扩大就业三大动力中的“主发动机”。实践证明,一人创业平均可带动3-5人就业,如能成功实现创办的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型,其倍增效应将会更大。同时,创业也是一种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形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创业公共服务。2003年在全县各乡镇、城区四个居委会建立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2007年全县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实现了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功能全覆盖;2009年成立了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完善创业咨询、创业扶持、小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今年上半年还将投入15万元,为11个乡镇和4个城区工作站,配足配齐办公设备和专职人员,实现全部联网,做到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基层平台的服务功能。二是建立免费创业培训机制,提升全民创业能力。将免费创业培训范围从最初的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扩大到包括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以及城乡所有劳动者,实现了“全民化”的普惠制免费创业培训。同时,紧紧围绕皮革、化工、装饰板材、制药、装备制造等5大特色主导产业,开展农民创业培训。目前五大行业中创业者高达1600余人,已形成创业规模、产生创业效应的有231家,带动全县8万多人实现就业。三是开展结对帮扶创业活动,推动重点人群创业。积极开展“深入千家走访、结对百人创业”活动,深入城乡居民家中广泛走访调查,积极宣传创业政策,了解创业需求,重点对有创业意向的城镇就业困难群体、返
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开展创业结对帮扶,实施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创业场地、创业贷款、创业政策、创业开办“六大帮扶”措施。同时建立创业帮扶长效机制,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及时掌握城乡劳动者创业意向,对有创业愿望的,发现一个,支持一个,帮扶一个。
四、结合就业援助活动,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
2010年,我们开展了多项就业援助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春季劳务洽谈会”、“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通过积极协调,为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创业农民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0余万元,为符合条件的4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36万元。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渴望成才,是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创业群体。在具体工作中,一是积极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参加培训,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质。二是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政策扶持。符合规定条件的大学生创业,可分别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困难家庭大学生创业,还可享受半年的失业补助金。三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指导。筛选一批前景好、入门易、收效快、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举办创业项目展示咨询活动,为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参考和指南。
此外,我们还采取以下措施,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首先,建立农民工档案。召开老乡联谊会、恳谈会、通报会等,-5-
及时与返乡农民工取得联系,全面掌握返乡农民工从业地点、行业、工种、特长、回乡原因及今后打算、需求等信念。其次,在政策衔接方面,创新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和工作方式,明确规定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可按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同时在技能培训方面,根据返乡农民工意愿,结合我县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建设项目需求,组织相应的创业技能培训,开展定向、订单式和岗前培训。通过扩大培训规模、延长培训期限、增加培训投入、提升培训能力,促进返乡农民自立创业和自主择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民就业创业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举措,推动无极县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贾振杰 苏江明)
一、创业促就业基本现状及措施
2008年11月创建创业型城市以来, 新乡市不断加大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力度, 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扎实推进, 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小额贷款发放再创历史新高, 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的稳定, 为创建创业型城市, 构建和谐新乡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深入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把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引向深入。一是巩固创建成果, 强化薄弱环节。在新乡市决定继续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的基础上, 以创业政策的宣传、突破、创新、落实为重点, 查漏补缺, 完善各类创建资料收集建档等基础工作, 以继续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为载体, 全力做好就业训练各项工作。二是紧盯创建目标, 加大工作力度。各 (县) 市、区要以继续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 抓好创建目标管理, 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工作考核等五大体系, 大力实施创建创业型城市“十大工程”, 实施创业服务公共体系发展规划, 改进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 扩大创业培训范围, 提高成功率。三是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推进创建工作有序进行。加大工作创新力度, 建立平等竞争、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长效创业工作机制, 尽快实现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目标任务。
2. 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有序进行。
近几年, 新乡市通过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着力提高创业促就业的贡献率, 创业促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就业总量稳步增长, 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2010年再就业培训3.19万人, 创业培训5280人, 其中3000余人通过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成功创业, 带动7000余人就业。2011年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4.25万人, 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36万人, 创业培训3450人, 成功创业2000余人, 带动就业5000余人。2012年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稳步推进, 全市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41.28万人, 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6万人, 创业培训3025人, 成功创业2000余人, 带动就业5000余人。2013年创业培训工作目标任务:全年开展创业培训8400人, 其中:创业意识培训或创业实训4200人, 创办 (改善) 企业培训4200人。打造6000名微小企业小老板, 至少带动30000人就业。创业培训合格率90%以上, 自谋职业或创业成功率50%以上, 创业带动就业比例为1:5以上。
3. 小额贷款发放再创历史新高。
积极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在扶持创业促就业工作中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全市共发放小额贷款4352笔, 发放金额27664万元, 带动和吸纳了57407名人员实现再就业, 全市历年累计共发放小额贷款85103万元。2011年全市共发放小额贷款44452万元。其中, 个人贷款8524笔, 金额36232万元;小企业贷款35笔, 金额8220万元。2012年, 全市共发放小额贷款52565万元。其中, 发放个人贷款10205笔, 金额47225万元 (农民工贷款5583笔, 金额24497万元;大学生贷款727笔, 金额3270万元) ;发放企业贷款23笔, 金额5340万元;通过小额贷款帮助全市1万余名就业困难人员顺利实现自主创业, 带动和吸纳3万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4. 建立覆盖城乡的创业服务体系。
一是努力实施创业项目推介工程。完善创业项目库和项目采集、评估、发布制度, 进一步拓宽创业项目的征集渠道, 多渠道转化、开发一批行业性、引导性创业项目, 满足不同群体的创业需求, 及时向社会发布。并建立创业网站同市就业创业培训网互连互通, 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扩充创业项目资源库, 每年更新不少于100个, 2013年创业项目库容量达800个以上, 各县 (市) 不少于50个, 创业导师团及专家咨询队伍达到100人以上。每年至少举办1次大型创业成果展暨项目推介会, 举办创业项目县 (市、区) 巡回展, 开展创业项目推介会和企业招聘会进校园活动。二是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创业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性补贴、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配套扶持政策, 结合当地实际, 突破难点问题, 力求政策有突破、有创新, 形成普惠的创业促进就业政策支持体系。二是探索就业、创业服务新机制, 全面落实创业服务标准, 规范就业训练中心创业培训后续服务操作流程, 加强服务载体建设, 使创业培训后续服务更加有力便捷。
二、创业促进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新乡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 新乡市在就业和创业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在创业环境、创业政策、创业服务以及提高创业者自身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等方面, 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面对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压力和内部就业政策调整所造成的双重挑战, 新乡市将积极应对, 抢抓机遇, 重点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就业群体和农民工的就业工作, 积极抓好以创业促进就业, 促进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发展和个人自主创业, 最大限度地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 努力实现扩大就业。
1. 缺乏统一的组织引导支持体系。
目前, 新乡市各级政府已经建立了创业促就业工作组织领导体系, 但从总体上看, 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创业的工作格局还未真正形成。首先缺乏正确引导和支持, 要提高创业成功, 关键在于创业促就业服务体系和引导支持体系建设, 是否真正能够为创业者排忧解难, 让他们了解相关的政策内容和创业的资金支持, 从而使创业者全身心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其次创业培训工作的资金支持不到位。再次资源要素有待整合。在推进全民创业上, 各相关部门的资源要素整合还不够到位, 部门间合力推进创业的工作空间还比较大, 部分基层组织对推动全民创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
2. 缺乏积极的自主创业观念。
从全市创业氛围上来看, 总体上全民自主创业的观念落后, 创业动力不足, 创业意识不强, 创业热情不高。普遍存在打工者多、创业者少。有些人虽有创业的欲望, 但缺乏创业的勇气, 创业激情不高, 不想、不愿去艰苦创业。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 就业者应该转变观念, 强化自强自立信念, 树立自主创业是就业的新形式、新观念, 向自主创业、向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发展。
3. 缺乏活跃的创业要素。
目前创业者普遍存在“三缺”现象。一是缺资金。目前大多数下岗失业人员保障生活都有一定的困难, 筹措创业资金就更难, 而高校毕业生更是白手起家、空手创业, 资金更为缺乏。二是缺技术。城乡劳动者对市场经济和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多、不深, 对市场把握不准。而推进全民创业的重要主体之一的高校毕业生, 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但普遍缺乏相应的创业知识、创业实践和创业能力。三是缺项目。想要创业的人员虽有创业的冲动和愿望, 但找不到合适的创办项目, 对一些创业项目也把握不准, 以至有钱不敢投, 投了收不回, 迫切需要创业指导。
三、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 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创业促就业政策。
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努力推动广大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 确保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坚持不懈地实施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战略, 不断完善创业“五大体系”, 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倡导和帮助更多人员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一是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对创业促就业工作越来越重视, 出台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形成高规格、法律化、长效化的政策体系。二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河南省就业促进条例要求, 将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落实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确保编制和工作经费与所担负的工作任务相适应, 保障其想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服务。三是要从鼓励劳动者创业出发, 在税费征收、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 降低创业门槛, 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2. 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坚持量质并重, 不断扩大培训范围, 健全培训体系, 提高创业培训合格率、成功创业率和稳定经营率, 形成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良性机制。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 进一步完善、规范创业培训内容, 着力收集创业人员需要什么, 培训机构需要教什么, 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二是针对创业培训目标任务繁重的情况, 要强化培训质量监控和绩效管理, 对生源组织、师资管理、教学要求、质量监督、资金申报等环节加强管理, 规范创业培训操作, 确保创业培训扎实有效。三是针对今年创业培训的三块运行模式, 要以建立小额担保贷款与创业培训相结合的工作联动机制为主体, 以“技能+创业”培训模式为扩展, 积极开展再就业、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后的创业意识培训。
3. 探索创业实训新模式。
稳妥推进创业实训项目, 新乡市作为在全省率先引进并启动创业实训项目的城市, 2011年创业实训基地已初步建成运行, 通过开展创业实训班, 创业实训效果初步显现。一是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培训群体, 力争在创业实训政策宣传、生源组织、实训教学模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创新。二是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培训对象的创业实训, 在市本级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实训。通过实岗训练, 使学员对创业有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 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无缝对接, 发挥创业实训连接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的桥梁作用。三是加快创业实训基地扩建步伐, 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实训基地, 以满足更多的学员参加创业实训的需要。
4. 加大对创业者的资金支持。
人社部:创业带动就业
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负责人认为,应把创业带动就业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创业带动就业是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因势利导,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应以创业促就业,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该负责人介绍,要在开发就业岗位方面下工夫。将发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落实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三同时”制度。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要继续拓展新的就业空间,通过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就业,培训家政服务员、医院护理员和养老护理员。
安徽规定农民工返乡创业可领2000元“红包”
安徽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介绍,今后,返乡农民工创业将可享受到近年来出台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对返乡创业民工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于一次性创业补助,对其吸纳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按其吸纳人数每人1500元、2000元的标准给于一次性补助。
此外,返乡创业民工从事种养业所需的荒山、荒滩、荒地,可通过拍卖取得开发使用权,期限最高可延长至50年。将返乡创业农民工作为小额担保贷款重点支持对象,从事个体经营或赴境外就业的,吸纳登记失业的农民工达到一定比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及财政贴息。另外,统一农民工创业园的扶持政策。
福建女大学生创业贷款可比男生多3万
今后,福建省女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想自己创业,最高可获得8万元的小额信贷,比男大学生的最高信贷额度高出3万元。
省妇联负责人介绍说,高校女毕业生必须是未就业,或者就业后又失业的才符合条件。
符合条件的女大学生可向户口所在地的劳动部门或者妇联提出申请,并填写小额担保贷款申请表,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和有效身份证明等。一个项目要成功获得小额信贷,必须经过两次评估,即申请人提交材料后,基层劳动保障部门将对申请人的创业项目进行考察评估。如果项目通过评估,劳动部门将推荐给银行,经过银行的再评估,才算是顺利拿到了创业基金。据悉,小额贷款政策为申请者提供两年的政府贴息,如需申请延长贷款时间,需自付延长时间的利息。
如借款人申请的小额担保贷款涉及在社区、街道、工矿区从事家庭手工业、修理修配、图书借阅、家庭旅店、小吃店、小商品零售、搬家、钟点工、家庭清洁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婴幼儿看护和教育服务、残疾儿童教育训练和寄托服务、养老服务、病人看护、幼儿和学生接送服务、洗染缝补、复印打字和理发等个体经营项目,由于地方财政提供全额贴息,相对更容易获得贷款。
广州取消登记注册费用降低创业成本
据悉,经广州市政府批准,从2010年1月1日起,广州市工商局决定停止征收8项行政审批费用后,在全国率先全部取消了内资和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费用,这将大大减轻企业和群众的负担,降低创业成本,促进广州经济在“亚运年”期间更快更好地发展。据悉,在广州市今年取消22项行政审批收费中,工商部门所占的比例最大,力度也最大。
这8项停止征收的行政审批费用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各占4项。企业的4项费用是开业登记费、变更登记费、补(换)领证、照费、领取营业执照副本费;个体工商户的4项费用是开业登记费、变更登记费、补(换)领营业执照费、领取营业执照副本费。
至此,广州工商部门的在全国率先取消了所有工商登记费用。停止收费后每年将为企业、个体户减负近7000万元,进一步解决群众反映的创业成本高问题。
国家工商总局将制定“微型企业”帮扶措施
国家工商总局将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对中小企业标准进行科学界定和细分,结合修订《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个体私营企业的特点,研究制定针对“微型企业”的扶持措施。鼓励、引导经营规模较大的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指 导 意 见 的 通 知
国办发〔2008〕111号
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商务部 人民银行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有关规定,现就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一)统一思想认识。创业是劳动者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市场就业的重要形式。劳动者通过创业,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增加。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二)明确指导思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着手,逐步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劳动者的创业激情,增强创业意识,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三)突出工作重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地方的优势产业、特色经济,确定鼓励创业的产业指导目录,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创业者进入国家和地方优先和重点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贸易促进型、社区服务型、建筑劳务型和信息服务型等产业或行业。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创业领域。重点指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军队复员转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创业。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实现劳动者创业人数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的大幅增加,基本形成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成功创业。
二、完善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
(四)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国家有限制条件和标准的行业和领域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在法律、法规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对初创企业,可按照行业特点,合理设置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制定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优惠政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
(五)改善行政管理。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创业企业的正常经营,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行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创业“绿色通道”。依法保护创业者的合法私有财产,对严重侵犯创业者或其所创办实体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要依法查处。对创业者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政府部门要及时受理,公平对待,限时答复。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以及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要按有关规定,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六)强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实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持劳动者创业。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细化操作办法。多渠道筹集安排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展开。要针对经营成本上升以及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的情况,兼顾行业稳定发展和结构调整升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扶持、保护创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鼓励创业企业扩大就业规模。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劳务输出地区要积极探索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七)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支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探索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对于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有利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融资支持。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贷款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进一步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创新农村贷款担保模式,积极做好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鼓励利用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投资创业企业,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各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和促进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
三、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八)加大培训力度。建立满足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的创业培训体系,扩大创业培训范围,逐步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加强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的创业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参加创业培训的创业者,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的,其按规定享受的职业培训补贴由失业保险基金开支。
(九)提高培训质量。从规范培训标准、提高师资水平、完善培训模式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创业培训的质量。定期组织开展教师培训进修、研讨交流活动,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配备,提高教育水平。采用案例剖析、知识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发推广创业培训技术,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
(十)建立孵化基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安排劳动者创业所需的生产经营场地,搞好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优先保障创业场地。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或利用原有经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大学科技园区、小企业孵化园等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为进入基地的小企业提供有效的培训指导服务和一定期限的政策扶持,增强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创业稳定率。
四、健全服务体系,提供优质服务
(十一)健全服务组织。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创业指导服务组织,开发创业指导技术,完善创业服务功能,提高创业服务效率,承担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组织、服务和实施责任。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各类创业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共同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推动创业咨询服务工作的开展,建立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逐步形成创业服务指导专兼职队伍。
(十二)完善服务内容。根据城乡创业者的需求,组织开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建立创业信息、政策发布平台,搭建创业者交流互助的有效渠道。建立政府支持并监管、企业与个人开发、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评估和推介制度,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发布制度。通过上门服务、集中服务、电话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开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建立创业者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设立创业服务热线,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提供及时有效的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注重对创业失败者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再创新业。
(十三)提供用工服务。为创业者、新创办企业及其所吸纳的员工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指导创业企业结合生产经营需要,落实职工教育经费,做好职工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组织各类培训机构按照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培训,为创业企业提供合适人才。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符合条件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创业者及其招聘的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便利,吸引人才去新创办企业工作,扩大创业带动就业的规模。
五、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开展
(十四)强化政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促进创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就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推广经验典型,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全面开展。重点指导推动工作基础较好,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根据本意见的要求,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相关扶持政策,在组织领导、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积极探索,率先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
(十五)完善工作机制。各地区要发挥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中小企业管理、教育、建设、国土资源、财政、商务、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小组,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计划。把优化创业环境、完善落实创业政策以及提高创业培训效果、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就业率等作为衡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工作指标,列入当地就业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十六)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意识,建设创业文化,使更多的劳动者乐于创业、敢于创业;发挥社会各方面支持和推动创业工作的积极作用,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加强舆论引导,弘扬创业精神,树立一批创业典型,特别是面对失败不屈不挠成功实现再创业的典型,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和良好舆论氛围。对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
为深入贯彻落实“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的总体要求,团区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党政工作大局,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青年创业、就业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自身优势,举全团之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大力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激发青年的创业激情,提升青年创业素质,积极营造支持青年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努力构建具有共青团特色的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新格局,全面推动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扎实服务青年创业就业
加强引导,增强广大青年的创业就业意识。长期以来,团区委始终把引导广大青年增强创业就业意识作为青年创业行动的首要任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融入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各项工作中,抓住为青年服务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扎实开展“为青年办实事、解难题”活动。广泛开展择业观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转变就业观和择业观,帮助青年树立积极的创业态度、正确的创业取向和诚实守信的观念,要“不嫌小、不畏大”。比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团组织就要适时地引导广大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到广阔的农村中去勇于创新,艰苦创业,建功成才,充分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团结带领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要加强典型引导,鼓励青年勇当创业先锋,突出优秀青年创业典型的培养,通过举办青年创业事迹报告会等多种有效形式,让广大青年从身边人的创业事迹中受到启迪,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强化培训,提高广大青年的创业、就业本领。加强技能培训是提高青年创业、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成功创业、就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团区委把增强青年的创业和就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坚持以市场和青年的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层次青年群体,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如以企业青年技术创新实践团队为载体,激活青年创新能力。建立青年技术创新实践团队,由科研、生产、销售等部门的人员组成,充分发挥青年的智力优势和团队协作精神。开展青年职工技能培训,引导青年职工学技成才,进行技术、管理、服务创新,提高职业技能和创新创效能力。大力实施“百名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工程”,三期共招收学员214人,并将成绩优秀的青年纳入农村青年人才储备库。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并通过考试的学员获得了由团市委颁发的“农村基层团干部岗位培训资格证书”,同时取得了由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颁发的大专毕业证书,一支规模不断扩大的具有专门职业技能的农村青年队伍逐渐形成,农村青年的就业竞争力得以提高。以“青春建功新农村”活动为载体,帮助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促进农村青年在二、三产业就业,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将一批道德品质好、有能力、有技术、有一定发展潜力的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和扶植对象,促其发展,用其带动,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致富带头人,逐步建成了一支新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人才队伍,为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搭建平台,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有效服务。团区委把实施“汉沽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组织、人才、联系广泛等优势和特点,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为广大青年创业搭建平台。倡导创业、就业新理念。组织开展“滨海·创富”青年创业论坛、青年创业能力大赛等活动,在青年中大力宣传“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倡导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新的创业、就业观念,增强青年的创业意识,激发青年的创业热情。以评选表彰“汉沽青年创业奖”为统揽,开展“青年创业先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扩大青年创业、就业行动的社会影响,从而带动更多的青年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在实现自我创业、就业的同时带动更多青年就业。加快建设见习基地。广泛发动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积极参与见习基地创建活动,为青年提供就业、创业见习岗位,帮助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为企业选人用人搭建平台。打造培训指导中心。联合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青年创业培训指导中心”,组织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并有创业潜能的青年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青年的就业、创业技能,逐步完善其扶助青年创业、择业、交流、开发、培训、储备等各种服务功能。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发挥共青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参与青年创业贷款的融资和管理。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社会性的原则,利用团市委即将建立的“天津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为青年就业和创业提供启动资金,降低青年创业门槛。联合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以及各系统“青年文明号”单位,切实维护青年在就业、创业过程中能够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青年创业就业取得实效
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为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真正了解和掌握青年创业、就业的基本状况和具体需求,扎扎实实地为青年创业、就业出实招、办实事。团区委对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的各项工作任务,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紧,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推进,逐个项目逐个青年地去落实。在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与广大青年之间架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为青年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引导有志青年自主创业、外出青年回乡创业、先富青年二次创业,为广大青年寻找创业载体。要善于发现基层的好经验、好典型,及时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对策,真正把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结合在一起,把工作成果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服务青年创业成才上。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合众志能深谋远虑,齐众心可攻坚克难”。一方面,团区委进一步增强主动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运用好社会资源,借助各方面力量推进工作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密切与劳动、工商、金融等部门的合作,主动自觉地接受他们的工作指导,争取他们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形成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劳动、工商、税务、金融、财政等部门,要站在事关汉沽长远发展的高度,支持青年创业行动,尤其要积极帮助青年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为青年创业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切实把青年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只要同心同德,形成合力,汉沽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就一定会取得新的业绩,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也必将为汉沽的建设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绍兴市本级人才公寓的租赁对象是哪些?
绍兴市本级人才公寓的租赁对象为四类:
第一类是从绍兴市本级外生源引进到市本级企业、民办高校工作,现具绍兴市本级常住户口,无市本级住房(包括私房、公房等)的3年内毕业的普通仝日制高校应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
第二类是居住条件确有困难的(指现以市场租金租住私有住房或单位自管公有住房或家庭住房的人均使用面积低于12平方米),近3年内毕业、户籍在市本级并在市本级企业、民办高校工作的普通全日制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以及在市本级企业工作的技能人才中获市级一类技能竞赛前三名、省级一类技能竞赛前六名或国家级一类技能竞赛前十名的人员;
第三类是来市本级“先落户、后就业”的市本级以外生源的应届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
第四类是经批准认可的其他人才(包括企业引进外地技师)。
哪些企业可以申报博士后工作站?有哪些资助政策?
(1)注册在绍兴市范围内的企业、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事业单位、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和园区。符合以下条件的,可申请设立博十后工作站:
①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一定规模,经营和运行情况良好;
②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或同等水平的科技研究丌发机构;
③拥有较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备有若干较高学术要求和技术含量的博十后创新项日;
④能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较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
⑤单位决策层特别是主要负责人重视博士后工作。
(2)我市对博士后工作有以下资助政策:
①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新建的博士后工作站,给予一次性20万元的建站资助经费;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新建的试点单位,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建站资助经费;试点单位经批准升格的,再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建站资助经费;
②博十后工作站每招收1名博十后,给予5万元的科研经费补助;
③凡进站博士后,能认真履行科研工作职责的,非在职人员生活补助为5万元,在职脱产人员生活补助为3万元;
1 对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各级政府和各个高校都在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各高职院校也都致力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千方百计地挖掘就业岗位,以期为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参考思路。针对建立和完善机制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问题,有效改进从而实现就业者的持续增加。统计分析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方面的影响因素,实时发现创业薄弱环节。
第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需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但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创业思想较为保守并且创业的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创业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可以很好地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改善学校教育的弱势与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在构建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评价体系基础上,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利用其知识和技能开创事业。针对高职院校的相关指标进行研究,改变很少有学生愿意投入到大学生创业的浪潮的现状,帮助大学生找到工作的方向。就可以通过由点扩大成线、由线扩大成面的方式吸纳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到相关岗位,从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进展,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和氛围。
第二,通过动态地创业观察,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存在大学生创业的素质和知识匮乏的现状。就业观念不开放,无法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无法利用知识和技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创新并开创事业,对创业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对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创造就业岗位的办法,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加上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覆盖面不够和力度不足,无法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社会经验的掌握不足,创业知识更是缺乏。导致无法开展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影响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进展。
第三,大学生创业缺乏系统的服务平台,无法更好地缓解就业压力。加上当前各地设立的服务大学生就业人才的交流中心较为虚设,无法帮助大学生找到工作的方向。服务平台的相对较少、相关服务人员素质也普遍不高,更加没有办法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进展。难以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相关指导,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当前服务平台难以发挥作用挫伤了社会服务平台建立的目的,影响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进展。没有解决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数量逐年累加的问题,无法增加创业拓展就业机会并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就业。限制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开展,创业支持力量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2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对策实施
创业者通过自筹资金、自找项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创办企业和开展个体经营,通过加强政府的支持并出台相关的鼓励创业的政策等改善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局面。通过创业活动实现劳动者自主就业,并付诸实践。创业拓展就业机会并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就业,改善以往创业支持力量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的问题。通过增加企业数量或开辟新的行业来增加就业岗位,加强政府创业支持的核心力量。不仅仅把鼓励创业作为一个口号,还形成“扶持一个大学生创业,带动一批大学生上岗”的效果。
2.1 改革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
创业带动就是指劳动者创办新企业(包括合作组织、个体经营和项目)能促进就业,因此需改革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创办的企业越大,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机会越多。创业改变就业格局,在大学生在校教育中要把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板块。创业和就业之间存在函数上“一对多”的关系,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逐步摆脱死板的课堂理论教学。在一定范围内,特别注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承担起创业教学的任务,开展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鼓励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并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使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越来越明显,有利于对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逐步形成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专门为学生设计一些创业计划大赛和企业调研活动等。促进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2.2 提高教学团队中师资人员的素质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入手,提高教学团队中师资人员的素质。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在实践中增加阅历和经验,从有关部门或者企业以及成功人士中聘请专家组建创业导师队伍。在专门课程的开设过程中系统地对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核心力量。增加实训课的比重,选择高素质的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创业导师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前景分析,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难。把团队建设、公司结构、市场分析和预期以及风险评估等整合成为一套体系,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企业的基本结构和框架,帮助其建立创业的信心。从而保证学生在今后创业的过程中有章可循,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创业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掌握创业的动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和学习。保证教师能够充分了解一线信息,进一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研究。
2.3 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立
高职院校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创业带动就业的教育体系、核心价值观需要学校不断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立来实现。这种服务平台应该有助于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就业和创业的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项目。创业教育教学科研机构和师资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力量,可将创业教育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去。真正切实开展相关工作,在老师的带动下组建创业团队。结合国内创业教育的形式和现状进行分析,需要深刻了解和掌握其特有规律。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组织的作用和力量。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压力的缓解,帮助学生培养一些创业者的素质。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成倍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搭建创业活动载体和平台,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创业。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身各种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培训活动,并且自愿投身到创业的实践中去。在加强自身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锻炼的同时,缓解就业压力。
2.4 重视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创业成功率,需重视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扩大创业对就业的带动效应,结合国内外最新理论和成果。强化全民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从过去消极被动的对待转变为积极去推动,把优秀的理论和方法编入到教学课程当中。加大创业宣传力度,及时进行内容的更新。建立数据库资源和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前沿性。转变关于创业的教育观,充分改革教学模式。将创业教育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去,对一些成功的创业案例进行分析和整合。完善创业服务和培训体系,建立校友数据库。构建包括创业理论、创业实训、创业文化在内的课程体系,提供创业团队进行学习和参考。完善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加强与成功创业校友的联系。除此之外,通过培训为学生配备专门的创业导师,邀请成功校友进行讲座。鼓励大学生创业,认真钻研和分析正反案例。积极与政府、企业实体做好协调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业的意愿。不论是针对正在接受大学教育还是已经完成教育的大学生,主动学习创业的各项法律法规。注重案例教学,深刻了解和掌握其特有规律。进一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研究,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
3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展望
创业带动就业中的倍增效应是指创业者通过自主创业,有效改进从而实现就业者的持续增加。通过新成立的企业雇用更多劳动者,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紧张的现状。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吸收更多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至少需要从政府、高校和学生三大主体做工作。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政府方面首先需转变观念。解决社会创造的就业岗位难以承受数量巨大的有就业需求的大学生的问题,做好顶层设计。高校方面建立创业师资队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校外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途径。学生方面转变观念并树立创业教育与创业意识,通过大学生自主或以其他合作形式创业,形成“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良性循环,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来,解决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参考文献
[1]卢洪刚,余颖.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
[2]程新锋,丁养斌,姬洪波.“四融入”促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J].中国成人教育,2015(1).
[3]柴慧婕.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创业[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1).
[4]刘宏波,刘华桢.大学生创业综合状况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13).
[5]许倩,马国强.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撑体系的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4(6).
社会效益:在NYEP实施的6年中,诺基亚对项目的总投入达1350余万元,作为对“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奖作品的扶植资金,累计发放“诺基亚青年创业教育基金”达180万元。到目前为止,NYEP已经覆盖42个城市,121所大学,近13万大学生从中受益。
2013年1月20日,由诺基亚携手全国青年联合会及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联合举办的“诺基亚青年就业创业教育计划2012年度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已成功举办六届的“诺基亚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是“诺基亚青年就业创业教育计划”(简称NYEP)的一部分。
NYEP是诺基亚公司推出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从2007年起,在6年不断摸索学习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中,NYEP逐步发展出一套完善大学生创业体系,包括“青年创业大讲堂”、“青年创业培训”、“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青年创业基金资助”和“青年创业扶持”等环节,旨在向全国高校毕业生传递先进创业理念并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到目前为止,NYEP已经覆盖42个城市,121所大学,近13万大学生从中受益。
在NYEP实施的6年中,诺基亚对项目的总投入达1350余万元,作为对“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奖作品的扶植资金,累计发放“诺基亚青年创业教育基金”达180万元,帮助一大批青年找到了创业途径,并由此培育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创业项目。
“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模式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和大量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一社会问题也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以创业带动就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诺基亚创新体验中心总经理傅蕾表示。
不同于以往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或是创业基金,NYEP以一种“授人以渔”的方式传播一种创业的理念,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长期的帮助。2007年开始到现在6年的时间里,参与到NYEP中的创业青年、导师、企业家与专业工作团队,逐步建立起一套创业理论,使其成为青年创业的长效公益平台。
来自安徽科技学院的潘星兵获得了本次创业创意大赛的金奖。在学校,通过学习创业就业相关课程,潘星兵萌生了创业的最初想法,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所学农业专业,潘星兵提出了蝗虫生态养殖的项目。现在,他和他的团队在当地租了30多亩地作为实验基地,来实现蝗虫生态养殖项目,并想要以此为跳板,在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发展成更加完善的农业产业。
创业创意大赛开办之初,参赛项目中小发明、小创造类,偏重于细节与个体的项目居多。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大赛更着眼于那些产业效果明显,形成产品后具有社会推广价值的创业项目,并将企业经营模拟系统作为海选平台的项目核心环节,大赛将商业化的理念灌注到每一个参赛项目中,模拟的商业环境为每一个参赛者提供了有助于未来实现项目的实践经验。
实现社会责任的对接
作为国内最早的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项目之一,NYEP的启动初衷不但基于对社会需求的全面洞察,也融合了诺基亚CSR可持续战略的深度思考。 “作为负责任的企业社会公民, 诺基亚一直致力于推动青少年教育与发展。NYEP不仅是对政府就业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有益探索。我们很高兴地看到,项目实施6年以来,通过系统的教育与实践引导,切实有效地帮助大学生们了解商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并提升了综合素质与创业就业能力。” 傅蕾表示。
在2007年NYEP启动之初,国内尚未有高校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随着NYEP项目的开展,在其影响下,许多高校逐步增设了创业指导课程,为毕业生就业寻求更多的思路。如今,“创业基础”课程已被教育部列为大学必修课程。NYEP以一个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最初定位影响了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社会趋势。
虽然目前诺基亚与光华科技基金会的合作已经告一段落,但NYEP对大学生创业就业产生的良性影响却将持续下去。“过去6年,诺基亚对于我们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也给我们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很多经验,包括资源、老师和对接的学校。未来这些模式和经验还将为助力青年创业持续发挥作用,相关的工作与合作还会不断继续下去。”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副秘书长查德荣表示。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荐阅读:
扶持全民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10-03
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10-11
广州创业带动就业补贴09-12
我国就业促进政策11-01
关于如何促进就业思考11-15
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05-25
内蒙古自治区就业促进条例12-07
促进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经验汇报材料07-17
关于进一步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意见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