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4、巩固简单机械有关的知识

教学重点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2、认识定轮轴和斜面结构、特点及作用

教学难点

1、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2、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后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一、引入新课

让同学们观看书上的漫画。问:为什么瘦子却拉不住这个物体?

二、定滑轮和动滑轮

1、介绍滑轮

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2、请学生用滑轮把钩码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学生自由组装)

这个时候学生应该会出现不同的方法。在学生实验完成后,选取不同的类型放在讲台上进行讲解。

(1) 定滑轮:提升物体时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2) 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3、探究: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

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明确探究目的,

设计数据表格,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如右图,在学生自己探究时,引导是非常

重要的,强调学生在提升物体时一定要匀速

移动。

六、练习

1、升旗的时候,我们看到旗手用力向下拉绳子,旗子就升上去了,这是因为旗杆顶端有一个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这种简单机械能够改变 。

2、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是5N时,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是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这种简单机械能够 。

3、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和见到的.情景,分别属于哪种简单机械?

a、用扳手拧上螺钉: ; b、用改锥拧下螺钉: ;

c、汽车走的盘山公路: ; d、挑东西的扁担: 。

4、下面能够省距离的简单机械是(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轮轴 D、斜面

5、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简单机械,其目的在于( )

A、省力 B、省距离 C、改变力的方向 D、工作的方便

6、如图是没有组装的滑轮组,如果用它来提升重物,请你用笔画线代表绳子画出两种组装方法,并说出它们的不同的特点。

7、如图是工人师傅运重物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其中利用的物理知识有 ,其目的在于 。

8、如图中的滑轮是 滑轮,如果重物重为100N(滑轮重不计),则拉力F= N,分析一下,这样使用滑轮的好处在哪里?

11、小红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发现,所有的简单机械“省力、必然费距离”,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如果想省一半的力,是否就要费一倍距离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她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①实验中不用刻度尺能行吗?

②应该记录的数据除砝码和滑轮的总重外,还应有哪些?(画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

③探究结论,有可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吗?

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明确探究目的,

设计数据表格,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如右图,在学生自己探究时,引导是非常

重要的,强调学生在提升物体时一定要匀速

移动。

分析: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一半力。

动滑轮在省力的同时,却费了一倍的距离。

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用杠杆的知识分析一下,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 篇2

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即从感性认识开始,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样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传统的教学过程把这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认识过程看成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不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而是把他们当成被动的知识接受器,这样做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其才能的开发。教师要完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到创新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一、从应用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前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通电螺线管具有磁性,能使小磁针偏转,但磁性较弱。本节课我没有按常规的复习来引入新课,而是以让学生观看电磁起重机的工作过程来引入新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既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通过对短片的观看,学生领会到了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学生观看了电磁起重机的工作过程之后,有一种强烈的想知道它的工作原理的欲望。这时我巧妙引导,让学生由已知来探究未知。我说:“为什么电磁起重机能够自装自卸呢?”学生通过思考,结合上节学习,想到了通电螺线管的工作原理。我接着引导:“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很弱,那么我们采取什么办法能过增强它的磁性呢?”这一提问使学生的认知发生转机,学生认识到通电螺线管磁性虽然与条形磁铁磁性相似,但强弱有明显区别,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到新知识的情景(电磁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做到发所未发。

三、引导探究,总结规律,突破难点

在探求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电磁铁磁性强弱可能跟电磁铁电压、电阻、电流、匝数、铁芯等有关。我利用副板书将学生的答案都记了下来,然后和他们一起分析:电压多少,电阻的变化最终都影响电流,从而归纳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匝数和电流大小,以及有无铁芯有关。在分析与它们有什么关系时,我通过引导指出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接着我先演示电流一定时,改变匝数,引导学生观察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得出结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匝数有关,匝数多磁性强;再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电路,寻找在匝数一定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什么关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自己连接电路,观察现象,总结规律,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脑、手、眼等各种器官同时“发”起来了,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充分体会到了成功者的乐趣。

四、走出课堂,开阔视野

当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基础知识后,定会产生一种要表现自己的冲动。我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释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学生基本上都能知道它的核心部分就是电磁铁,也知道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够自装自卸的道理。在课的最后,我先介绍学校中有一样东西就是利用了电磁铁,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想到了电铃,并且知道其主要结构及核心部分———电磁铁。接着我让学生分析电铃是怎样连续敲响的,使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分析,发所未发。然后我留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分析电铃的工作原理,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使全课教学达到制高点。学生通过反思使认识得到了升华,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表达能力也就在这一次次发所未发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我布置的延伸作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电器设备用到了电磁铁?你能否利用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来搞一个小创造和发明呢?这样就让本节知识得以延伸,走向了生活。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到,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包括心理空间),并让学生利用这些“空白”自主活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留白”,必须让学生参与。知识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结果,学习不是“传授—接受”的过程,教是为了学,教要通过学实现。在《电磁铁》一课中,我讲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提问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会跟哪些因素有关时,给学生留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体验和思考;提供机会,组织学生表达和交流,使知识在参与中内化、在参与中外化、在参与中升华。因此,我认为“留白”的自主活动既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自信心、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多方面非智力品质的过程,说到底是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努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种表现。

八年级物理滑轮课件 篇3

八年级物理滑轮课件:

物理滑轮简介

在力学里,典型的滑轮(pulley)是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圆轮。在圆轮的圆周面具有凹槽,将绳索缠绕于凹槽,用力牵拉绳索两端的任一端,则绳索与圆轮之间的摩擦力会促使圆轮绕着中心轴旋转。滑轮实际上是变形的、能转动的杠杆。滑轮主要的功能是牵拉负载、改变施力方向、传输功率等等。多个滑轮共同组成的机械称为“滑轮组”,或“复式滑轮”。滑轮组的机械利益较大,可以牵拉较重的负载。滑轮也可以成为链传动或带传动的组件,将功率从一个旋转轴传输到另一个旋转轴。

按滑轮中心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可将滑轮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定滑轮的中心轴固定不动,动滑轮的中心轴可以移动,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而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可构成滑轮组,滑轮组不但省力而且还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篇4

摩擦起电

用干燥的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将此棒靠近纸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这个现象说明了

怎样判断物体带电

两种电荷

1.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2.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3.将一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一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上述现象表明:

原子构成初步及对摩擦起电的解释

例1.用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物体能够轻小物体。

例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A.正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B.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摩擦产生了等量的质子和中子D.摩擦产生了电子

例3.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上经常吸附很多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A.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空气中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例4.验电器的工作原理,验电器的作用是。

【当堂训练】

1.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吸引/排斥);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吸引/排斥).

2.带电体吸引____________,如塑料小球,通草球等.

3.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

A.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B.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

C.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D.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

4.已知带电物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去靠近一个轻小物体,发生如图所示的情景,则该轻小物体的带电情况是()

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C.不一定带电D.一定不带电

5.知道了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所组成,知道了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就能解释物体的带电与不带电。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

B.物体内部原子个数与电子个数相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教学重点

浮力的概念及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叙述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

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

猜想包含的知识(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一个向上的力或提到“浮力”)。

二、探求新知

针对浮力这种常见现象,你想知道哪些有关浮力知识呢?

学生活动:展开想象,分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提出一系列问题: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2.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3.浮力大小等于什么?4.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5.物体的浮沉有条件吗?等。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下面我们先探究:什么是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

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教师演示:

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

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

②左手拿一个乒乓球,松手,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再把乒乓球放在右手手心上,松开左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

③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

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学生体验:将木块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木块塞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探究二: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

大家知道皮球漂在水面上受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呢?讨论一下看如何用简单实验来说明这一个问题?

学生探究:分组讨论,利用学具探讨: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

到讲台展示:用弹簧秤测小石块在空气中重力,再将小石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小石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发现做实验好的学生典型。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测浮力的方法:用称重法测浮力。

得出结论: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F浮=G-F)

探究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造船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货物,看一看,谁做的船载的货物多?并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造“船”比赛。学生每组一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设计造船。并观察交流船只的差异,讨论,大胆猜测,交流讨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并引导学生合并归类,引导各小组认领实验课题。

探究:

根据课本探究,如果其它猜想要求学生回家探究。第二天交出探究报告。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有关,最终推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

然后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F浮=G排)

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

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

②左手拿一个乒乓球,松手,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再把乒乓球放在右手手心上,松开左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

③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

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学生体验:将木块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木块塞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探究二: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

大家知道皮球漂在水面上受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呢?讨论一下看如何用简单实验来说明这一个问题?

学生探究:分组讨论,利用学具探讨: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

到讲台展示:用弹簧秤测小石块在空气中重力,再将小石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小石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发现做实验好的学生典型。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测浮力的方法:用称重法测浮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人教版 篇6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

2.知道动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计划和实验方案。

3.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工具

斜面、质量不同的钢球、木块、弹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中引入“能量”这个词。

运动员在激烈运动后,我们说消耗了体内储存的能量;燃烧煤可以取暖,我们说煤燃烧时放出了能量;电灯发光,电炉发热,电扇吹风,我们说都消耗了能量。

在这些不同的现象中,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把它们联系起来,这就是能量,简称能。

二、新课教学

(1)“能”是什么?

能的概念和跟前面学过的功的概念有密切联系。一个物体能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

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学习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机械能。

(2)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吗?

(启发学生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运动物体能做功。例如,风可以吹转风车,流水可以推动水磨,挥动的铁锤可以把桩打进地面等。当学生举例中固体、液体、气体都有了时,教师总结: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物体,只要它们运动,即具有速度,就具有动能)

提问:运动物体做功后静止,它还具有动能吗?动能到哪里去了呢?

(启发学生得出物体不运动就没有动能以后,教师讲解:物体原有的动能用来做功了,即能量可以做功,做功要消耗能量。打个比方,你有钱可以买商品,买了商品钱就付出去了)

(3)用小钉锤钉木桩和用大铁锤钉木桩,显然做功多少是不一样的,这说明运动的钉锤和铁锤具有的动能大小不一样。那么,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教师演示课本图1-1所示的实验。先说明钢球把平面上的木块推得越远,做的功就越多,这是因为阻碍木块运动的摩擦力是一定的,推得越远说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越多,表示钢球推木块前具有的动能越大。然后做同一个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从不同高度滚下的钢球的速度不同,得出:钢球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的结论;最后做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速度是相同的,从而得出: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教师总结:运动物体的动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两个因素有关。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提问:行驶的出租车和卡车,如出租车速度大于卡车速度,哪个动能大些?如出租车速度小于卡车速度,哪个动能大些?(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前一情况无法判断,后一情况是卡车的动能大)教师总结:动能由质量和速度两个因素决定,且是随任一因素增大而增大的。因此在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时:①当一个量相等,另一个较大时,则动能较大。②当两个量都较大时,动能亦较大。③当一个量较大,另一个量较小,则无法判断动能的大小。

最后说明: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是一个定性的粗略的比较,并不是数学上的按比例的变化。

(4)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吗?

(启发学生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举高的物体落下来能够做功。例如,举高的重锤落下来打桩,拦河坝把水位升高,水流下来可以冲动水轮机等)教师强调:如果不把重锤举高,重锤就不能把木桩打入地里做功;如果没有重力作用,铁锤就不会落下来。因此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5)提问: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引导学生由重锤打桩得出:

物体的质量越大,举高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6)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演示弹簧枪或课本图1-4的实验,并简单说明什么是弹性形变后,即引出弹性势能概念)

教师简单介绍“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由于只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弹性势能,教师讲解时应力求简单明了,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

(7)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教师讲明两点:

①物体具有动能,也可以说具有机械能;物体具有势能,也可以说具有机械能;物体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加在一起就是物体具有的机械能。

②物体具有的能量大小是用做功多少来衡量的。因此,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

课后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习题

1.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在物理学中,能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

2.物体由于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它的_______和______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_____.

3.物体由于被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跟它的_______和______有关.对于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的势能越______;对于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的势能越______.

4.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5.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统称势能.__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机械能.

6.滚摆下降时,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______,动能越来越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滚摆上升时,它动能越来越______,重力势能越来越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7.在只有_____能和______能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是守恒的.

8.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点的动能最______,势能最_____;在远地点的动能最______,势能最_____.当它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篇7

1.重点:(1)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2)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3)光速

2.难点:(1)本影和半影的概念 (2)日食、月食的成因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荧光棒、小激光笔、果冻、半个大可乐瓶、一小段香、火柴、蜡烛、牙膏盒、一块10厘米见方的半透明塑料膜、棉线、三根大头针、一块纸板

教学器材:小烧杯、手电、日食和月食演示仪(三球仪)、瓦数较大的灯泡、多媒体课件、简易“针孔照相机”(制做方法:把一个大废纸箱的底面封好,在上面扎一小孔,去掉顶面,封上一张半透明塑料膜即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 篇8

各们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六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一、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的基本思路是:以生活中的实例和探究小实验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圆柱体从斜面下滑”的学生实验、PPT录像,swf模拟演示等,逐步建立“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一切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的观点,最后形成牛顿第一定律,引入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逐步形成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定性认识。

二、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也是初中力学的一个开端。本课教材的特点是既注重科学探究,又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把物理这门基础自然科学与历史、生活、社会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一次良机,又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作用: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建立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察、实验、推理、尤其是“理想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2.教材特点:

①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了几千年都含糊不清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理解。

②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的理想实验,应充分引导学生探索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科学方法。

3、学情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三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加上生活经验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固体有惯性、气体,液体没有惯性。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及内容。

该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推理而得,内容较难借助例证来验证。

难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知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斜面实验、演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及推理,关注实验、分析、推理、“理想实验”的方法。

(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事例和实验的分析,纠正对惯性的一些错误认识,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前辈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不懈的探究历程,领略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魅力,感悟科学道路的艰辛曲折。

(2)通过对惯性利弊的分析讨论,懂得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

(3)通过了解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头枕的作用,感悟生命的宝贵,体会尊重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五、教学方法及依据

本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与“科学推理”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又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同时我采用“对比教学法”贯穿课堂始终,有正、反理论的对比,有惯性实验的对比,有惯性利弊的对比。总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为此,我设计了飞机投弹的Flash动画,让学生即熟悉又好奇,带着想知道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这样即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和谐,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

由教师出示几幅动画图片:一:对课本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课本运动,撤去拉力后,课本等停了下来;二:陷入雪地里的汽车施加水平的推力,汽车就沿水平方向运动了。撤去推力车就会停下来.三静止的足球用脚施加力后会飞出去;

四、铁锤敲击钉子,钉子向下运动陷入木板。停止敲击,钉子就不再下陷。让学生找出以上力学现象中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

这样就引导学生提出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也符合学生的思维,这为后面推翻这种理论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接着教师展示“关闭了发动机的火车,虽然继续运行,但是最后也将停下来。火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的火车动态图片得出“假如没有摩擦力的作用那火车的运动状态又会有什么变化呢?”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学生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表示怀疑。培养其质疑能力。同时指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一提出,另一位科学家针锋相对的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他就是伽利略.为了验证他观点的正确性,并用接着以Flash的形式演示,伽利略理想实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两个似乎都正确的矛盾观点。

2、穿越时空,感受物理发展的历程

因为质疑是一切探索的开始。所以我用画面假想了一场伽俐略挑战亚里斯多德的辩论赛,并展示出正、反两大观点,让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来担当评判主席,并播放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录像,通过所设计的几个问题:“我们能使玻璃罩内达到绝对真空吗? 我们又是怎样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的?该实验的实验理念是什么?”让学生得出 验证伽利略理论正确性实验的设计理念,“从有摩擦力的实际实验”到“无摩擦力的理想实验”

引导学生完成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再设计斜面小车实验,为接下来的自主探究做好铺垫。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3、合作探究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刚才的引导,猜想,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大胆放手让学生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恰恰是因为有摩擦力,小车的不能继续运动,也就是运动无法维持,从而理解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一知识重点,为了突破了科学想象和科学推理的难点。我设计了几组动画和这样的问题:小车在表面光滑的木板上为什么比表面粗糙的木板上运动得远;让学生观看FLASH演示,总结:水平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圆柱体运动的越来越远。让学生推理得出:在一块绝对光滑没有摩擦力的表面上,小车将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并用气垫导轨录像让学生感受物体在摩擦力极小的情况下的运动状态,从而验证学生推理的正确性,这样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想象和推理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4、理性感知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分析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观点的局限性,分析得出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力和运动关系的第一条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教师强调内容中的重要知识要点,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科学是严密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更突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是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客观地认识了世界。

5、感受身边的惯性现象,联系实际,画龙点睛。

在讲授惯性知识点时,我先以开车撞墙的趣图,冰上运动的力与美的展示,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勾起了他们急于探索的渴望心理。接着我又设计了简易又有趣的两组惯性实验:惯性鸡蛋实验及惯性小车实验,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物理,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得出了惯性的定义,并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也具有惯性的录像的播放,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惯性知识得到“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的升华与提炼。使学生正确理解了惯性,突破解决了: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这一教学难点。

6、强化惯性利弊的对比,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最后组织学生观看惯性的利用与防止动画、录像,讨论:生产生活中哪些是惯性带来的方便,哪些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教师提示: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完成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过程。让学生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并会应用知识指导实际的生产生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画龙点睛效果。

七板书设计

八、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宏观物质及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了解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过程,运用猜想、实验和计算的方法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10

m。

m。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看图和自己动手做实验和计算,使学生初步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推理、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分子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而对分子概念及其直径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教学方法:

猜想是经验素材和科学理论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经常需要猜想。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本节的学习中,更要注意科学猜想。注重猜想能力的培养。另外,更广泛的获取直观形象的材料,也是学习好本节的关键。

以学生观察分析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教学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对分子概念的提出可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和看图片得出。在得出分子概念的同时,要使学生逐步体会猜想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并指出我国在代思想家在这方面也做过贡献,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得出分子概念后要引导学生对于自然界中确实存在分子这种物质找出事实证据来,培

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猜想:大块物质是由极小的物质粒子组成的。他把这种物质叫做“原子”,意思是这种粒子是不可再分割的。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际上在德谟克里特提出他的猜想之前,也就是公元前11世纪,我国古代思想家对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一问题就有研究和记载:他们认为自然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战国时期《中庸》也写道:“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2、什么叫分子

(1)分子概念的来源:在德谟克里特提出他的猜想之后的2000多年中,科学家进行了无数的探索和实验。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化学家从实验中发现,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首先把它称为“分子”,而且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2)分子概念: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3)一切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如何物体,无论它们大小、轻重有何不同,也不论它们是否有生命,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4)你能再找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能说明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吗?请大家一起看课本图5-3思考并讨论一下。

一座大楼、小石块是由分子组成的,大海中的水、一滴水由水分子组成,大的动物河马、小动物蚂蚁也是由分子组成的等等。

(三)学生小结:

1、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法:猜想;

2、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3、一切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4、分子很小,它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

-10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 篇10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2.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的重点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大致数量级概念;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的探索将永无止境。本章教材的难点是对微观世界概念的建立,人类探索微观和探索宇宙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形成,以及从中感受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操的过程。3.教法、学法指导

⑴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以不同的文献资料向学生展示人类生存的物质世界的真实画卷,让学生初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基本构成。

⑵通过实践让学生感受微观世界的运动及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这种设计方式是为了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物质世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感知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单元的运动情况。

⑶通过实验探索来加深学生对物质世界特性的认识,也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对用实验来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方法。4.课时安排:3课时(二)课题教案参考 第一节走进微观 1.教学目标:

⑴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⑵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⑶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2.教材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本节的难点是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和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3.课时安排: 1课时

4.教学准备: 挂图,VCD片 5.教学设计 6.板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我们生活在辽阔的宇宙中,宇宙到底有多大?又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空气到底由什么物质组成?从今天起,我们学习§10.1 走进微观

(板书)让学生看书“物质的组成” 1.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2.为什么说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3.第一位提出分子的人是谁?

4.1cm3的水中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你能感悟到分子的大小吗? 指导学生阅读“微观粒子” 1.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2.原子核由什么构成的?

抓住原子结构的核式结构认识到这种结构非常牢固。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思考。学生回答。让学生小结 完成作业

看书 分子 讨论 回答: 很小 阅读

原子核和电子 质子和中子

1.你知道哪些微观粒子?

2.这些粒子的大小顺序你能知道吗?

3.人们现在用什么方法发现了更小的粒子? 总结

计算课后题目 做同步训练

引入课题 自主学习

认识原子结构,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了解原子核由质子、中子组成。巩固练习

(三)教学参考资料

物质的分子都极其微小,如果把分子看做圆球,那么各种分子的直径都只有几分之一个纳米左右(1nm=1×10—9m)。水分子的直径大约是4×10—10m,相当于头发粗细的十万分之一。1cm3的水中就含有3.34×1022个分子。据估计一只蚂蚁喝一口水就吞下2×1019个水分子。10万个氧分子依次排列起来,总长仅0.03mm。原子大小是10—10m,原子核的大小在10—14m以下,原子核的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与原子体积的比应为万亿分之一。1.电子的发现

19世纪80年代初,汤姆逊在卡文迪许实验室进行气体放电现象的研究,关于阴极射线性质的争论是当时的一个中心议题。阴极射线管是一根两端装有电极的封闭的玻璃管,当将其中的空气抽去后,再在管子的两端电极上加上较高的电压,玻璃管就发生放电现象,阴极会发射出一种射线。实验发现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会迅速随着场的变化而发生偏转,根据偏转方向确认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为了进一步确定阴极射线的性质,汤姆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测定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1897年初,汤姆逊先使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发生偏转,而后由给定的磁场、射线的曲率半径等推算出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此后,汤姆逊提高了放电管的真空度,又成功地使射线在静电场作用下发生了偏转。与此同时,汤姆逊给放电管分别充入各种不同的气体进行实验,发现测得的粒子荷质比的值与充入管内的气体性质无关。后来他又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做成电极,其结果也不变。这表明来自各种不同物质的电极的阴极射线都是一样的,因此这种粒子必定是所有物质所共有的组成成分,汤姆逊把它叫做“微粒”。以后,汤姆逊又分析比较了其他科学家所做的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与塞曼从光谱测量中求得的分子内带电粒子的荷质比是同一数量级,这一事实使他得出了阴极射线粒子比原子小的结论。至此可以说汤姆逊已经发现了这种比原子小的粒子——电子。但必须注意的是,这还仅仅是一个推论,因为这种粒子的荷质比是氢离子比荷的1000倍。有两种可能,或者是电荷e很大,也可能质量很小,都导致荷质比值较大。因此必须寻找新的更直接的证据来测定电荷e或质量m。汤姆逊选择了测定e的办法,在其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他利用带电粒子在饱和蒸汽中形成雾滴的现象,测得了粒子的电荷,至此,汤姆逊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本身也具有结构。由于原子含有带负电的电子,从物质的中性出发,推想到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电子。这就提出了进一步探索原子结构、建立原子模型的问题。2.汤姆逊的原子模型

“蛋糕+葡萄干”模型。他假设原子带正电的部分像“流体”一样均匀分布在球形的原子体积内,负电子则嵌在球体里。电子一方面要受正电荷的吸引,一方面要自相排斥。根据经典力学理论及电荷间的平方反比作用力计算出这些电子必然沿若干同心环旋转才能平衡,并给出了计算各环电子数的公式。3.α粒子散射实验

自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镭辐射以后,卢瑟福用20多年时间研究放射性现象。1904—1905年间,卢瑟福在实验中发现,α射线通过空气或金属箔后,产生的谱线较宽并缺乏鲜明的界限。他认为,这表明α射线通过空气或金属箔时被散射,其原因在于原子处于强电场状态,测定α和β粒子通过靶原子的偏斜度是探索原子内部电场的一种重要方法。1908年盖革和卢瑟福一起,发明了探测α粒子的气体放电计数管。在计数管中的气体分子使α射线散射,影响了计数工作,为消除这种影响,盖革转向研究α射线的散射问题,并发现散射角与材料厚度和材料的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与α粒子的速度成反比。这促使他们选用原子质量大的“金”做散射实验。盖革还发现,大多数α粒子散射角很小,极少数偏角很大。1908年10月,布拉格也写信给卢瑟福,谈到他在观察α粒子轰击原子的实验中,发现“径迹急转弯”的现象。促使卢瑟福大胆提出,要观察一下是否有α粒子能被大角度散射。1909年3月,盖革和马斯顿用镭作放射源,金箔作靶,用闪烁法计数,结果发现有1/8000的α粒子偏转角度超过90°,甚至有极少数的反弹回来。这使卢瑟福大为吃惊,他说:“它是如此难以令人置信,正好像一个炮手将一颗炮弹射到一张薄纸上,而炮弹居然反弹回来一样。” 卢瑟福认为,在汤姆逊的原子模型里,无论是均匀分布的正电荷还是电子都不足以把α粒子反弹回去。电子的质量只有α粒子的八千分之一,碰撞时根本改变不了α粒子的径迹;正电荷若是均匀分布在原子球内,根据静电学理论,均匀带电球的电场以边缘处最强,参照已知的原子球直径的线度,最多只能使α粒子产生0.03°的偏斜。汤姆逊为解释大角度散射现象曾提出“小角度倍加散射理论”。卢瑟福认为这也不可能。在多次碰撞的情况下,粒子向各个方向偏离的概率是相同的,向同一方向多次偏离叠加成大角度散射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卢瑟福认为:“对于厚度小的物质,由于与原子碰撞,粒子的分布主要由单散射所控制。”卢瑟福感到要说明大角度散射,必须建立一个新的原子模型。卢瑟福经过计算,终于证明了大角度散射只能是单次碰撞的结果,也就是说α粒子碰到了一个比原子小得多但又很重且带正电的硬东西,α粒子受到了很强的电场作用,这个很硬的东西就好像是原子的“核”一样。1911年,卢瑟福根据实验结果,否定了汤姆逊的原子模型,提出了原子的有“核结构模型”。他认为所有的正电荷和原子质量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非常小的体积内,即原子核,在核的周围一些带负电的电子绕核运动。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带正电的核和带负电的电子间的静电引力把整个原子结合在一起。(四)学案

1.学习目标:

⑴能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⑵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2.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讨论式学习3.释疑解难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有的物质由分子组成,有的由原子组成。4.自我检测

⑴物质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的。

⑵原子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的。质子又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5.交流园地 6.课外空间 加速器

加速器是一种用人工方法产生快速带电粒子束的装置。它通过电磁场的不同组合形态,实现对电子、质子、或重离子等带电粒子加速,能产生几百兆到几千兆电子伏能量的高能粒子流,这些高能粒子流就像炮弹一样,可以打碎物质的深层结构,从而使人们了解物质的内部结构。粒子的能量越高,越能深入到物质的内部。因此,加速器是人们变革原子核和基本粒子、认识物质深层结构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等方面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建设了各种不同用途的加速器,粒子的能量越来越高。我国在北京建成“正负电子对撞机”,已经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此外,在兰州、合肥等地建成了重离子加速器等不同功能的加速器。(二)课题教案参考 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 1.教学目标: ⑴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⑵知道分子是运动的

⑶知道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 ⑷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现象 2.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通过合作和交流的方式归纳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各种物质的分子是如何排列的呢?分子是否会运动?分子之间有否力的作用?

可以让学生提出各种自己的猜测和假设,同时教师也可将自己的猜测和假设提供给学生。做实验:这是证实自己假设的一种途径,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将结果填入空格中。活动交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实验结果,教师也可将自己的实验结果演示给学生看。分析论证:对所有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指出科学家为了揭示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特征所建立的模型,也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之一。

评价:归纳所有实验结论和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结果。3.课时安排 1课时 4.教学准备

量筒两个,集气瓶6个,玻璃片3个,烧杯两个,铅块2个,注射器1个,酒精,水,二氧化氮气体。5.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复习巩固

引入:物质由分子组成,这些又小又轻的分子是不是一个挨一个地挤在一起呢? 肉眼看不到又小又轻的分子,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分子在运动呢? 演示实验:

铅块能被拉开吗? 水能被压缩吗? 小结:

指导学生做同步训练

1.物质是由_____或_____组成的,分子是由_____组成的。2.水有水的化学性质,保持这种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分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学生实验:分组操作 填表: 结论:

当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就比预计的要_______。虽然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物质内的分子,但上述实验表明:分子之间确实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实验: 气体分子的运动 液体分子的运动

结论:上述实验现象表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________。填写实验探究:

1.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压紧,下面吊一个重物时_____把它们拉开。2.水_________(“容易”或“不容易”)被压缩。1.分子之间有空隙 2.分子是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做同步训练

加深巩固基础知识 学生自主学习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总结能力 引导学生小结

6.板书设计

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

一、分子间有空隙吗

二、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三、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吗 7.教学反思

(三)教学参考资料

分子动理论的建立:原子理论的萌芽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但因中世纪的生产和科学发展缓慢,物质结构的学说也长期停止发展。直到17—18世纪,由于产业革命的推动,蒸汽机得到改进和普遍使用,促进热学发展,人们开始探讨热现象,出现了定性的分子动理论学说。当时的人们普遍相信热质说,只有在19世纪中叶,建立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后才彻底否定了热质说后,定量而系统的分子动理论迅速发展起来,到20世纪初期,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四)学案

1.学习目标:

⑴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⑵知道分子是运动的

⑶知道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 2.学法指导

讨论学习,通过认真观察实验,完成实验目的,充分讨论,达到理解的目的。3.释疑解难:

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归纳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让学生做课堂内容的延续实验,让学生体会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那么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是怎样排列的呢?是像士兵的队伍还是像墙一样密不透风呢?这些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呢? 分子间有空隙吗 用眼睛观察一杯水和一杯酒精,能看到水分子之间和酒精分子之间有空隙吗?我们能不能就以此来判定分子之间没有空隙?对此你有怎样的猜想?

除课本上图10—15水和酒精的实验外,你能否另外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分子间有空隙?说出你的设计与实验。

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打开醋瓶子,马上闻到酸味;打开香水瓶盖,不一会儿香气满屋。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课本图10—16和图10—17所示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请你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一根绳子能够吊起重物,两滴水银靠近时自动合在一起,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很难被压缩,根据客观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力的作用。

认真观察课本图10—20和图下的解释,从中你能否提出几个问题?试试看,对你提出的问题可让老师帮你解决。4.自我检测:

⑴两滴水银相接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

⑵鲜花放在没有空气流动的房间里,到处都能闻到它的香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造成的。⑶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A浸在盐水中的鸡蛋变成咸蛋 B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灰尘

C一滴红墨水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杯中水全部变成红色 D液体的蒸发 5.交流园地 6.课外空间

⑴固体之间存在引力作用实例介绍。

用美工刀将一根长约10cm、直径2mm的熔丝切成两等份,切口要保持平整光滑;然后用刀使切口密合,经试验牢固后挂上钩码,再逐步增加钩码的个数,观察熔丝是否分开。⑵液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把一块面积约等于15cm×15cm的玻璃四角用线固定,也可用万能胶粘合,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的下面水平地与水面接触(不要使玻璃全部浸入水中),手持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使玻璃脱离水面,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发生了变化。(二)课题教案参考 第三节探索宇宙 1.教学目标

⑴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⑵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2.教材分析

本节以我们生存的地球为基点,逐步向着太阳系、银河系直至宇宙的范围呈示,不仅展示宇宙这一物质世界的总称的清晰脉络,而且将人们探索宇宙的过程以及探索宇宙的工具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对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有一基本了解。最后,又以人们对太空的探索和向往为题,鼓励同学们学好物理知识,去实现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本节的重点是对宇宙的了解。

本节的难点是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3.课时安排 1课时

4.教学准备:

图片,与课本配套的VCD片 5.教学设计:

情境1 中国古代对宇宙的研究。

问题1 宇宙如何构成?如何探索广袤的宇宙呢? 猜想与假设:可以让学生提出各种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同时教师也可将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提供给学生。查文献:可以让学生分组查有关文献资料,教师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物理学发展史和探索宇宙的技术手段发展的文献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功能收集有关证据。

活动交流:其中包括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分析论证:通过交流,对提出的问题或有关的猜想进行分析。

评价:包括对科学探究之后所得结论的归纳、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总结。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复习巩固 过渡

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播放VCD片

充分发挥你的想象,为了使你的想象成为现实,你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1.分子动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哪个实验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看书 问题

1.简要说明中国探索宇宙的历程。2.简要说明国外探索宇宙的历程。1.指出恒星、行星、卫星的运转规律。观看 讨论

巩固知识 学生自主学习

6.板书设计

第三节探索宇宙

一、探索的历程 中国古代: 国外古代:

二、浩瀚的星空

恒星→行星→卫星

三、幻想与追求 7.教学反思:(三)教学参考资料

关于探索宇宙的发展史和技术

探索宇宙:广袤而深邃的星空,隐藏着无穷的奥秘。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试图用各种方法来探究宇宙。早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类除了编写层出不穷的神话、幻想来寄托人类对宇宙的关注外,却对繁星如海、神奇莫测、谜团重重的宇宙表现出一种无奈。虽然热切地向往和试图揭开宇宙的奥秘,但种种疑问,令人迷惘。在20世纪以前,人类也通过观察,发现了一些天文现象,但人类无法清楚知晓天宇上的事情,也无法想像其他星球的真实面目。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卫星,并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当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地球轨道飞行之后,人类向地外星球的探索就被提到了日程上。现在,人类的宇宙探测器不仅为人类登上月球开辟了道路,而且已探访了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同时,正在向太阳系外更遥远的星球跋涉。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影响。首先是利用航天技术的优势,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日地空间环境,考察了高空辐射带、宇宙射线、太阳风等对地球的影响;其次,开发太阳系资源以及通过对各大行星形成的研究,了解地球形成的历史,探索生命的起源,发现更多的新天体,揭开宇宙演化的奥秘,探访宇宙人的踪迹等。探索宇宙是分步进行的,先是摆脱地球的引力束缚飞往月球,然后向地球的近邻金星和火星迸发,在周游太阳系后进入更加广阔的银河系和宇宙世界。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实现了太空飞行。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为了寻找地球外知音,美国1972年和1973年先后发射了“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探测器,带有一封访问地球外文明的“介绍信”。“介绍信”是一块镀金铝质金属牌,设计新颖别致,上面镌刻着表示人的形象的一男一女、氢原子符号、航天器外形与人体的比例以及标明太阳系及其地球位置的图象,同时绘出了地球相对于14个脉冲星的位置关系。这是一张通往太空的名片,能在宇宙中保留几万年之久。在发射“先驱者”号5年之后,1997年7月至8月,美国又向太阳系和宇宙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控测器,上面带有一套“地球之声”唱片,作为人类送给外星人的第一份礼物。唱片可放音120min,主要内容有115幅照片和图表,介绍了太阳系的概况及其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地球的面貌、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及社会状况等,其中有中国的长城照片;用世界上60种语言说的问候语,其中有中国的普通话等;风、雨、雷及各种虫鸟兽等的声音和音乐等。

近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们把一个个不同用途的航天器送入了太空,建立空间航天站已成为下一步的实际行动。我国也在2000年11月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号”飞船,跨出了探索宇宙奥秘的步伐。

(四)学案

1、学习目标

⑴能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宇宙的历程。⑵能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学法指导: 采用自主学习,然后讨论,进一步认识宇宙。

3、释肄解难:

⑴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历程,从古至今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⑵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从最初的“盖天说”,到后来的“地心说“、“日心说”,“反映了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在不断地发展,在这个发展中,其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⑶有关宇宙结构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4、自我检测

⑴最早提出“日心说”的是

A、哥白尼

B、伽俐略

C、牛顿

D、托勒密 ⑵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时间是:

A、1957年

B、1961年

C、1967年

D、1970年

5、交流园地

6、课外空间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 篇11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

1.16世纪后,创立了日心说,引发了天文学领域的一场革命;牛顿创立了理论,使人们第一次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运动;现今,当代科学家借助对宇宙进行探索,我们对宇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2.光年是天文学中经常用到的单位,我们把称为一光年。1L.Y.=m。

3.关于宇宙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宇宙没有起源,是天然形成的

B.大多数宇宙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宇宙产生于气候变化

以学定教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

教师: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请大家说说我国实现飞天梦的大致历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来回答)

从探索宇宙的工具为线索:

1、古人观天:用肉眼观测。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

2、近代人观天:用望远镜观测。

3、现代人观天:用射电望远镜(观测的范围可达3.0×1010L.Y.)和太空望远镜(哈勃)等来观测.

结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是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

二、两种学说

教师:人类认识宇宙是怎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科学家的发现、学说是你了解的?

[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课堂全班性的交流]

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开始于地球在宇宙的位置。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根据这一学说,地球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时间长达1300余年。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玫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1543年,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在他阐释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

意大利学者布鲁诺(GiordanoBruno)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由于日心说危及到当时罗马教会的思想统治,反动教会对布鲁诺恨之入骨,用种种恐怖手段逼迫布鲁诺放弃日心说,布鲁诺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烧死。

以后的许多科学家利用更先进的观测仪器,经过了长期的观察、总结、计算,从而最终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地球的地位从居宇宙之中的特殊天体降为绕太阳运动的一颗普通行星。

上一篇:安全上网选择题下一篇:牛津英语深圳版小学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