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八章教案
1.力的平衡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举出身边一两个受力物体的实例,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在黑板上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比如放在桌子上不动的墨水瓶,挂在天花板上不动的电灯匀速运动的小车等)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其所举的实例,利用这些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得出“力的平衡”的概念,指出这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
一、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在几个力平衡中,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我们来研究二力平衡的情况。
2.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仍从同学所举的例子中找出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并不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要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
[实验]:用两把弹簧秤拉扯桌上的塑料片,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片保持静止不动?
归纳小结塑料片静止必须满足的条件。
这两个力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形(二力大小不相等、二力方向不相反、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并动态显示最终的结果(均不能保持静止状态):
对第四种情形(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进行点拨:将塑料片从中剪断,变成两部分,这两部分能静止吗?
结论: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演示实验]:手在绳端用力F拉弹簧秤和物块,使之静止,观察弹簧秤的示数。然后用力拉弹簧秤和物块使之匀速上升,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并比较两次弹簧秤示数的大小。
分析物块受的两个力的大小、两个力的方向、两个力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通过上述演示实验,归纳: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得出二力平衡条件。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归纳: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零。
“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或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其中一个力。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两个力是否平衡。
2.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可求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4.反馈练习
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或 状态,这几个力就相互平衡。
2.汽车在斜坡上所受到的重力和斜坡的支持力 (填“是”或“不是”)平衡的力。
3.每方十人拔河时,某时刻绳子静止不动,这时这二十个人拉绳子的合力是 。
4.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500牛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是 牛顿,方向是 ,重力和支持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 和 。
5.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向东行驶的汽车重为5000牛,受到的牵引力是200牛。那么,汽车受到的阻力是 牛,方向是 。
6.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静止悬挂在绳子上,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少牛?
若提拉物体使它匀速向上运动时,拉力又是多少?(g=9.8牛/千克)
7.如下图所示,物重6牛,弹簧秤竖直向上拉,示数为4牛,水平地面给物体的支持力是多大?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八年级备课组
蒙靖秋
【课程标准要求】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常识。【教材地位概述】
本章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把对电学的研究拓展到电能和电功率。本章既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节之一,也是难点之一。这一章里讲述了电能和电功率这两个重要的电学概念和焦耳定律这个重要的物理定律,同时还介绍了电热的作用和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
教材先从学生在生活中较为熟知的“电能”应用实例入手,逐步学习电能、电功率、电热等相关知识,每节教材都是从实际问题、实际现象引入新课,讲了新知识后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教材中也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时安排】
第一节
电能
1课时 第二节
电功率
2课时 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课时 第四节
电与热
1课时 第五节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课时 第六节
生活用电常识
1课时 复习总结
1课时
【教学建议】 第一节:电能
这节课首先列举出电能的多种来源,以及多种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各种能量,从而认识到电能是联结其他形式能的纽带。然后,通过介绍生活中和物理学中电能的计量单位,以及电能表的有关参数和读数方法,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最后通过1kw.h电的作用来增强学生对节约用电的认识。
1、电能。
教材中没有给出“能”和“电能”的定义,建议课前可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能、风能、水能、热能、化学能、太阳能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能,以便扫清学生在本节学习时的障碍。此外,课堂教学时可列举大量实例,通过电流在工作使学生认识到电能的存在,体会电能在工作过程中要消耗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能的单位及换算关系、通过向同学们提出“你们家里每个月用了多少度电”来让学生了解电能的单位“度”、千瓦时(kW.h)以及焦耳(焦)。指出这三个单位的换算关系。
1千瓦时=1度 1度=3.6×106焦
3、电能表(电度表)
对于电能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实物与图片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电能表的安装位置、计量单位以及电能表上的几个重要参数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此处重点是电能表的数据读取,提醒学生注意电能表中最后一位数字是小数,并让学生懂得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4、电能表转数的计算:某电能表上标有“3000r/kw.h”字样,转盘转150转,消耗多少电能?
5、电能公式W=UIt(1)提出问题:电能大小与什么有关?(2)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猜想
演示实验:更换小灯泡的电源电压(电池个数),通过更换小灯泡亮度的不同,可以发现电能转化为光能不同,从而说明电能与电压有关。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可知电能与电流也有关。而接通电源后,很容易知道电源与时间也有关。师:经大量实验证明,电能与电压、电流以及时间都有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可用数学公式表示为:W=UIt。
6、通过1kW.h电的作用,增强学生对节约用电的认识。
第二节:电功率
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包括:建立电功率的概念;根据P=W/t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千瓦时的来历;介绍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介绍电功率的测量及利用公式P=UI进行计算。
1、电功率的教学应该抓住的要点:
(1)电功率概念的建立:P41演示实验,将不同瓦数的灯泡分别接在电路中工作,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不同,说明灯泡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教师同时提出问题:若15W的灯泡通电1h消耗电能3600J,100W的灯泡通电10s消耗电能1000J,问:谁消耗电能多?消耗电能多的就一定消耗的快吗?
学生通过计算可以发现消耗电能的快慢不仅与消耗电能的多少有关,还与时间有关,从而引出电功率的概念。(2)电功率的符号、单位以及单位的换算。
(3)电功率的公式、物理意义的理解(以速度来类比)。每个物理量单位的统一。
2、“千瓦时”的教学
(1)引导学生从概念和单位上区分电能和电功率,让学生清楚知道Kw和Kw.h是不同物理量的单位。
(2)利用P=W/t推导:把这个式子变形后得到W=Pt,W就是t这段时间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式中W、P、t的单位依旧是焦、瓦、秒。如果P和t的单位分别用千瓦、小时,那么它们相乘后就得到电能的另一个单位——千瓦时(度)。
(3)千瓦时的物理意义: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4)通过课本的例题提高学生使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关“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教学
(1)通过改变灯泡(36V)两端的电压,通过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的不同,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电能不一样,也就是说电功率是不一样的,紧接着向学生介绍灯泡上的36V表示的意思,从而引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概念。(2)电灯泡铭牌的物理含义,分析当实际功率不等于额定功率时会有何弊端?并让学生理解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3)课本的想想议议。
4、电功率的测量
(1)利用W=UIt和P=W/t推导出P=UI。理解P=UI,每个物理量单位的统一。(2)利用P=UI以及欧姆定律I=U/R推导出P=U2/R和P=I2R。
(3)通过两道练习题让学生利用P=UI以及串并联电流、电压规律去求串联、并联中的各用电器的功率以及总功率:
①已知R1和R2串联在一个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R1=10欧,R2=20欧,电路中电流为0.2A,求:P1、P2、P总。
②已知R1和R2并联在一个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R1=20欧,R2=20欧,求P1、P2、P总。
学生计算后发现这两道题的总功率都等于各电阻的功率之和,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个结论是否具有普通性,然后利用P=UI以及串并联电流、电压规律进行推导。最后发现不管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都有:P=P1+P2+„+Pn(4)通过例题和适当例题让学生熟悉用公式I=U/R、P=W/t和P=UI等公式综合解题。
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回顾第七章第三节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引导同学们也利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提出问题:如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设计实验方法:
由电功率的公式P=UI可知,只要在工作电路中测出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求出它的电功率。因此,把小灯泡接入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出它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测出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即实验原理:P=UI.实验方法:伏安法)
3、设计实验电路图
本节还是采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在前面已经用伏安法测过小灯泡的电阻,对于电路图的设计还有器材学生都已经很熟悉,在这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加深、巩固,这里可要求学生独立设计电路图。
4、分析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
实验中,我们用滑动变阻器进行控制,分别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①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标在小灯泡上)下发光,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②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1.2倍,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测量它的实际功率。
③使小灯两端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测量它的实际功率。
5、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弄清实验的步骤,强调实验注意事项:电表的连接,量程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接法,电源电压的选择等等。
6、实验操作,记录数据。
7、分析论证: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和观察情况记入表格,让同学们计算在这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比较后能得出什么结论?设疑:灯泡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8、评估交流:各组互相交流,分析实验中容易出错的环节有哪些?出错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为了使物理规律具有普遍性,还应该做什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第四节 电与热
一、电流的热效应
1、根据教材图8.4-1引入新课,提出问题:(1)图中的四个用电器通电时都会产生什么现象?(2)说明电流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转化为什么能了?
最后指出,电流通过任何导体都要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电器称电热器。(电能→热能)
2、引导学生思考“电炉丝和导线发热不同”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3、学生讨论猜想,教师强化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并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同学间交流合作归纳出电流产生热量的影响因素。并从实验中知道:(1)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2)在通电时间、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流越大时,产生的热量越多。
二、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
2、介绍焦耳用了近40年的时间做了400多次实验,通过不懈的努力、刻苦钻研终于总结出焦耳定律,以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3、焦耳定律的进一步理解:
认识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通过Q=I2Rt以及前面所学的P=I2R推出在纯电阻电路中还可以应用Q=U2t/R和Q=UIt进行计算。
4、回顾这节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热,而跟它连接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因所在。
5、通过课本例题以及课后习题熟悉焦耳定律的应用,再次强调公式中各物理量单位的选取,注意单位的正确书写方法。
5、P50 想想议议
三、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1、举例说明电热的利用,同时提出问题:电流通过用电器产生的热有没有不利的一面?如何防止?
2、电热的防止,可以采取的措施?教学中应使学生认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电热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来引导学生辩证的看问题,第五节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以问题引入新课:有时候家里会出现保险丝熔断、跳闸现象,你注意过这些现象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吗?教师模拟家庭电路进行演示实验。并联三个小灯泡,只使其中一盏灯发光,然后短路灯泡,灯不亮,而且发现保险丝熔断。断开开关,换接保险丝,再同时让三盏灯工作,发现保险丝不仅熔断,演示板上的导线也会冒烟。借此让学生分析保险丝熔断的原因。学生通过实验可直观地感受到,电路发生短路以及电路中总功率增大都会导致保险丝熔断。(2)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A:电路出现短路,由I=U/R可知,U一定时,导线R很小,I很大。B:用电器总功率过大:由I=P/U可知,U一定时,P总越大,I越大。
2、保险丝
(1)重复演示实验,在保险丝的位置换上铜导线,闭合开关,观察实验现象。(2)通过这个实验,一则可以点明保险丝的作用,二说明保险丝安装的位置,三更是可以说明保险丝的选材条件: A:电阻率大:由Q=I2Rt可知,I和t相同时,R越大,Q越多,温度t越高。B:熔点低:这可以保证在温度升高时保险丝先熔断,达到切断电路、保护电路的作用。
(3)介绍空气开关。
3、思考P51 想想议议:为何要进行供电线路的改造?
第六节 生活用电常识
1、让学生提前预习,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答。(1)家庭电路的组成?
(2)电能表接在电路的什么地方?它有什么作用 ?(3)总开关是怎样切断电路的?(4)开关与电灯是怎样连接的?(5)插座是怎样接到线路上的?
(6)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还是串联的?这样连接的好处是?(7)什么是火线、零线?如何区分它们?(8)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零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
(9)试电笔的作用、种类以及使用方法?(10)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11)两种类型的触电原因?(12)触电的急救方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A.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
B.火车启动时,速度越来越大
C.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3.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体不发生改变的是()A.正在弯道上速滑的运动员
B.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理书 C.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
D.正在进站的火车 4.随着“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体育活动日益丰富,踢球时,脚踢球的力()A.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比足球撞击脚的力先产生 C.大于足球撞击脚的力
D.与足球撞击脚的力是平衡力
5.长方体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上放一木块,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箱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如图,手拉着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
7.消防队员抓着竹竿从楼顶向地面匀速滑下,此过程中关于消防队员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A.不受摩擦力
B.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C.受摩擦力,方向向上
D.没有告诉队员质量,无法判断
8.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笔会经常掉到地面或桌面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笔在下落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B.笔停在静止的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C.笔在手指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说明笔与手指间不存在摩擦力 9.2015年5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幕战在长沙开赛,如图是长沙某校代表队主罚任意球的场景,只见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向球门快速飞去,关于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在飞行过程中速度不变
B.足球在飞行过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足球离开脚后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D.足球运动时具有惯性,停下来就没有惯性了
10.如图所示,物体在20 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以3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10 m.撤去水平拉力后,该物体又向前运动了1.5 m后停了下来.则()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运动,说明惯性与速度有关 C.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与它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11.(怀化中考)如图所示,一小车在一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知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2 N,则水平拉力F的大小是 ________N,如果某一时刻起,小车所受的所有力全部消失,那么这辆小车将______(填“会”或“不会”)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12.如图所示是中国姑娘李坚柔在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夺 金的场景.在滑行的过程中,以李坚柔为参照物冰面是______(填 “运动”或“静止”)的;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填 “滑动”或“滚动”)摩擦.
13.图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间大小关系的实验.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物块,物块上面放有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块,此时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块所受的摩擦 力大小.取下砝码,水平匀速拉动物块时,与前一次相比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在链球比赛中,小宇以逆时钟方向快速旋转抛掷链球,如图 所示,若他的位置在图中O点,则他最适合在链球到达图中甲、乙、丙、丁的______位置时放开链球,才能让链球飞得远,又 落在有效区内.
15.运输液体的槽车,液体上面有气泡,如图,当车向前开 动时,气泡将向______运动,其原因是液体具有________.
1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A、B拉一个轻质木板C,如图所示,这是为了探究当物体______(填“A”“B”或“C”)只受两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时,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 和________(填“作用点”或“作用线”)的关系。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17.如图是一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画出吊灯所受力的示意图.
18.物体所受重力是100 N,如图,对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30 N的压力将它压在竖直墙面上处于静止,画出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并标出大小.
四、实验探究题(共19分)19.“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
(1)伽利略经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笛卡尔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将物体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________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①下列各种现象中,利用该实验结论的是______. 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②若甲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乙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周周练(第八章)1.D 2.B 3.B 4.A 5.C 6.C 7.C 8.B 9.C 10.C 11.12 会 12.运动 滑动
1、描写内蒙古高原的诗句:“
2、描写西北大漠的诗句:“。
3、西北地区位于地势第山脉以西,和山脉以北。
4、西北地区地形以和为主,有盆地和盆地。
5、西北地区气候:。原因:①
6、西北地区的河流多为
7、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8、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业基地。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分布着草原、9、可移动的房子:
10、绿洲农业分布在:的绿洲。
11、灌溉农业分布在:“”。
12、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新疆的棉享誉全国。
13、绿洲地区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
14、塔里木盆地位于 和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中有我国最大沙漠:。
15、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和。
16、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总储量的左右。
17、西气东输分两条线路。盆地上的油气田,终点是市,途中经过省区,经过的地形区依次是:、、、、二线方案从进口的天然气经新疆的口岸,南运到。
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1、描写内蒙古高原的诗句:“
2、描写西北大漠的诗句:“。
3、西北地区位于地势第和山脉以北。
4、西北地区地形以和为主,有盆地和盆地。
5、西北地区气候:。原因:①
6、西北地区的河流多为
7、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8、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业基地。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分布着草原、9、可移动的房子:
10、绿洲农业分布在:
11、灌溉农业分布在:平原上,并被誉为“”。
12、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新疆的棉享誉全国。
13、绿洲地区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
14、塔里木盆地位于 和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中有我国最大沙漠:。
15、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和。
16、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总储量的左右。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安排:第1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资料,综合评价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四、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2个小标题:“欧洲的经济大国”和“文化与旅游”。分别介绍法国的经济特征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内容。
“欧洲的经济大国”通过地图和文字材料,叙述法国的基本概况、地势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法国农业的基本情况和葡萄酒的生产,最后介绍其工业特点。
五、教学重点
本节教材提供了1幅“法国地形”图和3张景观图。法国地形图设计了6道活动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法国轮廓特点)、定位能力(临海和邻国、城市位置特点)、判断能力(河流流向和地势特征)、归纳综合能力(地形、气候与农业)等;
六、教学难点
本节的补充资料对法国的文化和旅游作了详细阐述,除上述两张景观图外,补充资料还列举了众多的艺术景观名胜和绘画雕刻稀世珍品以及时装、香水、艺术表演等,而这些又吸引了世界最多的游客,文化为旅游奠定了基础,旅游又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条件,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相得益彰。
七、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八、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分别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区域开发方面的情况。
(二)新课导人:
方案①:出示埃菲尔铁塔图片,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著名建筑?”
取一瓶法国造葡萄酒,让学生看法语商标,猜测:“这瓶葡萄酒是在哪个国家酿造的?” 创设情景,让学生对法国有感性认识。
方案②:逐步提示,设计抢答题,提示信息要注意由抽象逐渐过渡到具体。
如:下列文字描述的是哪一个国家? a.它位于欧洲
b.它的轮廓呈六边形。c.它三面临海,三面临陆
d.它境内某盆地小麦产量很高,工业也集中发达 e.它的发电量以核电为主
f.它艺术景观众多,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 g.埃菲尔铁塔是其首都的象征h.它的首都是巴黎
方案③:由小故事引人。如拿破仑的故事、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战例敦刻尔克大撤退和诺曼底登陆等,要求选择与法国有关联的故事。
(三)学习新课
一、“欧洲的经济大国”部分,可采取下列方案和步骤:
法国概况部分:
领土包括欧洲大陆部分和科西嘉岛,面积是欧洲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的第三大国,首都巴黎位于巴黎盆地塞纳河畔。
在图3-27上找到法国最高点勃朗峰,观察塞纳河和卢瓦尔河的流向,引导学生判断出法国地势地形特点:东南高,西北低,平原丘陵面积广。
法国农业部分:
方案①:1.自行设计“法国小麦种植区和葡萄种植区分布图”,引导学生归纳其分布特点:
小麦主要分布在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平原,葡萄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2.设问:小麦和葡萄分布在该地区的原因是什么? 指导学生从教材中寻找答案。
3教师小结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巴黎盆地是欧洲重要的小麦产区;法国葡萄酒虽价格昂贵,但畅销世界各地。
方案②:1.出示七年级上册的“世界的气候类型图”,找出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
2依据教材和下表提供的两种气候资料统计数据制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与气候分布区域相对应。
3.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特征。
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平原为温带海洋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雨日 2 多,日照少。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第四步:简单说明小麦和葡萄种植所需要的气候条件:巴黎盆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冬季气候温和,适宜种植小麦;而降水适中,日照充足,在具有温暖、干燥或炎热漫长的夏季及温凉冬季的地区,最适宜葡萄的种植。将小麦和葡萄与气候区—一对应,归纳它们的分布特点与气候的关系。
第五步:小结法国小麦和葡萄酒的生产情况。此方案较适合基础较好或学生素质较高的学校选用。
二、法国工业部分:
1.介绍法国洛林高原的煤、铁矿产资源,可简单介绍其临海型钢铁企业敦刻尔克和福斯。
2.介绍法国最大的汽车公司雷诺汽车公司和法国生产的“空中客车”宽体客机是世界最先进的客机之一。
3.介绍法国发电量中核电比重为世界之冠,核电站数量和核电装机容量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本部分教材可提供给学生的有关数据:
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日、德,居第四位。②法国进出口贸易额仅次于美、德、日,居第四位。
③法国谷物产量次于中、美、俄、印,居第五位,农产品出口量仅次于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④法国是世界上第四工业大国。
⑤法国航空和字航工业、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⑥法国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煤炭进口国。⑦法国95%的水能资源已充分开发利用。⑧法国汽车制造仅次于日、美、德,居第四位。
⑨法国葡萄产量仅次于意大利,居第二位。法国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
(四)小结
领土包括欧洲大陆部分和科西嘉岛,面积是欧洲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的第三大国,首都巴黎位于巴黎盆地塞纳河畔。东南高,西北低,平原丘陵面积广。小麦主要分布在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平原,葡萄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法国洛林高原的煤、铁矿产资源,可简单介绍其临海型钢铁企业敦刻尔克和福斯。法国最大的汽车公司雷诺汽车公司和法国生产的“空中客车”宽体客机是世界最先进的客机之一。
(五)布置作业:配套连相关练习
高数 第八章第八节 课程教案
第八节 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一.概述 本课是大一下学期的一堂高数课;课时为1节课,40分钟;本课是在学习了“一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的基础上,学习“二元及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主要内容:通过类比一元函数学习二元及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二.设计理念 通过类比一元函数得出多元函数的性质 三.教学目标分析 1.回忆并掌握一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2.通过类比得出二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3.通过一元及二元函数的性质推出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4.会利用多元函数的极值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8—2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课
题:
1、零件图的作用
2、零件图的内容
3、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简单介绍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讲解零件的视图选择的基本要求
3、讲解零件的主视图选择的两个基本原则
教学要求:
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深入理解零件的主视图选择的两个基本原则
3、掌握选择零件表达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零件的主视图选择
教学难点:零件表达方案选择的实际应用 教
具:挂图:“轴类零件的加工位置”
教学方法:
1、采用图物对照的方式讲解零件图的四项作用。
2、表达方案的选择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
精讲:重点讲情零件视图表达方案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多练:在讲授后,通过练习、讨论和分析归纳帮助学生自我消化、自我提高,从而培养选择零件表达方案选择的初步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直齿圆锥齿轮和蜗杆、蜗轮的画法和啮合画法。
2、复习滚动轴承和弹簧的种类、用途和规定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许多零件装配而成,制造机器或部件必须首先制造零件。零件图是表单个零件的图样,它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本次课开始学习零件图的有关内容。
三、教学内容
(一)零件图的作用 零件图是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
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要求装配而成的。图8—1所示的铣刀头是铣床上的一个部件,供装铣刀盘用。它是由座体
7、轴
6、端盖
10、带轮5等十多种零件组成。图8—2所示即是其中座体的零件图。
图8-1 铣刀头轴测图
零件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二)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图是生产中指导制造和检验该零件的主要图样,它不仅仅是把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和大小表达清楚,还需要对零件的材料、加工、检验、测量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零件图必须包含制造和检验零件的全部技术资料。因此,一张完整的零件图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如图8—2):
(1)一组图形
用于正确、完整、清晰和简便地表达出零件内外形状的图形,其中包括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等。
(2)完整的尺寸
零件图中应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注出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
图8—2
铣刀头座体零件图
(3)技术要求
零件图中必须用规定的代号、数字、字母和文字注解说明制造和检验零件时在技术指标上应达到的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材料和热处理,检验方法以及其它特殊要求等。技术要求的文字一般注写在标题栏上方图纸空白处。
(4)标题栏
题栏应配置在图框的右下角。它一般由更改区、签字区、其它区、名称以及代号区组成。填写的内容主要有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图样代号以及设计、审核、批准者的姓名、日期等。标题栏的尺寸和格式已经标准化,可参见有关标准。
(三)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应首先考虑看图方便。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选用适当的表示方法。由于零件的结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画图前,应对零件进行结构形状分析,结合零件的工作位置和加工位置,选择最能反映零件形状特征的视图作为主视图,并选好其它视图,以确定一组最佳的表达方案。
选择表达方案的原则是:在完整、清晰地表示零件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
1、零件分析
零件分析是认识零件的过程,是确定零件表达方案的前提。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其工作位置或加工位置不同,视图选择也往往不同。因此,在选择视图之前,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形体分析和结构分析,并了解零件的工作和加工情况,以便确切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反映零件的设计和工艺要求。
2、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是表达零件形状最重要的视图,其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其他视图的选择和看图是否方便,甚至影响到画图时图幅的合理利用。一般来说,零件主视图的选择应满足“合理位置”和“形状特征两个基本原则。
(1)合理位置原则
所谓“合理位置”通常是指零件的加工位置和工作位置。
1)加工位置是零件在加工时所处的位置。主视图应尽量表示零件在机床上加工时所处的位置。这样在加工时可以直接进行图物对照,既便于看图和测量尺寸,又可减少差错。如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大部分工序是在车床或磨床上进行,因此通常要按加工位置(即轴线水平放置)画其主视图,如图8—3所示。
2)工作位置是零件在装配体中所处的位置。零件主视图的放置,应尽量与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工作位置一致。这样便于根据装配关系来考虑零件的形状及有关尺寸,便于校对。如图8—2所示的铣刀头座体零件的主视图就是按工作位置选择的。对于工作位置歪斜放置的零件,因为不便于绘图,应将零件放正。
图8—3 轴类零件的加工位置
(2)形状特征原则
确定了零件的安放位置后,还要确定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形状特征原则就是将最能反映零件形状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即主视图要较多地反映零件各部分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满足表达零件清晰的要求。图8—4所示是确定机床尾架主视图投影方向的比较。由图可知,图8—4(a)的表达效果显然比图8—4(b)表达效果要好得多。
图8—4 确定主视图投影方向的比较
2、选择其它视图
一般来讲,仅用一个主视图是不能完全反映零件的结构形状的,必须选择其它视图,包括剖视、断面、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等各种表达方法。主视图确定后,对其表达未尽的部分,再选择其它视图予以完善表达。具体选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及内、外结构形状,全面地考虑还应需要的其它视图,使每个所选视图应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及明确的表达重点,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细节重复,在明确表达零件的前提下,使视图数量为最少。
(2)优先考虑采用基本视图,当有内部结构时应尽量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对尚未表达清楚的局部结构和倾斜部分结构,可增加必要的局部(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有关的视图应尽量保持直接投影关系,配置在相关视图附近。
(3)按照视图表达零件形状要正确、完整、清晰、简便的要求,进一步综合、比较、调整、完善,选出最佳的表达方案。
四、小结
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
3、零件的主视图选择的两个基本原则
第八章 人际关系
本章学习目标
人际关系的特点 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 人际关系状态描述和发展过程 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爱情的类型
人际关系的改善途径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总是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从出生到死亡,关系一直是人生经验的核心部分。人一生的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快乐与悲伤、爱与恨等等,都与人际关系有密切关联。没有同别人的交往与关系,也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没有文学、艺术,没有科学,没有一切。可以说,人际关系是生活的基础。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有重要影响。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希望了解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社会现象。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个体性。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中。在人际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上司”与“下属”等角色因素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个体性特点的表现。
(2)直接性、可感性。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出他人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一般来说,没有直接的交往和接触是不会产生人际关系的,而只要建立起某种人际关系,也一定为人们所直接体验到。
(3)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接近或吸引的情感,即连属情感。第二,使人们互相排斥和反对的情感,即分离的情感。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具有合群与群居的倾向。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他人一起度过的。Read Larson等(1982)对人们的时间利用进行了研究。他们让一个成人样本和一个青少年样本中的每一位被试在一周内随身携带一台呼机。每天从清晨到深夜,研究者随机呼叫被试若干次,被呼叫的被试需要填写一份简短的问卷,说明他们正在做什么,是独自一人还是与其他人在一起。结果表明,人们在将近3/4的非睡眠时间中都与他人在一起,只有在做家务、洗澡、听音乐或在家学习时才独自一人。与此相对,当人们在学校或是工作的时候,更倾向于和其他人在一起。并且和其他人在一起时,个体表现得更快乐、警觉和兴奋。人们为什么如此需要与他人相伴呢?心理学家对此作出了各种解释。
(一)亲和需要
阿特金森(Atkinson)等人认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亲和需求(the need of affiliation),是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即人们有需要和他人相伴的倾向;另一种是亲密需求(the need of intimacy),是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关于人的亲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hter)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设计了一个没有窗户但有空调的房间,里面除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一个马桶、一盏灯外再无其他东西,一日三餐通过房门底的小洞口送入。谁能在这样的房间呆上一天就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目的想测量一下人在这样与世隔绝的情景下能呆上几天。五名大学生充当了被试,结果是其中一人只呆了20分钟就受不了放弃了实验,有两个人呆了两天,最长的一个被试也只呆了八天。这个探索性的研究表明人对孤独的忍耐力是有差异的,但很难有谁能无止境地生活在孤独的环境里。
社会心理学家对影响亲和需要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与恐惧、焦虑等密切相关。
1.恐惧与亲和需要
在20世纪50年代,沙赫特(Schachter)进行了一系列经典实验,试图了解能增强人们亲和需要的因素。他提出了“面临恐惧的人具有更强烈的亲和行为倾向”这一假说。为了对此进行验证,他以女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了相关实验。通过给予被试不同的指导语来操纵恐惧的高低水平。研究者告诉女性被试他们要参加一项电击如何影响生理反应的实验。在“高恐惧”组,被试被告知电击非常痛但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低恐惧”的被试则被告知电击只有一点痛,最多有点儿痒或麻的感觉。实际上她们不会受到电击,实验者只是想让被试相信自己不久将会受到这样的电击。之后,沙赫特告诉被试由于实验用的仪器还没有装配好,请她们等10分钟。并且告诉被试她们可以自己单独等,也可以与其他被试一起等。
图8-1 不同恐惧情况下人们的选择
改编自弗里德曼等编著:《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2页。
结果如图8-1所示,在高恐惧的情况下,人们选择与他人一起等待,而在低恐惧情况下则更愿意独自等待。沙赫特用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来解释这种现象,社会比较强调的是人们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有关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因此,人们与他人亲近是为了拿自己的感觉与其他在同样情境下的人比较。米勒(Miller,1984)进一步认为,人们不仅通过社会比较来判断自己的能力和自我概念,而且通过它获取有关自己情绪甚至朋友选择方面的信息。2.焦虑与亲和需要
焦虑不同于恐惧,是人的另一种情绪状态。恐惧是因实际威胁情景存在或预期威胁将来临而产生的情绪唤起,焦虑的产生则是由非现实的、无法确定的原因引起的。我们已经知道恐惧感越强,亲和需要也越高。那么焦虑是否也和恐惧一样会增强人的亲和倾向?
面临使人尴尬或自我意识提高但却不带有生理痛楚的情景会引起人的焦虑反应。据此,沙诺夫(Sarnoff)和津巴多(Zimbardo)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了焦虑、恐惧与亲和倾向的关系。实验开始,实验者向被试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以操纵被试的焦虑反应。高焦虑组的被试被告知在实验过程中他们需要穿围兜、吮吸奶嘴;低焦虑组的被试被告知他们需要在实验中吹响口哨。高、低焦虑组的实验结果与高、低恐惧组的实验结果刚好相反:高焦虑的被试比低焦虑的被试更愿意单独一个人等待实验开始。这表明恐惧会增加亲和需求,焦虑却会减少亲和需求。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与其他人在一起不仅不能给他安慰,反而会使他显得尴尬时,他宁愿单独经历尴尬场面。弗里德曼(Friedman)借测量被试的性亢奋程度以引发他们的焦虑感,也得到降低亲和倾向的结果。
(二)人际关系的报酬
随着成长,我们的社会需要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我们会与那些在一起有乐趣、能够获得帮助、强有力的或接受我们的人形成关系。这些关系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指出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与物质酬赏,因此人们会尽量寻求并维持酬赏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人们从关系中获得的好处是人际关系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魏斯(R.Weiss, 1974)确定了人际关系能提供给个体的6种重要报酬:
依恋(attachment):指亲密的人际关系提供给个体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这种依恋小时候指向父母,成人后则针对配偶或亲密朋友。
社会融和(social integration):通过亲和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和态度,产生团体归属感。通常从与朋友、同事、队友、战友等关系中
获得。
价值确定(reassurance of worth):得到别人支持时所产生的自己有能力有价值的感觉。
可靠的同盟感(a sense of reliable alliance):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我们形成在需要时会有人帮助我们的认知。
得到指导(the obtaining of guidance):与他人交往可以使我们从他人那儿获得有价值的指导,比如从医生、朋友以及老师等处。
照顾他人的机会(the opportunity of nurturance):在我们对他人健康负有责任时出现,照顾某人给我们一种被需要和自我重要的感觉。
(三)摆脱寂寞
人们与他人交往的第三个原因是为了摆脱寂寞。寂寞(loneliness)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这种缺陷可能是数量上的,我们可能没有朋友或者朋友比我们期望的要少;也可能是质量上的,我们可能感到关系肤浅或达不到期望的程度。
要注意的是,寂寞与孤独(aloneness)不同,孤独是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孤独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如宗教领袖与伟人经常是孤独的,但是他们是在孤独中探索精神的启示与世俗的的进步,所以尽管孤独却并不寂寞,可以说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魏斯(1973)根据个体所欠缺的特定社会内容,将寂寞分为情绪性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和社会性寂寞(social loneliness):前者是由缺少亲密的依恋对象所引起的寂寞,后者则是指当个体缺乏社会融合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个体可能单独体验到某一类型的寂寞,比如搬到异地的新婚夫妇可能不会体验到情绪寂寞,因为他们拥有彼此;但融入当地的生活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在他们结交新朋友,对新社区形成归属感之前,他们可能体验到社会性寂寞。一个失去丈夫的妇女可能体验到强烈的情感寂寞,但是她仍拥有很多社会纽带,如亲戚、朋友等。
很多时候,寂寞是因生活变化使我们离开朋友或亲密伙伴而引起的。通常能够引起孤独感的情境包括搬到新的城市居住、离开学校、开始一份新工作、不能与朋友或心爱的人见面、结束一段重要的关系。虽然有些情形中摆脱寂寞很困难,但大多数人最终能从情境造成的寂寞中恢复过来,重新建立满意的社会生活。不过,有些人长期受寂寞折磨,不受生活变化的影响,这被称为慢性寂寞(chronic loneliness),这些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都将受到影响。严重的寂寞与一系列个人问题相关,包括抑郁、酒精或毒品滥用、身体疾病、学业成绩差,对老年人来说,还包括进养老院和死亡的可能性。可以说,从出生到死亡,很少有人逃过寂寞的困扰,这正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关系的需要。摆脱寂寞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人际关系以满足人类“联结”的基本心理需要。
三、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某某跟某某无话不说、亲密无间;而某某跟某某之间则形同陌路。
这就是我们对人际关系状态的描述。莱文格和斯诺克(G.Levinger & G.Snoek,1972)提出相互依赖模型(model of interdependence)来说明随着互赖关系的增加,关系变化的特点。他们以图解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各种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的递增关系做了直观描述(如图8-2)。图中圆圈表示人际关系涉及的双方。他们把共同心理领域和情感融合范围作为描述人际关系的指标。
图8-2 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
资料来源:J.L.Freedman et al..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 Prentice-Hall,1985, p.230 良好人际关系需要经过一个从表面接触到亲密融合的发展过程。在两人彼此并没有意识到对方存在时,双方关系处于零接触(zero contact)状态。此时双方是完全无关的,谈不上任何个人意义上的情感联系。只有一方开始注意到对方,或双方相互注意时,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才开始,彼此之间都获得了初步印象,不过这种状态还没有情感的卷入。因为双方还没有进行直接的言语沟通,彼此之间还只能算是旁观者,处于知晓(awareness)状态。表面接触(surface contact)才是人际关系的真正开始,从双方开始直接交谈的那一刻起,彼此就产生了直接接触。当然,这种接触是表面的,彼此之间还没有共同的心理领域。随着双方交往的深入和扩展,双方共同的心理领域也逐渐被发现。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的多少,与情感融合的程度是相适应的。共同的心理领域越多,双方之间认同、接受和信任的程度就越高,情感融合的程度也越高。
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合的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和深度卷入三种。轻度卷入阶段的特点是:交往双方所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较小,双方的心理世界只有小部分重合,也仅仅在这一范围内,双方的情感是融合的。中度卷入阶段的特点是:交住双方已发现较大的共同心理领域,双方的心理世界也有较大的重合,彼此的情感融合范围也相应较大。在深度卷入的情况下,双方已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大于相异的心理领域,彼此的心理世界高度重合,情感融合的范围覆盖了大多数的生活内容。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能够达到达种人际关系状态,而且也只与少数人达到这种状态。有些人则从来没有与任何人达到这种深度,还有些人一辈子与别人的关系都只处于比较肤浅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从图中可以看出,人际关系双方心理世界并不存在完全重合的情况。无论人们的关系多么密切,情感多么融洽,也无论人们主观上怎样感受彼此之间的完全拥有,两个人的心理世界都不能达到完全的重合,每个人都保留有自己最隐私的部分。人与人之间只存在多大程度上相一致的问题,而不存在完全相一致的情况。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 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心理学家认为它是人们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奥尔特曼和和泰勒(I.Altman & D.A.Taylor, 1973)以自我暴露的程度作为衡量人际深度的参考指标。由此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定向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大千世界里,人与人之间发生关联的可能是无限的,米尔格拉姆(Milgram)曾提出“六度间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又称“小世界现象”(small world phenomenon),即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通过6个人。无论这两个人是否认识,生活在地球上任何偏僻的地方,他们之间都只有六度间隔。因此,我们几乎可以和任何一个没有联系的人只通过简单的中介就发生关联。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相遇的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交往对象及交往深度有高度的选择性。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对方的某些特征能引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时,才会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
选择交往对象的过程本身就反映了交往着的某种某种需要倾向、兴趣特征等个性心理特征。这种注意的选择是自发的、非理性的。当我们理性的思考谁可以作为交往对象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已经属于抉择过程了。只有那些在价值观念等方面与我们有共识的人,才可能成为进一步交往的对象。
初步沟通是我们在选定某一交往对象之后,试图与这一对象建立某种联系的实际行动,希望对别人有个最初步的了解,以便使自己知道是否有必要与对方展开更进一步的交往。同时,我们也希望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可能形成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其时间跨度因情况而异。邂逅而相见恨晚的人,定向阶段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完成。而对于可能有很多接触机会且彼此自我防卫倾向又都较强的人来说,这一阶段要经过长时间沟通才能完成。
(2)情感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彼此共同的情感领域,进行了角色性接触,而不是仅仅停留于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会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但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未进入对方的私密性领域或隐私敏感区,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深层的方面。尽管在这一阶段人们在双方关系上已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交往模式仍与定向阶段相类似,彼此还都注意遵守交往规范,彼此没有强烈的吸引力,即使关系破裂也无所谓。
(3)情感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彼此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确立,沟通和交往的内容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中度的情感卷入。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一阶段,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经趋于消失,双方交往的行为表现已经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显示出融合的自发交往关系。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4)稳定交往阶段。随着交往双方接触次数的增加,人们在心理上的共同领域会进一步增加,并伴有深度的情感卷入,自我暴露也更深刻广泛。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许多人仅仅是停留在第三阶段的同一水平上。2.自我暴露与自我分层
奥尔特曼和和泰勒用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来说明自我暴露对关系发展的影响。他们认为,亲密关系的形成是一个“渗透”过一个人的表面,对这个人的内在自我加深了解的过程。社会渗透在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上发生(如图8-3)。
图8-3 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
资料来源:J.L.Freedman et al..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 Prentice-Hall,1985, p.246 随着关系的发展,人们会暴露更多的个人信息;自我暴露的内容也会变得更宽,人们会谈论更广泛地话题,一起进行各种活动。关系发展的这些阶段在图8-3中表示为一个人进入另一个人人格和生活经历的“楔子”。对于陌生的人,楔子是狭窄肤浅的;对于亲密朋友,在暴露的话题上,楔子是纵深(更亲密)宽广的。与自我暴露程度相对应的是自我层次理论。鲁宾等(Z.Rubin & S.Shenker,1978)把自我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自我最表层水平,涉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第二层是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的评价、对某个老师的看法等。第三层次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如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自己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自己的自卑情绪等。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一个人的隐私部分,不会轻易不向别人暴露。如自己的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的经验、念头、行为,曾经产生过的偷窃念头或自己的第一次性经验等。了解别人在怎样的层次上对我们暴露自己,可以了解别人对于自己的信任和接纳的程度,了解自己同别人关系的状况。当然,根据自己可以没有顾虑地对别人暴露哪一层次的自我信息,也能了解自己对别人的信任和接纳程度。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舒茨(W.C.Schuts,1958)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只是有些人表现的明显些,有些人表现得不明显。这些需要大致可分为三类: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而且每一类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产生一定的行为倾向,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1.包容需要(inclusive need)。指个体想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个体就会产生沟通、相容、相属等肯定性的行为特征,反之,个体就会产生孤立、退缩、排斥、忽视等否定性的行为特征。如果孩子在家庭里与父母联系和交往的需要得到了较好的满足,那么他们将形成肯定性的行为特征。如果孩子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往,他们就会产生否定性的行为特征。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如果包容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他就会在人际关系中产生低社会的或超社会的行为。低社会行为的特点是内向、退缩、避免与他人建立关系、拒绝加入团体等。这种人会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主动参加社会活动。超社会的人则与此相反,主动与别人交往接触,故意引起别人注意。但可能因其行为强度和方式表现得太过分而引起别人的反感。舒兹认为适当的行为应该是社会性行为,即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没有什么障碍,他能够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决定自己是参与团体还是不参与团体,参与多或参与少等。无论是独处还是与别人在一起,他都会感到幸福。2.控制需要(dominant need)。指个体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亦即个体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会形成使用权力、权威、影响、控制、支配、领导等行为特征,反之就是抗拒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配等行为特征。舒兹把个体的行为分为拒绝型、独裁型和民主型3种。拒绝型的人倾向于谦逊、服从,在与他人交往时拒绝权利和责任。独裁型的人则好支配、控制他人,喜欢最高的权力地位。民主型的人能顺利地解决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根据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是最好的行为类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则易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如果双亲过分控制孩子,独揽大权,支配孩子的一切行为或样样包办代替,孩子就有可能形成拒绝型或独裁型的行为特征。
3.情感需要(need for affection)。指个体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即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情绪联系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个体就会产生同情、热情、喜爱、亲密等行为特征。反之就是冷淡、疏远、厌恶、反感、憎恨等行为特征。舒兹同时划分了3种情感行为类型,即低个人行为、超个人行为和理性的情感行为。低个人行为表现为避免主动、亲密的人际关系,因为他担心自己不受欢迎,不被喜爱。超个人行为则表现为希望与别人建立亲密联系的迫切愿望,表现出过分的热情和主动。理想的情感行为是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态有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有良好的自信心和社会交往技能。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关系中,长大后会表现出超个人行为;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
由于人们对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因而形成了六种人际关系的取向,如表8-1所示:
二、社会交换理论
根据霍曼斯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这种交换不仅涉及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人们如何看待与他人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关系中回报与成本的评价和体验。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所知觉到的一段关系积极或消极的程度取决于:①自己在关系中所得到的回报;②自己在关系中所花费的成本;③对自己应得到什么样的关系和能够与他人建立一个更好关系的可能程度。总之,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福阿(Foa)确定了人际关系的6种基本回报:爱、金钱、地位、信息、物品和服务。这些回报可被归为两个维度。一是特定性维度,即回报的价值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提供者。比如,爱是一种特指性的回报。相反,不管金钱来自于谁,它都是有用的,因此金钱是非特定性的或通用的回报。第二个维度是具体程度,它区分了有形回报——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物品和无形或象征性回报,如建议或社会赞许。
回报是关系中令人愉悦的一面,它们让人觉得一段关系是值得的并应加以巩固。成本则相反,因为交往需要大量时间、精力,还可能意味着大量的冲突。所有友谊和浪漫关系都会有自己的成本,如忍受他人令人不悦的一些习惯和个性。人们对关系结果的评估是对成本和回报进行的直接比较,关注的是关系对我们是有盈余的(回报大于成本),还是亏空的(成本大于回报)。如果一段关系对某人来说总是亏空的,他往往会中止这种不平衡关系,反之亦然。
除了判定某关系是不是获益外,人们还会对关系进行两两比较。有两个重要的标准:第一个是比较标准(comparison level),指人们对他们在特定关系中可能的收益和成本的预期。比较水平取决于人们在过去关系上的经验。一些人比较水平很高,期望在一段关系中付出很小代价而获得巨大回报。如果已有关系不能达到这个标准,他们就会感到不快。相反,那些比较水平很低的人在同样的关系中会很开心,因为他认为维持某些关系需要付出较高代价。第二个标准是备择关系的比较水平(comparison level of alternative),是人们对于可替代旧关系的新关系中收益和成本的预期。备择关系比较水平高的人认为存在更好选择,即使现有关系是获益的,也会离开;而该比较水平低的人则更有可能留在一个成本很高的关系中,因为他们预期在别处找到的会更差。
三、公平理论
一些研究者指出社会交换理论忽视了关系中一个重要因素——公平。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认为,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关系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基本是相同的,公平的关系才是最稳定、最快乐的关系。根据公平理论,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的关系中,交往双方都会对这种关系感到不安,且双方都有在关系中重建公平的动机。很容易理解过度受损的一方会不开心,但研究表明,过度受益的个体也会感到烦恼。研究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公平是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标准,因此利益不均衡会让人不舒服,甚至感到内疚。
不过,在长期的亲密关系中,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都变得复杂起来。例如,你可能乐意帮同学记社会心理学的笔记,但你显然希望他也会帮你记下英语笔记。相反,你和你最好的朋友在双方需要的时候可能经常帮忙,但谁也不会总记得付出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为此,克拉克和米尔斯(Clark & Mills,1979)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关系:交换关系(exchange relationship)和共有关系(communal relationship)。在两种关系中,交换过程都在发生,但是规范利益的付出和回报的规则却有显著差异。在交换关系中,人们受公平原则支配,付出利益的同时期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回收同等的利益。交换关系经常发生在陌生人或偶然认识的人之间或业务关系上。身处交换关系中的人不会觉得自己对对方的幸福有特别的责任。相反,在共有关系中,人们会切实感受到自己对对方的需要负有责任,人们最关注的是对他人需要做出回应,表明自己对对方的关心,并不期望不久就要得到对方同样的回报。共有关系通常发生在家庭成员、朋友和恋人之间。阿隆(A.Aron,1986)的自我延伸(self-expansion)概念可以解释亲密关系中这种复杂的互惠模式和交换规则。阿隆认为在亲密关系中一个人会逐渐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他和同事(1992)用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他们向被试呈现了图8-4中的图案,让他们选择哪一幅图最能描述他们与约会对象、父母或其他人的关系。结果发现,人们很容易就能用这些图案来标志某种关系。处于某个关系中的自己和他人重叠越多,人们越可能报告亲密感和相互联系的行为,比如一起消磨时间。从这个角度看,在亲密关系中,他人是自我的一部分,因而让他人获益就是让自己获益。研究者认为这正是亲密关系借以超越简单社会交换行为的途径之一。
图8-4 自我中包含他人量表(IOS)
资料来源:Aron, A., E.Aron & D.Smollan, 1992.Copyright 1992 by the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近年来,中国社会心理学家对人际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既有对人际关系特点的实证研究,也有对人际关系问题的系统分析,还有对中国本土人际关系理论模型的探讨和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推进了中国人际关系的理论建设和发展(见专栏8-1)。专栏8-1 中国人际关系理论
在人际关系的理论建设过程中,研究者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人际关系的分类和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黄光国 提出了华人社会人际交往理论模型,将中国人际关系分为三类:情感性关系主要用以满足关心﹑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像家庭、密友等原级团体中的人际关系。人们遵循的伦理约束符合“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工具性关系是个人为了获得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利益而与他人建立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短暂而不稳定,人们遵循的是“一视同仁,童叟无欺”的社会交换法则。混合型的人际关系主要包含亲戚﹑邻居﹑同学﹑师生等角色关系,由此构成了中国社会中一张张复杂的关系网。混合性关系中的交易法则是“以和为贵,礼尚往来”的人情法则。
翟学伟 认为中国人真实的人际关系是由“缘”、“情”、“伦”构成的三位一体,只有把握了这三者及其相互关系,才能认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本质。由此他提出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本土模式是人缘、人情和人伦构成的三位一体,它们彼此包含又各有自身的功能。一般来说,人情是其核心,它表现了传统中国人以亲情(家)为基本的心理和行为样式。人伦是这一基本模式的制度化,为这一样式提供一套原则和规范,使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遵守一定的秩序。而人缘是对这一模式的设定,它将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都限定在一种表示最终本源而无须进一步探究的总体框架中。翟学伟还指出,天命观、家族主义和以儒家为中心的传统思想是中国人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文化思想。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各自都有不同程度的天命论思想。老百姓一般坚信有一种强大力量可以操纵人的行为、奖惩善恶、安排人生。家庭是构成不同人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更是中国人人生哲学的现实基点。中国的家族制度经历了从家庭向宗族、村落发展的趋向,最后导致中国人在纵向上对共同祖宗和家谱的认同,在横向上对各种亲属关系的重视。在儒家看来,只要能理解3种家庭成员关系,就能将其扩展到所有人际关系中去。其中,父子代表一切纵向关系,兄弟代表横向关系,夫妻意味着两性关系。彭泗清 针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特点提出了示范——回应模式理论。他认为最能反映中国人际互动的动态特征是示范行为。要正确理解中国人人际互动的模式和特点,必须找准3个基点:价值支点、行为起点和行为控制点,同时,每个支点又可区分为文化理想模式和实际变式。人际互动的价值支点是指互动双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观。这一支点的理想设计是普遍的仁义,贯彻到行为上就要求天下为公、克己复礼、尽心奉献、耻于索取。而它的实际变式是特殊性私德,在行为上表现为内外有别,对圈内人讲仁义、尽义务;对无关的圈外人则循礼而讲利。行为起点是指开始人际交往时的启动行为,各种文化都会倡导一种人际交往的启动机制。其理想模式是自足式范式(不求回报的主动奉献),实际变式是工具性示范(示范被工具化、物质化、形式化,成为投资行为或人情行为)。行为控制点则指人际互动中扮演主动的、主导的控制性角色的一方。其理想模式是互赖性控制,即互动双方并未完全分化,共同受人伦的控制,各尽自己的本分;实际变式是伸缩性控制,即控制点具有游离的特点,但核心还是在自己,可以根据对对方的诚、势、利的判断而伸缩自如,必要时转让控制点。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教案】推荐阅读: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05-29
八年级物理声音复习教案06-24
物理教案八年级沪科版10-08
八年级上物理教案人教版11-08
串联和并联1八年级物理教案06-25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上册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