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和并联1八年级物理教案(共9篇)
第二节 串联和并联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情感体验目标
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习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串联电路的连接。(2)并联电路的连接。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应采用实验、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的连接。
四、教具
电学电路板、电池组、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
五、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电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电源、用电器的作用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有两只灯泡和一个电源,要使它们同时发光,有几种接法? 1.整体感知
串联是指将用电器首尾相连后接入电路中。
并联是指将用电器两端分别连在一起后接入电路中。2.教学互动
互动1:什么是串联?什么是并联?
明确 引导学生阅读,再理解什么是串联、并联。
互动2:将两只灯泡串联,若拧下其中一个,另一个会怎样?
明确 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连接前开关要断开,学会按一定顺序连接(可顺着电流方向)。观察开关闭合时,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若拧下其中一个,另一个也会熄灭。从而归纳: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所以开关总是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观察实物图引导学生画出串联电路图。互动3:将两只灯泡并联,若拧下其中一个,另一个会怎佯?
明确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并联电流不止一条路径,各支路之间不受影响。所以,家用电器总是并联的。观察实物图引导学生画出并联电路图。互动4:比较将3只相同的灯泡串联、并联时的区别。
明确 通过观察发现串联电路中小灯泡都很暗,并联电路中小灯泡都很亮。同一电源供电由于连接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
3.达标反馈
(1)大桥上的路灯,由于某种原因有一盏不亮,而其他路灯照常发光,由此可以判断大桥上的路灯必为 并 联。
(2)有两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且正常发光,如果其中一只灯泡坏了,则另一只灯泡(D)A.照常亮 B.比原来暗 C.比原来亮 D.一定不亮(3)用一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工作,这两盏电灯的连接方式是(C)
A.只能是串联 B.只能是并联 C.串联、并联都可以 D.以上答案都不对(4)如图5-2-1,电灯L1、L2组成 并 电路,其中开关S1控制灯泡,并关S2控制只能控制灯泡。
4.学习小结(1)内容总结
本节课学习如何串联、并联用电器。(2)方法归纳
本节课运用了实验探究法学习。
(三)布置作业
1.插座与电灯泡之间是并联的,为什么?
2.给你两个单刀双掷开关,给小明的卧室设计一个电路:使小明进卧室和躺在床上都能控制电灯。
(四)板书设计 5.2 串联和并联
一、串联
二、并联
1.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通路,而并联电路电流不只一条通路.2.串联电路中有一只用电器坏了会影响到其它用电器
而并联电路有一只用电器坏了不会影响到其它用电器.3.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而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有关.4.串联电路电流相等而并联电路电流一般不相等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得出恰当的结论。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电池组、小灯泡(带座)、开关、导线若干、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你熟悉的串联电路图。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选出较好的图,用投影仪放大。
[师]同学们观察自己画出的串联电路图。
思考:你已经了解了串联电路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生]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生]电流表工作的时候必须串联在电路中。
[生]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也和电流一样,处处相等吗?(提出问题)
二、进行新课
[师]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你认为会是什么呢?
[猜想或假设]
[生]我认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应该和电流的关系相同,也是处处相等。
[生]我们认为电压应该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向越来越小。因为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某种“力量”,力量会越用越小。
[生]我们认为灯泡大的地方电压大,灯泡小的地方电压就小。
[生]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压之和,串联电路各点的电压之和也应该等于两点间的总电压。
…
[师]同学们作出了各种猜想,各样假设,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什么?请同学们用实验来求证。大家先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
[师]各组可以简单说明你们的设计方案。
第一组:我们计划用三节电池,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分别测出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和两只灯的总电压进行比较。
第二组:我们组选择两只不同的灯泡,选三块电压表,同时测量每只灯泡和两只灯泡的电压,比较结果。
第三组:我们组选择三只差别较大的灯泡,分别测量每只灯泡的电压,每两只灯泡的电压和三只灯泡的总电压。
第四组:我们计划选四只灯泡,两只一组,先将两只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分别测每只灯泡的电压和两只灯泡总电压。然后再换上另外两只灯再次测量。(通过投影展示)这是我们的实验电路,这是我们设计的实验数据表格。
第五组:我们想选择两只灯泡,一块电压表,像测电流那样分别测出A、B、C各点的电压,然后进行比较。
[师]老师觉得同学们的设计都很好。不过要提醒大家一点,你的设计一定要有书面的内容,你要怎么做(同学们刚才已谈到的),你是怎么做的(要按电路图测量),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要有实验记录)。以便于自己检查和与别人交流做更好的改进。
各组同学补充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数据表格。
[师]电压表应该如何连接在电路中?
[生]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压的两端。
[生]我们知道了,测电压不能像测电流那样将电流表接在某一点,测该点电流。应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点间,测出来的是“两”点间的电压。
[师]很好!同学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后,可以进行实验。建议大家在实验中更换不同的小灯泡,进行重复测量,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同学们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特别是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量程要选择合适,读数时要弄清分度值,读数准确。原始数据的记录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不许随意改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查找、分析原因。
[分析和论证]
[师]同学们认真分析你们测量出的数据。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和你原来的猜想一致吗?
[生]我们用的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测出每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每只灯泡两端电压的和与测出的两只灯泡的总电压几乎相等。
[生]我们用两只不同的灯泡串联,测出每只灯泡的电压不同,但两只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和等于电源电压。
[生]我们用的是三只差别较大的小灯泡,测出来每只灯泡的电压都不同,但每两只灯泡电压的和都和直接测得的这两只灯泡的总电压相等,三只小灯泡电压的和几乎等于电源电压。
[生]我们先用两只小灯泡测,然后又换了两只不同的小灯泡测。尽管测出的四只小灯泡的电压都不一样,但前一次测量的两只小灯泡电压的和与第二次测量的两只小灯泡电压的和几乎相等,且都差不多等于电源电压。
[生]做完串联,我们还将两只小灯泡并联起来,分别测它们的电压,结果电压表指针指的是同一个位置。
[生]我们也测并联了,相同的`两只小灯泡电压相同,不同的两只小灯泡电压也相同。
[生]我们从两只灯泡并联开始,一直增加到四只小灯泡并联,测出来的结果几乎不变。
[生]我们在原来两只小灯泡串联的基础上给其中的一只灯泡并联了第三只小灯泡,结果并联的两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
…
[师]同学们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非常好,归纳大家的实验,可以得到一般结论吗?
[生]不管怎样选择灯泡,不论如何进行测量,尽管测出的数据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同一个串联电路中各个灯泡两端电压的和等于这几个灯泡两端的总电压且等于电源电压。
[生]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结论: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各支路电压相等。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伴的配合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祝贺同学们得到了一个正确的结论。不过,对同学们来讲获得结论的过程更重要。请大家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回顾,认真分析、思考在实验过程中真正明白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评估]
[生]我开始将电压表连接错了。现在我知道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必须连接正确,否则一接通电源,指针反偏,并且速度很快,很容易将电压表指针打弯。
[生]电压表的量程选择也很重要。如果选择的量程太大,指示值很小,几乎不能读数。如果选择的量程太小,指针偏出了刻度盘外。
[生]我们连电压表的时候,先不接死,合上开关,迅速“试触”一下,大概估计好量程再连接,很省事,一次就差不多能选对。
[生]读数也很重要。我第一次读数,读出一只小灯泡的电压值比电源电压还大,原来电压表接的是小量程,我是按大量程的刻度读出来的。
[生]我将电压表接在了一根导线两端,结果灯都亮了,可是电压表读数是零,为什么呢?
[生]我不小心将电压表串联在了电路中,灯全不亮,电压表却有指示值,和电源电压几乎一样大。
[生]我们是将电路连接正确了,电压表也有指示,就是灯不亮,换了另外一个灯泡还是不亮。用手按住才亮起来。
[生]我们组开始做时,有一只灯亮,另一只灯不亮,测电压时,亮着的灯有指示值,不亮的灯两端电压为零。
…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说明大家一定是很认真地去做了。养成好的习惯要比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更重要,希望同学们以后继续努力。刚才提到的问题,请同学们互相讨论,看能不能找出问题的原因。
(教师巡视并参加同学们的讨论)
[生]电压表接在一根导线的两端,中间没有用电器,相当于“一”点,所以电压表示数为零。
[生]将灯泡用手按着才能亮,我觉得是因为没有接触好,另外的问题我不知道。
[师]同学们一定非常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注意到许多同学都用了“几乎相等”这个词,而不是说“相等”,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们相差很小,但又不完全相等。
[师]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
[生]因为读数或用表测量的过程中有一些偏(误)差。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现在需要同学们根据你们的探究过程写一份科学探究的小报告。
(学生完成探究报告,教师巡视,选择完成较好的,利用投影和同学们交流、小结。)
三、小结
通过我们这次的探究活动,同学们了解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同学们一起总结)
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通过实验同学们还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彩灯是串联的,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所以,根据题意有:36 Vn=220 V,n= =6.至少要串联6个这样的灯泡。
建议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彩灯。如用36 V额定电压的灯泡,可以串联6个或7个,分别点亮比较它们的亮度,也可以用5个灯泡串联,但点亮时要注意安全。
如果家里有用过的彩灯串,可以利用起来。再给你制作的彩灯串连接一个日光灯上用的起辉器,看看有什么效果。
2.(1)可以用“试触”的方法来判断水果电池的极性。测量电压时,因水果电池电压不会很高,应注意选择电压表的小量程测量。
(2)选择其他的水果可以用桔子、柚子、苹果等,土豆也可以。
选择的金属还可以是锌片、铝丝等。
五、板书设计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
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
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每组学生电源1个、相同阻值的电阻6只、电流表1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理论推导法、启导式教学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电阻的串联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I_____I1_____I2
2、串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U____U1_____U2 那么,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达标导学
(一)电阻的串联
/ 3
1、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 [猜想与假设]:
教师充分收集学生的种种猜想与假设。问: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一)电阻的串联
(1)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如图所示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如图所示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3)在A、B之间换上三个串联着的同样阻值的电阻R,合上开关前先预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等效替代”法)[分析论证](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思考]这个结论还能不能用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呢?(引导学生复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然后分析,将电阻串联,相当于是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二)电阻的并联
/ 3 复习提问:
1、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I_____I1_____I2
2、并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U__ __U1_____U2
3、串联电路中电阻有什么特点?(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电阻;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思考:电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什么?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实验探究(参照探究串联电阻的思路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的问题: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猜想与假设:有电阻的串联作为基础,同学们很容易猜想到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会减小
设计实验:模仿串联电阻的探究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图,然后进行分组实验
实验结论:实验现象表明: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通过实验,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猜想是正确的)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然后自己进行小结)
四、当堂检测(续助5分钟左右)
——新授课
整体设计说明
本课由生活中大量实例建立模型,引出功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只有在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时,该力才对物体做了功。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了解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教材分析
各种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间的转化都与功紧密相连,而且功的计算能够为能量的定量表达即能量的转化提供分析的基础,可见该节内容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本课有两个内容:知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在实际应用中判别三种不做功的情况,能正确计算力对物体做的功。很多学生对于功的计算只关注力和距离,而忽略了物体移动距离是否沿力的方向,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并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出一种模型,即物体在受到力时,且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力才对物体做了功,让学生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再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如铅球、哑铃等让学生体验,感受做功的多少与作用在物体上力的大小及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都有关。在得出功的计算公式之后,再让学生体验测量直接提4个钩码上升5cm做的功。这样的探究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功的概念,使思路清晰起来,并逐步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受力分析、力的测量、判断物体的移动距离及其测量方法已经了解,但往往对两者方向的一致性要求并不清楚;常导致功的计算产生错误,本课通过对大量生活实例的归纳,及实验测量,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学习功,将有利于学生对功的理解。
学法引导
放手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认真观察,同时深入思考,然后小组同学之间动手做实验,相互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自然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判别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2)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及其单位。
2.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操作,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判断物体是否做功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实验器材
教师器材:哑铃(大小各一对)
学生器材:每组一套共20组:弹簧测力计1把、刻度尺1把、钩码4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约7分钟)
播放一段大力士拉车的视频,观察两位大力士的拉车情况。
教师:掌声送给取得胜利的亚诺,但我认为掌声更应该送给明知道已经失败却坚持到底的汤米。其实在人生的旅途上,到处充满着各种比赛,希望大家向汤米一样,勇于面对困难,永不放弃。
【设计意图】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培养熏陶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凡事有锲而不舍的勇气和决心。
教师:(展示两幅图片,①拉汽车水平运动,②提起重物)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时,是什么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拉力。
教师: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学生:物体受到绳子施加的拉力,且物体运动方向与拉力方向一致。
教师:(再展示两幅图片,①搬石头却没搬起,②拉汽车却没拉动)人对物体施加了什么力?
学生:拉力。
教师:这个力是否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物体虽然受力,但未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移动距离。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头顶西瓜的神骑哥;图片:学生背书包行走)在物体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人对物体施加了什么力?
学生1:神骑哥给了西瓜向前的摩擦力。
学生2:因为西瓜已经匀速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不受力,
神骑哥给西瓜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补充,并明确学生2的说法是正确的。)
学生3:学生给书包施加了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足球比赛视频;图片:子弹离开枪膛的瞬间)不计阻力时,球离开脚后(子弹离开枪膛后)水平运动过程中,竖直方向受到什么力?
学生1:足球在草地上受重力和支持力。
学生2:子弹受重力。
教师:它们的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有什么关系?
学生:两个物体运动方向都与受力方向垂直。教师:(用课件将以上四种情况展示在一张幻灯片上)请将上述四种情况对应填入下表。
是否受力 运动距离 两者方向
1
2
3
4
学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
【设计意图】课始,通过一系列的生活现象,引发学生对物体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的思考,通过学生讨论相互启发,发现这些现象中的异同点,从而提炼出物体受到力且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这一模型,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新课讲解
1.功的定义(约8分钟)
教师:在物体学中,把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的情况提炼出一种模型,这种模型叫做功。
(板书功的定义)
教师:由定义可知一个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必须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
教师:对,这也就是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教师: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用哑铃完成一些动作,大家一起判断他是否对哑铃做了功。
动作1要求:请学生A将一对小哑铃平举在手中,从讲台左侧匀速慢慢走到讲台右侧。
动作2要求:请学生A将一对小哑铃从地上拿起并慢慢举至与肩齐平。
动作3要求:请学生A将一对大哑铃从地上拿起并慢慢举至与肩齐平。
动作4要求:请学生A将一对大哑铃从地上拿起并慢慢举过头项。
学生:判断A是否对哑铃做了功。
教师:请A同学谈谈将哑铃举到与肩齐平时,是举哪一对哑铃更累?
学生A:举大哑铃。
教师:请大家思考,学生A将大哑铃举到与肩齐平更累说明了什么?
学生:学生A将大哑铃举到与肩齐平时要做更多的功。
教师:请A同学谈谈都是举大哑铃时,举到与肩齐平还是举过头顶更累?
学生A:举过头顶。
教师:请大家思考,学生A将大哑铃举过头顶更耗体能说明了什么?
学生:学生A将大哑铃举过头顶时要做更多的功。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强化学生对于做功两个必要条件的理解。同时意识到功是有多少之分的,且功的多少与力的大小及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多少都有关。
2.功的计算(约4分钟)
教师:通过以上的体验活动,大家知道了功是有多少之分的,且功的多少与力的大小及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多少都有关。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板书功的计算公式:W=FS
教师:介绍功的单位及焦耳生平。
板书:功的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史,进行人文教育,并学习这位伟大科学家为了科学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教师:请大家想想,刚才所举的事例中,另外三种情况为什么没做功呢?
学生1:第2种情况物体受力但没移动距离。
学生2:第3、4两种情况物体受力也移动了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
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出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刚刚建立的功的概念,反推不做功的情况,强化学生对于做功两个必要条件的理解。
3.实验探究:
学生活动:(约5分钟)
教师:请大家设计实验测量直接用手提起四个钩码上升5cm所做的功。
要求:
(1)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选择实验仪器
(3)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案,并根据方案选择仪器,设计数据表,然后进行实验。
教师:请大家在实验时必须沿力的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并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数据表格,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确定实验方案及仪器,并设计数据表,如下表: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钩码上升的距离S/m 做功的大小W/J
直接用手做功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选择仪器并动手实验,练习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三、课堂小结(约2分钟)
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
四、课堂例题(约5分钟)投影
1.虽然司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汽车还是纹丝不动,司机对汽车做的功是多少?
2.如图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a到b,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从b到c,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从c到d,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从a到d,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让学生快速思考回答,老师做适当点评。
五、达标测试(约8分钟)学案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达标测试的8道题,对学生错误的题目进行讲解。
六、布置作业(约1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以及达标测试演练、课后作业等方式,运用不同的手段来考核评价学生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一、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定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二、功的计算:
1.公式:W=FS
2.单位:J
教学反思
老师 王老师 学生王金娇娇 第一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速与介质种类以及介质温度有关。
【教学难点】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空气里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在其他物质中能传播吗?
3.声音传播的快慢
4、回声
讲述: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例如在野外活动时,对着大山喊一声,你可能听到好几次回声。
计算:能听到回声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已知:v = 340 m / s, t = 0.1 s 求: s
现象:
1、缓缓加热,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是直接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
2、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冷却,碘蒸气没有液化,直接变成固态的碘。
由此总结出升华和凝华概念。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强调“直接变成”。
练: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早春的雨B、初夏的雾c、深秋的露D、冬初的霜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分析碘的升凝华实验
1、缓缓加热,碘才发生显著的升华现象。这说明物质升华要吸热。
2、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碘蒸气稍稍冷却,碘才凝华。这说明凝华要放热。
结论:物质升华时吸热,凝华时放热。
强调:吸热、放热既是现象,又是条件。
练:解释下列现象
1、霜的形成;
2、放在衣橱中的卫生球越来越小;
3、天气寒冷时,教室玻璃内表面出现的“窗花”;
4、用久了的灯泡壁会变黑;
5、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参见课本);
6、冬天,始终冰冻的湿衣服也会干。
课堂小结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时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时要放热。
2、用物态变化三角形总结各种物态变化
巩固练习(利用多媒体展示)
(1)、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_____现象,玻璃泡发黑则是由于钨蒸气遇冷时______的结果。
(2)、北方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房屋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在窗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3)、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热____时要_______大量的热,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同时密度较大的二氧化碳又隔绝了空气,使可燃物不易燃烧。
(4)、唐朝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有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我们也常听到有人说“下霜了”,霜真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吗?请你注意观察“下霜”时霜是在树叶上表面还是在树叶下表面,还是不管哪一个表面都有呢?
5、布置作业
1.2过程与方法 :
通过速度的探究体会速度的大小体会速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应用公式来解题的计算能力。对速度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能结合生活实际应用。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2.2 教学难点 建立速度的概念
“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3 专家建议
速度的定义是高中物理中第一次向学生介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材的讲述比较详细,通过两种通俗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过渡到一个统一标准,自然地给出比值法定义速度.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讲述也非常便于学生的接受,且适时给出了速率的概念。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内容学习,大家会深刻认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大家会 因为学了这节课的内容后,对生活中的事物更加上心。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小组讨论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用直尺、小车、秒表等 6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我们学校刚刚举办完了秋季运动会,不少同学在运动会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啊,小明跑步很厉害,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我们说小明跑得很快,通常情况下,我们是怎样来确定运动物体的快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来探究的问题。
【师】我们都知道,运动会评判跑步成绩有秒表,汽车开动看速度有时速仪表,它们是如何来衡量运动快慢的?
【生】通过速度。
【师】对了,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1)运动会的百米赛跑时,在比赛过程中判断哪位运动员跑的快些,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在终点时我们又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用秒表测速,根据每个人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来判断快慢。
(2)小华步行,而爸爸骑自行车,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生】可以观察他们的运动路程的多少来判断快慢。
【总结】总结: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也可以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路程短的运动慢。
6.2 新知介绍
一、速度的计算 【师】
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类比密度的定义引入速度的定义。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师】通过上面我们的讨论结果,确定速度有两个办法:
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比较相同时间所经过的路程。
综合条件,可以得出速度的计算方法: 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速度常用单位有两个: 米/秒——m/s 千米/每小时——km/h 【师】两个单位经常会在一个题目里面同时出现,所以我们要对单位进行换算,下面我们来练习下:
(1)1m/s=_____ km/h(2)5m/s=______km/h(3)72km/h=_____m/s
【师】方法很简单,只要把长度单位对应上,时间单位对应上,然后进行计算就可以。1km=1000m,1h=3600s 所以1km/h=1000m/3600s=1/36 1m/s=3.6km/h 所以上题的答案是:(1)3.6(2)18(3)20
【速度快慢的比较】 【例题】汽车速度是36千米/小时,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10米/秒,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自行车每分钟通过0.6千米的路程,三者速度相比较()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分析】
速度有两个单位,其换算关系为1m/s=3.6km/h. 汽车速度为36km/h,运动员速度为10m/s=36km/h,骑自行车速度为v=36km/h,比较可知三者速度一样大.故选D.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张图,大家来说下图片能表达的意思。
B.短跑运动员速度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生】表示的是限速40km/h。
【师】对,那么这里的速度40km/h,是怎样的速度呢?
二、匀速直线运动
【师】我们知道,速度是一个可以随时改变的物理量,就拿汽车来说,踩一脚油门,速度就变快了。
所以我们现在提出两个概念,一个是瞬时速度,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瞬间的速度大小。一个是平均速度,就是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
知道了这两个物理量之后,现在告诉我,什么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生】速度保持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会改变的,一种直线运动。【师】大家回答得很好,那么平均速度有一个特点,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分析。
【分析】
在百米跑的过程中,某运动员10s钟到达终点,观察记录得知,他跑到50m处时,用时5.5s.经过5s时跑到45m处,分别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
【师】题目中需要我们求平均速度,现在老师告诉大家,平均速度就是将你所要求的这段总路程s,除以这段总路程所用的时间t,所得的结果也就是这段路程物体的平均速度。所以他的前一半路程:v平均=50m/5.5s=9.09m/s 后半段路程:v平均=50m/4.5s=11.11m/s 全程v平均=100m/10s=10m/s 下面你们来解答下他的后面的问题。【生】
前一半时间v平均=45m/5s=9m/s 后一半时间v平均=55m/5s=11m/s平均速度v平均=100m/10s=10m/s 【师】通过刚刚实际例题的分析讲解,大家清楚了平均速度的计算了吗? 【例子】
某人静止在A位置,与慢走经过A位置,或快跑经过A位置,情况是不同的(运动状态不同),这种不同需要用瞬时速度来描述,第一种情况瞬时速度为零,第二种情况的瞬时速度小于第三种情况的瞬时速度.
百米赛跑运动员,若全程用10s,则10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若测出每一秒内的位移,如第1秒内的位移为8m,则的位移为11m,则
m/s,第二秒内的位移为9m,则
m/s,第3秒内
m/s,通过平均速度,对运动员的情况就了解得比较细致了,若能知道每个0.1s内的位移,则对运动情况的了解就更细致了,若能知道每个0.01s内的位移,则对运动情况的了解就更细致了.要更精确的掌握物体的运动情况,则需要知道物体各个时刻的速度。瞬时速度
【师】刚刚说了平均速度,下面我们也来了解下瞬时速度,关于瞬时速度,大家只需要清楚他是一瞬间的速度变化就可以,计算方面不做要求。但是在题目里面,要能明白频闪的定义。频闪就是拍摄的某一个瞬间物体的运动。
【例题】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 【分析】
知识点: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关键就在于分析物体的速度是否变化。
题目中给出物体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我们可以看出相等的时间内路程相等,很多同学直接通过速度的计算公式v=s/t,认为速度也是相等的;这种判断方法是不对的,计算出的速度是1min内的平均速度,可以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因此1min内通过相等的路程,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 故选C.
三、速度相关的图像
【师】关于速度的图像总共有两种:
一个是描述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我们称之为v-t图; 另一种就是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用s-t图来表示。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明确这两种表示关系的特点及区别。
【例题】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
【分析】
A是s-t图象,图线平行于时间轴,物体静止.不符合题意;
B是s-t图象,图线是一条弯曲的直线,物体做变速运动.不符合题意; C是v-t图象,图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D是v-t图象,图线是一条弯曲的直线,物体的速度增加,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例题】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分析】
A、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此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此选项错误;
B、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选项错误; C、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此选项正确; D、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不是在20s末相遇,0~20s内通过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此选项错误. 故选C.
【例题】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A与B 【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
如果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速度不变,所以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射线,如图B.
如果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因速度不变,s与t成正比,所以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如图C. 故选B.
6.3 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课堂总结:
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
一瞬时速度:一个瞬间的速度大小。平均速度:一段路程的速度。
关于速度的两种图像:
一是描述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称之为v-t图; 一种是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用s-t图来表示。
B.B与C C.C与D D.A与C
课堂练习
1、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5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A.3m/s
2、羚羊跑的速度是20m/s,一短跑运动员5S内跑完了50m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B)A.汽车、运动员、羚羊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3、在刚刚结束的校运会男子100m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的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①观众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④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小明和小红都骑车从家到学校,小明骑车的平均速度是5m/s,小红骑车的平均速度是4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小明从家到学校所走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比小红的大 B.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近C.小明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比小红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少 B.7m/s C.3.5m/s D.2.5m/s D.任何时间小明骑车都比小红快
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C)
A.经过4秒,两车相距10米 B.经过6秒,两车相距10米
C.通过40米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少2秒 D.通过60米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少2秒
6、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物体在OA段的速度为v1,物体在BC段的速度为v2.(1)请你根据图象分析,v v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此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v=
m/s.
答案:大于;2.5
7、一列长180m的列车匀速通过长900m的隧道,测得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72s.求:(1)列车运行的速度.
(2)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答案:(1)列车的运行速度为15m/s;
(2)列车全部在遂道内运行的时间为48s.
8、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获取两物体运动情况的信息有:
(1)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
;甲物体做
运动,乙物体做
运动.
(2)若甲、乙同时运动5min,则甲物体比乙多走多少m?
答案:大;匀速;匀速 150;45
[1] 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
一瞬时速度:一个瞬间的速度大小。平均速度:一段路程的速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2.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2.培养学生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教学难点: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重垂线。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在地球上,一切物体失去了支持,都要落向地面(地球)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如:河里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苹果落地等。这是为什么呢?
新课教学
一、重力的产生
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体。例如,苹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苹果。椰子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椰子。
二、重力的大小
实验:两个钩码的大小、形状和材料都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都是50克。我们用弹簧秤测量它们的重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教师演示)
这两个破码的重力都是0.5牛顿。质量相等的物体,它们的重力大小也相等。
学生实验:用弹簧秤测量质量分别为”100克、200克和300克的物体的重力,将测量结果填在课本的表格内。
(学生操作)
结论:从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实验数据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10牛/千克。精确的测量结果表明,重力和质量二者的比值是9.8牛/千克,这个值用g表示,g=9.8牛/千克。粗略计算,g可取10牛/千克。
公式:G = mg 如果用G表示物体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使用这个公式时,质量m用于克作单位,重力G用牛顿作单位,g=9.8牛/千克。
例题:书11也例题。
三、重力的方向
教师:重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时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可用来检查房屋的墙壁是否竖直。我们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重垂线检查墙壁就是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个道理。测绘人员用的水平仪下悬着重垂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来测定仪器是否水平。你有兴趣的话,可以采用这类方法检查家中的电冰箱放置的是否水平。
四、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粗细均匀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点;圆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对角线的交点。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巩固练习: 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和“三导”练习册相关内容。
课后作业:完成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和“三导”练习册没有完成 的内容。
小 结:让学生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板书设计:
第三节 重力
一、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二、三要素:大小:G=mg 方向:坚直向下
作用点: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在它的几何中心
三、应用:重垂线、水平仪
四、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课题:
第七章
运动和力
§7-1
力 课
时: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录像或图片等,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的认识.
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
2、通过作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
教
具: 实物投影仪、磁铁、铁钉、铁球、两个刷子、三角板 教学过程:
第七章
运动和力 §7-1
力
一、什么是力
教师先投影图片“人压跳板跳水,运动员踢球”:或观察教材90页中前四幅图片(通过课件),从不同侧面展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等情况.
演示:起重机吊起钢管,磁铁吸引铁棒.
总结这些实例的特点:这些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作用.从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说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分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一个物体也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受到力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加力作用的是施力物体.不存在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演示:磁铁吸引铁钉
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来了.说明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力的相互性 演示:
1.两刷子互相摩擦,刷毛都变弯曲.2.两小车上各放一条形磁铁,松手后两车同时开始运动、手托球. 3.穿旱冰鞋的同学互推 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N).在这里介绍牛顿的资料
那么,“牛顿”这个单位究竟有多大?我手托两个鸡蛋,告诉学生,手托住两个中等大小鸡蛋,大约需要1牛的力.然后举起我们用的物理书放在手上,该书对手的压力大约2.5牛.
二、力的作用效果 实物投影仪展示:
用磁铁吸引静止在光滑桌面上的一个小铁球,铁球在磁铁的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教师继续用磁铁吸引小铁球,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教师再举一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的实例.
三、力的三要素
教师可以从“开门”或用板手拧螺母的实例来引出力的三要素.
推力离门轴较远,比推力离门轴较近易推开门.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中间容易把螺母拧紧.
力的图示
在力的图示中表示出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要注意作图顺序,应先定标度,再定点,定方向,定长度,最后画箭头,箭头的尖端正好对齐线段的末端.
力的示意图
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箭头
教师介绍力的示意图,并指出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的区别.教师可对一个力分别作出图示和示意图,从画图的对照中找出二者的区别.
布置作业:
P17
1~3
练习册本节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七章
运动和力 §7-1
力
一、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符号:F 3.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力的单位:N
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四、力的图示:
五、力的示意图: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7-2
力的测量 课
时: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定性了解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的原理制成的.
2、知道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规则和方法.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体会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测量力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观察与测量,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测量工具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和实验,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规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
具: 演示用的弹簧测力计、学生用的弹簧测力计(每人或两人一个)教学过程:
§7-2
力的测量
一、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为什么不同的同学拉,弹簧的伸长量不同?
人们根据“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这个原理设计了一种弹簧测力计,用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来表示拉力或压力的大小.
二、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教师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
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
教师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在此过程中,老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注意学生是否进行了指针零位的校正.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总结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正确使用测力计的方法:
1、使用前观察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若没对零,调整指针对零(或记下指针这时所对的刻度).将弹簧秤挂在铁架台上,用手拉弹簧秤(不要将指针拉到满刻度下),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回零.
2、测力时,让力的作用线与弹簧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3、读数时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哪条刻度线的值.
除教材提醒的三点之外,还要提醒一般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应来回拉动几次挂钩,避免使用过程中弹簧被壳卡住.
首先看零刻度线(指针是否指零,若没指零如何调整?)
测量时用手提着弹簧秤的挂环(不要用手握住铁壳,以免弹簧卡在铁壳上). 利用教材图中所示的几种情景检测学生对测力计使用方法掌握的情况. 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给学生使用方法后,再次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重做上面实验. 问题扩展 总结正确使用方法之后可适当补充有趣的测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如:
(1)用手拉弹簧秤的钩,大家亲自感受1牛顿和5牛顿的力有多大.
(2)用一根头发拴在弹簧秤的钩上.测量将头发拉断时的拉力多大.并与其他同学比较.(3)同桌的两个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对谁的拉力大?
布置作业:
P20
1~3
练习册本节练习
板书设计: §7-2
力的测量
一、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
二、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观察零点.进行调整或几下零点误差. 2.要沿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施力. 3.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哪条刻度线的值.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7-3 重力 课
时: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重力,及其方向和作用点.
2、能用G=mg计算重力的大小.
3、通过实验,培养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在发现重力与质量关系的规律时,指导学生学会用比值来处理数据的方法.
3、在重力的运用上,教多的采用学生讨论,给学生展示课外知识的机会.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重力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与人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
2、通过比较简单的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让大多数同学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熟悉探究的过程方法.
教学重点:重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掌握公式G=mg 教
具: 铁架台、细线、斜面、一重物;弹簧测力计、钩码(学生分组实验)
教学过程:
§7-3 重力
1.创设情景得出:什么是重力
(1)师:请大家观看自然和生活中的几个现象.(2)播放视频:瀑布、投篮、苹果落地
(3)师:“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向上抛出的球为什么总落回地面?”、“大家知道牛顿思考苹果落地的故事吗?”(4)请学生简要讲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5)由前面故事指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地球的吸引力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6)在物理学中,重力用大写的英文字母G表示.(7)师:大家是否能列举一些物体受到重力的现象呢?
问题:空中的篮球受到重力,这个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
2.重力的方向
(1)演示:小球由静止竖直落下.
(2)演示:把一物体用细线悬挂在水平铁架台上,把物体抬高后放手,最后竖直悬挂静止.(3)从这些现象中,你能猜想出重力的方向吗?
(4)演示:如上实验中,把铁架台放在一斜面上,演示此时细线悬挂情况.(演示完后点击相应图片)(5)比较两图片,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方向即为垂直水平面的方向)(6)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检测一下你的桌子是否水平?(7)介绍水平仪和重垂线的应用.(ppt)小结
3.重力的大小 实验探究:
(1)演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把一个钩码(50克)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
(2)你的质量是多少千克呢?你的重力多大?
(3)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大小和它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吗?(看学生情况也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4)组织学生猜想
(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和制定表格
(6)请各小组交流方案和表格,帮助总结出实验方案和表格.(指出应多测几组数据)
(7)请学生分组实验并收集数据.提出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尝试发现规律.(8)请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发现的规律.
根据情况可提醒学生计算G与m的比值,在表格中补充一列,如: 钩码的质量m/kg 钩码受到的重力G/N 重力与质量之比(N/ kg)
(9)由实验可总结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是9.8牛/千克(用g表示).(对有的同学得出的比值不正好等于9.8可稍作解释)
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可以写作:G=mg 强调:①在公式中,m的单位需用千克,计算出的G的单位才是牛. ②g=9.8 N/ k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③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属性,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作用,是一种力.在近地面范围内,重力是质量的9.8倍左右,但比如在月球上,物体所受引力约为地球上的1/6.(举例:宇航员的称重图片;播放
宇航员月球行走的图片.)
(10)师:请同学们计算自己的重力?(指出平时所说的体重其实是质量)(11)师:请大家想象一下,要是地球对物体没有重力作用将会是什么样子?
播放宇航员在失重状况下的生活场景. 4.简单介绍:重力的作用点 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2)举例(课件):找出正方体、球、直尺的重心.
(3)请学生想办法用一个手指托住一把直尺(图),观察手指所在刻度.
(4)(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可放在扩展资料中)重心的应用: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如不倒翁. 5.重力的图示 举例:试作出静止在一斜面上的质量为2千克的正方体木块所受重力的图示.
(1)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目的在于通过作重力的图示总结所学内容: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6.总结:探究生活中运用重力的事例 得及时的教学反馈情况.)
布置作业:
P22
1~4
练习册本节练习
板书设计:
§7-3 重力
一、重力G: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二、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重力的大小
(1)实验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猜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可从中获
方案与表格:
钩码的质量m/kg 钩码受到的重力G/N 重力与质量之比(N/ kg)结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2)公式:G=mg
g=9.8牛/千克 3.重力的作用点:
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力作用点在几何中心,重力的作用点也叫做物体的重心. 4.重力的图示
教学反思:
(1)由于学生已知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所以对重力的存在直接能接受.(2)在没有进行辨析前,很多学生确实会把质量与重力划等号.
(3)学生参与思考和动手的部分较多;学生展示自己平时课外知识的机会较多,比如关于失重、不倒翁等的讨论.
教学课题:
§7-4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课
时: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力的合成.
3、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探究实验假设的验证来培养学生对物理 现象的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的方法,初步认识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合力的一些事例和实际的实验操作,体会到团结合作、交流互助的重要性.
2、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 教学难点: 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 教
具: 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线、图钉、木板、白纸 教学过程:
§7-4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合力
(1)课件播放:几十人才拖动一物体,而一只大象就能拖动了. 几十个人干的活能用一只大象来代替,说明什么呢?
(2)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3)请大家举例说明对合力的理解.
(4)注意:1.“几个力”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 2.合力并不是物体受到的又一个力.
3.合力的实质是“等效力”,它可以代替那几个力. 2.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演示实验:把一个50克的钩码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伸长一圈;挂上两个50克的钩码,弹簧伸长两圈.现在弹簧受到钩码作用的两个向下的力,这两个力的合力情况如何呢?即用一个多大的何方向的力可以来代替呢?(尝试挂上一个100克的钩码时,弹簧也正好伸长两圈)
(2)展示图片:一图中两小孩分别同向拉车和推车,一图中两小孩反向拉车.
(3)你觉得这两种情况下合力情况如何呢?(4)请按书上步骤进行实验,并作好记录. 同一直线上二力
F1/N
F2/N 同向 反向
F/N 3.总结归纳: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方法
(1):从实验探究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提醒要注意合力的大小,也要注意合力的方向,归纳得出:
(2)实验中你有什么其它的发现吗? 4.交流讨论:生活中合力知识的运用
师:你知道合力知识在各个方面的运用吗?例如体育活动中,建筑上,动物世界里?
布置作业:
P24
1~3
练习册本节练习
板书设计:
§7-4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一、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注意:1.“几个力”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 2.合力并不是物体受到的又一个力.
3.合力的实质是“等效力”,它可以代替那几个力.
二、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教学反思:
(1)对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学生很容易接受,但对探究实验的步骤却需要理解,比如为什么要把皮筋都拉到同样长度(O点),说明还是要强调理解合力的实质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看的.
(2)做实验过程中,学生在摆弄仪器时能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象同直线三个力的合成问题,不在一直线上时二力合成问题.
教学课题:
§7-5
二力平衡 课
时: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3、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4、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法指导:研究物理问题,常从最简单的事物入手,逐渐对复杂事物进行研究,本节是从多力平衡中最简单的二力平衡入手进行研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
教学难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教
具: 二力平衡演示实验一套 教学过程:
§7-5
二力平衡
提出问题:
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粉笔盒、匀速运动的玩具汽车、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钩码匀速上升; 教师:上面的物体分别受到什么力的作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观看录像片: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匀速步行的学生、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上面的物体分别受到什么力的作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新课教学: 1.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 教师在学生回答受力情况和上述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运动状态之后,直接给出二力平衡和平衡状态的概念;并指明这是最简单的平衡情况.
实验与思考: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二力平衡条件应用
教师提出问题:刚才的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且只受二个力(或在某一方向上只受两个力的)的作用,那么符合什么条件的两个力才能使物体平衡呢?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和装置自己动手做一做实验找一找两个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巡视,帮助解决一些临时出现的问题. 指导个别小组的同学完成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问: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二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二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对吗?为什么?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二力平衡的前提条件是两个作用力在同一物体上.
教师引导:若两个力平衡,它们的合力是多少?从而总结出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我们知道了二力平衡的条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
一热气球匀速竖直上升时,受2000牛竖直向上的升力,若忽略空气阻力,热气球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
由此题归纳二力平衡条件应用.1.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两个力是否平衡; 2.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某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4.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主要区别
教师手拿测力计问: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示数是多少?教师问:为什么这个示数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在什么条件下它才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课堂小结
1.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或多个力的作用而平衡时,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前者叫二力平衡,后者叫多力平衡.合力都为零.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合力为零.二力平衡是多力平衡的最简单的一种情况.
3.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两个力是否平衡;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某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布置作业:
P27
1~3
练习册本节练习
板书设计:
§7-5
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运动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合力为零.
3.二力平衡条件应用
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两个力是否平衡; 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某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4.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主要区别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7-6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课
时: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现象.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实际的联系,了解摩擦现象存在普遍性,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能力和猜想假设能力.
2、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3、通过对摩擦现象、因素猜想、方案设计等的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摩擦现象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周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
2、通过体会本节内容中探究的各个环节,培养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猜想过程与设计方案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摩擦力的测量
教
具:一斜面,一木块;木块、木板、弹簧测力计、毛巾、小铁块、厚海绵、圆铅笔(多组)
教学过程:
§7-6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播放视频:冰球比赛中,推出的冰球在冰面上慢慢停下来;滑冰运动员到终点时停止用力后慢慢停下来,骑自行车不蹬后滑行一段停下来.
(或者演示:一木块从一斜面上滑下,在水平桌面上滑行一段后停下.)师:为什么最终都停了下来?
(2)布置小活动.
(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称为滑动摩擦现象.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那么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有什么规律吗?(5)你是否感受过滑动摩擦的存在?(鼓励各种想法)(6)展示图片:看似光滑的金属表面,用显微镜看时的模样.
(7)对滑动摩擦力这个力我们已知道了大小和作用点,现在你还想知道什么?
观看视频,思考现象共同点和原因. 由于有摩擦.
小活动:用橡皮擦去书上的字或用抹布擦桌子,并体会其中的力,感觉阻碍作用. 知道滑动摩擦和滑动摩擦力概念.体会“相对滑动”情景. 与运动(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滑滑梯时裤子会磨破;摔跤时皮被蹭破;…… 简单了解滑动摩擦产生原因.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2.设置实践小活动,进行猜想
(1)布置小活动.
(2)师:请大家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尽量说出你的猜想依据.(鼓励学生的各种猜想,发掘其中合理的因素给予表扬;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猜想,比如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或越小).)
在黑板上列出各种猜想和猜想依据.(有些猜想不合理或猜想正确但依据有偏差的,可以在探究出结论后再解释探讨.)
小活动:用手掌在桌面上滑动,用手掌在衣服上滑动,用脚在地上蹭动,轻轻的试试,再用力试试,体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粗糙程度)有关,地面越光滑拖物体越容易. 与压力有关,因为物体越重越难拖.
与接触面的材料情况有关,旱冰在水泥地上好溜,在地毯上难溜起来. 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因为接触面越大,受到阻碍的面就越大.
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滑动摩擦是相对运动引起的,应该和速度有关.滑滑梯时滑得越快屁股越热.……
3.小组讨论,制定计划和设计方案
(1)演示:滑动摩擦力如何测量.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指针不要颤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强调要“匀速”,可不作解释,但要留给学生这样一个疑问,使他们清楚有这样的要求.)
(2)请各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分别来验证各个猜想.要求至少对两种猜想进行方案设计.(或者直接与学生说明首先对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这两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后再研究其它因素.)
参加一些小组的讨论,指导学生研究各个猜想因素与摩擦力的关系时,只能一个一个的单独研究,而且在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变化怎样影响摩擦力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否则不能确定摩擦力的变化是由哪个因素引起的.指出这就是在研究多因素问题时常用的“控制变量法”.
(3)请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
在和学生一起讨论各个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时注意渗透“控制变量法”.最后交流制定出研究各个因素的最佳方案,制定出实验表格,研究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研究与压力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第二步再在木块上加一重物,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4.进行实验,记录收集数据
进行实验,如实记录请大家根据以上的讨论,修正自己的探究计划后进行实验,并作好记录. 收集数据.
5.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师:请各小组分析所得数据,得出结论,描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关系如何? 分析所得数据,把结论表述出来. 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材料性质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6.总结与评估
师: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新的发现?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还会和其它的因素有关?对我们所得的结论你还能做更深入的研究吗?
能激发兴趣,对自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其他学生和老师提出的问题作更深入思考. 7.设计实验,介绍静摩擦和滚动摩擦(1)演示实验:筷子提米
(2)师:其实摩擦有三兄弟,除了滑动摩擦外,还有静摩擦和滚动摩擦.两个有相对运动趋势但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比如用手握起饮料瓶.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比如旱冰鞋与地面间的摩擦.你能举出生活中这两种摩擦的现象吗?
思考杯子和米的受力可能.
了解静摩擦和滚动摩擦概念,进行举例.
推桌子但桌子没动时,与地面有静摩擦;人走路时靠的是鞋与地面的静摩擦;司机转动方向盘时手与方向盘间有静摩擦;各种绳结.……
带轮子的行李箱拖动时与地面间有滚动摩擦;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的滚珠发生滚动,笔与纸间有滚动摩擦.……
8.实例说明,有害摩擦和有益摩擦
(1)播放视频:磁悬浮列车. 播放气垫船图片
(2)布置小活动,要求学生找出几根圆铅笔.
总结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的大小.
(3)展示图片,请大家说出图中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小有害摩擦和增大有益摩擦的.图片有:有花纹的鞋底;用力刹车;光滑平整的雪橇;给车轮的轴加润滑油;轴承中的滚珠.
(4)总结:增大有益摩擦的办法有: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的办法有: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给接触面处加润滑油;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摩擦面脱离接触.
思考设计意图,知道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小活动:用手掌在桌面上移动,体会受到的阻碍;在手掌下垫上几根圆铅笔再在桌面上移动,体会体会受到的阻碍.对比发现,摩擦力变小了.
鞋底的花纹是为了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与地面的有益摩擦;刹车时通过增加刹车皮和轮间的压力来增大有益摩擦.
雪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有害摩擦;通过加润滑油来减小轴间的有害摩擦;轴承用滚珠是利用滚动摩擦来减小有害摩擦.
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事例.
布置作业:
P30
1~3
练习册本节练习
板书设计:
§7-6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一、滑动摩擦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称为滑动摩擦现象.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3)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可画在物体重心上.
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1)各种猜想:
(2)制定计划与实验表格:(3)数据分析:
(4)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三、静摩擦和滚动摩擦现象
四、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办法
教学反思:
(1)学生对一些摩擦现象虽然较熟悉,但有时意识不到摩擦的存在,所以教学一开始意识不到摩擦 的重要意义.
(2)科学探究中猜想阶段发现凭学生的感觉不合理的猜想还是较多的.(3)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匀速时读数容易把握不准.(4)对于摩擦的一些现象和运用学生兴趣很大.
教学课题:
§7-7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一)课
时: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4、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解释惯性现象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渗透物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
2、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惯性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学难点:惯性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
具: 惯性演示实验、牛顿第一定律演示实验、挂图 教学过程:
§7-7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惯性
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 课堂演示:
1、请一个同学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
2、请一个同学做载有木块的小车受阻而停止运动;
3、请两个同学做击打棋子的实验;
强调:
从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变化情况. 2.惯性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惯性的概念:静止的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惯性的概念: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观看录像片:
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上,汽车转弯时,乘客倾斜,汽车急刹车,乘客向前摔倒; 教师随时订正不准确之处.
教师结合报纸上看到的因为公共汽车上的摔伤造成的纠纷,讲惯性的无处不在,汽车安全带的重要作用;
请学生列举大量的惯性现象的实例.其中有应用和危害.找典型的例子与学生共同解释.
如:奔跑的人不易停下来;公共汽车在进站前10几米处就关闭油门;用力甩手可将手上的水甩掉;翻滚过山车向最高点的运动靠什么;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然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飞船的后面.
课堂小结
(1)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2)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的这种性质;
(3)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步骤: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变化情况.
教学课题:
§7-7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二课时)课
时: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能区别出惯性和惯性定律;
3、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分析惯性现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理想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渗透逻辑推理的方法,学习科学家不断进取的精神;
2、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惯性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学难点:惯性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
具: 惯性演示实验、牛顿第一定律演示实验、挂图 教学过程:
§7-7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二课时)
问题与猜想
力是维持物体的运动,还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进行探究实验: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课堂演示:教师手推一辆小车,小车可在讲台桌上滑行一段距离,然后停了下来;教师问:小车为什么能滑行一段距离?又为什么停了下来?你能试分析一下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吗?
制定计划 并思考以下问题:
1.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同一高度滑下,为什么? 2.三种不同的材料,目的是为什么? 3.实验中是否要用同一辆小车? 收集证据 分析与结论
先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并演示实验.并说明实验的条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指导学生按照教材图中安装实验器材,按上述计划,进行实验操作,并将实验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接触面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运动的距离
教师介绍:300多年前,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是通过这样的实验推理得出运动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的.后来笛卡尔又推出,运动的运动物体不受阻力时不仅速度的大小不变,并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教师对惯性定律进一步分析理解: 条件:不受外力作用时;
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3)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回到小车的实验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小车运动的原因,停下来的原因.
(1)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性质,这一性质表现为物体总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而惯性定律是一个客观规律,这一客观规律正是由于物体惯性这种性质,所以当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布置作业:
P34
1~3
练习册本节练习
板书设计:
§7-7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一、惯性
二、运动和力的关系
三、牛顿第一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