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2022-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rfid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基于RFID技术的矿业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摘 要:本文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研究设计了基于RFID的矿业管理系统。该系统综合了远距离射频识别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用以提升矿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RFID 矿业管理 电子标签

我国近几年发生了多起煤矿特大事故,这暴露出我国在矿业管理方面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地面与井下人员的信息沟通不及时;地面人员难以及时动态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及作业情况;一旦发生事故,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救护效果差;管理系统所需要的生产和运输中的数据收集手段滞后。因此,如何准确、实时、快速履行煤矿安全监测职能,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如何提高生产过程中数据信息采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专门对矿业实际管理进行了调研和研究,采用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开发设计了“基于RFID的矿业管理系统”。本文主要是针对RFID矿业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把尖端的远距离射频识别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有机结合,为煤矿井下人员监测、控制和跟踪管理,以及生产统计管理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持,推动煤矿企业的经济发展。

1 射频识别技术简介

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且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它具有非接触识别(识别距离可从10厘米至几十米)、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保密性强、可同时识别多个对象等突出特点。它操作快捷方便、简单实用,与其它自动识别技术相比,它成功地解决了在自动识别系统中要求识别准确、互动、高速、防伪、安全、可靠和联网功能等技术难题,因此,射频识别技术在交通、生产、电子防伪、物流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广泛应用。

RFID系统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标签、天线和阅读器。其中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且每个标签具有全球唯一的识别号(ID),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电子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天线在系统中为标签和阅读器传递射频信号,即标签的数据信息。阅读器其主要功能为读取电子标签信息中当前存储的物品数据信息、向电子标签中写入欲存储的物品数据信息或者修改(重新写入)电子标签中的物品数据信息。阅读器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通常阅读器与计算机相连,所读取的标签信息被传送到计算机上,进行下一步处理。

2 系统结构

本系统主要由人员标签、读写器、矿车设备标签、车辆标签、应用管理软件、系统管理设备以及系统矿区网络连接设备组成,共同完成对人员井下定位及进出、矿车数据采集、车辆进出矿区以及数据共享等管理。

3 系统各部分功能

3.1 人员头盔标签

进入坑道的工作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电子标签,头盔电子标签背面有胶贴,使电子标签可牢牢的贴在工作人员的安全帽上。电子标签内的唯一ID号,可作为人员身份识别凭证。系统数据库内记录电子标签所对应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组、所属工种、职务、本人照片、有效期等。当人员经过设置读写器的地点时,该人员携带的电子标签被识别,然后通过传输网络,将该人员通过的地点、时间等资料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管理。坑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监控中心在第一时间内可以知道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便于事故救助工作的开展。

3.2 矿车设备标签

安装在运输矿物的矿车上。当装载有矿物的矿车经过设置读写器的地点时,读写器将读取其上面的电子标签信息,并把该信息传送到地面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管理,实现对矿车的跟踪管理。

3.3 运输车辆标签

安装在车辆的挡风玻璃或者车牌上。当车辆进入矿区时,安装在门口的读写器将读取其上面的电子标签,如果电子标签有效,则放行通过,并记录车辆进入的时间;否则,需在门口管理处领取临时电子标签,作为临时通行证。当车辆进入矿区装载矿物经过称重系统时,安装在附近的读写器自动读取车辆上电子标签信息,然后连同矿物的重量一起,通过网络传送到地面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管理,实现矿物的自动称重管理。当车辆离开矿区时,矿区门口的读写器同样将读取电子标签信息,并记录离开的时间。

3.4 读写器

读写器安装在矿井出入口、坑道、煤区出入口。用于采集井下人员信息、矿车信息和运输车辆的信息,并通过网络把采集到的各种信息传送到地面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统计和跟踪管理。读写器可配备LCD显示或没有LCD显示功能。

3.5 系统管理设备

系统管理设备包括数据服务器,数据热备份服务器,数据备份服务器,应用服务器,LDAP服务器以及防火墙设备。

3.6 应用管理软件

应用管理软件包括:人员信息管理模块、矿车信息管理模块、车辆信息管理模块、电子标签发放管理模块。

(1)人员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管理人员的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组、所属工种、职务、本人照片、有效期以及工作时在井下的具体位置等。

(2)矿车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管理矿车的位置、产量和数量等信息。

(3)车辆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管理合法车辆的运输能力以及跟踪管理。

(4)电子标签发放模块主要对电子标签进行统一发放管理。同时,包括电子标签采购、保管、丢失以及损坏等管理。

3.7 系统网络连接设备

系统网络连接设备主要由电缆、放大器以及连接器组成。前端的设备采集到数据后,便通过网络连接设备把数据无损无干扰地传送到地面监控中心。

4 系统特点

在矿业生产中引入了集远距离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入井人员定位检测及考勤管理系统。遇到突发情况,可在监控计算机上立即查询事故现场的人员位置分布情况和被困人员数量,为事故抢险提供科学依据。矿业生产工程中,通过实时数据自动收集、存贮、传递和处理,实现井下管理信息化和可视化,提高开采生产管理和安全作业水平。

5 社会效益

本系统的实施将大大提升矿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为井下人员定位以及监测控制、矿车设备跟踪管理、车辆控制跟踪管理以及生产统计管理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保障能源生产的科学性、计划性、有序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必将有力地推动煤矿企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益强,郑铭,张其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及其应用前景[J].中国数据通信,2004(1).

[2] 向群,屈伟平.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苏南科技开发,2004(9).

[3] 张成波.RFID技术在发动机装配生产线上的应用[J].汽车工程师,2010(8).

[4] 宋婧婧.RFID在危险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10(9).

作者:张荷涛

第2篇:基于SOA 和RFID 的应用系统集成方法

摘要:针对利用RFID中间件与现有应用系统集成的缺点,充分利用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和RFID中间件的优点,将SOA和RFID中间件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SOA和RFID中间件的应用系统集成模型。该模型通过服务接口调用RFID中间件提供的服务,利用Web服务实现RFID中间件与应用系统的松耦合集成。深入分析了RFID事件组件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安全机制关键技术。

关键词:面向服务体系架构;RFID中间件;访问控制;系统集成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自动识别技术。这种技术把高频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制造技术等不同领域的技术综合到一起,广泛应用于生产、物流、运输、医疗等各个行业[1]。RFID中间件是介于前端读写器与后端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如ERP、CRM、BI等)之间,是RFID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标签和应用系统间的中介角色,有助于RFID设备与应用系统后台数据的集成;但不能提供实现更高层数据的集成(如不能解决耦合度、对业务变化适应性差等)。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能解决分布式环境中软件重用、互操作,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Internet,使用SOA标准的接口和服务契约,就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系统和平台间传递RFID数据,使网络上不同应用系统更容易共享实时数据和事务处理[2-3]。所以RFID中间件与SOA结合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在深入分析与研究RFID中间件和SOA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SOA的RFID中间件的应用系统集成方案,设计实现了应用系统间集成的架构,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1 RFID中间件和SOA基本原理

1.1 RFID基本组成

RFID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系统基本部分包括:电子标签、阅读器和应用系统[4]。工作原理是利用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如图1所示。

1.2 RFID中间件

RFID是一种面向消息的中间件,信息是以消息的形式从某个程序传送到另一个或多个程序。传送方式如下:异步方式是定时工作方式,正传送信息不必等待回应;同步方式是命令工作方式,正传送信息传递是交互的。同时RFID中间件具有识别多次读取电子标签和冗余数据的过滤机制。

1.3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

SOA是一种追求敏捷性的面向服务体系结构,它分离了业务逻辑和具体实现技术。SOA是设计和构建松散耦合软件解决方案的方法,以程序化的可访问软件服务形式公开业务功能,使其他应用程序通过已发布和可发现接口使用这些服务[5]。SOA有的三种角色,如图2所示。

在SOA中主要有三种角色:服务提供者发布自己的服务,并且对使用自身服务的请求进行响应;服务代理注册已经发布的服务提供者,对其进行分类,并提供搜索服务;服务请求者利用服务代理查找所需的服务,然后使用该服务。在SOA中的组件必须具有上述一种或多种角色,并且在这些角色间使用了发布、查找和绑定三种操作。在SOA中的组件相互之间必须能够进行交互,才能进行SOA中的三种操作,所以在Web服务的实现中使用了一些标准协议,包括服务描述(UDDI、WSDL) 、通讯协议(HTTP、SOAP) 以及数据格式(XML) 等。在图3中,Web服务是以服务为中心,代表了SOA 的一种最好的实现技术。它是一种被URI识别的软件应用,其接口和绑定被定义、描述和发现为XML支持资源,支持使用通过因特网协议交换信息与其他软件代理直接交互,实现完全低耦合,服务请求者在需要服务时动态绑定服务提供者,并可组合与重用。消息格式采用SOAP交互协议及XML能够把运行在Intranet、Extranet和Internet上的不同平台应用系统集成在一起。

1.4 SOA和RFID中间件结合

RFID应用系统要处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被扫描的大数量、多样化和不断增加的单元物品信息对象,所以这就使应用系统(或应用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变得复杂。而使用SOA是为用户提供容易维护的灵活的服务,具有高可扩展性和好维护性[6-8]。SOA的实现技术Web服务是将一个现实世界映射到一组服务的集合上面,RFID数据基本上与物体本身紧密相关,提供以服务的形式来处理数据。RFID应用系统将部分功能交给Web服务来处理,这样减轻了RFID应用系统对数据的管理与传输的负担,减少了其本身的复杂性。RFID应用系统的通信操作采用服务接口来实现,所以不会影响其他应用系统及不必每次进行大量的集成测试[9]。SOA和RFID中间件结合,还可以实现与语言、协议和平台无关。

2 基于SOA和RFID中间件的应用系统集成模型

RFID中间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接口,实现对RFID设备的管理和对数据的处理,支持硬件设备应用[10]。采用RFID中间件能避免对硬件设备层设备的低级别接口的处理;利用SOA松耦合、面向业务的特点,解决RFID中间件与现有应用系统的集成难的问题,减少对现有应用系统的影響以及集成工作量。该文提出基于SOA架构,利用Web服务实现RFID中间件与应用系统的集成,完成两者的松耦合集成。基于SOA的RFID中间件应用系统集成框架,如图3所示。

2.1 射频识别系统

包括标签、天线和阅读器3部分。标签由含有唯一的识别码(UID)的芯片构成,是附着在物体上一标识目标对象,是读取标签信息的载体。

2.2 RFID中间件

该层包括边缘服务器、RFID事件模块、SOA交换平台构成。

1)边缘服务器 是RFID系统硬件设备,直接与RFID阅读器进行信息交互。主要作用是采集射频卡上数据(或事件);转化来自不同类型阅读器的不同格式数据(或事件)为格式统一的数据;按照用户定义的协议封包校验无误的数据(或事件),最后将消息包传送到RFID事件模块。

2)RFID事件处理 是RFID中间件的核心部分,作用是负责处理来自边缘服务器的数据(或事件)。RFID事件处理是以形式化方法、数据挖掘、神经网络、粗糙集理论、复杂事件处理等理论为基础,有效减少数据冗余、压缩事件规模,转换成基于应用服务级信息,转发给其它应用系统。

3)SOA交换平台 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通过服务之间定义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定义的接口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独立于实现服务的软硬件平台以及编程语言,使各种构建在这种应用系统中的服务以某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交互信息。由于SOA采用了Web服务作为最佳的实现方式,所以Web服务注册中心是SOA的核心组件。

2.3服务组件层

服务组件是由数据入库和访问两个模块组成。入库模块的作用是实现对数据的过滤和入库操作;访问模块的作用是提供访问相应数据库的服务接口。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当数据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启动数据入库模块,将XML数据移植到SQL Server 2000、Oracle、DB2等的流行数据库中。(2)通过ODBC、JDBC、ADO等数据访问模型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利用Web服务对数据库的访问以服务的形式发布,供内部应用程序和其它应用系统调用。

2.4 ONS服务器和EPCIS

ONS服务器是对象解析服务服务器,提供一个全局查询服务。将EPC转化为URL,通过物理标记语言PML服务器查找到更多的有用信息。EPCIS是电子产品码信息服务,负责全局的EPC码的注册与解析服务。

2.5 PML服务器

PML服务器是可接受的标记语言服务器,它是使用XML来描述物品的动态数据和时序数据。并提供一种动态的环境,与物体相关的静态的、暂时的、动态的和统计加工过的数据(或事件)进行互换。

2.6 UDDI

UDDI是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协议,应用服务器通过UDDI查询Web服务注册中心或者经验证后访问Web服务私有注册中心,用WSDL描述生成SOAP请求消息绑定服务提供者。

3 集成模型关键技术分析

3.1 RFID事件处理

由于在RFID应用系统集成过程中引进了提供粗粒度的服务级的调用SOA技术,导致RFID中间件要发布相应的服务接口供其他应用)系统(或内部其他部门)使用。为了提供面向业务应用的RFID服务,使用了RFID事件处理,主要针对原始数据规模大和语义信息少的原始数据的缺点,通过各事件活动间的叠加,实现事件处理的业务过程,为上层提供语义信息。RFID事件处理主要包括事件描述、事件过滤与挖掘、事件聚合与响应、事件存储等。

3.2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安全机制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11](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在用户和权限之间引入角色,基本思想是将整个访问控制过程分成两个部分,即访问权限与角色相关联,角色与用户相关联,从而实现了用户与访问权限的逻辑分离,使安全访问控制的管理更具柔性。特点是通过分配和取消角色来完成用户权限,并提供角色分配规则和操作检查规则。

4 结论

对集成RFID的应用系统来说,RFID应用系统集成框架是重要的。该文介绍了RFID技术、RFID中间件、SOA框架,针对利用RFID中间件与现有应用系统难以集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OA的RFID中间件应用系统集成架构,详细说明了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并且针对RFID事件处理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安全机制关键技术做了相应研究。该架构将能够很好地解决RFID中间件与现有应用系统的集成问题,减少对现有系统的影响以及集成的工作量,从整体上降低开发、运行和维护RFID应用系统的总成本。

参考文献:

[1] 游战清,李苏剑,等.无线射频(RFID)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 褚伟杰,田永民,李伟平.基于SOA 的RFID中间件集成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8,34(14):84-86.

[3] 成修治,李宇成.RFID中间件的结构设计[J].计算机应用,2008,28(4):1055-1060.

[4] 徐以轩.RFID应用集成技术研究与开发[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5] 邓海生,李军怀.基于SOA的RFID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应用技术,2007(10):131-134.

[6] 许科峰.基于web Services的企业应用集成技术及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4(3).

[7] Achilleas P.Anagnostopoulos,John K.Soldatos,Sotiris G.Michalakos.REFiLL:A lightweight programmable middleware platform for cost effective RF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J].Pervasive and Mobile Computing,2009(5):49-63.

[8] Ruey-Shun Chen ,Mengru Tu.Development of an agent-based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control and coordination with ontology and RFID technology[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 7581-7593.

[9] C.K.M.Lee ,T.M.Chan.Development of RFID-based Reverse Logistics System[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9299-9307.

[10] Eleonora Bottani,Antonio Rizzi.Economical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RFID technology and EPC system on the fast-moving consumer goods supply chain[J].Int.J.Production Economics,2008(12): 548-569.

[11] 肖迎霜.基于角色訪问控制技术在应用集成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作者:汤元斌 侯翔

第3篇:浅谈RFID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引言:RFID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已经有了10年左右的历史。据Checkpoint统计,截止2005年全球有超过440家图书馆采用了RFID技术,这一数字在2007年上升到2000家。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亚洲最早使用RFID技术的代表,可以说图书馆采用RFID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产品,正在全力推动着图书馆自动化事业的发展。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通过无线射频信号(某一频率的无线电波)对静态或动态的一个或多个目标进行识别,并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结合计算机技术等,实现信息的处理与共享。它的识别或工作在一种非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进行,因此操作快捷而方便。另外,由于它具有非接触、读取距离远、阅读速度快、防水、防磁、耐高温、耐高压、存储能力大以及可重复读写等优点。

在图书管理的应用中,RFID标签可为一本书籍或一张光盘存储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号,并且可以通过这个符号进行快速高效的管理操作。RFID图书管理系统以RFID技术为基础,以RFID中间件为媒介实现了先进的RFID技术和图书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图书管理的效率、简化了图书管理的流程、同时也降低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已经有2%的图书馆已安装采用RFID技术,世界上已有8%的图书馆开始采用RFID技术。在亚洲,RFID系统已经在新加坡、泰国和中国台湾、内地投入使用。在全球,应用RFID的图书馆数量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国内图书馆界应用RFID技术的时间较晚,但其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汕头大学图书馆等采用RFID系统进行图书流通管理;2007年,武汉图书馆引入RFID系统;2008年,上海市长宁区图书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中国歌剧院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杭州市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等,纷纷实施RFID系统。这些图书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成功,引起国内更多的图书馆开始关注并引入RFID系统。

相比传统的光学条码系统,RFID系统拥有诸多的优点。比如传统的条码系统在单次印刷后,相应的信息也就不可更改了,而RFID则可以随时更新资料,并且,其具有可穿透性以及相对于条码系统更远的读写距离,耐用性上的表现也更好。相对于图书管理而言,它比光学条码系统更加适合。在引入RFID系统以后,也将大大减少人工成本的消耗,并且可以使管理高效化、自动化,从而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在应用模式上,目前有三种方式实施RFID系统:一是一步到位的模式,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新投入运行或是规模不大的管理系统;还有两种模式分别是渐进式和混合式,这两种模式都比较适合旧有管理系统的改造,其所不同的是,渐进式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范围内首先实施RFID进行试点运行,而后再逐步扩大运行规模,直到布局扩散至整个系统;而混合式则是寻求与旧有管理系统的兼容,随时观察运行情况,且根据具体的运行情况决定是否全面部署。

通常,一个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射频电子标签(Tag)、阅读器(分为“只读Reader/可读可写Interrogator”两种)、天线(低频和高频为线圈)、和应用系统(软件)四部分组成的。其中,阅读器和电子标签的所有动作都是由应用系统所控制的,一方面,应用系统是主动方,而阅读器则是从动方,它只对应用系统发出的读写指令做出响应。为了执行应用系统所发出的指令,阅读器就会与一个电子标签建立通信。另一方面,对于电子标签而言,阅读器是主动方,而电子标签只是响应阅读器所发出的指令,按照约定的通讯协议,经过天线将其内部存储的标识数据回传给阅读器。由此可见,RFID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主—从”结构的系统。

RFID系统根据工作波段的特性而呈现不同的特性。低频和高频RFID系统作用距离较近,通常在50㎝以下,但是穿透金属物体的能力很强,比较适合水分较高的物体识别;超高频和微波的作用距离就较远,通常频率越高作用距离就越远;2.45G RFID系统作用距离可达10m以上传送数据速度也较快,但是功耗较大,穿透力较弱,工作区域不能有太多干扰。

目前,RFID在图书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HF和UHF频段。其中,又以UHF频段的RFID技术相较HF频段的RFID技术更具优势,也是未来图书管理发展的一个方向。

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RFID标签成本的不断降低,RFID标签在未来必将取代条形码,先进实用的RFID图书管理系统使得图书管理和借阅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把图书馆员从简单机械、重复枯燥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员工作质量和效率,也使得读者实现自助办理图书借阅手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管理。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图书馆是人们学习、求知的重要场所,而RFID技术也正以其他技术无法匹敌的优势,在图书馆这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FID技术已经在图书馆领域开始大展身手,今后这种趋势将获得进一步延续与深入。

参考文献

[1]Klaus Finkenzeller著,陈大才译.RFID技术——无线电感应的应答器和非接触IC卡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3,5[1]:105-110.

[2]许强,郭敏.RFID中间件实时事件处理机制的设计与实现[J].网络与信息化,2007,26(1):108-110.

[3]中国图书馆学会.

作者简介

胡志杰,男,汉族,1979年生,甘肃秦安人,现在西藏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

作者:胡志杰

第4篇:RFID技术在智能物流系统的应用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物流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物流仓储和运输环节做了详细的设计,设计包含了物流仓储模块和车载运输模块的智能物流平台。将电子标签与货物相结合利用电子标签作为货物识别手段,利用3G通信技术,GPS定位将运输车辆数据实时上传监控中心。实现了物流系统的人性化,智能化,促进了物流管理的智能化,对智能物流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RFID

智能物流

仓储管理

0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物流被认为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因为它可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和综合服务水平。但是我国的物流发展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央强调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而仓储作为现代物流业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人工智能领域在不断地扩大,智能物流成为了未来物流的发展趋势。在原有物流系统的模型下,引入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提高生产力,通过追踪式的物流配送来提高配送效率,从而构建出智能物流系统。通过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对物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提高了物流的效率和准确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1

智能物流现状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存在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基于人工的操作管理系统,由人工来进行简单的仓储操作,但这种方式比较费时费力,容易出现一些认为错误,造成物流效率低下;第二种模式是基于条码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仓储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但是因为条码自身的特点如所含信息量少,易损使得它在物流的环节中操作效率较低,信息录入不精确;第三种模式是基于RFID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货物查询和盘点的精度,同时也提高了货物出入库的速度,但是由于电子标签价格较高,使得应用系统的成本增加,因此这种模式没有被广泛的应用。

而如今芯片制造技术,天线制造技术,读写设备制造技术以及其他中间件制造和应用软件设计等都有了成熟地发展,RFID技术成本有所下降,所以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逐渐地被物流企业接受。

2总体架构

RFID技术是一种无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中的带识别物体的自动机器识别。RFID系统的组成需要3个部分: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数据管理中心。电子标签安装在待识别物体上,当带有电子标签的物品进入阅读器的有效识别范围内时,阅读器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对电子标签中的数据进行读写,从而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

2.1

RFID电子标签

RFID电子标签分为有源标签、无源标签(UHF

RFID标签天线设计、仿真及实践2012.11)。无源标签也成为被动式标签,是通常意义上的RFID标签,既由读写器询问信号提供能量,标签通过反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无源RFID标签无须外加电池,当其读写器的有效读取范围内时,读写器产生的询问电磁波在RFID标签天线上产生的能量即可驱动芯片完成解码,解析,编码及反向调制等功能。无源RFID标签体积小,成本低,寿命长,但是由于标签不自带电池,必须处于有效读取范围能才能工作,因此其读写距离较短,约为1m—1.5m。

有源RFID标签也成为主动式标签。标签内装有电池,使用专用射频芯片,一般具有较远读写距离(>50m),并定时主动发送信号。有源RFID标签使用可靠,读写次数多(>10000次),但是有源标签体比无源标签体积较大,成本高。

2.2

RFID读写系统

RFID读写系统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通过射频识别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读写相关数据。

2.3数据管理中心

数据管理中心由管理软件和数据服务器组成。管理软件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数据服务器用来存储相关数据并自动备份。

3系统模块设计

3.1

物流中心服务器

服务器是一个管理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通常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服务器。

对于物流中心的服务器的性能要求有:实用性,可扩充性,安全可靠性,网络化,功能模块化。

根据我们对物对物流公司的业务调查,我们认为可使用一套具有较强扩展性的松耦合服务器架构。这种架构可以保证在用户数量不断增多的环境下,通过添加硬件服务器来规避系统性能方面的缺陷。

3.2主机系统

主机系统是物流系统中承担业务数据处理的核心平台。

基于主机系统的物流管理软件用来对物流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物流管理软件按功能分为:主控子系统,出入库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报警系统,账务系统,数据查询系统等。(我国物流软件开发探析,杨鹏强,)

系统与外部的接口可分为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两部分,数据输入由RFID读写系统以及其他输入设备完成。数据输出是将软件处理后的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以及显示设备上。

3.3入库管理系统

入库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制作入库订单,制作RFID标

签,统计入库信息。

入库流程:

1、生产厂家联系物流中心,发出货品入库申请(种类,数量)。

2、物流中心审批申请,在入库管理系统中进行登记,生成入库单,生成电子标签,。

3、库管员申请使用手持RFID扫描设备进行货品入库操作。

4、库管员使用手持设备扫描员工卡进行身份认证,若操作员身份合法则系统激活该手持设备,开始进行入库操作。

5、库管员根据入库单对货品进行登记,贴电子标签。当贴有电子标签的物品和托盘经过装有读写器的大门时,数据将全被自动采集,并传回主系统,根据预先分配好的存放位置摆放,同时刷新货架上的电子标签数据。(贴标签时需要再用手持设备激活一次,用于记录入库信息,并确认入库)

6、手持设备自动将设备上的入库操作信息传送给入库管理系统,系统将入库信息上传至主机系统,最终入库信息将会保存在物流中心服务器中。

7、员工注销登录并归还手持设备。

3.4出库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负责对库存生成出库信息,制作出库单。

货品出库流程为:

1、生产厂家联系物流中心,发出货物出库申请(种类,数量)。

2、物流中心审批申请,在出库管理系统中进行登记,生成出库单,根据物流中心服务器中电子标签数据生成出库数据,并将数据传送至配送管理系统。

3、库管员申请使用手持设备进行货品出库操作。

4、库管员使用手持设备扫描员工卡进行身份认证,扫描出库单获取待出库货品电子标签数据。

5、对分拣好的货品进行出库操作。当贴有电子标签的货品经过装有读写器的大门时,读写器自动上传数据,由系统将货品与任务单进行对比进行确认,如有错误,发出报警(声音,手持设备提示),如核对后无误,则系统自动跟新货品库存信息以及货架预录入信息。

6、装车,由库管员监督装车。

7、员工注销登录并归还设备。

3.5配送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负责对出库货品进行分拣、对运输过程进行时时监管。

货物配送流程:

1、配送管理系统获得出库单,根据出库单对货品进行分拣。

2、根据出库信息安排运输车辆。

3、对货品运输信息进行实时监管。

3.6通信系统

通信方式:有线通信(双绞线)、无线通信(WIFI)、3G通信

有线通信使用双绞线进行通信,双绞线的传输距离远远,传输速率快,抗干扰能力强,布线方便因此在主机之间通信,子系统之间通信都选择该方式。

无线通信(WIFI)主要是与手持RFID电子标签扫描器进行连接。该通信方式部署在仓储区内部因此所受外部干扰小,通信稳定。

3G通信是一种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速率较快,通信稳定。该通信主要用于配送管理系统与物流之间。

3.7

报警系统

我们在入库、出库以及货品运输过程中加入了报警系统,当货物在存储或者运输过程中出现任意挪动或者非法盗运等问题时,RFID读写系统将侦测到物品电子标签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送至主机系统,主机系统将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该物品的订单信息,如果不存在,主机系统判定此次搬运行为非法,将向报警系统发出报警指令,同时传送报警信息至工作人员。

物流车上装有车载终端,车载终端集成了GPS模块、RFID读写器、3G网络模块,当带有电子标签的物品装车时,RFID读写器将所有装车的物品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将物品的基本信息和GPS地理位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后,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3G传输方式传输到主控服务台,主控服务台将采集到的物流信息存入数据库,此时客户和主控服务台可以通过访问数据库进行物流信息的查询。当物流车在行驶过程中,RFID扫描器定时扫描车内的的RFID标签,如果物品没有异常变化则定时将GPS地理位置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如果物流车中物品需要进行合法变动时,主控服务台将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要变化的信息传输到车载终端,车载终端将根据命令信息允许带有电子标签的物品进行合法移动。如果中途出现异常变动,车载终端将立刻向主控服务台发送信息,主控方将向报警系统发出指示,报警系统向工作人员发出报警信息,工作人员在接到报警信息时将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此保证货品的安全运输。

4硬件与软件

4.1

RFID读写电路

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对RFID芯片中的数据进行读写。我们使用MELEXIS公司MLX90121多协议RFID收发器芯片、单片机控制电路及其他外围设备组成RFID电子标签读写电路。MLX90121芯片是一款适合ISO智能标签和读卡器使用的集成电路芯片(无线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第二版)。其符合ISO16593-2和ISO14443-2A标准要求,输出功率打到200毫瓦(50殴负载),电源电压为3.3V—5V。在写模式,可以选择调制深度。在读模式,可以配置副载波为AM或FSK调制形式。

使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读写器的微控制器。AT89S52单片机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可编程Flash存储器,该芯片被广泛地应用在众多嵌入式控制系统中。

MLX90121应用电路

射频识别方框图

4.2

软件系统构架设计

由RFID电子标签及读写设备完成数据采集,并与仓储管理等各功能模块基尼系那个信息交互;本系统软件通过第三方软件接口与其他系统进行互联。系统采用多层混合架构,分别利用C/S和B/S的优点来满足不同应用子系统的需要,并实现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信息层的多架构模式。

5、仿真

6、结论

第5篇:天津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统应用

天津RFID在食品追溯管理中的应用

摩佰尓天津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统使食品行业彻底实施食品的源头追踪以及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在每一个生产阶段及最终消费领域,对货品安全性、食品成分来源及库存进行控制管理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食物中毒、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禽疾病以及严重农产品残药、进口食品材料激增等)危机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对食品有效跟踪和追溯,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全球性课题。

目前我国,谷物、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主要食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发,以及排除我国食品的出口面对进口国食品跟踪与追溯法律法规的限制,因此在我国建立食品追溯与跟踪的工作将对食品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摩佰尓天津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统是当前我国在整个食品生产过程中应用自动追溯系统的实例之一,国内食品行业追溯目前还主要仅仅是在零售结算环节,远未在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应用,全程可跟踪供应链尚未形成。

一、天津RFID系统功能效用

天津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统将利用RFID先进的技术并依托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实现信息融合、查询、监控,为每一个生产阶段以及分销到最终消费领域的过程中提供针对每件货品安全性、食品成分来源及库存控制的合理决策,实现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天津RFID技术贯穿于食品安全始终,包括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全过程严格控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形成各类食品企业生产销售的闭环生产,以保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放心食品,并可确保供应链的高质量数据交流,让食品行业彻底实施食品的源头追踪以及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

通过天津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统的建设,解决了因为油污、潮湿等原因造成的对条码的损坏而不能准确读出数据的问题,不仅可以追溯养殖与加工业的疫病与污染问题,还可以追溯养殖过程中滥用药、加工过程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改变以往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只侧重于生产后的控制,而忽视生产中预防控制现象,完善食品加工技术规程、卫生规范以及生产中认证的标准,带动行业的整体进步,天津RFID全面提升我国食品行业的水平。

二、天津RFID系统结构

摩佰尔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统可以保障食品安全及可全程追溯,规范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将大米、面粉、油、肉、奶制品等食品都颁发一个"电子身份证"—全部加贴RFID电子标签,并建立食品安全数据库,从食品种植养殖及生产加工环节开始加贴,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跟踪和追溯,包括运输、包装、分装、销售等流转过程中的全部信息,如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配送企业等都能通过天津RFID电子标签在数据库中查到。 摩佰尔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统包括: 三个层次结构:网络资源系统、公用服务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

二级节点:由天津RFID食品供应链及安全生产监管数据中心和食品产业链中各关键监测节点组成。数据中心为海量的食品追溯与安全监测数据提供充足的存储空间,保证信息共享的开放性、资源共享及安全性,实现食品追踪与安全监测管理功能。各关键监测节点包括种植养殖场节点、生产与加工线节点、仓储与配送节点、消费节点,实现各节点的数据采集和信息链的连接,并使各环节可视。

一个数据中心与基础架构平台:1个中心为天津RFID食品供应链及安全生产监管数据管理中心,本中心是构建于摩佰尔基础支撑平台ezRFID之上的管理平台(图1)。ezRFID为RFID中间件,是RFID运作的中枢,为硬件和应用程序间的中介角色,将实现不同节点不同追溯环节上的各种不同的RFID设备和软件顺畅地协同运行。包含的功能不仅是传递信息,还包括解译数据、安全性、数据广播、错误恢复、定位网络资源、找出符合成本的路径、消息与要求的优先次序等服务。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操纵控制天津RFID读写设备按照预定的方式工作,保证不同读写设备之间配合协调;二是按照一定规则过滤数据,筛除绝大部分冗余数据,将真正有效的数据传送给后台信息系统。该框架包括了RFID边缘件和RFID集成中间件两大部分。

三、天津RFID系统功能

摩佰尔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统由以下各系统组成:中心数据库系统、种植养殖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生产与加工管理系统、食品供应链管理系统、监控系统、食品安全基础信息服务系统等组成,通过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生产、流通、消费的信息化建立起来的信息链接,实现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和对流通环节的实时监控,达到食品的追溯与召回。 各系统功能:

1.天津RFID食品追溯管理中心数据库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Ø 食品分类库及样品库 Ø 食品生产单位属性数据库 Ø 食品安全标准与安全指标 Ø 食品生产与管理信息 Ø 食品安全监测与检测数据

2.天津RFID食品追溯管理种植养殖场管理系统

种植养殖场的数据上传管理中心,监管部门可实时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Ø 食品维护管理:对于本种养殖场或外购的畜禽、果蔬、渔类等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并用电子标签标识;

Ø 生长发育管理:根据标准参数,判断其发育及健康状况,调整营养措施及饲养方法;

Ø 饲养管理:记录各饲养情况,查看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通过天津RFID饲养管理系统选用合理的饲养配方; Ø 繁殖管理:记录家谱信息和繁殖信息; Ø 疾病管理:根据相应的管理标准,建立疫病档案;

Ø 防疫管理:建立检疫和免疫档案,包括疫苗、喂药等,将各种违禁药物信息嵌入在系统中,用来防止动物等在休药期内出栏,杜绝源头污染。

3.天津RFID食品安全生产与加工管理系统

本系统主要为对种养殖场食品进行生产加工的管理,具体的来讲,畜、禽、渔等肉类的屠宰与生产加工,果蔬谷物大米等食品的挑选加工、奶类生产与奶制品加工、饮料的生产等等。

在生产与加工环节中,将种植养殖环节中标签所标识的信息传递入生产加工环节信息链,按管理标准与规范采集生产加工不同节点上的信息,通过电子标签唯一标识,并将该信息传送到物流环节中。 4.天津RFID供应链管理系统

主要为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通过RFID在生产加工及商店供应链中建立可追溯系统。在物流上,货品信息记录在托盘或货品箱的标签上。这样RFID系统能够清楚地获知托盘上货箱甚至单独货品的各自位置、身份、储运历史、目的地、有效期及其它有用信息。 天津RFID系统能够为供应链中的实际货品提供详尽的数据,并在货品与其完整的身份之间建立物理联系,用户可方便地访问这些完全可靠的货品信息。并通过RFID高效的数据采集,可以及时的将仓储物流信息反馈到生产加工,指导生产。 5.天津RFID消费管理

在食品进入最终端销售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采用现有的成熟的条码技术。

6.检疫监控系统

仅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过程进行检验检疫,基于RFID的检疫监控系统还在道口实施使用,并将监控链延伸到超市,监控对象覆盖各类食品。

7.天津RFID基础信息服务系统

本系统为统一的资源发布、食品安全数据信息共享服务网,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数据信息共享与服务。主要为各环节的信息查询、食品安全监测分析、事件预防等,并可部署到消费终端如超市。通过最终产品的电子质量安全码扫描,可以查询到所购食品的各供应环节信息,也可以向上层层进行追溯,最终确定问题所在,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问题产品的召回。

四、天津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统特点

1.利用RFID的优势特性达到对食品的安全与追溯的管理,相比记录档案追溯方式更加高效、实时、便捷。

2.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的管理能力,保障食品安全全程可视化控制、监控与追溯。

3.可以全面监控种植养殖源头污染、生产加工过程的添加剂以及有害物质、流通环节中的安全隐患。

4.以对有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有效评估和科学预警提供依据。 5.数据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实时、准确报送,便于快速高效做更深层次的分析研究。

6.通过网络,消费者可查询所购买食品的完整追踪信息。

五、天津RFID食品追溯管理系统适用领域

本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农、林、渔、牧、副各类食品的安全追溯管理,适用粮油食品、畜禽食品、果蔬食品、水产食品、调味品、乳制品、方便食品、婴幼儿食品、食品添加剂、饮料、化妆品、保健食品等等。

方案解决公司:

摩佰尔(天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博

电话:022-58268865 传真:022-58218278 邮箱:77095609@qq.com 网址:http:// 服务QQ:77095609

第6篇:RFID典型应用案例

作者: 范立 日期: 2009-01-15 【内容导航】

第1页:RFID典型应用案例 第2页:RFID典型应用案例

文本Tag: 方案案例

【IT168 信息化】

1.高速公路自动收费及交通管理

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是RFID技术最成功的应用之一。目前中国的高速公路发展非常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而高速公路收费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交通堵塞,收费站口,许多车辆要停车排队,成为交通瓶颈问题;二是少数不法的收费员贪污路费、使国家损失了相当的财政收入。RFID技术应用在高速公路自动收费上能够充分体现它非接触识别的优势。让车辆高速通过收费站的同时自动完成收费。同时可以解决收费员贪污路费及交通拥堵的问题。 一般来说对于公路收费系统、车辆的大小和形状不同、需要大约4米的读写距离和很快的读写速度、也就要求系统的频率应该在900M Hz和2500MHz。射频卡一般在车的挡风玻璃后面。现在最现实的方案是将多车道的收费口分两个部分:自动收费口、入工收费口。天线架设在道路的上方。在距收费口约50-100米处,当车辆经过天线时,车上的射频卡被头顶上的天线接收到,判别车辆是否带有有效的射频卡。读写器指示灯指示车辆进人不同车道,人工收费口仍维持现有的操作方式,进入自动收费口的车辆,养路费款被自动从用户帐户上扣除,且用指示灯及蜂鸣器告诉司机收费是否完成,不用停车就可通过,挡车器将拦下恶意闯入的车辆。

1996年、佛山市政府安装了RFID系统用于自动收取路桥费以提高车辆通过率,缓解公路瓶颈。车辆可以在250公里的时速下用少于0.5毫秒的时间被识别, 并且正确率达99.95%。上海也安装了基于RFID的自动收聚养路费系统。另外两个安装在广州的与上海和佛山的工程不同,广州的工程尝试在开放的高速公路上对正在高速行驶的车辆进行自动收费,通道采用RFID系统。中国有把握改善其公路基础设施, 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应用于高速公路收取养路费的RFID技术没有统-的标准。各个厂家使用自己的专用标准、使得建立全国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时, 情况变得很混乱。

在城市交通方面, 交通的状况日趋拥挤, 解决交通问题不能只依赖于修路、加强交通的指挥、控制、疏导,提高道路的利用率,深挖现有交通潜能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基于RFID技术的实时交通督导和最佳路线电子地图很快将成为现实。用RFID技术实时跟踪车辆,通过交通控制中心的网络在各个路段向司机报告交通状况,指挥车辆绕开堵塞路段,并用电子地图实时显示交通状况。能够使得交通流向均匀,大大提高道路利用率。还可用于车辆特权控制,在信号灯处给警车、应急车辆、公共汽车等行驶特权;自动查处违章车辆,记录违章情况。另外、公共汽车站实时跟踪指示公共汽车到站时间及自动显示乘客信息,给乘客很大的方便。用RFID技术能使交通的指挥自动化、法制化,有助于改善交通状况。

2.门禁保安

将来的门禁保安系统均可应用射频卡,一卡可以多用,比如作工作证、出入证、停车卡、饭店住宿卡甚至旅游护照等等,目的都是识别人员身份、安全管理、收费等等。好处是简化出人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安全保护。只要人员佩戴了封装成ID卡大小的射频卡、进出入口有一台读写器,人员出入时自动识别身份,非法闯人会有报警。安全级别要求高的地方、还可以结合其它的识别方式,将指纹、掌纹或颜面特征存入射频卡。1996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安全机构采用射频卡结合生物测定学技术作为保安系统中的一种,运动员和官方人员随身携带含有自己手掌信息的射频卡,当他们在要进入某一安全区的,必需将其右手搁在扫描器上,只有该人同系统根据其手信息在安全库中检索出的三维图象一样,并且同其本人所携带的卡片上信息一致方可进入该区域,由于卡和携卡人是唯一联系的, 所以只有卡主人才可使用自己的卡。 而卡丢失、偷卡和借卡使用都构不成对安全的威胁。

公司还可以用射频卡保护和跟踪财产。将射频卡贴在物品上面如:计算机、传真机、文件、复印机或其它实验室用品上,该射频卡使得公司可以自动跟踪管理这些有价值的财产,可以跟踪一个物品从某一建筑离开,或是用报警的方式限制物品离开某地。 结合GPS系统利用射频卡,还可以对货柜车、货舱等进行有效跟踪。

3.RFID卡收费

国外的各种交易大多利用各种卡来完成,而在我国普遍采用现金交易,现金交易不方便也不安全,还容易出现税收的漏洞、目前的收费卡多用磁卡、IC卡,而射频卡也开始抢占市场,原因是在一些恶劣的环境中、磁卡、IC卡容易损坏、而射频卡则不易磨损、也不怕静电及其它情况。同时射频卡用起来很方便、快捷。甚至不用打开包、在读写器前摇晃一下,就完成收费。还可以同时识别几张卡.并行收费。比如公共汽车上的电子月票.我国大城市的公共汽车异常拥挤、人员素质差、环境条件差,一般在国外还较有效的收费系统在国内就无法使用。射频卡的使用有助于改善这个情况。

又比如会员制收费卡、职工就餐卡、商店收费、电话卡、储蓄卡等等均可使用射频卡。射频卡上有内存分区,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安全级别、可以在各种的应用中使用,互不干扰,而未来的发展必将各种卡的应用统一到一张卡上,个人手持一张卡就可以各处使用。

4.生产线自动化

用RFID技术在生产流水线上实现自动控制、监视,提高生产率,改进生产方式、节约了成本,举两个例子以说明在生产线上应用RFID技术的情况。

用于汽车装配流水线。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在装配流水线上应用射频卡以尽可能大量地生产用户定制的汽车。宝马汽车的生产是基于用户提出的要求式样而生产的:用户可以从上万种内部和外部选项中选定自己所需车的颜色、引擎型号还有轮胎式样等要求,这样一来,汽车装配流水线上就得装配上百种式样的宝马汽车、 如果没有一个高度组织的、 复杂的控制系统是很难完成这样复杂的任务的。宝马公司就在其装配流水线上配有RFID系统,他们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射频卡,该射频卡上可带有详细的汽车所需的所有要求,在每个工作点处都有读写器,这样可以保证汽车在各个流水线位置处能毫不出错地完成装配任务。

Motorola、SGSThomson等集成电路制造商在竞争激烈的半导体工业中采用了加入了射频识别技术的自动识别工序控制系统。半导体生产对于超净的特殊需要,使得RFID应用在此非常理想,而其它自动识别系统,如条形码在如此苛刻的化学条件和超净要求下就不适用。

晶片是集成电路生产的关键。一片8英寸的晶片可以制造出100~1000个芯片。假如每片芯片零售价为$100,那么一片晶片上所包含的芯片价值至少就是$10000。一个晶片容器可装25个晶片,四个晶片容器可同时进行处理、那么一次误操作造成的损失就达$1000000。 显然,跟踪每个晶片容器并消除误操作是非常必要的。

在一个超净车间里、通常能有800位点.晶片容器要从一处位点移动到下-一位点。有时,晶片会因进入了错误的堆而造成损失。射频识别系统将核查晶片堆、设备、工序和操作人员。如果其中任何一项的身份不对,设备将不能开始工作,同时向操作人员显示指示。

5.仓储管理

将RFID系统用于智能仓库货物管理,RFID完全有效地解决了仓库里与货物流动有关的信息的管理,它不但增加了一天内处理货物的件数还监看着这些货物的一切信息,射频卡是贴在货物所通过的仓库大门边上,读写器和天线都放在叉车上、每个货物都贴有条码、所有条码信息都被存储在仓库的中心计算机里、该货物的有关信息都能在计算机里查到。当货物被装走运往别地时,由另一读写器识别并告知计算中心它被放在哪个拖车上。这样管理中心可以实时地了解到已经生产了多少产品和发送了多少产品,并可自动识别货物,确定货物的位置。

点此发表你的看法>>【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6.汽车防盗

这是RFID较新的应用。由于已经开发了足够小的射频卡、能够封装到汽车钥匙当中含有特定码字的射频卡,在汽车上装有读写器。当钥匙插入到点火器中时,读写器能够辨别钥匙的身份。如果读写器接收不到射频卡发送来的,特定信号、汽车的引擎将不会发动。用这种电子验证的方法、汽车的中央计算机也就能容易的防止短路点火。目前欧洲的丰田汽车、福特汽车和Mitsubishi汽车公司、韩国汽车制造商 Hyundai等在它的欧洲车型中也应用射频卡在欧洲和美国出售的汽车中用于防盗。目前全世界已经有大约数百万辆汽车装有该防盗系统。

另一种汽车防盗系统。司机自己带有一射频卡,其发射范围是在司机座椅45~55厘米以内。读写器安装在座椅的背部。当读写器读取到有效的ID号时,系统发出三身呜叫,然后汽车引擎才能启动。该防盗系统还有令一强大功能。倘若司机离开汽车并且车门敞开引擎也没有关闭的话,这时读写器就需要读取另一有效ID号,假如司机将该射频卡带离汽车,这样读写器不能读到有效ID号、则引擎会自动关闭同时会触发报警装置。同样这种射频卡也可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的防盗。

射频卡可应用于寻找丢失的汽车。在城市的各主要街道路线处埋设RFID的天线系统,只要车辆带有射频卡,则在路过任何天线读写器时、该汽车的ID号和当时时间都将会被自动记录,并被返回到城市交通管理中心的计算机中,除了城市街道埋设天线外,警察还开动若干辆带有读写器的流动巡逻车,以更加方便地监测车辆的行踪。如果车辆被盗,就将很方便快捷地被找回,在巴西的圣·保罗市已经使用这样的系统。

7.防伪

伪造问题在世界各地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在中国大量伪造产品充斥市场将会沉重打击民族工业。现在应用的防伪技术如全息防伪等技术同样也被不法分子伪造。

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在防伪的领域有它自身的技术优势。防伪技术本身要求成本低,但是却很难伪造。射频卡的成本就相对便宜,而芯片的制造需要有昂贵的芯片工厂,使伪造者望而却步。射频卡本身具有内存, 可以储存、修改与产品有关的数据、利于销售商使用; 体积十分小、便于产品封装。象电脑、激光打印机、电视等等产品上都可使用。

建立严格的产品销售渠道是防伪问题的关键。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厂家、批发商、零售商之间可以使用唯一的产品号来标识产品的身份。生产过程中在每样产品上封装入射频卡,卡上记载了唯一的产品号。批发商、零售商用厂家提供的读写器就可以严格检验产品的合法性。

利用这种技术不能改变现行的数据管理体制。唯一的产品标识号完全可以做到与已用数据库体系兼容。

有关防伪的应用请参考《中国防伪》2000年6月号46页〈加拿大射频识别防伪及应用〉。

8.电子物品监视系统

(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EAS) 这系统的目的是防止商品盗窃。 系统是基本配置的RFID、内存容量仅为1比特,即开或关。 它是基于从1930年就已知道的磁性物质的特性,有四种主要技术:微波、磁场、声磁、射频。系统包括贴在物体上的射频卡,和商店出口处的扫描器,射频卡在安装时被激活,它在激活状态时接近扫描器将会被探测到,这样就会报警。货物购买之后,射频卡由销售人员用专用工具拆除(典型的是在衣服店里),或者射频卡可以用磁场来使其失效或破坏射频卡本身的电特性。EAS系统已被广泛的使用。据估计每年消耗六十亿套。

9.畜牧管理

这个领域的发展起步于赛马的识别,是用小玻璃封装的射频卡植于动物皮下,提供赛马的识别。射频卡大约10MM长,内有一个线圈,约1000圈的细线绕在铁氧体上,读写距离是十几个厘米。从赛马发展到了标识牲畜。牲畜的识别提供了现代化管理牧场的方法。

10.火车和货运集装箱的识别

在火车运营中使用RFID系统有个很大的优势在于火车是按既定路线运行。所以肯定要通过设定的读写器的地点。通过读到的数据,能够得到火车的身份、监控火车的完整性,以防止遗漏在铁轨上的车厢发生撞车事故,同时在车站能将车厢重新编组。起初的努力是用超音波和雷达测距系统读出车厢侧的条码,现在被RFID系统取代,射频卡一般安在车厢顶边,读写器安在铁路沿线,就可得到火车的实时信息及车厢内装的物品信息。

11.运动计时

在马拉松比赛中,由于马拉松比赛人员太多,有时第一个出发的同最后一个出发的人离开起跑线能相隔40分钟、如果没有一个精确的计时装置会造成不公平的竞争。射频卡应用于马拉松比赛的精确计时。运动员在自己的鞋带上很方便地系上射频卡,在比赛的起跑线和终点线处放置带有微型天线的小垫片,当运动员越过此垫片时,计时系统接收运动员所带的射频卡发出的ID号,并记录当时的时间。这样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起始和结束时间,不带有不公平的竞争可能性了。在比赛路线的中如果每隔5公里就设置这样的垫片,也可以很方便地记录运动员的阶段跑所用时间。 该装置用于1995年以来各大型的马拉松比赛,有1995的柏林马拉松、1996的洛山玑马拉松、1996伦敦马拉松、1996的柏林马拉松、1996亚特兰大夏季奥林匹克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等。

RFID还可应用于汽车大奖赛上的精确计时。读写器连接到跑道下面一系列的天线,射频卡安装到车前、就在天线的上方。当赛车越过起跑线时,赛车的ID号和时间被计时记录,并存储到中心计算机内,这样到比赛结束时,每个参赛选手将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点此发表你的看法>>【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第7篇:RFID技术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中的应用

一、概述:

利用RFID技术进行高速公路自动收费应用上,非常能体现出RFID的优势。代替了原来手工和计算机辅助收费的低效率的收费系统,利用RFID远距离快速度识别的特性,车辆可以高速通过,完成自动收费,解决了原来收费成本高、管理混乱以及停车排队引起的交通拥堵等问题。实践证明,大多数的RFID系统是安全、稳定、可靠的,能取得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背景: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简称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不停车收费系统,是指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入(入口)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帐户上扣除相应资金(出口),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但存在众多问题,如:

人工收费或计算机辅助收费,人工识别,收费时间长,费额计算无监督,车辆通行慢。

收费设施收费技术的落后,城市入口的收费站形成交通的瓶颈,造成不好的形象。  车辆通行缓慢,停车次数多,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增加。

三、系统设计

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自动识别RFID电子标签,无障碍通行,实时监控,高效、准确的管理。该系统由电脑、管理软件、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控制箱、道闸和地感线圈组成。系统能实现自动检验、登记、放行等功能。

每辆汽车在档风玻璃内放置一块记录本车基本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银行卡大小),在道口进出口上安放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同时配置道闸和地感线圈。当带有RFID电子标签的车辆进入地感线圈时,地感线圈得到信号,同时RFID阅读器也读到RFID电子标签的信号,光学识别系统识别车的车牌,如果是合法的,就发出信号,打开道闸, 允许车辆通过。另外,自动识别系统读取电子标签中的用户费用信息、车型信息和入口车道信息进行收费计算,并向用户显示有关收费状态信息后给予放行。如果有非法用户强行通过专用车道,可进行车牌抓拍,生成违章记录,便于事后处理。此时车辆只要适当减速,不需要停车,也不需要伸手刷卡,就可以顺利通过道口。

四、系统功能及优势:

1、自动识别,无需停车

利用RFID技术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中的应用,利用RFID远距离自动识别的特性,进行通信的时候能够互不干扰,使得标签在有限的功率范围内进行可靠的通信,增加系统的稳定性,车辆只要适当减速,不需要停车,也不需要伸手刷卡,就可以顺利通过道口。

2、信息档案管理

利用RFID电子标签的唯一ID性质,和后台数据库进行绑定。所有的信息,包括用户资料,收费信息、车辆通行的情况等,都会记录并形成信息档案。并且收费站能通过通信网络和收费分中心与收费管理中心进行联系,方便管理维护电子标签所牵引的账户信息。

3、统计图分析

本系统根据记录、统计信息,提供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和图表。收费管理中心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各种收费站以进行数据交换及管理。管理中心查看一些缴费情况,入账情况、各路段车辆的流量情况。对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归档、存储,并打印各种报表。

4、交通监管与管理

网络化系统保证了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更新,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路段控制中心能够将系统定义的黑灰名单及时传递到各个收费站出入口,实施对欠费车辆的告警提示,对不法车辆进行拦截、抓拍或报警等操作。能够将各种费率表及时下发至各个收费站点,能够及时了解整个路网的动态信息,及时发现路网的拥塞或其他异常情况。

5、环保节能,塑造更好形象

利用RFID技术实现不停车通过,改变了传统的车辆通行缓慢,停车次数多,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增加的方式。更加的节能环保,从而收费站也会受到很好的社会评价,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8篇:RFID技术相关应用调研

一、RFID的特点及应用

1.

什么是RFID?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

Fication的缩写,即无线射频识别。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等。

RFID系统组成: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RFID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俗称电子标签或智能标签;读取器/读写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线(Antenna):在RFID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一套完整的系统还需具备: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

RFID电子标签:有源标签,无源标签,半有源半无源标签。

RFID工作原理: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RFID技术:RFID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2.RFID技术的应用:

短距离射频识别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

长距射频识别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

1、在零售业中,条形码技术的运用使得数以万计的商品种类、价格、产地、批次、货架、库存、销售等各环节被管理得井然有序;

2、采用车辆自动识别技术,使得路桥、停车场等收费场所避免了车辆排队通关现象,减少了时间浪费,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及交通运输设施的通行能力;

3、在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上,整个产品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均被置于严密的监控和管理之下;

4、在粉尘、污染、寒冷、炎热等恶劣环境中,远距离射频识别技术的运用改善了卡车司机必须下车办理手续的不便;

5、在公交车的运行管理中,自动识别系统准确地记录着车辆在沿线各站点的到发站时刻,为车辆调度及全程运行管理提供实时可靠的信息。

RFID电子标签的技术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典型应用:动物晶片、门禁控制、航空包裹识别、文档追踪管理、包裹追踪识别、畜牧业、后勤管理、移动商务、产品防伪、运动计时、票证管理、汽车晶片防盜器、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等等。

3.

电子标签RFID七大特点:

传统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RFID有以下优势:

1.快速扫描

条形码一次只能有一个条形码受到扫描;RFID辨识器可同时辨识读取数个RFID标签。

2.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

RFID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此外,RFID标签更可往小型化与多样形态发展,以应用于不同产品。

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

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RFID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此外,由于条形码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装纸箱上,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折损;RFID卷标是将数据存在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损。

4.可重复使用

现今的条形码印刷上去之后就无法更改,RFID标签则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

5.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

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而条形码扫描机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才可以辨读条形码。

6.数据的记忆容量大

一维条形码的容量是50Bytes,二维条形码最大的容量可储存2至3000字符,RFID最大的容量则有数Mega

Bytes。随着记忆载体的发展,数据容量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未来物品所需携带的资料量会越来越大,对卷标所能扩充容量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7.安全性

由于RFID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

近年来,RFID因其所具备的远距离读取、高储存量等特性而备受瞩目。它不仅可以帮助一个企业大幅提高货物、信息管理的效率,还可以让销售企业和制造企业互联,从而更加准确地接收反馈信息,控制需求信息,优化整个供应链。

二、应用领域概况

1.图书馆中的应用

图书管理是RFID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图书馆是图书管理需求最为集中的应用场所。据调研分析,目前全国共有1万多家图书馆,且大多数图书馆已经从纯手工管理方式过度到了采用条形码识别、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虽然采用了许多现代化技术,但还是有许多问题困扰着图书馆的管理及工作人员。

通过系统的需求调研,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图书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现电子表情的转换

(2)

实现图书自助借还

(3)

实现图书快速盘点

(4)

实现图书快速查找

(5)

实现错架图书快速整理

(6)

实现RFID安全门禁

(7)

实现与现有系统无缝连接

2.食品监管中的应用

在食品供应链中将全面运用RFID电子标签技术,实现食品的安全信息全程溯源。进入园区的蔬菜、水果、水产品、蛋等初级产品及配送的餐饮半成品等,包装袋上都将戴上RFID标签,这个标签会储存种植养殖企业或生产单位、品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在专供食品的物流货车上也配备相应的RFID设备,对装载冷藏、冷冻食品的车辆配备RFID等温度连续监控设备。在食品进入园区时,工作人员通过手持式RFID读取器,就能在现场快速追溯食品和原料的来源。

3.服装行业的应用

RFID技术在服装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收到服装企业主的重视,通过RFID技术提供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库存转转率,减少缺货损失,提升门店的消费体验.

通过RFID技术基本上为服装行业带来四大类的利益:

1.

快:物流效率快,货品交接点数快,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2

.准:数据准,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对服装的流通数据采集准确

3.

防:通过嵌入RFID芯片到服装内部,实现防窜货和防伪功效,而且还提高物流效率。

4.

服务:通过RFID智能商店,提高消费者体验,通过互动,更多商品的展示,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来

提高服务水平,提升门店销售额。

4.物联网中的应用

RFID中的射频模块是物联网的基础,RFID的应用是物联网的核心。射频识别技术的优势很明显,它可以容纳大量数据信息,能反复修改,读取速度快,识别的功能、效率也能得到大大的提升,可以同时远距离识别多个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受恶劣的环境影响,且安全性好。从理论上说,装上射频标签后,全世界的物品都将拥有独一无二、功能强大、非接触快速读取的“身份证”。

正是因为这个特征,它可以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如物流过程中物流追踪,信息自动采集,仓储应用,港口应用,快递;商品的销售数据实时统计、补货、防盗;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质量追踪、自动化生产;旅客机票,行李包裹追踪;车辆管理、人员进出;物流管理、资产跟踪识别、产品核心组件跟踪识别、产品核心组件的生命周期管理等各个领域,RFID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将极大的推动物联网的应用,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

5.车辆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停车场系统性能特点如下:

(1)采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和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控制准确。

(2)采用远距离智能识别标签技术,防伪性能良好。停车的车辆拥有一个唯一序列号的标签卡,该序列号不能更改。多重加密技术,唯一识别,无法仿制。而且只有该系统发行认可。

(3)非接触式智能标签卡使用时无机械接触动作,远距离感应通讯,无方向性,卡片可以在读写器的远距离读卡范围内,在车辆不停车的同时就可以完成读卡的操作,方便用户的使用。

(4)道闸根据车辆的通行情况自动升起和降落,并具有防砸车功能。

(5)停车收费由计算机统计和确认。

(6)采用计算机网络和收费软件相结合的方法,防止了非法的修改和越权查阅资料。

(7)管理计算机和各个收费计算机可以实现实时通讯,并且管理计算机具有外接接口,网络扩展性强。

(8)采用标准的工业控制系统结构,可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组织不同系统的配置,方便灵活。

(9)安装、调试、维护简单方便,易于更换及检修。

(10)整个系统性能稳定,使用可靠。

三、案例分析

医院智能管理系统(RFID行业应用案例)

目前,医院管理还是不够人性化和智能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患者病情加重,当病人出现突发病情,而病人当时不知情的情况下,病人的体温出现变化

2.

医疗服务的迟延,当所需的医生不能及时找到时,其病房会引起闲置并导致伤患抢救时机的丧失

3、有些病患者未经允许擅自离开病房或者进入其他区域所引起的对其自身和他人的疾病威胁,没有形成对病人的定位管理

4、没有智能化的病人监督体系,对病人的治疗程序没有完整明确的记录过程。如病人治疗到哪一阶段了,该服药了有没有发出提醒信号,护士的护理是不是合乎病人病情发展的要求

5、妇产科母婴的鉴定,有时会发生阴差阳错抱错婴儿的事情,也有偷盗婴儿的事情发生等

针对目前医疗行业客观存在的上述需求,苏州木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近期推出了基于有源RFID技术的“病人实时监控系统”。将采集到的人体温度数据持续记录在有源电子标签内,对病人进行细致地、实时地管理。

2、RFID系统工作原理简图

主要工作流程:

3、给每个病人佩戴相关的RFID电子标签卡,该卡的信息和病人的相关信息具有唯一性的对应,其主动向外界发出信号,当信号被病房附近装设的相关读卡器读到,然后通过各种传输方式(RS485以太网等)将信号传到医院后台管理中心,通过查看管理中心数据库病人的病情记录信息,就可以对别人的信息了如指掌,一清二楚。还有,对病人的实时监控以及区域定位,因为每个病人都佩戴有标示自己唯一性身份的RFID标签卡,而医院随处都安装有RFID远距离读卡器,也就是病人的一举一动,出行轨迹等所有信息都随时在监控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实时监控全程跟踪的目的。在母婴鉴定,婴儿防盗方面,会有相关唯一性标签对应关系以及权限设置即时报警提示功能。

3.智能医院管理系统示意图

示意图中,读卡器是安装在医院不同角落的,根据具体情况而设立的。当然,读卡器可以是固定读卡器,根据功能需求也可以使用手持式PDA读卡器。病人所佩戴的标签卡也有各种形式的,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一、系统介绍

1、系统组成

电子标签:

ML-T系列的有源射频卡,识别距离范围是2-80M,工作方式是主动式的。是能呼叫的,比如按一下按钮医生就知道那个病人呼叫。

固定读卡器:由木兰自主研发生产的ML-M系列远距离全向性读卡器,用来自动读取射频卡的信息。每个病房安装一个。

监控软件系统:由电脑和软件系统组成。

二、方案介绍

1、病人的区域定位管理

因为给每一个病人都发放一个可以代表自己唯一性身份的标签卡,该卡不断主动地向外界发出信号,而医院到处都安装有RFID远距离读卡器,这样病人的活动都在系统监视的范围内,而读卡器是有编号的,也有固定的位置的,当病人出现在某一个位置时会被附近相关的读卡器读到,根据读卡器的位置可达到对病人区域定位的效果。

当然,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会设置病人的活动范围,当病人离开病房或到了不该到的地方时,通过管理软件相关权限的设置,系统会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这样,病人的区域定位管理便可实现。

2、母婴管理体系

母婴对应:

当婴儿出生之后,也会给婴儿佩戴一个可以标示唯一性身份的标签卡,考虑到婴儿抱错以及被窃等问题,该标签设置成防水放拆型的,当有人强制拆掉时会发出报警信号,而且,婴儿的标签卡信息和母亲的信息具有一一对应性,要确定是不是抱错了婴儿,只需在管理中心数据库对比母婴的标签卡信息就可以了,这样,婴儿和母亲有了对应关系,可以避免婴儿抱错事件的发生。

婴儿防盗:

因为每一个婴儿都有自己的标识卡,该卡不断向外界发出信息,因此,和其他病人一样,婴儿也时时刻刻处于被监控的状态,这样,对智能管理系统软件的设置,当婴儿离开被指定的某一区域时,系统会发出报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作出反应采取措施。当然,当母婴完全康复出院时,通过管理系统解除报警让母婴正常的离开医院。

3、病人日常护理监护

通过RFID标签,远距离读卡器以及后台管理中心这一系列的过程,对病人病情的发展,诊断,医疗,护理都有一个全程的记录,而且,每一个病人的情况都会在管理系统数据库中有详细的记录和实时的更新,这样会做到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全程的智能化的监护,人性化的管理。如病人的医疗进行到哪一阶段了,到服药的时候了提醒病人服药,病人该服哪方面的药了,还有及时通知病人医疗费用余额等都有全程的掌控,这样,对病人的治疗,护理更加条理化,清晰化,合理化,安全化,智能化,人性化。

三、系统特点和优势

1、产品特点

远距离:阅读距离10米以内轻松实现。由于按考勤地点的实际情况,读卡距离可设定;

运行稳定:有源卡阅读距离稳定,不易受周边环境影响。使用频道隔离技术,多个设备互不干扰;

支持高速度移动读取:标识卡的移动时速可达200公里/小时。;

高可靠性:环境温度-40℃-85℃内能完全正常运行(MTBF≥70000小时),尤其是在北方低温和南方高温状态下更显优势,可以有效抵抗恶劣环境下空气中的高粉尘和污染物以及阴雨等环境下,能够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安全性:加密计算与认证,确保数据安全,防止链路与数据破解;

高抗干扰和防雷设计:对现场各种干扰源无特殊要求,满足工业环境要求,安装方便简单,全球开放的ISM微波频段,无须申请和付费;

超低功耗:使用寿命长,平均成本低,并且对人体安全、更健康,无辐射损害。可配置微波模块工作方式,发射功率可调;

多识别性:可以同时识别200个以上标示,如果现场有多与200个以上的标示,我们有办法进行处理。

2、系统优势

●利用RFID技术,完全智能化的系统,轻松的解决了医院经常会发生的婴儿调换以及婴儿被盗事件;

●完全自动化的系统,实现了病人在医院的全程监控、区域定位管理、安全提示等智能化的功能;

●使医院的服务、管理有序化、明了化、清晰化;

●智能化的软件系统,实现智能化的医院管理服务体系,所有功能的实现只在RFID硬件以及软件系统的强力配合下,完全自动化的实现;

●智能化的医院管理,可以提高医院在当地的知名度,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

四、RFID技术发展史

1.RFID在我国的发展

本世纪初,RFID已经开始在中国进行试探性的应用,并很快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2006年6月,中国发布了《中国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标志着RFID的发展已经提高到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层面。2008年底,中国参与RFID的相关企业达数百家,已经初步形成了从标签及设备制造到软件开发集成等一个较为完整的RFID产业链,

2008年中国RFID相关产值达到80亿元左右,并将在未来5-10年保持快速发展。

RFID应用的推广和市场的扩大而逐步降低,RFID的应用将会从目前的托盘或整箱的货物跟踪逐步扩展到单品货物跟踪的水平。最后,从产业供应链角度看,国家目前提倡的产业升级,就是要使中国企业多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利润产品,而这些领域,正是RFID用武之地。产业升级将带动中国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逐步由单体企业竞争上升为产业供应链的竞争。现在,一批国产RFID企业,如:创羿科技、远望谷、上海华虹、维深集团....迅速发展壮大.在未来几年,我们会看到,RFID的实施将摆脱仅仅由单个企业实施的窘境,而展现为企业所在整个供应链的协同实施,RFID的益处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阻碍了RFID在我国的发展的因素

首先,是我国企业总体信息化水平不高,阻碍了RFID充分发挥其作用。RFID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手段,其基本功能是实现数据的精准快速采集。这些数据采集后,必须经过进一步的对比分析处理,才能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总体成本的作用。也就是说,RFID的实施,往往需要企业信息化达到一定水平,使RFID系统与企业既有的ERP、CRM等信息集成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其次,RFID实施成本还比较高,使很多企业望而却步。不仅仅对中国企业,即便对西方企业,RFID的高成本也是一个巨大障碍。

正如前文所言,RFID的基本技术原理在60几年前就产生了,但直到上世纪后期,RFID的应用才逐步推广到民用领域,正是高成本阻碍了RFID技术的实际应用。

目前在国内,一张RFID标签一般都在1元以上,ETC的车载单元要400多元,高成本使得RFID的投资回报具有很大风险,使其应用大多局限于高价值或高利润商品领域。

再次,行业标准尚未统一,贸然实施会带来不确定风险。尽管RFID起源很早,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中国在标准制定领域起步较晚,由于关乎各国经济利益,相信标准之争还会持续一定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贸然投入,必然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风险。蓝光获得DVD标准之争的胜利,给HD-DVD阵营带来的巨大伤害,是处于标准之争产业里的企业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这也是很多企业对实施RFID抱观望态度的原因。

最后,我国产业供应链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也阻碍了RFID的实际应用。与西方企业相比,由于技术和管理处于劣势地位,我国大多行业都存在过度竞争,价格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这就使得很多制造企业利润率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产业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往往博弈大于合作。

而RFID技术只有在整个供应链上协同实施,实现供应链信息透明和分享,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RFID的作用,这在目前情况下还很难做到。

另外,实施RFID的一个主要益处是节省人工成本,沃尔玛称RFID每年为其节省数十亿美元的人力成本开支,而中国较低的工资水平也使得很多企业没有积极性去实施RFID技术。

14电商(合作)

第9篇:RFID基础知识与典型应用

一、何为RFID?

在20世纪中,无线电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奠定了射频识别RFID的理论基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RFID技术理论日趋成熟,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从概念上来说,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1、RFID组成

RFID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标准是EPC标准,它将RFID系统分成了四个层次,包括物理层、中间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是整个系统的物理环境构造,包括标签、天线、读写器、传感器、仪器仪表等硬件设备。

中间层是信息采集的中间件和应用程序接口,负责对读卡器所采集到的标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预处理,然后将信息传送到网络层或应用层的数据接口。

网络层是系统内部以及系统间的数据联系纽带,各种信息在其上交互传递。

应用层则是EPC后端软件及企业应用系统。在明晰的系统层次上,EPC标准还统一了数据的报文格式,并规范了输出传输流程。这样,RFID系统的部署就会变的严谨有序。

通常我们所说的RFID产品处于物理层,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包括:

◆ 射频标签(或称射频卡、应答器等)

射频标签也可称作射频卡,它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含有物品唯一的标识体系,包含著一系列的数据和信息,比如产地,日期代码和其他关键的信息等,这些信息储存在一个小的硅片中,利用阅读器,可以及时方便的了解精确的信息。射频标签能储存从512字节到4兆不等的数据,由系统的应用和相应的标准决定,射频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等。

按照不同的方式,射频卡有以下几种分类:

表1. 射频标签的分类

◆ 射频阅读器

在RFID系统中,信号接收设备一般叫做阅读器(或读卡器)。阅读器的基本功能就是提 供与标签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在RFID相关产品中,读卡器的含金量是最高的,因为它是半导体技术、射频技术、高效解码算法等多种技术的集合。

阅读器从外形上大体上可分为手持式或固定式,从工作方式来看,阅读器种类也非常的繁多,按工作频率可分为超高频、高频、低频阅读器,通常低频阅读器的读写距离则不超过0.5米,高频阅读器的读写距离约为1m,超高频阅读器读写距离通常在1~10米,而读卡器的读写距离通常还会受到环境干扰以及读卡器的稳定性等影响而有所改变,此外,若采用有源标签,则读取距离可达到100米。按配置可分为带CPU、预装操作系统的PAD阅读器与普通阅读器;按传输方式可分为无线或者是有线阅读器等。

◆ 射频天线

射频天线主要用来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RFID系统中包括两类天线,一类是RFID标签上的天线,和RFID标签集成为一体;另一类是读写器天线,既可以内置于读写器中,也可以通过同轴电缆与读写器的射频输出端口相连。目前的天线产品多采用收发分离技术来实现发射和接收功能的集成。天线在RFID系统中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在实际应用中,天线设计参数是影响RFID系统识别范围的主要因素。高性能的天线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还需要根据应用环境的特点对方向特性、极化特性和频率特性等进行专门设计。在选择天线的时候的主要考虑:天线的类型;天线的阻抗等。

2、RFID工作原理

简而言之,在工作时,RFID读写器通过天线持续发送出一定频率的信号,当RFID标签进入磁场时,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随后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将数据传输到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的数据处理。

图1. RFID组成及工作原理

3、RFID应用的领域

表2. RFID领域及应用

二、RFID在我国发展应用之现状

RFID技术在国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ABI公司根据预测,预计到2013年全球RFID规模将达到98亿美元,2003-201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在我国,在RFID技术与应用的标准化研究工作上已有一定基础,2006年6月9日,科技部等十五部委制定出台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此外,依据ISO/IEC 15693系列标准已经基本完成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参照ISO/IEC 18000系列标准制定国家标准的工作已列入国家标准制订计划。

但是,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我国在RFID产业上发展较晚并较为落后。在超高频RFID方面,产品的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国外公司的手中,国外公司占有绝对的优势;不过,在低频领域,我国由于发展较早,技术较为成熟,产品应用广泛,已具有了与国外产品一决高下的能力,在市场上处于完全竞争状况。另外,国内低频读写器生产加工技术非常完善,生产经营的企业很多,也有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

应用方面,在交通、物流、防伪、制造、零售、煤矿等等行业,都有RFID技术的身影,虽然某些应用还不是特别的完善,但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与推进下, RFID技术在我国将会全面开花,得到更多、更完善的应用。

三、RFID能为制造企业带来什么?

在制造业,RFID,归根结底,可以看做一种数据采集方式,而目前很多制造企业已经采用了条码技术来进行数据的采集,并结合MES、ERP等信息化软件,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管理。而很多企业不禁会问,既然条码应用已十分的成熟广泛,为什么还要使用RFID技术呢? RFID技术,实时数据采集的必要手段

传统企业在数据采集时通常使用条码标签,但条码标签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在识别速度、读取精度、使用环境等方面存在种种限制,关键在于,数据采集后并不能实时的反馈到相关人员。而RFID技术通过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射频通信,能快速的识别目标对象并且获取其包含数据,将生产现场信息及时准确的采集,赋予企业相关的跟踪能力和实时控制能力,减少人为错误,帮助企业在实际提高效率和利润的同时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和法规要求。

RFID数据采集方式能为制造企业带来的便利:

1)在及时采集各个加工工序的人员与工时信息的基础上,可以获取准确的实际生产成本信息。 2)通过及时反馈加工质量和设备信息,可以实现整个车间生产过程的可视化,从而实现制造过程的可追溯。

3)RFID技术为及时准确采集车间信息,实现“实时”企业,提供了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表3. RFID与传统条码采集方式之比较

四、制造企业如何正确的选择和使用RFID?

纵然RFID技术有着许多的优点,但面对RFID,企业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仅凭头脑发热便如同一窝蜂的上ERP等信息化软件一样,得不偿失。

在制造企业,RFID技术通常能很好的应用于生产管理、员工管理、仓储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等环节,结合MES等信息化系统,实现实时的控制管理。但由于RFID厂商的参差不齐,或者企业对于RFID概念的理解偏差,在某些企业,RFID应用也走进了种种误区。以下,将为您剖析,何种RFID解决方案才是您的企业最需要的呢?

1、有线 or 无线?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顾名思义,RFID数据的采集,是通过无线的识别进行的,RFID标签通常附着于物料、生产设备、员工、以及需要采集的物体上,读卡器对标签上的数据进行识别,而识别之后如何实时的传输给生产管理软件比如MES系统,则需要在企业内部进行网络的部属。如上文所说,读卡器可通常分为手持式与固定式,有线读卡器与无线读卡器。手持式的读卡器通常是无线的,固定式的读卡器则有无线与有线两种可选,这时,就需要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 基于有线局域网的RFID解决方案:

图2. 基于有线局域网的RFID解决方案

在该解决方案下,企业可利用现有的有线局域网,将有线读卡器布置于设置好的位置,读取数据通过TCP/IP组网方式,通过交换机连接计算机进行数据交互。有线网络可与公司的局域网融为一体,其优点是可以使用公司成熟的网络,读卡器与中间件之间进行有线通信,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反应迅速,并且没有距离的限制。而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布线较为繁琐,可能会影响工作环境的美观,并且在某些特殊的制造场合,并不适合大量的走线。这种方案通常适合于公司有线网络方便布置的,工位固定,读卡器使用量大、跨地域的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

◆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RFID解决方案: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方案,即RFID设备通过接在计算机上的无线基站以无线通信的方式和计算机进行通信。无线读卡器阅读RFID卡片上的数据信息后,通过无线基站,将数据信息上传到中间件,中间件通过存储过程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对于无线组网方式来说,优点在于读卡器与中间件所在的电脑组网布置灵活,省去布线的麻烦,并且技术成熟、网络容量大,施工快速。相应的,无线组网方式的缺点在于读卡器与中间件之间具有一定距离限制,并且在某些车间环境下易受其他无线信号的干扰,因此,采用无线组网方式的RFID解决方案适用范围虽然比较大,但更适合于其他无线信号干扰少,对工作环境整洁程度要求高的制造企业。

图3.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RFID解决方案

对于无线组网方式,目前的解决方案也存在两种,一种是基于WiFi技术的,另一种是基于Zigbee技术。

WiFi即无线局域网,基于802.11a/b/g/n等协议,也是目前最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 ZigBee是国际标准的工业级网络,基于IEEE 802.15.4协议。是一种经济、高效、低数据速率(<250kbps)、工作在2.4GHz和868/928MHz的无线通信技术。简单的说,Zigbee是一个由可多到65000个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在整个网络范围内,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模块之间可以相互通信,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m无限扩展。主要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

表4. Wifi与Zigbee技术对比

二者相比,ZigBee的特点是低功耗、高可靠性、强抗干扰性,布网容易,通过无线中继器可以非常方便地将网络覆盖范围扩展至数十倍,因此从小空间到大空间、从简单空间环境到复杂空间环境的场合都可以使用。但相比于WiFi技术,Zigbee是定位于低传输速率的应用,因此Zigbee显然不适合于高速上网、大文件下载等场合,更适合某些数据传输量不大的制造企业。制造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RFID在不同环节的使用选择

以上谈了许多关于RFID的技术与适用场合,那么RFID是如何在企业中得到应用的呢?

图4. RFID在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 生产管理:生产环节是制造企业重中之重,生产过程的可控是制造企业进行库存管理、质量管理、员工管理、财务管理等环节的前提,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数据也是构建实时企业必不可少的关键。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部署RFID系统,及时的采集生产信息,是获取实时数据的关键。 采用条码方式采集生产现场的数据在手工计件的基础上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但条码统计信息无法实时,待数据输入至少滞后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其次,条码的信息容量有限,无法监测每个工序的情况,无法反应每个员工的生产情况,责任不能落实到个人,质量管理无法落实到实处,再次,条码对应用环境的要求高,许多场合下并不适用。因此,采用RFID技术来进行生产数据的采集是有效的解决方案。

图5. RFID结合MES进行生产管理

在生产车间,企业可依据生产过程以及关键工位布置合适的数据采集点,安装好读写器,根据生产任务单,将产品的生产过程信息和产品的型号、完成时间等产品信息写入电子标签,附着在在制品框上,随着生产过程流动,来指导整个生产过程。在关键工位对数据进行读取,配合电子看板等在车间实时显示加工状况,结合ERP、MES等信息化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同时,对物料以及员工的识别管理,能帮助企业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管理追溯,出现问题时可以准确的定位到生产责任人,降低企业产品瑕疵率,也可促进售后维修服务的管理。若同一批产品工序相同,可采用只读标签,在制品变成成品下线后,标签可以回收继续使用,当然,企业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擦写标签。通常来说,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电子标签可选用低频无源只读标签,价格低廉,并且相比打印条码方式,成本能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对于工序复杂的制造企业,RFID标签及读卡器的选择,应结合其他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后,再来决定,手持式和固定式读卡器结合,超高频的RFID系统目前在我国大多应用在机械以及汽车等行业。

◆ 员工管理:对于员工管理,比如在服装、玩具等制造企业,可以为每位员工配发识别卡,应用于考勤以及生产过程管理,对物料以及工作流程实时的加工数据采集能方便管理人员了解目前员工的生产工作状态,并且,可以根据员工的加工情况,对成品进行追溯跟踪,工时统计及产品质量的跟踪可以更好的方便企业对员工的绩效情况进行管理。 在员工管理过程中,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来选择RFID卡的性质,低成本的低频无源卡往往更适合于员工管理。

◆ 仓储管理:在企业的仓储管理过程中,RFID技术能发挥极大的作用,以往,仓储管理系统通常使用条码标签或是人工仓储管理单据等方式来进行。但是条码的易复制、不防污、不防潮等特点,和人工书写单据的繁琐性,容易造成人为损失,另外,条码数据采集后,需要再次将数据录入到电脑,不能及时反馈仓库的最新动态,这使得许多制造企业在仓储管理时始终存在着缺陷。企业在引入RFID系统后,可以在RFID标签中写入货物的名称、日期、存放位置等各类信息,并贴在每个物品的包装上或托盘上。这样,读卡器能搞清楚的扫描到托盘上货品的信息,并可以及时的将仓储物流信息反馈到生产加工,指导生产。 在仓储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选择手持式的读卡器,通过无线方式与中间件进行连接,上传至电脑及时获取最新的仓储情况,手持式的读卡器不受人员以及地理位置的限制,具有小型化、便携、使用灵活等特点,目前市场上也有许多带PDA的手持式读卡器供选择,带PDA手持式读卡器具备CPU以及操作系统,数据采集完成后可直接显示在液晶屏幕上,或存储于PDA中,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后端系统平台,某些读卡器还可以对电子标签进行数据写入,功能十分强大。

对于某些小型的制造企业,可以选择工作在低频的RFID系统,读写距离较短,技术成熟,并且价格便宜,但对于大型的制造企业,工作在低频的RFID系统将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应选择工作在高频及超高频,能读取中长距离的读卡器。

◆ 物流管理:企业物流方面,是RFID系统应用最多的领域,制造企业内物流可大体上分为供应链物流与生产系统物流两部分,在企业原材料的采购以及货物入库的过程中,通过在货物或者货箱上面安装RFID标签,阅读器自动识别标签中的数据,不需要打开货物,便知道里面货物的情况,甚至不需要停留,就可以直接完成验收工作,同时将数据记录至数据库,修改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完成物料的入库,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入库的过程中,RFID数据管理系统还会根据标签所标识的货物的体积、大小和类别等,自动的选定库位,将信息返回到入库人员,对货物进行入库存放。结合仓储管理过程,对货物进行准确及时的动态管理。帮助企业减少库存积压,降低运营成本。在此过程中,可以设置超高频的RFID系统来进行管理。

在生产系统物流方面,根据生产任务单,利用RFID技术,快速选取物料出库,更新系统中相关的数据,同时,在生产物料上附着标识这物料信息的电子标签,跟随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中的每道工序。通过各工位设置好的读写器阅读标签信息,依次行进,减少错误率。在工序完成后,某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RFID标签后还可以回收进行再利用,节约以往打印条码打印的成本。

在生产系统的物流过程中,RFID标签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置,RFID读卡器也可按企业实际情况选取。

3、企业应用误区

目前,RFID虽已在许多企业得到了应用,并且有着不错的发展,但还存在着十分巨大的挑战,RFID是提升企业效率的手段,但不是必然的选择,在某些情况下,RFID更适合企业信息化水平应用较高的企业。

同时,随着RFID系统在企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也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某企业使用RFID技术对生产过程的追踪控制,使用RFID标签标识物料以及跟踪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结合MES以及电子看板进行生产过程的远程控制,质量管理,工位协调等工作,从而实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及可控,整个RFID方案设计完整,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在生产线布置了工作在2.45G的超高频RFID系统,使用超高频的RFID卡以及读卡器,而其生产线的数据并不需要长距离的读写,这样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带来成本的增加。

此外,某些企业在上信息化系统时一味求好,喜欢追求国际名厂产品,购买许多带有CPU和操作系统的高配读卡器应用在条码的读写过程中,而这种读卡器,硬件配置极高,且在高频领域,核心技术以及市场大多被国外知名公司占有,导致了读卡器的价格高昂,甚至是国产产品的几十倍。对于企业来说,部署整个企业的RFID系统,这将带来一笔巨额的投资,以及杀鸡用牛刀般的大材小用。

目前,虽然RFID技术发展迅猛,但与条码相比,由于成本、使用环境、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限制,在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取代条码的应用,尽管RFID技术具有很多的优势,但RFID的优势主要建立在信息的采集以及信息共享上,并非所有的RFID实施案例都获得了成功,企业选择时尤其应该慎重。

1)读取精度。RFID标签主要附着在物料托盘和货品集装箱上,但是在某些行业,比如电子制造企业,元器件众多,在生产的快速流转中如何能保证每个标签都能被读取,这是一个函待解决的问题。 2)环境影响。受到车间环境影响,在电磁环境复杂,干扰严重的企业,RFID电子标签的正确读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企业若想实施RFID,需要对在车间进行测试,这样又会影响到生产的顺利进行。 3)实施模式。RFID系统的实施没有通用的模式可以照搬,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应用点和应用需求,除了极少的行业,并没有完整的针对行业具体特征的合适的RFID应用模式和框架,企业选择和实施时缺乏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4)实施成本。从成本来看,目前标签的成本仍是偏高,尤其对于制造行业,什么材料什么工序采用RFID系统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并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说尽,需要进行严密的计划。

5)对业务流程的冲击。适应过程企业选择实施RFID后,对企业业务流程,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RFID技术使得企业管理理念得到创新,企业中很多原本分离的工作实现了功能整合和重组,必然会导致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企业是否能适应这个过程又是一个问题。

6)数据安全。RFID的应用,隐私和安全问题十分重要。RFID标准体系关系到物品信息控制权和RFID产业控制权,RFID技术要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标准体系显得特别重要,目前我国已开始相关标准的制定,相信不久的未来,以上问题也会得到逐步的解决。

总的来说,采用RFID技术结合条码,在一段时间内,将会成为企业首选的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上一篇: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总结下一篇: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