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作文指导

2022-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高段作文指导

小学高段作文有效教学谈

作文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长期以来,小学生的作文多“假”“大”“空”,原因是学生在写作中缺少生活体验,没有从身边的人、事、物入手来写作,故而所写作文也就容易脱离实际,感染力不强。提倡让作文回归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写身边事,颂身边人,这样更能让学生的作文变得具有感染力。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是丰富作文内容,提升学生作文内涵的根本。让作文回归生活,就是要让学生多从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从生活中去找“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让作文富有感染力,能打动人,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多写,写出生活

仔细分析学生的作文不难发现,一是流于形式,多是好词佳句的堆叠,虽然有思路和结构,但内容过于枯燥,没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读起来较为干瘪;二是不懂如何应用生活素材,多是以“流水账”方式记录生活,主题不明、思路不清。从教师教学角度看,多强调如何选定主题、安排思路、精选语句,对生活素材的选择方法指导不足,甚至认为作文只需学生能围绕主题而多用好词佳句即可。如此,学生所写作文自然和生活相脱离,没有了生活味。

让作文回归生活,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真正能“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心”,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以四年级上习作一为例,该课时是围绕“节日”主题展开的,生活中不乏学生喜欢的节日,如“六一儿童节”、“春节”等,甚至学生也可自己设立一个节日。在教学中就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设立自己的节日,如“全家出行日”“读书节”等,学生可自由抒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主题,再写作,所写作文也就会有生活味些。又如五年级上习作二是围绕“小动物”展开的,很多学生家中都有小动物,引导学生回家观察后再写作,写清特点,写清事件,作文就显得更真实。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摒弃以往的应付考试的作文教学方式,尤其不能让学生在考前背范文,而要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和体验,获得对生活的感性认知,再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会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富又生活味,具有真情实感。否则,大话、流水话,只能降低作文的层次。

二、优化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多说,让学生参与

“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问题一直是困扰学生作文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在高段作文教学中,多是“我讲你写”的模式,即教师告诉学生要求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作文,收集作文批阅后讲评。学生在作文中多是接受来自教师所讲的内容,没有丰富的写作体验,自然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写。如五年级下习作一是围绕“观察”主题展开的写作活动,教学中虽然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各种自然景观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没有亲自去观察,难以写出自然景观的特点,只能罗列。

提倡生活化教学,就是要变“我讲你写”为“先观察后写”“先说后动笔”,即在作文前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获得直观的感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收获,共同分享,再动笔写作。如上述案例中,课堂教学前先指导学生选择好观察对象(如夕阳)并仔细观察,观察中做好记录,课堂引导学生以相同对象为小组展开交流活动,说自己的所见和所感,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好思路,确定所观察对象的主要特点,选择相应的观察顺序进行描写或记叙,写作后小组互评修改,这样更利于学生把握对象特点,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或感受,让作文打动人。

在作文课堂中,要多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发言,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说出来,毕竟说是写的基础,在课堂中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表达,学生的写作体验丰富了,再引导学生根据课堂中所交流的主要内容进行写作,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否则,若直接采用任务式的作文,学生难以获得体验,写作中也就找不到话说,作文也就容易变得空洞。

三、紧密联系生活,多写,不断提高

进入高段后(尤其是六年级)作文练习的时间较少,教学中更多的是以检测、考前总复习等方式对学生加强训练。从作文练习方式上看,一是以检测卷上的练习为主,二是以教师布置的作文练习任务为主,方式较为单一。从学生的表现上看,大多学生并不喜欢作文,甚至厌恶作文,写作整体水平不高。

实施生活化练习,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作用,以生活为出发点,以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帮助学生多练、熟练,做到熟能生巧,系统地掌握作文写作方法。首先,要注重以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多写多练。如日记、周记、观察日记等,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而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写作方式进行训练。如景物的描写,引导学生观察后以观察日记的方式进行描写;其次,要注重以活动方式触发学生的写作认清。在语文教学中,可组织作文竞赛、最佳小作家评比、最美作文评选等活动,以丰富的活动来带动学生写作。如班级黑板报中可选登学生的一些优秀作文,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办班级简报。

在作文教学中,不能因为考试而把作文放到次要的位置,尤其是在时间安排上,在引导学生练习材料阅读、识记教材知识点的同时,要腾出时间来让学生练习作文。在方法上要多给予学生指导,要注重以多样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练习,只有多写、多练,学生的作文才能获得进步,作文教学也才会更加有效。

作文是主体借助语言文字来抒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小学高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苏醒。在高段作文中提倡生活化教学,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和感悟,写身边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变得更加真实,富有感染力,让学生作文过程中得到人文素养的培养。

作者:曾贝思

第2篇:小学高段作文有效策略探讨

摘 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从当下的教学模式看,作文教学多,采用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开展写作、进行批阅和评价的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让学生在写作教学中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本片文章将对如何开展小学高段作文有效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一、调动学生写作兴趣

写作教学需要将学生至于主体地位,如果过分依赖教师和在教师的被动作用下开展写作,学生的思维很难得到发展,写作的最终效果不够新颖。但是学生如果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写作,在兴趣的动力推动下,学生的思维活跃,积极主动的积累作文素材,作文便能够更加有创意。所以首先就需要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四年级《我的建议》作文教学中,题目由“春游”展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和春游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和春游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且在他们的写作过程中,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优化作文教学模式

在实践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之间加强讨论,通过讨论明确作文的主题。例如,在五年级课本中《秋天的树叶》这篇文章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秋天的树叶有什么特点?秋天的树叶给人什么样的感受?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让他们更加了解写作目的和事物的特征。

三、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还应该对作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指导。作文结构是作文的核心,没有了结构,内容会变得分散,没有明确的中心主题,学生在组织语言中也会变得没有逻辑。教师可以用提纲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结构,思考如何开头、过度和结尾,以及如何丰富内容。除此之外,还需要让学生掌握具体的作文写作方法。例如在六年级“假期生活”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掌握记叙文。记叙文表现为写人写事,描写人物方面,需要将人物和事件联系在一起,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的进行描写和刻画。

四、写作和阅读的有机结合

阅读和写作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以丰富的阅读体验为基础,阅读能够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他们在自我写作中思维的发散。

五、結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作文教学也应得到更新和优化,本篇文章就小学高段作文有效策略开展探讨,以学生为主体角度提出了优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王晓晨

第3篇:试论小学高段语文作文教学指导方法

摘要:写作是表达,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与心理需求。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学习与积累了一定的字词量,进行了一定的写作学习和训练,但是实际教学活动中,仍然有许多学生感觉到作文写作无从下手,写出的文章没有逻辑性可言,或者以自己主观感受进行写作,内容与表达方式非常随意。基于此,本文就从几个方面对小学高段语文作文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策略;

语文学科知识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尤其是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以及优美词句,学习并掌握写作技能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小学高段语文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研读教学内容以及有效教学方法,并基于教材中的课本特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了解更多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因此,针对小学高段语文作文教学指导方法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增加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优秀的名作名篇,这些广泛流传的优秀文学作品中都表达出了作者深刻情感,运用的词藻寓意丰厚,值得细细品读与推敲。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学生收集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手法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高段语文作业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并通过增加阅读量积累起丰富写作素材。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结构进行掌握,并组织学生对文章中的主题思想进行概括,对文章进行精读,并筛选文章中的优秀句子与词语进行摘录,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方法以及写作风格等写作要素,在写作中合理运用学习到的新句式以及新词汇,通过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优化学生写作能力,促进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

除了课堂阅读之外,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丰富的课外阅读,如通过对丑小鸭的故事阅读,学生在写作中才可以适时的运用丑小鸭经过努力会变成白天鹅的道理,阅读过《三国演义》,才能在写作时合理运用“乌合之众”“死心塌地”“虚张声势”等成语,这就需求教师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拓宽阅读面。如选择《三毛流浪记》《格列佛游记》等故事性的文章,让学生在放松、愉快的阅读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才能做到文思泉涌。

二、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基本上都具备了一定写作能力,但是少数学生不愿意动笔写作,写作训练中过于被动,写作的内容十分应付,水平不高。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这种现状,教师在写作教学活动中要将写作兴趣的激发作为首要教学任务,改变给学生一个要求,让学生自由去写的写作教学模式,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例如在進行描写一种动物的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出各种动物,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喜欢的动物种类,喜欢的理由。随后,再过渡到具体的写作内容指导,如不同的动物在外形上、动作上、叫声上有怎样的特点,如何进行观察等等,通过写作情境创造使学生有物可写,兴趣浓厚,写作效率更好。

三、运用多种训练手法提升学生写作技巧

首先,从生活出发指导学生写作。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新鲜、喜爱的事物具有积极的探究欲望,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发散,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五颜六色的鲜花,也有各种奇怪的建筑,连天空中的云朵都可以想像成为各种生动的形象。因此,在小学高年级作文写作指导中,教师要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基于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写作素材鼓励学生进行创作。生活中的丰富内容就像是源水的源头,只要源头不枯竭,写作的内容就像源源不断的泉水一般流淌出来。通过尊重学生的天性,引导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自主创作内容,使小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写出有灵魂有情感的优秀作文。

其次,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与拓写训练。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积累了一定素材,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文章创作外,还可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与拓写训练,例如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的比喻手法进行创作,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这些比喻手法的应用使文章内容更加精彩。除此之外,带领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拓写甚至改编,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这一课文学习之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散文的方法,关注散文文体特征,关了解到文章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在课堂结束之后,指导学生运用本文第三自然段的表达特征回忆童年快乐,仿写童年的乐事。除此之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尝试运用比喻、夸张等写作手法改编课文,创作出风格截然不同的“桂花雨”作品。通过引导学生改写与扩写,丰富学生的思维空间,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之中获得写作能力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小学高段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的进行表达。基于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以及实际写作能力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指导,提升学生写作兴趣,规范写作格式,养成良好写作习惯。

参考文献

[1]冯兴.微课资源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开发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91.

[2]朱晨来.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9(36):114.

[3]张玉瑛.如何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写好情景作文[J].学周刊,2019(34):99.

作者:呼延凯

第4篇:小学高段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写作水平体现着学生语文学习的功底,同时,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成为教学新目标。在此阶段,学生要学会多类型作文写作,要学会记叙,要学会想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不断变革教学方式。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2.082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优美词句,也可以学习写作技巧,感悟作者的所思所想。《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不仅要熟知教学内容,更应研读教学内容,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完成教学计划,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整。教师要根据课文要求进行不同的讲解,让学生能从每篇文章中都学到相应的知识,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一、让学生感悟生活,从生活出发进行写作

写作通常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常能启发学生思维,带给学生感悟及写作灵感,所以学生应立足生活来写作。但学生生活经历较少,这导致他们缺乏写作素材,缺乏对于生活的感悟。受思维限制,学生在写作时不知从何处开始,不知该讲述何种故事,这使得他们所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注意引导,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感悟生活,并将所感所悟记录下来。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丰富自身生活,丰富自身情感,而且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灵感。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全面展现自己,活动后的记录,便于学生真实的情感流露,获得真实的感悟。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回忆,让学生在回忆中寻找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回忆中追寻真情实感。比如,写作中经常会有“你觉得幸福是什么”这类的作文写作,这便需要学生表达自身的真实感受。虽然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同,但是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幸福就是有父母陪在身边,能够感受到父母之爱,享受父母的关怀。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为自己的点滴付出。例如,无论什么天气,父母总会风雨兼程送自己去上学;无论多累,父母总是不辞辛苦为自己做好一日三餐……这些幸福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便会发现并体会到,其实幸福就在身边。教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感悟,使学生的感情更加丰富,更能在写作中流露真情实感,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更具感染力。

二、借故事及科技发挥学生想象

发挥想象力能帮助学生进行更多的创作,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关于童话写作,学生首先要学会认识图片,在读懂图片内涵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深层想象。在?M行写作时,学生除了要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外,还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表达流畅,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写作时需要格外注意文章内容的连贯性。

学生所处年级不同,对于想象类文章的创作也处于不同阶段。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学大纲》仅要求学生能够看图识物,通过简单的图片内容来描述故事。这些图片的主角一般为动物,学生在写作时可结合平时所学知识,比如通过学习《龟兔赛跑》便可知乌龟较有毅力,兔子具有侥幸心理。学生了解了动物的特性,在写作时便可以根据动物的特性进行创作。学生也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在写作中寻找更多规律。

六年级学生进行写作已不仅仅与动物有关,学生更需要学会结合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比如,地球资源有限,科学家正在寻找与地球环境相同的星球,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便可以想象人类在外星球生活的状态。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不仅要有较多的生活常识,还需要对科学研究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应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想象,写作内容要与其紧密联系。另外,学生的思维应极其缜密,这才能够使所写文章在不缺乏创新与想象的同时,不会远离科学研究。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列举一些生活实例,还要讲解一些科学知识,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如此,所写的作文也会更具欣赏价值。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学生在写作中需要写作材料,这些材料能提升文章内容的可信度,同时,大量的写作材料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灵感。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优美词句。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提升写作水平。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揣摩如何使用词句,使表达更加准确生动,久而久之,使写作能力有较大的提升。学生在创作中不仅仅需要运用优美词句,更要学会运用写作材料,这能够更好地体现文章的灵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方面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另一方面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学生通过分析每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了解了每一篇文章的表达主旨,更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明确阅读目标,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例如,在进行阅读之初,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读物。有些读物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读这些文章,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改变学生的部分认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更应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例如,有的学生对于阅读不够投入,有的学生容易在阅读时走神,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让学生按照阅读计划进行有效阅读。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收获很多知识,教师可以定期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或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或以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分析读物内涵,并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不断完善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研读,从课本中提取对学生写作有益的素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还要通过科学知识的讲授以及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写作水准,这更符合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

第5篇:小学高段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重字词、阅读教学轻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所采用的模式传统,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写作素材匮乏,写作能力没有得到较好地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以生活为出发点,多引导学生活动实践,拓宽写作途径,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有效教学

写作,兴趣是基础,素材是保障,方法是关键。在小学高段的写作指导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辅以生活化的教学,丰富学生的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要写什么、怎么写,不断提高其写作水平。

一、多管齐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写作,甚至是害怕写作。的确,学生写作兴趣匮乏,写作中也就不会主动参与,写作也就成了应付。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一是要注重分层次对待学生,如有的学生写作基础好一些,那么,无论是字数要求,还是作文的语句、主题要求都可以降低一些。如要求学生尖子生完成400字的作文,那么,对写作基础稍弱的就可降为300字。这样,学生层次不同,要求不同,更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二是要多给予学生激励。小学生的认知不够丰富,经历较少,所写作文自然有诸多问题。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大多教师更喜欢去找学生的不足,再以讲评的方式进行指导。其实,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甚至会打击学生。提倡多给予学生鼓励,就是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及时进行表扬。如在有的学生整个作文虽然写的都不尽如意,但该生却会有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事物,那么,在评价中就抓住这一点进行激励。如此,学生才能获得成功满足感,逐渐喜欢写作。

二、立足生活,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主体借助语言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的一种方式,作文不能脱离生活。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大多教师更喜欢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再借助范文来引导学生写作。学生所写作文脱离生活,没有真情实感。提倡作文要立足学生,就是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能在生活中获得体验,再围绕主题,借助语言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唯有如此,学生的作文才会富有生活味,真实且能打动人。

在作文教学中,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如景物的描写,是采用何种观察方式观察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等。一般在作文教学前,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而以任务形式布置学生去完成相应的观察、调查或访谈活动,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写身边人、记身边事或物或景,融入自己的观察、感受。如五年级下的作文是围绕“雾”主题展开的,那么,在雾有什么特点,观察中有什么想法,围绕此而展开写作,作文也才会更加真实,能吸引人。

三、优化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讲、写、评”是传统高段作文教学所采用的一贯方法,这种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中较为被动,作文方法也是听讲获得,体验不深刻。优化作文教学方式,就是要能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辅以教师的点拨而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一是要注重以多媒体方式来导入作文主题,促进学生直观感知。如《雾》的作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播放雾而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交流其特点,这就可为写作中对景物特点的描写奠定基础。

二是要注重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活动。如《拔河比赛》的作文教学中,以问题“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人参加了拔河比赛”而引导学生交流中明确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追问“活动是如何进行的”,以此而引导学生交流并明确活动的流程和精彩的细节。如此,变“讲”为“引”,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体验,写作中自然有话可说。三是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如景物的描写教学中,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要明确景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根据什么样的观察顺序而逐一对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在描写景物特点的过程中可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的。

四、拓宽途径,引导学生多写多练

要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升,还得让学生多写。结合目前小学作文训练方式来看,一是单元作文,二是考试作文,平时很少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练习走的是任务式的路线,即教师布置要求,学生写作。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提倡拓宽学生的写作途径,就是要以多种方式来组织学生写作,把写作变成日常化的活动,这样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在写作教学中,一是要结合阅读教学而引导学生练笔。如《爱如茉莉》中学习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的描写方法,可借用该方法对班级上同学的情况进行描写。二是要采用日记、周记、读后感、观后感等方式引导学生写作。如学生参加了一项活动,活动后就可引导学生用作文的方式来写自己是如何参加活动的,有什么感受。三是要注重以活动方式来组织学生写作。如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作文比赛,如带领学生春游后回来写作,如借助优秀作文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等。

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加强写作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积累素材,在课堂中以探究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拓宽写作途径,这样才能让小学作文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凤亮.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J].学周刊,2015(16)

[2]何伟英.小学作文导写的小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4(03)

[3]陈云.摸索在农村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之路上[J].神州,2013(35)

第6篇:以学情分析促进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温岭市泽国镇第四小学 鲍敏巧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应试,轻交流、沟通。

首先作文教学没有真正体现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没有看到交流思想和沟通情感是学生的重要的人生需要,不是从交际的需要出发,很少努力去创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对话”的情景,忽视让学生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作文的教与学往往是为了谋求考试中的高分。其次教师忽略了与学生情感的沟通,教师没有把作文看成是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渠道,学生有话不想对老师讲,以假话、空话、套话来搪塞老师就不可避免了。再有,教师不重视调查学情,作文教学目中无人。作文指导如同盲人瞎马。命题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概念化,成人化,题目命不到孩子的心里,文章与人之间隔着一道屏障,自然难以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的情感,触动他们的心灵,诱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二)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对写什么,怎样写,写得怎样,“主体”大多做不得主,总体上还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起草、誊正——教师批改——教师评讲”的教学结构。这种结构把学生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学生只能带着老师给的题目去“找材料”;作文不是“情动而辞发”而是“主题先行。”诸多束缚,放胆不得,犹如带镣铐跳舞,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有的老师不把小学生的作文看成习作,搞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加压加量的“开发”,要求立意深,选材新,内容“有意义”等,拔苗助长;教师不给学生以选择表达形式的自由。训练主流拘泥于“记叙文”。单一的训练形式很难调动孩子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缺少学生自评、互评环节,不是指导学生自己去评价成败得失,而是以教师的主观认识代替学生的认识,将作文改得一片狼籍,“惨不忍睹”,学生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凡此种种,使学生作文“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此捆绑式教学,如何能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创新?

(三)重能力的单方面训练,轻整体素养的提高。

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是就写作练写作,尽管写作的量上去了,质却得不到提高。首先,生活积累的底子薄。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酝酿情感没有进入作文教学结构的必要环节。作文教学被禁锢封闭在狭小的课堂内,与精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相隔绝。即使开展了一些课外活动,也没有放在与课内教学同等的地位上规则,使之有序、有效。其次是语言积累的底子薄。一是阅读量少,有的学校连《自读课本》都被当作了“减负”对象,一学期下 1

来就读二三十篇文章。二是没有充分发挥阅读的价值和作用。阅读教学大多停留在对思想内

容的分析和概括,很少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怎样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获得素材和

灵感的;三是不重感悟,不重内化,不重积淀。不是让学生自己从读中感悟,发现写作规律,

而是“喂给”学生各种写作技巧知识,提供各种“捷径”“便道”。总之,这样忽视生活的积

累和文化积淀,学生必然源头枯竭、感情淡薄、认识肤浅、表达困难。如此困难重重,焉有

不惧不厌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奥苏伯尔( David P.Ausubel)的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出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不得

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

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2、陶行知的提示

古人云“圣人施教,各因其材”“以其知之,喻其不知”,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教

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

教的方法、教的份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3、谢锡金博士的观点

香港大学课程系谢锡金博士提出“创意写作”。他指出,写作是创意,是多于语法运用

的活动,所以不应用语法的学习来限制学生的创作意欲。词汇和语法学习限制了学生的创作

意欲,结果就使学生害怕写作;同时也由于写作少,而不能改进学生自己的语法和技巧。所

以,教师应从学生的现状去考虑,激发和培养学生本身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挖掘写作素材,

让他们对写作发生兴趣,并在写作过程中,主动地、逐渐地掌握有关写作的技巧。教师则在

学生不断写作的过程中,来磨炼和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课题的界定

1、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

如何,成绩如何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学生的成绩分析(含各类的

质量分析)、成因分析(造成学生现状的各种原因分析)、非智力因素分析(含家庭、性格、

爱好、特长等)等等各种分析,这些分析越全面、越准确,对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就越

有利,教育教学效果就越见成效。

2、以学情分析促进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在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学习能力和学习

风格等的研究,形成一套以学情分析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技能技巧的提升的策略。

四.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开展,摸索出一套以学情分析促进以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的策略,使教

师全面地、客观地、有选择地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水平联系起来,让教师正视学生的原

有基础,并以发展的目光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等,总结出成文理论。

2、通过本课题的开展和推广,使每个走进作文课堂的学生都必然会在走出课堂的时候

有不同的收获,学生的作文积极性被逐步调动起来,从而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剖析学情现状,通晓优势不足

1、从习作心理方面来剖析,从四年级开始,儿童是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时刻,已经具

有一定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

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高年级段的小学生对事物依然保持着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

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所以,高段的作文教

学应从学生身边最为常见但又不为重视的现象入手,培养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去看待周围的

事物,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2、从习作习惯方面来概括,高年级段的小学生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

强烈的学习愿望,但还不能很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

中。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

人对话。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可能很感兴趣,但很可

能忽略对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因此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

句子和精美的词语,从而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3、从习作思维的角度来考虑,四年级学生正处在辨证思维萌芽期,学生辨证分析能力

不够完善,概括水平较低,五六年级开始一定的发展。因此,高年级段段的作文教学,要充

分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练习,自主地述说,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为之一颤,为他们

点燃心中的一盏明灯,让他们学有所获。

4、从习作技巧方面来思考,从四年级开始的学生,已经知道观察的重要,已经完成了

作文起步练习,能够独立地写一篇文章。但是写作技巧尚不成熟,描写人物的方法,描写生

活细节的技巧等尚不熟练。因此,我们应该结合课文的教学,设计一些小练笔活动。比如观

察一次人物对话,写一个片段,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变化;再如亲身做一件以诚待人

的事情,指导学生注意描述生活的细节等等。

(二)、立足学情分析,设定适当目标

学生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与他们的爱好和兴趣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说,我们语文教师

在制定作文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使学生都乐于写作.然后根据学情、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出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情我们把学生分成优,中、差三类.对优等生要求努力做到,中心明确,具有新意,

叙事完整,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条理清晰,段落分明,前后连贯,语言生动,不写错别字.对

中等生则主要要求他们做到‘中心明确,叙事完整,内容具体,有详有略,条理清楚,层次

分明,语句通顺,少写错别字,对差生则主要要求他们基本做到:文章有中心,有具体内容,

分段写,有条理,语句通顺,书写整洁。使每个学生都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三)、依托学情分析,唤起习作兴趣

兴趣是步入创造大的台阶,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入迷,思维才会积极开展,兴趣

不是说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新颖的情景导入就完事了,兴趣应该由始至终贯穿其间。

1、积极鼓励,树立信心

写作弱势群体形成习作中恐惧心理的原因尽管各不相同,但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对

写作缺少信心。若不树立信心,就难以根治“怕”;而满腔热情地积极鼓励,正是增强信心

的补益之剂。无论是面上的教育,还是个别同学的指导,均要把鼓励贯串其中。千万不能以

偏概全,“一棍打死”,要十分精细地关注他们习作中每个细微的变化,哪怕是某个词语用得

准确,某个句子比较通顺了,也要充分肯定,真心实意地表扬,脱离学业 实际的挑剔,过

多的指责,只能如凉水浇身,改不了写作的其它状况。

2、指点迷津、抚着入门

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关键在于不会动笔,不会写,故要消除这种心理,必须实实在在地

“帮”,指点写作入门的途径。常用的方法是:(1)帮助找“米”下锅,怕写的学生头号难

题是“做饭无米”,总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证、无事可叙、心中茫茫然。其实,这样的学

生并非真的无“米”,只是不觉得那些就是“米”,教师不导他们重新认识,他们就会尝到获

得写作材料的喜悦。这些方法,笔者抓好两个“启发”:一是启发他们从记忆中去寻觅,抓

住某些记忆点上的以上的事景场开展联想与想像,使模糊的印象清晰起来 ,笼统的具体起

来,单薄的丰富起来,成为笔下可写之“物”;二是启发他们就地“捕捉”,学会用心看周围

的事物,如写“我们的家”时,笔者课前进行家庭情况问卷调查,将家庭生活分为三个层次,

即发现家中的矛盾冲突,发现家中的温馨,发现特殊家庭中的不平常经历等。课堂上为激发

思维,先回忆描写意境的语句,回忆学过的描写家庭生活的课文,然后自然过漏到叙说家庭

中发生的各种平凡的不平凡的往事;有劝说母亲支持姐姐的恋爱,诉说自己在父母争吵声中

成长的烦恼,有述说自己借吃给奶奶的饺子而受到妈妈责骂的感受,有讲述自己生活在爸妈

一方完全丧失劳动力而默默忍受生活种种磨难的经历„„这是的证明他们平时能够关注生

活观察身边的小事,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展现自己的家庭面貌。因此,只需启发学生打开认

识的窗户,写作的“米”便可逐步解决。(2)帮助“搭架子”,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究

竟搭什么建筑,心中要数;即帮助他们明确文章的中心;二是指导他们梳理中心与材料,先

写什么,说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要作通盘考虑。(3)帮助选“砖瓦”。词句是文章

的砖瓦,选得恰当,文章就牢固,美观。可采取试写一段,就遣词造句进行分析比较;也可

写好后教师面批面改,启发学生思考、比较。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帮”,学生会慢慢摸到一些“门道”,坚而生畏的状况会有所改观。

3、注重积累,信手拈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学生进入中年级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写读书笔记。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读懂文本中的习作例文、经典课文,还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多听看少儿广播电视节目,多看或多听小学生写的优秀习作等,作好课外读物的读书笔记并反复吟诵。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也可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会时,校本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才会涌向笔端。

4、分类训练,各个击破

写一篇文章,在确立主体、选好题材并设计出合理结构以后,就需要恰当地把心里话表达出来。可写作上处于弱势的学生写作往往不同轻重、平均有力,结果没有“亮点”,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分门别类的训练,如“拟题训练”、“开头方法训练”、“情节构思训练”、“语言表达方式训练”、“主题思想提炼训练”、“选材方法训练”、“修辞方法训练”、“结尾方法训练”等几方面。

5、引导议改,培养习惯

议和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谓“议”是指的评议,所谓“改”就是修改,评议和修改是思维的升华,是比较、鉴别、审美、完善,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加工的过程.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很注重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评议、修改,通过互相启发、互相改错,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在每次的评议、修改时做到有所侧重,不能面面俱到。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研究现状。

2、行动研究法:注重教研组的教材分析和教法探讨,思考如何进行“学情分析”。聚焦课堂教学,组织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

3、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广泛听取各方面反馈的意见,获取教学效果的评价信息,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研究工作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月)

①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研究现状。

②成立“从学情分析入手,提高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课题小组,让组内教师明

确此项研究的任务要求,具体操作方法。

2、实施阶段(2011年2月-2011年10月)

制定规划,加强组内教师有关“学情分析”及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学习;加强课题组的研讨(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师具体情况等);搭建各种探索、实践、交流平台(学科内的“学情分析”研讨会、校内、区内“学情分析”活动展示等)。

①组织课题组老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

②针对教材内容,进行“学情分析”在课堂中的教学实践,并及时写好教学随笔。 ③进行案例的搜索、筛选、研究、修改等整理工作。

④组织课题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反馈实验信息。

⑤在实验中期对学生进行访谈和质量抽查,以便及时修正实验方向。

3、总结阶段(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进行检验、对比、分析。

②后期的经验总结。

③修改教案,汇编成集。

④组织成员撰写研究论文,完成研究报告。

⑤通过教学观摩课,展示科研成果。

六.预期成果: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完成相关论文或案例。

3、组织校内外的展示课活动。

七.课题组成员有三位教师构成:

1. 侧重理论研究的人员:鲍敏巧。

2. 侧重于实践的人员:鲍敏华、狄剑英。

分工:

鲍敏巧:负责课题的统筹、组织、实施和课题方案、开题报告、中期研究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及资料汇编等工作。

鲍敏华:参与课题研究,负责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

狄剑英:参与课题研究,负责课题实施阶段小结的撰写及资料汇编等工作。

【参考文献】

⑴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

⑵余文森,林高明,郑华等《可以这样教作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⑶鲍里奇(美),《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⑷张化万 主编,《小学作文名师情趣课堂创设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第7篇:小学高段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小学高段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育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与影响,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展时,依然以知识灌输为重点,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阅读教学变得枯燥乏味,直接扼杀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与兴趣。对此,教师应该在深入反思的前提下,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引,通过对于阅读手段的优化,来提升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质量。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1

一、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

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为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现今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禁锢小学语文教学的“三中心”被打破了。

1.破“课本为中心”

语文课不再是“教教科书”

语文不再当作纯粹的知识体系学习,教学目标为通过学生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2.破“教师为中心”

师生关系得到一定调整,由以往的知识授受关系,调整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真正拥有学习的权利。

3.破“课堂为中心”

改变封闭、僵化的“小语文”,倡导开放的、生成的、充满活力的“大语文”。语文学习重整体感悟,重培养语感,重情感体验,重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成绩是可喜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今天的中小衔接教学研讨会,旨在互相了解,互相沟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三)小学语文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讨论、表演

2.多媒体的课件精美即是现代化教学的标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是体现教学民主的好方法

4.多多提供课外资料就是有课程意识

5.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就是要反复读

6.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预设的问题

7.新课程的语文课要像活动课一样热热闹闹

8.学生质疑其实是走过场,问题是教师预设的

课程改革提倡的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应该是主动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角,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反对教师满堂灌以及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

三、高年级阅读教学应当担负的任务。

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的熏陶,做有道德、有文化、有品位的人。

(要求:阅读教学要有较大的阅读量。要通过精读,学会朗读、默读,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通过略读,粗知大意;通过浏览,学会迅速提取有用信息,学会根据需要加工、应用信息。还要学会理解地读,批判地读,欣赏地读。有了一定阅读量的积累,有了阅读方法的积淀,便会形成较强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要求:阅读教学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应发展思维。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读文章想画面,培养再造想象能力;要学会凭借文本,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个性化、有创意的阅读,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学习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述见闻、表达思想的方法。

(要求:阅读教学既重视读,又重视写。很多高年级课文,都昭示着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的写法。教师要落实从读悟写,从读学写。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学读、学写,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四、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精到。

课程内容>教材内容 >教学内容(语文学科特点决定的)

课文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当中。

语文难教,难在靠教师钻研教材,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的问题。

1.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教师视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课文的教学目标。(钻进去,跳出来)

2.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结合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可以是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

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等。教学内容不宜多、泛、没有章法。扣住学生的疑点展开教学,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一种简便方法。

(二)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步骤清晰。

要下决心改变烦琐的问答式教学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的套路。

基本教学环节:

1.学生自由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句段,有初步感受(了解主要内容,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交流,整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或理清文路。

3.梳理学生问题,结合教学前预设,确定本课教学重点。

4.学生默读重点段落,或感兴趣内容,体会语句含义,感受语言表达特点,练习写批注。

5.师生共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力求一课一得。

6.回归整体,对课文赏读、积累背诵或局部写法迁移的练习。

(三)教学方法多样,年段特点凸显。

因课文题材、体裁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高年段:

默读、浏览、感情诵读、自由读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品词析句、谈体会

问题少提,书要多读;读书要有目标,有层次。

一个学生,如果没有经历过痛苦的思考,并从思考过的地方生长出自己的思想来,那么,他就不能真正体会到受教育的快乐。一旦我们只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轻松感和单纯的心灵的愉悦,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考力便会被这种所谓的快乐教育所磨钝,再也没有力气去探看复杂的世界。

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如果教师的思考力已经赢弱得以至萎缩,我们就不能指望他的学生却拥有强大的思考能力。

(四)注重读写结合,加强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145万字。

阅读,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幸福。

建议:

安排语文课上读课外书,读整本书,师生共读,注重读后交流。

教师应教给学生读书、看报的方法,做摘记的方法,写心得的结构。

坚持,坚持,坚持,最终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

(五)小学语文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的内涵:

(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语文的兴趣、习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知识与技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3)过程与方法:语文学习策略;语文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反思。

五、小学生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二年级)

教给学生几种常用的查字典方法后,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查字典比赛,并布置学生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进行预习。

(2)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入学后)

认真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对学生书写要求应明确,并坚持严格要求,重视鼓励先进。

(3)养成积累运用的习惯。(三年级)

中年段开始,指导学生建立摘抄本,鼓励学生分类摘抄,并积极运用。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一年级)

阅读是提高语文学习的关键。尽早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和家长一起,保证学生有读书的时间与条件

(5)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五年级)

高年级开始,指导学生学会几种记读书笔记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定期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6)养成高声朗读的习惯。(一年级)

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句子、文章的意思,教师通过示范、配乐等方法指导学生高声朗读。教师可适时开展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7)养成背诵诗文的习惯。(二年级)

利用黑板报和上课前五分钟时间,鼓励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由学生抄写在黑板报上,教师定时或不定时指导学生背诵。

(8)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一年级)

通过指导学生练习说一段话、写几句话,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班级、学校、社会的变化,为习作积累素材。

(9)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二年级)

放低要求,注重鼓励,用教学零散时间鼓励学生加强交流。

(10)养成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的习惯。(入学后)

一年级入学后即教会学生如何听讲、如何发言。

六、教师应该终身学习

● 苏霍姆林斯基曾听一个历史教师上课,听课时竟忘了记录一个字,因为那课太精彩了。课后,他问那位历史老师:“你备课花了多长时间?”那位老师说:“我备这堂课直接时间15分钟,但是我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这就是所谓的,“用一生的时间备课。”

●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味;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和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七、教育家林格的观点

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八、小学语文教师的言传身教

教师要做个乐观、不抱怨的人

教师要做个好学、不懒惰的人

教师要做个精思、有涵养的人

教师要做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九、我们共同努力……

让小学生活成为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

解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2

摘要:通常来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效率来真正实现阅读能力提升的,同时也依赖于授课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要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第一要进行授课方式的创新与完善,第二是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的培养。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方面提出有效的建议。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载体,以“师”为主导,以“生”为主体,通过对于文本的多元化阅读,不断提升学生掌控阅读内容,获得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在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的很多内容基本都以生活实际为基础,既是对于生活拓展与延伸,又是对于知识的内化与巩固。因此,教师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时,应该以学生认知实际为基础,以阅读内容为辅助,通过阅读形式的优化,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与情怀的培育,让学生真正融入阅读内容所创设的知识情境之中,以实现阅读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双重推进。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学生就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够逐渐地增加语文知识的积累,提升自己的词汇量,从而在人际交往沟通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得更加流畅。同时,通过难度适宜,内容丰富的阅读内容来进行教学,学生就能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能够提高识字学习的效率。

二、创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

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阅读课程的学习则是学生简单阅读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解,课堂的气氛难免压抑,学生上课无法释放热情。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的创造,会提高学生阅读的热情。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置读书角,结合班级情况,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同时也鼓励班级的学生将自己阅读过比较好的书籍带到课堂中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鼓励学生做好摘要,记好笔记。开展读书漂流活动,组织好每周作文演讲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读书氛围中,汲取知识营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活动中心等场地召开相应的阅读活动。在环境的烘托下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阅读主题来布置教室。小学阶段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富有探索精神。教师在为班级打造读书角的过程中,就已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这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同时,阅读环境不一定只在教室内,教师还可以结合班级情况,将阅读的地点转移到户外,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下进行阅读,效果会更加显著。

三、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实现阅读教学与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对于知识的更好应用。因此,学生阅读的效果,直接制约着其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展时,应该将“读”与“写”有机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既会“读”,又能“写”,进而达到阅读教学更好服务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育的目的。例如,在阅读教学开展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开展自读,在“读”的过程中借助字典、词典自行学习文本中对应的生字、生词,然后在组织学生开展精读,自行总结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最后尝试撰写阅读心得,将自己的理解以写作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一阅读指导方式,既教给了学生阅读的基本能力,又提升了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敢于说出口,实现读与说的相互融合。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材料,然后把自己所理解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够逐渐地抓住阅读的重点,突破阅读过程中的难点,在头脑中形成阅读的框架,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适当地增加一些即兴表演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快速地阅读材料,然后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文章。这样也能够在无形当中提高学生归纳知识、概括文章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进入高年级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量也在持续提升。对此,教师应该以学生好奇心驱使为导向,结合其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将诸多学生感兴趣的阅读内容融合至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此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而言,教师应该以生活实际为基础,立足生活实践,多组织学生将阅读与生活更好融合在一起,通过诸多体验性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爱上阅读,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学会思考,提升兴趣。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顶碗少年》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民间传统技艺来进行讲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一些热点问题来进行阅读教学。例如,当前环境保护就是一个大家所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结合当前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写保护环境倡议书,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得更加积极投入。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及时创新并变革阅读教学的模式。在传统阅读教学理念影响下,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关注学生“读”的效果,但是却忽略阅读形式对阅读质量的影响。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教师应该将阅读教学的重点体现在阅读模式的创新之中,然后通过诸多灵活有效的阅读活动的开展,为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阅读内容实际及学生认知现状,采用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得学生的阅读热情得以持久性的巩固。然后通过不同阅读模式的切换,使得学生对于阅读内容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与掌控。例如,对于科普性阅读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已有科普知识与阅读文本结合起来,开展阅读;对于故事类阅读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开展自读,然后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情况,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文章的掌握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灵活的应用课堂组织形式。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针对教师提出的阅读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交流,通过这种合作性的探究学习,学生的阅读效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前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安排一些课后阅读任务,并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想与阅读反思反馈给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他们就能够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逐渐培养起语文阅读的语感,增加知识的积累。

(四)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还需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很多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但效率却不够好。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给学生讲解一些适合他们的阅读方法,例如快读、跳读、查读等方法,并加强对不同阅读方法的训练。同时,不同文体的文章所需要关注的关键点也不同。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例如,在阅读记叙文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把握好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因素,而在写人文章阅读当中则需要关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而在阅读写景类的文章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景色的特点,分清景与情的区别。只有在正确的阅读方法的指导下,学生的阅读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主动地把自己出现疑问的地方及时地标注下来。在教师随后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进行重点听讲。同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深入理解阅读材料,主动地提出疑问,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够得到激发。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默读的好习惯,不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大声喧哗,避免在阅读的过程中,用手指指着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养成在阅读之后要做好读书笔记和阅读反思的好习惯。

四、结语

授课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有效的结合,可以使得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不断提高,不仅是让小学生主动配合教师的讲课,也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多读文章是阅读能力在数量上转变,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基础,但要想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则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需要正确方法的指引,其次是加强学生自主去学习,最后让小学生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作用。

第8篇:听小学高段写作教学反思

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英语语言五大技能(听、说、读、写、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高年级,英语的写作训练与听、说、读的训练同等重要,而写作目前仍然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在课堂上要科学地支配时间之外,还要在设计练习和布置作业方面下苦工夫。英语书面训练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训练之一,大量的多种训练要贯穿于英语教学始终。因为英语的听、说、读、写本身不是矛盾的,是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它必须经历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生掌握的单词、语法有限,要想用这些有限的知识完成一篇英语文章并非易事。因此,通过长期在作业方面有意识地进行造句、仿写等写作训练,日积月累,几少成多,水到渠成。所以,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分析学生英语写作中常犯的错误,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以便于提高英语写作课教学质量是英语写作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第9篇:小学高段修改病句专项练习

一、病句的几种类型:

1.成分残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例:他受坏思想的影响,走上了犯罪。

2.搭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两个成分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例:教室里人声混乱,老师讲的什么,谁也没有听清。

3.用词不当:即句子里使用的词语不恰当。

例:锯是鲁班发现的。

4.词序颠倒: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例: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5.重复罗嗦: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罗嗦、累赘。

例: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对的错误想法。

6.概念不清:即句中的意思含糊不清,令人不解、混淆。

例: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7.前后矛盾: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

例: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8.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

例: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二、改病句的三个步骤

1、读句子、理句意

2、查排审、找病因

3、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

三、修改大练兵

分类练习

(一)成份残缺:

1.光荣的成了中国共产党。

2.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赶上来了。

3.大家在操场上愉快地做。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5.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6.盖起了一幢又一幢的高楼。

7.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二)用词不当

1.我们热烈庆祝小红同学被评上“三好”队员。 2.这座桥不但坚硬,而且美观。

3.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了。 4.小气象员坚持每天考察天气的变化。 5.上课了,徐老师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和故事。

6.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7.我们一定坚持光荣的革命传统。 8.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

9.犯了错误,要决心改进。

(三)搭配不当

1.昨天的值日生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2.“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3. 城外耸立着一座小巧的房子。

4.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四)重复罗嗦

1.大约有50个左右的人,参加了会议。 2.我们学校有一千多个同学们。 3.我才不怕这些坏蛋们呢? 4.弟弟拿着一束美丽、漂亮的花儿。 5.五颜六色的彩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6.他是咱班最爱劳动的劳动积极分子。 7.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五)词序颠倒

1.黄继光献出了自己光荣的生命 2.他从挎包里取出了一叠厚厚的人民币。 3.夏天的江南农村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季节。

4.爷爷过的一生都是俭朴生活。

5.我们要发扬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六)概念含糊

1.幼儿园经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2. 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3. 奶奶家养了许多鸡、鸭、鹅、牛、马等家禽。

(七)前后矛盾

1.我的数学作业本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题计算还没算出来。 2.这次期末考试,我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 3.我可以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咱班陈红做的。 4.同学们的作业基本上都交齐了。

(八)指代不明

1. 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2. 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3. 张文和王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4. 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综合练习:

1、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和舞蹈。 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

2、言行不一是一种极坏的。 言行不一是一种极坏的行为。

3、大家都讲卫生,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证。 大家都讲卫生,健康就有了保证。

4、同学们都要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同学们都要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5、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土地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珍贵的文物和土地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6、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 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其中的一个。

7、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尽管天气不好,我们还是按时到校。

8、我回想起过去的往事。 我回想起往事。

9、我不禁忍不住为王民精彩的表演而喝彩。 我忍不住为王民精彩的表演而喝彩。

10、沿街摆满了莴笋、韭菜、鸡鸭和农副产品。 沿街摆满了莴笋、韭菜、鸡鸭。

11、小明不但认真学习,而且成绩很好。 小明因为认真学习,所以成绩很好。

12、平静的湖,一只小船迎着狂风向岸边驶来。 平静的湖,一只小船向岸边驶来。

13、今天是第一天开学,他穿戴的都是新衣服。 今天是第一天开学,他穿的都是新衣服。

14、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终于克服了困难。 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终于克服了困难。

15、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老师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16、小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小明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17、这个问题引起来大家的沉醉。 这个问题引起来大家的沉思。

18、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的称号。 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

19、《上下五千年》这套书,看过后增长了不少知识。 《上下五千年》这套书,我看过后增长了不少知识。

20、中队长交给我的任务,已经顺利地实行了。 中队长交给我的任务,已经顺利地完成了。

21、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都是中外闻名的古建筑。 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都是中国闻名的古建筑。

22、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我们要理解和运用学过的词语。

23、半个学期来,我的语文知识提高了。 半个学期来,我的语文成绩提高了。

24、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尽管天气不好,我们还是按时到校。

25、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明显提高了。 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明显增加了。

26、看那熟练的动作,他大概肯定是个专业运动员。 看那熟练的动作,他大概是个专业运动员。

27、大雁塔附近的曲江游览区风景很美观。 大雁塔附近的曲江游览区风景很美丽。

28、小刚数学考试得了100分,老师的脸上露出欣慰的欢笑。 小刚数学考试得了100分,老师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29、老师夸耀我们班上的纪律好。 老师夸奖我们班上的纪律好。

30、雨哗哗地下着,淋得像落汤鸡一样。 雨哗哗地下着,我淋得像落汤鸡一样。

上一篇:餐饮企业文化及理念下一篇:网络技术人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