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研记录高段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研记录高段(共12篇)

小学语文教研记录高段 篇1

一、指导思想:

更新观念、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紧紧抓住教学主渠道,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为中心,着力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校本研究为主要方式,继续落实教学常规、规范,落实、优化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结合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研实际,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展示舞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二、教研组成员概况:

本教研组由4---6年级语文教师组成,教导主任也在本教研组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资源搞好教研活动,工作中我们能相互配合、彼此的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

三、工作目标:

1、各项竞赛成绩有突破

2、教学质量大提升。

3、细化、优化各项常规工作,发挥教研组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序、有效、积极的开展各项语文教学活动。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本教研组建设,积极发挥教研组的团队合作力量。

本学期我们将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语文教学研究,把本教研组作为一个有力的团体,打团队仗,让每一位教师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凝聚智慧,创造智慧。

(二)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1、加强理论学习,丰富教研活动.根据周工作安排,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把新课程的理念,实施新课程的方法贯彻到教学中去,让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并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使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2、确立正确的教学质量,牢固确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推进素质教育。

3、提高教学质量,认真落实课堂教学,做到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努力提高课堂实效.做好“学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好跟踪记载工作。

4、鼓励大胆使用已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步伐。

(三)抓好常规管理,提高教研质效

1、加强教研、备课、听课、评课、作业、辅导的检查管理。

2、继续抓好课堂常规教学,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师要认真备好课,提高备课质量。本学期的备课方式仍倡导表格式,强调反思的记录要个性化,要多关注教学目标、知识点的达成情况。

3、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每次集体备课要求记录在案。

4、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同时做好听课记录并填写好听课评价表。

5、抓好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求作业布置量适当,质要高,难易搭配,提倡分层布置作业。

6、课堂上关注学困生,努力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扎实提高学困生学业成绩。

7、全体语文教师继续积极参加实地观摩及网络交流活动。

(四)开展学科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1、各年级积极开展推进学生课外阅读的相关活动。在做好家长支持、配合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引导学生读好小学阶段要求的必读书籍。低年级注意从兴趣着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年级设法扩大阅读的数量。高年级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多读精品。同时,各班自行举办读书报告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并通过学习园地等阵地进行宣传交流。

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写作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

3、各年级切实利用教材内容,充分发掘教材里的环保教育渗透点,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有效地进行环境教育,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语文环保实践活动,例:手抄报、社会调查等。

五、教研组一学期活动时间安排:

2011学年第一学期语文高段教研组工作行事历

周次

日期

活动内容

负责人

1

8.29 -9.4

1、始业教育

2

9.5-9.11

1、教研组长会议

教研组长

3

9.12-9.18

1、教学计划检查

2、教研组制订计划

教务处

教研组

4

9.19-9.25

1、理论学习:怎样进行集体备课

2、新教师师徒结对

教研组

5

9.26-10.2

1、国庆节

6

10.3-10.9

7

10.10-10.16

1、张红月老师上《开国大典》,集体评课活动

2、理论学习《永嘉县关于小学语文学科改进作业的建议》

教研组

8

10.17-10.23

1、集体备课《给予是快乐的》、《钓鱼的启示》

2、理论学习《关于课后练习,促进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教研组

9

10.24-10.30

1、胡珍娜《给予是快乐的》,胡赛多《钓鱼的启示》听课活动。

2、集体互动评课

教研组

10

10.31-11.6

1、集体备课《落花生》、《圆明园的毁灭》

教研组

11

11.7-11.13

1、《圆明园的毁灭》听课及互动评课活动

2、《落花生》听课及互动评课活动

教研组

12

11.14-11.20

1、集体备课《只有一个地球》

2、集体备课《少年闰土》

教研组

13

11.21-11.27

1、蒋和丹老师上《只有一个地球》及互动评课活动

2、陈乐曼老师上《少年闰土》及互动评课活动

教研组

14

11.28-12.4

15

12.5-12.11

1、理论学习:课堂练习的有效渗透

2、集体备课

教研组

16

12.12-12.18

1、金建星,陈珍珍老师上课

2、集体备课

教研组

17

12.19-12.25

1、吴小芬、丁丽娜老师上课

2、总结

教研组

18

12.26-1.1

1、教研组工作考核

2、各教研组工作总结,期末教学规范评估

教研组

19

1.2-1.8

1、迎元旦

2、期末教学总结

20

1.9-1.15

1、期末复习

小学语文教研记录高段 篇2

一、从多方面入手, 为学生营造阅读的氛围

(一) 为学生营造家庭阅读的氛围

课外阅读首先要让学生进行量的积累, 为他们提供广泛的阅读材料。在家庭中, 家长要改变以往那种“孩子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法, 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意识, 帮助教师共同监督学生的阅读。其次, 对于学生的读物来源, 家长和教师要共同监督, 让那些不合适的、不健康的阅读材料远离学生, 为他们营造健康、绿色的阅读环境。如果家长有时间, 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这样就能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加持久。

(二) 为学生营造校园阅读的氛围

在学校内, 我们可以张贴一些与读书有关的名言, 设置专门的读书区。学生的图书来源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学校的图书室, 一种是学生家里的藏书。我所在的班级设置了一个“换书角”, 每个人都可以拿自己的书来放到“换书角”里, 换取其他同学家里的藏书。这样, 学生阅读的范围更广泛, 图书也得到了二次利用, 发挥了更大的价值。每周我都会向学生推荐一本读物, 称为“本周推荐”, 并将读物的简介、获取途径张贴到班级的宣传栏上, 完成阅读的学生可以获得一个小星星的粘贴。小小的奖励却激发了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 每个人都读书, 读好书, 营造出了浓烈的校园书香氛围。

二、指导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

(一) 选择合适的读物

学生的兴趣、阅读能力不同, 并且,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 他们大部分是独自阅读, 因此, 教师要稍微放宽要求,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强求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同的阅读水平。

(二) 选择健康、有价值的读物

课外阅读的好处自不必说, 但是, 开卷未必有益,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对读物进行选择。小学生的心灵都很纯洁, 如果有了优秀的儿童读物, 以名著的养料来滋养他们的心灵, 他们就会日渐纯净, 拥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同时不断开发智力与心灵承受能力。现在的出版市场良莠不齐, 有些读物内容粗糙, 里面充斥着色情、暴力、血腥, 阅读这种内容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教师要时刻教育学生远离不健康读物, 不让文化垃圾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

三、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一) 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要想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加有效, 教师必须教会他们自主阅读。读书卡、摘抄本、读书笔记都是能够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帮忙他们记录心得体会的很好的形式, 这些积累方式能够让学生积少成多, 学会必要的行文和修辞方式。

(二)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

要想让教师集中指导, 必须让所有的学生都阅读同一个读物, 否则就谈不上集中指导了。但是, 要想选出一本所有学生都感兴趣、乐于读的读物确实很有难度。如四年级的“课外书屋”为学生介绍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和《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那些动人的故事和美好的情感很快便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我便趁热打铁, 为学生讲道:“这些童话书都是由一个个温馨、感人的小故事组成, 包含着纯真的感情和最真实的道理。请大家仔细阅读, 并进行深入的体会, 以你们自己的想法去理解故事, 并写出自己的感受。”由于本单元的故事具有共享的特点, 因此, 我让学生五人为一小组, 共同学习、交流, 享受读书的乐趣。

四、合理调整, 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一)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确, 社会上处处有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 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如学了《巨人的花园》, 引导阅读《格林童话》有关章节;学了《鸟的天堂》后, 推荐阅读《巴金集》。

(二) 开辟阅读时间

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分的时间, 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 要控制过多的语文书面作业, 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另外与家长交流, 填写读书卡、作家及读书专题小报等等, 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由于在阅读的每一环节, 我都关注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 学习语文的热情不断高涨起来, 也深刻体会到了语文园地是一片净土, 是一个乐园, 是一个丰富知识的基地, 是伴响中国语言文字写作的前奏曲, 也体现着“我喜读, 我乐读”的深刻含义和宗旨。

摘要:多进行课外阅读能够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阅读的过程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我们要让学生有追求阅读美的兴趣和欲望。课外阅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心灵遨游的空间, 让他们追求知识的真谛, 感受求知的乐趣。课外阅读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 让他们的思维不再禁锢在狭窄的思维空间里, 让他们拥有了崇尚知识的心灵, 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酝酿着浓烈的知识琼浆。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氛围,提高

参考文献

[1]人教版教学参考资料.

浅析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分量有目共睹,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阅读的地位会愈发突出,对学生的感悟和理解要求更高。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应当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方向予以特别的重视,使学生在阅读中用心感悟,在感悟中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促使两者在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共进中发展,以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强力的推动作用。

一、小学高段阅读现状剖析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占据着小学语文教学的空间,久而久之的“填鸭式”灌输使学生形成了被动接受的定式思维,素质教育的理念虽然早已有之,但事实却在行动上常态搁置,学生的不求甚解、死记硬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催生和创新能力的强化造成严重掣肘。新课改的春风劲吹,一些教师积极借力新课改理念,在更新教学模式和优化教学手段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尤其是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放在了突出地位,但由于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知识视野狭隘,自主学习能力举步维艰,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语文综合素养较低。

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盲目滥用,也使得阅读教学指向性不强,缺乏特定的发展指针。信息技术的发展本可以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臂之力,但因为多媒体运用科学性、合理性欠缺,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为关注学生的领悟和感受,学生习惯从字里行间感悟作者的情感抒发,并依此进行恰如其分的想象。这一心路体验是无法通过简单的画面拼接来展现,生动直观的画面尽管丰富多彩,却无法代替学生的有声阅读,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寻求更为多元化的途径来实现。

二、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优化路径

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改为契机,彻底根除传统教学毒瘤,创设教师主导性强、学生主体作用充分释放的新型课堂场景,使教师教与学生学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同时,教师应深谙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有效运用多媒體技术施以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布局,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凸显阅读的基础性地位。

1.边读边画,即阅读的同时,勾画重点词句,通过反复阅读,加深理解。学生对重点词句的勾画在渗透自己理解的同时,适当植入个人情感释放,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心理共鸣,对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体味其中内涵深意起着重要作用。

2.边读边思,即根据创设的问题进行精读,边读边思考问题的答案,在阅读中加深感悟和理解。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应审慎考量,精心创设一些与文章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问题,增强学生思考的目的性。

3.边读边“激”情,使学生在阅读中掺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情与作者的思想打通衔接的通道。读书是一种高超境界,只有作者对文章的深刻意境做到心领神会时,才有可能在阅读中迸射出强烈的情感抒发,与作者在文中的情感释放不期而合,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4.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彼此结合、穿插进行,形成强劲的互动,开创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双剑合一的局面,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注入新动力。学生的日常阅读不能仅仅限于书本,而应该像蜜蜂采蜜一样专采“百家长”,主动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为了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教师在主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时,以学生喜爱为基本标准,选取一些具有一定教育意义,且与教学紧密相关的读物,使之真正形成对书本阅读的强势互补。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提升语文学习效果重要的切入点。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必须将阅读作为重中之重,放在全局中去考量,并不断寻求阅读教学的多元化方法,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郭秀梅.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漫谈[J].小学科学,2014(04).

小学语文教研记录高段 篇4

刘桂英

一学期的工作转眼有已接近尾声,俗语说“春的耕耘、秋的收获”,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有着几充实、几分感概„„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工作本着“为了学生服务,为了自己的提高”的理念,在全体老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开展着,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

几年来,我们经常有一句话挂在嘴边: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后来,又有人认为,一桶水岂能解决?古人不是说为有源头活水来吗?要有源源不断地水流才能左右逢源、应对自如。也许,这只是揭示了教师需要具备丰足的学科知识而已。开学初,我们全组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并不断反思,积极撰写教育教学随笔和教学论文。

二、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集体备课常常流于形式。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导处有关规定,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在备课组内实行定课题、定时间、定主讲人、全体参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三、教学常规检查常抓不懈,落实到位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一学期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都很抓落实,不走过场形式,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所以在上次是教育局的规范办学抽查到我们组时,我们并没有刻意的准备,但我们的备课、作业批改等深受领导的好评,这都是我组教师平时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的结果。

四、积极投身教科研活动

在学校教科室的指导鼓励下,我组多位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活动,在认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学校总课题《小学课堂关注有效倾听的实践与研究》,张春宵和李雪芬两位老师分别撰写了《小学课堂关注学生有效倾听的实践与研究》和《小学课堂关注教师有效倾听的实践与研究》这两分课题研究方案,为学校的教科研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力。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篇5

活动时间:2012.11.22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1——6年级语文教师,王校长、教务刘主任。主持:刘主任

记录:张志国

活动过程:

一、课堂教学

1、第一节课:观看教师宋晓娜执教《ai ei ui》录像, 语文教师和校长都进行了了解性听课。

二、说课、反思、评课

第二节课,全体语文老师汇聚多媒体教室,进行了探讨评课和反思总结。

(一)王校长作指示。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教研务实与创新。

(二)各老师结合自己教学实际纷纷发言:

马丰书:就如何使拼音课更加有效?每一环节的落实,怎样一步一步实施才更加合理……等问题,对田普杰的拼音课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使在座的各位老师收获颇丰。

赵国发:首先肯定了田老师的自身素质非常优秀,教态自然从容,拼音课的教学设计也花了很多心思。还对其具体操作中儿歌的运用、过渡语和对学生的评价语的使用,提出

了几点建议。激起大家的共鸣。

刘世平:一年级: 练习题的设计应该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比如我们一年级的拼音教学完成以后,可以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们用拼音写一句话。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做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同学交流,既认识了大量的字,又记住了同学的名字,一举两得。

刘士福、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面,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起立站好,大声回答问题的习惯养成。

三、活动反思

一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 篇6

会议时间:2011年9月20日下午会议地点:二一班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语文教师、教研内容:

10月20日下午,语文教研组在本校的召开了本学期的第四次教研组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李梅艳老师的一节课,反思教学中的得和失。在这次语文教学研究活动中,小学全体语文老师各抒己见,深入进行了探讨,并互相碰撞出一丝丝亮丽的火花。

马校长:

《桥》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李梅艳老师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有得也有失,请大家讨论。

石咏梅:

李梅艳老师在上课前认真备课,因为在孩子的生活痕迹里,可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所以让学生的情感有一丝的亲近是必然的,而且最近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学生们耳熟能详,课前老师就和学生说起了这样的事情,学生说出了一些救人的感动故事,比如:在青海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捐躯的香港义工黄福荣,这样的事情,真实而感人,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一些补充,也为亲近文本做了一块很好的情感垫脚石。在引入课题,李敏静老师的安排也是巧妙的,首先她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桥字,让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学生说到了以前学过的课文《赵州桥》、《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也说到了小桥,独木桥、高架桥、虎门大桥等,在学生对题目的充分质疑上,引导学生读课文。

郭晓芳老师:

李梅艳老师把读始终贯穿课堂的每一个内容,让学生去细细地读18-22自然段,从动作和语言中来感受,老汉对小伙子的凶,让学生用心地读23-25自然段,感受了结局的出乎意料之外。

李梅艳老师;

我也有预设的落空,真正的课堂教学都不是完美的,同样这节课也有遗憾的地方,就是到最后同学们都知道了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关系的时候,我问学生:“老汉似乎有话要喊,他会喊什么?”

看到学生们把手举起来的时候,我感到一阵高兴,我想学生肯定会被老汉的精神所感动了。我叫了一个学生起来回答,但是他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他回答说:“老汉似乎喊,儿子呀,我心中有愧了,早知道我就不应该让你在后面了。”我听到这个答案,我想,是不是只是他这样的一个理解了,其他的人的理解会更好吧,会说出老汉的先人后己的精神吧,我又问了其他的同学,得出的答案依然是说了老汉的后悔,我想是不是他受了另外一个同学的答案而自己没有深刻的体会说,还是我的教学过程中,没有细致到位呢?”。现在还有补救的方法吗?”我迟疑了一下,问学生:“他真是感到后悔吗?”

学生们都在静静地思考着老师问题,我也在沉默地思考如何改变我的教学思路以让学生们能有一个新的理解。虽然最后学生还是说出了我如期的理解。但是我感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课堂的预设还是远远不够的,以后的教学之旅还要加倍努力!

小学语文教研记录高段 篇7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高段考核评价形式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即是传统的期终统一的考试,当然这里所讲的终结性只是相对一个学期的学业考核而言的,仍然是当前最普遍的考核方式。虽然新课改后,各地区对试卷的命题都提出相应的要求,以努力实现新课程的最新理念,但目前小学语文的试卷命题仍存在如下几种令人担忧的现象。

(一)知识的罗列

试卷缺乏系统的整合性,互相割裂,只琐碎地罗列出一个个知识点让学生考。从长远的角度讲,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系统思考、整体关照的思维习惯;从语文素养的角度审视,知识的罗列式的考试也不能真正考核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及发展学生的语感。

(二)知识的超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淡化小学阶段文学、问题知识的传授,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淡化中心思想,注重情感的内化体验。但在现在一些语文高段试卷上仍然出现诸如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和修辞知识等试题。

(三)能力的搁浅

语文试题多采用“定势”模式,导致部分出卷老师不深入思考试题能否真正考出学生的语文能力,仅为考试而考试。例如,传统的看拼音写词语年年都考,但是能否促进学生拼读能力的发展呢?我曾作过一个调查,城镇五年级的学生运用智能ABC的拼写法来打字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2.8个。而智能ABC是检验一个人对拼音掌握情况的一项很好的测试手段。正如管建刚老师在《当前流行的八种语文考题剖析》[1]一文中所罗列的现象一样,这样的考题不但不能考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反而会给语文老师一种教学误导。

(四)情感的遗漏

新课标关于课程评价的建议中指出:“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反观我们的语文试卷,还是注重共性的客观的试题占绝大多数;关注学生个性化、多元化解读的情感体验型的题目偏少。

(五)本体的丢失

近年来我们惊喜地发现语文试题的生活化已成趋势。很多试题尝试将命题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但这样的“综合性”的生活化试题不仅不能考核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而且无法实现调控、促进教学的功能,例如“我能写同学的名字啦。(要求写出四个同学的名字)”等。

二、基础类知识的命题探索

基于上述现象,我尝试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试卷命题进行新思考。语文评价考核考些什么?毋庸质疑,是语文的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考得当然是语文本体的综合素养。因此,语文命题一定要凸显本年段的课程目标,针对本学期的教学目标,突出语文的本体地位,注重语文学科素养的综合考核。那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呢?首先是语文本体知识的积累,其次是语言的运用。怎样的命题才能为教师传达这样的信息呢?我采用罗列式的方式对基础类的命题进行如下探索。

(一)整合性

新课标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因此,命题时一定要突出整合意识,统整关照各知识点,从而促使教师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培养。

1. 整合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在教学中研究得比较多,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考核。三个维度中,考得比较多的只是第一个维度———知识和能力,往往忽略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语文素养是三维目标有机整合的综合素养。

例如:某市小学毕业试卷上的一道口语交际题:“母亲节刚过不久,我们又迎来了父亲节。当你踏进考场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考场外的父母也同你一样对你的理想充满期待。假如你是考场外的家长,你会对即将面临人生第一次重要的考试的子女说什么呢?而作为子女又如何回答呢?请你创设一个情境,设计一段对话。”这样的试题设计整合了学生的口语表述、语言表达、情感态度等,我认为是比较符合通过考试“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课程目标的。

2. 整合知识的内在语言规律

传统的题型往往是比较独立的单项命题,比如要考查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就采用看拼音写汉字,而一个个生字词之间却是毫不相干的。因此,命题要提高功效性,尽量发挥试题的最佳功效,促进学生语言的习得与素养的提升。例如看拼音写词语这种题型,就可以整合本册教材的内容,设计一段话,把词语拼写穿插其中,如:

3. 多元智能的有机整合

所谓多元智能的有机整合就是使学生发挥思维、想象、感知、观察等综合智力因素功能的题目。传统考试强调知识的巩固与掌握,但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大家对考试的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反映在试卷上就是出现了更多需要想象、思维、观察等综合智力因素参与才能完成的题目。

例如某市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上的一道题目:“山东济南大明湖有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你能根据这副对联的意思,描绘一幅图画吗?请用简笔画的形式勾勒出画面。”要完成这道题目,学生首先理解这副对联的意思才能画出联句所表现的画面;其次,学生需要发挥想象,联系生活经验,把生活中的具象物体提炼成一根根生动的线条,从而表现出对联所蕴涵的意境。这个过程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等。

(二)人文性

所谓小语命题的人文性,就是在考试时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这也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学生对考试往往存在紧张、焦虑等心理,成绩稍差的学生更是如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特征呢?当然,并不是全部因考试引起的,其形成的原因很多,有来自家长、老师的压力,有自己给自己施加的无形的精神压力,有社会对人才要求所带来的优胜劣汰的形势,等等。但作为教师,作为学生精神的引航员,同时又是操控考试题目的考官,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试卷中融入一些轻松的元素,从而适当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呢?

例如:某市一位老师所出的试卷,就把试卷设计为“智力大比拼”的游戏。比如第一关挑战“A、B、C”(考核的内容就是看拼音写词语),第二关挑战“成语大本营”,第三关挑战“语法大考验”(考核的内容就是普通的语法转换),等等。而且在每一关都设置一个“挑战烽火台”,让学生对自己刚才在挑战这一关中取得的成绩,量力加上几颗挑战之星。这样虽然“换汤不换药”,但却在考试中融入了许多学生喜欢的游戏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使学生以相对轻松的心态完成考试。

又如:某市一份语文试卷上,老师在每个大的板块上都安排了一小段温馨的提示语。例如第一个板块“积累运用”的温馨提示: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是学好语文的根基。第二个板块“阅读理解”的温馨提示:请你静心默读思考,并且注意书写要认真端正,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这些温馨的话语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来自教师(考官)的直接关怀,而且从这些提示中获取做题的许多信息,如做题的方法、要求,以及做这些题目的意义,等等。

(三)发展性

老师往往认为期末考试是一个阶段学习的总结。这虽然不错,但忽略了考试也是一种促使发展、促进提高的形式。因此,传统的试题很少涉及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进行学习提升的试题,这是对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评价“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而且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片面解读,但很高兴的是一些地区的语文命题已开始关注这种理念的体现。

例如课外阅读的命题:

1.这篇文章中有些词语和句子写得挺好的, 值得积累, 我要把它给记下来;并说说这样的语言描写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九寨沟风景的特点来给她写一条广告语吧!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试题不仅能考核学生的语文水平, 而且能使学生在做题目的过程得到再次的学习机会, 从而达到考核促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对策研究 篇8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 写作教学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77-02

语文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直观体现在写作水平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写作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写话”、“习作”“写作”,而写作阶段一般是高年级的小学生才会接触的教育。因此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是重中之重。

一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的发展,我国小学写作教学也渐渐得到重视。但是随着写作教学的实施,日渐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例如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缺少写作素材的积累、缺乏自身情感的抒发等情况。

1.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是调查发现,只有不到20%的学生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超过一半的学生不喜欢上写作课,也对写作没有兴趣。更有学生谈到写作就“色变”,很多小学生表示写作太难了,不知道有什么可写,有的学生则是表示对老师出的作文题目不感兴趣所以没话可说,还有的学生表示写作课过于枯燥单调,不感兴趣。

2.学生对写作素材缺少积累

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灵感来源,没有任何素材的积累,在写作的时候当然无话可说。调查发现,将近80%的学生在写作时没话可讲,很明显可以看出,学生们缺少写作素材的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是提高写作质量的关键,小学生缺少积累主要是小学生缺乏生活的积累,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局限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没有机会接触别的领域,因为小学生年纪较小,家长严格看管,凡事包办代办,他们缺乏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不够充实,小学生也没有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导致小学生写作文时没话可写。

3.学生对写作缺乏真实情感

小学生的作文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缺少自身情感的抒发,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处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但是小学时期是最童真的时代,但是就小学生写作的现状而言,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着内容不真实、缺乏自我真实感情抒发,甚至有成人化的倾向,这是因为在小学生在没话可写的情况之下,就从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里面的桥段来抄袭到自己的作文之中,这就脱离了自己的真实情况,比如自己没有哥哥,却写出了一个温柔体贴的哥哥,没有见过草原却写出了草原。这种情况省略了小学生观察、思考的过程,降低了小学生的思维敏捷度,阻碍了小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二、针对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问题的对策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写作的动力,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条件之一。想要调动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必须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现在的小学生厌烦写作,不想写作,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研究对策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激发写作欲望需要设立合理的写作情境。根据教学理论,设立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具体场景来开展写作教学。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学校里选择一个自己遇到的人、一件身边发生的事等内容来展开写作,从小事入手,启发思维,最后写出精彩的作文。再如,五年级教师在讲《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课文时,可以安排学生按照小组来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留心观察表演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让学生玩起来,感受到学习和写作的乐趣,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空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自由命题的作文,不限题目、不限体裁、不限字数,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写,提高学生的倾诉欲望,使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写作的过程而不是写作的结果。

2.养成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

写作素材是写作的前提条件,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才能让自己的文章丰满起来。素材积累内容一般有生活中的积累、阅读中的积累还有练笔中经验的积累。

学生写作的素材大多都来源于生活中。比如春天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山上春游,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接触自然,体验自然,寻找春天的痕迹,写一写关于春天的故事。或者在家里寻找写作素材,家中的人、家里发生的有趣或是感动的事等,是最能抒发真实情感的来源。这就需要学生仔细观察,随时记录,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作为写作的素材。当然除了大自然和家庭,还可以从学校和社会中寻找素材,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获取自己想要的素材。

素材积累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阅读。人们的精力有限,不能任何事都亲自去做,尤其是小学生还没有能力去做很多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去书中寻找答案。读书不仅能积累知识,而且还能陶冶情操,更为写作积累更多素材。但是现在的学生大都不爱读书,这就又回到了关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故事,然后告诉他们故事的出处,鼓励学生回去品读原著,然后读完之后写一写读后感,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教师还可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看法和感受,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开设阅读交流课,每周一节,让班里的每一个同学将自己课下读过的书籍故事讲给同学听,这样,基于同学想展现自我的心理,让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

3.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首先,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让学生带着感情接近自然,用心感受大自然;另外,应该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感恩,怀着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能在老奶奶过马路的时候上前扶一把,在看到路边的流浪狗的时候把手里的火腿面包给它吃,在妈妈做饭的时候帮妈妈洗菜……学生要是能做到这些,就不会发愁作文没话可写。

三、小结

综上,写作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点一滴的指导影响学生,让学生养成对身边的实物仔细观察随时记录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丰富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光是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多方面的配合,只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樊亚莉.论高年级段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4.(12):259.

[2]朱鹏举.让人物鲜活起来——谈小学中高年级写作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2.(10):59.

高段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9

本学期,教师们积极关注教育动态,了解教育信息,人人进行语文学科的专题讲座,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科研是教研的灵魂,不论工作如何繁重,老师们仍不忘科研的重要性,其中,xx老师的县级课题《农村小学生习作教学现状及干预策略的研究》已经结题,xx老师的《农村小学口语交际现状与因应策略的研究》正在研究之中。

“一切为了学生。” 高段语文组的教师们在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专业化能力的同时,经常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成绩犹为显著。三名同学参加县级暑期读书征文活动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收获的背后有着更多的耕耘的足迹,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活动。

1、加强学习,锐意进取。

我们借助半天教研活动的时间,重温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一轮课程改革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标准》的核心内容,深入了解了当今语文教学的热点和焦点,与专家对话,积极探讨了“语文课该怎么上”的问题。开设新课程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通过看录象,品教学实录,上教研课等形式,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积极订阅教育教学书籍,及时地给大脑充电。我们充分利用一切外出学习活动的机会,安排好自己的课务,多次外出听课、学习,人均听课20余节,及时做好记摘与评课,写好总结与反思,使自己的业务素养不断提升。

2、以科研促科研,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为了让我们的教学更有特色,更有实效。本学期,我组开展了多次语文研讨课活动,如:xx、xx、xx老师开设了校、片级的教研课,让开课的教师在磨课的过程中进步,让听课的老师在观摩、学习中获得新的教学信息,促进自己的教学。我们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科研,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每位教师充分发挥网络功效,平时自做课件,提高教学效率,不少教师还利用休息时间来学校学习计算机的应用,以求以后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作为高段语文教学的精品之作——作文教学,我们一直是常抓不懈。大家知道,作文的训练、批改是一个工作量很大的工程,我们高段的语文老师也从未放松过,严严实实地把好批改关及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指导。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落到实处,这学期,我们还开展了古诗积累,改错别字、佳作展览,积淀学生丰厚的言语功底。

小学高段数学教研组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地在教导处的领导下完成各项任务。提高数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数学教研提倡严谨、科学、务实。

二、工作目标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增加获奖、发表论文的教师人数。

三、工作重点

1.关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提倡教师把日常的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对所上的课进行教后分析和反思。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平常教学中多关注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以及学生的写字态度。

3.认真重视抓好教科研,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全组教师应树立科研兴教思想、自觉参与教科研实践。教师注重对教材、学生的分析。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研究,积累素材。

四、具体措施

(1) 改进教师的上课教学效果。本学期进行按教学进度的随堂听课,教师上课要突出重点,既要关注教师的指导,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上课中要重视突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方法,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是详细的介绍教师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

(2) 改进教师作业的批改方式。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要保证质量,对特异学生提倡面批。提倡在学生每次的作业后进行评定,针对性的给予修整和鼓励,以此来促进学生。

(3) 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质量,每堂课要以新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力求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4) 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要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

五:具体活动安排 (一)达标抽测安排

(二)听课安排:

小学高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 篇11

准备阶段

毛主席说过:“不打无把握之仗。”同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之前,教师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充分的准备。教师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因时、因地、因生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用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實际条件来考虑,不能增加学生负担。注意灵活性,能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钻研教材时未雨绸缪,提前设计《课时安排表》《活动安排表》,编写《课时教案》。

起步阶段

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要进入综合性学习的起步阶段。此时教师是指导者、合作者与参与者,要当好领路人,教会学生怎么安排时间,应采取哪些步骤,用哪些形式来体现学习的成果等。首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活动主题、目标;然后划分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学生在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事先设计好的《小组活动计划样表》,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本组的活动计划,使综合性活动有目的、有实效、不盲目。虽说综合性学习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但教师绝对不能不闻不问,对学生自由组合小组的情况要及时了解和关注。尤其是第一次分组,学生还没有经验,教师必须要指导好。人数以每组6人至8人为宜。分工要各尽其能,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实施阶段

综合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一般分组进行。教师要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加以指导。要根据各组计划,活动进展情况全程跟踪、督促。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开展活动时,教师首先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确保活动中学生的安全;要实时关注、深入活动小组,了解活动情况,调控管理活动进程;及时梳理活动中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思考对策;注意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小组给予具体帮助,保证语文综合性学习得以平衡的发展,合理地开展。

例如,在深入小组活动时,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寻找身边的错别字”这个活动主题特别感兴趣,有5个活动小组都选择了它。但是各组的活动内容、方式有所重复,大都是去寻找街边的错别字。于是,笔者就启发学生能不能从不同角度入手寻找身边的错别字。一番热火朝天的讨论后,“点击广告词”活动小组、“电子眼”街头错别字调查小组、“扫描作业、查找错字”活动小组、“书中检疫官”活动小组、“都是错字惹的祸”故事小组应运而生。随后,教师又指导学生把调查的情况写成了调查报告。

小组在汇报活动成果时,有的组员拿着一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干巴巴地从头读到尾,读者结巴,听者兴味索然;或是大量的图片拼凑,学生只惊叹于画面的美丽,但与语文学习却无多少关系;还有的甚至游离于“语文”之外,成了名副其实的音乐课、舞蹈课。此时,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指导学生怎样根据活动主题有效地搜集资料;指导学生如何筛选、整理资料;指导学生怎样再生信息,通过手抄报、照片、图表、书画作品、制作幻灯片、撰写调查报告等形式创造性地整合信息……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评价阶段

课堂学习中的评价,是对学生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也是对今后要探究问题的延伸和扩展。因此,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有力保证。评价方式可多元化,有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评价重在激励,从态度参与情况、合作精神、学习成果的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例如,在小组进行汇报的时候,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有的汇报某一问题窃窃私语;有的不敢兴趣,没有耐心听下去;有的在底下准备自己的汇报内容而无暇听……整个汇报课,需要教师不停地维持秩序才能进行。此时,评价量表的介入使课堂更加高效,让每一位听的学生也有事可做,在倾听汇报的同时,以一位评委的身份对各组的汇报进行评定、打分。这样,可以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听取他人汇报,提高效率,养成认真聆听的习惯,培养判断、鉴赏的能力,在欣赏、评价同学作品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结束语

小学高段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的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研记录高段 篇12

一、小学高段语文复习课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学生的查漏补缺

对于小学高段语文的复习课设置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对于知识的吸收与掌握进行巩固。课堂中的时间是固定的, 教师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是不可能的, 而复习课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框架进行拼接, 从而得以很好地完善。

2.有助于语文学科知识的拓展

语文的学习仅仅通过书本的途径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教师对学生经常进行知识的外延与拓展。而语文复习课的作用不仅是对旧知识的巩固与提升, 也能对基础知识进行外延, 使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教师将课文中的死知识转变为灵活的课外时间, 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促进, 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小学高段语文复习课的现状研究

1.语文教师对复习课的认知偏差

当前的许多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将复习课变成自己的新课讲解课堂, 这种做法实则是教师对复习课的认识不足, 缺乏对复习课的重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对于复习课的教授仅仅停留在较浅的认识上, 对于一些相关实践理论的掌握还不足, 导致一些学生对学习中的困惑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对于新知识的巩固、旧知识的复习都缺少一定的时间, 因此对于这种现状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

2.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步, 对于小学语文的复习课也有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邯郸学步”的现象不少见, 许多教师只是单纯借鉴前人的经验, 对学生主体的特点与学习情况的分析研究不够, 而且对具体的教学任务与目标的规划也不够科学。因此, 对于复习课的实施方案有待探讨, 需要科学合理的方针来指导语文高段的复习课教学。

三、提升小学高段语文复习课效率的措施

1.提升问题解决式复习课的效率

问题解决式复习课主要是根据学生在学期内以及年级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点进行规划。这需要教师对全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 对于学生在考试中的易错点进行重点分析, 以及针对学生存在的困惑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首先, 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基础“纠结点”的解决。根据目前调查, 学生的问题主要是在错别字的使用上, 一到六年级学生的身上都普遍存在。而对于这样的问题, 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每个单元中梳理出自己错别字的出现次数, 再将一些频繁写错的字在白纸上用彩笔进行书写, 然后再到小白板上进行听写。其次, 教师在这类课上要对阅读这个“特困点”进行突破。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比较关注的是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与“概括主要内容”, 这也是小学生比较惧怕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合适的手段, 可以对文章进行“列小标题—缩写—概括主要内容”的练习,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最后, 进行写作“疑难点”的解决。

2.注重对文体分类式复习的运用

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 对文章文体的学习程度不尽相同。他们对说明文、小说与古诗文的理解能力较弱。因此, 就要提升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复习效率。首先, 是对说明文的练习。可以先使学生了解说明文说明方法的重要性以及掌握的难度所在, 然后让学生通过一些具有具体表示的词语中熟识说明文方法, 最后进行实战演练等。其次, 对于小说的活学活用。对于这一部分, 教师应该在学生小说知识的巩固基础上对课外小说的阅读进行理解, 通过课外阅读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最后, 对于古诗文的整理复习。例如, 最常见的文学常识、经典名句的填空、诗词理解类问题以及诗词的活用问题, 教师要带领学生明确这些古诗词的题型特点, 再在具体的古诗词练习中使复习课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对复习中的主题进行整合

语文教师在进行复习课的过程中, 一般都会采用“单元式”“跨学期式”的整合方式。首先, “单元式”的复习方式要通过课堂中的练习以及课后的巩固, 通过主题单元的任务来认识与了解每一单元的重、难点问题, 每节课布置一个单元的复习能够有效的提升复习效率, 使复习高效而有趣。最后是“跨学期式”的复习计划。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讲解, 寻找一个突破口, 以此导入对上学期所学内容重点知识的回顾, 通过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及时对旧知识进行积极巩固, 从而促进学生复习效率的提升。

总之, 小学高段语文复习课的内容改进对复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不仅能使学生对复习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还能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从而积极地促进小学语文的课程建设。

摘要:小学高段语文的复习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复习具有重要意义。而当前在复习课中出现单一、呆板与效率不高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就应该对复习课的内容进行积极的改善与创新。主要对小学高段语文复习课的内容改进提出了相关的合理措施, 从而提升语文复习课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复习课,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晓芹.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1 (09) :76-78.

上一篇:领导干部专题学习班交流发言下一篇:承包商反担保保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