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2022-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在职业学校的应用

摘 要:推行国家职业标准,这不仅是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的需要,也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最终面向社会、走向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进一步说是关系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要贯彻职业教育法,推行“双证制”,必然要解决如何加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在中职学校的应用,通过鉴定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实验,收到较好的结果。学生毕业持证上岗,能力与水平受到行业的首肯,就业竞争能力大大加强,又反过来促进了在校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声誉。

关键词:培养目标 国家职业标准 技能 衔接 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订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一步规定“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到技术工种岗位就业”。因此,推行“双证制”(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这不仅是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的需要,也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最终面向社会、走向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进一步说是关系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要贯彻职业教育法,推行“国家职业标准”,必然要解决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培养目标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衔接的问题。对于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我们过去很少涉及,但确实是需要我们职教工作者深思并迫切解决的新问题。笔者打算在本文中就如何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鉴定相融合的问题与同仁探讨。

一、打破传统学科本位教学模式,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新的教学指导思想

国内多数职业中学前身是由普通中学改制发展而来的,其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与普通教育模式相一致,带有很深的传统烙印,这种模式下形成的教学指导思想,严重束缚了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重庆某大区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15所,电子类专业细分有:电子产品维修、电子设备制造、电子仪器仪表、电子电工、数控机电等,但目前还沿袭普教的统考模式进行雷同的课程设置,体现不了专业特色,这是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思想影响所致。这些专业虽然与电子相关,但各自课程设置应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充分适应行业用工的需要。职业教育要适应劳动就业市场和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需要,首先更新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职业中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这一根本点,突出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四大基本要素——即“两类技能”(某一特定岗位需要的专项技能和多种职业都需要的通用技能)和“两个基础”(就业后在一类相关职业内转岗的基础和继续学习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解放思想,跳出不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传统学科本位教学模式,确立以能力为本的新的教学指导思想。

因此,加强职业中学理论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管理,并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有机地相结合,切实落实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教学,是提高职业中学教学质量,推行“双证制”,保证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证。

二、行业的需求,就是职业教育的最大需求

明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人才的观念,加强职业教育与就业培训目标密切联系。

1.分析研究修正职业中学学生培养目标,使之既能达到职业中学学历教育要求,又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培养目标有修正的必要,虽然现有的职业中学学历教育培养目标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完善,有很好的可操作性,但结合我国现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的就业市场,和日趋国际化的工业体系结构,培养目标的第一步修正就要考虑培养的人才如何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这一紧迫问题。这个目标可否是“具有合格中职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所从事的职业(工种)中具备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与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并为现代企事业需求的中级应用技术人才”。

2.分析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对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选用编修进行审定

我在组织学生从事国有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培训工作中有所体会,我们现行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上,严重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脱节。比如,“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这个职业,在学校叫“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主要课程设置是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应用。目前从重庆市职业学校的相关课程设置上来看,就缺失国家法律法规内容这块,学生不了解国家知识产权法、保密法、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法等,甚至于不知道消防安全法,从最近几年国内网吧所发生的几次重大火灾事故原因来看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教学大纲中注重了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管理,互联网应用。但实际上行业中需要更多的是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管理,互联网联网设备使用与管理,安全管理,设备运行维护,通信媒体的连接等技术,因此我们的学生虽然学习了网络应用技术,却不能达到国家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职业标准要求。

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因此我认为职业教育要与国家职业标准接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很有必要对现行的专业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进行编修审定工作。

3.调研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跟踪高新技术发展,调整教学与技能训练内容

随着国际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我国的制造业逐渐摆脱了劳动密集型低技术模式,向自动化,高技术方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拥有一个简单的劳动技能就能胜任的了。比如我们对电子公司调研后发现,电子专业的学生如不懂得操作自动流水装配线,不会使用智能化虚拟化仪器,不知道数字化设备的原理,是无法适应行业要求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熟悉计算机通信技术知识与通信设备,是使用和管理不好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更不能有充分的竞争优势进入IT制造业。因此调研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跟踪高新技术发展,调整教学与技能训练内容是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必然要做的功课。

三、重视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工作

在全国职教工作会上,国务院总理在讲话中强调,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把握好几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事就业准入制的职业必须取得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加强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是必要的、迫切的。但实际情况如何呢?统计表明少有学校重视并在研究如何进行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衔接工作,甚至于有些学校根本不知道劳动部对就业人才准入还有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一事。

我们知道职业中学推行职业技术学历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初、中、高级技能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管理体制的不尽合理,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并没有面向劳动力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也没有机会面向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有效沟通,基本上是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因此从某种角度讲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相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材体系与劳动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有较为严重的脱节和不相适应地方。加上专业师资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以及设备条件尤其是高新技术设备诸方面的限制,在专业教学中还停滞在“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的陈旧教学模式中,导致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水平不能适应所从事专业工作岗位的要求,这种学校教育与行业需求脱节的弊端愈加突出。随着近几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思路模式不断传入,激烈冲撞着我国职教观念模式。加之国家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把职业教育的改革又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笔者从事职教三十年左右,敏感地意识到:在职业学校中推行“双证制”教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做了这方面的实验工作,结果表明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其在校学习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较大的不相适应之处,不能达到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从而切实感到职业学校现行的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由于衔接问题造成的脱节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双证制”的推行。如不立即着手研究解决,将会使学生“出口”受限,不能获取“双证”的学生毕业后既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也受到国家就业准入制的限制,反过来影响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的问题,应重视并认真对待解决。

四、深化课程结构改革,突出技能训练教学

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它是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它要求被鉴定者掌握什么技术,会做什么,能做什么,而不是你知道什么,会说什么,总之是以技能操作能力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还在以系统理论学习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中进行教学,与职业技能的主导思想严重脱节。所以我们必须深化课程结构改革,这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课程结构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课程模式,使它更加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目标要求,符合紧紧围绕培养学生“两类技能”和“两个基础”的要求,突出技能训练教学。

五、加强教学研究,把理顺“专业”与“工种(岗位)”的关系作为落实技能训练的切入点

职业中学教育是有别于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内容必须符合国家对职业中学培养目标的要求。这就决定了职业中学的专业课程及其教学要求围绕学历教育自成体系,当然这个体系是可以包容和修正的。而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求从业者必须通过某一工种(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这一工种(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这一职业。这就决定了国家职业资格的认定是以某一具体工种(岗位)在鉴定内容、标准和规范上自成体系,它是国家标准,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这两种体系从本质与目标来讲是一致的,只不过前者要求学生具有职业高中文化素质,及适应宽口径就业的复合型职业人才,后者则是达到某一学历要求的从事某一职业(工种)技能标准的掌握高技能的人才。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可见其培养或鉴定的对象是具有并达到从事某一职业(工种)知识与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只不过说前者负担培养任务,后者负担职业资格鉴定任务,为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甄别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六、职业技能鉴定特点

根据我国的国情,这两种体系还会长期存在下去。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即按照国家法律政策,在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领导下,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对劳动者技能水平实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作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教学研究,理顺两个体系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并以此为落实技能训练的切入点,解决“训练什么”的问题。只有理顺了上述关系,开设的专业才有实际社会价值,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才能正确确定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及标准,使之与国家职业资格要求的内容及标准接轨,保证学生参加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七、实践体会

今年我校计算机专业为在毕业生中推行“双证制”,统一认识,根据学生将来就业的需要,决定通过参加中级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考核鉴定。依据职业高中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职业高中教材进行教学,按照行业资格鉴定要求,两者有机结合。实施目标教学法,分阶段训练,完成教学目标,严格要求并考核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首先,在专业教学中各学科按照职业高中教学大纲、目标要求进行教学;完成各单元训练目标,具备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考核合格。其次参照资格鉴定标准,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力训练,需20课时;学校组织动员学生按照所学学科申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办理相关事宜由学校统一安排,由校方指定专人负责。2008-2009学年我校10级网络班学生在该学年度上学期学习完成计算机局域网学科课程,合格率75%。学年度下期,该班有50%学生申报参加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按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资格鉴定标准要求经严格训练,学生在培训学时内掌握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资格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经信息产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统一考核,全部通过鉴定,合格率为100%。

职业高中学生在职业高中学制阶段,在获得职业高中的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参加相关“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这样既适应了目前市场经济就业准入制的要求,又为职业高中学生就业造就了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

通过鉴定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实验,收到较好的结果。原来学生家长认为我们在学生中搞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是变相乱收费,不理解、不支持。现在是主动积极协助学校支持学生参与培训鉴定活动,截至2009年上半年,我们已组织六个批次,200多名学生参加计算机类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毕业持证上岗,能力与水平受到行业的首肯,就业竞争能力大大加强,又反过来促进了在校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声誉。

通过几年来实施国家职业标准在我校的应用,学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学校也培训出了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因此,国家职业标准在中职学校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单位: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计算机部

作者:杨 怡

第2篇: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摘 要: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森林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再根据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方法进行改革。

关键词:国家职业标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第十七条指出:“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章第十一条亦指出:“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技能标准和岗位规范,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标准,形成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衔接贯通。”根据这一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实现与国家职业标准的无缝对接。本文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专业《森林病虫害防治》课程改革为例,探讨高等职业院校依据有关国家职业标准而进行的课程改革。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专业开设于1978年,目前为国家重点专业和江苏省特色专业。林业技术专业自开设以来,根据江苏林业的不断发展及学生就业情况的不断变化,及时地总结与扬弃,在近年形成了“五段递进式”三位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种苗生产”、“林木培育”、“林木保护”、“森林资源清查”、“企业经营管理”等5岗位能力课程体系,其中《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支撑林业技术专业当中“林木保护”岗位的核心课程。

1 确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职业分类目录当中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员(职业编码:5-02-02-02,以下省略)的任职要求,即具有能够参与森林病虫害调查与普查、参与制定和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计划方案,具有能够进行森林病虫害灾情监测与分析,能够配置农药、保养和维修器械的职业能力,与此同时应具有从事上述工作所必需的职业道德,其包括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等几个方面。

2 设计教学内容

2.1 设计理念 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员职业技能岗位标准(高级)对从业人员的任职要求并结合江苏省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制订能够将共性的任职要求与个性的区域现状相结合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并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项目,根据教学项目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形成职业技能岗位标准—课程标准—教学项目—教学内容的课程改革路线。

2.2 教学项目设计 破除《森林病虫害防治》这门课程原有的章节性,依据《森林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来确定教学项目,将教学项目与森林病虫害防治员的任职要求一一对应,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据此将教学内容设计成5个教学项目,分别是森林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森林病虫害调查与预测预报、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森林病虫害防治和综合实训5个项目。

森林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森林病虫害调查与预测预报、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和森林病虫害防治4个项目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森林病虫害防治员任职要求的能力培养体系;综合实训是为期一周的综合性训练,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是对某一种具体的病虫害所进行的调查、发生发展规律分析、制定和实施防治方案以及灾情预测,是一种检验职业能力、巩固职业能力的生产性综合实训。

2.3 教学内容选取 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工作岗位需要和教学目标需要,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合理选取森林病虫害识别与诊断、森林病虫害调查与预测预报、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森林病虫害防治等4个项目的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内容时将相同相似的教学内容纳入同一模块,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独立的模块,各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教学项目(见表1)。

3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森林病虫害防治》这门课程非常特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整体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既包括昆虫形态学、生物学、分类学、生态学等知识,又包括林木病害病原学、病理学以及防治理论、农药等方面的知识;其二,具体的教学内容既有直观方面的知识,又有微观方面的知识;其三、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其四,病虫害发生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动态性。因此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采用理实一体法、多媒体教学法、实物演示法、现场教学法、观察实验法、案例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并辅以板书、PPT文稿演示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各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见表2。

4 考核评价方法改革

传统的以期中、期末、技能考核和平时成绩各占一定比例的考核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仍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职业能力,因此必须对现有考核评价方法进行改革。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中,建立“分合评价”、“第三方评价”和“以证代考”的考核评价体系,并积极实行“教考分离”。

“分合评价”即将传统的期中和期末两次理论考试改成“4次项目测验+1次期末考试+综合实训+平时考核”,其中4次项目测验平均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15%,综合实训占总评的50%,平时占总评的5%。“第三方评价”即综合实训由校外实训基地的指导老师进行评价,“教考分离”即期末考试由教务部门在试题库中抽题组卷,授课教师不知晓考试内容。“以证代考”即凡是在课程学习期间内参加学院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员高级工的同学可以免考,并按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各占50%为其总评成绩。

“分合评价”、“第三方评价”和“以证代考”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行“教考分离”,使考核评价方法更加客观、全面,进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5 教学改革成效

通过制订将共性的任职要求与个性的区域现状相结合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并根据课程标准合理设计教学项目和选取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方法改革,显著提高了森林病虫害防治课程的教学成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06级至2009级林业技术班就业率均达到100%,其中协议就业率均超过95%(见表3)。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要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技能标准建立课程标准,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此同时,要积极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和建立能够满足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改革需要的校外实训基地,为教学改革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国华,管斌.高职高专《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2):133-135.

[2]刘惠.《园林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2):138-139.

[3]祝朋芳,毛洪玉,李智辉,等.农业院校观赏植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588-590.

[4] http://www.nvq.net.cn

(责编:陶学军)

作者:管斌 吕兴萍 陈国庆

第3篇: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什么样

我国现行职业标准体系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我国企业劳动力管理进技术工人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科技进步的加速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员工一专多能,胜任不同岗位甚至不同职业的工作。与这样的要求相比较,我国现行的职业标准有很多不适应之处。为此就国家职业标准的建设提出一些设想。

两标并存一个针具体工种,一个针对具体职业

我国现行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中实际上是两种标准并存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建立于1956年,后于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由劳动部组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了三次修订。到90年代中期,修订完成了约4000个工种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1999年我国第一部《职业分类大典》颁布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需要,在总结制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经验、借鉴国外方法的基础上,开始按照新的模式制定国家职业标准,迄今为止已制定完成了200多个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这两种标准,一个是针对具体工种,一个是针对具体的职业,反映了特定的工种和职业的工作能力要求。特别是从1999年后按照新模式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突破了原先的学科导向,贯彻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更加全面地反映了工作现场的要求,在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

然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终身就业方式的终结,劳动者面临着更加频繁的职业变化,只掌握一种技能的人已经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很难在职场上站稳脚跟。与此同时,只适用于单个职业或工种的职业(工种)标准也难以满足劳动者掌握多种技能和跨职业技能的需要。建立有利于增强劳动者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多层次国家职业标准体系的必要性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突出。

四大技能标准构成完整体系

1998年,原劳动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课题组在其主报告中提出了“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分层”的设想,按照适用范围,将职业技能分为: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核心技能三个层次。相应地将国家职业标准划分为三个层次: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和核心技能标准,为我国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按照这种方法进行分层,实际上在行业通用技能和核心技能之间还有一个层次的职业技能一一跨行业的职业技能。因此,笔者认为,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应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核心技能标准构成。

(一)职业特定技能标准:种类最多,层次太少

职业特定技能标准就是现行的工种标准和职业标准从数量上看,工种标准和职业标准是最多的。按工种分有4700多个(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按职业分有1838个(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从适用范围看,工种标准和职业标准相对较窄,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大都是一个职业或工种特有的,比如美容师和厨师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完全不同。工种标准或职业标准更多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的“专”与“精”。一般来说,从业人员达到工种或职业标准的要求后,就能胜任某一个专门职业或工种下面一个或数个具体岗位的工作。但当从业人员的职业或工种变换后,他很难将原来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其他的职业或工种上去些工种,更是如此。

(二)行业通用技能标准:面向多个工种或职业

行业通用技能,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行业内通用的技能。根据行业划分的大小,每个行业的通用技能的数量多少不等。但总的来说,行业通用技能要比特定职业技能少得多。从适用范围来看,行业通用技能要比职业特定技能宽,它面向的是一群工种或职业。因为它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涵盖了若干个工种或职业。如制造业中的“安装与维修”、“物流与仓储管理”等。从业人员掌握了一项行业通用技能后,就能适应一个行业内若干个工种或职业的工作。比如一个工人掌握了“安装与维修”的基本技能后,就能够很快适应钳工、维修电工、机器安装工等不同工种或职业的工作。行业通用技能的提出,顺应了生产和服务企业中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的趋势。针对行业通用技能制定标准。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从业人员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标准制定过程中的重复劳动。目前,由于我们缺少行业通用技能这个层次的标准,就遇到了类似在船舶业中制定“船舶电工”标准的问题。如果我们有“安装与维修”这样的行业通用技能标准,上述问题就不会出现了。因为“船舶电工”的很多知识与技能都包含在“安装与维修”这个行业通用技能标准中。培训“船舶电工”时,只需在“安装与维修”的基础上加上一部分船舶制造行业特有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即可。

(三)跨行业技能标准也称共同能力。核心技能标准

跨行业的职业技能是指不同行业共同

需要的职业技能。我们可以列举出很多技

能,比如营销、客户服务、质量保证等,是

很多行业都需要的技能,因而属于跨行业

的技能。在国外,有的研究者将这些技能归入“共同能力领域(Common COmpetenceArea)”。美国国家技能标准委员会甚至将其归入“核心技能(Core SkilIS)”的范畴。跨行业的职业技能比行业通用技能的覆盖面还要宽,它适用于不同的行业。以营销为例,制造业中有营销,金融保险业也有营销,商业服务业中更少不了营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行业或企业如果没有掌握营销技能的人才,将很难生存下去。而对一个求职者来说,一旦掌握了营销技能,他的择业面将更广,适应性更强。因为不管哪个行业,“市场调研”、“与客户谈判签约”等营销技能是相通的。跨行业技能标准比职业特定技能标准和行业通用技能标准更强调共性,更抽象,心智技能的成份更大。但在制定这类标准时仍应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要面向工作现场中的实际问题,提炼出反映雇主和用人单位要求的具体活动内容,作为衡量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标尺。

(四)核心技能标准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加强核心技能的培养是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甚至是普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取向。核心技能的基本理念是,它是各行各业的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普遍需要,对其求职和职业生涯的成功具有关键作用的技能。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发了“交流”、“与人合作”、“自我提高”、“解决问题”、“数字应用”、“信息技术”等6项核心技能的标准,并以16到19岁的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推广,对其教育改革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而德国早在1974年便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并在职业教育培训中得到有效的推

广。“关键能力”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指人们收集信息、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制定计划、决策、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社会能力指人们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

不难看出,“核心技能”、“关键能力”只是叫法不同,实质是相同的。它们不受行业和职业的限制,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和可迁移性,是每一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技能。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加速,核心技能在我国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1994年中、英两国职业资格证书合作项目启动后,我们就开始了对核心技能的研究,并且在引进交流、与人合作、自我提高、解决问题、数字应用、信息技术6项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新和外语应用两项内容,目前正在借鉴英国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开发这8项核心技能的标准。

相对于前三种技能,核心技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针对核心技能制定标准的难度非常大。比如“交流”,按照惯常的做法,很容易将其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陷入语文教学的框子中去。这与增强人们对不同职业适应能力的初衷显然不符。英国“交流”核心技能标准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处处强调应用,强调解决不同职业情景中的表达与交流的问题,保证学员在通过核心技能培训和考核后,能够切实增强在不同的职业情景中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而绝没有列出生字表、词汇表或演讲要点等一系列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这种突出应用、强调解决职业情景中具体问题能力的做法也是制定我国核心技能标准必须借鉴的。

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职业技能标准和核心技能标准,构成了国家职业标准的完整体系。

对比从职业特定技能到核心技能四个层次的职业技能,我们发现,除了适用范围越来越宽之外,稳定性也呈现提高的趋势。这是因为技术发展引起劳动组织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最先体现在对那些最需要被自动化机器或先进生产线取代的岗位的撤并上。因而,只包含一种或两种狭窄技能的工种或职业技能,其稳定性最差;行业通用技能次之;跨行业技能的稳定性较高;核心技能最高。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行业通用技能、跨行业技能、核心技能都必须依托在特定职业技能上面,否则它们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掌握特定职业技能而不具备其他三种技能中的任何一种,终将因难以适应职业岗位变化而遭到淘汰。

建立相应的鉴定和证书体系:Y+X组合

分层化的职业标准体系描述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但标准本身并不能说明一个从业人员具备了哪一个层次、哪一级水平的职业技能。要认定一个劳动者具备了哪一个层次、哪一级水平的职业技能,必须依靠鉴定和证书体系。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是以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职业特定技能标准)为基础建立的,因此也存在层次单一的问题。而且,在鉴定实施和证书授予中,职业和职业之间、工种和工种之间相互孤立,缺乏沟通与互认,导致很多内容上的重复鉴定,彼此要求还不一样,使鉴定失去公平性。

依据分层化的职业标准体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有了不同层次的技能标准,对不同职业或工种的鉴定内容,可以通过不同层次技能标准的组合来确定。比如,饲料营销员和建材营销员,就可以用“跨行业技能+职业特定技能”的方式来解决,即一个学员或考生只有通过跨行业技能“营销”的鉴定,同时在饲料或建材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鉴定中成绩合格,才能取得饲料营销或建材营销的资格证书。这样可避免不同行业各自搞一套营销方面的标准各自进行鉴定,既照顾到了行业的特殊性,又保证了共性内容上要求的一致,水平的统一,保证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再比如,对于秘书,将来除了要求其掌握秘书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可规定在“交流”核心技能方面须达到某一等级的水平才能取得一个完整的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特定技能+核心技能)。针对不同职业的情况,还可以有“行业通用技能+职业特定技能”等形式的组合。实现这种灵活组合的前提是通过科学、严密的论证,确定哪些职业的鉴定需要附加行业通用技能、跨行业技能或核心技能。否则不但会流于形式,而且会加重参加鉴定人员的负担,对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起到不好的作用。

当然,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也涉及鉴定和证书管理体制的改革,可能一时难以推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鉴定和证书中实行这种组合后,将使四个层次的职业技能标准真正成为国家职业标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有利于实现职业技能鉴定的分层分类管理,形成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自我完善机制,为促进我国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作者:刘永澎

第4篇: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整理)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1.2 职业定义

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家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并能高空作业。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维修电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和所需的测试仪表及工具。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3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0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上上者为合格。技师和高级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 min;技能考核时间为:初级不少于150min,中级不少于150min,高级不少于180 min,技师不少于200 min,高级技师不少于240 min,论文答辩时间秒于45min。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应在具备每人一套的待修样件及相应的检修设备、实验设备和仪表的场所里进行。 2.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合作。

(5)爱护设备及工具、夹具、刀具、量具。(6)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2.2 基础知识

2.2.1 电工基础知识 (1)直流电与电磁的基本知识。

(2)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

(3)常用变压器与民步电动机。

(4)常用低压电器。

(5)半导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和整流稳压电路。 (6)晶闸管基础知识。 (7)电工读图的基本知识。

(8)一般生产设备的基本电气控制线路。 (9)常用电工材料。

(10)常用工具(包括专用工具)、量具和仪表。 (11)供电和用电的一般知识。

(12)防护及登高用具等使用知识。 2.2.2 钳工基础知识

(1)锯削:手锯、锯削方法。 (2)锉削:锉刀、锉削方法。

(3)钻孔:钻头简介、钻头刃磨。

(4)手工加工螺纹:内螺纹的加工工具与加工方法、外螺纹的加工工具与加工方法。

(5)电动机的拆装知识:电动机常用轴承种类简介、电动机常用轴承的拆卸、电动机拆装方法。

2.2.3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1)现场文明生产要求。 (2)环境保护知识。 (3)安全操作知识。 2.2.4 质量管理知识

(1)企业的质量方针。 (2)岗位的质量要求。 (3)岗位的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

2.2.5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

劳动法相关知识。 (2)合同法相关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3.1 初级

职业功能

工作要求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工作前准备

(一)劳动保护与安全文明生产

1.能够正确准备个人劳保用品

2.能够正确采用安全措施保护自己,保证工作安全

(二)工具、量具及仪器、仪表

能够根据工作内容合理选用工具、量具

常用工具、量具的用途和使用、维护方法

(三)材料选用

能够工具工作内容合理选用工具、量具

电工常用材料的种类、性能及用途

(四)读图与分析

能够读懂CA6140车床、Z535钻床、5t以下起重机等一般复杂程度机械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图及界限图

一般复杂程度机械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图、界限图的读图知识

二、装调与维修

(一)电气故障检修

1.能够进查、排除动力和照明线路及接地系统的电气故障 2.能够检查、排除CA6140车床、Z535钻床等一般复杂程度机械设备的电气故障

3.能够拆卸、检查、修复、装配、测试30KW以下三相异步电动机和小型变压器

4.能够检查、修复、测试常用低压电器 1.动力、照明线路及接地系统的知识

2.常见机械设备电气故障的检查、排除方法及维修工艺

3.三相异步电动机和小型变压器的拆装方法及应用知识

4.常用低压电器的检修及调试方法

(二)配线与安装 1.能够进行19/0.82以下多股铜导线的连接并恢复其绝缘

2.能够进行直径19mm以下的电线铁管煨弯、穿线等明、暗线的安装

3.能够工具用电设备的性质和容量,选择常用电器元件及导线规格

4.能够按图样要求进行一般复杂程度机械设备的主、控线路配电板的配线及整机的电气安装工作

5.能够校验、调整速度继电器、温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热继电器等专用继电器

6.能够焊接、安装、测试单相整流稳压电路和简单的放大电路

1.电工操作技术与工艺知识

2.机床配线、安全工艺知识

3.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及应用知识

4.电子电路焊接、安装、测试工艺方法

(三)调试

能够正确进行CA6140车床、Z535钻床等一般复杂程度的机械设备或一般电路的试痛电工作,能够合理应用预防和保护措施,达到控制要求,并记录相应的电参数

1.电气系统的一般调试方法和步骤

2.试验记录的基本知识

3.2 中级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工作前准备

(一)工具、量具及一起、仪表

能够工具工作内容正确选用仪器、仪表

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种类、特点及使用

范围

(二)读图 与分析

能够读懂X62W铣床、MGB420磨床等较复杂机械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1. 常用较复杂机械设备的电气控制线路图

2. 较复杂电气图的读图方法

二、装调与维修

(一)电气故障检修

1.能够正确使用示波器、电桥、晶体管图示仪

2.能够正确分析、检修、排除55KW以下的交流异步电动机、60KW以下的直流电动机及各种特种电动机的故障

3.能够正确分析、检修、排除交磁电动机扩大机、X62W铣床、MGB1420磨床等机械设备控制系统的电路及电气故障

1.示波器、电桥、晶体管图示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直流电动机及各种特种电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与拆装方法

3.交磁电动机扩大机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及控制电路方面的知识

4.单相晶闸管变流技术

(二)配线与安装 1.能够按图样要求进行较复杂机械设备的主、控线路配电板的配线(包括选择电器元件、导线等),以及整台设备的电气安装工作

2.能够按 图样要求焊接晶闸管调速器、调功器电路,并用仪器、仪表进行测试

1.不同位置的焊接工艺参数

2.不同位置焊接的操作工艺要点

1.埋弧焊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2.埋弧焊自动调节原理

(三)测绘

能够测绘一般复杂程度机械设备的电气部分

埋弧焊工艺参数

(四)测试

能够独立进行X26W铣床、MGB1420磨床等较复杂机械设备的通电工作,并能正确处理调试中出现的问题,经过测试、调整,最后达到控制要求

埋弧焊操作要点

第5篇:用户通信终端(固定电话机)维修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用户通信终端(固定电话机)维修员(以下称固定电话机维修员)。 1.2职业定义:从事固定电话机及其附属设备维修工作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 1.4职业环境:室内、外,室内为主,采光、通风条件良好。

1.5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听写、观察、理解、判断、表达、应变及人际交往能力;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动作协调。

1.6基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21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担任固定电话机维修员专业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电工、电路、电子电路、元器件、电信交换、电信传输、电信线路等电信基础知识和固定电话机专业知识,具备本专业讲师(或同等职称)以上技术职称,持有教师资格证书。

(1)担任培训初级、中级人员技能操作的教师应是持有本职业高级资格证书后,在本职业连续工作2年以上或具有相应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资格者;

(2)担任培训高级人员技能操作的教师应是持有本职业技师资格证书后,在本职业连续工作2年以上或具有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者。技师的培训教师,一般应由省级以上通信行业部门审批。

1.7.3培训场地设备:应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教室,有必要的教学设备、教具以及维修、测试仪器、仪表、工具和安装有相关维修软件的计算机。 1.8鉴定要求

1.8.1适应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固定电话机及其附属设备维护和修理工作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资格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从事本职业连续工作3年以上。

——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5年;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7年;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或经本职业高级资格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资格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8年;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在本职业连续工作满5年。

1.8.3鉴定方式:本职业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取闭卷笔试方式。技能考核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操作、笔试、口试相结合的方式。两门考试均为百分制,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技师尚须通过综合评审。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的配比:理论知识考试按15—20名考生配1名考评员且不少于2名;技能操作考核按5—8名考生配1名考评员且不少于3名。

1.8.5鉴定时间:各等级的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180分钟;各等级的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60—120分钟。

1.8.6鉴定场所设备: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内;技能操作考核在配备有固定电话机及其附属设备测试、维护、修理的相应设备、具有号码的电话线路、材料、备品、备件、图纸、工具、稳压电源、仪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仪表(电话机测试仪、扫频仪、数字万用表)等,能模拟办理固定电话机维修业务的必要设备、帐册、报表以及计算机管理系统软硬件的场所。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1)爱岗敬业,忠于本职工作;

(2)勤奋学习进取,精通专业技术,保证服务质量; (3)礼貌待人,尊重客户,热情服务,耐心周到; (4)维护企业与客户的正当利益; (5)遵守通信纪律,严守通信秘密; (6)遵纪守法,讲求信誉,文明生产。 2.2基础知识

2.2.1法规及企业规章制度常识 (1)电信条例、电信法规; (2)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法规; (3)用户通信终端设备维修法规;

(4)劳动法规:劳动合同、劳动纪律、岗位规范、安全操作规程; (5)企业及本职业相关规章制度。 2.2.2职业规范知识

(1)固定电话机维修员岗位规范; (2)客户服务规范; (3)服务规范用语;

(4)企业及客户的权力、义务、责任。 2.2.3固定电话机维修员基础知识 (1)固定电话通信原理; (2)电工原理; (3)电子电路; (4)数字电路;

(5)固定电话机维护规程。 2.2.4市场营销基础知识 (1)市场与市场营销; (2)礼仪礼貌常识; (3)客户行为心理; (4)市场调查预测。 2.2.5英语基础知识

(1)固定通信日常服务英语; (2)固定通信常用的专业英语。 2.2.6计算机基本知识

(1)计算机的构成及主要功能;

(2)计算机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及使用; (3)计算机防病毒基础知识; (4)数据库基础知识。

2.2.7固定电话机维修知识 (1)固定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2)固定电话机的分类、组成及电路结构;

(3)固定电话机的故障现象、原因、维修标准、方法; (4)相关仪器、仪表的使用和基本知识。 2.2.8固定网通信技术知识

(1)通信网络基本知识:固定通信网、各类通信网之间的关系; (2)固定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固定网接口信令。 2.2.9其它知识

(1)客户档案资料整理、保管规定; (2)安全用电常识; (3)防火、防爆常识; (4)防静电知识; (5)交通法规。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中、高、技师各级别的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了低级别要求。

3.1 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 职业 功工作内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能

1.能做到统一着装,穿戴整洁、合身,纽扣齐全

(一) 2.能正确佩戴服务卡

仪表仪3.能做到仪容美观大方,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4.能做到工作现场干净整齐

场地布5.能准备好班中所需的用品用具

6.能正确摆放工作台面的物品

1.上岗规定 2.仪表仪容常识 3.个人卫生常识 4.工作场地规定要求 5.物品请领手续 6.工作台布局要求 1.风俗人情常识 2.礼仪礼节知识 3.服务文明用语 4.业务规范

5.维修收费价格规定 6.常用型号固定电话 机使用方法

7.相关基础英语 1.业务文书格式规定 2.业务规程、操作方法 3.维修收费价格规定 4.票据常识及 计算工具使用知识 5.验钞工具使用方法 及真伪鉴别方法

一、 1.能做到举止适度,尊重客户 维 (二) 2.能做到用语规范,服务态度热情和蔼 修 接待客3.能说标准普通话,听懂一般常用方言 前 户 4.能指导客户对常用型号固定电话机进行操作 准 5.能进行简单的日常英语会话 备

1.能正确核定客户的业务申请 2.能遵守客户请修制度及工作流程

(三)受3.能正确使用专用工具,熟悉保养知识

4.能正确计算维修费用

5.能准确识别现金及支票真伪

1.本地通信网的组成 2.声学知识

3.电话机的基本功能 4.电话机的分类

1.能选择符合要求的室内电话线

5.室内电话线的规格要2.能接续和装设室内电话线

3.能根据构造、功能,

6.室内电话线的装设知(一) 正确区分磁石、供电、拨盘、按键等电话机

二、 普通电4.能安装、使用各种普通电话机

7.磁石、供电、拨盘、 维 话 5.能使用万用表

按键电话机的构造、 修 机 6.能查找、修复室内电话线的明显直观故障

基本工作原理 电 7.能查找、修复各种普通电话机的明显直观故障

8.各种普通电话机的 话 8.能查找、修复防盗器、转换器、呼叫器

使用条件、使用方法 机 等附属设备的明显直观故障

9.万用表使用知识 10.防盗器、转换器、 呼叫器等附属设备 的用途

(二) 1.能使用各种多功能电话机 1.多功能电话机的 多功能2.能查找、修复各种多功能电话机的明显直观故障 各种功能及使用方法 电 3.能查找、修复电源适配器、来电显示器 2.脉冲、音频、 话机 等附属设备的明显直观故障

脉冲音频兼容、重拨、 记忆、锁号、免提、 R键等功能的工作原理 3.广播、录音的原理 4.液晶显示、来电显示 的原理、制式

5.智能电话的有关功能, 原理

6.交换机、电话线与 用户终端的连接配合 7.电源适配器、 来电显示器

等附属设备的用途 1.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2.无绳电话机

与本地电话网的关系 3.无绳电话机的结构组成

4.无绳电话机工作方式、 使用条件

5.无绳电话机的分类 1.公用电话的业务知识、 管理知识

2.公用电话机的分类 3.投币、磁卡、IC卡、 201卡、201IC卡、 IC管理卡、多媒体等 公用电话机的功能、 使用方法、工作原理 (三) 1.能使用各种无绳电话机 无绳电2.能设置主、手机密码 话 3.能区分、判断主机和手机故障 机 4.能查找、修复无绳电话机的明显直观故障

1.能使用各种公用电话机 (四) 2.能测试、判断电话线路故障

公用电3.能查找、修复投币、磁卡、IC卡、201卡、

IC201卡、IC管理卡、多媒体

等公用电话机的明显直观故障

1.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 2.ISDN的初步知识

(五) 1.能装设、使用数字、可视电话机

3.数字、可视电话机

数字电2.能查找和修复NT、NTI+明显直观的故障

的初步知识

话 3.能查找、修复各种数字、可视电话机的明显直观

4.NT、NTI+等数字用机 故障

终端的使用知识

三、 (一) 1.能正确连接、启动、关闭计算机 日 计算机2.能正确使用打印设备 常 操 3.能正确地使用普通电源和UPS电源 管 作与保4.在指导下能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清洁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打印机操作须知 3.电源基础知识 理 养

1.能如实记录所维修处理的机型、故障类型、故障点

(二) 2.能真实填写所维修的固定电话机故障,是否独立填写维1.应用文知识

修复

修 2.原始记录的有关规定

3.能准确记录所维修的固定电话机已使用

日志

(或距上次维修)的时间

4.能如实记录客户名称、地址、电话号码 1.能做到安全操作,爱护维修设备

(三) 2.能做到防火、防爆、防静电等工作要求 安全生3.能掌握安全用电的操作方法 产 4.能够认真执行保守通信秘密的规定

5.能遵守交通法规

1.安全操作规程 2.防火、防爆、 防静电基本常识 3.电工常识 4.通信保密规定 5.交通法规

3.2 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 职业 功能 工作内技能要求

容 (一) 仪表仪容

场地布置 1.能掌握仪表仪容的基本技能,保持良好的视觉形象

2.能熟练备齐所需的维修工具及零配件 3.能合理安排工作场地 4.能备齐交通工具

相关知识

1.仪表仪容规范知识 2.岗位规范 3.交通工具使用 与保养知识

1.客户心理行为知识 2.固定电话机编号的 规定、方法

3.资费政策常识

4.固定电话机的品种、 品牌及厂家概况

5.固定电话机的结构 及工作原理

6.简单专业英语基础知识 1.维修业务规程 2.固定通信业务常识 3.维修服务质量规定 1.电话暗线的概念 2.电话暗线的规格及装设规定

3.磁石、供电、拨盘、按键电 1.能接待特殊客户,语言诚恳,解释耐心

一、

2.能掌握固定电话机维修的业务种类

3.能对比介绍各种型号固定电话机的

修 (二) 质量、性能、价格和操作方法

前 接待客4.能正确判断常用型号固定电话机的简易故障

准 户

5.能正确受理客户的查询业务,

解答客户咨询的简易业务问题

6.能掌握简易的通信专业英文缩写及其含义

1.能指导客户填写维修申请单据

(三)受2.能正确受理固定电话机维修各种业务 理 3.能检查分析并及时处理业务中的差错

4.受理时限和服务质量能达到规定要求

二、

(一) 维

普通电修

话 电

机 话 1.能利用室内暗线装设电话

2.能查找、修复简易的室内线故障

3.能熟练使用各种磁石、供电、拨盘、按键电话机

4.能查找、修复磁石、供电、拨盘、 机 按键电话机的简易故障

5.能查找、修复防盗器、转换器、 呼叫器等附属设备的简易故障 6.能使用电话机测试仪 7.能进行一般元件的焊接

话机的各种功能、用途、工作 原理

4.普通电话机的基本电路 5.防盗器、转换器、呼叫器等

附属设备的功能 6.电话机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1.多功能电话机的专业知识 2.脉冲、音频、脉冲音频兼 容、重拨、记忆、锁号、免提

(二) 1.能熟练使用各种多功能电话机

等功能的基本电路

多功能2.能查找、修复各种多功能电话机的简易故障

3.收音、录音、液晶显示、

电 3.能查找、修复电源适配器、

来电显示的基本电路

话机 来电显示器等附属设备的简易故障

4.各种多功能电话机的基本 电路 5.电源适配器、来电显示器 等附属设备的基本电路 (三) 无绳电1.能熟练使用各种无绳电话机 话 2.能查找、修复各种无绳电话机的简易故障 机

1.无绳电话机的专业知识 2.无绳电话机的各种功能 3.无绳电话机主机、手机的 无线信号收、发基本电路 4.无绳电话机的基本电路 1.室内、外电话线,暗线的 概念

2.公用电话机的专业知识 3.投币、磁卡、Ic卡、 201卡、201IC卡、 IC管理卡、多媒体等 公用电话机的基本电路 1.能查找、修复简易的线路故障

(四) 2.能熟练使用各种公用电话机

公用电3.能查找、修复投币、磁卡、IC卡、

201卡、IC201卡、IC管理卡、

多媒体等公用电话机的简易故障

1.ISDNADSL的基本原理 2.ISDNADSL的线路装设要求

(五) 1.能安装ISDN终端 3.数字、可视电话机装设、 数字电2.能查找、修复各种数字、可视电话机的简易使用知识 话 故障 4.数字、可视电话机 机 3.能查找、修复各种附属设备的简易故障 的专业知识、

基本功能、基本电路

5.各种附属设备的功能、 工作原理

三、 (一) 1.能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

1.计算机软件、硬件常识 日 常 管 理 计算机操

作与保养 (二) 填写维修 日志 2.能了解主要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 2.计算机、打印机维护须知 3.能对计算机进行日常维护

4.能独立完成计算机、打印机的一般保养和清洁

1.能根据固定电话机说明书和电路图, 分析、判断障碍产生的原因

语言学知识

2.能正确记录所维修的固定电话机障碍的全过程

事故隐患常识及防护方法 (三) 1.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安全生2.对事故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

3.3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 职业 工作内技能要求

功容 能

(一) 仪表仪容

场地布置 1.能指导初、中级人员按规范 要求做好仪表仪容的整备工作

2.能合理规划、布置和设计工作场地 3.能够完成班务管理工作

相关知识

1.服务行业标准及 通信行业相关规定 2.现场管理规定 3.班务管理知识

1.能全面掌握固定电话机维修业务规程,

一、 正确解答客户咨询的问题 维 (二) 2.能正确分析和处理客户的申告,解决客户的疑修 接待客难问题 前 户 3.能熟练掌握固定电话机维护保养方法, 准 正确分析简易故障的产生原因 备

4.能阅读简单的英语专业资料

1.心理学知识

2.固定通信基础知识 3.固定电话机维护规程 4.申告处理规定

5.专业英语基础知识

1.能熟练受理固定电话机各种维修业务

2.能发现和及时纠正服务质量问题和工作中的

1.业务受理技巧

(三)受差错

2.人际关系学常识

理 3.能正确处理受理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

3.业务管理规定

4.能协调相关部门的业务关系 5.能独立妥善处理客户投诉

二、

维 (一) 修 普通电电 话 话 机 机 1.能查找、修复一般性室内线路故障 2.能查找、修复磁石、共电、拨盘、 按键等普通电话机的一般性故障 3.能查找、修复防盗器、转换器、 呼叫器的一般性故障

4.能使用电话机常用仪器、仪表

1.一般性室内线故障 的分析

2.普通电话机的各种电路 3.一般性电话机故障 分析、判断

4.普通电话机的常见故障 5.防盗器、转换器、呼叫器 等附属设备的电路

6.电话机常用仪器、 仪表的使用知识

1.无线电广播的基本知识 2.录音、放音等基本知识

1.能查找、修复各种多功能电话机的一般性故3.各种多功能电话机的电路

(二) 障 4.各种多功能电话机

多功能2.能查找、修复电源适配器、来电显示器 的常见故障

等附属设备的一般性故障 5.电源适配器、来电显示器

话机

3.能使用多功能电话机的常用仪器、仪表 等附属设备的电路

6.多功能电话机的 常用仪器仪表使用知识 1.微处理器的基础知识

(三) 2.无绳电话机的信道 无绳电1.能查找、修复各种无绳电话机的一般性故障 3.无绳电话机主机、 话 2.能使用无绳电话机的常用仪器、仪表 手机的电路 机 4.无绳电话机的常用仪器、

仪表使用知识 1.公用电话机与交换机 的极性变换

(四) 2.投币、磁卡、IC卡、

1.能查找、修复一般性线路故障

公用电20l卡、IC20l卡、

2.能查找、修复各种公用电话机的一般性故障

话 Ic管理卡、多媒体

3.能使用公用电话机的常用仪器、仪表

机 电话机的电路

3.公用电话机的常用仪器、 仪表使用知识 1.数字电话机的基本电路 2.可视电话机的摄像知识、 基本电路

3.ISDN的NT、NTI+、

(五) 1.能查找、修复数字、可视电话机的一般性故的功能、原理 数字电障 4.ADSL的Modem、分离话 2.能查找、修复各种附属设备的一般性故障 器、 机 3.能使用数字电话机的常用仪器、仪表 滤波器的功能、原理

5.数字电话机的常用仪器、 仪表使用知识

6.线路与设备故障的 分析、判断

三、 (一) 日 计算机常 操

管 作与保理 养 1.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

2.能解决计算机运行中常见的异常现象 3.能熟悉病毒防治常识,正确使用杀毒软件 4.能指导初、中级人员对设备进行保养

1.计算机应用常识 2.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 开发常识

3.计算机工作原理 和维护保养须知 (二) 填写维1.能通过障碍现象,分析、判断障碍原因 修 2.能建立日志资料并正确填写 日志

逻辑思维常识

1.能参与生产事故分析

(三) 2.能熟练操作安全防护设施

安全生3.能指导初、中级人员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产 4.能监督、指导初、中级人员做好通信保密工作 3.4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 职业 功能 工作内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 1.能够监督、规范固定电话机维修人员的着装仪仪表仪表 1.礼仪礼貌知识 容 2.对着装仪表能够提出合理化建议 2.工作场地要求 场地布3.能够组织指导工作场地布置 3.企业管理知识 置 4.能够合理安排班前准备工作 1.能够接待各类客户,解答客户的各种业务咨询

一、

2.能够妥善处理客户的各种申告,

协调相关部门的关系

3.能够指导客户合理消费,

前 1.客户类型,消费行为

(二) 全面地向客户介绍固定电话机的功能 准 2.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接待客4.能够正确分析固定电话机的各类故障原因 备

3.固定通信专业知识

户 5.能够用外语得体地接待外宾

4.外语基础知识

6.能够熟悉主要元件及芯片的管理功能, 掌握其工作流程原理

7.能够对固定通信系统有较深地了解, 掌握各模块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三)受理 能够熟练受理固定电话机各种疑难维修业务

通信质量标准

1.各种普通电话机及用 户终端设备的国家标准 2.电话机的仪器、仪表 的性能、工作原理、使用 方法

3.智能化建筑、综合布 线、室内通信线的规定、 标准及装设、维护、维修 要求

4.普通电话机的元、器 件工作原理 1.能查找、修复暗线、室内线路的疑难故障

二、

2.能查找、修复普通电话机的疑难故障

维 (一) 3.能查找、修复防盗器、转换器、

修 普通电呼叫器的疑难故障

电 话

4.能进行集成电路的焊接

话 机

5.能熟练使用普通电话机的仪器、

仪表分析、判断故障

5.普通电话机的各种故 障现象、原因

6.普通电话机的维护、 维修标准及方法 1.无线广播国家标准 2.录音、放音国家标准 3.多功能电话机的仪 器、仪表的性能、工作 原理、使用方法

4.各种多功能电话机的 元、器件的工作原理 5.多功能电话机的各种 故障现象、原因

6.多功能庖话机的维 护、修标准及方法 1.无绳电话机的国家标 准及频率、功率规定 2.无绳电话机的各种元、 器件的工作原理

3.无绳电话机的各种故 障现象、原因

4.无绳电话机维修用示 波器、频率计等仪器、 仪表等性能、工作原理、 使用方法

5.无绳电话机的维护、 维修标准及方法

1.各种公用电话机的国 家标准

2.公用电话机的仪器、 仪表的性能、工作原理、 使用方法

3.公用电话机的各种元、 器件的工作原理

4.公用电话机的各种故 障现象、原因

5.公用电话机的维护、 维修方法及标准 1.数字、可视电话机的 国家标准

2.数字、可视电话机仪 器、仪表的性能、工作原 理、使用方法 1.能查找、修复各种多功能电话机的疑难故障

(二) 2.能查找、修复电源适配器、

多功能来电显示器等附属设备的疑难故障

3.能熟练使用多功能电话机的仪器、

话机

仪表分析、判断故障

(三) 1.能查找、修复各种无绳电话机的疑难故障

无绳电2.能熟练使用示波器、频率计等仪器、

仪表分析、判断故障

1.能查找、判断或修复线路的疑难故障

(四) 2.能设置公用电话机的费率

公用电3.能查找、修复各种公用电话机的疑难故障

4.能熟练使用公用电话机的仪器、

仪表分析、判断故障

1.能查找、修复暗线、室内线路的疑难故障

(五) 2.能查找、修复各种数字、可视电话机的疑难故数字电障

3.能查找、修复各种附属设备的疑难故障

4.能熟练使用数字电话机的、 仪器、仪表分析、判断故障

3.数字、可视电话机各 种的元、器件的工作原理 4.数字、可视电话机的 各种故障现象、原因 5.各种数字、可视电话 机的维护、维修

(一) 计算机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组成及功计算机杀毒软件使用方操

能 法

作与保养

(二)

三、 填写维1.能通过电路参数分析、判断障碍原因

2.能总结归纳常见故障原因 日 修

常 日志 管 理 (三) 安全生能参与事故分析并写出事故分析报告 产

分析、归纳知识

管理学知识

1.能够指导初、中、高级人员开展工作

(四) 1.固定通信管理理论

2.能够对初、中、高级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培训与2.语言学知识

并能讲授固定电话机维修专业知识

管 3.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3.能够承担维修部门的管理工作

理 4.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4.能够拟定固定电话机维修的有关规章制度

4、配分比重表

第6篇: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试卷2(高级维修电工)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5分,满分80分。) 1. 在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中,低频电压放大电路主要采用(A)耦合方式。 A、阻容 B、直接 C、变压器 D、电感 2.共发射极偏置电路中,在直流通路中计算静态工作点的方法称为(C) A、图解分析法 B、图形分析法 C、近似估算法 D、正交分析法 3.磁极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力和能的特性,该物质叫(b )。 A、磁性 B、磁场 C、磁力 D、磁体 4.关于磁场的基本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磁场具有能的性质 B、磁场具有力的性质 C、磁场可以相互作用 D、磁场也是由分子组成

5.关于相对磁导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有单位 B、无单位 C、单位是亨/米 D、单位是特 6.以下列材料分别组成相同规格的四个磁路,磁阻最大的材料是( C)。 A、铁 B、镍 C、黄铜 D、钴

7.在一个磁导率不变的磁路中,当磁通势为5安·匝时,磁通为1WB;当磁通势为10安·匝时,磁通为( C)Wb 。

A、2.5 B、10 C、2 D、5 8.在铁磁物质组成的磁路中,磁阻非线性的原因是(A )是非线性的。 A、磁导率 B、磁通 C、电流 D、磁场强度 9.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线圈中(C )。 A、磁通的大小成正比

B、磁通的大小成反比

C、磁通的变化率成正比 D、磁通的变化率成反比

10.根据电磁感应定律e=-N(⊿Φ/⊿t)求出的感应电动势,是在⊿t这段时间内的(A )。

A、平均值 B、瞬时值 C、有效值 D、最大值 11.空心线圈的自感系数与( C)有关。

A、通过线圈电流的方向 B、周围的环境温度 C、线圈的结构 D、通过线圈电流的时间长短

12.与自感系数无关的是线圈的( D)

A、几何形状 B、匝数 C、磁介质 D、电阻 13.自感电动势的大小正比于本线圈中电流的(D )。

A、大小 B、变化量 C、方向 D、变化率

14.线圈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 D)无关。

A、线圈中电流的变化率 B、线圈的匝数 C、线圈周围的介质 D、线圈中的电阻 15.互感电动势的大小正比于( D)。

A、本线圈电流的变化量 B、另一线圈电流的变化量 C、本线圈电流的变化率 D、另一线圈电流的变化率 16.互感器是根据(C)原理制造的。

A、能量守恒 B、能量变换 C、电磁感应 D、阻抗变换 17.感应炉涡流是(C )。

A、装料中的感应电势 B、流于线圈中的电流 C、装料中的感应电流 D、线圈中的漏电流 18.涡流是( C)。

A、感应电动势 B、产生于线圈中的电流 C、一种感应电流 D、自感电流 19.一个1000匝的环行线圈,其磁路的磁阻为500H-1,当线圈中的磁通为2Wb时,线圈中的电流为(C)。

A、10 B、0.1 C、1 D、5 20.使用JSS-4A型晶体三极管测试仪时,在电源开关未接通前,先将电压选择开关、电流选择开关放在(A )量程上。

A、所需 B、最小 C、最大 D、任意

21.JSS-4A型晶体三极管测试仪是测量中小功率晶体三极管在低频状态下的h参数和( C)的常用仪器。

A、击穿电压 B、耗散功率 C、饱和电流 D、频率特性 22.JSS-4A型晶体三极管h参数测试仪中的偏流源部分有(B)挡输出且连续可调,给被测管提供偏流。

A、一 B、二 C、三 D、四

23.JSS-4A型晶体三极管h参数测试仪的偏压源部分有(B)的输出电压,供被测管偏压使用。

A、1V和10V B、10V和30V C、30V和60V D、60V和100V 24.用晶体管图示仪观察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入特性时(D )。 A、X轴作用开关置于基极电压,Y轴作用开关置于集电极电流

B、X轴作用开关置于集电极电压,Y轴作用开关置于集电极电流 C、X轴作用开关置于集电极电压,Y轴作用开关置于基极电压 D、X轴作用开关置于基极电压,Y轴作用开关置于基极电流 25.用晶体管图示仪观察显示3AG1E的输出特性时( B)。

A、基极阶梯信号和集电极扫描信号的极性开关都拨向“+” B、基极阶梯信号和集电极扫描信号的极性开关都拨向“-” C、基极阶梯信号拨向“+”,集电极扫描信号拨向“-”

D、基极阶梯信号极性开关都拨向“-”,集电极扫描信号拨向“+”

26.JT-1型晶体管图示仪输出集电极电压的峰值是( B)V。 A、100 B、200 C、500 D、1000 27.JT-1型晶体管图示仪“集电极扫描信号”中,功率限制电阻的作用是( D)。 A、限制集电极功耗 B、保护晶体管 C、把集电极电压变化转换为电流变化 D、限制集电极功耗,保护被测晶体管

28.用普通示波器观测正弦交流电波形,当荧光屏出现密度很高的波形而无法观测时,应首先调整( B)旋钮。

A、X轴增幅 B、扫描范围 C、X轴位移 D、整步增幅

29.使用SB-10型普通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时,欲使显示波形稳定,可以调节(B)旋钮。

A、聚焦 B、整步增幅 C、辅助聚焦 D、辉度 30.示波器面板上的“聚焦”就是调节( C)的电位器旋钮。

A、控制栅极正电压 B、控制栅极负电压C第一阳极正电压 D第二阳极正电压 31.示波器面板上的“辉度”是调节(A)的电位器旋钮。

A、控制栅极负电压 B、控制栅极正电压 C、阴极负电压 D、阴极正电压 32.通常在使用SBT-5同步示波器观察被测信号时,“X轴选择”应置于(D)挡。 A、1 B、10 C、100 D、扫描

33.使用SBT-5同步示波器观察宽度为50μm、重复频率为5000Hz的矩形脉冲,当扫描时间置于10μm挡(扫描微调置于校正)时,屏幕上呈现(A) A、约5cm宽度的单个脉冲 B、约10cm宽度的单个脉冲 C、约5cm宽度的两个脉冲 D、约10cm宽度的两个脉冲

34.观察持续时间很短的脉冲时,最好用(C)示波器。 A、普通 B、双踪 C、同步 D、双线

35.同步示波器采用触发扫描时,要求触发扫描电压的工作周期(B)被测脉冲所需要观测的部位(一个周期、脉宽、前沿等)。 A、远大于 B、略大于或等于 C、小于 D、远小于

36.使用SR-8型双踪示波器时,如果找不到光点,可调整(D),借以区别光点的位置。

A、“X轴位移” B、“Y轴位移” C、“辉度” D、“寻迹”

37.SR-8型双踪示波器中的“DC――⊥――AC”是被测信号馈至示波器输入端耦合方式的选择开关,当此开关置于“⊥”挡时,表示(A)。

A、输入端接地 B、仪表应垂直放置 C、输入端能通直流 D、输入端能通交流 38.SR-8型双踪示波器中的电子开关处在“交替”状态时,适合于显示(B)的信号波形。

A、两个频率较低 B、两个频率较高 C、一个频率较低 D、一个频率较高 39.SR-8型双踪示波器中的电子开关有(D)个工作状态。 A、2 B、3 C、4 D、5 40.影响模拟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稳定的主要因素是(D)。

A、三极管的β值 B三极管的穿透电流 C放大信号的频率 D工作环境的温度 41.在模拟放大电路中,集电极负载电阻Rc的作用是(C)。

A、限流 B、减小放大电路的失真 C、把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转变为电压放大作用D、把三极管的电压放大作用转变为电流放大作用

42.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 取决于(D)。

A、反馈强度 B、反馈元件的参数 C、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D、选频网络的参数 43.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振荡电路一般采用的是(D)振荡电路。 A、电感三点式 B、电容三点式 C、石英晶体 D、RC 44.在多级直流放大器中,对零点飘移影响最大的是(A)。 A、前级 B、后缀 C、中间级 D、前后级一样 45.直流差动放大电路可以(B)。

A、放大共模信号,抑制差模信号 B、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 C、放大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D、抑制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46.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高,说明(D)。

A、电压放大能力强 B、电流放大能力强 C、共模抑制能力强 D、运算精度高 47.在硅稳压管稳压电路中,限流电阻R的作用是(B)。

A、既限流又降压 B、既限流又调压 C、既降压又调压 D、既调压又调流 48.串联型稳压电路中的调整管工作在(A)状态。 A、放大 B、截止 C、饱和 D、任意 49.或非门的逻辑功能为(A)。

A、入1出0,全0出1 B、入1出1,全0出0 C、入0出0,全1出1 D、入0出1,全1出0 50.TTL与非门输入端全部接高电平时,输出为(B)。

A、零电平 B、低电平 C、高电平 D、可能是低电平,也可能是高电平 51.TTL与非门的输入端全部同时悬空时,输出为(B)。

A、零电平 B、低电平 C、高电平 D、可能是低电平,也可能是高电平 52.或非门RS触发器的触发信号为(B)。 A、正弦波 B、正脉冲 C、锯齿波 D、负脉冲

53.在或非门RS触发器中,当R=

1、S=0时,触发器状态(B)。 A、置1 B、置0 C、不变 D、不定 54.多谐振动器是一种产生(C)的电路。

A、正弦波 B、锯齿波 C、矩形脉冲 D、尖顶脉冲 55.石英晶体多谐振动器的振荡频率(A)。

A、只决定于石英晶体本身的谐振频率 B、决定于R的大小 C、决定于C的大小D、决定于时间常数RC 56.一异步三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当第4个CP脉冲过后,计数器状态变为(C)。 A、000 B、010 C、100 D、101 57. 一异步三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当第8个CP脉冲过后,计数器状态变为(A)。 A、000 B、010 C、100 D、101 58.如果需要寄存两位二进制数码,需用(B)个触发器。 A、1 B、2 C、4 D、8 59.寄存器主要由(D)组成。

A、触发器 B、门电路 C、多谐振荡器 D、触发器和门电路 60.最常用的显示器件是(B)数码显示器。 A、五段 B、七段 C、九段 D、十一段

61.国产YS系列荧光数码管的阳极工作电压为(D)。 A、1.5V B、3V C、6V D、20V 62.三相电动机负载及对整流电源要求较高的场合一般采用(C)整流电路。 A、单相半波 B、三相半波 C、三相桥式半控 D、三相桥式全控

63.在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中,对于共阴极组晶闸管来说,只有(A)一相的晶闸管且有触发脉冲时才能导通。

A、阳极电压最高 B、阳极电压最低 C、阴极电压最高 D、阴极电压最低 64.在三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中带电阻性负载的情况下,能使输出电压刚好维持连续的控制角α等于(C)。 A、30o B、45o C、60o D、90o 65.在带平衡电抗器的双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中,两组三相半波电路使(A)工作的。

A、同时并联 B、同时串联 C、不能同时并联 D、不能同时串联

66. 在带平衡电抗器的双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中,负载电流是同时由(B)承担的。

A、一个晶闸管和一个绕组 B、两个晶闸管和两个绕组 C、三个晶闸管和三个绕组 D、四个晶闸管和四个绕组

67.晶闸管斩波器是应用于直流电源方面的调压装置,其输出电压(D)。 A、是固定的 B、可以上调,也可以下调 C、只能上调 D、只能下调 68.在简单逆阻型晶闸管斩波器中,(D)晶闸管

A、只有一只 B、有两只主 C、有两只辅助 D、有一只主晶闸管,一只辅助 69.晶闸管逆变器输出交流电的频率由(D)来决定。 A、一组晶闸管的导通时间 B、两组晶闸管的导通时间 C、一组晶闸管的触发脉冲频率 D、两组晶闸管的触发脉冲频率

70.在并联谐振式逆变器中,为求得较高的功率因数和效率,应使晶闸管触发脉冲的频率(C)负载电路的谐振频率。 A、远大于 B、大于 C、接近于 D、小于 71.电力场效应管MOSFET 是(B)器件。

A、双极型 B、多数载流子 C、少数载流子 D、无载流子 72. 电力场效应管MOSFET适于在(D)条件下工作。 A、直流 B、低频 C、中频 D、高频

73.逆变电路输出频率较高时,电路中的开关元件应采用(D)。 A、晶闸管 B、电力晶体管 C、可关断晶闸管 D、电力场效应管 74. 电力场效应管MOSFET在使用和存放时,要防止(C)。 A、时间久而失效 B、二次击穿 C、静电击穿 D、饱和 75.在斩波器中,采用电力场效应管可以(A)。

A、提高斩波频率 B、降低斩波器 C、提高功耗 D、降低斩波频率 76.在斩波器中,采用电力场效应管可以(B)。

A、增加低频谐波 B、减少低频谐波分量 C、增加输出功率 D、降低输出功率 77.电力晶体管GTR有(B)个PN结。 A、1 B、2

C、3

D、4 78.在电力电子装置,电力晶体管一般工作在(D)状态。 A、放大 B、截止 C、饱和 D、开关 79.电力晶体管是(A)控制型元件。 A、电流 B、电压 C、饱和 D、频率

80以电力晶体管组成的逆变器适于( C )容量的场合。

A、特大 B、大 C、中 D、小

81.逆变器中的电力晶体管,工作在(D)状态。 A、饱和 B、截止 C、放大 D、开关

82.斩波器中的电力晶体管,工作在(C)状态。 A、放大 B、截止 C、开关 D、饱和 83.电力晶体管(B)电路。

A、必须有专门的强迫换流 B、不必有专门的强迫换流 C、必须有专门的强迫换压 D、必须有专门的强迫换阻 84.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属于(A)控制元件。 A、电压 B、电流 C、功率 D、频率 85.要使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导通,应(A)。

A、在栅极加正电压 B、在集电极加正电压 C、在栅极加负电压 D、在集电极加负电压

86.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导通与关断是由(C)来控制。 A、栅极电流 B、发射极电流 C、栅极电压 D、发射极电压

87.逆变电路输出频率较高时,电路中的开关元件应采用(D)。 A、晶闸管 B、单结晶体管 C、电力晶体管 D、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88.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开关速度(D)电力晶体管。 A、低于 B、等于 C、稍高于 D、明显高于 89.斩波器中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工作在(A)状态。 A、开关 B、截止 C、饱和 D、放大 90.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具有(D)的优点。

A、晶闸管 B、单结晶体管 C、电力场效应管 D、电力晶体管和电力场效应管 91.用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配合观测放大电路的波形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机壳间的感应和干扰,必须将所有仪器的接地端(A)。 A、连接在一起 B、加以绝缘隔离 C、悬空 D、分别接地 92.示波器中的示波管采用的屏蔽罩一般用(D)制成。 A、铜 B、铁 C、塑料 D、坡莫合金 93.变压器的铁心由(A)大部分组成。 A、2 B、3 C、4 D、5 94.大型变压器的铁心轭截面通常比铁心柱截面大(A)。 A、5%-10% B、10%-15% C、15%-20% D、5%

95.修理变压器分接开关时,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75%,开关在空气中暴露的时

间不得超过(C)小时。 A、8 B、16 C、24 D、48 96.变压器主绝缘击穿的修理步骤为:更换绝缘、烘干器身和(B)。 A、绑扎 B、灌入合格的变压器油 C、焊接引线 D、修好接地片

97.国产小功率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导体结构采用最广泛的是(B)转子。 A、铜条结构 B、铸铝 C、深槽式 D、铁条结构

98.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绕制和嵌线时,较大容量的绕线式转子绕组采用的(B)

A、扁铝线 B、裸铜条 C、铝线 D、圆铜线

99.修理后的转子绕组要用钢丝箍扎紧,扎好钢丝箍部分的直径必须比转子铁心直径小(C)mm。

A、2 B、3 C、3~5 D、6 100.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修理装配后,必须对电刷(B)。 A、更换 B、研磨 C、调试 D、热处理 101.直流电机转子的主要部分是(A)。 A、电枢 B、主磁极 C、换向极 D、电刷

102.由于直流电机需要换向,致使直流电机只能做成(A)。 A、电枢旋转 B、磁极旋转 C、罩极 D、隐极

103.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若是单叠绕组,则其并联支路数等于(D)。 A、主磁极对数 B、两条 C、四条 D、主磁极数

104.当直流电动机换向器的片间短路故障排除后,再用(D)或小云母块加上胶水填补孔洞,使其硬化干燥。

A、黄砂 B、碳 C、塑料粉 D、云母粉

105.修理接地故障时,一般只要把击穿烧坏处的污物清除干净,用虫胶干漆和云母材料填补烧坏处,再用(C)mm厚的可塑云母板覆盖1~2层。 A、0.1 B、0.2 C、0.25 D、0.5 10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一般可分为(A)类。 A、2 B、3 C、4 D、5 107.三相异步电动机温升过高或冒烟,造成故障的可能原因是(A)。

A、三相异步电动机缺相运行 B、转子不平衡 C、定子、转子相擦 D、绕组受潮

108.三相异步电动机要检查定、转子绕组匝间绝缘的介电强度,应进行(A)试验。

A、匝间绝缘 B、耐压 C、短路 D、空载

109.按技术要求规定,(B)电动机要进行超速试验。 A、鼠笼式异步 B、线绕式异步 C、直流 D、同步 110.变压器故障检查方法一般分为(A)种。 A、2 B、3 C、4 D、5 111.利用试验法判断变压器故障,当测得低压侧三相绕组电阻误差很大,可能产生的故障是(A)。

A、引线铜皮与瓷瓶导管断开 B、分接开关损坏 C、匝间短路 D、分接开关接触不良

112.变压器耐压试验时,电压持续时间为(A)min。 A、1 B、2 C、3 D、5 113.变压器作空载试验,要求空载电流一般在额定电流的(A)左右。 A、5% B、10% C、12% D、15%

1

14、直流电动机是利用(C)的原理工作的。

A、导线切割磁力线 B、电流产生磁场 C、载流导体在磁场内将要受力而运动 D、电磁感应 115.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A)

A、电磁感应 B、电流的磁效应 C、电流的热效应 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116.换向器在直流电机中起(A)的作用。

A、整流 B、直流电变交流电 C、保护电刷 D、产生转子磁通 117.直流电机的换向绕组必须与电枢绕组(A)

A、串联 B、并联 C、垂直 D、磁通方向相反

1

18、串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当电动机负载增大,其转速下降很多,称为(C)特性。

A、硬 B、较软 C、软 D、较硬 119.串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是(B)。

A、一条直线 B、双曲线 C、抛物线 D、圆弧线 120、(A)发电机虽有可以自励的优点,但它的外特性差。 A、并励 B、串励 C、他励 D、积复励 1

21、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转子中每相绕组电流的关系为(B)

A、转矩与电流的大小成反比 B、转矩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C、转矩与电流的平方成反比 D、转矩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122.有一台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PN=40Kw,转速为1450r/min,最大转矩为 579.59N·m,则过载系数为(C)

A、1.2 B、1.8 C、2.2 D、2.8 1

23、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瞬间,启动电流很大,启动转矩(D)。 A、最大 B、很大 C、为零 D、不很大

1

24、有Y-160M-4三相异步电动机一台,额定功率是11KW,额定转速为1460 r/min,则它的额定输出转矩为 (A) A、71.95 B、143.9 C、35.96 D、17.98 1

25、电动机采用电磁抱闸和电磁离合器进行制动的原理是(B) A、电流的热效应 B、电流的磁效应 C、电磁感应 D、电流的化学效应 126.直流并励电动机采用能耗制动时,切断电枢电源,同时电枢与电阻接通,并(C),产生的电磁转矩方向与电枢转动方向相反,使电动机迅速制动。 A、增大励磁电流 B、减小励磁电流 C、保持励磁电流不变 D、使励磁电流为零 127.直流电动机能耗制动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不易对机械迅速制停,因为转速越慢,使制动转矩相应(B)。

A、增大很快 B、减小 C、不变 D、稍微增大

1

28、线绕式异步电动机,采用转子串联电阻进行调速时,串联的电阻越大,则转速(C)。

A、不随电阻变化 B、 越高 C、越低 D、测速后才可确定 129.直流测速发电机按励磁方式分为(A)种 A、2 B、3 C、4 D、5 130、直流测速发电机,电枢绕组的电势大小与转速(A)。

A、成正比关系 B、成反比关系 C、无关 D、关系不大 1

31、空心杯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有一个外定子和(A)个内定子 A、1 B、 2 C、3 D、4 132.空心杯非磁性转子交流伺服电动机,当只给励磁绕组通入励磁电流时,产生的磁场为(A)磁场。

A、脉动 B、旋转 C、恒定 D、不定

133.旋转变压器的定子铁心和转子铁心,采用(B)材料冲制、绝缘、叠装而成。 A、电工用纯铁 B、高导磁率的硅钢片或铁镍合金片 C、非磁性合金 D、软磁铁氧体 134.旋转变压器的主要用途是(D)。 A、输出电力传送电

C、调节电机转速

B、变压变流

D、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随动系统和结算装置

1

35、自整角机按其使用的要求不同可分为(C)种 A、3 B、 4 C、2 D、5

136.自整角机的结构与一般(D)异步电动机相似。

A、小型单相鼠笼式 B、中型鼠笼式 C、中型线绕式 D、小型线绕式 137.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转速n与脉冲频率f的关系是(A)。

A、成正比 B、 成反比 C、f2成正比 D、f2成反比 138.有个三相六极转子上有40齿的步进电动机,采用单三相供电,则电动机的步矩角θ为(A)。

A、3o B、6o C、9o D、12o 139.直流力矩电动机总体结构型式可分为(D)种。 A、5 B、4 C、3 D、2 140.在相同体积和电枢电压下,为使直流力矩电动机的电枢产生比较大的转矩及较低的转速,电枢一般做成(B)状,电枢长度与直径之比一般为0.2左右。 A、细而长的圆柱形 B、扁平形 C、细而短 D、粗而长 141.中频发电机的主要用途是(C)的电源。 A、作工业用电动机

B、作特殊照明

C、用作金属感应加热和高速电动机等 D、用作直流电动机的励磁 142.感应子中频发电机电枢绕组内所感生的电动势频率f为(A)Hz。 A、Z2n/60 B、60n/p C、60f2/Z2 D、60Z2/n 143.滑差电动机平滑调速是通过(A)的方法来实现的。 A、平滑调节转差离合器直流励磁电流的大小 B、平滑调节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电源电压的大小 C、改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极数多少 D、调整测速发电机的转速大小

144.滑差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主要取决于(B)的机械特性。 A、异步电动机 B、转差离合器 C、测速发电机 D、异步电动机和测速发电机综合 145.交磁扩大机补偿绕组的作用是(C)。

A、改善直轴换向 B、改善交轴换向 C、抵消直轴电枢反应的去磁作用 D、减小剩磁电压

1

46、交磁电机扩大机的补偿绕组嵌放在定子铁心的(C)中,且与电枢绕组串联,用来补偿直轴电枢反应磁通。

A、中槽和小槽 B、大槽和中槽 C、大槽和小槽 D、大、中、小槽 147.交流换向器电动机因有滑环及换向器,故外加电压不能过高,容量(B)。 A、可以做得很大 B、不会很大 C、3kW以下 D、800W以下 148.交流换向器电动机与其换向器串接得电动机绕组称为(A)绕组。

A、直流绕组又称调节 B、三相交流 C、放电 D、换向 1

49、无换向器电动机又称为(C)电动机。 A、他控变频同步 B、他控变频异步 C、自控变频同步 D、自控变频异步

150.无换向器直流电动机得电枢绕组固定在(B)铁心槽内,铁心由硅钢片叠压而成。

A、转子 B、定子 C、定子和转子各一半的 D、位置传感器的转子 151.交流无换向器电动机结构中包括(D)。 A、放大器 B、变阻器 C、变压器 D、变频器 1

52、无换向器电动机的轴上带有(C)。

A、转速表 B、制动器 C、转子位置传感器 D、启动器 153.关于线绕式转子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说法正确的是(A)。

A、串级调速可以提高电动机的运行效率 B、串级调速降低电动机的运行效率 C、串级调速就是在定子电路中串电阻调速 D、串级调速就是爱转子回路中串电阻调速

154.线绕式异步电动机的串级调速是通过向转子回路引入(D)来实现调速的。 A、附加电阻 B、附加电容 C、附加电感 D、附加电动势

155.线绕式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种类很多,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在(A)进行调速的。

A、转子回路里串入附加电动势 C、转子回路里串入电抗器

B、转子回路里串入电阻

D、转子回路里串入频敏变阻器

156.采用线绕式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时,要使电动机转速高于同步转速,则转子回路串入的电动势要与转子感应电动势(C)。

A、相位超前 B、相位滞后 C、相位相同 D、相位相反 157.交流换向器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是(C)。 A、改变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磁极数

B、改变电源的频率

D、改变电源电压的高低 C、改变换向器两电刷转盘的相对位置 的张角变为(B)电角度。

A、-180° B、180° C、0° D、90°

159.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原理类似于(D)电动机。

A、一般鼠笼式异步 B、线绕式转子异步 C、交流同步 D、一般永磁直流 160.无换向器电动机是由转子位置检测器来检测磁极位置以控制(B)电路,从而实现自控变频。 158.三相异步换向器电动机调速调到最低转速时,其转动移刷机构使同相电刷间

A、放大 B、变频 C、斩波 D、限幅

二、判断题(第161题~第20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0.5分,满分20分。) (√)161. 变压器同心式绕组,常把低压绕组装在里面,高压绕组装在外面。 (√)162. 在示波器中,改变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之间的电压,可以改变聚焦点的位置。

(√)163. 交磁电机扩大机具有放大倍数高、时间常数小、励磁余量大等优点。 (×) 164. 用晶体管图示仪观察显示NPN型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时,基极阶梯信号的极性开关应置于“+”,集电极扫描电压极性开关应置于“-”。 (×) 165. 小带轮的包角越大,传递的拉力就越大。

(√) 166. JSS-4A型晶体三极管h参数测试仪的电源可输出18伏电压提供给信号源及参数指示器用。

(×) 167. 晶体管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即为输出电阻,且等于晶体管的内阻。 (×) 168. 在电压型逆变器中,是用大电感来缓冲无功能量的。

(√) 169. 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短路故障,如能明显看出短路点,可用竹楔插入两个线圈之间,把短路部分分开,垫上绝缘。

(×)170. 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大,主要应用在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

(√) 171. 变压器的焊缝漏油时,要吊出器芯,将油放净后,进行补焊。 (√)172. 使用示波器时,不要经常开闭电源,防止损伤示波管的灯丝。 (√)173. 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比TTL与非门RC环形多谐振荡器的高。

(×)174. 使用示波器观测信号之前,宜将“Y轴衰减”置于最小档。 (×)175. 逆变器输出频率较高时,电路中的开关元件应采用电力晶体管。 (√)176. SR-8型双踪示波器可以用来测量脉冲周期、宽度等时间量。 (√)177. 机械油是一般机械通用的润滑油,是不加任何添加剂的矿物油。 (×)178. 算数逻辑处理器简称CPU。

(√)179. 直流电动机反接制动,当电动机转速降低至接近零时应立即断开电源。 (×)180. 涡流只会使铁芯发热,不会增加电能损耗。

(√) 181. 互感系数的大小反映一个线圈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互感电动势的能力。

(√) 182. 并励发电机的外特性是研究当发电机的转速保持额定值时,电枢端电压与负载电流之间的变化关系。

(×) 183. 有感生电动势就一定有感生电流。

(√) 184. 锥齿轮的尺寸计算是以大端齿形参数为基准。 (√) 185. 平键选择时主要是根据轴的直径确定其截面尺寸。

(×) 186. 一般只用磁路欧姆定律对磁路进行定性分析,是因为磁路的磁阻计算太繁琐。

(√) 187. 两根平行通电直导体间的相互作用,实质上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 188. 直流电动机电刷研磨要用0号砂布。

(√) 189. SCR-D拖动方式直流电梯比F-D拖动方式直流电梯节能。

(√)190. 为简化二进制数才引进十六进制数,其实机器并不能直接识别十六进制数。

(√)191. 逆变电路输出频率较高时,电路中的开关元件应采用电力场效应管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 192. 自整角机按其结构可分为接触式和无接触式两大类。

(√) 193. 电流截止负反馈是一种只在调速系统主电路过电流下起负反馈调节作用的环节,用来限制主回路过电流。

(×) 194. 数控机床在进行直线加工时,ΔLi直线斜率不变,而两个速度分量比ΔVYi/ΔVXi不断变化。

(×) 195. 顺序控制器是根据顺序和条件对各控制阶段逐次进行控制。 (×) 196. 在程序编制过程中,同一编号的线圈在一个程序中可以使用多次。 (×) 197. 光栅透射直线式是一种用光电元件把两块光栅移动时产生的明暗变化转变为电压变化进行测量方式的。(是电流) (√) 198. 微机比大型机的通用性好。

(√) 199. 电流正反馈是一种对系统扰动量进行补偿控制的调节方法。 (×) 200. 在不需要外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放大电路能够输出持续的、有足够幅度的直流信号的现象叫振荡。

第7篇:铣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铣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铣床,进行工件铣削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空间感、形体知觉及色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铣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铣床及必要的刀具、夹具、量具和铣床辅助设备等。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鉴定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120 min;技能考核时间为:初级不少于240min,中级不少于300min,高级不少于360min,技师不少于420min,高级技师不少于240min;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45min。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配备必要的铣床、工具、夹具、刀具和量具、量仪及铣床附件的场所进行。

本文来自:中国技师网

第8篇:中央国家机关办公用房维修标准(试行)

发布部门:其他国家机构及社会团体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分类导航:

发布日期:2004-04-24

发布文号:

所属类别:部委行业规章 关键字:

【阅读全文】

中央国家机关办公用房维修标准(试行)

2004年 北京

(国管房地[2004]85号,2004年4月24日印发)

1 总 则

1.0.1 为规范中央国家机关办公用房(简称办公用房)的维修管理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成二年以上且已投入使用的办公用房及其设施的维修。

1.0.3 特殊工作性质用房(如安全机关和公检法的专业用房等)的维修,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1.0.4 地震区办公用房的安全性鉴定与维修,宜与抗震鉴定与加固结合进行。

1.0.5 办公用房的维修,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强制性规定以及专门规程(如火灾后安全性鉴定规程等)的规定。若本标准的规定与设备更新合同特定的规范有不一致时,按特定规范执行,但其安全质量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6 本标准是评估和审批办公用房维修方案、编制办公用房大中修计划的主要依据之一。

2 术 语

2.0.1 系统

由若干成分(如分系统、子系统、子项和构件、部件等)相互间有机地组合成能履行某种综合功能的集合体(如办公用房系统)。

2.0.2 可靠性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2.0.3 适修性

适于采取修复措施所应具备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的总称。

2.0.4 预期正常使用年限

本标准规定的在正确、合理选择适宜材料的前提下,正常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应使一项工程无需进行大、中修即可按其预定功能使用的预期年限。

2.0.5 系统集成

将智能办公用房内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信息综合、资源共享。

3 基本规定

3.1 维修及其分类原则

3.1.1 办公用房的维修,应在保证安全、环保、卫生、节能节水,注重维护和完善办公用房及其设施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做到经济、简朴、适用。

3.1.2 办公用房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重要建筑物应定为一级;特殊重要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3.1.3 维修分类:办公用房作为一个具有现代办公综合功能的系统,宜由下列9个分系统组成,其维修分为房屋本身维修和设施维修两大类:

1 房屋本身维修:

(1)承重分系统的维修;

(2)围护分系统的维修;

(3)装饰装修分系统的维修。

2 设施维修:

(4)给水、排水分系统的维修;

(5)供热、采暖分系统的维修;

(6)空调通风分系统的维修;

(7)电气分系统的维修;

(8)电梯分系统的维修;

(9)智能分系统的维修。

3.1.4 按损坏程度和修缮工作量的大小,办公用房的维修分为大修、中修和小修:

大修:指对办公用房或其设施进行的全面修复,如大范围的结构补强加固、改造、装饰装修的修复、更新或各种设施的重新调整、设置、改装、改造或更新;

中修:指对办公用房或其设施进行的局部修复;

小修:指及时修复或排除房屋或其设施的轻微损伤或小故障,保持房屋及其设施正常使用功能和运作的日常维护、保养。

3.1.5 为方便管理,办公用房维修又可分为专项维修和综合维修两类:

专项维修:仅对任一分系统进行的中修以上的维修。

综合维修:根据各分系统维修类别被综合评定为全系统中修以上的维修(详见本标准第13章)。

3.2 维修工作的基本要求

3.2.1 新建办公用房竣工投入使用时,其权属部门和使用部门应遵照《建设部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的规定办理工程竣工资料整理归档手续,妥善保存下列资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计算书、设计变更记录、施工图、施工及施工变更记录、竣工图、竣工质检及验收文件(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定点观测记录、事故处理报告;设备的合格证、使用说明、安装记录、保修责任书、保养规定等,为办公用房的维护提供基本资料。

3.2.2 对已投入使用的办公用房,除应长期保存第3.2.1条规定的档案文件外,还应随时收集历次维修、加固及改造的有关资料(包括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以及受灾等情况)进行建档。

3.2.3 办公用房的检查与评定是维修的主要依据。检查一般分为三类:

(1)日常检查:为保持办公用房及其设施的正常使用功能,对其易损部位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以经验判断为主的现场考察。日常检查应分别根据各分系统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并组织实施。

(2)详细检查:为确保办公用房及其设施的可靠性,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通过仪器检测和必要的载荷试验,对有关信息进行的收集、分析、验算和判定。详细检查又分为局部扩大检查(如中修前检查)和系统检查(如大修前检查)。

(3)专门检查:有紧急或特殊情况时立即进行的检查,其工作范围、内容和工作量相当于局部扩大检查。

3.2.4 检查周期:日常检查和详细检查的周期由本标准各章作出具体规定。专门检查不设周期,根据需要确定。

3.2.5 日常检查应由使用部门指派受过培训的管理人员和有专业操作技能的人员进行,并应建立检查档案。根据日常检查结果进行的小修,由使用部门自行负责。

3.2.6 当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办公用房有安全隐患或耗能、耗水严重超标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详细检查。

3.2.7 详细检查与评定(含专门检查与评定),应由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承担。必要时,还应会同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检测机构进行检查。

3.2.8 根据详细检查或专门检查的鉴定报告,需对办公用房或其设施进行中修或大修时,应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补强加固、修复或改造、改装设计。设计提出的技术方案(包括节能节水改造方案),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批,并按批复组织实施。

3.2.9 办公用房及其设施的大修、改造和改装应进行适修性和可行性评估。

3.2.10 办公用房的拆除重建和设备的更新,应根据鉴定报告和适修性评估报告,参考办公用房和设备的使用年限确定。需更换的围护材料、隔热、保温层、建筑设备和器具,应符合节能或节水要求,不得采用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耗水和非环保型的产品或材料。

3.2.11 办公用房及其设施的大、中维修、改造和更新的施工,应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企业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其每一工序交接点的施工质量检验评定以及施工完成后的工程验收,均应按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以及产品、设备的说明书要求进行。

3.2.12 应对所有的检查结果和维修过程作出详细、准确的记录。这些记录应连同设计、施工及验收文件一并归档。任何时候均应有完整的历史资料可供使用。

4 承重分系统的检查、评定与维修

4.1 一般规定

4.1.1 承重分系统的日常检查,宜在房屋投入使用后的前3年(软弱地基应为前5年),每年进行1次,而后每隔6~12年检查1次;使用已超过30年的旧办公用房,检查间隔应适当加密。

4.1.2 详细检查宜每隔12年进行1次,且应与日常检查错开进行。若日常检查中发现有严重问题,应立即进行局部扩大检查。

4.1.3 专门检查,在下列情况下进行:

1 发现紧急情况:如地基出现异常沉降、结构处于濒临危险状态、构件发生意外破坏等;

2 震前(预报时)及震后,或其他灾害后的安全检查;

3 当有特别重要任务,须确保房屋在指定期间的高度安全时,对房屋进行的以消除隐患与组织监控为目标的检查与鉴定。

4.2 检查

4.2.1 承重分系统的日常检查,应根据房屋使用的实际情况,参照本标准附录表A.0.1的检查要点确定检查项目及内容,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考察。

日常检查结果应写出书面报告,但仅要求作定性的表述。若检查发现有些项目尚需使用仪器进行检测时,应纳入局部扩大检查计划组织实施。若检查发现有安全隐患,应及时进行专门检查。

4.2.2 承重分系统中结构构件的详细检查,分为结构构件安全性检查和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性检查。

1 结构构件安全性检查,应按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承重分系统检查与评定标准》表A.0.2-1所列的项目和要求进行。

2 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性检查,应按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承重分系统检查与评定标准》表A.0.2-2所列的项目和要求进行。

4.2.3 承重分系统的详细检查,应在其结构构件详细检查基础上,按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承重分系统检查与评定标准》表A.0.3所列项目和要求进行地基基础和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及正常使用性检查。

4.3 评定

4.3.1 承重分系统结构构件安全性和使用性详细检查结果,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 50292-1999第4章和第5章的规定分别进行评级。

4.3.2 承重分系统各子单元安全性和使用性检查结果的评定,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 50292-1999第6章和第7章的要求分别进行评级。

4.3.3 承重分系统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评定,应根据各子单元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评定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GB 50292-1999第8章的要求进行。

4.3.4 承重分系统的维修类别,应在鉴定单元评级的基础上,按表4.3.4确定。

表4.3.4 承重分系统维修类别确定

使用性等级

安全性等级 使用性检查评定结果

ASS级

BSS级

CSS级

安全性检查

评定结果

ASU级

仅需保养

小修

中修

BSU级

小修

小修

中修

CSU级

中修

中修

大修

DSU级

大修

大修

大修

4.3.5 对确定为大修的工程,还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 50292-1999第3章和第10章的规定进行适修性评估,并按下列原则提出处理建议:

1 对评为Ar、Br和A′r、B′r的鉴定单元和子单元,应予以修复使用;

2 对评为Cr和C′r的鉴定单元和子单元,应分别作出修复与拆换两个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评估,以确定是否修复;

3 对评为CSU-Dr、DSU-Dr或Cu-D′r、Du-D′r的鉴定单元和子单元,宜考虑拆换或重建。

注:本节条文中所用的GB50292的“鉴定单元”和“子单元”,相当于本标准中的“分系统”和“子系统”。

4.4 维修

4.4.1 承重分系统的小修:主要是封闭裂缝、除锈、防锈和防腐,以及对各种易损零部件进行更换或修复等。一般由使用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4.4.2 承重分系统的中修和大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基基础的加固和承重结构的补强加固、改造,应根据维修目的、现场及环境条件,选择适用的加固方法;

2 围护分系统承重构件的补强加固或更换,也应一并考虑,并同时组织实施。

4.4.3 承重分系统加固、改造设计和施工,除应遵守现行设计、施工规范的规定外,还应执行下列专用标准:

1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2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3 《钢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4 《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5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6 《砖混房屋加层技术规范》;

7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8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9 其他新发布的加固改造专用规程和标准。

5 围护分系统的检查、评定与维修

5.1 一般规定

5.1.1 围护分系统的日常检查,宜在房屋投入使用后的前3年,每年雨季前进行1次,之后每隔3年检查1次。

5.1.2 详细检查宜每隔6年进行1次,且应与日常检查错开进行。若日常检查中发现有严重问题,应立即进行局部扩大检查。

5.1.3 专门检查,在下列情况下进行:

1 发现紧急情况:如地基基础或上部结构出现异常情况已波及围护分系统时;

2 震前(预报时)及震后,或火灾后的使用功能检查;

3 当有特别重要任务,须确保房屋在指定期间的正常使用功能时,对围护分系统进行的以消除渗漏、排水不畅、冷凝等为目标的检查。

5.2 检查

5.2.1 围护分系统的日常检查,应根据房屋使用的实际情况,参照本标准附录表B.0.1的检查要点确定检查项目及内容,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考察。

日常检查结果应写出书面报告。若检查发现有些功能项目尚需使用仪器进行探测时,应纳入局部扩大检查计划组织实施。若检查发现其使用功能已显著受损,应及时进行专门检查。

5.2.2 围护分系统的详细检查,分为围护结构承重构件(简称围护构件)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使用性)检查和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

1 围护构件可靠性检查,应参照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承重分系统检查与评定标准》表A.0.2-1及A.0.2-2所列的项目和要求进行。

2 围护系统正常使用功能检查,应按本标准附录B规定的《围护分系统检查与评定标准》表B.0.1所列的项目和要求进行。

5.3 评定

5.3.1 围护构件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使用性)的详细检查结果,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292-1999第4章和第5章的规定分别进行评级。

5.3.2 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结果的评定,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 50002-1999第7章的要求分别进行评级。

5.3.3 围护分系统的维修类别,应在鉴定单元评级的基础上,按表5.3.3确定。

表5.3.3 围护分系统维修类别确定

围护分系统使用性等级

承重分系统安全性等级

使用功能检查评定结果

ASS级

BSS级

CSS级

结构安全性

检查评定结果

ASU级或BSU级

仅需保养

小修

中修

CSU级或DSU级

中修或大修

中修或大修

大修或更新

注:表中“中修或大修”是指应按结构维修可能损坏围护分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

5.4 围护分系统的维修

5.4.1 围护分系统的小修:主要是封闭裂纹、清理雨水孔、天沟、地沟等排水通道以及零星渗漏点的密封等。一般由使用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5.4.2 围护分系统的中修和大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围护分系统的修缮、更新,应根据维修目的、现场及环境条件,选择适用的方法;

2 围护分系统的更新,除采用成熟的技术,做好防水、防渗漏、防潮、防风化等工程外,尚应对原屋面和外墙的隔热、保温效果作出评价,并据以进行必要的修复或节能改造,以改善其使用功能。

5.4.3 围护分系统维修、更新的设计和施工,应执行下列专用标准:

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016;

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

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

4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

5 《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CJJ 62。

6 建筑装饰装修分系统的检查、评定与维修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于建筑物中已有的装饰装修分系统的检查、评定与维修。

6.1.2 办公用房装饰装修分系统的大修或更新工程,其设计、施工质量应满足表6.1.2规定的预期正常使用年限的要求。

表6.1.2 建筑装饰装修分系统预期正常使用年限

序号

子系统名称

最 低 使 用 年 限

1 抹灰工程

外墙抹灰工程6;内墙抹灰工程12

2 门窗工程 外门窗工程6;内门窗工程12

3 吊顶工程

4

轻质隔墙工程

5

饰面板安装工程

6

饰面砖粘贴工程

7 幕墙工程

8 涂饰工程

9

裱糊与软包工程

10 细部工程

11 地面工程

水泥地面工程、石材地面工程、陶瓷地面工程12;

实木地面工程、复合木地面工程、竹地面工程6;

地毯3

注:本标准的子系统相当于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子分部”。

6.1.3 建筑装饰装修的使用年限超过表6.1.2的规定时,应及时组织检查与评定,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中修或大修。

6.1.4 除特殊情况外,建筑装饰装修的中修和大修宜与其他相关分系统的中修和大修同时安排。

6.2 检查与评定

6.2.1 建筑装饰装修分系统的检查分为日常检查、详细检查和专门检查。

6.2.2 建筑装饰装修分系统各子系统的检查与评定,应按其检查评定基本单位(简称“检评单位”)进行。

6.2.3 建筑装饰装修的检评单位应按下述方法划分:

1 同一个子系统中室外每一面墙划分为一个检评单位;

2 同一个子系统中室内每一房间、每一楼梯间和每一走道分别划分为一个检评单位。

6.2.4 建筑装饰装修分系统日常检查的周期,应符合表6.2.4的规定。

表6.2.4 建筑装饰装修分系统的日常检查周期

序号

子系统名称

外观检查

功能检查

安全检查

1 抹灰

3年

3年

3年

2 门窗

1年

1年

1年

3 吊顶

3年

——

3年 4 轻质隔墙

3年

需要时

——

5

外墙或内墙饰面板

6个月

1年

正常情况下1年;台风、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后及时检查

6

外墙或内墙饰面砖

3年

3年

3年

7 幕墙

6个月

1年

正常情况下1年;台风、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后及时检查

8

涂饰(包括油漆)

3年

——

——

9

裱糊与软包

3年

——

——

10 细部

3年

3年

3年

11 地面

3年

3年

——

12

室内环境质量

——

——

有异常情况时

6.2.5 进行日常检查、保养时,应从本标准附录C《建筑装饰装修分系统检查与评定标准》规定中选择检查项目,编制成检查、保养计划报使用部门批准后执行。

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局部损伤或使用功能下降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维修。

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6.2.6 在建筑装饰装修分系统进行中修或大修前应进行详细检查。详细检查前应根据维修范围确定需要检查的每一子系统名称及其所包含的检评单位的数量。

6.2.7 进行详细检查时应按本标准附录C规定的外观质量、使用功能和安全等三方面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并分别评定每个检查项目的等级,然后再按下列规定确定该检评单位的等级:

1 一般情况下,取安全项目和功能项目中最低一级作为该检评单位的等级;

2 若外观项目的等级比按本条第1款确定的等级低二级,则应将按本条第1款确定的等级降低一级。

6.2.8 当评定每一子系统的完好性等级时,应根据其所含检评单位的等级及数量,按下列规定进行评定:

(1)完好性为I级的子系统,应不含c级和d级检评单位,可含b级检评单位,但不多于20%。I级子系统仅需采取保养措施。

(2)完好性为II级的子系统,应不含d级检评单位;可含c级检评单位,但不多于10%,且不含涉及安全的c级检评单位。II级的子系统需采取修缮措施,但尚不影响正常使用。

(3)完好性为III级的子系统,其所含的c级检评单位不应多于20%,d级检评单位不应多于10%。III级子系统需采取修缮或更新措施才能正常使用。

(4)完好性为IV级的子系统,其所含的c级检评单位多于20%,或所含的d级检评单位多于10%,或d级检评单位位于建筑物的外墙正面。评为IV级的子系统已严重损坏,需进行全面修缮或更新才能正常使用。

6.3 维修

6.3.1 建筑装饰装修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进行清洁和维护。

6.3.2 当子系统被评为I级或II级时,该维修项目为小修。

对检查中被评为I级或II级的子系统,凡有局部损坏或使用功能下降的检评单位,应及时进行维修。

6.3.3 当有3个以下的子系统被评为III级或IV级时,该维修项目为中修。

6.3.4 当有3个或3个以上的子系统被评为III级或IV级时,该维修项目为大修。

6.3.5 当外墙面、外门窗发生损坏时,应进行专门检查;当该子系统被评为III级或IV级时,应申请中修,并应及时修复。

6.3.6 建筑装饰装修进行中修和大修时,应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承担,并出具完整的施工图等设计文件。

办公用房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有关安全、环保、卫生的规定,并与城市规划的要求相协调。

6.3.7 办公用房装饰装修工程竣工验收时,室内环境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

6.3.8 办公用房装饰装修工程竣工验收时,工程质量应符合现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的规定和设计的要求。

7 给水、排水分系统的检查、评定与维修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的规定适用于建筑物中已有给水、排水系统的检查、维修(包括改造)与更新。

7.1.2 当办公用房达到详细检查周期或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有安全隐患或耗能、耗水严重,以及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时,应及时组织详细检查。

7.1.3 详细(含专门)检查与评定,应由有资质的质量检查机构承担。必要时,还应会同安全、消防、卫生检测机构进行检查。

7.1.4 除特殊情况外,给水、排水系统的大、中修与更新,宜与其他相关分系统的大、中修同时进行安排。

7.1.5 给水、排水系统的改造与更新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完整的设计和施工,其安全、消防、卫生、环保和使用功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不得随意分割发包。

7.1.6 经大、中修的项目,其主要材料、设备、器具的性能及节能、节水的效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其预期的正常使用年限不宜低于15年。

7.2 检查与评定

7.2.1 给水、排水分系统的检查与评定,分为日常检查、详细检查和专门检查进行。

1 日常检查:分为日常巡视检查和有计划地按区域或系统进行的保养检查。

2 详细检查:分为定期和不定期详细检查。主要是通过试验的方法,以仪器、仪表量测为主,以工程经验判断的检查为辅,检查、验证系统或其设备的可靠性。

3 专门检查:分为紧急情况检查和事故检查,按系统或区域进行详细检查。

7.2.2 检查评定内容分为三类:

1 使用功能(简称功能类);

2 环境保护与卫生(简称卫生类);

3 系统安全性(简称安全类)。

7.2.3 给水、排水分系统定期检查的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功能类项目 每1年1次;

2 卫生类项目 每半年1次;

3 安全类项目 每6年1次。

注:①功能类和安全类项目中消防给水的检查周期按当地消防部门的要求确定。

②若设施和设备的性能良好,可适当延长功能类和安全类的检查周期。

③雨水检查应在每次大雨时进行,不作定期的安排。

7.2.4 给水、排水功能类检查项目包括:

给水子系统的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空调系统、采暖系统及其它用水设备的用水量,以及上述系统的供水压力。

排水子系统的排水量;通水能力;卫生器具盛水、通水能力及完好程度。

7.2.5 给水、排水卫生类的检查项目包括:

给水子系统出水口处水的浊度、色度;饮用水的卫生达标情况。

排水子系统、雨水系统通水对环境的污染情况。

7.2.6 给水子系统安全类的检查项目包括:

给水管道及设备的承压能力和使用的可靠性。

7.2.7 给水、排水分系统三类检查项目的检查方法、检查要求及其检查结果的评定标准,均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给水、排水分系统检查与评定标准》(本标准附录D)执行。

7.2.8 给水、排水分系统每一项目检查结果的可靠性评定,应按本标准划分的下列三个等级进行:

1 功能类项目:

A级 具有正常使用功能,不必采取措施;

B级 功能稍差,尚能使用,可局部采取措施;

C级 影响正常使用功能,应采取更新、改造措施。

2 卫生类项目:

A级 符合卫生标准,不必采取措施;

B级 有个别指标(如:色度、浑浊度、臭味、PH值、细菌总数、游离余氯等)不符合卫生标准,应采取局部或系统整改、消毒措施进行处理;

C级 严重不符合卫生标准,必须采取全面治理的措施进行处理。

3 安全类项目

A级 安全性指标符合标准要求,可继续正常使用;

B级 安全性指标略低于标准要求,应采取补救或加强措施,提高其安全性;

C级 安全性指标严重不符合要求,必须采取强制性改造措施,确保其安全。

7.2.9 给水、排水分系统检查结果的评定等级,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I级 安全类项目的检查结果为A级;卫生类项目经更换局部管道、配件和小型设备,并进行消毒处理后能达到卫生要求;功能类项目检查结果允许有很少数项目为B级(如局部出水量不足、压力不足、个别管道排水不畅、卫生器具有划痕或细裂纹等),并仅需进行小修,即可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II级 安全类项目的检查结果为B级,其他类项目检查结果有2项以下为C级;卫生类项目经更换局部管道、配件和小型设备后,其取样检验尚未完全合格;功能类项目检查结果允许有个别项目为C级(如出水量不足、压力较低、排水不畅对局部环境有污染、少量器具有破损等),应经中修后才能符合正常使用要求。

III级 系统已达到使用年限或经鉴定,安全类项目为C级或至少其他类项目的检查结果有2项以上为C级;不能满足建筑物使用要求,危险性大、故障率较高,严重不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应经大修后才能符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正常使用的要求。

7.3 给水、排水分系统的维修

7.3.1 经3次中修或2次大修后,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应中修;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应大修。

7.3.2 小修包括下列内容:

1 局部更换器具、小型设备、管材、配件和易损部件等;

2 清通管道,并进行局部维修。

7.3.3 中修包括下列内容:

1 按系统更换器具、设备、管材和配件等;

2 对独立子系统进行改造、更新。

7.3.4 大修包括下列内容:

1 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全面更新;

2 选用当前节能、节水、效率高的器材和设备对原系统进行改造。

8 供热、采暖分系统的检查、评定与维修

8.1 一般规定

8.1.1 本章的规定适用于建筑物中已有的供热、采暖分系统的检查、评定、维修(包括改造)与更新。

8.1.2 供热、采暖分系统的检查、评定、维修与更新,应遵守本标准第7.1.2条、第7.1.3条及第7.1.4条的基本规定。

8.1.3 供热子系统中锅炉等承压设备的检查、评定与维修,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压力容器安全规程的规定。

8.1.4 经大、中修的项目,其主要材料、设备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其预期的正常使用年限不宜低于15年。

8.2 检查与评定

8.2.1 供热、采暖分系统的检查,分为日常检查、详细检查和专门检查。以上三类检查的具体划分同本标准第7.2.1条。

8.2.2 检查评定内容分为两类:

1 使用功能(简称功能类);

2 系统安全性(简称安全类)。

8.2.3 供热、采暖系统检查的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功能类项目 每1~2年1次;

2 安全类项目 每2年1次。

8.2.4 供热、采暖系统检查项目包括:

1 功能类

采暖子系统满水、失水情况;软化水设备及软化水;室内温度;室外管道防腐绝热;水泵运行;锅炉、换热设备运行,采暖子系统自控平衡;散热设备表面及形式与装饰配套。

2 安全类

采暖子系统承压能力;换热设备、锅炉承压能力;锅炉水侧管道结垢、腐蚀;室内、室外管道结垢、腐蚀。

8.2.5 供热、采暖分系统两类检查项目的检查方法、检查要求及其检查结果的评定标准,均应按本标准规定的《供热、采暖系统检查与评定技术标准》(本标准附录E)执行。

8.2.6 供热、采暖分系统检查项目的可靠性评定,应按本标准划分的下列三个等级进行。

1 功能类项目:

A级 具有正常使用功能,不必采取措施;

B级 功能稍差,尚能使用,可局部采取维修措施;

C级 影响正常使用功能,应采取改造或大修措施。

2 安全类项目:

A级 安全性指标符合标准要求,可继续正常使用;

B级 安全性指标略低于标准要求,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其安全性;

C级 安全性指标严重不符合标准要求,必须采取更新、改造措施,确保其安全。

8.2.7 供热、采暖分系统可靠性检查结果的评定,应按下列规定评级:

I级 安全类项目检查结果均为A级;功能类项目检查结果允许有2个项目为B级;系统中无C级;仅需进行保养或小修,即可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II级 安全类项目检查结果有2项以下为B级,但无C级;功能类项目检查结果允许有2个项目为C级;应经中修后,才能符合正常使用要求。

III级 安全类项目检查结果有1项为C级,功能类项目检查结果有2项以上为C级;不能满足建筑物或设备使用要求,危险性很大,故障率较高,严重不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经大修后,才能符合安全和正常使用要求。

8.3 维修

8.3.1 经3次中修或2次大修后,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应中修;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应大修。

8.3.2 小修包括下列内容:

在日常维护基础上局部更换管材和易损零配件等。

8.3.3 中修包括下列内容:

1 按系统更换散热设备、管材、配件等;

2 对独立子系统进行更新、改造。

8.3.4 大修包括下列内容:

1 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全面更新;

2 选用当前节能、节水、效率高的器材和设备进行改造。

9 通风与空调分系统的检查、评定与维修

9.1 一般规定

9.1.1 本章的规定适用于建筑物中已有的通风与空调分系统的检查、评定与维修(含更新和改造)。

9.1.2 通风与空调分系统的检查、评定与维修应符合本标准第3章有关的规定。

9.1.3 对于可能的突发事件,如:在当地发生的流行病疫情有可能通过通风空调系统传染扩散时,管理者应预先制定通风空调系统的应急预案,并建立健全长期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9.2 检查与评定

9.2.1 通风与空调分系统的检查分为:

1 日常检查:根据系统的使用功能、设备运行和保养的需要而进行的维护性检查;对系统的技术资料、人员岗位和规章制度的管理性检查;根据政府机构建筑节能文件而进行的建筑能耗日常计算与核查。

2 详细检查:按照专门的检查方法,应用专业测试仪器仪表,辅以局部工程量而进行的系统详细状况检查。

3 专门检查:针对特定的目的和要求,按照专门的检查方法,应用专业测试仪器仪表,必要时辅以局部工程量而进行的系统若干性能状况的检查。

9.2.2 在通风与空调的使用中,若发现有安全隐患或能耗过高,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的情况时,应及时组织检查与分析。

9.2.3 通风与空调分系统的检查周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日常检查:

(1)日常运行效果的巡视性检查:每周不少于2次。

(2)系统和主要设备的定期保养性检查:应按设备要求安排,且每年不少于2次。

(3)对系统的技术资料、人员岗位和规章制度的管理性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

(4)建筑能耗计量:每年不少于1次。

2 详细检查:每6年不应少于1次,且应在中修或大修前进行。

3 专门检查:不定周期,根据日常检查的结果,或者针对特定的目的和要求(如:卫生要求,紧急特殊情况要求)安排进行,必要时还应会同有关部门(如:卫生检测机构)进行检查。

9.2.4 通风与空调分系统的检查与评定,应按本标准规定的《通风与空调分系统检查与评定标准》(本标准附录F)所列的检查项目进行。其中:

1 详细检查应全面检查评定每一项目;

2 其他检查应根据需要检查的部位和内容,选择检查与评定项目。

9.3 维修

9.3.1 通风与空调分系统的维修分为:

1 小修:为维护系统和设备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保养性质的修理,如清洗或更换过滤材料等。

2 中修:不改变系统的原始设计方案,针对重要设备或系统重要部位进行的修理或更换、更新。

3 大修:可局部或整体地改变系统的原始设计方案(包括节能改造和使用功能改变),对重要设备或重要部位乃至全系统进行的修理、更换、更新或重新施工。

9.3.2 两次维修的时间间隔:

1 中修:与前次中修、大修的竣工时间相隔宜大于6年、且不应少于4年,如系统状况良好,宜延长维修的间隔时间。

2 大修:与前次大修或改造的竣工时间相隔宜大于10年,且不应少于6年,如系统状况良好,宜适当延长维修的间隔时间。

9.3.3 维修原则:

1 通风与空调分系统的维修,宜与其他相关分系统的维修同时进行安排。

2 通风与空调分系统的改造与更新,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完整的设计和施工,其安全、节能、消防、卫生、环保和使用功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不得随意分割发包。

3 通风与空调分系统中主要材料、设备的预期正常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0年,宜不低于15年。

9.3.4 维护内容的确定

1 在决定设备更新和系统改造等维修内容前,应首先考虑依靠调试手段来改善系统和设备的工作状况和使用效果,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1)系统调试前,应由专业人员根据系统设计、竣工资料和检查评定结果,编制出完整的调试方案;

(2)系统调试应由专业人员应用专业的测试仪器仪表进行;

(3)调试结束后,必须提供完整的调试报告资料。

2 通风分系统与空调分系统维修的内容,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室外气象条件、负荷变化情况等因素,考虑现有系统和设备的折旧残值,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 通风分系统与空调分系统的自动控制内容的调整或增加,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系统的类型和设备运行时间,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具体内容。以下内容应首先考虑:

(1)采用自动控制,才能防止事故,保证系统和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时;

(2)采用自动控制,可合理利用能量实现节能时;

(3)工艺和使用条件对室内温湿度波动范围有一定要求时(如计算机房等)。

4 建筑能耗计量结果,应由专业机构进行能耗和节能潜力评估、节能改造技术经济性分析,确定节能改造的维修项目实施内容。

5 对于清洗、节能、调试、改造等维修项目,实施前应规定对实施结果予以量化约束。签订的合同文本中必须明确保证实施结果和对结果的保证时间;工程验收后,在保证时间内不得再度追加或者重复投资。

6 对通风空调系统的设备进行更新时,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应具备国家相关部门检测报告和国家规定的强制性认证报告,其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宜选用高效节能型产品,严禁采用国家已淘汰型产品。

7 通风与空调维修工程的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合格后办理竣工验收手续。验收时应检查竣工验收的资料,一般包括下列文件及记录:

(1)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及竣工图;

(2)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和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4)工程设备、风管系统、管道系统安装及检验记录;

(5)管道试验记录;

(6)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7)系统无负荷联合试运转与调试记录;

(8)子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9)观感质量综合检查记录;

(10)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的核查记录;

(11)设备和系统的调试报告。

10 电梯分系统的检查、评定与维修

10.1 一般规定

10.1.1 本章的规定适用于在役的电力驱动曳引或强制式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在役的液压电梯和杂物电梯也可参照本章执行。

10.1.2 电梯的检查、评定与维修,应遵守本标准第3.2.7条的规定。当几台电梯共用一个机房或井道时,其检查和维修尚应委托同一有资质的维修组织承担。

注:维修组织是指具备规定资格的承担电梯维修工作的法人或法人下属单位。根据所具备能力的不同,又分为只具备电梯维护能力的维修组织和具备电梯维护、修理、改装能力的维修组织。

10.1.3 层门、机房、井道安全门、轿厢安全门、底坑通道门和为维修人员保留的通道门的钥匙必须交专门人员专职保管。

10.1.4 电梯的紧急报警装置应与可随机响应的服务系统相连接,以保证乘客被困时能迅速解困。使用单位可授权专门人员(应经维修组织培训)在紧急情况下营救乘客,若专门人员不能按现行国家标准GB7588第12.5条规定的紧急操作或第14.2.1.4款规定的紧急电动运行控制使轿厢移动到电梯层站或井道安全门解救乘客,必须立即求助于维修组织。

10.1.5 使用单位应保证电梯井道和机房承重结构的安全;保证底坑、井道、机房无渗漏现象;保证通往机房、滑轮间、井道及维修人员用房的通道安全、通畅和充分的照明。若有涉及安全的问题,应及时通知维修组织。

10.1.6 若电梯生产企业对其电梯产品的维修有特殊要求,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其特殊要求。

10.2 检查与评定

10.2.1 电梯检查分为三类:日常检查、详细检查和专门检查。

10.2.2 电梯的检查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日常检查:

(1)专门人员的巡视:每日全程乘电梯上、下至少各一次;

(2)维修组织的维护(保养)检查:由维修组织根据电梯使用的频繁程度、工作环境和电梯各部件的受损程度确定保养检查的周期(如周、月、季、年等);

(3)定期检查:每年1次,根据使用单位情况确定具体检查时间。

2 详细检查:

详细检查的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但可根据电梯设备性能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

(1)局部检查:每3年1次,一般在中修前进行;

(2)系统检查:每6年1次,一般在大修前进行。

3 专门检查:不定周期。当遇到下列紧急情况或特殊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专门检查:

(1)1个月内2次以上频发同一故障的部件;

(2)电梯主要设备遭到突发性损坏;

(3)电梯运行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4)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如果有)任一部件动作时;

(5)门锁装置发生故障时;

(6)有特殊重要的运行任务,需确保无故障时;

(7)发生水浸、地震或火灾之后;

(8)发生其他危急或特殊情况时。

10.2.3 使用单位专门人员的每日巡视检查应至少包括以下项目,并应将任何不正常的情况及时通知维修组织,必要时应立即停止电梯运行。

1 轿厢、层门、地坎和候梯厅的清洁情况是否良好;

2 平层情况是否正常;

3 层门总体性能是否正常,门保护装置是否有效;

4 层站呼梯盒、轿厢内操纵盘的按钮是否工作正常;

5 层站指示器及到站钟(如果有)是否工作正常;

6 紧急报警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7 轿厢及层站的照明是否工作正常;

8 轿厢通风或空调装置是否正常;

9 电梯运行有无异常。

10.2.4 维修组织进行日常检查、维护,应从本标准附录G《电梯分系统检查与评定标准》规定中选择检查项目,编制成《电梯保养规程》,报使用单位批准后执行。

注:在保养性检查中,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操作,但这些操作不应改变电梯的特性。

10.2.5 中修前的详细检查项目应根据下列情况按本标准附录G《电梯分系统检查与评定标准》进行确定:

1 与运行性能下降有关的重要部件和装置;

2 与额定运行参数偏离有关的重要部件和装置;

3 需要拆卸才能检查和调整而又较长时间未检查的部件或装置;

4 易磨损的重要部件;

5 频发故障的部位或装置;

6 已接近老化期的设备或部件。

10.2.6 大修前的详细检查,应按本标准附录G《电梯分系统检查与评定标准》规定的检查项目和内容全面执行,必要时,应参照现行国家标准GB 7588的其他技术要求进行补充检查。

10.2.7 定期检查(年检)应至少包括下列项目。检查时,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GB 7588附录E中E1定期检查的要求。

1 门锁装置;

2 悬挂装置及其附件;

3 制动系统试验;

4 限速器与安全钳联动试验;

5 缓冲器;

6 报警装置;

7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如果有);

8 层门强迫关闭装置;

9 载重量控制装置;

10 曳引能力;

11 电气安全装置;

12 极限开关。

10.2.8 电梯的性能状况采用划分等级的方法进行评定,并以下列4个等级描述其性能状况:

I级 符合本标准要求,能安全、正常地运行,仅需按日常检查计划进行维护(保养),可继续安全使用;

II级 略低于本标准要求,尚不显著影响安全和正常运行,根据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仅有个别旧部件需进行加工、修配或更换,仍可继续安全使用;

III级 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显著影响安全或正常运行,有部分重要部件存在安全隐患或性能下降等问题,需经中修或紧急修理后才能安全使用;

IV级 极不符合本标准要求,严重影响安全和正常运行,主要部件存在安全问题或性能全面下降问题,需经大修后才能安全使用,若技术经济评估表明该电梯的适修性很差,则应建议予以更新。

10.2.9 对电梯所评的性能状况等级,仅作为技术管理和制订维修、更新计划的依据,而不作为具体处理检查结果的依据,即使所评的等级较高,也应及时对检查中查出的问题逐个做出处理。

10.3 维修与更新

10.3.1 电梯的维修是指在电梯交付使用后的所有维护(保养)、修理和改装等的服务。

10.3.2 专门管理人员应将任何不正常的情况及时通知维修组织,必要时应立即停止电梯运行;维护(保养)应根据《电梯保养规程》进行;应急修理应根据专门检查结果进行;大修或中修应根据详细检查及专门检查结果进行;修理完成后的电梯应按GB7588附录E的要求重新进行安全检查。

10.3.3 符合下列条件的电梯,可进行改装:

1 电梯主要性能指标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7588的规定,且使用时间已达9年以上;

2 设备经过两次以上大修,再次修理部分部件也不能保证电梯的正常使用。

10.3.4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电梯,应通过权属部门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是否适宜进行改装:

1 电梯某些部件的产品质量或安装质量存在一定缺陷,故障率较高,不能保证正常使用;

2 由于建筑物结构损坏或电梯发生严重事故,导致部分电梯设备损坏;

3 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变动或增加,在用电梯已不能满足需要;

4 因建筑物倾斜,造成电梯运行方向与垂直方向有倾斜度不大于15º的倾斜;

5 一些金属部件严重锈蚀、变形或一些电气设备严重老化、损坏,对它们的维修,属于第10.3.5条的改装项目。

10.3.5 电梯改装项目包括:

1 改变以下一个或几个重要参数:

(1)额定速度;

(2)额定载重量;

(3)轿厢质量;

(4)轿厢行程。

2 改变或更换以下一个或几个部件:

(1)门锁装置的类型(不包括用同类型的门锁装置更换);

(2)控制系统;

(3)导轨或导轨的类型;

(4)门的类型(或增加一个或多个层门或轿门);

(5)电梯驱动主机或曳引轮;

(6)限速器;

(7)缓冲器;

(8)安全钳装置;

(9)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如果有)。

10.3.6 符合下列条件的电梯,可向权属部门申请报废,进行更新:

1 当建筑物内仅装设一部电梯,且使用时间已达15年;

2 电梯主要性能指标(包括耗能指标)已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一般的改装也不能达到要求,且使用时间已逾15年;

3 驱动主机和其他主要配套部件磨损严重,或设备已经过3次以上大修,再次维修的投资费用超过设备拆旧残值。

10.3.7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电梯,应通过权属部门组织专家的论证确定是否适宜更新或停用:

1 产品质量或安装质量存在严重缺陷,无法保证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

2 金属部件严重锈蚀、变形或电气设备严重老化、损坏;

3 由于建筑物结构损坏,导致电梯产生严重事故,造成电梯设备严重损坏;

4 由于建筑物严重倾斜,造成电梯运行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倾斜度大于15º。

10.3.8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电梯,应延期报废,但使用年限最长不得超过25年:

1 电梯生产厂家在合同或质量保证书中声明的报废年限超过本标准第10.3.6条第1款的规定;

2 对主要部件(如:拖动系统、控制系统、门系统、安全部件、驱动主机等)已进行改装的电梯,经检测机构鉴定,其性能指标均符合交付使用时的现行国家标准GB 7588及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11 电气分系统的检查、评定与维修

11.1 一般规定

11.1.1 本章的规定适用于办公用房中动力、照明和建筑物防雷等电气分系统的检查、评定与维修;不包括由市政供给电力的电源部分。

11.1.2 电气分系统的检查、评定与维修,应按下列划分的7个子系统分别进行:

1 变配电室;

2 供电干线;

3 动力;

4 照明;

5 备用和不间断电源;

6 防雷及接地;

7 室外电气。

11.1.3 电气分系统检查、维修前,应以原设计、施工、历次大修以及日常维修等的技术文件和记录为依据,对照工程实际核对其符合性。若档案已缺失,应实测补齐。

若上次检查、维修后至本次检查、维修间,电气分系统曾出现过故障或事故,则本次检查、维修前应认真查阅故障或事故部位的处理记录及其日常运行记录,以供本次检查借鉴。

11.1.4 电气分系统与智能化分系统间状态和量值信号的接口正确性与精度等级,在每次维修后均应进行测试,以确保两者衔接有效。

11.2 检查与评定

11.2.1 电气分系统检查分为:日常检查、详细检查和专门检查三类:

1 日常检查:分为巡视检查和有计划停电清扫为主的保养检查(若发现导电连接处有异常迹象时,尚应进行紧固程度的检查与操作),以及定期的维护检查。

2 详细检查:以仪表量测为主,辅以工程经验判断的检查。详细检查又可分为:

(1)局部扩大检查:适用于中修前组织的检查,以及高负荷季节或高温、高湿季节的安全检查;

(2)系统检查:适用于大修前有组织的检查。

3 专门检查:适用于下列紧急情况或特殊情况的检查:

(1)供电系统遭受暴风雨袭击造成大面积停电;

(2)建筑物受灾后急需恢复供电;

(3)用电严重超负荷烧坏电气设备;

(4)建筑物有特殊重要活动,需确保供电无故障;

(5)院内道路变更、绿化布置更新或景观调整,需将原有线路改造或改为埋地敷设;

(6)发生其他危急或特殊情况。

11.2.2 电气分系统的检查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日常检查:

(1)专门管理人员巡视 每日不少于1次;

(2)定期维护检查 由物业管理部门组织,但例行的安全检查,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2 详细检查:

(1)局部扩大检查 中修前的检查,每2~3年1次;

(2)详细检查 每6年1次,若设备、线路性能良好,可适当延长检查周期。

3 专门检查 不设定周期,有紧急或特殊情况时立即进行。

11.2.3 定期维护检查的项目包括:

1 易损部位及易耗零部件检查;

2 末级配电箱、控制箱后的线路检查;

3 末级配电箱及控制箱内小型元件检查;

4 变配电装置和供电干线中小型的电气设备、器具和灯具是否需要更换的检查;

5 变配电装置的预防性试验;

6 防雷子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检测。

11.2.4 定期维护检查应从本标准规定的《电气分系统检查与评定技术标准》(本标准附录H)中选择与维护检查有关的内容和要求,编制成定期检查计划,报使用部门批准后执行。

11.2.5 中修前的局部扩大检查项目,应根据中修的范围,以及日常检查发现的下列情况,确定应检查的子系统或其中项目,按《电气分系统检查与评定标准》(本标准附录H)的检查要求进行。

1 易损部件提前损坏的部位;

2 频发故障的重要部件或装置;

3 因建筑物中修或装饰装修工程更新而需要移位的线路和设备;

4 与负荷增加有关的重要部件、线路和设备;

5 上次中修未涉及的重要部位。

11.2.6 大修前的详细检查,应按《电气分系统检查与评定技术标准》(本标准附录H)规定的检查项目和内容全面执行。

11.2.7 电气分系统检查结果的评定,应遵守下列基本规定:

1 一般情况下,应根据详细检查结果评定电气系统的可靠性;

2 对下列检查结果,可不进行可靠性评定,但应将需要保养或小修的项目书面通知物业管理部门:

(1)日常检查结果;

(2)定期的安全检查结果,但未发现有安全问题;

(3)供电过程中的一般故障,经检查表明,仅需通过调整或更换零、部件,即可恢复正常供电。

11.2.8 电气工程的可靠性采用划分等级的方法进行评定,并以下列4个等级描述其可靠性:

1 每一项目检查结果的评定:

A级 外观完好,标志完整清晰,工作性能正常,不必采取措施;

B级 外观尚好,标志尚能辨认,工作性能略有下降,可不采取措施,或仅需小修即可恢复正常;

C级 外观较差,工作性能显著下降,或有老化迹象,或存在安全隐患,应采取措施;

D级 工作性能严重下降,或已严重老化,或安全问题突出,必须立即或及时采取措施。

2 整个子系统或分系统检查结果的评定:

I级 可靠性符合本标准要求,能安全、正常地供电,可能有少数b级零部件,但仅需按计划进行保养,可继续安全使用;

II级 可靠性略低于本标准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正常供电,虽有个别c级项目,但经检修或更换后,仍可继续安全使用;

III级 可靠性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显著影响安全供电,虽仅有个别项目为d级,但需经中修或紧急修理后才能安全使用;

IV级 可靠性极不符合本标准要求,严重影响安全供电,评为d级的项目超过1个或评为c级的项目超过50%,必须经大修后才能有限制地安全使用。

11.2.9 对电气分系统所评的可靠性等级,仅作为技术管理和制订维修计划的依据,而不作为具体处理检查结果的依据,即使所评等级较高,也应及时对检查中查出的问题逐个做出处理。

11.3 维修

11.3.1 日常维护修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有计划的停电清扫以及导电连接处的紧固等工作;

2 易损零、部件损坏的更换;

注:易损零、部件指照明灯具的光源(灯泡、日光灯管等)、照明开关插座、动力照明配电箱内熔断器的熔芯和熔丝等。

3 末级配电箱、控制箱后的线路因失修损坏或个别用电回路因增大容量需更换电线或电缆;

4 末级配电箱、控制箱内小型元件损坏的更换;

注:小型元件包括指示灯、小型空气开关和接触器、漏电保护器、控制按钮、控制开关等。

5 在不涉及建筑结构、装饰装修饰面、变配电装置和供电干线改变的情况下,对小型电气设备、器具和灯具进行更换;

6 按有关规定对变配电装置进行预防性试验,对防雷系统进行油漆,以及对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进行检测;

7 重要部位和场所的维护修理:

(1)重要部位和场所的易损零、部件实行服役制,即在易损零、部件使用时间达到预期使用寿命60-70%时,进行退役更换;

(2)退役更换下的易损零、部件仍有使用价值,应经检测鉴别后列入备品备件库存放,单独做出标识。待一般部位或场所的同规格、同型号易损零、部件自然损坏后予以利用。

第9篇: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标准

1.1职业名称

数控车工。

1.2职业定义

从事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并操作数控车床进行零件车削加工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 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感,形体知觉及色觉正常,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 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中级不少于400 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 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 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 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取得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2年以上。

1.7.3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要求的标准教室、计算机机房及配套的软件、数控车床及必要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设备等。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相关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2年以上。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职业学校本职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4)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本科(含本科)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高级技师: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方式,技能操作(含软件应用)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和计算机软件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含软件应用)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技师和高级技师还需进行综合评审。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相应级别的考评员;技能操作(含软件应用)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2,且不少于3名相应级别的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1.8.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为12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中实操时间为:中级、高级不少于240分钟,技师和高级技师不少于30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中软件应用考试时间为不超过120分钟,技师和高级技师的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45分钟。

1.8.6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里进行,软件应用考试在计算机机房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配备必要的数控车床及必要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设备的场所进行。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岗敬业、团结合作;

(3) 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工作程序与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4)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勇于开拓和创新;

(5) 爱护设备、系统及工具、夹具、量具;

(6) 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2.2基础知识

2.2.1基础理论知识

(1)机械制图

(2)工程材料及金属热处理知识

(3)机电控制知识

(4)计算机基础知识

(5)专业英语基础

2.2.2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机械原理

(2)常用设备知识(分类、用途、基本结构及维护保养方法) (3)常用金属切削刀具知识

(4)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5)设备润滑和冷却液的使用方法

(6)工具、夹具、量具的使用与维护知识

(7)普通车床、钳工基本操作知识

2.2.3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1)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

(2)文明生产知识

(3)环境保护知识

2.2.4质量管理知识

(1)企业的质量方针

(2)岗位质量要求

(3)岗位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

2.2.5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2)环境保法的相关知识

(3)知识产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感谢

上一篇:猪链球菌病的防治对策下一篇:观雪豹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