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参观心得

2023-0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国家博物馆参观心得

对博物馆参观人数不断上升的几点思考

【摘 要】自从国家文物局、中宣部下发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以来,我国有上千家博物馆随之陆续免费对公众开放,促使博物馆参观人数不断上升。随着这一现象的出现,博物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文物安全遭到威胁、观众参观质量下降等。本文试着对以上几方面谈一点思考和看法。

【关键词】博物馆 参观者 影响 发展对策

博物馆是集收藏、教育、研究等功能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的永久社会机构,它致力于为社会发展服务。一定程度上来说,就像书本看得多了气质自然不同的道理一样,一个人参观了越多的博物馆,那么他的品位也会越发出众,甚至有研究表明经常逛博物馆的人能变得更聪明,能够提高人的认知和情感功能。我国博物馆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集中地,是培养国人爱国情感的重要场地,它吸引着不同的观众前来参观。尤其是国家文物局、中宣部下发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以来,我国有上千家博物馆陆续免费对公众开放,这就激发了参观者的数量骤增,星期天以及节假日参观者更是人山人海,这种情况下甚至有很多人担心博物馆会成为人们“冬天取暖夏天乘凉的地方”。

针对这一现象,世界上有许多博物馆采取了应对措施,例如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因它的地下厅无法容纳越来越多慕名前来的观众,卢浮宫博物馆不得不再次邀请美籍华裔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为其扩充空间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建成了地上和地下对称的玻璃的卢浮宫金字塔·卢浮宫内倒金字塔。

但是也有许多比较著名的博物馆由于参观人数骤增对博物馆造成很大压力的现象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笔者在2015年4月份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时候,就看到了博物馆人满为患的状况。

一 博物馆参观人数不断上升的原因

造成博物馆参观人数骤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各类博物馆又层出不穷,有的博物馆还在进行扩建或是重新布展,博物馆的种类花样越来越多地吸引观众前去观看;其次,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响应国家的号召实行免费开放政策,这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再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百姓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使得人们有追求更高精神的需求,而经济能力的提高也使他们有实力出去旅游参观。最后,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做得好。近年来,以重庆歌乐山烈士纪念馆为突出代表的一批博物馆,之所以能摆脱“门庭冷落”的困境,在社会上红火起来,其最主要的原因正是顺应了时代要求,把宣传教育职能摆到了主导地位,开展了丰富多彩、贴近时代精神和大众心声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 博物馆参观人数过多带来的影响

博物馆参观人数过多,对文物以及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这主要体现在博物馆的人员以及服务设施跟不上的方面,现场的治安人员忙不过来,便会有不自觉的参观者使用相机或手机闪光灯甚至抽烟、洒水等不良行为,危害文物安全,或大声喧哗推搡等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人数太多,造成观众的参观质量下降,使博物馆公益性形象受到影响,这样一些观众就会对博物馆的展览感到失望,没有得到理想中的效果使他们再不愿意到博物馆中来,不利于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参观者数量的暴增,博物馆所需的空间、人员以及维护费用等越来越高,加上许多博物馆专业人才短缺,免费开放后只靠政府补贴来度日,没有找到有效的博物馆营销之路来实现自给自足,博物馆运营成本的不断增多对其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面对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问题,很多博物馆工作人员就抱怨免费政策实施得过早,认为现阶段的博物馆事业与体制还未达到免费开放的相关要求,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素质也较低,这些都影响了博物馆利民作用的发挥,许多人对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提出了质疑。

三 针对这些现象博物馆应采取的发展对策分析

1.博物馆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

有许多人将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归结于参观者的素质不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其主要的原因是博物馆的运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博物馆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淡季、旺季开放时间,参观人数上限,合理安排人员等。制定政策一定要在充分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并不失博物馆的公益性。还可以设定博物馆参观预定制度,针对旅游团人员数目进行详细的设定,使博物馆内部管理井井有条,防止民众不满现象的产生;在博物馆硬件设施检修方面,博物馆相关单位需制定的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当然,这与博物馆管理理论研究得不够成熟也有一定关系。

2.引进博物馆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一个成功的博物馆,应该拥有一个从上到下的人才管理体制,在馆长负责下,各部门紧密合作,井井有条,才能保证馆内工作的正常运营。博物馆不仅要引进博物馆方面的专业人才,包括博物馆研究人员、有管理经验的人员、有市场营销经验的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以促进馆内软件建设、文物保护方面的人才,还要引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为满足越来越多参观者的要求,还要适当地增加服务人员,如保洁人员、安检人员等。

3.做好博物馆营销,扩大资金来源,改善服务设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已开始自发地关注博物馆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并将之运用于具体业务活动中。可以预见,博物馆营销将对提升博物馆社会形象和社会教育活动效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要更广泛地进入博物馆管理过程,成为博物馆业务的常态化环节。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以来,主要收入是靠政府补贴,博物馆应加强自己的造血功能实现自给自足,其中博物馆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吸引赞助、发售纪念品以及博物馆商店等营销手段来扩大资金来源。充足的资金是博物馆提高服务质量,改进如洗手间、休息椅、存包柜等服务设施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4.加快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并进行流动展览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试想如果我国13亿人口都要走进博物馆可能吗?肯定不行。那怎么解决似乎可以依赖现在先进的科技手段——数字化博物馆。随着网络的风靡,我们已能够实现不出家门就可以参观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展示了活灵活现的文物,使我们一饱眼福还免了舟车劳顿、节省了开支,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这有赖于博物馆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建设,使其技术更加成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观众需求,并可以解决很多由此而带来的现实问题。

年龄似乎是影响参观博物馆频率最重要的因素,社会地位低下的年迈公众最不可能来博物馆。又因博物馆一般是建立在城市地区的,参观者多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而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条件不好且没有机会出去旅游参观的,便失去了参观博物馆的机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博物馆怎样做到使民众精神上“共同富裕”呢?使用“大篷车”或者是流动展览便是不错的选择,或者对于那些坐落于县城的相对较小的博物馆可做好宣传之后,有组织地用大巴车等免费接送观众进城参观,但要注意做好文保工作。

四 结束语

博物馆真的是参观者越多越好吗?不是的。但是观众越少也不能达到它最大程度的教育职能,重要的是观众能否真正达到参观的目的,能够实现精神收获。博物馆实行免票以来,确实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甚至发生文物被损坏的现象,这除了与我国人口多的国情有关外,还因为我国的博物馆先前一直都没有实行免票,而且都偏贵,才会导致人们蜂拥而来。随着免票的博物馆越来越多,大众的选择越来越多,这样的状况肯定会逐步得到改善。但是持怀疑态度甚至要废止免费开放政策肯定是不妥当的,而且实践已经证明,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能够大力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总之,只有使博物馆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及评估体系,实行有效的博物馆营销手段,不断提高其服务质量,才能使其在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福利.博物馆宣传教育职能刍议[J].中原文物,1998(1)

[2]张慧.博物馆管理工作初探[J].黑龙江史志,2015(4)

[3]陆建松.博物馆观众:调查与分析[J].东南文化,1993(2)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魏亚明

第2篇:新兴信息技术在优化残障人士博物馆参观体验中创新应用的趋势

摘要:残障人士数量庞大加之教育民主化趋势日渐强盛,完善残障人士教育成为必然趋势。博物馆作为主要的非正式学习场所,是残障人士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不同类型身体缺陷在其参观过程面临行动障碍、获取展品信息障碍、掌握位置信息障碍、感知展品障碍及沟通交流障碍等,使残障人士场馆学习无法顺利进行。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在提升正常人士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加为消除残障人士生活障碍提供新契机。安全导航技术、眼控技术、室内定位技术、力触觉反馈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凭借各自功能优势极大提升了人类生活水平,并且不同技术对于消除残障人士不同生活障碍提供强大动力。因此,为实现残障人士博物馆参观无障碍,应分析不同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从残障人士角度出发将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于博物馆中,结合新兴信息技术各自功能特点,发挥各自功能优势,针对性地消除残障人士参观障碍,最终使残障人士参观体验实现全方位优化。

关键词:博物馆;残障人士;参观体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非正式学习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残疾人总数已超过1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更由于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多,残疾率还在不断上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残疾人类型繁多,主要包括肢体残障人士、视力残障人士、听力残障人士、语言残障人士及多重残障人士等。博物馆作为残障人士非正式学习的主要场所面临巨大挑战。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优化残障人士博物馆参观体验提供了新动力,有助于解决残障人士的各种参观障碍。将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于博物馆建设与展教支持服务中,全面优化残障人士参观体验,成为博物馆无障碍建设的首要任务。总体来看,根据残障人士的不同类型,当前新兴信息技术在优化其博物馆参观体验中的创新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向肢体残障人士的安全导航技术与眼 控技术

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肢体残障人士面临的主要障碍是行动不便和获取展品信息不便。博物馆提供的相关辅助设施主要有无障碍电梯、轮椅、语音导览及APP等,但由于相关设备功能不完善、操作程序不够人性化等原因,大部分肢体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仍未能真正消除。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全面消除残障人士参观障碍带来新希望:智能轮椅凭借多样化操控、安全导航功能等优势,可以帮助不同程度的肢体残障人士消除行动障碍;眼控技术凭借其易用且高效的操控方式可以帮助重度肢体残障人士顺利获取展品信息。

1.利用安全导航技术解决行动障碍:路径规划、避障与实时导航

在博物馆环境中,行动障碍主要指因肢体缺陷而无法进入博物馆或抵达展品展示处的障碍。安全导航技术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和定位分析为导航提供可靠依据,为肢体残障人士挑选最优路径,保证其安全准确抵达目标展示处。

(1)安全导航技术的系统架构及其基本功能

安全导航技术一般由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定位与信息分析技术、路径规划与导航控制技术三部分构成(李雪莲,2014),其系统架构与基本功能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用于确保收集数据和获取周围环境信息的准确性,为系统正确决策提供可靠导航依据。参观者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一般处于非结构化环境,周围环境信息常为多义或不准确的,并且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对以轮椅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肢体残障人士的行动造成很大困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通过协同多种传感器将各种传感信息有效结合,来保证获取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导航的实时性和避障的可靠性提供保障,从而为肢体残障人士行动提供高效且准确的导航。定位与信息分析技术主要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应信息确定参考系在环境中的位置和姿态,以为进一步导航提供基础依据。博物馆主要为室内环境,对定位系统的精确度要求较高,因此采用多种定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精确定位肢体残障人士在博物馆的具体位置,保证其顺利抵达展品处或展览项目处。路径规划与导航控制技术最终结合传感器获取的环境信息和定位技术确定的参考系位姿,可以实时规划可行性路径,并根据具体环境实施避障、转弯等操控,保证肢体残障人士安全且准确抵达展品处或项目展览处。

(2)基于安全导航技术的智能轮椅在博物馆参观中的应用

智能轮椅主要以安全导航技术为支撑,结合人机界面系统和控制系统实现自主导航、自主避障、防碰撞等功能,从而消除肢体残障人士抵达目标展品处或项目展览处的行动障碍。目前,博物馆针对肢体残障人士的辅助服务主要有轮椅租借和无障碍电梯,但因轮椅对道路条件要求高,无障碍电梯设置范围小、数量有限等,肢体残障人士仍无法实现无障碍化博物馆参观。智能轮椅凭借安全导航技术支持有助于解决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日本东京大学信息科学研究生院和奈良科技大学合作开发的智能轮椅,一方面利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和编码器确定自身位置并发现障碍物,为到达目的地制定详细路线并实时躲避障碍物;另一方面提供有人性化人机界面系统,方便四肢残障、瘫痪等重度肢体残障人士以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形式输入命令(Montesano et al.,2010)。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发的智能轮椅,通过跟踪头部动作及面部表情输入动作命令,导航系统结合命令与环境规划路径实施导航(Jia et al.,2007)。此外,为方便残障人士操控轮椅,其人机界面还可以包含语音形式、眼控形式、脑波控制形式等多种交互形式(Tomari et al.,2012)。在博物馆环境中,智能轮椅凭借支持多种形式输入的人机界面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程度残障人士的输入需求,而安全导航技术则可以根据输入要求结合参观者周围环境,实施避障、防碰撞、实时导航等操作,消除残障人士抵达展品处和项目展览处的行动障碍,保证其博物馆参观无障碍化。

2.利用眼控技术消除展品信息获取障碍:眼控查询、眼控浏览

重度肢体残障人士因手部或上肢缺陷无法操控电子查询屏或自带移动设备来获取展品信息。眼睛作为其传输意图的主要途径,成为解决获取展品信息障碍的关键。眼控技术主要通过眼球运动操控相应设备以获取展品信息,消除肢体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

(1)眼控技术的系统构成及其基本功能

眼控技术主要通过眼动追踪记录分析用户眼睛的注视、跳动和移动轨迹等活动,得出用户感兴趣的区域及注意的指向和移动过程,人机交互利用以上信息实施相应操作,最终在显示屏上做出相应反馈。眼控交互控制系统一般由视线跟踪与校准模块、视线控制模块两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系统首先通过红外线眼动设备捕捉用户眼动轨迹,经由红外眼动追踪设备确定被试视点的精确位置,并将其传输至眼动程序捕捉电脑即服务器,最后经运行程序电脑即客户端处理,直接在客户端呈现运行结果或将运行结果在投影屏幕上显示,具体如图2所示。其中,视线追踪与校准模块主要用于追踪和记录用户视线所集中的区域,确定关注点的精确位置(Ford,2007)。视线追踪主要用于根据角膜反射的红外线计算注视点位置。借此,重度肢体残障人士在面对感兴趣的展品想要做进一步了解时,可通过眼睛动作发布相关指令,系统通过瞳孔——角膜反射技术(PCCR)实现视线追踪,并经过专门处理算法得到残障人士关注的具体展品。视线校准则主要保证视线追踪获取眼动信息的准确性,防止眼动特征和眼动设备对注视点判断的影响。视线控制模块主要通过交互界面的区域识别和跟踪模块的相关信息,根据用户关注的目标区域完成相应操作,并在屏幕中呈现相关反馈信息。在面对感兴趣的展品时,肢体残障人士在人机界面对展品实施眼动操作,经过系统识别判定其眼睛关注的目标区域,系统分析目标区域指令实施相应操作,最终让肢体残障人士顺利获取展品信息。

(2)眼控查询屏、眼控移动设备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电子查询屏和移动设备作为博物馆环境中获取展品信息的主要形式,结合眼控技术构成眼控查询系统,有利于肢体残障人士避免身体缺陷限制,通过眼睛进行操控来获取展品信息。目前来看,眼控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针对残疾人领域的应用则有大量研究。《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2010年曾报道,为让手部残疾人士克服无法使用电话的障碍,科研人员正在努力研发眼控式手机技术,眼控笔记本和眼控相机等产品也相继面世,帮助残障人士克服生活障碍。来自丹麦技术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的学生设计的基于眼动的文本输入系统——StarGazer,能够保证残障人士平均每分钟输入3.47个单词(Hansen et al.,2008)。西班牙眼动研究人员针对残疾人上网需求设计了一款基于眼动的浏览器,并以EOG信号为基础定义了上下左右及眨眼五个动作,支持残障人士进行相应输入与浏览(Lledó et al.,2013)。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重度肢体残障人士无法通过肢体自主操作查询设备,面对不同展品不能获取相关信息。将眼控技术应用于博物馆自主查询屏或肢体残障人士的移动设备中,利用眼控技术,可以让他们避免肢体缺陷限制,通过转动眼球控制查询屏或移动设备,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展品对其来源、历史、特征等进行深入了解,并通过眼控操作挑选具体信息进行浏览,甚至还可以对相关展品进行拍摄或通过社交工具分享自己的参观感受,最终消除肢体残障人士获取展品信息的障碍,进一步优化其参观体验。

二、面向视障人士的室内定位技术和力触觉 反馈技术

视障人士在博物馆参观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掌握位置信息障碍、获取展品信息障碍和感知展品障碍等。为此博物馆提供有触摸展品、语音导览、字幕系统等相关辅助设施,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触摸展品数量有限、辅助设备功能不完善、操作不够简洁等问题,致使视障人士参观障碍无法全面消除。室内定位则凭借高精确度定位优势,向视障人士推送在博物馆环境内的位置信息和相关展品信息;力触觉反馈技术为其感知展品提供新途径,促进了其对展品特征的全面感知。

1.利用室内定位技术帮助掌握位置信息:室内楼层导览、展品导览

掌握位置信息障碍主要指因视力缺陷无法辨别当前位置或确定行动方向。室内定位则突破了室外定位信号无法抵达室内的局限,利用与室内定位相适应的信号技术,经由不同定位方法和距离测定手段确定视障人士在博物馆中的具体位置,同时为其提供具体展品的详细位置信息。最终,视障人士可随时随地获取所处位置信息,为抵达目的地提供指引,并能快速且准确地获取展品相关信息。

(1)室内定位技术的系统构成及其基本功能

室内定位主要解决室外定位系统所用卫星信号到达地面时信号较弱,不能穿透建筑物等问题,它通过红外线、超声波、蓝牙等实现对室内空间人员和物体的定位,同样在博物馆环境中可帮助视障人士实现对具体展品和自身所处位置的精确定位。室内定位系统主要包括信号媒介、信号测量技术和位置估算三方面,其具体定位流程如图3所示(梁韵基等,2010)。其中信号媒介主要作为通信工具,保证展品或自身位置信息在定位系统中的顺利传递。为保证室内定位在不同环境中的精确性,信号媒介逐渐发展出不同种类,主要包括红外线、超声波、蓝牙、WiFi、RFID等,它们在定位精度、对外部环境和硬件设施的依赖程度、抗干扰能力、成本高低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博物馆应根据具体环境和不同需求选定相应信号媒介,保证位置信息在博物馆环境中的顺利传递。信号测量技术主要用于确定待测目标的位置信息,从原理来讲主要包括邻近信息法、场景分析法、几何特征定位法等。根据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和操作难易程度的衡量,博物馆要选择相应定位方法,同时还要考虑与信号媒介的匹配程度。位置估算则最终计算并确定待测目标与参考点的相对距离,通常包括到达时间(TOA)、到达时间差(TDOA)、到达角度(AOA)、RSSI等方法,根据相应环境设施的支持、精确度和计算难易程度,结合定位方法和信号媒介选择合适的距离确定方法,最终确定特定展品即待测目标的具体位置。

(2)路线导航与展品导览:博物馆中基于室内定位的信息推送服务

室内定位作为位基服务的新兴形式,能够为视障人士提供其在博物馆中的精确位置,并为其确定行动方向提供指引。室内定位将定位技术扩展至建筑和室内空间,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大幅提高。对于视障人士,室内定位不仅能判断其在博物馆中的平面位置信息,同时还能确定其三维立体位置,如判别用户在博物馆建筑中的第几层(Johnson et al.,2015)。借此,室内定位可结合导航功能为视障人士提供室内导航,为其确定行动方向提供指引,不仅帮助他们在参观过程中成功躲避障碍物,同时还可以为其抵达展品展示处制定安全路径。维多利亚皇家博物馆作为首个引进室内定位技术的博物馆,运用Wifarer移动APP为参观者提供位置感知,将相应展品展现在虚拟地图上(Fitchard,2012);史密森博物馆提供有“Tours”APP,为参观者依次提供五个展馆的导航(Haberacker et al.,2012)。此外,还可将室内定位与导览功能相结合,在精确确定展品位置的基础上为视障人士提供相关展品的讲解。比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引进Facebook提供的基于位置的相关展品介绍(Ann,2015);iBeacons和其他公司合作提供给博物馆参观者一款APP,当参观者靠近某一展品或展览活动时,则会为其提供语音、图片及文字等相关信息,促进参观者对展品的了解。

2.利用力触觉反馈技术促进对展品的感知:虚拟环境、真实触摸

感知展品障碍主要指参观者因视力缺陷无法认识展品形状、质地等信息,同时博物馆内多数展品禁止触摸,阻碍了视障人士感知展品的直接途径。力触觉反馈技术作为虚拟现实的交互技术之一,在虚拟环境下为视障人士提供对不同展品表面纹理、粗糙程度等特性的触觉感知,对速度、压力、惯性的力觉感知,保证视障人士对各种展品的全面感知,加深对展品的理解。

(1)力触觉反馈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功能

力触觉反馈技术作为虚拟现实交互技术之一,主要作用是能够为用户提供虚拟环境生成的力感和触感反馈,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传感器测量用户的位置与姿态,通过力触觉设备合成与虚拟环境相匹配的多自由度点信号,再经过虚拟环境中的力场发生器和力信号发生器实现由电信号到多自由度力信号的转换,并向力触觉设备发布动作命令,使其向用户提供力与力矩的感知,具体如图4所示(Jacobus et al.,1997)。在博物馆环境中,系统首先通过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力矩传感器等测量视障人士与展品的交互动作及在博物馆中的具体位置信息,将数据实时、准确地输入主控计算机,帮助视障人士完成对不同展品的质地、形状、重力等信息的输入。接下来,力场发生器通过空间匹配算法将力触觉反馈设备输入的位姿即视障人士感知展品的动作状态,映射成为虚拟空间代理点的位姿即相关展品的具体形态,虚拟空间代理点的位姿随操作者动作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虚拟展品与视障人士操作动作的同步变化。力信号发生器则主要根据虚拟展品被操作点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的交互状态进行反馈计算,并及时将反馈力的计算结果发送给力触觉设备进行输出,最终视障人士得以对展品的形状、质地、纹理、重量等形态特征形成真实且准确的感知。

(2)力触觉反馈手套在消除展品感知障碍中的应用

数据手套作为借助虚拟现实进行触觉交互的主要技术设备,结合力触觉反馈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残障人士摆脱视觉缺陷和禁止触摸展品的限制,使其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对任意展品的特征形态的全面感知。力触觉交互设备按照尺寸和工作空间范围一般分为手指型、手臂型和全身型。力触觉反馈手套则属于手指型,其结构较小,允许活动范围仅限于手指关节舒展,有利于模拟虚拟环境下视障人士抓握、抚摸展品的感觉。它主要根据各关节舒展程度施加不同大小阻力到关节上,使视障人士体验真实博物馆环境中抓握展品的感觉。目前,力触觉反馈技术主要应用于娱乐、医疗、军事、工程等领域,在博物馆领域很少投入应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改装的具有反馈功能的内窥镜手术模拟系统,通过保证力触觉感知提升手术操作的真实性(Tavakoli et al.,2006);意大利Perceptual Robotics实验室研制了用于心血管手术模拟的HERMES系统(Raspolli et al.,2005);不少Android程序将触觉反馈技术应用于移动游戏中以创造逼真的震撼感,如射击游戏中某种武器的后座力或爆炸时的冲击力,或乐器应用程序中弹动吉他琴弦时的振颤感,甚至是玩过山车游戏时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如月,2012)。在博物馆环境中,同样可利用力触觉反馈手套为视障人士感知展品提供新路径,摆脱博物馆“禁止触摸”规则限制,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对不同展品的感知,帮助他们了解展品具体形状、质地、纹理及重量等特征,最终实现对展品的全面感知。

三、面向聋哑人士的增强现实技术和手语识 别与合成技术

听力和语言残障人士在博物馆参观中主要面临听取展品信息障碍和沟通交流障碍。博物馆对此提供有声音增强系统 、字幕系统、电子查询屏和人工手语翻译等相关服务,但因实际实施与应用过程中存在支持资源内容有限、仅对部分展品有用、工作效率低、人力支持有限等问题,使听力和语言残障人士仍无法全面、个性化获取展品信息,无法顺利与讲解人员或其他博物馆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增强现实技术和手语识别与合成技术则分别以其独特的功能优势针对性地解决了听力和语言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

1.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排除展品信息获取障碍:虚实融合、同步呈现

在聋哑人士的博物馆参观过程中,获取展品信息障碍主要指因听力缺陷而无法获取展品讲解信息、无法感知展品相关听觉信息等。增强现实技术主要是把虚拟物体与真实环境融合,通过将虚拟数据展品信息叠加到真实环境中的展品,将展品信息以视觉形式实时呈现给参观者,同时呈现三维立体环境渲染展品,使听力与语言残障人士全面感知展品。

(1)增强现实技术工作原理及其基本功能

增强现实是虚拟现实的一个主要分支,主要实现虚拟物体与真实环境的叠加,使用户从感官上确信虚拟环境是其真实环境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首先经过摄像机获取真实场景信息;接着对真实场景和相机位置信息进行分析,确保虚拟物体与真实场景的准确匹配;实现准确融合后,通过特定显示设备呈现增强信息,具体过程如图5所示。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交互技术、跟踪与定位技术和成像技术(朱淼良等,2004)。交互技术以三维空间为基础,主要采用人体动作捕捉或手势识别,并辅助以语音识别、虚拟触感反馈等多模态交互技术,有利于聋哑人士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准确输入相关指令。跟踪与定位技术则主要保证虚拟物体和真实场景在三维空间中位置的一致性,通过追踪和定位现实场景中的图像或物体计算出对应坐标关系,据此可以将有关展品的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的正确位置,使聋哑人士在观看展品同时可直接获取展品相关信息。目前主要有图像实时识别追踪和基于传感器的物体运动追踪两种实现方式(钟慧娟等,2008)。成像技术总体分为平板三维显示和真三维立体显示,增强现实场景通常采用平板三维显示技术进行显示,主要通过模拟人眼视差的双镜头摄像对实景进行视频捕捉,经过相关处理,最终实现增强现实场景的3D展示。增强现实利用跟踪与定位技术保证虚拟展品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的正确位置,通过特殊成像技术将展品的虚拟数字信息与真实展品实现实时融合,并将融合之后的图像经3D展现技术呈现给听障人士,以帮助他们实现对任意展品之相关信息的获取。

(2)增强现实APP、谷歌眼镜在博物馆场景下消除信息获取障碍中的应用

增强现实APP和谷歌眼镜作为增强现实技术便携化的重要发展趋势,通过将虚拟数字展品信息与真实场景中的展品相融合,以视觉信息形式实时呈现给听障参观者,使听障人士实现对展品信息的个性化获取。目前,增强现实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多采取移动APP形式,谷歌眼镜的应用则相对较少。其中,史密森国家历史自然博物馆发布有一款名为“皮骨”(Skin and Bones)的增强现实应用程序,用户通过将摄像头对准骨骼标本,可获得相应3D图像及相关细节展示(Marques et al.,2015)。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实施了一项名为“ARTours”的项目,参观者在参观展品的同时,使用手机可以获取展品背景信息,包括作者生平、展品介绍、他人评论等(Schavemaker et al.,2011)。增强现实APP在提升普通人士参观体验时,还可以从视觉上为听障人士获取展品信息提供支持,让他们凭借手机、平板电脑等自带设备即可实时获取任意展品相关信息。除了增强现实APP之外,谷歌眼镜作为典型的可穿戴设备,以其易用、便携、信息获取快速且准确等优势为参观者提供了个性化体验。曼彻斯特美术馆实施的“通用学习成果”(GLO)项目通过调查谷歌眼镜对参观者场馆学习结果的影响,发现谷歌眼镜通过参观者个性且便捷化的操控,可以提供深入且全面的展品信息,对参观者场馆学习结果有显著改善(Leue et al.,2015)。同样,听障参观者凭借谷歌眼镜只需通过观看展品即可在镜片上获得增强现实的展品信息,以此克服听觉上获取展品信息的障碍。

2.利用手语识别与合成技术克服沟通交流障碍:手语翻译、口语转换

在博物馆环境中,听力和语言残障人士的沟通交流障碍主要指博物馆工作人员无法理解作为聋哑人士主要沟通方式的手语,同时聋哑人士不能听到或理解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口语。手语识别与合成技术则能分别实现将手语转换为对应文字或语音,将语音转换为聋哑人士能够理解的手语,保证聋哑人士与博物馆工作人员之间的正常交流。

(1)手语识别与合成技术的系统构成及其主要功能

手语识别与手语合成分别从聋哑人士和健全人士角度出发,保证聋哑人士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的实时沟通与交流。手语识别系统主要保证健全人士对手语的理解,根据输入形式不同主要分为基于数据手套和基于计算机视觉两种类型(Abdo et al.,2013)。基于数据手套的手语识别的识别率高但因穿戴设备而使用户活动受限;与之相反,基于视觉的识别则方便用户使用,但识别精确度有待提升。手语识别工作的原理为:系统首先将代表不同意义的手势存入数据库,通过数据手套或手势图像搜集手势动作数据,然后经过特征提取和相应算法对搜集手势与数据库中的手势做相应匹配,最后将手势代表意义以文字或语音形式输出,具体如图6所示。针对聋哑人士在博物馆参观中的沟通交流障碍,应以博物馆环境为核心将相关词汇纳入系统数据库,把基于数据手套的识别和基于视觉的识别相结合,保证手语翻译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手语合成系统则主要支持聋哑人士对普通口语或文本的理解,主要涉及文本分析与手语码转换、手语库的建立与基于手语词的手语运动合成和手语的显示等方面(高文等,2000)。其中,文本分析和手语码转换主要解决从文本或口语转换到手语过程中的基本词汇和部分词序差别,手语词库则记录每个手语词的手语运动信息,为手语合成奠定基础,最后将合成的手语以图形或图像的形式传递给用户,使其能够顺利理解手语意义。

(2)Kinect体感设备、翻译手套在博物馆参观中的应用

手语识别与合成技术常被应用于Kinect体感设备和翻译手套,实现手语和文字语音之间的相互转换,以辅助聋哑人士与健全人士的沟通交流。其中,利用Kinect体感设备实现手语识别,主要采用基于视觉的手语识别功能,用户可直接通过肢体动作完成相关指令输入,与翻译手套相比其易用性较高,但识别精准性对于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还存在一定难度。Kinect主要应用于娱乐游戏领域,近几年其在手语翻译上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SEERC(The South-East European Research Centre)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合作开展的“Kinect手语识别”项目可以实现对科索沃手语的基本翻译(Mustafa et al.,2014);微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展的关于手语识别系统的研究,利用Kinect实时动态捕捉动作和声音,以完成手语和语音文字间的彼此转换(Chai et al.,2013)。相比之下,翻译手套则主要采用基于数据手套的手语识别技术,利用数据手套和位置跟踪器测量手势在空间位置运动轨迹和时序信息,其系统识别率较高,但复杂的穿戴设备使用户活动受到限制。数据手套常用于虚拟现实和力反馈领域,近年来在手语翻译方面也受到广泛关注,为聋哑人士的沟通交流提供了进一步保障。博物馆同样可通过Kinect和翻译手套帮助聋哑人士实现手语识别和合成,以消除其参观过程中的沟通交流障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博物馆环境为依据进行相应设置,系统数据库存储手势应主要以博物馆参观话语体系中的常用词汇为主,Kinect和翻译手套需要根据不同情境、不同展品、易用性或精确度做相应安排,保证系统在博物馆中的高效运行,实现博物馆环境中手语与口语的全面转换,使聋哑人士与博物馆讲解人员及其他人员实现无障碍沟通交流。

四、结语

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提升人类生活水平提供强大动力,更加为残障人士消除生活和学习的障碍带来新契机。博物馆作为残障人士进行非正式学习的主要场所,引进新兴信息技术消除残障人士参观障碍是保证其顺利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博物馆的具体应用中,首先分析不同残障人士具体的参观障碍,总结不同新兴信息技术功能优势,据此,对不同残障人士匹配使用相应信息技术,则能够针对性解决不同类型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同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要注重同一技术的应用可解决不同类型残障人士参观障碍,如增强现实技术在解决聋哑人士获取展品信息障碍同时,还能够帮助肢体残障人士获取展品信息,应深入把握新兴技术功能优势,保证其应用价值的最大化;二是提倡多种信息技术融合使用,以全面消除参观障碍,如将眼控技术与安全导航技术同时应用于智能轮椅,则能够在保证残障人士安全抵达目的地的同时,还能够为重度肢体残障人士操控轮椅提供便利,使其实现无障碍化参观。当然,对于残障人士参观博物馆,虽然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其参观过程中行为方面的障碍,但心理障碍依然存在,一方面要依靠博物馆及其工作人员针对残障人士的相关设置和辅助服务,另一方面还有赖于身体健全的参观人士对残障人士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高文, 陈熙霖(2000). 基于多模式接口技术的聋人与正常人交流系统[J]. 计算机学报, (12): 1253-1260.

[2]李雪莲(2014). 老年智能轮椅设计研究[J]. 机械设计, (4): 100-105.

[3]梁韵基, 周兴社, 於志文等(2010). 普适环境室内定位系统研究[J]. 计算机科学, (3): 112-116.

[4]如月(2012). Immersion: 触觉反馈是移动终端差异化竞争关键[EB/OL]. [2016-05-06].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2/0621/A20120621126734.shtml.

[5]钟慧娟, 刘肖琳, 吴晓莉(2008). 增强现实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 计算机仿真, (1): 252-255.

[6]朱淼良, 姚远, 蒋云良(2004). 增强现实综述[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7): 767-774.

[7]Abdo, M. Z., Hamdy, A. M., & Salem, S. A. E. R. et al.(2013). C30. An Interpolation Based Technique for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A]. El-Badaw, H., Azer, M., & Saafan, A.(2013). Proceedings of 2013 30th National Radio Science Conference (NRSC)[C]. New York :IEEE: 401-408.

[8]Ann, C.(2015). Facebook Testing New ‘Place Tips’ App, Its Location Based Recommendations Service in New York[EB/OL]. [2016-06-17]. http://www.industryleadersmagazine.com/facebook-testing-new-place-tips-app-location-based-

recommendations-service-new-york/.

[9]Chai, X., Li, G., & Lin, Y. et al.(2013).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and Translation with Kinect[A]. Chellappa, R., Chen, X., & Ji, Q.(2013).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c Face and Gesture Recognition[C]. New York: IEEE: 1-6.

[10]Fitchard, K.(2012). Wifarer's Mobile App Doesn't Just Map the Indoors: It Maps the Objects within[J/OL]. [2016-06-17]. https://gigaom.com/2012/08/01/wifarers-mobile-app-doesnt-just-

map-the-indoors-it-maps-the-objects-within/.

[11]Ford J.(2007). Eye Control Technology[J]. Techno Talk, 16(3).

[12]Jacobus, C. J., Riggs, A. J., & Taylor, M. J.(1997). Force Feedback System: U.S. Patent No. 5, 629, 594[P]. Washington, DC: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13]Jia, P., Hu, H. H., & Lu, T. et al.(2007). Head Gesture Recognition for Hands-Free Control of an Intelligent Wheelchair[J]. Industrial Robo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4(1): 60-68.

[14]Johnson, L., Adams Becker, S., & Estrada, V. et al.(2015). The NMC Horizon Report: 2015 Museum Edition[M]. Austin: New Media Consortium: 40.

[15]Haberacker, B., & Py-Lieberman, B.(2012). Smithsonian Announces New Visitors Guide Mobile App[EB/OL]. [2016-06-17]. http://newsdesk.si.edu/releases/smithsonian-announces-new-visitors-guide-mobile-app.

[16]Hansen, D. W., Skovsgaard, H. H. T., & Hansen, J. P.(2008). Noise Tolerant Selection by Gaze-Controlled Pan and Zoom in 3D[A]. Kari-Jouko R?ih? (2008). Proceedings of the 2008 Symposium on Eye Tracking Research & Applications[C]. New York: ACM: 205-212.

[17]Leue, M. C., Jung, T., & tom Dieck, D.(2015). Google Glass Augmented Reality: Generic Learning Outcomes for Art Galleries[A]. Tussyadiah, I., & Inversini, A.(2015).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Tourism 2015[M]. New York: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463-476.

[18]Lledó, L. D., Ubeda, A., & Iá?ez, E. et al.(2013). Internet Browsing Application Based on Electrooculography for Disabled People[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40(7): 2640-2648.

[19]Marques, D., & Costello, R.(2015). Skin & Bones: An Artistic Repair of a Science Exhibition by a Mobile App[J]. MIDAS. Museus e estudos interdisciplinares, (5).

[20]Montesano, L., Díaz, M., & Bhaskar, S. et al.(2010). Towards an Intelligent Wheelchair System for Users with Cerebral Palsy[J].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18(2): 193-202.

[21]Mustafa, E., & Dimopoulos, K. (2014).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Using Kinect[A]. Dautov, R., Gkasis, P., & Karamanos, A. et al. (2014). Proceedings of the 9th South East European Doctoral Student Conference[C]. Thessaloniki: SEERC: 271-285.

[22]Raspolli, M., Avizzano, C. A., & Facenza, G. et al.(2005). HERMES: An Angioplasty Surgery Simulator[A]. Bicchi, A., & Bergamasco, M.(2005).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Joint Eurohaptics Conference and Symposiun on Haptic Interfaces for Virtual Environment and Teleoperator Systems[C]. Washington DC: IEEE Computer Socirty: 148-156.

[23]Schavemaker, M., Wils, H., & Stork, P. et al.(2011). Augmented Reality and the Museum Experience[A]. Trant, J., & Bearman, D.(2011). Proceedings of the Museums and the Web 2011[C]. Toronto: Archives & Museum Informatics:11.

[24]Tavakoli, M., Patel, R. V., & Moallem, M.(2006). A Haptic Interface for Computer-Integrated Endoscopic Surgery and Training[J]. Virtual Reality, 9(2): 160-176.

[25]Tomari, M. R. M., Kobayashi, Y., & Kuno, Y.(2012). Development of Smart Wheelchair System for a User with Severe Motor Impairment[J]. Procedia Engineering, 41: 538-546.

[2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 World Report on Disability[M].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xi.

收稿日期 2016-09-06 责任编辑 田党瑞

作者:陈荣 梁美荣 郑旭东

第3篇: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参观有感1

第一次来北京是在四年前,那时的国家博物馆正在装修,没能参观。听爸爸说,重新装修的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博物馆,里面的展品非常多,设施也是世界上一流的好。

今天,爸爸带我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一进大门,我就惊呆了!大厅宽敞明亮,上面是亮晶晶的水晶吊灯,下面是光滑得像镜子似的大理石。我们先来到地下的“古代中国”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背着一头鹿的人,他的力气可真大呀!我想鹿肯定是他打的猎物,这应该是原始社会。我一边走,一边看。忽然,我发现前方有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箱,就走过去看个究竟。啊!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是一个完整的骷髅头,我顿时感到头皮发麻,赶紧绕到前面去。“闰闰,你看,这里的展品是不是比刚才看到的进步多了?”爸爸在后面说道。听了爸爸的话,我仔细地观察这些展品,发现刚才看到的刀是石头做的,现在看到的刀、剑大多是青铜做的;刚才看到的大多是陶器,现在看到的大多是瓷器,还真是进步多了。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复兴之路”展厅。这里有1150多件珍贵文物和980多张历史照片。展出的主题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以后,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强大起来的。在这里,我还看到了地球卫星、神州飞船返回舱等等。

由于博物馆面积大,展区多,虽然到处有休息的长凳,但丰富精美的展品,让我停不下来,加上博大精深的文物、琳琅满目的艺术品让我总处于兴奋和目不暇接中,一天下来,筋疲力尽。

这次参观,虽然很累,但是让我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真值!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参观有感2

展览分几个部单元。“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国列强欺负中国人民和人本侵略中国的这两部分。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了,帝国主义国家往我国大量的运送鸦片,使社会变的腐败,使中国人民失去健康。后来林则徐虽然消灭了鸦片,但帝国主义仍不放过中国,跟中国打仗。而中国输了,就跟帝国主义签定了很多不平多条约,让中国的土地不再完整,况且中国每年都要赔钱给帝国主义。中国人变得非常穷,满大街都是饿死的人。而中国人民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站起来反抗。1939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但国民党并没有站起来反抗。国土大面积沦陷,日本人占了中国的很多部分。随只中国人民也开始受欺凌。日本帝国主义大面积屠杀中国人。而中国人则没有放弃,而是举起武器去打败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日本投降,澳门和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以前一直以为现在的所有都是利索应当的。但是这次观看中过的复兴之路后,我的想法完全变了。中国人民真的很伟大!当帝国主义来欺负中国,人们都没有饱饭吃,但没有人低头!而是掀起革命,让帝国主义知道中国人民是不能欺负的!当日本来临时,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光是政府,人民也没有放弃!日本人大四的屠杀中国人民,想磨灭大家的意志!但是我们的意志不但没有被抹杀,而是变得更坚固!我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赶走了帝国主义。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站起来了!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华民族终于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了!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中国中人民终于能抬起头来面对帝国主义了!那些峥嵘岁月我们并没有白过。中人民可以不再受欺凌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受的耻辱,应该用自己的努力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现在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是以前的人用鲜血和意志还来得!

随着时间的洗礼,中国已经穿越了几千年,那些曾经的事件也早已成为历史。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总让人感到繁华的街区后有一种莫名的空虚。而今天参观了博物馆后让我意识到了肩上的责任。

清朝末年,是一个让中国人感到心痛的时期,外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用鸦片这样的毒物来买断中国市场。中国苦难的命运就此上演。我看到了陈列在玻璃柜中的一份份厚厚的不平等条约时,我的心中有着巨大的哀痛,当我看到泥塑的苦难者脸上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睛是,有给予了我无数震撼,我从哪眼神中读出了一种希望的渺茫,生活的苦难,但同时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里千山只等闲。”这是一种怎样的豪迈。在这个展馆里,到处都响着激昂的红色歌曲,看着革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照片,我也觉得热血沸腾了。仿佛看到了星星之火,烧到整个中国。终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祖国站了起来,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不只是为了不再受屈辱而自豪,更是为了一个个面对亡国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中华儿女骄傲自豪。

在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科技等方面都相对落后。正是有了像钱学森一样的一批爱国人才,不畏艰辛万难,坚持研究,这才成就了中国今天的辉煌。他们的精神让我感动,那种“志在强国,淡泊名利”的献身精神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高尚的品德。

现在21世纪的中国早已不是人人可欺的弱国,曾经那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国耻训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直至如今,我国仍在努力,为了给百姓一个安定快乐的生活。

走出博物馆,几句话涌上心头,只要心中有希望,面对名利坦然对待,就总会有迎来曙光的那一天。而,还是中学生的我们,唯有此刻立志,努力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也为祖国贡献出一份力量!在这里,我衷心的祝愿祖国能够越来越昌盛。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参观有感3

11月29日,天气晴好,我们一行人起得很早,相约从**出发去参观国家博物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展览。

到达国家博物馆是九点多,不算晚,不过人已经很多,排了很长的队伍。

我和小伙伴一起按照导览图一个展厅一个展厅全都走了一遍,政治改革、经济飞速发展、神舟系列飞船、交通运输技术的大跨越,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实现绿色发展,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交通技术的提升,因为我的家在祖国南方,每回假期,放假回家和开学回校都需要坐很久的火车,我个人也经常往返京津,因此对于火车和城际高铁的发展感受比较深。我国从最开始从苏联引进技术建造铁路,到如今自己研发核心技术,高铁制造已经比较成熟,北京和**之间,之前的和谐号列车一般需要34分钟,现在的复兴号列车只需要30分钟,且每间隔五到十分钟就会发一次车,十分方便了两地人们的出行。

看了这次的展览,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中国在40年的时间里,卧薪尝胆,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次出行让我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不仅仅是综合国力的增强,还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各个小的方面。

观改革开放四十年展,骤然发觉,原来“伟大” 并不只是一个抽象的形容词,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转型阐释。四十年来,国家通过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社会和人民不懈奋斗,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以展览的形式具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采用小细节小物什来书写宏大变革,通过视觉冲击而直达心灵。四十年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人民的衣食住行中,更体现在国家科技国防的探索与发展中,展览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可上九天揽月” 的载人航天飞船以及“可下五洋捉鳖” 的蛟龙一号载人深潜器的模型展览,那曾经是无数中国人的梦想,如今通过几代人的努力而化为现实,尽显大国气象与浪漫。

从小物件看大变化,在参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览中,最大的感受就是科技成为了改革的最强动力,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无论是航天器的高端,还是人工智能的实用,亦或是VR虚拟现实的梦幻,都体现了在科技的巨大推动下,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收音机到智能语音交互系统,从自行车到新能源汽车,所有的变化都是科技的巨大的力量的体现,改革开放四十年,从一个科技实力相对薄弱的国家,到现如今的科技强国,科技推动中国昂首挺胸地前进。

从1978年到20XX年,从春天的故事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次展览不仅记录着祖国的繁荣发展,也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不断继往开来的卓越领导。从蛟龙号、神州火箭到天眼” FAsT、c919大型飞机,体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正在向科技强国更近一步。让我印象深刻还是属封存着**滨海新区109枚公章的透明盒子,这109枚公章是**滨海新区简政放权所留下印章。简政放权这一政策不仅有利于经济高效发展,同时也给予了广大老百姓们办事的便利性,这是改革开放中一次关键的抉择,也是正确选择。在我看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不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而是我们真正生活在这四十周年里,感受得到祖国的发展,家乡的变化。

这次参观活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所陈列出来的一枚枚邮票,它们以生动的画面,以一副小小的身躯承载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和壮大。我家里也有集邮的习惯,它们是时间的印记,也是那份不能忘记的初心。

40年,这是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从出生时起就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无数成果,但我们不会忘记这一段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展览上,每一个镜头都凝聚着一个感人的瞬间,每一组图画都记载着一段伟大的故事,每一个模型都展示着一项世界领先的技术突破也更凝聚着中国人圆梦历程的艰辛与喜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为这样宏伟的展览所折服,这就是我们的圆梦历程啊。展览总会有看尽的时候,但是造梦的故事没有结束,他连接着过去与未来,通往的是实现两个百年梦想的伟大之路。

第4篇: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3篇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下面是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

上周周末,我们班的党员、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一块儿参观了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国家博物馆,感触很深。国家博物馆是原历史博物馆向四周扩建后重新命名的。站在国家博物馆的门前,一种宏伟、庄严的气氛就笼罩在我身上。国家博物馆的庄严肃穆与整个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和谐辉映着,仿佛与比邻的毛主席纪念堂共同诉说着中国复兴的辛酸历程。 走进国家博物馆,我的心陡然沉静下来,长安街上喧嚣的车流仿佛都化成了无声的岁月之河。

首先参观的便是复兴之路主题馆。主题馆通过展出"复兴之路"大型图片、雕塑,结合声光电,借助珍贵历史文物,向人们阐述了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时代变迁,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才真正走向独立,改革开放走向世界,成为大国、强国。

在《复兴之路》展览中,我从首厅到尾厅,认真听取专家的讲解,认真观看每一个阶段的陈列,认真阅读展览中流动的沉重而恢弘的历史。我仔细阅读着每一件珍贵文物背后的含义,仔细聆听着每一个讲解背后的深远意义。从鸦片战争到党的成立,从党的成立,到推翻三座大山,到建立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到实现小康社会,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筚路蓝缕,终于取得现在的伟大成就,这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艰苦而又豪迈的过程。

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从一百多年前帝国主义入侵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饱经沧桑的历史至今想起来仍让人感到沉重.可中国人民最后还是站起来了,勇敢无畏地应对着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按自己制定的目标,一步一步认真而踏实地走着,慢慢实现着复兴之路。

由于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家衰退,积贫积弱。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用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我国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家四分五裂,不断被割地赔款,国之不国,人民苦不堪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腐朽的清朝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挽救落后的中国,中国被北洋军阀分割得四分五裂。就在中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新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道路。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从此,历史的巨大重担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而奋斗。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胜利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在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从改革开放伟大构想的提出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确立,从一国两制方针的构想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提出,中国根据国情的需要一步一步地提出方针策略,为民族复兴做出了不懈努力。在当时没有先例,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中国摸着石头过河,勇敢而理智地应对一切。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到科学发展观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时刻都清醒地意识到该朝哪里奋斗,用正确的航标指引着中国人民的前行之路。

时至今日,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由原来的温饱到现在达到小康,追求更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的享受,中国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中国第一个芯片的诞生,中国在科技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香港,澳门的回归,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与中国合作,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世博会,都表现出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经融危机,局部战争,恐怖主义,世界形势复杂多变。然而中国在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时,表现出了不惧困难沉着应对的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使中国渡过了难关,走到了最后的胜利。 在取得了如此多成功之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提出了要戒骄戒躁,保持事实求是、认真务实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中国人民用清醒的头脑向着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沉着而稳重地前行。

中国的历史象一个幻灯,它在一片黑暗的背景上,放映出明亮的片子,展示那些造福的善人和天才的勇士们在怎样走着荆棘路。这些闪光的图片把各个时代、各个阶层都展示给我们看。每张片子只映几秒钟,但是它却代表中华民族的一段漫长历程——充满了斗争和胜利的历程。中华民族曾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的屈辱和苦难,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必将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盛。

这次参观国家博物馆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实现复兴所走的路的不易与艰难,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在面对困难和考验时无惧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复兴,增强了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我们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了信心,我们相信祖国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伟大的祖国让我充满了自信与自豪,与此同时,我也感到了自己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我要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二: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

在邻近五一之际,在单位领导的支持和组织下,我有幸参观了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这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馆内丰富的收藏和陈列,展现了中华民族祖先开创至今的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诗。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将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的珍贵文物。展出中国最顶级的文物,经常能在历史教科书中见到。

走进国博,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浮雕,此浮雕是根据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创作了一幅震撼人心的《愚公移山》油画而做成的。然后我们又去楼上观看了历史上的各种艺术品,中国信奉佛教,就不乏有很多不同姿态的佛。还有青铜时代的各种青铜器,犹属鼎最为常见。

最后就是我比较喜欢看的中国的瓷器,中国原始的陶器可追溯到距今七千年左右,从商代烧制出所谓的"原始青瓷器"到东汉时期烧制出了成熟的瓷器;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代,出现了"南北白青"的局面;再到宋元明清时期进入了发展兴盛时期。无论是唐三彩还是青花瓷,活着各种颜色的釉,都是中国人的智慧的结晶。

篇三: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我们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获了知识,得到了成长。 12点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大巴车。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刚一下车,我就被这宏伟的建筑深深地震撼了。一踏进大门,我就被它浓厚的文化底蕴所打动了。 中国国家博物馆始建于1912年,2007年开始翻新,2011年竣工。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我们先到博物馆的剧场,听讲解员的讲座:如何合理地参观博物馆。然后,我们又去了4层的展厅,参观了瓷器展厅。瓷器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是汉文明展示的瑰宝

第一部分是颜色釉,颜色釉始于商代,在元代一度失传,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重新发扬光大。商代时,人们发明了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到了隋朝,人们发明了不使用着色剂的白瓷。随后,又发明了以铜红,铁青,钴蓝,铬绿和锰棕等着色剂。

这次博物馆之行令我难忘,因为它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还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第5篇: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心得体会1

20xx年3月27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天安门广场附近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国外友邦的旅游人士,也有来自外乡的兄弟同胞。而最热闹、队伍最长的当属国家博物馆的参观队伍,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龙,虽然人多,但是井然有序。在经过了2个小时的排队候,我进入了国家博物馆的主展区,找到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区。

《复兴之路》展区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历史如何选择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国家基本路线方针的时刻,同时也展现了屹立于世界的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

此次《复兴之路》总共分为五部分,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大量的图片、史实、雕塑、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全面的展示了中国近170年来的风风雨雨。在参观旧中国鸦片战争时,心情无比沉重,一组《苦难的中国人民》雕塑深深的震撼了我,老人拄着拐杖,妇女挑着竹篮,竹篮中还坐着一个小孩,每个人的眼神充满了无奈和痛苦。这组雕塑是当时中国人民的一个缩影。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人民不满国内现状,对国家未来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探索,而新文化运动则解放了国人的思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思想浪潮。而当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时,国内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国家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道路。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希望,自此,中国人民有了奋斗的方向。

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无数的革命先辈为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而前仆后继,无怨无悔,无论当时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在这个篇章中,我看到了有关苦难的另外一组雕塑,名称是《艰苦岁月》,一位老红军吹着笛子,而旁边的小孩则偎依在他的身旁。同样的苦难,这幅雕塑的人目光坚定而深邃,无不展示了当时人民对未来的坚定和向往。1949年随着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无数先辈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此时此刻,在这片热土上成为现实。自此中国人民走上了国家复兴的伟大之路。从建国时期一穷二白的国内现状、帝国主义封堵围截的国际事实,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始终坚持自主发展、和平共处。经过自建国以来60余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国人民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已经走得更加的从容和淡定。

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我思绪万千,既感慨幸福得来之不易,又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我作为新时代的千万党员的一份子,又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们既要维持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也要进一步的扩展国家的综合实力,实现我国伟大的复兴。正如参观完后我在电子屏幕上的留言“继往开来,繁盛恒昌”,相信祖国在我们这代人的继续努力下,国家会更加的昌盛。

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心得体会2

早上,我、妈妈和外公外婆去排队领国家博物馆的票,依次序排队参观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走进国家博物馆就感觉它真大、真雄伟。通过游览手册我们知道了地下有一层展厅,地上有三层展厅,这次我们主要参观了古代中国、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非洲雕刻艺术精品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受赠礼品展。

馆里陈列着春秋战国有各种各样的文字和货币:有的像刀、有的像闸、有的像铲……,贵族们才能使用到玉质的配饰。到,秦朝,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和文字,我还看到了秦代造房子用来补屋顶的瓦当、珍贵的传国玉玺、晚清的电话机(好土哟)、各个国家总理送我们国家领导人的赠品都很精美:越南总理送的画、坦桑尼亚总理送的用象牙雕刻的鳄鱼……,非洲人雕刻的猎人、平民、孩子……,都是上等物品,由此看来我们国家的文明,对各个国家的友谊,都是非常的好。

参观完毕后,用完中餐我们就会宾馆整理行李了。我和妈妈要在晚上7时准时坐火车回苏州,而外公外婆要在明天早上坐火车河北游玩。

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心得体会3

今天我们去了大名鼎鼎的博物院,进了博物院,我们看到了一个叫古代中国的展厅,我对此很感兴趣,就怀着好奇心开始了参观。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很简陋,主要工具就是石头,用石头来打猎、防御,吃的是生肉,很容易生病,而且一生病就必死无疑,还有被野兽咬死的、吃野果子毒死的不计其数,当时的生活条件真是太差了,人们可真可怜。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才有了改善,他们学会了耕田、种地,驯服动物作家禽,那时的石器也比旧石器时代的更薄、更锋利,打起猎来也更容易,后来还做出了弓箭,他们还会用火来烤家禽吃。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土地,人们组成了许多部落,并开始打仗,战争就是这样开始的。慢慢的,有些人的土地、粮食、家禽比别人多,有些人则一无所有,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为有钱人打工,却得到极少的报酬,穷人就成了奴隶,富人就成了地主,后来,有了政权,就有了朝代,就有了国家。

中国最早的朝代是夏,目前能证明夏的青铜器只有一个青铜爵。后面就是商,商朝的青铜器做得很笨重,上面的飞翎也很小,商王武丁的妻子是妇好,妇好很能打仗,是个女将军,在妇好墓里,我们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以后也没有的奇形怪状的青铜器。从周朝开始,周王就给诸侯封地建国(诸侯国)。夏商周的时候就有了早期的青铜器,就代表我们用了冶炼的技术,一开始青铜器是用来当武器和日常用品的,但是,普通老百姓可用不了这些东西,只有贵族才能使用,到了周朝,普通老百姓也能用上青铜器了。

因为有了周朝的封地建国,许多诸侯国强大起来,开始争夺土地,春秋战国,大思想家孔子、老子等人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这时候,秦国变得强大起来,灭了其他小国家,秦王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全国、统一钱币、统一文字,为我们的汉字打下基础。但是秦朝没统治多久,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开始了斗争,最终刘邦获得胜利,建立了汉。

汉后面就是三国,魏灭了蜀国和吴国后,又被司马家族夺了皇位,唉,三国一个都没得到好处。司马家族统治的朝代叫两晋,后面是南北朝和五代十国。

李世明打进京城,建立了唐朝,唐朝的时候,国家很繁荣,社会安定,老百姓的日子很好过,大家都安居乐业,唐朝的人都很胖,还讲究时尚,但是,没有可以永远统治全国的朝代,还是被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夺取了皇位。到了宋朝,瓷器就到了高峰期,因为宋朝的瓷器很清秀,宋朝的瓷器做得很好,但是在抵御外敌方面上做得不怎么好,被蒙古铁骑忽必烈赶下皇位。蒙古人,就是元军很能打仗,打到了欧洲,不过,再能打仗的朝代也有灭亡的时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灭掉元朝的人,明朝时郑和七次下西洋,朱棣迁都北京、建造故宫,编了永乐大典,这比伦敦的一本类似的百科全书早几百年编好。当李自成率领起义军造反时,明朝大将吴三桂在嘉峪关放满人入关,抵抗起义军,满人的首领皇太极压住了起义军后,顺便推翻明朝,自己当皇帝,就是清朝。清朝的工艺品是很精细的,颜色很繁多,线条优美,十分好看。最后,民国推翻皇帝,共产党打败国民党,解放了中国,一直到现在。

都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看完古代中国展厅,我觉得一个朝代再怎么繁荣,但总是有衰落的时候。朝代的更迭,物事的变迁,连缀成漫长的历史之河,在这历史长河里,出现了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孕育了生死无畏的英雄豪杰,诞生了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一直为人传颂,直到今天。

这次参观博物院,让我彻底地了解到中国上下五千年惊心动魄的历史和绚烂的艺术文化。

第6篇:参观博物馆心得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述海南历史陈列

07法学班刘小闻

3月29日,在我院学生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来到海南省博物馆,促进党支部成员对海南历史的了解,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海南省博物馆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68号,该馆设有10个展厅,对海南的历史、少数民族文化、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文物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展出的文物有1000多件,能让参观者穿越时空隧道,领略海南岛的历史奇观、古代文明及海南岛人的精神。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厅,这里展示了各种传统文化,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接着我们依次参观的是海南少数民族,海南馆藏文物,重器灵光展,重器灵光展,海南历史陈列等展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海南历史陈列厅。

海南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侨居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各国的海南乡侨有200多万。数百年来,他们拓殖海外,历尽艰辛,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对居住国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海南历史陈列展厅,该展厅利用模拟,复古的方式逼真的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特点,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啦海南先民自各个时期移民而并未繁衍发展,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海岛移民文化。该展厅展示的主要包括

海口骑楼,近代海南,琼州府府城,海瑞,陵水石贡遗址,冼夫人,美榔双塔, 西沙水下

考古, 落笔洞遗址。

我清晰的记得当我看到海口骑楼的时,我的心情为之一震,那是在电影和电视中无法感觉的到的。我觉的我真的就穿越时空来到到了当年的海口,博物馆以逼真的模拟展现了当时带孔洞的女儿墙,俗称“风洞墙”,多为横向三段对称式,组成一条条波浪般起伏的天际线;底楼为开敞的柱廊,以适应海南热带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外墙体上细雕的花纹,如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和腊梅等,体现了我国传统的雕刻艺术。

在其中的”近代海南”里,我们了解了海南的解放历史,中国共产党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白沙起义、创建琼崖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解放海南岛等使我们回到了海南人民浴血抗争历史。在这里,我们还了解了海瑞、苏轼、冼夫人等在海南历史上的名人,直接突出海南的人文特点。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琼山人,字汝贤、国开,自号刚峰。回族,祖上从福建晋江垵边(广西杂志有载)迁居海南琼山海厝。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海瑞在为官时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

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苏轼(1037-1101),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礼部尚书等职。62岁的苏东坡贬至孤悬海外的琼州然而,在海南的3年时间里,他向当地老百姓学习栽种、酿酒、作墨,过着自耕自食的田园生活;他与当地黎族朋友友好往来,后来他传道授业,当地民众,载酒问字,姜唐佐、王宵、黎子云、符林等饱学之士多从之游,学生姜唐佐“白袍端合破天荒”成为海南第一位考中举人者,苏东坡开启海南文明,是泽被海南的一代文宗。为海南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冼夫人(公元513-602年)乃我国南北朝时期,“高凉郡(郡治在今阳江县西)内越旗大姓冼氏人。当时广东的西南部地方,雷州半岛和海南岛都在她的统治之下。冼夫人在军事与政治方面都有贡献,特别是在经济文化方面,冼夫人把群众的生活疾苦挂在心上,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一是她从大陆组织移民来开发海南岛。二是原来儋县的县城靠近西北部沿海,每年台风季节受大水浸害,冼夫人亲自率领大家把县城迁往离海较远的东南方,避免了水患为害,使人民安居乐业。三是冼夫人的丈夫冯宝在海南组织群众学习文化,还把医疗知识传授给群众,提高了群众的文化和医疗水平,深得当地百姓拥护和爱戴。

当时的冼夫人就已经开始实事求是的办事,才有了显著的成就,而现今在各地展开实践科学发展的思想在海南的现代社会要如何做呢?

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海南富有特色的传统艺术和人文文化促使海南要发展特殊的旅游文化产业。

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通过确立和实施“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海南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努力把旅游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海南省旅游行业已拥有国内许多地方所不具备的资源、环境、政策和法律优势,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产业体系,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而在其中我们之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海南的经济。若海南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话,未来将会像很多地方旅游业一样面对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危机,旅游社会冲突与旅游经济矛盾日益尖锐,影响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海南各族人民只有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立足海南实际,充分利用发展战略机遇期,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努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把海南建设成为一个绿色之岛、开放之岛、繁荣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后我们结束了参观,但这次的文化眩熏醄让我见识了很多。了解明白海南历史,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第7篇:军事博物馆参观心得

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我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整个观看过程,让我了解了我们心酸的抗战血泪史,以及斗志向前,蓬勃向上的进步篇章。

进入军事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重型机车、坦克,虽然现在的这些机车已落伍,失去了可利用的价值,但是每一辆机车的背后,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它们大都是由我军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是我们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使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历史。

参观近代战争馆,就在英国人曾为鸦片走私的利益而发动了第一次对华战争,既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始了中国的苦难史,虽然在以后,清政府也对英法等八国联军进行过反抗,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从展厅中清军与英法联军在广州大战的兵力对比中,我看出了我国的落后。与其说清政府是腐朽、落没的,不如说它是落后的,也正是这样的情况,引发了我们无数爱国将士的爱国救国运动。看着义和团的图片展,以及甲午中日战争中以邓世昌为首的运动,我感到了人民为了国家命运可以牺牲一切的决心及斗志。他们以国家的命运为己任,勇敢的同帝国主义做斗争,从中我读懂了什么叫做民族大义高于一切。有这么一批批战士,使我认识到一战我们国家取得胜利的必然。

参观援朝战争馆,首先被眼前的数字震慑,183108,在战争中牺牲的勇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了自己的国家,他们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为了国家他们冲锋陷阵,冒着身死他乡的危险,为了国家利益而战,183108名战士,将鲜血洒在了异乡,浇在了朝鲜的土地上,我体会到我国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的不易,我们国家人民作出了伟大的牺牲。

在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馆参观的过程中,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看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为自己国家而骄傲,我感到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从步枪,破枪,甚至是没抢没炮的年代到现在的航母、火箭等先进的装备,我看到了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和平年代同样存在着灾难,98抗洪,08抗震,看着地震展区,武警战士抢救灾民的画面,不禁又被带回到512的时候,以武文斌为代表的战士,绿色的迷彩倒在了救灾的过程中,但却为灾区人民撑起了一片绿色的天空。看着一位战士写在绿色书包上的遗书,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他写给爸妈的信,可以看出他对爸妈一千个、一万个的不舍,但是为了成千上万个家,成千上万的父母,他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这正体现了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忠臣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也使我了解到为什么人民爱人民军队,因为人民军队爱人民。

参观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我更好的了解了我们国家历史的发展,使我意识到我们家发展到现阶段的不易,它是无数英烈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中国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使我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好好学习,为国家进一步发展、繁荣,做自己的贡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8篇: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

2015年是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攻坚年”为积极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创建氛围,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院党委组织并带领我们参观了伊犁州博物馆,首先感谢院党委能给我这次参观的机会。

当接到院党委通知后,我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了,我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能了解新疆及伊犁的历史。终于我们经党办组织安排前往目的地,不一会就到达了伊犁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进入了第一个管厅,一进门就看到了很大的立体地图,上面标记着新疆每一个县市,让我直观的了解到了新疆各民族的居住地、重要的河流以及湖泊的一些有趣的知识。接着我们参观了出土于新疆各地的一些文物,从石器时代到瓷器时代的都有,讲解员耐心的对每一件文物都说的很详细,看着这些文物再加上讲解员的讲解,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幕又一幕的美好景象。让我生动的了解到了新疆及伊犁的发展过程。

接着讲解员又带领我们到了第二个展厅,那里主要是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一些文物,刚进门左拐就看到了完整的一具骨体,期初我还有点害怕,但是经过讲解员的详细解说,心中的恐惧不翼而飞,从这些骨头身上了解到几千年前人类的生活习惯,埋葬方式及文化等。又看到一些很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物,这些文物很吸引我,而讲解员也说明了每一件文物的来源,从而延伸到文物年代各种少数民族生活的环境,生活方式等等,让我知道了各民族的历史及由来。

最后讲解员带领我们来到了第三个展厅,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在新疆生活的各个少数民族的雕塑,一动不动雕像在讲解员的生动解说中,让我感觉到仿佛是在看动画篇似的,放映着各民族的来历、发展及他们的生活过程,很享受这样的感觉,在一段陶醉后我们也参观完了第三个展厅。

由于工作的关系,不得不早点回到工作单位,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博物馆。即使在回单位的路上,我还在沉迷于博物馆的一点一滴。马路上的车流声、鸣笛声都未能打断我的思绪。通过这次参观我了解了新疆的历史,了解了各民族的由来、发展、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以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地方,所以我身为一名少数民族,更好做好民族团结,反对一切极端宗教思想,维护祖国统一。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和管理者,医院工作中会接触各民族的患者及同事,我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管是什么民族,都要一视同仁,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管理方面,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带领科室的人员积极相应院党委的号召,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攻坚年”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我相信在我院党委的组织领导和全院同事们支持下,各民族会齐心协力,共同促进伊犁州妇幼保健院发展繁荣。

上一篇: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下一篇:街道办冬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