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创建山水园林城市与发展江津旅游业的相互促进作用

2022-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丽的江津人杰地灵, 集自然风光, 地域优势, 人文景观于一体, 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对江津旅游业的发展无疑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充分开发、拓展现存与潜在的旅游资源, 搞活旅游经济, 对江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有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山水园林城市的含义和内容

“山水园林城市”是重庆结合自己地域的自然地理特色、城市布局特征、城市结构体系、人文历史脉络, 社会经济现状等实际情况, 提出的一种带个性的城市形态和发展模式。它以山水资源为环境基础, 突出山城、江城自然景观;以山水文化为民族特征, 具有历史文化名城内涵;以整体观为思维方式, 坚持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环境美, 质量高、形象新, 具有特色的城市形态。

2 江津的基本条件

江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1 江津的地域位置和自然资源

江津位于川、黔、渝三省的结合部, 距重庆主城区仅46公里, 具有优越的区位和便利的交通。地处长江之滨、蜿蜒曲折的江岸风光和丘陵低山地貌是构成“山水园林城市”绝佳的物质基础, 市内有国家风景区和众多的市级风景区, 景区内森林密布, 湖泊众多, 河流纵横, 飞瀑成群且多层落差;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 有多种幸存的珍贵植物, 并有全球同纬度保存最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自然生态十分完整。

2.2 风采独具的历史文化

江津历来是巴蜀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 也是抗战时大后方著名的文化区之一。十大元帅聂荣臻的诞生地在江津吴滩镇, 中共创始人之一、早期领导者陈独秀的故居及墓葬在江津几江镇。历史文化遗迹有几江临江楼“天下第一长联”, 还有我国最大的脚踏莲花观音造像“长江第一大佛”以及灰千岩远古画与水下莲花石题刻等。江津秀丽的自然风光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景观, 而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的相互映衬, 为江津创建“山水园林城市”奠定了基础, 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3 江津旅游业的现状

江津市在1995年编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就明确规定:力争在2020年把江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科技先进、环境舒适、风景优美的富有山水城市特色的中等城市, 并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在遵循“生态经济”的运行规律前提下, 以“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 以“绿化工程”为手段, 以其境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为依托, 江津的旅游业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4 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江津市是具有1500年历史的古城, 在旧城区, 绿地数量少, 分布不合理, 人口密度大, 绿化的难度较大, 1992年撤县建市以来, 城市园林绿化成效明显。

(1) 广泛开展了“城市绿化工程”活动, 建设聂帅纪念馆, 完成了滨江公园、桥南公园、人民广场一期工程, 四大转盘绿岛及主干道绿化, 最佳绿化市街的建设。2010年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达10平方米, 绿化覆盖达35%, 绿地率达30%。

(2) 风景区的建设。江津所辖风景区四面山、黑石山、滚子坪、溪沟风景区是江津的绿色屏障, 具有城市肺叶的功能, 保护、建设好这部分林地, 关系到城市的生态和环境, 更是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基础。目前, 对以上风景区的开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对资源未能进行有效保护, 有的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有的资源被破坏, 保护性开发建设的问题不容忽视。

(3) 城乡结合点绿化网络正在起步。临峰、篆山、艾坪、高牙铺是江津的绿色走廊, 并确定了维护和营建好这条绿化通道的战略措施。建设时注意利用山形水系, 连接城市块状绿地和文化古迹, 并能够沟通城市与郊区的不同环境。

3 江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途径

3.1 城市面貌的建设与改善

(1) 以建“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 首先抓好城市基础配套绿化的建设, 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平台、桥柱、围墙等城市中的诸多设施, 在设计和新建过程中应明文规定并审查通过是否实行了绿化配套、提供了种植条件。实行见缝插绿、立体绿化、弥补局部地区平面绿化的不足。

(2) 结合市政建设、旧城改造拆除危旧房和违章建筑, 挤出土地植绿, 根据“公署绿地服务半径”理论, 消灭中心城市绿化服务盲区, 以小、多、匀的原则辟建公共绿地, 增加城市绿量, 改善城市景观面貌。

(3) 建设绿化景观线路。在绿化建设中遵循生态园林理论, “环、带、块”绿地全面推进构成绿地网络体系。把滨江路建设为降级的绿化景观路线。

(4) 加强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建设。应贯彻“严格保护, 统一规划, 合理开发, 永续利用”的方针, 加强风景区的保护和基础建设, 积极开发风景旅游特色项目, 同时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提高旅游档次。

(5) 加强城市绿化, 保护古树名木加强各类公园、游园、苗圃和街区绿地建设, 进一步扩大绿化面积,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并将古树名木这种活的历史文化纳入城市绿化系统和文物古迹保护系统中。

3.2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网络体系

“山水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构架应立足于城乡一体化的市域大环境, 将林业绿化、城市园林绿化、各种保护绿地、农业的果园、茶园、桑园的用地与山体、水域、路网、桥梁以及建筑空间有机结合。并通过产业改组, 实现绿地增量。可将部分农场、果园、农地、水库进行产业和功能调整, 调整功能, 建苗圃生产城市绿化苗木, 搞观赏农业, 建水上乐园, 形成完整合理的绿地网络体系。

4 创建“山水园林城市”与发展旅游业的互相促进作用

4.1“生态城市”的形成, 将满足人类回归自然的渴望

良好的生态环境将吸引人们欣然出游, 由此带动商品、资金、人才和信息的流动, 从而全方位地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4.2 提高城市文化内涵, 持续发展旅游产业

江津这座历史古城蕴藏了丰富人文和自然景观, 面对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要细数家珍、盘活存量, 增强带有浓厚历史和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品味, 不断丰富“山水园林城市”景观和文化内涵, 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根本保证。

因此, 构成“山水园林城市”的环境绿化效益远远超过绿化本身的价值, 它反映了一个城市精神的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 以及整个城市的经济结构水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江津的旅游业将会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生态建设三大突破口中得到以快速发展, 而旅游业的开发、培育与拓展又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推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并促进了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基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 运用生态原理, 依托江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资源, 通过合理规划、加大投入与不懈努力, 2020年的江津市一定是一座环境美、质量高、形象新的具有特色的现代化的山水园林城市, 并将建设成为国家自然风光旅游区, 西南省市三大国家级风景区三角带, 重庆直辖市西南部著名风景名胜区。

上一篇:浅析流通市场中重庆“低碳”房地产营销策略下一篇:血液净化救治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