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感受

2022-05-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我的读书感受

曾庆瑞:我的人生“八字”是说话、写字、读书、行路

曾庆瑞老师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校广播电视文学系创系主任。他长期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电视剧等诸多领域,为创建中国电视剧艺术学学科体系作出卓越贡献。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8年被授予“中国传媒大学突出贡献教授”称号。代表作有《曾庆瑞赵遐秋文集》(18卷,2017年,与赵遐秋合著)《曾庆瑞电视剧艺术理论集》(25卷,2018年)等。

2018年11月7日下午,我们来到曾老师家中。初入家门,我们便聞到一股书香气息——屋子收拾得优雅、整洁、有序,客厅一侧的两排书柜满满当当,成套的《大百科全书》、一套一套的《中国新文学大系》《鲁迅全集》《胡适文集》《郭沫若全集》《茅盾全集》《巴金全集》《老舍全集》《陈映真全集》,以及诸多现代文学名家的全集和文集,还有一个三层小书柜里150册左右的曾老师夫妇自己的学术著作,格外醒目。

曾老师将曲折而丰富的过往,向我们娓娓道来。

一、“北大中文系是我的学术故乡”

1937年,曾庆瑞出生在湖北武昌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学就读于武汉一中。那时的他已经初露才华,对文学、写作充满了兴趣。高中一年级时,在《中国青年报》《长江日报》发表过文章。

1956年高考时,曾庆瑞成绩优异,顺利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五年制本科毕业后继续留校攻读副博士学位,师从袁家骅教授研究汉语方言史和方言学史,历时4年。本科毕业前一年,他就投入了大型科研项目《汉语发展史》的写作,承担语音史的定稿工作。期间,与赵遐秋合作在《中国语文》杂志上发表文章与语言学家陆志韦先生、王力先生讨论学术问题。

在北大学术氛围熏陶中,曾庆瑞的学术视野日益开阔,积累了一个学者应有的知识、胆识,为自己的学术研究之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几十年过去,他一直感恩不尽,将北大中文系定位成自己的学术故乡。

在北大,曾庆瑞还收获了爱情,与同班同学赵遐秋相知相爱,至今相伴60余年,伉俪情深,生活中相互扶持,学术上相互鼓励。

袁家骅教授严师慈父般的教导给了曾庆瑞终身难忘的印象和影响。“家骅教授对学业要求特别严格,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的研究成果都能成为砖头般的大著作,我时刻不能怠慢”“做学问要有野心,要敢于超越前人”“我相信你,无论做什么,哪怕从零开始,你都不会落在别人的后头。”袁家骅老师的这些话语,一直萦绕在曾庆瑞脑海中。

二、“我这大半生,社会职业就是一名大学教师”

“如果人的生命可以重来,我将毫不犹豫地再次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曾庆瑞在书中写道,“我这大半生,社会职业就是一名大学教师。”

1965年,曾庆瑞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任教。这一教,从青丝到白发,整整50年。2015年78岁高龄时,门下最后一位博士生毕业,他才完全结束了自己的大学教师生涯。半个世纪里,除了“文革”10年,他有40年在教学第一线跟学生在一起,先后开设了各层次、各种类的课程22门,其中许多为全国首创。

曾老师把教育当作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曾老师的第一个硕士生卢蓉老师回忆说,曾老师讲课非常有激情,他妙语连珠、感情充沛,特别具有感染力。早年随堂听课的前中央电视台台长黄惠群、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等人回忆,听曾老师讲课是一种美的享受。将课堂笔记稍加整理,就是一篇论文。不少毕业生表示,真想再回到课堂上跟曾老师一起朗诵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名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005年12月,一堂解读电视剧《秋白之死》的课程因其精彩被列入当年的北京名师课。那本来是讲给本科生的一堂新课,没想到除了30位本科生,还来了不少硕士、博士和院里的一些青年教师,一共50多人。讲着讲着,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一些学生被感动得满眼泪花,以致于讲到瞿秋白烈士就义时大家突然就哼起了《国际歌》。那次经历让曾老师和在场的所有师生都永久难忘。

曾老师非常爱自己的学生,他甘当人梯,愿做铺就学生未来之路的一颗石子。曾老师有自己一套培养学生的方法:大量读书,也观看最新的电视剧,并积极投入创作、科研实践中去。他尤其注重对实践案例的分析、评论,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电视剧艺术的创作评论实践中。卢蓉老师对此深有体会:“这样的培养方式不仅传授了学生学术理论知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水平,它是曾老师的一个教学特点,同时也是培养艺术学研究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个优点。”

杏坛50载,曾老师可谓桃李满天下。从本科到硕士、从硕士到博士、从博士到博士后,一年又一年,眼前的面孔在变,不变的是宽严相济、治学做人的培养理念。在网络资源不发达的20世纪90年代,曾老师经常给学生送去成捆的书籍资料,关爱之情溢于言表。然而提及学术,他带的第一个博士生李胜利甚至用“厉害”来形容,每一篇论文都需要反反复复无休止地修改,稍有“不慎”,便会被当面批评,古语有“严师出高徒”之说,曾老师则认为:“教之严,爱之切。”

“做学生的挚友、诤友和畏友,教学生做一个真善美的人”。日复一日,既有言教,更有身教,在接力传承中,“曾门”逐渐蓬勃壮大。他教过的学生,如今活跃在影视、新闻各条战线,很多已成为领军人物,成绩斐然。大家时不时也会和老师聚在一起,讨论学术、交流思想,其乐融融。有学生满怀深情地说:“能成为曾老师的学生真是一种福气”“曾门一日,足以让我们荣耀一生”“我们人在四海,家在曾门”这已经成为曾门弟子的共同理念。

日前,曾老师夫妇将1350万字、25卷学术长卷《曾庆瑞电视剧艺术理论集》赠与校图书馆和学生弟子,并将其命名为“接力”,其寓意深厚,既是近30年的学术成果的倾囊相授,也是治学精神和使命担当的接力传承,寄予了他对后来者的诚挚期望,希望年轻一代学者继承发扬薪火传承的治学精神,在新时代为中国电视剧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建功立业。

曾老师的第一个博士生、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主任李胜利教授说:“曾老师在我眼中是有坚定的学术信仰,笔耕不辍,敢说敢写,不随波逐流,不轻言放弃,堪称真正的知识分子,我希望能从精神上接曾老师之力,上好课,写好文,做好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学生,成全学生,为学科、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勤奋著书,做学科的拓荒者

纵观曾庆瑞老师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不论是在语言学、文学还是广播电视艺术学等领域,他一次次从零开始,并且学会融会贯通。他的同门、同事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高鑫教授这样评价:“曾先生从零开始,学则专,专则通,通则成果累累。”这种钉子精神着实让人钦佩。

曾老师早期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撰写并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论》《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中国现代小说史》《鲁迅评传》《中国现代140家小说札记》《竹林小说论》《新编徐志摩年谱》等多部学术论著。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迎来繁荣与发展。在学校的要求和部署下,曾庆瑞老师和语言文学部的同事们,筚路蓝缕,艰苦跋涉,于1993年创办了广播电视文学系,成为广播电视文学系的创系主任。他开始将主要精力转向电视剧史论的研究上来。创系之初,在资金、设施、师资队伍都极其欠缺的情况下,他与同事们一起研究探索,很快就有了很大的发展。199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电视文学方向的四年制本科生,1994年、1999年先后招收了第一届广播电视艺术學专业电视剧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期间他们组建教师队伍、编写教材、探讨教学培养模式,一路拓荒,在同类高等教育中走在了前列。经过几十年的拓荒耕耘,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专业入选了“双一流”建设学科,电视剧研究实力亦不可小觑。正如袁家骅教授评价曾庆瑞“将来无论干什么,哪怕从零开始,你也不会落在别人的后头。”

曾老师的书房里6层高的大书架共有十几个,书架上、地上、书桌上都是大部头书籍,文学、哲学、文艺学,分类明确,多而不乱。书房的一个角落整整齐齐码放着各个时期的电视剧影像资料,涵盖之广,令人称奇。曾老师告诉我们,退休前,他经常凌晨2点之后休息,很早就起床,除了中午小憩,其余时间都在工作、读书、写作、研究,他笑谈:“我是属牛的,操劳惯了。”

在这间不大的书房里,我们感受到了钻研与勤奋。李胜利老师回忆:“老师写稿子很多,一直用手写,手上捏笔的地方很早就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曾老师自己内心也有一种信念:“倘我生存,而且清醒,我的生存方式就是写作。”

出版25卷本《曾庆瑞电视剧艺术理论集》是曾老师几年前就萌生的想法,以期完成“当前急需的、重大的、焦点的学科理论著作”。这一套书写作了28年,总字数多达1350万字,系统集结了曾老师自1993年从事电视剧研究以来有关中国电视剧艺术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四、守望精神家园,让艺术回归心灵

“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这是康德的名言,也是曾老师守望精神家园的初心。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都在转型、转轨,各种思潮纷至沓来,“乱花渐欲迷人眼”,在电视剧文艺领域,出现了不少缺少精神灵魂,片面追求娱乐效果和经济效益的病态文艺作品,带来了低俗、媚俗之气,解构经典、模仿跟风也在一个时期内成为常态,劣质文化产品在不知不觉间腐蚀着国人肌体,也冲击着社会主流价值观。

曾老师多年来时刻关注文艺思潮的动态,文学、艺术、电视剧几个领域多年的摸索让他既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也让他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与思辨力,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驱使他追求真理,百折不回。早在1998年,曾老师就提出了“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的学术命题,明确指出泛娱乐化正在导致人文关怀的消失,这一具有前瞻性的思索成为了当时重要的文化事件。四年后的2002年,曾老师先在本校的国际论坛上,接着又在长春电影节的高峰论坛上,随后在《文艺报》上,举起了“保卫国家文化安全”的大旗,呼吁影视界警惕来自西方的文化侵略,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从此,这两句振聋发聩的心声伴随曾老师奋战在中国文艺界。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明确了电视剧文艺批评的方向,曾老师紧跟时代脉搏,不断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对于学界、影视界的某些所谓“权威”人物和“专家”,他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杀一杀亵渎文学名著和经典的歪风》《后现代主义的颠覆性和否定性不容忽视》《如果美丑不分,以“丑”为“美”了,我们也就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艺术事业、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的混沌和迷失》《文艺风尚的低俗和社会生活的乱象》《“笑”的艺术审美和“娱乐至死”》《二人转是“白菜豆腐”吗?》《用法治的利剑剜影视文艺的烂苹果》《好的文艺批评也是剜掉文艺烂苹果的正义之剑》《今天再说文艺批评是科学》《2015,资本撕裂了影视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卖就卖他们”——捅破窗户纸看“鲜肉”“小花”背后的真相》,一篇篇文章,直陈时弊,专捡“硬柿子”捏。对于许多文化现象,曾老师的评论没有停留在事物本身,而是借助其深厚的学养,让每一段文字有价值、有深度、给人以启发,其中包含着学者的严谨与智慧。翻开《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人们也能感受到老人的个性与精神:既有广泛的阅读与深厚的挖掘,也有求真求实的人品与文品,还有一股敢于质疑,锲而不舍的韧劲。

“面对真善美,我礼赞有加;面对假恶丑,我批评不留情面;遇有那病态的文艺思潮和劣质的文化产品危害于社会,我一定严肃批判,该鞭挞时就出手鞭挞”。曾老师的话语掷地有声,他最大的愿望是“兼济天下”:让文艺植根社会现实,塑造审美价值,引领人民感悟世界;让文化兼具真、善、美的品格与价值;也让自由、民主、和谐的人文精神之花在电视剧世界,在文艺领域盛开。

五、75岁去南极旅行,背着行囊走在路上

曾老师一生都在读书,小学四年级读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六年级读张恨水的言情小说。中学里读苏联小说、鲁迅和郭沫若还有诸多现代文学家的作品、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到了大学,更广为涉猎,古今中外文史哲,多有披阅了。最值得记忆的是,为了写作学位论文,卷轶浩繁的《古本戏曲丛刊》《音韵学丛书》《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清末切音字运动资料丛书》,他都精读、做卡片、写笔记。他甚至背记《说文解字》和《方言》。曾老师的爱人赵老师还告诉我们,后来,她亲眼见证了,曾老师还以惊人的毅力,在10来年的时间里,浏览了一遍第一版《中国大百科全书》,那可是74卷1.264亿汉字的一部大书啊!

“相期更看水流处,步履未倦夸輕翩。”曾老师除了在学术上保有旺盛的精力,在生活上也充满激情,跋山涉水,步履不倦。“旅行”一直被曾老师视为一种特殊的“行路”方式。他经常说:“我就是一个背着行囊走在路上的人。”这个行囊,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亲近,更有对艺术生命再延伸和拓展的渴望。不同于“旅游”吃喝玩乐式的体验,曾老师认为,“旅行”更具有徐霞客式的探索,包含着阅历的丰富和文化素养、人文情怀的提升。68岁前往托尔斯泰庄园朝圣,75岁去南极旅行,76岁去北极探险,78岁徒步行走湖北恩施大峡谷,79岁走进罗布泊,81岁从开罗到阿斯旺再从阿斯旺到卢克索寻访古埃及文明,其间有过连续飞行27小时的辛苦行程,既经历了南极和北极冰海冰原的严寒,还有43度高温下的沙漠里的炙烤,更有风雨兼程徒步跋涉近9000级石阶的艰难……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75岁南极探险旅行的经历中,在南极穿梭巡游轮船上,遥望岛上沿岸冰层底下黑色的一层,仿佛是天上的一条街,那里有街灯、码头、行人……这让曾老师想起了郭沫若那首《天上的街市》。每每登上冰岛,看成千上万的企鹅,行走嬉闹,他就觉得,那情景仿若一幅《清明上河图》。到达南极时,曾老只觉得面对眼前的一片冰雪世界,人世间的一切纷纭繁复、恩怨取舍都忘却了,当你静心下来时,仿佛眼见的一切都可以纵情想象,在艺术想象的世界里驰骋飞腾。为此,曾老师还有意识地将旅行经历进行提炼、积累,使之成为剧本创新、游记创作的生动素材,《南极风情画》就是一个这样的成果,目前这部10来万字的小说详细大纲,还有待进一步演绎,使之更加丰富耐读。破读万卷书,践行万里路,“旅行”让他的人生、学术生命更加年轻。

曾老师表示,自己现在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自由创作中了。计划要完成的,包括小说、散文、游记等,当然还有影视剧本。此外,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和朋友、学生们共同合作的许多好项目也正在落地生花。

说话、写字、读书、行路,是曾庆瑞老师的人生八字诀。虽然已过耄耋之年,但曾老师的艺术创作力依然正青春:“我希望,我现在很好的状态——身体很好,精力旺盛,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语言充满活力,工作效率很高,能够至少再保持10年!”

作者:尚新英 吴荟荟 王雷亭

第2篇:我的专业:学兄学姐们亲历感受(第一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南京工业大学算个比较大也比较好的学院,毕竟是在工科学校嘛。材料院不仅人比较多,奖学金也很多,但是一旦挂科,一分钱也没有喽!而且你知道奖学金是哪里来的么?是从你每年交的学费里扣的。(校外奖学金不是哦!)所以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就是拿自己的钱给别人发奖学金。虽说不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但是一旦挂了科还是挺麻烦的——不仅寄成绩单回家,辅导员还会打电话给家长了解复习情况(不知道其他学院的辅导员会不会,反正我们辅导员在这方面是挺积极的)。作为一个过来人,还是要给你们点忠告:能不挂科,就不挂科!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涉及材料学、化学、物理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多学科交叉新型专业。我刚读完大一,大一上的都是基础课,所以对专业还不是很了解,不过辅导员会经常找一些老师或者学长学姐来给我们讲一些专业情况或就业方向。虽然材料院的辅导员出了名的“变态”,但这也是他们负责任的表现,有些院的学生只有在开学的时候才见过他们辅导员。在学习方面,既然是工科学校的专业,物理、化学是少不了的,大一还好,不是很难。到了大二,大学物理、有机化学、工程力学、材料概论、物理化学接踵而至,看了课表顿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所以物理、化学不是很好的同学,报考需谨慎啊!不过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考前多看看书,通过考试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虽然金陵科技学院的园艺学院不如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名号响,但是我们园艺学院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教学质量并不输给其他院校,学风也很积极向上。

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共设有园艺、园林、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及中美合作—园艺专业(农业生物技术)。因为我是园林专业的学生,所以我重点介绍一下本专业。在大一和大二,学校侧重于基础课程的教学,附带教一些专业基础课,如大一上学期开设植物生物学,大一下学期开设土壤肥料学、建筑制图和素描色彩课,大二上学期开设CAD制图、园林设计初步、风景写生和测量学,大二下学期则会开设CorelDraw制图、SketchUp制图、园林建筑设计、花卉学和园林树木学。在大二下学期,学院将组织由大三开始的分方向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方向——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工程与管理、园林植物与造景,简称为“设计”“工程”“植物”。

既然已经选择了园林规划与设计,就必须适应画图的日子。设计是一个既有趣又辛苦的行业,我经常为了一幅设计图熬夜到凌晨。但是每当看到自己的成果,漂亮的图纸令人赏心悦目,我就会觉得很享受这个过程。我的同学有的选择了园林工程与管理,这也是一个很有乐趣的工作,它需要时常带着经纬仪、水准仪等精密仪器到工地上测量计算,然后画出施工图,因此需要耐心与细心。还有选择了园林植物与造景的同学,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在园艺站或者实验室与各种植物度过。不可否认,学植物的同学大部分是要走上考研道路的,而考植物方面的研究生确实也比其他方面稍容易一些。

其实正如我们老师所说的,不管你到时候学的是什么方向的知识,最终走上工作岗位,单位、公司里的工作都是关于整个园林方面的,不会说是具体搞设计或是工程、植物。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精通本方向的专业知识,也要多了解另外两个方向的知识。

园林专业的学生是很忙碌的,经常会熬夜做设计或是做实验研究,这个专业不会像有些专业那么轻松,但是这个专业真的是充满着乐趣!

我所学的专业是生物制药。在国内,关于生物科技的专业基本上都属于上升板块。由于国内生物科技刚刚起步,所以“前景”非常好。从大趋势上来讲,生物科技很新,但是就业率比较低,因为国内关于生物科技的制药公司还是比较少的。所以要报考生物科技这类专业,还是比较推荐出国深造,我读的就是学校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联合办学的项目。这一类就是很多大学所称的国际班,学费普遍会高一点。

下面详细说一下国际班。在学校这种班级不会多,国际班的同学很容易被人记住,因为他们很异类。为什么是异类?因为国际班教材基本是全英文的。我所在读的专业是第一批,可以说是一边探索,一边教学。在第一学期,基本上国际班只学英语,比其他专业显得轻松。注意,学的英语是学术英语,分为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第二学期会开始有专业课,同时英语课一节不会少。第二学年开始学雅思(建议自己报班)。除了雅思英语用于生活,学术英语用于写作,更重要的是专业英语用来听课。而专业英语只能靠自己看教材背了。我买了一本全英文的化学书,包含无机、有机、分析、定量、生物等化学,可以通过这些书扩充词汇量。平时上课,专业课基本上也会要求英文教学,期末考试卷子也是英文的。

在这里提醒各位报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同学,药学院是南中医最强的学院,没有之一。而我校最突出的专业就是中药炮制学。除了学中医中药的专业,其他药学专业都是以化学为基础的,因此学习四大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定量化学——是“必须的”。一开始我是学生物的,学化学真心觉得很辛苦啊!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而悉尼工商学院是上海大学所有学院中很好的学院之一,在全国中外合办的商科学院中也是名列前茅。它招收本科和专科学生,本科四年都在国内,但是专科分为2+2,4+1。我是学校悉尼工商学院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我就说一点个人关于我们学院的感想。

就整个学院的学生来说,一半是上海本地人,另一半是全国各地的。上海大学是上海的一本保底学校,但招收的外省学生都是当地的佼佼者,学校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

悉尼工商学院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拿双学位。只是要求在大二结束之前雅思必须达到平均6.5(写作6),这样大三才可以读双学位,毕业的时候拿上海大学的本科文凭和悉尼科技大学的本科文凭。所以悉商的学费比普通学院贵,一系列费用加起来一学年要2万左右。

学院实行全英语教学,专业课的书本都是英文教材,大一大二英语课都是主课,主要是外教上课,而且是小班教学,一个班20人左右。作业还比较多,比较辛苦。学院到大二会提供各种出国交流的机会,时间长度不一样,有半年、一年等等。另外,如果有一门考试没有通过,不能补考,必须重修。

学院的奖学金还是蛮高的,除了上海大学常规奖学金外还设置了其他各类奖学金,包括学年奖学金、出国交流奖学金、硕士留学奖学金,但是拿的要求也比较高。

全院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8%左右。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报告》显示,学院各专业毕业生一年后的月均收入为4454元,位居上海大学毕业生之首。

(编辑 蓝 忆)

作者:翟雯婕 等

第3篇:共读《水浒传》,感受经典美师生共读一本书读书汇报交流会

一、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水浒传》,了解水浒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

2.指导学生多读、多背、多思考,多动笔。扩大阅读空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指导学生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应对,学会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物,提高思辨能力。

二、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水浒传》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2.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积累和感悟文中精妙语言,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

1.在班级好书推介会上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制作手抄报。

2.组建学习小组

3.下載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及一些精彩情节。

4.制作课前展示和汇报板块的PPT。

5.培训记分员和制订评选“优秀阅读小组”的条件。

四、活动过程

(一)课前展示,回顾读书历程

用PPT形式播放学生阅读、交流《水浒传》的片段、欣赏有质量的读书笔记和图文并茂的手抄报,使学生进入汇报交流的情境。

(二)明确目标,争取读中有得

1.进一步了解水浒故事,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2. 汇报自己读书、背诵、思考,练笔等收获,学会品味语言,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学会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物,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整体感知,了解作品

1.了解《水浒传》的作者。简要介绍。

2.了解《水浒传》创作的时代背景。

出示关键词:奸臣当道、社会黑暗 民不聊生、官逼民反

相机指导阅读方法。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词,用关键词帮助记忆。

3.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四)听说思辨,提升鉴赏能力。(由各学习小组组织)

汇报板块一:水浒知识大比拼。(擂台小组组织)

1.《水浒传》的作者是( ),它是我国第一部( )白话小说,全书共( )回。

2.梁山英雄他们上梁山,是因为当时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造成的,请用其中的一个成语来形容是:( )

3.水浒义军提出的口号是:( )

4.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共( )人,其中天罡星( ),地煞星( )人。

5.( )沂岭杀四虎

6.( )智取生辰纲

7.( )大闹清风寨

8.吴用在三打祝家庄中,使用了( )计谋获得胜利。

9.《水浒传》中有四大奸臣,分别是( )( )( )( )

10.补充歇后语:

林冲到了野猪林——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设计意图:当学生对一本书感兴趣时,这种相互提问式的阅读往往是十分热烈的。这一环节旨在复习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及了解一些经典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汇报板块二:及时甘雨宋公明(及时雨小组组织)

1.宋江简介。

2.背诵展示:《临江仙》

3.经典外貌描写赏析:(根据学生的读书笔记和手抄报选取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外貌描写作赏析性展示。由宋江的外貌描写辐射到其他人物身上,如:李逵、林冲、吴用等)

4.读书思考:评价宋江的人品及在招安问题上的看法。

汇报板块三:顶天立地鲁智深(侠义小组组织)

1.鲁智深的简介。

2.补回目录,了解人物和知道章回体小说目录的特点。

第4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 )

第5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 )

第6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 )

第7回 花和尚倒拔( )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8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 )

3、经典细读:《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的片段。(分角色朗读,多媒体出示其中情节)。

4.学生赏析

设计意图:(把介绍某一人物的章节,并在一起阅读叫“并读”,学会“并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其次是了解章回体小说目录的特点:看题目,知内容。)

汇报板块四:行侠仗义武都头(打虎小组组织)

1.读词猜人物

打虎、都头、快活林、鸳鸯楼、飞云浦、二龙山、六和寺。(武松)

2.读词猜故事。景阳冈、三碗不过江、哨棒、霹雳、说时迟,那时快。一扑、一掀、一剪。(武松景阳冈打虎,为民除害)

3.继续读词猜故事

金眼彪施恩、孟州道、酒旗、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蒋门神,

(武松醉打蒋门神,行侠仗义)

4.赏读《武松打虎》细节描写:(优秀学生作展示性朗诵)

5.号召大家努力成为学习上的“打虎英雄”

设计意图:(阅读这部经典名著,学生并非一下子就能融会贯通,有时必须重复阅读好多遍,如能在关键字上打记号或把这些关键词工整地摘抄在笔记本上,再次阅读或翻看笔记时效果就会变得更好。在“猜人物”中的几个词几乎概括了武松的一生,包括他的称谓、英雄事迹、出家和圆寂等事例。其次是学用结合,从书中吸取有用的信息。)

(五)熟读深思,发展思辨能力

交流在阅读《水浒传》中的思考与感悟。可以是自己的发现,也可以是自己的困惑。使学生对书中问题的思考延续到其它领域。

1.说说绰号,今昔对比(文雅的绰号和粗俗的绰号)

2.比较人物,学习评价(吴用和公孙胜、鲁智深和林冲等)

3. 批判阅读,明辨是非(忠、义思想和杀戮情节)

4.说说英雄的共同特征。(正义、智慧、力量)

(设计意图:不管多好的经典书籍,假如阅读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就等于没用的东西。针对《水浒传》中某些争议性话题,鼓励学生去思考,并有依据的陈述自己的想法。走出书本,走进生活。让读书陶冶心灵。)

(六)课堂小结,归纳读法

1.根据记分员的记录,评选“优秀阅读小组”。

2.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当堂进行及时总结反思,巩固阅读成果。鼓励先进,树立正能量,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

(七)扩展延伸,推荐阅读《三国演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水浒传》所学的方法与感悟,进行另一部经典的章回体小说的阅读,拓展阅读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作者:黄定芳

第4篇:我的读书感受

我们读书有时为了消遣,有时为了娱乐,但更多的是为了解惑,为了敬业,为了修身养性,为了求得真知灼见。如今,现代生活丰富多彩,物欲充斥着人们的视野。我们的心灵需要文化的浸润,读书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心境。只要有心读书,便可忙里偷闲。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修心养性,增知致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文学评论家楼肇明曾写到:“阅读活动是一场作者与读者进行的双向交流的心灵活动,是阅读主体为了寻找自我和发现自我的一次精神探险,因而当阅读主体面对一个陌生的,又是高于„自我‟的„自我‟,其潜在的精神气质和智慧,就如„电击‟一般地被唤醒、被激活。”读书时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些思想或问题,在你头脑中已经萦索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一直理不出头绪,或是隐约有些头绪但也是“心中有景道不出”。忽然有一天,你读书时,竟然遇到一个人也谈到了同样的问题,而他正好说出了你很久以来想说而说不出的话,于是你豁然开朗、茅塞顿开!那种感觉真是如同“电击”一般。

在睡之前,我总喜欢先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一番。让工作了一天的身心,放松一下。睡前翻开那本《心灵鸡汤》,每一篇哲理小故事,篇幅不长,但总能为蒙尘的心灵带来一次清洗。比如“农民圈地”的小故事折射出做人做事要有尺有度,不能贪心的道理;面对困境该如何应对;时刻保持孝敬父母的感恩之心„„,我们不仅要从书中读出哲理,还要从中读出乐趣。

在闲暇之余,每读一本好书都能给我带来不同的收获。在读《活出生命的意义》时,读到情深处我禁不住潸然泪下,有时分不清哪个是小说里的世界,哪个是现实世界,我觉得自己好像是死了好几回,又好像是活了好几回,痛苦而厚实。每想到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在那样困苦的环境中顽强的活了下来,在古稀之年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出生命的意义,他对生命的极大热情感染着每一个人。相比之下我们生活中的些许困难,算得了什么呢,人生短暂,只要心中坚定对生命的信念,就没有过不去的“山”。 那本在我手边常备使我有了高尚品德和情操的书——《论语的生活智慧》。是曾仕强、曾仕良两位教授编著,运用通俗的语言对《论语》原文加以注释,并引述出现代生活智慧,使读者对论语的理解更加透彻,对生活、工作真正起到指导的作用。其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自古名言,教以我不能骄傲,要从别人的身上吸取优点以取长补短,改掉自己的缺点。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千古名言告诫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论语》不愧为儒家的经典之作,每次翻开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特别是遇到了困惑的时侯总能指引我们如何对待生活,怎样去处理工作。

书籍是理智的更是情感的,它或者风情、或者温柔、或者哀怨、或者血泪,但随心采摘,得到的便是拈花一笑的幸福。从古典悠远的《论语》到现代心灵指南的《心灵鸡汤》;从生存意义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到自由虚幻的现代的小说;从二月河的《雍正王朝》到王晓

方的《市长秘书》„„,是书籍给让我们拓宽了视野,体味到了人生的多彩!

我希望自己永远是书海里的一名“水手”,恒久保持着这份赤诚的心,让每一个人都去体味其中的无限乐趣,从书中找到快乐!

财务部

刘娜

第5篇:我的读书感受

读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很喜欢读书,因为他能使人增长知识,明白道理,给我们人生指引正确的方向例如以前我曾经读过一片《老人与海》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大概情节是:老渔夫在海上一无所获地漂流了84天后钓到了一条巨大无比的马林鱼,这是一条比他的渔船还长2英尺的鱼,是在拖着渔船整整两天两夜之后才被刺死的。老人的命运似乎并不成功,他又遭遇了鲨鱼,经过殊死的搏斗,马林鱼只剩下一副骨架。

我读完这篇文章深有感受,我觉得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告诉我们怎么去面对生、老、病、死,告诉我们心该有多宽,如海一般。老人是孤独的,他是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的旅人,但他又是不孤独的,因为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

第6篇:分享我的读书感受

在读书中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分享我的读书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位女士 各位先生:大家好!

很开心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读书感受。开心的同时也心怀忐忑与敬意。对作品对各位,均是如此。

做人看品行,做事眼界境界,眼界境界哪里来?我认为是读万卷书(间接经验),行万里路(见识、实践)。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在读书中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遇见(出生就是与父母和最初的自己的遇见,没有计划生育的岁月就有兄弟姐妹的遇见,与亲人、朋友、玩伴儿、邻里、同学、老师、困境、坦途、草长莺飞、严寒酷暑、机遇、求学、工作),遇见给了我们不同的人生经历,读书的经历,就是让我们用最便捷的方式与历史、人伦哲理、世事风俗,与文化艺术、与心灵深处等等的对话,这也是一种遇见。当然,读书是既不能直接带来能力,(他需要内化实践转化才能成为能力)也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应的。我曾经给我的学生说:你背会了《琵琶行》,去给东关卖肉的背一遍一定不会多饶给你二两肉来,但一定有一天会给你带来愉悦或是解开思想上的密码。人生历程中有许多密码,读书学习就有可能解开密码。解密越多您的眼界会越宽,境界会越高远。 当然,读书往往是要耐的住寂寞、放的下欲望、舍的得享乐的苦逼事情。有时候,你懂的越多越痛苦,然而读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影响了你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你的说话谈吐,让你遇见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最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你非常重要的东西——眼光、境界。

当今有一个很具有迷惑性的世事,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还不如农民工呢,我们是把眼光放在当前,五年后呢,十年后呢,他们的悬殊可能不仅仅是工资上的肯能诸多的方面都有大的悬殊了。至少他们可能学习的步伐是悬殊了,知识面悬殊了,眼界见识悬殊了。

让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对未来的无可预知而是现在已经知道自己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将是一个什么样子了。

读书其实对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了一个人的眼光、胸襟和境界。它让一个人拥有了向上的能力,他可能让我们不在乎工作报酬的低微,而在乎尊重个人的爱好与选择,心灵的平静安稳。

接下来我想给大家具体谈谈我读《简爱》的感受与收获。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不垂朽,一如《简爱》这样深深的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是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

19世纪英国文坛“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19世纪早期英国偏远乡村为背景,用女主人公简·爱的视角以自叙方式讲述了一个受尽摧毁、凌辱的孤儿,如何在犹如儿童的人间地狱的孤儿院顽强地生存下去,她出身低微、生活道路曲折,但她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不向命运低头,成长为坚强、自尊、自信的女性的成长故事。

一读作者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短暂的一生(39年)本就是一部动人心弦的传奇,她们姐妹用自己坚韧与智慧演绎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代表作为《呼啸山庄》)和安妮·勃朗特(代表作为半自传小说《阿格尼斯·格雷》),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母亲早逝,父亲是一个穷牧师。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在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 后来她曾做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利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1836年12月,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希望能得到她所崇敬的文学前辈的指点、提携。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才得到一封远不止使她失望的回信。诗稿原样退回,骚赛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

他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的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奋斗,属于被马克思称为以狄更斯为首的“出色的一派”。《教师》是她写的第一部书,但未能出版。随后她又写出了《简·爱》,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20年前或者更早一些时候,正在成长的小女人中流行《简·爱》这本书,甚至男人——那些多少喜欢撇一点文艺腔的男人,也喜欢问他们愿意进一步发展关系的女人:“读过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吗?”好像读过与没读过就表明了这个女人的品位。

《简·爱》(黄源深译)是一部反响巨大的书。出版商在1847年10月就出版了这部作品。萨克雷(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是一位英国小说家,最著名的作品是《名利场》与狄更斯齐名,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表小说家...)称赞它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次年印行第三版时,《评论季刊》上提到“《简·爱》与《名利场》受到同样广泛的欢迎。乔治·艾略特(乔治·艾略特,原名玛丽·安·伊万斯,19世纪英语文学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与萨克雷、狄更斯、勃朗特姐妹齐名)则深深地被《简·爱》陶醉了”。虽然168年过去了,但时光的尘埃丝毫没有遮摸不了她耀眼的光辉,她依然不失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二读故事梗概

简·爱是个孤女,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父母由于染上伤寒,在一个月之中相继去世。幼小的简寄养在舅父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过了10年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一次,由于反抗表哥的殴打,简被关进了红房子(他舅舅曾死在这间屋子里,自从他舅舅死后,这间屋子就没有人住过,传说闹鬼,很恐惧)。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和恐惧,使她大病了一场。

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以后,简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

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本来是个冷酷的伪君子,加之简爱的舅妈在送她进孤儿院的时候的不客观的介绍。简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她最好的朋友海伦在一次大的斑疹伤寒中去世了。这次斑疹伤寒也使孤儿院有了大的改善。简在新的环境下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学校任教两年。由于谭波尔小姐的离开,简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费尔法克斯太太)聘用了她。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经常在外旅行,偌大的宅第只有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黛拉·瓦朗,罗切斯特是她的保护人,她就是简的学生。

一天黄昏,简外出散步,邂逅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桑菲尔德庄园主、男主人公罗切斯特,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后来她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时好时坏。整幢房子沉郁空旷,有时还会听到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声。

一天,简在睡梦中被这种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间着了火,简叫醒他并帮助他扑灭了火。

罗切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简被召进客厅,却受到贵妇人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此时,她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其实罗切斯特也已爱上简,他只是想试探简对自己的爱情。当他向简求婚时,简答应了他。

婚礼前夜,简在朦胧中看到一个面目可憎的女人在镜前披戴她的婚纱。

第二天,当婚礼在教堂悄然进行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切斯特先生15年前已经结婚。他的妻子原来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放火、穿简爱的婚纱的疯女人。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简.爱离开了她深爱的罗切斯特。在寻找新的生活出路的途中,简.爱风餐露宿,沿途乞讨,历尽磨难,最后在泽地房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并在当地一所小学校任教。

不久,简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同时还发现她曾经的救命恩人—圣·约翰是她的表兄,简决定将财产平分。圣·约翰是个狂热的教徒,打算去印度传教。他请求简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简拒绝了他,但简爱愿意和她表哥一起到印度传教,在临行前,决定再回到桑菲尔德去看望罗切斯特。

她回到桑菲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成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失去了一只胳膊,双目失明。简.爱找到了罗切斯特,并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简.爱》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生的价值=尊严+爱

这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说她是浪漫主义作品,因为作者丰富的想象,精巧的构思,一波三折,曲折有致。说她是现实主义的作品,因为很多人认为这部作品是作者诗意人生的写照),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但她有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小说以浓郁抒情的笔法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其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一个有尊严和寻求平等的简·爱,这个看似柔弱而内心极具刚强韧性的女子也因为这部作品而成为无数女性心中的典范。

三读简爱传奇的人生中所表现出来的追求独立人格与个性自由,不向命运低头,坚强、自尊、自信。

简·爱是个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中,受尽百般欺凌。后来进了慈善学校洛伍德孤儿院,灵魂和肉体都经受了苦痛的折磨。也许正是这样才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她以顽强的意志以成绩优秀完成了学业。为了追求独立生活,她受聘在桑菲尔德庄园任家庭教师。故事的重点是身份低下的家庭教师简·爱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之间历经磨难的爱情。这段爱情因男女主人公悬殊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的差异而充满了激烈碰撞,也因两人志趣相同、真诚相爱而迸发出灿烂的火花。作者以简·爱鲜明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叙事风格娓娓道来,真实而有艺术感染力。特别是简·爱的独特个性和思想,简.爱是一个容貌不美的,个头矮小的女人,作为女性,她拥有的先天资源的确贫瘠,但她有顽强的自尊心。在打动身为贵族的男主人公的同时,也紧紧抓住了我们读者的心。

四读超凡脱俗 至真 之美 至纯 至爱 动人心扉的爱情

简·爱作为爱情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以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出现在这部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的。以往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都是些美丽温柔、高贵贤淑的女子形象。(一如被称作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片《魂断蓝桥》里的玛拉是位聪俊美貌、眉目传神、容颜动人的芭蕾舞演员;《乱世佳人》里的女主人公——斯嘉丽是南方农场塔拉庄园的千金;《卡萨布兰卡》里的伊尔莎也是出身显赫,聪慧漂亮。还有像《罗马假日》里的安雅公主,《小妇人》中的乔.马奇姐妹;《泰坦尼克号》里的罗斯;再如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里的爱情故事也是才子配佳人,如:《红楼梦》里的宝黛钗爱情、《西厢记》(王实甫)的崔莺莺与张生、《长生殿》(白朴)里的杨玉环、《牡丹亭》(汤显祖)的杜丽娘(柳梦梅)、《桃花扇》(孔尚任)里的李香君(侯方域)等等,无一不是美丽聪慧,高贵显达的。而简·爱,她“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拥有的一颗智慧、坚强、勇敢的心灵,使那些外在的美在这内在美面前黯然失色。更为可贵的是简·爱并不因为自己的贫穷和外貌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坚定:“我和你的灵魂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我们不能改变容颜,但我们可以改变心灵,改变心态.改变我们的境界,提升我们的魅力。

也正因为此,简·爱敢于去爱一个社会阶层远远高于自己的男人,更敢于主动向对方表白自己的爱情——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极其大胆的。幸福不再是某个人、某个阶层的专利,她属于芸芸众生的每一个人。正如毕淑敏在《提醒幸福》里所说的: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只有两个相互对等的灵魂才能组成一份完整的爱情,所以简·爱坚持自身的独立与追求爱情的完整是不能分离的。后来,简·爱含着悲痛离开了罗切斯特,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她决不能允许自己和一个有妇之夫结合在一起。那会是一份不完整不完美的爱。如果她继续留在罗切斯特的身边,那她也就不会还是原来那个独立、平等的简·爱了。她如果不离开罗切斯特,将对不起她的人格尊严,对不起她的那颗至纯至美的心。如果说简·爱的这次离去是由于无法改变的现实而不得不做出的一次理性选择的话,那么她最后的归来则是她出于坚持感情的追求的又一次理性选择。

在她的表哥——圣约翰的企求她做妻子的时候 ,她开始徘徊,因为她自己知道她对罗切斯特先生的思念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生活追求的信念在简.爱看来不是阳光所能驱散的雾气;也不是画在沙滩上的人像能被暴风雨所冲掉;它是一个刻在心里的名字,注定要和他同生共死.圣约翰先生的期望在继续,叛逆的简在亲情,恩情和爱情中犹豫和思考.她深切的知道表哥圣约翰爱她就像士兵爱一件好武器,仅此而已.简的灵魂在心里回答,去做一件正确的事,完成上帝的旨意,以冲出怀疑的云雾,找到确定的广阔天空.

终于,简爱又开始了最后的找寻,面对着灰飞湮灭的昔日庄园,周围一片死一般的寂静,孤寂,荒凉,和凄切.而此刻充溢于简爱灵魂的是无尽的害怕和思念.古老的建筑深深地隐藏在一座树林里,芬丁庄园沐浴在凉气透骨的绵绵细雨中,而失明的罗切斯特先生却在户外焦急的等待.平静的生活和无尽的思念或许是他灵魂飞扬的源泉,就在这简单的生活中,简和他紧紧的相拥,似温馨迷人的梦,美好而又实在.在烦躁的生活中,时间让简彻底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在树林的古建筑里和爱人平淡的度过每一天的生活。

离开自己深爱的罗切斯特先生的生活阅历证明自己的爱情至真至纯,归来是她心灵的选择,尊重自己情感的选择. 当她再次回到罗切斯特先生的身边的时候,罗切斯特先生是庄园被毁,身体残疾,也就是经济地位及容貌都不复如前了,她的这一选择告诉我们,爱情就是两情相悦,心灵相同、人格平等,无关金钱地位甚至健康。(狐狸吃葡萄的经历)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如何赢得了男贵族爱情的平民女子的苍白的灰姑娘的故事。而是简·爱勇敢果决的走出了灰姑娘的童话,迈向一个有着新女性、真女性的文学道路的起步。简·爱藐视财富(没有仇富)、社会地位和宗教的威仪,她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洁的心灵。”她的信念和行动展现出来的力量,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使生活在金钱万能的社会中的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简·爱是一个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认识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追求的女性,一个不再只是盲从于男人和世俗要求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价值和情感做出了独立判断的女性,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夏洛蒂·勃朗特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简·爱发出了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声音——对于平等、独立、完整、自由的坚持和追求。

五读她的有尊严的宽容的精神境界

小说中借简爱的好友—海伦之口,曾这样劝说简爱:人生太短促,来不及积仇蓄恨。

她在对待她的舅妈—里德太太及她的表兄弟,表姐妹的态度,当她从她的叔叔那里继承到两万英镑的遗产时,无私的分给她的姑表兄弟姐妹,对待罗切斯特旧情人的女儿阿黛勒等等的态度,无一不是心怀美意与宽容,健康阳光与宽容的。当然她这样的心态也是宽容他人愉悦自己。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正是青春叛逆期,对我生父母心存怨恨的时候,当我看到了这句话,以及她对待身边的人宽容态度,对我很有启迪引领。她把遗产均分给表兄弟姐妹,也是引人深思的。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这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自1847年出版以来,以不同语言在全世界不同种族的人们中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们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

《简爱》摘句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于离开你.上帝没有这么做,而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 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生命太短暂了,不应该用来记恨.人生在世,谁都会有错误,但我们很快会死去.我们的罪过将会随我们的身体一起消失,只留下精神的火花.这就是我从来不想报复,从来不认为生活不公平的原因.我平静的生活,等待末日的降临.--海轮·彭斯

我本来怒火中烧,嫉妒的难以忍受.但当我看到那个优雅的恶少(我认识他,本来就鄙视他),听到他们冷酷无情,轻浮浅薄的对话后,我的怒火被熄灭了.嫉妒的情绪也烟消云散了.因为这样的女人不值得我爱,这样的情敌也不值得我憎恨.--罗切斯特

我无法控制自己的眼睛,忍不住要去看他,就像口干舌燥的人明知水里有毒却还要喝一样.我本来无意去爱他,我也曾努力的掐掉爱的萌芽,但当我又见到他时,心底的爱又复活了.--简爱经典语录

我曾那么爱罗切斯特先生,还几乎把他当成了上帝.虽然现在我也不认为他是邪恶的.但我还能再信任他吗?还能回到他身边吗?我知道我必须离开他.对我来说他已不是过去的他,也不是我想象中的他了.我的爱情已失去,我的希望已破灭.我昏昏沉沉的躺在床上,只想死去.黑暗慢慢把我包围起来.--简爱

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上帝没有这么做,而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简爱经典语句

能被你的同伴们所爱,并感觉到自己的到来能给他们增添一份愉悦,再没有什么快乐能与此相比了

那些无论我做什么去讨他们的欢心都始终厌恶我的人,我也应该厌恶他们;对那些不公平的惩罚我的人,我就应该反抗

她不久就要超脱于尘世风雨之外了,精神已挣扎着要脱离它物质的居所,而当它终于解脱出来之后,将会飞到哪里去呢?

被命运所抛弃的人,总是被他的朋友们遗忘 简爱名言

你冷,是因为你孤独;没有什么人际的接触能撞击出你心中的火.你有病,是因为人被赋予的最好的,最高贵的和最甜美的情感离你很遥远.你傻,是因为不管怎么痛苦,你都不去召唤那种情感来接近你,你也不上前一步到它等待你的地方去迎接它

如果别人不爱我,我宁愿死去而不愿活着--我受不了孤独和被人憎恶,海伦那只创造了你的形体并放进去生命的至高无上的手,除了创造你微弱的自我,或者像你一样微弱的生物而外,还给你提供了其他的救援.除了这个世界,除了人类,还有一个不可见的世界和一个神灵的王国:那个世界围绕着我们,因为它无处不在,那些神灵注视着我们,因为他们受命来护卫我们;假如我们正在痛苦和耻辱中死去,轻蔑和嘲讽从四面八方侵袭着我们,憎恶压碎了我们,那么天使会看见我们身受折磨,承认我们的清白无辜(只要我们是清白无辜的),上帝只等到我们的灵与肉分离,便给予我们完全的报偿.那么当生命这么快就结束,死亡作为幸福和光荣的入口又是如此确定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还要被苦恼压倒而消沉下去呢?经典语录

假如刮一阵风或滴几滴雨就阻止我去做这些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样的懒惰还能为我给自己规划的未来作什么准备呢? 不要因为寂寞去恋爱,时间是个魔鬼,天长日久,如果你是个多情的人,即使不爱对方,到时候也会产生感情,最后你怎么办? 不要随便和别人上床,否则将来遇到一个真爱,但他却是个洁身自好、有原则的男人,你会后悔当年的所作所为. .在要求对方是不是处女的时候,想想自己是不是处男,如果是,你可以,如果不是,你凭什么?

不要因为自己的长相不如对方而放弃追求的打算,长相只是一时的印象,真正决定能否结合主要取决于双方的性格,

我见过的帅哥配丑女,美女配丑男的太多了,和一个生活习惯有很多差异的人恋爱不要紧,结婚要慎重,想想你是否可以长久忍受彼此的不同.

经常听说男人味女人味,你知道男人味是什么味道,女人味又是什么味道吗?男人味就是豁达勇敢,女人味就是体贴温柔.

和聪明的人恋爱很快乐,因为他们很幽默,会说话,但也时时存在着危机,因为这样的人容易变心,和老实的人恋爱会很放心,但生活却也非常乏味.

有的人老是抱怨找不到好人,一两次不要紧,多了就有问题了.首先你要检讨一下你自己本身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那你就要审视一下自己的眼光了,为什么每次坏人都让你碰到? .有人说男人一旦变心,九头牛也拉不回来,难道女人变心,九头牛就拉得回来吗?男女之间只有生理差异,心理方面大同小异.

如果真爱一个人,就会心甘情愿为他改变,如果一个人在你面前我行我素,置你不喜欢的行为而不顾,那么他就是不爱你.所以你不够关心他或者他不够关心你,那么你就不爱他或者他不爱你,而不要以为自己本来就很粗心,或相信他是一个粗心的人.遇到自己的真爱,懦夫也会变勇敢,同理,粗心鬼也会变细心.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勃朗特姐妹

1847年,《简·爱》和《呼啸山庄》在英国先后出版的。这两部作品的出现,引起了文学界强烈的轰动;而这两部不朽的名著竟出于名不见经传的两姐妹之手,更成了英国文学史上的佳话。这两姐妹就是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夏洛蒂的《简·爱》因题材的新颖和感情的真挚立即引起当时评论界的重视,而艾米莉则凭着《呼啸山庄》这部有着奇想象力的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然而人们没有想到,这两姐妹的成功却源自她们那孤独、苦闷和不幸的生活。

概述

《简·爱》创作于英国谢菲尔德,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第7篇:我的色彩感受

这个学期我报的选修课是色彩心理学,色彩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与心理方面有关系,当然我上这门课,也是想学一些与色彩有关的知识,但是感觉还是偏重于理论,自己对于色彩心理的认识还不够,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所以就简单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吧。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想过如果这个世界失去了所有的颜色,只是单调的白和黑,那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不过还好,自然还是给我们了一片五颜六色的景象,我们人类在自然环境里面不断的进化,就慢慢的学会了识别颜色,比如成熟果实的颜色,有金黄的比较多,人们会记住,再比如厚重的土黄色,给人们一种坚实的感觉,人类在夜晚躲避野兽时候,会记住黑色,是一种神秘,沉重的感觉,在不断地感受中,人们的这种能力以及感觉慢慢的附带在人类自己的DNA中,并渐渐形成了现在人们对色彩的认识。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从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出发去把握颜色和心理,我们对色彩的认识了解和运用就会慢慢的变的熟练。

平常我们一般不会太过于注意色彩给我们的感受,主要是无意识的或者潜意识的一种感觉,但现在我学过了色彩心理学后,仍然不太会运用,不会熟练地用自己的色眼去看这个世界。一般情况下,离我们比较近的就是我们每天穿的衣服,不同衣服的颜色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说一下我自己的感受,我记得小时候大概在小学五年级那时候,比较喜欢浅蓝色的衣服,然后到高中比较喜欢浅灰色和白色的,,现在大学相对来说喜欢的比较多了,黄色,白色,黑色等等,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喜好的变化可能与我当时的心理确实有关系,小时候充满了梦想,浅蓝色就像梦幻的大海的颜色总能给人以幻想,到了高中,充满了竞争,学习压力也很大,变得沉默,锋芒内敛,以及学校枯燥的生活,让我比较喜欢灰色,白色,这种单调一些的颜色,到了大学,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去参加各种活动,想解释一些大学朋友,所以心态变得开放,性格也变得张扬,喜欢的颜色就变得鲜艳多彩,明度和彩度都比较高,但有时候有一些颜色总感觉自己穿不起来,很别扭,可能是自己没有与之符合的心态和气质,所以领不起来,当我学过色彩环,知道色相对比时,我会慢慢的去适应变换自己的衣服的颜色,就我的气质而言,我觉得还是适合穿一些明度中等,彩度稍微高一些的这些颜色搭配,如果按季节来说的我比较适合和春季的一些色彩,我自己感觉的,也不知道正确不正确。

我们班有一个女生,大二的时候是学习委员,我就发现她穿的衣服,黑白色比较多,,整个人给人一种感觉很干练,但是也给人一种有点冷漠的感觉,尤其是在她穿上黑色或者白色时更加明显,我想这就是由一个人的内心然后选择自己的衣服的颜色,但可能她自己对这方面确实不知道,这可能是一种潜意识的。

四季的色彩其实也与我们挺近的,春季明亮鲜艳,夏季柔和淡雅,秋季浓郁浑厚,冬季明亮纯正,我们只要在每个季节追随自然的颜色,那我们穿出来的衣服,就会显得自然得体,同时也会给别人一种美的感受。

至于其他的色彩与建筑、装饰等因为没有亲自感受过,也不太理解没有什么感受就不说了。我想如果想要继续了解色彩心理方面的知识当然还要继续学习,现在的知识太浅运用的也不熟练,只能写这些了。

非常感谢老师能给我们讲色彩心理学,给我打开了一扇色彩的世界。

第8篇:我的大学感受

通信十班:李小祥

经过了半个学期,我领悟到了受用于以后适用于工作、生活的东西。一开始,在高中老师的“指导”下,知道大学是一个比较轻松、闲散的地方。谁知一切都如幻境。其实,轻松、困难于我都无影响。轻松也是学,难也是学。我们不能选择环境,只能适应环境。但这不是盲目的自信,认为大学就那么回事。其实不然,你学得越多,会发现东西越难懂。你越觉得累,会发觉越学越累。

在我们学校,大学的“大”字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先,学校占地四千多亩,这是第一大。这一大有好有坏,好是看起来气派,坏是大了在两个目的地之间都要走好久。第二学校的图书馆很大,这是第二大。图书馆的大对应着藏书多。图书馆是一个好地方,如果能充分利用的话,各方面的知识一定都能有所掌握。图书馆人多,学习氛围浓重,环境好,以后应该作为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教室大,能容下很多人,自习效果比较好,当然上课时如果要有好效率,就得自己抢位置。大学大部分学习是靠自觉。最后一个大是自己要在大学里长大,这是最重要的一条。

大学是一个保护我们同时让我们成长的地方,相比与社会,它少了一些世俗,多了一分宁静。其实也可以学到一些在社会里才能学会的东西,一切都靠自己嘛。勾心斗角有,形形色色的人也有。我暂时喜欢静静地看世界,看那些人怎么个表演。以后我会让世界静静地看我,即使我只会简单的表演。

说说大学的伙食,学校里德东西坏不了哪去,但同时垄断了的东西好不了哪去。能吃,饿不死就行了。学校食堂是一大奇葩。学习用功了,脑力消耗多,因此饿得快,于是乎,食堂成了学生们教室以外的第二个战斗地区。我没资格评论什么。只是觉得此时此刻想到食堂的东西,我又饿又饱。

我一直没弄懂我来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开学伊始,就听到了诸如以后工作大多不对口的新闻,我似懂非懂了。既然不对口,那么我上这个大学为了什么?就为了拿个毕业证书,证明我是一个大学生?有人又会说了,是我自己不努力,这世上有很多成功之人的。这里再次重申,我没有资格评论任何东西,但同时我觉得不说又不行,于是乎,我就说那么一点点吧。在这个又痛又痒的世界里,我做了些不痛不痒的事情。

说说我的理想吧,当一个平平淡淡、真真实实的自己。在大学里,我不想和别人争东西,。这时又有人会出来说了,我在装逼!好嘛,我装逼!请你们让我装一次逼吧,就一次!钱嘛用完了自然会想方设法去找。毕竟“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嘛。可是,人呢?假若人驾鹤西去,又有什么意思呢?父母挣钱养我上大学,结果让自己的孩子出去了,自己却受苦,然后有一天,有那么一天,一切存在都没有意义了。

一切的有都是从没有开始的。除了学习,我还想获得点其他的什么。能力?或许吧。只是,我时间真的不太够。我既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又要茁壮成长;又要干这干那。我思考良久,决定让命运来抛弃我吧。命运还有够体贴人,让我好好学习,好好爱家人。选择都是有遗憾的,但选择了就要坚持走下去。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我觉得我越思考越乱,一开始还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可越想越觉得之前的理想太幼稚了。其实我很愿意永远不清醒,不经历这么多人情世故。永远那么傻,那么憨,傻得那么彻底,那么无知。这些都是假的,我所追求的大部分东西都是假的,什么功名利禄、金银钱财。算了,人本来就有两面性,我不想人间失格,少想点东西比较好。

四年嘛,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研究生是必须考的。有没有心考是一回事,考不考得上是一回事,求个心安,求个上上签。计划赶不上变化,短期计划我可以一一罗列,长期的就走一步算一步吧。

大学,我希望简单就好;生活,我希望开心就好;人,活着就很好。

这就是我的第一份总结,我自己用心写的总结。

第9篇:我的创业感受

我的创业感想

我从上高中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要有自己的事业!创业不仅仅是一种生存需求,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我大学毕业三年时,我感觉时机已成熟,我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主要以销售为主,但在创办公司的日子里,整日的忙碌,消费者,厂家,政府职能部门等一系列问题,等待去处理,此时前期投资严重超出预算,市场又出问题了,我非常地希望能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于是经常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信息,无意中搜到青岛市就业服务中心开办的”创业知识讲座”,我心一亮,此时,我太需要这个讲座了!

我也没多想,周五上午很早就来到了位于延吉路的市就业服务中心,是白老师接待的我,当时白老师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的热情,很有亲和力,课还没讲,就感觉创业路上,我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创业路上,还有政府的关注,还有像白老师这样的专业人士为我们保驾护航。那天去我们还非常地幸运,每人得到一本有专业老师编写的一本很系统的讲解创业的书。上课了,是孙老师给我们讲的课,这更加证实了我的判断,课堂上气氛很热烈,几乎所有的学员都积极参加到孙老师给我们的课题中,孙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很多专业话题,当课听完后,我心中的焦虑一下子都消失了,取而代之是一种坦然,一种沉稳,一种豁达,心情轻松了很多。

第一节课,讲的全是创业的风险,孙老师让我们谨慎的创业,你要认真的思考,是否适合创业,创业过程是艰辛的,甚至是孤独的,但是,一旦你决定要创业,就要走的坚决些,决不要轻易回头,因为回头并不意味着不可以,但那决对是一种失败!所以,决定了,就在勇敢的向前迈一步,把艰辛当作一种享受,将孤独当成一种快乐,在积极地解决各种问题时,尽情的挥洒着人生的豪迈,在和竞争对手的较量过程中,尽情的享受着与高手过招的快感,只有和高手过招你才能成为高手中的高手;只有挑战巨人,你才能迅速的成长为巨人!

3月6号,我又听了银钥匙家政服务公司总经理杜老师的讲座,我突然又找到了我的爱好和我的事业的切入点,原来家政服务有这么多的内容,听了杜老师的课,我们都被杜老师那种对事业的热情感动了,当杜老师讲起自己的家政服务时,激情四射,同时我们我们也感觉到杜老师是个热心肠,也是个非常大度的人,当杜老师知道竞争对手投资40万来做家政服务时,她想到不是和他竞争,而是合作,竞希望竞争对手能来找她,她要把在家政行业这么多年的经验传授给自己的竞争对手,我感觉这个银钥匙公司太厉害了,这是一种大思维,大境界,银钥匙追求的不是孤立的发展,而是为了整个行业利益,这样做还有做不好的企业?然而不幸得是,这家新公司没有来找银钥匙,很快就在市场中销声匿迹了。杜老师的这个观点给了我很大震动,当市场还不成熟时,我们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竞争,同样的蛋糕,需要我们更多的参与,将其共同做大!

听完这几期的讲座,我对创业和就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人生的方向更加明确了,目标更加坚定了,行动更加有自信了,更可贵的是,我找到了我的爱好和我事业的切入点,认识了很多有创业想法的朋友,这种交叉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非常感谢就业服务中心老师们!

李洪涛

13361229993

上一篇:小学课间操方案下一篇:健康教育社区健康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