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感受文化影响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1感受文化影响(精选7篇)

2.1感受文化影响 篇1

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

【教学目标】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教学重难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

一、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电影《刮痧》反映的是一个旅美家庭在美国的尴尬遭遇。影片的主人公,孩子的父亲因为给发烧的儿子“刮痧”(一种中医治病方法),而被美国的司法机关拘捕,理由是侵犯了孩子的“人权”,并被剥夺了对孩子的监护权。讨论思考:为什么在美国爷爷给孙子用刮痧疗法治病却被认为是虐待儿童?(中美两国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对立。美国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文化影响人,这种影响来自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文化是人所创造的,又对人产生影响。那么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1、文化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

P13探究——你从这两幅画面中发现了哪些文化上的区别?(两幅画面反映了中国人和西方人的饮食习惯的差异。中国人进餐习惯用筷子,食物多用碗盛。西方人进餐习惯用刀叉,食物多用盘盛。中国人进餐是一种合餐制,体现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牢固。西方人进餐是一种分餐制,分食制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的性格。它们的差异反映出东西方人不同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这些文化区别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器物、符号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红楼梦》元妃省亲中,贾母是元妃的祖母,元妃省亲时,贾母作为长辈也要对自己的孙女跪拜。你觉得为什么在现在我们这个社会不太可能出现长辈给晚辈下跪叩拜?(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友善,人们可以平等的方式交往。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等级秩序,君为臣纲,不可能采取平等的方式交往。从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来看,这取决于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

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们往往待人的礼节各不相同。P14探究——你知道这些礼节的意义吗?(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西藏,大凡婚丧节庆、迎来送往、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后来人们又对哈达的由来作了一些宗教方面的解释,说它是仙女身上的飘带,并以它的洁白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在西方,熟人之间见面多是拥抱,夫妻之间是多是亲吻,父母子女之间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之间贴面颊。)你还知道哪些不同民族的礼节?(珞巴族人在进餐前,主人通常先饮一口酒、吃一口饭、吃一口菜,以示食物无毒,让客人放心用餐。蒙古族人在客人到时,全家出门躬身相迎,让出最好的铺位,献上最美的奶品肉食。没有凳子,只能在毡子上席地而坐,这就要盘腿,不能把脚对着别人。没有餐桌,铺在地上的餐布就代表桌子,不可以从上面跨越。大块的饼子、大块的熟肉,要用刀子切成小块,不可整块用嘴啃。)

如果你在泰国和泰国人打招呼,你会用什么方式?(当泰国人互相打招呼时,不会采用典型的握手方式,而以双手合十于鼻前,略躬上身互相致礼。一般来说,年幼的先向年长的打招呼,而年长的随后回礼。如果不了解泰国的风土人情的话,你可能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所以掌握相应的知识很重要。文化程度也会影响人们在交往中是否会采用正确的交往方法。)

2、文化影响人们(自身)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思考哪些文化因素影响到人们的实践、认识和思维活动?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不同人的眼里,对于一轮圆月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小时候看到圆月,可能会形象化地把他比作盘子和镜子,也就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缺乏相应 1的宇宙地理观念。这是由不同的知识素养造成的。)而一个远离家乡的人看到圆月时,会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把月亮作为情感的寄托。这是由不同的文化环境造成的。)天文学家眼中的圆月,只是一个普通的天体而已。(缺乏想象。这是由不同的价值观念造成的。)为什么这些人对月亮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会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P15探究——你能对此作出解释吗?(互换礼物的不同表现是交往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性格比较含蓄内敛,立即打开礼物显得不礼貌。名字的写法是思维方式的差异。欧洲人习惯于称名不称姓,以表示对对方的亲昵。写信时既是交往方式的差异,又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做事喜欢兜圈子,西方人喜欢单刀直入。中国人看问题喜欢从一般到个别,而西方人更注重个别。)

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那么文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有何特点呢?

1、潜移默化的影响

孟子家原在一处坟墓附近,年幼的孟子常嬉戏于坟墓之间,模仿丧礼仪式。其母感到此地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便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此时,孟子又常常模仿商人玩耍经商游戏,学小贩叫卖。于是,孟母毅然再次搬家,迁居一所书院旁边。从此孟子整日模仿儒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发奋读书。孟母感到此处是最为理想的住地,因而定居该处。孟母为什么要搬迁自己的居所呢?(不同的文化氛围对人有着不同的影响,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P9探究——你认为游览泰山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吗?说说你的理由。(游览泰山是一种文化体验。泰山是一座人文景观丰富、历史蕴涵深远的五岳名山之一,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先后有汉武帝、唐高宗、宋真宗、清康熙、乾隆帝来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到之处修建寺庙、题词刻诗。还有历史上诗人墨客遗迹、历史名人趣事等等。游览泰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让人深深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历史的悠久。)

游览泰山是一种文化活动,它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但同样是参与学校的文化教育活动,为什么有的人能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听讲,成绩突飞猛进;有些人却委靡不振,昏昏欲睡,过一天算一天。(不同的人对待学习的态度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把学习看成是负担的话,不自觉主动接受,良好的文化氛围也难以发挥作用。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但又需要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

2、深远持久的影响

2005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应胡锦涛总书记邀请来大陆访问。这是宋先生远赴台湾56年之后第一次重新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他到湖南湘潭老家时用地道的湖南话说:“各位乡亲,各位乡党,楚瑜带着堂客回来了”。为什么宋主席在56年之后重返家乡仍然“乡音难改”?(方言是人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标识。在长年累月中形成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集中体现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前苏联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曾经深深地影响着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病床上痛苦的考验。他在双目失明后,毫不灰心,还要顽强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开始了文学创作。经过顽强地努力,他终于成功地写出了小说《在暴风雨诞生》的前几章。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作业】

感受文化的影响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III《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题感受文化影响。本课时从具体的事例入手,介绍文化对人的影响,使学生感知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且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同时初步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的特点。

[学生分析]:

高中生知识基础宽广、求知欲旺盛,仅仅停留于书本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水平,学生的进取欲望会受到极大压抑,学生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束缚。高中生需要参与探究性活动。但探究活动的目的并非追求单一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体验探究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寻求社会意义的奉献精神。而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白了第一课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需要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展开探究,这就需要教师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启发和引导。

[设计思想]: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强调了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引起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讨论、探究交流学习成果的教学方法。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理解和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及特点;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感知文化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具体的文化现象概括出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内容及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丰富的文化生活材料入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教学重点]: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教学难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请大家共同欣赏音乐《二泉映月》,优美的旋律充满了教室空间„„

大家感受文化的影响,思考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

通过欣赏音乐,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影响,让优美的旋律带着学生进入课题。

推进新课: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课堂探究):(1)你从这两幅画面中发现了哪些文化上的区别?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事例吗?

(2)面对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人们的感慨,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你能否解释这是为什么?

(展示图片)经典诵读(近些年在祖国大陆、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社区中对少年儿童进行古文经典篇目的诵读活动)

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谈一谈你对这种活动的看法?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只有在个人的主动参与和自觉体验中,优秀文化才能起到对个人的熏陶和教化的作用。对少年儿童进行古文经典篇目的诵读活动,就是创造出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让青少年接受中华文化的积极影响。

2、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课堂探究):我们共同欣赏几幅图片,说明什么呢?你知道这些礼节的意义吗?你还知道哪些不同民族的礼节?

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畅所欲言。

学生能够对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材料展示)在我国,东北人勇敢豪爽,广东人精明强干,江浙人温婉细致,山东人既传统又豪爽,而山西人则憨厚朴实

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反映出很大的差异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15页比较图,探究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材料展示)文学作品《寓公移山》、《精卫填海》、《老人与海》和《骑马下海的人》体现出文化对生产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

启示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可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看法。

通过合作探究,比较,使学生加深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印象。这种文化差异使中国人在自然面前往往表现出乐观和自信的浪漫主义,而西方人在自然面前则更多采取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现实主义态度。

(二)潜移默化的影响——潜移默化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一

(课堂探究):(1)你认为游览泰山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吗?说说你的理由

(2)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其中一种文化形式对你的影响。

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润物细无声”,从精神深处培养、教育和塑造着我们。

⑵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材料展示)“要想剪除旷野的杂草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文化的作用是双重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我们应该主动地、自觉地参与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这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地过程

(三)、深远持久的影响——深远持久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二

(合作探究):诗歌欣赏《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思考:“乡音难改”说明了什么?请同学们列举事例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这种深远而持久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⑴文化对人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深远持久的。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

⑵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深远持久的影响

(课堂探究):(1)你能补充一两个定居海外的华裔在生活方式和习俗方面仍然表现出受我们民族文化影响的事例吗?(2)能否谈谈你阅读这段话时的感悟,并用自己的理解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力?

(1)启发同学们搜集材料,了解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海外华侨的生活方式受中华民族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

(2)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也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探究学习,我们感受到文化对于人的影响十分广泛,这种影响不仅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而且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且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它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因此,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应该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实现我们的完美人生。

概括、巩固新课。

探究与拓展

近年,韩国的电视剧、音乐、游戏、料理席卷我国,面对此“韩流”,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

积极思考、探究。

检验教学,巩固新课。

七、【 教学小结与反思】

本课从文化与人的关系入手,讲述了文化与人的互动关系,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主动地、自觉地参与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享有者和创造者,也是未来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因此,教学设计应该从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自觉参与和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出发,注重教学本身的育人氛围,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理解和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行为交往方式、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及特点;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感知文化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具体的文化现象概括出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内容及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丰富的文化生活材料入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比较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二、教学重点: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的特点。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三维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共同欣赏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花》,优美的旋律充满了教室空间……让同学们感受文化的影响。◇新课讲授

教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13—14页,找出:(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是什么?(2)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有哪些主要表现?

学生:回答(略)

(展示图片)经典诵读(近些年在祖国大陆、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社区中对少年儿童进行古文经典篇目的诵读活动)

教师: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环境的影响,一个人在一个文化环境中生活中的久了,就会沾染那样的文化。因此,我们应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合作探究一:

古代妇女的“三从四德”: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现代男人“三从四得”: 女朋友出门要跟“从”,女朋友命令要服“从”,女朋友讲错要盲“从” ;女朋友化妆要等“得” , 女朋友花钱要舍“得” 女朋友生气要忍“得”,女朋友生日要记“得”。

为什么古代和现代男女交往方式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回答。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时代不同了,观念变了,价值观不同了。价值观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合作探究二:

我现在要在我们班上做个调查:你们当中有多少个人在上初中之后拥抱过异性?为什么很少甚至没有呢?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因为中国的礼仪文化中没有这种见面礼节,在中国文化中只有恋人与夫妇才会拥抱,一般人之间的见面礼是握手而没拥抱。但在西方,拥抱则是一种常见的见面礼。

在我国,东北人勇敢豪爽,广东人精明强干,江浙人温婉细致,山东人既传统又豪爽,而山西人则憨厚朴实。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反映出很大的差异。

教师: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合作探究三:

“o”是什么?数学老师说零,英语老师读作元音字母,语文老师认为是句号,音乐老师则把它看作停顿。

面对同一符号,各位老师的认识竟然有如此差异。你能否解释这是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学生:回答(略)

教师:因为他们知识素养或知识结构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论: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合作探究四: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15页比较图,探究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材料展示)文学作品《寓公移山》、《精卫填海》、《老人与海》和《骑马下海的人》体现出文化对生产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

教师:启示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可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看法。

通过合作探究,比较,使学生加深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印象。这种文化差异使中国人在自然面前往往表现出乐观和自信的浪漫主义,而西方人在自然面前则更多采取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现实主义态度。教师:思维方式在实践、认识活动中形成,反过来又对实践、认识活动有反作用。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哪些具体表现呢?(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学生阅读课本15—16页,找出并回答:文化对人影响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合作探究五:

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孟母三迁的故事和孔子的名言说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什么特点? 学生:略

教师: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企业的等。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从事文化活动,或得到思想启示、精神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润物细无声”,从精神深处培养、教育和塑造着我们。文化的作用是双重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我们应该主动地、自觉地参与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这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地过程 ◇合作探究六:

诗歌欣赏《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思考:“乡音难改”说明了什么?请同学们列举事例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这种深远而持久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学生:略

教师: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 2.深远持久的影响

◇课堂小结:

《感受文化影响》课后练习 篇3

一、选择题

1.2014年10月,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行。为办好艺术节,山东省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老百姓走进剧场,看到更多更精彩的演出。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B.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漫步华盛顿唐人街,在华人开的餐馆里,经常会见到“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对联。这()A.说明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是为了吸引华人做生意

D.是一种经济现象

3.“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一次,美联社的记者去采访杜鲁门总统的母亲:“您的儿子一个做了总统,另一个却在种土豆,您是怎么想的?”夫人说:“我有总统这样的儿子,十分自豪;不过,我的另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骄傲。”在杜鲁门总统母亲眼里:儿子只要诚实守法,凭借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就很令人骄傲。但在一些中国人的父辈眼中,孩子读书,尤其是读到研究生、博士生,就是要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否则,就是丢人现眼,让长辈颜面尽失。回答4~5题。

4.中外家长的孩子“成才观”的差异表明()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D.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对人们的交往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 5.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②文化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北京某中学在圆明园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航天精神与中国梦”等专题讨论,还为高三学生在这里举行成人仪式。圆明园承载了国家和民族太多的屈辱,我们必须从废墟与耻辱中站起来!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去感悟,才能更深入人心。材料表明()①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②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决定人们的文化素养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青年学生需要主动感悟文化的熏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8.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9.漫画《招聘》主要反映了()2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选择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中国人有着很深的乡土观念。“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对常年在外的人来说,“他乡遇故知”也被作为人生的一大喜事。所有这些表明了()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文化的影响深远持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名为招祸之本,利乃忘志之媒”。历史上争名者往往未必得名,夺利者未必获利。在名利得失上保持平常心,对名利地位看得淡一些,就不会在名利面前失去平衡摔跟头,就能随时保持心情轻松愉快。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因为()A.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12.郭明义入党30多年来,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这是对他的绝好说明。这表明()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非选择题

13.美国人类学家基辛在《当代文化人类学》一书的开篇讲了一则真实的故事:一位保加利亚主妇招待她美籍丈夫的朋友们吃晚餐。当客人把盘里的菜吃光后,主妇就问客人要不要再来一盘。因为在保加利亚,如果女主人没让客人吃饱的话,是件丢脸的事情,客人中的一位亚洲留学生接受了第二盘,紧接着又吃了第三盘,使得女主人忧心忡忡地又到厨房准备下一盘菜。结果,这位亚洲学生吃第四盘时竟撑得摔倒在地上了。因为在他的国度里,是宁可撑死也不能以吃不下来侮辱女主人的。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个故事说明了哪些道理?

1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形态在中国应运而生。广场建筑、雕塑、民族艺术活动„„文化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群众喜闻乐见,具有灵活性、普及性、容纳人数多的特点,而且寓教于乐。市民在参与活动中能潜移默化、启迪感悟,因而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1)结合材料,说明广场文化是如何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的。(2)结合材料,说明广场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1.【解析】 特定的文化环境、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人的行为和活动,D符合题意。

【答案】 D

2.【解析】 华人开的餐馆里看见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对联,说明中国的文化习俗对华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符合题意。

【答案】 A

3.【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影响。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是因 4

为健康的文化能对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积极影响,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①③符合题意;②错在“决定”;④观点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答案】 A

4.【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故C正确。A错误,文化环境对人的价值取向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作用。B错误,一定文化环境下可以产生多种思维方式。D强调文化对人们交往方式的影响,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5.【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不同的文化环境会对人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②③④是对题中说法的正确反映;①夸大了环境的作用,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答案】 C

6.【解析】 从题干可知,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青年学生主动感悟着文化的熏陶,提高了精神境界,①③④符合题意。②错误,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只能影响不能决定人们的文化素养。

【答案】 D

7.【解析】 A错误,要积极参加各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活动。C错误,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使人高雅。由材料中的“渐息”、“潜消”可知B正确。D说法错误,应是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答案】 B

8.【解析】 D体现了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符合题意,应入选。B体现了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C强调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9.【解析】 漫画反映的是落后文化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10.【解析】 潜移默化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含③选项。【答案】 D

11.【解析】 在名利得失上保持平常心,对名利地位看得淡一些,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问题。树立科学“三观”的原因在于其地位和作用。

【答案】 B

12.【解析】 郭明义入党30年来,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故选A。B中“决定”、C中的“积极”说法均错误。D明显错误。

【答案】 A

13.【解析】 本题以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作背景材料,要求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这个故事所反映的道理。答题时,要首先阅读这个故事的内容,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

【答案】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②从这个故事中还可以看出,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的;文化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也是深远持久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14.【解析】 本题以城市文化形态中的广场文化为背景,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及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等知识。第(1)题侧重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及表现。第(2)题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结合广场设施、文艺活动,将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广场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环境和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文化形式影响着人的成长和发展。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广场文化中的建筑、雕塑、民族艺术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各地不同的文化广场会形成独特的文化环境,自然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行礼),我叫何婷婷,我的学号是1417020245(写在黑板上),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感受文化影响”(写在黑板上)。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流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说课,首先,是说教材。《感受文化影响》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个框题。本课说明的主题是相对于个体而言文化对人的影响,承接前面《文化与社会》着重讲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又为接下来的《文化塑造人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文化已有初步了解,但缺乏对其内涵,意义和作用深入了解。对于文化对人的影响还是有一定难度。到了高中阶段,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学习本课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能够结合自身体验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探究学习。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个,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文化影响的来源、表现以及特点,并要积极参加文化活动,在文化体验中培养正确的行为方式。

第二个,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示图片及事例说明知识点,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索中提高分析、比较与鉴别能力。

第三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在自觉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接受文化熏陶,获得精神陶冶。

最后,在本节课的内容探究过程中,我坚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指导学生互动学习,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主动性,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新课,我将展示公益广告,内容主要讲述节约能源,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感受文化影响。

其次是讲授新课,本框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二是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三是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下面我将分开阐述这三个部分,第一个问题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首先我会展示几幅图片,分别是中西方就餐的场景图和中西方结婚的场景图,然后根据图片展示的中西方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婚礼仪式,让学生分组讨论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及其原因。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第二个问题是,文化影响人的表现。根据高二新课程标准,只有掌握文化对人多方面的影响,才能理解和把握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所以我将第二个问题“文化影响人的表现”设为本框内容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我将采用探索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让学生深入了解。

首先我会创设这样一个情景:中国女孩儿陈晓倩和美国小伙儿Frank第一次见面,相互介绍了之后,陈晓倩正想伸出手和Frank握手,而Frank却给了小倩一个拥抱,并亲了一下她的脸颊,顿时,小倩的脸都红了。然后设疑:这种中西方见面礼节的不同说明了什么文化道理?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他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受不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文化差异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从而得出结论: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最后展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见面礼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刻地理解这一重点。

接下来带领学生分析课本第13页蓝框里的第二个例子“不同的人对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既有不同的反应也有相同的反应”,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文化对人的第二个影响,即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第三个问题是文化影响人的特点。这一问题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主要在于文化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我将这个问题确立为本框内容的难点。为了更好理解难点,我将采用讨论探究与教师引导讲解相结合的方法,以此加深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先讲解潜移默化这一特点。第一步,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住在墓地附近时孟子模仿丧礼仪式,于是孟母搬到了集

市附近,可是孟子又开始学小贩叫卖,孟母只好再次搬迁到学校附近,这下孟子变得言行举止中规中矩,并发奋读书。第二步设疑:孟母为什么要三迁?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不同的文化氛围对人有着不同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在这里教师要强调三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第三步,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名言为例加深学生理解,并启示同学们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提高文化素养。

接下来讲解深远持久这一特点。第一步,欣赏诗歌《回乡偶书》。第二步设疑,从“乡音无改”可以看出文化对人影响的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引导总结出结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第三步,展示加拿大唐人街的图片和海外华人庆祝春节的图片,使同学们加深印象。

然后是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三个问题,其中文化影响人的表现是本节课的重点,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难点,希望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把相关的习题写一下,达到巩固复习的效果。

2.1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篇5

二一班 张丽丽

【建班背景】: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不断提升整体综合素质为重点;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书香校园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班级情况分析】:本班有学生41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信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同时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引导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家庭的建设。为此我们在继续推进读书活动,传扬民族文化,我们设计了班名、班级特色、班级口号、班级愿景,班级歌曲等一系列特色班级活动。【班名】:“雏鹰天使班” 【班歌】:《红领巾飘起来》

【班级吉祥物】:小雏鹰天使爱爱

【班级口号】:二年一班,团结友善。同心同德,勇往直前!【班级精神】: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班级愿景】:让每一个孩子都像雏鹰一样凌空展翅,让每一颗心灵都成为充满爱的天使。

【具体措施】: 一在共读共写共生活中破茧成蝶,1、在开学之初,使每个学生明确学校理念:书香校园,学生做书香学生。

2、在学校的多处地方张贴爱书名言,营造氛围。二 在共成长共进步中振翅飞翔。

1、教师做示范作用,教师首先热爱读书。学校给教师配备必备读书目录,有书籍柜子,可让教师随时借阅书籍,这些做法都是对 学生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2学生充分地利用图书馆的作用 三 让书香班级在浪漫中起航。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精讲课文,甚至有些课文可以不讲,在每一周开辟一到二节课作为阅读欣赏课,学生专门用来阅读经典书籍,随堂做摘抄,或进行批注式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高效性。2 每几周或者定期举行新书推介会。

【具体内容】:我通过搜集资料,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本班的特色班级建立方案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1 晨诵。

每天早上,打开美妙的音乐,和同学们一起朗诵中华经典诗词。每学期主要内容是笠翁对韵。通过晨诵,开启书香班级第一步。晨读是同学们呢学习中华文化,阅读古诗词的最好时间,充分利用晨读时间,建立起书香班级的氛围。2古诗诗词歌赋吟诵会。

根据不同时节不同的风俗文化,查找和学习相应的古典文化知识,在书香中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比如:重阳节,让孩子们知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端午节知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扩大学生的读书范围和知识量。3读写绘

每周在班级开展一次绘本的展示活动。丰富多彩的绘本必将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同学们会在读书活动中,会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潜移默化的学会尊重,坚强,乐观,宽容等优良品德。同时也会跟孩子们一起制作绘本小书,丰富班级文化,让书香班级尽显特色。4在阅读中写作积累。

在书香文化的熏陶下,在不断阅读的积累中,我们开展小蜜蜂展示台,把自己积累的佳句美文做整理。融入自己的一句话日记中,由读书变成书写,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和语言组织能力。5 让教室说话

充分利用白板和后黑板的空间,针对书香班级特色,分专栏进行展示。如开辟白板专栏:和你共分享,同学们把自己阅读的好书拍成照片贴出来,推荐给其他同学;如:心语心愿:写出自己再读诗读词读文章时的感受等等。让教室的墙面和版面变成会说话的知识海洋。

【注意事项】: 为了有效开展特色班级建设,有以下需要注意:

1、校级领导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学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传递文化的场所,在知识快速更新、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立学习型学校是国家富强、民族兴盛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学校里的每位成员尤其是校领导更应该成为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习的内容、体会与大家共享和交流,起到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2、指导团队学习,构建学习网络。让每一位老师和同学自己首先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体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而带领和组织全体学生去读书。

3、改善思维品质,发展共同愿景。购买和收集目录中纸质和电子教育书籍供教师借阅、拷贝和阅读,举办了读书交流报告会,在同学中形成比学习、谈读书的风气,为书香校园建设营造了氛围、创造了条件。

2.1《影响价格的因素》说课稿 篇6

《影响价格的因素》承接前面“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后面是“价格变动的影响”,它在整个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经济生活》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㈡教学目标及依据: ⒈知识目标

⑴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⑵理解: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⑶运用: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列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⒉能力目标

⑴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⑵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

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意识,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依据课程标准:归纳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认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评价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㈢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理论基础单薄,较难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但受教师的导向影响,比较敢于发言,利于在课堂上生成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基于上述理由,既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肯定其点滴进步,激发其参与教学的热情和兴趣,又要引导其很好的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论的成果,学会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运用。引导学生把握教材主线: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及本人的教学特色,我主要采取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因此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典例分析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由前面学过的知识(商品和货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本节课整体框架(板书设计)和学生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实例设置情境(泉州龙眼热销京城)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㈡讲授新课 ⒈供求影响价格

教材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知识点: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竞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处理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

⒉价值决定价格

这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有一个较深刻的印象,以便于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⑴商品的价值量

通过比较西瓜与其他商品(手机等)设问:不同的商品为什么价值不同?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知识归纳结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这个问题比较抽象,主要分析两个方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及意义。重点放在“意义”,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得出结论: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其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⑶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商品

价值量 单位时间生产商品数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这是节课的难点,通过列表,对比这几个知识点的关系,从而得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再结合图片进行说明,借助两道习题进行巩固,以突破难点。知识点: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场里各种商品的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⒊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新课标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有所弱化,对其讲解主要是通过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回顾,对等价交换的解释,来阐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再利用价格波动线,结合“泉州龙眼热销京城”的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㈢课堂小结

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但价格最终由价值来决定,也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创造最大的价值量就要尽可能的提高劳动生产

率。

2.1感受文化影响 篇7

《感受文化影响》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汤阴一中的周艳梅。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感受文化影响》。我准备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说一下我对这一课时的理解和把握。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题是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内容。是继第一课从社会角度来看文化后,又从个体角度来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课的讲授既运用巩固了上节课所学知识,又为接下来的《文化塑造人生》奠定了基础,所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第一单元的重点,又是高考的考点。

2.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及确定依据:

以《课程标准》和新课改要求为依据,结合教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理解记忆文化对人产生影响的表现以及特点。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具体的文化现象概括出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内容及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丰富的文化生活材料入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归纳、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心”感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从而树立对待文化影响的正确态度,激发学生热爱优秀文化的情感,并由此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以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教学难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二、说学情

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于各种文化现象也有所感受和体验,所以具备学习本课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学生通过第一课从社会角度对文化进行了解后,在本课的学习中能够结合自身体验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探究学习。

三、说教法及确立依据

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进行教学。鉴于本课特点,对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搜集大量学生熟悉古今中外的图片资料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案例教学法: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分析印证教材的观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接受。创设问题案例时注意搜集他们熟悉的场景,让学生就自己熟悉的问题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启发诱导法:在讲授本课重点“文化影响的第二个特点”时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集体讨论法:在讲到本课难点“文化影响的第一个特点”时,教师先举例提出问题,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5、教师讲授法:在讲到本课难点“文化影响的第一个特点”时,由于理论性较强,还需要教师用严谨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吃透理论知识点

四、说学法及确立依据 依据:俗话说:“授予鱼不如授之于渔,教是为了不教”根据新课标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应把课本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并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此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有:

1、阅读教材法 针对比较浅显或不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针对性地阅读教材,并从中找到准确答案。通过学生对教材、教学课件、实际案例等内容的学习与探究,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

2、合作探究法

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在探究过程中推行“兵教兵”的方法,即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去带能力差的学生,即补差又培优,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提高。这样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即解决问题,又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3、分析归纳法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听教师讲,另一方面是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将自己的理解反馈给教师,使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总结反思法

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总体理解,并能对知识举一反三,增强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当堂练习、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1、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2005年春节晚会《千手观音》的一段精彩视频(利用视频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提出问题,这一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属于文化范畴吗?大家看后又有什么感受?既温故又知新。学生:属于文化范畴,看后震撼、激动、流泪。教师: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处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都感受着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比如安阳的让学生说(殷墟文化、周易文化、岳文化)还有我们居住的小区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寝室文化、班级文化、食堂文化、企业文化、等。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感受古今中外不同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分析这些文化对我们影响是如何实现的;及影响的表现和影响的特点。

2、新课教学:(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关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图片及文字说明、展示关于中西方庆祝节日文化活动的图片(如中国人闹春节、西方人迎圣诞)等同时让学生举类似的例子。多媒体展示问题:这些事例告诉我们文化影响的来源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一:文化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下面涉及到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但不是难点。所以我对这个问题的整体思路是:多媒体展示两种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举类似的事例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二:文化影响的表现。

情境一:通过展示古今中外以及不同民族不同交往方式的图片及文字(清代见面打躬作揖,现代见面握手微笑;欧美见面拥抱亲吻;泰国见面行“合十礼”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再加入课文“元妃省亲”的故事进行讨论总结得出文化影响的第一个表现: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情境二:通过展示“毛泽东和孙中山在探索民主革命的不同点(从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做等方面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和“面对断臂的爱神维纳斯的雕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来讨论、引导、总结,得出文化影响的第二个表现: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注意喔:思维方式与认识、实践活动的关系:思维方式是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并且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看过文化影响的表现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文化对我们影响的特点:文化对我们影响的特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路是:举例、诱导、直接讲授、与学生探究、讨论相结合。首先多媒体展示耳熟能详——“孟母三迁” 的故事(图片及说明)。通过分析在三迁中出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这一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说明了文化对我们影响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文化影响的第一个特点——潜移默化:为了加深对这个特点的理解我再让学生查词典潜移默化是什么意思?潜移默化中“潜”是暗中的,不见形迹的即无形的。默:没有声音、不说话即默默地,所以可以得出潜移默化的第一个理解即: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即无形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同时让学生用一句诗、词来表示对潜移默化的理解(“不知不觉的”“润物细无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再设问(多媒体展示):有的同学就想了:既然我们都处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文化又都在默默的影响着我们,所以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人一定能自觉高尚起来?学生:不一定,理由: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但也不等于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我们周围有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也有消极萎靡的腐朽文化,所以我们要接受健康向上 的文化影响,而这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只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最后让学生思考再结合课本学生登上泰山所发感慨来进一步学习。这样,既不抛弃课文资源,也增添了课外资源。多媒体展示【唐】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乡音无改?最后,学生思考总结归纳:说明经年累月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从而得出文化影响的第二个特点——深远持久。利用课本第16页最下面方框的探究:华盛顿唐人街华裔们在建筑文化、生活方式和习俗方面仍然表现出我们民族文化的影响进一步理解文化对我们影响的第二个特点—持久深远(也可举我自身的事例,老家商丘来到汤阴8年了,生活中仍然说一口商丘话。学生举例还有海外游子听到一些爱国歌曲都很激动等等)从而得出深远持久的第一点理解

(1)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最后通过学生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让学生感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并且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因此我们要树立培养自己正确的三观的意识。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旦形成就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随着生活阅历的变化,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的“三观”会发生变化。)总之“潜移默化”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深远持久”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上说的。3.课堂总结:

首先启动学生思维,教会学生把握知识主线,建构知识体系,先由学生进行总结,然后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4、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并且应该如何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设计这个作业的意图是既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又让学生回归生活,如何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

5、板书设计

遵循板书设计的实用性、直观性的原则,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我采用结构式板书,这样设计比较直观、系统,以便于学生能够系统把握和理解知识。

6、当堂练习:

1、读一本好书,我们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读一本坏书,我们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误导、使自己的思想偏离正确的轨道。这体现出文化对人的影响体现在()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C立竿见影的特点D独立性特点

2、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哪一特点?()A.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对人精神愉悦的影响 D.文化对人健康向上的影响

六、说教学反思

上一篇:广播站串词下一篇:一个小学教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