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化(推荐8篇)
一、序曲
上课铃声过后,我打开多媒体,屏幕上映出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高亢热烈、韵味醇厚的京腔歌曲《故乡是北京》在京韵大鼓的伴奏下袅袅而起。
(多媒体最大的作用是渲染氛围,创设情境,能弥补传统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之不足。)
学生马上进入了情境,听得如痴如醉。
我恰到好处地按下鼠标,音乐戛然而止。
“看大家的表情,都被这画面和歌曲深深地吸引住了。感觉怎么样?”我微笑着问学生。
“太美了!”“太好听了!”还有人打趣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引得哄堂大笑。
“知道这是哪里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北京!”
我顺势导入:“对,北京。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文化绵绵的魅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位文化老人写的京味小品文《胡同文化》。”我边说边在胡同背景图上即时打上字幕“胡同文化”。(不以事先做好的示人,以增强现场感,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互动、随机。)
然后问学生:“这位老人是谁呢?”
“汪曾祺。”
“对,是汪曾祺老先生。”我点击鼠标,屏幕上亮出了汪曾祺和蔼的笑脸及其简介。
“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加上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别有京味儿。他主张‘文化休息’,认为读小品文是悠闲的,可以得到有文化气息的健康的休息。因此,我们这节课也好好地体现一下‘快乐语文’。米卢不是有‘快乐足球’吗?我们也该有‘快乐语文’,在快乐中增长见识,体验情感,品味语言。怎么样?”
学生兴趣倍增:“好!”
我高声道:“那就让我们走进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二、增长见识
1.揭题切入。
切入课文的方式很多,此处采用“揭题法”——从揭示标题“胡同文化”的内涵入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快速找到“文眼”,提取精要。同时,从“文眼”所在的第5段切入,也使讲课顺序有了变化。
我点击鼠标,屏幕上再次出现“胡同文化”主页。
“各位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引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
学生在课前就对课文进行了预习,所以很容易读出了第5段中的句子:“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对。反过来说,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话到此处,我又把学生往定语“胡同”二字上引:“那作者为什么用‘胡同’做定语,而不用诸如‘草原’‘水乡’之类的定语呢?请再引用本段的话回答。”
学生马上齐读起来:“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于是自然地转到了第1~4段的内容:胡同。本文的文脉是先“胡同”,而后“文化”。
2.胡同。
本文所在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为了落实这八个字,我这样问学生:“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北京胡同的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引用1~4段中的关键句回答。”
“第1段——”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所以北京人的什么意识很强?”
“方位意识很强。”
“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怎么说?”
“你往南边去一点。”学生齐读后忍不住笑起来。
“要是我们睡觉遇上这类事,会怎么说?”
“往里面靠一点。”“移过去一点。”
看他们比较出来了,我于是笑道:“看来我们的语言模糊多了,方位意识差多了。”虽然没有通读串讲,只找了段中的一句话展开,可我发现效果倒很好。
我又往下问:“第2段呢?”
学生回答:“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我接过话题:“对,都很有来源。下面播放几张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中的照片,请同学随口说说胡同名。”
学生边看照片,边用文中的胡同名称抢说着,气氛活跃。这样既避免了照读原文的呆板,也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
“第3段——”
这时学生参差不齐了:“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我笑着追问:“到底是哪一句?”
学生迷惑了:“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对,都是,可又都不是。现成的两句话都不全面,必须用自己的话将这两个意思同时归纳进去,该怎么表达?”
学生马上恍然:“胡同的大小和数量。”
我趁机向他们传授方法:“所以在‘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凭借文中的有关语句,另一种则要自行组织语言。”
“第4段呢?”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对。这段很明确,不会有异议。”
3.胡同文化。
顺着文脉,“胡同”之后,就是本文的重点内容“胡同文化”了。我是这样过渡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胡同文化。让我们看看北京人的胡同文化是什么样的。”
先让他们快速阅读,提取精要,找出体现胡同文化内涵的关键句。学生反应迅速:“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北京人易于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然后我让他们自由发言:“这些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自由发言,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
高中生已进入了“思想期”,因此语文课需要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理解,说出他们的思想,解放他们的心灵和智慧,让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尽情地得到释放。
果然,学生发言踊跃,思想的火花不断迸发出来——
学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封闭性。我们国家的封建社会太长了,一直处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身为五百年古都的北京就是其中的代表。封闭的思想必然带来观念上的保守与落后,我们现在虽然“入世”了,国门打开了,不再闭关锁国了,但我们的思想观念还是很封闭的,所以要跟上世界步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想观念问题。
我表示欣赏:“说得够深刻。”
学生2:我印象最深的是“处街坊”这一节。他们表面上是有来有往,礼尚往来,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可见他们的来往仅仅是一种礼节上的应酬,他们的内心还是封闭的。
我不禁称赞道:“你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生3: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这挺让我感到意外。我故作惊讶:“为什么?”
“毕竟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呀!”
我继续引入:“是呀,太矛盾了。可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你能解释吗?”
“还不能。”
我给他留下余地:“你不妨再思考思考。”
这时,另一学生抢着回答:“我想出来了!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首都——不对,古代应该称京城。”
我进一步挑明:“对!生活在皇城根下。”
全班马上接过来:“生活在皇帝的眼皮底下!”
我满意地点头:“越说越清楚了。”
那位学生马上往下接:“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我反过来引:“否则——”
“否则随时都有杀头的危险,所以他们只能忍!”
我水到渠成地朗声道:“所以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一个字——”
学生异口同声:“忍!”
我话题一转:“那我们该怎样评价这个‘忍’呢?”
一个学生回答:“那个时候,‘忍’是他们的生存法则,以‘忍’为上,明哲保身。”“对。”我插话道,“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历史背景、社会原因,所以西方一位哲人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位学生马上抢回话题:“但也正因为明哲保身,敢于站出来者少,所以我们的封建社会缺少活力,政治变革少,社会发展慢。现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活小事上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睦;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而应见义勇为,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正气;对于国家利益,我们更应该有积极的爱国热情,要像海空卫士王伟那样,勇于维护我们国家的尊严,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对。鲁迅留学日本时曾写过这样的感人诗句: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大家马上接下去。
我点头赞许:“这位同学说得不但辩证,而且感人。”然后转移话题:“另外,北京人也有一个极大的优点,你们发现了吗?”
一位学生回答:“北京人易于满足。”
我马上“抓住”他不放:“对。作者有几句非常典型的细节描写,你能念念吗?要念出韵味来,念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来。”
(好的语言需要引导学生品味、涵泳,而且要与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环境的整体感受融为一体,如果照搬“教参”的顺序,在课文内容分析完后才单独分析语言,效果会打折扣。)
可惜这位学生读得平淡无味,念得很快:“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结尾的“嘿”也念成了短促的去声。
同学们笑了起来。
我也笑了:“从同学的笑声中,就可发现问题了。要读出韵味来,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儿来。特别是最后一个字,不能按常规读法念去声,应把这个音拉长,并且把声调往上提。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
大家推荐“朗读家”××同学范读。
这位学生读得抑扬顿挫,京味十足,同学啧啧称赞,体验到了京腔京韵的魅力。
我忍不住夸奖:“不愧是‘人民代表’,不负众望。”然后面向全体:“接下来让我们齐声朗读一遍,读出韵味,读出满足感和得意劲,品味京味儿语言的魅力。
(范读与齐读相结合,让每个人在朗读中领悟内涵,感受魅力,并掌握朗读技巧。)
然后问他们:“品味出京味儿语言的魅力了吗?”
“有点儿。”
“那我就让各位再‘多点儿’。请齐读屏幕上的话。”
我打出屏幕上的话:“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学生边读边笑,读完后大笑。
“笑什么呢?笑它好还是不好?”
“不好!”
“怎么个不好?”
“呆板,单调。”“不活泼,没有生活气息。”“也不风趣。”
我笑着说:“被你们批评得一无是处了。不过这么一比较,京味儿语言的魅力就品味出来了。还只是一点儿吗?”
有学生拉起了长音:“多乎哉,很多也!”
也有学生忍不住赞叹:“汪老先生真神!”
我接过话题:“对。汪老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他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感情。让我们也带着感情,带着对胡同文化内涵的理解,认真朗读一下这些段落。方式是:以小组(6人)为单位,每人选一段自己较满意的读给小组成员听,然后互相评点。”
教室里顿时书声琅琅,气氛活泼。
然后,我把他们引向课文的结尾部分:“作者对北京胡同、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哪几段?”
学生非常明确:“最后三段。”
“没错。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文章的最后三段。”
这样就从“增长见识”板块转到了“体验感情”部分。
三、体验感情
先让学生齐读第13段,尽可能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读出韵味来。
学生读得比较深沉,基本上读出了作者的感情。我又请他们把最后几个短语再齐读一遍,细细品味其中的感情。
学生:“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这次比上一回低沉。)
我积极肯定:“这次读得更到位些。”然后抓住语言特点往下问:“这几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和前面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一节是同样的语言风格吗?”
学生马上回答:“不是。前面是北京市民的口头语言,这里却是典雅的书面语言。”“对。这是书卷气很浓的语言。如果将它们换成和前面一样的口语,可以怎么换?效果如何?试试看。”
学生在座位上七嘴八舌地说起来,然后我让几位同学起来说。
学生1:“那种衰落的样子,那还有什么说的。”
我大加肯定:“京味到家了!”
学生2:“那荒凉的景象,真没得说。”
我褒贬兼用:“好是好。但与上句没啥区别。而且似乎还有点高兴的成分呢!”
学生3:“那片衰败,确实很惨。”
我马上表态:“是口语,但没有京味。”
学生:……
我就此打住:“没关系,上面同学讲的两句话已经可以供我们比较了,看看他们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学生1:口语放在这里一点表现力都没有了。
学生2:没有意蕴,没有回味。
学生3:更没有形象,无法让人联想开去。
我顺势点评:“是的。而作者连用四个书面短语,生动形象,而且意蕴悠长,感伤惆怅之情扑面而来。”再深入一步:“学了汪曾祺先生两处不同的语言风格后,有什么启发或感受?请随便说说。”
学生纷纷发言:“什么地方用什么语言,要根据语言环境来定。”“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掌握多样化的语言。”“语言要雅俗兼有,能雅能俗。”
“说得很好。汪曾祺老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语言范例,使我们受益匪浅。”然后把学生引向下一段(第14段):“面对如此衰败没落的景象,作者在下一段用了哪些词语表达他的心情?”
学生马上作出反应:“‘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我深入一步:“这三个词加在一起,是不是说明汪曾祺老先生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遗老,一个抱残守缺的保守派?”
学生不知怎么回答才好。我让他们齐读本段的下一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再介绍汪曾祺在另一篇文章《日子就这么过来了》中的话:“过去的终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无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我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 因为任教学科的原因, 我更加仔细观察、详尽记录了一位在美国教汉语的教师——刘斌老师 (美籍华人) 个性化的家园。
还未进刘老师的教室, 也不用看写着“Bin Liu”的门牌, 单是教室外面走廊墙壁上张贴的42张学生绘制的龙凤图案作品, 以及书写并不算很美观的“龙”“凤”的汉字, 就告诉你这是学习汉语的地方了。况且, 教室正对的墙壁上还有一幅1.5米见方的作品, 上面是“德馨若兰”的隶书字幅和中国宋代宋太祖赵匡胤的画像。教室的木门上, 张贴着中、英文的“刘老师欢迎你”。还未进教室, 你就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汉语氛围和授课老师的热情了。
走进教室, 会让你忘记这是在美国, 这是在康州。因为这是一个汉语的世界。我们就只看看教室的四面墙壁吧!
前面的墙壁上精彩纷呈。墙壁中间是一个长2米、宽1.5米的白板和约1.5米见方的投影仪屏幕, 这是上课时师生书写和展示的园地。
白板和投影仪屏幕的左右各有上面有一张“福”字剪纸, 一幅钟馗画像, 一个画着中国山水画的圆形扇面;以两首唐诗为内容的钢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各一。右边的板子上面有三幅剪纸:一幅是年年有鱼, 一幅是喜鹊, 第三幅的内容是一个小孩和一只大公鸡;还有一幅国画, 画的是一只老虎;还有一柄圆扇, 上画中国古代侍女;钢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又各一。
这两块板子的外侧还各有点缀, 一端是一幅版画, 内容是三只熊猫;还有一幅书法作品。另一端是一幅国画, 内容是伯乐相马。这就是前面墙壁上的主体内容。
另外, 在所有这些内容的上面排列着12页中英文对译的纸张, 内容是:“我懂了”“我不懂”“你懂不懂”“我知道”“我不知道”“我有一个问题”“我要去洗手间”“中文怎么说”“请你再说一次”“谢谢”“不用谢”等。
后面的墙壁上简洁明快。后面墙壁的中间是紧挨着的三块1.5米见方的白板, 这也是上课时师生板书用的;白板的上方是一条中国书法的横幅, 行草字体, 内容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白板的一旁是幅中国地图。
左面的墙壁上蕴含着汉文化的传统。左面的墙壁上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着三排长长的书架, 下面两层摆满了书籍或教师印制的材料;而上面的一层则摆着一把半径70厘米的纸扇, 纸扇上面是一幅中国画, 画的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还摆着三个中国式的拨浪鼓和一个地球仪。更有趣的是竟然还有两个泥塑作品——弥勒佛和姜太公钓鱼。
右面的墙壁上凸显着汉文化的特色。右面的墙壁上有两个窗户。除了这两个窗户外, 从前到后还依次悬挂着六幅中国山水画, 四幅学生的绘画作品, 还悬挂了一个“凤凰”风筝。其实, 这两个窗户的玻璃上也不寂寞, 也点缀着几个“福”字剪纸和老虎的贴画。
或许我的描述不够条理, 你可能感觉有些杂乱;或许我的语言不够生动, 本来生机盎然的教室显得有些堆砌之感。但是, 请您相信, 这就是我尽我所能观察、记录的一间普普通通的美国学校里的教室。我所参观的两所学校的每间教室都是这样的个性化的家园:精彩纷呈而又异曲同工。每间教室里的张贴、摆放、组合等各不相同, 但都蕴含着浓浓的学科特点, 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还体现着每位教师的工作特点, 甚至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进入到这样的教室里, 真的就是进入了这个学科的海洋, 进入到了这个教师的世界, 也融入了一个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场”。
再看看我们的教室文化。前后各有两块黑板, 用于师生的学习和板书。前面黑板的上方一般是班训, 后面黑板的上方一般是荣誉展览——这个班级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的奖状。在左右两面墙上的栏目和内容也相对固定和集中。一面墙上一般是《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另一面墙上一般是一个“学习园地”栏目, 专栏里经常张贴一些手抄报之类的学生作品, 也算是我们教室里最生动活泼的布置了。有些教室里也还在适当位置悬挂一些条幅或张贴一些标语, 其内容大多是励志、惜时、勤奋、加强修养等。
或许很多人对我的这番比较不满意。我也知道这样强拉硬拽有些牵强。因为, 按照我们现在的分类和称谓, 我描述的美国康州刘老师的教室是一间教学班的教室, 而描述的国内的教室是一间行政班的教室。但是, 我在国内所见到的实施走班制的教学班也很难有刘老师那间教室那样生动、丰富。以至于感觉“走班”就纯粹是地点的转换, 没有学科氛围的转换, 没有学科文化的建设, 更没有教师个性的体现, 也就无法吸引学生。
京瓷公司是稻盛和夫先生与7名合作伙伴于1959年4月以注册资金300万日元、28名员工为起点创立的。40年后,销售额超过1兆日元,在《商业周刊》发布的2002年“全球1000家市值最高公司排行榜”中名列第272位;其旗下的KDDI公司从弱小的资本起步迅速成长为日本第二大通讯公司,在2002年“全球1000家市值最高公司排行榜”中名列第278位。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多次引述稻盛和夫的话,并用京瓷公司的成功做法来阐述经营理念的重要性。这次有幸参观京瓷经营研究所,清楚地感受到了京瓷公司在稻盛正确的经营理念引导下同心同德、逾越困难、创造奇迹的过程。
京瓷经营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而其所在的建筑物却是1972年建成的。京瓷公司总部在此办公达26年之久,直到1998年京瓷公司新办公大楼建成,总部才从这里迁出。刚刚成立的京瓷京都研修中心也设在该研究所内。参观京瓷经营研究所时,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场所当算"稻盛和夫的历程和京瓷哲学"展示馆了。
进入展示馆之前,要经过一个别致的半圆形小厅,小厅的半圆形墙面上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图片,展现出稻盛和夫故乡鹿儿岛的风采。看到图片中火山喷冒出的熊熊烟雾,顿觉一股强大的力量扑面而来,使人感悟到稻盛勇于向困难挑战的气魄。小厅中央有一个深色的大理石半圆柱,约1米高,显得既庄严又凝重,稍有倾斜的顶面上刻有稻盛和夫题写的“爱、真诚、和谐”几个金色大字。据介绍,这几个字代表了稻盛一贯的思想。他一直认为,不论是人生还是工作,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便是一颗洋溢着爱、真诚、和谐的心。“爱”是指为他人的幸福而感到欣慰,"真诚"是指时时为他人着想,“和谐”是希望周围的人同样幸福。
进入展示馆,迎面看到的是“你有你的philosophy(哲学)!”这是日本第一物产(后来的三井物产)的吉田源三对稻盛说过的一句话。当时,稻盛任职松风工业特瓷课。吉田来到松风工业后,很快就发现,整个公司中只有特瓷课的业务蒸蒸日上,也只有在特瓷课的工作现场才能看见工作热情。一天,吉田约稻盛进行详谈。对吉田的每个提问,稻盛总是满怀诚意地畅谈自己的看法,话题涉及重振公司的方针策略、激励员工的方法以及应该怎样调兵遣将等等。吉田感到十分惊讶,便脱口说出“你有你的philosophy!”“philosophy”是什么意思?稻盛并不怎么清楚,但是这个词却令他感到新奇,因而深深地铭记在心头。此后,稻盛就注重以自己的经营实践为基础,不断地从中提炼出经营理念,最后归结为一套明确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结晶就是“京瓷哲学”,它总结了稻盛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后来,“京瓷哲学”写在了员工手册上,成为每个京瓷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展示馆入口处的右侧,以“一定要喜欢你的工作”为标题展示着稻盛在松风工业工作期间的情况。据研修中心负责人近原秀明先生介绍,稻盛大学毕业进入松风工业公司时,公司的状况很糟,一起进来的同事一个个辞职走了,稻盛也无心久留,就跟一个伙伴去考自卫队的干部学校,结果两人都被录取了。但是,稻盛的兄长坚决反对他这样做,对他说:“要是这样就辞职的话,到哪儿都一样。”这句话给稻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他不再满腹牢骚,而是埋头于工作,最终使得他所在的特瓷课在公司整体恶化时一花独秀。“一定要喜欢你的工作”,就是稻盛这段经历的体会。
接着就进入到京瓷公司发展史的展示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以‘作为人怎样做是正确的’为判断基准”这句话。据介绍,这句话就是京瓷哲学的原点。随后,分别以“用信念来经营”、“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成为旋涡的中心”、“用乐观去构思,用悲观去计划,再用乐观去实行”、“以未来进行式对待能力”、“销售额做到最大,经费减到最小”、“认清潜在意识持之以恒地追求理想”、“知足”、“经常做创造性的工作”、“共生”、“利己和利他”、“做无愧于社会期望的企业”等经营理念为标题,按照时间顺序把稻盛的人生及思想历程、京瓷的经营历史和哲学交织在一起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一句句精简的理念,无不凝结着稻盛的心血和智慧。自京瓷创建之后,每当遇到技术或经营方面的难题,稻盛总是把想到的解决方法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把这些随手记下的备忘录一遍遍读过之后,稻盛便有意识地归结、还原到吉田所说的“philosophy”层次。通过这样不断地总结、提升,稻盛心中的哲学逐渐成熟起来。
在研究所的二楼设有一个“哲学剧场”,里面六七米长的书架上摆满稻盛谈话的录像带和光盘,还有一台电脑供人们查阅资料时使用。在两个类似剧院的隔间里,各有一台多媒体电脑,可供多人同时观看。来这里研修的员工,还可以把自己的人生或经营问题输入电脑,电脑就会立即把稻盛涉及该问题的谈话播放出来,以供员工参考。二楼还有一个阅览室,那里不仅藏有稻盛的著作,还收藏了稻盛喜欢阅读的各种书籍,其中有许多是有关松下幸之助的书。据介绍,稻盛最尊敬的企业家就是松下幸之助。
在“京都奖”展区,陈列着自1985年“京都奖”颁发以来所有获奖人的简历、照片和主要贡献。“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作贡献”是京瓷公司的经营理念。京瓷公司认为,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还不是企业的唯一姿态,支援文化、艺术、体育等一切有意义的活动也是企业引以为荣的使命。设立“京都奖”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京都奖”由稻盛财团出资,每年颁奖一次,奖励全球在尖端技术、基础科学、思想艺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经营哲学只有被员工理解和接受,才能形成文化。我一直想知道京瓷公司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参观结束之后,我就这个问题咨询了京瓷宣传部的美希子小姐。她告诉我,京瓷公司早就有每天举行晨会的习惯,每个员工都有一册《京瓷哲学手册》,在晨会上员工要读《手册》,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另外,公司经常举办学习会,由社长等一些高层管理干部讲授。公司还倡导员工每天打开《手册》自觉学习,并有效地运用到本职工作中去。
在京瓷公司,小到员工的名片,大到总部大楼,无不受京瓷哲学的浸染。一次,与京瓷公司副总经理梅村正广先生交换名片,我注意到他的名片右上方印有一行英文字:“THE NEW VALUE FRONTIER”(创造新价值),顿时有一种新鲜感——因为以前我所收到的京瓷公司人员的名片,是没有这行英文的。这次来这里参观,我发现交换来的十多张名片上也都印有这行英文,就问近原秀明先生这是为什么。他告诉我:在名片上印这行字是从今年开始的,它是公司提出的新口号。京瓷公司为了顺应环境的变化,正在朝着“创造型企业”发展。我想,这句口号其实就是他们一直秉承的“经常做创造性的工作”这一经营理念在新时代的一种新提法。联想到“京瓷精密陶瓷历史博物馆”里数不胜数的产品,我深深体会到,这行英文决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会计094服务企业实践队活动系列报道
——梁常琨
7月5日,会计金融学院会计094服务企业实践队抵达上海木石装饰有限公司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刚进入企业的大门,队员们便感受到公司员工的热情欢迎,大家没有太多繁琐的客套话,仅用了几句“欢迎”足以让我们这些第一次走近企业的大学生感十分的温暖,木石人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丢下走进的工作,继续着自己的忙碌,我们则由公司的经理陪同进行我们的第一步工作——参观木石。在为时不久的参观中,我们由经理的讲述慢慢的了解了上海木石装饰有限公司,了解了这个企业能够生存下来要经过的努力,也看到了木石人对待工作的积极态度以及木石人团队的智慧。从木石人的身上我们深深被感动了,我们决心在为期一周的实践中好好的服务木石,见证木石的企业文化。
本次实践活动队主要是出于在金融危机下企业生存困难,探索学习企业赖以生存的企业文化,以及用我们的热情服务企业,体现大学生关注企业,关注就业,服务社会的目的。就关注企业而言,企业是社会发展的桥梁,它的发展是带动就业的保障,而企业有坚实的基础,则是就业者工作稳定的保障。走进企业,走近企业文化,关注企业发展对于我们即将走上就业岗位的大学生更是有着很重大的意义的。通过第一天的参观,“服务实践”队的成员发现在木石,每个人都在认真的工作,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他们有着同样的工作热情,他们热情,他们认真,他们积极,他们用自己的工作方式谱写了属于木石的企业文化,属于木石自己的发展活力。木石的企业文好比土壤,在这片土壤中,它要培育的是说话办事务实的美德,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诚实态度和法制观念对未来期望的成就感以及对他人的协作精神,我们由理由相信木石公司的明天会更美好而灿烂的。
本次活动的另一个目的是增进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关注社会,关
许洁
园林技术09-
1苏州建设“三区三城”
苏州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大拐点,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在新一轮的产业大洗牌中,不转则退,慢转也是退。全市上下要继续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自觉把发展创新型经济放到苏州发展大局的战略位置,形成早转早主动,早转早得益,快转多得益的共识。全市要将建设“三区三城”作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总定位、总方向,作为转型升级的切入口、落脚点,全力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抢占发展制高点,致力增创新的竞争优势。
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成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在“第二个率先”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感受苏州
喜欢“苏州”这两个字!
一眼看见了就喜欢。
我想成为一个新苏州人,自然对苏州是格外的关注。
对苏州的了解也仅仅是从一年前开始的,时间不长,却日益喜欢它,以至于老爸老妈到现在还偶尔会问我是因为什么选择在苏州读书!苏州是一个与上海比更文质彬彬、与杭州比更平易近人的城市。
苏州,养眼;苏州,更养心!
在苏州的古城区里,你可以真实地感受洗尽铅华的白墙青瓦和婉约的小桥流水人家!而这些,是岁月留给我们最真实、最珍贵的遗产!这种遗产不用买单而能让你尽情享受到那从容不迫的生命状态!
杭州是真山真水,苏州是假山假水,真假之间,虚实之间,都凝聚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千岩万壑,清流碧潭,怪石垒叠,佳木满园,似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园林以浓墨重彩写意出天堂神韵,从此,这儿成了人们魂牵梦绕的向往。
还有那不得不提的园区。如果说苏州古城区的元素是小桥、流水、意境,那么园区的元素就是高楼、广场、时尚!密织的高架桥,如梭的车子,鳞比的摩天楼,烟灰色的天空。回头是历史,向前是现代。只有苏州,这个谜一样的城市,把历史与国际融合的这么美好!
我,生活在这个美好的城市,向往有一份喜欢的工作,有一个温馨的家。
园林楹联
一·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沧浪亭
二·荷溆傍山浴鸥,石桥浮水乳鱼。三·鹤发初生千万寿,庭松应长子孙枝。
四·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五·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古人。
六·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七·梦里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
八·春归花不落,风静月长明。
九·竹月漫当局,松风如在。
——艺圃
——留园
——拙政园
——狮子林
——网师园
——虎丘
——曲园
——怡园 十·风景自清嘉,有画舫“补秋”,奇峰环秀;园林占优胜,看寒
寒泉“飞雪”,高阁涵云。
一·瑶华境界(沧浪亭)三·燕誉堂(狮子林)
五·闻木樨香轩(留园)七·问泉(环秀山庄)
九·大吴胜壤(虎丘)
——环秀山庄
二·
潭西渔隐(网师园)
四·雪香云蔚(拙政园)
六·枕波双隐(耦园)
八·坡先琴馆(怡园)
十·乐知堂(曲园)
尊敬的各位老师、在座的各位叔叔阿姨以及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下午好!
我叫高伟航,今年十二岁,喜欢吉他和书法。我参加了暑假美国8线洛杉矶的游学,我们团队有14个小伙伴和领队夏老师,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的夏老师既是我们的领队,又是我们的“爸爸和妈妈”,既是我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朋友。我这次去美国有很多感受,亲身感受到美国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别,最大的差别是文化方面的差别,所谓的东西方文化各有千秋。
首先,美国学校没有校门,谁都可以进去参观,没有围墙给人一种轻松感,学校占地面积很大,绿化非常漂亮,绿油油的草坪一下子把人拉近,舒适感倍增,置身于校园犹如人在画中游。学校并不像中国那样,进门就能看到一个大操场,两三个教学楼。在美国教师里桌子大多是圆形的,很多人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如果有问题大家可以相互讨论。
校园除了草坪,排列整齐的树木如同列队的士兵,守候在建筑物的周围,商店和游戏厅也坐落在校园内,这在中国是绝对不能有游戏厅的,即使学校想设置,家长绝对不同意的。下课后学生可以在商店买东西或者去游戏厅。总之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在课堂上不会紧张,见到老师也不会很害怕。
在美国我们上了五天的STEM课程,每天的课程都在轻松愉快的节奏中度过的,老师上课讲的比较清晰,老师始终精神饱满、绘声绘色、情感投入地讲解,在课堂上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老师走到你跟前你能感觉是帮你指导你,而不是指责或者刁难。美国是经济大国,也是文化强国。强在哪里?我想老师对学生的爱护与尊重也算是其中一点吧。老师把课堂氛围营造的很轻松,大家都能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发言和讨论发言的机会。有时课堂中会传出欢声笑,每每下课都会盼望着下一节课,我相信每一节课我们收获的精彩是不一样的。
其次,美国的饮食文化和中国的有很大的差别,最明显的是吃饭使用刀子和叉子,每次盛的食物必须吃完不能浪费,他们的“光盘行动”做的好。在街边的小店吃饭与中国最大的不同是他们会在桌子上放几美分的小费给服务员,意思是认同他们的工作,吃完饭要自己清理好垃圾,最后把垃圾统一放到垃圾桶里,然后把盘子放到规定的地方。我觉得这样做非常好,自己的垃圾自己扔,不让别人给你扔垃圾,不给别人带来麻烦。他们吃饭时很文明,吃饭时听不到说话声,好像大家都侵沉在食物的享受中,我觉得他们的这种做法很有绅士风度。在《论语》中就有:“食不语,寝不言”,而我们做的恰恰相反,现在街边的饭店中只要有人吃饭就如同进入到游乐场或者集市中一样,周围一片嘈杂声,更有甚者边吃边说饭从嘴中喷出。我希望我们能提倡我们的文化“食不语,寝不言”。
第三,在洛杉矶他们的建筑文化和我们中国的城市差别大,我去之前想象中一定是高楼大厦林立,然而去了几乎见不到20层以上的建筑物,虽然都不高,但每一座楼都很精致,看上去美丽自然,并且与周围的建筑物相处很和谐,看的出来设计师是用心了的,但比起建筑我觉得我们中国古代建筑是最好的,比如故宫、颐和园、苏州园林那是最美最独特的。
这次我游学的主要收获:第一感觉美国的家庭都很富有,我住的寄宿家庭房子很大很漂亮还带后院和花园,光车就有好多辆,这在美国不算富有人家。让我们很羡慕呀,美国教育资源丰富宽松,迪士尼乐园是人们游玩的最好场所。新东方游学大巴扎介绍说: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超级大国,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创新等实力领衔全球,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技术水平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通过这次游学我坚定要好好学习英语,梦想有一天到美国去留学,学到更多更强的本领,报效祖国。
本文所要引用的英语反讽实例聚焦于英国情景喜剧《小不列颠》中的一些语段。反讽是这部情景喜剧引人发笑、捧腹大笑、笑中有思、思中有获的绝对“包袱”。《小不列颠》原本是一台广播电台节目, 这台节目就极富喜剧效应, 后被BBC的编导们所青睐, 将之创作情景喜剧, 果然, 这出情景喜剧在播出达到了吸引观众眼球的效果, 剧中的一些经典台词甚至让很多观众作为流行的时髦语言所使用了。这部情景喜剧的主角是马特·卢卡斯 (Matt Lucas) 和大卫·威廉姆斯 (David Walliams) 身兼双职, 两位名演尽显自己高超的演技, 又有编剧的反讽手法相映衬, 夸张地演绎了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极尽搞笑之能事, 将太多的笑料以英式幽默爆料给观众, 实实在在地让人忍俊不止, 也使得该剧拥有了高票房率。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反讽与英式幽默。
何为反讽?
反讽始于古希腊的修辞术语, 可降至释义为:反话、反诘。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可以这样去理解, 即“说与本意相反的事”“言在此而意在彼”, “为责备而褒扬, 或者为褒扬而责备”和“进行嘲笑和戏弄”, 因之其内涵美学意味, 是以美化的修饰了的手法来表情达意。反讽包含了语言的隐含性和艺术性的双重效果, 幽默是反讽艺术效果最显著的特征。
英式幽默是怎样的幽默?
不同的民族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幽默风格, 但幽默绝对是每一个民族都不可或缺的。人们习惯把美式幽默称为“热幽默”, 相对而言, 英式幽默则为“冷幽默”。“幽默离不开国情、民族、时代和审美心理差异的制约。讽刺是英式幽默的最大特点, 也恰恰是反讽造就了英式幽默的“冷”, 使不了解英式幽默的人感到摸不着头脑。这种冷幽默与英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相符合。
其次, 让我们将英国情景喜剧《小不列颠》中的一些具有反讽意味的语段拿来分析:
先看这一例利用反讽制造的幽默气氛。剧中主人公Andy同样善于对另一位剧中主人公Lou使用反讽。如在Lou得知自己的母亲去世的不幸消息后, 非常伤心地告诉Andy他要回家参加葬礼。Andy很惊讶的看着Lou, 说:“你挡着我看电视了”。他们俩流落荒岛后, Lou为了能去找人来救Andy, 决定游过大海, 临走前他依依不舍的对Andy说:“或许我以后再也看不到你了, 我要告诉你, 我爱你”。Andy听后, 还是一脸惊讶, 说:“你挡着我的阳光了”, 使得Lou伤心欲绝。Andy并没有说他对Lou的漠不关心, 但他所言非所指, 反讽话语随手拈来, 伤人于无形。
再看另一例利用反讽制造的幽默气氛:每当国会议员Norman Fry在外边鬼混被警察捉到时, 他就会带领一家大小召开记者招待会来“澄清”事件。而本是一个政府官员做的见不得人的勾当, 在Norman Fry的声明里, 却处处喊冤, 俨然一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姿态。Norman Fry宣读声明的语气像是政府官员在做工作报告, 用词也十分严肃。在宣读声明结束后, Norman Fry要特意与妻子亲吻, 以显示其家庭和睦, 并无出轨现象发生。而他的妻子虽然内心很恼火, 却要压住怒火佯装没事人来配合丈夫。看似和谐的家庭, 体贴负责的丈夫, 一本正经的官员, 背地里做的事却如此肮脏污秽, 强烈的对比辛辣的讽刺了一个虚伪、道貌岸然的官员形象。
英国的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也极为擅长使用反讽手法, 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反讽手法运用得十分有功力。她以反讽手法嘲弄资产阶级的婚姻实质借剧中人物柯林斯先生之口, 来道出对凯瑟琳夫人的评价, 表面意味是在赞扬凯瑟琳夫人的人格很高大, 很值得人钦佩, 但却在字里行间将凯瑟琳夫人的秉性透视出其丑陋渺小的另一个方面, 而这个方面才是凯瑟琳夫人的真实秉性, 尤其是她专横跋扈地干涉女儿的婚姻, 想让女儿找个有钱的门当户对的恋人, 在她的势力心理遭受重创后, 她以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弄虚作假、威吓利诱等手段的利用, 企图拆散女儿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的卷首语就写下了一段非常精彩的反讽语句, 将作品中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的卑劣品行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描摹:“凡有产业的单身汉, 总要娶位太太, 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这里的表面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但真正的含义却是截然相反的:不是有产业的单身汉非得娶一位太太, 而是尚处在单身的女儿想方设法要嫁个有产业的男子不可。
摘要:反讽是语言学中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不同民族的语言应用中, 反讽修辞方法都是不可或缺的, 带来的语言感染力具有生动、形象、幽默、诙谐的特点。在英语中所使用的反讽与汉语应用中的反讽又因民族文化的差异有所不同。本文以英语使用中的反讽实例的分析来感受英美文化特色。
关键词:英语,反讽实例,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D·C米克, 周发祥译.论反讽[M].北京:昆仑出版社, 1992.
[2]罗屿.英式冷幽默, 美式热幽默[J].新世纪周刊, 2009.
给老年人让座?Oh No!
在伦敦旅游的游客看到红色的双层巴士都会很兴奋,因为红色双层巴士与白金汉宫一样,被怀旧的英国民众视为英国的“国宝”。红色是伦敦的标志色,红色双层巴士、红色电话亭以及红色邮筒都是具有象征性的伦敦印记,是伦敦独特的风景。伦敦街道狭窄拥挤,双层巴士的出现则很好地解决了伦敦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伦敦人热爱红色双层巴士,与之相配套的是伦敦实行的“公交优先”政策:城市中的街道无论多狭窄,都设有公交车道,并有极其清晰的道路说明标识。不过一些公交车道允许摩托车和自行车同行。公交车道还设置了视频监视系统,道路标识中也有清晰地向行人、车辆告知提醒的图案。所以在伦敦,无论男女老少,出门乘坐公交车早已成为习惯。为了更好地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我也搭了一次双层巴士,但这一次经历却让我体会到了文化差异。
因为是第一次在伦敦乘坐双层巴士,我担心自己会下错站,于是就没有去二层的车厢,而是坐在了司机后面的位置。这一来是为了随时可以按下车铃,第一时间下车;二来是为了随时观察上车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乘客。巴士平缓地在公交车专用道上行驶,不时因为有乘客按下车铃而停靠路边,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没有推搡,也没有大声喧哗。车上人不算多,有西装笔挺的年轻男士在看书,有带孩子的母亲在给孩子轻声讲故事,有穿着肥大牛仔裤的嘻哈少年随着耳机里的音乐晃着脑袋自我陶醉,还有蓝领工人打扮的印度男人在闭目养神。我正猜想他们各自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这时车到站了,上来一位打扮精致的老奶奶。我目测她的年龄至少有70岁了,但是她周身散发着优雅的气质,一身米色呢子套裙,脖子上系着淡蓝色的丝巾。这位老奶奶拄着深棕色的手杖,慢慢地上了车。她环视一层车厢,发现没有空座位,但并没有任何抱怨的表情,而是自觉地走到前面的扶手处站定、扶好。车缓缓开动,所有人仍然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我当时心想,这要是在国内,售票员肯定早就会扯开嗓子喊:大家少坐一会儿,给老年人让个座吧。在国内的很多城市里,甚至没等售票员开口,就会有年轻人起身让座了。来英国之前,我就听说过英国人的“高冷”,这次真是见识了。但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好青年,我脑补了她因为急刹车而跌倒或因为体力不支而休克的各种可能性,于是我果断站起来走到老人面前,礼貌地建议老人坐到我的位子上。然而,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她竟然一口回绝了我。老太太客气但又保持距离地用标准的英音对我说:“年轻人,你的好意我能理解,但是你不能只凭我的外表就判断我的能力和需求,对吗?我不需要坐下,谢谢你。”我顿时感觉有些尴尬和不知所措:难道我做错了吗?
后来,我与多位不同年龄段的英国朋友聊起这件事,他们的回答也帮助我对英国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说:英国文化尊重人的独立,也就是说,与人打交道时,不论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你都不应对其多加干涉,即使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否则就是对别人的一种侵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所以,在英国,一位90多岁的老人只要意识清醒仍然可以开车上路,不会受到指责或阻止。同样的道理,公交车上的那位老奶奶认为自己有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我被拒绝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如何跟人打招呼?
我曾听一位同学讲起一件让她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她在逛街的时候碰到了一位女老师,于是主动上前跟老师打招呼。这本来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可能她打招呼的方式太“中国”了,让老师觉得很难回答。她问的是:“您吃饭了吗?”老师当时很有礼貌并且很直接地回答:“为什么你想知道我吃没吃饭?这有什么关系吗?”我的这位同学当时就觉得很尴尬,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走,想努力表现一下自己爱学习的态度,于是她又问了老师一个有关作业的问题。老师这次严词拒绝了,对她说:“你在大街上跟我打招呼,这很礼貌,但你这样直接问学术问题就很不专业了,你现在占用的是我的私人时间,我觉得你很不尊重我。而且明明有专门回答问题的时间,为什么不把问题一一列出来带到学校,通过专门的时间解决专门的问题?所以你现在是在耽误我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作业后天就要交了,你现在才来问怎么写是不是有点太晚了?这说明你都没准备好。再见!”我的这位同学仿佛被泼了一盆冰水,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让她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处发泄,只好课间跟大家聊天的时候吐槽一下。
在最早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我们被灌输了这样的观点:英国人在外面如果想跟别人搭讪,只要聊天气就好了,因为英国总是阴雨连绵,所以聊天气既可以吐槽又不会因为说错话而伤害别人。于是有些留学生在跟陌生人聊天时会用有关天气的话题开头,顺便表现一下自己的幽默感,比如会说:“我来英国之前就听说英国一星期只下两次雨,第一次下三天,第二次下四天。”对方如果觉得你还挺有意思的,就会继续和你聊点别的。但是据我观察,英国人多数都比较冷淡,很少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更不要说和陌生人讲话了。在公交车上,英国人要么手拿一本书或者一份报纸认真阅读,要么玩手机或看电脑,很少跟陌生人闲聊。
不过后来我逐渐发现,这与我们打招呼或搭讪的方式也有关。中国人喜欢以“提问”的方式引出对话,问的内容常常涉及隐私,比如“你去哪了?”“你这件衣服很好看,多少钱?”或是“你男朋友是干什么的?”而英国人通常不会主动跟陌生人说话,即便是搭讪,也都是以“中立”的话题开启聊天模式,比如说“昨天的party很有意思,大家都很高兴”或是“今天的风真大,我都快被吹飞了”。
有一次在超市,一个小麦色皮肤的金发帅哥主动跟我说话,我当时很紧张,心想他估计要聊聊今天天气怎么样之类的。但其实他是对我穿的学校空手道社团的队服很感兴趣,在礼貌地跟我咨询过训练的项目和时间之后就走了。我当时还挺沮丧的:竟然没问我的电话号码,更没跟我聊天气!经过那次我也更清楚地了解到,在英国,和不熟的人打招呼或者和陌生人搭讪都不要乱提问题,也不要随意打扰别人,以防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尴尬。
吃桌餐,还是各吃各的?
东西方的饮食本来就有很多差别,而吃饭的方式更是有很大不同。在中国,不管是家庭聚会、朋友聚餐还是工作宴请,更多的时候都是大家坐在一起吃桌餐。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营造了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间,既是大家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人们相互敬酒,根据菜品打趣,或是相互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另外,中国的餐桌还有许多“规矩”,比如座位的安排必须符合老幼尊卑的秩序,每一样菜都应该浅尝即止,不能乱串桌子换位置,不能拿筷子乱搅菜。而在西式的宴会上,食物和酒水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都是陪衬,宴会真正的核心在于人,人们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沟通的目的。鉴于这样的目的,西方流行的是与桌餐不同的自助餐。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在桌子上,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这种方式更便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另外,这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和自我的尊重,因为不必将所有的话都跟一桌人分享。从正式的婚宴到非正式的生日聚会、暖房聚会都是采取这种自助餐的方式,随意、灵活,更不会浪费食物。不过,这种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的方式似乎也缺少了一些聊欢共乐的情调。
很多人会用“好山、好水、好寂寞”来形容留学生活,其实也不尽然,因为留学生们经常组织各种主题的聚会。在英国留学时,我们住的宿舍条件很好,整个宿舍区有11座独栋楼,每栋楼只有四层,每层都有一个大厨房,里面设备齐全,地方也特别宽敞,足够容纳20人聚会。据说学校这样安排是为了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可以有互相认识、彼此了解的机会。每个星期,大家都会在厨房里举办各种主题的聚会,比如睡衣趴、民族服饰趴、动物趴等。起初同一层的外国同学办聚会邀请我参加的时候,我都会因为惧怕与陌生人交流而找各种理由拒绝,但是慢慢地,耐不住寂寞的我逐渐走入他们当中。我发现,西方这种随机的就餐形式更便于人们之间的交流。你可以端着盘子走到你看着顺眼的人身边,聊聊食物如何好吃,聊聊聚会上放的音乐,再聊聊自己系的教授如何如何,这些都是可以打开话匣的好方式。通过参加这些聚会,我有机会认识了同一栋宿舍楼的同学,又通过他们认识了更多同学,甚至认识了其他学校的同学和各个国家的朋友。我不仅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感受到了多元文化带给我的乐趣,还练习了英语口语,更增强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表达能力和自信。
【感受文化】推荐阅读:
2.1感受文化影响06-06
《感受文化的影响》教学反思05-30
陶瓷文化的思考感受09-13
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10-08
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感受11-22
感受《励志人生》06-11
泰安听课感受06-17
上课的感受06-17
中考阅卷感受06-28
清华学习感受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