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导向下新闻学本科“立体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2022-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教育改革的战略需要, 创新创业教育已被众多高校纳入到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尤其针对新闻学专业, 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而实践能力的强弱更是学生毕业后就业时彰显竞争实力的法宝, 在面对传媒领域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人才竞争中, 具备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闻人才更有机会被企业青睐而得到重用, 因此, 作为人才输出的高校, 应该转变实践教学理念, 推行创新型教育方法, 创新教学模式,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新闻人才而贡献力量。

一、“双创”导向内涵与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意义

“双创”, 顾名思义指创新创业, 具体从高校人才培养方面来说, 创新是学生为了适应组织环境变化, 遵循发展规律, 对其全部或局部等方面进行变革, 继而获得组织发展更新的活动。而在新形势下, 高校大学生的创业, 是为了实现自身发展和就业需要, 利用现有资源, 通过自身能力把握创业时机, 达成创业梦想, 实现各种价值的过程。仔细辨析创新和创业的关系, 我们不难发现, 创新本身也具有创业的成分, 其新领域的开拓, 新实践的开展, 实则也是一种创业。可以说, 创新是创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是其根本动力源泉, 创业是创新的形态转化, 创新活动成就创业人才, 创业人才促进创新活动。因而, 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换句话说, 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实质就是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作为目标,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将学生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进而形成创新能力并融入创业实践的过程。

而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建构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 其意义在于, 首先, 是全媒体背景下国家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文化传媒产业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当下, 需要高校为其提供胜任媒体工作的全面人才来促进产业发展;其次, 传媒领域对新闻人才质量提升的迫切期望, 媒体竞争越发激烈, 他们更趋向于选拔上手快、头脑灵活、掌握新媒体实操技术的人才。再次, 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 连年增长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因缺乏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而被拒之门外, 因此, 高校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 重构实践教学体系, 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无论对国家、社会、高校、个人都非常必要。

二、基于创新创业导向下的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模型分析

笔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前文的分析论证, 确定培养具有创新与创业意识、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这需要高校及时转变教学理念,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体系。因而, 课题组首先建构了创新创业导向下的高校新闻学本科整体教学体系模型 (图1) , 力求从全局视角, 对高校教学体系建设情况有个清楚的认识, 也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理清思路, 并作基石参照, 使教与学融为一体。

其次, 为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全面开展, 学校应该坚持这一理念为指核心导理念, 并实现从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的转变, 突破教师授课“一言堂”的陈旧模式, 将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相融合, 将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创业教育结合, 建立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有机联系, 注重学生横纵向、多维度的综合培养, 继而, 课题组又构建了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校新闻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模型 (图2) , 此模型具有三维立体, 四面环绕的特点, 是新形势下有效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立体开放式”教改战略。

两个模型的构建, 共同的目标就是致力于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 力图在多资源、多平台的环境下打造多层次的培养格局, 并将其放在当前的就业市场和经济发展中去考量与检验, 以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横纵向精通, 多维度发展的创新人才。

三、新闻学本科“立体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目高校新闻学本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 本部分在探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经验时主要从纵向度、横向度、多维度等方面进行, 力求立体化的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实现新闻人才的科学、系统、全面培养。

(一) 纵向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

纵向度实践教学贯穿在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 从大一到大四, 通过启蒙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到实战阶段进行层层深入的实践教学, 并按照新闻业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目标培养体系开展的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习、综合实践等实践教学设计。重在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取得。

1.启蒙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发生在大一学年,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激发专业学习兴趣, 为日后的创新创业奠定根基的时期。一部分可以开展《入学教育》、《创新教育》、《实用礼仪》等创新创业常识课程, 另一部分也可进行诸如《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广播电视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认知, 更可以通过一些社团、校园活动等培养大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创业的激情, 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发展阶段。主要贯穿在大二学年, 这个时期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时期, 通过了《新闻采访与写作》、《新媒体导论》等专业课程学习, 以及到媒体参观访学的实践活动, 听取业界、学界精英们的报告讲座, 对行业发展现状有了基础的了解, 紧密结合社会形势, 可以适当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同时, 伴随着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的相关培训。

3.深化阶段。针对大三学年的深化阶段, 可以在教师指导下, 参加各种职业能力考试、创新创业竞赛和创业项目训练计划, 意图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技能, 也可结合课程内容举办摄影比赛、报编作品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微视频制作大赛等。还可以组建项目小组开展科研活动, 或协助教师参与课题调研等研究工作, 深化团队管理建设能力和竞争能力等。

4.实战阶段。如果说前三阶段是筑梦时期, 那么在大四最后一学年就是实现梦想的实战时期。这一阶段是将习得的实践能力转化为创新创业能力的阶段, 主要依靠到校内外实践平台或基地创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展开创业实战等方面来达成。此阶段可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技能以及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一时期最关键, 需要各界力量的积极配合。

(二) 横向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

在横向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我们注重多方向相联通的战略, 在此维度中, 主要包含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方法建设、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四方面。

1.“双创”导向下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与传媒领域的需求, 注重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中, 提升他们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 应建设涵盖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一体多面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纳入新闻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当中, 制订课程标准, 并实施相应的课程管理。例如,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根据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实践创新能力较弱的反馈, 开办了《新闻采编实训》、《网络新闻编辑》、《音视频编辑节目制作》等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强的特色课程, 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新闻采编的制作能力, 注重强化实践环节, 还增加了实训、实践环节的课时。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创新实践》、《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 实施创新创业弹性学制学分, 可以进行学分积累与相应的转换, 根据《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创新创业学分管理规定》, 创新创业学分的修得囊括科研活动、创新创业实践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具体为学生科研项目的主持参与、专利发明、学术论文的公开发表、学科或文体艺类竞赛中的获奖、创新创业性实践计划项目的参与、专业技能等证书、自主创业实践成果等情况都可折抵创新创业学分。另外, 还推行校内外名师结合的战略开展课程和讲座活动, 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 言传身教指导学生, 传授他们就业技能与做人创业的人生哲理。为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 海华学院广泛开展教师带队、学生参与的教科研实践活动, 教师申请获批的每项课题, 均包含学生作为实践研究者, 意图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实践动手能力, 目前, 本专业学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达100余篇, 参与课题立项研究40余人。

2.“双创”导向下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高校在以往的教材建设方面更侧重学科教材的理论性内容撰写与建设, 面向创新创业这一新的教学指导思路, 也应该从全局视角关注实践教材的建设方面, 要结合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学生人数, 组织教师联合编写实践教材或讲义, 将校内广泛开展的创新创业主题活动和校外与企业合作中挖掘到的经验、研究成果、创新思想等纳入到教材撰写中, 并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予以实施。与此同时, 也可以借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创新创业核心课程教材, 力求增强本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开拓创业视野。未来, 海华学院将加大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的力度, 争取在高校广泛开展教材改革的当下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适应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

3.“双创”导向下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建设

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可以让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了能更好适应当前媒体形势发展的需要, 以及整体的教育大环境, 教师要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 拓展教学方法,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多媒体等教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推动了实践教学方法的探索, 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创新实践法等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共进式学习, 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海华学院在《新闻评论》等较有专业特色课程的教学中广泛采用案例分析法, 将新近当下的新闻热点事件引入课堂分析, 并建立相应的案例库供学生课后巩固锻炼。《就业创业指导》这种创业类课程, 学院教师会在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介绍的基础上, 对成功的创业者 (企业名人、大学生) 案例进行分析,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和创业意识, 增强创业的自信心。教师教学中还积极利用“两微一端”等先进技术来指导教学, 通过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建立微博账号和自媒体公众平台, 并负责每日新闻的采写编评转及平台推送与维护, 同时, 将课外遇到的难题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分享, 实现课堂翻转。另外, 也运用创新实践法教学, 在一些理论课程讲授中利用课上前十分钟让学生以多媒体形式新闻播报和互换位置授课等方式, 来调动学生学习趣味性。通过角色扮演, 使学生分组开发创业项目进行模拟演练, 力求培养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双创”导向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能否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创新创业能力新闻人才, 教师水平是关键。很多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都欠缺新闻从业经验和过硬的业务技能, 学院派出身居多, 因而, 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规模与实力, 加大教师在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方面的培训力度。海华学院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双战略来提高教师业务技能, 组建了教法精良的教师队伍, 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给予师资力量上的保障。积极参与辽宁省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交流活动, 四次选拔优秀的新闻教师到辽宁日报、东北新闻网、庄河电视台等机构深造学习。与此同时, 也诚邀业界资深精英作兼职教师, 承担部分教学内容或开展讲座报告, 如新华社大连分社社长傅兴宇先生、网易辽宁总编辑初阳先生、《辽沈晚报》图片编辑查金辉等一系列精英, 他们把握时代脉搏, 统观行业现状, 其真知灼见, 让学生领略到了真实的传媒生态, 拓宽了专业视野, 提升了创新意识和创业就业的实践能力。

(三) 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

在多维广宇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 校内外资源、实习平台与实践基地等的建设与利用, 在联通横纵向维度, 开发“第二课堂”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依托校内资源实施开放式实践教学

新闻学专业积极配合学院相关部门筹划、组建全媒体新闻实验室, 为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也为使学生尽快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处, 培养其创新创业实操能力, 联合校报、广播站、各种社团力量等资源积极打造的大学生新闻中心校内实训基地, 由校新闻宣传骨干和专业教师带队, 为学生在校内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指导, 也是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融合, 辽师海华利用院新闻中心 (广播站、校报和校园网) 平台, 积极吸收各个年级的新闻专业学生参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 构建了新闻学专业校内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到校内媒体从事广播、办报、新媒体运营等工作增强了实战性。自2011年以来, 其中心下设的校报平台《实践天地》累计吸纳和培养了300余名新闻专业学生, 他们广泛投稿, 并亲自操刀选稿、编稿、校对, 报道的新闻稿件达上百篇。

2.面向院校联盟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

新闻学专业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和知识复合结构, 封闭、单一的校园环境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取得, 因此良好的院校联盟合作既能锻炼他们适应社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也能培养他们社会所需的创新创业技能, 因此学院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院校联盟交流, 本学科教师在授课之余也常鼓励学生参加校际间的学科竞赛活动。从2016年开始, 学院连续两年参加了由中国青年报社辽宁记者站主办、沈阳师范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承办的辽宁高校传媒业务技能大赛, 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二等奖1人, 三等奖6人, 最佳创意奖2人, 奖项涉猎文字、摄影、新媒体等部分, 全面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实践技能。

3.开展企业社会合作育人的开放式实践教学

高校要充分建立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往来, 积极扩展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资源, 打造多平台、多层次、多资源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 形成实践教学体系向社会全面开放的格局。目前, 学院新闻学专业与辽宁新浪、网易、沈阳蔚蓝火红传媒有限公司等媒体机构积极合作, 共同建立了新闻实践教学基地。并多次组织学生开展东北电网电视台参观学习、《健康一身轻》《领袖峰会》《交锋》等节目录制的实践教学活动, 在实践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 学院教师也常利用互聘交流、外派学习、能力提升培训等机会, 向业界学界精英求教, 对实践教学的思路、方法及环节设计等方面不断改进完善, 有力促进了学生技能和素质的提高。

4.结合地区与国际区域优势推动开放式实践教学

新闻学专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应充分结合地区与国际区域优势资源,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跨地区的中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以及一些品质较高的学术年会等活动, 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方式。还可以选派优秀的师生到著名高校进修学习, 以及参加跨地区的各类创新创业理论与实务交流活动, 打破闭门教学的陈旧模式, 广泛吸收区域优势资源, 为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活动的立体开放式开展贡献力量。海华学院多名学生, 在指导教师带领下作为主持人参加了省里和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并获批立项, 优秀教师也被学院推荐赴京参加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观指导思想的学习和辽宁省教育厅举办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工作, 师生共进,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此外, 创新创业导向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也离不开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的改革, 而这更应该作为深向度改革的内容, 笔者建议教学、考核与评价应做到三效合一, 把创新创业因素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 制定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在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 海华学院在多次进行教学大纲修订和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过程中, 教学考核方式也相应做了调整。例如将《公共关系》、《新闻摄影》等一些专业相关课程采用以课程项目或新闻作品代替“背书+笔试”的考核方式, 由学生自由组合先行选题, 通过审核后完成一个系列摄影项目、公关策划专题制作。这种教学考核模式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也能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另外, 毕业论文的写作我院依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结合传媒业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实际需要, 以四种毕业论文形式 (理论性、研究型、应用型、创新创业型) 供学生自由选择, 通过学生自身情况与自己擅长的写作形式来进行课题研究, 其中不乏学生优秀的应用型和创新创业型论文被一些企业采纳运用到实践中, 真正实现了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全面培养。

摘要:目前, 创新创业教育已在高等教育领域广泛开展并逐步深入,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与终极战略。在“双创”导向下探索新闻学本科“立体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不仅可以有效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也可以缓解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多维度视角出发, 横纵向结合, 全面规划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实践平台、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实践教学, 力求全方位立体化的给出具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构方案, 切实为创新创业导向下的新闻学人才培养提供有益、有效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双创”,新闻学本科,“立体开放式”,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 孙湘湘.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民办高校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 (2) :86-89.

[2] 谢志远, 刘元禄, 夏春雨等.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 2011 (1) :144-146.

上一篇:关于矿山土地复垦技术与生态重建探讨下一篇:武警反恐怖作战中的法律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