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业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国新闻业(精选8篇)

美国新闻业 篇1

美国智库组织皮尤研究中心报告3日显示,由于消费者日前转向数字媒体,美国新闻媒体收入自2006年以来,重挫约三分之一。皮尤年度调查报告凸显新闻业的巨变。

据报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根据2012年至去年的资料指出,印刷、广播和在线新闻年收益大约下滑至630亿至6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15亿至4040亿元),少于2006年的940亿至950亿美元。

资料显示“广告收入减少,订阅费等读者付费所占比例增加”。根据美国报纸编辑协会(ASNE)数据,2006至2012年间,报社编辑部约裁减17000个全职职位。

报道说,当广告收益减少,新闻业必须减少对广告的依赖。2006年,印刷和数 字广告在与专业新闻采访有关的所有已知收入中占82%。以整体新闻业收入而言,广告收入占69%,报业拿下其中一半的广告收入,然而报业广告收入仍在 2006年至2012年重摔55%。

美国新闻业 篇2

带着这些问题, 《华盛顿邮报》副总裁、前执行主编伦纳德·小唐尼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迈克尔·舒德森受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委托, 联合撰写了一份有关美国新闻媒体的报告《重建美国新闻业》。他们基于数十个采访、拜访全美的新闻组织、吸收有关新闻业未来的大量最新研究以及会议成果, 探讨了转型时期美国新闻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6点建议。该报告于去年年底发表于《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网络版。其中招致最多争议的是建立地方新闻国家基金的建议, 被指责将导致政府干涉新闻报道。

本文将以小唐尼和舒德森的报告为主线, 同时综述美国新闻学界和业界关于新闻业未来形态的探索, 以期能勾勒出美国新闻业的发展趋势。

报纸排队倒闭和商业模式的失效

2009年10月底美国发行量审计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在截至2009年9月30日的半年中, 379家美国日报平均日发行量同比下跌10.6%, 剩下约3040万份。 (1) 此外, 许多报纸都濒临破产或者已经申请破产, 很多美国城市连一城一报都很难维持。

小唐尼和舒德森在报告中将美国报业的衰退归结为以读者注意力换取广告的商业模式的失效, 指出对于新闻报道的支持不可能只有单一的经济模式, 报纸不会再获得支持大规模报道团队的收益或利润, 不论他们采取何种商业模式。

也有学者提出, 所有权从家族转移到华尔街投资者, 报纸开始为收获市场占有率, 削减预算、人员以提高利润, 这使得报纸越来越不是真相的挖掘者和告知人们未知事件的必读物, 因此读者群开始流失。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正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摧枯拉朽之势, 造成了美国报社的大批倒闭。

重建的元素:新的媒介形式和报纸的革新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当报纸的霸权地位正在结束时, 多样性的媒体组织和新闻的不同定义悄然成形。

小唐尼和舒德森在报告中认为, 经过几年的时间跨度, 新的媒介形态正成为重建美国新闻业的重要元素, 如快速增长的数字新秀、雄心勃勃的博客、专业和业余记者交织的独立新闻业实验, 以及新闻组织的合成物。

非营利性独立新闻调查机构。当传统新闻机构大量裁员时, 对民主至关重要的新闻“看门狗”怎么存续?罗瑞·赫恩提出了一个开创性的办法。她辞掉了在《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的资深编辑一职, 创办了“监督者协会”。赫恩正将报纸的新闻调查团队转变为寻求与圣地亚哥不同媒体合作的非营利性独立新闻调查组织。 (2)

实际上, “监督者协会”只是独立新闻调查组织中新近成立的一个。几年来, 技术发展降低了出版业的门槛, 大批新闻从业者失业又为其提供了专业人才, 从中受益的美国非营利性新闻调查机构模型已经初定。它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特征:人员组成———职业与非职业混合, 由传统报纸裁员或自动退出的新闻从业者和学生、自由撰稿人、市民等组合;资金来源———报纸投资、广告、慈善捐款和基金会捐赠;新闻发布渠道———有合作关系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及网络;与传统媒体关系———合作而非对抗, 传统媒体向其输出人员和资金, 回报以共享报道。

对非营利性新闻组织来说, 钱显然是主要挑战, 而且从基金会和其他捐助者处筹钱占用了他们时间和精力的很大部分。

为解决这一问题, 约有20家非营利性新闻机构, 2009年7月在波坎提科召开会议成立了“调查性新闻网络筹划指导委员会”, 以合作筹集资金、应对法律问题、完善后端办公功能、联合网站以及报道计划。

独立性媒体的出现, 是新闻业的一个结构性转变, 使得越来越多的报道从公共领域产出, 而非私人商业媒体。 (3)

博客从个人空间转向营利性新闻组织。小唐尼和舒德森认为, 博客世界和传统媒体不是替代或敌对关系, 它们越来越具有共生性。一些博客在这一过程中变得很有影响, 成为营利性在线新闻组织。如纽约的“谈话要点备忘录”, 它从报纸记者乔舒亚·马歇尔的个人博客发展成有广告支持的数字新闻机构。马歇尔说, 读者告诉他们该关注什么, 但所有信息、故事和来源都会经过专业记者的考证。马歇尔相信市场原则, 并没有接受慈善捐款和基金会赞助, 仅靠广告和读者的小规模捐助维持。

许多受到广泛阅读和信任的独立博客关注一些他们了解并有见识的方面, 如政治经济和商业。他们总是创造新的报道方式。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毕业生凯利·奈克内贾德2008年创建了博客“德黑兰办事处”, 通过这个博客, 伊朗人和其他记者从伊朗内部或散居的伊朗流亡者处撰写文章。今年“德黑兰办事处”与美国公共电视节目“前线”实现合作, 后者向博客提供社论和经济支持。

传统报纸的革新。许多报纸也已经大刀阔斧地自我重建, 他们将印刷和电子的运作方式合并, 创建了许多多媒体新闻机构, 这样不仅节约开支, 也创造了参与性更强的新闻业。

1. 重组:抱团取暖

越来越多的报纸通过与其他报纸、新闻组织以及自己的读者合作来弥补自身新闻报道的缺失。如俄亥俄州8家最大的报纸组建了“俄亥俄新闻组织”, 他们共享政府、商业、体育、艺术和娱乐新闻, 以及多种多样的专题报道、社论和图片, 不过各个报纸仍是独立运作, 并在调查类报道上竞争。

2. 内容革新:重建与公众关系

媒体也已经意识到了和读者的疏远, 如《华盛顿邮报》近期开设的名为“半箱油:沿着衰退之路”的博客。一位摄影记者和一位文字记者走遍美国和华盛顿特区的角落, 记录对美国经济失望的美国人面孔。

读者受邀分享他们的故事, 并建议这两位记者应该去哪儿以及报道些什么。该项目负责人费希尔说, 这既不是公民新闻主义, 也不是超地区实验, 而是一次开放媒体报道进程, 并允许读者帮助他们塑造所消费新闻的尝试。 (4)

3.新营利渠道:在线付费模式的探索

目前从全球来说, 只有少数几家报纸的网站实行付费, 如《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不过, 美国其他一些大报也寻找方法, 至少使一部分网上新闻成为付费的。

报纸的发行人和网络企业正一起讨论各种各样的建议, 包括通过ITUNES来阅读单个新闻, 只要点击鼠标就可实现自愿付费, 签订企业间协议使报纸能从转载其内容的网站分享广告收益。

还有人建议监控网上读者的阅读习惯, 以便新闻机构可以高价向广告主兜售特定的阅读人群。

至此, 本文仅是列举出美国新闻业有限的但显著的几种变化趋势, 还有如Twitter、社区新闻博客、大学新闻系经营的新闻机构等。一个非营利性、去中心化、网络结构的新闻业似乎正在成为可能并不断发展, 但这些初创机构和不断萎缩的报纸都在艰难地探寻生存方式。

报告的6点建议

唐尼和舒德森指出, 他们的建议目的是支持全美所有媒介的独立、原创和可靠的新闻报道, 尤其是本地和问责性报道, 而不是仅依赖报纸。每一个上规模的美国社区都应该有一系列多样性的新闻报道来源。它们应该包含多样化的商业和非营利性新闻组织, 两者之间互相竞争与合作。他们应该使传统的新闻形式适应多媒体的、交互的、实时的数字化传播, 与市民、博主和新闻聚合器共享报道。为支持独立新闻报道源头的多样化, 他们具体建议:

1.美国税务局或国会应明确规定, 致力于报道公共事务的独立新闻机构, 可被视为非营利或低利润的服务公共利益的有限责任公司。同时还应明确批准慈善基金组织对混合型新闻机构进行与节目相关的投资, 以及对营利性新闻机构特定公共新闻报道的投资。非营利性身份有助于使捐款者和广告商确信他们是在支持新闻报道, 而不是在使这个新闻机构利润最大化。可免税也是对捐助者的另一个激励, 而且非营利性机构的税收减免允许过剩收入再次投资到新闻的资源中。然而, 美国税务局和国会必须明确, 哪种新闻机构有资格成为非营利性机构。对新闻机构来说, 一个可接受的选择是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 它是一种混合的法人实体, 由营利性投资和非营利性投资组成以贯彻对社会有用的目的。这一模式将使出于慈善或教育目的而创办企业从经济上将更可行, 因为目前这种企业在吸引商业资本或非商业资本时都存在困难。

2. 慈善家、基金会和社区基金会应该

实质性地增加对于那些坚定的致力于公共事务和问责性报道的新闻机构的支持。受慈善资助的机构是美国社会的核心。慈善事业对教育、科研、文化、宗教、健康和社会服务机构等来说不可或缺。但除了公共广播和电视, 慈善事业对新闻业的支持微乎其微, 因为大多数报纸都是广告支撑的。不过需要强调的是, 基金会在资助新闻业时, 应该将公共事务报道看做公共利益的延续, 而不是一系列他们控制下的具体项目。

3. 公共电台和电视台应大幅改革, 采

取行动, 重组公共广播公司, 在每个社区建立公共站点, 为本地新闻报道提供大量的资源。

4. 公共和私立大学应该成为地方、州

和问责制新闻机构内容的来源, 这是他们教育的一部分。他们应该拥有自己的新闻组织, 为其他非营利性机构和调查性报道机构提供平台, 为活跃的个人报道者提供职位, 在收集和共享新闻资讯方面成为数字革新的实验室。

5. 成立国家基金, 辅佐本地新闻。相

关资金应来自联邦通信委员会从电信用户、电视和广播许可证持有者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处募集或征收。另外, 由地方新闻基金委员会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管理基金使用。

6. 记者、非营利性组织和政府应该能

更便利地获取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收集的公众信息;使公民可以更方便地收集和传播信息;拓展对不同来源相关信息的公众认同感。

争议及回应

《重建美国新闻业》一经发表, 立即引发激烈争议, 有人甚至认为这份报告不是讨论新闻业的未来, 而是一份“墓志铭”。其中, 饱受批评的是建议的第五点, 批评者认为政府资助将从根本上削弱新闻业的独立, 提出维持新闻的正直和专业性不能靠未受约束的政治和议程导向型机构, 否则新闻将成为交易。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 这种批评是对美国新闻史的危险误读, 也是对新闻业现实的忽视。他们指出美国新闻业总是作为公共事业受到联邦政府的直接或间接支持。还有, 不论投资者是广告商还是政府官员, 一个混合的资金来源总好过对单一来源的依赖。

两位作者在回应争论时表示, 他们并不认为对现状的评估有误, 并强调他们的着眼点在于如何生产原创性内容, 而不是如何使用已经制作出的新闻传播。

《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在社论中讨论政府对新闻的救助时认为, “数十年来, 商业报纸生产关键公共品的模式是特殊环境的结果, 但它已不存在了。报纸通过将受众出售给广告商赚钱, 当时广告商大规模接近受众的渠道受到限制。这使得报纸可以索取高额广告费, 并用这一收益支付本身并不能满足广告商的问责性新闻”。

社论中质疑, 拒绝资助的一方假设媒体应该可以在互联网创造的新现实下生存, 既在商业上可行, 也可以刊登问责性新闻。但当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各取所需时, 谁来为问责性新闻埋单?付费宝、会员制还是小额支付?所有这些都将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 但很难完全弥补失去广告收益的不足。如果政府仍袖手旁观, 新闻业这一关键的公共产品将继续衰落。

参考文献

[1]Daniel Gross, Paper Hangers——News-papers aren't doing as badly as you think.Slate.from http://www.slate.com/id/2233849

[2]Priya Kumar.Goodbye Without Leaving.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 August/September2009.from http://www.ajr.org/Article.asp-id=4819

[3]Charles Lewis, Great Expectations:An investigative news networks is born, now what-Columbia Journalism Reciew, Sep/Cct2009, p17~p18

美国《新闻周刊》等 篇3

伊拉克费卢杰巷战,堪称越战以来美军遭遇的最激烈的城市巷战。军医理查德·贾迪克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费卢杰,设立前线抢救医疗站,至少挽救了30名美海军陆战队员的生命,他因此获得了五角大楼颁发的青铜星章,是伊战以来首次获得该勋章的美军军医。

美国《时代》

接下来是什么

世界电影工业正在迎来全新数字时代的黎明。盗版的猖獗,使好莱坞感到数字时代的威胁。不过,数码技术并不是传统电影院的死敌,好莱坞相信,通过制作更多在“技术上更复杂”的电影,突出电影院的影像音效优势,将使更多的观众重新回归电影院。

英国《经济学家》

奇怪交易博士

美印两国之间最新核合作协议的达成,再次向世界证明,为了拉拢潜在战略盟国,布什政府不惜放弃自己的核不扩散原则。但是,美国和印度的这场核交易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赌博:首先,印度缺少的不只是民用核原料供应,其核武器项目也急缺铀原料,因此如果获准进口核原料的话,美国实际上帮助印度解除了其核武项目的瓶颈;更严重的是,虽然印度声称自己目前的快中子增殖反应炉项目只是民用,但这种技术同时也能为核武项目提供高纯度的钚物质,而印度有关钚的核项目并不在国际机构的监察范围之内,这就意味着印度未来每年制造的核弹数量将大幅增长。因此,为了维护全球核不扩散的安全,美国国会应该毫不犹豫地对这份美印核合作协议说不。

日本《论座》

松下政经塾全貌

过去吉田茂首相的弟子常自称毕业于“吉田学校”,如今松下电器老板松下幸之助创办的“松下政经塾”的影响更为扩大,30名议员从这里走进国会。对于这些议员,大多评价是:“年轻,精通政策,热爱学习,彬彬有礼。”但评价还包括:“千篇一律”“还缺少点东西。”

德国《明镜周刊》

德国足球危机

离世界杯足球赛只有三个多月,德国国家足球队却连续2场热身赛失利:再加上媒体又披露了德甲比赛新的黑哨事件,使得德国足球危机重重。德国人本想借助世界杯,使德国的经济甚至大众生活重新焕发出生机。现在,只有希望克林斯曼能带领德国队创造奇迹了。

法国《快报》

法国房产

美国新闻摄影教程 读后感 篇4

2009370404 新闻一班 彭琳

这是第六版的《美国新闻摄影教程》,书中非常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新闻摄影方面的许多知识,作者是美国摄影理论家、新闻摄影师肯尼斯·科布勒。

作者不仅着眼于教授我们如何将新闻摄影做好的技术、技巧,也非常重视报道摄影的价值观念的宣传与渗透,有很强的人文关怀教养意识。

图片等级

《华盛顿邮报》图片编辑将图片从低至高分为4种等级:信息告知;视觉吸引力;真情实感;接近性。这也就告诉我们,新闻摄影的图片仅仅告知发生了什么、仅仅报道事实,是不够的,它缺乏新意。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一些技巧,或是运用广角镜营造出夸张的透视效果等来增添视觉吸引力的图片,则较之前普通的照片要好些。而图片中蕴含情感因素则能让读者与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而非“旁观事实”,也就是说有真情实感的照片是能够撼动读者最自然的感官和内心感受的。

报道盲区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或者世界上的任何其他国家,都会有读者看不到的新闻,尽管我们的传播手段已经越来越先进,不再局限于仅通过媒体的官方报道来获得信息,但是,作为读者,我们仍然有许多看不到的新闻。因为,新闻是被选择过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媒体发表的照片应该反映我们的社会。”但是,事实上,媒体的报道对社会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关注是非常不平衡的。如书中提到,“在1942年,《生活》、《新闻周刊》、《时代》杂志上,只有区区1.1%的篇幅报道了美国黑人。而且在对黑人的报道中,题材基本只有三种——运动、娱乐和犯罪。这种报道的倾向无疑反映了从媒体到读者对黑人的刻板影响。”也有研究表明“报纸中登出的男性照片要远远高于女性的照片”。

因此我们可以看见,这个社会有意无意地在忽略一部份人群。

对于某些人群的报道盲区代表了一种显而易见的偏见,同时也显示了主流社会、主流媒体对他们的忽视。

在中国,媒体对农村以及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关注度远远低于对城市人群的关注度。这是市场化运作的一种结果,但也体现了社会对他们的一定程度上的某种忽视。而关于农民以及农民工的新闻图片,似乎也出现了一种标签定势,使社会的人对他们的偏见更深。因此,我们对社会的报道应该均衡一些,对社会底层的人员以及农民、农业的发展倾注更多关注点。报喜不报忧的观念应当转变成如实报道社会的方方面面。

虽然受众对新闻图片有自己的倾向性和喜好,但是编辑还是应该要向受众展示社会真实的一面,而不是只追逐受众感兴趣的一面。

报道社会问题

媒体报道并关注社会问题,能够给社会带来改变。而新闻摄影拍摄的图片则更能给受众造成直观的感受,以在更广的受众中产生震撼或形成深刻的认识并达成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共识。图片记录的真实,更能形成冲击力,以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书中的《熬过酷刑》、《活证明》系列图片给我带来极强的震撼感,图片太触目惊心,甚至是惨不忍睹的,不敢相信竟能有人向他们犯下如此罪行,也为人类的残忍深感不安。其中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要做的事原谅哪些曾犯下如此行为的人们。如果我们不能学会原谅战争,它会发生在下一代身上。”这是图片的文字说明上得一行话。在理,但是很无奈,人类为何要向其他人举起

屠刀犯下罪行呢?这样的找照片能带来思考,思考关于战争的种种,而战争本就是一种罪恶。

美国留学新闻学专业择校指南 篇5

在常青藤盟校中,哥伦比亚大学是唯一拥有新闻学院的大学,它的新闻研究生院是全美乃至全球顶尖新闻学院之一。哥大新闻学院在兼顾传播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偏重新闻实务培训,致力于培养新闻界精英人才。普利策新闻奖就是由哥大新闻学院主评。

哥大新闻研究生院的入学要求严格。据悉,它并不看重申请者的语言成绩,申请者将参加哥大自设的测试,比如让申请人写出类似《纽约时报》的社论。

密苏里大学的新闻学院是全美历史最悠久的新闻学校,拥有从本科到博士的齐全新闻教育项目,被誉为美国记者的摇篮。它著名的密苏里方法曾极大地推动了全美的新闻教育。相比哥大、波士顿大学强势推出商业报道,传统的平面新闻报道或曰纸媒新闻是密苏里的一贯优势。对于该专业申请的相关事项,同学们可致电010-68946699转美国部进行咨询或者点击在线咨询提交个人背景及相关成绩,我们将由美国留学专家进行免费评估,给予合理的.申请建议。

美国新闻业 篇6

【日本《读卖新闻》3月16日报道】题:美国的“对华包围圈”前进一步

美国奥巴马政府认为,对美日关系而言,日本宣布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是具有“战略价值”的决定。

奥巴马政府对TPP高度重视,因为TPP机制有助于实现其第一任期时提出的“重视亚太”这一外交和安全政策。美国意欲在制定高透明度的贸易规则上发挥主导作用,创造有利于美企的竞争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对美国而言,TPP在两方面有利可图,一是撤销关税,这有利于农业和制造业,二是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领域的规则,从而惠及其所擅长的信息技术产业。美国认为,日本加入将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TPP最大程度地发挥效果。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大国日本入伙将加大TPP成为地区贸易“标准规则”的确定性。而所针对的,正是被指不公正贸易横行和侵犯知识产权的中国。

1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伦在一场概述重视亚洲政策的演讲中发出警告:“来自中国的大规模网络攻击窃取商业情报和专利技术,对此,美国产业界开始表示严重担忧。”

多尼伦在演讲中强调,TPP将成为重视亚洲政策在经济领域的核心举措。一名外交人士指出,“在目前的国情下,中国不好加入TPP”,而如果日本加入TPP包围网,中国也应该会听从美国主导的贸易规则。这正是美国希望看到的。

多尼伦把TPP定位成和安全领域前线部署美军同等重要的举措。此外,对日本来说,加入TPP的意义之一是推动美国介入安全领域。

13日,美国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詹姆斯·朱姆沃尔特在华盛顿的一场研讨会上致辞时强调:“日本要求美国继续介入亚洲事务。日本加入TPP是一项具有战略价值的举措。”

关于日本宣布加入TPP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5日在记者会上冷静地表示,10+3、10+6和TPP等现有或规划中的自贸安排均可作为实现亚太自贸区的可行途径。

不过,商务部长陈德铭8日就包括TPP在内的贸易谈判强调,谈判不能排除第三方,对剔除特定国家的动向表示警惕。中国准备关注TPP谈判的动向,同时推动进行中的日中韩等国的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

东盟10国中已有新加坡、文莱、越南和马来西亚四国加入了TPP谈判,它们对日本参与表示欢迎。此外,泰国去年11月宣布将讨论参与谈判,菲律宾也正在考虑当中。东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追赶先行加入的四国。

不过,由于TPP原则上只接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因此尚未加入APEC的缅甸、柬埔寨和老挝担心被落下。产业竞争力较弱的印尼现阶段也对加入TPP持消极态度。

韩国政府对安倍首相宣布加入TPP谈判不以为意。一名韩国政府人士15日对本报表示:“不认为韩国的出口产业会立即受到波及。”

美国网络新闻霸权 篇7

霸权主义在中文和英文的含义有的一定差别。霸权主义的英文是Hegemony或Hegemonism, 是指一种不均衡的政治支配状态, 某一国家由于其政治、经济实力具有很大优势而占据主导的局面。而中国所说的霸权主义是指某个政治、经济实力具有很大优势的国家不顾国际法和其他国家的影响而扩张自己的势力, 干涉他国内政, 甚至推行武装侵略和占领行为, 这种霸权主义更接近于帝国主义, 只是在外交利益上较为温和, 主要指的就是美国。由此来看, 美国确实是名副其实的霸权主义国家, 美国的政治、经济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 占据着优势, 指挥着世界, 随意干涉别国的内政等等。

二、美国网络新闻霸权的种种表现

美国等西方国家奉行新闻霸权政策由来已久, 世界四大通讯社 (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路透社、法新社) 发出的国际新闻占全世界国际新闻的80%左右, 而网络新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纸质媒体的上网版, 虽然现在在内容方面增强时效性, 不断增加娱乐服务内容, 但网络新闻的大部分内容仍与纸质媒体有相当一部分是相同的, 因而新闻来源也不外是通讯社, 可是这些通讯社在报道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 因而, 网络新闻也就自然带有片面性, 例如对于第三世界的新闻的报道, 绝大部分是战争、动乱、政变、灾难、事故等负面新闻, 丑化第三世界, 却把自己描绘成救世主一般的完人, 把美国美化成人间天堂。

三、美国网络新闻霸权的原因

1. 奉行霸权主义政策。

美国网络新闻霸权, 表面上看是美国新闻事业在全球处于主导地位的表现, 究其深层次原因与美国在全球奉行霸权主义的既定国策有着紧密的联系。

美国长期以来在其国家利益方面所奉行的正是这种强权利益原则, 使其国家利益有着浓厚的霸权主义色彩。美国霸权主义的实质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是完全建立在否定其他国家利益基础上的, 是一种赤裸裸的霸权主义强权利益。而国家利益从来就是一个国家对内外政策的根本依据, 是一个国家对内外行动的指南, 你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国家利益, 就决定你采取什么样的国家对内外政策, 就有着什么样的国家对内外行动, 这就决定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决定了其霸权主义行为, 而网络新闻的霸权只是其全部霸权的一个方面, 也是执行霸权主义政策的结果, 就如美国充当世界警察、美元作为世界通用的货币一般, 美国在网络新闻方面同样也遵循这样的原则, 通过网络新闻来传播它所倡导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价值, 维护它所拥护的民族国家的观念、宗教信仰等。

2. 经济发达。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 从国民生产总值的角度来看美国的GDP总量比世界第二的日本两倍还要多, 13万亿左右。除此之外, 美国占世界GNP的比重、世界500强企业的比重、股票资本的比重、资源消耗的比重都是别的国家比不上的, 欧洲一些老牌发达国家都不行, 更不用说中国了, 而且美国的第三产业、高科技产业也是相当发达的, 因为在看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发达是不看第一、第二产业的。

而美国所实行的霸权, 无论是在新闻方面还是在经济、军事方面, 都因为有强大的后盾———经济发达, 才敢如此猖狂, 因为一切都是离不开金钱的, 有钱才有说话权, 有钱才能把想法付诸实践, 总之, 钱是万事之本啊。

3. 技术先进。

应该说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的发展水平这一客观条件, 而美国无论在软件方面———人才, 还是在硬件方面———经济水平, 都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这也就无怪互联网最先诞生于美国。下面就来看看美国在网络技术上的领先。

美国在互联网技术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1993年还率先提出了“全国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 并在1995年进一步提出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而且, 自互联网于上个世纪70年代首先在美国发明以来, 绝大多数互联网流量都得通过美国进行, 这些都使美国一直维持其对于全球互联网的霸权地位。

四、美国网络新闻霸权的危害性

1. 新闻雷同。

美国网络新闻霸权, 会造成新闻的内容多数雷同, 因为奉行的都是相同的政策, 除此以外, 譬如对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报道, 由于美国网站数量众多, 而这些重要的事件报道角度、报道面不外乎几点, 而这些网站又站在美国的立场上报道, 一时间各大门户网站都报道同一事件必然会造成雷同, 而有一些网站又直接转载纸质媒体上的新闻, 使这一现象更加严重, 所有新闻看起来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传达的都是一种声音, 多样化的新闻消失殆尽。

而作为读者, 当然希望看到更多的不同角度的新闻, 雷同性的内容和报道在不同的网络媒体出现, 时间却相差无几, 肯定会影响阅读的兴趣。

2. 声音一元性。

新闻雷同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所传达的信息虽然样子不同, 但表达出来的实质性内容并无二致, 都是一种声音、一个调调。

虽然美国的媒体数量众多, 但其对外宣传口径惊人的一致, 奉行同一个准则, 尤其是涉及重要的新闻, 涉及美国国家利益的新闻, 无论网络媒体隶属哪个政党、哪个阶级, 态度都一致, 那就是一切以美国利益为宗旨。

摘要: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 也是网络新闻最早兴起的国家, 美国利用互联网上的支配地位批发信息, 并占据着世界网络新闻的主导地位, 这种主导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霸权, 那么, 究竟何谓网络新闻霸权呢?我们可以从霸权主义的定义来了解。这种霸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互联网技术的发达、综合国力的强大和政治体制的新进等因素。当然, 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造成了一系列负面效应, 譬如, 新闻单一化、雷同、片面。面对这种局面, 世界各国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行使话语权, 打破美国的网络文化霸权, 中国也应通过互联网传递我国的声音, 维护我国在互联网上的利益。

美国CBS新闻三杰(下) 篇8

丹·拉瑟也许是CBS最后一位明星主播。

他在1950年就开始了他的新闻工作:首先在杭特斯维尔任美联社的记者,然后任合众国际社记者。在1954~1955年,他曾在得州几家无线电台做记者;在加入CBS新闻部之前,他成为CBS在休士敦分公司KTRK-TV的新闻部主任。

1961年,当卡拉飓风袭击得州沿海时,丹·拉瑟在现场做实况报道。丹·拉瑟在他的自传中说,在那个年代,电视台还没有雷达系统,也没有电脑绘图机把雷达影像与地图接连在一起。他和摄影记者到哥拉维斯顿美国海军雷达站,先请绘图员将墨西哥湾大概的地图轮廓画在一张塑胶版上,然后利用雷达将画面传送出去,让观众对飓风的规模及位置有一些概念。此举给CBS联播网的主管留下深刻印象,而在1962年请他担任CBS特派员。以后,其他记者纷纷效法他的这种现场实况报道方式,直到去年,这位72岁高龄的主播还不惧狂风,手持麦克风在佛罗里达州报道飓风呢。

由于一个偶然机会,丹·拉瑟成为第一个报道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的记者。因为他当时正好被派到达拉斯市去报道肯尼迪总统车队经过该市;而看到肯尼迪遇刺,他立刻通过无线电把这项重大新闻报道至全国及全世界。

丹·拉瑟对肯尼迪总统遇刺的系列报道获得CBS新闻部的赏识,而升他为CBS驻华盛顿特派记者,然后又被派往国外。在尼克松总统任期内,丹·拉瑟担任驻华盛顿特派员,并成为CBS周末新闻主播。由于他在《60分钟》新闻节目中表现甚佳,而终被选为克朗凯的继承人,成为CBS晚间新闻的主播。他于1981年3月9日,第一次坐上CBS晚间新闻的主播台;一直到24年后,在今年3月9日,于不得已的情况下,被迫离开这个位子。这位73岁的新闻界老兵是担任新闻主播时间最长的人。

布什拒访节目中发生冲突

丹·拉瑟在主播晚间新闻期间,为了彰显自己与克朗凯播报风格有所不同,他在结束播报时说:“这就是今晚我们世界的一部分。”而克朗凯在结束播报时则说:“事情就是这样。”在80年代,丹·拉瑟试图用“勇敢”这个字来结束他的播报,而他也常因使用此字受到嘲笑;今年3月9日,他在播完最后一次晚间新闻时,也将“勇气”这个字献给每位观众。

不同于他的两位前辈——莫洛与克朗凯,丹·拉瑟的新闻采访与报道一直颇受争议。固然有许多人给予他高度的评价,但也有些人认为,他采访与报道新闻的方式违反传统,且带有自由派的偏见。例如对倩德拉·乐维事件的报道:倩德拉·乐维是一名前国会实习生,在失踪数月后,她的尸体于2002年5月22日在华府郊外的公园被人发现。此案在当时轰动一时,但在寻找乐维期间,丹·拉瑟拒绝对此案做任何报道,并且批评他的同事为寻找乐维,浪费宝贵的播出时间。

然而在此案后不久,当美国新闻媒体的焦点集中于若干绑架案时(尤其是关于年轻白人女孩伊莉莎白·丝麦特的绑架案),丹·拉瑟却又着力进行报道。喜欢丹·拉瑟的人为他辩护说,这是因为丹·拉瑟在CBS新闻部维护传统主义的力量低落了;批评他的人则说,此事证明丹·拉瑟具有偏见,因为乐维案件中的主角之一是民主党国会议员盖瑞·康近迪特(有人认为丹·拉瑟政治立场倾向民主党)。

和他的前辈莫洛与克朗凯一样,丹·拉瑟热衷于现场采访与报道,世界各地发生重大事件,他都会设法前往采访:从伊拉克、科威特和阿富汗等战场,到飓风、地震及最近发生的南亚海啸等大自然灾难现场,都有他的踪迹。1972年2月,克朗凯与丹·拉瑟都被CBS派去采访尼克松总统的中国破冰之旅。在2004年4月,他在《60分钟第二部分》新闻节目中,独家透露在美军监狱虐待伊拉克俘虏的惨况,而获得全世界注意。

但在80年代,由于他对“伊朗门事件”所做的强而有力和带有怀疑的报道,导致他与当时布什副总统在节目中公然发生冲突,因而影响到他与布什父子的关系。在小布什任总统期间,他始终拒绝接受丹·拉瑟的访问。丹·拉瑟與布什父子关系不好,但与克林顿总统的关系却不错:在发生了莱温斯基丑闻后,他于1999年3月获准独家访问克林顿。在过去30年间,他几乎访问了所有重要的国际领袖。

追求耸动提早离开主播台

1987年1月11日,因为实况转播格拉芙与麦克尼尔的网球赛,占用了晚间新闻时间,丹·拉瑟愤而离开主播台。但是,这场比赛提早结束,工作人员因找不到丹·拉瑟,而使全美100多家CBS分公司的晚间新闻开天窗长达6分钟。CBS及丹·拉瑟因此事而饱受批评。克朗凯甚至说:“我会开除他。他毫无借口可言。”

丹·拉瑟的主播生涯在1989年达到高峰,此后收视率江河日下。为了提升收视率,CBS曾于1994年,请华裔女记者宗毓华和丹·拉瑟共同主播晚间新闻,但是两人合作不甚愉快,而且30分钟的新闻去掉广告,只剩下大约17分钟时间,每人只能播报七八分钟,主播根本没有发挥的空间。一年后,两人终于拆伙,又回到丹·拉瑟一人报道的局面。

去年9月8日,丹·拉瑟在《60分钟》节目中,因引用未经证实的有关布什总统当年服兵役记录的一项报道,而受到各方质疑。最后,丹·拉瑟和CBS新闻总裁海德华在9月20日的晚间新闻中一起道歉。丹·拉瑟说:“本人至感抱歉。不过,这是无心之过。”海德华说:“根据我们目前所知,CBS新闻不能证明这些文件属实,而真实性是在做报道时,惟一正当使用这些文件之可接受的新闻标准。”

这次的乌龙事件后来被称为“拉瑟门事件”,丹·拉瑟本来计划在2006年,做满晚间新闻25周年才退休,但是“拉瑟门事件”促使他提早于今年3月9日离开晚间新闻主播位子。一位了解丹·拉瑟个性的CBS制作人说,丹·拉瑟追求耸动新闻或爆料新闻已到上瘾地步,才会导致“晚节不保”。

上一篇:优秀女工先进材料下一篇:商业会计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