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新闻广播(通用7篇)
作为伴随城市发展应运而生的新的节目类型, 都市新闻广播节目在我国特别是大型城市中, 一经出现便得到了受众的广泛认可。目前开设的都市新闻广播节目主要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的《都市潮社会》, 北京新闻广播的《大城小事》, 上海东方都市广播的《都市新空气》, 长沙新闻广播都市105中的《都市早班车》, 福建都市广播的《私家车早上好》《速度生活》以及无锡都市生活广播的《城市在线》节目, 这些栏目在当地都赢得了自己相对固定的听众群体, 得到了广大听众的认可。
对于都市新闻广播节目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界定, 但是我们不难总结出, 都市新闻广播节目是指在固定的栏目时间, 以都市上班族为主要受众群体, 为目标受众提供新闻资讯及其相关服务的广播节目样式。这类节目的播出时间主要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 节奏明快, 新鲜感强, 在以一种亲切通俗的姿态为受众提供新闻资讯的同时, 还具有幽默风趣的听觉体验。就目前的都市新闻广播节目而言, 往往都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 相对于传统的新闻广播节目表现形式更加的轻松, 表现手段更为丰富, 在赋予主持人更大话语权力与发挥空间的同时,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都市新闻广播节目的特点
都市新闻广播节目之所以能在众多城市深受上班族群的喜爱, 在广播领域迅速风靡, 很显然, 相较于传统新闻广播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1) 新闻角度趋软。都市新闻广播节目在对新闻的选取上更多的关照都市上班族特别是中青年群体关注的新闻事件, 往往避免时政新闻, 而关注的角度也尽可能实现“软着陆”。例如, 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出访, 这是一条具有时效性的时政新闻, 但都市新闻广播节目对它关注的切入点却做了调整, 如东方都市广播《都市新空气》节目就把对这条新闻的关注点放在了“第一夫人”得体的衣着系国内生产, 出访期间携带的国礼为国货等方面, 这样做应该说更符合都市上班群体中女性的视角。
(2) 新闻视点多元。服务于都市中青年上班族的都市新闻广播节目, 新闻视野既要深入城市生活也需要打开国际视野, 这是符合都市社会群体的信息诉求的。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都市潮社会》某期节目为例, 它关注北京首例H7N9病毒感染者的情况, 同时, 它也介绍了在美国一对新婚夫妇拍婚纱照足迹遍布17个国家和地区。H7N9作为新发现的禽流感病毒, 它的疫情是受人关注, 但作为在都市生活的中青年群体, 国外年轻人谈婚论嫁的事情也能够引起共鸣。
(3) 语言形式丰富。都市新闻广播节目在满足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同时, 更致力于带给听众幽默愉悦的听觉体验, 语言形式也更为丰富。例如, 北京新闻广播的《大城小事》除了传统新闻广播节目中的新闻播报与新闻评论等语言样态, 还会有大量如同邻家好朋友一般的生活化的语言, 加上主持人叙述、议论、抒情等语言表现手法的应用, 以一种资讯分享的方式配合幽默风趣的调侃, 品评发生在都市群体身边新闻事件。
(4) 包装手段多样。都市新闻广播节目致力于为受众营造追求轻松愉悦的收听体验, 采用的节目包装手段就更为多样。例如, 福建都市广播的《速度生活》节目的包装除却一般广播新闻节目采用音响音乐强化节奏, 塑造声音品牌, 形成跌宕起伏的收听效果, 通过不断刺激受众的兴奋点, 使得节目形成的整体气氛更为愉悦, 在当地具有很高的收听率。
(5) 受众定位明确。都市新闻广播节目将目标受众定位于都市上班族中的中青年群体, 更加符合这一群体的接受状态与接受心理,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细化, 力争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例如, 长沙新闻广播都市105, 频率的口号就叫做“都市人的生活, 私家车的广播”, 同样在福建都市广播的《私家车早上好》栏目, 也把私家车主作为主要收听群体。
二、主持人有声语言在都市新闻广播节目中的运用
在广播中, 信息的传播是单纯依靠声音而不辅以画面的, 有声语言是都市新闻广播的主体, 也是表情达意最重要的内容。但在现实中, 如何才能用声音塑造出真实的画面感, 如何通过声音使节目内容得到有效的传播, 如何丰富听众的听觉体验, 这需要我们在有声语言的创作中下功夫, 不能仅仅停留在新闻播报中, 而是要尽可能地拓展“二度创作”的空间, 使有声语言呈现多样化的表达。
(1) 依据语境选择话语样式。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受文字素材、语体风格等制约, 体现出来的有声语言传播样式是丰富多样的。都市新闻广播节目通常由不同的板块组成, 不同板块的语境也各异。因此, 主持人的语言呈现运动变化的过程, 诉诸有声语言外化出来便体现为语言传播样式的变化。朗诵式、宣读式、讲解式、谈话式相互区分各具特色, 在都市新闻广播中, 主持人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语言传播样式, 构成了有声语言的多样化。
(2) 驾驭声音营造轻松格调。张颂先生将有声语言的格调分为“高雅庄重格调、平实正规格调、通俗活泼格调、消闲随意格调”。都市新闻广播节目主持人运用声音表现手段在有声语言中呈现出来的应该是通俗活泼、消闲随意的轻松格调, 这离不开主持人在心理上准确把握都市新闻广播节目所具有的气氛, 同时也需要有较强的语言功力, 能够根据需要驾驭自己的声音。
都市新闻广播节目作为都市上班族上下班途中的伙伴, 通俗灵动、消闲自在的节目风格是我们所追求的。尽管每个人的声音特点具有先天的生理的因素但通过合理的调节与控制能够有效地使语言传播的体式做出区分。首先, 主持人以热情明快的嗓音作为基本音色。其次, 口腔控制与气息控制可以较为松弛, 咬字的位置稍微向前, 字头的力度稍弱, 字腹缓慢立起, 归音弱收到位, 吸气的速度可以适当放缓, 气息较浅、送气量也较少。再次, 音节间隔的疏密可以适度随意一些, 重音的表达也相对灵活, 可以适当带有主持人的个性色彩, 总体的语速较快, 呈现活泼灵动的特点, 语句的组织结构也相对灵活一些。第四, 语气随意活泼, 带有明显的交流意味, 语势相应的以跳跃灵动为主;需要注意的是, 生活化不等于生活的真实再现, 轻松也不意味着完全的放松, 切忌出现过于自然的声音形式。同时也要强调真诚、朴实、富有变化的积极明快的状态, 避免出现走过场的“伪谈话”。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探索都市新闻广播有声语言多样性运用的过程中, 有两个问题是需要引起注意也有待于进一步去探讨的。
(1) 注意强化情节叙事的构建能力。作为都市新闻主持人任何语言都不是“空穴来风”, 它是构建在一定的传播目的的基础之上的, 都市新闻广播留给主持人的空间是巨大的, 主持人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其对新闻事件的播报与评论, 很多时候, 能提供给语言主体的只有新闻事件本身的信息, 如何传达, 以何种方式传达, 传达重点在哪里等等问题都是需要声音元素的传播主体自己去安排的。有学者认为“情节就是讲故事的过程中所用的所有‘技巧’的总和”, 特别是针对一些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 需要主持人加强情节叙事的建构能力, 将简单的文字信息转化为极富故事情节的文本。
(2) 注意合理把握分寸。都市新闻广播节目在一定程度上追求幽默诙谐、活泼明快的风格, 这是由目标受众的特点以及节目的传播目的决定的, 但我们也应认识到, 作为新闻广播它还应该以新闻的庄重性为基础。因此, 对于整体节目创作分寸的驾驭与把握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如何确保能够雅俗共赏, 如何在轻松诙谐的同时保持高雅的格调, 避免落入烂俗的窠臼,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
摘要:都市新闻广播节目伴随城市发展应运而生, 一经出现便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在传播新闻信息, 保证新闻庄重性的同时, 营造轻松愉悦的节目风格?对于主持人有声语言的探讨很有必要。本文以都市新闻广播节目为研究对象, 从当前都市新闻广播节目产生的背景以及发展现状入手, 明确了主持人有声语言运用研究对于都市新闻广播重要性。
关键词:都市新闻广播,有声语言,主持人
参考文献
[1]柴璠.当代广播声音元素的创新空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洪岩, 柴璠.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文化品位及审美趋势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3]陈晓鸥.广播电视语言传播风格多样化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4]陈振, 杨浩.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
[5]陈京生.华语广播电视媒体预言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6]毕一鸣.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7]蔡长虹.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起初,在提这个口号时,也有一些采编人员认为就是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其实,体现新闻的力量,对于都市报而言,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外延。
体现新闻的力量,就要在关注民生上做好文章,时刻发现百姓在生活中所关注的各类问题,为社会搭建一座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桥梁,从而使读者对媒体在服务社会的作用方面有一个新的认识。
对于一张真正走向市场的都市类报纸,要想得到读者的厚爱,就必须要关注他们的生存境遇,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在这方面,报纸有其自己独特的优势,因为她既是社会活动的报道者,在某种程度上还起着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关注民生的同时关注政府,在找准二者结合点的基础上做好策划,构建起一座连接市民和政府的桥梁,媒体就能产生出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许昌市的“创三城”(国家卫生城、旅游城、园林城)工作是许昌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三城”工作是一项造福全市的民心工程,其最难的是卫生城的创建,一方面政府急需下猛药治理脏乱差现象,一方面普通市民渴望自己周边的卫生环境能有较大改观。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一些单位对存在的问题相互推诿,脏乱差问题时有发生。怎样把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与提高市民“创三城”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创三城”工作的有效开展呢?《许昌晨报》策划了这样一个活动,即邀请“创三城”指挥部办公室的领导做客本报热线记者部,现场解答市民反映的问题,并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迅速解决存在的问题。为了造成更大影响,晨报以“看见脏乱差,你就打电话”为栏题,对“创三城”指挥部的领导做客本报的消息进行了提前预告。6月9日上午,做客本报的有关领导在两个小时内,竟接到读者电话近200个,急需整治的问题67个。接着热得烫手的热线电话,有关领导一边及时安排人员解决问题,一边郑重承诺:要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随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各职能部门分抓落实,市民提出的各类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事后,市里有关领导十分感慨地说,真没想到报纸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少市民也赞扬说,晨报热线,连着政府和市民,是晨报给了我们一个说话的地方。
体现新闻的力量,就是要让读者通过媒体及时了解到他们所关心、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让读者在信息的获得方面得到最大的满足,使读者逐步感受到报纸是他们须臾不可分开的朋友。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把新闻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与广大读者的生活、工作、就业、健康等根本利益都没有任何关系的新闻,如娱乐新闻、明星轶事、性丑闻等大量的、有媒体自身商业化需求而炒作起来的新闻;一种是与广大读者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如公共政策、教育、就业、物价等。作为都市类报纸,多登一些社会新闻、娱乐新闻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去关注与广大读者切身利益、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不去从公众利益的角度去挖掘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这必将会造成都市报新闻的缺失。而广大读者之所以关注党报,是因为许多关注国计民生、关系市民切身利益的大事要通过其去发布,许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鲜经验要通过其去推广,这类新闻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广大读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晨报一创刊即提出了嫁接党报优势,让都市报“硬起来”的口号,其目的就是为了做好政务新闻这个大文章,为读者提供更多更有用更有价值的信息。为此,晨报专门设立了时政记者部,开设了市民备忘专栏,而对于重要的时政新闻,则不惜版面,认真做好做透。7月13日,晨报刊登了《9.6亿!全市半年财政入账颇丰比去年同期增长70.7%》的消息。尽管内容只有300多字,但我们还是把其做在了一版头题位置。因为财政收入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预示着政府能为市民办更多的实事,这样有用的新闻,市民自然十分关注。每年7月的中招,总会牵动数以万计家长的心,对于这样的重要信息,晨报自然十分关注。从7月上旬开始就主动与市教育局加强联系,一旦分数线确定,立即做足做好文章。7月19日,晨报率先在头版头题位置以《市区普高录取明日开始择校生录取分数线和收费标准已确定》的消息,把百姓关注的各种问题详细给予解答,并将各高中的择校生收费标准制成表格逐一公布。第二天,《许昌晨报》立即成了市民关注的焦点,各零售报亭的报纸被抢购一空。由此可见,只要抓住读者关注的兴奋点,在兴奋点上做好服务的文章,报纸的新闻才能有真正的影响力。
体现新闻的力量,就是要抓住社会关注,百姓焦虑,急需解决而又能够解决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在促使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读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新闻的力量。
在体现新闻力量的过程中,舆论监督无疑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监督的问题准确,选择的时机得当,就能够在社会上产生较强的反响,十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晨报十分重视倾听读者的呼声和意见,我们在热线记者部开通了五部热线电话,设置了“热线记者特别行动”专栏,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每天有记者专门接听并分类整理,重点抓住群众意见较大,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当地党委政府急需要求解决的问题,加大舆论的监督力度。创刊几个月来,热线记者闻讯而动,写出了许多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稿件,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少读者已形成了“没事看晨报,有事找晨报”的习惯。4月15日上午9时左右,热线记者接到长葛市和尚桥镇牛庄村村民打来的电话,反映他们村北一家没有挂牌的化工厂经常排放一种难闻的有毒气体,导致附近村民出现头痛、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值班领导立即派出文字和摄影两名记者迅速赶往该村,深入了解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4月16日,一篇图文并茂、题为《长葛华达公司排放“毒气”群众受苦》的报道即在晨报重要版面刊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在舆论的压力下,长葛华达公司次日即停产并拆除了设备。为此,牛庄村的村民专门派代表来到报社,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代表们激动地说,一篇报道解除了我们的多年之苦,还是晨报的力度大呀!
4第十七期
成都市新闻出版局二○○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开展维权行动服务“创建”大局
——市新闻出版(版权)局开展“3·15”版权专项执法检查
为认真贯彻落实成都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动员大会精神,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强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我局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大力整顿和规范出版物市场经济秩序。
3月15日,我局执法人员对东华电脑城、世纪电脑城电子出版物经营户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将目前严重破坏音像产业民族创新精神的高压缩比盗版DVD光盘作为打击的重点对象。在此次专项检查中,查获高压缩比盗版DVD光盘299套(张),其中包括现在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红顶商人胡雪岩》《七剑下天山》等。
为保持打击盗版光盘的高压态势,3月以来,我局针对磨子桥 1
各大电脑城及周边采取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34人次,检查出版物经营户329家,捣毁非法光盘销售窝点3处,查获高压缩比盗版DVD光盘11289套(张),各类非法电子出版物及盗版软件4610盘(张)。同时,根据速达公司和寰宇公司的投诉,我局与省版权局联合对各电脑城销售《速达3000》《仙剑奇侠传》《绝代双骄》等电子出版物的商家进行了检查,查获包括《速达3000》等在内的侵权盗版电子出版物3000余盘(张),极大地维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在近期的工作中,我局将紧紧围绕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一方面加大版权保护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公众和商家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市场监控和稽查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大力提升我市的整体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甲:付出一份真诚,打造一个爱的世界;
乙:送去一片笑容,愿我们永远同行!
甲:敬爱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中午好!
甲:红领巾广播站今天中午又与大家见面了,我是今天的节目主持(姜依)。
乙:我是主持人(孔婕)。
甲: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节目有:新闻纵览、佳文共赏、才艺舞台、好书推荐、生活小窍门、快乐哈哈镜。
乙:愿我们的节目能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一份好心情。
播放音乐《踏浪》
栏目一:新闻纵览
甲: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校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里是新闻纵览时间。先播报几
条校内新闻:
乙:周一,下午行政会议。
周二:余姚、慈溪、奉化三地小学美术交流活动;中午11:45教师工作会议。
周四:下午第三节四年级节日风俗大比拼;在编教师上交潜质生中期报告。
周五:泗门镇新教师听说评活动。
甲:不定期工作:
1、预防雨天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教育。
2、进一步规范三项竞赛制度。
3、更换新的小队长、中队委等标志。
栏目二:佳文共赏
甲:一篇美丽动听的文章,能把我们带往蔚蓝色的大海,也能让我们驰骋辽阔的草原。
合:接下来是《佳文共赏》栏目,请你静静地聆听。
乙:《风雨中的身影》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记忆,或许快乐,或许忧伤,或许无奈,也或许想起来让人流泪,而值得我用一生去珍藏的却是父亲为了我不得不走在风雨中的身影。
记得那个夏季,雨好像恋上了人间,天天眷顾着大地,好像从我出生以来是最大的一年吧!就在那样一个雨季,父亲的公司又要让父亲出差。大暴雨已经连下了三天,父亲在当天的下午就要走了,可是雨却丝毫没有要离开人间的想法,依然我行我素着。我和母亲都劝父亲不要去了,父亲凝望着外面那令人生畏的“雨幕”,说道:“还是去吧,走这一次能赚一万多块,而且不去也怕失去这个大客户。”母亲看看外面的雨,又看看父亲,只能无奈地叹气。父亲拍拍我的头说:“臭小子,在家好好听你妈妈的话,老爸给你挣钱去了。”说完,他拿起收拾好的公文包和一把伞,就出门了。我只能听到父亲“蹬蹬蹬”下楼的脚步声。我跑到阳台,目送父亲的身影,只见父亲走在风雨中,由于雨太大,父亲的腰身已不能挺拔,他蜷缩在一把小小的伞里,艰难前行。望着那背影,我好像一下子长大了,眼里的泪水也倾泻而下。
记得那次,父亲带我出去玩,休息的空挡,我问父亲:“爸爸,你每天那么早上班,那么晚下班,你不累吗?”父亲习惯性地拍了一下我的头,说:“臭小子,不工作靠什么供你读书?”顷刻,父亲脸上的表情又忽然凝重起来:“老爸是想给你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坏境,希望你未来的生活过得比老爸好,明白吗?儿子!”望着父亲风雨中渐行渐远的身影,想到我们的那次交谈,我的心突然被深深地触动了。
父亲,用他那厚实的肩膀撑起我的人生,源源不断的把养料输送给我;是父亲用他那伟岸的身躯无怨无悔的撑起这个家;父亲,用他那风雨中虽孤独却坚强的身影告诉我:“做人要努力,要勇敢,才能有别样的人生!”
甲: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是《佳文共赏》栏目。
乙:同学们,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还是一个苹果,
甲:同学们,如果你有一个创意,我有一个创意,就有了两个创意!
合:期待你们的思维在这里交汇,碰撞,让生命永远充满活力,让栏目永远充满创意!同学们,赶快把你的佳文投稿到校园广播站!我们愿把你的佳文与他人共赏!
播放音乐《向日葵》
栏目三:才艺舞台
乙:今天的才艺舞台是由503班(孔婕)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口风琴演奏——《剪羊毛》。
栏目四:好书推荐
甲: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乙: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甲: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好书推荐栏目。
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甲: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乙:白发渔樵江渚[zhǔ]上,惯看秋月春风。
甲: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乙:《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部份,作者罗贯中以一曲《临江仙》开篇,概括了整个三国故事。
甲:这部书中描写了四百多个人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你最敬佩三国中的哪个人物?
乙:我最敬佩关羽。
甲:为什么呀?说来听听。
乙:因为关羽忠肝义胆,骁勇善战,是一个铮铮男子汉。
甲:那你来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乙:那我就讲一个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将士们见关羽箭伤逐渐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治伤。关羽问华佗怎样治法?华佗说:“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把你的胳膊套入环中,用绳子捆紧,再盖住你的眼睛,给你开刀治疗。”关羽笑着说:“不用捆。”然后吩咐招待华佗。关羽喝了几杯酒就与人下棋,同时把右臂伸给华佗,并说:“随你治吧,我不害怕。”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再看关羽,一边喝酒,一边下棋。过了一会,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华佗说:“我行医以来,从没见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将军乃神人也。”
甲:真精彩!关羽真是名不虚传!
乙:想要知道关羽更多的故事,认识更多的英雄人物,请大家去读读《三国演义》吧!
播放音乐《读书郎》
栏目五:生活小窍门
甲:生活中,有许多好招,让你事半功倍,或者摆脱困挠。今天,我们为您安排了一个小栏目“生活小窍门”。
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学会节约,今天就教你几个节电的小窍门。
甲:家电不要待机。电视、空调等家用电器,在电源开关未关闭的情况下,它们内部的红外线接收遥控电路经常处于待机状态,仍在耗电。
乙:空调在启动的时候是最费电的,所以不要频繁地开关,而且在空调的房间里要注意关好门窗,最好配上厚窗帘,可以减少冷气的流失。
甲:摆放冰箱的时候,位置也要留好,左右两边和后面都要留出一定的空隙,便于散热,看到很多人家为了节省空间将微波炉放在冰箱上,其实这样微波炉加热使产生的热量也会加大冰箱的耗电量的。
乙:家里装了电热水器,所以使用电热水器的时候,最好和家人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洗澡,不然的话,洗一次加热一次很费电的。
甲:饮水机几乎常年通电,即使上班时间、休息时间也很少切断电源,如此一来,不仅费电,也会影响饮水机的正常使用。
乙:在同样亮度下,节能灯比白炽灯节约用电80%,而且寿命更长。看电视时,只开1瓦节电日光灯,既节约用电,收看效果又理想。还要做到人走灯灭,消灭“长明灯”。
甲:就先说这么多吧!如果同学们还知道什么省电的好方法也来说说吧!可以为家里节省很多钱哦!
播放音乐《听妈妈的话》
栏目六:快乐哈哈镜
甲:《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到:「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嗯,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学生:「因为那位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的。」
乙:《圆明园是谁给烧掉的?》:老师问小强:“圆明园是谁给烧掉的?”小强委屈地说:“老师……不……不……不是我烧的。”什么?你你你……把你爸叫来!”老师生气地说。放学后,小强的爸爸来了,老师对他说:“今天我问你儿子圆明园是谁烧的,他居然说不是他烧的,这太可笑了吧?”小强的爸爸眨着眼,犹豫地说:“老师,真……真不是他烧的,我们孩子不会做这事的。要不…,我们…赔,行吗?”
甲:《作文》:作文课上,老师出的题目是《欢乐的元旦》,要求每个同学具体、详细地描述元旦那天热闹的场面和欢乐的情怀。没过几分钟,小涛就交卷了,老师一看,上面写道:”元旦那天太热闹了,我的心情激动得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播放音乐《中国话》
告别
甲: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说再见的时候了,每一次相约都倾注了我们切切的期待。
乙:每一次的别离意味着下一次更清新的回来,
甲:老师们,同学们,在一阵阵悦耳的歌声中,
乙:我们的节目也将近尾声了,
合:我们衷心祝愿红领巾广播站能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甲:原它能带走你所有的烦恼,为你带来无尽的欢乐!
乙:愿它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伴随你度过金色的童年!
合:老师们,同学们,感谢你们的收听!本次播音到此结束,再见。
7月26日晚上8时30分,在安庄镇安庄一分村精神文明一条街上,全村中小学生正在观看交通安全片《行车走路话安全》以及反映抗日战争的故事片《犬王》。这是安庄镇今年把暑期学生教育活动的触角向农村延伸的试点。
为进一步丰富中小学生暑期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暑期社会文化氛围,激发中小学生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充分发挥优秀电影在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今年以来安庄镇在全镇范围内举办了这次暑期中小学生电影教育活动。今年又把中小学生暑期电影教育活动的触角向农村延伸,受到当地村干部和学生家长的欢迎和好评。
梁新
安庄镇中心小学:学生看着菜单过暑假
安庄镇中心小学为引导学生摆脱电视和网络游戏的诱惑,从众多的假期辅导班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创造性地为学生列出了一份暑期实践活动菜单,让他们从中体会更多的生活乐趣。
今年暑期放假前,安庄镇中心小学的教师们就对学生的暑假活动作了具体的规划,并布置了一系列关于亲情互动、运动健身、生活技能等作业。如要求学生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参加一项有意义的研究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学会烧饭、整理房间等。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运动,多与同学或家人在一起娱乐。该校还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呼吁家长将假期还给学生;学校建立了假期指导室,安排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该校五年级一班的学生梁军说:“这个暑假过得真有意义,既不用参加各种辅导班,自己还学到了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梁新
安庄镇:巧借周末开讲座,培养学习型干部
7月22日,星期天,安庄镇近百名机关干部并没有休息,而是拿着书本走进了镇党校,参加一周一次的“周末讲座”。
“周末讲座”是安庄镇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结合干部岗位特点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利用周末空闲时间,组织干部集中学习与工作紧密的业务知识。“周末讲座”采取开放式办学模式,由组织室统一编排培训计划,提供培训场所,聘请专家授课,组织参训干部。目前,安庄镇已利用“周末讲座”培训干部400余人次,编印发放《学习资料》1000余册,为广大干部搭建了学业务、学经验、长知识的交流平台,受到了基层干部的欢迎。
梁新
安庄镇设立党员信息墙
为更好地监督党员行为,促进效能安庄建设,近日安庄镇纪委设立了“党员信息墙”,为群众了解党员的日常工作信息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党员信息墙”设有时事新闻、案件曝光台、百姓呼声、法制小信箱和文学天地等,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融法律性与实用性为一体,深受群众的喜爱。
梁新
俺家门口有个法律学校
近日,安庄镇安庄二分村村委大院内热闹非凡,该村100余名村民正在听该镇司法所所长张树胜给他们讲解法律知识。村民梁慧荣高兴地说:“听了专家的法律讲座,我对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俺家门口这个法律学校真好!”
据了解,安庄镇在辖区内71个村都创办了法律学习兴趣小组,积极与辖区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联系,聘请这些单位的10名法律工作人员,以志愿服务的方式担任各村法律兴趣学习小组的普法教导员;同时聘请具有法律专业特长的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老党员组成“五老”普法队伍,担任普法维权服务队伍的顾问。自成立法律学习兴趣
小组以来,这个镇共举办各类普法教育培训班12期,接受教育的村民达400人,村民法律意识大大增强。
梁新
安庄镇:“节能”成为村民新时尚
入夏以来,安庄镇安庄村的李纪银每天都在自家的卫生间里享受着太阳能带来的洗热水澡的便利。他说,用太阳能洗澡,一次性投资,天天都享受。其实,像李纪银这样的农民,在安庄镇还有很多。
马洼、蔡颜、店子等村的500多户农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建成了沼气池。照明能源来自沼气,做饭能源依旧是沼气,洗澡、取暖的能源还是沼气。马洼村党支部书记马振泉说:“建一个沼气池需投资2400元,每户只投资1000元,其余部分全部由村里扶持,现在村民们积极性可高呢。如果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沼气,将会节约多少电啊!”赵颜村的张志纯在装修自己的新房时,所用照明灯全部用上了节能灯。他说:“虽然投资较一般灯具贵了点,但是节能灯耐用、耗电少,日积月累还是省电。”
梁新
安庄镇:整治夏季食品市场
日前,安庄镇针对夏季食品、饮料市场监管特点,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了夏季食品、饮料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这个镇严格执行不合格商品下架制度,严查销售过期、三无食品和涂改生产日期等违法行为,指导经营户建立食品、饮料进销货台账,并严格进销货手续,把好进货关。同时对辖区内食品、饮料经营户进行了集中检查,并通过12315投诉举报网络,对辖区食品、饮料市场进行全天24小时监控,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严厉打击制售不合格食品、饮料的违法行为。
截至目前,这个镇共检查食品经营户431户,查处违规经营户13户,查扣过期食品310公斤、过期饮料50余瓶,有效净化了辖区食品市场。
梁新
安庄镇地税分局:“点线结合”促增收
今年以来,安庄镇地税分局以“知情到点,评估到线”的点线结合法,不断强化对税源的立体监控,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知情到点”指局里将所有纳税企业按区域、分行业责任到人,税收管理员负责收集企业在税款申报、欠税清理等方面的信息,及时了解税源增减变化情况,确保各项服务落实到位。“评估到线”指地税局根据各行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收情况,依照有关税收法规,分行业、分税种制定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监管,坚持做到“两个结合”,即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税收管理员与局纳税评估小组相结合,提高了税收管理工作质量,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梁新
安庄镇:贴心服务情暖外来育龄妇女
近日,安庄镇计生办的工作人员李静像往常一样,来到刚生孩子不久的刘婷婷家,送上了《孕情检查通知单》,并对刘婷婷说:“这是检查通知单,每年可以凭这张单子去镇计生办进行两次免费妇科疾病检查,背面有卫生院的地图。”刘婷婷告诉记者,自己从外地来安庄工作已有8年了,多年来镇计生办的工作人员对她十分关心,尤其是去年她怀孕后,计生人员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三天两头来看望,询问相关情况,并嘱咐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令她十分感激。
据悉,生活在安庄镇的外来育龄妇女都像刘婷婷一样享受过镇计生办的贴心服务。安庄镇针对外来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对育龄妇女实行跟踪服务,为每名妇女建立个人档案,并经常
上门看望,孕期适时服务,每年还安排两次免费检查,确保她们的身体健康。在外来人员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这个镇还定期上门发放计生用品,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受到了所有外来人员的欢迎。
梁新
安庄镇千余剩余劳力受惠“阳光工程”
这几日,安庄镇北石村村民李同香正在镇里举办的“阳光工程”培训班中进行培训,3个月后将奔赴韩国开始为期3年的打工生活。
为了办好农村剩余劳力的有效转移这一实事工程,安庄镇专门建立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领导小组,落实培训计划、教材、场地和师资力量,并在各村设立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点,每季度进行一次调查摸底,有的放矢地实施“阳光工程”培训。今年,报名参加“阳光工程”的300余名人员将接受为期3个月的技术、语言等基本培训后,到广州、苏州等地打工,部分优秀青年还将到韩国、利比里亚等国淘金。
据了解,今年以来,安庄镇已通过“阳光工程”成功转移劳动力1300多人。根据本地企业发展较快的特点,这个镇已把“阳光工程”转向青壮年,让他们通过综合培训,顺利地向二三产业合理、有序地转移。
梁新
安庄镇:农村有了“安全卫士”
近日,安庄镇店子村在村里主要街道上安装了4个监控探头,开始对全村的治安防范进行微机化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庄镇店子村将治安防范工作提上了重要工作日程。为了进一步加强治安管理,该村投入资金,安装了计算机监控探头,探头可以360度自由旋转监控,并与监控室的计算机管理设备相连接,管理人员随时都可以通过监控屏幕看到进出村委会的人员。应用这一高科技技术手段加强村里的治安防范工作,有效弥补了以往利用纯粹人工防范方法的不足,为村里的治安提供了有力保障。
梁新
“过去牛粪、猪粪遍地都是,又脏又臭,现在为买一车猪粪得跑到10公里外的养猪场„„”新县八里畈镇前河村村民冯波兴奋地对记者说。冯波的兴奋来自于该村建起的45个沼气
池,使猪粪、牛粪成了“香饽饽”。
新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许多农民依靠饲养致了富,但是畜禽粪便成了严重污染农村环境的污染源。该县针对这种情况因势利导,把发展沼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农民建设绿色家园的有效载体,提出了小沼气大产业的指导思想,大力推广“猪—沼—果树”、“猪—沼—蔬菜”、“猪—沼—食用菌”、“猪—沼—粮”等生态发展模式,注重沼气池的综合开发
利用,发挥其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
目前,该县已建成沼气池1000多个,沼气用户1200多户,生态村100多个,沼气的发展不仅解决了新县农民的生活用能源,还改变了农村环境。
西华经济发展热潮涌
日前,总投资1.2亿元、年创产值4亿多元的金圣园食品有限公司,在西华县成功落地。景兴制衣、顶宏实业等一批上规模的项目也正在紧张施工中。
市委二届三次全会以来,西华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把全县党员干部的思想解放定位在“发展理念、发展机制、发展方式方法、发展模式”四个创新上,全面摆开了农业固本和项目建设两个战场。
该县针对农业发展特色、优势不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提出跳出“三农”抓“三农”,用经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该县通过培育扶持纺织、食品、板材、果蔬加工四大支柱产业,膨胀五大农业生产基地,形成具有西华特色的链式发展之路。全县选派200名专家和科技人员,长期驻村,指导普及科技知识,强力实施科技示范户工程。
他们创新发展模式,打破原来单一的种植模式,实行多元化经营,提高复种指数。同时,该县因地制宜,把握特色,突出重点,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着力打造农业生产五大基地和无公害农业基地。全县已有41个生产基地被省有关部门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其中,林果、蔬菜等农业生产基地21个,面积14万亩。
针对工业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少、效益低的状况,该县大胆创新发展机制,坚持全党抓经济、突出抓工业、重点上项目、关键抓招商,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奖惩机制等,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全力支持工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县委、县政府重点实施了招商引资“135”工程,即年内新上1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30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每年每个单位新上招商项目引资额不少于3000万元;全县招商引资总额年内达到20亿元。
县级领导干部带头抓工业,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每人在完成一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的同时,带头帮助一个重点企业解决生产、技术、经营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乡镇、局委领导扑下身子抓工业,抓招商引资上项目。同时,采取轮班工作制,保证一名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引资。
该县敢于打破常规,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抓工业上项目,抓支柱企业,围绕全县“粮、棉、果、蔬、菌”五大农业生产基地,兴建“农”字号企业,拉长六大产业链条,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互利的路子。该县发展板材加工厂60多家,棉花深加工企业30多家,食品、肉食、蔬菜加工企业上百家,果品冷贮库480座,面粉加工企业60多家,六大链条产业初具规模。目前,全县面粉、食品年加工量分别达到50多万吨、16万吨,粮食年加工增值12亿元。
目前,全县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干事创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农业、工业两个战场齐头并进。农业优化,农民收入增加,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工业突破,项目落地,景兴制衣、金圣园食品、桂圆食品、大森林面业等如雨后春笋在西华大地成长起来。全县已新上各类项目34个,合同引资9.6亿元,已完成投资2.6亿元。
孝女贤媳马桂荣
说起马桂荣,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西华县干部群众却众口皆碑,夸她是“孝女、孝媳、亲闺女”。因为她不仅几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母亲、婆婆,而且对村里老人也敬重有加。
70岁的马桂荣是西华县工会的一名退休干部。她年幼时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操持整个家,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40岁时就患上了气管炎、肺心病。1995年9月,她母亲肺心病复发,又患上了胃出血,在郑州抢救4个昼夜仍昏迷不醒,只好送回址坊老家。在桂荣的精心护理下,母亲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但从此生活不能自理。每当母亲犯病时,呼吸非常困难。细心的她在家中备了氧气袋、针剂、药物等。她还学会了简单的急救知识、打针、按摩等。在4000多个难熬的日日夜夜里,她多次把母亲从死神手中拉回来。96岁高龄的母亲直到2006年3月病逝,身上没生过一次褥疮。“生母是娘、婆婆也是妈”是马桂荣的口头禅。
她的婆婆没有闺女,早年丧夫,中年丧子,桂荣既当媳妇又当女儿。在护理生母期间,她总要抽空回城带婆婆去洗洗澡,为婆婆换洗衣服、梳头、修剪脚趾甲。生母病逝后,她更是全心全意地侍奉婆婆。婆婆20年前患了白内障,双目失明,先后两次在县医院进行手术,她都精心护理。2006年夏天,96岁的婆婆患脑萎缩、肺心病住进了医院。桂荣跑前跑后地给婆婆喂饭喂药,时刻陪伴在老人身边。老人病愈出院后,由于活动减少,又患老年性便秘,好多次大便解不下来,用开塞露无效,桂荣就用手一点一点往外掏。为防老人便秘,她家水果、蜂蜜长年不断。为让老人睡得舒服,她坚持每天晾晒被褥。冬天,她总是先为老人暖被窝。为怕老人孤独,她每天都抽出两个半小时,和老人闲聊,再苦再累,从未间断。婆婆常说:“桂荣啊,你对我这么好,我啥时也忘不了,遇着你这样的好媳妇,也算我这辈子烧高香了!”桂荣总是宽慰老人说:“妈,你就是俺的亲娘,下辈子我一定做你的女儿!”在护理母亲、婆婆的同时,她还为村里9位80岁以上的老人做棉衣、棉被等。重阳节,她总不忘买点礼品去探望老人,家乡老人说:“桂荣比亲闺女都亲!”
关键词:拍客,新闻摄影,影响,发展
“拍客”是近年来产生的一个新名词, 指在现今互联网时代, 用数码相机和各种可以记录影像的数字设备进行拍摄的一部分人群。他们没有门槛, 不论职业、不分年纪, 只要能在生活中善于观察, 把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用相机记录下来, 及时传播出去, 就可以成为拍客。伴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原本只能被动接受新闻事件的普通人, 开始纷纷拿起相机成为都市拍客, 参与到日常生活和新闻的拍摄中去, 成为参与图片新闻报道的一员。
伴随着媒体的发展, 拍客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各大传统和新兴新闻媒体都已经不能忽视拍客的存在和作用, 纷纷开辟出与都市拍客相对应的板块, 设立电子邮箱, 建立专门的网站, 供拍客上传发表新闻图片。这种有效利用都市中无处不在的拍客获取新闻图片的方式, 为媒体报道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线索和鲜活的新闻图片来源, 改变了大众对于原本新闻摄影的认识, 对于未来新闻摄影报道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拍客出现的客观原因。
都市拍客出现的客观原因
拍客在中国的出现是近几年的事情。2005年, 拍客天下网在中国率先提出了“拍客”的理念, 这种方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它的出现为所有喜欢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的人们, 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影像共享的平台, 随之而来各大媒体纷纷效仿这种模式, 各类论坛、讨论版、博客、微博的流行, 使得拍客的平台越来越庞大, 可以让拍客更好地参与到新闻摄影的过程中去。近年来, 都市拍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使得原本被大量忽视的、正在发生的新闻通过图片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拍客时代的到来, 使每一个人都可以变身为新闻的参与者、记录者和报道者, 拍客能够在这个时代大量出现具有其客观原因。
数字设备的普及。进入21世纪,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拍照手机被大众所熟悉, 摄影不再属于少数人, 已经成为一种平民化、大众都可以参与的日常行为。与此同时, 各类图像处理软件的层出不穷, 对于数字影像的处理也越来越简单, 无须以往的专业摄影知识和技巧, 更多的普通人能够买得起并拿起相机, 对于身边发生的任何感兴趣的事情进行图片拍摄, 在不经意间他们就已经成为一名都市拍客, 随着拍照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拍客的队伍还将日渐壮大。
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网络越发紧密结合, 从一起。互联网和手机3G技术的发展运用, 进一步为拍客提供了更好的数字交流平台, 传统媒体大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专业网络媒体更不用说, 所有注册用户都可以随时贴发照片, 加以评论。新媒体时代, 拍客选择的网络媒介越来越多, 邮件、讨论版、博客、聊天工具, 到近来影响力日渐强大的微博, 拍客可以很便捷地将数字图片传输出去, 媒体也可以很快速地选择拍客所拍摄的照片, 填充到相对的版面中去。
人们参与新闻愿望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读者在以往被动阅读新闻的同时, 也开始有了参与新闻的强烈愿望, 希望把自己看到的新鲜事与其他人一同分享, 通过手中的数码相机拍摄下来, 传输出去, 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与外界交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拍客通过这种参与, 发现他们可以自由地用图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参与和交流的空间。公民参与新闻的意愿日渐加强的同时, 媒体也越发重视来自大众的意见和声音, 拍客这种形式成为大众展示自我的一条新途径, 在媒体和大众之间构建了一座可以相互联通的桥梁。
媒体对于图片的需求量加大。新闻信息量的加强, 媒体版面的增多, 如今各类媒体对于新闻图片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 通过多年的转变, 人们从以往的读新闻, 变成了现在更多地通过图片来看新闻。传统摄影记者的采访模式,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媒体对于新闻摄影图片数量的需求, 各大商业图片社的出现也只能解决重大新闻报道的需要, 而都市新闻图片量还有所欠缺, 拍客的出现适时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拍客人数虽然增多了, 图片数量达到了要求, 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上述列举的几点中, 我们可以看出, 拍客是随着数码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的, 已经逐渐被大众所熟悉, 改变着媒体传播新闻和人们阅读新闻的方式,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拍客的出现对新闻摄影所产生的影响。
拍客对于新闻摄影发展的影响
新闻摄影是从一张拍摄在德国汉堡的火灾现场照片中演变而来的, 如今拍客逐渐已经演变成为新闻摄影报道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对于新闻摄影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其中有积极的一面, 同时也不乏消极的影响, 需要引起注意并尽快加以解决。
提升了新闻摄影的互动参与性。拍客最大的特点在于对间, 拍客所拍摄的照片能够在网上公开发布, 在媒体上刊登, 这种与以往单一新闻传播模式不同的方式, 提高了读者和拍客的参与积极性, 同时也提升了媒体的整体影响力, 实现了媒体和拍客的互动, 新闻媒体从拍客的图片中获得了新闻, 作为读者的拍客也很好地参与到媒体新闻中去, 新闻摄影不再是专业记者去拍, 读者被动地看, 而是大家一起拍, 互相看, 一同参与的过程。拍客用影像记录自己当时的心情, 表达他们对新闻真实的感受。他们是事件的亲身参与者, 所拍的照片比得到线索匆忙赶到的摄影记者所拍的照片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引发大众的评论与参与, 这比以往的报道互动性更强。例如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 就吸引了大量的都市拍客参与其中, 在观看的同时通过自己的视角, 记录下图片, 传播到世界各地, 被他人所观看所分享。
新闻图片信息来源多元化。信息时代, 新闻的来源不再是单一媒体记者采访所得, 采访者也可以是普通人, 媒体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都市新闻, 但现实中媒体资源是有限的, 新闻摄影记者更是有限的, 很多新闻发生的时候摄影记者不一定身在现场, 特别是当一些突发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 记者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到, 导致错过了很多精彩的现场画面。再者由于生活背景不同, 人们对于事物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 这会让媒体摄影记者错过很多有趣味性的事情和画面, 而这些有趣味性的图片有可能被拍客记录下来, 所以当传统媒体在选择自己摄影记者拍摄照片的同时, 都市拍客的照片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分布在都市街头的任何一个角落, 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都市拍客, 可以很好地弥补记者不在现场和媒体人手不足的缺陷, 同时拍客的出现还开阔了新闻摄影的视野, 使得媒体关注的内容更加全面。所以对都市拍客摄影资源进行很好的整合并加以合理利用, 是未来所有媒体都不能忽视的。
新闻摄影内容更具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摄影的第一生命, 一旦错过了新闻发生的最佳时机, 再好的新闻都会失去原有的价值, 在没有网络之前, 传统媒体当天拍摄的新闻照片往往要到第二天或者更晚才能和读者见面, 即使是现今的专业新闻网站, 图片的更新也需要一定的周期, 而都市拍客可以不分时间、地点, 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将照片发布到网站上传播出去。这样新闻摄影的时效性也更加有保证, 受众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到事物发展的最新动态。
促使新闻摄影报道深度增强。拍客和专业新闻记者还是有所区别的, 拍客所关注的多是身边发生的小事和偶发事件, 一般的拍客足以完成简单的都市新闻拍摄。相比起拍客, 原有的媒体新闻摄影记者更加专业, 这不仅体现在摄影器材和摄影技术上, 更体现在职业素养和对于新闻的理解上。有了拍客的参与, 传统的摄影记者正好可以从以往繁杂的都市新闻中解放出来, 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去采访重大新闻和作一些深度报道, 可以更多以一种专业的眼光来看待新闻事件, 在拍摄之前作出周密的拍摄计划, 在保留图片新闻性的同时, 加强画面的形式感, 扩展图片内容与形式的广度和深度。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图片的影像语言, 加入更具有人文关怀的镜头语言。拍客的出现使得新闻的时效性、趣味性加强了, 但新闻的深度和随之所产生的思考, 是大部分拍客所拍客关注身边发生新闻事件的同时, 专业摄影记者可以针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 把眼界放得更远, 例如几乎所有的都市报在设立拍客版面的同时, 也推出了深度报道的新闻摄影版面。拍客在拍摄和提供新闻线索的同时, 也促使整个新闻摄影的深度不断增强。
媒体急需规范拍客的行为。拍客在给新闻摄影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 我们也必须看到拍客的大量出现, 图片质量参差不齐, 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在很多地方还存在盲点, 急需尽快完善并加以解决。
(1) 大多数拍客没有接受过新闻专业的培训, 对什么是新闻的理解似是而非, 这容易产生不实内容, 媒体要在关注拍客的同时, 健全新闻监管机制, 网络要及时监督并删除有问题的图片。此外, 媒体和拍客之间要加强合作, 请相关媒体专家, 对拍客进行讲座培训, 提升拍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为了增加图片的点击量, 扩大影响, 部分拍客有可能夸大新闻事实, 以危言耸听的标题来吸引人们的关注, 造成不良后果, 实际上很多拍客在传播图片时, 采用的都是网名, 这导致后期的责任追究很难进行。如果能够在图片发表时采用实名制, 让拍客对自己拍摄的内容负责, 就能够有效地抑制这类事情的发生。
(3) 都市拍客人数众多, 但身份难以明确界定, 他们在现场没有采访权, 特别是在突发新闻和有争议的事件拍摄过程中不受任何保障, 容易导致拍摄失误, 或是受到伤害。针对此, 传统媒体可以让优秀的、有着优良记录的拍客成为媒体的特约记者, 与相关新闻网站签约, 给他们的采访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
(4) 有些媒体为了追求新闻时效性, 很多时候缺少必要的审核, 容易侵犯到当事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 对于他人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还有可能出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所以媒体在面对拍客图片的时候, 一定要把好关, 从严对待拍客的图片, 不能任其盲目传播发展, 从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结语
在新闻摄影高度发展的今天, 拍客对于新闻摄影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和报道平台, 充分发挥拍客在新闻摄影报道中的积极作用, 同时制定制度加以规范和克服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成为当今媒体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拍客产生的原因和在媒体互动、新闻线索来源、时效性、报道深度等方面对新闻摄影的发展所产生的促进作用, 并提出了目前拍客在参与新闻拍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盲区的解决方案, 对拍客发展对于新闻摄影的影响作出了初步的分析。随着我国媒体竞争的不断加剧, 市场化程度的逐渐增强, 今后媒体新闻摄影报道工作任务, 任重而道远, 拍客对新闻摄影影响的相关问题还会不断出现。因此, 对于拍客问题的研究今后还需更加深入地进行下去。
版。
参考文献
[1].周家群:《图像时代:新闻摄影传播学》,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彭兰:《网络新闻编辑教程》,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一我们的报纸在为谁服务
这是我们在谈稿件选择之前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众所周知,都市报是市民生活报。那么它的读者是所有的市民吗?不是!因为市民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这里面有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也有识不了几个字的文盲。的确,传播应该追求最大化的受众群,但最大化不是全部。目前在目标读者群问题上,某些都市报类媒体走入了求全误区:既想抓住高端读者,又不愿放弃低层对象,结果把报纸弄成了“四不像”,两头抓不住。所以,我们不主张都市报的读者定位实现“全覆盖”,这不仅不可能,也不现实。我们办报的目的是什么?除了搞好宣传,弘扬主旋律外,就是要为报社创造广阔的广告空间,增强发展和生存的能力。而广告商投放广告要看报纸有一个什么样的受众群。如果我们报纸的受众群定位不明确,不是广告商所需要的,那么他会投广告吗?当然不会!
如果给都市报的读者进行定位,那就是生活、工作在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或区域组合城市的所有市民。而这样的一群人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处于社会中等阶层,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他们能够决定家庭的消费决策,文化层次中下,但属人群最多的那部分市民。
只有受众定位准了,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盲目选稿。
二读者需要什么
一句话,都市报刊登的新闻应该是都市市民关注的新近发生的事。市民看报有一种“趋利”心理,这张报纸对我有没有用?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是让我了解了相关信息,还是让我得到了娱乐,或者是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所以说新闻稿件里有没有百姓关心的信息十分重要。
都市报的影响力不能仅靠纯粹的“信息超市”,还得靠市民的爱读、必读、信赖、美誉、公信力和忠诚度,靠市民在报业市场的比较中,感觉到它是一张“有用”“有趣”的报纸。
要做到“有用”和“有趣”,就必须扩大“有效信息”的含量,特别是那些关乎市民切身利益的新闻信息,一定要做到及时、准确,使都市报切实成为市民生活的向导、行为的参谋,从而成为市民须臾不可离开的“生活必需品”。
在“有趣”方面。目前市场上有些都市报对娱乐性还没有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加以审视,依然采取“老一套”做法:仅仅是登一些“轶闻趣事”,或者是凶杀、暴力之类的“犯罪”新闻来打发受众的娱乐要求。这只是简单地迎合读者的趣味,我们要做的是提升读者的趣味。
那么,都市报如何才能让受众得到真正的娱乐?可以从文字和图片两方面着手。从文字方面来讲,就是要求稿件内容能激发读者的某种情感体验,以达到愉悦身心之效。在图片方面,就是要求报纸多刊登一些优美、精彩的照片,给受众以视觉上的“愉悦”。
三我们青睐什么样的稿件
1.具有市民性的稿件
鲜明的市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内容上考虑了市民的需要,主要围绕市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城市生活展开。
人们读报的目的,最主要的是获取信息,要从新闻里或是资讯里获取信息,而传播信息正是报纸的主要功能。不论是中国的、外国的,还是全国的、地方的,不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不论是娱乐的,还是服务的,只要是和老百姓贴近的信息,都是要传播的内容。
其在新闻实践中常常会聚焦都市人关注的视点,抓住市民常年关心的主题,如就业、医疗、交通、物价、菜篮子等等。这些内容几乎每天都有。
二是在形式上,要充分考虑市民喜闻乐见的新闻形式。
比如报道要求实实在在、不讲大话空话,会议报道是最容易出现大话空话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为此,都市报一般不刊登会议报道,就算对一些重大会议,也应跳出会议写会议,拎出会议中真正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把有价值的信息干货奉献给读者。比如报道某工作会议,按照党报的报道模式,一定是某月某日在某地召开了什么会议,会议由谁主持,谁谁谁要求,谁谁谁强调,谁谁谁参加会议。这种报道样式,在都市报上应该是没有立足之地的。记者在写这篇报道时,应突出新闻点,把会议中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拎出来,跳出会议写会议。
新闻报道不像公文、工作总结,公文、工作总结一样常要求全面,面面俱到,而这恰恰是新闻写作的大忌,新闻写作要求只选一点,不及其余,重点突出,主题分明。一个重大会议,可能会有很多内容,但在报道时就不能全部报道,把其中有价值的东西拎出来就行,其余的可以舍弃。
关于平民化报道的形式,只要是老百姓接受方便,在思想上、情感上、心灵上能够达到于读者相通的目的,都可以使用。比如读者来信、读者反馈等等,直接把有用的信息罗列出来,这样更便于读者获取信息。
2.具有趣味性的稿件
除了获取信息,读者读报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消遣。所以新鲜、新奇的事物也应是都市报报道的对象。这主要体现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上,比如某报曾刊登过《有三个蛋黄的鸡蛋》《称排骨瞬间“狸猫换太子”肉贩“变魔术”堪比刘谦》的报道,这些报道趣味性都很强,很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再如“全民皆拍”栏目,旨在给摄友们提供一个消遣的园地。发现有趣的事,或者让你惊讶、感动、气愤的场景,你都可以拍下来。
3.具有实用性的稿件
与党报相比,都市报作为市民的“生活报”,更加注重实用性传播功能的发挥,因为实用,所以市民才需要。《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一再强调:“突出实用性,变以指导性为主为以实用性为主。市民的需要就是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我们讲求实,就是实际、实用、实惠、实在。”市民看报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获取有用的信息,以便为自己的工作、生活、娱乐提供决策参考。重视便民服务和分类信息,这是得人心的工程。
记者和通讯员应和那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单位部门建立联系,请他们及时提供服务信息,比如停水、停电、就业、维权、就医、文艺演出、什么时候开始打疫苗、低保金什么时候申领等。新闻体裁以消息、图片为主,简洁明快,也可以打破消息的常规写法,直接告诉读者想知道的信息。
4.具有思想深度的稿件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知识文化的普及,受众整体文化素养日益提高,其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评判能力也不断增强。且已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寻求和研究信息者,对新闻事件表层信息的获知已不是其阅读新闻的唯一目的,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了对事件深层次的探究。因此,单一的、动态的新闻报道已不能充分满足受众的这一需求,他们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深度、能够发掘事物本质的深度报道。对较为年轻、思维十分活跃的都市报受众来说,这一需求尤为强烈。
5.具有故事性的稿件
人是一种喜欢听故事的动物。故事往往因其曲折的故事情节而吸引读者。所以要善于用故事的手法来写新闻报道。比如,对于身边的好人好事,完全可以像讲故事一样把他们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