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宪法文章

2022-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我心中的宪法文章

高考作文, 我心中的痛

摘 要: 作者有感于语文作文写作与评判中的偏颇和轻慢现象,力图从多个方面剖析原因,揭示母语教学内忧外患的现状,思考并期盼科学的、真实的、双赢的、创新的写作机制。

关键词: 高考作文 写作 评判 创新机制

又是一年六月到,几十万考生寻找化蝶的机缘巧合,其情惶惶,其心切切,其文空空,令人心痛。

一、痛之因

我为语文教学的沉沦而痛,我为考生可怜的阅历而痛,我为阅卷老师的无奈而痛,我为作文的尴尬境地而痛。

(一)语文母语地位的坍塌。

1.成绩终端显示,难觅120分以上的亮点,而其他学科130分者顾盼生辉,特别是同为语言的学科,近年来难度下调,高分比比皆是,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经过短时间的强化,收效颇丰,似乎语文得高分之难难于上青天。

2.投机性甚嚣尘上,博览群书并不代表厚积薄发,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于是,语文专家悲天悯人,力挽狂澜,不断推出满分高分秘诀来“救市”;语文老师愁下眉头,计上心头,选萃优作佳作供学生“粘贴”;莘莘学子死心塌地,临阵磨枪,作文写法妙手偶得;大量照搬、照抄抑或套作宿构横空出世——作文还是写自己的话的文章吗?

3.刀光剑影严相避,对于语文学科的态度,人们出现了少有的分化:领导教学思想的倾斜动摇了母语学科的根基,家长急功近利的偏执左右着母语教学的法则,语文教师基于平庸的迷茫扼杀了作文教学激情,花样翻新的教法研究经过考试“实践”的检验受尽讥讽,此外还有学生的轻视、世界语言的同化等。

(二)应试教育体制的独裁。

1.阅读时间被剥夺,有大量练习要完成,有相当多的难题要解答,有无数测试在前头,有背不完的内容需强化,有各种层次的补习在填鸭,纵使三头六臂也身心俱疲。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说作文要“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可现实是“腹中空空、无话可写”。

2.人文素养被践踏,向分数看齐,唯分是举,使得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美育教育、实践创造教育等统统被淡化,人文素养被搁置一边,“镜中花”而已,作文哪须博览群书,仅记两三名人即可。在喧嚣的应试氛围下,教师对分数的追逐,逼迫学生抛开素养,学着圆滑,造就一批语言“标准化”,文章“政治化”的“范进”。

3.“同一首歌”流行,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八股的面孔、雕琢的痕迹、应试的色彩空前泛滥,有着华丽的包装,却缺失实质的内容,满篇空手套白狼,远离社会人生,这样的文章充斥现场,大行其道,成了越来越多考生效仿的底本。良莠不齐却难分,令人痛心,甚至出现把假话说得和真的一样的作文受到青睐,凭教参死命押题搞投机的教师风光无限的怪现象。

(三)阅卷主客因素的干扰。

1.人脑、电脑的PK,电脑阅卷提高了效率,减少了误差,实是阅卷改革的一大成功举措。但电脑受制于人脑,多少存在制约与反制约的矛盾,短时间、大流量,也多少存在速度与质量的矛盾,又快又好可能理想化了一点。

2.个体方面的差异,来自全省各地的语文老师(包括部分研究生)不可避免地存在年龄的差异、阅历的不同、生源的参差、水平的高低、经验的多寡,个别由于身体因素,甚至个性爱好、责任心的原因,而出现评分差距,对考生造成不公。

3.僵化变化的导向,命题者的意图可能既要体现一定的变数,又要保持走向的稳定;既要设置一定的审题难度,又要维护考生的权利,真可谓“众口难调”。但是这种公平是相对的,再者,经过阅卷专家的解读的命题又打上了不同层次的个人色彩,要分出甲乙丙丁,还要形成操作模块,这时的解读是变化了的命题,再以这种“变化”来“僵化”阅卷老师评分尺度,只能说是“以不变应万变”罢了。

(四)高处不胜寒寻求突围。

1.分高位重是非多,貌似基础学科的“龙套老大”争议难免,作文半壁江山的崇高地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省几十万考生的同题作文,异彩纷呈,乱花渐欲迷人眼,关于作文的主题和形式、内容和语言、孰轻孰重等,人们议论在所难免。

2.大众文化太亲和,语文及其作文根植于社会,属普及的大众文化,人人看得懂,人人想发言、窥视,欲揭其神秘面纱者,语文的自尊何在?作文的魅力何存?华丽的辞藻和“文艺腔”就可以成就一篇所谓的好文章?

3.脱离生活走单骑,不少一线语文老师总希望作文命题者不要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而误了多数孩子的前程,命题的意图应落在考查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上,遗憾的是,少数人仍一味倡导语文作文教学的关键是激发“想象力和应变性”。如2011江苏作文“拒绝平庸”,短语题目虽好,但是不现实,还有“不避平凡,不可平庸”是什么意思,相抵触了,江苏的这个命题材料就平庸,连题目也平庸,还怎么拒绝?又如2013安徽高考作文题的材料: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实在是将学生导入虚无,部分学生是否会云里雾里?想“诗意”汪洋,却“失意”迷茫。

二、痛之思

以上只是我对近年江苏高考作文的不成熟看法,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命题者、语文教师、社会各方面都要努力,给语文教学一个空间,还高考作文一块净土,给广大考生一杆天平,还语文老师一方沃土。

(一)科学、艺术相生。

李政道先生说:“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作文命题当遵循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原则,科学地彰显测试的目标、难度、效度和区分度,艺术地把握材料编制、创意构思和语言技巧。如去年广东卷,命题材料独具匠心,测试要求超凡脱俗,天使意象隽永睿智,融哲理、情趣于一体,令人叫绝。

(二)真实、虚假对立。

叶圣陶曾告诫语文老师:“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作文考试大纲也是这么要求的,语文老师应恪守灵魂,抛开“忽悠”,引领学生关注思考生活,坚持补充活水,推进思维训练。如今年的江苏卷,如果考生通篇追忆某位先贤的生平事迹,以伪文化装饰品位,反而暴露自己的浅薄,怎能获取高分?

(三)限制、启发双赢。

国家考试中心的张伟明先生指出:“有些作文给少数人套作、抄袭开了方便之门。”那么设计带“防伪“的命题形式,探究更为周详的阅卷机制,制定更为公正的评分细则,是刻不容缓的事,我认为命题者可否借鉴国外母语教材的作文编排创意,可否走下神圣的舞台,倾听来自教学一线的反馈和民间的声音?高考作文命题为学生而命当是不容置喙的,不妨看一道美国高考作文题——以“在多年以后,他想起自己第一次与冰有关的实验”一句为开头,写个故事,必须提及一双袜子、一个纪念碑、一串钥匙、一头家畜和莎士比亚全集。虽然生僻,但肯定无法套构,这是否有借鉴价值呢?

(四)平庸创新争议。

于漪老师在谈到语文教育发展因素时说:“最薄弱的一环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那就是课堂教学。”就我看来,高中作文教学已到了非彻底改革不可的时候,不要认为这是老师的责任,可以说从高考到学校到学生,都在压制老师的创新意识,高考测试形式常年坚挺,学生知识要求几乎不变,评定教师的机制四平八稳。正如老百姓所言:“当老师的不就是备课、上课、改作业吗?读书有什么用?”分数面前,生硬的归纳比素养更有市场。

三、痛之盼

2013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众家作文题如期亮相,我相信命题“指挥棒”的作用会更好地落实作文生活化的思想,促进教学过程,注重认知指导策略,引导学生传承文化,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教学方向更加明确,期待来年阅卷工作会尽善尽美。

(一)盼命题既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又重创宿构套作的伪美。

我觉得江苏卷在自选材料、自定立意上还有些放不开,今年的新材料作文有一段材料:“他们在想,是不是几支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命题者完全是出于好心,孰料却束缚了少数考生的手脚,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也许只要高考存在,宿构套作就不会匿迹,但为了公平,广大考生还是期待作文命题内容和形式的蜕变。

(二)盼作文教学树立新课标理念,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无论是平时还是高考,作文都是触摸生命历程中的点点滴滴,刻录自身独特的精神轨迹,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怎能漠视学生的生命意识呢?虐杀言语生命的潜质,只能催生教育模具下的标准化产物。

(三)盼高考制度越来越完善,作文评价越来越科学。

我认为作文评价要降低标准,鼓励用个性化的语言反映自我而不是代社会立言,提倡体现作文素养从积累到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四)盼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走上理性大道,重振母语雄威。

正如李海林教授所说:为确保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能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必须纠正“非理性化倾向”。重建本体论,认清语文是什么;突出课程的本质在教学内容,正本清源;构建语言观的逻辑起点,指导实践——使语文业已摇摇欲坠的语言大厦得以巩固。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却遭遇了世纪初的尴尬,但语文从没停止自己突围和改革的步伐,抖落一身浮尘,回归理性思维,语文及其写作永远是溶于中华文明血液的瑰宝。反思高考作文,我痛并快乐着。

作者:王玲

第2篇:我心中的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70年来,人民政协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起诞生、一同发展,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建设立下不朽功绩。

一、为新中国奠基

(一)回顾政协诞生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同新中国一起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全国政权,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光荣的历史重任,落到了中国共产党面前。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及国外华侨积极响应,1949年6月15日筹备会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23个单位的代表共134人。1949年9月17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式决定,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21日召开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

(二)历史贡献。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會议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意志,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作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国旗、国歌、纪年四个重要决议,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政协的诞生史和历史功绩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治国理政道路的一项伟大事业,具有开天辟地的历史意义。

1954年9月,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至此作为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圆满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载入史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对外交往活动中继续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果断停止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带领全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民政协获得新生,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了全国政协主席。此后,李瑞环、贾庆林、俞正声、汪洋等几代中央领导同志又先后担任了全国政协主要领导职务,人民政协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推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举措。从回顾人民政协的这段历史就可得知,人民政协事业是与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国家兴旺发达,各项事业发展顺利的时候,人民政协事业也就能得到长足发展,国家命运出现挫折,事业发展受阻时,人民政协事业也就受到伤害。当前,我们已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代,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一定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努力把人民政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团结民主的土壤

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政协工作肥沃的土壤,也是政协工作的灵魂。团结起来发扬民主,发扬民主增进团结,人民政协就是人民团结,人民政协就是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人民政协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团结中国各族各界人士,万众一心,富强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重任。中共十八大以后,我们国家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是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特征。人民政协要坚持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上,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汇聚起共襄伟业的强大力量。”“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要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有效组织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共商国是,推动实现广泛有效的人民民主。”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实践,首次阐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强调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首次阐明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首次阐明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强调这一制度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首次阐明新型政党制度,强调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伟大的政治创造;首次阐明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强调人民政协要正确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我们要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多党合作独特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是人民政协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要贯穿于人民政协的全部工作之中,实现紧密团结,发扬民主才更有基础;发扬广泛民主,加强团结才更有力量。人民政协要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必须按照团结和民主的要求履行职能,发挥优势。坚持团结和民主,一是要做到求同存异。“同”,是团结的基础,应着眼“同”,重视“同”,在合作共事中发展“同”。新时代,求同,就是求实现中国梦之大同,求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之大同,求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大同。同时应正视“异”,承认“异”,允许存“异”。二是加强广泛联系。通过各种形式,使委员与委员之间,委员与群众之间,委员与部门之间,党派之间,海内外人士之间广泛接触,密切关系,增进友谊。三是交心通气。各党派、各界人士要经常交往,谈心交心。特别是对重大问题、重要举措,要及时互通情况,交流看法,以增进了解,加深理解,消除误解,取得共识。四是善于合作共事。各党派之间在工作中要平等相处,以诚相待,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对担任领导职务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予以充分信任和支持,使他们有职有权。

民主激发活力,团结共谱新篇。我们要充分运用人民政协的平台,更广泛地汇集智慧,团结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惊天动地的磅礴力量。

三、建言资政的舞台

新时代的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一定要增强这种使命意识,更新观念,适应形势,开拓创新。要在建言资政舞台上施展才华,必须切实把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个庄严名称,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坚持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必须求真务实提高协商能力水平,清醒分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准加强自身建设着力点,担当起新时代的使命。

(一)加强自身建设。加强自身建设的目的是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1.崇尚学习、加强学习。要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大政方针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历届中共中央领导核心对政协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政协章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他的系列讲话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赋予了新内涵,对人民政协履职规律进行了新概括,對人民政协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学习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政协全会上所作的政协工作报告。要学原著、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努力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中共中央的部署要求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需要,努力使建言资政更加建之有方、言之有理、资之有效。

2.崇尚创新、勇于创新。实践没有止境,探索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着力在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实践发展上有所创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创造,具有独特、独有、独到的优势。因此在履行三大职能中要有创造性、创新性,要通过探索、实践、创新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完善履职思维,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拓展不同意见互动交流、各种观点深入沟通的平台和渠道,形成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秩序和氛围,努力使专门协商机构“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

3.崇尚团结、增进团结。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团结是奋进的动力。人民政协追求的团结,是建立在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基础上的广泛团结,是建立在共同事业、共同利益之上的坚强团结。要坚持和风细雨式的平等协商,耐心细致地做好存异、化异的工作,形成思想上的真正团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对重大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重大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共筑中国梦上来,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共创复兴大业。

(二)深化三大职能的认识。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是一个一脉相承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强调:“希望人民政协继承光荣传统,提高履职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人民政协的核心职能,也是协商民主最主要的精髓,是人民民主最直接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就要真协商,真协商就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来决定和调整我们的决策和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

在协商中深化认识,寓建言、支持、监督于协商之中,使协商议政的过程成为思想引领、宣传政策、释疑增信的过程,成为沟通情况、换位思考、交换看法的过程,凝聚起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共识,形成同心同德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强大合力。

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中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协落实“政治协商”协商共识的关键,也是人民政协履职的关键环节。

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参政议政是协商民主的重要体现,是民众直接或间接政治参与的实现过程,是人民民主最直接、最生动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强化民主监督、落实政治协商的关键。

(三)担当新时代使命。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政治组织的主体,必须把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具体地、现实地落到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有许多重大任务和举措需要合力推进,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大家要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积极开展批评监督,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各级政协和政协委员要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黨委、政府中心任务资政建言,努力形成一批高质量建言成果,助推党委、政府相关决策部署落实。协助党和政府听取民声,汇聚民智。瞄准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现风险隐患,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党和政府解决问题、化解风险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在专题调研和建言立论上必须站位高,要用政治家的眼光聚焦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选题,要用科学家的严谨态度谋划好视察调研课题,要用生动、活泼、准确的语言写题,既客观真实,又不落俗套,文字精练而精准,能够吸引人、感染人,让人耳目一新,切中时弊而可行。要用经济学家的头脑用题,书写新时代问卷,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同时,以人民为中心反映社情民意,习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社情民意是观察政治问题的晴雨表。”一枝一叶总关情。对有重要价值的调研报告要精心锤炼,力求准确、生动、鲜明并编辑成册,使之留存下来。如果我们对事关祖国统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复兴的重大问题,能够提出一些带方略性的思路和主张,我们就尽到了责任,也就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新时代的人民政协要有新时代的样子,新时代的政协委员也要有新时代的形象。政协没有“名誉委员”,只有“责任委员”,履行好新时代政协委员职责,责任重大;当好新时代政协干部,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做一名有定力、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始终心系国事,情牵民生,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切实担负起把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努力做到协商有方、监督有力、参政有为,展现人民政协的新面貌新气象,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绚丽风采,展现人民政协这一专门协商机构的独特优势,做出无愧新时代的光辉业绩,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机活力。

(作者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民进贵州省委会主委)

作者:左定超

第3篇:我心中理想的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谁来做?学校德育如何做?学校德育做什么?……一系列的困惑摆在我们面前。对“我心中理想的学校德育”的思索代表了我这个德育实践工作者对学校德育的理想和追求,也是我探索学校德育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1、由细节德育管理走向战略德育管理

学校管理往往非常关注细节,这无可厚非,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但是,具体到学校的德育管理,似乎缺乏宏观和长远的战略思路,德育工作者陷入事务之中,整天忙忙碌碌,却经常碌碌无为。德育管理者必须重视战略管理,使德育能够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思想正确,使德育工作者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德育由细节管理走向战略管理,首先需要德育工作者更新德育管理思想,用欣赏德育、发展德育等思想对德育进行“思想管理”;其次需要科学制订学校德育三年规划,建立学校德育愿景,科学制订年度德育工作计划,让德育管理常态化;第三,要进行德育政策、德育体制、德育机制、德育制度和德育组织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德育管理效能。

2、由经验德育管理走向科学德育管理

学校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是德育工作者对德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探索不够。德育工作者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主要是通过师徒传授和经验积累来实践;德育工作没有像学科那样的大纲和教材,“德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德育工作者凭着经验、感觉、问题和上级指示工作,缺乏系统的设计和科学的方法。提高德育管理者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结构,通过德育科研探索学生成长规律,分层建设德育首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梯队,构建可以操作的德育工作模式,加强德育研讨交流等,可以逐步实现德育管理由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

3、由制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

由人的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是德育管理的基本走向,文化管理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管理,德育管理必须走向文化管理。文化管理主要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完成,尤其是学校课程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他们将承载着学校文化的灵魂,对学生的精神成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校德育管理需要人的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但最终应该走向文化管理。

4、由约束德育走向发展德育

学校德育的一个误区是:德育是为了稳定学校秩序,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而不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结果是为了稳定秩序,强力约束学生,导致学生产生逆反情绪而引发师生冲突,就会影响学校的稳定,德育工作终将进入低层次的恶性循环之中。我们必须改变思维模式。调整工作路径,实施发展性德育。我们通过建立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教育系统、星级评定志愿服务教育系统、人生远足体验教育系统,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科技、艺术、文化活动等,推进德育由约束型走向发展型。

5、由问题德育走向欣赏德育

学校德育往往是问题德育,德育工作者看到很多问题,整天解决德育问题,还是出现很多德育问题。老师们都很苦恼,很多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学生也很烦恼,失去了应有的自信。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美学德育观认为:德育应该是欣赏德育,“德育应该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教育专家周泓提出的“赏识教育”、北京光明小学的“快乐教育”、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以及一些学校提出的“阳光教育”等,都渗透着欣赏德育的思想火花。欣赏德育是一种科学的德育观,学校德育必须由问题德育走向欣赏德育。多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赏识和激励学生;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多把尺子评价学生;帮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推广“欣赏型德育模式”等,从此可以帮助学校实现问题德育向欣赏德育的转变。

6、由知性德育走向生活德育

道德教育不同于学科教育。道德是生活内在的逻辑或规则,道德无法从生活中走开,生活也不能没有道德。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但是,学校德育往往是知性德育(知识德育、思维德育和知化德育),这是德育低效的原因之一。提高德育实效性必须实现对知性德育的超越,走向生活德育。德育目标内容源于生活,把社会生活中最需要的道德品质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克服德育的“假大空”现象;德育途径突出实践性,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处世,学校就要积极组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把人生远足社会实践活动拓展成综合社会实践课程……知性德育走向生活德育,德育才能成为真教育。

7、由常规德育走向深层德育

现代德育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深层次的德育工作。学校必须重视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让每一位同学的心灵都健康。学校应该根据要求配备专职和兼职心理教师,建立科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心育将成为德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德育必须转变以常规工作为主的思路,走向深层德育。

8、由泛化德育走向做人德育

国家制定的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在学校德育实际工作中,必须在国家德育目标内容的指导下突出重点,由泛化的德育走向做人德育,把做人德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做人德育的内容应面对学生的未来和社会的实际,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9、由局部德育走向全员德育

全员德育的呼声很高,但落实很差,德育仍然主要是德育处和班主任的事,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德育的实效。解决的办法除了校长重视、教师转变观念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和评价落实全员德育。学校可以通过文明班集体建设,落实全员德育;通过教师评价系统,引导教师落实全员德育;通过组织结构的整合,实现全员德育;德育干部还必须主动开展相应工作(比如联系政治组、学科活动等),推动全员德育。

10、由封闭德育走向开放德育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进入了一个误区。本来应该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教育变得条块分割、相互推诿、相互埋怨。我们认为,对于青少年教育来讲,学校教育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指导家庭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共同完成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指导家庭教育可以通过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开展亲子活动和感恩教育活动等途径,建立教师家长协会制度被认为是当今家校合作的最好方式之一;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参观访问调查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等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接轨的主要方式。研究表明,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要大于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必须走向社会教育,学校德育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

作者:朱洪秋

第4篇:我心中的宪法

刘力宁 五年级(1)班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一切法律法规都是围绕宪法而制定的,都不能和宪法相抵触。

法无处不在,但不要将它变成生活的负担,而要将它作为生活的准则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现在认真学法,才能在未来做一个懂法的人;因为只有懂法,才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只有我们自己守法,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进而借助法律维护他人的权益,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法律至高无尚的尊严!因为,我们知道,未来的社会必然是法制的社会,而法制的社会只有尊重法律的人民才能创出来,正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的“守法精神比法律本身重要得多”。所以,将“法”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成为一个理性的守法公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看看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吧。有的执法者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有的企业家为谋取暴利将法抛于脑后,违法生产经营,大肆造假售假,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的人为不劳而获,怨恨报复,把法臵之度外,杀人放火、抢劫、横行霸市等等,虽然,这些违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但是这些行为却对社会、对孩子们遗害无穷。试想,假若人人都自以为是,轻视法律,那么那些由于缺少知识而心灵受污染的孩子们又怎能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呢?

有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懂得法律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例如著名的药家鑫惨案:于二零一零年十月二十日,药家鑫驾驶小轿车,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为害怕张妙看到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的恶念,就立刻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如果药家鑫懂得法律,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案。

努力把!只有我们做到了“法在我心中”!我们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国家,无愧于这个时代!”

第5篇:宪法——我心中的太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宪法——我心中的太阳》

我的老家在全州龙门村,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加入了进城务工大军。凭借着勤奋好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爸爸由一个小打工到如今拥有了自己的厂房。我的爷爷奶奶七十多岁了,偶尔也会从老家过来,每次爷爷都发表感叹:现在政策好啊,农村人不但可以出来打工,创业,自己家的山林和田地又可以包租出去,每年国家还要按户给我们补贴,老人还可以买养老保险。爸爸总会补上一句:您老终于不用操心了,虽然我们是务工农民,但是有国家法律保护,等买了大房子,您想住哪就住哪?

国家法律?什么国家法律?保护我们?怎样保护我们?过去我不明白爸爸的话,自从我和姐姐开始上学,我就慢慢明白了。

我们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最令父母头疼的就是孩子读书问题。《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力和义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宪法的保护下,如今,我们进城务工子弟,只要办好相关证明,就有书读。我的姐姐读了离家很近的小学。我就读的是离家稍远一点的小学,拿到入学通知书时,妈妈说:“学校远,就得接送,我们哪有时间送?不去,不去!”爸爸的话我记忆犹新,他笑着对妈妈说:“不让孩子读书,想违法吗?”原来《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转眼,姐姐临近小学毕业,妈妈又担心了,不让姐姐读书,那是违法!送姐姐回老家读吗?爷爷奶奶很老了,照顾不了姐姐,妈妈不放心!爸爸安慰妈妈:“瞎操心,不是已经说过吗?宪法保护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一定有学校读书的!”大家猜一猜,现在我姐姐进入了哪所中学?告诉大家,通过摇号姐姐进入了桂林三中学习。妈妈听到这个好消息,激动地流着泪说:“现在的法制社会好啊!让我们农民工子女任何时候,都拥有跟城市孩子一样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爸爸说:“当然,宪法面前人人平等!”

如今,我终于明白了,只要严格守法,如论我们身处何地,都有宪法保护。有了宪法保护,我们就可以放心地追逐我们的梦想。最后,我要大声地说:宪法——我们心中的太阳,是你照亮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温暖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6篇:我心中的宪法征文

我心中的宪法征文(初中组)

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我心中的法治社会

张文彧 定西市安定区赵家铺学校 九年级

羽翼未丰的鸟儿,你有父母精心编织的鸟巢依靠;蹒跚学步的婴儿,你有父母坚实的臂膀依靠;梦想高飞的同学们,我们有家庭和学校依靠„„。生活中每个善良的百姓,我们将依靠什么呢?是什么才能保证我们自由幸福的生活呢?是宪法,也只有宪法,才是保护我们生活安全的港湾! 神圣的宪法,快速完善中的法治社会,是你让我们每个人有了依靠!

九年的学校生活,放假在家,上学在校,往返于家和学校,即使上学的短短路程,大多情况也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护送。时刻生活在父母的关心下,学校温暖的怀抱里,感到很安全,很幸福。听到广西灵山四名小学生上学路上被砍杀身亡,小学生遭到三个流氓殴打致死,女大学生张霞网恋被人用菜刀砍断了脖颈,醉酒驾驶让花季少女失去双腿,扶起摔倒老人却遭受诬陷等这样的新闻时,我除了同情、悲伤、愤怒外,更多的是庆幸。庆幸我生活的很安全、很幸福,那样的暴力、伤害事件离我很遥远、很遥远,因为我有爸妈、老师、同学的关心、保护。

直到上个月,上学路上,我被狗咬了,还很严重!我陆陆续续请了五天的假,花了好几百元,打了五针狂犬疫苗才得以消停。可是在和狗主人——一个养牛场的场主人交涉我的医疗费时,不但没得到钱,还遭到了他的辱骂。不是我妈妈跑得快,也许还会遭到毒打。找了派出所,派出所也不真心管。 我静静站在门前,看着夕阳投在地上的树影,痛心地想:正义在哪里?这里是被正义遗忘了的地方吗?我只感到岁末的寒冷。我该怎么办,我能依靠什么?

老师说:“同学们,父母和老师经常因为同学们不好好学习骂了你们,你们感觉没有尊严。那么你们在上学路上被狗咬而没人管是不是有尊严?我觉得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没尊严。我们最大尊严是上学路上不怕狗咬,不怕坏人欺负;即使有狗咬,也有有关部门出面解决,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为什么我们连上学路上的安全都没有保障呢?我们怎样做,我们依靠什么才能让我们的安全永固呢?那就要依靠宪法,依靠法治社会的健全、完善。” 思考良久,我明白了许多:

我们现在生活在学校中,就像花棚中精心呵护的花朵。但我们终究要踏入社会,经历风雨的磨练,寒霜的考验,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打造自己的人生。我们不希望那些违法的事情发生在别人的身上,更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希望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平安和谐的,所以我们不仅自己要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更要监督别人,勇于和不法行为做斗争,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维护正义。只有弘扬法治精神,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宪法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它无须用言语表达,它只是在公平与正义之间默默传递。 正像老师说的,建立法治社会仅仅依靠我们个人行为还远远不够,更要依靠宪法,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不断提高依法治国水平。我们要学习宪法,宣传法律知识,完善法治社会,促进和谐社会。

航船没有灯塔就会触礁,汽车没有交通灯就会寸步难行,国家没有法律就会混乱!

我相信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平、自由、民主、富强、文明的社会里,只要人人都懂法、守法、护法,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离我们还远吗?我坚信,法治社会在习近平爷爷的领导下很快会实现!我愿意法治社会的健全完善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在你的感召下,那些虚伪,那些奸诈,那些阴暗都消失的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是真、善、美!

正义与宪法血脉相连,它是生于真理树上的一朵蓓蕾的热烈绽放,它是出自正义源头的一股清泉的踊跃奔流。 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请你牵起我们的手,领我们走向未来!

评语:作者从自身体验出发,叙述健全法治社会的重要性,读来感觉真实,很有启发性。同时又列举大量事实,说明完善法治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很有说服力。从一个初中生的认识角度来看,有这样的认识和看法就很不错了,说明法律意识已初步渗入青少年心中。作品文采斐然,连续的比喻句和排比句运用的非常好,结构完整,是一篇优秀的初中生习作。

指导教师:宋鹏冲 定西市安定区赵家铺学校 中学二级教师 13993288830 我心的宪法”征文(初中组) 让法律在心间长驻

姓名:董金荷 学校:安定区西巩驿中学 年级:九年级 我们生活在法制的国度,处处需要法,处处要遵法,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让法律在心间长驻。 因为重要,所以学法。

我们一开始就走在法的春风里,活在法的怀抱里,通过学法,我们也对法律有了初步的认知,法制观念也由此而提高,我们懂得在法制范围内什么该做,什么事该禁止,如何维护权利,如何履行义务„„如果我们是法盲,做事随心所欲,将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学习法律是我们立足法律社会的基础,创造美好生活的路标,用心学法,亲历躬行,让火色青春经法的洗礼而绽放花样年华的美丽。 因为重要,所以守法。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俗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对社会来说这规矩就是法。作为国家公民和社会成员,人人都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我们小学生作为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主人,同样应该学法、懂法、守法,以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所以我们没理由不遵循,也更没有理由背道而驰,虽然我们追求个性自由,但我们不提倡过分标新立异,无视法律的存在,与法律相抗衡,也只不过是自断前程,在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真实的可感的例子,难道我们要熟视无睹吗?为了灿烂的明天,预约守法的人生,更为了健全的人格,争做守法的公民。 因为需要,所以用法。

我曾做个这样一道题:当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回答是: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我们是这样说的,但并未完全能够做到,经常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殊不知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是不明智的,它只会助长犯错的几率,让人没有一丝改进之心,让人一次次与违法之事相“牵手”这是纵容了他人犯错的行为,既然学习了法律,就要善于运用,用法律之矛,攻违法之盾,一次次的运用,一次次的实践,让人们更进一步认识“法”的世界,敢于使用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敢于同邪恶势力做斗争,为和谐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也许只是绵薄之力,却能助那些“违”人找到新的起点,引领他们步入社会正轨。 法律是和谐之基,构筑了和谐的社会环境,法律是文明之花,提高了我们的道德素质,法律是实践之果,助我们实现人生价值。

教师评语:文章紧围绕主题,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突出了学习法律在生活中重要性,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指导教师:令娟娟 工作单位:安定区教体局 联系电话:15193256568)

第7篇:宪法在我心中

——尊重法律、相信法律,让法律铺撒大地

宪法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母法,就像一个家庭里的母亲一样,在众多的法律部门中,她代表的是圣神,是权威。宪法很薄,但也很沉。宪法精神的内在价值是以人为本,而一个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以人为本,她赋予了人民权利,切实保障着每一个公民的利益。而其他具体的部门法,都在其各自的领域指导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这些法律对于建设一个法制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法律是神圣的,庄严的,不容许有任何纰漏。法律的出台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通过,需要经过无数专家的讨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记得在2004年8月,也就是在全国人大法工委形成物权法草案修改稿的同时,北京大学法学院巩献田教授交给全国人大的一封“物权法涉嫌违宪”的公开信,一石击起千层浪,引起了当时法律界的争论,有些人对他表示支持,有些人则认为他是在哗众取宠,事件最终结果是:物权法在经过了十几次修改后,并在其中内容——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得侵犯前特别强调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再经过数次讨论后才勉强出台。这个事件一方面体现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在规范其他法律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我们所遵守的法律在其制定过程中的严谨,其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随着新中国的发展,我们法律体系也越发健全,人民的生活可以在一个有法律保障的环境下进行,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环境保

护、食品安全都有法可依,人们的衣食住行得到切实的保护。

纵观历史,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从人治向法治进阶的过程。所谓人治,是指在封建社会依靠个人的作用来实行政治统治,它的弊端不言而喻,遇到圣贤的君主国家还能勉强维持,反之,人民的生活将水深火热,国家的发展也将停滞不前。江泽民总书记说过:我们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正是说明一个社会的法制化的重要性。

在我国历史上人们并不重视用法来保护自身权利,中国人历来不愿意打官司,认为上法庭打官司是丑事。在古代从事法律工作的人,也就是所谓的状师,在当时却被人称为“讼棍”,他们被认为是靠耍嘴皮子混饭吃,因此是不被尊重的。尽管如此,在古代也有推广法律比较成功的——说起明朝的律法,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明律》,但是在那时候还有一部比较出名的律法——“明大诰”,它是明朝初期朱元璋在位时的一种特别的刑事法规。朱元璋为了从重处理犯罪特别是官吏犯罪,就将自己亲自审理的案件加以汇总,再加上就案而发的言论,合成一种训诫天下臣民并要求必须严格遵守的刑事特别法。简而言之,就是记录着各种案例的判例法。大诰在中国历史上是普及最广泛的一种法律,基本每一家都要有一本。当时老百姓犯了法,并不是直接送去关押,而是由衙役押送到家中,查看这户人家是否有“明大诰”,有的话罪刑可以减轻一等处罚。因此在当时,各家各户都留有一本明大诰,它像家里的族谱一样重要。而明大诰的内容由于都是一个个案例,读起来像一个个的小故事,所以在当时人们闲来无事,

就翻看明大诰,无形中律法的宣传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这对通过学习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如今,从1985年的“一五”普法发展到如今的“六五”普法已经有近30年了。普法工作从对全体公民法律知识的启蒙教育到学法用法的结合再到提出依法治国战略,让广大群众逐步的知法、懂法、守法。普法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已不仅仅局限在开会学习,更有法制文化下乡巡演、法律知识竞赛有奖问答、普法有奖征文、直接街头的法律咨询等等一些更让人喜闻乐见的、更能为群众所接受的方式。普法工作能让人民群众从生活点滴去了解法律,遵守法律,更好地使用法律。

当前我们的司法工作虽然在不断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比如佘祥林案:1994年1月2日,佘妻张在玉因患精神病走失,张的家人怀疑张在玉被丈夫杀害。同年4月28日,佘祥林因涉嫌杀人被批捕,后经京山县人民法院和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1998年9月22日,佘祥林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2005年3月28日,佘妻张在玉突然从山东回到京山。4月13日,京山县人民法院经重新开庭审理,宣判佘祥林无罪。2005年9月2日佘祥林领取70余万元国家赔偿。还比如赵作海案:1999年因同村赵振晌失踪后发现一具无头尸体而被拘留,2002年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赵作海死刑,缓刑2年。2010年4月30日,“被害人”赵振晌回到村中,2010年5月9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认定赵作海故意杀人案系一起错案,宣告赵作海无罪。在这些案件审理过程中都出现了“刑讯逼供”的问题。同时,相对于刑事案件,民事案件更存在着“执行难”的问题——判决的结果往往迟迟得不到有效实施。

这些问题都有损法律在人们心中神圣的形象,法律的作用受到了质疑。因此,我们法治国家的建设任重道远。

如今我们也看到了国家和政府在不断追求依法行政,追求公平公正公开办事的决心。如行政诉讼的开放,上到市长、下到一般政府官员都有可能成为被告;还有就是通过网络进行政务公开;在拆迁工作上进行“八公开一监督”;在征地工作上依法进行听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阳关权利网、村村通的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推进,12345平台的创设。这些都有助于在群众面前树立法治政府、透明政府的形象。

现在,作为一名在基层司法所工作的司法干警,我从事的就是专门的法务工作,从刑事解教到社区矫正,从大调解到普法宣传、从维稳到纠纷排查都是我所要涉及并必须要做好的工作,这些工作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保障人民生活安定发挥了作用。在六五普法工作中,首先自己学好法律,掌握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内涵,再积极去做好普法宣传,让全社会融入浓郁的法制氛围,让更多的人去知法、懂法,去尊重法律、相信法律,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成贡献力量。

第8篇:宪法在我心中

宪法创造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波斯纳

回顾中国历史,西周的封建制和礼制,汉初的无为而治,唐的三省六郡,宋的官员的选拔制,满清的督抚制等历代政治智能中都蕴涵了法制的重要概念。虽然它们各不相同且变化极大,可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并反映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近代以来,人类在多种选项中选择了法治这种国家治理方式,而在法治之中,宪法又是其核心。从初中学习政治开始,我们就熟知一句话“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可是,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似乎又感受不到宪法的存在,感觉不到宪法与自己的生活之间的关系,至少是对宪法的感受没有对具体的行政法律那样强烈。那么,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宪法的身影在何处呢? 宪法在根本上和宏观上确定着控制国家权力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方法。而宪法确定这些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方法的最高价值是维护人的尊严,可以说,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方法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的尊严而展开的。在这一最高价值指导之下,宪法设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及其具体运行、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特别是,依照这一最高价值,设定了控制国家权力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一切国家权力均来源于宪法并受制于宪法,宪法不仅控制着整个国家权力,而且国家权力之组成部分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运行和展开,均需遵从宪法的最高价值和由这一最高

价值所决定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因此,我们所直接体验和观察到的国家权力的运行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运行和展开,都是宪法影响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

宪法的内容比较原则和抽象,立法机关的基本职责就是依据宪法而制定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这就要求立法机关必须依据宪法积极地进行立法,使得宪法的实施获得制度性支持。简而言之,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如《婚姻法》《刑法》《交通法》等行政法律法规就是按照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体现,并且是以宪法的最高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为准则。宪法与具体法律的关系,就像一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每个段落,也就真正符合了“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句话。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只有在维权或违法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接触到法律法规。在维权时,我们会觉得法律是这样的平易近人又不可或缺,它帮助我们获得了应得的利益,保护了我们。而在违法时,我们又会觉得它是这样的冷酷无情又令人生厌,在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这样一些框框条条总是无法理解。于是开始质疑,宪法的最高价值真的是为了维护人的尊严吗?

事实上,如波斯纳所说,宪法创造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我们是在宪法的指引下去寻找幸福的方向,是在不断探寻中前进,而并非许诺我们一个美好的蓝图。也许它给了我们制约、束缚,可是它维护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维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公民,维护宪法,更是在维护我们自己的权利。

而对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而言,我们作为人民的公仆,将宪法放在心中,维护法律,不仅表现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

责,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好公民权利。更表现在,将宪法作为行为准则,让我们在代替国家和人民行使权力,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滥用职权,做一个内外兼修,业务精湛,品格正直的人。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秩序的良好运作,保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好环境。让公民在法律上的权利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这也是宪法与公民联系的重要体现。

总之,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保持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协调与平衡。作为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我们必须始终将宪法放在心中,保护公民权利,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只有为人民谋取幸福和安宁的义务,没有侵犯公民权利的特权。这是我们神圣的宪法责任,也应是我们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第9篇:宪法在我心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宪法在我心中》。 在我的心中,原本没有觉得《宪法》对我有多么重要,我曾经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只是初中学生,每天学校家里两点一线过着最简单的生活,宪法与我能有多大的关系呢?但是,当我从网上看到一则故事后,我明白了,原来《宪法》就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

故事是这样的:中学生李某到超市,因为没有看上如意的东西,便空手而出,谁知超市保安怀疑他偷了商品,便对他就进行了搜身。这位中学生回家和学过法律的父亲说了这件事,父亲便把这家超市告上了法庭,要求超市在当地媒体向李同学道歉,并赔偿一块钱。最后,李同学胜诉了。

李同学的父亲说,这一块钱看上去不多,但他代表了《宪法》赋予公民的人身权利,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尊严。

是啊,我国的《宪法》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社会价值的共识。宪法来源于人民,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包括我们这些未成年人的权利。正如列宁的一句名言:“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作为共和国的一位普通公民,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去了解、去遵守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用《宪法》去维护我们社会的和谐。所以,我不妨简单进行一下普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宪法相当“高大上”,是“母法”,他是法律界的“老祖宗”,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与宪法相抵触的所有法律无效。

现代社会,阻塞的交通,频发的事故常令人们痛苦不堪,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将近10万,远远超过了一场现代战争的死亡人数。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而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曾连续十余年居世界首位。面对死亡的悲剧,我们曾埋怨,我们曾斥责,但我们是否更要深思?车祸的原因不外乎是酒驾、醉驾、疲劳驾使、超速等,但这些是不是交通法规所明令禁止的行为?正是有些人对法规的无视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通过他们的以身试法,用事实一次次向我们证明不遵守法律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

如果再贴近点我们的生活,近年来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也令人触目惊心。就在去年,重庆一初中女生兰兰在住校期间太邋遢,引起宿舍其他女生的“公愤”,5名女生对兰兰大打出手,想要“教育”兰兰,不料竟将其打成10级伤残。一个个本应前途光明的人,却因不知法,不守法,转眼间成为法律祭坛上的牺牲品! 法律是无情的,如果谁无视甚至试图挑衅法律的权威,等待他的,也必将是法律的严惩。但其实宪法是有情义的,此法中明确规定了每个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了我们的更好成长,国家在《宪法》准则下制定出台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等法律,让每位青少年儿童都得到了受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大家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今天能坐在这里都应当感恩宪法的制定和实施。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上学路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红灯面前停一停脚步;来到学校,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保证每一堂课的纪律,杜绝抄袭作业,抵制网吧毒品等的诱惑„„从日常的小事,从生活中的点滴做到与法同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到心中有法、知法守法的话,那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就会变的更加和谐而美好!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守法精神比法律本身重要的多”。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我们每个人要把宪法“根植”于心中,自觉守法,从我做起,成为一个理性的守法公民,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宪法》成为我们的信仰,让《宪法》成为我们的守护神!

谢谢大家!

上一篇:酒店办公室各岗位职责下一篇: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