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挂职学习实施方案

2023-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的制定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保证各项事宜的有序开展,那么方案改如何进行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挂职学习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中学挂职学习实施方案

美国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特点与启示

摘 要:为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我国中学阶段实施混合学习,成为复学后的新型学习方式。美国在混合学习研究与实践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国际K-12在线学习协会与纽约市实验学校合作实施混合学习,并制定了《在学校层面实施混合学习的路线图》,提出了实施混合学习的六个要素:领导力、专业发展、教学、运营、内容、技术,设计了混合学习质量的评估原则。美国中学实施混合学习体现出突出特点:中学领导定期视察实施混合学习状况,及时交流反馈;多维度制订实施混合学习计划,不同阶段任务明确具体;强调混合学习中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行跨校合作,多校协同推進实施混合学习。对我国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启示: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统筹混合学习的规划与发展;提高教师技术与资源应用能力,发挥混合学习引导者的作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发挥混合学习的主体性;实现资源普及与共享,优化混合学习的环境;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方式进行评估。

关键词:学校层面;混合学习;中学教育;个性化学习

一、引言

自2020年2月份以来,在“疫情”影响下,为保障学生的学习能够持续、顺利进行,全国在“停课不停学”中推进线上教学。随着复工复学的开展,多数中学生回到了校园,开始了线下学习。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混合学习成为了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例如,为了防控需要,洛阳某中学要求一个班不超过30人,原班分为A、B班,学生半天到校,调整为上午常规教学、下午线上混合教学相结合。混合学习是在线学习和传统面对面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既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又正视了学习的传统本源。[1]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学实施混合学习既有助于减少大班额学生聚集所带来的疫情风险,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由于线上班级授课制存在标准化、齐步走的弊端,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我们要以这次大规模线上教育的成功运用为契机,实现线上教育的转型升级,为提供可选择的教育创造可能,为大规模的个性化教育探索未来。[2]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中学如何实施混合学习受到极大关注。为了探索常态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2020年4月,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联合主办首届“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创新:从线上教学到混合教学”云论坛;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的“在线与在校——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教研”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在研究层面,我国对混合学习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围绕高等教育展开,对中学阶段的研究较少。在实践层面上,中学在混合学习方面存在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参差不齐、设施及资源配置较低等问题。分析国外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经验和特点,可以为我国中学实施混合学习提供借鉴与参考,助力中学实现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创生。

二、美国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代表性成果

美国 K-12将混合学习作为教学变革的重要方式,在实施混合学习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产生不少理论成果。其中,国际K-12在线学习协会2012-2013学年在纽约八所实验学校实施了混合学习,并据此制定了《在学校层面实施混合学习的路线图》(A Roadmap for Implement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at the School Level,简称《路线图》),为其他学校实行混合学习提供指导。

(一)形成《路线图》:总结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实践经验

为鼓励教师和学校领导者在教学中实施新的学习模式,美国纽约市教育局在2009年建立起“创新区”(iZone),其中部分学校被指定为iLearnNYC项目学校,专门使用在线和混合学习进行个性化教学。

八所实验学校通过相应的申请流程和主题要求,被选定为“实验学校”,并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混合学习。国际K-12在线学习协会在2012-2013学年与八所实验学校合作,观察、了解并记录了实验学校实施混合学习的情况,进而制定了《路线图》,以期为其他学校实施混合学习提供指导。

(二)抓住关键:关注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要素

《路线图》概述了实验学校实施的混合学习经验;确定了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六个要素;确定了学校管理者在实施混合学习前要考虑的基本问题;总结了实验学校中具有前景的实践经验;分享了为混合学习教师和领导者设计的评估准则等资源。[3]

其中,中学实施混合学习要素为《路线图》的主要成果。为更好地在学校层面实施混合学习,国际K-12在线学习协会通过观察研究以及与实验学校和管理人员的持续交流,提出了实施混合学习的六个要素:领导力(Leadership)、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教学(Teaching)、运营(Operations)、内容(Content)和技术(Technology),并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分别指明每个要素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表1所示。

其中,“领导力”方面主要关注目标制定、学习需求分析、资金和资源引进等方面的问题;“专业发展”主要关注学校领导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类型和实现途径等问题;“教学”方面主要关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运营”主要关注混合学习的安排与计划、学习支持等问题;“内容”方面主要关注教学内容筛选与创建等问题;“技术”方面主要关注实施混合学习中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等的技术维护等问题。

《路线图》的六大要素形成了互相支持的关系,如图1所示。首先,“内容”处于混合学习的核心位置。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对混合式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教学内容”,而非“教学方法”。[4]无论是使用已创建的在线内容,还是针对个人开发的教学内容,均要面向混合学习的愿景分析内容的特点。其次,“教学”、“技术”和“专业发展”支持“内容”。在“教学”方面,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技术”方面,网络平台支持技术、线上课程制作技术等直接影响混合学习的效果。“专业发展”是面向混合学习教师和管理者专业素养提出的。最后,“领导力”和“运营”在宏观层面支持混合学习实施和进展,实时监控混合学习的开展,及时联系社会各界并获得支持。

(三)质量评估:以等级性评估指标引导中学实施混合学习

有效地评价与反馈会推动混合学习发展。iLearnNYC项目提出实验学习混合学习的质量评估准则,认为需要从领导力、新员工角色、新的学生角色、个性化学习计划和进度、新一代课程与评估,以及灵活且真实的学习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估,每类评估类别均列出了详细的评估指标,如表2所示。评估人员可根据指标的实现程度,按照“欠发达”、“发展中”、“精通”和“发达”四个等级来评估混合学习的质量。此外,由于实验学校实施混合学习时强调个性化学习,混合学习的质量评估除关注该新型学习方式的学习资源与学習内容、学习工具以及技术层面外,还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程度。

第一,领导力方面的评估,审查学校领导决策,规划混合学习。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目标、计划离不开领导的统筹与规划。“领导力”方面的评估关注中学在规划目标、进度监督、专业发展、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做法,侧重评价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宏观规划。

第二,教师角色方面的评估,强调教学引导与个性化教学。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即从传统授课中的教师转变为新型的引导者,评估教师在混合学习下的教学状况,看其是否充分践行了引导者的身份、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能否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反馈与评价。

第三,学生角色方面的评估,关注学生学习参与程度和信息素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是影响混合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新的学生角色”着重强调学生应从传统学习中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获取者,包含学习积极性、自主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师生沟通三方面的指标。

第四,学习形式方面的评估,反映个性化学习程度。混合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计划与进度需要根据个人实际学习状况合理地制定。由于混合学习中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个性化学习计划和进度”则针对学习计划和学习节奏进行评估,评估学生能否根据自身情况,与教师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并及时回顾进度,必要时进行调整。

第五,课程形式方面的评估,关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水平。该方面评估围绕网络平台、线上课程资源、数据跟踪系统、数据评估系统以及跨校合作五方面,评价混合学习所需的新一代的线上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形式。

第六,学习环境的评估,审查混合学习环境建设情况。由于混合学习要实现“灵活且真实的学习环境”,线上学习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与学习渠道;线下学习则需打破传统的授课教室空间布局,采用灵活可变的设计,充分满足混合学习的需求。

三、美国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特点

混合学习的存在价值, 在于其可以解决原有的学习方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变化本身。[5]总结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可以更好地为未来混合学习的发展提出新参考。通过分析《路线图》提出的混合学习要素、实验学校的实施经验以及质量评估准则,发现美国中学在实施混合学习等方面具有鲜明特点。

(一)校领导定期视察实施混合学习状况,及时反馈和改进

无论是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要素,还是混合学习质量评估准则,《路线图》均提及了“领导力”因素。这充分说明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过程中,领导的作用不容小觑。中学领导在混合学习规划中起到协调和引导作用,在混合学习实施中起到支持、反馈和调节作用。

例如,赛斯洛中学(Seth Low Middle School)实施混合学习,与校长的领导力有着很大关系。当校长得知学校将成为iLearnNYC实验学校时,便意识到需要团队协作,决定由副校长负责混合学习的开展。在副校长艾琳·林奇(Erin Lynch)的带领下,学校对混合学习进行了规划,并完成了教学内容、平台技术的配备与测试;在实施混合学习期间,副校长及时观察教学情况,定期与教师会面交流,及时反馈。

(二)多维度制订实施混合学习计划,明确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

由于不同实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采取的混合学习也有所不同,但大体方向、最终目的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基本一致。实验学校围绕混合学习的六个要素,根据自身情况对混合学习如何展开做出规划。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学校不仅制定了明确的混合学习目标,而且以月为单位制订了详细的计划,以图表的形式呈现每个月份不同要素需要开展的内容。

首先,以月为单位制订实施计划,有利于学校领导及教师及时落实混合学习,明确混合学习实施进度以及效果。其次,整个计划仍按照领导力、专业发展、教学、内容、运营和技术六个要素进行制订。例如,iLearnNYC实施混合学习第一年度的计划,不同色块代表不同的要素,清晰明了,有助于相关人员把握从哪些方面实施混合学习以及如何实施混合学习,如图2所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要素的比例不同。其中,“领导力”要素主要在开始和结束阶段的四月、五月和八月,“专业发展”要素则在混合学习中间阶段的五月、六月和七月,而“技术”要素则贯穿始终。最后,混合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在实施中可能出现意料外的问题,而以月为单位制订计划则具有及时调整实施计划的优势。

(三)面向实施混合学习中的个性化学习,强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的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此,中学实施混合学习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混合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哪些需求、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福特汉姆艺术高中(Fordham High School for the Arts)在实施混合学习时,教师每天会为每个学生创建工作表,记录当天学习课程后的问题和进展,并根据当天的反馈来制定第二天的课程。

混合学习质量评估准则将“个性化学习计划和进度”作为重要方面,着重评估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学生是否能够按个人的学习节奏学习。如表3所示,iLearnNYC中混合学习“学习过程”方面质量评估准则按照“欠发达”、“发展中”、“精通”、“发达”四个等级详细描述“学生个性化”和“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节奏进行学习”两个评价指标。其中,“学习过程”中的“计划”和“作业”成为重要的证明材料,教师通过完成的速度和质量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其他评估准则同样有指标从侧面印证了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如评估教师角色时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等。强化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够根据学生情况不断改进混合学习。

(四)实行跨校合作,多校协同推进实施混合学习

融合教学不是线上对线下的简单补充或相加,而是优势互补,教育者可以从观念融合、管理融合和家校融合的层面探索教学融合。[6]美国中学实施混合学习采用了“传帮带”的支持形式。实验学校作为示范学校专门的行政支持,在管理人员(IMs)的协助下,为同类型的其他中学(15至25所)提供指导与帮助,如图3所示。管理人员是拥有在线和混合学习经验的教师,为其所分配的学校提供实施经验支持、资源应用方案和专业发展引导等。

美国中学实施混合学习质量评估准则在多方面均提及了“跨校合作”指标。跨校合作主要指学校之间混合学习项目的合作,在线学习资源、技术工具、在线授课教师的共享等。一方面,同伴学校之间互相协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获取更多优质资源、汲取更多优秀经验,为教师提供更多可参考的优秀案例,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例如,玛尔塔瓦勒高中(Marta Valle High School)与加拿大的一所学校合作,学生可以远程参与各种各样的项目,有利于学生提高能力、拓宽眼界。另一方面,跨校项目的开展可以实现校与校的联动,由前辈学校带动后辈学校,逐步实现混合学习的优化与普及。

四、美国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启示

无论是实施混合学习的要素,还是混合学习的质量评估准则,美国中学实施混合学习可以归结为领导、教师、学生、环境与平台资源四个层面的内容。参考美国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经验,结合在线教学、混合教学和线下教学共同面对的教学问题,以及在线教学、混合教学本身存在的特有問题,我国中学实施混合学习可从以下方面推进,如图4所示。首先,中学领导在混合学习规划、实施、总结与改进的过程中发挥统筹作用。其次,教师应充分面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技术应用水平、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并促进自身混合学习中的角色转变。再次,学生应该重视信息素养提升,实现自主学习能力对混合学习效果的影响。最后,重视资源、平台、环境对混合学习起到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混合学习环境。

(一)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统筹混合学习的规划与发展

中学校长应该定期观察、交流混合学习的现状,发挥督促与协调作用。中学应普遍实行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全面统筹学校混合学习的规划与发展。中学领导应注重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发挥混合学习的统筹与协调作用。

首先,学校领导更应带领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教师等在实施混合学习前开展需求分析,所制订的计划应尽可能地具体详细,便于相关人员检查混合学习实施的进度与效果。其次,校长在混合学习实施中加强指导与监督,可制定例会制度,引导教师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最后,学校可设置混合学习的管理人员,专门为教师、学生提供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

(二)提高教师技术与资源应用能力,发挥混合学习引导者的作用

从线下转到线上教学,教师对资源的选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传统纸质资源的需求减少,对优质视频、交互媒体等资源的需求增多。[7]面向混合学习的发展趋势,教师应进一步提升线上教学的水平,提高资源选择、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促进教师角色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从传统教学内容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评价者、课程的开发者、资源的设计者转变。

美国iLearnNYC实验学校实施的混合学习质量评估准则关注教师角色的转变,如表4所示,主要围绕混合学习课堂中教师的做法、授课途径、师生沟通渠道的建立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反馈四方面展开,按照“欠发达”、“发展中”、“精通”、“发达”四个等级评估“教师角色”方面的情况,教师应能够灵活运用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多种课程形式开展教学,运用信息化手段来记录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定期进行线上或线下多种途径的师生交流,不断促进教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转型。

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应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充分考虑到学生才是混合学习的主体;在教学形式上积极学习新技术,在混合学习中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提高教师混合教学水平、增强混合学习的效果,地区和学校仍可持续为教师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一方面帮助教师深入了解混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另一方面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开发优化学习资源、使用技术手段记录并评价学生学习。

教师在线教学资源的选择和组合方面应该坚持“适量异质”的原则。海量的线上学习资源给线上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师如何在开展混合式学习时选择和组合在线教学资源十分关键。按照“资源数量”和“资源性质”的差异,在线教学资源在可以分为“大量异质”、“大量同质”、“少量同质”和“少量异质”四种形态,如图5所示。在线学习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大量的、异质的在线学习资源支持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而混合学习中,学生不再单纯依赖线上学习资源、丰富的线下资源,教师需要选择和组合适量的、异质的线上学习资源支持线下学习,更好地提升混合学习效果。

(三)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发挥混合学习的主体性

混合学习质量与效果的评估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评估有所不同。对于中学而言,学生思考、自学等方面的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评估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要从直观的环境建设、授课方式、学习成绩等方面入手,还要关注混合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的进步与发展。混合学习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将如何改变”。iLearnNYC实验学校实施混合学习“学生角色”方面的评估关注学生是否具有支配个人学习的自由,如表5所示。其中,指标1“学生是自己学习的积极参与者”要求学生具有选择、安排并掌控自己学习进度的能力。指标2“学生有能力找到所需的答案,并且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所需的信息”,将学生信息素养列为评估指标,强调其在混合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指标3“多种沟通方式”要求教师灵活应用多种在线教学方式,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演示文稿、在线论坛、电话等方式与学生保持信息沟通,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

混合教学带来的不只是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是育人方式的变革。为此,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混合学习。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应用网络学习工具进行混合学习的能力。在数字化学习时代,信息素养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也是人学会学习的主要标识。[8]充分认识提升信息素养对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制定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规模化测评,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9]另一方面,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时期,混合学习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这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弹性的学习时间、独立的学习空间、灵活的学习安排。[10]

(四)实现资源普及与共享,优化混合学习的环境

普及学习资源,营造开放共享的资源环境利于混合学习的实施。美国中学学习环境的评估中非常重视线上、线下资源,强调为学生创造“灵活且真实的学习环境”,如表6所示,从“房间设计与空间利用”、“课外访问在线课程”、“在多所学校之间共享在线教师”方面,按照“欠发达”、“发展中”、“精通”、“发达”四个等级评估混合学习环境是否合适。其中,“灵活”指空间布局和课程选择上具有灵活性;“真实”指学习空间和学习氛围具有真实性。借鉴美国中学对该方面评估的要求,我国中学在混合学习环境建设方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

首先,改进基础设施,优化混合学习环境。中学传统的线下学习空间多为布局中规中矩的教室,在一定程度上也局限了学生在混合学习中的创造性。有条件的中学可采用更适合交流互动的桌椅設置,打造更加智能化、更具交互性的智慧教室,为学生线下的小组协作或其他个性化学习活动提供便利。

其次,完善软硬件资源,实现混合学习资源普及与共享。宏观层面,在中学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提速增智,“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提质增效,并实施资源共享计划,利用大数据汇集优质资源。[9]微观层面,中学之间可促进交流沟通,校际进行资源共享与经验学习;学校和相关企业之间也应加强合作,扩展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扩大学生的学习选择。

最后,提供运营与维护,保障混合学习顺利进行。无论是线下教室设施,还是网络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均需要有专人进行运营与维护。中学可设置专门的技术维护人员,以保证设施和资源能够在混合学习过程中顺利使用和运行。另外,各类信息层出不穷,各种资源不停地更新,维护人员还需与学习平台相关人员保持联系,及时更新资源。

(五)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方式进行评估

中学开展混合学习的督促,是对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状况的反馈,有助于学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目前我国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经验并不充足,尤其是刚刚开展混合学习的学校,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方面,我国中学可借鉴美国混合学习质量评估的经验,设计针对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评估量表,涵盖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环境与资源等多个维度,明确提出不同维度的具体指标。另一方面,由专业的工作指导小组定期评估学校混合学习的实施情况,找出学校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专业化的指导与建议,督促学校及时优化、改进,不断优化其混合学习的实施效果,让学生真正从混合学习中受益。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2]袁振国.后疫情时代线上教育的转型升级[EB/OL].https://mp.weixin.qq.com/s/sgD_LbYGO7bIHZaefYQkTQ,2020- 04-30.

[3]Darrow R, Friend B, Powell A. A Road-map for Implement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at the School Level: A Case Study of the iLearnNYC Lab Schools[DB/OL]. http://www.aurora-institute.org/wp-content/uploads/a-roadmap-for-implementation.pdf.

[4]管恩京,张鹤方,冯超,刘文秀.混合式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理工大学的68门多学科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0(3):39-44.

[5]林琳,沈书生.形态视角下混合学习的结构审视与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19(3):70-77.

[6]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6万教师齐聚云端!共议“后疫情时代”的在线教学与混合教学![EB/OL]. https://mp.weixin.qq.com/s/YiElYpAMTbMGFlq-75G8xA,2020-04-28.

[7]杨晓哲,张昱瑾.疫情防控下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与在线培训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20(3):5-11.

[8]钟志贤.面向终身学习:信息素养的内涵、演进与标准[J].中国远程教育,2013(8):21-29,95.

[9]教技[2018]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2020-03-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2020-03-16.

[10]徐红,陆如萍.个性化培养: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J].中小学管理,2019(1):21-24.

作者简介:

赵慧臣,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箱:hndxzhc@163.com;

贺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现代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in American Middle Schools: An Analysis Based on

A Roadmap for Implement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at The School Level

Huichen ZHAO1,2, Xue HE3

(1.Education Colleg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4;

2.Soft Science Research Base of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4;

3.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編辑:王天鹏 校对:王晓明

作者:赵慧臣 贺雪

第2篇:中学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施模式

【摘要】混合式学习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中学教学中的开展,学校可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势,不仅可以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更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信息化投入的效率,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新课程改革。本文阐述了在中学开展混合式学习的环境设计和搭建、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并对该教学实施模式的意义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中学教学;混合式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线学习;混合性评估

一 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和启示

自2003年12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南京召开的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介绍了“Blended Learning”(注:本文简述为B-Learning,或采取“混合式学习”的中文翻译法)的理念之后,“Blended Learning”的理念开始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传播[1]。在国外教育技术界,近年来对Blended Learning的研究更是显示出混合式学习是(继“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之后)下一个重要的概念[2]。

国外的B-Learning研究主要集中企业培训、成人教育等领域。在很多研究中,B-Learning的概念被界定于传统学习方式(面对面的学习方式)和在线学习(远程学习)的混合应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混合应用往往以学习效果和成本的最优化为目标。在我国,相关人员对学校教育中的B-Learning关注更多一些。李克东和谢幼如于1992年合著了《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主张利用多种媒体的优势进行组合教学,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本著作的思想和做法被认为是我国学术界早期就已经开始了的“混合式”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3]。何克抗认为,B-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4]。

从国内外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1)在对混合式学习的众多讨论之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不是技术形式“数字化、网络化”,而是对教学效果、绩效、成本。(2)从形式上看,混合式学习更多地体现为多种媒体的组合、传统教学形式和数字化学习形式的结合,但是这些形式实际上体现了教学思想趋向、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混合。这也是这个新概念真正带来变革的关键所在,启发我们在实践中不能只从形式上进行融合,更重要的是观念、理念、方法的融和,才能真正发挥各家优势,达到教学效率效果的最大化。

混合式学习对教学效果的关注,正好和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界普遍进行反思的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产出”异曲同工。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学校网络建设“应用决定成败”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一方面花大量投资建设的计算机教室、校园网络利用率低、闲置率高,成为摆设和形象工程,要求提高信息技术硬件建设效率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作为教育信息化重要突破点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却浮于表面无法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传统教学和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两张皮”现象严重,信息技术整合课成为公开课、展示课,无法为教学带来实效。在学校的建设、管理、制度和教学中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点,是亟待攻破的课题。混合式学习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中,一直就有多种学习形式、多种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应用的做法,在“混合式学习”概念提出后,这方面的研究变得更系统、更规范。然而,可以看到,这些研究更多的是进行宏观理念的阐释和理论的探讨,停留在讨论概念的层面,而深入到实际操作层面、直接指导中小学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则比较少见。本文结合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科研实践,对中学开展混合式学习的一些做法进行总结,提出中学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施模式,希望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二 中学混合式学习的实施模式

信息技术与中学学科整合越来越深入,成果渐丰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困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学生人手一机的教学环境,整合课通常需要2~3个课时,在目前的普遍的教室环境以及45分钟的课时限制下,深层次整合不可能常规化。然而,基于问题的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型学习形式在学生多种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教学界的共识。那么,在目前的条件下,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构建工具的深层次整合模式?如何将常规的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如何平衡考试和多种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甚至是矛盾?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学习方式如何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互相补充?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B-Learning的引入,使我们解决如上的问题提供了更加系统的思路。我们可以制定有效的计划,根据学校现有资源的情况,将多种教学形式有机结合,既将教学资源的使用率最大化,更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中学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施模式如图1所示。

建构性教学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信息技术环境和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课和在线学习三种教学形式结合,为中学教学实践提供支持,在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采取混合式评价,信息技术也提供相应的支持。

1 建构性教学环境的设计与搭建

(1)建构性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5]建构性的学习环境具有丰富的、真实的情景,学生具有自主、合作、交流的机会,学习任务常常是具有真实性、挑战性的,解决实际的问题,学生在不断探索和反思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下面几点是建构性教学环境设计中需要注意的:

①真实的情景:来自于真实的现实生活又具有典型性的情景创设对于中学生进行建构式学习尤为重要。情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不是贴近教师的、成人的生活。

②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辅助学习材料,包括教科书、录像带、教学软件、课件、实物、实验器材、网络资源等。

③自主或协作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应丰富有趣又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④学习建议和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学习建议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向正确的方向学习。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⑤指导和帮助:教师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包括环境的使用、学习策略建议、组织学生活动、督促学习进程、管理学习组织等。

⑥认知工具:学生用来促进认知过程、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处理、编辑、制作、表达的工具等。

⑦反思与学习方法的建议和引导: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正向的反思,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现为教师具有引导性的总结、适当的点拨等。

(2)建构性物理教学环境的搭建

具备桌椅、黑板等教学设施的教室是最基本的教学环境。很多学校在普通教室里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包括一台教师使用的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或者是一台大屏幕的电视机,可以播放多媒体的课件或者音视频材料来辅助教学。传统教学环境支持面对面的教学形式,支持集体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的环境方面,一所学校通常有一个公共的计算机房,至少容纳一个班的学生在里面上课。公共机房应有基本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学生可以利用公共网络机房的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信息技术课程及其实验操作,学生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如PowerPoint、网页制作工具等制作作业。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搭建校园网是学校教学环境一个必要要素。校园网有连通到Internet的出口,学校师生可以通过这个出口获取国际互联网上丰富广阔的教学学习资源。

资源库是混合式教学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学校应购买一定的教学资源库,并制作、收集、积累校本资源。

教学平台是进行信息化教学强有力的工具,是混合式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场上的教学平台种类繁多,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教学平台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这一系列的教学环境,需要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普通课室的管理比较简单,但对于信息技术环境,需要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人员进行专门的管理和维护。主要工作包括:硬件维护和管理、软件安装和升级、病毒的防护和查杀、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平台的管理等。

(3)建构性“软环境”的搭建

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必须对一门课程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这个计划以一学期为时间单位比较适宜。教师必须明确一学期里面一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哪些适宜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哪些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哪些宜进行信息技术深层次的整合课,哪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哪部分内容可以展开研究性学习。对于大型的教学活动,要心中有数,早作规划。

准备工作还包括需要为本课程的教学收集教学资源或素材,并根据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制作一些切合需要的教学资源。在当前的教学理念下,无论是在传统课室进行的面对面的传统教学形式,还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教学资源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支持在线学习,教师有时需要利用教学平台开辟网络教学空间,这是比较容易。同时,教师需要为该课程搭建网络课程框架、设计和制作网络课程。由于教学是混合的,有非常多的机会师生进行面对面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只需要重点对需要进行在线学习的部分进行周密的设计和开发。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共享的别人已开发好的网络课程进行改版使用。

一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自主和协作学习为主的活动,如研究性学习活动也要事先进行准备,如选择合适的题目、领域,制定大概的实施计划等。

2 课堂教学的实施

课堂常规教学是中学教学的主体。在我国目前的教学实际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在课堂上完成。虽然教学形式仍旧是集体教学,但是在近年教育改革的推动下,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变革,例如采用强调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穿插小组学习的形式等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创设情境,进行重难点讲解,师生或者学生之间展开课堂讨论、交流,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等活动。还可以进行课堂练习、测验,对知识进行巩固。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技术,辅助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例如物理化学中的微观现象、宏观现象,展示多媒体图片、视频、动画等等,技术手段的帮助作用比较明显。通过这些手段,可提高常规教学的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在这样的环境、教学方式下可以比较系统的学习到结构化很好的学科知识,概念、规律、定律等。但是这种单一的形式不足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探究、参与、合作、动手能力,因此,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来说,其他形式的学习形式非常有必要。

3 利用信息技术的深层次整合课的实施

利用信息技术的深层次整合课是指,把学校的公共网络机房充分的利用起来,除了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其他学科课程也可以在这有多种信息技术可以获得的环境下,开展一些信息技术支持的、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参与性、体验性的新型教学,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发现和自主地知识构建,在非良构的情景下学习,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自己获取、加工和表达信息,培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形式是常规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弥补了常规课堂教学学生主动性、能动性不强的缺点,提供一定的机会给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进行利用技术的深层次整合课,不仅可以进行单个课时的一堂课、一节课,还可以开展一些单元整合性的问题探究课。将知识以单元为粒度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将实际问题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以探究问题为导向,以促进单元知识迁移运用,促进单元知识深刻理解和认知为核心。单元主题探究学习将课堂教学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研究任务结合起来,单元探究的问题可以分散成小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同时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定的探究和问题解决,每个子问题之间互相照应,具有逻辑上的关系,最后汇总解决大问题。

利用学校公共网络机房进行的深层次整合课,真正贯彻了新型信息化教学设计思想,表现出来是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并存于特殊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师生既可以面对面,学生又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的和协作的学习,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的优点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发挥,相得益彰。是混合利用各种教学条件、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有效手段,也是混合式学习理念对“投入、产出”的绩效问题、效率问题最好的体现。

然而,在很多情况之下,学校的公共网络机房除了让学生开展信息技术课以外,就很少有其他的用途。根据我国学者的对珠江三角洲的调查,全国已建立校园网的中小学中,只有5%真正能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经常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教学改革[6]。可见,提倡充分利用学校的公共计算机教室展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深层次的整合课十分必要和迫切。

4 利用网络资源的在线学习

利用网络资源的在线学习在两种情况下进行。

一种是课堂教学补充和辅助,教师根据教学的进展情况,将一些上课的材料、资源以及教学视频等放在校园网上供学生在线或下载后浏览,学生可以对自己上课没有听懂的问题进行再学习,巩固学习效果。这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针对个别学生提供课外辅导,还可以建立智能答疑系统解答学生课后的困惑。应用一些自适应的或者智能的在线题库,学生进行在线作业,可以随时进行自测和得到及时的反馈。

另一类在线学习相当于研究性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单独完成一定学习任务。如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专题网站的学习、网络环境支持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这些学习形式都强调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参与性,强调学生利用资源进行自我的知识构建。这些形式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形式,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情况下能顺利地展开。

5 进行混合的评估

不同的学习形式有不同的学习过程,产生不同的学习成果,必须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混合使用。中学混合式学习的主要评价数据有考试成绩、档案袋评估、发展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

作业、测验、考试是对中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评价方式。特别是对于课堂教学的成果以及一些知识性的文化遗产学习成果,考试和测验是非常有效的评估方式。而对于其他的一些学习成果,例如学生在不同的学习任务、探究任务中培养的问题解决、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评估,测验和考试则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必须采用其他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包括:利用自评量表、学生之间展开互评、教师的平时观察、阶段性研究报告、小组活动情况报告、个人研究反思等,通过对这些学习成果和文件进行收集和追踪,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通过对学习成果展示和交流来体现学生的收获,从而评价学生的学习。

多种评价方式的混合使用,兼顾到结果性的和过程性的、良构的和非良构的、显性的和隐性的等多种学习成果的特性,以全面的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

三 典型案例分析

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汾江中学,一直以来积极来利用本校现有的资源,运用多种方法开展教学信息化的工作,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该学校每个班级常规的教学环境是配备了多媒体展示台的普通教室,可以连接计算机,有大屏幕投影仪,具备实物展示台。学校有2个公共计算机房,主要职责是开展全校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在没有安排到信息技术课的时候,各年级各学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就会把计算机房利用起来。学校已购置课本配套的资源库,校本的资源建设和积累也在进行中。学校使用北师大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由网管教师负责维护,并按照学校的计划为全校的教师做技术培训。

该校具有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的传统。平时大部分的时间师生在普通的课室上课,讲授、练习、讨论,展开师生互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课件或者学生作品来辅助教学。各学科教师还利用公共机房开展信息技术深层次整合课,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探究活动,主题式学习等。很多学科都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辟了教学空间。这些做法在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地理、生物都比较常见。不同学科的教师从自己教授的学科出发,设计一些具有各科联动性质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如“走马大佛山”、“走进戏曲”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每个学期通过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学生关于知识能力方面的学校效果得到反馈和监控,比较好的保证了教学质量。在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通过自评、互评、作品展示等方式得到学生学习成果和发展轨迹的反馈。目前,学校还对其中的一些班级进行前测,为学生创建发展档案袋,利用档案袋进行发展性评估的尝试。

佛山市汾江中学即是混合的环境、混合的教学方法、混合的教学形式、混合的评估手段的典型例子。学校没有投入更多的资金,但是想办法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学习活动中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师明显感觉到学生素质的提高。

四 意义和讨论

1 符合我国教学实际,提高教学成本的使用率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投资以飞快的速度逐年增加。学校以前的设备面临淘汰,或者闲置。即使是新配备的设备,如果仍旧只按照原来的思路,只应用于信息技术课,或者只进行一些行政、管理方面的利用,投入和产出仍然不成比率。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符合我国中学技术环境、硬件条件的普遍情况。学校现有条件和环境利用率提高了,值得广泛推广。

2 提高了教学效果

混合式学习混合了“面对面”的学习方式和在线学习的方式,混合利用多种技术形式的优势,混合使用多种学习环境,混合使用从不同侧面培养学生不同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样的混合不是各种因素的简单组合,而是“部分相加大于总体”的混合。这些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和方法,都各自有其特长,单独在教学中使用某一种,都不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学中实施混合学习所得到的大于总体的结果就是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实现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创新人才培养。

3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的有效切入点

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7]。其中特别指出,要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提出要提高教学仪器、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益[8]。而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则指出,教育要转变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9]。可见,在中学中混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媒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切实可行、利于推广的做法,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的有效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 关于“Blended Learning”的定义和翻译[EB/OL].

[2] Josh Bersin & Associates.Blended Learning: What Works? [EB/OL].

[3] 田世生,傅钢善. 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4,(7).

[4][6]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4,(3)/(4).

[5]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5).

[7][8]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2001.2.

[9]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9.

作者:谢 非 余胜泉

第3篇:中学实施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对策

一、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研究性学习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小学到大学都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但在我国研究性学习才刚刚起步,研究性学习还未有效地开展起来。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来自课程政策自身的阻力妨碍了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研究性学习”课程规定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这一举措,实际上是在政策上将研究性学习合法化,使它获得了与其它学科看似平等的地位,可以说是教育的一大进步。但是,这项政策对于研究性学习政策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构成了阻力。

首先,赋予研究性学习的权威性不足。在实践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研究性学习被定位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并列,每周有三个课时,从课程改革实践看,活动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直没有得到过稳定的发展,总以一种“副副课”的身份而短暂地存在,而且不得不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与满足学生的课余兴趣为目的,其权威性和影响力远远不如其他主要学科课程。所以在当前仍然以传统的学科课程和应试教育为主导的学校教育中,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就极易出现形式化的问题。

2. 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制约了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众所周知,我国人才培养基本上还是一种“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应试教育”就是一种以升学为目的,以学生的考试分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的教育。“应试教育”以统编教材为中心,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则很少有人去关注。

“注入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在我国的课堂上占主导地位,“发现式教学”、“研究性学习”被一些数学老师认为是费神费力,浪费时间,是“不经济”的学习,不太情愿甚至干脆不愿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3. 缺乏研究师资是影响研究性学习的直接原因

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教师缺乏科研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观念陈旧,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足,如有的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涵义不了解,认为研究性学习班只是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一种方式;有的教师数学研究性学习不适合中学的教学;(2)仍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研究创造能力受到了压抑。(3)我国中学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任务特别繁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研、教改和科学研究

4. 落后的教学条件是影响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因素

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研究性学习对教学的设备、环境和学习的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图书馆、实验室、实践活动的场所和必要的经费等等。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就必须为教育提供现代化的物质条件。但我国的教学条件离现代化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适应不了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5. 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是影响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的因素

首先,对研究性学习实施阻力最大的是教育评价政策的核心,即考试政策,它是最有权威性的指挥棒,也是一个最大的阻力来源。因此,当前考试的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内容与研究性学习有较多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上级教育部门对于学校的评估政策,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当前,上级教育部门评估学校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教学质量,而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就是学校的升学率,就是要以高考课程的教学为中心。于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又没有硬性的规定和监督,学校领导及教师也就无暇顾及、也无力支持这种新的课程及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根本就无法开展。

再次,对于教师的评价政策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以教师的教学成绩即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这种相对评价政策虽然鼓励了教师对于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但同时也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以至于造成教师的合作意识不强,无法达成专业之间的合作和互助,使教师养成了单打独斗的工作思维习惯,教师工作的个性化和个体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恰恰是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助,需要教师有综合的知识和综合思维。因此,有关教师的评价政策在师资素质方面间接地阻碍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也是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进行的,它的实施可想而知。

二、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对策

1. 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正确认识和理解研究性学习

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虽说历史渊源已久,但是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却是近年的事情。它的开展使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同时,研究性学习虽然被列入普通高中的课程计划,但这门课程没有大纲,没有教材,其组织实施主要靠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这虽然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创造性、自主性的发挥,但也使那些习惯于做教材诠释者的教师有无所适从的感觉。所以,无论是从知识能力上还是从心态调整上,在职学科教师都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研究性学习的宣传力度和对在职数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另外,我国课程体系主要围绕专业来安排,也忽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而研究性学习所强调的恰恰是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因此,高师也应调整课程计划,增加综合性课程,培养一批能担当起指导研究性学习任务的新型学科教师。要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师资支持,就应当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如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更新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提高继续教育的师资水平,加强对教师继续学习的鼓励和评价,给予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所需的时间、空间及物质的支持等。改进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政策,针对当前教育实践的要求调整课程设置,消除学科之间过于严格的界限,用综合大学的毕业生补充当前的教师队伍,以及在综合大学中开拓培养中学教师的空间等。

2. 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环境,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学校、社会和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开放的环境,从研究范围的选择到研究主题的确定,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要培养学生自主、主动的学习方式,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和教师具有超前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作用,把他们当作学习的主人,为他们创设一个能主动探究的环境和条件。

3. 完善评价体系,保障研究性学习的顺利推进

当前,高考压力是影响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给数学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必须对高考和评价制度进行改革,把数学研究性学习与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结合起来。有同学提出把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成绩记入个人档案,作为高考录取的一个参考,还有人提出″把数学教师指导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情况纳入对教师的各种考核中″,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上海也即2001年起,在高考中加入了研究性学习的考试内容。可见,为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必须在高考和有关评价体系的改革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

首先,改进高考政策。主要是针对当前评价标准的诸多弊端,建构多元化和科学化的评价标准体系。更多地关注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评价,而不是简单地评价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与再现能力;要更多地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是简单地对结果进行一次性的评价等。因此我们的考试就应当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如可以将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与高考成绩结合起来,加大反映实践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的考试内容的分量等等。这种评价标准的完善,不仅能够提高研究性学习在教育实践中的地位,而且会获得人们的认同和重视。

其次,改进对学校的评估政策。对学校的评估标准也应当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如在评估标准中应加重研究性学习在评估中的分量,加重教师教学研究成果的分量,建立对学校定期动态评估政策,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的监督,这也是从政策上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开拓空间。同时对于不同教学水平的学校,评估要有一定的弹性,鼓励条件较差的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

再次,改进对教师的评价政策。主要是改变当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惟一标准的状况,将教师个人工作成绩与教师团体工作成绩综合起来对教师进行评价。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并保证实施的质量。

4. 发掘社会资源,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对数学研究性学习不仅要在师资素质上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政策,而且也应积极地支持硬件环境方面的建设。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要鼓励其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校外资源;对于条件差一点的学校可以在物质政策利用方向上的检查和监督,以保证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物质条件不被占用。

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是研究性学习得以开展的重要条件。从研究性学习获得知识的信息源,到课程完成中所需实验设备以及专业人士的指导等都与社会资源密切相关。

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学校应善加利用,做好宣传协调工作,让社会家庭了解认识研究性学习,从而使全社会支持和帮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因时因地制宜地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5. 重视与学科相结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虽然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具有开放性,而且在现阶段采用了单独开设课程的形式(单独开课主要是为了引起重视),但各学科可为数学研究性学习提供大量的研究课题,为数学研究性学习提供生长的坚实基础,与其它学科结合还可以解决教师指导的困难,这应是今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方向。

为避免数学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应提倡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多搞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研究、不要只套形式,应多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多研究一些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问题″。只有联系实际,解决了实际问题,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才能避免因强调过程而忽视结果的形式主义。

6. 扩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范围

当前我们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在高中阶段实施数学研究性学习还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适当地扩大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范围,可以在初中阶段就开始实施这种学习方式,并逐步加大研究性学习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因为与高中阶段相比,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可塑性更强,教师和学生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更多一些。因此,在中、小学生阶段开始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使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空间得以扩展,而且也能更早、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习得这种全新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高中生所享有的特权。这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继续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和学会合作。

综上所述,数学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得到了大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肯定,部分学校也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但其实施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采取措施保证其有效开展。

作者:张胜利

第4篇:中学挂职学习总结

[文/]来源:青年文摘网

一、挂职学习期间的基本工作情况

我有幸在2007年第二学期被教育局安排外挂宁波锻炼学习,我被安排在宁波长江中学挂职。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我参加长江中学的教师会议、家长会、教研组活动等,平时主要以听课、学习、上课和参加活动为主,并通过网络时刻关注长江中学的教育动态。在学习期间,严格遵守挂职单位的作息时间上下班,从上午7:40到校开始一直到下午5:00才离校,中午也都在学校,从不迟到早退,每周星期三下午都积极参加他们学校的教研组活动,我从未把自己当成是来挂职的一位老师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反而比以往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平时力求做到多看、多听、多问、多想。

可以说,在挂职期间,在纪律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在行为上自觉约束自己,在学习上认真对待自己。我把这次挂职学习看成是难得的再造机会,倍加珍惜。

二、宁波长江中学总体印象

宁波长江中学位于宁波北伦地区的中心地带,是宁波的重点中学,全校24个班级,共有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70余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宁波长江中学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务实上进,办事追求效率,注重实效,避繁就简,少一些形式主义,多做一些实事,学校层工作灵活机动,不拘泥于形式,不给学校增加一些额外的负担和压力。学校对教师有高要求,而平时也会更多一些人文关怀。

教师工作兢兢业业,对每位学生负责,中午午休和晚放学时间对学生进行培优辅差,和进行过关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好,学习习惯从小学上来就得到很好的培养,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主要的精力是放在如何传授知识上面,而不是去一个班级的纪律。学生尊重师长,愿意去学,花时间去学,并能真正意义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为面对升学还是有较大的压力。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备较齐全,多媒体网络设备使用率高,教师人手一台电脑,硬件条件较好,有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挂职的感受与思索

(一)挂职后的几点感受

1、教育大环境较好,家校联系形式多样。

2、教师敬业爱岗,理论素养较高,自我成才意识明确。

3、教师任劳任怨,责任心和事业心较重,工作强度大,竞争激烈。

4、制度完善、条块清晰、纪律严明、措施有力、团结协作、凝集力强。

5、教育教学活动面广,形式多样,落到实处。

6、机构简洁,人员精简。

7、后勤企业化操作,责任到人。

8、上级行政对学校的监管、引导力度较大,检查、评比名目较多。

(二)挂职期间的见闻与思索

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所见所闻忽然很多,下面我主要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谈谈自己的见闻与思索

1、教师敬业爱岗、无怨无悔。

长江中学作为宁波被伦地区的重点学校,当然离不开其现代教育设备的配备,离不开教育手段、教学和教学过程的现代化,但更关键的是依靠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师资队伍。长江中学一直致力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坚持校本培训促教师专业化成长,做到“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

(1)校本培训是教师成长的基点。他们学校非常注重内部与开发,非常注重教师的学习和提升,多渠道、多途径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学术争鸣和实践探讨两个层面入手。在三月份,长江中学主办了“说课比赛”,目的就是使教师通过说课更加清晰课堂教学新理念。在长江中学教学活动中我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磨”,即磨课。建立了扎实的师徒结对教学模式(。本学期他们学校不仅开展了青年教师解题能力比赛活动,而且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同课异构各教研组专门确定研究主题,备课组(最少的是平行班的2位老师)围绕研究主题定期开展研讨活动,教研组、备课组分组对上课的老师给予精心指导,从备教案到试教、整改无不积极参与,特别是师傅对徒弟那真是“磨”,然后开课、听课、集体探讨。正是因为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让教师看得到、摸得着,有具体的比对参照物的教学举措,成为了老师们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基石。每位教师都能从中充分领会新课程的理念,为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搭起了很好的平台。同时每周三晚上他们学校教师都要集体学习,或集体备课,或集体评课,或听讲座,或学科组商讨重大活动,这些活动都拓展了校本培训的渠道。

另外,学校在学科教师的培养上也有新招,即每年每一个教研组都要举行相应的学科节。

(2)教师工作强度大,但从无怨言。可以这样说,长江中学的老师们从早上进校到中午的大课间、午餐以及下午“困难班”结束几乎没有停顿的时间。而且区教育局、进修学校和学校的活动众多,再加上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开展达到了经常化,因此老师们除了上课,大量的听课、课后研究和交流以及学生和教育几乎占据课余的绝大部分时间。长江中学一般重大的评比创建活动任务经常分解到教师身上,教师工作强度非常大(这点远远超过我校)。但长江中学从没有人会因为工作辛苦而说一句怨言。正是因为校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蓬勃向上的竞争环境,也练就了广大教师兢兢业业、勤奋刻苦、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

2、学生文明活跃、和谐全面。

学生的精神面貌会反映出这所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是这所学校教育成果的具体体现。抓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必须做好四点:一是要经常化,二是要有针对性,三是把教育内容和学生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尽可能使教育内容和学生心灵产生碰撞的“火花”,最后还要落实检查和反馈。

(1)学生文明礼貌、训练有方。从早晨进校开始,不管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只要你碰到学生,你总可以听到学生亲切的问候声,也很少在学校的公共场所见到学生们扔下的废纸、餐巾纸,墙壁上也看不到黑黑的脚印或者球印。而我们的学生在学校迎接检查或者举行活动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学校领导在教师会议上、学生聚会时强调几次,才会体现我们学生的“文明礼貌”来。我觉得这跟学校平时对学生的激励是分不开的:

另外,学生在专用教室上完课后,总会把自己坐过的椅子轻轻地移至桌子底下后才离开(教师们在会后也是如此)——人的行为有了规矩才成习惯,没有平时的积累不可能有这么地整齐划一。

(2)学校的每项教育具有针对性、工作安排细致有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都体现出教育性,而且显得非常规范。如:星期

一、

三、五下午第三节课是初一对日活动,有老师到场组织指导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有序。使我体会到:学校各项工作显示出来的一种规范、有序,是依靠。他们“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正是通过这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使得良好的行为深深的扎在学生的心田,习惯也就成为了自然。又如学生出操每天都是朝气蓬勃的。每天早晨,24个班的学生,在昂扬的乐曲中,学生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操场,整个场面非常和谐、有序,富有生机与活力。早操完毕,还是如此这般地回教室,显得格外精神。长江中学的1000名学生每天都是这样开始新的一天的学习生活的。早晨的精神面貌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一天的学习和生活的状况。我们都知道“细微处见真情”这句话,学校工作也一样“细微处见”。有人说学生早操质量会反映出学生平时的行为规范,反映出体育课堂的常规教学情况等等,我觉得颇有道理。

(3)学生参与面广。这一点只要你用心去观察都会发现,每天早晨学生做操,领操的同学并非固定,由体育教师随机报到号数的学生领操。每周一护旗手也不是固定的而是年级轮流,在其他各项活动中长江中学都非常注意对学生面上的铺开,正如该校的教改纲领所体现的那样“整体观念、主体思想、个性发展、和谐关系”。总之,学校教育只有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工作才会有条不紊,才能体现水平,而且高质高效;老师才会不断成长,成为骨干,成为名师;学校才能成为名校;学生才能够达成良好的学习常规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学校才能达成最终的育人目标,正如长江中学所说的那样“细节创造完美”。我想说的是“细节不仅创造完美,更是腾飞的基石”。

一个学期的挂职学习,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是难忘的,期间的生活紧张而充实。匆匆地,一个学期已经结束了,带着几分留恋,几分回味,几分收获,还未来得及细细咀嚼品味,仓促间写了点滴体会。望各位领导、前辈、同仁多多批评指导。

第5篇:琥珀中学挂职学习心得

——琥珀中学的人文关怀与常规管理

在高校长安排下,我很幸运赴结对学校琥珀中学进行一周的挂职学习,在挂职期间,我时刻牢记校长的叮咛:“多看、多学、多思、多问”,通过听、看、议、谈,我深深地领略了校长们精湛的管理艺术,目睹了老师们忘我的敬业精神,体验到了琥珀中学和谐进取争优的氛围,可以说是收益匪浅,感触颇深,终身难忘。

思考一:人文关怀—形成管理凝聚力

合肥市琥珀中学,创建于1997年8月。短短十几年的办学历程,琥珀中学实现了从起步到快速发展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成就。在校园里,你随时随地总能嗅到和谐进取的气息,总能看到和谐进步的音符,令你身心愉悦,精神焕发,令你幸福无比,忘我工作。在管理制度上他们是刚柔相济,正如教学一样,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实现了人性化与制度化高度和谐统一,建立了人性化的管理体制,学校虽没有签到制度、点名制度,但基本没有老师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从与郑校长的交谈中得知,超过半天以上的需向校长室请假,其余一般情况在年级组内请假。正是因为他们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极大地调动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记得我刚到琥珀学校的第二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学校走廊、楼梯、过道等到处都积满了水,早上到校后,校长、老师、学生自发地齐动手,疏通下水道,清理杂物,扫除积水,一片师生繁忙壮观的劳动场面,着实让我感叹了好一阵子。他们就是这样,上下一个声音,一呼百应,一传到底,促进了学校工作的高效运转,实现了师生精神状态的提升,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务实有效运行,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思考二: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如何开展学校工作,如何加强过程性管理,如何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不滑坡,这是摆在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老师面前的一大新课题,琥珀中学也不例外。在挂职期间,我先后多次参加了学校办公会。在办公会上,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统一认识,严格执行规范办学行为。郑校长号召全体教师充分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努力创新育人新举措,彰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魅力,形成教育合力。郑校长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执行坚决不动摇、不走样,严格“三表”意识,统一规定集体上放学时间,要求

教师吃透课标,不要人为增加学生负担,借助政治学习时间,不断加强教师教学常规教育,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情况反映,来不断规范、调控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加强过程性督查和指导,郑校长始终坚持一日三巡,巡视校园的每个角落,看师生到校情况,看包干区打扫情况,看老师带领学生读书指导情况,看老师批改家庭作业情况,看老师课前准备情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郑校长坚持每天到岗值班,提前到校,陪同当班老师,在校门口恭迎老师上班,这一点让我由衷的佩服,用他的话说:“我站在那儿,笑着迎接老师上班,学生上学,这是一种礼节,能给老师和学生一个好心情。”通过郑校长的一日三巡,很好的规范办学行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校长以身作则,在校园里看到废纸、杂物,总能弯腰检起,给老师学生做了一个好榜样,从他的工作中,我对“校长是一校之魂”有了更加深刻清晰的理解。为了切实将常规管理落到实处,学校推行了行政值日制度,每天由一个教师和一位中层干部全天巡查指导,全天记录班级班风、学风,教室卫生、文明言行等方面的情况,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每月颁发常规流动红旗,并将评比结果及时公布,以优秀的班级榜样感召人,激励人,使做好各项常规工作成为琥珀人的倾心追求。通过短短一周的学习,我深深感觉到琥珀中学规范化办学的理念已牢牢植根于每个校长老师的心田,内化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正引领着教师形成新的追求。回校以后,我要用本次学习经验指导自己工作。

2013.4.12

琥珀中学挂职学习心得

白湖镇初级中学孔为能

2013.4.12

第6篇:中学校长挂职培训学习总结

根据XX市教育局安排,我们XX市中小学校长一行60余人于11月至12月在XX挂职学习。我们所挂职的学校是常州XX中,除我外还有XX中学校长韩XX、XX区XX中学校长石XX、XX区迎春中学校长宋XX、XX区XX实验学校校长韩XX、XX区化XX一中校长任XX,党小组长由我担任。通过近60天的学习,我们全组六位同志全面深入的了解了24中的办学理念、发展模式、德育管理、教师管理、后勤管理和教科研等工作运转情况,并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岗位认真思考,使自己对学校管理又有了一次深刻认识和新的提高。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挂职学习的情况、挂职学校的做法及挂职收获与建议: 学校基本概况:

XX市第XX中学创办于1929年,初名为“私立武进初级中学”,1956年改为公立学校,定名为“常州市第四初级中学”,1970年学校更名为“XX市第XX中学”。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人数1939人。

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精细,师资队伍优良,学生发展全面,深受各界好评。学校先后获得“长三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训基地”、“江苏省首批实施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全国‘双合格’优秀(示范)家长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学校坚持“人文管理,智慧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和高尚人格的塑造,积极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道德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立足校本,建设培育精品课程,学校目前有四个市级学科教研基地,分别是数学、外语、物理和生物,另有多个教研组被评为市级优秀教研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乘,每年为省中、一中、北郊等高一级学校输送大批优秀学生,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

挂职学习的内容与管理: 根据领导要求,我们积极与挂职学校进行了沟通交流,就学习内容等做了详细规划和安排,并在组内进行了讨论交流。结合学校的发展特色和业务条块划分,在具体的学习中,我们小组完成了学习计划,并拓展了学习内容。

按照计划,我们在1—2周了解了学校整体概况、办学特色、发展规划、内设配备和各功能室分布、学校文化建设及后勤保障工作、餐厅运作情况。3—5周全面学习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措施,聆听观摩了若干学科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校本课程、文学社活动等。6—7周认真考察了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工作,参加了多学科多次的联合教研,座谈了解了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成长方面的系列规划和措施。8—9周探究了德育和班级文化建设。深入学习了学生管理和发展目标、工作规划等,特别是德育工作的课程体系和道德实践活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观摩了主题班会课开展、小组和团队建设、家校共育工作等。

期间与赵XX校长、党支部书记陈XX、副校长殷XX、教导处杨XX主任、教导处谢主任、办公室主任赵XX、团支部书记、级部主任、艺体组长、多位班主任做了专题交流。

在上述工作之外,我们还先后参加了长三角名校长培训课程、XX省骨干校长培训、XX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教育思想报告会、XX市学校主动发展工程报告会、全国自分课堂交流报告会、XX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共同体成立大会、省常

1 中课程统整报告会、XX中学理解性课程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报告会。这些高层次的学术报告交流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同时,我们抓住各种活动和学习机会,与参会专家领导、学校师生、家长等做了交流和调查。小组内部也经常组织学习心得交流活动,由于常州挂职的校长都住在一起,我们还非常注意了解其他几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抓住各种机会丰富学习历程,扩大战果。

为保证两个月的学习能够规范开展、学有所得,我们小组从学习开始就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措施,召开专门会议传达贯彻,保证小组成员都能掌握遵守。

具体来说,除了严格遵守市教育局提出的考勤和学习制度外,我们还根据实际,制定了学习活动召集对接人制度、定期学习心得交流制度、信息共享与交流机制、组内双休日考勤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

学习活动召集对接人制度,即规定每周的学习活动指定一个召集人和对接人,又组内成员轮流担任。具体负责本周的成员到位情况,临时性活动的召集,以及负责与挂职学校对接各项事宜,这样就实现了时时事事有人管。本次学习活动,第1-2周由我来召集,第3周是韩XX,第4周是石XX,第5周是宋XX,第6周是韩XX,第7周是任XX,第8周是石XX,第9周我召集。

定期学习心得交流制度,即每周五下午或周六上午,由本周召集人负责召开一个交流会,就本周的学习活动和见闻做一个交流。形式可以比较松散,也可以是口头随即发表观点,类似头脑风暴。这样的活动我们感到能互相启发,收获不小。

信息共享机制规定每位校长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以及从学习单位拷贝的电子材料,都统一由组长收集汇总,下发给大家,保证能够让每位校长获取全方位的信息。

双休日考勤制度,规定小组成员在双休日必须集体活动,不允许单独外出或会客等,一是保证安全,二是便于管理。

信息报送制度,规定每位组员在完成每天一篇学习心得上传任务后,每周报送2篇精心撰写的学习纪实和体会,用于提供给组长完成学习简报,并要求尽量做到图文并茂。

在两个月的学习历程中,我们小组六个成员严格遵守了上述规定,体现了每位校长的优良素质,同时在这些制度的保障下,学习活动扎实、全面、有效,对XX中的做法感受颇深,下面我具体的谈一谈。

学校主要做法:

一、实施主动发展工程,建设富具特色名校 学校在行政化的领导下,只知道按照上级行政命令办学,缺乏鲜明的个性和公认的办学特色。其实每一所学校都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提出学校的主动发展规划。XX中把学校的存在问题、办学理念、教育理念、办学目标等分析清楚,然后制定了学校主动发展方案。

在XX中主动发展方案中,学校提出适当的发展路线图、任务单、时间表。这种做法,在我们的学校管理中是没有想到的,学校的发展缺少规划。学校的发展也缺少诊断,所以学习的管理不系统、不全面。管理问题漏洞百出。我们刚刚到这儿,看到学校不大,但是能够看到学校的精致管理和规范,这是我感受比较深的,而这正是学校主动发展的做法起的作用。学校主动发展的做法为我们管理学校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指向标。

XX中在学校发展中追求学校特色的发展与建设。学校特色要具有三性:稳

2 定性、独特性、示范性;同时要有六有: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作支撑;有一支专门特长、育德能力强教师队伍;有独特的、师生共同认可的发展目标;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环境和学校文化;有学生广泛参与和支持,并有一批个性特长的学生。

二、实施精细、规范化管理,确保学校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学校的工作极其注重细微之处,体现精细。各项工作一目了然,极其精心。安排各项工作时体现学生,处处以学生为中心,而学生的管理就是抓细节、抓培养。这些细微之处表现在XX中的每时每刻:学校办公室主任开会时认真地用笔记本电脑记录领导的讲话和各科室的工作安排。学校总务主任细心指出班级空调较脏,让学生清理。校长要求必须让班主任到场,看一看自己是如何管理的班级等等。

我们参加学校组织的一次期中考试行政例会时,更加体会到学校的管理非常细致,而且时刻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动员师生共建。在升旗仪式上,首先由学校教导处的杨主任作了动员发言。他指出了各个年级要认真对待这次考试,是对自己学业的检测,同时指出了考试要遵守各项纪律。其次,由九年级的一个学生代表做自主学习的经验介绍。他们的发言,都从学生的自我发展出发,来教育学生,认真去对待和适度紧张。

2、杜绝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在会上,教导处提出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取消书面的家庭作业。赵校长也明确提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控制作业量,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不能为了成绩而不顾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学校禁止在考试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而且由教导处负责检查和通报。(殷涛校长指出,考前准备,办公会研究了,定的工作,各处室必须去执行)

3、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无论是命题、监考、阅卷、分析,都要提高试卷的水平、提高检测的效率。主要通过检测来指导我们的教学。特别是教师教的质量,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备课。课堂上要讲授、训练、思考相结合。注重讲和练的比例。要留给学生思考和训练的时间。注重教学方法,提高三个年级的质量分析。特别是九年级更要关注、分析原因,作为改进课堂提高质量的前提。

通过学校的一个行政例会,我们发现在安排期中考试的过程中,关注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注了教师的教学管理。这个小小的细节,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思想,规范、精细。

三、深化校本教研,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对教师积极培养,主要是为教师提供平台,让教师的理想成为现实,造就当代的教学名师。XX中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他们自觉、进取,无怨无悔。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他们在教师培训中的一些做法,他们的工作关键是落到了实处,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让教师的专业培训走向了常态化,推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1、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集中培训:每年利用寒暑假,对教师进行为期2—3天的集中培训。主要是专业的培训,如:苹果平板电脑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师礼仪培训;常州人文((请XX社科院的来讲座)。同时也有学校的领导和名师作相应的专项报告。师德培训:请华东师大的专家来学校做专题讲座。校本培训:教导处在每周三组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的发展。特别是结合教师资格注册,其中教师的XX个小时校本培训由学校负责。包括课题培训,根据老师的需要,学校聘请相应的专家来

3 做讲座,加强与教师之间的契合度。同时学校在本教育集团范围内组织相关的业务校本教研。

职称考试:在常州教师进行职称聘任,必须进行理论考试。所以学校要针对这点,要聘请教科院的专家来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

外出学习:一是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要求参加的,学校都派教师参加。二是根据学校的实际,对教师进行专项的培训;三是组织教师到其他相关学校进行业务交流。

专项校本教研:学校每学期针对学校的工作安排,做专项的校本教研,如初三的中考研讨会,都是在假期完成。假期内还要组织教师搞集体备课,完成学期备课。

开展联合教研:联合教研是提高学科组建设的有效途径。联合教研由学科组组长主持,所有教师参与并发言,发言教师从知识层面、学生层面、课堂教学层面、合作层面展开。

全体教师坚持上公开课:全校大教研组每月上两节课,年级小教研组每周一次公开课。教师轮流上,然后予以研讨,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以课题为抓手,深入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以校级课题为抓手,着手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让教师主动发展。校级课题更能够接地气。学校邀请专家、印刷刊物、对他们予以奖励和物质保障。为老师们打通通道。

资深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活动,主要是对教师进行价值引领和专业引领。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优秀的学校离不开一个个优秀班集体的共同努力。脱离班级建设而谈学校发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作为班级建设具体的策划人和实施者——班主任,对学校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班主任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是各学校发展过程中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

多方举措,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XX中首先考虑影响班主任的因素。学校针对这些问题去分析,找出解决的措施。让班主任去喜欢做,这是问题的关键。对一般人来说,不仅仅是福利待遇的问题,还要对他们去培训,树立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班主任联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班主任每学期结束,要写好一个案例。学校予以汇总、研讨。案例可以从学生的学业、方法、习惯等各个方面予以分类,也可以征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召开班主任沙龙,予以联动探讨。通过各种方式,班主任进行联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引领。

读书学习,成为一个专业的班主任。每学期组织班主任认真读一本专业的班主任书籍,在举行班主任论坛的时候,让每一个班主任发言,学校为此购买了大量的班主任专业书籍,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主题班会,关注学生的成长。班主任要用好主题班会这个抓手(学校的主题班会每两周一次),成系列,一直关注学生的成长。

四、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打造学校特色课程

24中的课程可谓丰富多彩,这里的学生在这丰富的大餐中吸收营养。看他们上课的表情,轻松、阳光、富有欢笑,这才是我们期望看到的学生的精神风貌。我们期待我们的丰富的课程,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合理规划课程模块。XX中的课程逐步形成了“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生

4 存智慧”校本课程三大系列,包含篮球课、田径课、乒乓球课、羽毛球课、漫画课、版画、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课)、学生团体辅导、舞蹈、物理科技、生物标本的制作、英语、数学、演讲等等30余门,可谓课程资源丰富,是学生的营养大餐,能够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其中科技教育是XX市优质特色课程,包含五种科技竞赛类课程和科技节系列活动。学校已经连续开设了十二届科技节,每届科技节都结合社会热点设置了主题,并成立了青少年科学院。

贯彻落实各项课程。校本课程每周一节课,统一在周一下午第四节课,开设正常。他们每学期初,老师提出申请,学校研究决定后,老师再开设。所有七年级的老师必须上校本课。学校要对老师的校本课的开设予以考核,计入教师的考核档案。

调动学生全员参与。学校规定学生必须选择一门校本课程,而且要予以考核。所以全体学生都在参与。我们看到的每一个课程小组,学生都在20人左右,所有的学生都在认真的训练学习。他们学期末也要对他们的课程予以考核,学校里看不到一个闲逛的学生。

五、多方举措,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构建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推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校的管理落脚点还是落实到对学生的管理上,学生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学校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学生自主管理是目前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培育高尚的品格、健全的身心。班主任要努力实现角色的自我转变,由牧羊人到领头羊,实现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

构建自主管理体系。对学生予以人生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自主成长,激发教师的动力和发展,不是减轻老师的负担。学校对学生管理组织的建立,采取海选的办法。先公布有哪些部门、职责、人员等,让学生自主报名,参加海选。主要采取演讲的办法。在演讲的这一过程学校要无限放大,因为这是学习能力锻炼的一个过程。学校鼓励学生的追求要高。一般这种选举活动要有上一届学生组织来做。在学生组织的设置上,岗位越多,学生的锻炼机会越多。例如宣传部,负责小记者;体育部,负责海报等等。老师负责帮助、指导他们。对学生成长来说,老师定位非常关键。不能仅仅定位为学科教师,而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本项工作主要在初一新生中完成,专门讲规范。也可采取竞赛的方式、文明礼仪宣传片。让学生感到遵守规范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同时学校采用一些拓展游戏、队列队形训练、班级评选等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在班级评选中,不以成绩为主,而是七年级考试成绩占百分之四十,八年级百分之五十,九年级百分之六十。

自主管理贯穿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和观察,我们感觉到学校的许多活动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例如主题班会,整个过程都由学生组织完成。食堂就餐、课间小组活动、校本课程等等,无不体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

我们老师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管理,学生的各项能力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毕生追求。

2、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人生的发展目标

学生的学业成绩优异,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也各不相同,导致了学生习惯

5 差,动力不足,注定学生以后的发展道路也会不同。为了能够让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激发学生奋斗的激情,防止学生两极分化,树立为美好未来而奋斗的信心,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24中在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规划时,开展扎实有效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3、实施分层管理与分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 学生的基础不同,目标就不同,为了尊重学生的差异,XX中实行分层管理、分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立足自身的实际,实现就近的目标发展点,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实现自身的发展潜能。

4、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学校的各项社团活动开展的井然有序,有始有终,非常注重落实。学生参与认真,积极配合老师。学校重视并积极开展,学生能够坚持并热情参加,学校有一批热爱教育,倾力做好工作的老师们。通过各种社团的开展,培养一批心态阳光、能力卓越的孩子,这是我们教育的期盼和追求。同时,建立学校科技教育,举办科技节,重在普及对学生的科技教育。让学生申报,班级宣讲,再推到学校。学校挑选出来以后,把题目公布出去,让其他同学来选,最后决定在哪个厅进行宣讲,学生的参与率和普及率很高。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 “跳骚”市场。学校能够采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既培养了学生的节约仪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唤起学生的爱心意识。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我想我们的校园会更加芬芳。认真组织入团活动,学校组织的如此严密,给学生以庄严肃穆的感觉。特别是入团工作,对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次里程碑。学校重视团的建设工作,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极大促进。

收获与建议:

1、文化引领,打造学校发展引擎。在学校管理的路上,拼搏进取,滚爬摸打,必须树立一种思想,让学校主动发展,只有系统谋划、科学发展,教育才能越走越好。用文化引领学校的育人方向。XX中的理念引导让我们意识到,当学校理念内化于师生心理时,就会出现不令而行的文化景观。教师团队的发展、学生的自我超越,都会变成主动的诉求。这样,教师就有了积极的生命状态,学生也有了良好的表现。因此说,先进的文化理念必将引领学校的创新发展。

特别是我们在北郊中学学习时,他们建立了以“理解”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包括理解性校本教研、理解性德育、理解性教研组文化、理解性班级文化和理解行云课堂。

所以,我认为文化是隐藏在学校物质表象中的精神内核,是学校文明进程的一种积淀,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因此,基于学校的历史传统、基于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基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思考,我们努力构建我们自己的学校文化,把学校的优良传统积淀转化为促进师生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坚持教育创新、厚积薄发和特色办学。

2、深抓课程建设,提高育人质量。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学校求发展的最佳选择,以特色拉动全局,以特色赢得声誉,以特色彰显品位。要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就必须在思想引领下,深入开展课程建设,努力打造学校的特色。课程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的魅力所在。二十四中课程的特点是理念先进、体系完备、规划科学、开设规范、资源优质、管理到位、效果良好。这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校贯彻“以人为本的课程思想,创设多样化的育人环境”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应该为学生量身定做“课程套餐”,既不放松国家课程的教育,又

6 不丢弃地方课程的教学,还要重视最能彰显学校文化建设特色的校本课程。

我们将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开好五类课程:

1、学科课程。进一步搞好我们的3443课堂教学;

2、活动课程,其关键词是“体验”;

3、同伴教育课程,其关键词是“互育”;

4、校本课程,其关键词是“个性”;

5、隐形课程,其关键词是“文化”。课程是知识,是经验,也是活动,运用活动课程化的构想去探索和实践,将内容不

一、形式多样的活动按照课程理念加以整合,使之成为便于实施的课程,必将为课程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这两点是我受启发最大的,也是我在以后学校的发展建设中努力去做的。学校将确立自己的精神文化体系,以“文化与课程同行,课程与文化同在”,努力开发多元化的课程为宗旨,以规范国家课程,挖掘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打造微型课程、探索家本课程;以校园文化、校本课程、办学特色、有效课堂为载体,形成自己的文化追求。用文化的方式,追求有灵魂的生命智慧教育,努力使师生从文化浸润走向文化自觉,从优秀走向卓越。

3、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校长素质,增强学校凝聚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所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的办学思想在治校中是否起着统帅全局的作用,它能体现出这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方向,治校方针和培养人才多方面。同时,只有使思想转化为广大师生思想行为的时候,才能拥为办学灵魂,才能使学生充满生机。一位好校长就能带出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我们在办学中普遍缺乏前瞻的教育思考、完整的办学思想、娴熟的课程领导力。我们在平时的学校管理中,往往注重学校的管理,是管理的行家,但不是学术的专家。我们每一位校长应该主动思考学校的发展方略、系统谋划学校的发展规划、精心策划学校的发展项目。只有这样,校长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把学校的发展规划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校长的凝聚力,提高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4、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对教师积极培养,主要是为教师提供平台,让教师的理想成为现实,造就当代的教学名师。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成长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科学的管理,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成果。常州XX中立足于教师发展,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浓的竞争意识、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学校要求教师人人走出平庸,学有专长,教有特色,对教师实行人文管理,强调参与意识,鼓励老师主动发展,力求使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得到舒展,感觉到成长的快乐,强化积极的自我评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步让办学理念转化为教师的理念再进内化为教师的行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实际再创新高。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改变的力量,同时也需要坚守的力量,坚守我们正确的东西,坚守我们认为正确的价值。我相信,一个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科学管理办法和高尚情操的校长,一定能把一所学校建成一流的学校,这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脚踏实地、倾情奉献,以博大的胸怀、扬起理想的风帆,在努力实现“做最具有思想活力的现代学校”的键盘上,弹奏着激昂的理想教育之歌。

7

第7篇:2016中学校长挂职学习党小组调研报告

公文

中学校长挂职学习党小组调研报告

我们这次到XX中挂职学习的校长一行六人,分别是XX镇一中校长薛XX、XX中学校长韩XX、XX区XX中学校长石XX、XX区XX中学校长宋XX、XX区XX实验学校校长韩XX、XX区XX一中校长任XX,党小组长由薛XX校长担任。两个月来的挂职学习,经历丰富、收获很大,现将本小组学习情况,分成四部分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挂职学校基本情况 XX中学是市属初级中学,校园占地面积XX亩,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41人,教学班36个。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素质一流的教师队伍,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0人,获得市级综合荣誉称号的近40人。高级教师65人占46%,硕士学位教师15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4人。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人文管理、智慧育人、和谐发展。总体发展目标是:师生成长的乐园,和谐发展的名校,引领示范的先锋。学校着力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六个崇尚,即崇尚学习、崇尚欣赏、崇尚合作、崇尚务实、崇尚奉献、崇尚卓越。培养XX中人的六种气质,即正气、和气、大气、灵气、豪气、锐气。

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示范初中、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长三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训基地、江苏省和谐学校、全国双合格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新进学校、江苏省艺术特色学校、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在省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和知名度。

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和高尚人格的塑造,积极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道德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立足校本,建设培育精品课程,学校目前有四个市级学科教研基地,分别是数学、外语、物理和生物,另有多个教研组被评为市级优秀教研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乘,每年为省中、一中、北郊等高一级学校输送大批优秀学生,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 第二部分:挂职学习历程

根据领导要求,我们积极与挂职学校进行了沟通交流,就学习内容和步骤等做了详细规划和安排,并在组内进行了讨论交流。结合学校的发展特色和业务条块划分,我们将学习历程大致划分如下。

第1—2周:了解学校整体概况、办学特色和发展规划,并了解内设配备和各功能室分布。安排听课若干节,随机与师生座谈,尽快熟悉并融入学校日常工作。学习了解了学校文化建设和后勤保障工作、餐厅运作情况等。期间还与赵卫勇校长、教导处谢主任作了专题交流。

第3—5周:全面学习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措施。包括优质丰富的课程体系,国家课程的“智慧课堂”建设理论与实践,分层教学模式、管理与评价,校本课程的规划与开设,特色课程开发等。聆听观摩了若干各学科课堂教学,参加了学校开展的主题班会、校本课程、文学社活动等。期间与副校长殷XX、教导处过主任、几位级部主任、艺体组长等做了专题交流。

第6—7周: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工作。系统观摩了学校目前正在开展的多项教研工作,包括微课程建设和使用、慕课开展、IpAD课堂、翻转课堂。学习教育集团内三校区集体教研活动的运作机制,参加了多学科多次的联合教研。座谈了解了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成长方面的系列规划和措施,包括教师流转机制、党务党课、五级梯队培养机制、教师业绩评价、绩效工资管理办法等。期间与党支部书记陈怡、办公室主任赵佳、分工总务后勤的包副校长等做了专题交流。

第8—9周:德育和班级文化建设。深入学习了学生管理和发展目标、工作规划等,特别是德育工作的课程体系和道德实践活动,包括生命教育、青春励志教育、艺体教育、心理咨询和辅导、团课、社会实践活动、义工和夏令营活动、习惯养成拓展教育等。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主题班会课开展、小组和团队建设、家校共育工作等。期间与教导处杨小春主任、团支部书记、多位班主任做了专题交流。

在上述安排之外,我们还先后参加了长三角名校长培训课程、XX省骨干校长培训、XX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教育思想报告会、XX市学校主动发展工程报告会、全国自分课堂交流报告会、XX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共同体成立大会、省常中课程统整报告会、XX中学理解性课程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报告会。这些高层次的学术报告交流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同时,我们抓住各种活动和学习机会,与参会专家领导、学校师生、家长等做了交流和调查。小组内部也经常组织学习心得交流活动,由于常州挂职的校长都住在一起,我们还非常注意了解其他几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抓住各种机会丰富学习历程,扩大战果。 第三部分:挂职学习管理措施

为保证两个月的学习能够规范开展、学有所得,我们小组从学习开始就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措施,召开专门会议传达贯彻,保证小组成员都能掌握遵守。

具体来说,除了严格遵守市教育局提出的考勤和学习制度外,我们还根据实际,制定了学习活动召集对接人制度、定期学习心得交流制度、信息共享与交流机制、组内双休日考勤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

学习活动召集对接人制度,即规定每周的学习活动指定一个召集人和对接人,又组内成员轮流担任。具体负责本周的成员到位情况,临时性活动的召集,以及负责与挂职学校对接各项事宜,这样就实现了时时事事有人管。本次学习活动,第1-2周的召集人是薛XX,第3周是韩XX,第4周是石XX,第5周是宋XX,第6周是韩XX,第7周是任XX,第8周是石XX,第9周是薛XX。 定期学习心得交流制度,即每周五下午或周六上午,有本周召集人负责召开一个交流会,就本周的学习活动和见闻做一个交流。形式可以比较松散,也可以是口头随即发表观点,类似头脑风暴。这样的活动我们感到能互相启发,收获不小。

信息共享机制规定每位校长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以及从学习单位拷贝的电子材料,都统一由组长收集汇总,下发给大家,保证能够让每位校长获取全方位的信息。、

双休日考勤制度,规定小组成员在双休日必须集体活动,不允许单独外出或会客等,一是保证安全,二是便于管理。

信息报送制度,规定每位组员在完成每天一篇学习心得上传任务后,每周报送2篇精心撰写的学习纪实和体会,用于提供给组长完成学习简报,并要求尽量做到图文并茂。 在两个月的学习历程中,我们小组六个成员严格遵守了上述规定,体现了每位校长的优良素质,同时在这些制度的保障下,学习活动扎实、全面、有效,圆满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

第四部分:主要收获---优质丰富的课程体系

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课程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目标,而教学是实现各个课程目标的手段,因此我们着重汇报一下二十四中的课程体系,来体现小组调研报告的主要收获。

二十四中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念先进、体系完备、规划科学、开设规范、资源优质、管理到位、效果良好。

国家课程开设的主要特点是理念先进、开设规范、管理到位。 在课程理念上,学校一直在倡导实施智慧课堂,其核心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精讲多练、合作探究,这一点从我们观摩的若干学科课程来看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贯彻实施。一些新的课程理念也在学校得到了体现和贯彻。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IpAD课程、网上家校通等,都开展的有声有色。三校区集体教研活动类似于我们搞的名师讲堂或论坛,兼具学术性和业务性,很有效果。上述各种措施体现了学校具有很开阔的课程开设理念和开放性的研究心态,并极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老师们不再是天天泡在平淡枯燥的课堂上,而是经常利用先进的教研形式去尝试和提高专业技能,提升了职业幸福感,避免了职业倦怠。

课程开设上,一直坚持规范意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学科课时,绝不为了片面追求质量私自加减课时量,对所有国家课程标准上的课程都能全部开全开齐,这除了学校具有良好的师资、配备等条件外,主要得益于学校的课程理念比较先进和规范。我们在校的两个月时间里,音体美课程、实验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等等都规范开设,学校的三口音乐教室、三口美术教室、两口计算机教室都座无虚席,几乎所有的设施都得到了充分利用。规范开设的第二个特点是对教学常规的规范管理和减负增效。学校的每个业务领导人都在强调要充分利用好课上时间,精讲多练,不提倡满堂灌。学校有专门的措施来控制各学科作业量,对大量布置作业、抢占学生课余时间的学科,大家都比较厌恶甚至鄙视。在学科集体备课上,各个教研组都扎实开展,绝不是走过场花架子,例如理科甚至要求大家在集体备课时要落实到当堂练习题用哪些,不允许私自使用未经集体讨论的习题,极大的增强了训练针对性。包括课下作业也要求同年级全部统一,这些措施的背后,是学科年级均衡发展的思想在引领。学校在期中考试后举行的质量分析会上,主要指标是班级均值的差值,以及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培优转差,怎样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和家庭作业中得到提高和发展。可以说规范意识已经全面渗透到学校的课程管理中了。

课程管理上,二十四中的最大特点是务实扎实。学校根据中考导向,对九年级的数学、英语课程实施了分层教学。我们经过与教导处主任的座谈,了解了分层班的实施策略和运作情况,深感这样的措施高明有效。当然在现今形势下,任何形式的分层都会遇到来自家长的巨大阻力,但二十四中坚持的原则是真诚坦率的面对学生和家长,说清意图,交代好办法,基本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说实话这很不容易,也体现了学校工作落实的力度和精细程度。另外学校在课程评价上也坚持了规范和人性化,教师绩效考核基本上不与教学成绩挂钩,但通过各种措施,又能让大家都紧抓课堂和成绩不放松。实现这样的人文化管理很不简单,背后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氛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借鉴。另外,学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开设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如利用英语节、数学节等开展知识竞赛,又如开展学科关键能力研究,总结提炼各学科的能力目标等,效果都不错。

校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特点是体系完备、规划科学、资源优质、管理到位。

二十四中校本课程可以分成特长培养类和人文素养类。特长培养类课程方面,学校开设了各种精彩纷呈的课程,其中的特色是科技教育系列课程、艺术素养课程、体育竞技类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等。其中科技教育是常州市优质特色课程,包含五种科技竞赛类课程和科技节系列活动。学校已经连续开设了十二届科技节,每届科技节都结合社会热点设置了主题,并成立了青少年科学院。从杨小春主任的介绍中我们能够感到,学校的科技教育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具有相当的开设水平和指导培训水平,在这个过程中,相应的科技教育师资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学校有很多教师参与到科技教育中来。学校也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摘金夺银,并两次代表祖国出国参赛赢得荣誉。艺术素养课程包括绘画、器乐、声乐等,特别是学校的民乐团,让我们印象深刻。美术课程的开设也相当规范,几次看到学生在校园上实物写生课,学生自己设计的徽章、卡片、海报等也充分展示了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舞蹈课学校开设的也很有规模,观摩的有30多人参加的舞蹈课,指导细致到位,活动水平不错。体育竞技类课程由于学校有用良好的运动设施和条件,并具有高水平体育教师队伍,在田径、球类、集体竞技项目、体育舞蹈等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特别是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每年都能向高级中学输送专门人才。另外七八年级开设的门类繁复的校本课程也进一步补充了课程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特长培养机制。

人文素养类的课程,包括文学社系列课程、心理咨询课程、社会调查类课程、校风校史教育课、团课、人生规划主题班会、班级文化建设展示课程等。文学社活动我们参加了两次,诗词创作辅导课很有技术含量,能把枯燥的诗词韵律知识讲得深入浅出、趣味盎然,着实不容易。姓名诗词创作不仅能普及诗词知识,还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学习记忆,能有这样的师资我们都很羡慕。心理资讯课程是以申报课题、集体辅导的形式开设。学校前期进行了详细的家庭情况调查和心理问卷调查,对那些存在问题先兆的学生进行提前干预,定期搞心理辅导和谈话介入。学校作为课程,每周坚持开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还有四个二级心理辅导师,这是目前国内心理辅导最高资质,充分说明了师资力量很有保证。社会调查类课程,主要包括常州人文风貌、名人古迹等的课程,常州历来是个人文荟萃的地方,有很充分的人文历史资源可以用来作为课程资源,此类课程开设起来既有文化传承的作用,又可以用来进行理想励志教育,一举两得。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学校开始的人生规划校本课程,经过老师的精心指导和认真准备,各个小组提前指定发言人,作出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来介绍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规划。其中包括对自身条件的分析、理想职业的介绍、自我实现的措施等。学校还定期组织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全校展示,在我们看来,这集中体现了学校在育人方面的综合实力。

在课程开设的资源支持、条件保障上,学校不遗余力、尽力支持。民乐团购买了近三十万元的乐器、舞蹈室经过高档装修、室内体育设施达到了职业比赛标准、学校设立了全时段服务的彩色打印室、购买了大量的科技教育器材、人手一个IpAD的录播教室、国内领先的三层塑胶运动场等等,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兼具。

在校本课程的开设管理上,学校充分尊重了师生的兴趣倾向和选择权。开学初老师们自由申报开设的课程,并且不限定门类和范围,可以是任何领域的内容,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条件支持。学生根据开设的课程自由选择学习哪门课程,不限定任何条件,完全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据说上学期有一门课程只有一位学生选择,但学校还是坚持开设了一个学年,给师生提供了自由的学术氛围。

当然,二十四中办学的方方面面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学习的地方。比如和谐民主的领导班子、浓厚的学术氛围、良好的育人环境等等。但我们小组选择了课程建设与开设作为主要内容来汇报,特别是其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因为这背后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隐藏的是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是课程育人的指导思想,也是师生自由和谐发展的深刻追求。 公文

第8篇:干部挂职学习实施方案

道真县乡(镇)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挂职学习实施方案

根据中、省、市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与要求,为了健全开放灵活的学校干部管理队伍交流学习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我县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治校办学能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城乡教育质量,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实施乡(镇)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到县直学校、局机关挂职锻炼提出如下方案。

一、挂职学习的目标、任务与性质

开展乡(镇)学校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到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机关以及县直各中小学校挂职锻炼,旨在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培养优秀的教育管理干部,通过对先进管理理念、管理艺术和治校经验的学习,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干部的水平。

从2011年元月起,每年从乡(镇)中心校、中小学推荐15名管理干部(后备干部)到局机关、县直中小学校挂职锻炼,锻炼时间一般为6个月,挂职人员学习期间的一切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期满后回原单位上班。

到县外挂职学习培训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选派。

二、拟挂职务

挂任“副校长”、“副主任”、“副股长”等职务。

三、挂职领导干部(后备干部)推荐对象、条件和方式

1.推荐对象:①经县委组织部、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任命的中心校及中小学班子成员;②有较强统筹协调管理能力的

优秀教师(具备教研组长、班主任、团队管理经验)。

2.推荐条件:挂职干部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原则上应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政治思想素质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端正,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身体健康。

3.推荐方式:各法人学校提名推荐、中心校考察推荐、局党组研究决定。

四、挂职学习基地的职责与任务

1.制定具体的指导计划并协助挂职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副校长”、“副主任”、“副股长”等角色要求为其配备指导或联络的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股长等,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挂职学习活动。

2.采取适当方式,向班子成员或全体职工介绍挂职人员的基本情况和挂职学习的目的,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支持配合挂职干部的工作。

3.负责安排挂职干部参与单位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活动。

4.负责考评挂职干部的学习情况,并做出书面鉴定,在挂职锻炼结束后一周内反馈给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5.对挂职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原单位进行对口指导和帮扶。

五、挂职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学习任务

在挂职学校及机关领导班子的领导和指导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挂职前要找准本学校及自身需要改进的薄弱环节,带着问题走进挂职单位。

2.参加挂职单位的相关会议和活动。

3.全程参加单位的日常管理活动并根据工作需要协助做好某一方面的管理工作。

4.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观摩课堂教学并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特色教育活动。

5.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组织实践。

6.学习挂职学校(机关)教育教学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文件资料。

7.承担挂职学校(机关)安排的其他具体工作任务。

8.学习打造名校基本方法与策略。

挂职干部还应撰写以下内容的专题报告或材料:

1.挂职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常规管理的做法或经验。

2.挂职学校(校长或优秀教师)教育理念及其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

3.挂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组织开展校本研修等方面具体情况。

4.挂职学校与任职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情况比较分析。

5.个人挂职培训的收获体会以及今后从事学校管理的思路与打算。

6.对口帮扶的内容和意义。

六、纪律要求

挂职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下纪律:

1.端正学习态度,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及良好的学风,按培训要求到指定学校(机关股室)进行挂职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与水平。

2.模范遵守挂职学校(机关股室)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3.认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做好工作记录(内容包括每天的工作日程记录、工作反思或感想等);挂职锻炼结束后,向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及所在中心校提供挂职学习汇报材料。

4.积极践行师德规范,合理安排业余时间,参加健康的业余文化与体育活动。

5.挂职学习期间一般不得请假,特殊情况1周内由挂职单位同意,1周以上报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批准。

七、乡镇中心校的职责

1.按照挂职干部推选条件,于每年的12月31日、8月10日前将推荐名单报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人事教育股。

2.为挂职干部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提前妥善调整其挂职期间的工作。

3.协助主管局、培训基地学校做好学习期间的管理与督促工作。

4.为挂职干部返回后开展工作创造良好平台与环境,并进行跟踪管理。

5.充分发挥挂职干部的辐射作用,在本乡(镇)内组织挂职干部学习情况汇报会或学校管理经验交流大会,扩大挂职培训

的受益面。

八、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各中心校和中小学要加强对管理干部挂职学习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实施、督导、反馈、考核等工作;科学规划、制定细则,确保落实。

2.统一考评。在乡(镇)中心校、基地学校的配合下,主管局将对挂职领导干部进行考评,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领导干部任免的一个重要依据。

本方案未尽事宜另行规定,由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人事教育股负责解释。

第9篇:中学挂职锻炼总结

中学挂职锻炼总结

根据组织安排,我于20**年3月9日来到**八中挂职教务主任进行锻炼学习,为期半年。现在到了挂职锻炼即将结束的时候了,突然觉得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半年的工作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每天对我而言都那么鲜活、充实,让我对学校工作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甚至让我养成了每天作工作记录与反思的习惯。在此,首先让我感谢局党委给我的这次学习锻炼机会,更要感谢八中领导、老师对我的无私指导、支持与帮助,谢谢你们!

短短的半年工作实践胜过无数理论学习,下面请允许我就自己的工作学习体会作以总结与汇报。

收获

一、学习了学校管理经验

在八中挂职工作的日子里,我通过参加校班子会、教师会、参与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观察、学习、思考着八中的学校管理工作,我就从个人的视角谈谈自己的感悟吧。

1、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育人环境创设

(1)育人无声的隐性课程

来到八中第一眼就是变化带来的惊诧:简洁大方校门、干净规整的操场与篮排球场地,整齐的车库、生态园教师餐厅、爱心伞、维护学生心理权益公约,教师书法展、艺术走廊、校长亲笔提词、个性鲜明的学生墙报、每个教室里防反光的凹面黑板、现代化的教学投影设备„„这是我曾经来过的八中吗?如果说环境育人,那么对于我这新人来说,它带给我的震撼真是着实不小,初来乍到就让我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兴奋。随着季节的更替,学校的环境又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走廊窗台上增添了花木,操场四周栽种了银杏、篮球场地添置了更多的篮球架、花坛扩建了,草坪重新规划了,新辟的菜园即将收获了。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些不正向师生传递着不断进取发展的八中精神吗?

(2)开足开全的学科课程

初翻开学校的课程安排时,在每个学校都有的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课程外,每周两个课时的体育课、一个课时的阅读课、美术课、音乐课、微机课、两周一课时的书法课、心理课映入眼帘,这些课能开全开足课时吗?是给迎接检查看的还是真正落实的呢?说实话,起初我是带着这样的疑问的。在随后的教务工作中,在看到它们的扎实推进开展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学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任的办学宗旨。 (3)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

在我感慨赞叹着八中如此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设置课程的同时,八中却并不满足于现有的课程设置,每周一次的第二课堂在征求全体师生意见的基础上轰轰烈烈的创办起来了。篮球、排球、声乐、器乐、书法、朗读、写作、英语、数学、地理、物理各类兴趣小组像正茁壮成长的小树,正为八中学子撑起一片特长培养与自由发展的森林。

说到活动课程,八中作为代表鞍山市水平迎检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不得不提。上午大课间的跳绳、踢毽子、广场舞、竹竿舞、呼拉圈、篮排球等多样的课间活动、整齐划一的广播操、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太极功夫扇,下午大课间的统一跑步,不摆花架子,领导师生齐参与,对“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句话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可以说,对师生健康身体素质的重视是八中的一大特色。在成立学校篮排球校队基础上,今年,八中在时隔多年后首次召开了全校师生运动会,从赛前的训练到运动会既给了那些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通过班级大接力活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了一次检验。

在八中众多活动中,“八中大舞台、人人展风采”的“才艺展示30分”活动让我印象深刻。近两个月每周五中午一个班的才艺表演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目光,惟妙惟肖的相声小品、堪比专业的舞蹈、足以乱真的演唱给那些艺术特长学生展示机会的同时,更给学生带来了艺术的享受与熏陶。

可以说,这些活动平台的创设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更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让学生体验成功的舞台。

(4)常规与创新结合的德育课程

当学生们“我自信,我能行;我努力,我成功”的口号在每节课前喊响时,当大课间作操前“八中学子,品质第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良好习惯,终身受益。 团结奋斗,永不放弃。八中学子,潜力无比。脚踏实地,拼搏进取。敢立壮志,相信自己。走进八中,走向成功。”的口号响彻云霄时,当看到学校橱窗里“信心凝聚力量,努力就有希望”标语时,我深深体会到八中为全校师学励志与劝勉的良苦用心。作为一所薄弱学校,“人心齐才能泰山移”,重拾师生与学校共同发展的愿望与信心是首要工作,在这每天的鞭策里是德育工作的渗透。

八中的德育工作伴随着常规习惯养成教育,尝试着创新德育活动。例如:

制定班级考核方案,每周评选文明班级;

抓学生行为常规,学校制定了八中学生的行为则范,细化到每天的对老师的问好,“三个轻轻”要求;

抓品质养成,每周国旗下讲话,侧重品质故事与说理;开展道德故事>演讲会,用榜样育人;

重视学生安全教育,举办安全教育讲座,进行消防与防震演练,召开安全主题班会,进行安全板报宣传;

强调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学校建立了温馨漂亮的班主任心语工作室和学生心理咨询室;

“不让一名贫困生掉队”,设立了“爱心助学基金”,建立了“爱心超市”,举行每月一次师生的爱心捐款,做好贫困生帮扶工作;

“不让一名后进生辍学”,开展党员干部与班主任教师“一帮一“活动做好后进生转化。

学校的教育无处不在。每次大型考试前集中诚信教育;隆重的开学典礼上、伴随着文明标兵、孝心标兵、爱心标兵、优秀学生干部、进步标兵、学习标兵、健体标兵、劳动标兵等一项项的优秀生表彰走上红地毯的,是老师们精彩的颁奖词,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温馨的毕业生欢送会上,在或感恩或激励的师生发言后,是毕业生为教师献花,校长亲手为每一个毕业生戴上毕业留念章,七八年学生举着自制的祝福标语夹道欢送毕业生离校,“八中是你们永远的家”这浓浓的同学情、师生爱,这温馨的画面一定会定格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感染着每一个人。

„„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一切。”八中正通过各类课程,多种教育途径,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2、以学习型组织营建为目标的教师队伍建设

(1)创设学习互助平台扶助教师发展

还记得初来八中,王校长在递给我学校>工作计划与学校发展教师意见反馈时,还送给我一本名为《教师成长的10个要诀》的书,告诉我这是八中去年送给每名教师的,还有一本《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也是人手一册,可以向教师借阅。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对八中重视教师学习的态度有了初步印象。在随后的日子里,寄托着校长教学改革愿望的一份份优秀学校教改经验材料陆续发放到每名教师手中,通过这些材料的学习,我知道了建平中学学校发展之路、明确了教师自身发展的方法、看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了解了“雷夫的56号教室”的故事,知道了“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的课堂改革操作方式、学习了《人民教育》新课标解读„„特别是八中斥资一万元让全校教师分批走出去到凤城六中学习的大手笔,更是满足了八中教师想亲身感受与学习课改的愿望。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践,深入课堂,八中教师们试行着先学后教的导学稿、尝试着学生分组学习合作与竞赛模式,推行着备课组分单元集备与个人备课结合的教学案等课堂改革正初见端倪。如今为迎接下学期大面积的高效课堂改革,假前的教师校本培训正在积极推进中。

(2)宣传鼓励引领激发教师发展

任何的培训最终都不能代替教师的自主成长,激发教师的成长内动力和唤醒教师自身原有的智慧才能事半功倍。为此,在一次次的教师会上、师生活动中,校长苦口婆心分析学校现状、宣传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愿景鼓舞人、提出“教好一门课、带好一个班、带好一个兴趣小组”的优秀教师目标激励人,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鞭策人,身体力行打造服务型领导团队率先垂范影响人,这些努力都让我深受触动。

(3)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教师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去年教代会通过的长达七页细化的《教师发展评价激励方案》出台并实施后,《关于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指导意见》随后明确了教研组与备课组的职责与任务,用制度为教师合作互助学习提供了组织保障。具体到每个教师的学科教学,教师教学常规“每天六件事”“每周三件事”“每月二件事” 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目前,三级聘任方案正在不断调适实施中。

3、宣传学校积极形象的公关意识

八中向着“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办学目标迈进着,变化着,这种改变就是八中的崭新的学校形象。八中通过建立学校网站、活动开展后向局及鞍山网站上传学校活动信息、编印学校活动记录图册、大型活动邀请嘉宾、承接大课间现场会等种种宣传途径,让关心它的人了解、看到它的变化,获取社会支持、上级认可、给予师生发展的信心。这种积极的公关意识与方式让我对学校公共关系营建有了崭新的认识。

收获

二、学习了教务工作方法

半年来,**校长将他多年关于学校与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与个人思考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精彩的分析论述、理念经验为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校长的悉心指导与无私帮助下,我对教务处的工作职责有了明确认识,对于教务处的工作逐渐熟悉。工作与收获如下:

1、接手教务工作,**校长教会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编排课程表。我在课程编排各原则的指导下,利用排课软件与手动排课结合,前后上交了两份课程编排作业,基本得到**校长的认可。

2、在

七、八年级学科竞赛、期中与期末考试中学习并实践多种考场编排等考务工作,熟悉掌握了组织考试流程。

3、通过对

七、八年各次考试的成绩进行录入与统计、质量分析,计算学科及格率与优秀率,了解教学工作现状。

4、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作好各小组编排统计与每次活动检查,较及时地做好小组名单调整并下发到任课教师,方便了管理。同时也让我学习了第二课堂的筹备与组织管理。

5、深入课堂听课40余节,了解教师上课特点与学生课堂表现。参加各教研组活动与集备组活动共计十次,了解其活动开展情况。

6、按学校要求检查教学常规,进行流动查课多次,了解教师侯课、串课与学生课堂表现。

7、进行大规模教师业务检查三次,查看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教学进度,查阅了解教师教学案的编写使用、听课与作业批改情况。

8、主动学习毕业报考与学校招生等工作,了解报考与毕业年级工作流程、中考信息与学校招生工作。

9、在协助**校长打印各类资料中,学习教材与试卷征订、教师培训与评比、学生理化英加试、教学与教务档案整理等相关教务工作。

收获

三、领悟了坚持下去、勇于改革的精神

在事情多、感到力不从心的劳累时,会想起升旗仪式上,王校长动容地背诵的《只有坚持无所不能》的诗,想起他在大课间迎检准备中克服种种困难,带领八中师生坚持到胜利的工作态度;在安于现状、堕于懈怠时,会记起王校长为了八中师生和学校的发展不断想办法、创条件、拉动大家向目标前进的锐意改革的工作魄力。如果说知识会随时间而遗忘,这种人格的魅力的感染与精神的鼓舞力量定会伴随一生。

收获

四、了解了学情与教师的工作,结交了益友良师

对于我来说,由于工作性质关系以前很少与教师学生打交道,在八中的半年给了我深入了解师生的机会。在与“一帮一”帮扶对象及其他淘气孩子的多次谈话中,在深入课堂听课观察学生的过程中,在深入大课间包班指导训练中,我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体会了教师上课的不易、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随之而来的是对能够坚守一线认真上课的教师、爱岗敬业的班主任的敬佩之情。同时,通过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也让我看到了八中师生特长鲜明、才华横溢的一面,看到了八中未来发展的基础与希望。半年的工作,更让我结识了益友良师,不仅仅是给予我充分学习条件的王校长、直接指导我教务工作的**校长,还有其他领导、教师对于我的各类问题也都愿意及时指导与解答,全力配合支持我的工作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八中的爱心与温暖,谢谢你们!这种温暖可以说是本次挂职最大的收获!

个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可以说,半年的工作在收获的同时,也因着自己能力的不足存在着遗憾。虽然工作中能够认真完成交办的工作,主动进行学习,但有时工作毛燥、在落实实施学校的某些教学制度与计划、进行教师的业务指导与教研、提出改进建议、协调关系等方面也能力欠缺,这些将成为我未来学习改进的方向。

总之,经过半年的耳闻目睹、亲自实践,我学习了经验也认识了不足,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工作、锐意进取,在工作岗位上不断超越自我,发挥潜能,为**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上一篇:护士长座谈会讲话下一篇:自我介绍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