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第一书记民情日记(共10篇)
下乡记洪水与激情
8月18日 星期六 中雨
自从7月10日xx罕见的大雨冲垮了我们住所附近的河堤、道路、桥梁特别是我们上网的网线后,写东西的激情一下子就如潮水般退了下来。一个多月没法上网的日子始终懒得提笔写点东西,连我主推的“第一书记”下乡记也停了很长时间。近几日网线终于修好了,与世隔绝的日子终于过去了,莫名徒添了一份幸福的感觉!想想那些关心支持我的同学、同事和朋友,不敢懒惰,还是应该把我的工作和生活汇报给他(她)们,以了却对我的那份牵挂!
到村挂职已近4个月,走访工作也已近尾声,虽然党建工作稍有起色、两委工作方式有所转变,但村民盼望的实事还没有什么大动作。最近天气实在炎热,右腿也被小虫叮咬到化脓,但一想到村民期盼的目光,我就咬牙坚持在村里工作。村子中央有一块近5亩的土地,原来是村小学,现在小学早就被拆的不见了踪影,上面种满了不值钱的杨树和一座违章的猪舍。这个地方确实是适合建个休闲娱乐的广场,农民也有这个需要。再说如果这5亩地上只要被一户合法建了房子也就没这个可能了!现在给咱空着,那不是天意吗!尽管一分钱没有,我硬着头皮决定建广场。土地被分到19户手中,占地和伐树肯定是没钱补偿的,必须把村民的工作做到无偿奉献的程度!只要有一户不同意广场就建不起来!当然我可以承诺被占土地等后面动地的时候给补上。最近一直在忙着走访村民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和找人做广场设计,前后已找了两拨人做设计,总之进展不错。另一个就是建xx农产品推广合作社的事情,产品包装早就设计好了,原来计划让部分村民出资经营,人员已经找好,可镇上不同意,非要让建集体企业。我也希望建集体企业,可集体企业谁来出资和经营?村里是一分钱都没有!我多么希望八月十五能见到产品啊!难啊!缺钱!再一个就是处理石屋山后果园承包和接待及解决上方的问题,如果用语言表达的话2小时也说不完,今天就不再啰嗦了,下回会慢慢分解。
尽管我们一直告诉别人我们住在镇上,其实说白了我们就是住在镇政府后面的村子里,宿舍四周都种满了庄稼。最近恰逢玉米拔高季节,每天从玉米地边走过都发现玉米一天比一天高,也让我感受到了时光不等人的深切含义。挂职的时间其实很短,虽然我们不是有实权的省直部门,但也一定要争分夺秒地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村民做点事情。洪水可以退去,但激情不能退!
难忘的六月六
7月24日 周三 晴间多云
今天是农历六月六日,在xx当地是传统节日,相当于半年。每逢这天,当地有吃水饺、吃羊肉并且回家给已故长辈上坟的习俗。今天还恰逢县里在薛庄镇召开“第一书记”工作推进会,早8:30,车一出镇政府大院,马上就看见了几只被剥了皮的羊赤条条地在街上挂着,越往东去越多,连平日不卖羊肉的地方都挂了羊。过了县城,在车驶往薛庄镇的农村道路两侧,随处可见被杀好的羊很张扬地挂在铁钩子上,果然是个不同往昔的日子!
推进会开的倒是很成功,很多县市下来挂职的介绍了他们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很开眼界。因为有很多县领导和省里重要部门的“第一书记”参加会议,午饭安排的很是不错。饭店就安排在薛庄风景秀丽的山上一个就做白石屋的有名的农家宴饭店。薛庄镇也下了血本,一下子宰了四只纯正的黑山羊,据说镇领导很老练地安排专人看守着,生怕他们把羊肉给偷偷换了!用山泉水煮的羊肉味道果然不同!坐在山上树荫下的石凳上,听泉水叮咚,呼吸着清新爽肺的空气,大快朵颐地吃着纯正的羊肉再享受着山风拂面的那份柔情!呜呼!我都不好意思说快哉了!真是一个难忘的六月六啊!
第一书记下乡记47之上善若水7月9日 周一 大雨
昨天下了一天的大雨,虽说晚了一个时节,不是当春下的,在极度干旱的山区仍然不失为一场好雨。今早起来晨练,沿乾xx岸西行。往日清凉、透明、温柔的乾河明显没了昔日的风采,黄泥汤一样的河水夹杂着柴草和树枝象惨遭蹂躏后的少妇,披头散发而又惊慌失措地向东匆匆而去。乾xx岸有山,地势较高。原本修整一新的北岸的河堤,在顺势而下的雨水的冲刷下也已经面目全非了。越往西行越感受到了水的力量,在放眼能看到的不足千米的河堤上,已经被雨水冲出了大大小小四五个豁口。看到此情此景,我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词是“洪水猛兽”,不对,尽管大水冲了河堤,还应该是“上善若水”。正是因为雨水面对崭新的河堤丝毫没有退让,面对领导的政绩也丝毫没有留面子,不知阿谀奉承、不懂潜规则才是水的善,冲出的豁口正是要告诉河堤的设计者:万事要按规律办事,那个地方是必须要下管子留排水口的,否则就是劳民伤财!想想为什么各行各业在民国和建国初期那么多大师?为什么现阶段鲜有大师呢?唯严谨和敬业尔!呵呵,不说了,越说越沉重了!还是看景吧,雨后的残景也是景呢!河里已经冲来了卡车和挖掘机呢!不信?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哎,还是发图给您看看吧!
党员会
7月8日 周日 大雨
山东省委省政府这次对农村工作特别是对贫困农村的工作真是动真格的了!继4月7日选拔并培训582名“第一书记”下村工作后,于6月25日至7月1日又在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及时对“第一书记”所在村的书记进行了培训。我村的郭支委回来后就急不可待地找我汇报学习收获,我知道老郭的激情被点燃,正好我最近想召开xx村党员会,那就让老郭在党员会上汇报吧,让党员也受受教育。
党员会是在大雨中召开的,原定上午9点开会,拖了半小时人才来齐,说实话已经比以前好多了。会议由我主持,邀请了行政村龙xx支部李书记参加会议。我先对大家冒雨参加会议表示感谢,然后规定大家以后开会不准再随便迟到,有事可以请假,否则点名批评,绝不留情面。我给党员们汇报了自上次开党员会到现在我的工作情况;指定了下一步负责召集党员每月学习党的政策的党小组组长;讨论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党旗飘飘映四邻”活动的可行性;征集了大家对建立文化广场的意见;特别是最近小偷很猖狂,村民辛辛苦苦养殖的羊屡被偷走。这几天我一到村,村民就纷纷向我反映被偷情况。群众的需求就应该是我们干部工作的方向!这正是党员树立威信的时候。所以在党员会上我提出了由党员每晚12点至凌晨4点分两班组织巡逻,也算我一个。我村六七十岁的老党员居多,每晚少睡2小时也没什么关系。我村党员年龄虽然大点,可觉悟没得说的,对值班巡逻这件事没有不同意的!
轮到老郭介绍学习心得的时候,呵呵,他整整说了两个半小时,会议一直开到下午一点!他把所有给他们介绍经验的村支部书记的事迹以及实地参观学习的所见所闻几乎完完整整说了一遍。话虽多了点,但血是热的,情是真的!表达了下一步要带领村民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借此机会我当场宣布了一项纪律: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村务迎来送往中中午不准饮酒,非工作关系(如参加婚礼等)除外。通过省里培训老郭,对村里确实是件好事,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长性?!会开完了,雨依然没停。山村下暴雨很有特点,山上的雨水夹裹着泥沙顺山势沿村中道路奔腾而下,有点水流湍急的感觉。多么希望我们的挂职工作如这久旱后的大雨,既能为百姓带来甘霖又能冲走百姓思想上的习惯上的“泥沙”啊!
问题与困惑
6月27日 星期三 阴
自从14日召开完龙xx村全体党员会议后,反映问题的村民几乎络绎不绝,村民的热情出乎我的意料!前期的走访、交流,让他们感觉我很亲民;14日的党员会可能又让他们感觉我很务实;再加上我又是省里派来的,他们的激情被点燃起来,可能也燃起了希望之火吧!说起来这是好事,说明我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但村民反映的种种问题也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些问题牵涉的太广太复杂,有些是镇上甚至县里都没法或不愿解决的问题。当然也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乘机想掀些风浪。村民来反映问题我实在没法拒绝,只有认真倾听并如实记录下来。农村的问题确实复杂,尽管我出生在农村,对农村的现状多少有些了解,可有些问题却超出了我的想象。通过近3个月的走访,使我真正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含义!面对村民反映的问题,有时让我感觉很无助,有哪些事情是我能控制得了的呢?
省委派我们下来本意是扶贫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抓党建促脱贫。虽然任命我们为“第一书记”,但明确告诉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到位而不能越位,帮包而不能帮办。“第一书记”的角色是指导和服务。当你站在指导的位置,你就很难融入“两委”,村里村务、财务你也不便插手,甚至村里根本就不想让你知道。说白了,你干了半天你也就是个外人,村里其实只想让你带来项目!而村里的村务、财务恰恰是百姓最有意见的地方。深入了,你可能就越位了,也不招班子待见!不深入,你又能知道什么事情?又怎样能去纠正他们的不当做法?
昨晚绿源养殖合作社负责人秦伟来电话说:不知道什么原因,近几天来,羊圈的小羊羔死了三四只。今早我将这一情况告知了驻村工作队队长镇中心校校长高学敏,我们相约上午8点一起去合作社看看。
绿源养殖合作社
绿源养殖合作社由回乡创业青年秦伟投资100余万元兴建,位于中河村汪家山林场,现有存栏山羊860多头。20xx年5月,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合作社与我村23户贫困户签订了接亲帮扶协议,贫困户可以通过在合作社务工、流转闲置土地、免费领养山羊、种植玉米等多途径实现增收脱贫。因此,合作社的兴衰、成败直接关系到二十几户几十人的顺利脱贫。小羊羔突然死亡让我们心情沉重......
沿着崎岖的山路,上午九点我和高校长到达了汪家山林场。秦伟外出放羊去了,他父亲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说今天有两个贫困户在帮忙做储料仓,让我们四处看看,说他去后山换秦伟回来。两个贫困户周发元、周艳鸿都是因家人患病致贫的精准扶贫户,两人家中我和高校长去过多次,算是老熟人了。高校长询问起周发元妻子的病情及近段务工收入情况,我则同周艳鸿聊起了合作社的帮扶情况,他说“平时来合作社放羊或者割草种玉米等合作社给100元一天,中午在合作社吃午饭,今天做储料仓要辛苦点,秦伟说给150元一天。工钱都是当天结算,我们贫困户只要做了事,就在务工表上签字领钱。”
驻村工作队队长高学敏视察羊舍
聊不多久,秦伟赶着山羊回来了,高校长说不该因为我们来了提前把羊赶回来了。秦伟直说“没事,天冷,少放一会”。我们帮着把几百只山羊赶回了羊圈后便询问起羊羔死亡的原因。秦伟领着我们查看了羊舍和育羊室,并告诉我们不用太担心,他说,“昨晚我紧急电话咨询了几位养殖专家,专家分析最大的可能性是近期气温下降幅度大,特别是昼夜温差大导致晚上羊舍内的山羊为了保暖相互拥挤在一起导致小羊羔踩踏或者窒息死亡。”“我打算从今晚起把羊羔和母羊夜晚分开,再将羊舍四周用彩布围起来保暖。”听他这么一说,我们心情放松了很多,毕竟山羊养殖风险还是很多,而最怕的是羊患病。
驻村第一书记洪彬慰问贫困户
秦伟又给我们查看了贫困户的档案资料和务工工资发放签字表,随后我们来到附近贫困户王传兵家,将200元慰问金及米油送到他妻子手中,我本想再去看看合作社的黑牧草林间种植情况,可高校长接到教育局电话说要回中心校有事只好匆匆下山,临行我再三嘱咐秦伟,一定要密切关注养殖场,丝毫马虎不得。
贫困户档案资料
下山途中, 我和高校长聊开了:自4月13日到现在,我被选派到凤山镇中河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已经7个多月了,来之前 , 印象中的扶贫更多是“修路、建广场、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来之后特别是10月12日凤山镇石源河片接受了国务院扶贫办领导的检查后,我对扶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扶贫远没有这么简单:扶贫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识贫,因户施策,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外;更要重视产业扶贫,真正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找到长远的脱贫措施,确保稳定脱贫。着重以产业扶贫带动村民致富”的任务,这为我指明了工作方向。
帮扶台账
时光飞逝,光阴铭心。转眼间,挂职*村第一书记已近一年,从走入农村到走进农户,从走访调研到收集意见,从吃派饭到拉家常,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憨气”、“傲气”、“书生气”,已逐渐变成了“底气”、“灵气”和“泥土气”,一年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感触良多,收获颇丰。
体会一:尽全心扎根基层,才能把真情融入群众的情怀中
从基层一线到机关单位,如今又返回到农村,这注定我和农村有着不解之缘,带着内心深处的这种深厚感情,我更加珍惜这新一轮的历练机会。而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把交心谈心,解疑释惑,真诚相待作为主动融入的切入点。
摆正位子。“挂职就是*选派的,不是走形式就是来镀金......”这是我刚入村时,村里都在讨论的话题。这个疑虑的打消是在我向村干部和村民说明来意之后,“我虽是*下派的,但不是来做客,不是来当领导,更不是来添履历和赚资本的,我是为基层的农民群众服务来的。”于是,我迅速转换角色,重新审视工作定位,充分发挥指导帮带作用,以扎实工作不越位的要求努力在新的岗位上寻找发力的坐标点。
敢挑担子。我最初对挂职工作的认识源于小岗村书记沈浩同志的感人事迹,镜头中那一条联通民心的入村公路,一场隆重特殊的葬礼,一顿热闹温暖的年夜饭,一座崭新靓丽的大包干纪念馆,还有一次又一次挽留任职的鲜红手印,都见证着鞠躬尽瘁的最高含义。从此,“第一书记”这个头衔不仅立在了小岗的山头上,更立在了我们干部群众的心里。如今,我切身感受到了这个岗位背后的担当和责任,要真正扎根在基层一线,就要有信心有激情还要有不竭的动力和干劲,要甩开膀子,做出样子还要敢挑担子。
常照镜子。在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的时候,我们可以拿起杨善洲、焦裕禄这些可照长短、可知得失、可明差距、可辩方向的镜子,照照自己的劲头足不足,干得好不好,是不是吃着别人嚼过的馍,是不是敢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是不是白吃了公家的饭,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在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体会二:尽全责排忧解难,才能把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群众最看中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不需要我们冠冕堂皇地讲大话说空话,而是希望我们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事情,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心中装满群众的需求,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才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走近群众是开展工作的基础。真正地走入农村、走近群众要从我吃派饭开始。从两委班子到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再到低保户、五保户、特困户,如今,我几乎吃遍了一轮,从吃饭中我能感受到他们生活水平的差距、各种不同群体所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对我而言,吃着不同的百家饭,吃出的不仅是感情、还有民情和实情。生活困难的*老党员是我帮扶的对象,老两口体弱多病,房屋年久失修,没有低保和救济,那天我端着那碗热腾腾的面条却怎么也吃不下去,那碗面条里有大娘生活的艰辛还有我沉重的心情,仅靠我对其进行的物质帮扶远远不够,还需要在重新评估低保的时候,为她提交申请,让她享受低保待遇,希望可以尽最大努力为她解决实际困难;从事养殖业多年的*已组织村内八家养殖户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但是效果不明显,他们想争取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以扩大规模,提升效益;还有部分村民想在本村的搅拌站和水泥制管厂安排劳动力......其实,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也最讲感情、最容易感动,真正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把他们当亲人,才能真正融入这个大家庭。
深入调研是征集意见的关键。实践出真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把村里的大小事务变成一本书,揉进肚子里,才能摸清底子,看透情况、发现短板、找准症结、明确对策。任职之后,我就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厂矿企业集中走访,从区位、耕地、户数、人口、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就业安置、设施建设、班子情况以及宗族关系等方面做到最大程度的掌握。还梳理出老百姓最直接、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大类问题,包括入村公路路窄失修,村内环境急需治理,文化大院利用效率低,专业合作社运营不畅等,问题、困难、矛盾、症结一个个摆出来,经过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尊重民意,集体探讨,召开两委会、党员大会、党代表座谈会,逐项制订解决措施之后,化解难题的办法一个个想出来了......其实,基层就是一座大熔炉,只有在其中淬炼过的人才会明白这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实事深做是解决问题的法宝。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之千里的过程,需要的是实事深做的精神和苦干实干的毅力。为拓宽加固入村路,上跑下跑,争取资金,最终在两个月内将一条崭新笔直的入村路还给了群众,极大缓解了村民的出行困难问题;环境清洁工程是村民多年的期盼,从去年开始,已增加了垃圾清理的次数,加大对污水沟的整治力度,环境乱象明显好转;文化大院派专人负责,多次组织活动,阵地作用正在显现;经过多次咨询和争取,专业合作社已迈上微小转型的新征程;设施农业的开工还在积极的沟通与协调中,希望可以恢复村民想在土地上做文章增加收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村务由专人负责定期公开,村民看的明白,心中自然敞亮。此外,雨季要及时对排水渠抽水,汛期要安置危房户,不赡养老人的要多次上门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春播时要组织灌溉,秋收时要集中收割,农闲时为群众宣传政策,宣讲理论,要把大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把小细节说得清楚明白......其实,我们对群众的感情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就量化在每件实事中、体现在每项具体工作上,更装在老百姓的心坎里。
体会三:尽全力谋求作为,才能把满意写进群众的口碑里。
农村的天地是广阔的,农民的情感是朴素的,为民举措实不实、效果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直接,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才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激发内力。把“血肉联系”喊在嘴上,群众不信,“鱼水情深”做个样子,群认不认,只有最大限度的激发内力,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才能赢得起信任和支持。要下大力气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两委班子、党员干部的带动作用,提高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的能力;下大力气激发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下大力气培养返乡知识青年,种养能手,有经济头脑,有开拓精神的年轻人,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建设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借助外力。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既是一个态度问题,也是一个能力问题。要善于借力,借政策之力、所在单位优势之力和人脉之力,用开放的理念和思路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思考、对规律的认识,化熟知为真知,在集中民智、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实现“借力发展”。
凝聚合力。能量是没有边界的,汇集程度有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聚合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进一步改善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引进项目开发,增加集体经济,盘活土地流转,克服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就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山口有青松、幸福两个水库,是钓鱼的最佳场所。
山口距李宗仁故居只有0.5公路,为休闲附加了文化元素。
山口距两江镇7公里,在两江镇周围10公里内,目前还没有休闲场所,占领先机
市党政机关今年底部分搬迁至临桂新区,从创业大厦到两江不到20公里,比桂林市区到大圩、五通都近,如果临苏一级公里今年年底通车,从创业大厦到山口只需20分钟。
目前两江镇还没有一个有品位的接待场所,而且可以到辐射茶洞、渡头。
想法归想法,行动起来才是实现想法,理由就是理由,做出成效才是真正的理由。
5月25日
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 多云
根据自治区要求,这一周,我和下一届第一书记一同组织本单位有帮扶任务的领导同事来到X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在周一之前,我利用休息时间,将此次入户可能用到的低保补贴、养老补贴、生态补偿等基本资料打印成纸质版的材料并分发,供同事们作入户参考。这些材料来自长期以来我从民政、社保、国土等部门的收集整理,准确度高,提前印发这些材料有助于我们提高与农户的沟通效率,从细枝末节的琐碎问题上解脱出来,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与农户沟通交流生产生活情况,制定帮扶计划。
天公也作美,风和日丽,没有阳关的曝晒,我们的山路之行也少了几分酷暑。到达X村村部后,我们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对各位同事进行手册填写的培训,主要讲解新版2018手册与去年的变化改动,收入数据的来源等方面,之后大家分头行动,去寻找自己的“亲戚”了。
与贫困户的交流是一项技术活,需要灵活的头脑加持。在我们多次的入户过程中发现,在询问到诸如务工、土地补偿等方面的收入时,贫困户的回答是比较谨慎的,上报给我们的收入数据都普遍偏低。因此,这次入户的过程中,我们都先和贫困户沟通说明收入数据的多少并不会影响其享受国
家政策补贴,打破了他们心中的警戒线。我们在引导的过程中也倾心倾听贫困户在近期遇到的疑虑与困难,根据自己掌握的国家相关政策予以耐性解答,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我们也承诺一个时间期限,了解清楚后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回馈贫困户,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对于今年手册的改版变化,减少了填写的工作量,农户也非常地赞同,签了字便不再需要按手印,删减了冗余的步骤,也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第一书记”为啥叫“第一”
——记塔城地委党史办、党校、老干局驻塔城市 阿不都拉乡库吉拜北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新善
“‘第一书记’,是指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到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负责人的党员。”但在塔城市阿不都拉乡库吉拜北村,任由你干部们咋样解释,纯朴的村民们对啥叫“第一书记”,却各有各的说法,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第一书记’嘛,就是工作队第一个驻村的人!”老党员克孜别克这么说。2016年深冬,即将跨入新年,塔尔巴哈台山下朔风凛冽、寒气刺骨,库吉拜北村积雪层叠、滴水成冰,村民****遇到一个踏雪而来的行人,肩上扛着行李卷,问他村委会在哪儿。克亢木汗当时真的不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就是他们村第四批“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队长,提前来村对接工作、熟悉情况的。之后几天里,这个还不是“第一书记”的人,吃住在村,不分白天黑夜,顶风冒雪,跑遍了全村所有的常住户,把手里大大的黑皮日记本记了个满满当当,每家每户的情况了然于胸,村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急尽在心中。十几天下来,他能叫出村里很多人的名字。虽然哈萨克族村民们大都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但大伙都在传,他们村里新一批工作队的队长早早就来了,来年一年时间里,这个挺有脾气、不知疲倦的人将会时刻出现在他们身边,会带着、领着、喊着他们加油干的!“叫他‘第一书记’,不就是因为上面第一个把他派到村里来嘛!”
“‘第一书记’嘛,就是什么事都跑在第一的人!”村民****这么说。春寒料峭之时,也勒克家的抗震安居房还没建好,全家人住在有裂缝的老房子里。2017年4月4日23:07,哈萨克斯坦发生5.4级地震,库吉拜北村震感明显,灯摇桌晃,****一家人惊乱失措。正当震感未消、一家人惊慌未定之时,猛然间,房门被人“哗”的一声拉开,一个人急急地跑了进来,对乱作一团的家人们大喊:“都快快往外跑,别待在家里!东西不要拿了,人先出去再说!”那天晚上,这个“第一书记”跑到所有人前面,把住房类似叶勒克家的7户人家全都跑了一遍,把人从屋子里拉了出去。又是这位“第一书记”,当晚摸着黑,跑在所有人的前面,把这8户人家又跑了一遍,逐一核查房屋安全状况,一一安排这些房屋里住户到邻近的人家借住。村里很多人都知道,他们这位“第一书记”经常犯腰疼病,但那晚,全村没哪个人能跑得赢他。驻村快一年了,无论是大事小事,只要事关村子,只要事关村民,只要事关安危,像什么抢修灌溉渠道、帮残疾人家拉水拉粮、争取春耕贷款、“四项活动”,这位“第一书记”都会跑在所有人的最前面,总会第一个出现在村民最需要、最急迫,也是他们这些“第一书记”最应该出现的地方。“我们村民有啥事,跑不到第一个,他能叫‘第一书记’吗?!”
“‘第一书记’嘛,就是腰包掏得最多,每次捐款都是第一的人!”村民****这么说。每当村民们有啥难处、有啥急事,像老人生病、贫困户孩子开学什么的,“第一书记”总会及时出现在他们身边,悄悄地往他们手里塞上几百块钱,再到处帮他们跑申请,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那天,村民****的老母亲得了急病,家里却凑不出多少钱来,“第一书记”闻讯赶来,啥都没说立马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钱,让他赶紧把老人送往医院。老人得到及时医治,转危为安。“‘第一书记’当然是那个帮我们第一多的人!不然的话,你会这样叫他吗?!”
“‘第一书记’嘛,就是开会坐在第一个、活儿干得第一多、升旗第一个到、责任担得第一重的人!”入党积极分子****这么说。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党的最新的惠民好政策、村里发展思路措施,村民们都是从他们的“第一书记”那里听到,从“第一书记”那里学到。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和这位“第一书记”一块儿干过活,任谁知道这位“第一书记”最喜欢肯卖力、能出活的人。干活时,没哪个人敢在他面前偷尖耍滑、偷工减料,谁都知道一旦被这个“第一书记”抓到,他必定会黑着脸,瞪着眼,不容分辩,不留情面,当众对你好一顿批评教育,叫你红脸,叫你冒汗,叫你无地自容。村里升旗,全村男女老少没好意思迟到的,因为村民们都知道他们的“第一书记”会一大早守在文化室大门口,同每一位前来参加升旗的人握手问好。“有时候我们干得不好,受到上级批评,我们的‘第一书记’都会主动站出来,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不敢第一个站出来担责任的人,能叫‘第一书记’啊?!”
当好新农村第一书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建设目标包括“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塑造农村新风尚,建设和谐新农村”,其内涵涉及了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从各机关单位选派年轻党员干部到各乡镇示范村担任第一书记,协助和指导示范村村支两委班子搞好新农村建设,加强村级党组织领导力量,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作为一名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第一书记,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开展工作:
一、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㈠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及时转换角色,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进入角色,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下派第一书记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的需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图。真正认识到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作为一名
1中共党员应尽的义务和光荣的职责。
㈡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两大素质,树立自己的权威,特别要增强自己的人格影响力。打铁必须自身硬。有权不一定有威。要有权威就必须让大家服气,让大家服气就必须要有过硬的素质。这就要求一把手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谦虚谨慎,不断学习和提高。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上级党委在现阶段关于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要全面了解,勤读书,多看报,善学习,领会透,把握准,选好适合本村工作的切入点,乐意为群众解难、答疑、释惑。
学习法律法规,正确处理矛盾,及时制止违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学习科学技术,讲科学、用科学,不断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虚心向老村干部、老党员学习、请教。学会用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善于总结,不断积累经验。
㈢ 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采取走访和座谈的形式,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和数据,从中找出规律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断摸索和创新工作方法。始终坚持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理村级事务。注重深入群众,联系群众,贴进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逐步建立起了解村情民意的有效机制,及时了解村民信息,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尽快转变角色,熟悉农村工作,改进方法。首先应学会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虚心向群众学习,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与问题,集中群众的智慧与经验。其次是善于通过说服教育来教育农民,宣传农民,鼓舞农民,做到以理服从,以情感人。再次是要多运用示范引导的方法,少指挥命令,多提供服务,在服务中宣传贯彻党的主张效果会更好,更容易被农民接受。最后要坚持依法办事,善于通过依法办事来推动各项工作,把党的主张制度化、法律化。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熟悉农村工作特点,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善于发现主要矛盾,重要工作要慎重办理,集体事情要及时办理,善于抓住工作重点,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冷静分析,找到突破口,及时妥善解决。学会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增强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善于抓典型,以典型带动全局。
㈣ 正确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
做为一名下派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应摆正好自己的位置,妥善处理好以下关系,第一要自觉服从乡镇党委的领导,指导村支部坚决贯彻执行乡镇党委的工作意图,多向党委汇报自己的工作,争取党委这个坚强后盾的积极支持;第二是与村支两委的关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与村党支部书记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关系。第三要处理好与县新农办及原单位的关系。第四是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和其它的社会人际关系。
㈤ 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性格修养,培养优良人格品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以身作则,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服从领导,严格按照第一书记的工作制度执行,积极认
真搞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㈠ 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
要加强管理,协调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发挥整体效能。班子团结是班子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本要求。调整配备好村级领导班子,加强对村级组织的领导,加强对村级领导班子的培训,提高村领导素质,加强沟通与交流,注意搞好班子成员间的关系协调,促进领导班子的团结,提高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要充分调动全体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㈡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干好工作的基础。只有干不好事的人,没有干不好的事。要从制度建设入手,使每项工作规范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建设许多工作就会无章可循,随意性强,就无法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就难以形成合力、保证工作效果,既要根据情况变化逐步修订完善各项制度,更要抓好制度的落实。无章可循不行,有章不循也不行。必须通过抓制度的落实来保证制度建设的效果。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党支部工作的有力保证,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要积极帮助村支两委,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其它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开展党员帮扶活动,提高党员的威信。坚持党员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相关制度。
㈢ 加强民主管理,促进村民自治
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逐步健全和完善用制度管人管事、科学管理村组事务的体制机制,实行村务公开,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真正做到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大事必须坚持群众说了算,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稳定的群众基础。及时进行村务公开,严格执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不断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能力,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还要结合本地的风土人情,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村规民约,做到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建立长效机制,使村里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达到“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要求。
三、搞好规划,抓好产业发展
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从群众最愿意做、最容易做的事做起,从最有效益和最能带动全局的事做起,努力搞好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而发展生产离不开产业支撑。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研究制定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积极发展种植、畜牧、中药材、劳务输出等优势产业,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注重提升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加强对农民的适用技术、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努力让每户农民都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通过政策扶持和教育引导,将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培养成发展农村经济、实施科技兴农的领军人物,培养成建设新农村的骨干力量。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进村入户道路硬化。
2、消防饮水安全设施。
3、体育、文化娱乐场所建设。
4、改厕、改灶。
5、建立垃圾池,统一地点进行处理。
播阳镇上湘村第一书记吴永慧
从2017年7月开始,我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到云南省西畴县瓦厂村任第一书记,开始了在一个国家级贫困村的两年任期。
某种程度上说,我和全国19.5万名第一书记都在冲刺。过去5年人类减贫事业中的一件大事是,中国有6000多万人口告别了贫困。整个国家计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世界都在盯着我们的冲刺。
村级层面的脱贫指标中,最难的一项是实现“当年村集体收入达2万至5万元以上”。瓦厂村哪里有什么集体收入?这里地处连片石漠化地区,没有规模化种植的土地条件;村落分散,平地匮乏,也不具备集中养殖的条件;村民思想保守,缺少致富带头人。这个几乎“遍地狼藉”的村子好像朝哪都望不到出路。我意识到,自然环境的先天不足虽然是限制村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村子里没有致富带头人。为此,我十分注意寻找村中有闯劲儿和思想的年轻人。
“小珍,听你妈妈说你2018年毕业,能和你聊聊吗?”一天晚上,我从村民毕兴姚那里要到她女儿的联系方式,迫不及待地给正在城市读书的高天珍发了一条短信。
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高天珍今年刚满18岁,像她这个年龄的人,如果没有特别的情怀基本不会想着再回到农村干事业,高天珍也是如此。我和她通了近1个小时电话。“巩书记,我觉得我们这里交通不方便,也没有很好的产品,人又穷,怎么干啊?”我告诉她,我们不搞规模化的种植,就从农户家里原生态的产品入手,家里有什么我们就往外销售什么,总比卖不出去烂在地里强。我又给她发了几张我在她家地里拍摄的紫山药的图片,告诉她这个东西很有市场,“我发了个朋友圈,就帮你们家卖出去了20多斤。”
高天珍有点心动了,我又顺势建议她,利用课余时间注册一个村里的网店,把村里的产品都集中起来销售。第二天,她注册了我们村的第一家微店——“太阳谷有机商城”,虽然产品种类不多,但头3个月销售额就达到6000余元。
另一个年轻人李文国和高天珍不同,他年龄较长,且很早之前就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我早就想回来,但工程太多,而且确实能挣到钱,就一直没回来。”他在上海一家高端花艺店打了4年工,此后又在外面做工程,本该存下一笔积蓄,可去年家中突发变故,一下子“没了”4个人,这里面就包括他不满30岁的小弟。他几年存下的钱都用来给家人处理后事了,工地上还有两起小事故,挣的钱都赔进去了。
最早和文国相识是2017年8月,我跟扶贫工作队员吴俊一同去邻县的一处工地上找他核算家庭收入,因为在村民代表评议会上,大家提出希望将他家纳入贫困建档立卡户——这意味着获得政府更多的扶持。那天,他对我说,能不能纳入建档立卡户其实都无所谓,因为不管这个政策有没有,日子都要过下去,过得好过得差都得靠自己的双手,只有勤劳才能致富。从那天起,我觉得他是个干事的人!
果不其然,4个月后,李文国来村委找我,打算回家创业,想征求一下我的意见。“书记,我觉得我们村以后还是大有发展的,县里在弄旅游开发,我们很多土特产质量也都不错,就是没人带他们做。”他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我们缺的就是一个好的平台和带头人。那天下午,他带我来到村口一片他打算开发的地方,那里上风上水、环境优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我们沿着河床旁的山路小心攀爬,要去他的地里看看。一路听他聊着自己的打算和构想,再看着眼前风景宜人的河堤,我觉得他开一个农家乐的想法应该能够实现。我又和他聊起了我对村子未来发展的计划,包括特色农副产品、特色手工业和山地果林种植,他都很感兴趣。我们一拍即合,打算在村里弄一个公司,带动老百姓共同致富。
此后,我又陆续找到了田维星、程方巧等一批有志向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创业队伍。创业的日子里我们经常在微信群里聊个不断,晚上再到村民家中边“烤茶”边谋划,常常一聊就到了深夜。虽然这里既没有成熟的产品,又没有生产、储藏、运输等配套产业,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基本找到了一条适合村子发展的方向。如今村里的商贸公司已经注册,相关产品的商标也在注册中,各类产品逐渐开始生产、销售。村子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愿意加入到我们之中。
我常常在想,第一书记其实在村里的时间非常短,2年根本不够帮助他们建成一个成熟的产业,但带给他们致富的希望和动力却至关重要。
驻村以后,从酷暑到寒冬,29岁的我第一次体会到冬季没有暖气的湿冷难耐,第一次劈柴做饭却被柴刀割伤了手,第一次尤为想念2000多公里外的水饺和手擀面„„
和我一起的除了村干部,还有来自省县镇不同单位的工作队员,有已到退休年龄的兰姐、有孩子未满1岁的小梁,还有两名乡镇下派的驻村队员张洁和吴俊。这样一支队伍,要带领瓦厂村191个建档立卡户的781人脱贫。
我们住在村委会的楼上。“才放了一个国庆长假,被子就霉了。”这种事再寻常不过,屋子里也常常是一股发霉的味道,可翻箱倒柜却怎么也找不到究竟什么东西发了霉,闻着闻着也就习惯了。到了冬天,火盆、烤火器、“小太阳”、电热毯成了标配,但凡少了一样,不是在办公室冻得浑身发抖,就是在被窝里辗转难眠。我作为一个北方来的“精壮汉子”,一度过分自信自己的抗寒能力坚持不买电热毯,半夜被冻醒是家常便饭。
我们用几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全村15个自然村的贫困户,在只有一米宽的山路上望着悬崖胆怯前行过,也曾在深夜时坐在村民家中和他们“干酒”做工作。
“车陷进沟里没事,最多车出不来,要是掉到下面的山崖里,人可就爬不出来了。”这是我来到瓦厂的第四天,深夜和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前往三家寨村小组,我们在夜路行车时开的玩笑话。开车的是乡镇民政所的工作人员左大富,和我一般年纪。车沿着泥泞湿滑的道路缓慢前行,既不敢太靠边怕车轮打滑滚下山崖,又不敢太靠近山体,避免被滚落的碎石砸中。
“慢点慢点慢点,往回打轮,好好好,不能再拐了,直走,直走„„”因为前路有一块大的塌方点,我们不得不涉险从碎石堆旁边压着悬崖边过去。大富紧紧握着方向盘,坐在副驾的村支书老谢探出头盯着轮胎和山崖间仅存的一丝缝隙,指挥着车辆前行。而我坐在后座上闭着眼睛,看似气定神闲,其实心里一直在想:“千万别出事,千万别出事,我还没娶媳妇呢。”
像三家寨这样道路险峻的村寨,整个瓦厂村有六七个,其中最小的一个常年在家生活的只有不到10户人。记得刚到瓦厂村,就听一位领导说过这样一番话:“路再难再有危险,老百姓是不是要下来?既然老百姓能下来,我们的干部为什么上不去?”自那时起,我便决定要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这里的土地。
“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温暖的新家„„”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专门提到了易地搬迁的具体数据。多数没有参与过易地搬迁工作的人,可能无法理解这340万背后的艰辛。
瓦厂村15个自然村中有3个村要进行整村易地搬迁,再算上“插花安置”的群众,涉及近100户400余人,占全村的近1/4。让他们离开祖祖辈辈生存过的土地谈何容易?“这是政府帮助你们解决的安全住房,你们自己只用掏1万块钱。”“新规划的搬迁点有统一的饲养点,用的都是自来水,有线电视、网络都有。”“山上的地还是你们的,你们要是愿意可以流转出去,也可以自己再回来种。”我们一次次走访、一遍遍做工作,1户、2户、3户„„最终,这3个村的建档立卡户全部都签了搬迁协议。
然而,工作并没有到此结束,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都签字了,可还有不少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将要付出相对更多一些的自筹资金才可以随迁。“凭什么他们出1万元,我们就要出三四万元,政府要是不把这钱解决,我们就不搬了。”带头不搬的是这个村里家境较好的一户村民,前几年做生意亏了本,不得已回到家中等着有朝一日“东山再起”。“都是一个村的,大家生活条件都差不多,凭啥要让我家多掏钱?”在他的带动下,又有几户随迁户拒绝在搬迁协议上签字。虽说易地搬迁要群众自主自愿,可生活在地质部门多次明确警告的“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群众,我们怎能放任他们“自愿”留在山上。村里说不通镇里说,镇里说不通县里说。
时磊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派来挂职的西畴县委副书记。我们曾一起冒着瓢泼大雨,蹚着顺道而下的泥水,打着手电朝一个计划整村搬迁的村小组走去。时磊给那几户因没有被纳入建档立卡户而拒绝搬迁的群众算了一笔账。“路不需要你们出钱修,水电网全部政府出钱给你们做,集中饲养点也是政府出资,还有整个搬迁点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还不算,你们每户还有补贴,光这些加起来你们每户政府平均都帮你们出了10多万元,再让你们自己出几万元不过分吧?不要光想着等靠要,好日子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那天聊到了深夜。时磊讲了他自己家的故事,原来他家也是河南农村的一户贫困家庭,但他明确给家里打电话说,决不允许家人申请成为贫困户。他老家的弟弟此前曾问过是否可以申请贫困户,用政府的钱盖个新房。时书记当即就给他泼了盆冷水:“你是缺胳膊还是缺腿呀?贫困户的钱是给那些因病因灾因学或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准备的,你那么年轻,随便出去打打工就能挣到钱,看着现在政策好你就想当贫困户,丢不丢人!”他弟弟自愿放弃申请资格,转而外出打工谋生去了。听了他的故事,几户曾经拒绝搬迁的群众面面相觑,毕竟他们也正值壮年,完全有劳动能力,只是“懒得出去打工”,想着仅靠政府过上好日子。这个事情也给他们带来很大触动。“书记,以前我们不知道政府给我们建房子要花这么多钱。这个字我们签。”那晚,他们当即就签了协议书。
在农村做工作,有一种酒杯很难拒绝,这就是村民递过来的“冷淡杯”。这是一种空腹喝酒的习俗,我们硬着头皮干下“冷淡杯”,再去努力争取大家的热情。第一书记本来就是“外来人”,你没有120%的诚意,村民凭什么信任你?支持你?我们在“摸底”的同时,他们在用目光审视着我们。
在陡峭的山崖上、破落的村寨中、寂静的村宿里,我渐渐领悟到,脱贫攻坚有2件事最难,一是把政策一五一十地落实到位;二是让村民心服口服地理解配合。前者成功了叫乡镇干部,后者成功了叫村委干部,两者都成功了才叫第一书记。
在领导的安排下,我们观看学习了《第一书记》这一影片,影片真实,朴实,讲述了沈浩同志在小岗村的所作所为,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大家不禁为他的行为而感动落泪。
沈浩这个名字很早就有所闻,他的事迹已传遍千家万户,党员干部们都以他为自己的标榜,以他为目标。他曾经是省财政厅的人员,来到小岗村担任小岗村书记,他没有怨言,他服从组织的安排,来到了小岗村,开始了他三年的工作。他不是第一个来到小岗村的任职干部,为什么却把他称为第一书记呢?我想这里蕴藏着很深的含义。他这个书记真真切切让百姓认可,让百姓得到实惠,让百姓感到温暖。他的职位并不高,却做着不低的成绩;他的任职时间并不长,却担任着很重的责任,他的年龄并不大,却被小岗村的每一位百姓所敬重,我想这就是他当然不让成为第一书记的原因吧。
在他刚刚来到小岗村的时候,让家人不理解,不支持,到了村中,被百姓刁难,打骂,可他自己默默忍受了这一切,决心要在小岗村做些什么。他先是走访,全面了解群众,走进群众,不论什么样的家庭都会进行走访。他没有想着做多大的事情,只是脚踏实地为着小岗村做着每一件事实。只要是为小岗村的发展有帮助,有必要的,他都会不惜代价去完成,为了小岗村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他忍受了太多太多,可却没有任何怨言。
在他全心全意、任劳任怨、没日没夜、无私无畏的为百姓做实事、干好事,用真情实意感动着群众,小岗村的人民从不懈转变到爱戴。三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沈浩同志离开的日子了,可现在的小岗村百姓却不能离开他,为了挽留沈浩书记,村民写了请求信和红手印。沈浩同志也为了百姓对他的信任而毅然决然的留在了小岗村,把自己的妻儿老母留在了家中,他放弃了自己的小家庭,就是为了成全小岗村的大家庭。他一心一意的只为了让小岗村发展的更好,进步的更快。
他热爱农村,扎根基层,为民谋利。他的踏实真心让人所动容,他的坚持不懈让人所敬佩,他的无私奉献让人所敬仰。他是所有党员干部的先锋,是榜样。电影之所以可以打动在场的每一个人,就是因为大家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物,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夸大,真实客观的记录着沈浩同志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记录着沈浩在小岗村六年来的辛酸泪水,记录着六年来的成功与喜悦,记录着六年来与小岗村人民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真真切切的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真实形象。
众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
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第一书记”,一个响亮的名字。你看,在农村,在乡镇,那泥泞的路,黄色的菊花,纯朴的脸,热情的期待,真诚的心,倔强的冲动,那愤怒的对抗,那一根根家族系脉,那一条条只有用心才能开启的民心绿色通道,沈浩真实面对了。一声大爷、一声奶奶;一只产奶的小羔羊,一个隆重的葬礼;一台铲车,一条通村路;一次特殊的年夜饭,一次一次的红手印;那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赢来的大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凝聚的力量,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源于人民无限需求的动力?是沈浩,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
艺术有一种力量,就好似自己走进了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一同喜怒哀乐。
这是部一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我记住了沈浩,一个平凡的小乡村,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一个平凡的机关干部,平凡的背后却有着光辉的成绩。这就是沈浩,这就是沈浩在平凡的小岗村做出的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