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足的感受作文

2022-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远足的感受作文

让我们一起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感受作文的魅力

摘 要:作文伴随着我们整个学习生涯,从小学到高中,作文都占据着语文试卷的“大头”,即使是到了大学,虽然授课老师并未明确规定身为一名大学生要写作文。但对于大学生来说,作文即便不用写,期末论文也要写。一篇文章的好坏,不仅仅来源于优美词句的长运用,更要有善于打动人心的情节。

关键词:魅力;小学语文;作文;措施

如何以一种客观的表述来表达对事件的看法,如何将自己的情怀完整且有条理性的表述出来?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经过呕心沥血的写作表述出来。对于小学生的作文来说,虽谈不上要在写作过程中呕心沥血,但至少也应该让小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写作文的意义,让自己能够并且愿意第二遍读自己的文章。

一、写好作文的重要性及小学写作过程的问题

正如在摘要中所提到的,作文的写作伴随着人的一生。而作文质量的好坏离不开小学的学习。写好一篇小学语文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试卷的分数上,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人们更倾向于同富有“智慧”、会交流的人谈话。一个善于交流的人,他的作文也不会太差,因为他懂得如何将语言转化为笔下的文字。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并善于写好一篇文章,对自身的成长是十分有用的。

但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字迹不工整、对写作不感兴趣是最为常见的问题。那么身为一名教师,如何让小学生体会到作文的魅力,并真正爱上写作呢?

二、如何写好一篇小学作文

(一)分層写作的教学模式

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我们会明显感觉到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小学生也不例外。但小学生与初高中学生相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容易弥补的。但弥补的成效如何,教师在这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同的小学生的不同的学习程度,教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写作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要想方设法吸引该类群体的写作兴趣,如教师选择该类群体喜欢的文章题目,或者令其自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写作,教师在学生写作完成后要及时批改,并让小学生们及时修改。

(二)写作的来源与灵感—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素材来源,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是写出好作文的一项重要能力。有一双善于发现美丽的眼睛是寻找生活中写作来源的一把“利器”,拥有这把“利器”,学生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而如何让小学生们拥有这样一把“利器”、拥有后如何去使用,并如何感受语文作文的魅力,这个学习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引导与付出。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也许会感到任务的繁杂与混乱。但一旦引导学生步入“轨道”,让学生感受作文的魅力后,工作量相比较于之前就会少得多。

(三)日常的积累与运用

在上一条措施中,我们谈到要引导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美的眼睛。除此之外,对于学生来说,多看、多借鉴同龄人所写的优秀作文也是让小学生们感受到语文作文魅力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引导小学生们多看他人所写的优美文章,不仅可以令其进一步感受到作文的文字与情感魅力,还有助于提升自我的境界,陶冶情操。同时也不至于让学生们在写作的时候无话可说,无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想要诉说的情节。

(四)字迹的工整与清晰

一篇好的文章书写完毕,意味着故事与情怀的书写结束。但这不仅仅是一种结束,还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开始。如何让他人一眼就被文章所吸引,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什么能够一下子吸引人的眼球?在全篇皆是文字的试卷或者本子上,字迹工整规范且清晰的书写更能令人赏心悦目。因此,要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作文的魅力,不仅仅是让其体会到作文的意境美、语句美,还要让其学会并体会到字迹美的重要性,并明白字迹的工整对一篇完美的作文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在规范学生们书写文字时,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在写作时取得更好的成就。

(五)教师的赞赏与鼓励

在体会作文魅力的同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积极、不认真配合的学生。而身为一名老师,不能仅仅只是形式上的督促,乃至“逼迫”。身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小学教师,要懂得对学生们进行循循善诱。对于写作表现良好的学生,应当及时地给予肯定与赞扬,对于写作表现不足的学生,要懂得对其进行鼓励,鼓励其多关注与留心生活,并时刻学习他人的写作方式,多注重日常的积累。

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仅代表着文字的累积,还表达了他人的内心世界。透过作文中的字、词、句、段的完美连接,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便展现在脑海中,或悲怆,或振奋,或喜悦。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乃至每一段都应当经过写作者的精细打磨,只有这样,才能向世人展示出自己所想要描绘的事物与景象。

参考文献:

[1]纪艳红.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江苏大学,2019.

[2]张耀丹.创意写作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沈阳师范大学,2019.

[3]白琴.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C].合肥师范学院,2019.

[4]罗丽英.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对学生的灵感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86.

作者:李晓霞

第2篇:浅谈初中学生作文教学的一点感受

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有二十五个年头了,不知批阅了多少篇作文,学生也曾写出过令人欢欣的习作,但更多的是一些抄袭和稍加修改的作文,千篇一律谈不上是练习写作。这也是语文教师教学中头疼的事,而又无可奈何。

(1)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表达出来,要学生写出有意义的内容,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生活丰富,作文内容就充实。为了使学生作文有充实的内容,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生活,仔细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这样学生在作文中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真诚地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话,使文章具有真实感人的内容,才能打动读者的情感

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多走出教室,让他们到田野中去。宽广美丽的大自然使学生的心情一下子轻松起来,如走出牢笼一般,孩子们的童心又回来了,他们又唱又跳,又奔又跑,向老师问这问那,这时候,是教育孩子们认知事物的最好机会。有一次,我带领我班的学生到野外去郊游,有意让学生采摘一些蕨菜,学生们好奇的心情可想而知,有的孩子们连蕨菜都没有见过,我作为班主任,一位语文教师领孩子们去认识、去寻找。他们簇前拥后的跟着我,当找到一些刚出土的蕨菜时,就让他们采摘下来,我就问孩子们:“它们像什么?”孩子们的灵感一下子激活了,说“像只小拐杖”,说:“像婴儿的小手”。孩子们的比喻多贴切,多形象啊,这是因为他们亲眼观察了蕨菜的形状,亲手采摘了它,这种效果是在课堂上能有的吗?有的孩子们摘下一些蒲公英的种子吹着漫天飞,我就让孩子们想到《种子的力量》一文,让他们仔细观察蒲公英的种子,他们七嘴八舌的说像这像那的。当然说的最多的是“像一把小小的降落伞”。这次郊游回来后,我就布置了一次作文,孩子们的习作不再是一个面孔,有二十多个学生的习作写出了真实的感受,语言流畅,形象生动,被评为学校同年级中的范文。

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可惜这几年学生外出郊游的活动受到了限制,城市中的学生更无机会感知大自然中的事物。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的课堂讲解和多媒体教学效果也不会有学生回忆自然感知观察事物的效果。让学生去田野吧!

(2)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写的作文评语却多趋于模式化、大众化,评语的落脚点也主要放在评内容、评结构、评表达、评词语上面。有些教师则居高临下,对学生的作文以“俯视”姿态加以评价,动辄冠以“该文立意不够明确,表达不够恰当”,“该文缺少新意,词不达意”,或“写作不够规范,望今后更加努力"等话语搪塞学生。教师在评语中没有体现出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更缺少与学生感情的真诚交流,学生看到的多是一些套话和模棱两可的建议,得不到有益的启迪。师生之间没有通过评语实现内心的沟通和交流,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看淡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从开始时的翘首期盼到后来的漠然视之。在作文评价中,因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不能准确把握小学生各阶段发展的特点,使得许多老师惯用成人的标准来看待和衡量学生的作文,存在“超习作、超目标、超阶段、超年龄"等现象,无形中拔高了作文评判标准,这样既使学生在作文中取得了一些进步也不会得到老师的赏识和鼓励。学生长期得不到表扬和肯定,不能从中汲取精神发展需要的营养,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建立,最终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

(3)重视背诵,指导阅读积累材料。背诵不但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初中阶段正处于记忆的最佳时期,初中阶段背诵的东西往往可以终生不忘,根据这个特点,我让学生熟法背诵一些语言典范的文章。凡在文中要求背诵的汉文让学生全背,逐个检查,对课文中不要求背诵的也让学生将重点段落记下来,并要求学生在作文中灵活运用。我认为学生背诵的多了,词汇也就丰富了,因而写的文章就比较通顺。一次我以一个真实的故事《拾金不昧的杨阳》为题让同学们写作,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杨阳拾到四十五元钱后,毫不犹豫地奔向校长家,当她把钱交给校长时,在场的同学们仔细打量她,白里透红的脸蛋,炯炯有神的眼睛,从容平静的态度,朴素大方的举止,眼睛里没有一点炫耀的神采,嘴角边没有表白的话语……”于是我在眉批中写到:“此段用得好极了,棒极了。”这些同学看到我作文后的评语,高兴地说:“好词好句背多了,还愁不会写作文了?”打那以后,学生认识到背诵的重要性,背诵的积极性更高了,因而写作的积极性就更浓了。

(4)以上这些做法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只有积极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变换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够让学生从写作中得到乐趣,才能够使每位学生真正喜欢作文。

作者:戚发辉

第3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人生即远足

编者按:

道德教育应该根植于现实生活的沃土,而且只能在生活中通过生活来履行自己的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德育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中小学德育大纲》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中学生三年必须参加不少于三周的社会实践。完成社会实践要求的学生可以获得6个学分。

中小学社会实践的状况如何?症结何在?出路如何?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经过近五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综合社会实践的新路子。而且赋予社会实践活动一个非常美丽贴切的名字——“人生远足”。是的,人生其实就是一次远足,希望所有学生都能走好。

实施做人德育,建设青春校园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是一所有86年历史的老校、名校,经过了崇祯学园、女子四中、朝阳中学和陈经纶中学四个发展阶段,经历了诞生、发展、壮大及起落沉浮的考验,目前正在走向首都名校行列。

2000年,张德庆校长通过竞聘从一所普通中学走上了陈经纶中学校长的岗位。当时的陈经纶中学正处于发展的低谷阶段,有着20多年德育主任、德育校长、校长和书记经历的张校长深知肩负责任的沉重。经过调查研究和深刻思考,张校长决定从建立学校发展愿景、树立教师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自信、全面改革创新学校工作、突破学校德育瓶颈四个方面入手,整体推动学校快速提升和发展。在整体改革的棋盘中,德育是一个重要的棋子一各项改革要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也要成为学校发展的引擎和突破口。

1 提出了清晰的学校德育工作目标

2002年,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陈经纶中学幸运地成为北京市第一批认定的1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一跃成为市级示范校。

跨入市级示范校平台,是荣誉,更是责任。学校把建设示范校的过程视为向更高教育目标不断追求的过程;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思考,站在示范校平台上的陈经纶中学的德育工作如何进一步深入。2002年以后,学校领导对学校示范校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重新规划了学校的发展目标,把学校的德育工作定位在“做人”教育上,并以做人教育为基本理念,以学校的校训“老实、宣强、勤奋、创新”为基础,培养全面发展、富有个性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做人”教育不是单纯的灌输,也不是空洞的说教,它必须以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来感染和熏陶,学校必须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应该生动、活泼、全面地发展,校园必须充满青春的气息,让校园充满笑声、歌声、读书声。从2002年开始,学校正式把“实施做人德育,建设青春校园”作为德育工作目标,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都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2 建构起具有经纶特色的学校德育模式

2003年学校推出了《陈经纶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方案》,从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到教学管理、德育管理、物业管理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在德育管理改革中,“年级平台打造”和“三构建一加强”德育工作模式的提出是两项最为重要的内容。“年级平台打造”是指把年级组作为教育教学整合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平台,配备专门的、有中层以上工作经验的干部担任年级主任,年级主任有人事权、考核权和适度的财权,年级主任两手抓、两手要硬,对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负全责,“两处”对年级发挥指导和服务职能,推动年级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三构建一加强”是指构建三个凸显自主性和实践性的德育工作体系(简称“三构建”),加强以青春校园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简称“一加强”)。

(1)构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教育体系”。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健全学生自我管理系统,明确学生自主教育内容,畅通学生自主发展渠道,拓宽学生自主发展平台,构建起以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学生组织为主体、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主要内容、班级值周活动和“八好班集体”建设为主要载体的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教育体系。

(2)构建“星级评定志愿服务教育系统”。为了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我们在全体学生中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了能够实现全员参与,解决志愿服务的时间、基地、管理等冲突,我校把志愿服务活动的范围由原来的社会为主拓展到家庭、班级、学校、社区和社会五个层面,并通过评选“家庭之星”、“班级之星”、“学校之星”、“社区之星”、“社会之星”等。我们还在实践中总结提升出学校志愿服务的核心理念:“在志愿服务中奉献爱,在爱的奉献中传递爱,在爱的传递中学会爱。”通过这一理念的提出,帮助广大师生把握志愿服务的核心价值,提高志愿服务的敘果,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

(3)构建“人生远足社会实践教育系统”。社会是最大的课堂,生活是最好的教育,人生就是一次远足。为了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教育的力量,我们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人生远足”活动,并将“人生远足”作为德育课程,纳入校本课程管理,探索学生体验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的目的是,在完成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培养和加强校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础上,更大范围地引导学生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通过对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革命圣地等的考察、参观和瞻仰,强化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体质、意识、品质和精神的培养和教育;用祖国的大好风光、民族的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最直观、最直接地教育、感染和熏陶学生,使学生在活动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在游历中锻炼自我,挑战自我;在道德体验中学会做人,学会交往。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青春校园,使学生在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中学会做人。学校集中力量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兴建了一批校园文化工程,如以陈经纶先生塑像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广场工程;以园林小品为中心的后花园了程;以“奥运”内容为中心的壁画工程;以“科学与人文精神”为中心的橱窗文化工程等,构筑起示范校标准的现代育人环境和工作学习氛围,使师生一进入校园就有一种美的享受,就受到文化的感染。学校还精心策划和组织一系列有益的文化和文明礼仪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学校到处充满笑声、歌声、读书声,使学生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整个校园洋溢着青春气息,使学校形成高雅的文化品位。

“三构建一加强”的德育工作模式凸显了德育途径、方法的自主性和实践性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央8号文件提出的未成年人德育的“三贴近”原则,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促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分工,我们又提出了德育工作的“四层次模块”的概念,它们分别是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规范性德育、发展性德育、深层次德育和境界性德育四

个层次和模块,引导学校德育发展的循序渐进,实现德育管理分工的清晰化和专业化,改变“德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和“德育工作者整天忙忙碌碌”的工作现状,使得学校德育工作更简洁、更高效。

开展“人生远足”活动提升德育工作魅力

“人生远足”活动是“三构建一加强”德育工作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自主设计开发的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个性化”教育的一个亮点和品牌。“人生远足”,是指学校根据季节特点、学生需求和课程设计的需要,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和部分上课时间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广泛参加社会实践的一种德育工作系统;是广泛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一个有效载体;是一种寓学校教育于生活教育之中、寓学科知识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的综合实践课程。人生远足的宗旨和目标是通过人生远足活动的开展,通过市内课程、省外课程、国外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逐步成长为真正的北京人、自豪的中国人、卓越的国际人。

一、“人生远足”是一门校本社会实践课程

按照2007年出台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意见(试行)》精神,社会实践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另外两部分是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自主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经验性课程,是以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能力的综合培养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与国家和北京市的新课程改革相一致,也为了便于活动的设计、组织和管理,学校把“人生远足”定位于校本社会实践课程,并按照活动的地域范围将“人生远足”课程划分为市内课程、省外课程和国外课程,分别确定了它们的课程主旨和目标,三种课程的理念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1 市内课程

市内课程是一门地方性课程,是“人生远足”课程的主体,每门课程4~8学时,完成24个学时(累计3天)可以获得一个学分。其特点是: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开发费用较低,课程组织灵活方便。

感受文化与文明是“人生远足”市内课程的主旨。通过市内远足活动,把北京丰富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及其他文化场所,北京的历史、地理、文物、自然、山川、草木等,都列为学校的教育资源,用文化培育文明,使学校的自然、科技、历史、文学、艺术和文化教育向社会拓展,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北京、爱祖国、爱人民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感悟北京文化、感受现代文明、践行礼仪礼节,让同学们成为有文化、懂文明、讲礼仪的高素质的北京人。

北京是一座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这里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万里长城、颐和园、故宫和天坛四个世界文化遗产,有中国历史和革命历史博物馆等著名的博物场馆,有琉璃厂等传统文化市场和“京味”浓厚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以及王府井等著名的现代商业街区,有北海、景山、香山、明十三陵等名胜古迹。

通过几年的探索,我校设计并组织了十几个主题性市内课程。“走进北京植物园”、“走进凤凰岭”等,使同学们感受自然美,体验天人合一的人文文化;“走进南宫地热村”、“走进锦绣大地”等,让同学们感受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亲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以及伟大成果;“走进中国科技馆”、“走进中国航天博物馆”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走进北京师范大学”、“走进中国美术馆”、“走进北京现代文学馆”等,让同学走近文化,让文化感染同学……

2 省外课程

省外课程是一门选修性校本课程,是“人生远足”课程的拓展,每门课程24~56学时,每24个学时可以获得1个学分(累计3天)。其特点是:课程资源外延扩大,课程开发费用提高,课程组织体现自主选择。

感悟博大与秀美是“人生远足”省外课程的主旨。通过省外远足活动,把社会教育资源的外延进一步扩大,为有教育需求和支付能力的学生和家庭拓展更为广阔的成长与发展空间,把部分同学的视野从北京扩大到全国,再由部分同学影响和感染全体同学;使同学们在参观和游历中体验生活的艰辛与彼此的关怀,感悟祖国的博大与秀美,进而激发爱国情怀,让他们自觉地成长为自豪的中国人。

从2004年开始,我校每年都设计并组织3~5个主题性省外课程,累积组织省外课程近20门,师生们的足迹遍及祖国四面八方。我们根据远足的线路确定不同的课程主题。2004年10月,学校设计并组织了“追寻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盛世古都行”、“游齐鲁孔子故地拜师,踏中原千年古都寻踪”和“探寻历史古迹与革命圣地”三条“人生远足”路线。远足师生到达历史古都开封、洛阳、西安,到达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曲阜和五岳之一的泰山,到达革命圣地延安。2005年1月,“人生远足”到达祖国的最南端海南和云南。学校为同学们设计了“改革前沿话南国——天涯海角行”和“民族风情山水秀——云南寻踪”两条路线,学生们不仅能够接触改革开放的前沿,接受美丽大自然的洗礼,而且能够了解和体验多民族的文化与风情。2005年8月,“人生远足”到达祖国的宝岛台湾和特区香港。同学们在台湾、香港和大陆的比较中感受我们的优势和差距,在两岸的交流中传递文化和情感,在民间活动中架设促进祖国统一的桥梁。

3 国外课程

国外课程是一门发展性校本课程,是“人生远足”课程的升华,每门课程56~96学时,每24个学时可以获得1个学分(累计3天),课程组织凸显跨国文化和国际理解。

体验开放与交流是“人生远足”国外课程的主旨。通过国外远足活动,进行跨国文化的交流,实现国际理解教育,把同学们的视野由中国拓展到世界,使他们能够在“地球村”内放眼世界、展望未来,逐步成为有国际视野和现代意识、能够适应中国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发展需要的卓越的国际人。

2004年7月,“人生远足”到达日本,设计组织了主题为“83年校史寻根”的国外课程,旨在让学生到学校创始人清水安三回日后创建的私立学府樱美林学园去感受先生“学而事人”的教育精神。同学们还针对二战后日本的教育和经济发展轨迹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增进了对二战后崛起的经济大国的认识。2005年7月,“人生远足”到达韩国,进行了为期7天的“教育之旅”。韩国之旅承载着中韩之间教育交流的任务,传递着两个亚洲邻国的友谊。临行前,同学们还对《大长今》和“韩流”现象进行了研究性学习,进而对韩剧亲情、友情、爱情的文化定位和温馨、质朴、浪漫的艺术风格有了深入的了解。2005年8月,“人生远足”到达欧洲五国,进行了为期17天的游学活动。

欧洲五国之行的定位是游学活动,同学们和英国学生一起上课,与英国同学一起吃住,和英国朋友一起游览。在和欧洲人以及欧洲文化亲密接触的过程中,美丽的环境、多元文化和现代文明给我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励着同学们发奋学习、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2007年1月和2008年1月,“人生远足”到达美国,师生两次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参加为期19天的homestay项目,吃住在美国家庭、学习在美国的校园、活动在美国的社区、游览于美国的名胜……同学们在感受差异、体验文明和习惯的冲突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宽容……

二、“人生远足”是一种实践体验教育模式

“人生远足”既是一门校本课程,又是一种实践体验教育模式。作为一种体验教育模式,它解决了学校教育中社会实践活动的薄弱和学生主体性缺失的问题,解决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与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人生远足”活动不断完善和成熟,不断深化和拓展,已经成为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集主体教育、体验教育和生活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教育模式。

1 主体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新的价值文化和观念文化不断涌现,当代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民主、平等、主体、参与产生强烈的需求。

“人生远足”活动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手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在学校和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自主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开放的社会系统里,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下,在与师生、自然、社会的亲密接触和交往互动过程中,实现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自我管理中进行自我教育,进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人生远足活动的突出特点,也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所在。

2 体验教育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说教多、实践少,灌输多、体验少的问题;在德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知、情、意、行各环节脱节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抑制了学生发展的内驱力,制约了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人生远足”活动强化社会实践,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多地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人生。在远足过程中,体验自然、社会和人生之美,感受同学交往互动、心理压力释放和自我充分表现之喜悦;在远足的过程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把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亲身感受内化为基本的道德情感,进而外化为学生的人格素养,体现到同学的道德行动之中。

“人生远足”过程,是一个道德认知的形成过程、道德情感升华的过程、道德实践的落实过程和人的社会化过程。实现了道德教育过程中知、情、意、行各个环节的有机统一,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 生活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提出了“生活教育”的主张,形成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基本思想体系。

“人生远足”教育活动积极倡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学生放到社会大熔炉里去锻炼,把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教育、学校、书本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解放自己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人生远足”活动践行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把割裂的教育变为整合的教育,实现了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人文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人生远足”活动需要精心设计和严密组织

“人生远足”作为一门校本课程,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开发和运作了几年时间,已经对学校德育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相对“人生远足”的巨大教育功能和“人生远足”的发展潜力来讲,它还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教育软件”,很多方面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进一步的完善,“人生远足”校本课程需要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人生远足”体验教育实践需要严密组织和精雕细刻。

1 课程设计的主题化

“人生远足”课程主要由德育处和年级组开发设计,充分发挥了德育处、年级组和班主任老师的设计、组织优势,重视前期设计、过程管理和成果展示,强化了“人生远足”的德育功能。

为促进“人生远足”课程的深化,实现“人生远足”活动的主题化,我们从2005年开始,逐步尝试以“人生远足”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的结合为切入点,由德育处、年级组和政治教研组联合开发并组织了主题为“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科教学中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促进了“人生远足”活动的深化,提高了“人生远足”活动的效能。2006年国庆长假期间,学校德育处与科技活动组联合开发了主题为“高峡出平湖,科技铸辉煌”的三峡科技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对大三峡、小三峡、三峡大坝等进行科技考察;2007年寒假,德育处又与生物教研组联合开发了为期6天的“海南生物多样性考察”主题教育活动,生物教研组从学生动员,到前期教育、过程组织、后期作业进行了全程参与和指导,提高了“人生远足”活动的科技含量。

我们还从学校德育处和教学处的层面进行了联合,不断探讨“人生远足”活动和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体、音、美等各个学科的结合问题,探讨“人生远足”和研究性学习的结合问题,探讨“人生远足”的主题化问题。

2 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人生远足”课程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应该是一项集体教育活动,更应是一项能够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的个性化活动。“人生远足”课程的组织形式应该实现多样化。这是“人生远足”课程能够顺利实施的需要,也是落实学校“三个个性化” (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办学思想的需要。

全面系统设计“人生远足”课程,把体现个性化的个体“人生远足”、体现合作学习的小组“人生远足”、体现集体凝聚力的班级“人生远足”、体现统筹规划的学校“人生远足”有机结合;把体现学生自主选择的、类似于拓展课程的全校性菜单式“人生远足”和体现现代化手段运用的网上“人生远足”有机结合,实现“人生远足”课程组织形式的层次化、个性化、多样化和普及化。

3 活动组织的模式化

“人生远足”课程作为一种综合教育模

式,主要是以体验教育为主旨,体现生活教育理念,渗透主体教育思想,包含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等内容。按照学生心理活动特点,在“人生远足”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生体验的心理过程规律,规范“人生远足”活动的过程管理,按照启动-体验-内化-外化的基本模式实施操作。

启动过程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并通过教师对活动进行精心的思考和设计,强化活动的目的性、教育性和计划性过程,它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启动仪式,引导学生开始体验或者选择体验的动机。体验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使学生在实践中亲历和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它需要教师或导游通过问题探究或故事、事件的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亲历的人物、事件、事实和思想等,而不是走马观花的感官体验。

内化过程是学生通过同化、反思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的感知或情感体验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或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组织同学之间研讨、交流或撰写感受、体会文章等活动来强化。外化过程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中,把远足中的体验和感受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形成自己的人生经验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不要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而是把“人生远足”过程看作学生“远足”的“人生化”过程和终身学习过程,

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体验教育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按照启动-体验-内化-外化的程序操作,实现“人生远足”课程组织的模式化和科学化,使学生的自然体验过程成为自觉的体验教育的过程。我们还初步探索学生分组、小组合作、自主管理等形式,对参观过程、用餐过程、住宿过程等进行模式化管理和程序化管理,大大提高了远足管理的效能。

“人生远足”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开发了一些校本教材;作为一种体验教育模式,已经进行了四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作为一种有待开发的教育软件,已经有了深入的思考和尝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设想。我们相信,“人生远足”课程,一定能够成为一种具有推广价值、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德育工作效能不断提高的创新课程。

4 活动设计的系统化

为提高活动组织的科学性、操作性和持续性,学校制定了《陈经纶中学人生远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整体设计三年(初中或高中)活动内容,规范活动组织行为,固化一些成熟的活动模块,提出多种多样、形式灵活的组织方式。对于市内课程,学校原则上全员参与,但不同年级有不同的内容,而且我们利用春游、秋游时间设计出十几个课程菜单供班级自主选择;对于省外课程,我们确定了河北西柏坡、承德避暑山庄和河南红旗渠三个课程菜单,利用高考时间组织初中年级学生全员参与,其他省外课程,则由学校设计开发,学生自主选择,利用寒暑假和其它长假时间组织;国外课程主要与校际友好交流和国际化办学相联系,采取学校推荐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利用寒假或暑假时间组织。为提高组织的效能,我们设计了一套完整的体现系统管理思想和自管自言思想的操作程序,基本实现了组织过程的自运转。

5 教育过程的一体化

为了更好地发挥人生远足活动的教育功能,学校在活动前三周时间(或更长)为学生提供课程方案,参与的学生提前上网搜寻相关信息,实现网上远足,形成科学认知;或通过报告的形式(比如红旗渠精神和殷墟文化进校园活动)把主题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提高实践体验的目的性。活动中主要强化学生安全、师生交往、自管自言和参与体验;通过行万里路,打开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活动后,我们对学生过程性的日记和活动后的反思进行评价;学校还通过主题班会、午间讲座、课堂交流、同伴教育等多种方式,实现远足知识和体验的弥漫与分享,努力使北京文化、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都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准备过程、活动过程、反思过程都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反思,我们总结了很多成功经验,培养了一批快乐成长的孩子,造就了一支过硬的德育队伍,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组织方法。

在远足活动中,我们感悟到几个基本经验:首先,安全问题是人生远足活动首要关注和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它直接决定着远足能否组织、能否持续等一系列问题;其次,学校领导强有力的组织和支撑是人生远足活动能否实施的关键,因为“人生远足”是一个敏感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没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很难落实的;第三,小组合作是“人生远足”活动组织的最好形式,它可以实现学生的分层管理和自管自言,提高活动的组织效能;第四,人生远足应该向多样化、深层次、高境界发展,并由德育向学科渗透,不断走向综合实践课程。

人生远足活动体现“主体教育、生活教育、体验教育”等教育思想,贯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人生即远足”的基本理念,践行“与名人对话,与历史握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做法,努力“让北京文化、中国文化、世界文化都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人生远足活动的开展,吸引了广大同学的参与热情,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往互动,扩大了同学的视野,提升了德育的魅力。“人生远足”活动突出了历史文化、科技教育、生态自然、改革开放、国际交流等多个教育主题,立足北京市、拓展全中国、放眼全世界,已经成为深受学生喜爱、家长欢迎,得到兄弟学校和社会广泛认可的一个品牌活动,成为陈经纶中学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创新人生远足活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为了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的实现形式,我校在几年人生远足活动的基础上,于2007年7月28日至8月1日组织了以高一年级学生为主体,以“我到古都看殷墟,我到安阳看天河”为主题,由600名师生组成的河南远足团,远足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实现了四个教育模块的有机结合

学校委托有丰富学生活动组织经验的教育旅行社提前两个月进行勘察设计,拟订了内容丰富的活动方案,活动涉及四个不同的教育模块。

1 对话文明的起源

师生们此行首站来到殷墟博物苑,走进博物苑的大门就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大门是仿甲骨文的“门”字的写法而建,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已经进入青铜时代。放在苑中央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更是让大家叹为观止。这个方鼎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也是我们的国宝。整个博物苑都是建筑在商朝都城宫殿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在博物苑里,我们

还见到了难得一见的甲骨文真迹,这让许多学生都兴奋不已,纷纷拿起数码相机拍个不停。

导游告诉我们,甲骨文最先是商王在上面记载占卜的内容,包括商朝的天象、历法、家业、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会内容。商王占卜一般是由专人来进行的,他们先在已选好的龟甲或牛肩胛骨的北面凿一些排列整齐的小圆孔,圆孔的旁边再凿一条长槽,然后把燃烧的木炭放到里面灼烧。骨头受热以后,正面就会随着“卜”的一声出现裂纹,商王就是根据这些裂纹来判断事情的吉凶。这些有趣的故事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让同学们了解到中国文字的起源。在奔赴林州的途中,我们还游览了岳飞庙和姜里城,感受抗金英雄岳飞的爱国精神,感悟奥妙无穷的周易文化,体验八卦的神奇与魔力。

2 弘扬红旗渠精神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势把山河重安排。”这首激昂雄壮的歌曲,把师生们引到艰苦创业的20世纪60年代。在分水苑红旗渠精神展厅,一幅幅照片、一幅幅画图、一件件实物,诉说了英雄的林县人民在巍巍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坚持苦干10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盘绕林滤山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艰苦卓绝的历程。

站在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前,潺潺渠水仿佛在向同学们述说它背后所发生的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同学参观了红旗渠后这样感叹道:“花开草长,燕去飞回。10年的时间可以让我长大成熟,而憨厚的林县农民却用尽自己的10年击开天险太行,横断漳河之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创出奇迹,怎不能让我们后辈感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呢?”一名高一学生在《远足手册》中这样表达自己的深切感受:“红旗渠是个奇迹,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刻苦学习的巨大动力。”

3 观赏百里画廊

车刚开进太行大峡谷,就吸引了同学的眼光,大家纷纷隔窗观看。下车后,更是让许多同学陶醉其中。只见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峰、峦、台、壁、峡、瀑、嶂、泉姿态万千。

景观奇妙有趣,有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奇百态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伟壮观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置身其间或拾阶而上,时见浓荫蔽日,溪水潺潺;时闻飞瀑泻银奔腾轰鸣,珍禽异兽飞鸣长啸。驻足山间,可仰望星月游移,奇峰变幻;站立山巅,可俯瞰云海苍茫,彩霞沐日,日落日出。太行山大峡谷的自然风光实乃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真可谓“步随景移,百里画廊,人间仙境”。

“真正的美景不仅让人看了之后心旷神怡,更可以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慰籍。”一名学生这样写下自己的感想。

4 体验特色农家生活

7月29日上午,天空突然下起大雨,雷电交加。老天好像是故意营造一个艰苦环境来考验同学们的意志。根据安排,下午四点访问林州第八中学。瓢泼大雨延迟了访问时间达一个多小时。但八中的孩子们坚持等候着。访问显得很仓促,那种在雨中惜别的情景,让人动情!晚上住宿的农户家条件十分简陋。灯光昏暗,房间拥挤。大雨还在肆虐,所有的户外活动都无法进行。同学们只得在拥挤的房间里“面壁”。组织者和老师们都在担心,这些独生子女们能否经得起困难的考验?第二天早上,从孩子们光彩的脸上,我们找到了答案。听听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吧:“晚餐时,一个梳着辫子的小妹妹给我们端来了一碗菜。一问,她才十二岁。我们大家都觉得很尴尬。离开了农家院以后,小妹妹的身影一直在我的眼前晃动。我祝愿她健康成长,早日走出大山!”没有想自己的困苦,而是由衷地祝愿别人。这就是人性的真、善、美!

二、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三位一体

德育处、年级组负责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校团委负责学生在河南石板岩乡的家庭体验和志愿服务活动,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四个教研组负责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整个活动实现了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三位一体”的设计要求。

为了充分开发此次活动的综合教育功能,我们利用整个半天的时间对活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内容包括安全教育、专题讲座、活动要求、活动分组、研究性学习等多方面的内容。河南安阳旅游局讲师团来学校开展了“红旗渠精神和殷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同学们作了一场专题讲座,使同学们提前了解了远足活动的行程、背景和意义。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了分组,对5天活动的乘车、就餐、住宿、参观等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各队还确定队名、队歌、活动公约等,整个远足活动过程和生态体验教育活动都以队为单位组织,在行程途中,各队间交流了队旗、队歌、公约和研究性学习课题等。

研究性学习是此次活动的一次尝试,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内容之一。我们以班为单位开展,同学们可以自由结组,从历史、地理、政治、语文四个教研组布置的研究性选题中自选题目,也可以自主立项研究课题。语文组提供的参考话题分别是:殷墟文化的启示、从文王被拘想到的、观岳飞庙有感、红旗渠告诉我;历史组布置的研究性学习题目包括:分析中原成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原因、商周时代中国青铜器发达的原因、殷墟墓葬反映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甲骨文发现的意义;政治组要求同学们探讨: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面临怎样的困难、为什么林县人民能够面对困难修成红旗渠、林县人民在新时期是如何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地理教师则提出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研究、林州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红旗渠的功能等研究课题。

同学们返回学校后分别按要求完成了自己的探究报告,各班还组织了班会交流,学校制作了8块宣传展板在校园展出。在整个活动组织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落实学生自管自言,活动非常安全、有序、高效,在社会、家庭和学校各方面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实现了多个主体心灵的巨大震撼,扩大了我校人生远足活动的品牌效应。

“人生远足”成为品牌课题研究推动发展

为了使“人生远足”活动深入有效开展,学校于2006年将“人生远足体验教育模式研究”立项并被批准为北京市朝阳区规划课题,学校在开题报告中指出:人生远足体验教育模式是在学校“九年三段”办学目标框架下,在“三构建一加强”的德育系统中自主开发的一种体验教育模式。“人生远足”是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一种新尝试,是分科课程综合化的一种新探索,是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一种新方式,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一种新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新思路。人生远足体验教育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教师报》的《游学中国》栏目主

编熊敬敏认为,该课题有两大亮点:一是开创性。首先,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已经不足为奇,但作为各方面有机结合的一种整合的形式提出,在全国是首开先河,人生远足与教育目标的吻合,总结提炼正确;其次,体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已经被广泛接受,但作为一种模式建构是具有开创性的,尤其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把旅行社、保险公司、学校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统合起来,更是一种突破;第三,国家对社会实践的要求很难落到实处,因为学校是被动的,是“要我做”;而陈经纶中学却是主动开发,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在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没有一点开拓精神是做不起来的。二是该课题具有突破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教育思想上的突破。传统的教育局限于校内和课堂,该模式是开放的,是教育思想上的突破,需要勇气和魄力,因为很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是反对和禁止的。第二,教育模式上的突破。作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鲜明的综合课程的特征,是多方面的有机结合,关注学生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知识、能力。

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姚亚萍教授认为:该课题选题具有前瞻性,而且研究定位准确。前瞻性体现在:第一,关注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前沿。各种活动很多,但作为德育模式和综合课程具有前瞻性。第二,关注国际课程改革。实现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的融合,有深刻内涵。第三,关注学生内在需要。学生生命力充沛,远足活动可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要。研究定位准确表现为:第一,是聚焦校本的真问题,而且作为行动研究,关注实践操作,关注细节,具有很好的适切性。第二,社会实践是新课程的亮点和难点,安全问题、经费问题、时间问题等都会成为障碍,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操作很困难,陈经纶中学将其融入了学校发展规划,而且得到很好的解决。

北京师范大学刘视湘博士说:“人生远足的做法可以使德育更有魅力,而且可以解决学生智能和人格两个方面的发展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刘惊铎教授非常欣赏学校的胆量、勇气和做法,他认为,以实践为切入点使课题更生动,以课题来研究可以触摸一种新的形态。

总之,学校对这一课题研究进行了这样的定位:“人生远足”首先是一种多功能、多纬度、多营养的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淀人生经历,让学生留下历史记忆,让学生热爱学校;“人生远足”是“三构建一加强”德育框架下的一个分支,应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部分,不能因此课题研究而忽略其他内容的研究和实践,应该作为整体思考并实施;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应该是学生的快乐成长和青春校园的建设,而不是文本的成果堆砌。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陈经纶中学,北京,100020)

作者:朱洪秋

第4篇:爱 奉献和成长的见证 家长远足感受

(衡中的八十华里远足活动,带给孩子和家长们的不但是震撼,更是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和精神!这位高一家长的深刻感悟,相信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感受!)

2016年4月16日,衡中高一年级声势浩大的远足活动落下了帷幕。这次远足活动的意义不止在于远足本身,而是贯穿于活动全过程,是全体老师和家长的大爱、奉献与孩子的不懈坚持交织成的一幅壮美诗卷,其情、其景让703班全体家长、老师、孩子为之感动……

出征前的备战

远足前20多天,收到杜主任的通知,开始征集远足活动班徽、班旗标识,征集家长志愿者,为我们即将到来的远足活动做准备,杜主任的安排激发了我们703家长高度的参与热情,有特长有设计能力的家长们个个“摩拳擦掌”,争先亮出了自己设计的绝活,一枚枚凝聚着家长们热情、心血和智慧的班徽、班旗标识纷纷亮相,每一个作品不仅体现出设计者高超的设计水平,其中还渗透了对孩子们满满的爱、无限的希望。还有那些具有高超摄影技术的家长以及提供车辆保障等服务的家长朋友们,也踊跃报名参加远足服务活动。可以想象,期间我们的老班、小班和其它老师更是在为远足准备工作辛苦操劳。在此,我们这些没有服务能力的家长们,为老师和志愿者家长朋友们点赞,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感谢有你!

远足途中的珍贵镜头

4月16日,志愿者家长们五更起、冒雨行,远途劳顿奔波,提前到达学校,为即将开始的远足做好充分准备。群里陆陆续续发来的照片,给我们留下了远足前一个个珍贵镜头:有孩儿们整装待发,有国旗礼宾队昂首阔步队列,有杜主任出征前讲话动员,有“出征门”前一个个青春涌动的笑脸……让我们见证了远足途中感动的一幕幕:有家长“挑战自我,703加油”激清的呐喊,有老班、美女老师的一路关心陪伴,有文茂校长到场为孩儿们签名,有减轻路途疲劳飙歌表演,有宣传车的引领助威,有救护车“护航”陪伴,有凯旋门前父母的翘首期盼……记录着我们703班可亲可敬的老师、热情奉献的家长、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同学。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还得再次感谢志愿者家长们,感谢你们留下的每一个珍贵的历史镜头。

孩子远足后的收获 远足结束当晚,我刻意把和女儿的谈话引到了对远足的所闻所感上,她把远足的所见所闻都讲给我们听,还谈了她的几点感受,言谈中我感受到,远足活动后女儿收获颇丰:妈妈,真庆幸我参加了这次远足活动,虽然有些累,但一路上的歌声和口号声,足以让我和同学们忘记疲劳,如果我今天没去远足,将会是我一生的遗憾啊!妈妈,我以为我不行,没想到我能坚持到最后,我真棒!妈妈,我平时只感受到我们老班严厉的一面,这次远足,让我看到了杜老师人性化的另一面,他一路给我们每个人加油,关注我们的状态,生怕我们坚持不下来,我们老班还很幽默哩;妈妈,我们老师年纪比我们大,但都能陪我们走下来了,真不容易啊!有位阿姨给我们拍照时跑前跑后很辛苦啊,为了选取不同角度,正侧、侧拍、俯拍,感谢觉她特别累啊……

女儿的言谈中,我听出了她喜欢这个集体,喜欢这次集体活动,她对自己选择远足很满意,她对自己的坚持和耐力有了新的认识;她被老师们的关心、陪伴所感谢动;她看到了为她们服务的阿姨的辛苦付出。远足让她听到、看到、感受到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远足收获颇丰啊,忽然感觉她一天之间长大了!

家长感悟

八十华里远足活动,让我们见证了衡中组织大型活动的恢弘大气、有序严谨,感受到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治学氛围,我想,这样的学校培养出的孩子,一定是富有青春激情,肯于坚持、敢于奉献、具有责任担当的栋梁之材,孩子们选择了衡中是一生之幸事。我们也坚信,在以杜老师和各位任课老师的带领下,703班的孩子们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进,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第5篇: 远足感受

这个星期学校活动真多啊!

一阵是辩论会,一阵是赛诗会,一阵又是远足。

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远足活动了,说起感受,只有一个字 : 累! 又累路又长,并且还有些枯燥,本以为远足完是可以早点放学的,没想到路那么长,不但没有早放学反而还拖了半个小时。虽然路途遥远,身心疲惫,但是这远远的路途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坚持。 这次远足活动中我们都坚持了下来,虽然在半路中感觉不是很好,但是都一一坚持了下来。

虽然身体是疲惫的,但是心里是快乐的!我们一步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过,我们用我们的汗水坚持着,当迈进学校的一瞬间,我们笑了,即使路再长,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赢得了我们自己也赢得了别人的喝彩!

这次远足真切的诠释了一个真理: 坚持就是胜利!

第6篇:远足感受

每一步的坚强

--记远足有感

远足之后,几乎是趴着到家之后,我才知道成功是一步一步的坚强铸成的。

懒懒早上的阳光,舒舒散散地照在我们身上,才7点半,就开始了我们的行动。前半程,是一点也不累的,背靠着阳光,赏着周边的风景,一切都只是个开始。队伍跑跑停停,令我很不习惯,渐渐的不能太悠闲了,小跑跟着队伍。太阳缓缓的爬上天穹,晒得脸上的汗擦了好几遍,渐渐的走得越来越吃力。

休息过后,太阳又烈了三分,眼前竟然是黄土堆积成的曲折的路,风一刮,漫天的尘土在眼前打转,头上脸上都是黄沙了。转过土路,就没那么好走了,黄河大桥上一路的狂奔,紧接着又是一阵一阵的疯跑。

疯狂喊着口号,狂妄的唱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歌,我又开始有劲了,甩甩手臂,敲敲大腿,我要坚持住,想一个办法让我坚持住。

“还有五公里,也就是说还有1万步就成功了!”

数着步子的我早已经是汗流满面了,脚底下也是火辣辣的生疼,那时的我似乎只有数着步子才有希望。

“一,二,三……”单调的数数声在心间回响着。

数到2000多下的时候,看到旁边的同学已然是坚持不住了,我将他的手臂架在脖子上,却忘记数到那里了,可同学又偏偏知道我在数着步数:“还有多少步啊?”

看他那坚持不住的眼神,还有那早已拖不动的双腿,我对他撒了一个

小谎:“还有……还有5000步吧。”

顶着烈日,踏着柏油路,我搀着他,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走着。我突然发现,原来成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做着累积,完成了一点小成功,再完成一点,渐渐便堆积成自己想要的那份大的成功。也许那份大的成功距离你很遥远,甚至于越想越没自信,在这时不要灰心,有时要骗一下自己,隐瞒一下事实:

也许,我马上就会成功的。也许,还有几步,我就会采摘到胜利的果实。

渐渐的,你有了信心,也拥有了勇气,你会更加去珍惜每一次的小成功,慢慢地去堆积,一个大的成功,就在你不经意的片刻实现。

队伍转了一个弯,眼前便是通往学校的那条路了,我数的步数,却已经数错了好几次,令我没想到的是,踏入学校的瞬间,我刚刚数到了1万步,同学们惊叹着,说我数的那么那么的准。可是只有我知道,那一步一步的脚印,是我用坚强牢牢刻下的。

远足过后,那一步步会永远在我心中铭记。

家长感受:

阅读了孩子的感受,作为家长非常欣慰。从文中不仅感受到孩子的坚强,更难能可贵的是孩子面对艰难困苦时,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

九十年代后的一代,生活条件十分优越,他们自由成长,最求个性解放及自我实现,对待周围的事物有自我认识,有时不免担心,老一代的优良传统能否在他们身上得到延续,通过这一次的远足活动,打消了我的顾虑。

我希望孩子从活动中表现出的坚强乐观,互助友爱的精神能延伸到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今后的路还很长,遇到的困难还难以预料,坚强乐观应该是我门不变的生活态度,我愿与孩子共勉。

第7篇:“体验徒步远行,感受春天气息”远足活动方案

体验徒步远行,感受春天气息

----思明第二实验小学远足拉练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根据学校德育处工作计划安排,组织此次远足拉练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14年3月28日上午

三、活动地点及路线安排

1、活动地点:厦门市万石植物园

2、各年段路线安排:

一年段:学校出发——铁路公园——烈士纪念碑——植物园(邓小平

爷爷种的榕树后面的草地)——原路返回学校

二年段:学校出发——铁路公园——烈士纪念碑——植物园——象鼻

峰脚下(儿童乐园)草坪——原路返回学校

三年段:学校出发——植物园后门——花卉园和国防园——原路返回

学校

四年段:学校出发——植物园后门——幸福园——原路返回学校 五年段:学校出发——铁路公园——烈士纪念碑——植物园——百花

厅——原路返回学校

万寿六年段:学校出发——植物园后门——花卉园——原路返回学校

厦禾六年段:厦禾校区——穿过文塔市场——文园春晓——铁路公园

——植物园蔷薇园——原路返回学校

四、参加对象:

1、1-6年段身体健康的学生。

2、全体教师。

3、各班邀请部分家长参与。(跟随家长:要求协助班主任管理学生,

管理重点是跟本班学生步行全过程、维护行进的纪律、行进中的交通安全工作)

五、活动安排

1、集中、整队,出发前各班进行安全教育。

2、 8:00各年段陆续从学校出发,两路纵队,由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一前一后)负责带领,徒步走向目的地。

3、教师和义工家长均走在队伍外侧,均匀分散在队形里。

4、

一、五年段先到达烈士陵园纪念碑开展“传承传统文化 发扬感恩精神”祭扫烈士墓暨新队员入队仪式,其余年段直接到达目的地。

5、到达目的地后,由各年段自行在场地中活动。各班自行设计一些小活动,在休息的时候进行活动。

6、下午1:00返回。班主任、副班主任和义工家长清点人数,确保无遗漏。以小组为单位,有秩序地徒步返回学校。

六、活动要求

1、春季远足原则上要求全体师生均徒步行走,服从学校整体安排。

2、活动要贯彻“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做到健康与安全并重,让学生“开开心心地出去,安安全全地回来”。

3、在活动中要求学生统一都穿春季校服,穿好运动鞋,少先队员须佩带红领巾。

4、在活动过程中,各班主任和随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

感受自然风光之美丽,体验自然生命之活力,让学生充分享受春天的气息。(做好活动记录及过程性材料收集,在第7周交段长汇总上交德育处)

5、在让学生在出游的同时,要教育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的觉悟,加强学生环保意识。具体要求如下: ⑴不要随意采摘、践踏花草树木和草坪。

⑵不要在沿途和活动场所乱丢杂物,随班带好垃圾袋。

⑶各班级在活动结束时,要安排学生清理活动场地,将垃圾打包带离现场,在附近垃圾站点处理。

6、学生只能带白开水和干粮(要求金额不超过10元),不能带饮料及零食。

七、安全工作

1、各班主任要求学生穿运动鞋或球鞋,以减少学生在步行和活动中的受伤因素。

2、在活动前,各班主任要针对班级本次活动地点组织开展一次专项安全教育活动,向学生宣传安全教育知识。

3、出发前,各班级于早晨8:00在校园内集中整队,班主任清点人数,确定从学校出发的学生,未到校者须和其家长取得联系,确定该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因病不宜参加活动的,要及时通知家长安排在家休息或由其家长陪护。

4、按照秩序统一从学校出发,在途中排成两列纵队,沿道路右边行走,行进速度均衡适宜,途中不得推拉、打闹,避免路队混乱。班主任、随班教师及义工家长不得并排行走,相互聊天,要分散在班级队伍的前、后两部分,看护好学生路队,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往来车辆,过马路时要示意往来车辆暂停,组织学生安全通过,排好路队,不得擅自离队。

5、到达目的地时,各班主任要注意周边环境,选择开阔、平坦地点休息和活动,尽量避开有安全隐患的地点,组织学生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

6、遇到突发事件:在滑倒受伤时,应立即报告老师,检查有没有扭伤、擦伤或其他伤势。有时骨折并不容易由表面察觉,若发现伤处红肿或感觉疼痛,不要继续行走。如伤者行动困难,更不要勉强行走,等待救援人员到达。

7、教育学生当环境温度高,感到热,体力衰竭、头痛、晕眩及恶心时,立即报告老师。教师应以最快速度,请跟随医生诊断,确保学生的安全。

8、在学生自由活动时,要安排教师、义工家长轮流看护,时刻将安全工作作为第一要务,确保学生不发生任何不必要的伤害。

9、返校时,各班级在目的地集合整队,班主任清点人数,确定与出发时人数相符后才可返回;在途中行至某学生家附近不得答应该生要求回家;到校后,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仍须组织学生回到班级核对人数并进行活动小结,方可组织学生回家。

10、各教师要从大局出发,听从领队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思明第二实验小学德育处

2014.03.24

第8篇:《关于远足的作文》

“积跬步,至千里;杨青春,磨意志”。呼喊着响亮的口号,富有青春活力的我们出发了。怀着满腔的激情,迎着春风,我们一个个昂着头、挺着胸快步前进着。我们深知,坚持就是胜利。

老天真是应了我们的心,昨天刚刚下了雨和雪,天气理所当然的凉爽。前几天同学们乍一听今天要远足,真是盼了好久,只是怕天公不作美没法出门,可今天天气却很好,很是适合出行。教室里,同学们一个个精神得很,背着小挎包,手里拿着水,好像为了今天的远足做好了准备。

我们手牵着手,互相聊着天,出发了。这是我们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远足,所以,我们都带着必胜的决心,互相诉说着自己想达到的目标。然后,我们发现,远足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我们蹦蹦跳跳地随队伍前进。副班长大声冲我们喊道:“坚持就是胜利!加油!”这么一喊,我们更是有了胜利的决心。旁边的同学津津有味地同别的同学聊天。我却和他们不一样,欣赏着沿路的风景——远处充满生机的青山像是在迎接我们的到来,天上唧唧喳喳的小鸟好像在夸奖我们坚强的意志。我欣赏着路边有着沁人心脾的香味的野花和有正在采蜜的小蜜蜂和蝴蝶,顿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穿越在身旁一切美好的春色中,我不禁感到沉重的步伐变得无比轻松。抬起头,望着天空。时而被云遮住的阳光环绕着我们的队伍。啊,远足真美好。

不知不觉已经走了两个钟头,回过头望身后——浩浩荡荡的队伍。顿时感到一阵欣慰,这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可是,单纯的风景不会吸引我们14公里。我渐渐厌烦了。脚步开始变得沉重起来,好像坠了一桶水一样的重。我想,在这时,一定有很多同学的腿和我一样疼,可是他们却不喊苦、不叫累,我何尝不想他们学习呢?唉,忍。我知道,每走一步,就离成功进了一步。于是,我们就这样勉勉强强地走着。也许有的时候我们不想它,它也就不会让我们觉得累了吧。可是,越是想别的,我越是累。就好像我们的大脑不想让我们忽略掉这疼痛一般。

经过这一路的煎熬,我们见到了前方到达终点后返回的队伍。于是我们好似看到了希望一般,忘记了腿上的疼痛。在那支队伍里,都是我们不认识的人,但是我们都兴奋地冲他们挥手,喊着“辛苦了!”“加油!”这样的话语。因为,我们知道,他比我们还要累。到达了终点,我们并没有特别的激动,因为我们深知,还有一段和现在等长的路程在等着我们„„ 稍作休息后,我们便出发了,再一次踏上了这有着奇异的滋味的旅途。校长冲我们喊:“六班万岁!”我们也高呼“万岁!”。我们又咬着牙,坚定地上路了。脚上传来了激烈的疼痛感,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是,就算是有多累、有多苦,我们都要坚持下去。我们班跟随的车辆是最多的,可以没有一个同学当懦夫上车。对,坚持到底。我们知道,人生的路途,比这个还会更远、更累。所以,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守护自己的诺言,奋斗吧!

在拐角处,出现了一束刺眼的光芒,随后是一阵欢呼。我们使出最后一点力气抬起头来——啊!这是我们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成功!太阳正闪烁着成功的光芒迎接我们归来!“噢——”已经快累趴下了的我们,不由自主地奔跑了起来,我们跑的比天上的飞鸟都快。

胜利了!这是我们坚持来的胜利。我们用这么一小步一小步走出了十四公里。成功是我们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呀!我又想起了那个句子,“积跬步,至千里。”是啊,成功,就需要我们去坚持。虽然远足真的很累,但是,它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第9篇:远足踏青作文500字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下面是远足踏青作文500字,请参考!【篇一:踏青】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小草从春风中成长;春天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小花争奇斗艳地区一体化开放;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小树苗在春雨的滋润下欢快地跳舞。春天,我们去踏青。

阳光明媚的天气,我和妈妈骑着车子去东湖边玩。湖边,那一棵棵柳树便映入我的眼帘。远看那柳树枝上的叶子像一个个小精灵,近看那柳树枝上的叶子像柳枝的笑脸。那柳树枝上的叶子有的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黄色的,有的是嫩绿色的,让人忍不住闻一闻,那一股股清香,不就是春天的气息吗?有些孩子折下一小截枝条,做成柳帽,在春光的照耀下欢快的嬉戏,是多少快乐!

柳树旁边是一丛一丛的小野花,那美丽的小野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大人与孩子在那里嬉戏,大人们仿佛回到童年,回到那金色的童年,多么让人难忘!我仿佛也变成一只蜜蜂,在花丛中嬉戏,过一会儿,我玩累,便躺在一张柔软的花瓣床上睡着……

后来,我和妈妈来到一片油菜地旁,看!那油菜花好大一片,那油菜的颜色不是那种金黄,也不是那种淡黄,是春姑娘调成的透明的黄色。我不禁感慨万分:“真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点也不错。”妈妈笑着点点头。

这时,有一群孩子从远处拽着风筝跑过来,不时往天空看一看,看谁放的风筝最高;有的孩子在草地上打滚,尽情的放松;有的孩子在草地上尽情的奔跑,释放学习的压力。

春天,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在柔和的春风中,让我们去踏青。【篇二:踏青】

清明节的雨,渲染迷蒙黯然的气氛,给人带来忧愁和悲伤。我和爸爸妈妈因为思念家乡,便一起到美丽的乡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绚丽,生机盎然。让我们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红柳绿,莺歌燕舞,郁郁葱葱的树林绿遍山陵和原野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呈现出一片白色。山间到处鸣响着鸟儿欢快清脆的叫声,蒙蒙的细雨如烟似云,轻轻地飘洒着,这真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啊!我们欣赏着美景,兴致勃勃地前进着。这时,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映入我们的眼帘,他们在路边追逐打闹,在和煦的东风中放起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吟诵诗句,这两个活泼的孩子给美好的春天平添几分生机。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我们走进农家的花园,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惊叹。小路两旁开满鲜花,压得花枝都弯下腰。游戏的蝴蝶在花丛中时来时往,盘旋飞舞,依恋着不愿离去。自由自在的黄莺在树上发出娇柔的鸣叫,声音是那么和谐动听,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我们又来到田野,真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田野上长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荣,又一度繁荣,春风吹来,它们生机勃勃地生长着,充满生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田野无边无际,一阵清风吹过,草儿低伏下去,显现出成群的牛羊,给静寂的田野增添无限乐趣!

今天,清明踏青让我体会到农村简朴而富有乐趣的生活,农村是多么的美好,四月的乡村,到处呈现着别样的风景。【篇三:踏青作文】

阳春三月,正是踏青好时节。柳树迎风招展,朦胧的远山点缀着几抹淡青与淡红,各种花儿开始绽放,柳树开始发芽,河塘的小蝌蚪开始嬉戏,我感受着春天的盎然,兴奋得不知所措。

踏青不必去那些遥远的地方,只需要在家乡的乡下,听着小鸟的欢唱,寻找那雀跃的身影,再细细品味青山的雄姿和溪河的秀美。沿着曲曲弯弯的小道由低向高处走去,路旁的草丛里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把春天点缀得更加绚丽。和心爱的人一起跑着、跳着,采摘美丽的山花。河流的水开始解冻,欢快的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游来游去,蝌蚪妈妈带领小蝌蚪在做着游戏,把这个带着暖意的春天装扮得更有活力。啊,这迷人的景色给人一缕缕清新的芳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踏青也不必一个人独行。一个人有独处的自由和惬意,但人多更有一份分享和热闹。/邀上三五个要好的知己,一扫平日里世俗的感情,带着心爱的爱人和孩子,或举家出游更有别样的温馨。搀扶着蹒跚的老人,尽情享受着春红柳绿的快意,小孩子们跳跃、奔腾,像一只只欲飞的小鸟,在这个春天里显得更有生机。

我们早已习惯钢筋水泥的冰冷,早已习惯灯红酒绿的夜色,早已习惯充斥各种电子产品世界,忘记三月煦暖的春风,忘记头顶上飞翔的春燕,忘记满天飞舞的风筝。“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在这样的日子里,丢下手中的一切,去郊外踏青,看着满树的枝头和满地的绿草,在经过一个严冬后焕发的生命的希望,烦恼、忧愁、痛楚、失败一切都会随风飘去,最后带着满身的花草芬芳和一颗轻松惬意的心重新投入生活。

让我们乘着三月的风去踏青,走进三月,去看春花绽放,去听林涛阵阵,去拾取一片旧时的回忆,去放纵一份闲情逸致。【篇四:踏青】

清明前夕,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冈东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

我们一家三口首先来到黄沙港大堤。走上大堤,向远处看去,到处是一片绿色。这种绿色似乎分着层次:远处,一片片深绿,与天边连接,晚霞的余晖将这些绿色镶上金边,显得那样的和谐与美丽;近处,则是一片片浅绿,那是农作物在拔节;脚下,地上小草探头探脑地从土里钻出来偷窥春天的美丽,草丛中还冒出一些不知名的小花,红红的,粉粉的,黄黄的……一团团一簇簇,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一股脑儿都开,芳香扑鼻。精心细听,不时传来在田间劳作的人们的话语,都在说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大堤下,是一片河滩,河滩边是一排排长长的柳树林。正如诗人贺知章笔下描写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那样,微风一吹,那浅绿色的枝条像美丽的少女随风起舞,婀娜多姿,近处,黄沙港细浪跳跃,放眼一望,远处烟波浩渺,水天一色,远近之间,恰似一幅淡淡的风景山水画。

微风拂过,送来屡屡清香——顺着香气,不知不觉中我走进油菜花地。眼前的光景瞬间变,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黄花。那满眼的黄色,真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看着成片的黄花,在无限的静谧中,恬然的幸福之感渗透在我的灵魂深处——阳光如同妈妈温暖的双手温柔地抚摸着我,蓝天安详极,偶尔有几只从南方回来的燕子飞过。天空有几缕薄薄的白云,就好像姑娘那害羞的面纱。我轻轻地闭上眼睛,任凭和煦的清风从耳旁徐徐吹过,我仿佛变成一只会飞的蝴蝶,在花间亲亲这朵、吻吻那朵……

春天来,她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希望,真想每天都能拥抱春天!【篇五:踏青】

时间就像流水,或者说胜似流水。当秋天摇落最后一片残花的时候,我流下眼泪,在一个哈欠未打完时,春天已悄然到来。

不经意间发现家里的桃树开花,粉粉的,嫩嫩的。一朵朵粉红色的小花挂满枝头,像天空中的星星似的,一眨一眨的。我想此时的田野应该别有一翻情趣,于是就踏上我那辆除铃不响,其他地方都响的脚踏车,向田野赶去……

行在田间的小路上,自有一翻惬意和舒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和煦的春风吹拂过面颊,清清爽爽的。这时候脚踏车也不安分起来,“吱呀,吱呀”的唱着不知名的歌,完全陶醉在这春天的美色中。路旁的杨柳也不自觉的吐出嫩芽,小草也偷偷的探出新绿。水水的,嫩嫩的,像刚出生的娃娃的脸。

远处麦田里的麦子,也争先恐后地生长着,像铺着一层绿色的地毯。麦子和草也在秘密的私语着,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

顺着香气,踏入那向往已久的桃花林。眼前的光景瞬间变,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粉红。正如陶渊明写的那样“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真有一中超凡脱俗的感觉。美丽的桃花林,碧油油的青草地,让我禁不住地和大地亲吻、拥抱。躺在碧油油的草地上,看着粉红的桃花,在无限的静谧中,恬然的幸福之感渗透在我的灵魂深处,我变成一只会飞的蝴蝶,再也不去想忙碌的众生在做什么,我的目光跟着我的思绪飞翔、穿梭。

春的色彩是柔嫩的,躺在着碧油油的草地上,感受着大地带来的那股泥土的香气,混着丝丝的青草味,感觉自己瞬间融化,与这春天的大地合为一体。轻触大自然的脉搏,感受大自然的心跳,只觉得自己瞬间蒸发,脚步匆匆,回归自然!【篇六:踏青】

清明时节,我和妈妈骑着车子外出踏青。

春天的天气真好啊!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柔柔的;春风拂过脸庞,像妈妈的手轻轻摸着我的脸。春天的气息,在我的四周飘荡。我像一只憋一冬的小鼹鼠,欢快地飞奔在宽阔的马路上。我有时骑得飞快,享受风在耳边呼呼吹过的快乐;有时来个大撒把,自豪地把妈妈甩在身后。

我一边骑车一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迎春花开的那么灿烂那么明艳,一条条垂下来的枝干,镶嵌着无数的黄色小精灵。花坛里叫不上名的小花,红得似火,黄的赛金,灿烂的颜色招引来一只只蝴蝶和一只只蜜蜂,它们享受着鲜美无比的花蜜。垂柳肩并肩的站着,一条条青绿色的辫子挂在枝头,时不时吹来一阵风,柳枝们跳起欢快的舞蹈,有时两根柳枝还来个亲密接触,它们缠绕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山南广场。这儿的人可真多呀,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汽车“滴滴”的喇叭声淹没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一棵棵挺拔的小草织成绿色的地毯,阳光照射在地毯上,绿得刺眼。在草坪上打几个滚、赛几趟跑、摆几个poss,那么惬意,那么舒服。

最引人注意的是天上飞舞的风筝。有展翅翱翔的雄鹰,有摇头摆尾的企鹅,有硕大的金鱼,有张牙舞爪的蛇,还有愤怒的小鸟。这些动物朋友,在属于他们的天空中玩耍着,嬉戏着。它们一会儿肩并肩的一起飞上蓝天,一会儿又以闪电般的速度冲下来,一会儿还像喝醉酒似的摇摇晃晃的在天空中打醉拳。人们牵着线,昂着头,心好像随着风筝飞到空中。【篇七:踏青】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只剩下一步之差。

由于,清明节是在学校过的不能在家里过。在家里,吃上那平时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让他们保佑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优秀范文版权所有家很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奶奶扫墓。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篮子放在车子的后备箱中。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全家就坐上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车子不停的颠簸,这时我想起后备箱中的佳肴非常担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开慢些特别是有坑的地方。我们就慢慢悠悠的坐车,就像老牛拖慢腿。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一个躬,拜几拜。给奶奶请安,向他问优秀范文版权所有好。对他行完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把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学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不愧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不平常好多,是那么的有趣不同寻常。又有活动,又有学问,还有佳肴。是一个与其他节日不同的节日。比西方节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义。【篇八:踏青】

春风徐徐,轻轻吹拂着额边的刘海,侧望着身旁婀娜多姿的柳树,似乎也有点绿的新意。柳尖那嫩嫩的绿,似乎在告诉我;生机勃勃的春天来!

我走在路上,看到那坚强的小草又凭着它那顽强的毅力破土而出,在墙脚下安家立业,用它那嫩绿嫩绿的颜色,毫无保留地装饰着美丽的春天,正如诗人白居易笔下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也在告诉我们:万物复苏的春天已经悄然来到!

微风拂过,送来屡屡清香——顺着香气,我踏入那向往已久的桃花林。眼前的光景瞬间变,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粉红。正如陶渊明写的那样“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真有一中超凡脱俗的感觉。美丽的桃花林,碧油油的青草地,让我忍不住张开双臂尽情地拥抱着大自然,然后索性躺在碧油油的草地上,看着粉红的桃花,在无限的静谧中,恬然的幸福之感渗透在我的灵魂深处——阳光如同妈妈温暖的双手温柔地抚摸着我,蓝天安详极,偶尔有几只从南方回来的燕子飞过。

恍惚中,我眼前的空间扩大,草茎变成粗壮的大树,蚂蚁变成忙碌的民工,一切沉浸在无限的欢闹中,“一年之际在于春”不错,万物都在努力生长着……

春的色彩是柔嫩的;春的味道是芳芳的;春给人带来的感触是惬意和舒适的。我躺在着碧油油的草地上,感受着大地带来的那股泥土的香气,混着丝丝的青草味,感觉自己瞬间融化,与这春天的大地合为一体。轻触大自然的脉搏,感受大自然的心跳,只觉得自己瞬间蒸发!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春天——我们去踏青!

上一篇:公交车台管理制度下一篇:食品安全管理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