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国际化

2022-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北京联合大学国际化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推动国际化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

牢固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

国际交流合作是高校五大职能之一,也是办好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因此,高校要牢同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拓宽国际化战略视野,坚持国际化发展导向。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国际化办学,是全国首批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1958年起接收培养越南、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等国留学生,并对口援建了越南水利水电学院。党的十八大以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更加积极融入国际化时代潮流,深入实施“开放活校”战略,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和金砖国家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先后成為“金砖国家网络大学”和“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中方创始成员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牵头高校,成功承办“金砖国家网络大学2017年年会”,参与并主导了这一平台的机制建设,郑州年会模式今年被南非年会沿用,在金砖国家高等教育合作中唱响了华水声音、贡献了中国方案。同时,河南省“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心也落户华水,为学校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着力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办好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支撑。没有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也不可能有办学的国际化。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坚持把“加快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进程”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每年划拨专门经费,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来做这项工作。一是加大“走出去”力度,拓宽教师国际视野,加强对骨干教师、创新拔尖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学校每年组织100多人赴国外高水平大学进修、访学,还有80多人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资助项曰;二是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汇聚了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阿扎姆教授国家“干人计划”外国专家团队、法国尼斯大学菲利普教授外国专家团队等10多名国际学术大师,使学校的师资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深化拓展国际合作办学

国际合作办学对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经验、优化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国际合作领域,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日已有5个,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联合举办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乌拉尔学院”今年首批招生,这是金砖国家网络大学框架下的第一个跨国合作办学机构。此外,还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同设立了“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一金砖国家网络大学水工程与能源研究中心”“中俄高铁研究中心”“中韩物流工程研究中心”等国际科研合作机构;与美国中央阿肯色大学等20余所国外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法国尼斯综合理工互派学生,开展硕士学位联合培养;通过中美1+2+1培养计划、中俄政府奖学金项目等,推动学生交流交换,不断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

发展留学生教育是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有利于促进学校构建完善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办学层次和国际影响力。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积极贯彻落实“留学中国计划”“留学河南计划”,于2015年底恢复招收外国留学生,重点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需求,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来华留学生现有90余人,学位生率100%,其中硕士生、博士生占留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推进留学生教育, “留学华水”品牌正在形成。

积极开展海外短期培训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积极响应我国水电建设企业“走出去”战略,组织教学科研团队赴国外友好高校和中国海外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科研国际化水平,而且还可以为中国企业海外项曰建设提供科技服务,锻炼教学科研队伍,推动相关企业项目“本土化”战略落地。今年5月,学校作为主要倡议者和组织者,联合中国电建集团等25家单位,发起成立中国“一带一路”水利水电产学研联盟,共同搭建多样化、多层次的开放、交流、合作、创新、共赢的产学研平台。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将同绕水利电力优势特色学科,积极组织开展相关人员海外短期培训交流和工程实践、项目锻炼,促进中国相关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多方促进毕业生国际化就业

促进毕业生国际化就业、推动国际人文交流是高校推进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除开设英语课程外,还开设了俄语、西班牙语、法语、朝鲜语、日语等6门语种课程,积极向海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毕业生。近年,先后有300多名毕业生被派往10多个国家,从事国际汉语推广志愿服务工作,有240多名毕业生被大型跨国企业聘用,在国外工作。此外,学校还与马来西亚砂拉越科技大学就共建汉语中心达成协议,将在马来西亚进行汉语培训、推广工作,与柬埔寨、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合作举办华水分院等相关工作正在洽谈,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入文交流做出华水贡献。

下一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将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要求,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以办学国际化助推“双一流”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答好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答卷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刘文锴

第2篇: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建设模式、实践与思考

摘 要 在扩大高等学校教育开放的背景下,北京市及市属各高校出台一系列举措,以优势专业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国际型研究人才,高校办学水平得到提升。同时,联合培养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涉及规划、制度、方案、管理和内化提升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着手以体制机制、项目发展、学生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改革和优化。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人才;外培计划

Key words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s; international joint cultivating program

1 引言

在世界多極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以及互联网、高端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国一方面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实现自身发展,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在这种现实需求下,培养一批拥有全球视野、具有扎实技能、掌握国际规则、具有国际事务沟通合作能力、适应竞争环境的国际化人才,成为高校的一项重点任务。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7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均对高等学校教育开放等重要问题作了阐述,其中包括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外学历互认等方面。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各地方加强了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力度,通过多种模式开展国际联合培养。

2 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及现状

现阶段,高等教育领域内国际化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包括教育部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审批和复核的机构与项目,以及由地方审批并报教育部备案的机构和项目[2])、在地方教育部门指导下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以及各高校自主开展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等。

目前,北京市属高校经过教育部批准的只有北京工业大学的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等少数几个机构承办的八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但这些项目大部分已停办[3]。因此,现阶段市属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为市教委发起并指导的“外培计划”项目和各市属高校自主开展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

“外培计划”是“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子计划,由北京市教委于2015年3月制订施行。“外培计划”秉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优质资源共享理念,旨在有效推进北京市属高校与海外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全面提升市属高校办学水平,服务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4]。据公开资料统计,2015—2019年,“外培计划”招生规模累计已经超过1500人,获得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按照《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外培计划”实施指导意见》的要求,学生参加“外培计划”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高招录取;第二种是校内遴选。通过高招录取的“外培计划”学生主要采用“1+2+1”培养模式,即入学后第一学年和最后一个学年在国内高校学习,第二、三学年在国外合作高校学习。通过校内遴选方式的“外培计划”学生主要采用“2+1+1”或“3+1”培养模式,即入学后前两个学年和最后一个学年在国内学习,第三学年在国外学习;或者前三学年在国内学习,最后一学年在国外学习。对于符合国外合作学校入学标准且按规定完成学业的“外培计划”学生,北京市给予国外学费和往返国际交通费的全额支持。在国外完成两年学业计划的学生还可以同时被授予国外学位,即在四年学制不变的情况下获得国内外双学位。这些优惠政策和可观的收益使得“外培计划”受到学生、家长极大的关注和青睐[5]。

除中外合作办学和“外培计划”之外,北京各市属高校也都在实施自主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与欧美日澳等国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签署协议,达成联合培养合作关系。有的高校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已经推行十余年,取得积极成效[6-9]。各市属高校自主开展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从国内国外学习时间分配来讲多为“2+2”“3+1”等模式。学生按学校间约定的方案完成学业后,一般可取得国内国外两个文凭。同时,学生参加这些联合培养项目,不受生源地限制,入学门槛也相对较低,部分国外高校还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学金或学费优惠,因此,高校自主开展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的参与面也更加广泛。一般来讲,两年国外访学项目更适打算在国外深造发展的学生,自主联合培养项目更适语言基础稍薄弱的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学生。

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建设及实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作为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市属高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四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九个、教育部“一流专业”一个,五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2015年北京市“外培计划”落地实施的首批高校之一。2015—2019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培计划”招生规模为每年24人,约占全校每年招生计划总数的0.9%。学校历来重视开展与国外院校的交流合作,目前已经与美国、英国、爱尔兰、德国、澳大利亚、瑞典、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10],在项目研究、学术交流、联合培养、师资建设、教师访学、学生夏令营等方面开展合作,极大地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利用学校与合作院校搭建的对外交流平台,每年通过“外培计划”和自主联合培养项目赴国外交流学习的学生超过200人。

2011年,学校与美国奥克兰大学(Oakland Univer-sity,以下简称OU)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光电学院在此框架下与OU开展国际联合培养,培养专业包括机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和电子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等。OU初建于1957年,本科教育排名进入全美前100位,开设本科专业130个,硕士和博士项目135个,在校生规模超过两万,优势学科包括公共政策、商科、生物医药、汽车工程、教育学以及国际关系等。由于毗邻底特律汽车产业密集区,汽车工程研究和应用优势独特。自2011年以来,OU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学校建立国际联合培养合作关系,在校中国学生规模100人左右。

除长期交流培养外,光电学院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美国波莫纳加州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短期交流合作关系。

光电学院充分借助学校层面的对外交流平台和有关政策的鼓励支持,通过“外培计划”、自主联合培养项目、暑期访学、国际竞赛和国际学术会议等多种方式开展学国际交流和联合培养。从2015年起,光电学院平均每年有2~7人入选“外培计划”国际联合培养项目;2011年起,平均每年有2~4名本科学生参与“2+2”自主联合培養项目,此外还有“1+1.5”“4+2”等模式的研究生培养项目。光电学院联合培养学生在国外学习成绩普遍优秀,国外课程平均绩点达到3.63(满分为4.0),一名2015年秋季出国的“2+1+1”学生平均绩点达到3.97。联合培养项目所有学生在国外都有过获得学业表彰(academic honor)的经历。在“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等经费的支持下,光电学院每年都有10~25名学生出国参加各类短期交流。

“外培计划”由于招生门槛和遴选条件的存在,保证入选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因此,国际联合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良好。截至目前,光电学院共有14名学生完成“外培计划”并通过学分认定和毕业审核,取得相应学位;正在国内外就读的学生有六人,目前学业进展正常。

自主联合培养项目方面,2011年以来,光电学院共有27人参加“2+2”或“3+2”联合培养项目,其中26人完成培养方案,取得国内外双学位,项目完成率达96%;目前国外在读的学生有两人。此外,还有五人完成“1+1.5”研究生联合培养并取得硕士双学位。

国际联合培养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就北京市属高校而言,这种对学生进行国内外分阶段联合培养的模式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对培养学生国际化综合素质具有明显作用,对毕业生人生发展影响积极且深远。

1)长期的外语交流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无障碍语言沟通能力,并以此促进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提升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2)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研究思维,增长专业知识,了解前沿技术和业界动态;通过实验课程锻炼,让学生学习先进科研方法和实验技术,增强学术能力;通过参与项目实践及竞赛,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应用能力。

3)通过深入校内研究机构和校企联合基地参与研究实践,让学生积累资源,适应并融入国外教育研究和企业管理模式。借助学校在汽车领域的优势地位,帮助学生在当地获得更好的深造和工作机会。

4)通过经常性开展课业汇报和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演讲表达和文字撰写能力。

5)通过长期国外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让学生对生活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较强。

联合培养学生的学业体现出以下特征:

1)学生学习成绩在国内外呈正相关特性,但国内成绩中等的学生在国外成绩提升明显;

2)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超过60%,远高于国内同专业深造比例(20%左右);

3)在国外就读高年级的学生,科研能力提升明显,尤其“2+2”学生。

短期出国交流主要成效包括开阔学生视野、体验风土人情和中外课堂教学模式和学术氛围差异、初步培养创新思维、接触科研应用领域先进成果等。

学校“外培计划”和自主联合培养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

1)培养方案仍需明确中外课程对接细节,部分专业课给学生一定的自选空间,但范围不宜过宽,应给出具体备选课程;

2)对学生国外学习动态掌握和跟踪管理不够,不能够及时发现学业等风险;

3)现阶段语言学习以普通的大学英语课程为主,没有形成独立班级,缺乏针对性;

4)联合培养项目的实施对国内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改革的推动还不够,存在国内教育和国外教育“两张皮”现象;

5)有些配套政策还不齐全,如在“1+2+1”等联合培养模式下,学生最后一年返回国内学习后,国外课程只认学分,不认成绩,在大四评奖评优、推免研究生等方面可能会遇到问题。

4 关于进一步优化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施行的对策

应进一步深化与联合培养学校的合作,同时适当拓展新的校际合作关系 保持与合作學校的官方往来和培养业务往来,通过学校官方交流,通报最新建设成果、交换未来合作发展意见,深化校际合作,推动相应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强校际业务联系对接,包括选课、学分互认等。现阶段,已有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层次已经基本满足人才培养要求,但立足于长远发展,应该有计划地拓展新合作关系,尤其是开展与世界顶级高校的合作。此外,应遴选更多专业进入“外培计划”或自主开展联合培养交流。

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的招生和宣传力度 近年来,部分“外培计划”专业学生录取分数线与对应专业普通班分数相差无几,因此有必要在招生阶段加大对“外培计划”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增进学生和家长对项目的了解,另一方面提升生源质量。此外应适当增加对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的投入,以鼓励更多学生参与。

应针对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打造专业化队伍 业务工作方面,应由学校牵头,以德才兼备、业务熟练为原则,抽调有海外经验、熟悉国际交流运作的人员,在教务处或国际交流处设立专门的国际联合培养服务管理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全校“外培计划”及其他国内外联合培养项目,包括制度建设、项目宣讲、编制学生手册、报名遴选、出入境手续办理、成绩管理、学分认定、学业审核等重要环节,服务学生联合培养全过程。

人才培养方面,学应成立联合培养咨询指导机构,为学生国内国外学习规划、学业跟踪、毕业深造及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可与本科生导师计划深度融合,从入学起就配备学业导师,加强督促指导。

应进一步加强联合培养项目学生赴国外培养前外语能力的提升 现阶段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学生不能按时派出国外学习的重要原因就是语言不达标。针对此问题,可以面向这部分学生开设语言达标辅导班,每月跟踪语言提升情况,评估是否可按期外派并通报家长。

应以国际交流培养项目的实施带动国内教学改革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具体包括转变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共建国际化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等方面,使其成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有力抓手。

5 结语及展望

长期以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激发内生动力,探索体制创新,扎实推进“外培计划”等国际交流项目,取得明显成效,访学学生成绩优异、收获颇丰。下一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将以继续坚持“外培计划”为引领,以点带面,构建长期访学、短期交流、线上慕课等多层次国际交流体系,扩大合作规模,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国际联合培养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林鸽,赵彦,彭晓.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视角[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8):155-156.

[2]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EB/OL].http://www.crs.jsj.edu.cn/index/sort/10.

[3]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

[EB/OL].http://www.crs.jsj.edu.cn/aproval/orglists/2.

[4]刘霄.北京高等教育实施“双培计划”与“外培计划”的工作重点[J].北京教育:高教,2015(6):9-10.

[5]裴怀涛.优化“外培计划”实施方式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J].北京教育:高教,2019(3):56-58.

[6]尹德洪.“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6):112-113.

[7]刘春阳.国际视野下高校本科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2):74-75.

[8]王巍,侯娜,李子臣.探索“外培计划”引领路径 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J].北京教育:高教,2017(6):50-54.

[9]裴怀涛.完善外培计划推进机制 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J].北京教育:高教,2017(3):50-53.

[10]国际交流概况[EB/OL].https://icd.bistu.edu.cn/jlhz/gjjl/201210/t20121025_6167.html.

作者:沈度 孟浩 李响 郎晓萍

第3篇:大学教学管理国际化实践研究

摘要:大学教学管理工作是体现高等教育国際化水平的关键环节。所坚持以“制”为先,即制定执行符合新形势发展的国际化教学管理新制度;以“模”为基,即制定符合新要求的电气专业4+0培养方案;以“活”为力,就是要推动学生的文化实践和专业双实践活动;以“研”为源,即以科研的精神和课题的形式推动教学管理工作。通过贯彻实践“制模活研”基本思路,可以更好更快地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国际化建设,并最终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良好践行“四个服务”的新一代国际化学生。

关键词:教学管理;国际化;科研实践

大学教学国际化,是实现国家政策的基本要求,是引导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途径。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共同探索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学教学国际化是实现国家政策的基本要求,是引导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途径。我国将加快教育国际化的进程,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自2004年教育部批准华北电力大学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及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教育学院坚持优质标准打造联合培养平台,按照精细原则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吸收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与境外高校开展常态化科研合作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文化、擅长国际交往的高水平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有效推动了学校国际化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国际教育学院以科研精神抓好教学工作,以创新的思路进行教学管理方式改革,积极发挥学校学院两个层次积极性,以理论促管理,以管理促教学,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正是由于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使得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学生及留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学习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学术能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合作院校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国际教育学院教育教学正处于良好快速发展轨道上。

一、基本思路

新的国际化形势下如何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想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随着留学生招生人数的增加,当前留学生管理遇到瓶颈,校院两级如何自上而下建立完善的互动体制来实现有效管理?围绕大学教学国际化管理方式这一研究课题,贯彻在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最新精神,按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培养学生能够“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十分必要。从实现大学教学管理国际化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而完善留学生的管理模式。通过华北电力大学十年专业教育管理经验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与实践都表明,所坚持以“制”为先,即制定执行符合新形势发展的国际化教学管理新制度;以“模”为基,即制定符合新要求的电气专业4+0培养方案;以“活”为力,就是要推动学生的文化实践和专业双实践活动;以“研”为源,即以科研的精神和课题的形式推动教学管理工作。以教学管理为抓手,通过贯彻实践“制模活研”基本思路,可以更好更快地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国际化建设。

二、具体做法

1.以“制”为先,制度创新,制度保障——制定执行国际化教学管理新制度。学习贯彻《中国2010—2020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教育教学、中外合作办学、媒体发展等方面的文件法规,充分了解我国的教育现状,并以这些文件法规为纲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向和角度。制定了《华北电力大学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暂行)》、《国际教育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国际教育学院以评促教教改基金办法》、《国际教育学院评教机制具体实施办法》、《国际教育学院评教机制实施方案》等制度。明确了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发挥大学与专业学院两个层次积极性,全力协作,办好大学国际教育。

2.以“模”为基,课程创新,形式多样——制定电气4+0培养方案。结合自身办学经验,学习调研国外合作院校和国内兄弟院校经验。本研究从多角度总结了华北电力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十余年的办学经验,也积极学习英国、法国几所合作院校的先进做法,同时赴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兄弟院校实地调研了多个专业合作办学的方式,制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4+0)培养方案。面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开设国际电气工程专业概况(英)、电气工程前沿技术专题(英),邀请外方院校专家对国际上本专业现阶段应用及前景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推动国际教育教学的深度发展。并且专门制定教学大纲,开设电气技术发展课程;制定政治类英语授课方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成绩进步显著,2012至2014级学生中,平均成绩达90分以上的学生占比大幅度上升。已有近1000名学生继续在海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近100名学生进入哈佛、剑桥等世界一流大学攻读硕、博学位。

3.以“活”为力,文化感召,实践强忆——推动文化实践和专业双实践活动。为丰富我校来华留学生实践教学内容,提高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同时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多次组织来华留学生赴中国电力企业专业实习基地参观考察,如2015年11月组织50多名电气专业学生赴济南参观山东国网技术学院,2016年4月组织40多名核电专业学生赴福建参观福清核电站,2016年7月组织7名电气、能动和核电学生去山西祁县志航光电能科技公司考察实践,进行科研交流。通过深入能源企业一线,提高了对中国能源行业技术水平的直观认识,也切身感受到中国企业文化的精髓。留学学生学有所成、毕业回国后,大部分在本国能源公司机要部门就职。还有部分学生进入中核、中电建等公司工作。通过课堂学习及课外文化实践、专业实践,培养出大批知华、友华、亲华的留学生人才。

4.以“研”为源,科研动力,工作为本——以科研的精神推动教学管理工作。以科研的精神推动教学管理工作。在积极动员教师申报北京市及大学课题的基础上,学院开展推进院级科研小课题活动,要求每位教职工都自己结合工作申请一个小课题,开展研究,发表论文。坚持每学期任课教师座谈会制度,坚持周末期中考试。发现学生问题,及时与师生沟通,开展党员学生辅导制度,党员课堂带头演讲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降低不及格率。与时俱进,借助飞信、微信等新兴媒体展开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信息简报制度等。根据高校师生受众逐渐增加的情况,提出借助微信朋友圈、语音提醒、通讯录安全助手、QQ邮箱提醒、微博阅读、微信公众平台等工具,实现高效传递学校资讯、精准决策实时事务、加强沟通促进交流、方便对接发现合作的功能。

三、具体成效

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成绩不断提高,教育成果显著。2012—2014级出国学生课程平均成绩达90分以上的学生由3.1%增长到15.9%,平均成绩低于70分的学生由14.5%降至0。为了更好地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不仅要确保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语言应用和国际交流能力,凸显我校“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雅思考试成绩6.5分以上的学生比例由22%增长至近50%,7分以上的学生比例由16.7%增长到28.6%。已有近1000名学生继续在海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有近100名学生进入哈佛、剑桥、伯克利等世界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成为我校本科生出国深造的重要途径。我校与曼彻斯特大学的联合办学项目,实现了双方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领域的“双赢”,成为了国际教育合作的典范。曼彻斯特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荣获“2015年英国——大中华地区国际教育成就奖”。

2.制定电气专业“4+0”培养方案。面向能源革命和“新电改”国家战略,并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形势发展,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深化与国际名校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现已初步制定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4+0”培养方案,正在进一步完善中。新方案保留了原“2+2”培养方案的基础课英文或双语授课、外语小班授课等传统优势,与国外合作院校积极探讨专业课联合教学模式,并结合国际最新标准设置了贯穿四学年的特色国内外实践和创新课程,旨在培养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3.留学生数量与质量都取得较大增长。率先向教育部提交“一带一路”留学生能源电力专项奖学金申请,留学生录取人数从2014年的164人增长到2016年的262人,实现了飞跃性增长。在课堂教学、毕业等各个培养环节严格要求。各层次的留学生,仅2016年就有51名语言生和5名高级进修生取得结业证书,44名本科生、28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获得相应学位。

4.扩大留学生全英语授课专业范围。目前全英语授课的博士专业有9个,分别为电气工程、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工程与项目管理、核能科学与技术、热能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能源工程和信息安全;全英语授课的硕士专业有7个,分别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核能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热能工程;全英语授课的本科专业有2个,分别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机械工程。全英语授课专业的开设,为华北电力大学国际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平台。

5.推进外教规范化专业授课。2015年国际教育学院邀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Ravi Gorur教授赴我校进行为期两周的教学活动,还参加了一些科研交流活动。国际教育学院旨在通过引进高端外国专家,推进我校留学生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学的国际化进程,探索外教授课的规范化模式。

四、具体结论

研究结果与实践表明:在大学的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坚持以“制”为先、以“模”为基、以“活”为力、以“研”为源。通过“制模活研”,可以更好更快地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国际化建设,并最终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良好践行“四个服务”的新一代国际化学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EB/OL].新华网,2015-05-23.

[2]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7-29.

[3]Tao ZHOU,Yu-Xi YUAN,Chun-Qing WU. Problems in Teaching Management of Joint Programmes in Universities and Suggested Solutions[C].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2015,Changsha,China:64-68.

[4]周涛,陈娟,刘亮,袁予熙.基于微信的高校教育工作刍议[J].新西部:中旬刊,2015,(1):110-111.

[5]袁予熙.基于问卷调查浅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J].新校园,2016,(5):109-110.

作者:周涛 袁予熙 吴春卿 李沐音

第4篇:校校联合国际化趋势变得明显

我国影视动漫行业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也在跟国际上接轨上有所收货。今日又一个国际的“校校联合”在影视动画行业中传递开来了。

6月26日,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与韩国清州大学艺术学院合作拍摄微电影开机仪式在动漫与传媒学院举行,青岛农业大学校长李宝笃出席仪式,并宣布两校合作拍摄电影项目正式开机。

此次合作拍摄以“人性”为主题,将向观众呈现两个动人的故事,分别是韩国女孩中国寻亲的故事和一对单身母女的生活故事。韩国女孩慧娜为了寻找妈妈,开始了在中国的背包旅行。路上偶遇男孩王超,来自两个国度的年轻人被对方彼此吸引。王超带领慧娜来到自己家里,不料想王超的妈妈竟然是慧娜苦苦寻找的妈妈。妈妈不肯跟慧娜回韩国,慧娜只好只身一人返回韩国。在大巴里慧娜读起了妈妈写给她的信。

另一个剧本则讲述了一对单身母女的故事。小林从小就和单亲妈妈生活在一起。在小林的一再追问下,妈妈告诉小林爸爸是张国荣。从此小林就对张国荣着了迷,看他演出的影视剧,模仿他的动作。突然有一天,电视里传来了张国荣死亡的消息。小林痛苦不已,她来到妈妈打工的饭店,执意要去香港。妈妈在慌乱中打了小林一记耳光。到了晚上,妈妈拿出一盘录像带,画面上出现了爸爸的样子。母女衔着眼泪一起跳舞。

此次拍摄计划于6月27日正式开机,7月5日完成后期剪辑合成。全部演职人员由两校同学担任,在双方教师指导下拍摄,预计用约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全部拍摄制作工作。

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院长赵晓春教授介绍,本次微电影拍摄活动,不仅是一次校际间的专业知识交流沟通,更是一次中韩文化互动活动。通过拍摄过程中的深入交流、合作,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推进两校在影视人才培养模式、影视制作方面的相互学习、借鉴,同时可以加深两校师生之间的友谊,加强两国青年之间的文化沟通与交流。

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开设有传播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广告学四个本科专业,在校生一千余人。学生中有近百人次在全国ITAT技能大赛、山东省大学生艺术节、山东大学生数字影像创作大赛和青岛动漫大赛中获奖。学院设有一个省级农业传播学重点实验室、一个省级数码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外,青岛市“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人才培养与研发中心”、青岛市传播学会、青岛市计算机学会影视动漫专业委员会均设在本院。近几年,学院创作出一系列民族文化内涵丰富,民族特色鲜明的动漫和微电影精品,先后两次获山东“泰山文艺奖”。

成立于1947年的韩国清州大学,是韩国第一所四年制大学。其艺术学院电影系在影视人才培养和影视作品制作方面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选自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5篇:【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专业】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招生网站-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专业】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招生网站-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分数线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重点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全景地图: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历年分数线: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报考指南: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招生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6篇:清华大学酒店与餐饮创新管理国际化总裁

高级研修班(T-HCEO)招生简章

摒弃纸上谈兵 凝练实战真谛

共享管理智慧 成就才智人生

感受清华酒店高级培训

加盟清华紫荆创新领袖同学会

2012年,伴随中国入世10周年,在我国强健的经济发展基本面支撑下,致力于建立创新型国家;在转变经济结构、促发展保增长等各项经济政策的有利促动下,在面对国际经济危机和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走在了前面,并且为世界经济做出贡献:这些同时都为酒店与餐饮行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看到酒店餐饮行业面临的全行业利润微薄的局面,竞争愈演愈烈;食品安全、H1N

1、自然灾害频发等危机又随时考验着我们这个行业的脆弱。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并脱颖而出?如何在不确定的危机中找到自己企业经营发展的诺亚方舟?改变观念,把握市场,全面提升经营、管理、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技能成为关键,拥有全面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发展的重中之中。

清华大学针对酒店行业的实际情况和高层经营管理者的特定需求,依托清华优秀的师资队伍、雄厚的科研实力、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和合作关系,开设“清华大学酒店创新管理总裁高级研修班”,为酒店行业培养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为酒店行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素质的全面提升,为酒店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培养对象

酒店集团及酒店与餐饮总裁(董事长)、总经理及其高管,其他相关领域的高层管理人员,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有3年以上的管理工作经验。

学习方式在职学习,集中授课,每次3-4天,共6次。学习时间为1年,200学时 授课地点清华大学

开学时间2014年05月29-31日

课程设置

(一)【实战课程】

备注:因老师的时间变动,我们可能会调整讲课顺序和师资,调整的师资,会保持同一水平和级别。师资、课程及讲座、沙龙详细资料请以学员手册每期具体安排为准。

(二)【专题论坛】(学员备选3-4次)

1.酒店产权关系和现代企业制度2. 领导科学与艺术

3.酒店餐饮品牌建设与管理4. 酒店餐饮连锁经营理论与实践

5.酒店餐饮行业市场细分战略6. 酒店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7.酒店餐饮服务质量体系建设8. 经济型酒店拓展与管理

9.酒店餐饮管理集团与管理输出10. 跨国酒店集团中国市场策略分析

(三)【清华酒店总裁联谊会】每3月集中1次在一优秀旅游区酒店举办,同学自愿参加;

(四)【延伸考察】德国巴伐利亚宾馆学校、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等欧洲5国;

(五)【清华紫荆创新领袖同学会】同学自愿申请加入“清华紫荆学会”,学会旨在为学员提供精英沙龙,管理研讨、企业考察交流等系列活动,创建一个高品质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共享管理智慧,共创多赢局面。庞大的学员资源网络平台将使您能聆听业界强者的声音,寻找理想的合作伙伴。

大 事 记

2011年4月,清华百年校庆,全体同学参观了校史纪念馆。10月27-30日,清华酒总裁班

七期同学在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学习交流,感受多彩贵州!2010年5月,全体同学赴上海参观了世博会,并与海派酒店的经营管理专家交流了三天,参观考察了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2009年3月,清华酒店总裁班四期隆重开学!5月总裁班同学在北京江西大酒店就应对金融

危机进行了四天的创新经营的学习,收获颇丰。9月赴内蒙呼伦贝尔,与天骄宾馆、满洲里国际饭店、友谊宾馆交流,感受草原文化的激情。12月赴海南三亚考察。

2008年11月,清华酒店总裁三期开学!在校内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财务模块课程,并参观了

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在总后京友饭店组织了联谊活动。2009年1月,总裁班赴哈尔滨进行营销模块学习并参加冰雪节,到亚布力旅游胜地滑雪。

2008年1月,清华酒店管理总裁班全体同学在清华大学举行二期开学典礼!2008年

7、9

月,清华酒店总裁二期在上海、南昌进行了为期8天的学习交流,并对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等酒店进行了深入考察,拜谒了井冈山革命圣地。

2007年11月,全体同学感受七彩云南。2008年3月,总裁一期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饭店进

行毕业典礼,并把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定为返校日。

2007年9月,总裁班同学赴青岛对海景花园酒店等进行参观考察。10月赴山西太原学习酒

店餐饮模块核心课程,与当地著名餐饮企业海世界、晋韵楼、芙蓉酒楼进行座谈。期间成立“清华酒店与餐饮总裁联谊会”,后赴五台山拜谒,在平遥古城、乔家大院、晋祠等地感受源远流长的晋商精神与文化。

2007年6月,总裁班全体学员参观清华大学校史纪念馆,对百年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的精神有了更直观感性的认识。9月总裁班学员应邀赴新奥廊坊艾力枫社高尔夫酒店授课并交流考察,还举办了“酒店职业生涯得失”的座谈会。

2007年1月,首期清华大学酒店管理国际化总裁高级研修班隆重开学,42名学员与清华领

导及饭店协会领导参加首期开学典礼。

费用

人民币38000元(包括授课、教材、部分考察、认证、论坛等费用)

学员缴费帐户名称: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培训中心

开户行:建行北京清华园支行帐号:1100 1079 9000 5300 609

4请注明“清华大学酒店与餐饮创新管理总裁高级研修班”学费,

教学实施

 教师主要由清华大学和国内外其它著名高校的教授、专家、学者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高层

管理人员等组成。

 授课方式采取集中面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等相结合方式。 教学管理

 研修班设班主任一名,负责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由班主任协助组建班委会,选举班长

等班委会人员,协助教学管理;

 班委会组织酒会、球赛、同学联谊、互访企业、成立班级企业等活动;

 评选优秀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荣誉证书;

 学员在清华大学正式注册并进行学习管理。

学习认证

 修完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者,将获得清华大学颁发的“清华大学酒店创新管理总裁高级

研修班”结业证书,证书由清华大学统一编号,加盖钢印,证书编号可上清华网查

主要邀请师资,部分备选

吴维库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著名领导力研究专家、国内著名战略管理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

清华大学博士,万向思维(北京)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高级顾问。1994年起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任教。曾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进修公司战略及领导学,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恒隆管理研究中心研修领导学与组织行为学,在领导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刘红松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中心首席顾问,我国军

事心理学的主要奠基人,著名心理学家与战略管理专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课程主讲教授。长期从事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世界经济、国际战略和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多次参与高层决策咨询,提供了一系列有关社会和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论证报告和决策建议,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特等奖、一等奖。

刘跃 国家酒家酒店评审委员会评审员;清华、中国饭店协会职业经理人培训班特聘讲师,多年致力于行业

培训教学工作。曾多次接受喜来登系统的管理培训并服务于喜来登长城饭店,曾就职于北京南银大厦、大型餐饮连锁集团。在饭店、餐饮行业拥有丰厚经验的实战派培训管理专家,在企业架构组建、人力资源及餐饮产品管理等领域有独到见地。

马作宽 资深营销专家、管理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工商管理硕士(EMBA)和

高层管理短期课程的特聘教授,同时担任多家企业的管理顾问工作。谙熟营销及管理理论,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运行管理、市场营销与战略规划,理论研究侧重于实务及应用,并根据其多年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管理理论和模式。

戴宛辛 美国休斯顿大学MBA、在读PHD;SU-B国际培训机构(亚太部)管理培训师;美国丹佛大学、美国

国家大学、澳洲EDITH COWAN大学中国MBA项目的课程导师;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北大、清华总裁班、中央党校民营企业班讲师团成员。

宋洪祥 我国著名税务专家,现任 “中国纳税筹划网”总裁、“亚太国际税收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工商管理课程的税收主讲老师。宋洪祥教授推出的《企

业经营的税收管理与风险控制》课程,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列入该校课程中.宋洪祥教授82年参加税务工作,从事税务稽查工作长达18年,有丰富的稽查经验,在反避税工作中成绩显赫。

朱鹏祖 著名税务筹划专家;中国税收咨询网首席运营官;北京中瑞华恒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副总裁;清华

大学总裁俱乐部专家委员会员。独立从事税务咨询与筹划业务10年,服务的客户从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到现在的国家级骨干企业和知名的跨国集团公司。

徐虹 战略管理博士,南开大学商学院旅游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

长,天津市旅游学会理事,天津市南开区文化旅游局特聘专家副局长。先后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主持天津市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目前就旅游产业潜力和竞争力研究及基于整合营销传播的体育旅游营销管理研究。

易钟 中国餐饮人俱乐部创办人,2006中国培训师竞争力排行榜评为中国十大餐饮管理专家。ISO9002国际

质量认证内审员,一直从事酒店及服务行业的筹备、策划、管理及培训工作,在管理及培训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念,多次在全国服务业管理论坛与公开课中发表专家演讲与授课。 罗旭华 博士,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国际饭店业培训中心主任,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美国休斯顿大

学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研究学者。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职业经理研究中心职业经理资质评价项目特约培训师;北京市旅游局总经理资格培训特聘教师;中国饭店协会客座教授;饭店业职业经理人执业资格认证培训师;中国烹饪协会客座教授;中国餐饮人俱乐部特约高级讲师;顺峰集团顺峰餐饮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市政府采购专家。

林长青 中国(香港)教育产业集团总经理;深圳市六常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六常法研究院院

长;中国酒店精确化管理体系创始人;中国酒店和餐饮六常创始人;2006年被国家编制为餐饮风云人物,餐饮杰出贡献者;中国第一位CTM(Cost technique marketing)经营专家;国内著名酒店/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培训师;劳动保障部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钟彩民 现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农业产业化中心教授,微型金融项目主任。同时被包括北京大学、上海复

旦大学、中国人大等多所知名学府聘EMBA、总裁研修班的核心师资。美国肯尼迪大学客座教授,曾任麦当劳中国发展公司运营高管十三年,历任麦当劳香港汉堡大学专职教授,美国汉堡大学客座教授 于干千 中国烹协营养美食专业委员会执行专家。

范志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健康教育协会理事,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食品科技协会高级会员,中央文明办、卫生部开展的全国相约健康社区行巡讲专家。

部分参观考察企业及与企业家交流

北京俏江南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兰

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全聚德前门店 董事长 姜俊贤 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 董事长张钢

青岛麦当劳(餐饮食品)有限公司

净雅餐饮集团有限公司威海净雅大酒店董事长 张栋华

内蒙古西贝餐饮公司董事长 贾国龙

北京湘临天下餐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姚经建

湖北武汉市小蓝鲸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阿一鲍鱼富临酒家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麦广帆饮食策划管理有限公司

重庆东方菜根香餐饮连锁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顺峰饮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市皇城老妈酒店有限公司

联系老师:刘静老师1343104722qq

第7篇:北京王府国际学校 国际高中招生简章解读

育路私立中小学招生网(http:///slschool/)

User User 北京王府国际学校 国际高中招生简章解读

——北京王府学校走进世界名校的绿色通道

学校概况

北京王府国际学校2003年建校,是集国际先进教育与中国基础教育为一体,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学历受到国际认可的寄宿制学校,并率先引进英国高中A-LEVEL与美国高中AP课程,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课程,历届毕业生升入世界排名前100位名校,30%学生获高额奖学金。若家长对王府国际高中感兴趣可电话咨询招生老师:010-51295864 张老师

特色优势

一、中西融合的课程体系

学校采取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包括:文化素质课程、双语荣誉课程、留学准备课程、大学学分课程等。高一主抓文化素质教育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从双语教学向全英文教学过渡,培养主动学习习惯;高二主抓AP/A-Level课程必修和托福/雅思/SAT的备考,培养独立学习技巧;高三主抓留学申请、SAT/ACT的备考和AP/A-Level课程选修,培养信息沟通和演讲技巧。

二、高端权威的国际课程

•美国高中AP课程——进入世界名校最有力的保障

学校目前开设21门AP课程,是国内开设科目最多的学校,既满足学生留学申请所需专业成绩,又赋予学生学习特长学科的自主权。

•英国剑桥高中A-LEVEL课程——全球大学入学的金牌标准

学校严格按照剑桥A-LEVEL标准采用剑桥大学原版教材全英文授课。A-LEVEL成绩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得到认可,直接申请世界名牌大学。

•北京王府学校滑铁卢班——进入滑铁卢大学的直通车

校内开设滑铁卢班,与加拿大知名学府滑铁卢大学合作,学生成绩达标后可直接升入滑铁卢大学。

三、师资配备

王府学校具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通过与国际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国际教育教学骨干,其中包括由美国大学理事会授予的六位中国第一批AP教学示范教师,18 名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认证的“理解

User Page 1 育路私立中小学招生网(http:///slschool/) User User 教学,领导教学”职业发展项目培训师、35名教师获得美国大学理事会AP课程资格认证, 3名AP教师被美国大学理事会授予ETS专业阅卷资格。

作为中国双语国际教育领军学校,王府国际高中任教老师主要由三种不同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老师构成:

1.来自英美国家的资深外教,教学经验丰富,职业素养高深。

2.具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的双语海归教师。

3.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功底深厚,具有全英文授课能力的中教双语老师。

4.有爱心,热爱教育事业,充满活力,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团队和宿管老师。

四、精英教育的创新模式

高一就上常青藤。学校实施英才教育战略,推出常青藤班,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常春藤精英班,首创精英人才培养新模式。

五、美式风格的小班教学

小班教学,根据学生需要制订学习计划,因材施教。

教学打破班级壁垒,实行分层教学,走班上课,动态管理。每位学生都得到关注和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人尽其才。

六、会考替代的教学优势

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王府学校国际课程替代高中毕业会考,学生只需要参加政治、语文、历史三科会考,大大减轻了课业负担,保障学生高效学习国际课程。

七、职业发展的留学规划

学校国际考试中心,把学习和考试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

升学指导中心,把规划与留学无缝对接,职业规划、专业选择、成绩提升、名校申请。

八、科学严谨的入读流程

1. 测试:中考成绩/英语/数学测试,校长、年级主任一对一面试

2. 准备:暑期夏令营/入学英语准备强化课程/双语课程

3. 入读:

User Page 2 育路私立中小学招生网(http:///slschool/)

User User

4. 申请:大学申请——录取通知书——签证申请

User Page 3

第8篇:浙江大学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浙江大学课程论文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国际贸易,级2班

经贸分院

题目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系别

浙江大学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任何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市场,都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国际竞争。当企业经营活动与国际经济发生某种联系时,企业国际化过程就开始了。本文将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原因、成就、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以及结合案例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对策。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对策

第9篇:国际大学生节

日趋国际化 现我大学生风采

我院预开展国际大学生节

本报讯(记者夏悦超)时下,第78届国际大学生节已指日可待,我院师生正积极做好迎接这个隆重节日的准备。我院预开展为期三天的活动,展现我院大学生积极向上,爱心拼搏的心。

“国际大学生节”又称“世界大学生节”等。节日的设立是为了控诉暴徒血腥的罪恶行径,为了纪念反法西斯的大学生运动,为了在大学生中倡导追求和平、民主、自由和进步。1946年,世界各国学生代表于布拉格召开全世界学生大会,宣布把每年的11月17日定为“世界大学生节”,以加强全世界大学生的团结和友谊。

梁启超曾云:“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学校是充满朝气,阳光的场所,而学生则是充满着朝气与创造力的群体,是爱心与拼搏精神同时具有的高素质群体。我院正是秉着学生是主体的宗旨,预在本月17日到19日开展一系列团结大学生友谊的活动,展示当代大学生风采。

据悉,本次活动以“日趋国际化,现我大学生之风采”为主题,目的在于让在校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学会独立,学会选择,在短暂大学生活中接受现实残酷的风雨,欣赏成长的经历,追求并体验努力而得到的幸福。

为了迎接国际大学生节,江汉大学文理学院12级财务管理七八班在铺导员的支持下,举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迎接活动。首先接到图书管理员任老师给我们的艰巨任务,在11月13日武汉大学有一批书将运到我校,为了更好的管理书籍我们主动帮忙管理员清理书籍,为图书馆书籍安放腾出空间。虽然大家出来的时候都精疲力尽了。但是每个人都面带笑容。从他们的笑容中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奉献精神。

接下来是图书馆管理员给主动我们两个班颁奖,两个班集体奖和六个个人优秀奖。通过这次活动获奖同学发表感想,并总结了这次活动的意义。给我校大学生树立了榜样。引领当代大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除此之外,经过我校马区长的同意我们在图书馆拉一条横幅—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喜迎国际大学节。让国际大学生节永远存在我校学生心中。图书馆门前贴有我们两个班的海报,让每一位进入图书馆的学生都能记住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我校学生不断进取。

通过这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我校大学生的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展现了我校大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促使我校大学生对当代大学生的义务和责任当仁不让的态度。我校热烈祝贺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成功举办喜迎大学生节。

上一篇:低碳经济调查报告下一篇:学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