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闻学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环境新闻学在欧美学术领域尚未能够给出一个较为合理并达成一致的阐释。业界关于环境新闻学的定义坚持了环境报道必须通过大众传媒这样一个共识;学界则强调环境写作在环境新闻学中的核心地位;欧洲的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健康传播、科学传播理论显示出环境新闻学直接为构建环境、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这样,环境新闻学的定义就呼之欲出了。

第一篇:新闻学论文

互联网新闻学:一种对新闻学知识体系的反思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新闻学在概念、逻辑以及知识方面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呈现出不相匹配的状态,这为学术界新闻学提供了知识体系。本篇文章从新闻教育存在的困境出发,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对新闻学知识体系的反思,为今后新闻学知识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学;知识体系

前言

近阶段,互联网环境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的影响特征,根据历史以及技术时点上来讲,新闻学在学科中是一个新的挑战。随着新闻传播形态的逐渐多样化,新闻业在社会实际影响力也逐渐扩大,新闻研究和社会、历史等关系逐渐连接紧密,新闻知识创新更是有充分的潜质。另外一方,新闻价值判定依据、如何看待职业规划新闻等,都不再有清晰的答案。新闻学中原有的概念、结论等也很难讲清楚。

1.新闻教育存在的困境与知识体系转型

互联网作为一个时代的背景影响着世界新闻界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新闻工作的经验和认知,引起新闻界的重大变化,对新闻界的相关理论成果与学术研究体系的发展也提出了新高度的要求。从2010年开始,有关于数字新闻学成为新闻学中的第五范式的谈论越来越热,并在众多的研究者的认知中达成了一种共识,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的新闻研究者认为,数字时代的来临是影响新闻体系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条件,数字时代不仅仅能够给新闻体系的发展带来知识危机,更是对整个新闻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体系上的大危机,这种危机导致相关的研究界在新闻体系的核心价值、基本的观点以及工作实践等多个层面上建设与互联网相吻合的理论体系。

1.1行为教育“供给侧”乏力

当前,新闻教育将迎来“骨感”极强的现实。一方面,代表现实社会中互联网媒体与公民新闻为代表的新闻传播现象逐渐增多。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与分析的现象理论工具、方法等又较为匮乏,新闻学通过传统新闻机构、生产以及从业者为核心组织成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新闻教学方面讲,知识体系历史路径较为显著,从本科方面讲,更多的知识都较为依赖原有党报理论模式,进而缺乏对于历史语境的激活、现实的延伸。党报理论创立以及发展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中国共产党新闻实践为历史背景,虽然核心理念在与时俱进,但是,具体化的互联网已经出现了较多改变,了解如上具体方法需更进一步的清楚历史语境。过多的教材中只看到最终的结论,往往忽视了语境的梳理,因此,学生便会用今天听到的新闻套用原本存在的理论,这是具有一定困难的。新闻学教学存在外热内冷的情形,部分新闻于晓都开启了“卓越人才计划”、“部校共建”等,改善了校内硬件设施,作出了不少工作,在实际上需要根据作者了解到的情况,提高学生对新闻学课程的兴趣点以及认可。

1.2教学的设备难以配置

从古至今,我国的信息传播技术,从口头传述到纸质传播再到电子媒体信息共享等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停改革和发展,我们所改变的不只是整个的传媒市场,还改变了大众的互联网接触习惯。在这种背景之下,对实战性较强的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所要掌握得不可能只是基于新闻学的基础性知识,更应该还要具备传播新闻的互联网技术手段。但是,在如今的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下,很多高校里很难能够及时地匹配到实训的新闻装备或是设备,新闻系学生的实践教学就很难获得现代化的实训经验。就拿实践教学中的需要的虚拟演播室或是手持云台稳定器等新设备来举例,如果高校里不具备这些新设备,长此以往,在这些学校中培养出来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就会很难满足该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期望。

2.新闻学知识体系急需充实

新闻教育中出现的困境都能清楚反映出新闻学知识内在的关系。其一,理论维度方面。部分新闻学教材中都出现了理论知识薄弱化问题,缺少时间标度。一旦新闻理论知识缺乏时间以及空间两方面界限,作出的命题都会表现在逻辑、判断方面的抽象,教能看出生长的历史时期以及地域。其二,教学过程中将其螺旋、议程等理论变为绝对的定理,解决与记忆变为核心,这些理论的提出都忽视了社会背景与研究组。由于学术研究历史情境较为抽象,学科知识和现实存在一定差距,加之并未还原,将其思维训练素材生成情境,所以很难得到“00后”的喜爱,较难从理论教学中提取出具体的研究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转变情感教育

有关于互联网新闻学体系的情感方面的研究专家们普遍达成的共识为,数字对于新闻学体系与情感对于新闻学体系的关系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个表面,两者缺一不可。情感转向中的情感一词与新闻学体系中的用户角色有着十分紧密地联系,以往的受众范围的缩减与当今互联网中的用户数量的剧增,是互联网新闻学体系转型的重要的表现,也是新闻学体系理论发展的外在表现。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出互联网新闻学体系情感转向的两条线索,第一,互联网新闻学体系主张将用户置入其核心的概念体系中,强调用户是互联网新闻学体系的重要的践行者,也体现了用户对于互联网的新闻学体系的态度和情感是人们认知互联网新闻学体系的重要构成。情感在不同的层面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也给互联网新闻学体系的情感研究制造了一定的认知上的矛盾,传统的新闻学对于客观性的认同抑制了情感理论在互联网新闻学体系的发展。情感是贯通互联网新闻学体系的线索,情感的转变和流变也是新闻学体系发展的基本逻辑。情感转向提示人们需要通过对互联网新闻学体系所发展的用户来认知新闻在当今社会所扮演的真实角色。因此在未来的互联网新闻学体系的情感转向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提炼互联网新闻学体系生态中的工作者的普遍的情感认知,分析情感在新闻学体系中所占有的地位和影响,思考怎样能够将情感转向纳入到新闻学体系发展的合理化的大框架中。

4.转向知识文化

对于新闻学体系的方法论的理论的研究,学术界还不够清晰,还未达成共识,但是由于本体论和认知论的转向,对于方法论的转向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方法论中的文化转向也会随之变化。以往的新闻学以文本和新闻生产者作为核心来构建体系,但是从目前的互联网背景来说,已经不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互联网的新闻学体系的目前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互联网展现出了一种新闻学体系的非历史的态度,在对新闻学体系的发展中还是比较重视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对于实践和价值的历史文化的探讨没有更加深入的关注,在互聯网新闻学体系的文化转向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倡导新闻学的相关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需要将文化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进行新闻学体系的研究,而是探索文化转向用什么方式去实现生态转向和情感转向,也就是说新闻学体系的发展需要将新闻学体系在研究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并且找寻意义和价值,最终作出历史的和文化层面的解释。文化转向的意义在于研究者需要面对的研究方向是一个自己时时置身其中的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也会对想要研究的对象产生数字田野,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有反思性,反思性成为互联网新闻学体系的研究者必备的一种伦理要求。

5.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学反思维度

当前,新闻学知识体系逻辑不够完整,外在的一些用户界面欠缺,这都与学科发展路径有关联。本篇文章注意的是怎样在新的传播显示中得到改革,改变新闻学知识体系应有的合理性以及适用性。社会运行中互联网逐渐变成最底层的构造,为互联网参与性、开放性等带来了全新的可能。参与性以及开放性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认知框架、角度以及对策,健全了当前新闻学中存在的核心命题。在此,需注意的是本篇文章互联网新闻学不仅仅是互联网新闻学,更是研究中所提出的传播介质。简单来讲,互联网新闻学与研究领域不同,它注意的是新闻学基础议题在其互联网新形态、机制等方面的内容。作者提出的互联网新闻学,不是为了构建某个新学科目标,而是,创造出一种语境、场景,可以系统地检视新闻学中应有的知识体系概念,在互联网环境下,反思新闻学原有知识体系并对其展开研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一方面是一种传播介质与媒介形态,另外一方面影响着新闻业。在互联网环境下,新闻业具有较多新现象,新闻理念可从新闻客观的反映出新闻透明性、新闻功能推动对话、新闻内容等机构型媒体主导。新闻业正发生较多变化,从教延到印刷扩散,从政党到商业报刊等重要的研究意义。我们至今都能看到新闻业不管是从职业理念亦或生产模式都不是一直如此所以,今后新闻业也不会是当下情况的线性延伸,使命也不是能直接预测的,需要揣摩与分析互联网环境下新闻业产生的变化,在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间构建逻辑关系,这也是对新闻学知识体系激活的核心意义。

【参考文献】

[1]元新闻话语与新闻社会学研究的文化路径——卡尔森《元新闻话语与新闻业的意义:定义管理、边界工作与正当化》译评[J]. 丁方舟,马特·卡尔森.  新闻记者. 2019(08)

[2]“转型”:观念的形成、元话语重构与新闻业变迁——对“澎湃新闻”的案例研究[J]. 周睿鸣.  国际新闻界. 2019(03)

[3]反推式变革:数字环境中的新闻消费特点和转型路径[J]. 王斌,程思琪.  编辑之友. 2018(12)

[4]意义、新闻权威与文化结构——新闻业研究的文化-社会路径[J]. 陈楚洁.  新聞记者. 2018(08)

[5]在“后真相”喧嚣下新闻业的坚持——一个以“副文本”为修辞的视角[J]. 潘忠党.  新闻记者. 2018(05)

作者:郝建和

第二篇:新闻阅评的新闻学思考

一、新闻阅评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新闻阅评作出过正式的定义,笔者从大量文献研究发现,2002年最早出现对新闻阅评定义的表述:“广义地说,新闻阅评有两种,一种是大众在接触新闻报道时所产生的共鸣、看法、意见、建议,是分散的、无意识的;另一种是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单位自身组织的、有意识的评说。比较而言,由新闻管理部门组织的阅评,是对新闻传播行为的宏观监控,其意见更客观、更权威,其反馈更直接、及时。”①将新闻阅评分为广义、狭义两种,特别指出新闻阅评是一种有意识的评说,具有合理性,但它却不是一种规范的、严谨的、定义式的表述,更多的是对新闻阅评进行分类。

有学者认为,研究新闻阅评的定义,必须把它置于整个新闻学的体系中,借助新闻学的理论和概念。新闻阅评有广义、狭义之分,我们所提的新闻阅评概念是狭义的,因为从这一概念产生的时候起它就有特定的含义,是在新闻宏观管理的实践中产生的。并认为,“新闻阅评作为新闻宏观管理的手段,是对新闻报道的有意识的监督和评议”。②这种观点,强调了新闻阅评是新闻宏观管理的手段,但在新闻阅评的对象上限定为新闻报道,并不能科学地概括新闻阅评的丰富内涵。

也有学者认为,“新闻阅评”是指在我国已经形成制度化的诸如“新闻阅评”、“新闻审读”等的总称。③也有人将之称为“报刊审读”。并将其概括理解为,一切党和政府的宣传、出版主管部门对新闻媒介机构进行管理、控制,并表现为“批评”形态的各种形式的总称。“新闻阅评”作为一种批评形式在我国由来已久,无论是解放前的新闻审查还是现在的新闻审读,都可视为“新闻阅评”的表现形式。显然,这种定义将事前新闻审查与事后的新闻阅评等同,混淆了二者的本质区别。

中宣部新闻阅评小组负责人刘祖禹在2004年出版的《新闻阅评选》中也对新闻阅评的地位作用作过一些描述:“新闻阅评是新闻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放在新闻报道之后。”“新闻阅评工作是说长论短的工作。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离开这项工作;要减少‘噪音,排除干扰,确保新闻宣传的正确方向,也离不开这项工作’。”透出了新闻阅评的一些本质属性。这些为我们探求什么是新闻阅评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笔者以为,新闻阅评是新闻宣传和出版部门立足新闻宏观管理目的,通过对新闻媒介刊登的信息开展阅评,对新闻媒介机构的信息导向进行管理和控制,并表现为“批评”和“表扬”形态的各种形式的总称。这个定义一是明确了新闻阅评的对象,即各种新闻媒体刊播的所有新闻报道、广告信息等。二是表明了新闻阅评事后阅评的特性,是对已刊播的信息特别是新闻报道的阅评。三是表明了新闻阅评是新闻阅评主体(管理部门和媒体)的有意识的行为。四是表明了新闻阅评“阅”、“评”结合的特点。有“阅”才有“评”,“阅”和“评”都是一种监督。“阅评”包括对报刊等平面媒体而言,也包括对广播电视的“监评”、“监听监看”。同时“阅”、“评”也是一种成果,通过“阅评”产生评价意见,形成舆论,这种舆论对特定媒体和特定个人构成了心理压力,从而对存在的导向偏颇行为进行匡正。监督和评议是新闻阅评的根本属性。

二、新闻阅评的新闻学思考

⒈新闻阅评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新闻舆论导向的宏观调控,是指党和国家着眼于全局,对各种新闻传播活动的舆论导向进行调节和控制。社会秩序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而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又依赖于社会控制与社会调节。新闻传播系统也是一种社会系统,它要稳定有序的运动,也必须有其秩序,即新闻秩序,没有新闻秩序,新闻舆论导向就必然发生混乱。新闻阅评就是新闻舆论导向的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

加强新闻阅评工作,是新闻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做好新闻舆论导向工作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有了快速发展。报纸、电台、电视台数量日益增多,频道专业化,社会文化生活类报纸的兴盛,网络的兴起,杂志的繁荣,新闻竞争日趋激烈。这是好事,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新闻秩序问题。例如,新闻舆论导向偏差时有发生,各种新闻媒介的新闻宣传不协调行为时有发生,新闻宣传中的越轨行为时有发生,新闻纠纷日益增多。所有这些情况,都表明我们尚未建立一个完善的新闻秩序,必须加强新闻事业的管理,加强新闻舆论导向的宏观调控,以优化新闻媒介的整体结构,协调各种新闻关系,提高新闻舆论导向的整体效率。

⒉新闻阅评与新闻宣传的关系

新闻阅评工作与新闻宣传工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和合作的关系。新闻阅评工作是说长道短的工作。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也不能离开这项工作;要减少“噪音”,排除干扰,确保新闻宣传的正确方向,也离不开这项工作。有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新闻阅评的重要作用:一曰新闻阅评好比汽车方向盘上的一个校正器,只有不断地校正,减少和消除误差,才能使汽车前进的方向保持平衡。新闻阅评就是把握舆论导向的一个校正器。二曰新闻阅评好比是护林员、啄木鸟。它培育幼林,削剪枯枝,啄出害虫,托起一片新绿,繁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丛林。

新闻阅评工作同主管新闻宣传行政的中宣部新闻局的目标完全一致,但分工各有侧重。新闻局抓宏观管理,新闻阅评也是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一个更多的是把工作做在新闻报道刊出之前,一个是着重放在新闻报道之后。新闻工作的宏观管理是为上下沟通、协调服务的,协调的渠道很多,中宣部的新闻阅评工作作为一个专业渠道(其他还有分散的、随时都可以听到的读者评报的渠道),对新闻报道中好的充分肯定,总结经验,表扬成绩;不好的,有差错的,及时指出,这是新闻阅评工作的职责。

无论从工作的性质、意义和产生的效果来说,新闻阅评工作都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建设性的。

⒊新闻阅评与媒介评论的差异

媒介批评,顾名思义,“就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作用的理性思考。”就媒介批评实践而言,我国的媒介批评由来已久。按照刘建明教授的观点,新闻批评和新闻起源一起出现,媒介批评和媒介诞生同时面世。因此,我国是世界新闻批评活动开展最早的国家,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报纸最悠远的故乡。

但“媒介批评”不同于“新闻阅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批评主体不同

显然,“新闻阅评”的批评主体是作为党委、政府管理者的媒介监管部门。无论党的宣传部门还是政府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它们代表的都是党和政府的利益,它们行使党和政府对新闻界的监控和管理,是一种强势对弱势的批评。而狭义上的媒介批评则不然,它的批评主体更多的表现为要么基于行业自律的媒介组织自身,要么基于对新闻媒介开展监督批评的广大社会公众,它们代表媒介机构的自身利益或社会公众的消费权益,在形式上更多地表现为“边缘对主流”的批评。

②操作规程不同

作为政府监管的“新闻阅评”在操作规程上更加注重政府管制的程序性。它们有着十分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有着十分严密的上下级隶属关系,作为组织而言它们既要对上(党和政府)负责,又要对下(下级新闻监管部门或新闻媒体)负责。而严格意义上的媒介批评组织往往代表独立的媒介批评机构。它们追求独立的价值判断。在一般意义上,它们会主动避免政治上或经济上与政府或利益集团的直接依附关系。在具体操作中它们有其操作流程和模式,而且不同的媒介批评组织在具体的操作规程上也不尽相同。

③表现形式不同

如前所述,“新闻阅评”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主要有3种,与此不同,西方的媒介批评则更多的表现为媒介自律组织、受众权益保护组织抑或媒介素养教育组织等的批评活动。如新闻评议会、新闻专业协会、新闻公评人制度、媒介消费者协会、媒介素养小组等这类的代表。

④价值追求与社会功能不同

新闻阅评的价值追求在于更好地完成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的管理。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党和政府的新闻宏观管理服务。其社会功能表现为控制、管理和协调功能。而媒介批评则力求独立性,即实现一种基于客观价值判断的独立性——这也是困扰各国媒介批评组织建设的最大问题——它的价值追求在于实现社会公众对于媒介的独立批评和全面监督,从而使得大众媒介更好地为广大社会公众服务。因此,它的社会功能往往表现为批判、建设或鞭策的功能。

⒋新闻阅评与新闻自由

新闻阅评就其实质而言,就是政府对新闻秩序施行宏观管理。政府对媒介的管理,可分为两种基本形态:节目内容和市场结构。前者意指政府为维护个人、社会或国家利益而禁止或强制媒体刊播特定的内容;后者指政府为维护媒体市场机能、资源有效运用而建构媒介体制及资源配置。关于政府在维护“新闻秩序”中究竟应扮演什么角色,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种论说,一种是“市场经济论(theory of market economics)”,一种是“社会价值论(theory of social value)”。

市场经济论者视媒介为经济物,应由市场机能自由运作,则媒介自将尽其所能提供大众之所需,增加媒介的“社会使用”,由此亦可提升市场的多样化,达成言论自由之标的。此派论者因此主张,政府应扮演消极、被动的角色。

社会价值论者认为,媒介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可能产生非社会期望的反效果。而媒介的主要功能在经由节目品质、多样化及免于商业之影响等价值观,以服务于阅听人,形塑尊严、识道的大众。何况由于商业主义的扩张,媒介作为公共领域之本质已渐失落,无法落实言论自由。因此,政府的介入是必须且有益的。此派论者主张,政府需扮演积极的、主动的角色。

上述两种观点,在我国均有重要影响。持“市场经济论”的人认为,政府的介入有可能影响新闻自由,因而他们提出了“松绑论”、“脱钩论”等等。新闻学者程世寿认为,从中国的国情与当前的新闻实践情况看,我们更应强调“社会价值论”。笔者赞成这一观点,这就涉及到对“新闻自由”的看法。

新闻自由这一口号,是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约翰·密尔顿1644年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出的,1789年8月被法国载入《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同年被美国正式列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并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法规。但新闻自由是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不同的阶级属性;新闻自由是一种有组织的新闻活动,要受不同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的控制;新闻自由和新闻纪律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既不可没有新闻自由,又不可没有新闻纪律。

在我国,新闻自由有广阔的天地,但它有明确的阶级内容,是一种有纪律的自由。现在有的人认为党和国家通过新闻阅评等对新闻工作管的太多、太死,感到新闻不自由,提出党对新闻工作要“松绑”,“新闻工作要与党的组织”脱钩,这种认识既不符合“新闻自由”的本质含义,又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是十分天真和十分有害的。

注释

① 该定义表述出自2002年出版的《点击传媒——湖南新闻阅评撷英》一书“前言”部分,蒋祖烜著

② 苏进跃:《新闻阅评定义、规律、原则初探》,《湖南社会科学》2005 No.6 P187-P189

③ 刘晓程:《论“新闻阅评”之不同于“媒介批评”》,《今传媒》,2005年第4期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团委书记)

作者:包东喜

第三篇:什么是环境新闻学

摘要:环境新闻学在欧美学术领域尚未能够给出一个较为合理并达成一致的阐释。业界关于环境新闻学的定义坚持了环境报道必须通过大众传媒这样一个共识;学界则强调环境写作在环境新闻学中的核心地位;欧洲的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健康传播、科学传播理论显示出环境新闻学直接为构建环境、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这样,环境新闻学的定义就呼之欲出了。

关键词:环境新闻学; 环境; 环境报道; 风险传播

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和谐的环境。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西方的环境新闻学(Environmental Journalism)在2000年前后零散地被介绍到中国新闻学界。然而,仔细考察一下屈指可数的几篇关于环境新闻学的学术文章,其中并没有对环境新闻学给予较全面而详细的考察。本篇立足于什么是环境新闻学这样一个问题,结合环境新闻学的发展史,对美国与欧洲的主要研究者及其主要著述给予较为全面的概览,力求阐释出环境新闻学这一个新兴学科的主要轮廓,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业界眼中的环境新闻学

美国环境记者、学者罗纳尔德(Ronald)认为,环境新闻学一词早在1842年就有人表述。他说:“赛芮奥(Thoreau)这样写道,‘当我读到奥德博恩(Audobon)所描绘的温暖的海风下,佛罗里达的地面与兰花上都被冰雪覆盖的时候,我有一种激越与兴奋’,他感受到了环境新闻学所发射出来的力量。”①这里所描绘的“环境新闻学”是环境新闻记者笔下作品给读者最初的富有诗意的想象。后来,罗纳尔德认为:“正是缪尔(Muir)对于伽里佛尼亚所受具体威胁的描述——约塞米特峡谷(Yosemite Vally)的红衫、山谷草地、野生河流遭受破坏,在那时,我们今日所说的‘环境新闻学’就这样诞生了。”②那时的时间是1892年,缪尔还建立了峰峦俱乐部(Sierra Club),美国一个自然资源保护组织,总部设在旧金山。其实这时的“环境新闻学”一词很近似于今日的自然资源保护的报道,没有人试图去给它下个定义,只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记者笔下出现的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一说法在以后半个多世纪被美国的新闻界所传承。

业界的环境新闻学较为完全进入世人眼中在1960s至1970s。③1962年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的出版,掀起了一股环境保护报道的热潮:《纽约时报》从1969年开始报道环境问题;《时代周刊》和《星期六评论》从1969年起定期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国家地理杂志》几乎每期有9000字的关于环境问题的文章;《生活》杂志逐渐增加了环境方面的报道。④这一时期,人们对环境新闻学的认识主要集中于新闻报道的内容上,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卡逊的作品。

卡逊是一个作家、记者,也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有机会接触许多环境问题。《寂静的春天》一书建立在阅读几千篇报道、并获得有关领域权威专家取证的基础上写成的。内容反映农药DDT给生物与环境带来的破坏,科学性、严谨性与揭露性为其最大特征。由于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的影响,至1962年底,已经有40多个限制杀虫剂使用的提案在美国各州通过。196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任命一个特别委员会对该书的结论进行调查,证明卡逊的结论是正确的。卡逊女士去世后多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称其“《寂静的春天》可以与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相媲美”,并“把环境问题提上国家议事日程”。⑤这些实践,给人们树立了直观认识环境新闻学的“卡逊坐标系”,那就是揭露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新闻学具有了当代新闻学的意义。

学者博曼(Bowman)认为,1970年第一个“地球日”公众要求从媒体上获得更多的环境信息是环境新闻学发展很关键的一年。⑥自此以后,“环境变成新闻现象,1970年代(媒体的)环境报道量在美国不断增加。”⑦学者汉森(Hanson)认为,“公众对于环境的意识与关注开始于19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最初的高峰,并逐渐回落……研究显示80年代中期以后公众对于环境的关注又在增加”⑧。时至上个世纪90年代初,人们对于环境新闻学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正如学者赫兹伽得(Hertsgaard)所说:“在新闻学、公众与意识上,1988年是值得肯定的一年。正是这些(媒体上报道的)令人生惧的(环境破坏)后果,唤醒了人们对温室效应的危机感,以及从所有工业人类那里排入大气中的烟雾所导致的地球逐日变暖的警觉”。⑨这表明媒体在环境问题报道时已经包含了预测性的内容,这是环境新闻学在报道内容上对于“卡逊坐标系”现实性的一次突破。因为在1988年,黄石森林的大火、密西西比河的干涸、垃圾与废旧药物席卷东海岸沙滩、受污染致死的鲸鱼飘浮在北海上等事件,都在媒体上得到充分报道,并引发记者与科学家对环境现象成因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由于新闻记者的实践进一步深入,需要相应的研究机构对环境新闻学进行研究,以使环境新闻记者及时交流经验,并指导实践,所以,一些业界的研究机构相继建立。1990年,环境新闻记者协会成立(SEJ),创办期刊SEJournal(《环境协会杂志》),开始有意识地研究环境新闻及其规律,刊登全美最新环境新闻报道进行交流;1991年,广电新闻董事基金会之环境新闻学中心(EJCRTNDAE)正式创建,对广电新闻涉及到的环境新闻进行研究。

要弄清楚什么是“环境新闻学”首先要回答什么是“环境新闻”。有学者对环境新闻记者做过专项调查,对于“环境新闻”的回答范围从“物质资源的报道”到“所有事物”各不相同。有些环境记者把“环境新闻”定义为负面消息,如威胁、恶化、污染等;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环境记者把他们的定义缩小到物质资源上,如空气、水、陆地等;有将近一半的环境新闻记者集中到人上,指污染对人类的威胁,要么人类对环境的威胁。⑩正因为如此,学者维利斯(Willis)认为:“环境新闻学与批评新闻学(Crusading Journalism)经常是同义语。然而最近的一些环境记者感到困惑,他们不知道怎样来区分这两种新闻学”。(11)

对于这样一个宏大范围的实践,最早想把环境新闻学下个定义的学者亨丁(Hentin)认为:“还有哪一个新闻不是环境新闻?……环境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生态与生命相连——人类、动物、植物都与环境相关。当有人讨论环境新闻的时候,我猜想他是指关于生态关系恶化的新闻,这种曾经精细的生态平衡所遭受的破坏之消息”。(12

很显然,亨丁对于环境新闻学的阐释不能够让人满意。在环境新闻报道最早也是最为活跃的美国新闻界,环境新闻学主要指环境新闻报道,而且涉及到政治、政策、经济与社会问题。事实上,在实践中环境新闻学在新闻业界主要就是指涉及资源与环境恶化问题。要么无所不包,要么外延太小,这也是人们难以给环境新闻学下定义的原因。

教育领域的环境新闻学

随着环境实践的深入,环境新闻学被记者带入校园。1992年,科罗拉多大学漂石(Boulder)分校建立了环境新闻学中心(the Center for Enviromental Journalism);1994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纳尔特环境新闻学中心(the Knight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Journalism)成立。截止2003年,美国已经有38所高校设立了环境新闻学专业,环境新闻学的研究从新闻界走入大学,开始了新的阶段,这表明环境新闻学已经具有学科与专业内容。

从开始起,美国大学里的环境新闻学研究就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痕迹,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密歇根州立大学纳尔特环境新闻学中心的教研活动。该中心是由从事过21年环境报道的记者吉姆·德特金(Jim Detjen)创办,在此之前的1990年由他领导创立了环境记者协会,出版季刊《环境协会杂志》(SEJournal)。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他又创办了教学与研究的半年刊《环境新闻学》(Environmental Journalism),力图把环境新闻学在大学里建立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正如《环境新闻学》创刊时所说的那样:“我们想利用这个杂志给予环境记者、新闻学教育者以及环境新闻爱好者搭建一个新思想的平台,为您在报纸上发表新思想文章提供种子;为那些想在教室里的环境新闻学老师们提供新思想”。(13)

然而,当我们带着一种完整学科体系的渴望来研读已经出版5年的《环境新闻学》全部杂志时,却没有发现任何给环境新闻学下定义的文章。该杂志是目前美国大学环境新闻学教育中最为出色、也最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期刊,其内容主要集中于“大湖区”(LAKES)环境新闻报道(美国五大湖区)、“绿色报道”(Green Print)、“评论”(公众环境意识、环境新闻、政策以及环境新闻写作的评议)、“世界”(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热点报道)、“校园”(纳尔特环境新闻中心最新的教育、研究动态等)。其中,关于环境新闻报道、健康新闻、科学报道的内容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内容,一些环境新闻写作的文章又占据其他内容的大部分,对于环境新闻进行理论上思考的学术性文章却很难发现。因此,教育领域的环境新闻学研究仍然以业界的延伸为主体,研究的是社会现象或问题的某种规律。

再以密歇根州立大学纳尔特环境新闻中心的教学为例,研读一下美国大学环境新闻学的教学内容。纳尔特环境新闻学中心目前开设有8门主要的课程,分别是:核心课程之调查性环境报道(Investigative Environmental Reporting)与环境写作(Environmental Writing)、野外生存与环境写作(Wilderness Experience and Environmental Writing)、电脑辅助报道(Computer-assisted Reporting)、批评性环境新闻报道(Muckraking)、健康与科学写作(Health and Science Writing)、环境、健康和科学冲突报道(Coverage of Environmental,Health and Science Controversies)、环境新闻摄影(Environmental Filmmaking)(14)。不难看出,纳尔特环境新闻学中心的所有课程几乎都是环境新闻写作课程,看不到环境新闻学的理论课程,仍然在研究解决社会问题的规律,这不免会引起人们对环境新闻学是不是一门真正的学科持怀疑态度。

既然事实如此,也有很多学者试图给环境新闻学下定义。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想写一本《环境新闻学》并从1960年代就开始从事环境新闻报道的记者、学人麦克尔·佛洛姆(Michael Frome),在进入大学教学以后潜心研究环境新闻学,并给它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环境新闻学)是在制定决定过程中,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一种有目的、为公众而写的,以充分准确的材料为依托、反映环境问题的新闻写作。”(15)佛洛姆先生的定义强调了环境新闻学之写作的目的性、科学性、公众性、调查性、揭露性,显然超越了业界对此类新闻的模糊认识,值得肯定。然而,这个定义的不足之处十分明显,那就是他把环境新闻学定义为“写作”(writing)。与此类似的定义者还有罗纳尔德先生,他把环境新闻定义为“散文”(prose),“一种引发对陆上风景、土地以及我们自己思考的非虚构之文章”(16)。我们说新闻学包括新闻写作,但是新闻写作绝对不仅仅就是新闻学。

早在1996年,美国的北亚利桑那大学传播学院就成立了“环境传播资源中心”(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Resouce Center),并力图通过把环境新闻学纳入到传播学领域、并冠之以“环境传播”使其变为成熟学科。早在1996年,环境传播资源中心就给环境传播这样的定义:“环境传播可以被看作传收双方都参与、并通过有效信息传递、相互倾听与公众辩论来完成的交流过程,我们认为这种传播是建立人们与环境(良好)联系的基石,并以此为手段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实践”。(17)这种以环境传播来代替环境新闻学的阐释把环境新闻纳入到较为成熟理论支持的传播过程,以环境为对象、以人与人交流为手段,突出了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目的,显然比“卡逊坐标系”或“写作论”要严密、健全得多。但是,传播学本身作为一门学科由于体系混乱、缺少严谨的理论构建,它的学科性至今也在遭受各方怀疑。

学者视域的环境新闻学

在美国新闻记者与大学教育者苦苦为环境新闻学寻求理论构建的同时,欧洲的学者们却在不经意间为环境新闻学研究撬开了一扇门。德国著名学者、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风险社会——通往另一个现代的路上》(18)一书,以及随后所出版的一系列“风险社会”理论的文章与书籍,给环境新闻学研究带来了一阵清新的人文之风。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扼要地理论化了这样一个道理:指出世人对于高科技隐藏的风险不能再视而不见,必须考虑有效手段来积极回应。其后的《风险社会及其超越》深入到社会学领域,从文化、科学、风险媒介等领域仔细分析阐释了他的“风险社会”理论,并为相关领域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理论窗口(19)。同时,也把科学传播、健康传播与环境新闻学联系起来。因此很快就诞生了风险传播(Risk Communication)、环境风险传播(Environmental Risk Communication)、传播环境风险(Communicating Environmental Risk)等新的环境新闻学领域。

起初,贝克简要论及了风险传播,他认为:“大众传媒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公众舞台,‘理性’在媒体、并且通过媒体传递出来,而这种‘理性’评估与认定的背后是各种利益集团(之诉求),而风险也是这样被制造出来。”(20)贝克对于风险传播的最初论述,为以后学者把它引入环境新闻学铺平道路。英国学者麦克尔·R·林德尔(Michael R. Lindell)则直接把风险传播归为构建环境新闻学的理论,他说:“我们认为,风险传播是以避免环境风险为明确目的而分享环境问题信息的传播”。(21)

美国学者安斯奥尼(Anthony)把贝克的理论延伸为“环境风险传播”,他认为:“工业界可能花上成千上万的美元来构建环境风险传播体系,以使公众相信他们现有的运作是安全的。然而,如果管理者没能够认识到这种有效的传播从它的设备、出发点就是错误的,这些钱也就白花了”。(22)这种注重目的性的研究回归到社会整体的发展上。

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的学者斯图亚特·阿兰(Stuart Allan)与威尔士大学社会理论教授芭芭拉·亚当(Barbara Adam)等,则把环境风险理论用来全面地研究报纸、电视等各类媒体,并以人为出发点,把人类的健康传播(如癌症的起因、女性的健康与性暴力等)、环境健康传播、政策与环境风险、全球化环境风险等都纳入到环境新闻学的研究范围。()23这种把风险理论运用于各种媒体,并通过媒体的环境报道来实现社会、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问题上,极大丰富了环境新闻学的内容。

总体来说,由于风险社会理论,旁及健康传播与科学传播,使环境新闻学研究摆脱了美国早期研究中见木不见林的实用主义与技术教育的窠臼。斯图亚特·阿兰说得更清楚,“风险社会的关键在于……现代社会带来了新的风险……即风险结果不能被掌控。我们不要再谈彗星撞地球,抑或这种几率有多大,而是人类的现代整体化步伐……它导致着极大的不稳定性,因为没有人能够估计这些变化的严重后果。”(24)正是风险理论把环境新闻与人、社会总体现代化进程联系起来的目标考察,才为我们研究环境新闻学打开一扇门。

什么是环境新闻学

环境新闻学承载着一系列可能的含义,有些时候也可能同时全部包含,似乎漂移不定。难怪佛洛姆给环境新闻学下了“写作”的定义以后,困惑地说:“这绝不仅仅是一种报道或写作方式,而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看世界、看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章节的最后,他还念念不忘地告诫读者:“环境新闻学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抑或报道与写作,而是一种生存方式”。(25)佛洛姆的这些话又把环境新闻学的研究还原到人这个主体性上。

社会科学以研究社会现象与问题之规律作为主体,这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以理性主义的启蒙思想反抗宗教之蒙昧主义的社会科学之最早特征,这种理性的规律研究一直延续到今日的社会科学各领域;从古罗马的“七艺”到先秦之“六艺”,人文社会学科就以人的理想范型为教育目标(即佛洛姆所说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新闻学与环境学的成熟又相别于传播学的凌乱不堪,环境新闻学理论之先天条件比传播一类的学科要成熟得多。

从北亚利桑那大学传播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观到阿兰的“人类的现代整体化步伐”,都把环境新闻学转移到以人为主体、以媒介为手段、以环境为对象、以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议题上来。对于“环境新闻”内涵的争论很难达到一致,再争论下去也不会有满意结果。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全世界都在为构建“和谐社会”(harmonized society)而努力,环境新闻学始终也直接为了这样一个目标。根据“和谐社会”共识,绕开“环境新闻”之争,我们就可以在“和谐社会”里的人、社会和环境这个三元并立的世界中重新定义环境新闻学。

业界虽然对“环境新闻”有不同解释,但是通过大众媒介是共识;教育界虽然把环境新闻学定义为“写作”,却突出了以环境新闻报道为主要形式这一实际;学界的“风险传播”理论虽然杂乱无章,却都表现出消除环境报道风险,实现人、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这样一个人文目标。在人、社会与环境的传统三者关系中,就不需要纠缠环境的定义、风险传播与环境新闻学的关系。环境新闻学就是探求媒介通过环境报道来实现环境、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之规律的科学。

①Ronald, Reader of the purple sage: Essays on western writers and environmental Lierature.「M」Reno: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ed.2003. P.170.

②Ronald, Reader of the purple sage: Essays on western writers and environmental Lierature. 「M」Reno: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ed.2003. P.171.

③Berger, “Enviromental journalism meets tne 21st century”. Intermadia, 「J」2002, P8-11.

④Sachsman, The symbolic earth, 「M」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ed.1996, P.241-256.

⑤Carson,Rachel. Silent Spring.「M」.25th ed. 1987. Boston: Houghton Miffln, 1987, P.Ⅲ.

⑥Bowman, “American daily newspaper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 Edition「J」, 1978-10-1. P2-11.

⑦Whelan, Environmental coverage around the world: 1970-1990.「M」.MD: International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1991 P.5.

⑧Hanson, “The media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Media, Culture and Sociaty「J」,13(4). P443.

⑨Hertsgaad, “Covering the world: Ignoring the earth”. Rolling Stone「J」, 1989, P.47.

⑩Rubin, Mass media and the environment: water resouces, land ,and atomic energy in California.「M」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73, P.42.

(11)Willis and Okunade, Reporting on risk: The practice and ethics of health and safety communication.Connecticut: Praeger「M」.1997. P.84.

(12)Hendin, “Environmental reporting…the shrill voices sometimes get more credence than they deserve”, The Quill「J」 1970-8, P.15-17.

(13)Kristen Tuinstra, “All teached out”, Environmental Journalism「J」,2002 winter, P.2.

(14)www.ej.msu.edu「EB」.

(15)Michael?Frome,Green?Ink:An?Inroduction?to?environmental?Journalism,preface,「M」University?of?Utah?Press,1998, P.Ⅸ.

(16)Ronald, Reader of the purple sage: Essays on western writers and environmental Lierature. 「M」Reno: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ed.2003. P.169.

(17)Robert Dardenne and Mark Jerome Waters, Examing the Handbooks on Environmental Journalism「M」. Florida:Lisa Rademakers. 2004. P.15-16.

(18)Beck, Risikogesellschaft: Auf dem weg in eine andere Moderne「M」.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1986.

(19)Beck, The Risk Society and Beyond「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2000.

(20)Beck, The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2(a). P112.

(21)Michael R.Lindell, Communicating environmental risk in multiethnic communitie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4, P.25.

(22)Anthony J sadar and Mar D Shall, Environmental risk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for industry「M」, Washington D.C.: LEWIS Publishers,2000, P.1.

(23)Stuart Allan, Cynthia Carter, Barbara Adam,Environmental Risks and the Media「M」,London: Routlege,2000.

(24)Stuart Allan, Cynthia Carter, Barbara Adam,Environmental Risks and the Media「M」,London: Routlege,2000, P.115.

(25)Michael?Frome,Green?Ink:An?Inroduction?to?environmental?Journalism,preface,「M」University?of?Utah?Press,1998, P.21-23.

(责任编辑 焦德武)

作者:王积龙 蒋晓丽

第四篇:移动传播时代的新闻学

摘要:移动终端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全方位的变化,需要新闻学从基本概念到新闻传播、事业产业理论,都作出相应的更新。重新认识新闻现象和活动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一般、普遍规律与具体、特殊规律,新闻媒介、事业和产业规律,包括移动新闻传播的特殊规律,乃至构建移动新闻传播学。

关键词:移动新闻传播学 新闻规律

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不仅是人的延伸,而且是媒体的延伸,不仅容纳了其它各种媒体,还把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融合在一起,不仅带给新闻传播的传者、内容、媒介、受传者等各个环节很大变化,也给方式方法、事业产业、经营管理等活动方面带来相应变化。

对此,需要新闻学作出新的理论发展,包括更新新闻定义、新闻传者和受众理论、新闻内容和媒介理论,更新新闻传播要求和方式理论、事业和产业理论、经营和管理理论,需要将移动新闻传播作为一种专门的学问进行研究。

该学问当基于新闻学的基础理论,就总结、研究移动新闻传播的特殊问题,对前者用新的实践加以丰富和发展,对后者又用基礎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

认识规律是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新闻理论的核心问题。新闻规律包含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一般、普遍规律和具体、特殊规律,衍生反映在一系列要求和方式方法中。移动新闻传播也有其特殊规律,也需专门研究。

一、新闻有新学,需要新其学

(一)新闻可无学,也可有学

“学”可指学问、学说、学科、学术。许多人说新闻无学。如果新闻只是有闻必录,那么只要会记录即可。然而录什么、怎么录,录给谁、怎么给,谁来录、谁来给,不给录、录错了怎么办,等等,都是大有学问的。如果新闻只是宣传,那么新闻学就只能是宣传学的一部分,或者是无学有术——有新闻活动的方法。然而新闻并不等于宣传,新闻有自己的内涵、特点、要求、方法、规律等等,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形成了自己的学科。

新闻学就是关于新闻的学问,或者是关于新闻现象和活动、包括新闻规律和新闻事业的学科。新闻活动不仅包括记者编辑等新闻传者的采写、编辑、传输等活动,也包括新闻受者的获取、接受、评论等活动,以及新闻传播机构、事业和产业的活动——新闻事业即有较大规模的经常性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产业是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

(二)新闻有新学

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学围绕狭义上的新闻——报道而展开,包括报道的内容来源和要求,即时报道、跟踪报道、综合报道、连续报道等种类,5w1H要素,客观报道、主观报道、深度报道、体验式报道等方式,采、写、编、评、摄等方法和体裁,报道的媒介和机构、事业和管理,报道者的思想和作风、道德和修养等等。

在理论上,传统新闻学把新闻定义为有新闻价值的报道。反映令人关注的新鲜事实,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新闻媒介要客观、中立、独立;新闻传播学理论认为,新闻是一种传播内容,要满足受传者的需求,新闻媒介要注重传播效果,发挥正功能、防范负功能;新闻社会学理论认为,新闻是一种信息,要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新闻媒介要发挥监督作用,新闻传播与媒介责任、社会调控密不可分。

新媒体、移动传播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和信息源、传者、内容、媒介、受传者、效果生成、意见反馈等各个环节,改变了新闻传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与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新闻传播事业和产业、经营和管理,续写了新闻史。新闻学需要作出新的理论发展,包括更新新闻定义、新闻传者和受众理论、新闻传播内容和媒介理论,重新认识新闻传播方式和过程、事业和产业、经营和管理。

(三)需要新其学

现在的新闻学研究要基于广义概念上的新闻,笔者将其定义为真实、新鲜、传播对象需要的信息。以此为新的逻辑起点,可以但不限于从以下几方面更新新闻学:

1.新闻传播主体 传者和受传者是新闻传播的主体。过去认为新闻传者有一个组织机构,现在许多个人也通过新媒体、尤其是移动终端,面向大众传播新闻和时事评论。我们一方面可充分利用传者多元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要改进传媒管理和提高个人的传媒素养。

受传者越来越多地通过移动终端收发新闻和评论,还可随时与传者沟通。他们的选择余地和选择主动权更大了,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对传者的影响也更大了。这既可以使新闻传播更有针对性,又对宣传需要和职业传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2.新闻传播内容和媒介 就内容而言,首先要更新新闻定义。我国现在通行的新闻定义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在报纸时代作为狭义上新闻的操作性定义,大体上是对的。然而后来,广播电视大量传播正在发生的事,现在移动传播更是经常传播来自现场的实况,大数据、云计算还带来许多预测性新闻,于是新闻就包含许多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了。移动传播中的许多新闻性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都不是媒体报道。因而把新闻定义为“真实、新鲜、传播对象需要的信息”应更恰当。

移动传播使新闻传播内容更加新鲜和广泛,全面和多元,更多地容纳公共新闻和公民新闻,反映民情民意和进行舆论监督,同时也更加真假相掺、鱼龙混杂。需要形成海量信息中优胜劣汰机制,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移动传播带来了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的媒介形态,改变了媒体格局;带来了传统媒体的内容调整、求新求变;带来了媒体融合,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及其媒介的融合。新闻媒介的功能、作用及其产生方式也有了许多新变化,如有了社交功能、长尾效应,沉浸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中的体验感受等等。

3.新闻传播方式和过程 大众媒介时代的传播方式基本是单向的、单媒体的、点对面的,我传你受、容易控制的。新媒体、移动终端给这种传播方式带来很大变化。除了使传播随时随地,并从而实时化、高频化,至少还有如下变化:

(1)由单媒体变为多媒体、乃至融合媒体;由单向变为双向、多向互动,许多传播还成了反馈之反馈。

(2)由大众化、一定程度分众化的点对面传播,变为无限分众、点对点、乃至社会化媒体的多点对多点传播,可以由传者整体性推送变为个性化推送或受传者自行搜取。这又使传播内容个性化、碎片化。

(3)由少数人控制变为无限多元,呈现出“去中心化”、全民化、草根化。

(4)多级化、分享化、评论化。由不断转载转发形成多级传播,病毒式扩散。多级传播的动机往往是分享。许多人还随时进行评论,与他人相互影响。

(5)群体化、社交化——在社交媒体的朋友圈、交流群中传播,为社交而传播,因利于社交而使传播更广。

4.新闻传播事业和产业、经营和管理 新媒体、移动传播改变了新闻事业的传者、媒介、受传者、乃至新闻教育和研究,改变了新闻传媒与公众、与社会的关系,也改变了新闻传播产业的产品、机构、市场、行为以及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不仅带来媒体融合,新闻业与娱乐、电信、电子等行业的融合,甚至还带来与商业、旅游、金融等行业的融合。

新闻业的经营和管理也要相应改变,例如要由内容为王、渠道为王发展到内容、技术、平台、运营并重,要根据新的管理目标和原则、现状和问题,进行新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法规制定,重构传媒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给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媒体融合创造条件。还要正确处理新媒体传播权利和责任问题,新媒体中的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问题,新的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问题。

5.新闻规律 要而言之,新媒体、移动传播时代的新闻学,当围绕广义上的新闻——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而展开,除了与报道有关的问题,还包括信息的挖掘、生成——用户生成、专业生成或机器生成,信息的形态、载体——媒介、平台,信息的整合、扩散——推送、转发,信息的产销、利用、管控,有关的行业、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形成、发展用户和人工智能参与的新闻生产理论,网络平台聚合的公共空间理论,利用算法的新闻选择、加工、推送理论,包含社会化媒体转发、用户分享和评论的新闻扩散理论,新闻与社会新关系的新闻生态理论,新闻传播事业和产业新变化理论,新闻规律的新理论等等,乃至将移动新闻传播作为一种专门的学问进行研究。

二、重新认识新闻规律

新闻学是有很强人文学科色彩的社会科学,而认识规律是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新闻规律可分为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一般、普遍规律与具体、特殊规律,新闻媒介、事业和产业规律。移动传播对新闻规律又有新的影响,并形成移动新闻传播的特殊规律。

(一)新闻的内部和外部规律

新闻内部规律就是新闻传播活动自身内部关系的规律,包括新闻与新闻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各个环节相互之间的关系。新闻外部规律就是新闻现象、活动及其各个环节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律,包括与社会大系统和政治、经济、技术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在新媒体、移动传播、人工智能时代,新闻规律又有新的变化和发展,包括非新闻职业性机构和个人传者、乃至机器人传者,对新闻生成和传播的影响,对新闻媒介、事业和产业的影响,都会带来对新闻规律的影响。例如用户生成内容(UGC)、算法生成和发送内容,都会影响新闻生产和传播的规律。

(二)新闻的一般、普遍规律与具体、特殊规律

较为一般、普遍、基础性事物的规律,相对于其上各层次的事物而言,就是后者的一般、普遍性规律,如人类的新闻现象和活动、各国新闻现象和活动、不同媒体的新闻现象和活动等等各层次。反过来,较为具体事物的规律相对于更基础的事物而言,就是较为具体、特殊的规律,可直接帮助解决较为具体的问题,也有助于认识更基础的事物。

不同层次、媒介的新闻活动有不同的规律,成为不同的研究对象,形成不同的学科。包括全人类的新闻活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活动,不同媒体的、不同环节和方法的新闻活动,形成普遍意义上的新闻学,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新闻学,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移动传播等不同媒体和传播形态的新闻学,以及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新闻摄影与摄像、人工智能传播等不同环节和方法的学问或学科。

如果把人类新闻现象与活动规律视为一般、普遍性的新闻规律,那么某地方、某国家、某时期、某类媒体的新闻现象和活动规律就可视为具体、特殊规律。如果把某个环节的规律,例如新闻采访、新闻媒介规律,视为该环节的一般、普遍规律,那么该环节在某地方、某国家、某时期、某类媒体的规律,就是其具体、特殊规律。

(三)移动新闻传播的特殊规律

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也是移动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移动传播独有的特点、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又形成其规律的特殊性。

从内部关系来看,移动新闻内容及其与新闻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移动新闻传播各个环节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有其独特性,形成其独特的内部规律。

移动传播中有大量由新闻衍生出来的“新闻”,大量的自媒体和非职业新闻传者(包括用户自己)生成和转发、评论的新闻,其新闻信息源、传者、内容、媒介、受传者、效果形成、信息反馈等,都空前广泛,快捷、互动,很多事通过转发分享,甚至“得分享者得天下”。

从外部关系来看,移动新闻现象、活动及其各个环节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包括与社会大系统和政治、经济、技术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其独特性,形成其独特的外部规律。

移动传播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并使新闻传播与这些新方式相融合,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随时随地接受和发送、转发、评论,与社会产生快速、频繁的互动。

社会动员、政治运行的方式也相应改变。例如许多人被“无组织、无纪律”地动员起来,并使政治对话缺乏固定明确的对手,政治人物也可跳过中间环节,直接面对公众发布新闻性信息和时事点评。

新闻传播业不仅自己内部融合,还与电信、商业、金融、娱乐、旅游等许多其它行业相融合;新闻传播活动与经济、消费、社交等活动也融合在了一起。这些都在影响着新闻传播要素和活动,影响着新闻传播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移动传播日益随时随地、随心随意,日益智能化,使上述状况成为了一种趋势,其影响越来越大,对新闻规律的影响也是如此。

三、构建移动新闻传播学

移动传播融合了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播及其媒介,融合了媒体、电信、娱乐、商业、乃至金融等行业,改变了传播的主体、客体和载体,传播的方式、方法和效果,改变了传媒格局、行业格局、乃至社会格局。它也已成为新闻传播的最主要方式,一些大型新闻机构纷纷推出移动优先战略。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随著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因此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设好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管好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移动新闻传播既有新闻传播的基本特点,又在传者、内容、媒介、受传者等各个环节,方式方法、事业产业、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带来新闻传播的新现象、新活动、新问题,包括新的媒体格局、行业格局和竞争关系。5G应用、人工智能又让移动新闻传播如虎添翼。

对此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乃至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移动新闻传播学”,即关于这种传播的现象和活动的学问,可与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新闻学等并列,其研究成果既为新闻实践所需,又可丰富和发展新闻理论。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移动传播背景下的新闻理论更新与实践对策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6AXW001,结项证书号20211264-2021.04.28

谢金文:复旦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特聘新闻与传播学科评估专家。主要研究新闻传播和媒介,著作有《新闻传播新探》《新闻学三维新论》《新闻媒介与社会》《新闻学导论》《中外新闻传播史纲要》《中国传媒产业概论》《新闻与传播通论》《新闻·传媒·传媒素养》等。

作者:谢金文

第五篇:新媒体带来新闻传播新特点:更新新闻学

摘 要:新媒体使新闻传播更加新鲜和广泛、客观和全面、反映民情民意和增强舆论监督,也使虚假信息,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侵犯隐私权、名誉权、著作权等侵权信息的传播也大量增多。新媒体中低俗化、娱乐化内容过多,对此又难以通过简单的禁堵来解决。新媒体还给新闻传播的传者和受者、方式和媒介也带来许多新变化。这些都在更新着新闻学,包括新闻的定义,对新闻传者和受众的认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过程问题,新闻传播事业和传媒产业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新闻学

新媒体具有无限容量、无限时空和多媒体、多重方便的性能特点,综合与扩散、虚拟与多元、自由与自主、方便与互动的传播特点,以及传播微内容、产生“长尾效应”、开展网络调查和网络监督等新功能。 这些都给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带来相应变化,呈现新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发展、影响和开发利用、防范应对,正在大大改变着新闻理论与实践。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不足

数字化使新闻传播的内容无限丰富,无限多元,还使质量更加优化,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1.新鲜和广泛

新媒体使传者能更方便和快捷地得到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又能更方便地从新闻现场即时传播,从而使传播内容更新鲜。大数据还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实时性统计结果和预测性新闻。新媒体的内容来源可以从各种机构到各种普通人。有些弱小、边缘媒介的内容,也能通过网络媒体进入其他媒介和全社会的视野。新媒体使多元的信息和观点、真知灼见、创造性思维,都更能得到展现的机会,不同意见在 交流碰撞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和更迅速、广泛、有效的传播。网络媒体上的不同意见交流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上的,不仅让我们看到多元意见交流的好处,还让我们看到即使是不全面、甚至不正确的意见,也并非洪水猛兽,一般很快会被补充和纠正。

这种广泛又可带来许多珍稀的内容,如一些突发性事件的图像,或具有舆论监督价值的内容。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最早的实景纪录及其传播,是地震爆发时一位游客在震中拍摄、上传在自己博客上的录像。这种广泛还是新闻媒介容纳了许多与受众的日常生活关系更密切的实用性内容,以及边缘性的、少数人感兴趣的内容,使新闻泛信息化。微内容在总量上远远超出宏内容的增长速度,“长尾”效应日益显现。

2.客观和全面

传者多元化、人人可参与使新闻传播能反映多来源、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众多反映的总和,就能更接近事物的原貌,接近客观和全面,从每一新闻到整个世界的反映皆如此。以片面报道、虚假新闻欺世蒙人永远会有,但在网络宽带普及的地方难得多。能骗一个人一世,也能骗一世人一时,但要骗一世人一世,在新媒体时代更不容易了。互联网与一世人相通,网民的上网时间加起来近乎无穷,他们如要对某一公开报道的人或事深究,其洞察力是无与伦比的。一些假新闻照片就是这样被揭露出来的。

3.反映民情民意

不仅通过受众直接发出的传播,受众的主动化还使传媒机构倾向于尽可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而不是仅仅考虑传者的需要,于是传媒内容也会更倾向于反映民情民意。许多新闻机构还越来越多地把来自受众的信息纳入其传播内容,如转载受众帖子,讨论受众提出的话题,阅读、点评受众的短信。

从1990年代起,伴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兴起博客、微博等个人媒体,或称自媒体(we media),同时发展起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即非专业新闻传者的普通公民,通过个人传播工具和大众媒体,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闻性信息。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统界限,实现了传播主体的位移,促进了民间话语体系的崛起,并促使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客观化、平民化,许多主流媒体还直接把公民新闻插入其中。

现在博客、微博、微信已成为新闻机构的重要信息源。广播电视主持人也经常利用微博微信与受众互动。这使新闻和评论更丰富和生动,也更反映民情和民意。

4.消极方面

新媒体使虚假信息,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侵犯隐私权、名誉权、著作权等侵权信息大量增多。新媒体中低俗化、娱乐化内容过多,也不利于公民素养的提高。对此又难以通过简单的禁堵来解决。一方面禁堵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这种难度还被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大和更新。另一方面,许多内容的界限很难分清,如色情与人体艺术,暴力与反映生活,合理批评与过分谴责,问题探讨与不良宣传,简单禁赌难免失误,甚至违背宪法中有关传播自由的精神。怎样能既防止这些负面影响,又不妨碍有益的传播、不侵犯人们的传播权,已是全人类的新课题。

二、新媒体时代的传者和受者

1.传者

新媒体带来新闻传者多元化、自由化,并有更大能量、更小消耗,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过去的新闻传者一般为职业传者,包括記者编辑和新闻机构,新媒体使许多其他传者,包括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网络服务商、移动通讯运营商,以及普通个人,都可通过网站、手机等,直接面向公众传播新闻和时事评论。这种传者的多元化,既能更充分地发挥新闻传播的社会作用,又能提高人们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权的实现程度。

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还使传播活动的重心日益从职业的机构传者转向个人。互联网1.0的代表性传播模式是由机构提供资讯的门户网站,具有“一对多”单向发散的、封闭的阵地化特征,并有较严格的“把关”规则,如搜狐、新浪、网易等网站的新闻栏目,以及各大官方媒体网站;互联网2.0已可由个人和机构共同提供资讯,具有“一对多”和“多对多”并存、寄借在公共平台上实现互动与开放的特征,如BBS、QQ、MSN等信息交互平台和Google、Baidu等搜索平台,以及以个人日志式的网上表达为主、又能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的博客等;互联网3.0的代表性传播模式是人际传播的门户网站,个人图文、音视频多媒体信息采集、制作和播出平台,个人的自由表达和交流;互联网4.0使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融为一体,许多传播内容可由人际、群体传播的入口迅速传到广大公众,一方面传者和内容更加平民化、草根化,另一方面监管难度也更大。新媒体让每个人都能方便地成为大众传播的接受者和发送者,这确实是一大福音。不过,这并不能让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大众听到。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只有声音大的媒介才能被注意到。因此,仍然需要机构传者有先进的媒介思想、高度的媒介素养。

2.受者

新媒体使新闻传播的受者对媒介和内容有更多的选择,也有更多的无所适从和陷阱。受者的主动性更强了。同时,新媒体使受者可随时成为传者,进行转发、补充、评论等,他们之间也可有许多相互影响,乃至形成舆论。受者的传媒素养也更重要了。从选择来看,受者的媒介选择余地和方便性都大大超过以往,可以更主动地选择。这会削弱某些媒介和内容的影响,又会扩大另一些媒介和内容的影响。此外,受众接触境外媒介也增多,尤其是在官方对媒介的控制较严的地方。媒介的吸引力和方便性比以往更重要,有的商业性综合网站的新闻受众数量,超过了那些在政策、经济、人才、新闻源等方面占绝对优势的事业性新闻网站。内容选择上, 受众感兴趣的、而非传者感兴趣的内容被首选,成为实际的主流内容。一些受众特别关注、而非傳者特别关注的热点被深入挖掘,引起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广为传播。与此同时,人们的惰性和享乐倾向使零碎、肤浅的内容得以大行其道,娱乐性、感官刺激性内容占比重日益增大。于是,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媒介世界”,过去基本上是由媒介机构及其他内容生成者制造的,现在则是由它们和受众共同打造的——每个受传者都会有与别人很不一样的媒介世界。这对有的受者是好事,对有的则未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传媒素养。从参与来看,新媒体给受众参与新闻传播和公共事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可利用新媒体手段,通过传媒机构的新媒体参与,或通过“自媒体”、社交圈等直接参与。参与使受众影响了、或直接成为了传者。在这同时也可增强参与意识和能力,乃至道德感、正义感、责任感。

然而受众自发的传播中会有许多不实、不良、无聊、乃至侵权内容。受众的参与往往又会过火、过激,形成 “网络暴力”之类。从主动性来看,新媒体逆转了传者与受者的主、被动格局。传统媒体的技术特性使传者在信息的生成和流传方面较为主动。内容是传者选定、经传者“把关”、由传者推送。受众的反馈很少,往往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新媒体使受众在信息的形成、发出和收取方面都更加主动。受众可在海量信息中任意选择,多方位、多角度、从多种媒介选择,并能随时与传者互动,影响内容的形成。受众在信息发出方面的主动化更明显。过去面向社会发表信息和观点必须通过传媒机构,许多普通受众也就没有这方面的主动行为了。现在受众可自主地发出,“话语权”大大增强,主动行为越来越多。主动行为培养了主动意识,使受众自身的主动性也增强了。主动化对受众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品格趣味、辨别能力、传播能力和社会责任心。

三、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

1.方式

新媒体使大众传播的方式由单向变为双向,由单媒体变为多媒体,由我传你受变为我供你取,由大众化、一定程度分众化的点对面传播,变为无限分众、点对点、乃至多点对多点,由少数人控制变为无限多元,这些都必然反映在新闻传播中,改变了新闻传播的采集、制作、传输、接收、储存、再传(二级或多级传播)。通过移动终端发送和转发内容的方便性还使新闻传播更多地产生跟踪传播、多级传播。许多受众是看了多级传播后,再搜索查找大众传媒初始一级传播的内容。一些受众还在接收传播的同时进行评论,通过移动终端与他人共享。如边看电视边发微信微博倾吐感言,与他人相互影响。新媒体又使新闻传播市场化和国际化。网络、手机媒体及其传者的数量在理论上可以是无限的,各方竞相争夺眼球,形成很强的买方市场。竞争激烈,新招迭出,把缺乏市场吸引力、竞争力的传播日益挤出人们的选择,而市场竞争力强的传播则可迅速地、大规模的扩大市场,包括超越国境走向世界。这种国际化反过来又迫使各地以市场化的方式迎战。

2.媒介

新媒体带来新闻传播媒介的无限容量、无限时空和媒介融合,带来众多的社会化媒体、包括自媒体,还使媒介格局此消彼长。现在中外新闻机构几乎都已上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也经常在自己的网上发布新闻,还有许多普通公众通过网站或博客、微博微信等发出新闻性信息和时事评论。这些都对传统媒体有很大的功能替代、时间挤占效应。使印刷媒体发行量猛跌,电视机的开机率猛跌,广告收入猛跌——“狼”真的来了。由此又带来传统媒体纷纷变革。首先是调整内容,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避开新媒体的锋芒。如报纸加强深度报道、广播电视加强现场报道。

最新的趋势是社会化媒体的新闻传播发展迅猛。其中有机构的传播,如政府微博、新闻微信公众号,但又有大量内容来自个人用户,包括新闻和时事评论。这些个人大都为草根族,其内容反映了普通百姓的试点。这些内容在产生时没有经过组织机构的把关,具有原生态的直白和粗粝。许多内容来自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填补了新闻机构的空白,对我国尚无记者证的商业性新闻媒体尤为重要。社会化媒体中的许多新闻和时事评论是经过转发或层层再转发的,既会迅速扩散,又会有所走样。“掘井加了一个人”经过层层传话后会变成“掘井掘出了一个人”。社会化媒体的新闻传播更随时随地,多元化、广泛性更强,即时性、跟踪性传播更多。同时,用户的主动权和影响力很强,传者较容易倾向于迎合用户,而不是引导用户。

四、新特点:更新新闻学

新媒体续写了新闻史,革新了新闻采写编评摄等实务,还改变了新闻传播的信息源、传者、内容、媒介、受传者、效果生成和反馈等各个环节,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过程,改变了新闻事业和传媒产业。新闻学也当据以更新,除了要纳入上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特点和历史性发展、实务性方法,还当做出许多重新认识。

1.更新新闻定义

过去几十年里我们采用的新闻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在今天的新闻明天才能见报的报纸时代,在1943年9月《解放日报》总编辑陆定一提出来时,作为狭义上新闻的操作性定义大体上是对的。而现在广播电视大量传播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新媒体更是经常传播来自现场的实况,包括专业人员和公众提供的突发事件实时图文和视频,以及重大事件、活动过程中的实时、连续的传播。大数据、云计算还可带来许多预测性新闻,于是新闻就包含许多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了。把新闻定义为“真实、新鲜、传播对象需要的信息”应更恰当。

2.重新认识新闻传者和受众问题

过去认为面向大众的新闻传者有一个组织机构 ,现在许多个人也通过新媒体面向大众传播新闻。一方面可充分利用传者多元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要改进传媒管理和提高个人的传媒素养。受众越来越多的通过新媒体获取新闻和发出评论,还可随时与传者沟通。他们的选择余地和选择主动权更大了,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对传者的影响也更大了。这既使新闻传播更有效,又对宣传需要和新闻专业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

3.重新认识新闻传播内容和媒介问题

新媒体使新闻传播内容更加新鲜和广泛,全面和多元,更多地容纳公共新闻和公民新闻,反映民情民意和进行舆论监督,同时也更加真假相掺、鱼龙混杂。需要形成海量信息中优胜劣汰、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 的机制。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媒体格局,与传统媒体此消彼长,还带来传统媒体的内容调整、扬长避短,带来媒体融合,以及媒介经营管理的变革。与新媒体结合、乃至占领新媒体阵地,是许多传统媒体机构重要的新战略。2015年上海报业集团所办新媒体的收入已达该集团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4.重新认识新闻传播方式和过程问题

新媒体使新闻传播更加分群化、个性化,多媒体化、双向互动化,由传者推送变为受传者搜取,由少数人控制变为无限多元。通过移动终端发送和转发内容的方便性还使新闻传播更多地产生跟踪传播、多级传播。许多受众看了多级传播后,再搜索查找大众传媒初始一级传播的内容。一些受众还在接收传播的同时进行评论,通过移动终端与他人共享。如边看电视边发微信微博倾吐感言,与他人相互影响。

5.重新认识新闻事业和传媒产业问题

新媒体改变了新闻事业的传者构成、媒介布局、受众地位、组织状态、人才需求,乃至新闻教育和研究的范围、内容与方法;改变了新闻传媒产业的产品、机构、市场、行为以及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不仅带来媒体融合,而且形成大众传播与人际、群體传播的融合,新闻传煤业与电信、电子等产业的融合;改变了新闻传媒与社会、与公众的关系,如给社会的协商民主提供了新的便利,给公众参与传媒、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新的机会。

社会对新闻传媒的管理也要相应改变,如重构传媒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给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媒体融合创造条件。新闻传播法要结合新媒体带来的新情况,如新媒体传播权,新媒体中的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问题,新的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问题。

参考文献:

谢金文.新闻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上海报业集团总经理高韵斐在“2015新媒体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责任编辑:思涵]

作者:谢金文

上一篇:学校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