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培训的探索和思考
【摘要】通过总结我校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的实践经验,探讨临床技能大赛培训的内容、方法及效果。在培训中首先组建了优秀的教学团队,层层选拔优秀的参赛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临床思维和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培训的基础,培养学生快速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锻炼学生们操作规范、协调配合、动作统一的能力,在培训中高强度模拟演练,多次院内院外测试,逐渐提高了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和准确性,加强了学生的应变能力。通过临床技能大赛,建立了规范化、标准化的临床技能训练体系,希望为今后的临床技能培训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 临床医学 技能大赛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教高〔2007〕1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08年大学生竞赛资助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09〕7号文件)的文件精神,2010年4月,由教育部、财政部、卫生部主办,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中心承办的“第一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功举行,共有全国19个高等医学院校参加了此次竞赛,竞赛以“尚医德,兴医术,奉学道,展风采”为主题,旨在培养医学生临床专业技能操作的规范性及运用能力,倡导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及创新意识,提升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人文素养。希望通过竞赛,能够牢固树立临床技能培养在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临床技能训练体系,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此次竞赛向社会发出了一个信号,是一种导向,一种激励,重新强调了基本技能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教育部、卫生部、各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工作者和医学生们的高度评价和认同。大赛已在全国范围连续主办八届,我校也连续参加了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今年我校有幸承办东北赛区竞赛并首次参加全国大赛,通过历年培训和参赛的经历,现将其经验教训进行探讨和总结。
1.技能竞赛成功培训并获得较好成绩得益于
1.1领导及教学管理部门高度重视临床技能教学
大赛的成绩是多年教学的沉淀,是学校多年教学成果的积累。我校非常重视临床技能教学工作,临床医学生近年来开设了临床技能学课程,并每个学生必须参加校内大学生临床技能考核及临床技能大赛选拔,奠定了同学们临床技能操作的基础。学校一贯强调对医学临床学生的“三基三严”教育,管理部门围绕这些医学教育的模式常抓不懈,从而能更好的应对全国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大赛。医院的科教科是执行学校教学精神的直接管理者,全面布局并管理实施,临床技能学课程顺利开展,在每年的期末考试中,均获得了满意的成绩,为参加全国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大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国临床技能大赛采取多站式及赛道制,分为初赛和决赛,有单人操作和多人配合操作,为综合情境模拟,科教科充分掌握了竞赛规程,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各个培训阶段详细的培训计划,把大赛考核的考点内容完全涵盖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定期组织召开师生研讨会,总结培训成绩,分析培训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学习掌握效果,指导下步改进方法。定期组织院内所有科室的综合测试及多次安排去其它院校学习先进经验,听取院外专家的指导意见,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竞赛能力。
1.2精心组建优秀教学团队
临床技能大赛不仅考核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也考核了临床教师的带教水平,比赛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检验,因而组建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至关重要[1]。大赛各科的指导教师都是在医院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师中经过严格选拔的,教师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主干课程教师及眼科、耳鼻喉科、皮肤、护理、影像科、心理等专业的教师,组成一个分工合作的团队。指导教师均为高年资的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组成,是一支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学团队,制定培训计划并负责全程的规范培训,培训学生的同时,也是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技能大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之间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的交流。这些带教教师通过技能培训,成为各学科临床一线培训的骨干力量,形成了一支临床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勇于探索创新的优秀教师队伍[2-3]。为了高效做好大赛前的培训,教师集体备课,制定科学合理的一整套培训方案,培训中将多种教学方法引入到临床技能教学中去。培训分三阶段进行:(1)临床实习阶段:快速掌握主要疾病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增加动手操作机会,加强临床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快速建立临床思维,增强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2)技能操作专项培训阶段:强化模具上的训练,针对考点出竞赛题,以赛促培,同时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3)考前模考冲刺培训阶段:进行多场模拟测试,针对考点出各种竞赛题,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临床场景。在培训中,指导教师针对考点共同出题,反复讨论,力求题干简洁、清晰、严谨、实用。通过总结培训中获得的经验与教训,找出教学的薄弱环节,使临床基本技能达到规范化和標准化。
1.3严格选拔参赛学生
选拔优秀学生参赛是获得较好成绩的关键,我校首先鼓励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自愿报名,经过多所教学医院层层选拔,最后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课程考核成绩共选拔出12名,进入三个阶段的封闭培训,进入临床实习后期,在经过测试选拔,选出8名同学进入第二阶段技能操作专项培训阶段,经过院内多次分阶段的测试赛,确定6名技能操作规范、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临床思维能力的同学统一培训,在分区赛前最终确定4名相互配合默契、有团队协作精神、心理素质较好、综合能力最强的学生参赛,最终在近两年取得了分区赛二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突破。
1.4细化培训过程
(1)快速建立临床思维。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思维和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技能大赛培训的基础。技能竞赛命题灵活,不会明确指明做何项操作,而是给出病例,让参赛选手自己选择做哪些操作,临床思维在竞赛中尤为重要。在临床实习中,让学生参加各种临床实践,如问诊、体检,获得第一手资料,结合辅助检查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了科学的临床思维。让同学收新患者、查体,参与手术,尽快掌握临床技能。同时,通过临床实践,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也得到提高,到后期在模具上的训练,学生也会把模型人当作真实患者,体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4]。
(2)规范培训方案。技能大赛大多数操作项目都是双人配合操作,要做到协调、节省时间、及精准操作,这是教师要培训的重要内容。本着这些,初期带领同学一起反复多次观看既往的比赛录像,从感官上对赛事的比赛规则、程序和选手分工协作、赛场气氛、节奏都有一定的了解,为今后的培训和比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考点制定各项技能操作的脚本,让参赛选手结合实际操作做到操作步骤的统一性,有助于之间的配合协作。如双人分段诊刮時,主操作给患者解释、交待病情时,协助者立即准备器械、对灯、拉屏风保护患者的隐私等等,主操作开始操作,协助者要充分清楚每步的操作内容,知道需要用哪些器械,做好助手工作,做到配合默契,每次训练都在逐步熟练、精准,培训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严格把关,点评指导。
(3)高强度模拟训练。针对考点,模拟各种临床场景设计出大量竞赛模拟试题,以真实竞赛的形式进行培训,严格计时,做到准确判断疾病,清楚技能项目,快速准确的完成操作,指导教师及时总结反馈。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仿真感觉,也配合当前的大赛形式,尽可能的多准备标准化病人,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学习培训效果。各个题干设计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各不相同,学生与标准化病人的交流内容也应各异,既要人性化,又要个性化。建立技能培训微信群,课后微信辅导,写门诊及入院病历,解析各种模考题,英文常见词汇的总结。针对考点,补充妇科病理部分,刮取阴道脱落细胞及宫颈粘液标本,请病理科老师制片并培训辅导,把实践提高到理论的高度认识,既能加深认识、便于牢记,更容易熟悉,从更高的层面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5]。
(4)多次院内院外测试。参考既往全国技能大赛、各分赛区技能大赛和同系统其它医院的真题,进行数次院内测试,采用外科学组内测试及妇儿联合的综合测试,采用急诊、外科、妇产、儿科的综合大抢救的模拟测试,训练参赛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1.5注重心理辅导
培训期间教研室和科室以大局为重,即使在医疗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也能让培训教师脱产去专心做技能大赛的培训工作。指导教师除了专业辅导外,还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经常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解除他们的心理负担,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定期请心理学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紧张情绪,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进行训练和参赛;教务处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参赛选手们住在相对比较肃静的一个宿舍中,做到作息时间一致,便于每天讨论问题,找出不足,加以改进。每天备好三餐、水果、饮料等,以尽量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解决后顾之忧,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比赛的培训中。
2.技能竞赛培训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1基本理论不扎实
技能竞赛内容涉及面广,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急救等多个学科,考点近100项。每个竞赛题不仅是单项技能考核,而且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储备,娴熟的基本技能为根本, 还要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医学人文等方面素质。通过培训和观摩竞赛,体会到我校学生在基本理论知识方面掌握相对不足,尤其前几届比赛中表现尤为突出,有关理论方面答题失分不少。因此学生一定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联系,只有以丰富理论知识作指导,灵活运用,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得心应手。
2.2团队协作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技能大赛中团队协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对竞赛而言团队不仅局限于参赛的四位选手,而且还包含在幕后默默奉献和支持的各级领导、后勤保障人员和指导教师。我们参赛选手在培训过程中比较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不强,以致在很多综合急救大赛环节中互相干扰,手忙脚乱,不仅延误操作时间,而且操作质量不高。因此在培训过程中也要加强团队意识培养,明确团队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选拔选手过程中虽是对手,但共同参与竞赛时是同一战壕的战友,要互相协作和配合、互相提醒和补漏,只有将团队精神始终贯穿于训练和竞赛中,才能取得团队最佳成绩。
2.3无菌观念不严格
严格无菌技术是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熟练掌握这一原则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体会到在临床技能培训和大赛过程中,我校学生不同程度存在无菌观念不强,主要表现在无菌区域或物品和有菌区域或物品混淆不清,有的甚至出现了在操作过程中将丢弃物品拾起再用,严重违反无菌原则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应该要求我们学生要早期深入临床参加实践,在见习或实习中不仅要学习相关临床各种操作,也要体验有关操作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无菌技术;在实际技能训练中指导教师也要严于律己,言传身教,要求学生要将模具当真正病人去看待,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2.4人文关怀流于形式,医患沟通能力不足
医学生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对待病人人文关怀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也至关重要。在培训和大赛中这方面我校学生也表现能力不足,训练和竞赛过程中一味追求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操作,忽视人文关怀和沟通,主要表现为人文关怀流于形式或粗暴生硬,沟通过程中也不注重语言技巧。因此在培训时要始终培养医学生临床工作的良好习惯和对待病人正确态度,沟通时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技巧,这也需要在临床学习时多深入病房主动与病人交流,认真倾听病人主诉,用同情和温柔的语言和情感缓解病人痛苦和紧张情绪,各项操作时要体贴柔和,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始终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5学生参赛积极性不高,选拔范围小
临床技能大赛学生是主体,选拔优秀学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我校每年在学生选拔机制上存在较大的缺陷,主要是因为学生参赛积极性普遍不高,选拔学生范围有限。临床专业班多数学生积极准备研究生考试,发自内心不愿意参加培训和竞赛,而定向班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加之分配在其他地区小班教学,没有经过严格的外科基本技能和无菌技术系统的训练,综合能力和基础较差,虽然经过层层选拔和短期严格系统培训,取得较好成绩也并非易事,最终很难和7年制综合素质强的学生相抗衡。因此学校应该在今后参加大赛学生选拔上认真思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尽可能解除学生后顾之忧,使优秀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赛。这样我校才能在今后大赛中走的更远,获得的成绩会更加理想。
通过临床技能大赛,不仅促进了医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能力,而且锻炼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人文关怀、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规范化、标准化的临床技能训练体系,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戴巧艳.指导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的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1):95-97.
[2]朱晨曦.浅谈参加护理技能大赛应注意的几个护理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4):96-9.
[3]应莲琴,卢爱金,陈丽.临床总带教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6,20(4):927-928.
[4]赵文淑.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参赛指导[J].中国病案,2016,17(4):73-75.
[5]吴玲玲,尹玉竹,邓妮,等.临床技能竞赛对实习学生妇产科学技能学习的促进作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4):579-580.
作者:梅继文 王宇 高峰 穆尚强 孙海光 白金权
【摘要】以亲身参加两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感悟,分析近两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主题、项目设置及范围的变化,探讨医德教育的内涵、实践教学的改革目标,展望“未来医生”培养的发展。
【关键词】临床技能;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为贯彻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推动高等医学院校进一步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工作,近三年,由教育部、卫生部主办,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连续承办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大赛)。我校参赛第二、三届,并连续两届获得华东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现将个人通过两届大赛中指导培训我校学生的体会浅释如下。
1从大赛主题的变化论医德教育的内涵
1.1人文与技术同样重要“展风采、奉学道、精医术”是第一、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主题。而在2012第三届竞赛时改为“奉学道、尚医德、精医术、展风采”。“尚医德”在竞赛主题的增添,非常准确及时,完全符合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新阶段以提高质量为内涵的要求。
医学职业道德(医德),所涉及的是“医务人员职业活动中与伤病员的关系,也涉及医务人员相互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医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价值观表述的医德原则,二是类似于法律条文的具体医德规范。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医德甚至比医生的专业技能更为重要,因为医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医技的缺陷,而医技却不能弥补医德的不足。
我们观察到在全国两届临床技能大赛现场,有的选手不能做到一次操作成功,也没有在操作失误时表示丝毫歉意,评委会严肃的扣分。因为这种做法在临床很可能引起患者不满,甚至引发纠纷。大赛裁判长迟宝荣说:“面对患者,人文关怀与准确熟练的技术操作同样重要”。在竞赛评分标准中,除了选手技术操作的准确规范,评委也非常关注选手的操作手法是否轻柔得当,是否有对患者的体贴、关怀之举。
我校通过两届技能大赛的培训和参赛,体会较深的是医学本质又是“人学”,对医学生始终都必须注意“爱伤”意识培养。医生职业担当“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职责,培养医学生对患者要有同情心、怜悯之心至关重要。因此,在训练和竞赛中,选手虽然面对的是不同的模具,但合格的医生,眼中看到的不应该是一个器官,一个模具而应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1.2医德和职业化是医患沟通的基础职业化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文,其原始意思是对社会公开地承诺。因此,职业化最本质的定义是在某个领域以特殊的技能服务于社会与公众利益的一个承诺。早在1999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中指出,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应该是医学实践行为的核心,而沟通技能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医生要有高超的专业技术,还要有丰富的人际沟通能力,看病和看病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人的认识,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生活体验。所以,医生必须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第二、三节大赛的竞赛试题既测验选手相关医学前沿理论知识的掌握、常用临床技能操作、又测试选手团队合作精神,还特别注意医学人文关怀及临床医患沟通意识。
第三届大赛主题的变化,说明当前医学教育中对医学生人文观念的塑造还任重而道远。“奉学道、尚医德、精医术、展风采”的大赛主题本身就在是倡导医学教育的方向,培养卓越医生应将医德、医术并举贯穿临床实践教学。
2从竞赛项目范围的变化论实践教学的目标
2.1技能操作的延伸靠扎实的医学理论教育部、卫生部主办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从首届到今年第三届,在项目的数量、范围及要求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届仅有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19所全国“重量级”医学院校参赛,共开展了35种临床技能项目比赛;2011年第二届有全国6大赛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的113所高等医学院校(覆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87%)452名选手参赛,其中选拔出的32所优秀院校进入全国总决赛共128名选手,竞赛规定了94个项目范围[1];2012年第三届竞赛仍然设置了全国6个分区赛和全国总决赛,共有113所,占全国设置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近90%,选拔出42所高校的168名选手参加了全国总决赛,竞赛项目范围增加到133项[2]。竞赛考点涵盖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所规定的本科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所应掌握的临床基本技能。两届临床技能操作项目除了项目数量的变化外,内容也有更新,全国第二届高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竟赛范围包括94个项目,其中外科无菌观念、消毒、换药、切开、缝合、拆线;内科系统的体格检查,心肺复苏、测血压,“四大穿刺”,传染病预防隔离;产科四步触诊,胎心监护及妇科常见病急救;小儿的体格生长,婴儿喂养,新生儿黄疸等;眼底检查,耳鼻喉科检查;常见皮损;心电图、X线、临床血生化检查的判读等是华东区竞赛和全国总决赛中都不同程度涉及到的项目,说名医学本科生必须掌握这些最基本的临床技能。然而,比赛的判分标准,并不是单纯看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而是通过每一项目首先测试选手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无菌观念,是否能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没有理论指导的临床就如没有图标在海上行舟,而只读书本不临床就是根本没到海上”。合格的临床医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素养、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必须掌握过硬的临床实践技能。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是塑造合格临床医师的基础和必经途径。
2.2批判思维的建立与综合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反思的倾向和技巧。Critical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3]。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必要的。
我们感觉第三届大赛,在第二届大赛强调选手技能操作过程的规范和有效结果的基础上,更注视对选手综合能力、团队协作、临床思维和批判思维的测试,更加接近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比如,比赛项目既规定选手操作的时间,又增加了复杂病情的难度。一个项目设计两种“病情”,选手必须首先通过物理诊断方法正确判断,病人下一步应当需要做何处理,然后进行操作,并且在A选手操作完成后,由B选手对A选手的操作进一步判定正确与否。
两届全国大赛项目的变化进一步提示我们,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创新意识才能使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有所领悟,理解实践医学的精髓,才能适应新形式下医学教育和卫生改革、发展的需求,将来才能承担起救死扶伤、为人类生命健康服务的使命。
目前,由于高校扩招等各方面的因素,临床医学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受到严重冲击,一方面医学生增加致使生均教育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临床实践因为没有相应的政策法律保护而出现问题。医学生培养因为过多依靠讲课、观摩而无法真正获得与临床各项操作有关的技能,使得临床实践呈现弱化和下降趋势。此外,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医学生尚未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医学生实践活动显然受到制约[4],如何既保障病人利益、又能通过实践让未来医生成长,还需要相关法律的保障。
临床实践技能训练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临床技能模拟教学是目前普遍实践教学被接受的方法,“仿真化”模拟教学作为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临床技能教学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治能力,具备可重复操作、易提高技能等优势。然而,医学生自身必须参加大量的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综合才能,提高操作技能和临床诊治能力,才能逐步成长为具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良好服务的好医生。
3从大赛结果的影响论培养“未来医生的”的发展
临床技能大赛受到国家高规格的重视。5月12日竞赛决赛开幕式,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和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同时到场。2012年5月13日,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落下帷幕,连续三届的总裁判长,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迟宝荣教授感到欣慰:“选手们的技能比较娴熟,这说明技能大赛的一部分目的达到了”;“技能大赛就是要达到三个目标,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提高医学院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各医学院校的临床教育交流”;“参赛学生的表现不能完全反映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的水平。另外,有些院校还缺乏相关设备和师资。”从第一届的19个院校参加,到现在第三届的113所院校参加,单纯从数字来看,就能看出竞赛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医学是精英教育,必须培养合格的医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学教育的宗旨。从医学生到医生只有一字之差,这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责任。”迟宝荣说起医学教育总是充满感情,她认为医学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医术,更重要的是医德。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为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培养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临床技能竟赛,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9项大学生竞赛中,是唯一项医科类重大赛事。我校两届参赛均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我们认为无论输赢都收获一笔珍贵的财富。
3.1通过两届的培训和参赛过程,学校历练了一支过硬的临床教学师资队伍。最重要的是教师队伍进一步转变了临床教学理念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的开拓;尤其是“仿真化”模具教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积淀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积累了教学经验。
3.2强化了学生的临床技能,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选手。学生通过参加临床技能的全面集中训练,不仅得到临床技能操作训练、医学理论延伸,综合判断能力提高,临床应急反应能力增强;而且在医德熏陶、人文关怀、医患沟通、团队协作、批判思维、为人处世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学习、训练、培养。优秀学生是学校的骄傲,更是社会的珍贵财富。
3.3技能大赛的机遇和过程,使学校临床技能教学基地迅速建设和发展。学校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健全了涵盖了内、外、妇产、儿科、诊断学、麻醉学、眼耳鼻喉、皮肤、护理多学科临床技能相关知识的技能训练模具和设备资源,各专业学科汇编了相应训练项目的操作流程、判分标准。这些资源将放到医学生日常教学工作中,用于临床实践教学、专业培训及社会服务,定会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共赢。
本科医学教育只是培养“明天的医生”的起步,本科医学教育是为未来奠定基础。此次大赛对探索医学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强化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重要地位,建立科学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意义重大。对推动医学院校加强医德教育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高素质卓越医生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通知[EB/OL].教高司函(2011)13号.http://www.moe.gov.cn/.
[2]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开展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通知[EB/OL].教高司函(2011)201号.http://www.moe.gov.cn/.
[3]齐殿君.王爽.何旖旎,等.全科医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7).
[4]何庆南.本科医学教育首重能力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0-10-21,1版.
作者:王亚利 贺圣文 秦骁强等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临床技能大赛的开展效果及其在全面提升医学生专业素质中的作用。方法:在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然后采用多站式现场模拟场景临床技能大赛,对大赛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临床实习生在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医患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临床技能大赛也推动了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结论:开展临床技能大赛可有效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可作为全面提高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临床技能大赛;医学生;专业素质
临床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技能的培养是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疗行业法制化建设的逐步完善,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和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组织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臨床技能大赛,旨在推动高等医学院校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1]。本文结合我院连续三届举办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活动的体会,探讨临床技能大赛在全面提升医学生专业素质中的作用。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4年9月—2016年11月和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开展了三届针对临床医学和临床医学专升本专业实习学生的临床技能大赛,参赛队伍逐年递增,每年4个参赛队,参赛人数累计达443人次。培训指导教师均来自我院技能实训中心和实习基地医院的临床医生。
2.比赛方法。临床技能大赛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分赛前培训、初赛以及决赛三个阶段进行。赛前培训阶段参加预赛选拔进入个人赛和团体赛初赛,在初赛基础上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团体赛和个人赛决赛。团体赛比赛项目为:缝合包扎、双人徒手心肺复苏、创伤院前急救。个人赛比赛项目为:心脏体格检查、胸肺体格检查、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经口气管插管术、穿脱手术衣、戴手套和外科换药。(见表1)
3.比赛评分。采用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技术规范进行评分。所有评分中满分100分,其中准备质量10分,操作流程质量80分,终末质量10分,全面考察医学生的仪表、操作方法、操作流程、操作时间控制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等。
二、结果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方法对三届参赛的443名学生和30名指导教师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473份,全部有效收回,回收率为100%。调研内容主要为:大赛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与参与效果,大赛对提高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评价。赛事结束后,采取师生访谈法听取学生和教师对大赛的合理化建议。
1.参赛医学生对临床技能大赛的评价。全部参赛学生认同参加临床技能大赛增加了实际动手锻炼的机会,激发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其临床实践和临床思维能力。通过提前进入临床基地接触患者和在大庭广众之下参加比赛,锻炼了心理素质,提升了医患沟通的能力和人文修养,并加强了团队协作的观念。(见表2)
2.参赛指导教师对临床技能大赛的评价。参赛指导教师均认为临床技能大赛加强了师生沟通,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在对学生进行培训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学积极性,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可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参赛指导教师也认为通过比赛的方式,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见表3)
三、讨论
临床医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临床技能大赛不仅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而且是一种人才培养质量检测的有效手段[2]。近几年来,我国临床技能培训普遍得到重视,通过举办临床技能大赛,不断探索与创新医学实践教学,全面提高了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
1.激发学习积极性,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在临床上,实习生存在采集病史时思路不清、顺序不当,体格检查手法不规范、不系统,对主要症状、体征变化及病情演变,不善于观察、归纳和分析,等等问题。扩招和医疗环境现状导致学生动手机会少,临床思维局限,基本诊疗操作不熟练。临床技能大赛中针对性的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增强了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迅速提高临床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迅速进入临床实习状态[3]。
2.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开展临床技能大赛,把全体参加实习的学生均作为参赛候选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当中,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示个人技能风采、互相学习的开放平台。一方面使学生尽快克服刚入临床时的紧张恐惧感,另一方面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这对学生心理承受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大赛采取以团队参赛的形式,通过比赛不仅检验了每一个参赛成员的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也检验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和配合的默契程度。同学间互教、互帮、互学的学习气氛逐渐加强,而团队精神正是医院对临床医生的重要要求之一。
3.增强医患沟通能力,提升人文素质。高等医学院校中存在医学生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人文素质培养的情况。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也常常将“病”与“人”分离,关心的是病而不是人,技能训练及操作中动作粗暴,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对待患者及家属态度生硬,与患者及家属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医患关系协调能力差,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同情心,缺乏医学人文关怀[4]。
临床实践期是医学生人文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5]。以临床技能大赛为契机,利用临床上的典型病例对学生进行医学素质教育的讲座及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知识应用于实践,引导学生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方面去思考和解决医疗问题。在临床技能中心培训时,要求学生面对模具应视同为真实的患者,操作前和操作中必须给予适当的人文关怀,使学生认识到临床实践不仅是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和应用医学人文知识的过程。只有实现了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才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临床技能大赛不仅考核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也考核了临床教师的带教水平,促进了教学相长。教师通过深入比赛,了解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比赛所获得的经验及教训,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主动提高教学能力,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四、结论
在医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多数医疗单位在招聘时都希望招到有工作实践经验的人才,其核心也就在于人才的实践能力。综上所述,临床技能大赛为培养医学生专业技能,锻炼其实践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平台,集中展现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及人文精神,全面提升了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我院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促进了我院和实习医院之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燕,张津铭,刘春艳,等.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看医学生教育[J].高等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1,1(1):45-48.
[2]唐翠兰,袁强,黄续,等.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全面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探索[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2):8-9,25
[3]刘松,宋淑菊,徐波,等.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对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实习效果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2):1039-1041.
[4]卢书明,路岩,李艳霞,等.以临床技能竞赛为契机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1):166-168.
[5]袁伟,蒋晓君,郭旭尧,等.临床实践期医学生人文素质特点与结构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3):552-555.
作者:赵志敏 白一淼 和伟
实验诊断-血液学
第一讲Hb、RBC
血红蛋白测定 Hemoglobin (Hb)
红细胞计数
Red blood cell count(RBC)
重点:参考值、临床意义,红细胞形态学改变的临床意
义
成人男性 120-160g/L(4.0-5.5)×1012/L 成人女性 110-150g/L(3.5-5.0)×1012/L 新 生 儿 170-200g/L(6.0-7.0)×1012/L
★临床意义
(一)RBC 、 HB增高:
单位容积血液中RBC 、HB高于参考值高限。 成年男性HbRBC
>170g/L>6.0×1012/L
成年女性>160g/L>5.5×1012/L
1.相对性增多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
2.绝对性增多红细胞增多症
⑴ 继发性血中EPO↑ ① EPO代偿性↑(缺氧)
生理性、病理性
② EPO非代偿性↑(肿瘤)
⑵ 原发性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 PV)
RBC (7-10)×1012/L Hb(180-240)g/L
♫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二)RBC、HB减少(贫血)
低于参考值低限。
需注意排除血液稀释因素 1.生理性 婴幼儿、妊娠、老年人
2.病理性
⑴红细胞生成减少⑵红细胞破坏过多⑶红细胞丢失过多
贫血程度分级标准
Hb
轻度贫血成人男性<120g/L女性<110g/L
中度贫血<90g/L 重度贫血<60g/L 极重度贫血<30g/L
贫血分类
1.病因分类:
2.形态学分类:
3.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贫血病因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
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MDS
2.造血调节异常慢性肾功能不全
3. 造血原料不足
DNA合成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
Hb合成障碍缺铁性贫血
4. 其他慢性病性
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
1. 内在缺陷 (自身异常)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血红蛋白异常镰状细胞贫血( HbS)
海洋性贫血
2. 外在因素
机械性溶血性贫血人工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物理/化学因素烧伤、中毒
微生物感染疟疾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三.失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
慢性失血: 形态学异常 1.大小异常 2.形态异常 3.染色反应异常 4.结构异常 1.大小异常:
小红细胞 大红细胞 巨红细胞 大小不均
2.形态异常 球形红细胞
椭圆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
裂细胞(红细胞形态不整、红细胞异形症)
泪滴形细胞 棘细胞 缗钱状改变 3.染色反应的异常:
第二讲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⒉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
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Count,DC) ⒊ 系统性红斑狼疮。
⒋ 化学、物理因素:苯、铅
抗生素、抗甲状腺药、抗癌药、解热镇痛药、电离辐射。
【参考值】
⒌ 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
WBC:
㈢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成人(4~10)×109/L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9
新生儿(15~20)×10/L
6个月~2岁(11~12)×109/L
DC (比值)
嗜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杆
状核(Stab,St)0.01~0.05分叶
核(Segmented,Sg)0.50~0.70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0~0.01淋巴细胞(Lymphocyte,L)0.20~0.40单核细胞(Monocyte,M)0.03~0.08
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WBC×比值
【临床意义】
WBC:
一般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密切相关。
白细胞增多:WBC≥10×109/L 白细胞减少: WBC ≤
4×109/L DC: 绝对值更有意义。
一、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杆状核(Stab,St)0.01~0.05分叶
核(Segmented,Sg)0.50~0.70
中性粒细胞动力学:示意图如下。 ㈠ 中性粒细胞增多
生理性: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新生儿、
月经期、妊娠5个月以上、分娩。
病理性:
⒈ 急性感染或炎症:细菌尤其是化脓性球菌如大叶性肺
炎。
⒉ 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手术创伤、大面
积烧伤,心肌梗死(和心绞痛鉴别)。
⒊ 急性失血:尤其内脏出血者如消化道大量出血、 内脏破裂。(早于红细胞的降低) ⒋ 急性中毒:
外源性——化学物质如安眠药、毒物、
生物毒素(动物性、植物性)。
内源性——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⒌ 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
⒍ 急性溶血。 ⒎ 恶性血液病: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 1~6属于反应性增多,贮存池/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所致。 7属于异常增生性增多,与分裂池增大有关。
㈡ 中性粒细胞减少
♫ 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 ,
♫ 粒细胞缺乏症: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
⒈ 感染性疾病:
病毒:如流感、病毒性肝炎。
细菌:伤寒、严重细菌感染(粟粒性结核,脓毒血症,年
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恶性肿瘤合并严重感
染时)。
杆状核粒细胞增多≥0.06,或出现更幼稚阶段粒细胞称为
核左移。
分度:
轻度左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6。 中度左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 重度左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
胞,常见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或粒细胞白血病。 再生性左移:
伴WBC增高者,
见于
严重感染、急性中毒、
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退行性左移:
WBC不增高者,
见于
伤寒、败血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5叶以上的分叶核粒细胞超过0.03时称为核右移。 见于 巨幼细胞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 感染恢复期(一过性)、
若疾病进展期(提示预后不良)。 ㈣ 中性粒细胞常见形态异常 ⒈ 中毒性改变 细胞大小不均: 中毒性颗粒:胞浆中,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匀、深紫或蓝黑。 空泡形成:胞浆中,大小不
一、1个或数个。 核变性:固缩、溶解、碎裂。中性粒细胞出现上述中毒性改变者,称为中毒性
粒细胞(中毒血象)。见于感染、大面积烧伤、
急性中毒、恶性肿瘤等。
⒉ 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
⒊ 棒状小体(Auer小体):胞浆中,紫红色、长约
1~6μm细杆状。
仅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粒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
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出现(鉴别要点) 。
⒋ 球形包涵体(Dohle体):胞浆中,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直径1~2μm,天蓝或灰蓝。见于严重感染。
二、 Eosinophil,E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⒈ 寄生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 ⒉ 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或食物过敏。 ⒊ 皮肤病:湿疹、银屑病、剥脱性皮炎。 ⒋ 其它:猩红热、某些恶性肿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风湿性疾病。 ⒌ 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㈡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⒈ 伤寒的极期(可观察预后)。(疾病) ⒉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
Basophil,B
㈠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反应、 ⒉脾切除后。
3 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嗜碱
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溶血。 ㈡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意义。
四、 Lymphocyte,L
㈠ 淋巴细胞增多生理性:儿
童期。病理性:
⒈ 感染性疾病:病毒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细菌如
结核、百日咳。
⒉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⒊ 组织移植后的排斥反应:GVHD。 ⒋ 血液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淋巴细胞减少
⒈ 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疾病) ⒉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药
物)
⒊ 放射线。
单核细胞(Monocyte,M) ㈠ 单核细胞增多 生理性:婴儿、儿童。
病理性:
⒈ 某些感染:疟疾、结核、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⒉ 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⒊ 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㈡ 单核细胞减少:无意义。
第三讲
贫血相关实验室检查
一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
参考值
成人 0.005—0.015 (0.5%—1.5%,平均1%)
新生儿 0.02—0.06(2%—6%)
绝对值 (24—84)×109
/L
[意义]
1、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用于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Ret↑: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溶血性贫血:显著增高
急性失血性贫血:中度增高 Ret↓缺血性贫血:轻度增高
: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见于再障
2、疗效判断观察指标 3、病情观察的指标
二、红细胞比积测定(hematocrit,Hct ) 又称红细胞压积(Packed cell volume,PCV) [参考值]微量法温氏法
男性0.467+0.039L/L0.40-0.50L/L 女性0.421+0.054L/L0.37-0.48L/L
[意义] 反映红细胞的增多或减少
↑见于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真红
↓见于各种贫血
三、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
1、平均红细胞容积 (MCV) 82-92fl
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 27-31pg、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L
意义:根据MCV、MCH、MCHC 进行贫血形态学分
类
四、贫血形态学分类
五、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溶血性贫血常用实验室检查
(一)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erythrocyte osmotic
fragility test)
参考值:
开始溶血
0.42%-0.46% Nacl溶液 完全溶血0.28%-0.34% Nacl溶液
意义:
1、脆性增高—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2、脆性减低—海洋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正 常 人:阴性
意 义 :阳性见于PNH
CD55 、 CD59是PNH确诊依据。
(五)抗人球蛋白试验 anti human globulin test
(Coombs试验)
直接试验检查红细胞膜表面不完全抗体 间接试验检查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正常人:直接、间接均 (-)
意义:直接试验(+)
1、温抗体型自免溶贫、新生儿溶血病
2、SLE、类风湿、淋巴瘤等
第四讲: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及
骨 髓 细 胞 学 检 查
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参考值:
男 0~15mm/1h末 女 0~20mm/1h末
临床意义:
ESR非特异性,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生理性:经期、妊娠中晚期老年
♫ 病理性
组织损伤与坏死(鉴别心梗/心绞痛) 急性炎症(如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慢性炎症(如TB活动期) 变态反应炎症(如风湿活动期) 恶性肿瘤(用于良/恶鉴别)
高球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中度贫血 ESR真红新生儿高原
骨 髓 细 胞 学 检 查
适应症
确定诊断:主要为血液病,如白血病,
恶组,MM,AA,巨幼细胞 贫血 ,IDA;其他如类脂质 沉积病,骨髓转移瘤等。
辅助诊断:HA,ITP,MDS,MPD,脾 亢等。
鉴别诊断:FUO,骨关节痛,肝脾淋巴
结肿大等。 禁忌症:
血友病
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穿刺点有感染
骨髓形态学检查内容和方法
低倍镜检查
1、取材涂片质量
2、骨髓增生程度
3、观察巨核细胞
4、注意有无异常细胞
骨髓增生程度判定
五级
增生程度 NC : RBC常见疾病 极度活跃1:1白血病
明显活跃1:10白血病、增生性贫血 活跃1:20正常骨髓或某些贫血 减低1:50慢性再障 极度减低1:200重型再障
油镜观察
1、有核细胞分类计数
2、计算粒红比
3、观察细胞形态
骨髓形态学分析主要观察内容
1、增生程度(5级)
2、粒红比值(正常2~4:1)
3、各系细胞的形态特征及比例
4、有无特殊细胞和寄生虫
5、巨核细胞数目及产板情况
常见血液病 血象、骨髓象特点
贫血
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分为:
增生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MDS 、 失血性贫血 、白血病
增生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DA)
血液学特征: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血象:
1、RBC /N、 Hb;Hb> RBC
2、WBC、DC 、Plat一般正常 3 、 Ret ( <10%)
4 、涂片: 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为
主、中心淡染区扩大、
骨髓象:
1、增生明显活跃
2、红系比值增高,常>30% ,以中、晚
幼红为主
3、粒系、巨核系大致正常
4、铁染色:外铁消失; 幼红细胞内铁减少或消失 巨幼细胞贫血
血液学特征:大细胞贫血
血象:
1、RBC /N、 Hb; RBC > Hb
2、WBC、Plat常减少,
3 、 中性粒细胞过分叶、核右移
4 、 Ret ( <10%)
5、涂片: 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为
主、可见大、巨、超巨红细胞
骨髓象:
1.增生明显活跃
2.红系比值增高,常>30% , 以巨早、中、晚幼红为主;易见大红细
胞、嗜多色、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及Howell-Jolly小体可见幼红细胞核分
裂象;
3.粒系、巨核系比值大致正常
4、可见巨中晚幼粒及巨杆状核粒细胞,
粒细胞过分叶、核右移。
溶血性贫血(HA)
♫由于RBC寿命缩短、破坏加速,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
所致的贫血。
形态学特点:骨髓红系明显代偿性增生
血象:
1、 Ret(严重时可达 0.20~0.50)
RBC , Hb
2、WBC反应性 ,中性粒细胞伴核左移
3、Plat反应性
4、涂片:易见大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可见有核红细胞,Howell-Jolly小体,嗜碱
性点彩等特殊的红细胞形态。
骨髓象:
1、增生明显活跃
2、红系比值显著增高,常>50%,粒红比倒置, 以中、晚幼红为主;其他阶段相应增多,可见
幼红细胞核分裂象;
易见大红细胞、嗜多色、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及
Howell-Jolly小体
3、粒系、巨核大致正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特点: 骨髓造血干细胞减少 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
临床表现:贫血、出血、感染。
分型:
急性再障(AAA)(重再Ⅰ型SAA- Ⅰ)
慢性再障(CAA)
血象: 正常细胞性贫血
1、RBC 、 Hb
2、WBC、N、L相对
3、Plat
4、Ret
SAA的血象诊断标准:
1、网织红细胞<0.01,绝对<15×109/L
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0.5×109/L
3、血小板<20×109/ L
骨髓象:
1.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 2.红、粒、巨三系均 ,
淋巴细胞相对
3.非造血C (浆C、组织嗜碱C、网状C)
4.碱性磷酸酶活性(NAP)
急性白血病
是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并浸润其他组织和
器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形态学特点:某一类血细胞(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及
分化成熟障碍,正常造血系统受抑
分类
按细胞分化程度和自然病程:
急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按白血病细胞类型:
淋巴细胞白血病
非淋巴细胞(髓系)白血病
血象:
1、RBC 、Hb (正细胞正色素性)
2、WBC不定,多数增高,
当 >100109/L时,称为高白细胞综合征
3、Plat
4、涂片:易见白血病性原幼细胞
骨髓象
1、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
2、某一种系列白血病细胞30%,伴形态学异
常。
发现棒状小体(Auer)可排除急淋。
3、红系(除M6外),
4、巨核(M7除外)
常见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
染色急淋急粒急单红白 POX–+ ~ + + +不定 NSE–++ + +同上 (+NaFI)不抑制抑制同上 NAP增加减少正常或增加同上 PAS+ ~ + ++ +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患者体内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PAIgG),使血小板寿命
缩短,破坏过多。 血液学特点:
外周血血小板数目减少, 骨髓巨核增多,成熟障碍。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血象:
1、 Plat:
急性型ITP 常<20109/L;
慢性型ITP常<(30~80)109
/L
2、RBC 、Hb一般正常,严重出血可
3、WBC一般正常
骨髓象:
1、巨核系细胞增多或正常,产板型巨核 急性ITP:巨核系细胞多明显增生,以原
始、幼稚巨核为主 。
慢性ITP:巨核系细胞增多或正常,以颗
粒型巨核为主
2、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3、红系、粒系一般正常。
第五讲:出血、止血、凝血障碍
血栓检查
检查项目
1.血管壁的相关检查 2.血小板相关检查 3.凝血功能相关检查
4.抗凝血功能的相关检查 5.纤溶功能相关检查 * 6.DIC相关检查 *
(一)血小板计数(7.血栓相关检查 BPC/PLT)
参考值:100-300X109
/L
临床意义: ●减少:
生成减少:AA、AL、MDS、MF、巨幼贫;
破坏/消耗增多:ITP、TTP、DIC、SLE、病毒、药物;
分布异常:脾亢、血液稀释;
●增多:
原发性: ET、PV、CML早期;
继发性: 急性溶血、严重感染、恶性肿瘤;
重点:选用原则及意义
一期止血缺陷
项目BTCRTPLT血块退缩 血管病变延长(+)正常正常
血小板病变 延长(+)异常不良
血小板质异常:检测黏附、聚集功能
VWD: 检测vWF:Ag
二期止血缺陷
项目APTTPTTTFIB 内源途径延长正常正常正常 外源途径正常延长正常正常 纤维蛋白缺乏正常正常延长减低 多因子缺乏延长延长延长减低
内源:FⅧ、IX、XI; 外源:FII、V、VII、X;
多因子缺乏:重症肝病、Vit-K缺乏、DIC、抗凝
物质增多、抗凝治疗后。
DIC诊断标准
•1. 有诱发DIC的基础疾病及临床表现 •2. 主要诊断指标同时有下述指标中三项可确诊
纤溶指标
项目原发纤溶继发纤溶FDP(+)(+)D-D(+)(-)3P(+)(-) 纤溶酶原减少减少PAI-1降低降低t-PA增多增多u-PA增多增多
抗凝、溶栓监测指标
普通肝素: APTT(1.5-2.0倍)、 低分子肝素: A-FXa(0.5-0.7IU/ml)
PLT:>50X109
/L; AT:A80-120% FIB:1.2-1.5g/L; PT/INR: (2.0-2.5倍);
意义:<1.5:无效;
>2.5:出血
☆ DIC临床诊断
1.存在诱发DIC的基础疾病;
2.有多发性出血;
3.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休克; 4.广泛性皮肤黏膜栓塞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5.抗凝治疗有效.
DIC的实验室检查
★ 筛选试验
1. PLT:<100×109
/L或进行性减少
注: 肝病时须<50×109
/L 2. PT:比正常对照延长/缩短≥3S 3. FIB: <1.5g/L或进行性下降
注: 肝病时须<1.0g/L
★ 确诊试验
1. 3P阳性或FDP(肝病>60mg/L)或D-D增多
2. TT比正常对照延长3s以上
3. 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显著降低
★诊断条件
1. 有诱发DIC 的基础疾病 2. 有DIC的临床表现 3. 筛选试验3项阳性或
筛选试验2项阳性加确诊试验1项阳性
● PLT减少或进行性下降
● FIB减少
● PT延长或缩短≥3s ● 3P或FDP或D-D阳性 ● 纤溶酶原显著降低 ● AT-Ⅲ显著降低
● Ⅷ:C<50%(肝病时必备)
------致学弟学妹们
各位同学:
你们好!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已经落幕,这次我有幸代表潍坊医学院参加了这次比赛,这篇日志与我在6月5日大会上的发言内容基本一致,希望能给需要的同学们一些帮助,尤其是大三和大四的同学,你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次机会,把握未来!我主要从比赛过程这个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自2010年1月31日接到竞赛通知以来,我们一共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比赛:分别是2月
19、20日的校内选拔赛,4月
15、16日的华东分区赛和5月
14、15日的全国总决赛,另外还有我们自己举行的7次淘汰赛。我主要说一下这三次比较大的比赛:
在大家还沉浸在新年欢乐的鞭炮声中的时候,我校已经于正月十
七、十八两天举行了潍坊医学院实习生临床操作技能大赛,这次比赛给予的准备时间相当短,培训时间不到十天,培训内容相对较多,有40项,主要考察实习以来同学们对临床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同时兼顾考察同学们的灵活变通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赛项目主要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和护理部分。在短时间掌握这么多的内容是不可能的,这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包括在课堂上学到的各种切开、缝合、打结方法,刷手、穿手术衣、带手套,体格检查,心电图和生化诊断,见习、实习过程中可以遇到的四大穿刺、拆线换药、静脉穿刺、导尿术、骨盆测量、产程图等。虽然此次比赛内容难度不高,但对于刚开始接触这些内容的我们还是有些困难。而对于之前接触过或者已经掌握的部分内容,学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对知识的积累,因为我也是受益于这方面。临床技能比赛比的不仅仅是操作,还涉及到很多理论。我从大三开始,就单独准备了一个本子,专用于见习和实习记录,积累了很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和技巧,这些知识在三次的大赛中派上了很大用场。大家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实验课和见习机会,尤其是动手机会,因为有很多东西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见习的同学还请注意:在医院里不要只学临床知识,还应该多学学老师们是怎样与病号交流的,我们比赛是尽最大可能模拟真实情况,有人文关怀分数,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怎样与患者交流也是一门艺术。
选拔赛之后的训练过程中,又掺入了多次淘汰赛。我在两个月的集训中进步挺快,我觉得其一要受益于我的双手,从小受到了父母的培养,自己也练过吉他和葫芦丝,总体上比较灵巧;其二,我感谢几位培训老师及时发现了我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并多次提醒我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在座的各位学弟学妹平时一定要努力,不然后面要多吃很多苦头。对于我来说,比较后悔的是在大三时没有好好学习生化诊断部分,考研复习过程中对诊断学也重视不足,导致了我在初期的培训和选拔赛中表现得比较被动。我对这多次淘汰赛的最大感受是:越往后,我越有信心。也许大家会这样考虑:越往后同学们水平越高,竞争就越激烈,压力也越大。遇到这种问题时,我觉得大家不妨这样想:刚开始培训时有60多人,每淘汰一批,我的对手就少一批,虽然越往后同学们的水平也越高,但我们自己的水平也有了提高,在行动上时刻提醒自己及时弥补自己的短处。我在集训过程中一直用这种方法给自己减压,这使我很有优势:我的操作一直较好,再加上对基础知识的查漏补缺,我最终被选为正式参赛队员。
上海的比赛,共57个竞赛范围,涵盖面较广,包括内、外、妇、儿、护理、麻醉、诊断等相关内容,基本囊括了医学常见的临床操作。比赛形式是站点式,限定每项操作的时间,时间到后停止本项操作,评审专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准备后再进行下一项操作,至于哪位选手操作则由裁判选择。比赛分四轮,一轮初赛,两轮复赛和一轮决赛。尽管我们准备得很充分,实际比赛还是与我们平时的训练有很多不同,也遇了到不少困难。虽然比赛在时间安排上比我们平时练习的规定时间要宽裕些,但操作器材让很多比赛选手犯难。上海采用了很多一次性用品,如镊子、弯盘、消毒碗、导尿包等,这与我们平时练习用到的金属器械相比,手感上差很多,尤其是镊子:塑料镊子很软,夹棉球时非常容易掉,这考验选手的沉着能力,在紧张的情况下手抖的选手在镊子上吃了很多亏。由于我们举办了很多次选拔赛,并多次找来医院各科专家和同学们来围观,甚至还有摄像机对着我们,所以我们的队员练就了很强的心理素质,在比赛中基本克服了手抖的问题。还有,我们在后期的培训中加入了部分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所以在碰到后没有太过不适。我想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在大学五年的生活里,我们会碰到很多锻炼心理素质的机会,当学生干部也好,参加比赛也罢,甚至出去打工,这都可以增加我们的生活阅历,增强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练就一个好的心理素质,这对以后的发展十分重要。我建议低年级的同学在不影响学习和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多参加一些活动,大学是人生中最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你们在这段时间里有很强的可塑性,大家一定要在这宝贵的五年里好好把握自己,全面发展自己,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在上海,器材的差异主要考验选手的临场应变能力,因为医学操作不是修理机器,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消毒、器械的使用都有严格的顺序,一旦违反原则,整个操作将告失败。上海比赛中准备的器材比我们平时训练中用的要少,所以操作过程中要十分小心,比如,一把钳子一旦碰到了污染区,就不能再进无菌区。我们的经验是:在无菌的大原则下,需要将一些操作的顺序加以调整。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平时对知识的掌握一定要注意深度,多问个为什么,知道了根源,才能灵活掌握,这样才能学会变通。你们将来大多数人会进入临床工作,临床实践与课本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需要灵活地运用课本知识,并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上海的比赛比较倾向于单人操作,我在比赛中作为主操做者的项目有男性导尿术、产妇的四步触诊与胎儿胎心监护、切开+缝合+拆线、体表肿物切除术、插胃管、妇科的后穹窿穿刺术,还有一个三人合作项目脊柱损伤的急救转运。这几个项目中,印象比较深的是男性导尿术。首先说明一下,比赛现场给准备的器材很多,但很多与操作无关,只是在迷惑选手,有的材料甚至不在外面,需要选手们自己找,每站都有题卡,要根据题卡进行相应操作和答题。刚一上场感觉有点蒙,站点是用大单盖着的,根本看不到里面是什么,只有比赛开始后才允许拿下大单。导尿所需的最重要的东西----导尿包----当时就藏在的病人的被子里(这个设计也许不是很合理),大赛给准备的一次性导尿包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那种,已经拆开了,里面的东西也被动过,故意给选手们制造难题。我们之前的训练几乎没有用一次性导尿包,所以操作比较慢。这个项目我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我在操作时很注重细节,每一步做的都很到位,无菌原则也把握得比较好,从裁判的表情上可以看出,这个项目我的得分还是很高的。比赛中让我们都很郁闷的一个问题是手套。上海采用的是无粉手套,里面没有滑石粉,而我们平时训练用的是里面有滑石粉润滑的有粉手套。上海的天气比较潮湿,再加上比赛时难免有些紧张,手心出汗,没有滑石粉的润滑,合适号码的手套很难带上,我们在第一轮结束后迅速商讨对策,包括在口袋里装滑石粉,换用大一号的手套等。
比赛是残酷的,每一轮结束后,在演播厅内等待裁判长宣读晋级队伍时,我们四个人总是将手紧握在一起,现场的领导和老师们甚至比我们还要紧张,紧张了三次后,我们和另外五支顺利晋级决赛,由抢答决出最后排名。与去年相比,抢答题比较难,包括病例分析、
X片、心电图等,我们虽然回答得不多,但没有出错,最终以第三名和两个单项冠军的成绩夺得团体一等奖。
全国六大赛区实力最强的华东区共34支队伍参加,是参赛队伍最多的分区,四轮共比了17个项目,我们拿到两个冠军,这个成绩让我们兴奋不已,也为以后的训练鼓足了勇气。同时,我们整个山东省的成绩也给那些说我们山东人是高分低能的人泼了一瓢冷水。5月
14、15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多功能厅内,聚集了来自全国六大赛区114所高等医学院校中选拔出的32所优秀院校,它们大多都是“211工程”、“985工程”院校,派来的是七年、八年制的顶尖高手。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开始了最后的鏖战。回想当初选拔赛时,在视频里看到的多功能厅,主持人,裁判,倒计时大屏幕,熟悉的一幕幕展现在我们面前,一股难以形容的感动涌上心头,这次,我们一定要赛出自己的风采。
北京的比赛与上海大不相同:首先,北京采取赛道制,几个项目摆在赛道上,规定一个总时间,选手在完成本项操作后才能进行下一项操作,一旦进入下一项操作就不能返回上一项操作,相比之下更加强调速度。其次,北京的比赛更具实战性,所出题目更加贴近临床,难度也加大了。很多题目并没有说让你做什么操作,只是给了一个病例,然后让你根据病情进行相关操作。另外,北京的比赛观赏性和趣味性更浓。最后,北京的总决赛共规定了94个范围,在上海华东赛的基础上增加了耳鼻喉、眼科、皮肤性病等内容,这几乎涵盖了医学中的所有临床技能。
第一轮半决赛要求两位选手同时进入赛道,一名选手操作,另一名选手答题,剩下的一名选手在赛道外等候,两名选手都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项操作。我们在之前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第一轮的协调不是很好,但第二轮我们就总结了经验,及时调整了战略。第二天的复赛我们表现得相当精彩,找到了平时训练的节奏,连在场的裁判也问我们是哪个学校的,观摩厅转播了很多我们的操作。顺利进入最后的总决赛后,我们很多人都激动地哭了。在第二天下午的总决赛入场前,有很多不认识的其他院校的老师来给我们加油,说我们为省属院校争脸了。我们很感动,虽然我们没能走到最后,但我们知道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因为这是整个华东区所有参赛院校的最好成绩。
这场比赛,有很多内容值得回忆:第二轮半决赛中遇到的第一站是拆线换药,病人前额和前胸有两处伤口需要处理,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其中前额伤口可以拆线,而前胸是感染伤口,需要清创并做引流处理,我们在这一站上花了不少时间,落后于其他队伍很大一截。我们没有慌,从第二站开始我们就加快了速度,最后追了上来。复赛第一轮我们遇到了一个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号”,出血速度十分惊人,嘴里和口里的鲜血似泉涌一般,需要立刻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这个项目要求选手十分熟练地使用三腔二囊管,裁判不但要看选手的操作是否规范,血止住后,还要计算出血量,以出血少者得分更高。在赛后与其他选手交流时发现,有的三腔二囊管是故意做的漏气的,这给操作增加了难度。复赛第二轮遇到了脓肿切开引流术,题目上描述的是一名糖尿病患者,背上有不适,并描述了具体症状,要求选手对病人进行相关处理,而模拟病人背上有两处肿物。我们首先要根据题目描述诊断出病人背上长的是脓肿,然后再通过触诊来辨别哪个是脓肿。有的同学可能知道,现在临床上做脓肿切开引流时要用到凡士林纱布,而赛场上并没有,我们经过考虑后决定用手套代替,北京比赛陷阱很多,之前的站点用的是无粉手套,而此站提供的是有粉手套,滑石粉接触组织会引起连粘,我们发现了这一点,在放入组织前冲干净了手套。决赛中遇到的小肠侧-侧吻合术,裁判在选手操作完后将肠内注入一定量的水,看看是否漏水。腹腔穿刺术给的是一名昏迷病人,旨在考察选手穿刺前给病人导尿,不然有可能误伤膀胱,这一项我没有注意,到现在我
记忆犹深。总决赛的最后一轮的综合抢救十分有趣,我们没有进入那一轮,在观摩厅里观看了最后的角逐。情景是一名服毒自杀的病人,入院后在抢救过程中发生了心跳呼吸骤停,当选手在紧张地抢救病人时,该病人的一位家属情绪激动,多次干扰抢救过程,选手们需要在不耽误抢救的情况下给家属做工作,这给比赛增加了难度,同时更加贴近实战。分析北京的总决赛,我们学到了更多:
第一,团队协作非常重要。这里再次强调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是要大家明白,我们的生活圈是个团体,整个社会又是很多小团体形成的大团体。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团队精神起到了关键作用。同学们不要简单认为我说的团队仅仅只我们四个人,更多的是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校领导和老师。无论是上海还是北京的比赛,我们的团队一直保持着团结协作的精神,每项操作结束后,其他人都会对操作者说做的相当棒,不给战友施加压力,老师们总是对我们伸大拇指。从训练到比赛,团队精神始终贯穿其中。
第二,对基础知识掌握一定要扎实。医学是一门相当复杂的科学,知识相对零碎,更新也相当快,国际化很强。北京的比赛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题目也相当细致,有很多英语题目,有的要求用英文作答。我们五年制学生跟
七、八年制的比起来差的最多的是英语,所以大家不但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学好英语。我在大学里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学好英语,我考研报的是上海交大,因为英语分数不够失去了复试机会,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因为英语而给自己留遗憾。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要“化零为整”,各科要做到横向、纵向联系,这点在考研复习中十分重要。
第三,临床技能操作要熟练再熟练。大家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学习临床操作时一定不要眼高手低,有的操作也许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其实相当困难。操作不要只做到“会做”这个层面上就行了,还要认真推敲这项操作为什么要这样做,它的适应症是什么,禁忌症是什么,如果合并其它症状时应该怎样做,如果没有这种器械应该怎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问题......等等等等。
第四,越是遇到困难、越要沉着冷静,越要调整自己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在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我们要学会灵活变通。做大事要有个明确的目标,确定了这个目标后,在完成这个目标的前的其它问题都要给它让路,否则很难成功。半决赛第一轮时,所涉及的操作题目较简单,但理论题却又多又难,而操作题目占的分数较多,所以需要选手舍弃部分理论题而完成操作题。人生有时就是这样,要懂得舍弃。
最后,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今后无论你们有没有机会参加这个比赛,都不要轻视对临床技能的锻炼,这是当一名合格的医生的基础,也是你今后发展的垫脚石。希望大家珍惜现在的美好光阴,努力学习。同时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我们的学校充满信心,我们不比那些211工程院校的的学生差哪去,我们的临床技能水平可以与他们抗衡,我们不是那种只会背书的书呆子,我们更厉害的是临床技能水平。学弟学妹们,我们的老师值得尊重,我们的母校值得爱护,有一天当你走出校门时,要为自己是一名潍医学子而自豪。学弟学妹们,我真诚地祝愿你们今后在医学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第四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总决赛(2013年5月18-19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举办)(117所医学院校参赛)
特等奖(3名):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大连医科大学
一等奖(5名):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
★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总决赛(2012年)(北京大学北大人民医院举办)(112所医学院校参赛)
特等奖(3名):中山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南大学
一等奖(5名):蚌埠医学院、四川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
★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总决赛(2011年)(北京大学北大人民医院举办)
特等奖(3名):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
一等奖(5名):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
★第一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总决赛(第一届参赛院校不多)(北京大学北大人民医院举办)
特等奖(0名)
一等奖(1名):南京医科大学
二等奖(2名):吉林大学、四川大学
三等奖(3名):复旦大学、汕头大学、浙江大学
今天,是护理训练的最后一天,以阶段性的小测作为结尾。
这几天一直是晚上将近一点回到宿舍,第二天六点半又爬起来去训练室。累是很累,不过也很充实,效率很高。今天要把四天以来学的这15项技能全部全部考试一遍,所以前一天晚上大家练习得更加努力了,晚归几乎已经成了所有人的常态。
小测八点开始,我先考得输血。输血是侯老师做考官,侯老师很负责任,前一天晚上辅导我们一直到十点多才离开训练室回家,而且她在辅导的时候也是细致入微,教我怎么才能从小细节上让动作更流畅,更优雅。我当时心里就特别想在这次小测的时候在侯老师带教的三个项目上表现得完美一些。但是操作的时候仍是犯了错误:在第一次排气的时候没有倒一下莫菲式壶,所以输液器排气特别慢,然后挂上血袋之后忘记摘手套,到与病人交代完之后才想起来摘掉。到后来做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时候,也是颠倒了顺序,先排好输液器的气,检查好了对光性,才将留置针包装打开,又连接起来。虽然没有违反无菌原则,但毕竟是个小小的瑕疵。侯老师对我的点评里也是肯定中,又带些许的责备。我自己也觉得很失落,不是因为老师的责备,而是感到愧疚,老师寄予期望,尽心力辅导,但是自己还是没有表现得多好,还是有小毛病。我问自己,为什么没有再多练几遍呢,为什么不能更努力一些,对自己要求更高一点呢。然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然不是单纯为了自己的喜爱而去训练了,我希望让为了训练而付出很多的老师们能够为我,以及我们,而感到骄傲。这绝对是种巨大的动力。 然后我考了皮内注射,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皮试”。这个操作是我自我感觉比较不错的项目,抽液的手法以及做皮试的手法都是反复练习过的,过程也比较流畅。但是做完之后,齐老师的评价却不高,指出了我的错误:无意识中跨越无菌区,以及最后皮试的时候没有倒手固定针头。老师说的非常正确,我也反思,因为项目太多,所以各个项目之间的不同手法有时候就在脑子里混淆了,再深一点,其实就是一种思维没有养成,好比说无菌的意识,固定针头与针帽连接的意识,不污染针栓的意识等等。有了这种思维这种原则,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很多错误了。但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项目上栽跟头的感觉肯定不会太好,这就表现在,我在看其他同学操作皮试也犯了不少错误,而老师却没有发现而对其评价很高时,心里会觉得不太公平。不过紧接着我自己都为自己这种想法而感到好笑,小测的根本目的不就是为了寻找不足加以改正的么,现在你的缺点暴露了,你该高兴地改正它才是啊。
在王焕云老师插胃管,吸痰和导尿三个项目上发挥得还比较稳定。经气管插管吸痰我是第一个做的,1分42秒完成,做完之后老师说,嗯,表现很好,一看是昨晚上下了苦工了吧,我微微笑了,涌起一些成就感。程老师以前说过,你们就一个项目一口气做上十遍,你再去看看效果怎么样。我依法试验,五遍以上效果就特别明显,能够快速形成一种思维的route,在操作的时候就很流畅。
姚静老师的吸氧,肌肉注射和洗胃这三个项目,我发挥得也还不错。姚静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做出了点评,并且把其他人容易犯的一些错误也给我们总结归纳了,我们临走时她说,经过第一轮的培训,你们对于操作流程已经很熟练了,相当于掌握了招式,下面的训练里我想大家应该培养一下自己的内功了。我觉得姚老师说得很对,要把临床操作和临床思维结合起来,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灵活应变,同时要临危不乱,心理素质过硬,想来我们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在操作的间隙看别人操作,能觉察出每个人的不同风格和心里状态。大琦今天所有项目都显得很着急很毛躁,所以我明显感觉出了她对这次小测有多重视,所以才想表现得又快又好。小琦实在太可爱了,给男病号导尿的时候插尿管不顺利,一边插自己一边叹气:“唉..纠结..唉…”我们想象着小琦面对着一个导着尿的病号感叹“纠结”,都笑喷了。曦敏还是一如既往的“高铁速度”,什么都是蹭蹭蹭蹭完成,很流畅,但是动作会飘,做不到位,也显得急躁。小利就是仍旧的又稳又大气啦。恩恩,则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总结今天的表现,就是大错误没有,但小状况频出。水囊塞弹出,经鼻吸氧管没有拉松,甚至会出现手套戴反了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和训练项目紧,来不及消化和吸收,只是机械性地记忆了有关系。与这几天太过疲惫有关系。也与考试的这种环境氛围使人头脑出现短暂空白有关系。怎么协调理解、联系、效率与休息之间的关系呢,我还要再想想。
明天要开始理论课啦,以后晚上终于可以按时睡觉了,木哈哈~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
2011年5月14日、15日,由教育部、卫生部主办,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决赛"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多功能厅举行。
来自全国113家高等医学院校的452名选手经过六个赛区的初赛,最终有32支队伍的128名选手闯入决赛。他们在5月14-15日是的两天时间里经过9站半决赛、6站复活赛、10站总决赛(共25站)激烈角逐,最终3支队伍获特等奖、5支队伍获一等奖、8支队伍获二等奖、16支队伍获三等奖
本次比赛完成了包括临床技能、临床思维、人文关怀、法律法规等所有既定赛事。临床技能竞赛全部用实景操作,通过30个考核项目的设置,考察医学生基本临床技能、基本临床操作、外科临床操作技能。同时根据临床急救事迹场景,设置了震荡情况下静脉穿刺、表面出血点止血、双人心肺复苏等实景模拟题。尤其在外科录像挑错、综合抢答题和决赛最后一站模拟心梗后车祸骨折大出血患者的综合抢救,更是考察了选手的临床实践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
附:入选32支队伍有(排名不分先后):河北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山西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吉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泸州医学院、昆明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海南医学院、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潍坊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
楼主说的这个比赛我们学校也在搞,选拔了一批同学留在附属医院集训,当时辅导员也想让我参加,但为了考研,我还是放弃了。我个人觉得能参加这种比赛对临床思维、临床技能提升是有比较大的帮助,而且能去参加这样的比赛也是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当然楼主说的情况也存在,老师往往把精力放在这些同学身上,毕竟关系到学校的荣誉,我觉得既然参加了比赛是就得竭尽全力,老师、同学都得付出很多心血。
我是觉得并不矛盾的,能参加比赛并不是代表就是精英,没去参加比赛我们一样也能在临床实习中提高自己,关键还在于自己。而这样的大赛提供是个机会,一个历练的地方,也是个目标,督促各个医学院校去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临床技能。
其实不光是医学有这样的比赛,英语大赛、机器人大赛、生命科学大赛、甚至挑战杯等等,教育是大众化与精英化相结合!
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总结
------致学弟学妹们
各位同学:
你们好!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已经落幕,这次我有幸代表潍坊医学院参加了这次比赛,这篇日志与我在6月5日大会上的发言内容基本一致,希望能给需要的同学们一些帮助,尤其是大三和大四的同学,你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次机会,把握未来!我主要从比赛过程这个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自2010年1月31日接到竞赛通知以来,我们一共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比赛:分别是2月
19、20日的校内选拔赛,4月
15、16日的华东分区赛和5月
14、15日的全国总决赛,另外还有我们自己举行的7次淘汰赛。我主要说一下这三次比较大的比赛:
在大家还沉浸在新年欢乐的鞭炮声中的时候,我校已经于正月十
七、十八两天举行了潍坊医学院实习生临床操作技能大赛,这次比赛给予的准备时间相当短,培训时间不到十天,培训内容相对较多,有40
项,主要考察实习以来同学们对临床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同时兼顾考察同学们的灵活变通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赛项目主要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和护理部分。在短时间掌握这么多的内容是不可能的,这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包括在课堂上学到的各种切开、缝合、打结方法,刷手、穿手术衣、带手套,体格检查,心电图和生化诊断,见习、实习过程中可以遇到的四大穿刺、拆线换药、静脉穿刺、导尿术、骨盆测量、产程图等。虽然此次比赛内容难度不高,但对于刚开始接触这些内容的我们还是有些困难。而对于之前接触过或者已经掌握的部分内容,学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对知识的积累,因为我也是受益于这方面。临床技能比赛比的不仅仅是操作,还涉及到很多理论。我从大三开始,就单独准备了一个本子,专用于见习和实习记录,积累了很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和技巧,这些知识在三次的大赛中派上了很大用场。大家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实验课和见习机会,尤其是动手机会,因为有很多东西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见习的同学还请注意:在医院里不要只学临床知识,还应该多学学老师们是怎样与病号交流的,我们比赛是尽最大可能模拟真实情况,有人文关怀分数,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怎样与患者交流也是一门艺术。
选拔赛之后的训练过程中,又掺入了多次淘汰赛。我在两个月的集训中进步挺快,我觉得其一要受益于我的双手,从小受到了父母的培养,自己也练过吉他和葫芦丝,总体上比较灵巧;其二,我感谢几位培训老师及时发现了我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并多次提醒我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在座的各位学弟学妹平时一定要努力,不然后面要多吃很多苦头。对于我来说,比较后悔的是在大三时没有好好学习生化诊断部分,考研复习过程中对诊断学也重视不足,导致了我在初期的培训和选拔赛中表现得比较被动。我对这多次淘汰赛的最大感受是:越往后,我越有信心。也许大家会这样考虑:越往后同学们水平越高,竞争就越激烈,压力也越大。遇到这种问题时,我觉得大家不妨这样想:刚开始培训时有60多人,每淘汰一批,我的对手就少一批,虽然越往后同学们的水平也越高,但我们自己的水平也有了提高,在行动上时刻提醒自己及时弥补自己的短处。我在集训过程中一直用这种方法给自己减压,这使我很有优势:我的操作一直较好,再加上对基础知识的查漏补缺,我最终被选为正式参赛队员。
上海的比赛,共57个竞赛范围,涵盖面较广,包括内、外、妇、儿、护理、麻醉、诊断等相关内容,基本囊括了医学常见的临床操作。比赛形式是站点式,限定每项操作的时间,时间到后停止本项操作,评审专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准备后再进行下一项操作,至于哪位选手操作则由裁判选择。比赛分四轮,一轮初赛,两轮复赛和一轮决赛。尽管我们准备得很充分,实际比赛还是与我们平时的训练有很多不同,也遇了到不少困难。虽然比赛在时间安排上比我们平时练习的规定时间要宽裕些,但操作器材让很多比赛选手犯难。上海采用了很多一次性用品,如镊子、弯盘、消毒碗、导尿包等,这与我们平时练习用到的金属器械相比,手感上差很多,尤其是镊子:塑料镊子很软,夹棉球时非常容易掉,这考验选手的沉着能力,在紧张的情况下手抖的选手在镊子上吃了很多亏。由于我们举办了很多次选拔赛,并多次找来医院各科专家和同学们来围观,甚至还有摄像机对着我们,所以我们的队员练就了很强的心理素质,在比赛中基本克服了手抖的问题。还有,我们在后期的培训中加入了部分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所以在碰到后没有太过不适。我想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在大学五年的生活里,我们会碰到很多锻炼心理素质的机会,当学生干部也好,参加比赛也罢,甚至出去打工,这都可以增加我们的生活阅历,增强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练就一个好的心理素质,这对以后的发展十分重要。我建议低年级的同学在不影响学习和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多参加一些活动,大学是人生中最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你们在这段时间里有很强的可塑性,大家一定要在这宝贵的五年里好好把握自己,全面发展自己,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在上海,器材的差异主要考验选手的临场应变能力,因为医学操作不是修理机器,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消毒、器械的使用都有严格的顺序,一旦违反原则,整个操作将告失败。上海比赛中准备的器材比我们平时训练中用的要少,所以操作过程中要十分小心,比如,一把钳子一旦碰到了污染区,就不能再进无菌区。我们的经验是:在无菌的大原则下,需要将一些操作的顺序加以调整。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平时对知识的掌握一定要注意深度,多
问个为什么,知道了根源,才能灵活掌握,这样才能学会变通。你们将来大多数人会进入临床工作,临床实践与课本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需要灵活地运用课本知识,并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上海的比赛比较倾向于单人操作,我在比赛中作为主操做者的项目有男性导尿术、产妇的四步触诊与胎儿胎心监护、切开+缝合+拆线、体表肿物切除术、插胃管、妇科的后穹窿穿刺术,还有一个三人合作项目脊柱损伤的急救转运。这几个项目中,印象比较深的是男性导尿术。首先说明一下,比赛现场给准备的器材很多,但很多与操作无关,只是在迷惑选手,有的材料甚至不在外面,需要选手们自己找,每站都有题卡,要根据题卡进行相应操作和答题。刚一上场感觉有点蒙,站点是用大单盖着的,根本看不到里面是什么,只有比赛开始后才允许拿下大单。导尿所需的最重要的东西----导尿包----当时就藏在的病人的被子里(这个设计也许不是很合理),大赛给准备的一次性导尿包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那种,已经拆开了,里面的东西也被动过,故意给选手们制造难题。我们之前的训练几乎没有用一次性导尿包,所以操作比较慢。这个项目我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我在操作时很注重细节,每一步做的都很到位,无菌原则也把握得比较好,从裁判的表情上可以看出,这个项目我的得分还是很高的。比赛中让我们都很郁闷的一个问题是手套。上海采用的是无粉手套,里面没有滑石粉,而我们平时训练用的是里面有滑石粉润滑的有粉手套。上海的天气比较潮湿,再加上比赛时难免有些紧张,手心出汗,没有滑石粉的润滑,合适号码的手套很难带上,我们在第一轮结束后迅速商讨对策,包括在口袋里装滑石粉,换用大一号的手套等。
比赛是残酷的,每一轮结束后,在演播厅内等待裁判长宣读晋级队伍时,我们四个人总是将手紧握在一起,现场的领导和老师们甚至比我们还要紧张,紧张了三次后,我们和另外五支顺利晋级决赛,由抢答决出最后排名。与去年相比,抢答题比较难,包括病例分析、X片、心电图等,我们虽然回答得不多,但没有出错,最终以第三名和两个单项冠军的成绩夺得团体一等奖。
全国六大赛区实力最强的华东区共34支队伍参加,是参赛队伍最多的分区,四轮共比了17个项目,我们拿到两个冠军,这个成绩让我们兴奋不已,也为以后的训练鼓足了勇气。同时,我们整个山东省的成绩也给那些说我们山东人是高分低能的人泼了一瓢冷水。
5月
14、15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多功能厅内,聚集了来自全国六大赛区114所高等医学院校中选拔出的32所优秀院校,它们大多都是“211工程”、“985工程”院校,派来的是七年、八年制的顶尖高手。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开始了最后的鏖战。回想当初选拔赛时,在视频里看到的多功能厅,主持人,裁判,倒计时大屏幕,熟悉的一幕幕展现在我们面前,一股难以形容的感动涌上心头,这次,我们一定要赛出自己的风采。
北京的比赛与上海大不相同:首先,北京采取赛道制,几个项目摆在赛道上,规定一个总时间,选手在完成本项操作后才能进行下一项操作,一旦进入下一项操作就不能返回上一项操作,相比之下更加强调速度。其次,北京的比赛更具实战性,所出题目更加贴近临床,难度也加大了。很多题目并没有说让你做什么操作,只是给了一个病例,然后让你根据病情进行相关操作。另外,北京的比赛观赏性和趣味性更浓。最后,北京的总决赛共规定了94个范围,在上海华东赛的基础上增加了耳鼻喉、眼科、皮肤性病等内容,这几乎涵盖了医学中的所有临床技能。
第一轮半决赛要求两位选手同时进入赛道,一名选手操作,另一名选手答题,剩下的一名选手在赛道外等候,两名选手都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项操作。我们在之前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第一轮的协调不是很好,但第二轮我们就总结了经验,及时调整了战略。第二天的复赛我们表现得相当精彩,找到了平时训练的节奏,连在场的裁判也问我们是哪个学校的,观摩厅转播了很多我们的操作。顺利进入最后的总决赛后,我们很多人都激动地哭了。在第二天下午的总决赛入场前,有很多不认识的其他院校的老师来给我们加油,
说我们为省属院校争脸了。我们很感动,虽然我们没能走到最后,但我们知道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因为这是整个华东区所有参赛院校的最好成绩。
这场比赛,有很多内容值得回忆:第二轮半决赛中遇到的第一站是拆线换药,病人前额和前胸有两处伤口需要处理,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其中前额伤口可以拆线,而前胸是感染伤口,需要清创并做引流处理,我们在这一站上花了不少时间,落后于其他队伍很大一截。我们没有慌,从第二站开始我们就加快了速度,最后追了上来。复赛第一轮我们遇到了一个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号”,出血速度十分惊人,嘴里和口里的鲜血似泉涌一般,需要立刻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这个项目要求选手十分熟练地使用三腔二囊管,裁判不但要看选手的操作是否规范,血止住后,还要计算出血量,以出血少者得分更高。在赛后与其他选手交流时发现,有的三腔二囊管是故意做的漏气的,这给操作增加了难度。复赛第二轮遇到了脓肿切开引流术,题目上描述的是一名糖尿病患者,背上有不适,并描述了具体症状,要求选手对病人进行相关处理,而模拟病人背上有两处肿物。我们首先要根据题目描述诊断出病人背上长的是脓肿,然后再通过触诊来辨别哪个是脓肿。有的同学可能知道,现在临床上做脓肿切开引流时要用到凡士林纱布,而赛场上并没有,我们经过考虑后决定用手套代替,北京比赛陷阱很多,之前的站点用的是无粉手套,而此站提供的是有粉手套,滑石粉接触组织会引起连粘,我们发现了这一点,在放入组织前冲干净了手套。决赛中遇到的小肠侧-侧吻合术,裁判在选手操作完后将肠内注入一定量的水,看看是否漏水。腹腔穿刺术给的是一名昏迷病人,旨在考察选手穿刺前给病人导尿,不然有可能误伤膀胱,这一项我没有注意,到现在我记忆犹深。总决赛的最后一轮的综合抢救十分有趣,我们没有进入那一轮,在观摩厅里观看了最后的角逐。情景是一名服毒自杀的病人,入院后在抢救过程中发生了心跳呼吸骤停,当选手在紧张地抢救病人时,该病人的一位家属情绪激动,多次干扰抢救过程,选手们需要在不耽误抢救的情况下给家属做工作,这给比赛增加了难度,同时更加贴近实战。
分析北京的总决赛,我们学到了更多:
第一,团队协作非常重要。这里再次强调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是要大家明白,我们的生活圈是个团体,整个社会又是很多小团体形成的大团体。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团队精神起到了关键作用。同学们不要简单认为我说的团队仅仅只我们四个人,更多的是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校领导和老师。无论是上海还是北京的比赛,我们的团队一直保持着团结协作的精神,每项操作结束后,其他人都会对操作者说做的相当棒,不给战友施加压力,老师们总是对我们伸大拇指。从训练到比赛,团队精神始终贯穿其中。第二,对基础知识掌握一定要扎实。医学是一门相当复杂的科学,知识相对零碎,更新也相当快,国际化很强。北京的比赛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题目也相当细致,有很多英语题目,有的要求用英文作答。我们五年制学生跟
七、八年制的比起来差的最多的是英语,所以大家不但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学好英语。我在大学里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学好英语,我考研报的是上海交大,因为英语分数不够失去了复试机会,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因为英语而给自己留遗憾。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要“化零为整”,各科要做到横向、纵向联系,这点在考研复习中十分重要。
第三,临床技能操作要熟练再熟练。大家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学习临床操作时一定不要眼高手低,有的操作也许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其实相当困难。操作不要只做到“会做”这个层面上就行了,还要认真推敲这项操作为什么要这样做,它的适应症是什么,禁忌症是什么,如果合并其它症状时应该怎样做,如果没有这种器械应该怎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问题......等等等等。
第四,越是遇到困难、越要沉着冷静,越要调整自己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在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我们要学会灵活变通。做大事要有个明确的目标,确定了这个目标后,在完成这个目标的前的其它问题都要给它让路,否则很难成功。半决赛第一轮时,所涉及的操作题目较简单,但理论题却又
多又难,而操作题目占的分数较多,所以需要选手舍弃部分理论题而完成操作题。人生有时就是这样,要懂得舍弃。
最后,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今后无论你们有没有机会参加这个比赛,都不要轻视对临床技能的锻炼,这是当一名合格的医生的基础,也是你今后发展的垫脚石。希望大家珍惜现在的美好光阴,努力学习。同时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我们的学校充满信心,我们不比那些211工程院校的的学生差哪去,我们的临床技能水平可以与他们抗衡,我们不是那种只会背书的书呆子,我们更厉害的是临床技能水平。学弟学妹们,我们的老师值得尊重,我们的母校值得爱护,有一天当你走出校门时,要为自己是一名潍医学子而自豪。学弟学妹们,我真诚地祝愿你们今后在医学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新华网北京5月14日电(记者李亚红)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14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比赛最大的特点是模拟临床急救现场,甚至要求参赛队员在震荡情况下进行静脉穿刺、表面出血点止血等紧急救治。
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由教育部、卫生部主办,共有113所医学院校参与,覆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的87%,其中32个医学院校的选手通过初赛进入总决赛。
据悉,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不仅考验选手切口消毒、静脉穿刺、心电图判读等基本临床技能,还考验选手开腹、膀胱破口缝合、血管分离切断结扎等外科临床操作技能。竞赛用的模具70%左右都是根据临床实践需要进行设计的,并将人文关怀、爱伤观念等医学生必备素质融入比赛。“您好,请问您妊娠几周了?”选手为孕妇检查时,还会跟道具“病人”沟通。
总决赛开幕式上,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司长张宗久说,医疗改革最大的难题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需要大量优秀的医学人才充实到临床医生队伍中。医学生的培养最关键的就是临床实践技能培训。这次临床技能竞赛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医学院校探索建立科学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为医疗机构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临 床 医 学 院
基 础 知 识基 本 操 作
——第一届基础技能大赛
策
划
书
临床医学院学生会2014年2月18日 (初稿)
第一届“基础知识基本操作”
基础技能大赛策划书(初稿)
活动背景
在我校实施校院二级管理制度的改革背景下,我院为完善学院管理,增强我院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优秀医学人文素质,让同学们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坚实的基础操作技能。现临床学院学生会商议决定,我院将在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组织举办以“基础知识基本操作”为主题的基础技能比赛。初步策划如下:
一、活动主题:
基础知识基本操作
二、活动时间:
2014年4月(我院科技实践月)
三、活动地点:
宁夏医科大学雁湖校区 教学楼学术报告厅
四、活动对象:
临床医学院
12、13级全体学生
五、主办单位:
临床医学院学生会
六、活动要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提高我院学生间的交流,本次活动的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参加比赛,班级参加比赛人数不得少于班级总人数的30%,由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各年级的辅导员进行协调。
此次活动由临床医学院学生会学科部负总责,学生会其他部门辅助。各部部长负责本部干事的调动。
七、活动流程
(一)、医学人文篇(30%)
1、“我眼中的医患关系”主题征文活动(15%)
每个班级以“我心中的医患关系”为主题,报送3篇参赛作品,由青锐电子杂志社负责评比积分,总分按照比例计算三篇文章的总和。
2、“我是医学生”电子作品制作大赛(15%)
每个班以“我是医学生”为主题应用电脑软件进行作品制作。如:powerpoint会声会影电子杂志微视频拍摄等形式。由青锐电子杂志社负责评比积分。
(二)、基础操作篇(35%)
1 、显微镜下的世界(2人)
1.)道具:每组显微镜一台,切片一张,A4白纸一张,画笔(参赛队伍自带)
2.)规则:由两个人合作完成显微镜的操作,并画出镜下看到的切片内容,限时15分钟。作品完成后由主裁判给出基分,两队选手相互点评,最后敲定最终成绩。显微镜操作出现错误扣除2分/次
2、穿针引线(2人)
1.)道具:镊子一把,止血钳一把,吸管数根(带孔),结扎线数米
2.)规则:两人合作,利用镊子和止血钳将结扎线穿入事先已近带有孔的吸管孔中,穿进一个孔两分,限时两分钟
3.)注意事项:
选手拿到吸管后不能对吸管做任何操作,只允许穿针引线操作。在词过
程中选手的手不允许触碰到线,触碰一起扣一分。
3、手术刀下的艺术品(2人)
1.)道具:手术刀两把泡沫塑料
2.)规则:选手先抽取我们事先准备好的题目,如肝、肺、肾、股骨、肱骨等人体机构的形状,可以自带彩笔进行彩绘标记已使作品更加形象。最后我们根据选手作品的质量给出评分。限时20分钟!
(三)、基础知识篇(35%)
基础知识篇以对抗赛的形式进行比赛。分为初选赛和决赛。每组两名选手。 初选赛。分为一年级组和二年级组。分两个赛场进行,轮流作答,所有题目答完,按答对题目总数排名,一年级组取前4名,二年级组取前6名进入决赛 决赛。一年级4组、二年级6组分别以对抗赛的形式进行比赛。分为必答题(轮流答题)自选题(轮流答题)选答题(由对手为其他对选题)最后按积分排名。 基础知识篇试题内容:学科知识篇、医学常识篇、实操理论篇、急救应用篇。
注:题目另附件
八、奖项设置:
(一)、班级集体奖: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
(二)、单项奖:
各项取前三
附件:
一、经费预算
二、应急方案
三、任务分配
学科部负总责以及比赛材料的准备;生活部部负责吸管的处理以及基础篇比赛的记分;学宣部负责宣传展板的制作及赛场的布置;青锐电子杂志社负责人文医学篇的整体打分汇总。
注:关于经费预算和其他事项我部将进行进一步商议。
推荐阅读: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技能06-18
全国大学生策划大赛07-19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09-07
大学生创业杯-“德创杯”大学生创业大赛06-06
大学生校园活动策划大赛06-02
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06-06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要求07-05
大学生心理情景剧大赛09-17
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活动方案09-1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作品范例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