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快递行业法律规制

2023-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我国快递行业法律规制

我国银行业垄断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摘要:2013年开始,国家发改委抽调和组织万人对我国银行业乱收费进行彻查,旨在纠正银行业的价格垄断行为。为了从法律上有效规制银行业垄断行为,需要界定银行业垄断行为,分析其具体表现;论证银行业对反垄断法的适用性;思辨我国银行业垄断规范的理论障碍和法律缺位;充分借鉴美欧先进经验的,同时提出立法建议。

关键词:银行业;反垄断;垄断行为;行政垄断

一、银行业垄断行为及其表现

从历史上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人民银行独家支撑、工农中建四大行共同垄断和多类型银行共存的三个阶段。从现实情况看,银行业主体多元化,且迅速增加,使得银行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似乎打破了行业垄断的存在。难怪在2010年中国银行家论坛上,中国建设银行总行陈佐夫副行长认为我国银行业不存在垄断。但是,在金融消费过程中,让人们真切感受到的银行一些经营行为明显存在垄断,而且已经引起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和反垄断局的“万人检查银行业”。

(一)银行业垄断行为的界定

我国《反垄断法》将垄断行为归纳为四种情形,即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行为,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经营者集中行为,经营者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行为。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银行业垄断行为是指个别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目的,利用经济和其他手段,对银行业市场进行操纵或支配、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该行为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实施垄断行为的商业银行具有特定性,一般是指大型商业银行,因为实施垄断行为的银行具有垄断能力和巨大规模。二是行为标准的确定性,即银行业垄断必须依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四种垄断行为标准。我国商业银行不是行政机关,不具有行政垄断行为的主体资格,因此我国银行业中不存在行政垄断行为。三是具体行为的突出性,商业银行的垄断行为集中表现在价格垄断、达成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二)银行业垄断行为的表现

(1)商业银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据笔者调查和亲身经历,目前在我国,除了地方性小银行,无论是大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都存在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银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该行为具体表现在:一是在面对大小客户的服务上,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对小微客户往往设置服务门槛,如对在银行开立基本账户的小公司,设立存款余额限制,明显存在歧视小微企业的行为。二是变相提高利率行为,如商业银行为了应付上级行存款考核,对公司客户的贷款不让直接使用,只能全额保证金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甚至多开多贴;对个人贷款,不仅上浮贷款利率,而且必须有贷款额50%的存款收益。三是实施强行有偿服务行为,如对于贷款客户强行要求员工办理借记卡、信用卡;在购买房产办理房屋抵押贷款时必须同时办理房贷强制保险等搭售行为;部分商业银行充分利用给客户贷款所处于优势地位,自主设定不合法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如贷款审批费、财务顾问费、融资顾问费等,作为贷款发放的前置条件,如中国银行某分行对个人贷款收取的贷款审批费;有的商业银行为了完成“手续费”“理财费”任务,与贷款客户签订常年顾问型业务服务合同,收取较高标准的费用。其实,这些收费通常是以牺牲贷款质量为代价的,如某银行向高校发放了6亿元的贷款,每年收取顾问费60万元。这些行为的本质就是排斥竞争、强行交易。2008年,建设银行重庆分行遭遇某企业就以拒绝交易、强制收费等理由的反银行业垄断第一案。

(2)银行业垄断协议行为。我国银行业中的垄断协议行为大多是由大型银行经常性地串通起来进行银行业务收费。如2003年上海市8家商业银行,统一将个人住房贷款的提前还贷行为列为违约行为,对提前还贷收取违约金。此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横向限制竞争的行为。2006年,交通银行为又率先对在ATM机上银行卡跨行查询进行收费,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时跟进,国内多家媒体发出质疑,“究竟是国际惯例还是垄断行为”。透视该收费标准的制定,银行卡跨行收费实际上是中国银联与几大银行协议一致的结果,事先并未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消费者意见,是一种典型的价格卡特尔行为。属于此类收费的还有小额账户管理费、借记卡年费等。

银行业的价格垄断和垄断利润已经引起多方关注。2011年8月份,国家发改委调查处理了多家银行违规收取个人账户密码挂失收费问题,对涉及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进行了通报批评,对有问题的收费项目11类34项予以取消。也由此发现了银行业垄断收费问题的严重性,为此国家发改委从系统内抽调1万余人,重拳出击银行业垄断行为。

(3)银行业具有限制竞争效应的并购行为。银行业的集中又称银行兼并、银行收购,指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一家银行为取得另一家银行的控制权,有偿收购其部分或全部股权。就并购主体不同,银行并购还可分为:银行间并购和集中;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并购;银行对工商企业的并购。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的金融机构都曾分别参与了我国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南京商行等的股权收购。在国内,我国规定成立金融租赁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必须有一家银行或金融机构作发起人和主要投资人,无不体现了并购中的竞争限制。

(三)行政垄断是导致银行业垄断的主要诱因

不少学者都对引起银行业垄断的原因进行了多维分析,但笔者认为,其主要诱因是行政垄断。如在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股东中,几乎都是国有控股,就连地方商业银行也是地方政府控股。只要国有垄断的地位不改变,必然导致商业银行市场行为的同质性倾向。由此可见,要促使商业银行间的市场竞争,就必须改变和优化商业银行的股本结构,实现多主体并存的结构状况。

行政垄断式的经济改革路径导致了银行业的国有垄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体制内改革和体制外改革之分。体制外改革主要是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既提高了经济总量,又缓解了就业问题;体制内改革仍然规定了投资主体的行业界限,长期以来,银行、铁路、电力、油气、军工等事关国家安危的行业规定单一国有投资主体。因此,此体制内的非开放性改革,必然导致我国银行业产权结构的垄断性。

政府宏观调控职责的压力导致国有银行垄断。不可否认,我国改革经历了计划管理淡出和市场机制逐步介入的一个过程。未彻底放弃管理职能的国有银行进入了市场,成为具有强烈扩张欲望和风险意识淡薄的市场主体,一方面通过信贷扩张制造了我国剧烈的经济波动,另一方面,有承担了代替行政约束的宏观调控职能。

二、我国规制银行业垄断行为的理论障碍和制度缺位

(一)理论障碍

关于银行业是否适用于反垄断法,多有争论。有不少学者认为,银行业应适用豁免,排除在反垄断法的规制之外。其理由:一是商业银行与其说是经营货币,倒不如说是经营风险,经营的两端,一端是存款人,可谓硬负债,到期必须支付;另一端是软资产,到期未必可以收回,区别于一般企业,一旦经营不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因此,适当豁免对银行业的限制竞争行为,可以避免银行业的过度竞争。二是银行业属特殊企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已经实施政府管制,没有必要再以反垄断法进行规制。对于上述观点,笔者想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次进行分析。

(1)从实然层次分析,反垄断的对象是行为而非行业。我国《反垄断法》第13条、14条都对横向垄断协议和非横向垄断协议作出了禁止性规定;第15条对6种行为作出了豁免规定;第56条是对农业的适用除外规定。这些规定都是从行为角度出发的。银行业虽然事关国家金融安全,但是,如果其行为形成垄断,适用反垄断法并无不妥。有学者借用第7条规定,企图构成银行业不适用反垄断的障碍,事实上,此条强调国有经济地位的同时,体现了保护与监督并存的态度,并非对包括银行业在内的国有经济给予反垄断的豁免。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由上述规定可见,无论行为主体如何,凡是构成垄断行为的,都必须遵照《反垄断法》规定予以处罚。世界上反垄断法的立法趋势也证明,多数国家都已以行业豁免转变为对行为豁免。党的十八大以来,也正在将民营经济引入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银行等限制竞争领域,《反垄断法》的行业豁免明显减少,行为成为主要豁免对策。

(2)从应然层次分析,尽管银行业经营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但银行业经营与垄断的关系并非是对立的,反垄断绝不会威胁国家经济安全。银行业的经营风险,无非来自内部和外部,内部风险表现在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制约不够、操作混乱;外部风险主要是政府干预。政府干预代替了银行自主权,银行贷款流向风险较大的领域,反而是银行摆脱了市场竞争的压力,甚至对不良贷款的处置也产生了惰性。可见,垄断只能使银行经营风险加剧,不仅不利于金融市场稳定,而且影响货币传导途径,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因此,在我国银行业逐步打破垄断,完全依靠竞争机制,是商业银行摆脱危机的必然选择。

(二)制度缺位

我国虽然颁布了《反垄断法》,但并没有对制止银行业垄断作出具体的规定:一是缺少对银行业垄断行为的法律界定。二是反垄断法所规范的内容比较原则,仅是适用于所有企业的一般性规定,虽然对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经营者集中的申报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在审查标准中缺少对相关市场、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等作出进一步的界定。因此,制止银行业垄断行为时缺少法律依据。三是我国反垄断法规定了反垄断豁免制度和在垄断协议和经营者集中方面的除外制度,虽然实践中有人提出商业银行垄断适用豁免制度,但制度本身并没有明确商业银行属于垄断豁免行业。

三、欧美银行业垄断行为规制的借鉴

(一)美国银行业垄断行为的规制

美国反银行业垄断主要是针对银行业中的并购行为。一方面,美国专门制定了针对银行并购的反垄断法律,如银行控股公司法案、银行兼并法案、州际银行业务和分支机构效率法案等。另一方面,明确规定反垄断执行机构和银行监管机构是银行业的反垄断机构。要求银行兼并和收购活动必须征得联邦银行主管当局的批准,银行监管机关负责银行业垄断行为的初步认定,司法部有权提出不同意见。在银行业反垄断审查中,主要考虑的因素:一是界定银行行为对市场竞争的影响;二是通过对目标银行的市场占有率进行分析,考察其对市场竞争效果的影响;三是分析银行市场份额高的原因,既有不利于竞争的,又有利于竞争的,因此,必须考虑两者抵消后的效果;四是银行业行为是否满足公众需要。

(二)欧盟银行业垄断行为的规制

在欧盟,电信、银行、保险等都属于竞争性行业,银行业行为当然受到反垄断法规范。欧盟的银行并购极其少见,加上欧盟希望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有效应对外来金融的冲击,对银行业并购的监管相当宽松。但对联合限制竞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的监管十分严格。其理由在于欧盟竞争法赋予反垄断行政机构双重的权力,既有对垄断行为的调查权,又具有对案件的审理和裁决权,是典型的行政执法的模式,该机构既是具有检察官的职能,又具有法官的身份。2000年,欧盟委员会曾指控德国和荷兰银行联合制定并执行货币兑换服务的收费标准,侵犯了消费者利益,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2011年,欧盟委员会又对高盛等16家银行的公司和主权债务信用违约的反垄断调查。

(三)启示

分析欧美银行业垄断的规制模式,我们得到如下启示:第一,鉴于银行业的特殊性,欧美都设立了银行主管机关或者监管机构,类似我国的银监会;第二,如何明确反垄断执法机构与监管机构的职责和相互关系,美国的做法是反垄断机构和银行监管机构共同监管银行业垄断,欧盟由反垄断执法机构专门负责银行业的竞争监管。综合世界各国对银行业垄断进行规制的机构情况,可以分为反垄断机构独任型、以反垄断机构为主型、反垄断机构和监管机构共同监管型。依据我国实际,可以由反垄断机构和银监会共同负责查处银行业垄断行为。

四、我国银行业垄断行为法律规制的完善

(一)制定银行业反垄断的法律规范

在我国,关于完善银行业反垄断法规,有两种选择:一是制定专门的银行业反垄断法规;二是从不同角度分别制定反银行业垄断的办法,作为《反垄断法》的配套规定。鉴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都设有反垄断局,笔者建议我国银行业反垄断立法上,可以在已有《反垄断法》的基础上,上述三个部门加上银监会从各自部门出发,拟定银行业反垄断规章,作为《反垄断法》的实施细则。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的管理和监督,具体措施上,第一,明确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相结合,实行指导价格的范围:一是人民币基本结算类业务,包括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本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二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改委根据对个人、企事业的影响程度以及市场竞争状况确定的商业银行服务项目。第二,规定各家商业银行在制定服务价格时,既要遵守国家有关价格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又要遵循合理、公开、诚信、质价相符和保本微利的原则,严格禁止利用服务价格进行不正当竞争。第三,指导价格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和调整,主要对具体服务项目的基准价格和浮动幅度作出规定。商务部及其所属的反垄断局主要负责依法审查经营者集中行为,并对我国企业在国外的反垄断应诉工作进行指导。国家工商总局及其所属的反垄断与不正当竞争执法局,主要负责对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进行反垄断执法。在配套政策制定中,上述三个部委应该会同国家银监会共同进行,首先,可以以列举方法对银行业垄断行为进行界定;其次,明确银行业垄断行为的认定标准和程序;再次,银行业垄断行为的处罚办法。

(二)完善银行业垄断行为豁免制度

我国《反垄断法》第28条规定了豁免制度。现实中,一方面垄断协议和经营者集中会限制竞争,另一方面,这一垄断行为带来的利益超过了所带来的危害,此时,可以对此垄断行为予以制度豁免。我国银行业垄断行为的豁免需要对照此标准,也可以参照我国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尽快制定银行业垄断的行为豁免制度。具体规定豁免申请、豁免审查程序和审查原则,对于严重侵害广大储户利益的垄断行为,必须严厉制裁。

(三)强化银行业并购的反垄断审查

银行业并购直接影响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秩序,为此,我国有关法律对银行业并购审查作出了明确规定。从法条规定看,我国银行业并购审查审批机关是国家银监会。为了金融安全,银监会在审查银行业并购尤其外资并购时,建议考虑两个因素:第一,通过配套政策规定,科学认定银行业兼并是否构成垄断行为。在外资银行并购行为审查中,应该借鉴美国反银行垄断额经验,一方面从商业线和地域线来界定产品市场和地理市场,另一方面,从限制效果来分析市场集中程度,并适当考虑社会需求。第二,完善银行业并购的反垄断审查的法律依据。我国现有的《反垄断法》《商业银行法》《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虽然设置经营者集中的判断标准,但仅仅是银监会审查外资银行参股我国商业银行的依据。如果真正发挥反垄断审查的作用,还应该增加国家安全审查条款,并明确安全审查的机关。

(四)完善银行业垄断侵权的救济制度

在此内容中,笔者重点论述反垄断的诉讼和举证制度。首先,在反银行垄断诉讼中,由于诉讼主体众多,即广大银行产品消费者个体参与诉讼几乎不可能,或只能使诉讼权利落空,因此,笔者建议借鉴美国经验,构建集团诉讼制度,通过集团诉讼的扩张力,让广大消费者获得充分的救济。其次,明确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鉴于银行产品消费者在诉讼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承担举证责任,建议:一是改革反银行垄断诉讼的举证责任规则,如设置举证责任倒置规制,即由银行产品消费者证明自身因垄断行为而遭受损失的事实,其他证明责任由银行垄断者来承担,即由银行提出自己没有实施垄断行为的证明。二是在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制度上,银行消费者可以申请反垄断执法机构搜集证据,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予以帮助。因为和银行消费者相比,反垄断执法机构拥有强大的公共权力,负有查处银行业垄断行为的法定职责,并且由它们出具证明银行存在垄断行为的证据也更加具有权威性。三是在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制度上,还应当确认反垄断执法机构针对垄断行为所做出的裁决具有司法上的约束力。在进行私人反银行垄断诉讼时,银行消费者对于反垄断执法机构裁决中所确认的事实,可以免除其对违法事实的证明责任。

作者:李文江

第2篇:美国开放式保护主义及我国银行业安全的法律规制

摘要:美国银行业安全的法律规制经历了近百年的演进,形成了以紧跟金融创新发展步伐的渐进性,维护国家金融主权的保护性,寻求体制内各种法律制度互补的平衡性为特征的开放式保护主义法律规制体系。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在金融开放,实现金融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应以公益性、安全性、程序性等诉求为依据,以法律法规的定向约束为手段,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宗旨,以对国外竞争者设置制度化的市场障碍和金融市场参与者稳健经营为目的,对我国银行业安全法律规制进行完善,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关键词:开放式保护主义;银行业安全;法律规制

美国是世界上金融市场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金融保护主义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美国通过完善的法律机制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实施对国内金融市场的保护。事实上,这次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国际上的影响比在美国国内的影响要大得多。

一、美国银行业保护主义法律规制的基本内容

为了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风险,实行市场保护,美国颁布实施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其中对规制银行业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主要有:

(一)《外资银行监管加强法》

自1978年国际银行法颁布以来,美国就外资银行监管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1991年《外资银行监管加强法》、1994年《里格——尼尔跨州设立银行和分支机构效率法》、2001年《爱国者法案》、2002年《银行控股公司与银行控制变化法》等,极力维护本国的金融主权安全,实行开放的保护主义政策。

为了实施对其境内外资银行经营活动的监管,美国国会早在1978年即通过《国际银行法》。1991年,在国际商业信贷银行的丑闻曝光之后,美国国会于1991年通过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FDIC Improvement Act)以加强对美国境内外资银行的监管。其中的第二部分,即FBSEA是为外资银行在美国境内的经营活动设立了一个完整的管理架构。FBSEA授予美联储最高监管职责,其不仅有权监督外资银行的跨州业务运作,而且也可对在各州注册的外资银行在美国境内的一切业务活动进行监管。

FBSEA关于加强外资银行监管的有关规定强调外资银行母国监管当局的综合性并表监管和美国银行监管机关对美国境内外资银行业务的地域强化监管必须双管齐下。美联储若发现外资银行违法操作或是参与不安全、不稳健的业务,有权对外资银行进行检查,甚至加以关闭。FBSEA还对违反《国际银行法》规定了刑事责任。该立法的本旨就是要限制外资银行在美国开办零散存款业务。

(二)《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业全球化迅速发展,美国金融机构开始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竞争。很多国家如德、法等国,是允许金融业混合经营的,因此,无论在资本实力、市场拓展和经营策略方面都比美国金融机构多具灵活性。尤其是1998年4月,美国花旗公司(Cit.icorp)和旅行者集团(Travelers Group)宣布合并,组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拥有近1万亿美元资产的金融服务公司——花旗集团。它对美国的银行法律、监管政策形成巨大挑战。最后导致的结果是美国经历了20世纪最重要的金融法制变革,美国国会摒弃了存在有半个多世纪的制约性的旧法案,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又称Gramm-Leach-Bliley法案,下文简称GLB)。

GLB的出发点就是增强美国金融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力。总的走向是金融自由化,鼓励金融业的相互融合,改善金融监管,全面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其有关银行业金融安全的立法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在加强金融业竞争的同时,必须维护和加强原有的工商业和银行业相互分离的美国模式;支持美国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对在美国的外国机构实行严格的国民待遇,取缔一切超国民待遇。

(三)《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

2007年10月24日生效的《外商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可以中止或禁止任何被认定为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外国收购、并购行为的权力。根据该法案,规定由原负责监控和评估外资影响的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外国投资项目进行审查。委员会由财政部、国务院、国防部、商务部、总检察官办公室、科技政策办公室、国土安全部、能源和劳工部等部门组成。委员会在审查中还将“民事处罚”的条款纳入了所谓“减损协议”中,外国投资委员会将与外国企业达成更多的的减损协议,一旦美国认为外资并购造成其损失则将在减损协议中挽回损失,这对维护美国金融控制权及利益又上了一道保险。法案还规定外国投资委员会要每年定期向议会汇报审查情况,把过去议会的不定期监督变为了定期监督。

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权力级别之高,体现了美国对外资银行对国家安全影响的重视。总统具有最终裁决权,保证了国家对外资银行危害国家安全的重视级别和行政动员能力,总统、行政、议会权力间的制衡,则降低了个别机构造成外资银行威胁美国国家金融安全的风险。美国正是通过这种风险的严密控制,才使得外资银行只能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而不会构成对美国金融主权安全的威胁。

二、美国银行业金融保护主义法律规制的特点

通过对美国上述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实施保护主义的银行业安全的法律规制呈现出及时跟进金融创新业务发展步伐,提高监管法律制度对金融安全事件的反应能力;维护国家金融主权安全以及寻求体制内各种法律制度互补与平衡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等特点。

(一)不断完善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法律规则体系,提高监管机构对金融安全事件反应的及时性-

“美国的大多数法律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制定或修改的”。这反映了美国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法律体系的演进。1907年的金融恐慌促使了《联邦储备法案》的产生。19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则促使1933年银行法、Q条例(旨在限制定期存款的最高利率)的出现。20世纪80年代的储贷机构危机同样导致了立法活动的迅速增加。1991年作为对国际信贷商业银行和德拉沃勒银行(nanca Nazionale Del Lavom)等外资银行欺诈、洗钱和非法经营等事件的反应,美国出台了《外资银行监管加强法》,以强化外资银行的监管。“9·11”事件后,美国又通过了《爱国者法案》,加强对恐怖犯罪和洗钱犯罪的打击。因此,美国金融安全法律规则体系的完善具有渐进性和应急性特征。

(二)严格控制外资银行股权比例,维护国家金融主权安全

美国对本国金融股权的控制和保护十分完善和严格。美国是世界上金融业务最为发达的国家,其

本国银行的金融业务遍及全球。但同时美国也是世界上金融壁垒最为森严的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就通过专门立法《外资银行监管加强法》,对外资银行进入美国设置了强大的金融壁垒,在美国,有关境外机构取得美国境内银行股权,要受到《银行持股公司法》、《银行兼并法》、《银行控股权变更法》、《州际银行法》、《国际银行法》、《金融机构现代化法》、《外资银行监管加强法》等诸多法律的约束,这还不够,2007年7月美国又通过《外商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该法案重新定义了涉及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问题,对外国投资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将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数目从8个扩大到11个,而银行业更是重中之重。

美国的监管机构使用一套几乎完全不透明和主观的标准来确定外资并购是否影响美国国家安全。外国资本持股美国企业超过10%的,须经由外国投资委员会审查,而且这种审查基本上通不过,以至于在现实中外资并购的交易都控制在10%以内。

2007年4月21日,美国财政部又公布了更严格的《关于外国人兼并收购的条例》,对外资收购提出了十分苛刻的要求:第一,按条例规定,只要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对外资的投资目的存有疑虑,不论其入股多少都可以对交易进行审查;第二,打算收购美国敏感资产的外国投资者,将被要求呈交关于以往在军队及政府部门服务的个人信息;第三,一旦外资收购交易被裁定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相关外国企业可能面临高达数千万美元的罚款。

由于赋予了外国投资委员会对已完成交易的外资并购的重新审查权,这更加大了外资并购美国企业的潜在风险,而美国则可以随时取消或改变达成的出售协议。

在外资银行参股美国银行股权“比例”上,美国也有严格的限制。如明确规定:在美国有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的外资银行,在取得一家银行或银行控股公司5%股权之前,都必须得到美联储的批准。其次,拥有一家银行不少于25%的有投票权股份,即被定义为收购。外资银行母行须事先征得美联储批准。因此,有人将美国一方面极力要求他国开放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另一方面又极力控制本国的金融市场的行为称为“开放式保护主义”。

(三)平衡内外资银行的“待遇”,保障其本国银行的竞争优势

在1978年IBA之前,部分外资银行由于实行综合经营,因而在同美国国内银行的竞争中占有明显的优势。1978年国会通过了管制外资银行业务的主要联邦法律《国际银行法》,以及后来颁布的一系列的银行业监管法律,以所谓“国民待遇”、内外资银行“平等待遇”为借口,消除在美外资银行与持有联邦和州特许状的国内银行相比所拥有的若干“竞争优势”。美国一方面高举全球化的大旗,敦促其他国家开放本国金融市场,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立法,严格保护本国的银行业,比如,严格限制外国银行进入美国。美国国会于1991年通过了《外资银行监管加强法》、《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要求外国银行必须达到有关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才能取得进入美国金融市场的许可。又如严格限制外国银行经营范围。按照上述法案的要求,明令禁止外国银行在美国境内吸收美国居民存款、不支持外资银行在美国当地扩充业务网络、经营零售业,等等。从上述法规付诸实施以后,外资银行在美国的市场地位就不断下降。据统计,从1991~2001年的10年间,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由18%缩小到14%。

(四)以安全性作为银行业法律规制的首要目标,鼓励银行业安全稳健经营

银行业安全最早或最传统的目标就是保持银行的稳健性或谨慎性,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建立可以说就是追求这一目标的直接体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至50年代,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银行控股公司法》等,把银行业金融机构置于严格的管制之下,以维护一个安全稳定的金融体系。1978年国会通过IBA。该法的主要目标是:把外资银行在美国的金融活动作为宏观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美联储的货币调控体系之下;控制和管理外资银行在美国国内的经营风险。1991年《外资银行监管加强法》进一步强化了联邦监管机构对在美外资银行活动的监管作用,特别是以巴塞尔委员会标准为基础,确立了综合并表监管及其他谨慎监管标准。“9·11”事件后,美国制定了《爱国者法案》以打击和防范国际洗钱行为。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修订都表明,银行机构的安全与稳健是其银行业监管关注的首要问题。

三、我国银行业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

(一)对银行业安全的法律规制应以维护国家金融主权为核心

当今时代,尽管这个世界在逐步走向全球化、世界化,但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里仍然是最基本的原则。国家主权平等,是传统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无论是《联合国宪章》,还是其它有关国际法原则的文件,均列有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甚至将它列为各项原则之首。由此可见,这一原则是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的核心。“现代国际法上的主权意味着:国家依据国际法并受国际法保护的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对内对外事物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是一个涵义相当广泛的概念,既包括政治主权也包括经济主权。政治主权是经济主权的前提,经济主权是政治主权的保障。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维护本国金融主权是各个主权国家应该享有的权利。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并不意味着消除国家差别。因此,完善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主权原则。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应该在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中得到平等的尊重,并有权在合作框架中谋求实质上的平等。无论美国的《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还是《外国银行监管加强法》、《爱国者法案》都体现了以国家金融主权作为金融安全立法的基本出发点。

金融全球化,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开放不等于放弃保护,根据本国经济利益的要求,以公益性、安全性、程序性等诉求为依据,以专项法律法规的定向约束为手段,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宗旨,以对国外竞争者设置制度化的市场障碍和金融市场参与者稳健经营为目的对国家的金融安全进行法律规制。“美国在高举‘全球化’大旗,敦促其他国家开放其本国市场尤其金融市场的同时,美国自身却在国内实施一系列旨在保护本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管制措施”。“这种管制方式从社会、环境、系统安全等方面着眼,以技术性要求作为实体内容,以程序性的规范加以保障,具有更强的正当性、隐蔽性”。

(二)加快完善我国银行业安全法律规则体系,健全监管执法机制

我国初步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的金融安全法律规则框架,但是现有法律制度还有待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一是要抓紧制定《国家金融安全法》,建立国家金融安全审查制度。二是应制定《外资金

融机构法》、《金融控股公司法》等金融市场主体规范法律法规。三是要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运作行为方面的法律规则,如《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条例》、《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条例》等行为法,规范金融机构的市场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应该取消外资银行享有的“超国民待遇”,包括其在税收上、监管上、业务经营上等享有的“超国民待遇”,使内外资银行能够在同等条件下开展竞争。

同时,要健全执法机制,改革现有的执法模式,加强执法主体自身建设,实现执法主体自身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金融监管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要通过法律手段来实现对金融市场主体的监管,保障市场运行主体的合法权益,实现安全、公平、效率三者的统一。

(三)加强不同监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为统一监管建立架构

我国现有的“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格局在具体运行中暴露出很多问题,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交换及沟通不足,给经验丰富的跨国金融巨头提供了可乘之机,荷兰国际集团(ING)的例子最典型。1993年下半年,ING成功说服北京市政府共同发起成立了ING北京投资公司;2003年1月,ING通过与招商证券合资的招商基金管理公司介入基金领域;ING旗下的两家保险公司太平洋安泰人寿、首创安泰人寿各自以上海和大连为中心,分别开拓南北两个区域市场;ING银行又是获得人民币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几家外资银行之一;2003年9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ING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2005年3月,ING银行正式宣布签约北京银行,购买其19.9%的股权,一举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就在中国本土银行想方设法打破“分业经营”界限的时候,ING已经不动声色地成为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门类的企业,提早在中国实现了“金融控股”。这样,在原有的分业监管模式下,对这种大型金融集团的监管就出现了“谁都管,谁都管不好”的局面,导致监管效率低下或出现监管“真空”,增大了金融运行的风险。

(四)及时完善金融安全监管手段,注重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规制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从基础性金融工具派生出来的,其价格取决于基础性金融工具价格的创新性金融合约,这种合约对交易双方的将来的某个时候对某一既定资产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约束”。金融衍生工具以其具有的价值发现、套期保值和风险投资功能,以及特有的杠杆特性,得到各国投资机构的青睐。但其风险性也是非常巨大的,这次席卷欧美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美国金融衍生产品——次级抵押债券引发的。

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规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立法形式的问题。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涉及众多的法律问题,如证券法、合同法、期货法和商业银行法等等。因此,对金融衍生品及其交易专门进行立法势在必行;其次,建立市场的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金融衍生品有场内和场外交易。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适宜建立统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以便于统一集中管理,适用统一的法律规则;再次,交易规则及对交易风险的控制问题。我们要重点研究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特殊规则。在法律方面,重点是考虑健全禁止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和虚假信息披露的规则。同时,应当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在市场发生意外损失时,能够通过风险补偿机制及时得以解决。

(五)加强对外资并购中资银行的引导和监管

目前,我国针对外资并购行为已出台了多部条例和规章,但总的来讲,外资入股中资银行方面没有比较完善的法律,在外资金融机构对国内商业银行的股份的购买、转让和退出方面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鉴于银行业在外资比例控制或经营方式等方面都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建议抓紧制定银行业外资并购管理的法律规则,对银行业的外资并购行为进行法律规制。我国可借鉴英美国家的做法,在法律规则中详细规定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原则、参股资格、出资比例、股份转让、退出以及并购审查的宗旨、原则、执行机构和执行程序等。其中在市场准入规定上应实现透明化,特别要重点选择那些在经济出现波动时能够发挥积极稳定作用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在出资比例上,一定要有个底线,但一旦涉及底线,则金融监管部门要对其进行合理规制。例如,为防止对国内银行业失去控制,国家可以设立金股份,在涉及国家金融安全的时候,可以使用金股份行使表决权。

(六)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机制的重要一环,由于它在保护小额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金融监管的制度选择。美国1933年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1955年的《银行法》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我国虽未建立公开的、具有实质性赔偿条款的存款保险制度,但近年来我国在处理金融机构的危机中,政府自始至终对存款人的利益给予保护,实质是以国家信用作担保,等同于实行了一种“隐性”存款保险。但这种担保由于缺乏有形的保险基金或明确的“游戏规则”,不能长期有效地维护公众的信心,而且由于国家承担损失也不利于金融机构建立风险约束机制。尤其现在,外资参股中资银行已成为一种现实,政府也在逐步从商业银行中退股。如果仍由国家完全承担保障存款人利益的责任,显然有失公允,也难以对外资并购活动进行有效规制。相反,公开的存款保险制度则具有明确的游戏规则,它对存款人的保护是看得见的,其与风险相联系的费率定价方式,有利于抑制银行内在的趋险性,提醒银行经营者注意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同时还具备对经济主体的激励相容性。因此,建立一个公开、完备的存款保险制度已迫在眉睫。

作者:肖健明

第3篇:完善民营快递行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民营快递行业正在迅速兴起并逐渐壮大,但由于快递行业的特殊性及民营快递行业的自身不足,其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营快递行业的经营范围受制于邮政专营的界限;二是民营快递企业在面临国有和外资快递企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业务经营不够规范、安全隐患较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规范和监管。我国应当正确运用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价值原则、设定合理的市场准入标准,从而更好地保证民营快递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市场竞争、保障市场公平。

【关键词】民营快递;市场准入;邮政专营

新《邮政法》的颁布施行以及相关配套法规的陆续出台,在经营范围、主体资格、准入模式等方面对民营快递行业市场准入条件进行了规定。但无论是从民营快递行业的现实情况还是从它的长远发展上讲,相当一部分准入标准都显得过于严苛。因此,正确地维护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原则和价值、设定合理的市场准入标准,既能保证民营快递企业的健康发展,又能更好地促进市场竞争、保障市场公平。

一、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快递也称速递,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交通工具,为客户的商务函件、包裹和物品提供具有限时性的、安全可靠性的、准确性的和具有快件动态信息跟踪与管理性的,以及门到门(Door to Door)的取件与递送服务。世界贸易组织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将快递服务定义为:“除国家邮政当局提供的服务以外,由非邮政快递公司利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提供的服务,包括提取、运输和递送信函和大小包裹的服务,无论目的在国内或国外,这些服务可利用自有或公共运输工具来提供。”

按快递送达的国家跨度不同,快递可被分为国际快递和国内快递;同理,按一国国内运输范围的不同,国内快递又可被分为同城快递和城际快递。

在我国,快递与邮政提供的服务内容方式基本相同,都是满足人们对商品的运输需求。但快递与邮政也存在着显著区别,主要体现于两者的经营主体不尽相同。快递既可以由国家经营,也可以由个人经营;而邮政则只能由国家举办。事实上,如果对两者的业务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一差异:快递行业与邮政行业的经营范围并不是完全分离或重合的,而是有部分交叉。邮政业可分为邮政专营业务和邮政快递业务(EMS),只有邮政快递业务才与快递行业的性质相同。从本质上讲,对邮政与快递行业作出区分,是由于邮政具有国家公益性质,需要特殊政策、特殊保护;而快递则是完全属于市场竞争领域的行业,应受到市场经济法律和制度的规范与调整。

快递行业被引入中国市场始于1979年。1979年6月,日本海外新闻普及株式会社(COS)率先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签订了中国第一个快件代理协议。1985年,中国邮政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中国邮政快递服务公司(EMS)。它不仅从事国际快递业务,也从事国内快递业务。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EMS成立以来,长期占据着我国快递市场的主导地位。1986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邮政法》颁布施行。其中第8条规定:“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但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这就首次明确了邮政专营的范围,同时正视了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快递企业在中国从事国际快递业务的事实。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运行,几乎是国内快递业务唯一经营者的EMS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异军突起,本土的民营快递企业也由此应运而生并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并很快确立了自己的市场地位,深圳顺丰速运和上海申通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05年,邮政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核心是实行政企分开。重组后的国家邮政局,只负责邮政快递行业的监管工作,其企业职能剥离给新组建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普遍服务业务、竞争性业务(包括快递和物流业务)和邮政储蓄业务,目的是加强政府监管,完善市场机制,从制度上保障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确保通信安全。邮政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意味着快递行业的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尤其对民营快递行业的发展是一大利好。

2009年10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以下简称“新《邮政法》”),使我国快递行业进AT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3年来,新《邮政法》的一系列相关配套法规相继出台,如《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鉴定办法(试行)》、《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等,2012年5月1日,新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也已开始实施,这些规定都极大地促进了快递业管理制度和标准化建设,推动了快递行业的整合发展。

据统计,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6.7亿件,同比增长57.0%;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58亿元,同比增长31.9%。全国快递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

目前,我国快递行业市场主体国有、民营、外资并存,已形成国际快递、国内异地快递和国内同城快递三大市场板块,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而随着新《邮政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对快递企业身份与法律地位的明确和相关市场准入标准的设定,快递企业正在经历一轮大范围、深层次的清理整合。

二、我国民营快递行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

快递行业新一轮的重组整合,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笔者认为,其中有几个方面是问题关键所在,也是快递行业重整的基本原则:一是相对于外资企业而言,中国必须保证本国国有和民营企业安全、健康地发展:二是相对于国有邮政企业而言,还应特别强化对民营快递企业的保护力度;三是加强对民营快递行业市场的监管力度,保证快递市场的健康发展。要处理好几个问题,就必须运用法律手段,特别是运用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相关原理来妥善解决。

市场准入是指准许进入市场之意,也即开放市场。“市场”泛指市场主体、货物、服务、资本等欲进入的各种市场。“准入”体现国家或政策的一种许可。市场准入是政府管理市场的手段或方式之一,是对市场监管的一种制度安排。它通过政府部门对要求进入特定市场的主体进行许可、核准、登记并发放执照等方式来体现。

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是国家为了防止无序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护经济安全、维护局部利益或提高整体经济效益,通过设置一定的条件,对市场主体及其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进出市场进行管制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对市场准入条件、标准、方式、程序、责任等的系统性体现。

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包括:

(一)兼顾安全和效率

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首要价值目标就是保证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防止恶意损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的行为出现。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所追求的安全,主要是国家的军事、经济安全和工作场所安全和消费者的安全。这就要求国家对所涉及的相关产业采取国家垄断或者特许、许可其他企业等方式生产经营,而对其他市场主体的进入则予以禁止。但这种限制必须限定在一个合理、适当的范围内,不能出于绝对安全的考虑而忽视效率、破坏竞争。

(二)平衡秩序与自由

秩序,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市场准入通过对主体进入某一行业领域的限制,来维护特定的市场秩序。自由,是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的法律中,自由就是市场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独立意志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从本质上而言,市场准入与市场自由是相悖的,是对市场主体进出市场自由的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准入可以无视市场主体对市场自由的诉求,可以任意限制市场主体的活动空间。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应当在追求其他目标如安全、秩序、效率的同时,尽可能给市场主体更大的自由进出市场的权利。

(三)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实现整体公共利益最大化是市场准入制度的终极价值目标。市场准入法律制度追求的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任何一种价值的选择与取舍,都是利益衡量的结果,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也不例外。无论是安全与效率还是秩序与自由,都代表一定的利益主体,但市场准入作为国家对于社会管理、市场规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就应当有着更为中立和合理的利益追求。所以,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应当是以实现含有经济效益在内,同时包含了国家安全、市场稳定、社会发展等社会效益内容的整体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的价值目标。

三、我国民营快递行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及评析

随着新《邮政法》的出台以及相关配套法规的制定,快递行业终于在经营范围、主体资格、准入模式等方面有了具体规定。这几项标准的确定,对民营快递行业的现有秩序和发展趋势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一)民营快递行业的经营范围

由于服务内容存在重叠,民营快递行业的经营范围主要和邮政专营的界线有关,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邮政专营,指通过立法所规定的只能由国有邮政企业独家经营的业务,即属于国家邮政专营的业务不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介入。根据新《邮政法》第5条和第55条规定民营快递的经营范围依然不能涉及邮政专营的业务。

1.保留邮政专营制度的原因

在我国,对于邮政专营制度的存废从来都是一个定量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定性的问题。换句话讲,邮政专营制度在我国现阶段的存在是十分明确、毋庸置疑的——这是“邮政”具有国家主权因素的基本属性决定的。

邮政,和财政、民政一样,都是属于政府承担的、具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性质的职能,它所维护和保障的是一国及其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和其他政府职能一样,邮政也关系着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如果一国的邮政出现问题,那么该国的通信主权、信息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同时,邮政业也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邮政企业承担着为全社会的公民提供平等、公平的邮政普遍服务的义务。我国现行《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新《邮政法》的第1条、第3条也重申了《宪法》的相关规定。根据联合国公约和万国邮政联盟条约,保障公民的通信权利的责任主体应该是各国政府。各国政府在签署联合国公约和万国邮政联盟条约时承诺,要保证其权利范围内所有公民享受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之一——邮政通信权而这种邮政通信权(或叫做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权)又是自由权的其中一种具体形式,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综上,邮政通信权对于国家来讲,是主权权利;对于公民来讲,是基本人权。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国家和政府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保障这种权利的实现,而邮政专营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因此,邮政在一定程度上由政府或政府控制的企业专营,是政治的需要和社会的必然。只有实行信函专营制度,才能保障基本的通信权利能够被充分地享有和行使。所以,民营快递不能也不应进入由邮政专营的市场领域内,邮政专营的业务也不适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即使是致力于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的WTO,也规定把邮政服务排除在市场化之外。

2.邮政专营范围对民营快递行业的影响

在《邮政法》修订的几部草案中,我国都对邮政专营的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如2002年的修改稿,曾将邮政专营的范围规定为:“信件或重量不足500克的有名址的物品寄递业务,无论是否快递,由邮政企业专营。但是,国际货运企业运递进出口货物上附加的没有缄封的单据除外。”2004年的修改稿规定:“信件的寄递由邮政企业专营;但是重量在350克以上的信件速递业务除外。国务院对信件的国际速递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006年的修改稿又规定:“信件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但是,国际信件的速递业务和重量在350克以上的国内信件速递业务除外。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调整邮政企业专营业务的范围。国家对邮政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从事信件速递业务实行许可制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立法者对此所倾向的是采用单一的以信件“重量”为标准的专营方法。即在一定重量范围内的信件,由邮政部门专营。

虽然最后通过的新《邮政法》将这一争议搁置,用“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信件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这一表述作了模糊处理,但时至今日,人们关于这一关键问题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其产生分歧的核心在于:除代表国有邮政企业的中邮集团仍然主张采用单一的“重量”标准外,多数民营快递公司和专家学者都倾向于采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所采用的“重量+资费”的方案。

所谓“重量+资费”标准,指的是规定以某一重量或当前普通信件邮资的固定倍数,作为信件专营范围的划定标准,低于某一重量同时低于一定邮资标准的就由邮政来专营。例如美国规定250克以下和基本邮资的6倍以下由邮政专营,除此之外给予放开。

邮政专营范围的确定对民营快递行业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按照邮政企业所主张的单纯以“重量”作为专营标准,即只放开经过监管部门批准的、超过一定重量的快递信件。言下之意,信件只要不超过一定重量,都应该由邮政专营,这会给民营快递行业带来致命打击。据统计,目前市场上民营快递企业已成为市场主力,其业务以商务信函为主。商务信函占到民营异地快递企业30%~50%的业务量,占民营同城快递企业85%左右的业务量。而且,这些商务信函90%以上在100克以下。具体而言,如果以单一的150克的信件重量确定为邮政专营的范围,那么根据目前的情况,民营快递公司将会减少至少三分之一的业务量,利润减少则在一半以上,半数以上的快递企业将会倒闭。“即使以100克以下作为邮政专营的标准,而100克相当于20张A4纸的重量,经营商务信函为主的民营同城快递将基本全部倒闭,异地快递也将丢掉30%~50%的业务量。”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在专家座谈会上曾经如是说。这样一来,快递行业将再次回到一家独大、缺乏竞争的计划经济时代,不仅对快递行业的发展不利,也对整个消费者群体不利。

(二)民营快递行业的注册资本

在《邮政法》修订之前,快递公司的设立并没有特别的法律规定,仅需要满足公司法最低的注册资本条件即可。因此,由于注册资本要求不高,准入门槛较低,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批中小规模的快递公司。

而新《邮政法》第52条规定就明确给定了不同业务快递公司的注册资本标准,最低限额从50万元到200万元不等。作为新《邮政法》的配套法规,交通运输部2009年9月1日通过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也再次重申了新《邮政法》的相关规定。按照这一标准的设置。资本实力相对较小的民营快递企业将受到极大冲击。据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透露,目前民营同城快递与区域性民营快递企业注册资金达到50万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民营快递企业注册资金达到100万元的只有20%左右,这意味着80%的民营快递企业不符合注册资本最低限制条件,因此它们将面临增资或者退出市场的抉择,而这对多数中小规模的快递公司是一次生死考验。

(三)民营快递行业的准入模式

在《邮政法》修订之前,商务部对快递企业的准入采用的是审批制。而根据新《邮政法》第51条和第53条规定我们可以明确知道,我国目前确立的快递行业的准入模式是“许可制”。

考虑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一些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经有关部门批准或者备案后已经经营国际快递业务的实际情况,为了既保证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制度的统一适用,又避免给这些企业增加新的负担,新《邮政法》第85条第1款还对企业领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作出了规定。此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7、8、9条还要求快递业务员也需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这就从法律层面明确了进入快递市场的基本程序和人员要求,有利于彻底整治和规范一些快递公司“散、乱、差”的现象。

四、完善我国民营快递行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建议

新《邮政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对民营快递行业的准入规定,对于快递行业现有的市场格局造成了重大冲击。由于相当一部分标准都显得过于严苛,所以极有可能会对民营快递行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设定科学、合理的市场准入标准,保证民营快递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整个快递市场的公平竞争就显得十分关键。

(一)合理调控邮政专营范围

笔者认为,依照我国国情,邮政专营作为一项制度存在,用法律加以保障是必要的,但其必须被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价值目标,要求我们在维护安全和秩序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公平和效率,二者不能偏废,否则,就失去了市场准入法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功能和意义。而这一基本的价值选择,也要求我们在对待邮政专营界定标准的态度上必须既要考虑国家和公民的利益,又要兼顾民营经济在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健康发展,绝对不能因为一味地维护公共利益而牺牲市场经济所应该具有的公平、自由和效率的基本内涵。这也是市场准入法作为具有社会本位的经济法部门的一个分支所要求的。

比较采用“单一重量”和“重量+资费”两种方法,如果采用“单一重量”的准入标准,就会导致市场竞争的不公平、不充分,致使大量民营快递企业倒闭,甚至有“垄断”的嫌疑。此外,如果按照这样的专营范围,邮政企业的业务能力能否满足偌大的市场需求也同样是一个问题。而如果以“资费+重量”为专营方法,例如:规定信件重量在100克以内(含100克)、同城快递资费是邮政本埠普通信件的10倍(8元)、异地快递资费是邮政外埠普通信件的10倍,即12元以内的信件由邮政企业专营,而除此范围之外则允许企业之间公平竞争,赋予消费者以选择权,则可以统筹兼顾到现阶段我国的邮政专营、消费者权益和国内各类快递企业的发展权益。在设置专营的标准中引入价格标准,目的就是开放邮件寄递的增值服务。快递所提供的上门取件、限时递送、可追踪核查、送达签收等都是与传统邮政提供的寄递服务不同的增值服务。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大多数国家的邮政专营范围都设有重量和资费两个标准的原因。

综上所述,以“重量+资费”的标准来确定具体的专营范围还是较为合理的选择。这样既能够保证邮政专营的需要,又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市场竞争;既与先进国家信件专营的惯例接轨,又会促进民营快递产业和谐、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既最大限度地平衡了各方关系,也同时实现了社会利益最大化。

(二)适度放宽主体资格标准

新《邮政法》对于快递公司注册资本的规定,将会导致未来国内快递市场经历一番大级别的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

在新《邮政法》出台之前,我国快递行业集中度不高,进入门槛较低,管理较为混乱,既没有资质认证,也没有其他特殊要求,一些小公司甚至就是由三五个人、一间旧的门脸房、两张桌子、一部电话、几辆汽车或摩托车等组成的。像这样的公司存在于快递市场,既没有信誉保证,也没有安全保证,对于行业发展来说确实是一种隐患。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提高注册资本的门槛,有利于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但对于一些拥有良好信誉和服务而又不具备新法规定的基本条件的其他中小快递企业,确实是一个挑战。对于这样的情况,新《邮政法》第85条第2款也作出了过渡性规定,即新《邮政法》公布前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后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不具备新《邮政法》规定的经营快递业务的条件的,应当在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新《邮政法》规定的条件,逾期达不到规定条件的,不得继续经营快递业务。给定这样一个时间上的缓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现有快递企业的影响。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在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缺少政府扶持政策的背景下,如此之高的“入行费”还是极大地打击了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在这种不利的情形下,多数小型快递公司只能选择退出。这样的结果多少会有些令人无奈。2005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提出放宽市场准入,让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平等竞争,允许非公经济进入传统的垄断行业。2010年5月7日,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不得单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但从目前民营快递行业的现实情况看,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在确保一定程度准入标准的基础上,依然需要适度地放宽民营快递行业的资本准入,以达到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要求。

(三)逐步过渡到准则主义模式

1.现阶段采用行政许可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市场准入的工具,是指作为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工具或方法,是指政府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进行市场准入规制,主要包括批准、核准、注册、许可、认证、资质认可等。根据新《邮政法》的规定,快递行业的准入模式为“许可制”。

之所以采用许可制,是因为近年来我国快递市场迅速发展,但也存在服务质量不高、安全隐患较多等突出问题。信件以及包裹、印刷品等物品的快递业务,直接关系到用户通信秘密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的保护,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对快递业务实行经营许可制度。将对规范现阶段我国的民营快递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2.应由许可制逐渐过渡到准则制

从当前整个快递行业的基本情况看,我国在民营快递行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法规不够健全,监管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政府部门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来对其进行适度的管理,因此实行行政许可制也是完全必要的。但从长远发展来讲,当民营快递行业经过一定阶段的整合发展,自律体系和规范化经营都较为完善后,“许可制”可能会成为限制竞争的新壁垒:一方面,行政许可的程序相对复杂,效率不高;另一方面,新《邮政法》规定的“考虑国家安全等因素”较为宏观,操作性不强,从而使得监管部门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且容易被滥用,造成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价值要求我们在设定市场准入时,一方面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对市场运行进行必要的监管和维护;另一方面,还要尽量保证这一制度最大限度地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经营竞争提供快捷、便利、宽松的准入通道。所以,当民营快递行业逐步发展成熟后,许可制就可以在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后,顺其自然地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快递行业的准入标准也应像遵循《公司法》所确立的精神一样,适时地全面推行“准则主义”,采取国际通行的“宽进、严管”的动态模式,打破市场主体准入的行政性壁垒和垄断经营,通过市场实现优胜劣汰,自我调节。

市场经济不仅是市场主体发挥自主性的经济,更是法治经济,只有制定完备的法律,满足市场的法律需求,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健和快速发展。而市场准入法就是从规范市场主体的资质人手,来有效防范市场的无序和不正当竞争。

民营快递行业能否健康发展,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公平竞争机制是其中最关键的两个因素。所以,把握好民营快递行业市场准入的“度”,设置合理的市场准入标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而这一点,恰恰需要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和原则,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考量,做出合理、适当的制度选择。

新《邮政法》的出台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确立了民营快递行业的法律地位,出台了快递行业的相应的准入制度,对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的影响十分深远。但无论是从邮政专营的范围界定来说,还是从主体资质的要求、许可制度设立的角度来讲,新《邮政法》都规定了较为严格的准入条件,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民营快递行业的发展空间。当然,这是考虑到当前我国民营快递行业的特殊性,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实现自由调节,需要政府设置一定的准入标准进行规范和限制的情况来设定的。但这种限制也要同时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在进行必要监管的同时,政府应注重为民营快递行业创造优良的竞争条件与环境,鼓励整个快递行业在经营中形成竞争机制,从而创造条件,使得民营快递行业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

【责任编辑:叶萍】1

作者:匡爱民 师帅

第4篇:我国反滥用税收协定的法律规制

我国反滥用税收协定法律规制及案例分析

13国经 陈斌 2013201060193

一、反滥用税收协定的法律规制

截止2014年3月底,我国已对外正式签署99个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其中97个协定已生效,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签署了税收安排。1(来自商务部查询数据)

大多数中外税收协定所规定的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款中都通过引进受益所有人的概念来规制滥用中外税收协定的行为"由此,受益所有人法是现有中外税收协定都采取的反滥用措施。

(一).中外税收协定中的反滥用条款

截止2014年3月底,我国已对外正式签署99个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其中97个协定已生效,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签署了税收安排。

大多数中外税收协定所规定的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款中都通过引进受益所有人的概念来规制滥用中外税收协定的行为"由此,受益所有人法是现有中外税收协定都采取的反滥用措施。

中国一美国协定以及最新的中荷兰双边税收协定中均包含了防止滥用税收协定的措施:

1.中国一美国税收协定

中国与他国的税收协定中,较为完善地制定规则管制滥用税收协定措施的是中美税收协2定:

中美 1984 年《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及防止偷漏税的协定》及其附属议定书。该协定引入了“受益所有人”概念,并在股息、利息、使用权费条款中做了相应规定。

一、协定第 4 条规定,如果根据协定的标准,由于住所、居所、总机构、注册所在地,或者其他类似的标准,在美利坚合众国负有纳税义务的居民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第三国的税收协定,同时为第三国居民时,该公司不应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居民按照本协定享受优惠。

12 商务部网站,http:///,2015/3/9 翁晓建:中美税收协定反滥用条款述评.[J].涉外税务1996年第7期

二、附属议定书第 7 条则是针对滥用税收协定所设计,根据该条规定,中美双方税务当局如果发现第三国的公司主要为享受中美协定优惠的目的而成为缔约国一方的居民,可经协商不给予协定第 9 条至第 11 条对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的税收优惠。

虽然上述附属协定书已经签署,但在美国国会未能获得通过,其依据是这条规定不足以阻止第三国居民滥用税收协定,并且需要双方对于具体的纳税者进行实时沟通,尚不具有现实的操作意义。

因此 1984 年中美签署对附属议定书第 7条解释的补充议定书。该议定书对于税收优惠的适格获得企业进行了具体划分,标准是缔约国一方的居民个人、美国公民、在缔约国一方公开上市的公司、行政机构或地方当局拥有 50%以上该居民企业的收益权益,并且在该居民企业在取得股息、利息、使用权费等所得时,所得收入中直接或间接用于支付除上述各方以外的其他人的部分不得超过 50%。这条规定从企业的性质和获得收入的用途两个方面有效划定了享受协定优惠者的范围。

2.自2014年8月31日起正式生效 中国—荷兰税收协定

第一,新版协定第10 到12 条都另外附加了一款,规定一旦任何人牵涉权益(股权、债权或特许权)的创造或转移,其主要目的(Main purpose)或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取协定利益,则此协定条款(也就是预提税的优惠税率)不能适用。

第二,根据新款协定第13 条第4 款,若以中国为被投资国,被转让的中国居民公司股份价值50% 以上直接或间接由位于中国的不动产组成时,中国税务机关有权就该股份转让产生的收益征税,也就是通过对以转让公司股权来转移不动产的控制,实现规避不动产税收的防堵规定。

同条第5 款也是有关股份转让征税问题的规定,即一旦荷兰居民有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份的行为,发生前12 个月内曾直接或间接拥有该中国公司至少25% 的股份,则中国有权对该转让收益征税。

第三,新款协定第23 条更是明确,协定内的任何条文,除非产生违反协定的税收,不能阻碍缔约国行使国内法和反避税法令(Domestics laws and measures concerning the prevention of tax evasion and avoidance),不论名称为何。因此,有评论指出,这就是在协定中引进了特别纳税调整规则以及著名的601 号和698 号文

(二)中国反滥用税收协措施的国内法规定 1.“受益所有人”条款

为了确定何等纳税者可以获得税收协定的优惠,国税函[2009]601 号文最先确定了“受益所有人”的概念。根据该文,“受益所有人”是指对所得或所得据以产生的权利或财产具有所有权和支配权的人。并且明确将代理人和导管公司排除在受益所有人的范围之外,导管

33 反滥用协定的重要实践:新中荷税收协定的签订与蒙荷税收协定的废止.[J]. 国际税收2013年第5期 公司是指通常以逃避或减少税收、转移或累计利润等为目的而设立的公司。第三条规定在判定受益所有人身份时,不能仅从技术层面或国内法角度理解,还应该从税收协定的目的出发,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结合具体案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定。该文还列举了不利于对申请人“受益所有人”身份认定的标准:

(1)申请人有义务在规定时间(比如在收到所得的 12 个月)内将所得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比如 60%以上)支付或派发给第三国(地区)居民;

(2)除持有所得据以产生的财产或权利外,申请人没有或几乎没有其他经营活动; (3)在申请人是公司等实体的情况下,申请人的资产、规模和人员配置较小(或少),与所得数额难以匹配;

(4)对于所得或所得据以产生的财产或权利,申请人没有或几乎没有控制权或处置权,也不承担或很少承担风险;

(5)缔约对方国家(地区)对有关所得不征税或免税,或征税但实际税率极低; (6)在利息据以产生和支付的贷款合同之外,存在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在数额、利率和签订时间等方面相近的其他贷款或存款合同;

(7)在特许权使用费据以产生和支付的版权、专利、技术等使用权转让合同之外,存在申请人与第三人之间在有关版权、专利、技术等的使用权或所有权方面的转让合同

从上述认定标准来看,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申请人自身性质,即申请人是个人或是公司实体;其次是资金性质,即获得的资金是否有转移给他人的义务,申请人对资金是否有最终的控制权等;最后是其他关联交易情况,即是否存在与获得收入合同有联系的其他关联交易的合同。

该文综合运用了受益所有人法、排除法和管道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申请人需要证明在中国境内进行了实质的经营管理活动并具有相应的财产和雇员数量,但这在 OECD 的条约范本中并未提及,所以该文中对受益所有人的划定范围比 OECD 范本更窄。同时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制定的上述 7 条标准也比 OECD 范本更高,所以申请人滥用税收协定的难度更大。并且该文还要求申请人提供能证明其具有“受益所有人”身份的与上述条标准所列因素相关的资料,税务机关会对根据申请人的具体情况,逐个审查,这也加大了滥用税收协定的难度。

2.合理商业目的条款

2009 年 12 月 10 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税函[2009]698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

该通知明确表示境外投资方(实际控制方)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如果被转让的境外控股公司所在国(地区)实际税负低于 12.5%或者对其居民境外所得不征所得税的,应

44 王晓慧:论国际税收协定地方滥用及限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自股权转让合同签订之日起 30 日内,向被转让股权的中国居民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1提供股权转让合同、2境外投资方与其所转让的境外控股公司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的关系、3境外投资方所转让的境外控股公司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情况、4境外投资方所转让的境外控股公司与中国居民企业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的关系、5境外投资方设立被转让的境外控股公司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说明以及6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相关资料。

并且对于境外投资方通过滥用组织形式等安排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且不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规避企业所得纳税义务的,主管税务机关层报税务总局审核后可以按照经济实质对该股权转让交易重新定性,否定被用作税收安排的境外控股公司的存在。

实践中,税务机关发布了两个案例,“新疆案”和“重庆案”。案例1新疆国税局成功阻止税收协定滥用案例

3.程序性规则

国税发[2009]124 号文中根据不同的税收优惠规定了审批和备案两个不同的程序。审批程序适用于针对股息、红利、利息、特许使用费以及资本所得的协定税收优惠,规定非居民企业需要向税务机关做深度的披露、提交证明材料并且获得税务机关的许可之后,才能享有协定税收优惠。这也使得准备审批材料通过税务机关的审查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而针对其他所得的税收优惠,而常设机构以及营业利润以及独立和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只需要向税务机关提交材料备案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2月14日国税总局出台的《一般反避税管理办法(试行)》,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中的一般反避税章节

5形成完整的一般反避税法律框架和管理指南。

首先,该《办法》制定了一套严谨的一般反避税管理程序,贯穿立案、调查、结案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中不同层级税务机关承担的职能和权限作出详细且具有操作性的规定,旨在通过严谨的程序来保证一般反避税措施能够透明、公平和公正地执行。《办法》也赋予被调查企业提出异议、申请救济、协调解决争议等权利,切实保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利。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一般反避税的适用范围和判断标准,也明确了“税收利益”的含义、“避税安排”的主要特征等概念和问题,有助于税务机关在实践中更精准地掌握启动一般反避税的尺度。

《办法》:

第三条 税收利益是指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第四条 避税安排具有以下特征:

(一)以获取税收利益为唯一目的或者主要目的; 5 国税总局网站,http:///n810341/n810755/index.html,最后检索时间:2015年3月9日

(二)以形式符合税法规定、但与其经济实质不符的方式获取税收利益。

二、新疆国税局成功阻止税收协定滥用案6

(一)案件背景

(二)涉税问题

理由是:根据中国和巴巴多斯税收协定“第十三条财产收益”的规定,该笔股权转让款4596.8万美元应仅在巴巴多斯征税。

乌鲁木齐市国税局及时对此项不征税申请进行了研究,并将情况反映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税局,引起了上级机关的高度重视,围绕居民身份的确定及税收协定条款的适用问题开展了疑点一:巴巴多斯D公司是美国NB投资集团于2006年5月在巴巴多斯注册成立的企业。在其注册一个月后即与中方签订投资合资协议,而投入的资金又是从开曼开户的银行汇入中国的。

疑点二:关于巴巴多斯D公司的居民身份问题,税务机关提出了疑问。为此,D公司提供了由我驻巴巴多斯大使馆为其提供的相关证明,称其为巴巴多斯居民。

同时该公司还出具了巴巴多斯某律师证明文件,证明D公司是依照“巴巴多斯法律”注册成立的企业,成立日期为2006年5月10日(同年7月即与我国公司签署合资协议),公司地址位于巴巴多斯XX大街XX花园。但公司登记的三位董事都是美国籍,家庭住址均为美国××州××镇××街××号。 6 王骏:斩断滥用之手 巴巴多斯和中国修改税收协定.[J].税收与筹划, 疑点三:巴巴多斯D公司作为合资企业的外方,并未按共同投资、共同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投资,而是只完成了组建我国中外合资企业的有关法律程序,便获取了一笔巨额收益。

(三)处理经过

根据中巴税收协定,此项发生在我国的股权转让收益我国没有征税权,征税权在巴方。在D公司是否构成巴巴多斯居民的身份尚未明确的情况下,付款方——股权回购公司——多次催促税务部门尽快答复是否征税并希望税务部门配合办理付汇手续。根据付款协议,如果付款方不按时汇款,将额外支付高额的利息。

对此,乌鲁木齐市国税局一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开展对D公司居民身份的取证工作,判定是否可以执行中巴税收协定;

2008年7月完成了该项9163728元税款(注意数款数额的计算,刚好是1217万美元的10%,当时汇率是7.5左右。也就是说,尽管D公司没有被认定成为巴巴多斯的居民而享受免税待遇,但是还是被认定成为了非居民,从而按照10%征收预提所得税)的入库工作。至此,此项工作顺利结束。 为了避免中方企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税局同意乌鲁木齐市国税局及付款方提议,对股权转让款先行汇出,但扣留相当于应纳税款部分的款项,余额部分待D公司能否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确定后再做决定。

另一方面将案情进展情况及具体做法及时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税局汇报并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税局向税务总局报告。税务总局启动了税收情报交换机制,最终确认D公司不属于巴巴多斯的税收居民,不能享受中巴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对其在华投资活动中的所得应按国内法规定处理

三、山东制药公司滥用税收协定规避企业所得税案

(一)案件背景

山东某制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685520元人民币,主要生产经营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截至2008年7月8日,其国外股东A(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其6800000元人民币股权,占注册资本的78.2912%,其国内股东B(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其1885520元人民币股权,占注册资本的21.7088%.

2009年8月8日,根据山东某制药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决议,A(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山东某制药有限公司1563394元人民币股权(占注册资本的26%)以33128333.34元的价格转让给C(香港)投资有限公司。

2010年4月28日,根据2009利润分配董事会决议,山东某制药有限公司将2009可共分配利润114055626.18元人民币提取盈余公积金342760元后的余额113712866.18元按照各股东持股比例予以分配,C(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共分得利润29565345.21元。这样,从2009年8月到12月投资不到五个月的时间,C(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就收回了其购买山东某制药有限公司26%股权全部成本33128333.34元的89.24%.

(二)涉税问题

2010年5月10日,C(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向菏泽市牡丹区国税局提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申请,即按照《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第十条股息第二款规定:“然而,这些股息也可以在支付股息的公司是其居民的一方,按照该一方法律征税。但是,如果股息受益所有人是另一方的居民,则所征税款不应超过:

(一)如果受益所有人是直接拥有支付股息公司至少25%股份的,为股息总额的5%”。

疑点一:国税函[2009]601号第一条规定:“‘受益所有人’一般从事实质性的经营活动,可以是个人、公司、或其他任何团体。导管公司不从事制造、经销、管理等实质性的经营活动”。在调查过程中,税务机关要求企业补充提供C(香港)投资有限公司2009财务报表、经营范围、主要经营项目、资产状况、人员组成状况、投资人名称、投资人注册地址、投资人持股比例的中文说明和主要资金来源渠道的证明资料,但未得到有利于准确判定其为“受益所有人”的有价值的资料。

疑点二:国税函[2009]601号第二条第二款规定“除持有所得据以产生的财产和权利外,申请人没有或几乎没有其他经营活动”或第三款“在申请人‘受益所有人’是公司等实体的情况下,申请人的资产、规模和人员配置较小(或少),与所得数额难以匹配”,一般来说,不利于对申请人“受益所有人”身份的认定。C(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是A(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3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企业。其注册后即与中方签订投资合资协议,该公司2009年投资不到五个月就分得利润29565345.21元人民币,且不是企业实际经营成果,而是按事前的合同约定的。

疑点三:国税函[2009]601号第二条第四款规定“对于所得或所得据以产生的财产或权利,申请人没有或几乎没有控制权或处置权,也不承担或很少承担风险”一般来说,不利于对申请人“受益所有人”身份的认定。

C(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合资企业山东某制药有限公司的外方股东,并未按共同投资、共同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投资,而是只完成了组建我国中外合资企业的有关法律程序,便获取了一笔巨额收益。从形式上看是投资,而实际上却很难判断是投资、借款或是融资,还是仅仅帮助国内企业完成变更手续,或者还有更深层次的其他经济问题

在是否构成“受益所有人”尚未明确的情况下,付款方——山东某制药有限公司——多次催促税务部门尽快答复是否适用低税率征税并希望税务部门配合办理付汇手续。根据付款协议,如果付款方不按时汇款,将额外支付高额的利息。

为了避免中方企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牡丹区国税局同意市国税局及付款方提议,对C(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取得的利润先行汇出,但扣留相当于应纳税款部分(依据10%税率计算)的款项,余额部分待C(香港)投资有限公司能否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确定后再做决定。

(三)处理经过

在是否构成“受益所有人”尚未明确的情况下,付款方——山东某制药有限公司——多次催促税务部门尽快答复是否适用低税率征税并希望税务部门配合办理付汇手续。根据付款协议,如果付款方不按时汇款,将额外支付高额的利息。

为了避免中方企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牡丹区国税局同意市国税局及付款方提议,对C(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取得的利润先行汇出,但扣留相当于应纳税款部分(依据10%税率计算)的款项,余额部分待C(香港)投资有限公司能否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确定后再做决定。

牡丹区的国税局开展C(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是否为“受益所有人”的取证工作,判定是否可以执行《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期间,山东某制药有限公司出具了通过智能网络系统C(香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进行业务联系、业务请示、生产安排、行政管理等相关往来的部分电脑截图资料,但无法准确判定其具有“实质性的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将案情进展情况及具体做法及时向市国税局汇报并通过市国税局向省局报告。

通过启动税收情报交换机制,最终确认C(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没有从事“实质性的经营活动”,不能确认为“受益所有人”身份。对其取得的利润不适用《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第十条股息第二款第一项规定,应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010年7月完成了该项2956534.52元税款的入库工作,为国家挽回税款损失1478267.26元,至此,此项工作顺利结束。

第5篇:快递行业的法律法规快递物流行业的标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物流的理念从日本引进我国以来物流便成为经济发展领域里一个热门的黄金产业。2001年中国邮政顺利实现了“扭亏为盈”的伟大战略。为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实现邮政的现代化宏伟目标中国邮政加快了发展新业务的步伐。“十五”期间中国邮政将进军物流市场加速形成继储蓄、集邮之后新的支柱性业务。在法治经济时代邮政企业如何面对物流这一全新的产业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探讨邮政物流业务运作各环节中应该注意的若干法律问题以便为邮政企业规范操作物流业务做好必要的理论准备。

一、物流业务与邮政法 我国《邮政法》规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可以这样认为邮政专营权仅适用于邮政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通信等领域。由于新兴的物流业务不属于邮政普遍服务的范畴所以邮政物流业务自始就不受邮政法的调整。 因此邮政物流企业在面向市场时要转变观念要用竞争的眼光看待物流业务。在运作物流业务的过程中要以一名运动员的身份介入到物流市场的竞争中。当然物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产业主要受我国民商法、合同法、行政法、交通法等法律法规的调整。因此邮政物流企业在实务操作的过程中就要依靠上述相关法律法规逐步规范邮政物流业务的发展。

二、物流运输与交通法 运输是物流业务运作中的主要环节是物流业务的核心流程。物流运输行为主要受我国交通法的调整包括有关交通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交通事故责任赔偿与保险等。例如《汽车货物运输规则》、《道路零担货物运输管理办法》、《道路交通管理条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公路法》等。具体来讲邮政物流企业在业务运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法律问题

1、确保邮政物流企业与投入生产的车辆具有准运资格 交通部2002年1月15日发布的《道路货物运输服务业管理办法部办公讨论后的修正稿》的第六条明确规定凡经营货运服务业须向当地县含县下同以上运管机关提出申请办理开业手续取得经营资格依法经营。该办法第十条对交通物流做出如下规定申办交通物流业务经县、地市级运管机关审核后报省级运管机关审批。

2、与用户订立合法有效的运输合同 交通部1999年发布的《汽车货物运输规则》第24条规定“汽车货物运输合同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书面形式合同种类分为定期运输合同、一次性运输合同、道路货物运单以下简称运单。汽车货物运输合同由承运人或托运人本着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签订。”另外该法第

25、26条还对上述不同种类运输合同应该包括的具体内容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结合我们邮政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邮政企业最好是采用运输合同格式化的方式来解决运输合同合法有效的问题。所谓运输合同格式化就是指运输企业事先拟订标准的运输合同文本合同相对人即用户只要在标准合同文本上签字或稍加改动就可以签字生效的合同。这种格式化的合同在海上货物运输领域比较常见。考虑到邮政物流企业在运作初期还不能大范围推广个性化色彩的精益物流服务邮政提供的物流运输服务大多属于服务项目类似或相近的业务因此省级物流企业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标准的货物运输合同文本供各地市、县邮政物流企业使用。另外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良好的合同审查与监管机制对保障邮政企业订立合法有效的运输合同具有良好的作用。

3、依法运输确保安全生产 《汽车货物运输规则》第81条规定货运事故是指货物运输过程中发生货物毁损或灭失。货运事故和违约行为发生后承托双方及有关方应编制货运事故记录。货物运输途中发生交通肇事造成货物损坏或灭失承运人应先行向托运人赔偿再由其向肇事的责任方追偿。 物流运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货运事故或是交通肇事等事件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解决问题。切忌发生生产事故后司机盲目回避更切忌司机驾车逃离现场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属于肇事逃逸现象情况严重的司机还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邮政物流企业应当教育员工遵守法律发生事故及时报案及时处理。另外邮政物流企业应该在合理估计的范围内参加责任及安全保险以分散事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货运事故发生后邮政物流企业要与用户就货物损失的赔偿做好沟通保证及时赔付用户因货运事故带来的损失与肇事者协商妥善处理损失追偿事宜尽最大的努力挽回企业损失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保留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物流仓储与合同法 物流仓储是物流业务运作中的联结点。物流仓储行为主要受我国合同法关于“保管合同”、“仓储合同”等章节的调整。邮政物流企业拥有的仓库在保证物流业务运作的同时还可以对外提供仓储及保管服务。具体来讲物流仓储业务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法律问题

1、仓储合同保管合同与仓单提单的法律性质 仓单在保管合同是提单是提取仓储物的有效凭证。因此物流仓储服务提供商与用户就仓储服务发生法律纠纷时应该以仓储合同的约定为准。针对邮政物流企业仓储业务发展尚不充分的实际情况省级邮政物流企业也可以事先拟订格式化的仓储合同来指导各地市、县邮政企业规范运作。

2、仓储业务运作应该防范的经营及法律风险 现代化的物流仓储业务要求物流服务商拥有现代化的仓储设备要求仓库具有诸如冷藏、隔离、电子监控等现代化功能。而邮政物流企业目前所拥有的仓库能够达到现代化要求的为数不多因此我们在承接物流仓储业务的同时要考虑经营及法律风险问题。各级邮政物流企业要对其所属仓库具备的功能有合理的估计避免因变质、串味、腐烂等原因招致赔偿。

四、物流配送与合同法 物流配送是物流业务运作中的末端环节。配送行为主要受我国合同法“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的调整。邮政物流企业与用户达成货物配送约定后如果未能按照要求或允诺及时、准确配送将承担合同法上义务不履行的违约责任。因此邮政物流企业一旦向用户做出了某种物流配送服务的承诺就要达到标准。通常企业要考虑制订合理的配送方案包括配送的时间及路线订货、备货与出库管理分拣及配送运输等具体事项尽量避免因为配送未能达到要求而承担合同不履行或瑕疵履行的违约责任。

第6篇:我国快递行业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我国快递行业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班级:2011211409学号:2011211928姓名:蒋小超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快递作为一种便捷的生活方式正在飞速发展。快递服务作为一种先进的邮递和运输服务方式,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进入我国,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便社会交流、满足消费者和商家多元化寄递需求、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快递服务不仅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的普遍欢迎,还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相结合,成为电子商务实现实物配送的主要途径。目前,全球背景下的快递服务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

可正是由于这种飞速发展,却给快递行业带来了许多问题。根据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报道,2013年全年中国快件的业务总量为92亿,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每年邮寄的快件数量为7件。但是快件的丢失损坏率为22%,其中投递服务29%,损毁6%,丢失短少16%;快件延误及其他44%。快递业存在的问题不仅于此,根据查看有关资料,我将快递业存在的问题分成三类。

一是先签字后验货,货物损毁责任难追究。网络购物目前占到快递业务的“半壁江山”。尽管很多淘宝卖家一再强调要求先验货后签字,但是很多快递公司态 度强硬,坚持不签字不提供货物,让众多消费者为难的同时又犯疑。不让现场拆封验货,一旦消费者发现邮寄物品有损毁、替换等问题,就面临举证难、索赔难等诸多维权难题。因此,很多网友质疑快递公司这种做法明显属于逃避责任。

二是快递服务不到家。部分快递公司鱼龙混杂,服务质量也有好有坏。有的快递公司以没有门牌号码、位臵偏远等理由拒绝送货上门,要求消费者到快递公司拿货。有的甚至加收费用才肯提供上门服务,让很多消费者觉得本来是花钱买方便,最后反而变成买了麻烦,反而耽误了很多时间。

三是快递遗失物品,自行限定索赔期限。一些快递公司规定,于收件之日起30日内查询和索赔,逾期则视为放弃索赔权利。还有的规定,寄件人或收件人须于寄

件次日起14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本公司提出索赔要求,并附相关之证明文件,超过规定期限未提出索赔要求的,视为自动放弃索赔权利。

然而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的产生,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对这些成因我大致分了以下几类。

一是快递行业的准入门槛低,特许加盟带来的弊端。快递行业属于物流系统中对时间和送达质量要求较高的高端服务。快件延误、服务态度不好,这是快递企业被投诉的主要原因,和长期以来快递的经营模式有很大关系。在发展初期,为了迅速地占领市场份额,大多数民营快递公司都是采取加盟承包,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加盟公司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租间房子、几部电话、几辆电动自行车就开业了。当遇到快件损坏 、丢失的情况,没有能力承担相应的赔偿,抗风险能力极差,使客户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特许加盟快递企业以各自网点为利润中心,内部管理不到位,技术水平低,服务意识差。

二是快递服务行业缺乏实际的监管者。从快递服务行业本身的定义和国家的实际授权来看,对于快递服务行业的管理和规制应当是由我国邮政管理部门负责。而2009年实施的新《邮政法》第60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依法成立的行业协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其章程规定,制订快递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为企业提供信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这无疑将快递服务行业的监督规制权又部分转移到了行业协会上。但是快递行业协会从定义和法律规定上只是由快递企业及相关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自发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对会员单位进行行业服务和行业自律管理。如果单纯利用快递行业协会对快递市场进行管理,无疑要依赖于快递服务企业强大的自觉性和自我约束性,在实际生活中也会出现管理能力和管理权认定等多个方面的分歧和怀疑,无法达到对于快递服务市场有效管理的目的。

三是快递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快递行业是一种面向顾客的行业,从业人员往往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但是由于快递企业为了更好的降低成本,减少从

业人员的工资,对招收的业务人员文化素质要求不高;这就导致了业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态度不佳。而且快递公司重使用,轻培养的策略使业务人员不能获得合理的培训,极大的影响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快递纠纷问题,我结合了其他人的一些看法,提出了下面几条解决方案。

一是加强行业准入门槛,实行优胜劣汰。准入制度作为快递服务行业重要法律制度,已经存在相当严重的漏洞和缺陷,就应该要对其进行完善和弥补。就像我们在审核颁发执照时,可以仿照政府采取听证的形式进行,在审查过程中应该着重审核快递公司的管理软件与环境、员工适岗认证、快递合同规范情况、快递公司交通运输网络情况、赔付制度等方面;同时可以以立法的形式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条块分割格局,建立公平竞争的快递市场环境。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对从业人员的选择和任用也应该学习美国式的“信誉记录系统”,保证良好的服务水平,净化我国快递服务行业环境。

二是建立行业协会,完善行业管理。发挥快递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尽快培育出完善的、职能健全的快递行业协会,促进商业、物资、运输、外贸等行业协会中各物流专业委员会之间的合作,以尽快形成全国性的快递行业组织;赋予快递协会一些职责和权利,在制定和推广快递行业标准、快递教育规范、快递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等方面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三是把保险业加入到物流体系当中。物流快递的纠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快递快递丢失和延误的。就假设将快递延误做一个详细的赔付标准准则,如果客户在发货前购买了快递延迟险,可以根据客户的保价金额进行相应的赔付。当然这需要快递企业与保险公司进行详细的沟通与合作确定详细的执行准则。而快递公司为了减少赔付的可能,可以加强管理,建立相关责任人制度;将快件的责任精确到个人来减少快递纠纷。

总而言之,中国的快递业在经历了一个高速的发展期之后,必将迎来一个很长时间的调整期。这时候中国快递业将会走向正规化和标准化的道路。

第7篇:毕业论文 我国快递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以顺丰速运为例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杨 溯 学 号: 20077069 系 部: 理工系 专业年级: 物流工程 07 级 设计论文题目: 我国快递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以顺丰速运为例分析 指导教师: 陈德良教授 2011 年 02 月 15 日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15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研究进展,选题依据、目的、意义) 文 献 综 述

一、我国快递行业的研究进展 快递服务业进入我国已经将近 30 年了,基本形成了三大业务市场和四大势力。目前现有学者对我国快递业现状的研究主要是从我国快递业的发展情况、竞争格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四方面展开的。 1.我国快递业的发展情况 快递业在我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快递业正以每年 30%的速度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快递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周艳军,黄中鼎在《我国快递业品牌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一文中指出,国内大小快递企业,像宅急送、大田快递、申通、顺丰等国内民营快递公司,均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等现象,缺乏经营特色和服务优势,即使是中邮快递、中铁快运、民航快递等较有规模的国有快递企业,也没有一个叫得响的民族品牌能与外资快递企业抗衡。 陈世阳在《我国快递业现状及对策》一文中指出,我国的快递市场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国有快递网络的自我转型与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场扩张,并伴随着外资跨国公司的市场拓展和竞争,是现在我国快递市场结构的主要特点。 沈惠,曾峰,匡雪峰指出,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民营快递企业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和深圳为首的珠三角地区、以北京和天津为首的环渤海地区三大聚集区。另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一些大的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年营业额上亿。尽管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大步发展,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号称有 1 万家上百万人年营业额超 100 亿元的民营快递企业还是没能走出散、小、弱、差的困局。 周用隆在《提升中国快递业竞争力的对策》指出,我国快递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快递业属于物流系统中对时间和送达质量要求较高的高端业务,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目前,已经在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 4 大区域性快递圈,同时以这 4 大快递圈为辐射点,对中、西部形成逐层递进式的辐射结构。 2.我国快递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一个新兴的运输服务行业,我国本土快递业在其发展过程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法规、市场准入,行业自律、市场秩序,人才技术上。 晏敬东,石银萍,李谦在《我国快递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提出,我国快递行业发展存在三大问题:第一, 《邮政法》九易其稿,关于邮政专营的范围至今尚未确定。第二,参与快递市场竞争的市场主体待遇各异,竞争不规范。第三,我国快递企业大多数经营管理与技术水平落后,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陈世阳在《我国快递业现状及对策》中认为,作为一个新兴的运输服务行业,我国快递业在其发展过程出现了许多问题: (1)法律地位不明确,行政管理混乱。 (2)行业缺乏自律,市场竞争不规范。 (3)技术水平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4)国际快递巨头纷纷进入,竞争日趋激烈。 李电生,贾金玲在《我国民营快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文中从宏观层面分析了民营快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邮政专营范围过宽,民营快递企业遭遇不公平竞争。 (2)民营快递企业合法性未被肯定,企业行使权力无保障。 (3)民营企业担保难,融资难。 3.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汪志中在《我国快递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提出发展速递业的对策: (1)完善政策法规,推广快递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2)建立行业组织,加强自律。 (3)打造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增值服务。 (4)培养人才,实现人才的市场价值。 (5)快递企业应整合资源、协同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6)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树立公众形象,提高社会知名度。 晏敬东,李谦,吕利平在《我国快递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提出,我国快递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规范快递市场,促使快递业健康发展。 (2)利用现代化技术,使快递服务更加便捷。 (3)提升快递服务质量,让消费者更加信任快递企业。 (4)民营快递企业强强联合,建立我国快递的民族品牌。 陈世阳在《我国快递业现状及对策》一文中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国内快递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完善政策法规,理顺行业监管。 (2)规范服务市场,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行业技术水平。 (4)扶持骨干企业,维护国家的运输安全。 李征,郝静在《对中国快递业现状及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了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的对策:(1)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2)更新管理理念,优化客户服务。 (3)加强协作与联合。(4)培养专业人才,建设以信用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陈晓云,孙俊在《浅析中国本土快递业的发展策略》一文中提出了中国本土快递业的发展策略: (1)中国本土快递企业应该继续发挥长处,制定有效的策略,对抗竞争。(2)快递企业应整合资源、协同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3)政府应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快中国邮政的改革,建立合理高效的快递监管体制,明确快递行业监管机构,为快递业发展肃清政策性障碍。 (4)中国本土的快递企业要放开眼界,着眼未来,不能把目光局限于国门之内,现在就应该为走出去练好内功,打好基础。 李晓超在《国际快递公司在华发展特点及启示》一文中提出,采取提高我国快递企业的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1)整合物流资源,加强快递营运网络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 (3)积极发挥政府在市(2)应用先进的技术提升业务操作能力,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场经济中的作用。(4)重视人员素质的提升。

二、选题依据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社会快递需求显著增加, 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许多地方政府积极筹划发展现代快递产业,把快递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海市政府规划在“十二五”期间着重 “十二五”期末基本成为全球现代快递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深圳发展三类快递,市政府将现代快递产业作为三个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天津从 2003 年到 2010 年,每年拿出 100 亿元的资金用于快递基本建设,把快递产业作为天津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强势推进;北京、大连、沈阳等城市都在加快制定快递发展规划并加紧实施;我国的现代快递已经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如何能客观地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分析我国快递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和建议就是我的论文主旨所在。 首先学校内部网提供的学术期刊网资料很丰富,查找参考文献很方便,对我研究这个课题有一定的帮助。一方面,学校安排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让我们来写论文,时间非常充裕。另一方面,我的导师他对物流这方面非常的了解,能给与我很多的指导,对我的论文顺利完成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自己也学习过物流方面的相关课程,我会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查找到的文献再加上我导师的帮助,我的论文能够顺利完成。

三、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快递服务业进入我国已经将近30年了,基本形成了三大业务市场即国际快递、国内异地快递、同城快递三大市场板块。快递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近年来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目前年产值在400亿元以上。截至2009年4月份,全国快递企业法人有2000多家,分支机构有7000多家。尽管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经济总量位列世界第三,但邮政业务量却远远落后,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从快递行业所依托的物流大环境看,我国缺少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没有形成合力,国内物流企业较为分散,仓储规模普遍较小,并且区域性较强,制约了物流行业的整体网络连接。 另外,作为一个新兴的运输服务行业,我国本土快递业在其发展过程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法规、市场准入,行业自律、市场秩序、人才技术上。

(二)意义 快递是现代物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加入 WTO 后,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日新月异,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现代物流作为贸易发展的支持性产业,它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1 李征,郝静.对中国快递业现状及发展的研究J.交通与运输,2007, (03):13.2 周用隆.提升中国快递业竞争力的对策J.铁道货运,2006, (09) :79.3 晏敬东,石银萍,李谦.我国快递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8):205207.4 王霞. 我国快递业竞争现状及对策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9, 17(01) :4749.5 张洪斌, 赵玉敏. 我国快递业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J. 2006 中国物流与采购, (09) :3437.6 陈世阳.我国快递业现状及对策J.中国水运,2007,07(09) :194195.7 王增梁. 国际快递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J. 2008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06) 1318.8 关姝颖.国际快递在中国J.物流科技,2009, (03):6465.9 郭鹏程.外资快递业的现状与前途J.进出口经理人,2009, (01) :4849.10 汪志中.我国快递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市场周刊,2008, (03) :2730.11 李电生,贾金玲.我国民营快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民营科 技与经济,2008, (10):6466.12 陈晓云,孙俊.浅析中国本土快递业的发展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 (03):267268.13 周艳军,黄中鼎.我国快递业品牌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6, (09):5053.14 晏敬东,李谦,吕利平.当前民营快递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8,(17) :8182.15 UPS 公司网EB/OL.http:// .18 张革,刘慧勇.现阶段民营快递业应对国内外竞争的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10) :3839.19 程军.我国快递业发展对策研究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4.20 The Impact of the Express Delivery Industry on the Global EconomyEB/OL.OE Forecasting 2005.21 李晓超. 国际快递公司在华发展特点及启示J. 物流技术, 26 : 2007, (08) 5153.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3、指导教师意见: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所在系(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第8篇:银行卡法律规制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业务取得了

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新情况, 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银行卡 业务经营机构、有关专家、学者等社 会各界共同研究,为银行卡的健康发 展出谋划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 策制度,创造良好的银行卡发展环境。 银行卡在我国支付工具中的地位

日益上升,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个人使 用最为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银行 卡发卡量持续增加,信用卡发展迅速, 截至2007年底,全国银行卡发卡量 14.7亿张,其中:借记卡发卡量为 13.8亿张,同比增长28%;准贷记卡 发卡量为1750万张,同比减少14%; 贷记卡发卡量为7000万张,同比增 长140%。银行卡业务135亿笔,金 额12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和 67%。2007年,银行卡消费额占同期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1%,比 2006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2007年底, 全国银行卡特约商户74万户,POS 118万台,ATM 12.3万台,同比分 别增长41.9%、44.4%和25.8%。银 行卡受理范围不断扩大,2005年开始 推出的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将银 行卡跨行网络延伸到14个农民工输 出大省的农村乡镇。2004年,人民 币银联卡首先在香港地区实现境外受

理。目前,已有26个国家和地区可 以使用人民币银联卡,对满足境内居 民出境支付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体来看,我国银行卡应用取得

了明显成绩,但也应看到,随着银行 卡应用快速发展,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新业务、新 情况层出不穷,而相配套的银行卡法 律法规却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银行卡业务管理的基本制 度主要是人民银行1999年发布的《银 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其对推动我国 银行卡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该办法效力层级偏低,调整范围较 窄,特别是近年来银行卡运行和管理 中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无法通过该办 法进行规范,其已不能适应目前业务 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顺应发 展形势,制定新的、更高层级的与银 行卡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和促进银 行卡市场的有序发展。

为此,在国务院法制办的支持下, 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开始组织起草 《银行卡条例》,以后又根据各方意见 多次对《银行卡条例》草稿进行修改、 完善。目前,《银行卡条例》相关工 作仍在积极开展中。

在《银行卡条例》的制定中,我 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坚持规范和发展并举。银

行卡业务作为一项新兴金融业务,市 场创新层出不穷,发展潜力巨大,但 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风险管理有 待加强等问题。因此,《银行卡条例》 作为行政法规,应坚持规范和发展并 举的原则。一方面《银行卡条例》要 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够对相关业务 进行有效规范管理,切实防范风险, 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也要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留给市场足够的 发展空间,鼓励创新、鼓励竞争,使 银行卡市场更具有活力。

第二,保障持卡人的合法权益。

实践证明,银行卡业务要发展,必须 取信于持卡人,切实保护持卡人的合 法权益。在银行卡业务中,持卡人与 商业机构相比,相对处于弱势地位。 因此,《银行卡条例》从保护持卡人 利益出发,要求银行卡业务经营机构 更多地履行义务和责任。

第三,尊重中国实际,借鉴国际

惯例。我国银行卡业务起步相对较晚, 虽然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市场已 初具规模,但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 结构还不完整,市场秩序仍有待完善。 因此,我国银行卡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积极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同时

我们也要注意到,我国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居民消费意识、风险偏好等 与国外有所区别,所以,我国银行卡 业务的发展不能完全照搬国外,而应 尊重我国实际,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同 时,走中国特色的银行卡发展之路。 第四,平等互利,充分竞争。银

行卡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营 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银行卡 条例》应使各业务经营主体有法可依, 公平、有序、充分竞争,实现共赢。 基于以上原则,《银行卡条例》 将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明确银行卡业务的基本概念, 如银行卡分类、银行卡业务经营机构 的定义等。

(2)明确银行卡发卡和收单业务

的市场准入门槛,规定银行卡的申请、 发放程序、使用和计息规则。 (3)维护交易秩序,防范银行卡 业务风险。规范收单和特约商户的行 为规则,对银行卡密码和签名确认、 机具检测和认证、交易凭证的保存、 交易差错处理等方面提出要求。 (4)保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对

持卡人和发卡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关 系进行规定,明确发卡机构的查询服务 以及公示、投诉处理、风险披露和保密 等义务,持卡人的挂失程序和法律效力、 免责情形以及争议的救济手段。 (5)建立多部门的协作机制。银 行卡业务涉及面较广,政策性强,与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财政、 税收、商业、公安、司法、旅游、交 通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各有 关管理部门应明确权责、各司其职、密 切配合,共同规范和促进银行卡业务。 当前,在银行卡业务快速发展的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方共 同探讨。

一是规范信用卡发卡业务。信用

卡作为一项创新业务,越来越得到商 业银行的重视。商业银行投入了大量 的人力、财力宣传和营销本行信用卡。 这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信用卡的认 识,促进消费信贷。但有些商业银行 在开展信用卡业务时“重发卡,轻管 理”、“跑马圈地”、损害持卡人利益 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业务发展留下 了隐患。因此,商业银行要重视发卡 业务管理,完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和 流程,特别是收费项目要清晰、明确, 要尊重持卡人意愿,不应硬性发卡、 变相收费,并要做好客户服务,减少 纠纷和投诉。

二是信用卡信贷风险控制。据初

步统计,截至2007年底,信用卡(含 贷记卡、准贷记卡)应偿信贷余额达 750亿元,信用卡总授信额度6300亿 元。这一方面说明信用卡发展迅速, 信用卡信贷功能逐渐增强;另一方面 也提示我们,在大力发展信用卡的同 时,要采取措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控制不良贷款,完善呆坏账核销制度。 三是不法中介虚假申请信用卡和

信用卡套现。目前,不法中介(个人) 虚假申请信用卡与信用卡违规套现问 题,也已对信用卡业务的正常发展产 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成为困扰信用 卡业务健康、持续发展较突出的问题。 信用卡套现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收单机构的责任,也有发卡机构 的责任。收单机构拓展商户不规范, 缺乏对商户的持续性管理,发卡机构 信用卡发卡审核不严,对自身风险控 制和管理不到位,将发卡业务不规范 外包,都是导致信用卡套现的重要原 因。对此,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应各 司其职,严格内部风险控制和业务操 作流程;中国银联要积极会同成员机 构建立联合防范机制,明确相关风险 责任和利益赔偿机制;同时,有关管 理部门也应完善与虚假申请和信用卡 套现相关的法规制度,为打击这类不 法行为奠定法规基础。

四是银行卡定价机制。关于商业

银行对持卡人的收费,根据《商业银 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除 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本票、支 票等人民币基本结算类业务实行政府 指导价外,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其 他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因此,商业 银行作为自负盈亏的商业企业,为保 证日常业务顺利开展,满足社会需求, 可在国家价格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下, 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市场定位、服 务对象和内容,依法制定自己的银行 卡收费策略,以实现差异化竞争。当 然,商业银行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要 注重社会责任和社会影响,银行卡收 费项目不应一哄而上,要考虑客户的 承受能力,应广泛听取客户意见,并 做好定价测算、收费公示和宣传等工 作。对涉及多方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 费,如商户刷卡手续费,不仅涉及不 同参与主体的利益,也涉及不同行业 利润水平差异以及对银行卡受理的政 策导向等问题,定价相对复杂。因此, 我们应从促进银行卡市场发展的角度, 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积极、慎重地研 究刷卡手续费等银行卡定价问题。

上一篇:生产计划工作下一篇:快乐比金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