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之公务员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社会热点之公务员

基层公务员流失之痛

基层公务员是公务员队伍这座“金字塔”的基座,是国家意志的具体实施者和落实者,他们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层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和行政效果的好坏。虽然我国目前基本确立了公务员制度的框架和体系,但还仅处于初步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公务员队伍中如业务骨干、专业人才、青年人才等出现了相继流失的现象,他们的流失给国家带来了很大损失。

流失:非经济因素占主流

影响基层公务员流失的因素很多。除了工资福利等经济因素外,更多的是工作自身、组织环境和人际关系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1、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促使基层公务员思想观念发生转变

目前,对基层公务员从政动机的评价较为一致,绝大部分的基层公务员最看重的是公务员工作和收入的稳定性,进了政府部门就有了“铁饭碗”。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保险体系的逐步健全,社会化程度的逐渐提高以及各类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机会的增多,基层公务员在保障方面的优势已不再凸显。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用人制度更显灵活,很多的基层公务员愿意选择有利于自己才能发挥的企业,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一部分基层公务员离开基层,去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辞官下海”现象在基层公务员中的出现,已经显示了在社会就业宽松的大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转变。

2、薪酬福利不能与能力匹配,致使基层公务员职位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

基层公务员不能获取合理的、与能力相匹配的薪酬福利,是基层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是我国公务员工资实行的是以职务和级别为主的职级工资制。基本工资全国“一刀切”,而津贴、补贴、奖金等可根据工作具体情况调整的部分过少。基层公务员由于职务和级别低,职务工资不高,绩效工资又不多,这种较低的待遇,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二是基层工作杂、乱、多,公务员分类管理难以到位,常常发生“无事大家闲,有事一块干”的局面。特别是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工作,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分类比较模糊。这种同级、同工、同酬的平均主义使得专业技术类人员无法发挥特长,展示自己的才能,获得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收入待遇。因而,基层公务员职位更难以吸引专业技术人员。

3、考核晋升机制不科学,导致业务骨干缺乏工作激情与创意

从目前的人事体制看,我国基层公务员的考核晋升机制还存在很多弊端。首先,考评指标设计不科学,考核过程缺乏公正性,考核结果未与激励机制紧密挂钩。基层公务员的考核和晋升过度依赖领导的主观判断,没有形成与工作实际相统一的晋级、降级机制。其次,基层公务员的选任机制缺乏科学性。职务的晋升依据不清晰,没有明确的条件、方法和程序,缺乏制度化、法制化的管理。晋升中过多地存在“重资历不重表现”等问题。再次,基层公务员的退出渠道不通畅。只有谋求升迁的动力,无辞退下岗的压力。“一坐而终、平稳退休”,缺乏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这些问题的存在,挫伤了基层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造成基层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形成无过即是功、得过且过的心理。

4、工作单调,人际关系紧张不利于人才的个性发展

一些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差、工作内容杂,来自工作本身的激励又非常欠缺。特别是乡镇基层公务员,一年中重复地做着:“计划生育”、“招商引资”、“农村稳定”等几项“帽子工程”。在单调的工作环境中,被动地服从和个人的非理性接受,极不利于人才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基层工作人际关系难处理,领导与部下、同事与同事少有坦诚的沟通。有的领导官气大、等级意识严重,上级对下级的绝对权威,使得基层公务员只会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年轻人个人的主张和建议没有发挥的空间。因而,因循守旧,服务意识不强、素质和能力难以得到提高。这不仅影响了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也使很多个性人才无奈地选择离开。

5、培训机制不完善,无法满足基层公务员的迫切需求

基层政府对人才的培养开发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领导愿意“管事”,不愿意“管人”,认为公务员发展靠自身、靠命运。只把公务员作为一种资本在使用而没有作为资源来开发,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现在,基层公务员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公务员接受培训的机会极少,有的甚至工作十几年都没有接受过一次培训。一方面是基层公务员人才开发还缺乏激励和制约机制,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的方针、政策、规划、措施还不完善。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的评价等方面,在制度上还缺乏刚性,培训与使用、晋升还没有真正挂起钩来。另一方面是基层公务员培训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公务员培训基地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相对落后,基层公务员的教育培训经费没有进入财政预算。同时培训的师资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这种现状根本无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基层公务员对知识和技能更新的迫切需求。

留人:以人为本优化环境

造成基层公务员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寻求留住人才的思路和途径也是多角度、全方位的。通过改革制度、优化环境、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来吸纳和稳定人才,应当成为基层政府留人的基本策略。

1、健全基层公务员的薪酬福利体系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针对公务员不同职位类别实行有差别的薪酬制度”。如今基层公务员的薪酬福利还普遍偏低,有差别的薪酬制度固然需要,但基层公务员当前最关注的是继续提高基层公务员的整体工资标准。首先,政府要继续提高基层公务员特别是地区偏远、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基层公务员的基本薪金。政府可以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有效解决基层公务员的生活成本差异问题。同时向基层投入更多的物力、财力,发展地方经济。只有做大了“蛋糕”,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基层公务员的收入和待遇。其次,要坚持工资与福利相结合,实现福利的显性化。在提高基层公务员工资津贴的同时,建立优厚的福利待遇,比如山区补贴、住房补贴、医疗补贴、带薪休假、通讯补贴等等,保证基层公务员的福利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工作、稳定队伍。再次,奖金福利分配要与绩效考核挂钩。有多少工作量,有什么样的工作绩效,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奖金福利。根据他们所掌握知识、技能与对工作贡献的大小,适当拉开奖金福利的分配。克服“一刀切”或“论资排辈”现象,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从薪酬福利上增强基层公务员职位对人才的吸引力。

2、完善基层公务员的考核、晋

升机制

《公务员法》将公务员的考核确定为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但在很多时候,这种笼统的考核方式缺乏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的细分,如考核工作绩效时可以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等方面进行衡量。考核工作能力,可对业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作出评价。基层公务员的考核,应以职务说明书为基础,规范每一个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行为,并使他们的工作考核尽可能量化。在明晰工作职责基础上的考核才能保证科学性,才能达到激励效果。

由于基层政府及基层公务员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选择绩效考评方法上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具体性。在考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基层公务员的自身条件、岗位和环境的差异性,尽可能地确保考评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基层公务员的晋升,要克服领导的主观判断,减少人际色彩,职位晋升不能仅取决于个人的资历和领导的评价,更要以个人能力、业绩、工作水平作为提升的标准。把有能力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建立公开、透明的晋升程序,切实保障基层公务员晋升制度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使基层公务员能在充分施展个人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下进行平等竞争。

3、实现基层人才的差异化管理

所谓基层人才的差异化管理,即在基层组织内部,管理者通过对基层公务员个性的观察,制订出相关的,能够激励他们为基层政府做出自己最大贡献的相关管理措施。基层人才的差异化管理,首先要识别基层人才的个体差异。管理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基层公务员的个性,明确他们个性的优势和劣势,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个性发展的宽松环境,激发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其次,根据个性类型合理使用基层人才。针对基层公务员的不同个性 “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基层公务员由于性别、年龄、能力、学历、水平的差异,对激励和需求也不同,要对他们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自卑、自暴自弃的人要使其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前途,增强自信心和勇气;自尊心强的人,要注意照顾面子,采取个别谈心、个别引导的方式;好强自负的人,要一面肯定成绩,一面指出问题。再次,领导者要善于理解、关爱、尊重基层人才,增强对他们的了解、掌握基层人才的兴趣爱好、才干能力等,从而使他们在工作中感到满意、愉悦,提高工作效率。领导要淡化等级意识,改变组织中不良的“潜规则”,多与部下沟通协商,努力营造和谐的环境。最后,领导要科学授权、敢于放权,放手让基层人才在一定的范围内正确行使职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为基层公务员中人才的个人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舞台。

4、优化基层公务员的知识、技能结构

为了留住基层人才,优化基层公务员的知识、技能结构,完善现有的基层公务员培训机制是当务之急。首先,基层政府要更新人才培养的观念,树立基层公务员培训是政府人力资源战略投资的管理理念,将培训人才、使用人才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其次,解决基层公务员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将基层公务员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形成制度,用制度保障基层公务员的培训经费;再次,拓宽培训渠道,增强基层公务员培训的实效性。在基层公务员的培训上,要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引入竞争,实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在学科设计上瞄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前沿理论与基层工作相结合,以适应工作要求。最后,不断完善培训后的考核激励机制,将培训成绩与本人的考核、晋升和福利待遇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基层公务员培训考核体系。

5、重视基层组织“软环境”建设

事实上,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广大群众的好评和良好的公众形象,对基层公务员来说,有着更强的精神动力和极大的心理满足。因此,要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增强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廉洁奉公的服务意识,切实树立为民、务实、清政、廉洁的工作形象。其次,注重政策的制订与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改进基层公务员的服务方式,提高基层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把问责制、承诺制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基层公务员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完善服务的监督机制,定期听取群众意见,促进基层公务员自觉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的监督。再次,构建融洽的人文环境,激发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活力,需要建立宽松、祥和、温馨、友好的工作环境,使基层公务员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精神的满足、身心的愉快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激发基层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注重制度和文化建设的同时,应提高基层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准,培养基层公务员对工作岗位的忠诚度,增强基层公务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献身精神,使之从心底真正热爱并投身于基层公务员这个岗位。

作者:王少雄

第2篇: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之研究

【内容摘要】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极大推动了我国的政府行政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尺,是衡量执政能力的基本标准。但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缺失,带来的社会后果严重,成为我国政府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文章从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和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入手,联系实际,探讨了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建设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个人建议。

【关 键 词】公务员 职业道德 问题与对策

公务员职业道德是指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正当地行使公共权利、高效地履行国家公务、建立廉洁奉公的公务员队伍,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以及国家的兴衰成败。因此,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意义非常。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本质内涵

公务员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是调整公务员之间、公务员与行政机关、与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公务员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在政府系统中的特殊表现。同其他社会职业或行业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显著的国家性。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执行公务时,必须服从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依法行政,代表并服务于国家的利益即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行政管理活动就具有深刻的阶级性,显著的国家性。

(二)必要的约束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拥有国家法律赋予的相应的权力。如何正确掌握和使用手中的权力。自觉制约自己的行政行为,积极正确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除了相应的法规、行政纪律约束外,还需要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来制约其行政行为,以调整其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行政关系,这是十分必要的。

(三)重大的责任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负有制定并执行政策、法规,组织、领导和管理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重大责任,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保证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因此,行政管理职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其责任之重大,是其他任何社会职业所无法相比的。

二、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

(一)发挥道德自身功能的重要性

道德有调节、教育、认识、评价、命令、指导、激励等多种功能。只有道德素质过硬的公务员,才能抵御和摆脱一切不法利欲的诱惑,才能在不健全的法律、制度面前,见利不图,有隙不钻。

(二)有利于市场经济对公务员的负面影响

市场交换中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欺诈行为等现象使人际关系易于市场关系化、商品化。这些渗入党内生活和政务活动,就会成为导致公务员腐化堕落的诱发因素。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就是让良心、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等形式规范着公务员的行为,通过教育,逐步把公务员职业的道德信念变成自身的信念,自觉地抵制各种负面影响。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防范腐败的根本保障

公务员手中的权力是政府和人们赋予的,权力的运行应该遵循政府和人民的意志。所以,为了保证权力的廉洁性和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做到人民权力为人民,国家除加强立法对公务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外,还必须筑起思想道德的防线,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道德自律竟识,实现“以德制权”,防止公务员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现状堪忧

(一)缺乏责任意识

公务员的责任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公务员对这四种责任缺少深刻的认识。一是对政治责任缺少认识。有些人忽视百姓利益,有的甚至和老百姓抢利益。缺少对执政为民是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的认识。二是对法律责任缺少认识。在这点上我们的公务员队伍中仍有一部分人缺乏认识,滥用职权,超出职权范围行事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做违法的事情。三是对行政责任缺少认识。公务员是政府行政行为的主体是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实践者。能否真正履行行政责任,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地位。四是对道德责任缺少认识。公务员必须谨守行政道德责任的原则,执行公务符合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真正服务于公民,应展现个人正直、廉洁、公平等思想,不能运用不正当的方式在执行职务时获取利益。

(二)公仆意识淡薄

所谓“公仆意识”的核心就是: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公仆的权力本身是人民赋予的,而人民赋予权力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当好公仆,除此之外,官员不应该被授予任何权力。但在现实中,权力一旦被授予,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往往就会同时出现,具体表现为权力的扩张、权力的懈怠以及腐败的滋生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少数官员的贪欲和享受淹没了,本该为百姓谋福利的权力却成了少数人用来追求私利的工具。8.26延安特大交通事故,造成36人遇难,3人受伤,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却在事故现场微笑,显示出对受难群众的冷漠,映射出国家公务员服务宗旨意识的淡化。服务意识的淡化,是公务员职业道德问题中最具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

(三)浮夸、虚假泛滥

当前公务员的浮夸和弄虚作假之风泛滥,主要表现有:第一是玩数字游戏,虚报产值与速度;第二是欺上瞒下,搞形式主义。为求升迁,不讲良心道德,置党性原则于不顾,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和贴金工程;第三是对成绩无限夸大,甚至无中生有,对失误则尽力隐瞒,大化小,小化了;第四是好说空话、假话、大话,哗众取宠,沽名钓誉,捞取政治资本。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上级乃至中央决策的准确性,甚至导致决策失误,危及国计民生,阻碍现代化建设进程。

(四)贪污腐败成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一部分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滋生了拜金主义思想,使立党为公、无私奉献的党性原则受到严峻挑战。一些公务员理想信念淡薄,只讲索取,不讲奉献,有的甚至见利忘义,不顾国格人格,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有的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谋取私利的资本,大搞权钱交易;有的利用手中的人事权,索贿受贿;有的把自己应尽的职责变为以权谋私的条件,搞有偿服务,收受贿赂,甚至利用执法权贪赃枉法。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涉及面广,腐蚀性强,危害性大,严重败坏党风,污染了社会风气。

三、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单项工作,而是由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道德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系统工程。只有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采取多种措施并使之协调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好的效果。

(一)努力提高理论和思想建设水平

在我国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行政伦理道德的研究。从理论上确立一种既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也体现新的时代精神的行政道德文化,从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为推动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充分反映行政管理职业时代特征的公务员职业道德体系。要努力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形式、特点和规律,使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时操作性。

思想建设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公务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赖于正确的思想观念的确立。要结合新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新方法,加强培养教育,全面提高公务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与政治业务素质。要加强对公务员的廉政教育,通过抓好廉政教育提高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革和创新。

(二)加强学习提高公务员职业道德素质

一个公务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他的职业道德水平。要形成机关职业道德的良好风貌,必须以公务员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前提条件。否则,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不仅是公务员个人的问题,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公务员的主要素质有:首先在政治上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和人民忠诚,能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搞好各项工作。其次是要有主人翁责任感的敬业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会干一行,爱一行,就会保持高昂的热情和干劲,就会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这种敬业精神,是在大量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第三,要有精益求精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如果一个公务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而没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也是不能实现其理想和愿望的。因此,要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加强学习,既要学习理论,又要学习业务,在学习中掌握、思考和运用。其次要加强培训,针对新形势、新政策、新任务、新要求,要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同时,注重研讨,活学活用,力求每个公务员成为本岗位的行家。再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端正工作态度,强化为民服务,还要持久开展效能建设等活动。通过学习,全方位提高公务员道德素质,进而提高机关的整体办事效率,优化政务环境,树立和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三)提高公务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加强公务员道德教育,需要大力提高公务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思想意识是物质条件的反映,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采取适当方式,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不断陶冶与修炼道德情操,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提高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认识。使公务员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行政职业道德要求,形成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区分善恶是非、选择正确的行政方向的道德认识能力或道德判断能力。其次陶冶公务员职业道德情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作为公务员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目的,培养公务员具有与权力相关的高度责任感和履行职责应有的高度正义感,以及高尚道德情怀和不贪、不占的高尚情操。再次造就坚定的公务员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意愿和意向的决心、勇气和毅力,是构成职业道德素质的决定性内容。

公务员作为国家的行政主体在管理公共事务中代表着政府形象,有着特殊的导向作用。公务员所展示的职业道德对整个社会更是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应该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为指导下,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得到应有的提升和发展。

作者:奚俊

第3篇:我国政府公务员之心理资本研究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已经把人的价值提升到一个高度,如何进一步把人的竞争优势挖掘出来,心理资本的投资和开发给我们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公务员作为一个重要的群体,对心理资本的需求又有哪些呢?本研究从职业动机、职业倦怠、职业沉默、情绪方面分析了公务员对心理资本开发的呼唤以及如何在组织层次和个人层次对公务员进行心理资本的开发。

关键词:公务员;心理资本;价值开发

公务员在我国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职业,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上升,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一考”。据国家公务员局统计,2012年底我国公务员已经达到708.9万人。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绩效,不仅受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和政治体制限制,也受制于公职人员的管理素养和治理技巧。我国政府从选拔、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等方面不断对公务员的管理进行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公务员的效率和效能,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服务形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政治民主化的浪潮中,对公务员的管理和开发已成为对公职人员研究的主流。怎样才能让公务员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发挥潜能,提高绩效,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在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之后,管理学界积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和实践,心理学界也提出了“心理资本”概念,把心理学思想进一步延伸到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领域,对公务员的心理开发已然成为了一大核心任务。

一、心理资本理论的概念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简称PsyCap,最早见于经济学家Goldmith和Darity关于个体实际工资受心理资本和人力资本影响的研究[1]。以原美国心理学会主席Martin Seligman为首掀起了积极组织行为学(POB),提出了以人的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因素研究心理学的新视角[2],其后美国著名学者Luthans于2004年提出心理资本理论。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它建立在人力资本(也就是“你知道什么”)和社会资本(也就是“你认识谁”)的理论基础之上,并超越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具体来说,心理资本关注的是“你是什么样的人”,或者从发展的角度看,是“你在成为什么样的人”。

心理资本已经成为继财力、人力、社会三大资本之后的第四大资本。按照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标准,心理资本包含四项能力: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3]。 它为一个组织和个人的开发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角度,挖掘人的无限潜能,就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许燕说的,心理资本是贮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一股永不衰竭的力量,是实现人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二、我国公务员对心理资本的价值需求

目前,我国对心理资本方面的研究还相对不足,主要关注对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探究,对公务员心理资本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其概念、要素、测量、管理以及干预相关理论和实践甚少。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已经开始注意到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公务员工作压力增大、职业倦怠多发、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下降等问题已成为政府绩效提高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大对公务员的心理资本开发和管理,让心理资本产生涟漪效果,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传播到政府各部门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心理资本开发增强公务员服务动机

动机,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可以普遍接受的定义。基于对动机的研究有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层次论,Murray的成就、权利和管理动机理论,Vroom的期望理论,Huseman的公平理论,Locke等人的目标设置理论。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共性,即个人动机都有明确的目标,并为目标努力去奋斗。作为政府组织的重要成员,公务员服务公众不仅是基于工作职责的非自利动机,其动机也会随着时间迁移和部门变化而不同[4]。公务员的工作自信心、乐观情绪、自我恢复能力、韧性这些心理资本因素对工作影响非常大,积极的心态能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反之,消极的心态则致使工作低效。公共服务动机有理性、规范、情感三个层面,理性动机是基于个体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动力,规范动机是努力符合规范而产生的行为动力,情感动机是对各种社会情境作出情绪反应的行为动力[5]。对我国公务员心理资本的开发可有效增加其工作的理性,使其工作程序更规范,投入更多情感去处理工作问题。

(二)心理资本开发为职业倦怠提供解决途径

“人力资源开发网”在2004年12月和2008年4月进行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率均高于其他行业;2013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郑建君博士主持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基层公务员79.89%存有轻度工作倦怠现象,6.40%有重度工作倦怠。由于公务员的工作压力大、工作单调、工作超负荷、工作的重复性、工作无自主性、工作责任不明确等原因,致使公务员在工作中表现为情绪低落、行为拖沓、工作只为福利、不愿承担责任[6]。可以看出,公务员的职业倦怠不仅带来其自身身心健康问题,更带来政府部门服务效能降低和公众形象的破坏。职业倦怠已经成为追求美好工作生活的严重障碍[7]。如何有效预防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组织作出适当的调整,改善公务员工作的环境和氛围,也需要从公务员自身进行调整。心理资本建设是避免公务员倦怠心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公务员心理资本开发,可以提升公务员的自信,增强职业信念;增加其工作积极性,获取对工作的满足感;增强其面对解决困难的韧性,提升对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的适应性;树立职业发展希望,培养高绩效的政府组织文化。

(三)心理资本开发避免公务员职业沉默

员工沉默(employee silence)是一种集体现象,即员工对组织潜在的问题保留个人观点的行为[8]。 Milliken等人研究发现,在组织中的员工由于害怕被归类或被消极看待,危及自己在组织中的关系,害怕自己被惩罚,甚至感觉自己在组织中无益以及害怕消极影响别人等原因,往往在组织中选择沉默。在等级制的组织里更容易产生沉默效应(mum effect),即个体在组织里更倾向于传递好消息[9]。我国公务员在政府组织内存在明确的等级和分工,公务员从自身考虑往往喜欢向领导和同事传递他们喜欢的信息,对与自己无关或自身不能受益的工作,会选择无为或不为,最终导致领导和同事不能得到全面的信息,对领导的决策和组织氛围都有不良的影响。进行心理资本开发,对全面挖掘和提升公务员潜在的能力和素养,增强政府组织的效能,打破公务员职业沉默具有重要意义。

(四)心理资本开发提高工作情绪,增强主观幸福感

公务员的情绪影响着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工作的态度和耐心。情绪高涨的公务员在工作中必定会全心地投入工作,处理问题;反之,情绪低落的公务员很难在工作中表现优秀。企业在员工管理中越来越重视员工的情绪管理。面对经济转型、政治改革、社会矛盾突发的社会坏境,加大对我国公务员的职业情绪管理尤为重要。情绪管理提倡把积极情绪带入生活工作中,排除消极情绪对自身的伤害。公务员心理资本开发能帮助公务员有效地进行情绪管理,让公务员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在岗位上工作,使其精神饱满,感受到工作给予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在重大困难或危险情境中能积极适应。这一方面可以避免公务员在单位对工作环境、工作压力、薪酬福利不满的消极怠工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公务员因工作不适应而提出离退职现象的发生,保障我国政府对公务员人才的需求。

三、探讨我国公务员心理资本开发

心理资本已成为公务员心理开发的重要方向。心理资本影响着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和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影响政府创新动力。公务员的心理资本受政府组织的工作环境和管理体制以及公务员自身性别、年龄、学历、职位级别、工作年限等因素影响[10],所以其开发相当困难,以下主要从组织层次和公务员自身层次进行探讨。

(一)组织层次

1.提升政府组织文化氛围

目前,我国政府仍比较偏向集权化和松散低效的组织文化氛围,很多事情都是单位或部门一把手决定,缺少多方位的参与决策,再加上公务员一般安于职位,不愿多做事,承担责任,造成人浮于事、效能不高的通病,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不良风气严重。对公务员的心理资本开发首先要做的就是打造一个优质的组织文化,提升公务员的服务和效益理念,改革管理体制,让集权化行政文化向参与式行政文化转变,管制行政文化向服务型行政文化转变,人治型行政文化向法治型行政文化转化,松散低效型行政文化向高效型行政文化转变[11]。要营造学习型组织氛围,提升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实施目标管理,让公务员更加认清自己的职责,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增加公务员对政府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政府组织文化氛围更有益于公务员心理资本的开发以及自我效能和集体效能的提升。

2.从心理资本角度加大对公务员人力资源的管理

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方面提升公务员的心理资本,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和测评体系。公务员的招聘,不仅要注重职业能力和素养的选拔,也要注重心理测试在选拔方面的应用,了解报考或晋升公务员的心理倾向和潜能,准确地选择与职位相匹配的人才。同时,要定期组织公务员学习和培训,弥补专业和工作技巧的欠缺,全面提升公务员的工作水平。要改进公务员绩效考核方法,完善薪酬福利体制,减少公务员对组织的不适应和不满意,让其安心稳定地工作。

3.对公务员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资本干预

心理资本的开发可以通过心理干预进行。Luthans在《心理资本》一书的最后提出了心理干预模型(PCI),通过制定合适的目标和方法影响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我国可以采取压力管理、预防干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对公务员心理进行疏导,让公务员树立积极、乐观、坚韧的良好品质。心理资本干预的目的是影响心理资本中的每一个状态变量以及整体的心理资本水平,并最终影响绩效[12]。政府组织应该用心理资本问卷(PCQ)对公务员进行心理资本测量,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对公务员进行心理资本干预,让公务员明确自己的目标,宣泄自己的情绪,愉快地生活和工作。

(二)个人层次

1.提高公务员自信,增强幸福感

我国公务员的工作繁琐,工作量大,给公务员工作带了极大的困扰。现代信息化时代对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公务员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和技能,满足职位需求。但对于很多公务员来说,面对复杂工作与学习培训都是苦恼和有压力的事情。因此,开发公务员心理资本要求公务员自身树立自信,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主动,信心十足地面对一切事情。

2.树立乐观态度,避免沉默

态度影响行为。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个体就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持正确的认识,能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反应,就能站得高,看得远,冷静而稳妥地处理各种问题。公务员的工作内容、薪酬、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都会影响公务员的态度,进而影响其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13]。因此,公务员要多参加活动,培养兴趣,扩展人际关系,在组织中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处理生活和工作问题,这样才会明确组织目标,有效实现组织目标。

3.学会控制情绪,面对复杂工作

情绪是可以控制的。要对自己进行情绪管理,就需要对自己的情绪特点、自身的性格等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了解自己,在遇到情绪波动的时候才能进行正确的处

理[14]。公务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要学会与组织达成心理契约,积极为目标而努力,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宣泄情绪和表达情绪,如同领导交流想法、逛街、听音乐等。

四、总结与展望

我国正在加大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对公务员的要求在逐渐地提高,一方面向公务员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则增加了对公务员的教育与培训。心理资本作为影响公务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去管理和提升,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想要丰富我国公务员心理资本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设计我国公务员心理资本测量的有效问卷,如何把心理资本加入到公务员的培训当中,如何把心理资本的潜在价值发挥到最大,等等,这些都需要更多的学者加入到研究行列中。

[1]Goldsmith A H, Veum J R, Darity W.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and human capital on wages[J]. Economic Inquiry, 1997, 35: 815-829.

[2]Seligman M E P,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14.

[3]Luthans F, Youssef C M, Avolio B J.心理资本[M]. 李超平,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4]朱春奎等. 公共服务动机研究述评[J]. 公共行政评论, 2011,5:147-160.

[5]李小华, 董军. 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对个体绩效的影响研究[J]. 公共行政评论, 2012,1:105-121.

[6]朱立言, 胡晓东. 我国政府公务员之工作倦怠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08,10:13-16.

[7]Maslach C,Leiter M P.The truth about burnout:How organizations cause personal str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M]. California:Jossey-Bass Inc.,1997,79.

[8]Morrison E W, Milliken F J. Organizational silence: a barrier to change and development in a pluralistic world[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 25(4): 706-731.

[9] Milliken F J, Morrison, Hewlin P H.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Employee Silence: Issues that Employees Don’t Communicate Upward and Why[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3,40(6):1453-1476.

[10]谌旻明. 公务员心理资本的初步研究[D].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2012.

[11]程良波. 论我国行政文化的创新[G/OL]. 人民网,2008-12-02.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 140124/140126/8445117.html.

[12]邵建平等.基于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的知识型团队开发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 2010,6:176-179.

[13]赵慧军. 现代管理心理学[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14]吕毅辉. 情绪影响因素及情绪管理研究[D]. 泉州:华侨大学, 2011.

栏目编辑 / 丁 尧.终校 / 王晶晶

作者:薛张伟 兰瑶

第4篇:公务员之社会热点解读

2010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解读:群体性事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政治体制调整、社会文化重构成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主观愿望和客观需求。同时,各类社会问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转型期的酝酿累积也相继浮出水面,并呈现局部“量变到质变”、群体性事件高位运行的时代特征。

回归到公务员面试真题中,综合分析类面试题往往是以近来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众多社会热点中以群体性事件考查概率最高,题目类型和角度也变化多样。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就2009年社会热点中的群体性事件,选取代表性案例进行深入解析,希望能对参加2010年公务员考试的广大考生有所裨益。

自从1978年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初步确定市场经济的历史地位至今,三十余年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社会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创造出令世界瞠目的物质财富,同时也逐渐出现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由劳资矛盾导致的群体性事件近年逐呈爆发之势。

2009年,河北保定棉纺厂千名职工“徒步进京旅游”事件、吉林通钢事件、河南林钢事件、重庆嘉陵工人罢工等群体性事件,都以极其激化和暴力的形式释放出转型时期的社会疼痛。可以说,劳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目前和未来几十年的一个主要矛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实际上,近年来频繁爆发的以劳资矛盾为核心的群体性事件正是以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起点累积而成的。收入差距悬殊、贫富差距过大、劳动环境恶化、就业保障落后等成为工人利益受损并寻求非理性解决的主要动因。

变化即孕育着风险,转型中的社会摩擦乃至一定程度的激化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难以避免的阵痛。利益分化格局下的劳资矛盾成为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有着其历史性和客观性。

在诸如吉林通钢事件、河南林钢事件以及更早之前的云南孟连事件等经由劳资矛盾引致的群体性事件中,当地产业工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同一化、行动协同化”应当引起深刻的反思。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分化与积压,底层社会潜隐的结构性压力和排斥力量正在增大,且在人与人更紧密联系的互联网时代更容易被激活和表面化,实际上留给社会自主调整的空间已变得逼仄。

从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表层的劳资冲突,深入至冲突背后人与人经济关系的利益矛盾,劳动与资本的天然对立是产业工人和企业工厂主利益不可调和的源头,若又逢弱势阶层与强势阶层之间排斥压力无处疏导,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就成为这股社会压力的可能导向。

从转型期中国社会暴露的各类问题及作为代表的群体性事件而言,表面上,是民众缺乏社会安全感、产业工人对企业改制漠视工人利益不满等具体问题;实则反映了民众对既有规制和秩序权威的不认可,同时也暴露了社会法治缺失、企业原罪豁免的利益制衡缺失,根本上是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无法有效协调而引致的压力井喷。如何在社会的运动发展中缓解矛盾、平衡各个群体利益,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基本任务之一。

现今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矛盾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即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面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张力需求与生产关系中的局限性,政府首先应该在充当市场第三方发挥协调人的角色中有所作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整逐渐成为渐进、有序、可控的过程。企业作为市场运行的主角之一,要求其自我反省与自我约束并非久治之举,经济体制改革之后的法治完善与秩序重立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可靠保证。

总之,站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背景之下,必须全面分析当今中国的社会矛盾与利益失衡,充分理解和清醒认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困境与挑战,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目标逐步走向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伟大复兴。

一、注意事项

1.本次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常用公文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150分钟,其中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申论各题均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作答,准考证号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须用蓝、黑色墨水笔(圆珠笔)作答,在作答时,不得使用本人姓名,答题中凡出现本人姓名者作违纪处理。

二、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如下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1.根据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对我国群体性事件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概括。

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字数不超过350字。(20分)

2.请根据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简述当前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方法。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字数在350字以内。(30分)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结构清楚、语言流畅。(50分)

三、给定资料

1.“没事当作有事办,小事当作大事办,发现在小,处置要早。不扩大、不升级、不激化,防止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非政治问题政治化。”这是江西九江市公安局副局长、浔阳分局局长孙亚平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群体事件观”。

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间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重大影响的各种事件。同时,“群体性事件”,也是指社会群体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从事的活动及其表现。如集体冲击党政机关驻地,拦截交通工具,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违反规定的集会、游行、集体上访等活动。

任何事件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爆发,通常都是当事人的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呼声得不到及时答复,导致矛盾越积越重,问题越压越多,群众不得已利用极端手段宣泄不满情绪。因此,如何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如何才能翻越横亘于官民之间的鸿沟,成为了考验执政者智慧和执政能力的难题。

2.2008年6月28日16时至29日凌晨3时左右,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部分群众和中小学生,因怀疑一名女中学生死因的鉴定结果,对公安机关不满,聚集到瓮安县公安局和县人民政府请愿,围观群众骤然聚集达2万多人。在这个事件的过程中,极少数不法分子趁机鼓噪,甚至在光天化日下,肆无忌惮地打砸抢烧,县公安局、县政府多间房屋被烧毁、多台机动车被砸坏,数十台办公电脑被抢走,大量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公文、档案、办公用品被毁,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人们称为瓮安“6·28”事件。

2009年3月,一部剖析瓮安“6·28”事件的深层原因、探索新形势下处置群体事件的书《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启示》,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这部书由原新华社贵州分社社长、新华社高级记者刘子富撰写。他在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的支持下,深入瓮安,通过大量详实的调查和深度分析,用1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长达14万字的调查报告。

瓮安事件发生后,刘子富主动请命,两次进入瓮安,实地观察,前后经20天时间,走访了当事人、参与者、旁观者、目击者,试图还原事件现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访谈。刘子富在书中首次提出了“新群体事件观”的新概念,这是对贵州处理“瓮安事件”实践的总结。过去处置群体事件的模式是:一是理念上,习惯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好人不闹事,闹事无好人”的思维定势看待本是经济、民生诉求的事件,并将其视为反对执政党的反革命行为;二是凡事发生,还未细查就匆忙定性,如称为“有组织、有预谋”、“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教唆”、“有黑恶势力操纵”,将成千上万的群众,轻则称为“不明真相的群众”,重则称之为“少数别有用心的坏人”、“不法分子”等;三是处置措施上,随意动用警力,动不动就将公安武警推到第一线压制群众,让警民直接对峙、对抗,随意采取强制措施,酿成流血事件。

从书中介绍的贵州处置“瓮安事件”的实践看,作为执政者化解社会冲突和社会抗议的理念和原则,“新群体事件观”归纳为如下内容:第一,现场第一原则。党委、政府及有关负责人必须以身作则,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第一线做工作,“靠前掌控指挥”;第二,就事论事原则。不对群体事件作“过度政治化”解读,不轻率地将群体事件定性为“敌我矛盾”,不将群众的集体行动视为是与政府的对抗行动,且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经济、民生利益诉求;第三,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真相原则。在黄金24小时内公布准确、真实信息;查明多少,知道多少,就公布多少,以后用滚动方式逐渐增加;一定要准确,不能掩盖事实,更不能说谎;第四,反思自责原则。群众聚集事起,首先查找自身原因,检查政府工作中的缺失,公开坦承失误和不足,争取群众信任,重塑政府形象;第五,问责制原则。上级不为下级“买单”、“背书”,迅速启动问责程序,分清责任,罢免失职、渎职官员;第六,慎用警力原则。不与群众发生直接对抗、冲突;在“妥协”和“压制”之间拿捏尺寸,该“柔软的要柔软”,该“强硬的也要强硬”,如发生打砸抢烧,就要果断处置,将肇事者绳之以法。

3.2009年6月17日,湖北石首市永隆大酒店厨师涂远高坠楼身亡,有关部门没有对死因深入调查,就草率作出“自杀”结论,引起家属不满。调解时,公安局的领导一口咬定是“自杀”。而当网上出现种种猜测后,在长达80个小时中,没有见到当地主要负责人出面,看不见他们的身影,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认为,相对于瓮安事件,石首政府在此事情的处理方式上“不仅没有进步,原地踏步都没有做到,反而是一种退步”。

4.2009年6月27日,江苏海安县一名开三轮车男子车祸身亡,网友称事故原因是他被两名交警开车追赶。当晚,这个事件的相关帖子在当地论坛全部被删;但仅仅几个小时后,很多当地网友都惊讶地发现帖子不再被删,几个小时后,海安信访局专门跟帖回应,网民情绪得到舒缓。

6月27日晚10时,网民发帖称,当天上午,两名交警在追拦一辆三轮摩托车过程中,摩托车司机在转弯时“一头撞在墙上,导致当场死亡”,“当事的两个交警私下拿汽油处理现场,把血迹洗掉„„”。该帖在当地论坛遭到“全面封杀”。

几个小时后,情况就不同了,当地网友惊讶地发现帖子不再被删。不但不再删帖,到了28日中午,距离事故发生仅1天,距离网友发帖仅一晚,政府已经跟帖回应了。这一天还是星期天休息日。海安县信访局28日12时29分跟帖,感谢网友“对此事的关注”,并介绍了最新情况,承诺调查结果一出来就向网友公布。两个小时后,信访局又发帖:“希望网友们不要猜测,也不要听信他人转述。好吗?”回应不仅在劝解网民,甚至连语气都有些“恳求”的味道:“希望网友们不要猜测,也不要听信他人转述。好吗?最后的结果调查后公开。欢迎大家监督!”

尽管只有这么两个跟帖回复,但显然网民的情绪得到了舒缓。有网民说,“信访局连续几次回帖,我们应该相信政府会公正处理此事。”还有网友认为,这说明当地政府汲取了石首事件不及时公开信息、回应质疑的教训,有助于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5.2009年8月20日,湖北省恩施市再次召开督办会强调,全面推进“四个一”、“全代理”,目的只有一个:为民办事不能许空诺!

到目前为止,恩施市各级各部门共无偿代民、为企业办事8200余件,有效化解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根据业主强烈反映,恩施市首先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一名市级领导挂帅、一名局长负责、一名政法干警参与、一名纪检干部监督”的“四个一”负责制。市委书记谭文骄、市长秦斌带头协调解决矛盾,相关局长、政法干警、纪检干部跟踪落实。现在,湖北中烟恩施卷烟厂、腾龙水泥全面投产,大唐国际煤矸石发电项目进入可研阶段,老渡口等5座水电站将提前竣工。

2009年,恩施市已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新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超过40亿元。

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最先在板桥试点。板桥镇山大人稀、民众办事极为不便。为此,他们让村干部代理村民办理准生证、低保审批、独生子女证、残疾证明、林权证和其他事务。如今,“全代理”已在恩施市全面推行,建立起市、乡镇、村、村民小组四级服务网络。群众根据服务联系卡上有关干部和10多个部门的电话委托办事,极为便捷。农民以前办建房手续要跑半年,现在给干部打个电话,10天就办结。随着“全代理”的推行,恩施市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直线下降。

6.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行政法专家马怀德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之所以现在发生越来越多各类社会群体性事件,原因无外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政策不公,决策违法。很多地方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地采取的某种政策是不公平的,决策是不妥当的、不合法的。人们就是这样,你有不公平的东西,他总是要有反映的途径和渠道,今天不反映,明天会反映。他是随时捕捉泄私愤或者表达政府不满的渠道,有宣泄的欲望和要求。一旦抓住了那一点,比如说“瓮安事件”,实际上它跟政府有多大的关系吗?没有,就是平时对政府政策的不公表达一种不满。而这时正好有一个出气口,所以就通过这种方式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动辄几千人、上万人,为什么?因为这些人对政策、对决策有意见。

第二,政府不作为。很多事情政府积极作为了,及时的化解纠纷、及时采取措施、及时的解决矛盾,不会引发或者不会导致群体性事件不断的升级。就因为你拖延,不处理,明明是政府做的错事你不去处理,或者是明明有人犯了罪你不去追究,它就会激化矛盾,引发升级。

第三,沟通不畅。有些不是政府做错了什么,也不是老百姓恶意的找茬,根本在于双方的沟通不畅,没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当然这跟我们的信息不公开,老百姓知情权不落实有关系,由于沟通不畅就有很多误解。比如瓮安事件,政府不及时的向社会宣布事情调查结果是什么,没有抓住黄金的24小时政府权威、主流媒体发声音的过程,就会导致谣言四起。大家就说学生是被轮奸之后扔到河里的,打捞上来是一丝不挂的等等,这就是谣言四起,为什么?就是政府跟老百姓沟通不畅,信息不透明、不公开。

第四,问责不力。很多都是官僚主义导致的,漠不关心导致的,或者说是基层官员不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导致的,又没有很强的问责制度。大家觉得GDP上不去是责任,计划生育没搞好是责任,好像法制健不健全不是责任,社会稳不稳定也未必是多重的责任。这两年通过信访等方式加强了问责,但更多的情况下官员对这些东西是麻木不仁的,没有太多敏感性。技术也不够,意识不到有的问题会发展到这种程度。

这是从主观上来讲、制度上来讲的缺陷。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跟传媒的发展有关系,过去不是说没发生过这些事,有些事件天天在发生,但是没有像今天这种发达的传媒和互联网的作用。

正是有了许多门户网站,现代的通讯手段,信息的传递手段,导致了有些东西会被放大。

实际上互联网起到了很大的“放大”效应。我们很多领导干部对这些东西没有敏感性,不知道怎么去应对现代的媒体和特殊的环境,觉得按传统的管制方式就可以解决问题,恰恰不是这样,有些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不懂得怎么去处理,自然就会有很多深刻的教训,这些实际上都是在交学费。现在每发生一个群体性事件,都等于是基层政府党委在交学费、在学习。

7.2009年5月9日,中央纪委副书记张惠新出席全国县纪委书记培训班并作报告。他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立足源头防治,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纪律,积极主动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妥善应对群体性事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张惠新深入分析当前信访举报工作和应对群体性事件面临的形势。他指出,过去的一年,全国维护稳定和信访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中央因势利导,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通过开展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下访活动,妥善处置一些地区发生的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增多,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集中显现,信访举报工作和应对群体性事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十分严峻,任务更加繁重。

张惠新强调,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妥善应对群体性事件,必须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及时排查发现各种矛盾和隐患;必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就地解决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坚持正面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耐心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张惠新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一是认真做好预防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或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加强对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改进基层干部作风。加强对重大决策的信访评估。二是切实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工作。畅通和拓宽信访举报渠道,进一步优化信访举报环境。认真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治理,集中化解多年积累的矛盾纠纷。加强非正常上访和突发情况处理工作。全力做好国家重大活动期间的来访接待工作。三是认真做好大规模集体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大规模集体访和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明确提出党员干部在群体性事件中应遵守的纪律要求。严格落实大规模集体访和群体性事件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严肃查处大规模集体访及群体性事件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有关善后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张惠新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信访举报工作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责任制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做好预防处置大规模集体访和群体性事件工作的能力。

8.记者日前在沪苏渝皖等多个省市采访时发现,群体性事件不仅发生在现实世界中,在网络上同样发生。而其中的一些负面“网上群体性事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损害百万群众心中的党政机关形象。对此,许多地方党政干部还缺乏足够明确的认识,对网民回应不足、不及时、不充分的现象普遍存在。多位受访专家建议,应提高干部对“两个舆论场”的敏感度,认真回应多形式的群众诉求。

“在网络上,一个普通人就可能做到‘一呼百万应’”,安徽省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主任车敦安说。

如2008年11月的“干部出国旅游清单”事件,记者2009年2月在网上搜索,仅“温州赴美考察团”一项,相关网页就高达八万多个。仅新浪网一条相关新闻的网页,网民评论就高达8098条。

“这一事件的网上点击数至少是在百万人次以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蒋家平说。在相关部门对事件涉及干部作出免职等处分后,这一网上群体性事件才告一段落。

近期“百万级点击率”的“网上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如“南京天价烟房产局长事件”、“张家港官太太团出国事件”、“贫困县县委书记戴52万元名表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等等。

同样,另一情形“网上群体性事件”也同样是“一呼百万应”,比如汶川特大地震中,网民对参与救援干部的好评铺天盖地;中国向索马里派出护航舰队等事件中,在网上均引起了“百万级的点击”。

记者发现,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和其中的公职人员,极容易成为网络热点新闻炒作的焦点。

例如以“史上最牛”、“天价”等词搜索,就会发现“史上最牛的中部地区处级官员别墅群”、“史上最牛的官腔”、“史上最牛的官员语录”、“史上最牛服务通知”、“史上最牛公章”、“天价烟局长”、“天价薪酬高管”、“天价表县委书记”、“天价公款账单”等话题,无一例外都是网上热点。而且总是呈现为“滚动散发型”,过一段时间总能出现类似的一个帖子引发网民热议。

曾任上海市政府新闻办网络新闻管理处处长的张晓宇说,“史上最牛”加“三公部门”型的网络事件,溯其本源其实就是公共部门和公职人员“涉腐”、“涉富”、“涉权”等三类事件。在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背景下,人们对于公权力如何参与社会利益的调整非常敏感,因此才会对这些网络事件如此关注。

蚂蚁网CEO麦田等互联网专家说,多元性是网络意见表达的突出特征,但是在涉及“三公部门”的负面新闻时,往往看到的是一边倒的批判浪潮。

9.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基层干部认为,近期某些网上群体性事件频发,暴露了基层党委政府对处置这类网上群体性事件的手段薄弱,而这个薄弱的背后,是一些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对网上群体性事件缺乏清醒认识。

受访的基层干部将处置“网上群体性事件”的手段缺乏概括为“三个进不去”:对网络,基层党组织“进不去”,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

更关键的是,一些基层干部反映,部分基层党委政府目前依然认为“网上群体性事件”仅是百姓闲暇之余的聊天,而对其造成的心理情绪影响,进而导致人心向背的政治影响缺乏正确认识。

这就导致一些负面消息甚至不实消息扩散,引发网络民意沸腾时,地方党委、政府仅仅依靠公安网络警察、地方宣传部门去应对处理,孤军奋战。

但上述两个部门在处置网上群体性事件时都有很大的局限。从公安网络警察看,其力量受到现行体制、技术的限制。安徽省一位公安网监主管干警说,网络没有属地划分,可在现实中,各地公安遵循属地管理原则。网上出现群体性事件时,往往是天南海北的网民就某一地的某件事形成聚集,如何把我们本已有限的网络处置手段整合,在紧急时能够做到快速联合反应,加以有效处置,目前尚无良方。

从地方宣传部门看,则缺乏法律手段。目前,我国每天新增3000家网站,其中90%为体制外的商业网站。对他们传播转载不实信息,应依法管理,而现在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此外,由于外资大量进入中国互联网关键企业,一些网站的倾向明显受到外资影响。

处置手段不足,主因还是基层干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认识相当不到位。

比如有的县处级基层干部向记者“倒苦水”:“现在工作压力和强度比过去高得多,要完成的考核指标也比过去多得多,就这样累死累活老百姓还是不满意。真是想不通。”

还有的基层干部对互联网存在明显的对立情绪,认为网络热点事件大多是“炒作”,不足为信,没什么大不了的。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负责“公共行政与媒体关系”课程教学的王石泉博士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过去许多基层领导干部对媒体存在着“不敢说,不会说,不能说”的问题,现在互联网传播时代,除了这三大问题之外,还有许多领导干部对当前网络传播的规律理解程度不深,还习惯于“宣传部把关”,结果导致“小问题引发大热点”,最终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

王石泉等干部教育培训专家提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国传统文化就非常强调个人细节,加上网络高倍的“放大器”、快速的“传播器”等特点,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在“聚光灯”下。他建议,今后对领导干部的培训,要特别增加“互联网时代中,领导干部应当如何提高党性修养和执政能力”的内容,通过深入分析近年来网上热炒的多起涉公案例,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和教训,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更加健康正确的财富观、权力观,维护好党和政府在互联网上的公共形象。 1.答案提示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一不小心就会酿成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激烈的冲突对抗、严重的破坏性后果、恶劣的社会影响,给基层党委、政府敲响了警钟。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未得到有效治理。其问题主要表现有:

信息公开制度落实力度不够,民众了解政府公开信息渠道不畅;

相关领导宗旨意识不强,综合服务水平相对滞后;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缺乏科学依据,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滥用权力;

日常工作中相对忽视了潜在矛盾的延续性,未能即时化解矛盾等等,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事态的扩大化。

政府应当本着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完善群众诉求机制,尽早处置群体性事件,让其消除在萌芽期。

2.答案提示

首先,要把构建以利益表达与利益满足为核心的利益平衡机制作为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核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和利益分配的不均与不公状况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置和改变相连。

其次,要把构建以普遍福利化为核心的社会安全网机制作为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保障。一个社会的成熟度、和谐度与事关普通民众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问题以及切身利益的有效解决密不可分。在当前来看,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方面。

再次,要把构建以信息公开为核心的信息沟通机制作为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手段。构建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社会各主体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力度,增强政府舆论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是防止群体性事件向恶性方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最后,要把构建以平等协商为核心的社会对话机制作为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有机载体。群体性事件因直接关涉民众的切身利益、公共安全、心理预期,需要有制度化的运作平台去切实解决,需要构建各社会主体的平等协商、友好对话的氛围和机制,这也是群体性事件最终得到妥善解决的不二法门。 3.答案提示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进入一个社会结构变动急剧、思想文化冲突增加、社会矛盾相对活跃的时期。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发展到激烈程度的一种极端表现。从近年来的情况看,由社会矛盾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数量增多、涉及面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发生群体性事件,往往是因为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直接原因主要是企业改制、城市拆迁、农村征地等工作中存在的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以及司法不公、干部腐败等。政策因素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某些地方和单位的个别政策不稳定、不连续、不合理,导致特定群体利益受损。部分群众为了引起重视、尽快解决问题,以极端方式上访请愿,以过激行为制造影响,以违法形式表达诉求,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各种社会矛盾进行合理疏导、科学化解,抓住基本矛盾,达到纲举目张,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科学发展,注重源头预防。要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注重调解、综合调处,贴近基层、源头化解,还要及时化解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方面。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从根本上说,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要把发展作为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根本出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蛋糕”做大,为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把统筹兼顾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力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协调发展,平衡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群体的利益差别。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发展的着力点,重点解决好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环境保护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切实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健全经济领域中各种法律、法规,建立起不同利益表达机制和社会矛盾的法律调节机制,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把各种矛盾和冲突控制在适度范围内。通过法制、法规形式建立健全社会道德的养成机制、奖惩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要教育和引导人们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办事、依法律己,约束不道德行为,尤其要加强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的法规约束。

化解社会矛盾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矛盾化解不了,社会就难以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更加重视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更加重视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第5篇:2012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热点之时事热点(1)

2012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热点之时事热点(1) 2010年6月

1. 中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6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发布,超千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再次刷新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最高速度。在德国时间2010年5月31日公布的第三十五届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创造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全球排名的最好成绩。

2. 6月3日凌晨4时,我国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首枚气象火箭在海南探空火箭发射场成功发射,并首次采用GPS技术获得了我国低纬度地区20至60公里高度的高精度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压力和风场的探测参数。

3. 2010陈嘉庚科学奖颁奖仪式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全体院士会议上举行。5名科学家分获陈嘉庚数理科学奖、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地球科学奖和技术科学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吴孟超、叶笃正和李振声等都曾先后获得过此奖。

4. 6月19日晚,第二届海峡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并宣布论坛开幕。海峡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

2010年5月

5. 开启世博之门,通往美好未来。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园仪式5月1日上午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开园仪式,并同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一道为上海世博会开园。

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7. 应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8日抵达莫斯科,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

8. 5月12日,成都至都江堰的快速铁路——成灌快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汶川地震之后最早开工的灾后重建重大项目,也是全国首条市域城际铁路,运营里程65公里,最高时速22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为半小时。

9. 5月14日,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隆重开幕。本届文博会于5月14日至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为期4天,以主展馆为主体,分会场为配套,设立博览与交易、峰会、评奖、节庆和网上文博会五大板块。在前五届文博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届文博会进一步强化“国际化、市场化、规范化、精品化”的办展思路,以文化与科技相融合、产业与市场相促进为主题,各项工作全面提升。

10. 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的第十届科技活动周开幕式5月15日上午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了群众性科技示范活动。据介绍,今年科技活动周组织了科技服务经济发展、科技惠及民生、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等4个系列的重要科技活动。

11. 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为加快新疆发展,中央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2010年4月

12. 股指期货启动仪式4月8日在上海举行,股指期货是国际上成熟的金融衍生产品,流动性强、透明度高,具备价格发现、风险对冲、稳定市场等重要功能。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受了历次金融危机的考验,没有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目前,它已发展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期货品种。

13. 4月8日,我国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在成都实现交付。该样车由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飞)制造,标志着该企业已经具备了磁浮车辆国产化设计、整车集成和制造能力。高速磁浮列车可以达到时速500公里,车体具有与飞机相似的特性。

14. 经过3天的高层对话与讨论之后,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完成了全部既定议程,于4月11日傍晚在海南博鳌落下帷幕。本届年会主题为“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论坛探讨了绿色增长时代的企业经营战略与实践、经济转型中的资本市场定位、亚洲领先世界的机遇、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创新思路等热点话题。

15. 核安全峰会4月1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核安全挑战 共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讲话。胡锦涛强调,核安全问题事关核能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事关国际和平与安宁。加强核安全符合各国共同利益,需要我们携手努力。胡锦涛就加强核安全提出5点主张。第一,切实履行核安全的国家承诺和责任。第二,切实巩固现有核安全国际法框架。第三,切实加强核安全国际合作。第四,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核安全能力。第五,切实处理好核安全与和平利用核能的关系。

16.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17. 时速250公里的福(州)厦(门)铁路4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两地铁路运行时间从原来中转绕行所需的11个小时缩短到目前的1.5个小时。这是继温(州)福(州)铁路后福建开通的第二条高速铁路。福厦高铁全长274.9公里,总投资152.59亿元,属国家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干线,北起福州,经福清、莆田、泉州、晋江,南达厦门。

18. 4月26日上午9时,我国内地首条海底隧道、全长8.695公里的厦门翔安隧道正式通车,标志着我国海底隧道自主设计、自行施工的能力跃入世界先进行列。从厦门岛到翔安区,乘车穿越翔安隧道仅用了9分钟时间,而以往绕行则需90分钟。

19. 4月30日晚,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上海世博会开幕。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方将通过展示、论坛、表演等形式,共同探讨城市未来发展理念,尽情畅想人类进步美好前景。

2010年3月

20. 3月14日温家宝表示,中国的对外方针要考虑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中国是一个重友谊、守信用、有尊严的民族,平等对待对我们友好的民族,是我们最重要的出发点。”

21.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两岸正在商签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一个综合性的、具有两岸特色的协议。商签这个协议应该把握好三个原则:第一,平等协商;第二,互利双赢;第三,彼此照顾对方的关切。

22. 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吴邦国指出,会议作出的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23.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在稳步向前推进,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下半年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2012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将分别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以突破和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3月16日起正式施行。该司法解释重申,因铁路运营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由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2010年2月

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2月9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26. 当地时间2月15日晚,中国冰雪运动迎来历史性时刻,冬奥会“四朝元老”申雪/赵宏博在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现场观众和裁判,夺得金牌,这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夺得花样滑冰项目的奥运金牌,也是温哥华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的首枚金牌。2010年1月

27. 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组成,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

28.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9. 截至2009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我国已经建设客运专线2319公里,这标志着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已位居世界第一。

30. 1月10日晚,2010沈阳国际冰雪节暨盛京灯会、关东庙会在沈阳棋盘山开幕。本届冰雪节期间共推出民俗文化、冰雪狂欢、体验互动、名品欣赏、节庆娱乐五大类共20项大型活动。

31. 2009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9亿吨,连续5年蝉联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标准箱,连续3年居世界第二位。

32.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12月18日在丹麦举行。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以及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会并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

33. 12月26日9时,武汉、长沙、广州三地同时首发国产“和谐号”高速列车。至此,经过4年半建设,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粤汉实现3小时通达。

2009年11月

34. 11月5日,我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全线贯通。这一隧道通车后,成为继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和杏林大桥后厦门岛连接大陆的第五条出岛通道。

35. 11月7日晚上,台北中山堂的“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揭开了“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的帷幕。

36. 第五届中欧工商峰会于11月30日在江苏南京举行。本届工商峰会由中国商务部、欧盟委员会、瑞典政府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贸促会、中国欧盟商会承办,南京市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协办。中欧政府代表以及600多名双方企业家出席会议。

2009年10月

37. 六十载奋斗创业,一甲子春华秋实。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迈着雄健的步伐,走过了60年光辉历程,迎来了六十华诞。10月1日上午,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国的这一盛大节日。

38.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10月6日宣布,因对光纤通讯研究有重大贡献,香港中文大学前任校长、“光纤之父”高锟,与美国科学家史密斯和博伊尔分享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10月16日晚在山东省济南市隆重开幕。第十一届全运会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后我国举办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赛事,主赛区设在济南市,山东省其他16个地市均设有分赛区,共有10900多名运动员参加33个大项、362个小项的比赛。

40.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钱学森同志,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一、金砖国家峰会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于2011年4月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出席。这次会晤的主题是“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主持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中国发展得越好,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越大。一个发展更加持续、社会更加和谐、制度更加完善、对外更加开放的中国,有利于增进13亿中国人民的福祉,也必将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并且胡主席强调,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欢迎世界各国参与中国发展、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繁荣。此外,需要关注的是,本次会议有南非新加入金砖国家,毫无疑问南非的加入进一步扩大了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并使这个机制更有代表性。

二、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晤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1年6月15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中国国家主席******、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奥通巴耶娃出席会议。今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这次峰会的主题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凝聚共识、巩固团结。会议主要回顾总结上海合作组织1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经验,深入分析国际和地区形势发展,对该组织未来发展方向作出战略规划。******在会上发表题为《和平发展、世代友好》的重要讲话。

三、航空航天

2011年6月9日17时10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正式飞离月球,奔向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深空。据介绍,这是嫦娥二号卫星在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至2011年4月1日半年设计寿命期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程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后,开展的拓展性试验任务。根据工程总体的统一部署,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组织卫星系统、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精心组织开展了飞离月球探测

试验的专题研究和论证,明确了技术试验和科学探测目标,制订了缜密的试验方案。据悉,此次飞往深空的拓展性试验具有轨道新、距离远、飞行时间长、准备时间短等特点,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对嫦娥二号卫星系统、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都是极大的挑战,其最终的试验成果将进一步验证我国深空探测关键技术,深化科学探测,获取更多创新成果,并为探月工程后续任务乃至深空探测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还有近期发射的天宫一号的时事新闻,这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二号FT1火箭运载,火箭全长52米,运载能力为8.6吨。天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两年,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 它的意义重大,因为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即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的阶段;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四、中央一号文件——水利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7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主席和******总理都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胡主席强调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而且,在发展水利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的原则。

五、宏观经济政策会议

7月31日至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研究部署了人民银行下半年工作重点。会议认为,2011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切实维护金融稳定,有效提升金融服务与管理水平,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6篇: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教育公平

中公教育申论名师团队

【背景链接】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放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将教育列在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首,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现教育公平。

【标准表述】

[内涵]是指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意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最大的公平就是教育公平。只有公平的教育,才能造就公平的社会;只有受到公平教育的一代,才能自信地创造未来。在教育上体现公平、正义,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关注困难群体的受教育权利,让每个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措施]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公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推进社会公平。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调整地区、城乡、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为教育公平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第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尽可能从资金、信息、生源等方面,给条件较差的学校以必要的重点扶持。教育的增量部分应向薄弱地区倾斜,增加其教育机会。

第三,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以促进教育公平。教育结构单

一、学制僵硬等制度化教育的自身缺陷,是造成教育机会、尤其是学业成功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重要原因。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也是增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第四,加强教育立法,建立社会救济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坚决打击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犯罪行为,坚决纠正各种教育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现象,以法治精神确保教育公平。 公考选中公,高分好轻松!

第7篇:社会实践之服务员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

有一句话说的好:实践是真理的试金石。学校是学习理论知识的好环境,但是没有实践,理论知识学得再多也是枉然!社会则是我们实践的场所。这个暑假我再度走向了社会这个大舞台,进行了实践的生活。 放假了!心情不一样了,有放松有开心。所以在家HAPPY了一阵就准备换一样生活。一直以来,我对服务行业很感兴趣,尤其是餐饮业。于是我假期去几个中型餐厅,希望能有机会打工。赚钱已经不是最大的目的,了解这个行业并从中提高自己才是我这次实践的最终目的!想想自己挺幸运的,虽然跑了很多地方,最终得以找到一个传菜的工作!

为了更好的工作,我事先查阅了一下有关餐厅服务的信息。

仪容、仪表:

A 仪表要求:

着装:要整洁整齐,上班穿工作服务,经常保持整齐干净,裤长合适,在消失这前更换,衣带内不装多余的物品。不可敞胸,服务卡左胸前。不能将衣袖卷起,女服务员穿裙子,不可露出袜口,应穿肉钯袜子。系领带时,要将衣服的下摆扎在裤子里。衬衣也要穿颜色,,并保持整洁。领带扎正,脏了要洗,破了要换。鞋子穿黑钯的皮鞋或布鞋,皮鞋擦油,保持光亮,布鞋保持干净、整洁。

仪容要求:亲切和谒、端装大方。指甲要经常修剪,不留长指甲,不涂的指甲油,发式按酒店的规定要求,男士不留长发,发型不留过耳朵和后衣领,每天上班前刮脸修面,保持整洁。女服务员不留披肩发和怪民发型,头发要理整齐。每天早晚刷牙,鼻毛不出鼻孔。饭后漱口,勤洗澡防汗臭,上班不吃民味东西,不饮含酒精的饮料。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面貌自然。

女服务员上班可以淡妆打扮,但不准戴手镯、手链、戒指、耳环及夸张的头饰,戴项链不外露。男女均不准戴色眼镜和饭店规定以外的物品和装饰品。

行为准则:行为敏捷、动作优美、不卑不亢、训练有序,给宾客服务依据规格,按规定的程序有序进行,不能马虎和随心所欲。树立顾客止上的思想。

注意一定的礼仪,使宾客有宾止如归的感觉,服务人员要注意自己的住宿仪表和行为举止,给人以端壮大方、美观的感觉。

宾客是以服务员的语言和动作、行为、态度来作为评价服务的标准。在服务员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是容易做到的,但在完成工作以后仍能做到亲切和谒及礼貌又是很困难的,所以就需要服务员提高修养,适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这达到最佳状态。

行为的具体要求:站姿是基本功。

立姿 :挺胸收腹,眼睛平视,嘴微闭,面带笑容,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右手放在左手上,以保持随时向客人提供服务的状态。双手不在叉腰、不抱胸、不插袋。女子站立时呈V字形,双膝和脚后跟要靠紧,男子站立时双脚与户同宽,身体不可东倒廿歪。站累时,脚可向前或向后伸半步或移动一下位置,但上身仍应保持正直。不可伸开太大,不可倚壁而立。

行态:走姿应端庄,行走时身体重心稍向前,这样有利于重心在前,重心落在大脚趾,平视面带微笑,理想的轨迹是正前方直线,脚跟落在这条直线上,挺胸抬头,不要晃肩,,双手自然摆,臂部放松,脚步轻缓,步履不大均匀,迎客时走在前面,送客时走在后,客过要让路同时不许在宾客中间穿边过,多人行时不要横直一排,不在酒店内奔跑追逐.跑步,可大步走,但要给超过的人道歉

坐姿:要端正是体态美的一种表现,转身时右脚向后半步,落座时,右脚后收半步,站立时再并直,上身挺直双臂放松,两脚肢自然并拢.手自然放在双膝上,手指并拢。

手势:是具有表现力的手势语言.介绍菜和引路时要用到.在给 宾客指方向时,伸手,手指以肘关节为中心转动到指示方向.并且眼睛和手的方向一致

严格禁止在宾客面前吸烟、吃零食、掏鼻孔、剔牙齿、挖耳朵、打饱嗝、打喷嚏、打哈欠、抓头、搔痒、修指甲、伸懒腰等饭店不允许的其他行为。

语言:语言是服务员和顾客交流的一种工具。所以服务员要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基本礼貌用语分为:欢迎语、问候语、告别语、称呼语、祝贺语、道歉语、道谢语、应答语、征询语

1 欢迎语:欢迎您来我们酒店、欢迎光临

2 问候语:您好、早安、午安、早、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路上辛苦了。3 告别语:再见、晚安、明天见、祝您旅途愉快、祝您一路平安、欢迎您下次再来。4 称呼语:小姐、夫人、太太、行政管理、同志、首长、那位先生、那位女士、大姐、阿姨、您好。

5 祝贺语:恭喜、祝您节日快乐、祝您圣诞快乐、祝您新年快乐、祝您生日快乐、祝您新婚快乐、恭喜发财。

6 道歉语:对不起、请原谅、打扰您了、失礼了。

7 道谢语:谢谢、非常感谢。

8 应答语:是的、好的、我明白了、谢谢您的好意、不要不客气、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

9 征询语:请问您有什么事吗?(我能为您做什么吗?)需要我帮您做什么吗?您 还有别的事吗/您喜欢(需要、能够。。。。)?请您。。。。好吗?

10 基本礼貌用语10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11 常用礼貌用语词11个:请、您、谢谢、对不起、再见、请原谅、没关系、不要紧、别客气、你早、您好。

12 专业语:欢迎您来我们餐厅用餐、请稍等、请这边坐、您的菜上齐了、请问您喜欢吃点什么、请用餐、请坐、谢谢、再见。

服务员应正确使用服务用语:语气清晰、声音柔和、语言准确、简练清楚、面带微笑、态度和谒亲切、注意语言与表情一致、不左顾右盼、要垂直恭立、距离适当、注视脸的三角区、答应客人的事力争办到、不能回答的要及时请示。

在餐厅里,别人一眼就能把我人出是一名正在读书的学生,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总说从我的脸上就能看出来,呵呵,也许没有经历过社会的人都有我这种不知名遭遇吧!我并没有因为我在他们面前没有经验而退后,我相信我也能做的像他们一样好.我的工作是在那做传菜生,每天9点钟-下午2点再从下午的4点-晚上8:30分上班,虽然时间长了点但,热情而年轻的我并没有丝毫的感到过累,我觉得这是一种激励,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触了社会,了解了未来.在餐厅里虽然我是以传菜为主,但我不时还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

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有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毕竟,3年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心得:虽然这次的实践只有短短的几天,而且从事的是比较简单的服务工作,但是通过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还是让我学会了很多道理。

首先是明白了守时的重要性。工作和上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上学是不迟到很多时候是因为惧怕老师的责怪,而当你走上了工作岗位,这里更多的是由于自己内心的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是我学会客服自己的惰性,准时走上自己的岗位。这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也是一种鞭策,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并努力加强自己的时间观念。

其次让我真实的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虽然我工作的只是小小的一家餐厅,但是从点单到制作到递送到结帐这一环环的工作都是有分工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整家店的工作效率都大大的提高。以前虽然在书上看见过很多的团队合作的例子,但这一次是深刻的体会到了,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定会要牢记这一点,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和大家一起携手走向辉煌。

再次,这次打工的经历也让我的心理更加趋于成熟。在餐厅里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客人,重复着单调的工作。让从未涉世的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不适应的,但是坚持就是胜利。打工毕竟和在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学会需要忍耐,需要学会承受,需要学会坚持。

另外还想强调下心态问题。作为餐厅人员,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不要怨天尤人,应该谢天谢地, 餐厅给了你这个发挥你能力的机会。我大学期间,最值得我尊敬的一位老师在我实习期间给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有前景的员工,一定不能计较眼前的细小得失,否则难以成大气”。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第8篇: 2011年公务员面试热点解析之关注乡村教师

华图教育

王建朝

 事件概述

2011年8月28日上午,在新学期和第2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张北县第三中学为广大农村教师作了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是穷人,而穷人中最多的又是农民。农民最需要学校、最需要教育。我们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这就是我之所以选在张北和你们谈心的原因。”温家宝的一席话,道出了这堂“农民教育学”课的主旨。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温家宝娓娓道来,讲问题切中要害,谈措施实实在在。教师们屏气凝神,倾心静听,听到动心处就响起一阵阵掌声。

当谈到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这一问题时,温家宝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待遇差距;不让一名儿童因贫困而失学;国家将安排资金,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为农村中小学提供营养补助,让孩子们吃饱吃好。有条件的地方,要把校车制度建立起来,配备最好的车辆和最好的司机,为孩子们建起安全的“绿色通道”„„

 相关评论

《光明日报》:寻找最美的乡村教师

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庞大群体——目前我国共有846万乡村教师承担着6600万乡村学生的教育培养任务,占全国中小学教师人数的八成。

“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师资配备,加强了农村教师的培养力度,广大乡村教师靠着满腔的热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农村教育事业付出心血和汗水。但我们同时要承认这样的现实:跟城市教师相比,大部分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相对还比较艰苦,待遇不高,学习深造机会很少,知识老化现象严重,一些农村边远地区甚至教师数量不足、补充困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系列公益活动组委会名誉主任严隽琪在启动仪式上说。

严隽琪副委员长指出,农村教育和乡村教师面临的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光明日报和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就是一次可贵的努力。”

 模拟题

你怎样看待温总理在第27个教师节前,到达张北县三中,并作了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

 参考解析

2011年8月28日上午,在新学期和第2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张北县第三中学为广大农村教师作了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指出“农民最需要学校、最需要教育。我们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这体现了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对乡村教师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依然是我国教育的“短板”,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较为落后。农村条件艰苦,难以吸引到较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使得农村的观念就是走出农门,走向城市,脱离苦海。

第二,农村的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总体上,农村校舍简陋,教育的必备设施缺少,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信息化设施等明显赶不上城市。

第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等。留守儿童,无人关爱教育,造成了成长中的很大问题,随迁子女入学教育遇到困境。这些都造成了农村教育相对于城镇教育的落后。

第四,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资源投入不足,农村农民的教育挂念落后。

因此,为了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

第一,推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初步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学校撤并引起的少量孩子辍学问题等;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第二,着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既要靠改善办学条件,又要靠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

第三,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投入问题是制约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按照《国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保证有更多的资金支持教育发展。

第四,创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农村教育要有大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的深层次问题,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切实增加学校办学活力,要逐步改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运用立法、政策指导、规划、拨款、信息服务等措施,减少不必要的直接干预;改进教育编制管理。教育编制管理是保证教育质量、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的基本管理制度;支持农村民办教育发展。

第五,造就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之本,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一要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重点为农村学校培养大批骨干教师,支持到农村学校任教免费师范毕业生的专业成长和长远发展。二要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国培计划”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师培训,特别要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三要健全农村教师正常补充机制,在完善“特岗计划”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村学校补充大批高校毕业生。四要建立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定期轮岗交流。五要鼓励各地建立健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并将其作为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抓好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和农村教师置换脱产培训。六要完善教师准入退出制度,严格按照编制正常补充合格的新教师,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健全农村教师正常退出机制,解决既超编又缺人的突出矛盾。七要完善激励机制。

(对策部分内容来自温家宝8月28日在河北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讲话原文摘录——付颖)

第9篇: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问责机制

【背景链接】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9年5月22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将“问责”制度纳入党的纪律条例,第一次规定出问题不仅要问责行政负责人,更要问责党委负责人,也是第一次对被“问责”官员“复出”作出明文规定。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执行有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

【标准表述】

[内涵]问责机制说到底是一个谁来问责的问题,是一个向谁负责的问题。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当然是要对人民负责。所以问责机制的内驱力就要落实在群众的监督权上。常态化的政府问责,必须以健全的问责机制为基础,通过立法确保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权力始终处于一种负责任状态,杜绝任何行使权力的行为脱离法定责任机制的监控。

[意义]第一,它是硬约束。制约、规范了领导权力,有多大的“权”就担多大的“责”。这必将大大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第二,它是宽范围。 以前行政行为出问题,主要问责行政负责人,党委负责人并没有进行问责的规定。问责规定第一次把党委负责人纳入问责范围。第三,它是民字牌。这个规定不但把依靠群众写入原则之中,而且明文点出“检举、控告”是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来源,并重视对群体性事件的问责。另外,对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官员异地复出现象,也做了详细规定。

[措施]一方面要从立法上进一步细化政府和官员的权责,不仅开出官员明细的“权力清单”,更需设计出明确的失职状态下的责任后果;另一方面,须以严密的规则将各种责任方式、问责主体、问责程序以及责任实现的监督等纳入法制轨道,尤其是要建立对问责的事后监督制度,对免职官员的复出进行必要的约束,以防止官员问责流于形式。

上一篇:诚信是金一下一篇:建设银行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