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022-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从《战狼2》看海外安保的法律问题

编者按

影片《战狼2》在展示超燃战斗画面的同时,也提出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利益与人员逐渐向海外拓展,所在国一旦爆发战乱,中国人的海外安全和利益由谁来维护?《战狼2》中塑造的退伍老兵何建国,是一家在非洲投资的中国钢铁公司的保安队长。这个角色,其实就提供了一个护卫海外利益的思路:动用私人安保力量(以下简称PSC)。就我国而言,最常见的形式是聘用已經“走出去”的PSC为海外项目提供安保服务,这也符合国际惯例。西方国家非常重视PSC的建设和运用,以美国“黑水”公司为代表的PSC在伊拉克、阿富汗战场上一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避免了国家动用军力解决非核心利益冲突的尴尬。但是,巨大的利润诱惑和缺乏有效的监管容易产生人权灾难,“黑水”公司在伊阿战场上滥杀平民就是典型的案例。没有法律规制和监管的PSC, 也容易演变为穷凶极恶的雇佣兵甚至是国际犯罪集团,给世界和区域和平与安全带来危害。虽然东西方国情、制度不同,法律体系和行业管制差异颇大,我国保安服务企业在海外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在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和安全中已经开始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近日,本刊记者对话中国政法大学军事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卫海教授,请他从法律的层面解读中国保安服务企业应该如何“走出去”。

记者:李教授,随着中国的巨额投资和海量人员走出国门,中国人开始不断遭遇各类海外安全事故,大到恐怖袭击和被动卷入战区,小到绑架勒索与街头抢劫。这一方面提示我们中国的海外利益和人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严峻形势,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应对这种挑战。由此,我国海外安保事业的发展就变得日益迫切。但是,我们也看到,我国真正“走出去”的保安企业并不多,究其原因,很多保安服务企业都谈到了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中枪支的持有与使用问题,您怎么看?

李卫海:据业内人士的估算,现时开展海外业务的中国保安服务企业不超过40家,其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是在海外持枪的合法性问题。

在高风险地区开展安保业务,如果不能合法持枪,那你怎么起到保护的作用?《战狼2》中保安队长何建国在影片中熟练使用AK步枪,保护厂房和员工,其英雄气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现实中,作为一个普通的工厂保安队长,他不太可能获得合法持枪的资格,更多的时候,只能手持棍棒盾牌,从事的工作更像是后勤队长。由于涉及持枪证及武装合法性的问题,中国的保安服务企业一般不会派出自己的安保力量团队,而是选择服务所在国当地合适的合作伙伴。2016年有大约3200名中国保安服务企业雇员在国外执行任务。除少数例外,安保承包商通常不配备武器。

我国对枪支实施严格管制原则,《刑法》第125条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128条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原则,第7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的,可以不予追究。”固然,我国保安服务企业可以在国外获得并持有枪支且均符合所在国的法律,但很明显有违中国的刑法规定,可谓是在“刀尖上跳舞”。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国内保安服务企业开展海外业务中枪支的获得、使用和管理等还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国内企业的发展,国内保安服务企业的任务范畴及领域也在迅速地拓展,在海外提供安保服务不仅是单纯的经济利益所在,也是大国实力与形象的良好展示。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对在国内从事武装守护押运的使用枪支也是有着严格限制的,尤其是制式枪支,更何况在国外。例如,公安部规定省厅核发的持枪证在本省境内可以使用,但是在省内跨区服务还要到当地公安部门备案,限制是非常严格的。也有的保安企业认为在国外枪支获得没有问题,许多国家都允许持枪,但是合法使用枪支也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比如在海上护航时,如果保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受到规范的枪支使用训练,使用枪支随时面临法律风险。

记者: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李卫海:针对这一实际,关于海外武装护卫中有关枪支的合法性的问题,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和国际法的有关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一是属人原则。无论保安服务企业在何地提供保安服务,只要公司注册地在我国国内,如遇枪支获得、持有、使用之类的问题,其行为首先要遵守国内有关法律的规定。所以当下最迫切的任务是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授予从事武装护卫的保安服务企业获得、持有和使用枪支的特别许可。

二是属地原则。有关保安服务企业的枪支获得、持有、使用等行为必须遵守东道国的法律规定,我国应尊重东道国的法律规定。

三是保护主义原则。当东道国与我国在枪支获得、持有、使用的合法性认定上出现冲突时,应当按照我国与该国签订的有关协议处理,我国应当享有管辖权。

记者:我们知道,您曾对十几个发达国家的安保法律进行过深入研究,您认为我国的保安服务企业在海外开展安保业务与他们相比较存在什么样的差别?

李卫海:从法律规范上看,各国对私人安保服务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在保安人员资质、保安公司的资质、拥有和管理枪支的许可、保安使用武力的规程、保安员和保安公司法律责任的规定等主要内容上差别较大。但更重要的是如下三点。

一是我国保安服务业理念亟须全新转变。中国保安业虽然发展了近30年,但本质上还是公安机关监督管理的保安服务,是协助公安工作的下级辅助机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保安产业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它是成熟的、规范的、法治的、高科技的、自由市场化的;其本质就是一项普通的服务业,没有被附加其他额外的社会功能。保安业管理也系高度的行业自治管理,采取国际化的、跨地域的统一服务质量体系和管理标准,这些都是行业自律组织多年累积总结的结果。

二是我国私人安保服务类型非常单一,须向多方位多领域极大拓展。相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内保安业不仅存在广度狭窄、手段单一、技术比重低、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长期畸形发展的老问题,还存在如私人侦探业的合法性定位、风险管控和危机管理的归类、IT信息安全的整合等新问题。虽然就中国保安业整体而言,其业务范围相对狭窄,但就某一家安保服务企业而言,其业务范围却相当宽泛,存在着 “大而全,小而全”的严重弊病。

三是我国保安服务品质缺乏法制和组织保障,制度建设和主管部门职能完善任重道远。规范保安员的从业资质和持续培训是确保一流安保服务品质的核心。目前,我国《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对保安员从业门槛规定得不仅非常低,而且没有针对种类繁多的安保服务建立健全分门别类的资质和执照制度,更没有建立起行业从业保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制度。另外,在行业的职业培训上也缺乏同质性、系统性、长期性,不仅从业风险和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矫正,而且也不利于形成稳定提升、先进一流的服务品质。

记者:您谈到的这些差别,对我国保安服务开展海外业务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李卫海:保安服务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主要问题有四个:一是各国的法律规定不同,如何协调与不同国家的法律冲突,需要做好充分的比较研究。二是中国安保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类型多元,法律关系也错综复杂,主要包括:有的在国内设立在海外开展业务的保安企业与东道国法律的关系,在海外执行安保任务的企业内设机构与东道国法律的关系,在东道国成立但有中国因素的保安企业与东道国法律的关系,在第三国成立有中国因素的保安服务企业与东道国法律的关系。三是我国关于保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法律规定、监管制度、行业协会的章程都不完善,贸然“走出去”,将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和执业障碍。四是中国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与外国政府沟通交流机制不健全,对私人安保服务重视不够,相关合作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记者:那么,如何在法律层面上让我国保安服务企业顺应“走出去”的发展趋势呢?

李卫海:一是从国家层面,中国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基础上,发展安保服务行业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国家之间的互动合作平台。首先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国家政府部门共建“一带一路”安保服务合作备忘录,签署地区合作和边境合作的备忘录以及安保服务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文件。其次是大力扶持本国的私营保安服务企业走出去,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使本国的保安服务企业无后顾之忧。再次应警惕安保服务中违法犯罪的高发生率,中国、东道国及相关第三国需要签订双边或多边协定甚至国际条约,解决管辖权和豁免的问题,也要确定各自对违法犯罪行为在民事、刑事和行政上的补救措施和问责办法。

二是负监管之责的主管部门应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实做好培育、指导、监管工作,应大力简政放权,充分发挥保安协会的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使其在标准制定、合作方式、资质认定、等级评定、奖惩处置等问题上有充分的决定权。公安部门和保安协会应该全面掌握海外安保业务的市场态势、实力状况、隔阂障碍、法规衔接等情况,及时、高质量地服务于各保安服务企业。

三是保安服务企业自身也有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高端安保人才的培育和储备是引领安保业服务品质整体提升的关键。高端保安人才要有较高资质和标准,必须熟悉相关领域的法律,懂管理和培训,懂财务分析。建立健全高端保安人才的評估体系、建立保安师评估委员会应是公安部和中国保安协会当前最为基础的工作,这关乎中国安保业走向高端,避免落入重复建设、质量下滑的陷阱;关乎走出国门实施海外拓展,消解当下国内恶性竞争乱象;关乎社会风险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改变当下保安业无使命感的碌碌无为状态。

各保安服务企业应该遵守东道国法律和国际法律规范,其中包括国际人道法、国际人权法等大量国际性法律文件,比如,世界上大约有100多家保安服务企业签署了最具广泛性和权威性的行业承诺文件《私营安保服务提供商国际行为准则》(ICOC)。

记者:公安机关作为国内保安服务企业的主管部门, 2010年出台了《公安机关实施,〈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办法》,主要是针对国内的保安服务企业,那么在海外安保方面,您认为公安机关是否还可以更进一步有所作为呢?

李卫海:公安机关应建立完备的派出机制,外派不能完全走市场招标道路,要有评估荐举机制。对一些特定的海外安保服务项目,要优先推荐给资质优良、信誉佳、实力雄厚的大型保安服务企业,并为其提供专业技术和法律政策的指导。

在项目实施上,国家最好归口公安机关来牵头,协调外交、商务、税收、工商、人社、海关、金融、保险等主管部门,在签证、劳务派遣、税收等方面提高办事效率。

作者:毕玉婵

第2篇:《民法典》编纂催生2.0版《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依附于民事实体法,现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不触及现有立法存量的情况下应作增量规定。鉴于《民法总则》以及即将审议的各分编剔除了法律适用规范,对现行各类法律适用规范重新进行整合已势在必然。综合考虑现阶段的立法基础、立法成本、立法效率,以现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基础,对现行各类法律适用规范进行系统化、集成化的编纂,打造2.0版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因而是立法机关最有可能的选项,也是现阶段国际私法学界亟需研究的应用性问题。

关键词:《民法典》编纂 “嵌入式”立法模式 2.0版《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中国分类号:PF97文献标识码:A

规模浩大的《民法典》编纂工作自2015年3月启动以来,已持续三年。按照“两步走”的立法时间表和路线图,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第一步”编纂工作如期完成;“第二步”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工作紧随其后,全面铺开。时隔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于2018年3月15日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征求意见稿),请各相关部门组织研究。该征求意见稿揭开了民法典分编的面纱,六个分编分别为:《民法典物权编》(草案)《民法典合同编》(草案)《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民法典继承编》(草案)《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值得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未列入《民法典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编》,且《民法总则》及各分编剔除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相关条款,这意味着《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不“入典”几成定论。自《民法典》编纂工作启动以来,笔者一直关注现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是否“入典”的问题,并持续开展相关领域的对策性研究,〔1 〕这一研究当属预测性、前瞻性研究。随着民法典的体系结构渐趋定型,其剔除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将归入何处?与民事实体法渐行渐远的现行《法律适用法》又将如何转型升级,实现与《民法典》同频共振?这是随着《民法典》编纂工作的延伸,立法部门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应当成为当前我国国际私法学界理论研究的阶段性任务。笔者将从现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历史演进入手,总结归纳不同时期法律适用规范依存民事实体法的不同形态,分析后《民法典》时期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发展趋势,并围绕如何打造与《民法典》并行不悖的2.0版《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

一、与民事实体法相伴而生的现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演进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立法有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回溯30多年的立法轨迹,其立法规范内容始终与民事实体法规范的内容相伴,立法载体始终与民事实体法的发展同行,立法节奏始终与民事实体法的立法进程同步。一言以蔽之,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与民事实体法相伴而生。总体上讲,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采取以专章、专篇系统规定法律适用规范为主,以有关单行法中嵌入相应法律适用规范为辅的立法模式。以立法时间为顺序,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以下几种立法形态:

1.以民事单行法为载体的分散型的“嵌入式”立法形态

1985年3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涉外经济合同法》,该法第5条共3款,分别对确定涉外经济合同准据法的意思自治原则与最密切联系原则、三类利用外资合同一律适用中国法律、在中国法律未作规定的情况下适用国际惯例作出了规定。第6条对如何适用国际条约作出了规定。上述两条嵌入《涉外经济合同法》的法律适用规定开创了新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立法的先河,标志着该领域成文的法律规范正式登上了我国立法舞台。〔2 〕1985年4月10日,六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继承法》,该法第36條共3款,分别就中国公民继承在这中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的准据法制度、外国人继承在中国境内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国境外的中国公民的遗产的准据法制度以及适用条约、协定的事项作出了规定。之后的《收养法》第21条为外国人在中国收养子女适用中国法律提供了法律依据。《合同法》第126条几乎原封不动地移植了前述《涉外经济合同法》第5条的规定。〔3 〕上述几部民事实体法均以“嵌入式”的方式,列入了与实体法规范相对应的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规范。

2.以《民法通则》为载体的集中型的“嵌入式”立法形态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民法通则》,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事基本法,是中国民事立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立法的重要里程碑。该法第8章共9条,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专章规定,分别对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的适用、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不动产所有权的法律适用、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涉外侵权行为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涉外结婚与离婚的法律适用、涉外抚养的法律适用、涉外遗产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以及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作出了规定。《民法通则》第8章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完成了第一次系统集成,进入了专章的集中规定与单行法中的分散规定并存的时代。

3.与《民法》(草案)为载体的全要素“嵌入式”立法模式的尝试

2002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以下简称《民法》草案),《民法》草案共1200多条,共分九编,第九编为“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嵌入《民法》草案的第九编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作了专编规定,共8章,94条,其中,《民法》草案第九编在《民法通则》第8章的基础上,增加了反致、外国法的查明、国际惯例的适用、互惠对等原则等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定,增加了物权、知识产权以及债权中的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的规定,并且对民事主体、合同、侵权、婚姻家庭以及继承的法律适用作了进一步细化。〔4 〕

《民法》草案第九编旨在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適用作出全景式的规定,涵盖了法律适用规范的全要素《民法》草案一俟审议通过,我国涉外民事法律适用规范以专编的形式嵌入民法的立法形态将被长期固化。然而,由于《民法》草案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一并研究修改历时较长,一审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采用分编审议的方式,先后审议通过了《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民法》草案第九编对以民法实体法为载体的全要素“嵌入式”立法模式作了有益的尝试,将“嵌入式”立法模式推向了极致,这一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专编草案最终为现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所取代。

4.“嵌入式”立法与专门法并驾齐驱的“互补式”立法形态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单行法的形式全面系统规定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专门法。该法共8章,52条,分别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定与民事主体以及婚姻家庭、继承、物权、债权、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适用规范作了专章规定。该法有关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规范,详于《民法通则》第8章的专章规定,但略于《民法》草案第九编的专编规定。〔5 〕尽管《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一部结构完整,且独立于民事实体法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专门法,但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与民事实体法脱钩的自成体系的专门法,因为该法既未取代《民法通则》第8章及嵌入于相关民事实体法中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定,也未囊括所有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只是在不触及该领域现有立法存量的前提下,作增量规定,故而并非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唯一法律。与此同时,从该法的立法初衷来看,制定该法并非立法机关立法的终极目标。一如《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源自《民法》草案第二编、第八编,《法律适用法》源自《民法》草案第九编,这几部法律都是《民法》草案一审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采用分编审议的方式先后审议通过的单行法。换言之,《法律适用法》只是《民法》草案制定过程中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阶段性的立法形态,虽然形式上是一部独立的单行法,但实质上并未摆脱民事实体法的窠臼。尽管如此,《法律适用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完成了第二次系统集成,进入了“嵌入式”立法与专门法并驾齐驱的“互补式”立法时代。

回顾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30多年演变与发展的历程,笔者不妨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其一,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立法无法凭空产生,其产生、发展需要遵循立法的科学规律,需要以民事实体法及其调整的法律关系作为“法意”。有鉴于此,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立法长期以来依附于民事实体法的发展,30多年来立法机关从未将制定独立于民事实体法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列入立法规划、立法计划。其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立法无法一蹴而就,其发展、完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30多年来,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与民事实体法规范相伴而生,相向而行,伴随着民事实体法的不断发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大。其三,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立法体例、立法载体并非一成不变,其发展、完善同样遵循立法的科学规律。30多年来,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立法体例、立法载体经历了民事单行法中的零星规定、《民法通则》中的专章规定、《民法》草案中的专编规定、与民事实体法中的法律适用规范并行不悖的单行法等不同阶段。经过30多年的探索,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立法制度不断完善,立法技术日臻成熟,有条件化茧成蝶,从民事实体法中脱颖而出,形成内容完整、结构严谨、与《民法典》并驾齐驱的全新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二、后《民法典》时代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立法走向

按照全国人大“两步走”的工作目标,民法典各分编拟于2018年整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争取于2020年3月整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一并审议通过。《民法典》编纂这一我国立法史上最大工程完成后,我国将进入后《民法典》时代,民事立法的系统化、集成化将成为这一时代立法的显著特征,长期以来依附于民事实体法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也将迈入系统化、集成化发展的新时代。

1.后《民法典》时代民事实体法规范的立法形态

此次《民法典》的编纂是2002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民法》草案这一立法活动的延续,与16年前审议的《民法》草案相比,此次《民法典》编纂工作呈现出两个值得称道的立法亮点。其一,一改长期以来对“法典”两字谨慎有余、避而不谈的传统观念,在新中国立法史上首次采用“法典”的立法名称,使得《民法典》真正名副其实。其二,一改《民法》草案的立法初衷,未沿袭传统的只着眼于增量的立法思路,〔6 〕而是秉持科学的立法理念、系统化的立法思路,注重立、改、废并重的立法方式,通过编纂活动整合、优化现有立法资源,以编纂后的《民法典》取代民事领域的相关单行法,使得一部体系完整、结构严谨的《民法典》成为后《民法典》时代我国民事实体法规范的立法形态。可以说,《民法典》的成功编纂不仅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我国其他领域立法的法典化发展也具有可资借鉴的示范效应。

2.后《民法典》时代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将终结“嵌入式”的立法形态

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实体法、程序法、冲突法三位一体、三足鼎立,分别发挥着调整不同法律关系的功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作为冲突规范,其性质、内容、功能、结果、调整法律关系的方法,与民事实体法迥然有别。因此,绝大多数国家在立法上分门别类,分别制定实体法、程序法、冲突法。〔7 〕此次《民法典》编纂采用实体法与冲突法分离的立法思路,无论是已经通过的《民法总则》,还是拟提请审议的各分编草案,均剔除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相关条款,这意味着经过30多年的嬗变,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嵌入式”的立法形态即将“寿终正寝”,在立法上将首次实现“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冲突法正式与实体法分道扬镳。毫无疑问,《民法典》编纂的这一立法思路、编纂方式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立并继续完善的时代要求,也为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乃至我国国际私法的法典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3.后《民法典》时代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将迈入系统化、集成化的发展轨道

按照《民法典》编纂工作“两步走”的路线图,《民法总则》与各分编通过后,将合二为一,形成一部体系完整的《民法典》,现行《民法通则》以及《合同法》《继承法》《收养法》等单行法将随之废止。如此一来,长期以来“嵌入式”立法方式所遗留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碎片化”的立法弊端便一览无遗:“嵌入式”的立法模式导致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体系中规制同一法律关系存在不尽相同的两套或多套法律规范,其规范内容存在差异,且后法规定并不取代前法规定,作为专门法律的《法律适用法》亦未有效整合嵌入民事实体法中的法律适用规范,〔8 〕以致《法律适用法》不得不在第8章附则中设计了第51条的衔接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6条、第14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6条,与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法。更有甚者,《法律适用法》还存在重要的制度缺门,如该法并未对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的适用作出规定,长期以来处理中国国内法律与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关系的依据为《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第3款的规定。有鉴于此,一旦《民法通则》及嵌入法律适用规范的相关民事领域的实体法被废止,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领域将出现立法的真空,应将这一问题尽快列入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为此,《民法典》编纂工作落下帷幕之际,正是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系统化、集成化的编纂工作拉开帷幕之时。

与1986年《民法通则》、2002年《民法》草案以及2010年《法律适用法》相比,此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编纂工作站在了《民法典》编纂完成后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推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系统化、集成化作为立法宗旨。这一编纂工作将对30多年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立法进行系统总结,在我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史上产生里程碑意义。

其一,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系统化、集成化的编纂将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根除法律规范“碎片化”的痼疾。长期以来,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立法缺乏顶层设计,立法机关从未将该领域的立法纳入立法规划、立法计划,该领域的立法过度依附于民事实体法的发展,这种“嵌入式”的立法模式使得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始终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立法活动长年累月的无序开展,滋生了法律规范“碎片化”这一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领域立法的沉垢痼疾,其显性的标志是立法体系与结构支离破碎,致使一些法律适用领域的规定顾此失彼、前后矛盾,各类立法规范明显失衡,一些法律条文过于笼统,立法技术相对粗糙,法律规范挂一漏万的不周延象比比皆是。〔9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前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适用法》,这本是一次全面整合现有立法资源,消除法律规范“碎片化”现象的良好机遇。令人扼腕的是,该部法律仅在不触及、不取代现有法律、法规同类规定的前提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作出解释性、补充性、扩展性的规定,其结果非但未解决立法“碎片化”的问题,反而进一步固化了立法“碎片化”的现象。〔10 〕应该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嵌入式”的发展模式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立法的必由之路,“碎片化”是立法进程中的阶段性现象,在该领域立法体系不完善,立法缺乏规划的情况下,这种立法模式客观上有助于及时填补立法上的空白。然而,时过境迁,《民法典》的编纂为根除法律规范“碎片化”的痼疾扫清了障碍,后《民法典》时代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系统化、集成化的编纂将一举而竟全功,有效根除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碎片化”的痼疾。

其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系统化、集成化的编纂将一劳永逸地摆脱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领域一系列“扯不断,理还乱”复杂关系的困扰。在充分肯定“嵌入式”立法模式历史作用的同时,对这一立法模式的历史局限性应当有清醒的认识。“碎片化”仅仅是浅层次的表象,“嵌入式”立法更潜藏着我国立法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我国的民事实体法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正值我国立法体制重大调整之际,〔11 〕相关民事实体法的制定机关既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嵌入法律适用规范的几部民商事实体法为例,《继承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的制定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涉外经济合同法》《收养法》以及《海商法》《票据法》的制定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适用法》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这一现象衍生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结构性问题,如两个立法主体制定的法律位阶是否相同?何谓民事基本法律?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是否属于基本法律?两个立法主体制定的法律不一致时何者优先适用?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尚未澄清,立法制度上较为模糊,立法实践中缺乏一以贯之的规程。

首先,关于两个立法主体制定的法律位阶,现行法律未作出明确规定。《宪法》第62条仅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立法法》第7条也作了相同的规定。因此,两个立法主体所制定的法律只存在法律类别上的区别,即是“基本法律”还是“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不存在法律位阶的区别。其次,对于什么是“基本法律”,什么是“非基本法律”,立法没有作出明确规定。〔12 〕再次,对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是否属于基本法律,鲜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立法实践价值,直接关系到《法律适用法》的编纂主体是全国人大抑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最后,两个立法主体制定的法律不一致时何者优先适用,又是一个“扯不斷,理还乱”的问题。按照《立法法》第92条的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然而,适用《立法法》该条规定的前提是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属于“同一机关”。从立法学角度看,两者亦属于行使不同立法权的两个不同的立法机关,处理两者关系似乎难以适用《立法法》的上述规定。〔13 〕值得关注的是,《法律适用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6条、第14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6条,与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法。由于《法律适用法》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法通则》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大,在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下,优先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其法理依据值得斟酌。令人欣慰的是,此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重新编纂,无论制定机关是全国人大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都将采用系统化、集成化的编纂方式,将所有该领域的法律规范囊括其中,从而可望从源头上杜绝两个立法机关分别立法衍生的一系列问题。

其三,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系统化、集成化的编纂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有力推动我国国际私法法典化的立法进程。制定一部集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制度、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制度(冲突法制度)、外国法院判决/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制度三部分内容于一体,与《民法典》并驾齐驱的《国际私法典》,是多年来我国国际私法学界积极追求的崇高目标。然而,制定一部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内容全面且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其他法律和谐共生的国际私法典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精准发力。经过30多年的立法积累,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制度已渐趋成熟,嵌入于《民事诉讼法》第四编的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亦行之有效,国际私法学界同仁多年来的学术积淀也为国际私法法典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应该说,从立法技术上讲,《国际私法典》的制定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14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我国法学界对国际私法学界推崇的独树一帜的《国际私法典》认同度不高,立法决策者的心理准备不足。笔者认为,从个别民事实体法中分散、零星的规定,到现行《法律适用法》较为系统的集中规定,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总体上呈现出集中、系统、全面的法典化发展趋向,后《民法典》时代,这一发展趋向将更加明显。此次《法律适用法》的重新编纂将顺应法典化的发展趋势,着眼于法典化的发展目標,在对现行法律适用规范进行系统化、集成化编纂的同时,融入时代性、先进性、前瞻性的新元素,这无疑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国际私法法典化的立法进程。

三、倾力打造2.0版《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法典》草案,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无意之间催生了1.0版的《法律适用法》。此次《民法典》的编纂,不经意之间又触发了对嵌入民事实体法中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如何处置的问题,为我国国际私法的法典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笔者不揣浅陋,在《民法总则》审议通过、《民法典》编纂的立法思路初露端倪之际,即对《民法典》编纂完成后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规范“法典化”的改造路径、各种立法选项的可行性进行了前瞻思考。〔15 〕值此《民法典》各分编即将提请审议之际,国际私法学界应审时度势,积极为后《民法典》时代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发展建言献策。综合考虑现阶段的立法基础、立法成本、立法效率,以现行《法律适用法》为基础,对现行各类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进行系统化、集成化的编纂,打造2.0版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无疑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因而最具可行性,是立法机关最有可能的选项,也是现阶段国际私法学界亟需研究的应用性问题。

鉴于现行《法律适用法》未触及嵌入民事实体法中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该法实施后学术界的研究聚焦在这部法律的外部关系上,即《法律适用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然而,在后《民法典》时代,所有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经过系统化、集成化的编纂,将归入2.0版的《法律适用法》。笔者认为,相关的对策性研究应秉持“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的原则,以现行《法律适用法》的立法内容、立法框架为基础,以完善、优化该部法律的内部关系、促进该部法律的内在和谐作为研究的着力点。具体来说,应将妥善处理以下几个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

(一)《法律适用法》“一般规定”之间的关系

现行《法律适用法》第一章为“一般规定”,类似于该部法律的总则,相关条文之间的关系似存在不尽和谐的问题,有关条文的性质、定位有待进一步澄清。

1.关于意思自治原则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关系

现行《法律适用法》凸显了一般原则对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指导作用,在第1章“一般规定”中分别规定了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该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和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没有规定的,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第3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立法部门对于这一条序安排没有作出说明,难以猜测《法律适用法》将最密切联系原则置于意思自治原则之前的立法意图。笔者认为,编纂2.0版的《法律适用法》时,从理顺两者关系的角度出发,似可以将两者的条序对调。

第一,意思自治原则作为一项古老的法律适用原则,最早确立于合同领域,并成为合同之债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则属于当代冲突法中法律适用的新理论,尽管对于该原则的地位、作用我国国际私法学界在认识上不尽一致,个别学者将其视为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但在合同领域,多数学者认为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意思自治原则的补充原则。〔16 〕从我国相关的立法规定来考察,在《法律适用法》出台前,最密切联系原则主要适用于合同之债法律适用领域,无论是《涉外经济合同法》第5条规定,《民法通则》第145条的规定,还是《合同法》第126条的规定,都将意思自治原则作为基本原则,将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补充原则,最高人民法院的历次司法解释也采用与立法相同的处理方式。因此,当该两项原则同时作为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定”出现在《法律适用法》第1章中时,将意思自治原则置于最密切联系原则之前更符合我国现行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一以贯之的习惯表述方法。

第二,在《法律适用法》提请二审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征求意见的二审稿草案在条序的安排上,将意思自治原则置于最密切联系原则之前,该草案第3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明示选择涉外财产关系适用的法律。”第4条规定:“本法或者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没有规定或者适用的法律不存在的,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相比之下,这一表述方法更为科学、合理。

第三,最终通过的《法律适用法》在条序上将两者的位置对调,立法意图难以臆断,不排除是立法技术上的考虑。该法第2条第1款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依照本法确定。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一款显然属于该法适用范围的规定。该条第2款的表述则是“本法和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没有规定的,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这一款的表述紧接着第1款,在文字表述上似乎顺理成章,与第1款自然衔接,但从内容来看,第2款显然不属于适用范围的范畴。如果将最密切联系原则视为一种法律适用原则,似应单立一条。倘若意思自治原则与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两项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定”并列规定时,相信在条序安排上会顾及两者之间孰先孰后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现行《法律适用法》对于意思自治原则与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条件的规定使用了不同的表述方法。按照该法第2条第2款规定,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条件是“本法和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没有规定。按照该法第3条规定,当事人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法律的前提是“依照法律规定”,该“法律规定”的指向并不明确,其涵盖范围是大于还是小于抑或等于“本法和其他法律”,无从判断。笔者认为,倘若立法本意对两种表述无特殊考虑,似可以统一采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表述,以保持条文表述的和谐一致。鉴于《民法典》已经剔除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现行《法律适用法》第2条所称的“其他法律”将不复存在,编纂2.0版《法律适用法》将对该部分条款作重大调整。

2.关于强制性规定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关系

现行《法律适用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有强制性规定的,直接适用该强制性规定。”这是我国以立法的方式首次规定中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直接予以适用,这一规定并非《法律适用法》首创,而是源自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的规定:“当事人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该合同争议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在这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94条规定:“当事人规避我国强制性或者禁止性法律规范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但是,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均属于禁止法律规避的规定,《法律适用法》第4条的规定与这两个司法解释存在明显的差异。〔17 〕

现行《法律适用法》第5条则规定:“外国法律的适用将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该条属于典型的公共秩序保留条款。该规定与《民法通则》第150条的规定相似,但存在差异,将国际惯例剔除了。后者规定:“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鉴于《法律适用法》第1章在规定“强制性规定”的同时,又规定了公共秩序保留条款,有必要厘清两者的关系及适用的场合。“强制性规定”在国际私法中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相关概念在司法解释中也早已出现,只是《法律适用法》首次将其引入成文法中,引起了学界的关注。〔18 〕也有的论文提及“强制性规定”的立法例,认为“强制性规定”的内容过去一般包含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中,近几十年来,有些国家有单独的强制性规定条款,有些国家则依然没有强制性规定条款。〔19 〕令人诧异的是,“强制性规定”一夜之间似乎成了一种与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并列的限制外国法适用的独立制度。然而,我国权威国际私法著述对何谓公共秩序保留早已有定论:运用公共秩序对外国法的适用作出保留或规制通常有直接限制与间接限制两种方式,前者指在国内法中明文规定外国法的适用不得违背内国的公共秩序,一旦违背,即不得适用;后者则指在国内法中只规定内国某些法律具有绝对强制性,或者必须直接适用的,从而排除外国法适用的可能。〔20 〕就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功能和作用而言,国际私法学界也早已达成共识,该制度既具有排除外国法适用的否定或防范作用,又具有直接适用内国法强制性规范的肯定作用。〔21 〕笔者认为,对《法律适用法》相关条款的理解和解释不宜輕易地颠覆公认的国际私法的基本制度。

有鉴于此,编纂2.0版《法律适用法》并非简单地采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对相关法律中已有的法律适用规范进行归并,而应当对现行《法律适用法》相关规定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当性重新进行审视。尽管《法律适用法》的法条未设条标,但从立法技术来看,每一条的内容应该是独立成立的,如将第4条定性为“强制性规定”,第5条定性为“公共秩序保留”,显然不妥。因为这两条均不涵盖“公共秩序”的全部内容,是否可以考虑将这两条合并为一条的两款,分别作出规定。

3.关于强制性规定与意思自治原则的关系

现行《法律适用法》第3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该条第4条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有强制性规定的,直接适用该强制性规定。”从逻辑关系来看,第3条是意思自治原则的一般规定,第4条则属于排除意思自治原则适用的例外规定。仔细推敲两个条文的表述,在两者的关系及适用场合等问题上似存在不明之处。

其一,上述《法律适用法》第3条属于意思自治原则的一般规定,当事人依照的“法律规定”通常应理解为我国的冲突法规定,但是,前文所述《法律适用法》该条采用的“法律规定”与该法第2条第2款使用的“本法和其他法律”存在差异,立法者的本意尚不清楚,是否暗含着该条所指的“法律规定”包括外国的冲突法规定?

其二,上述《法律适用法》第3条所指的当事人可以选择的“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仅指任意性规范,还是既包括任意性规范,又包括强制性规范?按照1980年罗马公约的规定,所谓强制性规定指的是不允许当事人双方以协议的方式加以排除的法律。〔22 〕我国立法部门也认为,强制性规定是相对于任意性规定而言的,允许当事人自主决定、选择适用的法律都不属于强制性规定。〔23 〕倘若这样理解的话,《法律适用法》第4条的规定与意思自治原则无涉,两者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内在联系。

4.关于强制性规定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关系

现行《法律适用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和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没有规定的,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该法第4条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有强制性规定的,直接适用该强制性规定。”与前述强制性规定与意思自治原则的关系一样,简单地从逻辑关系来看,第2条第2款是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一般规定,第4条则属于排除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的例外规定。仔细推敲两个条文的表述,在两者的关系及适用场合等问题上同样存在不明之处。

上述《法律适用法》第2条第2款规定了在“本法和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可以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第4条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有强制性规定的,直接适用该强制性规定。”既然我国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已有强制性规定,当然不存在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空间,两个条文似乎没有交集。但是,第2条第2款“本法和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没有规定的”与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有强制性规定的”中的“对涉外民事关系”的规定指的是什么规定,似乎不甚清楚。有论者提及,强制性规定既表现在刑法、行政法和经济法中,也表现在民商事法中。〔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将《法律适用法》第4条规定的强制性规定解释为行政法和经济法的相关规定。〔25 〕

在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对于何为“中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下,司法解释用列举式的方式对强制性规定一一列举,有助于增加法律适用的操作性,但也引发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法律适用法》第4条所指的强制性规定是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应适用的法律,还是适用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的法律时遇到的中国法律对争议有关的强制性规定?行政法、经济法甚至刑法是否属于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的法律范畴?笔者认为,从法律的分类的角度看,《法律适用法》显然属于民事立法;从《法律适用法》调整的法律关系来看,显然属于涉外民事关系;从约定俗成的冲突法理论来看,冲突规范所援引的准据法显然是特定国家民商事实体法。倘若如此理解,《法律适用法》第4条的规定不属于国际私法范畴的法律适用规定,该规定并不排斥当事人依照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涉外民事争议应适用的准据法,只是当相关的实体争议涉及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时,该部分争议直接适用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似不应理解为行政法、经济法甚至刑法领域的强制性规定即为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的法律。〔26 〕

(二)《法律适用法》“一般规定”与其他各章的规定之间的关系

现行《法律适用法》第1章为“一般规定”,与其相对应的其他章节的规定应视为特别规定,按照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相互关系的原理审视两者的规定,不难发现相关条文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澄清。

1.关于《法律适用法》的适用范围问题

《法律适用法》第2条第1款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依照本法确定。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该规定显然将《法律适用法》的调整对象限于“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未采用学术界广为采用的“涉外民商事法律關系”的定义。但是,该法一般规定以外的其他各章对有价证券、股东的权利义务、知识产权等部分涉外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作出了规定,这些规定与一般规定将调整对象限定为涉外民事关系不尽一致。

后《民法典》时代编纂2.0版《法律适用法》如何确定该法的适用范围,是否应将商事关系法律适用的规则一并列入编纂范围,形成囊括所有民商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法律适用法。这一问题兹事体大,涉及分散规定在《票据法》《海商法》《民用航空法》等商事领域的单行法之中的法律适用规范。尽管审议《民法总则》的过程中立法机关明确表明了我国民事立法秉持民商合一的传统,〔27 〕但《民法典》的编纂未触及商事实体法,在《商法典》编纂未启动之前,很难认同现阶段编纂《涉外民商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条件已经具备。

2.关于意思自治原则与最密切履行原则孰先孰后的问题

前文述及,《法律适用法》第1章一般规定将最密切联系原则置于意思自治原则之前,但是,该法其他章节有关规定则将意思自治原则置于最密切原则或其他与争议有密切联系的连接点之前。该法第6章第41条规定了合同之债的准据法制度:“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履行义务最能体现该合同特征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除了传统的合同之债准据法外,该法第2章第17条、第18条分别规定了信托适用的法律、仲裁协议适用的法律,第3章第24条、第26条分别规定了夫妻财产关系、协议离婚适用的法律,第5章第37条规定了动产物权适用的法律,第6章第47条规定了不当得利、无因管理适用的法律。这些条款均属于允许当事人选择法律的选择性冲突规范,这些冲突规范均将意思自治原则作为供当事人选择的第一选项,在当事人未选择法律的情况下,适用其他与法律关系有联系的相关法律。《法律适用法》这些条文的表述与各国普遍采用的以及我国《合同法》《民法通则》第8章等其他相关法律、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合同之债法律适用的原则并行不悖。编纂2.0版《法律适用法》,应对一般规定中意思自治原则与最密切联系原则条序作出调整。

3.关于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问题

其一,关于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中意思自治原则关系的问题。前述《法律适用法》第3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该条款给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加上了“依照法律规定”这一限制词,这一表述中的“法律”是指哪些法律?可以有很多种理解,〔28 〕就《法律适用法》本身而言,似应理解为包括该法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中所有有关意思自治原则的规定。既然《法律适用法》允许适用意思自治原则的情形在特别规定中均已明确规定了,第3条的规定似乎并未起到通常意义上一般规定应起的作用。

其二,关于意思自治适用方式的问题。作为《法律适用法》一般规定的第3条将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方式限定为“明示”的方式,排除了默示选择的方式。而《法律适用法》的其他几章里对意思自治原则适用于一些具体法律关系作了相应的规定,涉及的条款分别为第16条第2款委托代理、第17条信托、第18条仲裁协议、第24条夫妻财产关系、第26条协议离婚、第37条动产物权、第38条运输中动产物权发生变更、第41条合同、第44条侵权责任、第47条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第49条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第50条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上述条款对当事人选择法律均无“明示”的要求。这些现象折射出值得深化研究的问题:如果按照“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原则,似可理解为《法律适用法》其他几章作为特别规定对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没有“明示”的要求。但是,《立法法》第92条仅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该条似乎指向同一机关制定的不同法律中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既未肯定亦未否定同一部法律中的一般规定与其他章节中的规定也适用“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原则。因此,似乎也不能排除作为一般规定的《法律适用法》第3条中的“明示”要求同时适用于作为特别规定的其他几章中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

其三,关于意思自治适用范围的问题。作为一般规定的《法律适用法》第3条只笼统规定了“依照法律规定”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并未规定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是否具有特定的范围,学界在理解上存在歧义。有的学者认为应从严解读第3条的适用范围,只有在其他章节明文规定允许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领域,当事人才可以依照法律规定明示选择。有的学者认为应从宽解读第3条的适用范围,其他章节中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有具体规定的,适用具体规定,没有规定的,也不能一概排除意思自治的适用。因为其他章节虽然作出了具体规定但只是对该领域部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规定,尚有法律没有规定的部分,都应当允许当事人意思自治。〔29 〕这些问题的讨论并非学界咬文嚼字、无事生非,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混乱状况。〔30〕

4.关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问题

作为一般规定的《法律适用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或者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该规定与该法其他各章中法律适用条款如何契合,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定位何谓“没有规定”。在冲突法制度中,任何一条冲突规范都无法涵盖与该法律关系有关的所有因素,“没有规定”是指冲突规范“范围”部分的规定,还是“系属”部分的规定,不甚清楚。笔者认为,“没有规定”应当理解为有关冲突规范范围部分没有规定,即某一类涉外民事关系缺乏相应的冲突规范。倘若存在相应的冲突规范,必然存在与范围相对应的系属,系属部分只有如何规定之别,不存在没有规定的问题。然而,系属部分对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的法律已经作出规定的,是否能排除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答案是存疑的。尽管《法律适用法》其他几章对各类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作了具体规定,但相关规定很难穷尽法律适用的所有情形。例如,该法第21条规定:“结婚条件,适用当事人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没有共同国籍,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或者国籍国缔结婚姻的,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如果没有共同居所地,没有共同国籍,没有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或者国籍国缔结婚姻的,能否视为“没有规定”而自动引用第2条适用最密切联系法?又如,该法第34条规定:“遗产管理等事项,适用遗产所在地法律。”该规定是否穷尽了遗嘱继承的所有领域?条文中的“等”字作何理解?等内还是等外?倘若无法界定清楚,似可视为“本法没有规定的事项”,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从立法技术上讲,第34条作为第31条至第33条的补充规定,似应表述为“遗嘱继承的其他事项”,否则属于“本法没有规定的事项”,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

(三)《法律适用法》其他规定之间的关系

鉴于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长期以来采用分散立法的方式,《法律适用法》首次采用相对集中的编纂方式,其立法技术尚臻完善。除《法律适用法》第1章一般规定外,该法其他几章无论是结构体系,还是具体表述,均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1.同一法律关系不同环节法律适用规定的处理方式

综观《法律适用法》各章的条文安排,似缺乏统一的、一以贯之的处理标准。例如第2章民事主体部分,第11条、第12条分列两条,分别对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作出规定。但是,该章第14条却将法人及其分支机构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合并规定在一条中;第3章婚姻家庭部分,第21条、第22条分列两条,分别对结婚条件、结婚手续的法律适用作出规定,但第28条却将收养的条件和手续的法律适用合并规定在一条中。与此同时,第23条、第24条分列两条,分别对夫妻人身关系,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作出规定。但是,该章的第25条将父母子女人身、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合并规定在一条中。

2.交叉法律关系法律适用的处理方式

在《法律适用法》第1章一般规定以外的其他各章中,一些冲突规范的范围呈现交叉、重叠的现象,归属哪类法律关系更加科学、合理,似值得进一步探究。例如第8章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共3条,其中,第48条规定:“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第49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本法对合同的有关规定。”该条与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交叉、重叠,似可归入涉外合同关系的法律适用。有学者认为,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合同只是我国合同法体制下的一种无名合同而已,其订立、履行与救济并不存在特别之处,没有必要专门就此类合同作出法律适用的规定,从立法技术上看,现行《法律适用法》的规定存在重复啰嗦之嫌。〔31 〕第50条规定:“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当事人也可以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协议选择适用法院地法律。”該条又与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交叉、重叠,似可归入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又如,《法律适用法》第36条规定:“不动产物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该法第24条至第27条分别对夫妻财产关系、父母子女人身、财产关系、协议离婚、诉讼离婚做出了规定,但是均未涉及不动产物权争议,后者究竟是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还是适用上述法条规定的准据法?似有必要在上述条文中加上“但涉及不动产的,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此外,第2章民事主体中第16条关于委托—代理的法律适用、第17条信托的法律适用、第18条关于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均与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交叉、重叠。

3.不同法律关系法律适用的处理方式

《法律适用法》专设了第2章,冠名为“民事主体”,共10条,但令人费解的是,其中第16条规定了代理的法律适用,第17条规定了信托的法律适用,第18条规定了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从法律关系的性质来看,这几种法律关系均涉及合同法律关系,而与民事主体无涉,〔32 〕且《法律适用法》均赋予当事人可以采用意思自治原则选择该三种法律关系应适用的法律。因此,按照法律关系的性质归类,上述3条规定归入合同法律适用类似乎更加顺理成章,现行《法律适用法》的处理是否科学、合理可以商榷。

4.内部结构的处理方式

《法律适用法》作为一部内容相对完整、系统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基本法,在内部结构的处理上应当讲究相关章节、条文、条序逻辑上的严密性。然而,综观其他各章的内容,无论是相关条文编排顺序,还是编章安排,都存在一些值得斟酌的细节问题。如从相关条文的编排顺序来看,有关民事主体的条文安排结构松散,缺乏逻辑上的严密性。该法第2章第11条至第15条分别对自然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法人及其分支机构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人格权等民事主体的事项作出规定,该法第19条、第20条有关国籍国法律、经常居所地法律的属人法规定也属于民事主体的内容,这些条款本应在条序安排上相互呼应,前后衔接。但是,令人费解的是,该法在上述几个条款之间,插入了第16条关于代理法律适用的规定,第17条关于信托法律适用的规定,第18条关于仲裁协议法律适用的规定。这三条规定均与民事主体无涉,横亘在民事主体之间,使得该章的内部结构零散破碎,缺乏统一性。再从相关编章的安排来看,《法律适用法》的设计也存在令人难解之处。如从法律性质上讲,第7章知识产权应属于物权的范畴,在编章安排上应置于第5章物权之后,与第5章物权前后相邻,但在属于物权关系的第5章、第7章两者之间,却夹杂了第6章债权,这一编章安排打乱了《法律适用法》相关章节之间内在的和谐性和内在结构上的严密性。

《民法典》的编纂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范的升级换代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实施近8年的现行《法律适用法》为后《民法典》时代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的完善奠定了扎实的立法基础。然而,在现行各类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基础上打造2.0版《法律适用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难度并不亚于当年制定《法律适用法》,需要我们知难而进、砥砺前行。我们期待着一部反映时代特征、顺应国际潮流、与《民法典》相得益彰的2.0版《法律适用法》早日问世。

作者:丁伟

第3篇: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管理与实践

摘要:石油化工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迫切需求。石油化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生产实习进行了“2+2”模式探索与实践,通过对2011级学生生产实习教学与实践,发现“2+2”生产实习模式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其他校企合作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石油化工专业 “2+2” 生产实习模式

1 概述

由于石油化工生产的特殊性和安全要求,在实习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化工企业都只允许学生参观,而不允许学生操作,即只能“看”而不能“动”,这无形之中加大了学生与生产过程的距离,学生无法在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生产的实际问题,使生产实习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克服传统实习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强化实践能力为手段,2013年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在生产实习方面进行改革,实行了“2+2”生产实习模式教学。

2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的优势

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2+2”生产实习模式改革后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传统的生产实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生产实际过程理解和掌握的需求。为了保证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必须要进行“2+2”生产实习模式改革。

3 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设计与安排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充分体现校企合作“2+2”生产实习模式的优势,为此,按照企业岗位技能要求,我们设计出四周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即系统仿真教学与现场实训操作(2周),下厂实习(2周),并采用不同的培训和考核方式。

3.1 “2+2”生产实习模块的主要内容

3.1.1 系统仿真培训模块

2013年我院引进了常减压生产装置、催化裂化生产装置及乙醛氧化制醋酸装置的系统仿真软件,学生经过2周的企业现场实习,在基本了解生产工艺和操作的情况下,在计算机仿真系统上进行模拟操作培训,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生产操作技能。计算机仿真训练主要内容包括装置正常生产操作调节,装置开、停工过程操作,装置主要事故处理。通过计算机仿真摸拟训练,熟练掌握石化生产装置典型操作单元操作技能,基本具备主要生产装置开停工和事故处理操作技能。

3.1.2 化工单元实训操作培训模块

我院化工单元实训装置主要包括换热器、离心泵、反应器、萃取、精馏及管路拆装。学生在下厂实习及系统仿真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化工单元的实操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工单元生产过程基本技能,掌握化工单元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能够对设备的基本参数进行分析,使学生将化工相关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

3.1.3 生产装置实习模块

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常减压、催化裂化、焦化、重整、油品装置、聚丙烯及催化剂等炼油化工装置。学生通过下厂实习,了解目前该生产装置的基本情况、工艺原理、主要设备及操作方法;了解最新的DCS先进技术,掌握DCS的控制方法;学习车间先进的管理模式;在生产装置实习中,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能学习工人师傅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为顶岗实习创造条件。

3.2 “2+2”生产实习模式的考核制度

“2+2”生产实习模块的考核制度采用灵活的考核手段。系统仿真考核采用计算机自动评分考核;化工单元实训考核分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即理论采用抽题方式,实践采用现场操作;下厂实习分两部分:一是采用生产装置随机抽题进行现场回答,二是要求学生写生产实习报告,包括:平时考核、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等形式。所占的考核比例如下图。

4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运行效果

今年我们已经承担了2011级学生六个班约400名学生的生产实习任务,为了了解“2+2”生产实习模式运行效果,我们对已经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发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由表中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90%的学生认为“2+2”生产实习模块教学效果很好,80%学生认为训练内容丰富,可以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0%学生认为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很大,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一个月的生产实习,90%的学生对这种模式很感兴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这种模式还不太适应,认为时间比较短,所学的内容太多,有些内容没有完全吸收,学生们反映如果能再延长2周,可以将训练的内容更加巩固。

总的来说,学生对这种生产实习模式很感兴趣,达到或超过了预期效果,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 结论与展望

5.1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由于能充分利用生产装置实习、系统仿真训练、化工单元实训等各自优势,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教学内容符合企业需求,学生专业针对性、岗位适应性强,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5.2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优势重在解决了传统的生产实习长期依赖生产装置的问题;解决了培训费用高,人员难于管理的问题;解决了学生只能“看”,不能 “动”问题;解决了理论与实践各成体系,无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问题;解决了老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实践操作技能提升的问题。

5.3 石油化工专业“2+2”生产实习模式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及考核,对其他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对相关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工作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冷士良主编.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M].化学工业出版社.

[2]崔克清主编.化工单元运行安全技术[M].化工工业出版社.

[3]潘成喜,赵渤,关莉等编.化工操作工[M].化学工业出版社.

[4]李君主编.炼油装置操作与控制[M].石油工业出版社.

作者:邱爱珍

第4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规范(公路篇)

判断题

1.新《安全生产法》大幅度提高了对事故责任单位的罚款金额,一般事故罚款为50万至100万。(

)

A.正确

B.错误

2. 新《安全生产法》规定,特别重大事故的情节特别严重的,罚款1000万元至2000万元。(

)

A.正确

B.错误

3.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导致企业损失,可通过从业人员降低工资、福利等方式来弥补。(

)

A.正确

B.错误

4.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无权再向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

A.正确

B.错误

5.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做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 )

A.正确

B.错误

6.《安全生产法》不仅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也同时适用于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的管理。(

)

A.正确

B.错误

7. 《安全生产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这里所指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但不包括中午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

A.正确

B.错误

8.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引起恐慌,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全生产。(

)

A.正确

B.错误

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企业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技术保密、业务保密等理由拒绝检查。(

)

A.正确

B.错误

10.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制定相关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的判断标准。(

)

A.正确

B.错误

11.工会不能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

A.正确

B.错误

12.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

A.正确

B.错误

13.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A.正确

B.错误

14.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

)

A.正确

B.错误

15.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

)

A.正确

B.错误

16.安全“三同时”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支出属于安全费用。(

)

A.正确

B.错误

17.与事故无关的单位和个人不用配合事故抢救。(

)

A.正确

B.错误

18.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投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A.正确

B.错误

19.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合法的相关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委托单位负责。(

)

A.正确

B.错误

20.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有权向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

)

A.正确

B.错误

21.生产经营单位做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只需听取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意见。(

)

A.正确

B.错误

22.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安全教育和培训。(

)

A.正确

B.错误

23.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

)

A.正确

B.错误

24.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订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

A.正确

B.错误

25.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A.正确

B.错误

26.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主管的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可以收费。(

)

A.正确

B.错误

27.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国家规定以外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进行公布淘汰。(

)

A.正确

B.错误

28.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可以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建筑物内,但要保持安全距离。(

)

A.正确

B.错误

29.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及时督促整改。(

)

A.正确

B.错误

30.生产经营单位在从业人员自愿的情况下与其订立协议,免除或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安全生产事故伤亡依法承担的责任。(

)

A.正确

B.错误

31.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的。(

)

A.正确

B.错误

32.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新《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并应当履行从业人员的义务。(

)

A.正确

B.错误

33.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在缴纳罚款后,不需要再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A.正确

B.错误

34.《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部门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

A.正确

B.错误

35.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

A.正确

B.错误

36.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率。(

)

A.正确

B.错误

37.《环境保护法》规定: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

A.正确

B.错误

3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A.正确

B.错误

39.《环境保护法》规定为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

A.正确

B.错误

40.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排放标准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

)

A.正确

B.错误

4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

A.正确

B.错误

42.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

A.正确

B.错误 43.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机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

A.正确

B.错误

44.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

A.正确

B.错误

45.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

A.正确

B.错误

46.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

A.正确

B.错误

47.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

A.正确

B.错误

48.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无权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

A.正确

B.错误

49.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服务的相关机构负责。(

)

A.正确

B.错误

50.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可以收费。(

)

A.正确

B.错误

5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促进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A.正确

B.错误

52.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安全评价和安全设施设计。(

)

A.正确

B.错误

53.重大责任事故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对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包工头,无证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等。(

)

A.正确

B.错误

54.重大责任事故罪侵犯的主体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安全。(

)

A.正确

B.错误

55.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仅限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建立单位及其责任人员。(

)

A.正确

B.错误 56.《劳动法》地53条规定的“职业安全卫生设施”是指安全技术方面的设施、劳动卫生方面的设施,但不包括生产性辅助设施(如女工卫生室。更衣室、饮水设施等)。(

)

A.正确

B.错误

57.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

A.正确

B.错误

58.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将成为施工单位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这些资料如果不真实、准确、完整,并因此导致了施工单位的损失,施工单位不能就此向建设单位要求赔偿。(

)

A.正确

B.错误

59.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此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

A.正确

B.错误

60.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但不包括临时人员。(

)

A.正确

B.错误

61.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是《安全生产法》.(

)

A.正确

B.错误

62.非高危行业也应按照从业人员的数量,配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A.正确

B.错误

63.公路养护车辆进行作业时,在不影响过往车辆通行的前提下,其行驶路线和方向不受公路标志、标线限制。(

)

A.正确

B.错误

64.《安全生产法》没有规定重大危险源的备案制度。(

)

A.正确

B.错误

65.公路养护人员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穿着统一的安全标志服。(

)

A.正确

B.错误

66.《安全生产法》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类型的划分标准由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规定。(

)

A.正确

B.错误

67.《环境保护法》中规定:加强企业管理,实行文明施工,对于污染环境的废弃、废水、废渣,要综合利用、化害为利;需要排放的,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标准;一时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限制企业的生产规模,与期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限期治理。(

)

A.正确

B.错误

68施工企业的从业人员均负有危险报告义务。(

)

A.正确

B.错误

69.《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A.正确

B.错误

70.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

A.正确

B.错误 71.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

A.正确

B.错误

72.《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对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来说,主要负责人主要指董事长、总经理、安全总监等。(

)

A.正确

B.错误

73.两个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

A.正确

B.错误

74.生产经营单位可结合公司和项目情况为职工办理工伤社会保险。(

)

A.正确

B.错误

75.《安全生产法》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A.正确

B.错误

76.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

A.正确

B.错误

77.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

A.正确

B.错误

78.建筑施工从业人员超过200人的才需要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A.正确

B.错误

79.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

A.正确

B.错误

80.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

A.正确

B.错误

81.生产经营单位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者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

A.正确

B.错误

82.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协议,可以适当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

A.正确

B.错误

8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负责人逃匿的,由监理强制执行。(

)

A.正确

B.错误

84.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承担的法律责任由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包括限期改正、停产停业整顿、罚款。( )

A.正确

B.错误

85.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A.正确

B.错误

86.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

)

A.正确

B.错误

87.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

A.正确

B.错误

88在大中型公路桥梁和渡口周围两百米、公路隧道上方或者洞外一百米范围内,以及在公路两侧一定距离内。挖沙、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

A.正确

B.错误

89.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不是安全生产法律关系的主体部承担安全生产责任。(

)

A.正确

B.错误

90.构成法律责任要件的心里状态,是指行为主体的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统称主观过错。(

)

A.正确

B.错误

91.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要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A.正确

B.错误

92.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 )

A.正确

B.错误

93.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防止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

A.正确

B.错误

94.专职安全生管理人员的配备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度。(

)

A.正确

B.错误

95.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当具备有安全许可证。(

)

A.正确

B.错误

96.施工单位应当自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版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登记。(

)

A.正确

B.错误

97.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

A.正确

B.错误

98.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不得将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委托给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

A.正确

B.错误

99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只有涉事的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

A.正确

B.错误 100.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15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

)

A.正确

B.错误

101.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可以邀请检察院派人参加。(

)

A.正确

B.错误

10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拘留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

A.正确

B.错误

103.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不必派人参加。(

)

A.正确

B.错误

104.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计算。( )

A.正确

B.错误

105.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的成员通常包括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事故发生单位的人员。(

)

A.正确

B.错误

106.《建筑法》的立法目的在于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发展。(

)

A.正确

B.错误

107.发包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的,或者违反《建筑法》规定将建筑工程肢解法宝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

A.正确

B.错误

108在《建筑法》中,对施工单位的处罚包括: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或者吊销资质证;赔偿损失;追究刑事责任。在经济方面还有没收非法所得。(

)

A.正确

B.错误

109.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过失可以疏忽大意的过失,但不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

)

A.正确

B.错误

110.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

A.正确

B.错误

111.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A.正确

B.错误

112.谎报瞒报事故罪的客观方面是安全事故发生以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并且具有严重情节的行为。(

)

A.正确

B.错误

11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 50656—2011)是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行为提出的最高要求,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行为规范。( )

A.正确

B.错误

114.建筑施工企业应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合理分工,互相衔接”的原则,落实各管理层与职能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实施安全生产体系化管理。(

)

A.正确

B.错误

115.不具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条件的企业,不能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

A.正确

B.错误

116.对于各层次的管理者,除负责各自管理范围内的生产经营管理职责外,还应负责其运行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管理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安全业绩的持续改进。(

)

A.正确

B.错误

117.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并接受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

A.正确

B.错误

118.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45日内审查完毕,经审查符合《安全生产许可证》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

A.正确

B.错误

119.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许可证档案管理制度,并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

)

A.正确

B.错误

120.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加强对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暂扣或者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

A.正确

B.错误

121.监察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的职责实施监察。(

)

A.正确

B.错误

122.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时,应当有三名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参加,并出示有效的特种设备安全行政执法证件。( )

A.正确

B.错误

123.特种设备进行改造、修理,按照规定需要变更使用登记的,可以办理变更登记,变更后可继续使用。(

)

A.正确

B.错误

124.用人单位制度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仿制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

A.正确

B.错误

125.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并公布。(

)

A.正确

B.错误

126.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

A.正确

B.错误

127.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的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收监督。(

) A.正确

B.错误

12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度。( )

A.正确

B.错误

129.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要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

A.正确

B.错误

130.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

A.正确

B.错误

131.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

A.正确

B.错误

132.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

A.正确

B.错误

133.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应《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

A.正确

B.错误

134.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死亡和财产损失。( )

A.正确

B.错误

135.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

A.正确

B.错误

136.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监管,分级负责。(

)

A.正确

B.错误

137.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竞标时,不得删减,列入标外管理。(

)

A.正确

B.错误

138.项目负责人是指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负责公路水运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负责人。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和项目总工。(

)

A.正确

B.错误

139.建设单位再编制工程招标文件时,应当确定公路水运工程项目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措施所需要的安全生产费用。( )

A.正确

B.错误

140.勘察单位应当对有可能引发公路水运工程安全隐患的地质灾害提出防治建议。(

)

A.正确

B.错误

141.为公路水运工程提供施工机械设备、设施和产品的单位,应确保配备齐全有效的保险、限位等安全装置,提供有关安全操作的说明,保证其提供的机械设备和设施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

A.正确

B.错误

142.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从业单位信用档案,并将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及时登录在安全生产信用管理系统中。( ) A.正确

B.错误

143.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委托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条件的机构,对容易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工程项目和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进行安全评价及监测。(

)

A.正确

B.错误

144.从业单位从事公路水运工程建设活动,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安全生产条件。(

)

A.正确

B.错误

145.矿山、房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均为工程造价的2.0%。(

)

A.正确

B.错误

146.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

)

A.正确

B.错误

147.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属于企业自提自用资金,其他单位和部门可以采取收取。代管等形式对其进行集中管理和使用。( )

A.正确

B.错误

148.各级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对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

A.正确

B.错误

149.企业年度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和上一年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按照管理权限报同级财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审批。( )

A.正确

B.错误

150.企业安全费用的会计处理,应当符合各地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

A.正确

B.错误

151.在城市市区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岁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挡。(

)

A.正确

B.错误

152.作业人员有权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作业方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A.正确

B.错误

153.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建设工程是否有安全施工措施进行审查时,不得收取费用。( )

A.正确

B.错误

154.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及时受理对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及安全事故隐患的检举、控告和投诉。(

)

A.正确

B.错误

155.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建立单位应当采取防止事故扩大,保护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 )

A.正确

B.错误

156.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特种设备目录由各地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

A.正确

B.错误

157.国家建立缺陷特种设备召回制度。因生产原因造成特种设备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立即停止生产,经政府审批后召回。(

) A.正确

B.错误

158.较大事故是指造成5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A.正确

B.错误

159.职工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

A.正确

B.错误

160.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

A.正确

B.错误

16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

A.正确

B.错误

16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不必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

A.正确

B.错误

163.所有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

A.正确

B.错误

164.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记,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

A.正确

B.错误

165.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

A.正确

B.错误

166.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

A.正确

B.错误

167.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备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

A.正确

B.错误

168.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愿不错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

A.正确

B.错误

169.事故处理的情况有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有关部门,机构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

A.正确

B.错误

170.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A.正确

B.错误

171.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

A.正确

B.错误

172.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

A.正确

B.错误 173.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总承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

A.正确

B.错误

174.由于监理工程师指令有误而导致事故现场停止施工的,施工单位可以就此直接向监理单位索赔。(

)

A.正确

B.错误

175.较大事故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或授权或委托有关部门调查。(

)

A.正确

B.错误

176.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使用和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

A.正确

B.错误

177.企业应当为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野外、矿井等高危作业的人员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者个人意外伤害保险。所需保险费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

)

A.正确

B.错误

178.安全生产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

A.正确

B.错误

179.《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所称行业,是指从事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验检测、安全评价等工作的单位。(

)

A.正确

B.错误

180.施工单位在工程中使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式脚手架、滑膜爬模、架桥机等自行式架设设施前,必须由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

A.正确

B.错误

181.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必要时,可下达施工暂停指令并向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报告。(

)

A.正确

B.错误

182.施工单位对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

A.正确

B.错误

18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

A.正确

B.错误

184.国家鼓励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

)

A.正确

B.错误

185.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单位应当采取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作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

)

A.正确

B.错误

186.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

)

A.正确

B.错误

187.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求,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及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

A.正确

B.错误 188.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做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

A.正确

B.错误

189.施工单位因对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

A.正确

B.错误

190.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

)

A.正确

B.错误

191.特种设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与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不一致时,由相关专业机构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结果经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

A.正确

B.错误

192.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监督安全管理的部门?(

)

A.正确

B.错误

19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

A.正确

B.错误

194.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随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并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设置产品铭牌、安全警示标志及其说明。(

)

A.正确

B.错误

195.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竣工后,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移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

)

A.正确

B.错误

196.建设单位不得对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合同谈判时不得压缩招标文件中的工期。(

)

A.正确

B.错误

第5篇:2.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实施方案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要求:

1、必须对单位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2、员工每年必须接受不少于20小时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二、培训内容:

1、“安全生产法”规定的相关员工教育和培训内容。如:从业人员规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规定、特种作业人员规定等内容进行培训。

2、对本单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有毒有害气体、触电、片帮冒顶、机械伤害等)

3、“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其他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从业人员个体防护用品的要求、配备规定、佩戴要求等相关内容进行培训。

4、班前班后会记录、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记录、安全检查记录、监测记录、检验记录、会议记录、隐患上报规定、事故上报规定等内容进行培训。

5、《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民用爆炸物品储存证》、《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证》、《采矿许可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等证件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培训。

6、特种设备监测检验规定进行培训。(空压机、钢丝绳、安全阀、绞车等)

7、员工法律法规意识的调查表反映出的法律法规问题。

8、国家新出台的安全政策、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

9、员工日常工作中暴露出欠缺的法律法规。

三、培训准备

1、根据培训主要内容收集整理资料编写讲议。

2、制定“培训计划安排表”。(要求: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教师、组织单位、培训参加人数。)

3、制定培训管理制度。

4、根据培训内容制作《法律法规试卷》。

四、考核

1、培训结束后要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书面考试。

2、对试卷要进行判卷、打分,60分以上为合格,低于60分的重新组织培训考试。

五、培训管理

所有培训的签到表、分数登记表、培训计划安排表、培训讲义等资料和记录进行整理装订存档,妥善保存。

各分公司参照上述的方案制定本单位2009年度法律法规培训实施方案,要根据方案内容制定出具体的相关资料。

 

 

员工获取相应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有效途径:

1、公司为各单位定有“中国安全生产报”、“长治日报”、“山西日报”等报刊,通过阅读获取。

2、公司每旬下发内部报刊“矿山安全”报到分公司,由分公司下发到各车间、班组,便于员工获取相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3、通过分公司的宣传栏、板报及各种会议来获取。

4、员工参加单位内部或外部举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班来获取相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5、通过网络查询下载、看电视等媒体可以获取相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第6篇:法律、安全教育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2

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新密市岳村镇赵寨小学

2012年9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法律法规工作文件精神,确保在校学生安全,让教师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常识,树立依法执教与高标意识,预防教育违法事件的发生,使我普法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为此我校特开展教师法律法规知识竞赛。

二、比赛时间:

2012年9月20日下午课外活动

三、比赛地点及监考、阅卷安排:

多媒体教室,由学校统一命题,校长,教导主任监考,改卷

四、参赛对象: 全体教师

五、题型及内容: 题型:单项选择题。 内容:法律、法规知识。

六、奖励办法:

1、比赛分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研组,各组按总分计算排名,每组前三名进入学校的知识竞赛体系,最后经过学校的最后评选决出学校的前三名。

七、几点要求:

1、各教研组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对教师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努力增强师生们的法律素养。依法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全体师生法律意识、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2、在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开展系列教育活动。(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2)、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渗透法制教育。按规定开设法制教育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3)、组织专题培训。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度的培训。(4)、开展影视教育和读书活动。

八、竞赛组织机构:

组 长:赵嫣(校长) 副组长:郑海央(副校长)

组 员:王春玲(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

第7篇: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2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第三章

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1年7月25日

第三章 学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1、法学视角上学校的概念是什么?学校的法律地位如何?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思考题1) P36---37

案例11;1995年9月开始,在一无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无合格的教师,三无标淮的教学场所,四无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未源的情况下,未经县教育行政部门批淮,以营利为目的,在其住处办起了"太平社区联户家庭辅导学习室"。后改名为"蒲江书院",据初步调查:从1995年下学期至1997年上学期4个学期,李某其向学生收取75380元,除去4个学期支出部分,李某私人办学违法所得达25000元。对李某以营利为目的非法办学的行为,县教育局于1996年4月和1997年4月两次发文,责成李某停办"家庭辅导学习室"。但李某置若罔闻,拒不执行,因此,县教育局于1997年4月中旬申请县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于5月4日依照法律程序,对李某私人办学实施强制停办。

问:县教育局为什么要责成李某停办“家庭辅导学习室”?

分析:⑴、,实体要件不具备;《教育法》26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⑵、没履行程序;《教育法》第27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⑶、,以营利为目的 《教育法》25条第三款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⑷、,承担的法律责任《教育法》75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销;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①、法学视角上学校的概念,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和登记注册的教育机构,是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组织。正确理解法学视角上学校的含义,应注意三点:第一,学校是法律调整的对象。第二,必须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和登记注册,否侧不能成立。第三,学校以经批准设立和登记注册,就享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②、 学校的法律地位 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从我国现行行政法、民法的视角出发,我们认为,学校具有三种不同身份与地位。第①、学校是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活动中,拥有很多职权,学校在行使这些职权时与教师、学生形成不对等的法律关系。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学校是享有国家权力的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学校能以自己名义行事行政职权;学校能独立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第②、学校具有民法上的法人地位。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法人,自成立之日起取得的法人资格,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有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学校作为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构,属于事业单位法人,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第③、学校是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学校具有两种主体资格,它既是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又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的行政相对人。学校作为行政相对人应有以下权利:排除违法行政的请求权和行政介入权;参与制定教育法规或计划的权利;听证的权利。

2、设立学校的基本条件与程序 P39-40

“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个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其他教育机构”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实施非学历性教育的教育机构,一般情况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权力义务是相同的,只是在涉及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以及国家对学校有特殊优惠政策和特别要求是,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区分才具有实际意义。

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

《教育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设立学校应具备组织、人员、物质、经费等四方面的基本条件。(1)组织机构和章程。组织机构和章程是学校设立的必要前提,举办者申请拟设立的学校,应当有权责分工明确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以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转。(2)合格的教师。设立的学校应当有可靠的教师来源,同时,教师必须由合乎一定的资格,并经主管机关认定的人员组成,即具有法定的教师资格,取得教师资格证书。(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是办学必备的物质条件,也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来源。学校的设立与运行需要不断的投入流动资金,所以,应保证机构设立后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设立学校的程序《教育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者备案手续。我国现行对学校设立、变更和终止的管理,根据机构性质的不同,分别实行审批制度和登记注册制度。审批制度一般适用于各级各类正规学校、独立设置的职业培训机构等。主管机关根据设置标准和审批办法,有权决定是否准予办学。

3、学校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P41---43

⑴、学校的权利学校作为依法成立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专门机构,为完成其基本职能,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利。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享有的具体权利可以概括为如下方面:①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章程是指为保证学校工作正常运行,就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及各项重大原则制定的规范性文件。②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的职责和权利。③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④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⑤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⑥聘请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⑦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⑧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案例12:1996年某市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 教育行政部门聘任校长,学校聘任教师,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聘任制.1997年暑假前,某小学公办教师陈某向市教委申诉,说他所任教的小学提前终止聘任合同,解除对他的聘任,侵犯了其本人的合法权益.

市教委组织调查小组,到该校调查,事实如下:陈家住学校附近,盖有两层楼房,利用底层开了一间杂货店,96年9月,学校分别与全校教师签订了任期3年的聘任合同,合同明确了学校与教师双方的职责,义务和权利,合同签订后,陈经常骑摩托车为家里进货,骑车载客,一学期里陈因进货或载客而15次迟到半小时以,,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学生家长意见很大。陈作为教师,业务水平不高,学校检查备课工作时,发现陈有10多节课无教案且教案写得过于简单,不少教案不足100字,期末考试中,陈所教四年级语文科平均分比同年级成绩低14分。96年底,学校给陈的年度考核结果为不合格,按市有关文件规定,对考核不合格者可作试聘处理。97年春节后,学校对陈改为试聘,时间半年,不发奖金和聘金。陈在学校的收入从1300多元减至850元,试聘期间,陈以各种理由请假。97年3月,学校发现陈两次请假后去进货,以后就很少批准其请假要求。陈继续经常早晚骑车载客,中午进货,这个学期,陈27次迟到半小时以上。学校领导听陈的课,发现其多次没备课就去上课,对学生作业批改马虎,期末考试,陈所教的班该科成绩比其他同级科成绩平均分低15分。10多位家长向学校提出。不让陈再教他们的孩子。97年7月学期结束,学校对陈的考核结果仍为不合格。决定解聘陈。在教师大会上宣布,并将陈在试聘期的表现写成书面材料,向镇教办报告。

陈在申诉中认为:(1)学校与他签订了聘期3年的合同,签约1年就解聘,侵犯了其本人作为教师的合法权益。(2)现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的人比比皆是。自己过去是民办教师,直收入很低,转为公办教师后,近几年待遇才大幅提高,家庭经济还有困难,利用工余时间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虽然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点影响,但也不应被解聘。

学校认为:(1)陈只顾经营家庭的杂货店且早晚又去载客,不履行教师义务和职责,属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且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损失,(2)陈在学校的收人与当地其他行业同等学历或同等专业技术职务档次的人比较已属中等偏上水平;即使陈不参与经营家庭杂货店,不早晚载客,陈的家庭收人在当地也属中等偏上家庭,不算生活困难,陈忙于从事第二职业,经多次教育后仍不改正,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不可原谅。按照教师法第37条的规定,学校有权解聘陈。

学生家长认为:陈只有一半心思在学校工作,另一半心思搞个人创收,这样的教师误人子弟,不应继续留在学校任教。

上述事实表明,教师与学生不得从事商业性活动;陈没有履行聘任合同中规定的职责和义务,应负不履行合同规定职责、义务的法律责任,合同的一方发现另一方不履行义务时,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有权提出终止合。.因此,学校可提出终止聘任合同。《教师法》第5条第三款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确定了学校与教师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根据《教师法》第37条规定,学校解聘陈并没有违法,也没有侵犯陈的合法权益。

分析:在该案例中,尽管合同规定学校对陈某的聘期为三年,但学校提前将陈解聘却并未侵犯陈的合法权益,因为陈并未履行一个教师应履行的义务,学校的行为是依法治校的正当行为。

⑵、学校的义务学校有一系列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我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②贯彻教育方针、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③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④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情况提供便利。⑤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⑥依法接受监督。

4、学生法律地位的确立对保障学生的权利有哪些作用?(思考题3) P45---46

①、使师生关系由尊卑发展到平等。学生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权利的实现和主体性的发挥。②、学生观的转变。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学生逐渐被视为是有思想、感情、意志、需要的主体,并在法律上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做了明确的界定。③、学生自身法律意识的提高。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学校生活中,逐渐意识到他们是拥有权利的,而且其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得随意侵害。④、通过立法确立学生的法律地位。法律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规定,确立了学生的法律地位,使学生权利的保护有法可依。

5、学生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思考题4) P45---46

⑴、学生的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①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③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④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对学生具体权利的规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①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②、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③、享有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④享有申诉权;⑤享有人身权;

案例2: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赵××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答:不可以。根据《预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⑵、学生的基本义务: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了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学生权利和义务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年龄特点,义务教育的对象是中小学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等不成熟。 (2)心理特点。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认识能力、情感、意志和自我意识上不成熟。(3)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身体形态、体内机能、神经系统和性成熟。了解这些特点,正确的行事权利和履行义务。

6、学校有关的法律关系P51—53

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政府依法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行政管理、行政干预和施加行政影响,学校则处于服从地位,必须履行行政命令所规定的义务。同时,学校可以依法享有独立自主的办学权利,并可以对政府行使以批评建议为中心内容的监督权。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学校与不具有隶属关系的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个人之间,既有相互协作、相互支援的关系,又存在复杂的民事所有和流转上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学校是以独立的民事主主体的资格参与其中的。

学校与教师的关系 是一种由权责分配和学校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管理关系。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支配与服从的关系。但是,由教师可以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管理。

学校与学生的关系 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既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自理能力、自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同时也在于营造学校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浓厚的学分,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的成长。同时,学校也负有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的责任。学生在学校享有充分学习和发展的权利。

7、特殊学生群体由哪几个部分构成?他们分别享有哪些特殊教育权利?(思考题5) P48

特殊学生群体主要有女生、家庭困难学生、残疾学生等。他们享有的特殊教育权利是:

①女生。法律规范对子女受教育权予以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教育法》、《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父母或监护人要保障女性青少年身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②、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了保证家庭困难的学生也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国家通过立法机关对这些学生进行经济资助。《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补助或者减免学费;社会团体、组织、个人提供的助学金,对经济困难学生帮助;

③残疾人。残疾人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国家有责任保障这部分人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实现。《教育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举办特殊学校(班)”《残疾人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免收学费和杂费,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残疾学生就学。 案例分析:

案例1:2010年夏, 某县教委实行机构改革,将原来的勤工俭学管理站改为县教育服务公司,并决定于2010年6月18 日上午(星期四)举行挂牌仪式。为了营造热闹氛围,县教委提前半个月通知县城内各小学腰鼓队排练节目,届时到场助兴。6月18 日上午,教育服务公司挂牌仪式如期举行,县城7 所小学的小学生共计200多人次参加典礼,一时鼓乐喧天、歌舞翩翩,县教委的领导们十分满意,感觉效果好极了。

问:⑴、本案中,县教育局的行为侵犯了学校的哪项权利?侵犯了学生的哪项权利?

参考答案:县教育局的行为侵犯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县教育局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上课权)

在这个事件中,县教委以县教育行政机关的名义下发通知,让所辖的县城小学学生在正常的学习时间内停课参加商业庆祝活动,严重的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侵害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学生的受教育权(上课权)

⑵|县教育局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哪一种法律责任?

教育局应当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责任形式为赔礼道歉,赔偿

案例2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问题:⑴、就上面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学校教育中是否有不合法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 ,学校教育存在着不合法的现象,就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或以帮助学生通过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其原因就是应试教育所致,应试教育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而成为片面教育,成为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绊脚石

⑵你认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纠正这些问题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 二是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三是重文化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培养,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四是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五是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六是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指标有所下降。

纠正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 其二,坚持德育为先,构建全面育人的工作机制。 其三,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四,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其五,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其六,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培养适应新课程和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

是搞应试教育还是搞全面素质教育,决非教育学术观点之争,而是对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是否真正负责的大问题。

第8篇:第2次课物流法律法规教案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教师教案

第 2-1 页

1.2物流概述

1.2.1物流的概念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Logistics)的解释,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结合。 1.2.2物流活动的特点

物流法规的特点决定于物流本身的特点。物流活动涉及的内容多,活动范围较大,关系众多,而适用的法规、公约又有不同的层次和表现形式,因此,物流法规其实是一个相关法规的集合体,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1.物流活动的范围大

物流活动可以是在企业内进行,也可以是在企业外的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并随着国际贸易而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物流涉及每一个企业甚至与每一个家庭都可能有联系,因此,从物流一般划分上便可以看到其活动范围之广。

2.物流活动是一项综合和系统性的活动,其内容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而且对于企业而言,有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还有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等,可以说涉及到货物买卖、保险、运输、储存、包装、加工服务、配送、装卸、短距离搬运、信息安全,甚至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

3.物流活动的参与者多

物流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物流服务提供者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可以说从事运输、仓储、包装、信息等各种物流服务的企业都是物流活动的参与者。但是,在严格意义上,对仅仅从事其中一项活动的企业来说,不应该被认为是物流企业,因为物流的核心是上述各项服务的整合、协调。 1.3物流企业

1.3.1物流服务和物流企业的含义 1.物流服务的含义及分类

(1)物流服务的含义 物流企业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在流通或交换过程中,将产品(半成品)零件或原料等从一地运往另一地,因此物流企业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教师教案

第 2-2 页

(2)物流服务的分类 根据物流服务是否跨越国境,物流服务可分为国内物流服务和国际物流服务。 2.物流企业的含义

物流企业是指专门从事与商品流通有关的各种经营活动,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营利性经营单位。物流企业以物流为主体功能,同时伴随着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它涉及仓储业、运输业、批发业、零售业、外贸业等行业。

1.3.2物流企业的分类

1.根据从事物流业务范围的大小不同,物流企业可分为单一物流企业和综合物流企业

(1)单一物流企业。单一物流企业是指仅从事仓储、运输、包装、装卸等一项或几项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这类企业根据其从事的具体物流服务不同,又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综合物流企业。综合物流企业是指从事原材料、半成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全部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

2.根据提供物流服务(主要指运输)覆盖区域是否跨越国境,物流企业可分为国内物流企业和国际物流企业 1.4物流法律法规

1.4.1物流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和调整对象 1.物流法规的概念、范围和特点 1.4.2物流法规的特点 1.广泛性 2.多样性 3.综合性

4.专门立法的困难性

1.4.3我国物流立法的现状和体系化 1.我国物流法规的现状

(1)涉及物流活动主体的法律规范。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教师教案

第 2-3 页

(2)涉及物流活动贸易环节的法律规范。 (3)涉及物流活动运输环节的法律规范。

(4)涉及物流活动仓储环节的法律规范。。 (5)涉及物流活动包装环节的法律规范。 (6)涉及物流活动搬运、配送环节的法律规范。 (7)涉及物流活动流通加工环节的法律规范. 2.我国物流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1)我国物流法规中存在的问题

1)与物流相关的法律规范不统一且过于分散

2)现行的不少具体领域的物流法规效力较低,水平较差,透明度不强 3)物流文法相对落后、;现行的不少物流方面的法规已经不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更不能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4)我国物流业仍存在不少法律“真空地带”,不少物流关系缺乏法律的调整与规范。

(2)完善我国物流法规的建议

1)制定统一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建立物流业统一开放的市场 2)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物流法规体系

3)完善适应物流国际化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法规体系 4)完善物流行业协会组织

本章小结

我国大部分物流法规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制定并被沿用下来的,而当前物流业发展所依托的经济体制、管理体制、市场环境等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含义和实际内容也与以前大为不同,但先前制定的法规有相当部分并没有因此而作出修订。我国已经加入WTO,物流作为一个主要的服务将逐步开放,物流业将逐渐变得国际化。在这种情形下,原有的物流法规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总之,原有的物流法规大多已经不能适应物流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甚至还阻碍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第9篇:《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练习题 2

第二部分 北京市地方规章、规范性文件

一、单选题:

1、某小区的建筑面积有30 万平方米,主要设备是一套系统,车库、绿地和景观是业 主共用的,但是该小区由小区内道路划分为四个组团,各个组团的保安监控系统是分别负 责各个组团的监控,该小区应当划分为( )物业管理区域。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2、《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自( )起施行。

A、2010 年8 月1 日 B、2010 年10 月1 日

C、2010 年12 月1 日 D、2011 年1 月1 日

3、( )负责对辖区内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及活动进行协助、指导和监督, 协调处理纠纷。

A、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B、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C、街道办事处 D、乡镇人民政府

4、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或者业主共同决定不再接受事实服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 )

日内与全体业主完成交接。

A、15 日 B、30 日 C、60 日 D、90 日

5、前期物业服务责任由( )承担

A、业主 B、物业服务企业 C、建设单位 D、施工单位

6、业主大会的组成人员包括:( )

A、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 B、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指定人员

C、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 D、社区居委会代表

7、物业管理区域内已交付业主的专有部分达到建筑物总面积(A)以上的,建设单位 应当向( )报送筹备首次业主大会会议所需资料,并推荐业主代表作为临时召集人。

A. 50% 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B. 50% 物业所在地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C. 2/3 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D. 2/3 物业所在地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8、业主自己申请成立业主大会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物业管理区域内占总人数( )以 上或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 )以上的业主可以自行向物业所在地( )提出书

面申请成立业主大会

A.5% 5% 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B.5% 5%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C.10% 10%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D.0% 10% 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9、业主委员会应当自选举产生之日起( )日内,向物业所在地( )备案。

A.15 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B.30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C.60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D.90 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10、业主委员会委员资格终止的,应当自终止之日起( )日内将所保管的档案资料、

印章及其他应当移交的财物,移交给业主委员会。

A.7 B.5 C.3 D.2

11、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于每年( )公示上一物业服务合同履行情况、物业服务项

目收支情况、本物业服务项目收支预算。

A.第一个月 B.第二个月 C.第一季度 D.第二季度

12、物业服务合同届满,物业服务企业决定不再续签物业服务合同的,应当于合同期

限届满前履行必要的通知义务;合同未约定通知期限的,应当于合同期限届满前( )通知

业主。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

13、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 ( )予以撤销。

A.物业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B.人民法院

C.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D.物业所在地公安机关

14、《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规定,物业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 )平方米,其 中地上房屋不得低于100 平方米,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面积30-60 平方米。

A、100 B、150 C、200 D、250

15、前期物业管理期限,是指从首户业主入住起至全体业主与建设单位完成物业( )

交接止。

A、公共区域 B、设施设备 C、共用部分 D、公共部分

16、《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实施前,同一物业管理区域内分期开发建设的住宅物业 项目,已有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或者物业服务合同,( )执行。

A、需要按照重新签署合同约定

B、在办法实施前签署的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办法实施后的分期开发的部分需要重 新签署合同约定

C、如果成立业主大会,按照业主大会的决议

D、按照合同约定

17、《关于<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 民政府( )

A.对前期物业服务进行评估监理

B.加强对辖区内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及活动的协助、指导和监督。

C.协助全体业主共同制定《管理规约》

D.协助全体业主做好物业共用部分的查验和交接

18、修缮工程投资额达到( )万元以上或者建筑面积达到( )平方米以上时,应当

依法取得施工许可。

A、10 100 B、20 200 C、30 300 D、50 500

19、房屋建筑的安全责任人是指房屋建筑的( )

A.开发建设单位 B.所有人 C.使用人 D.管理人

20、房屋建筑管理人(简称管理人)是对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承担( )的自然人、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

A.安全责任 B. 管理责任 C.赔偿责任 D.领导责任

21、学校、幼儿园、医院、体育馆、商场、影剧院、宾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和人员密集 场所的房屋建筑,每( )年应当进行一次安全评估;使用满 30 年的居住建筑,每( ) 年应当进行一次安全评估。

A.5 10 B.10 10 C.10 20 D.5 5

22、房屋建筑安全问题的治理费用,除因人为原因导致外,由( )承担。

A.管理人 B.使用人 C.安全责任人 D.开发建设单位

23、售房单位按照高层住宅售房款的( ),从售房款中一次性提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A、2%; B、10%; C、20%; D、30%。

24、《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已出售公有住房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

金的规定,业主按照所拥有物业的建筑面积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交 存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数额为购房当年房改成本价的( )。

A. 1% B. 2% C. 5% D. 10%

25、《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商品住宅之间或者商品住宅与非住

宅之间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由相关业主按照( )分摊。

A.各自拥有物业建筑面积的比例

B.各自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比例

C.业主总人数平均

D.各自拥有物业使用面积的比例

26、《住宅质量保证书》承诺的期限屋面防水为4 年,根据《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 金使用审核标准》,审核使用维修资金时,应执行( )

A.3 年 B.4 年 C.5 年 D.6 年

27、《住宅质量保证书》承诺的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保修期 限为3年,根据《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审核标准》,审核使用维修资金时,应执行 ( )

A、1 年 B、2 年 C、3 年 D、4 年

28、《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规定( )负责全市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A、物业管理行业协会 B、物业管理处

C、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D、物业服务指导中心

29、下列关于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记分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记分标准中物业服务企业记分满分为20 分;

B、记分标准中物业项目负责人记分满分为20 分;

C、记分周期从每年1 月1 日至12 月31 日;

D、记分周期期满重新记分。

30、依据信用记分结果,对项目负责人及其企业分别进行如下处理,错误的是( )

A、项目负责人积分达到3 分时,由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负责人 提出书面警告;

B、项目负责人积分达到5 分时,由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负责人 进行约谈,记入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档案;

C、单个项目负责人积分达到15 分时,注销《北京市物业项目负责人考试合格证书》, 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建议企业撤换该项目负责人,将其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理结果记入信用信 息系统,在北京建设网进行公示,并扣除企业5 分;

D、单个项目负责人积分达到20 分时,注销《北京市物业项目负责人考试合格证书》, 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建议企业撤换该项目负责人,将其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理结果记入信用信 息系统,在北京建设网进行公示,并扣除企业5 分;

31、《北京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物业服务企业 对( )实施物业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及其信用信息的采集、发布和使用活动。

A.住宅项目 B.物业项目

C.写字楼项目 D.非住宅项目

32、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自物业服务合同签订之日起( B )日内向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 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建设单位应当自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签订之日起( )日内向项目所在地 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备案手续。

A.30 30 B.15 15 C.60 60 D.10 10

33、北京市物业项目负责人合格证书有效期为( )年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34、北京市物业项目负责人每年须参加不少于( )学时的继续教育

A.20 B.30 C.40 D.50

35、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收费原则是( )

A.谁委托谁付费 B.谁受益谁付费

C.建设单位承担费用 D.全体业主共同承担费用

36、业主共同决定解除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建设单位应当与全体业主进行物业( )

查验交接,撤出物业管理区域,并移交相关资料。

A、公共部分 B、公共区域 C、设施设备 D、共用部分

37、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前期物业交接查验的主体为( )

A、建设单位与全体业主; B、建设单位与第三方评估监理机构;

C、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交接主体为建设单位与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

D、建设单位与物业公司。

38、应急物业服务费用由( )承担

A、建设单位; B、原物业服务企业; C、全体业主; D、政府部门。

39、物业项目交接,是指建设单位或物业服务企业与( )对物业共用部分进行查验交 接以及对物业管理相关资料进行移交和承接的行为

A.业主大会 B.业主委员会

C.全体业主 D.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

40、业主大会成立以前,物业服务企业可以使用决策平台发起业主共同决定的以下事 项。( )

A、改变房屋建筑使用用途(住宅改商用);

B、决定利用物业共有部分停放机动车的车位设置、管理、收费等事项;

C、决定本物业管理区域内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维 护等方面的制度;

D、筹集、管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41、2010 年 10 月 1 日以后入住的城区新建住宅物业项目,应当由( )申领该项目

房屋的一卡通。

A.业主本人 B.建设单位

C.业主委员会 D.物业服务企业

42、2010 年 10 月 1 日前已入住物业项目的一卡通由( )

A.业主本人申领

B.业主委员会或物业服务企业统一申领后发放给业主

C.由业主共同决定指定委托人统一申领

D.由业主代表统一申领

43、共同决定事项发起人应当在发起决策前,将拟决策事项及相关材料在物业管理区 域内的显著位置向相关业主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 )日

A.10 B.15 C.30 D.60

44、下面那一项不是临时管理规约的基本内容( )

A、物业基本情况和物业的使用、维修和管理;

B、装饰装修和正常期物业服务;

C、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物业项目交接;

D、争议解决方式和附则。

45、临时管理规约是由( )制定的。

A.建设单位 B.前期物业服务企业

C.物业项目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D.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46、建设单位应当在( )制定临时管理规约,并在销售场所公示。

A.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之前 B.销售房屋前

C.业主入住之前 D.工程竣工之前

47、物业管理行业专家不得有下列( )禁止行为。

A、取得注册物业管理师证书 B、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C、从事物业服务满10 年 D、违法收受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独占

48、以下哪个部门负责物业管理行业专家的日常管理( )

A、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 B、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C、区县房管局; D、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协会。

49、下列关于《北京市住宅物业服务标准》那种说法是正确的选项是( )

A、标准中涉及的物业共用部分的维修养护为日常维修养护工作,还包括需要使用专项 维修资金的维修、更新和改造工作;

B、物业服务标准分为五级,五级标准为最低标准,每一级标准高于且包含相应低一级 的标准;

C、标准中涉及的物业共用部分的维修养护为日常维修养护工作,不包括需要使用,专 项维修资金的维修、更新和改造工作;

D、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时,依据住宅物业实际情况确定物业服务事项,选定相应的物业 服务标准。本标准施行前已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的住宅物业按照本标准执行。

50、物业管理区域内已交付业主的专有部分达到建筑物总面积( )以上的,建设单位

应当向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筹备首次业主大会会议所需资料。

A、30% B、50% C、67% D、80%

51、建设单位应当自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组成立之日起( )日内,向筹备组提供业

主专有部分面积、建筑物总面积等资料。

A、7 B、10 C、15 D、30

52、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业主共同决定物业管理事项的范围和决定程序由 ( )规定。

A、管理规约; B、物业服务合同;

C、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D、业主委员会。

53、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 )日内,指定代表担任筹备

组组长,组织成立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组,筹备组负责召集首次业主大会会议。

A、15 日 B、30 日 C、60 日 D、90 日

54、物业服务合同到期后,双方没有( )合同并继续履行合同的,视为合同自动延续。

A、签署 B、缔约 C、解除 D、解约

55、物业服务关系中,当事人一方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造成另一方损害,发生违约 与侵权竞合的,另一方可以选择提起违约之诉或者侵权之诉,由( )依法确定管辖。

A.起诉方 B.被起诉方

C.当事人双方协商 D.法院根据诉讼性质

56、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由( )行使提起诉讼的权利。

A.全体业主

B.业主代表

C.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

D.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指定代表人

57、物业服务企业侵害的权益仅涉及单个业主或部分业主的,应当由( )作为原告提

起诉讼

A.业主委员会 B.单个业主或部分业主

C.业主代表 D.全体业主

58、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委员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后,将物业服务全部转托给其他物 业服务企业属于( )。

A.合法行为 B.违约行为

C.违规行为 D.正当行为

二、多选题

1、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房屋前,结合物业的( )等因素划分物业管理区域,并在房 屋买卖合同中明示。

A、共用设施设备 B、建筑物规模 C、社区建设 D、市政公用设施

2、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划许可、验收过程中,应当审查( )等是否符合规划设计 指标。

A、物业服务用房建筑面积 B、位置 C、配置 D、绿地面积

3、新建住宅物业,建设单位应当配建物业服务用房,包括( )等。

A、客服接待 B、项目档案资料保存

C、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 D、人员值班备勤

4、物业共用部分,是指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专有部分以外按照规定由业主共同管理的

( )及和相关场地。

A.建筑物 B、车库 C、构筑物 D、配套设施设备

5、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有( )

A、建设单位可以不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

B、建设单位要承担首次业主大会召开前或筹备组成立满三个月前的物业管理费;

C、建设单位可以不经业主同意将保洁服务委托给专业公司;

D、在未完成共有部分交接前,建设单位必须承担物业服务费;

E、作为房屋买卖合同附件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主体双方为业主和建设单位。

6、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业主对以下事项中,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 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的有( )

A、制定或者修改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B、申请改建、重建建筑物及附属设施;

C、确定或者变更物业管理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收费方案;

D、选聘、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不再接受物业服务企业事实服务;

E、申请分立或者合并物业管理区域。

7、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

A、物业服务合同期限届满前三个月告知原物业服务企业,并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告后, 业主委员会即可解聘物业服务企业;

B、物业服务合同届满前三个月通知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在合同到期即可撤出物业管理 区域;

C、物业服务企业未与业主签订书面物业服务合同,但事实上提供了物业服务,并履行 了告知义务的,物业服务企业有权要求业主履行相关义务;

D、原物业服务企业拒不撤出物业管理区域的,新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强行接管;

E、原物业服务企业拒不撤出物业管理区域的,新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依法提起诉讼或 者申请仲裁。

8、《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实施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期物业管理期限是指从首户业主入住起至全体业主与建设单位完成物业共用部分 交接止;

B、《办法》实施后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或现房销售的住宅物业项目,建设单位应 当在销售房屋前确定物业服务事项和服务标准,并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对服务费用进 行测算,测算结果应当在销售场所公示,并写入房屋买卖合同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C、业主应当积极成立业主大会,及时确定物业管理方式,物业管理企业应做好物业共 用部分的查验和交接;

D、同一物业管理区域内分期开发建设的住宅物业项目,已有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或者物 业服务合同的,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E、前期物业管理期限是指建设单位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到业主、业主大会选聘物业服务 企业之前;

9、依据《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 )应当加强对辖区 内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 立及活动的协助、指导和监督:

A、北京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B、街道办事处;

C、乡镇人民政府; D、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E、居委会。

10、《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实施后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或现房销售的住宅物业 项目,建设单位承担前期物业服务责任。建设单位提供前期物业服务的方式有:( )

A、自行提供前期物业服务;

B、将全部专项服务委托给具备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

C、将专项服务委托给符合相关资质要求的专业性服务企业;

D、将全部专项服务委托给专业性服务企业;

E、将全部专项服务委托给个人。

11、划分物业管理区域的原则包括:( )

A.共用主要配套设施设备

B.共用市政道路

C.共用小区内道路和绿地

D.规划为一个社区

E.属于同一个街道办事处

12、业主共同决定本物业管理区域范围内的物业管理事项,事项范围和决定程序符合 规定的是( )

A.由业主大会议事规则规定

B.由业主委员会讨论决定

C.由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共同决定

D.由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共 同决定

E.由《管理规约》规定

13、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在实施后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 现房销售的住宅物业项目,在完成物业共用部分交接前,建设单位不得向业主收取物业服 务费;但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业主应当按照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缴纳物业服务费( )

A、筹备组成立满1 个月未召开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的;

B、首次业主大会会议未决定解除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且未确定物业管理方式的;

C、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结束后,建设单位向全体业主发出书面查验通知之日起30 日内未 开始查验的;

D、物业共用部分经查验符合相关标准,建设单位向全体业主发出书面交接通知之日起 30日内未完成交接的;

E、全体业主与建设单位已完成共用部位交接,建设单位提供事实服务的;

14、《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实施后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或现房销售的住宅物业 项目,关于前期物业服务责任、物业服务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建设单位承担前期物业服务责任

B.建设单位可以自行提供前期物业服务

C.建设单位可以将全部专项服务委托给物业服务企业

D.建设单位可以将专项服务委托给专业性服务企业

E.受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和专业性服务企业无资质要求。

15、下列( )是属于房屋管理人应当对房屋建筑进行的日常检查的内容。

A、房屋的开裂、变形,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异常现象

B、白蚁蚁害区蚁情

C、房屋建筑公共部位空调的运行状况

D、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设备的完好性及运行 情况

16、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对电梯( )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的职

责。

A、运行的日常巡视 B、做好电梯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C、机房温度 D、机房卫生环境

17、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应当遵循(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原则。

A、定期检查电梯 B、合理使用 C、综合治理 D、确保安全

18、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城镇国有土地上各类房屋建筑的( )等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 用《北京市城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综合治理办法》。

A、安全使用 B、检查维护 C、安全鉴定 D、安全问题治理

19、《北京市城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综合治理办法》所称房屋建筑是指依法建造或者 依法登记的( ),包括附属构筑物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

A、居住建筑 B、公共建筑 C、工业建筑 D、综合建筑

20、危险房屋的处理类别有( )

A、观察使用; B、处理使用; C、停止使用;D、限时使用; E、整体拆除。

21、以下可以定义为房屋建筑的安全责任人的有( )

A、业主; B、房屋所有人;C、实际占有人;D、租户;E、房屋使用人。

22、下列对房屋建筑管理人的定义及职责描述正确的是( )管理人安全负责人

A、房屋建筑管理人(简称管理人)是对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承担管理责任的自然人、法 人或者其他组织;

B、自行管理的房屋建筑,安全责任人是管理人。委托管理的房屋建筑,受托人是管理 人;

C、管理人应当对房屋建筑进行检查维护;

D、管理人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房屋建筑使用安全问题应向安全责任人和有关行政主管部 门报告,并有权组织对房屋建筑安全问题进行治理;

E、管理人应当对危害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行为进行制止、报告,并定期开展房屋建筑 使用安全宣传活动。

23、房屋建筑使用人在使用房屋建筑时,影响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行为有( )

A.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

B.违法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C.擅自封闭开放式阳台

D.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E.擅自拆改燃气、供暖、供电、通讯线路等设施设备

24、房屋建筑管理人对房屋建筑日常检查的内容包括( )

A.房屋的开裂、变形,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异常现象。

B.房屋门窗的开闭情况。

C.室内外公共区域装饰装修的松动、起翘、脱落等现象。

D.房屋建筑附属构筑物的安全牢固情况。

E.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消防器材运行情况,消防安全标志的完 好性。

25、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指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 )

的资金。

A、维修 B、更新 C、改造 D、翻新

26、下列( )费用不得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

A、依法应当由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承担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更新 和改造费用

B、依法应当由相关单位承担的供水、供电、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管线和设施设备 的维修、修养费用

C、应当由当事人承担的因人为损坏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所需的修复费用

D、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属于物业服务内容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 维修和养护费用

27、发生下列( )情况之一的,可以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维修。

A、高层住宅发生供水主管道严重漏水,水泵(包括生活泵、消毒泵、喷淋泵、稳压泵、 中水泵等)发生泵体漏水、泵电机烧毁等情况,导致供水中断的

B、专用排水设施漏水的

C、消防系统出现功能障碍,消防管理部门要求对消防设施设备维修及更新、改造等

D、业主卫生间支管道严重漏水

28、发生下列危及房屋使用安全或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情况之一的,不需住宅专项维修 资金列支范围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 业主讨论通过,可以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维修( )

A、层面、外墙防水局部损坏、渗漏严重,经多次补漏后仍难以解决的;

B、电梯发生冲顶、蹲底或意外灾害危及人身安全的;定期检查时被责令停梯整改的;

C、高层住宅发生供水主管道严重漏水,水泵(包括生活泵、消防泵、喷淋泵、稳压泵、 中水泵等)发生泵体漏水、泵电机烧毁等情况,导致供水中断的;

D、楼体单侧外墙饰面六分之一以上面积有脱落危险的;

E、专用排水设施因坍塌、堵塞、爆裂等造成功能障碍,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

29、高层住宅水泵发生下列情况时,可以按照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应急办法使用的有( )

A、供水主管道严重漏水导致供水中断的;

B、水泵(包括生活泵、消防泵、喷淋泵、稳压泵、中水泵等)发生泵体漏水情况的;

C、水泵(包括生活泵、消防泵、喷淋泵、稳压泵、中水泵等)发生泵体漏水情况,导 致供水中断的;

D、水泵(包括生活泵、消防泵、喷淋泵、稳压泵、中水泵等)发生泵电机烧毁等情况,

导致供水中断的;

E、备用泵电机烧毁,随时可能导致供水中断的。

30、住宅保修期满后,可以不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列支范围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 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讨论通过,即可使用住宅专项维修 资金进行维修的紧急情况的有( )

A、定期检查时被责令停梯整改的;

B、高层住宅发生供水主管道严重漏水,导致供水中断的;

C、楼体全部外墙饰面五分之一以上面积有脱落危险的;

D、专用排水设施因坍塌、堵塞、爆裂等造成功能障碍,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

E、消防系统出现功能障碍的。

31、以下属于《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方法》规定的住宅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 和更新、改造范围的有( )

A、公共区域门窗或窗纱普遍破损的;

B、电梯主要部件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的;

C、配电设备部分电缆、电线、配电箱(柜)内元件损坏的;

D、避雷设施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

E、公共区域窗台、门廊挑檐、楼梯踏步及扶手、院门等出现破损的。

32、《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方法》规定的费用的分摊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A、专属一个单元业主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由该单元 全体业主按照建筑面积比例分摊;

B、售后公有住房之间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每个楼幢的费用, 由该楼幢全体业主与公有住房售房单位按照建筑面积分摊;

C、专属一个楼层业主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由该单元 全体业主按照建筑面积分摊;

D、商品住宅与非住宅之间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由相关 业主按照建筑面积分摊;

E、售后公有住房之间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应由业主承 担的,由相关业主按照建筑面积分摊。

33、《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方法》规定以下不得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 的费用有( )

A、保修期内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

B、依法应当由相关单位承担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管线和设 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费用;

C、保修期外,屋面防水损坏造成渗漏的;

D、应当由当事人承担的因人为损坏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所需的修复费用;

E、属于物业服务内容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和养护费用。

34、按照《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需要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的业主包括( )

A.住宅业主

B.住宅为一个业主所有且与其他物业不具有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之外的所有住宅 业主

C.住宅物业管理区域内的非住宅业主

D.住宅物业管理区域外与单幢住宅结构相连的非住宅业主

E.所有业主

35、《北京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危及房屋使用安全的紧急情况包括 ( )

A.屋面防水损坏造成渗漏的;.

B.电梯故障危及人身安全的;

C.高层住宅水泵损坏导致供水中断的;

D.楼体单侧外立面有脱落危险的;

E.消防系统出现功能障碍,消防管理部门要求对消防设施设备维及更新、改造的

36、专用排水设施因( )等造成功能障碍,危机人身财产安全的,可使用专项维修资 金。

A、坍塌 B、堵塞 C、爆裂 D、老化

37、北京市实行物业项目负责人持证上岗制度,下列( )是项目负责人必须具备的条 件。

A、具备建设部和劳动颁发的物业管理师证书

B、经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合格证书

C、合格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应当于期满前三个月向原发证机关 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D、取得合格证书后,项目负责人每年须参加不少于40 学时的继续教育

38、物业项目负责人包括( )

A、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指派的项目负责人

B、建设单位按照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指派的项目负责人

C、政府有关部门应急聘用的管理人

D、业主共同决定聘请的其他管理人

39、根据《物业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北京市项目负责人实行持证上岗制 度,以下要求正确的是( )

A、项目负责人经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考试合格的,颁发合格证书;

B、合格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应当于期满前三个月向原发证机关 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C、取得合格证书后,项目负责人每年需参加不少于30 学时的继续教育;

D、项目负责人在记分周期被累计扣分超过规定分值的,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应取消其 合格证书,并在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档案中予以记录;

E、项目负责人记分达到5 分时,由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负责人 进行约谈。

40、物业服务企业的信用信息主要包括( )

A、基本信息; B、业绩信息; C、评估信息;

D、警示信息; E、业主清册。

41、信用信息采集渠道,包括( )(物业协会是评比单位)

A、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提供;

B、物业服务企业自行申报; C、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供;

D、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提供; E、项目负责人自行申报。

42、信用信息可为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北京物协等实 施( )等工作,提供监督管理的依据。

A.物业服务企业登记注册 B.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等级核定

C.物业服务企业接管新物业项目 D.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评定

E.物业管理行业专家选聘

43、( )和有关部门可以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就物业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和 物业共用部分管理状况等进行评估和监理。

A、业主 B、物业服务企业 C、建设单位 D、业主委员会

44、北京市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监理的范围包括( )。

A、物业项目交接查验 B、物业服务费用评估

C、其他需要评估监理的事项 D、物业设施设备完好程度评价

45、以下事项可以委托物业服务第三方进行评估监理( )

A、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管理状况;

B、物业项目交接查验; C、确认危险房屋;

D、物业服务费用评估; E、物业服务质量评估。

46、评估监理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 )

A.评估监理目的、依据和方法;

B.评估监理日期和基准日;

C.评估监理流程明细表

D.评估监理查勘数据、评估监理结果及有效期限;

E.评估监理人员签章

47、《北京市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监理管理办法》规定的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应当 具备下列条件( )

A.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专业从事物业服务评估监理业务;

B.注册资本 100 万元以上;

C.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开展评估监理业务所需设施、设备和办公条件;

D.具有工程、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类的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不少于 5 人;

E.具有物业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少于 5 人

48、物业服务企业撤出物业服务区域,应当履行下列交接义务( )。

A、移交物业服务期间形成的物业和设施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等技术资料, 运行、维护保养记录

B、移交《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相关资料

C、移交物业共用部分

D、结清预收、代收的有关费用

49、原物业服务企业拒不撤出物业管理区域的,( )不得强行接管。

A、新的物业服务企业与原物业服务企业协商解决

B、新的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应当与原物业服务企业协商解决

C、协商不成的,应当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D、业主委员会与原物业服务企业协商解决

50、业主共同决定解除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建设单位应当移交下列资料( )

A、物业管理区域划分资料

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附件、附图

C、竣工验收报告及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 网工程竣工图、消防验收等竣工验收资料

D、设施设备的出厂随机资料,安装、验收、使用、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等技术资料, 运行、维护保养记录

51、物业项目交接时,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及相关业主应当履行配 合义务,不得出现( )行为。

A、拒不移交物业服务用房和相关资料 B、拒不配合交接查验

C、拒不撤出物业管理区域 D、强行接管

52、原物业服务企业不得以( )等为由拒绝办理交接。

A、业主欠缴停车费服务费用 B、业主欠缴供暖服务费用

C、业主欠交物业服务费用 D、对业主共同决定有异议

53、《北京市物业项目交接管理办法》的客体是( )

A、物业共用部分; B、建设单位;

C、物业管理相关资料; D、全体业主; E、物业服务企业;

54、应急物业服务适用的情形有( )

A、建设单位或原物业服务企业依法撤出物业管理区域,全体业主未能依法确定物业管 理方式的;

B、物业服务合同期限内,物业服务企业因破产、资质被注销等原因致使其法律上或者 事实上不能履行物业服务义务的;

C、业主共同决定不再接受事实服务,未能依法确定物业管理方式的向政府部门提出申 请的;

D、物业服务企业违反约定单方解除物业服务合同,撤出物业管理区域,全体业主未能 依法确定物业管理方式的;

E、物业服务企业不再提供事实服务,依法撤出物业管理区域,全体业主未能依法确定 物业管理方式的。

55、应急物业服务内容包括( )

A、垃圾清运; B、秩序维护; C、装饰装修管理;

D、二次供水; E、电梯运行。

56、业主共同决定解除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后,建设单位与全体业主进行物业共用部分 承接查验的方式有( )

A.委托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承接查验

B.委托业主委员会

C.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

D.委托前期物业服务企业

E.委托物业管理专家库成员

57、以下关于物业项目交接的主体,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经成立业主大会的物业项目,可由经业主大会授权的业主委员会代表全体业主进 行交接。

B.未成立业主大会的,可由全体业主授权的业主代表进行交接。

C.建设单位委托负责前期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交接。

D.全体业主可以委托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交接。

E.委托物业服务评估监理机构进行物业项目交接

58、物业管理区域内需由业主共同决定的( )事项,可以使用决策平台表决。

A、成立业主大会 B、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C、修改管理规约 D、变动建筑主体和拆改承重结构

59、关于“业主一卡通”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在交付房屋前,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向业主发放该套房屋的“业主一卡通”;

B、业主入住前,应当与银行、建设单位签订前期物业服务费托收协议;

C、业主应当在“业主一卡通”内预存不超过一年的物业服务费;

D、建设单位可以按照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相关约定,通过银行直接从“业主一卡通”中 划转前期物业服务费;

E、建设单位向业主收费之前应当履行必要的通知义务,将收费起始时间在物业管理区 域内显著位置公示。

60、业主决定共同事项的发起人可以是( )

A.建设单位 B.业主大会

C.业主 D.业主委员会

E.物业服务企业

61、业主决定共同事项公共决策平台提供以下表决方式( )

A.互联网 B.电话语音

C.挂号信书面表决 D.人工帮助

E.现场协助

62、临时管理规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 )

A.物业基本情况

B.物业的使用、维修和管理

C.前期物业服务

D.装饰装修管理规定

E.房屋质量说明

63、临时管理规约的必备条款包括( )

A.物业管理区域内,建设单位尚未出售和虽已出售但尚未交付的部分,由建设单位享 有业主权利、承担业主义务。

B.业主在办理房屋交付手续前,应当向建设单位领取所购房屋的“业主一卡通”,与 银行、建设单位签订前期物业服务费托收协议。

C.业主共同决定解除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并确定物业管理方式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北 京市物业管理办法》的规定,与全体业主进行物业共用部分查验交接。

D.建设单位应当自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组成立之日起 7 日内向筹备组提供业主名

册、业主专有部分面积、建筑物总面积等资料,并承担筹备及召开首次业主大会会议所需费 用。

E.建设单位应当无条件承担前期物业服务费用。

64、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专家可以接受当事人委托,参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 )等工 作

A.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评审

B.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

C.物业服务评估监理

D.作为独立的物业管理人管理物业项目

E.物业项目负责人考试大纲的制定

65、北京市住宅物业服务标准批准的单位是( )

A、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B、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C、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物业处 D、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

66、《北京市住宅物业服务标准》每一级包含的内容有( )

A、基本要求; B、共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运行、维修养护;

C、需要使用专项维修资金的维修、更新和改造工作;

D、消防安全防范、绿化养护、环境卫生; E、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维护。

67、关于《北京市住宅物业服务标准》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标准中涉及的物业共用部分的维修养护为日常维修养护工作;

B.本标准中涉及的物业共用部分的维修养护包括需要使用专项维修资金的维修、更新 和改造工作;

C.物业服务标准分为五级

D.一级标准为最高标准,每一级标准高于且包含相应低一级的标准;

E.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时,依据住宅物业实际情况确定物业服务事项,选定相应的物业 服务标准。

68、业主可以以( )为单位,共同决定本单位范围内的物业管理事项。

A、幢 B、单元 C、楼层 D、整个小区

69、( )物业服务查验交接报告或其摘要文本应当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显著位置公示。

A、筹备组成立公告 B、首次业主大会会议决议 C、查验通知 D、交接通知

70、依据《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下列哪些文件要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显著位置公示: ( )

A、筹备组成立公告; B、业主委员会委员名单;

C、首次业主大会会议决议; D、查验通知、交接通知;

E、物业服务查验交接报告或其摘要文本。

71、物业管理纠纷是指居住物业管理区域内( )发生的民事纠纷。

A、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 B、业主与业主之间

C、业主与业主委员会之间 D、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

72、《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意见》规定业主委员会下列 ( )情况下可作为原告参加诉讼。

A、物业服务企业违法合同约定损害业主公共权益的

B、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物业服务企业拒绝将《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 定的资料移交给业主委员会的

C、业主大会决定提前解除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企业拒绝退出的

D、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物业服务企业拒绝将物业管理用房移交给业主委员会的

73、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意见》,物业服务费案 件的诉讼时效说法正确的有( )

A、物业服务费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 年;

B、物业服务费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 年;

C、法院在审理追索物业服务费案件适用诉讼时效时不会过苛;

D、只要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义务时,一般会认定其在持续主张权利;

E、除物业服务企业明显怠于行驶权利的,一般会认定其在持续主张权利。

74、业主发生财物丢失或毁损时,物业服务企业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的情形及条 件包括( )

A.财物丢失或毁损情况发生在本物业管理区域内;

B.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有财物保管服务;

C.物业服务企业在其职责范围内未尽到安全防范义务或未配置应有的安全防范设备, 对财物丢失或毁损有过错;

D.业主对财物丢失或毁损无过错;

E.因不可抗力造成财物丢失或毁损。

75、《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意见(试行)》的适用范围 包括( )

A.居住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或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因物业管理行为发生的 民事纠纷

B.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房使用人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物业服务合同关系

C.商业物业管理区域或特种物业管理区域内因物业管理行为发生的民事纠纷

D.不具有物业管理资质的单位(如村委会、自行管理公房的单位等)因提供物业服务 与业主发生的纠纷

E. 业主与业主之间、业主与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的民事纠纷

76、在下列情形下,业主委员会可作为原告参加诉讼( )

A.物业服务企业违反合同约定损害业主公共权益的;

B.业主大会决定提前解除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企业拒绝退出的;

C.业主拒绝缴纳物业服务费用的;

D.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物业服务企业拒绝将物业管理用房和《物业管理条例》第二 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资料移交给业主委员会的;

E. 其它损害全体业主公共权益的情形。

77、物业使用人作为诉讼当事人的前提条件包括( )

A.业主提出要求的

B.物业使用人与物业服务企业直接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的;

C.物业使用人接受物业服务,已经与物业服务企业形成事实上的物业服务关系的;

D.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

E.物业使用人违反《物业管理条例》和管理规约的规定的。

7

8、业主要求减收物业服务费用或要求返还多交的物业服务费用,合理的理由包括( )

A.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项目和质量与合同约定标准差距明显的;

B.一层业主以未使用电梯为由要求不交电梯维修保养费用的;

C.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重复收费的;

D.业主因自身原因未居住房屋的;

E.物业服务企业未及时公示上一物业服务合同履行情况、物业服务项目收支情况 的。

三、简答题

1、《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对物业管理的概念是如何阐述的?

答:本办法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自行或者通过他人(2 分)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建筑 物、构筑物及配套设施和相关场地(2 分)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环境卫生和相关秩 序的活动(1 分)。

2、《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每年第一季度要向业主公示哪些内容?

答: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公示上一物业服务合同履行情况(1.5 分)、 物业服务项目收支情况(1.5 分)、本物业服务项目收支预算(1.5 分)(三点答会得 5 分),业主提出质询时,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答复。业主共同决定或者业主委员会要求 对物业服务项目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予以配合。

3、如何理解《北京市住宅物业服务标准》的基本规定?

答:本标准中涉及的物业共用部分的维修养护为日常维修养护工作,不包括需要使用专 项维修资金的维修、更新和改造工作。(2 分)物业服务标准分为五级,一级标准为最低标 准,每一级标准高于且包含相应低一级的标准。(2 分)

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时,依据住宅物业实际情况确定物业服务事项,选定相应的物业服务

标准。本标准施行前已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的住宅物业按照约定执行。(1 分)

第二部分 北京市地方规章、规范性文件

一、单选题:

1、A

2、B

3、A

4、C

5、C

6、A

7、A

8、B

9、B

10、C

11、C

12、C

13、B

14、B

15、C

16、D

17、B

18、C

19、B

20、B

21、A

22、C

23、D

24、B

25、A

26、C

27、C

28、C

29、B

30、D

31、B

32、B

33、B

34、C

35、A

36、D

37、A

38、C

39、C

40、D

41、B

42、B

43、B

44、B

45、A

46、B

47、D

48、B

49、C

50、B

51、A

52、C

53、C

54、C

55、D

56、A

57、B

58、C

二、多选题

1、ABC

2、ABC

3、ABCD

4、ACD

5、ABCE

6、BE

7、ABD

8、

ABD

9、BC

10、ABC

11、ACD

12、AC

13、BCDE

14、ABCD

15、ABCD

16、

AB

17、BCD

18、ABCD

19、ABC 20、ABCE

21、ABC

22、ABCE

23、ABDE

24、ACDE

25、ABC

26、ABCD

27、AC 28 ABCE

29、ACD 30、ABCD

31、BCD

32、

ABDE

33、ABDE

34、BCD

35、ABCE

36、ABC

37、BCD

38、ABD

39、

BDE

40、ABD

41、ABCE

42、BDE

43、ABC

44、ABC

45、ABDE

46、ABDE

47、ABCD

48、ABCD

49、BC 50、ABCD

51、ABCD

52、CD

53、AC

54、ABDE

55、

ABDE

56、AC

57、ABCE

58、ABCD

59、BCDE 60、CDE 6

1、ABDE 6

2、ABCD

63、ABCD

64、ABC 6

5、AB 6

6、ABDE 6

7、ACE 6

8、ABD 6

9、ABCD 70、ACDE

71、AD

72、ABCD 7

3、BCE 7

4、BC 7

5、ABC 7

6、ABDE 7

7、BCDE 7

8、AC

上一篇:新时代新作为征文下一篇:煤矿运料工岗位作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