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八卷翻译

2023-0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阅微草堂笔记八卷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复译的难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典籍的复译要求译者具有创造性,尤其是冷门经典的复译,对译者追求新颖性和扬长弃短的能力有极大的挑战。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已有多种外译本,但在国内尚未引起较多的关注。卜立德的英译本以“志怪揭史”为突破,力图为读者展示真實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以及机智局限并存的作者纪昀。译者秉着对读者处处友善的原则,选取可读性强的篇目,尽量避开异化翻译,并通过搭建文化预设、利用互文、寻找对应词以满足读者在猎奇异域文化时的阅读享受。卜立德译本对《笔记》的新阐释赋予其复译的价值。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复译;卜立德;历史眼光;读者亲善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项目“英语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育研究”(项目编号:E202005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颖,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研究。钟杰,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研究及翻译。

Title: Puzzles and Solutions of Retranslating Yuewei Caotang Biji: Taking Pollard’s Version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Yuewei caotang biji; retranslation; Pollard; historical insight; reader friendliness

Authors: Liu Ying is lecturer at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Guanghan 618307, China). Her major research interest is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E-mail: 174479470@qq.com. Zhong Jie is Ph. D. student at the School of English Studie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00, China), whose research interest i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复译,这里指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被多次翻译的现象。只有当作品的价值受到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后,复译才能延伸其流传的时间和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复译是典籍英译发展的必然结果,每一次复译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建构(谭莲香、辛红娟 137)。我国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种类繁多,成功“走出去”的作品也层出不穷,但遗憾的是,有不少作品成为冷门。这里的“冷门”一方面是指作品在学界的讨论度不及同类作品,外译本及研究也相对稀缺,比如与《聊斋志异》同时代的志怪文学,译本数量寥若晨星;另一方面,有的作品已经被西方学者翻译多次,但在国内被讨论极少,错过了推出去的良机,比如唐代的传奇文、笔记小说等。这些作品处于国家外译工程的边缘,相较重要的经典作品,摘译、选译、述译的情况更多,节译本的出版通常来自译者的个人爱好,宣传推广极为有限。应注意的是,尽管一些冷门经典的文学价值“含金量”不及同类作品,但其文化、文献价值仍不容小觑,在翻译时应多衡量其对社会发展和跨学科研究的意义。作品的英译需要“借船出海”(罗选民、杨文地 65),但哪些作品能够被选中在一定程度上基于译者的文化、学术偏爱,在名不见经传的古典作品中发现尚未“即时实现”的、仍然处于“沉睡状态”的 “延迟实现之价值”(刘晓晖、朱源 87)。

笔记小说自魏晋迄清, 著述繁富, 不下3000种,是中国古代文史哲著述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落, 对于研究人文科学或自然科学都很有价值(王宝红 136)。清代是笔记小说“集大成”的时代,是了解当时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资料。其中《四库全书》的编修领导者纪昀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称《笔记》)题材宏福,长短不一,其丰富多样的文化现象与志怪文学的张力相结合,赋予它研究的当代价值。自20世纪以来,《笔记》获得了西方汉学者的青睐,已有数种外译本,其中400余则篇目(约占全书三分之一)已有英译①,题材覆盖了狐鬼学说、风物地理、民间信仰等多方面,且有多篇被收入到由汉学者选译的中国古代文学集里。直到20世纪末,有两种英文节译本出版,分别是1998年孙海晨的《纪晓岚奇幻故事选》(Fantastic Tales by Ji Xiaolan),选译144则,以及1999年金大逸的《中国风景画的阴影:儒家学者笔记》(Shadows in a Chinese Landscape: The Notes of a Confucian Scholar),选译115则。《剑桥中国文学史》评价 “纪昀及其同代人的笔记对于我们理解乾隆晚期文人的心灵世界实为不可或缺的材料。它们揭示出一个尚无定论的想象境域,既神秘诱人又令人不安” (孙康宜、宇文所安 290)。

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了英国汉学家卜立德(David Pollard, 1937-)的《笔记》英译本——《鼎盛帝国的真实面貌:纪晓岚说鬼》(Real Life in China At the Height of Empire: Revealed by the Ghosts of Ji Xiaolan),选译了了163则,是迄今篇目最多的节译本。该译本是卜立德侨居香港期间完成的,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众多师生的帮助,属于“侨居地汉学”成果。卜立德多年来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主要研究鲁迅和周作人,在他古稀之年才对纪昀产生了兴趣。他称《笔记》的篇目在内容上或幽默怪诞,或令人毛骨悚然,或充满悲剧色彩;着墨巧于留白,妙趣横生(Pollard xxvi)。据OCLC WorldCat查询,全球拥有卜译本的图书馆数量有1000多所,卜译本的出版也引发了汉学者对《笔记》的热烈讨论,这是早期译本没有遇到的。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笔记》的译介讨论重新回到汉学者视野呢?《笔记》还可能有更多的版本出现吗?作为清代志怪小说的代表,《笔记》的热度远不及同时代的《聊斋志异》,其英译研究在国内也尚未引起较多的关注。因此,以《笔记》的复译为例展开对笔记小说的研究,对典籍的对外传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旨在说明卜立德在复译时的创造性突破和秉持的读者友好方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西方读者对笔记小说文体的偏见,并能有效缓解文化差异带给读者的烦恼。

一、《笔记》译本对原文的选材问题及对策

1.1 《笔记》特色在早期译本中的体现

文言笔记小说集常常篇目众多,且长短质量不一,若翻译时复制笔记自身的博杂风格,对推出作品反而不利。因此译者首先要解决译什么的问题。如果不能以全译本问世,译者首先就要担任编纂工作,筛选符合自己和读者审美情趣的篇目。鲁迅认为《笔记》的优点在于“立法甚严,举其体要,则在尚质黜华,追踪晋宋……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但缺点是“偏于论议……易堕为报应因果之谈”(鲁迅 173)。据统计,《笔记》中说教的篇目占了全书二分之一,涉及鬼神等超自然的篇目占了85% ②。凡事必谈因果报应,体现了强烈的宿命论思想,这是该书被诟病的主要原因。早期的两种节译本也选入了较多的鬼怪和说教(表1)。与《聊斋》曲折的情节、细腻的文笔相比,《笔记》的确很难引起读者的注意。

纪昀自认《笔记》的写作章法和态度与《聊斋》迥异,其所记载的故事当属客观记录。作为译者兼编辑,金大逸在选材上偏重故事的来源,注重提供者的身份和信息的文化内涵,并选取了较多篇幅短小的琐闻;而孙海晨则有意模仿《聊斋》的主题,推崇鬼狐故事,但情节上的迂回婉转却不及。这两种译本的共同局限是读者范围较窄,因此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

1.2 对策:“史笔”匡扶志怪、呈现作者

西方译者翻译中国古典小说的动机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如道德教化、文化传播、学习汉语(宋丽娟、孙逊 186)。《笔记》正是因为其劝惩说教的频繁,遭到了学界不少贬低,新的译本想要推陈出新并不容易。卜立德以汉学家的独到慧眼挖掘了《笔记》的史料价值,集中审视了这些速写反映的社会现实,以“我”的视角研究纪昀对社会问题的见解以及世人的思维方式。他同意“纪昀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编撰者,文中时常言明这是友人某某提供的。所以全书记的皆是实事,并非作者幻想出来的”(Pollard xiii)。他还称翻译这些篇目出于呈现纪昀对社会事件的见解和其本身的参考价值,比如读者透过故事能清楚地看到清代高层官员处理的繁杂政务,且与皇帝息息相关。他指出《笔记》大部分篇目十分短小,且完全是出于道德教化的劝惩之言,这很难让当代读者产生兴趣。因此他所选择的篇目相对较长,内容上也比较完整。

1.2.1鬼为媒介,别样史官

从卜译本的标题可看出,译者侧重康乾盛世下的“浮世绘”。在导言里,译者指出了他借用鬼怪展现社会真貌的原因:一是纪昀本人阅历丰富且博闻强识,即使他深信鬼怪的存在,但反驳世人对鬼神的愚见;二是纪昀对社会有敏锐的观察力,借鬼之口抒发無奈与焦灼。他看到了作者对盛世表面下弊端的揭露和批判,并有意把当时的社会百态和经济衰落在译本中呈现出来。他按照自身的翻译需求和价值尺度对文本进行选择、诠释和评价,有意淡化了其中的说教功能。卜译本中包含社会现实的篇目约占译文总数的80%(表2),很多故事有明确的发生地点,如纪昀老家献县、京师、沧洲交河及新疆乌鲁木齐,强化了《笔记》的现实色彩。卜立德将篇目分为鬼狐异事(The Supernatural and the Curious)、官场百态(The official’s Milieu)、亲人朋友(Family and Friends)、社会镜像(A Mirror on Society)四类,每个类别下再按话题细分,共得29种。如官场环境的类别下有官场、狱案、衙吏、仆人4个主题,社会镜像的类别下又有理学、学究、女人、同性恋、诈骗、商人、盗匪、技能、传教士等11个主题,这让译本看上去更像一本有目的地撰写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除了选材外,卜立德更注重译本的导读功能。他在每个主题下都写有题记,对清代当时的价值观、天人观、民俗风貌做出概述。他还充当了史官的角色,对当时社会的阴暗面做出批判。比如他在“守节”一章的题记里指出古代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不仅已上升成为整个文明的道德标准,甚至女性也自愿牺牲以博得好名声:

“自汉朝以来,封建社会以‘三从四德’的正统思想进一步地约束女性,将她们像小鸟一样关在牢笼里,同时规定她们要清白和无私……因为男人做不到这一点,所有不妨让女人来做表率……看上去过着体面生活的妇女事实上与世隔绝,没有任何机会参加公共集会,而且她们所接受的低等教育阻碍了她们才智的发展。虽然也有部分女性打破常规,在家发号施令,但大部分女性更愿成为男人眼中的‘贤妻良母’”(Pollard 264)。

卜译本对清代的底层民众生活进行了集中的呈现和评述,选取的故事客观且可信度高,有的男女爱情悲剧故事长达千字,叙述婉转,堪称传奇。他指出当时的社会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康乾盛世,而是盗匪猖獗贫富悬殊。译者批判官场腐朽,政府与西商勾结。他指出贪污腐败在政府和军队中根深蒂固,政府人员还借商人的资金充实军队和国企,间接赋予商人操控市场的巨大权力而且形成了恶性循环:商人盈利就送子嗣做官,同时政府垄断了某些产业,如政府通过售卖卖盐资格证赢取巨大利润。他还认为清朝社会的闭塞保守导致了自然科学的落后,主要表现在朝廷对西方传教士的不信任,又担心政见不同而禁止有学之士研究科学。卜立德指出,正是因为这些传教士的努力,圆明园遗址的天文台和北京三大基督教堂之一的南堂才能得以修建。令他惋惜的是,当时包括纪昀在内的士大夫文人认为所有的科学都源于中国古代,西方的天文数学不过将中国本土的知识扩大而已,且对西洋人是否真的无私传授表示怀疑,断定他们很有可能保留了技术的核心理念。卜立德对纪昀的想法颇为失望,还因为纪昀有绝佳的机会接触这些传教士,但笔记中什么细节也没有提到。

1.2.2探轶索隐,打破固有形象

早期译本除了在前言中对纪昀有基本的介绍外,正文没有再提到或评价。而卜立德首先在导言中提到,中国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和相关的传记仅仅突出了纪昀的机智过人,虚构成分较多。他虽承认纪昀必然有过人的聪颖和天分,但认为他缺少政策上的作为,除了《四库丛书总目提要》之外并没有留下其它影响深远的作品。译者试图考证故事中的人物原型及结局,并从纪昀的家书中找到某些故事更为详尽的一手资料附在相应的篇目后面,还查找纪昀一生所做的善事。这些考证肯定了纪昀的为人,尤其表明他虽有封建士大夫阶层思想的局限性,但对下层百姓充满同情心。例如在《三宝和四宝》③的爱情悲剧中,因虚伪的理学先生严某阻碍近亲联姻导致四宝毁容,三宝发疯。纪昀在结尾写道:“若然,则地狱之设,正为斯人矣。”卜立德在文末补充了严某的全名,交代此人后来因背部毒疮发作而死(198)。又如在《烈妇鸣冤》中,一位姓汤的乞食妇女因死前受辱,她的鬼魂因官府拒绝表彰而愤愤不平,来到纪昀老师的梦中倾诉冤屈,后者出于同情,“问阜城士大夫,无知其事者;问诸老吏,亦不得其案牍。盖当时不以为烈妇,湮没久矣。”卜立德不失时机在文末告诉读者,纪昀晚年成功为此做出了贡献,乾隆同意烈死女子无论死前受辱与否皆可受表彰(191)。卜立德还以纪昀家书所记录的真实事件道破了旧时代女性普遍的悲惨命运——纪昀远房表兄的长女玉姑因流言蜚语被男方退婚最后自缢,指出即使《笔记》中有勇敢为自己争取婚姻幸福的女性,但少之又少,而纪昀在家书中对女性的包容、怜悯态度在当时极为可贵(266)。

二、《笔记》英译的难题及对策

2.1 英译的难点

《笔记》内容博杂,包含了许多神话、寓言、掌故、轶事,其中囊括了数不尽的人名、书名、博物、地理、宗教名词及诗歌(表3),纪昀在列举时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这导致一些令人捧腹和见解独到的故事见闻,使英文译者十分头疼。

孙海晨注重故事的阅读体验,把《笔记》作为《聊斋》的平行阅读,他在译本前言声明他的译本针对英汉双语学习者,故在很多时候采取了文化移除的策略,使译文尽量保持通顺易读,没有使用任何注释。而金大逸则采取了文献型翻译的策略,使用了较多的音译、加注的方法,尤其是注释就多达169处,繁多的脚注对英文读者接收文化信息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2 对策:读者友好型英译法

许钧教授曾指出,有价值的复译本应该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所发掘,二是勇于借鉴,三是有所创新(许钧 5)。卜立德译本发行后,吸引了不同国别、研究领域的学者的热议,将其动机、布局和译文与早期的节译本进行比较,总体上给与了极高的赞誉,并重新审视《笔记》这部作品。④卜立德坦言该译本的理想读者是大众读者,仅欢迎学者参考,但不提供参考资料的具体出处,如有需要请自查中文原著。虽然目前卜译本的主要读者仍旧是一批清代文学历史研究者,但该译本为打通《笔记》的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之间的壁垒做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他不断为中西不同的文化预设搭建沟通的桥梁,尽量为每个中文特色词汇找到相应的英文表达,减少读者理解上的困难。

2.2.1搭建文化預设

《笔记》中常常引用神话和民间传说,其中的文化意象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思维方式,但不属于该文化的读者由于缺乏源语的文化预设,把源语中的文化名词仅仅视为一个抽象符号。这就要求译者要同时具备双语能力和双文化能力,如果译者没有共享所译文本触动的文化预设,便会出现误译;如果译者享有源语文本的文化预设,如何将源语文本以最好的方式呈现给译语读者也是一个问题(王敏、罗选民 94)。基于译者自身丰富的跨文化知识的积累,卜立德热衷于横向比较中西文化的共同主题。他自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章节的主题。他常常言及西方某国也有类似的事物,让读者稍后能够更好的理解异质文化中的细节描写。汉学家白亚仁(Allan Barr)认为卜立德“知识渊博,对读者的引导适可而止、恰到好处”(Barr 290)。

纪昀在《笔记》中解释新疆地区的奇异生物时多次提到《山海经》,比如從新疆彪悍的“无头人”谈到“刑天”,以矮小的“红柳娃”比喻“僬侥”、“竫人”。卜立德对这些见闻很感兴趣,为之专设章节“The Wild West”。但是他如果仅仅音译或直译书中的神话意象,读者可能会遭遇意义真空。因此卜立德指出西方其实也有类似《山海经》的文献,并提示读者这种稀奇古怪的记载一般都和未被开发的蛮荒之地有关。他指出:“中世纪的动物寓言集列有许多怪异有趣的物种,比如赫里福德世界地图(Mappa Mundi)就记录了不少”(Pollard 111)。他指出该地图与《山海经》中有令人惊讶的巧合,就“刑天”来说,赫里福德世界地图也有记载类似的“脸在胸膛上”的无头人,并称之为“Blemya”。他又把文学中的相似形象联系在一起,指出莎士比亚戏剧《奥赛罗》中提到的“彼此相食的野蛮部落,和肩下生头的化外异民”(111)。虽然两处信息都不一定出自中国,但译者的搭建却让中英读者能够产生文化的共鸣。

2.2.2通过互文获取信息

由于《笔记》中有不少习语和典故是罕见的语料,也是当代汉语词典的直接出处,因此要理解详细释义还要从其它古籍中寻找根源。这对中文不是母语的译者来说非常不容易。

例1:师退问:“狐有别乎?”曰: “凡狐皆可以修道,而最灵者曰 狐。此如农家读书者少,儒家读书者多也。”问: “ 狐生而皆灵乎?”曰: “此系乎其种类。未成道者所生,则为常狐;已成道者所生,则自能变化也。”(纪昀 150)

译文:…“All foxes may cultivate the Way, but the most adept are called “silver fox”. It is similar in your society to uneducated peasants outnumbering learned scholars.” (Pollard 54)

《笔记》只介绍 狐是最有灵性的狐狸,没有对这种狐狸的外形做出介绍,甚至中国读者也不一定知道这是什么品种。韩瑞亚在同篇译文中将“ 狐”译为“pi foxes”(Huntington 76)。与《笔记·如是我闻》同一年出版的《夜谭随录》对 狐的描述是“老而妖者名 狐,又名灵狐。似猫而黑,北地多有之” ⑤。卜立德很可能参考了这一源语,把它译为“银狐”(silver fox),即一种黑色皮毛的狐狸,仅尾巴尖为白色。银狐出现在许多西方文化的故事中,被视为“聪明的狐狸”。在美语中,silver fox专指“有吸引力的年长男子,通常有着一头银发” (an attractive older man with grey hair)。这两个解释都符原文中 狐“最灵”、“能魅惑人”的意思。可见,卜立德将 狐的英译做了文化显化处理。

例2:一日问人曰: “枭鸟、破镜是何物?”或对曰:“枭鸟食母,破镜食父,均不孝之物也。”(纪昀92)

译文:One day he asked someone: “what kind of creatures are owlets and tiger cats?” The answer came back: “The owlet eats its mother, the tiger cat eats its father: they stand for unfiliality.” (Pollard 142)

“枭鸟”是猫头鹰,在英文中有对应的单词,而“破镜”仅仅是传说中的恶鸟名。《史记·孝武本纪》有“祠黄帝用一枭破镜。” 裴駰《集解》引孟康曰:“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并说“破镜如狸而虎眼,或云”。狸属于猫科,又称狸猫,这也许是卜立德把“破镜”译为“tiger cat”的原因。虽然英文中的tiger cat仅指身上有虎纹的山猫,但很多目标读者也压根没听过这种动物,很可能只会将其视为一种“和虎有关的猫”,较音译为“p’o-ching”(Keenan 131)接收的信息稍多。

2.2.3词义具体化

在文学翻译中,忠实原文、能直译尽量直译已属于翻译的惯常规范。译者甚至可以保留源语文化素中的异质性,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陌生感带来的乐趣。但卜立德在翻译文化词时,却尽量避开了异化翻译,力求寻找对等或贴近的英文词汇表达汉语的意思,并根据上下文灵活选词。他“力求使不同领域的读者都能理解译本” (Pollard xxviii)。仅举一例:

例 3:炼形者先炼气,炼气者先炼心,所谓志气之帅也。心定则气聚而形固,心摇见气涣而形萎。(纪昀 191)

译文:To refine one’s outward form, one has first to refine one’s internal constitution, and to do that one has first to purify the mind—isn’t it said that the mind is the “commander of the aspirations”? When the mind is settled, the vital energies concentrate and the outer form consolidates. If on the other hand the mind fluctuates, then the vital energies are sapped and the form slackens. (Pollard 291)

“炼气”和“炼心”属于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卜立德认为有的汉语中有一些形而上学的术语比如“阴阳”,包含了太多了信息且很难找到对应词,可以采用音译,但关于“能量”(energy)的“气”更容易翻译一些(Lin 111)。因此他在这句话里没有把“气”译为“qi”,而是用三种不同的词汇释译。只有当原文极力表现某类罕见的生物时,他才会使用音译加直译,如“消熊”(xiao bear)。

三、结语

《笔记》作为文言笔记小说的代表,不仅有丰富的文学文化内涵,同时也有其自身的时代局限。卜立德译本的创新性在于他对《笔记》的著书目的和文化价值有清晰的认识,不仅看到志怪这种体裁延续到清代文言小说中成为独特的叙事媒介,还利用精炼纪实的文笔信息作为揭开历史的窗口。他翻译的意图明确,担任编辑的同时也扮演了一回“史官”,希望读者能够透过志怪见闻了解到生动有趣的风土人情、落后潦倒的社会制度,以及知识渊博的士人思想。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笔记》的英译对西方译者的跨文化知识和文学功底具是挑战。因此,作为原文读者和源語文化的阐释者,卜立德英译《笔记》时注重读者意识,搭建文化预设,借助互文以激活英语读者的阅读体验。他在翻译时用词古朴,文风简练,语调时而幽默欢愉时而严肃忿恨,仿佛与纪昀如出一辙。无论如何,该译本再次开启了《笔记》翻译的的大门,也能够改变长期以来《笔记》这类冷门经典主要为汉学家阅读和研究的情形。

不过,《笔记》中有的篇目已被选译到中国文学选集作为西方高校教材读物,为中国文化热爱者所熟知。今后译者在翻译这些类故事时,不妨参考已有的译本,目的是找出已经被西方读者接受的中国本土文化,这样在复译时可以尽量多地将文化名词进行异化处理,保留词语的文化特色。我们期待西方译者从更多的角度挖掘《笔记》的研读价值,如中外交流、地域环境、博物生物等,透过荒诞离奇的记录看到作者有意无意保存的科技史学信息。我们期待更多更全地的《笔记》英译本问世,让这部文化宝库被更多英语读者知晓。

注释【Notes】

①④ 《笔记》的英译梳理及译介研究详见刘颖,《阅微草堂笔记》百年英译述评:1895-2014,《渭南师范学院学报》5(2020):6-63。

②该百分比转引自陈德鸿专著中的俄国民间故事学者O. L. Fishman所做的故事分类统计,具体分类见Leo Chan, The Discourse on Foxes and Ghosts: Ji Yun and Eighteeth-Century Literati Storytelling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8): 188-191。

③原著篇目没有标题,本文的中文标题均来自201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阅微草堂笔记全译》。

⑤ 批字也有不同的解释,根据四部丛刊景宋本《毛诗注疏》卷十八: 音毗,即白狐也。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Barr, Allan. “Review: Real Life in China at the Height of Empire: Revealed by the Ghosts of Ji Xiaol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1 (2015): 288-293.

Huntington, Rania. Alien Kind: Foxes and Late Imperial Chinese Narrativ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P, 2003.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北京:中华书局,2015。

[Ji, Yun. Sketches from the Cottage for the Contemplation of Subleties. Beijing: China Publishing House, 2015.]

Keenan, David. Shadows in a Chinese Landscape: the Notes of a Confucian Scholar. Armonk, N. Y.: M. E. Sharpe, 1999.

Lin, Lynn Qingyang. “Two Translations of Ji Yun’s Close Scrutiny: the Translator, the Reader and the Settings of Translation.”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1 (2017): 103-116.

刘晓晖、朱源:派屈克·韩南的翻译价值思维管窥——以晚清小说《风月梦》的英译为例。《中国比较文学》1(2017):83-95。

[Liu, Xiaohui and Zhu Yuan. “On Patrick Hannan’s Value-Based Translation Thinking: a Case Study of the Qing Novel Courtesans and Opium.”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1 (2017): 83-9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Lu, Xun.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Beijing: New World Press, 2012.]

罗选民、杨文地:文化自觉与典籍英译。《外语与外语教学》5(2012):63-66。

[Luo, Xuanmin and Yang Wendi.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lassics.”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5 (2012): 63-66.]

Pollard, D. Real Life in China At the Height of Empire: Revealed by the Ghosts of Ji Xiaolan.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14.

宋丽娟、孙逊:“中学西传”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1735-1911)——以英语世界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6(2009):185-200、208。

[Song, Lijuan and Sun Xun.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Learning to the West and Early Translations of 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s (1735-1911).”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6 (2009): 185-200, 208. ]

孙康宜、宇文所安:《剑桥中国文学史:下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Sun, Kang-i Chang and Stephen Owe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l. 2. Beijing: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2016.]

谭莲香、辛红娟:再论典籍复译的必然性。《外语与外语教学》5(2017):132-138、151.

[Tan, Lianxiang and Xin Hongjuan.“Revisiting Necessity of Re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5 (2017): 132-138, 151.]

王宝红:清代笔记小说中的俗语词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2005):136-40。

[Wang, Baohong. “A Study of Colloquial Words in Qing Dynasty's Note Novels.”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3 (2005): 136-140.]

王敏、罗选民。文化预设与中国神话的多模态互文重构——以《山海经》英译为例。《中国外语》3 (2017):92-100。

[Wang, Min and Luo Xuanmin.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and Multi-modal Intertextual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ythology: A Case Study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hanhai Jing.” Foreign Languages in China 3 (2017): 92-100.]

許钧:重复·超越——名著复译现象剖析。《中国翻译》3(1994):2-5。

[Xu, Jun. “An Analysis of Retranslation of Famous Works.”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3 (1994): 2-5.]

责任编辑:胡德香

作者:刘颖 钟杰

第2篇:阅微草堂笔记原文翻译

引导语:读完阅微草堂笔记之后,要怎样理解呢?阅微草堂笔记原文翻译哪里有?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表叔王碧伯妻丧,术者言某日子刻回煞。全家皆避出。有盗伪为煞神,逾垣入,方开箧,攫簪珥;适一盗又伪为煞神来,鬼声呜呜渐近。前盗遑遽避出,相遇于庭,彼此以为真煞神,皆悸而失魂,对仆于地。黎明,家人哭入,突见之,大骇;谛视之,乃知为盗。以姜汤灌苏,即以鬼装缚送官,沿路聚观,莫不绝倒。

原文——《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

注释

1.术者,古称阴阳家,巫人之类。

2.回煞,这是迷信说法。煞,凶神。人死后,有一天死者的鬼魂要回家一趟,但是要由煞神(凶神)押着回家,称做回煞。鬼魂回家的日子,阴阳家能推算出来。

3.垣:墙。

4.箧,藏物的小箱子,多为竹篾编制。

5.攫,抓取。簪珥,首饰。

6.遽:皇,心神不安。 遽,急速。

7.谛,仔细审察。

8.盗,小偷。

9.伪,假装。

10.逾,越过。

11.适,恰巧。

12.仆:倒地,扑倒。

阅微草堂笔记原文翻译

(纪晓岚)表叔王碧伯的妻子死了,有阴阳家推算出某日夜里11点到1点钟(子刻)王碧伯妻子的鬼魂要回家一趟。这时,全家人都必须出门避开。到了子刻,一名盗贼打扮成煞神的样子,翻过墙进到屋里,刚把藏物的小箱子打开,捞到簪子耳环首饰,恰巧另一名盗贼也扮成煞神进到这家,还学着呜呜的鬼叫,渐渐接近。先进到屋里的盗贼心中害怕,慌慌张张逃了出来,两个人在庭院里相遇,彼此都把对方当做真的煞神。狰狞的面目、怪异的衣饰,吓得心跳剧烈,魂魄出窍。顿时,面对面昏倒在地。天亮以后,一家人哭哭啼啼回转家门,见到庭院里昏倒两人,仔细一看,大为惊吓;再仔细察看,才知道这两个人都是盗贼。于是灌下姜汤使他们苏醒过来。随即将扮成煞神的两个盗贼,不动原样地捆缚起来,押送到官府。一路上,聚拢了许多观看的人群,见到盗贼的这般模样,简直把大家都乐坏了。

第3篇:《阅微草堂笔记巨蛇吞羊》杨雨亭言原文及翻译

杨雨亭言:莱州深山,有童子牧羊,日恒亡一二,大为主人扑责。杨雨亭说:在莱州深山中,有个童子牧羊,每天都要丢一两只羊,为此童子倍受主人的打骂。留意侦之,乃二大蛇从山罅出,吸之吞食。童子留意观察,却是两条大蛇从山缝里出来,把羊吸来吞吃了。

其巨如瓮,莫敢撄也。蛇有瓮那么粗,不敢招惹它。

童子恨甚,乃谋于其父,设犁刀于山罅,果一蛇裂腹死。童子恨极了,请父亲想了个办法,把犁刀放置在山缝处,果然有一条蛇被犁刀割破肚子而死。

惧其偶之报复,不敢复牧于是地。童子害怕另一条蛇报复,不敢再在这儿放牧。

时往潜伺,寂无形迹,意其他徙矣。但他时常偷着来观察,另一条蛇连一点动静也没有,便以为它迁到别处了。

半载以后,贪是地水草胜他处,仍驱羊往牧。半年之后,童子贪图这儿的水草比别处的好,又赶着羊来放牧。

牧未三日,而童子为蛇吞矣。不到三天,童子就被蛇吞了。

盖潜匿不出,以诱童子之来也。蛇藏着不出来,就是为了引诱童子来。

童子之父有心计,阳不搜索,而阴祈营弁藏一炮于深草中,时密往伺察。童子的父亲有心计,表面上装着不去搜寻大蛇,而暗中却请求军营的人,把一门火炮藏在深草中,时时去秘密侦察。

两月以外,见石上有蜿蜒痕,乃载燧夜伏其旁。两个月之后,发现石头上有蛇爬行的痕迹,便带着燧石,在夜里埋伏在石头旁边。

蛇果下饮于涧,簌簌有声,遂一发而糜碎焉。大蛇果然下到山涧里喝水,发出 簌簌 的响声,于是一炮把蛇轰得粉碎。

还家之后,忽发狂自挝曰: 汝计杀我夫,我计杀汝子,适相当也。我已深藏不出,汝又百计以杀我,则我为枉死矣,今必不舍汝。 回家之后,童子的父亲忽然发疯打自己的嘴巴说: 你设计杀了我丈夫,我设计杀了你儿子,就互相扯平了。我已深居不出来,你又百般设计杀我,我的死是太冤枉了,今天我决不放过你。

越数日而卒。俚谚有之曰 角力不解,必同仆地;角饮不解,必同沉醉。 斯言虽小,可以喻大矣。

过了几天他就死了,俗语说: 摔跤不停,必然一起倒下;比酒不停,必然一起大醉。 这虽然是小道理,但可以以小喻大。

第4篇:《阅微草堂笔记》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的对象不同,感受也会不同,因而,同样的文本、视频,总能得到不同的读后感。下面,出国留学网为大家带来“《阅微草堂笔记》读后感”,更多内容尽在出国留学网,欢迎大家的阅读。

《阅微草堂笔记》读后感

120xx年冬,余孤身寓居河南新乡,晚上颇有时间,闲来重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于世态炎凉,颇有感慨。

古往今来,人殊不同,道却相同。虽笔记以记录鬼狐怪故事为主,但于民生之疾苦,吏治之黑暗,社会之时弊,世态之炎凉,人性之卑微,颇多针砭。借《阅微草堂笔记》的故事,对照当今之中华,余也发一回牢骚,咏叹一下社会吧。

先来看段作者简介吧: 纪昀(1724-1805),清代文学家。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谥文达。直隶河北献县人。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了《四库全书总目》200卷。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纪昀画像 《阅微草堂笔记》以文言文为主,读起来颇有些费力,如一一进行翻译,浪费时间。愿读书不愿闻其详,也是一种境界吧。个人的理解如有偏颇,也在情理之中。

先来看一段盛时彦的序言: 夫道岂深隐莫测秘密不传,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诀哉!万事当然之理,是即道矣。故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月映水,处处皆见。大至于治国平天下,小至于一事一物一动一言,无乎不在焉。文,其道之一端也。文之大者为六经,固道所寄矣;降而为列朝之史,降而为诸子之书,降而为百氏之集,是又文中之一端,其言足以明道;再降而稗官小说,似无与于道矣。

然汉书艺文志列为一家,历代书目亦皆著录,岂非以荒诞悖妄者?虽不足数,其近于正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河间先生以学问文章负天下重望,而天性孤直,不喜以心性空谈标榜门户,亦不喜才人放诞诗社酒社,夸名士风流。是以退食之余,惟耽怀典籍,老而懒于考索,乃采掇异闻,时作笔记,以寄所欲言。

滦阳消夏录等五书俶诡奇谲无所不载,洸洋恣肆无所不言,而大旨要归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劝惩,故诲淫导欲之书,以佳人才子相矜者,虽纸贵一时,终渐归湮没,而先生之书,则梨枣屡镌,久而不厌。是则华实不同之明验矣。顾翻刻者众,讹误实繁,且有妄为标目如明人之刻冷斋夜话者,读者病焉。时彦夙从先生游,尝刻先生姑妄听之,附跋书尾,先生颇以为知言,迩来诸板益漫漶,乃请于先生,合五书为一编,而仍各存其原第,篝灯手校不敢惮劳,又请先生检视一过,然后摹印。虽先生之著作不必藉此刻以传,然鱼鲁之舛差稀于先生教世之本志,或亦不无小补云尔。

嘉庆庚申八月门人北平盛时彦谨序。 文以载道,读书明理。但道岂在深山老林,密而不传,在佛家的经书里,道家的口诀里吗?万事万物自然的规律,就是道!道在天地,像水银倒在地上,每颗都是圆润的,像月亮映在水上,处处可见。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一事一物,一言一行,无所不在。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在高山流水,也在屎尿。

历来,文字记载的东西,无非是一种“道”而已。不论是六经、二十四史、诸子百集,甚至稗官野史,记载的东西都是作者理解的“道”。有人觉得稗官野史,小说之类的东西与“道”无缘,无非是博人一笑而已,但越是浅显易懂的东西,其蕴含的道理岂不是越深刻,岂不是越容易让人理解?虽然有人觉得《阅微草堂笔记》记载的东西都是些神鬼狐怪的内容,但其要旨不正是要使人归于醇正,知道规劝和惩治?

现代的人,趋于浮躁,不读书,不明理,纸醉金迷,心灵没有慰藉,信仰缺失,只信当世,不怕报应,于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果能知道报应不爽,“人心一动,神明知之”,或许,社会会更加和谐,生活会更加美好!

《阅微草堂笔记》读后感

2《阅微草堂笔记》印刷很精美,仔细看了下目录和封面,是《阅微草堂笔记》其中的一部分文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丛书中的一册。夜里阅读此书,一字一句的读完了此书,时而如古时私塾读书一般,朗朗读出声。其中多是鬼妖之词,夜里读来,稍有胆怯之心。没有对纪老先生的一丝不敬之意,只是夜太静了

了解纪晓岚,当从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说起,这部不是历史的电视剧,因了演员的精彩演技和剧情的亦庄亦谐,吸引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当然,仅从一部不是历史的电视剧中了解纪晓岚,是不能够的,但正是这部电视剧,让我对纪晓岚有了浓厚兴趣

我读到的这本书,只是前三卷,因为没读过全书,故不知所读过的是全书文章的多大比例。仅就读过的文章,就足以反映出纪先生的用心良苦,书中大都劝戒的文字,几十字到几百字的简短小文,读后却大有畅快淋漓之感。

所见所闻,街头巷议,均被纪先生入文,每篇文的开首或尾末,纪先生都有议论,因此每篇文的格式基本都是故事加议论,当然,依我们现在的观点和思考角度,有些议价未必我们会接受。看似随意的简短文字,蕴涵丰富,显现了纪先生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依我看,就是一篇篇小杂文,不同于杂文的是,纪先生的文不是生硬的论理说教,读时,便不觉得枯燥乏味,间或会心一笑,意味深长。

鬼,狐,妖出现在文章中,想来是环境所致。明清流行志怪类笔记小说,文人不能光明正大的随心而写,随意而论,便“鬼话”连篇,以狐说人,借妖说事。不知有着高深学问,一生只编书,不写书,只留有这部《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的纪先生,是不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余一侍姬,平生未尝出詈语。自云亲见其祖母善詈,后了无疾病,忽舌烂至喉,饮食言语皆不能,宛转数日而死”。这一篇是书中最短的文章,廖廖数语,干脆利落,主题鲜明,寓意深刻。

“南皮疡医某,艺颇精,然好阴用毒药,勒索重资。不餍所欲,则必死。盖其术诡秘,他医不能解也。一日,其子雷震死。今其人尚在,亦无敢延之者矣。或谓其杀人至多,天何不殛其身而殛其子?有佚罚焉。夫罪不至极,刑不及孥。恶不至极,殃不及世。殛其子,所以明祸延后嗣也

这两篇皆意在以善为人,言及因果报应。

我倒是希望人人都能好自为之,良善为人处世,但当今是功利的社会,浮躁的人心使良善蒙羞。有个词叫做积德,如今,这个德字已经不是为人之本,长此下去,我倒是担心这个德字会被遗忘在某个角落。而“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老话,怕是也会记不得了。

《阅微草堂笔记》读后感

3总纂《四库全书》的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著有一部《阅微草堂笔记》。我在中学时代读过其中两篇文章《河中石兽》和《抱阳奇石》,留有深刻印象。最近重温此两文,颇有新的感受。前者深蕴哲理,发人深醒;而后者纯属幻觉,足以警世。面对当今中国某些理论大腕或者“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或者“以其昭昭使人昏昏”,——亦即离经叛道、数典忘祖的现实,我认为大家非常有必要求教于古人以正视听。现将其转录如下,以飨诸君: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抱阳奇石》

从侄虞惇,甲辰润三月,官满城教谕时,其同官戴君邀游抱阳山。戴携彭、刘二生,从山前往;虞惇偕弟汝侨、子树璟及金、刘二生,由山后观牛角洞、仙人洞诸胜。方升山麓,遥见一人岩石立,意戴君遣人迎也。相距尚里许,急往赴之。愈近其人渐小,至则白石一片,倚岩植立,高尺五六寸,广四五寸耳,绝不类人形,而望之如人。奇矣!凡物远视必小,欧罗巴人所谓视差也。此石远视大,而近视小,抑又奇矣。

迨下山里许,再回视之,仍如初见状。众谓此石有灵,拟上山携取归。彭生及树璟先往觅不得,汝侨又与二刘生同往,道路依然,物物依旧,石竟不可复睹矣。盖满谷深崖,神灵所宅,偶然视现,往往有之。是山所谓仙人室者,在峭壁之上,人不能登,土人每遥见洞口人来往,其必练精羽化之徒矣。

《阅微草堂笔记》读后感

4第一次看《阅微草堂笔记》,只是草草略过,把它作为小说故事书看待,虽知道它的题材以因果报应为主,却也没有多大感触,只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若未报,时辰未到而已。这次重看,因为看得比较仔细,慢慢咀嚼,竟然让我尝到了个中滋味,才知因缘果报的道理之细微和复杂;才了解因果的深浅程度,对学佛修行的进展影响极大。这才明白祖师大德的话真真不错,学佛的基础是建筑在因果轮回的真理上。

不过,我自己的体会还是很浅,只能说个大概。从《阅微草堂笔记》中,明白了几个道理:首先,因缘果报极是细微,一饮一啄,一针一线,上公车能坐到哪一个位子,去超级市场能买到便宜的货色,考试拿到满分,这些结果的呈现,隐隐中,都有其前因而决定之。因缘果报与六道轮回,就像连锁反应一样,只要第一个单位起了作用,其他的关联是自然而然跟着起反应。如果能以原子、电子的现象看三世,那么,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大的连锁反应圈。只要是一粒原子、电子动了,其他的必然相继起反应。无数的原子、电子起了反应,再引发无数的连锁反应,用我们的空间时间的观念去解释,便是十方三世的形成、存在,改变和消灭,也就是所谓的成住坏空了。我们过去现在未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喜怒哀乐,饮食男女,就是这种连锁不断的现象,我们肉体的成长和外在环境的变迁,也都是这种极细微极细微的连续现象。

最可悲的就是这种轮转不息的性质,因为不管现象是如何的幻变不定,性质永远相同,都是不由自主,任由这种力量(业力)摆布当中的差异,只是我们行善作恶所引发的不同现象而已。 打个勉强的比喻:养在鱼缸里的鱼,可能只为了吃和交配的生存问题而烦恼,但是做为人类的我们,却会为它们只有窄小的生活空间和失去自主能力而感到叹惜。我们生活在业因果报的相续相当中,只会为金钱和爱情等等而烦恼,佛菩萨却为我们不能自主随业流转而叹息。我们这种身在苦中不知苦的无知和痛苦,才是修行的第一障碍。这种不自知的情形,说穿了,也就是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到底是怎么一个样子?自认为是真实不虚的,偏偏沧海桑田;明明历历在目,却是海市蜃楼。在不知道真相以前,我们只能够随业流转。所以,轮回的可怕,不在生于那一道,而是那种无量劫无量劫的飘泊,在茫茫业海中茫然的流浪,作一个无可奈何的、可怜的过客。

此外,我另一个感受深刻的层次是行善作恶的准则。简单来说,真正了解到因缘果报道理的人,他的心必然是一个恶念都不起的。我们一般都知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理,但坏念头却不能止住,那是对因果报应的道理还没有完全明白和体会所致,即相信的程度未达一百分之一百之故。盖一个念头就是一个能推动连锁反应的力量,本身是下一个反应的因,又同时是把两个反应串连在一起的缘。所以,无量劫的因已经种下,果分分秒秒在偿,不能避免,只待时机成熟而已。唯一的方法是把造成这一切事理的条件和负责串连工作的缘拿掉,使心里一丝不挂,万念俱灰!再看看因缘的复杂情况,果报的形成往往又是出乎人意料之外,不可思议,回头看才知道,太迟了。(这一点《阅微草堂笔记》可以说已发挥得淋漓尽致了)。若能从此点出发,则不管恶念、善念皆可止之,不须强克。所以,只要深信因果,那怕是学愚夫愚妇,因害怕而不敢起妄念,亦有无量功德。若能真正明白因果的真相,即能契合弥陀大愿,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另一个令我动容的地方是对孝道的肯定与提倡。那种无我和至诚,决非笔墨所能形容!那种能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不就是专注与至善发挥到了极处的表现吗!孝里面没有分别计较,没有对错,现在听起来像天方夜谈,没想到,距离纪晓岚只有

二、三百年的时间,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再想想以后,不知道孝道会不会变成只是教科书里的一段内容。为什么

二、三百年前的人能够做到,现代的却不能?难怪净空师父说他历年来只看过十几个孝顺儿女,信焉!

再者,从《阅微草堂笔记》中,体会到心忏和行动配合的重要。心忏不难明白,但不容易做到,因为要以知错做为大前题。能知错又需智慧与勇气,用智慧去判断,勇气去承担。一般学佛人根据经典的指引,应该是可以判断日常事理的对错,却没有勇气去承担,不是因为面子问题,不愿面对;便是斗争坚固,不愿服输。这是普遍的情况,批评别人时都可以一针见血的指出其执着处,面对自己的时候,却是诸般道理,辩才无碍。所以,心忏是既容易又艰难。佛法是心法,因为一切唯心造,一切因缘以心地作实。又,到最近才了解到行动的重要性,我把它看作测试仪。基于我们常常自欺欺人,看经听经,对佛法依然是一知半解,自以为是,把仅知的一鳞半爪认作不变的真理,以为自己对佛法和自身都了解,结果造成偏执。有些毛病,觉得改了,太认真固执的态度,以为看破了,放下了,岂知道只是一种假相。

采取行动就是测试这种情形有效的指针,是真的看破、放下了?还是假的看破、放下了?是真的改过了?还是假的改过了?一试便知晓。放下了的心地是光明正大的,是平静舒坦的;看破了的人是逍遥自在的。再打一个勉强的譬喻:我们如果是决定吃长素,首要明了吃素的原因,如果心有贪着,吃素与吃肉等同。然而,道理是明白了,但明白和深信的程度到底有多深入,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要自己试一试,看看念头的波动起伏就知道功夫到哪里。在起心动念处,为人处事间,以看破、放下的准则,来堪验自己的行为,才是真实修行。

所以,要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得包括观念和行动,缺一不可。要能净定安乐,就要从改变观念配合行动入手;要清净平等觉,更不可离开深信因果,因为对因果了解到极处,便是空有不二,真假同时。

第5篇:铝土矿的选别与氧化铝的制备方法---阅微草堂

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大致有:拜耳法(A/S>8-10)适合低硅比的三水铝石型、联合法(A/S=5-7)、烧结法(A/S=3.5-5)

(A/S=铝硅比) 铝土矿主要资源分布:山西、河南、贵州、广西,储量世界第八 我国铝土矿主要矿石类型:主要为高硫、高硅低铝硅比一水硬铝石型。 所以我国铝土矿选别工艺主要是有两大任务:脱硫和脱硅 脱硅选矿工艺

(一):铝土矿脱硅按浮选可分为正浮选和反浮选 正浮选:浮选铝矿物的有效捕收剂有脂肪酸和磺酸盐类;调整剂有六偏磷酸钠、丹宁酸、焦磷酸钠、碳酸钠等。

试验研究表明:当矿石磨至-200目占95%,碳酸钠和硫化钠做为调整剂,水玻璃、六偏磷酸钠按比例配制做为抑制剂,用氧化石蜡皂做为捕收剂,浮选脱硅效果较好。

反浮选:是把高岭石、伊利石、叶腊石等含硅矿物和石英浮选成泡沫产品,由于入选粒度细、矿浆粘度大,导致分散剂、捕收剂耗量大,而且选别回收率低、铝土矿矿物损失大。

脱硅选矿工艺

(二):化学法脱硅工艺有焙烧-氢氧化钠溶出脱硅法,氢氧化钠直接溶出-分选脱硅法,均采用氢氧化钠浓度低于20%的稀碱溶液处理,前者的缺点是焙烧作业能耗高,后者由于溶出矿浆浓度低,碱耗量较大。杨波[1]等人提出用高浓度碱常压高温浸取铝土矿脱硅技术,在氢氧化钠浓度50%,碱矿比2.5,浸出温度135℃ ,脱硅时间5~20min,获得铝土矿精矿A/S大于12。该法简化了整体氧化铝生产工艺,缩短了流程,有望使氧化铝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脱硅选矿工艺

(三):絮凝脱硅适用于细粒嵌布、含泥较多的一水铝石型铝土矿,将矿石细磨至-5μm占30%~40%,然后添加调整剂苏打和苛性钠、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再使用聚丙烯胺聚合物进行选择性絮凝,使悬浮物和沉淀物分离。

铝土矿脱硫的方法:有浮选法、碱性铝酸盐溶液浮选法、电位调控浮选法、碱石灰烧结法、添加脱硫剂的氧化铝湿法除硫、焙烧法等。吕国志等人[2]提出高硫铝土矿的焙烧预处理除硫方法,原矿含硫1.82%,在焙烧温度750℃ ,焙烧时间60min的条件下,矿石含硫降至0.70%以下,符合氧化铝工业生产要求;焙烧矿在溶出温度为220℃左右时溶出1h,氧化铝溶出率高于97%,说明铝土矿焙烧法处理高 硫型铝土矿是可行的。硫元素以SO2的形式生成,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若增加必要的处理设备设施,会造成设备成本提高。主要的含硫矿物是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是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物,易 于用浮选法选别,但黄铁矿在氧存在的条件下其表面会部分发生氧化,其可浮性大大降低。通过对河南西部某高硫铝土矿浮选除硫试验,含硫矿物进入泡沫产品,铝土矿留在矿浆中,含硫矿物的浮选受到矿浆碱度、矿浆浓度、矿石粒度、捕收剂用量和种类的影响较大,试验结果表明,用丁基钠黄药-丁基铵黑药做为捕收剂,合计用量在200~400g/t,起泡剂用量在30~35g/t,氢氧化钠作为矿浆碱度调整剂,PH=9.5~10.5之间,矿浆浓度15%~20%,入选粒度-150目占85%的条件下,一次精选精矿硫品位<0.40%,铝土矿含硫量符合工业要求,氧化铝回收率达89.5%。

上一篇:天融信产品特点优势下一篇:感恩父母班会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