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米》读书笔记(精选15篇)
青春是什么?
青春,是一杯茶,常品不腻;青春,是一本书,百读不厌。
青春,是一江水,奔流不止;青春,是一支歌,永不言败。
青春,是魏紫姚黄,丽句清辞难形容其美丽;青春,是和璧隋珠,生花妙笔难描绘其珍贵。
青春,是萍踪浪迹的状态;青春,是四海为家的勇敢。
青春,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青春,是一段魅力四射的日子。
然而,青春短暂,终将失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纯真美好给每个人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或许童年的你犯过可爱的错误、或许童年的你做过傻事,这都不影响童年在我们心中的美好,这是我们永远无可替代的一段人生。
少年细米,是一个爱脸红的男孩子,与表妹红藕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一同长大,平淡又充实的日子如清水般自然流淌。有那么一天,大河上飘来一叶巨大的白帆,飘来了一群仿佛来自天国的女孩。这些从苏州城里来到这里插队的女知青,给平静的乡村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带来了新的活力。梅纹姑娘,一个天真纯美的江南女孩,温柔、甜美、纯净、充满活力与朝气,给细米的生活带来了一种不一样的色彩。
细米原来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是校长杜子渐之子,他有一条可爱的小狗—翘翘。翘翘是他的贴身伙伴,是他在调皮鬼小七子追杀它时挺身而出救下的小狗,翘翘把他视为救命恩人,对他忠心不二。细米是一个正直善良的男孩,思想单纯,但是乐于助人,打抱不平,性格大大咧咧,不爱斤斤计较。他经常会犯一些可爱的小错,翘翘总能在他遇到麻烦和烦恼时及时出手相救,这主仆二人就是一对可爱的小精灵,相依相伴,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代,梅纹姑娘的到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每个人的童年或许都不一样,但是童年的快乐是终身难忘的。记得《海伦。凯勒》这篇课文,海伦从小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原来她的童年是在无声无色的黑暗中默默度过,后来她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莎莉文老师,她用各种奇特的方式教海伦感受世界,在她手心里浇水,比划单词,让她感受水、理解水,海伦在她老师的帮助下,也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虽然一开始痛苦,但是后来也非常快乐,成为她一辈子的美好回忆。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错落有致的矮房子依稀可见。细米、红藕和梅纹正向读者挥手致意。不知不觉中,已经步入了曹文轩设计的《细米》的情境中。
往来的客船、雪白的芦花、袅袅的炊烟,处处流动着诗情画意,营造出江南水乡的秀气与灵气。尤其是那道干净、鲜亮的白栅栏,显得格外显眼,时时牵动着主人公细米的心,泛起对许多往事的回忆,也使我深深震撼于曹文轩精湛的小说艺术的构造力。
在《细米》中,对“白栅栏”的描写大约出现六、七次,这样一个看似平淡无奇、毫不起眼的情景,在作者曹文轩的笔下竟然重复出现这么多次,我想绝非偶然。如此循环往复,会使我们有一种飘扬感与眩晕感。这种结构暗合了神秘主义哲学:世界万物,只是一番轮回。从细米第一眼看到梅纹,看到那道白栅栏,到最后梅纹回城离去,留下那道干净、鲜亮的白色栅栏,人还是那个人,栅栏还是那道栅栏,这期间似乎什么也没有改变,什么也没有留下痕迹。小河静静流淌,大地洒满夕阳,栀子花淡淡开放,但在细米的心里早已激起不小的涟漪。
这本书讲了:有一位少年名叫细米,他生来脸蛋就红红的小男孩儿,他与表妹红藕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令人很是羡慕。他们一同长大互帮互助,日子太平宁静。
然而,有那么一天,大河上飘来一叶巨大的白帆,白帆下飘来了一群仿佛来自天国的女孩儿,衣着干净整洁。这些从苏州城里来这里插队的女知青,给平静的乡村带来了一股新鲜而迷人的气息,而其中的梅纹姑娘以她纯净而温柔的情感与精神力量,使细米这个桀骜不驯的乡野之子步入新的成长历程。他们初次相见时,彼此就有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在后来苦难而温馨的岁月中,细米一边在梅纹的引领下走向前方,一边开始暗恋着她的声音、她的举止以及她身上所有的一切,而她在那段孤独无助的时光里,似乎更深刻地陷入了一种对于细米的不可名状的眷恋。一种非恋情的恋情,在一个到处是河流与芦苇的水乡世界中令人感动地展开着,处处风采飘逸,处处诗意流动。后来,故事又用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结束。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本让我浮想联翩的书。很快,我就被书中一个个好玩的故事吸引住。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乡村小男孩细米在那个平凡的村庄里的不平凡的事。他是在这个乡村里土生土长的男孩,他的父亲是一名校长。细米是个机灵的男孩,每当遇到麻烦时,他总是下决心解决这个难题,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梅纹是从苏州城里来这里插队的女知青,住在细米家,梅纹因父母双亡这飞来横祸,生了重病,细米的母亲说只有吃金鲤鱼才能把病治好。当时是蜡冬,假如把水龙头打开一条冰龙就会飞涌出来。细米却来不及多想,抓起渔网就跑。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小学生学习吗?
在生活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学有难我们也要倾囊相助。就像我们小小的一块橡皮也能帮需要的同学解决燃眉之急。
记得一天放学回家,天阴沉沉的上帝好像被谁惹哭了,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不过,我很庆幸,我带了一把雨伞。早上是非常晴朗,可是,我昨晚夜观星象,屈指一算,要下雨。我迈着本不属于雨天的轻快步伐来到了车站。看着别人都成了“落汤鸡”,有的飞快的奔跑了起来,有的戴上了帽子,有几个娇滴滴的女孩,害怕地躲在了屋檐下……我看见公交车已经到了,加快步伐,上车坐在最后一个位子,猛然瞄见了一个瘦小的身影。她我并不认识,但在每次公交车上我都能见到她,每次下车总能看见她走到大路的尽头,她离家应该很远。而我走几步就到了,我还在纠结要不要借给她,突然,细米出现了,我走到她面前支支吾吾地说:“你应该离家很远吧!这把伞借给你吧!”
《论法的精神》研究指向的是什么问题, 或者说, 孟德斯鸠在该书中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这也是我写这篇读书笔记所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接下来, 我将对本书中的几个重要的观点加以阐述。
一、政体决定法律
在孟德斯鸠的思想中, 对法律影响最大的是政体。孟德斯鸠把国家政体分为两大要素:政体性质和政体原则。在政体的两大要素中, 对法律影响最大的是政体原则。
(一) 政体性质决定基本法律
在孟德斯鸠的语言中, 所谓“政体的性质是构成政体的东西”。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政体性质就是指国家权力结构和行使的最基本现象, 或最本质因素。
孟德斯鸠将政体按照传统的方法划分为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体。共和政体的性质就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共和政体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民主政治—由全体人民握有最高权力;另一种是贵族政治—有一部分握有最高权力。君主政体的性质是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的政体。专职政体的性质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的政体。
(二) 政体原则决定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政体的原则不同于政体的性质。政体的性质是“政体本身的构造”;政体的原则是“使政体运动的人类的感情”。同时, 孟德斯鸠强调, 所谓政体的原则, 不是说各种政体中已有的或现有的东西, 而是应有的东西, 即“应该要有这些原则, 否则政体就不完全。”总的看来, 孟德斯鸠所说的政体的原则主要是指处于某一政体中的人们的思想、品质、情感、观念之类的主观精神状态。简单的说, 孟德斯鸠所谓的“政体的原则”是一种政体中的主导性群体所应当具有的精神、观念、情感、意识等。
二、对安全的追求决定法律
(一) 为保障国家安全、防御外敌而采取的措施, 决定相应的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政治法都是从同一个原则出发, 就是:‘人民的安全就是最高的法律’。”对安全的追求, 是一个国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保障国家安全的办法。共和政体从本质上说, 并不安全、稳定。他认为, “一个共和国, 如果小的话, 则亡于外力;如果大的话, 则亡于内部的邪恶。”无论是民主制的共和国还是贵族制的共和国都不能避免这种弊端, 以至它们都容易被君主专制所取代。专制国家通常用荒废边境部分土地以便与外界隔离, 或者设置藩镇以便与外敌隔离的办法来保障本国的安全;君主国家通常用设置要塞、驻扎军队的办法保障自己的安全, 这些都分别表现为相应的法律规定。
(二) 为自卫而攻击、征服他国后所采取的统治被征服地居民的措施, 决定相应的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就像公民拥有自卫权一样, 国际法也规定国家有进行自卫战争的权利。孟德斯鸠甚至认为, 如果一个民族预见到他民族可能会发动旨在灭亡自己的攻击行动时, 就可以主动攻击该民族。不同政体的国家对被征服地会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 这会决定被征服地的法律。一般来说, 征服国对待被征服国有下列四种统治方式:“ (一) 按照被征服国原有的法律继续治理其国家, 而征服国则仅仅行使政治及民事方面的统治权; (二) 在被征服国建立崭新的政治和民事的治理机构; (三) 毁灭这个社会而把它的成员分散到其他的社会里去; (四) 把它的公民全体灭绝。”
孟德斯鸠指出, 根据自然法, 万物莫不力求保存其种类, 可以推论出, 政府是为了取得, 包含着保存和使用, 而不能是破坏。传统上认为征服者在征服之后可以屠杀被征服者的权利是不存在的。同样, 有杀人权引申出的奴役权也是不存在的。如果一个民主共和国征服了其他国家, 应当将被征服国纳入民主范围;应当尽可能地以良好的政治法规和民事法规来弥补征服统治的弊端。
(三) 对自由的追求, 决定了国家政体和相应的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自由是人们珍视和重视的东西。对政治自由的追求, 可以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的目的。围绕着实现政治自由这一目的, 对一个国家有关政体的法律和有关公民行为的法律都形成一些原则性要求。
孟德斯鸠首先着手阐明自由的含义。孟德斯鸠认为, 尽管不同的人对自由有不同的理解, 但确切的说,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是从人人都认为它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 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 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三、自然地理环境决定或影响法律
孟德斯鸠在人类思想史上率先从自然条件的角度看待法律问题。他认为, 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对法律的产生、发展有重大影响作用, 甚至可能有决定作用。
(一) 气候条件对法律的影响作用
孟德斯鸠认为, 法律在最初产生时, 受人们的精神气质、内心感情的影响相当大;而人们的这种精神气质、感情因素又受到气候条件影响和作用, 因此, 处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民族因情感、气质因素的不同而创造出的法律各不相同。炎热的气候条件下, 人们大多表现为懒惰、怯懦、心神不定, 这种气质适合于暴君统治, 而暴君统治又必然制定较严酷的法律;寒冷的气候条件下, 人们意志刚强、勇敢、自信、豪放, 这种气质的人们珍视并善于捍卫自由, 所以适合于建立共和国, 并产生出维护自由的法律。他认为, 亚洲多专制政体, 欧洲多共和政体, 主要是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二) 国家的地理条件对法律的影响和作用
孟德斯鸠认为, 一国的地理条件也对政体、法律有着重大影响。一般说来, 土壤肥沃、地势平坦, 国家不易防守、易被征服, 容易使人缺乏毅力、眷恋生命。于是, 在这种地理环境条件下适合于专制政体, 且法律简单、残暴。相反, 地貌多山、土壤贫瘠, 国家可以据险防守, 人们勇敢善战, 崇尚自由。于是, 在这样的地方容易建立共和制度, 且法律倾向自由。
初知《细米》,是在我幼儿时。那时,好奇地随姐姐一起欣赏《细米》,虽然一知半解,但我还是陶醉在故事的每一页中。今年暑假,终于认真地拜读了它,不知不觉中,仿佛来到了稻香渡,和细米一起同享快乐和无奈。
这是一个浪漫、优雅,带着点淡淡忧伤的故事。细米一直都是个爱红脸的男孩,和表妹红藕过着平凡又宁静的生活。但是一群城市女知青打破了这段平凡的生活。城市女孩梅纹,就像一朵栀子花,总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引导着细米。细米有着雕刻的天赋,在梅纹来之前谁也没有发现这颗“宝珠”。细米的妈妈并不懂这门艺术,把它们叫做“小破烂”,还经常抱怨细米的房间几乎没有一处是好地方。一次细米带着梅纹,来到了秘密基地,梅纹看了后,不仅鼓起了掌,还在细米的作品中选出最好的一件参加艺术比赛。到了展览那天,全家动员都高兴地去参观,可惜找遍了整个展览厅就是没有细米的作品。他们找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交的作品的人太多了,这些木头被工作人员扔在了角落的一个小箱子里……看到这里,合拢书,渐渐地,我的眼睛湿润起来,继而一滴金豆子顺着脸颊滚了下来。书中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每次我都情不自禁地变成了“小兔子,或喜或悲。
一个感人的乡村故事,一段不一样的生活,我喜欢这样的故事,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启发。
翻开书,从扉页直到代后记,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少年细米出生在蚕豆地里,是一个爱脸红的小男孩,他与表妹红藕一同长大,日子如清水一杯自然流淌。然而,有一天,大河上飘来一叶巨大的白帆,白帆下飘来了一群仿佛来自天国的女孩儿。这些从苏州城来到这里插队的女知青,给平静的乡村带来了一股新鲜迷人的气息,让这个乡村快乐起来。细米很喜欢一个名叫梅纹的大女孩。在梅纹姐姐的影响下,细米从一个顽皮的小孩子成长为一个乖巧、懂事的少年。
梅纹的引导,更多的是因为他做事能够持之以恒。我有时就不能坚持把一件事做好,常常半途而废。例如,小报。有一个暑假,我曾订过一份假期计划表。我把每天都安排好了。可没多久,我就忘记了这张计划表,忘得一干二净。偶尔想起,我也就算了,放弃了曾经制定的计划。其实,我应该坚持不懈。读完了这本书,我相信,我应该知道了“持之以恒”。
细米以前虽然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但他最终懂事了。这说明,只要我们想改变自己,改正缺点,是可以的。有些同学现在不懂得是非好歹,他们以为自己改不了缺点。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信念专一,坚定,并自己想弃恶从善,那一定可以的。
一、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书笔记有多种多样的写法, 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学会摘录好句子、编提纲、写体会或心得。
摘录式:是指导学生把课内外阅读时的精彩段落或名言、警句等摘录下来, 进行语言的积累。摘录时不改动原文, 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果是报纸、杂志上的文章, 要写清楚报纸或杂志的名称、日期, 以便查找。其作用在于积累知识, 为作文奠定基础,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养成勤记的习惯。
提要式:就是分析原文的纲目主次, 概括段落的意思和文章的思想意旨。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掌握谋篇布局的方法。
心得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及时写下来, 这种笔记也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可以就整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想, 也可以就文章中的某一点写一写自己的见解。
总之, 写读书笔记, 应紧扣原文, 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而空谈感想, 还应联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经常写读书笔记,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阅读能力, 还可以增长知识。
二、采取多种措施, 提高读书笔记的质量
1. 勤查笔记严要求
对读书笔记的要求是:质量要“高”, 内容要“实”, 书写要“洁”, 形式要“新”。教师要做到每天一检查, 检查学生是否达到“高”、“实”、“洁”、“新”的要求, 将检查的结果及时予以反馈, 以督促学生坚持写高质量的读书笔记。
2. 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1) 精彩3分钟:每天利用课前的3分钟, 让学生轮流朗诵或背诵摘抄的内容, 谈谈读书心得、阅读感言等。 (2) 定期评优:定期举办优秀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将内容新颖、书写工整的读书笔记复印贴在学习园地中, 让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 弥补自己的不足。 (3) 举办主题小报:定期挑选学生读书笔记上的内容制成主题突出、版面精美、内容丰富的小报。
三、激励学生, 让做读书笔记成为习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并不是一件轻松之事, 学生有时会把做读书笔记当作是简单的“复制”, 内容随意, 书写潦草。为此, 一开始做笔记时, 教师应严格要求, 规范书写, 要求摘录的内容要富有意义和价值, 心得或感想中的情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教师要经常激励学生, 让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日渐浓厚。比如, 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小练笔”,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点评。点评时, 以表扬为主, 从而让学生愿记、乐记读书笔记。
这本书主要讲了少年细米生来就是一个爱脸红的男孩,他与表妹红藕两小无猜,一同长大,日子如清水一般自然流淌。然而,有那么一天,大河上飘来一叶巨大的白帆,白帆下飘来了一群仿佛来自天国的女孩。
这些从苏州城里来这里插队的女知音,给安静的乡村带来了一股新鲜而迷人的气息,而其中梅纹姑娘以她纯净而温柔的情感与精神力量,使细米这个桀骜不驯的乡野之子步入新的成长之路。
读完了这本书,我学会了梅纹教育细米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书中那个淘气的孩子——细米,是个爱好雕刻的孩子,但从未学过。梅纹看见细米雕刻的作品,由衷地觉得细米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于是就决定教细米雕刻。在学习雕刻期间,细米好多次想放弃,但次次都被梅纹给说服了。书中有些例子,我来举给你们看看吧!
第一次梅纹教细米雕塑时,细米是拒绝的,是因为当他走进梅纹教他雕塑的那间小屋时,就会感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是过去在乱刻时没有的。梅纹对细米的心态了如指掌,所以她尽量使他感到轻松。比如说当天,那时已是下午四点钟,她才出去寻找细米,让他回到那间小屋——开始第一件作品。梅纹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在生活中也学到了。
寒假开始的前几天,弟弟就把学校布置的作业写完了。妈妈想,作业写完了就让他玩的话,他的心会玩野的。于是,在我和妈妈商讨后决定——让弟弟把下册的语文书拿来看读,再帮他买一些数学练习。如果有不懂的题目可以来问我。
说干就干,第二天,我们三人就去书店帮弟弟买练习。弟弟一进书店就被一些漫画书迷住了,这让我和妈妈十分“得意”。我们挑选了一些口算练习和应用题练习,弟弟回过神来看见我们在选书就朝我们走过来当他看见练习时并没有惊讶,而是从我手中拿过练习看了起来,我和妈妈满脸惊讶。
弟弟看了看,说:“这个口算还有除法,我们还没有学过呢!”
我拿过练习说:“这个除法其实和乘法一样的。你听我和你说啊,比如这道题目,你看啊,15除以5等于几,那你就想几乘5等于15,不就行了吗?”
妈妈在旁边微笑着,悄悄对我说:“效果还不错呦,加油!”“知道了,我会加油的。”我回头得意地望了一眼妈妈道。
第二天大早,我看见弟弟在书桌前认真地写着练习,我心想:这小子今天这么认真,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边想着边向他的书桌旁走去。当我看见弟弟的确在书桌前写着练习,我便回到自己的书桌前完成自己的“任务”。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我听见弟弟房间传出来的声音:“姐姐,快过来一下,我有一道题目不会写。”“噢,来了!”我应道。
我来到他的书桌前,看了看题目,便和他讲解起来。但是我不管怎么讲,弟弟都理解不了,我刚想破口大骂,又想起书中梅纹的坚持不懈。于是,我又换了一种方式对他讲,过了十几分钟,弟弟总算明白过来了,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对我说:“做的不错!”
连绵、慷慨激昂、雾气蒸腾、神采奕奕
好句摘抄
外祖母说话时好像在唱动听的歌,她的话语像温柔、鲜艳、湿润的花朵,不费劲就被我牢记在脑海里。
那天我站在教堂里做晨祷,祭坛上隐隐约约有两个天使在走动,像云雾似的,透过他们什么都能看见,天使的翅膀挨着地板,明亮明亮的,像丝绸细纱,镶着花边。
它们卖弄俊俏,在银一般的冰层上有趣地走来走去,或者飞到披着白霜的暖和的灌木枝上,像鲜花似的在那里摇摆,抖落银灰色的雪花。
好段摘录
人们总是在痛苦、吵架或打架的日子里做长时间的祷告。听这样的祷告非常有趣。外祖母向上帝详细讲述家里发生的一切。她跪在地板上,庞大臃肿的身子像一个小山包。起先她含糊快速地轻言细语,后来就粗声粗气地念叨、埋怨:“主啊,不说你也明白,任何人都想过好一点儿。米哈伊尔是老大,他本该留在城里,要他往河对岸搬,他觉得委屈。再说,那是没有开发的地方,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可是孩子爸比较喜欢雅科夫。对孩子偏爱,有什么好啊?老头儿性子犟,主啊,你开导开导他吧!”
我的感悟
首先看内容:所谓的好词——多半是教科书单元整理“词语盘点”中里的词语,或者带生字的词语,或者教辅书上列出的词,甚至有些词连老师也看不懂——仔细看看,才明白原来是学生将前后不相连的字阴差阳错地连成了词。所谓好句——大多是修辞句,有的则是随便摘下的,更有些爱偷懒的学生,专挑简短的句子抄!再看读后感受——扉页、或文前文后有现成的就抄现成的;没得抄,就写几句“我从中知道了……”“文中的xx真……”之类的句子,内容单一,思路狭窄,话语笼统空洞,基本上看不到学生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把握,看不到读完作品之后对自己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再看态度: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学生做读书笔记基本上是被动、无奈的,很少学生能自发地、用心地把它当成一项与自己的学习、成长有关的大好事来对待。更让人困惑的是学生做了笔记后对待笔记本的态度——老师不组织读,学生一般是不会去读的,等学期结束,笔记本也就随着废旧书本进了收购站。
这种状况下做出的这样的读书笔记,哪位老师敢说它有多大效果呢?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学生不爱做、不认真做读书笔记呢?笔者以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还应该在老师身上找点原因。
第一,制度化的要求让学生烦躁做笔记。有的老师凡布置学生看书,必要求做笔记,做笔记成了读书的制度要求。学生盼星星盼月亮盼到的阅读课,本打算捧上心爱的书好好饱览一番,老师这么一要求,学生为完成任务,只有在选词摘句中痛苦地度过,“悦读梦”粉碎了!
第二,程式化的要求让学生厌倦做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写主要内容、结构脉络;写读后感受、分析值得借鉴的地方……这成了读书笔记的固定格式。学生读书得像“红学家”研究《红楼梦》那样费力。认真对待的学生叫苦不迭,马虎的学生就找有现成答案的书本“搬运”一通。按这种程式写读书笔记,学生怎么会喜欢呢?
第三,做而无“功”,让学生不明白做笔记的价值。儿童学骑自行车,学会了可以骑着好玩,可以代步上路,所以乐此不疲……可见,学生对一件事的兴趣通常来自他从这件事中获得的成功或好处,而做读书笔记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成功或好处”,学生自然不愿意做这没有“好处”的事。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才有实效呢?
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做读书笔记都是为了增强阅读效果,享受阅读乐趣,积淀语文要素,提升写作能力……我们的指导要立足于这样的目的来展开。读书笔记应成为增强阅读效果的助推器,而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包袱!
第一,要保证学生能潜心阅读,不要因为做笔记而中断阅读,使一篇结构完整、意思连贯的美文成了肢离破碎的的零件,以致笔记做得糊涂,书又没读好,白浪费功夫!告诉学生要先读书再做笔记,如果读得起劲可以先不管做笔记的事,只一口气往下读,读完这篇后,在回味中再做笔记,就像到一个地方旅游回来欣赏和保存照片一样,将值得欣赏的词句和思想记载下来。当然,如果在第一次阅读时觉得某个地方写得很精彩,也可以当即用笔批划下来,便于看完后摘抄。
第二,做笔记的要求要因文、因人而异,不要千篇一律。做笔记应是一项有弹性的作业,要求应因人而异,不必要求每读必做,每人必做。允许后进生少做,优秀生多做。要不要做,做多少,应完全由学生自己根据阅读的感觉而定,不强求千篇一律。有人爱随性阅读,不做笔记也能在脑子里储存很多好东西,一样有效果。我们不能看到这样的学生没做多少笔记就责罚他。做老师的应懂得给学生一点个性化的空间。
第三,笔记的体例要恰当,内容的要求要有丰富的角度供学生选择,要体现层次性。笔记的项目不要贪多求全,初学者应以摘抄好词好句为主,高年级可适当写点感受、感悟或评价。对学生的要求要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可以设置这样的递度来进行训练:一是摘取“新鲜的好词”。就是类似人教课标版教科书上的“词语盘点”中的词语,经常摘抄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二是摘抄“经典说法”。把文中表意十分准确,自己遇过类似情境却不知怎么表达的词句摘抄下来。“熟语”、“俗语”和名言警句是传统语言的精华,应属此类。三是摘录“传神的描写”。文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描写或优美的句段。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倡导学生在书上或所摘的词句后面写点简单的评析,会更有收效。四是写“读后感触”或“评论”。只要是好文章好书,只要用心去读了,就一定会引发许多思考,一定会有话想说,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一状态,把想说的话及时写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字数不限,可以是受到的感动、得到的启发、引发的联想、写法上的特色等等。
为了使学生尽快学会做阅读笔记,老师不妨在教课文时教教学生怎样做课文的读书笔记,再让学生用类似的方法做课外读书笔记。
第四,老师要用好学生的笔记,让学生爱上做笔记。比如讲讲名人做笔记的轶事,批阅笔记时写上激励性评语,经常交流做得好的笔记内容,创设一些情境或设计安排活动课让学生应用笔记,复习时段,还可以教学生归类整理笔记。老师强调多了,笔记用得多了,学生自然觉得做笔记是有趣的、有用的,也就渐渐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做读书笔记是阅读的良好习惯,只要我们重视它,科学地指导好学生,一定能使学生爱做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笔记,使读书笔记成为增强阅读效果、提高语文素养的助推器!
摘要:小学中高段的语文老师一般都会布置学生做读书笔记, 可当前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实效性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第二篇文章《惠安馆》里,我觉得那个秀贞好可怜,自己刚生下的孩子就被抱走了,我和妈妈分开一会都不行的!唉!我觉得妞儿也挺可怜的,被打的青一块紫一块的,可真是惨不忍睹!我好讨厌妞儿的养父养母,你说你捡到了吧,你就好好待人家,可是却.....唉!这事儿的结局太悲哀了!好好的两个人,说没就没了!唉!可怜!
在《我们看海去》这篇文章里,我真的没想到那个人是小偷哇!看他那老实样,怎么都看不出是坏人啊!另外那个便衣太厉害了!早知道英子就不该告诉他那个小铜佛是在空草地那儿捡的!虽然那个人是小偷,但却给我一种亲切感,哎!可惜呀!
《兰姨娘》这篇文章写的很精彩,但是有三个人物我都不喜欢:第一,不喜欢兰姨娘“装嫩”,第二,不喜欢德先对小英子不理不睬,第三,不喜欢小英子的爸爸,他看见女人就喜欢,只怕把自己的媳妇都给忘了!嘿嘿!小英子还挺聪明的,知道把德先和兰姨娘撮合在一起。不过我还有点舍不得兰姨娘走呀!
《驴打滚儿》这篇文章写的好悲哀!宋妈妈好可怜啊!两个孩子,一个死了,一个找不着了,唉!命苦啊!其实我挺喜欢宋妈妈的!她是那种“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我真为她感到难过!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篇文章是整本书里最感人的一篇文章。英子再也不是小孩了,她以出色的成绩告别了厂甸附小。可是英子的爸爸却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英子13岁丧父,从此她负起了带领弟妹的责任。
导读:“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这是《围城》里面的一句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围城读书笔记,2000字左右。
自然,70多年前的事,如今再提似乎也是陷入了历史这座怀旧围城之中。钱钟书先生以这样幽默的语调,除了批判当时之人或顽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种种行为,调侃当时老人的迂腐、留学生的傲气,揭露无谓的婆媳之争、妯娌之争、情敌之争、同事之争外,真正要阐明的就是: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围城,人永远逃不出无尽的压力和束缚,永远
要在无形的四堵墙下过完一生。每一个人都逃不出这样的命运,只是在于你在这围墙下是否活得精彩,假如你始终想着去冲出围城,那你永远只能独守空城,更加失去了生命中的价值。
事实上,这座无形的围城始终是存在的,只是钱钟书先生把30年代的这座城具体形象化了,让身处21世纪的我们看清了书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言之凿凿其实也是为了使我们看清我们身边同样的一座围城。当代社会,竞争激烈,高手如云,存在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比书中更加激烈也更凶险。就那还算单纯的学生来讲,学校、家庭、社会,每一个环境都是一座围城,每一种行为都处于一个围城。同学间的友谊和竞争、家庭里的亲情和压力、社会上的光明与黑暗,从我们出生起就建造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诸多围城。我们只有在其中不断拚杀,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去创造这座围城里的异彩,让围城中的生活变的丰富。我们不会也不可
能逾越这座城墙,因为只要我们有生活,那我们就永远处于一座围城之中。围城读书笔记
关键词:《做新闻》,框架理论,建构主义,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一词并不陌生, 新闻系学生都能背出陆定一先生的定义:“新闻是对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再不济也能记住那句“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但这种粗糙而不精确的描述实在令人生疑。
新闻到底是什么?能否简单等价于“事实”?什么样的事件才能成为“新闻”?定义总是很难给出。大多数人习惯于将自身置于受传者角度, 往往以新闻报道的出现为逻辑起点, 导致我们都忽略了新闻到达受众之前的生产过程。因此, 看到塔奇曼开篇就将“新闻”比作“了解世界的窗口”, 虽并无新鲜感, 但当她紧接着转折“但是新闻这个框架本身也有自己的问题”, 就产生了比“窗口”之喻本身要有趣而深入得多的思考。
一、新闻框架与社会建构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新闻业变化显著, 首先表现在不同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 报纸、电视等媒体都为了自身发展而在新闻内容、形式、人员雇佣等方面付诸努力。与此同时, 自60年代以来的重大新闻事件, 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公民权利运动等, 以及70年代初的水门事件, 对于新闻媒体的考验不断加剧。大事件频出的年代, 媒体表现如何自然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研究的对象, 塔奇曼的研究也正是基于这段时期的案例调查和分析。
她的关注焦点非常明确, 在第一章就直接归纳出全书的研究重点:“本书把新闻看成是一种框架, 并考察这种框架是如何建构的, 或者说考察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机构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考察的重心是报纸和电视作为复杂的组织所必然遵循的程序, 以及新闻工作者所承担的职业关怀。”因此, “框架”不仅是行文的结构基础, 框架理论也是贯穿全书始终的理论基础。
具体来说, 塔奇曼也就是在探讨“新闻通过哪些环节实现社会建构”,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对媒介组织进行分析, 并反思 “新闻专业主义”这一被新闻行业奉为圭臬的准则。
二、文献综述与塔奇曼的理论创新
在新闻生产与社会建构的问题上, 李普曼早已有过表述, 他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说法, 认为媒介对环境的描写使人只能接触到被建构的环境, 而非真正的外在现实, 人脑海中所形成的景象则更加偏离这种真实。这意味着存在三种层次的“现实”——真实环境、拟态环境以及脑海中的环境。
媒介构造的“现实”环境与人脑海中的“现实”恰好对应框架建构的两种类型, 一种是由媒介在生产新闻时所制造并依据的框架, 另一种则是每个个体先天所有的认知体系代表的框架。个体层面的这种框架与李普曼的“刻板成见”一说不谋而合, 刻板印象由我们所生存的文化背景决定, 如同一种社会基因保留在个体的认知体系中, “使我们投射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自身的意识, 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念, 我们自身的立场和我们自身的权利”。[1]
这与心理学的“图式”概念接近, 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 图式对于输入的信息进行解释, 影响着人注意、编码和提取过程中信息的取舍。因此, 它不仅仅作用于处于受众地位的个体, 同样作用于作为新闻生产者的个体, 对于新闻生产过程中框架的形成与运用产生一定影响。
但李普曼时代还没有系统的框架理论, 更没有被引入传播学范畴, 首先完成这种结合的是戈夫曼。他首次将框架概念应用于传播情境中, 其对于框架的阐释在本书中成为一根主线。戈夫曼对于框架理论的定义是“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与主观过程”, 而新闻制造的过程就是“将日常生活的现实图景纳入框架之中, 以便于对社会情境进行理解和反映”。[2]这显然符合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制造过程中的实际状态。框架理论在戈夫曼之后有了新的发展, 彼得·博格和托马斯·卢克曼认为个体在日常世界中的建构不断客观化, 逐渐形成可以被其他人感知的制度世界, 而不仅仅局限于戈夫曼着眼的日常生活既定框架, 这也是塔奇曼在本书中更为青睐的框架理念, 因为塔奇曼希望达成的是对于新闻生产制度层面的分析, 而不是个体经验或感受的总结。
在前人的基础上, 塔奇曼更多地对框架转化的制度性机制进行了探讨。社会意义在社会互动交往中形成并慢慢成为一种共识, 这种共识可以被转化为制度化、组织化的规则和程序, 并理所当然地被用来作为判断行动或组织生产的资源。这意味着新闻从业者对于现实发生的事件总是基于过往的历史经验进行解读与加工, 这种加工方式却并不被与其产生的背景关联思考, 而是完全脱离语境被单独继承。
这有点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成语误用, 许多成语的典故与产生渊源并不为人所知或者被人为忽略。现代人只是想当然地在当前语境中使用, 并不会思考是否与其本意脱节或者使用情境是否恰当。然而语言的意义改变可以被欣然接纳, 因为其作为工具的存在价值就是被最普遍地使用, 因此当所有人都错误地使用某个成语时, 那只管将错就错即可。但新闻制造如果被模式化的意义和制度所绑架, 可能并不应该顺理成章地接受, 如塔奇曼所说, 这些既定模式和制度可能“对新的新闻形式出现产生阻碍作用”, 其合法性需要被质疑。
因此, 制度化的框架必然影响新闻生产的方式, 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一条经典的从业规范, 也是塔奇曼在书中论述的重点。但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怀疑并非塔奇曼所独有, 迈克尔·舒德森对新闻专业主义和其中最关键的“客观性”在《挖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著述。尽管李普曼一再呼吁新闻从业者要接受严格的教育, 掌握专业性理念, 借助科学来使得整个行业专业化, 但舒德森并不以为然。他指出客观性理念虽然是一个很流行的新闻学专业价值观, 但新闻报道的主观性是不可能被克服的。[3]
塔奇曼在遵循吉登斯的以“意义框架的创造和再生产” 为中心的“双重解释”基础上, 对于新闻生产过程及其现象意义深入解释, 指出新闻与社会成员间的互动以这种制度框架为基础, 并且资源与规则的运用无法排除权力的因素。这也就意味着新闻专业主义所标榜的“新闻是社会生活的真实报道” 是一个神话, 与舒德森的判断相呼应。
三、前窗与后窗间的行文逻辑
从“新闻是窗口”的逻辑起点出发, 塔奇曼认识到这个窗口所代表的框架存在自身的问题, 因此窗口的大小、窗格的多少、窗玻璃的明暗就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对象。全书的逻辑架构也非常清晰, 前七章作为“前窗”围绕着新闻生产组织的新闻源、分工、叙述手法等方面, 通过大量的案例说明, 展示“日常发生的事情是怎样被变成了新闻这种具有现实时空的报道”;而八到十章则着眼于理论探讨, 用社会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新闻生产过程背后隐藏的东西, 告知读者新闻生产之所以如此的深层原因, 给出研究结论和理论参照。
有了框架作为研究的坐标系, 塔奇曼将新闻生产从空间、 时间、类型化、灵活性、叙述表达等维度进行解构。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与塔奇曼在第二、三两章的新闻时空特征研究联系紧密。诸如新华社在各行政区划分设记者站, 负责不同地理区域的新闻报道活动, 而《扬子晚报》因其地区都市报的定位主要着眼于江苏这一行政区划的新闻事件。同时, 每家媒体也会对条口进行划分, 经济条口与社会条口的记者不会彼此越界。而常有重大新闻出现的组织, 如警察局、国企等则会有通讯员这一身份或者有媒体派遣的常驻记者。这种地理边界化、组织专门化、部门分工化的规律揭示出媒介组织在获取信息源时的分工状况, 以及对于新闻生产节奏的安排, 共同建构出时空关联下的新闻网络, 形成全面的新闻覆盖。
在这两章中, 塔奇曼还论述了对于新闻事件的类型划分, 以及当出现新闻信息源获取或材料加工的矛盾时, 新闻从业者应当如何协商来保持新闻网络的良好时空秩序。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显然都建立在新闻价值判断的基础上, 主要在第四章《灵活性与专业性》中讲述, 探讨选择信息源和寻找事实这两个方面如何相辅相成, 互相作用, 也为“后窗”的新闻专业主义讨论作了铺垫。承接前文两个方面所构成的新闻事实网, 更具体地说明我们在构建事实网络时, 是在根据已知的程序来搭建, 这个网络无所不在, “一方面指导着记者去发掘新闻, 另一方面最终又把自己重新构建成一种新闻的框架”。
在新闻事件的叙述手法上, 塔奇曼主要在第六章进行了阐述。一般而言的叙述与文字相关, 语言如何架构、细节如何描摹、引用哪些受访者语言, 新闻报道的模式不仅与新闻内容息息相关, 更决定着受众在看到新闻时所感知到的意义, 这其中就暗藏着媒体想要传递的附加信息。在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中, 镜头的运用同样有要求。尽管电视画面给人以真实感, 但电视新闻也是对现实的建构, 镜头的空间位置、组接运用、 快慢长短都存在着特定的行规。
例如, 平拍的视角往往给人以客观的感受;俯拍针对没有生命的事物或者自然景观;特写镜头则意味着亲近的个人距离。观众的感官容易被镜头“欺骗”, 也往往被镜头“塑造”。 电视画面上的犯罪嫌疑人总会以偏离正面的角度出现, 违背常规的视角给人以强烈的负面印象。而重大灾难事故现场出现的中央领导人则会占据更多画幅, 通常处于画面中较高的位置。尽管电视新闻片拒绝多种角度的拍摄, 一般要求摄像机处于和普通人视线相同的水平高度, 但在镜头上的细小改变并不会使观众变得警觉, 也不会使其警惕媒体是否蓄意构建另一种现实。尽管真相就是电视在掩盖其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安排, 但没有观众会试图思考电视新闻存在着时空的重构, 于是媒体就得以继续遵循自身的框架来建构社会并试图将这种框架施加给受众。
在“前窗”第七个章节中, 塔奇曼特别以妇女运动的报道进行了详细剖析, 用以验证前面几个章节对于新闻生产过程的分析。
到“后窗”的三个章节中, 塔奇曼转换到理论层面的梳理, 分别从新闻专业主义、框架理论和知识社会学角度, 说明新闻组织及其工作者在建构现实的过程中使自身或者社会合法性的证明。
在盘点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历史时, 塔奇曼参考了舒德森的研究和观点。舒德森认为, 美国的便士报与自由市场经济的成长密切相关。大众报刊在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媒体争夺读者和广告的竞争中遵守了自由市场的社会规则。在此基础上便士报促成了信奉政治独立和报道事实性新闻的身份转变, 并逐渐培养了新闻行业对于新闻真实性的理解, 也就是专业性的中立与客观。如果说便士报时期媒体还可以扮演政府与民众的中间人角色, 那么20世纪初的经济秩序改变将完全打破原有新闻行业格局依附的社会经济背景。按照舒德森的说法, “20世纪的媒体卷入了新的经济转变过程中, 这就是集中、集权和企业联合的过程”。
当这段历史映照在我们所处的时空背景下, 可以看到极其相似的历史轮回。抛开体制的问题, 中国也依然不乏大量的媒体与权力合谋案例, 媒体为权力和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寻租缝隙, 这与塔奇曼对于20世纪初美国媒体专业主义的质疑完全一致。媒体没能在界定公众和私人的概念时表现出新闻敏感性, 何况其本身也在向企业、垄断者的身份迈进。因此, 当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向各国扩张时, 往往会遭遇质疑和反对, 新闻行业其他从业者担忧默多克的资本集团与本国政治权力之间是否形成了某种联合。如果存在这种联合, 则势必会破坏新闻业的生态平衡以及行业原则。
四、建构主义的研究层面
传统的传播学研究都以功能主义作为支持, 从而给出结论:新闻定义的基础是社会结构, 而不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组织的活动。这种将社会视为先天的客观存在完全否认了个体努力可能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变化。事实上, 社会环境的存在本就不可以被等同于自然环境的存在, 后者的确是客观等待被发掘的对象, 而前者显然是因为有了人类劳动和思想层面的主观能动性才得以成形, 同时也并不是一形成就固定下来不可改变。
塔奇曼显然不认可功能主义对于新闻和社会变化关系的传统观念。她关注到新闻观念与社会结构的并存发展, 认为新闻价值的概念源自新闻工作者的实践, 也就意味着社会结构的创造源于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塔奇曼试图用解释学的方法研究新闻, 从而给出了“窗框”的比喻, 并在分析妇女运动、软新闻与硬新闻的案例中加以运用, 证明新闻工作者如何把日常事件变成新闻事件, 这些都在强调是人们的积极活动建构了社会意义。这些案例的研究从媒介组织的角度出发, 把新闻组织看做一个复杂的机构来考察。
塔奇曼的建构主义思路有力反驳了功能主义导致的绝对二元论或者决定论等观念, 避免其逻辑走向因果论, 也否认了 “任何变化都可以顺利从所谓的系统中找到原因, 任何变化的结果就是推动或者带动了系统的改变。” [4]这同时也是对施拉姆、拉斯韦尔等人传播理论的突破。
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 作者还引入了民族方法学者加芬克尔的研究方法, 关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 利用“自反性”和“指称性”这对概念描述人们如何把对生活世界的叙述理解为新闻报道, 记者如何理解事件, 以及人们如何在任何特殊的细节中推断出生活世界的特征。“自反性”和“指称性”在新闻生产中的运用形成了人们理解和解释生活世界意义和秩序的一个个“框架”, 在这里塔奇曼再次回归到了框架理论, 强调了“新闻是一种框架”的观点。
五、塔奇曼的答案与空白
新闻究竟是如何被建构的?其实书中的每一章都是答案的一部分, 信息源的获取、新闻信息的采集、内容加工、新闻组织内部分工、新闻叙述方式、新闻的类型化等等, 这些无一不揭露出:那些被人们以为是客观存在的对象或者文本, 都是由特定主体主观选择行为形成的因素。媒介组织通过这些环节逐步实现新闻生产过程中对于事实的建构, 新闻的框架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
因为对这种建构合法性的质疑, 塔奇曼重新思考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合理性。通过对NBC纪录片公正性等案例的剖析, 作者发现专业主义实践限制了激进思想向新闻消费者的传播, 因而也限制了每一个人把媒体作为政治和社会资源来利用的自由, 结果最终限制了人们的知情权。因此新闻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阻碍了质询精神, 阻碍了言论自由和公众统治的理性主义模式的实现。可以看出塔奇曼对于新闻专业主义本身持怀疑态度, 新闻作为日常知识无法被每个个体等同且客观地认知, 而结构性规则对于个体认知带来的限制、权力因素对于客观性的干扰, 都说明新闻专业主义所认定的真实与客观并“不能反映出新闻作为集体共同参与社会构建的实质”。
然而, 塔奇曼并没有给出任何方法来指导新闻业应该如何践行“专业主义”, 或者说如何尽可能克服新闻专业主义中的“主观”色彩。同时, 尽管对于新闻生产的框架分析详彻且细致, 塔奇曼海还是未提及这种建构该何去何从, 她的逻辑从新闻框架的形成到如何被运用层层展开, 却在现象描述完成后戛然而止。
尽管塔奇曼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可靠性进行了否认, 但并非意味着这条新闻行业准则就可以被抛弃。专业主义不够 “专业”是因为存在着外部压力, 但这些压力为其所作的辩解并不意味着其无需批评, 而批评也不等于抛弃, 这就像对于新闻客观性的理解:“之所以进行辩护, 不过想提醒批评者, 由于客观性存在问题就简单丢弃客观性是十分危险的, 就像相信客观便以为任何人任何媒介任何报道都是客观一样。”[5]
诚然, 所谓客观、独立、公正都是没办法完全企及的程度, 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也不存在一条非此即彼的分野可以作为精准的分割线供从业者们自我纠偏, 但无疑客观性是新闻生产必须追求的方向, 只要新闻业依然将自身定位为“第四种权力”, 是“社会发展的瞭望者”, 就理应以此准则为目标。哪怕这种专业主义所建构的合法性有待考证, 但只要其行为目的和行为方式是良善的, 至少符合了功利主义层面的社会利益最大化, 使得新闻与真实之间的距离最小化。一如追溯美国新闻客观性的来源时, 可以看到其根植于美国社会的自由民主传统, “关联着新闻媒介的社会角色, 以及政治体系、民众与媒介三者的关系平衡。新闻客观性以民主为最高价值”。
六、启发
本书中塔奇曼的建构主义思路显然是尤其值得我们借鉴的一点。我们对于议题或者选题的思考, 往往受到功能主义的熏染, 总试图寻找原因。将一切问题从社会背景中找到看似合理的归因, 于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被类型化, 最终找到一个决定性因素附会。
然而现实中的社会议题往往微观而具体, 过度地将问题抽象化理解导致“一个本来充满互动的生活世界被抽空, 余下的是概念化逻辑化了的躯壳——研究者观察的现象——客体, 把主体间性的世界约化为研究者和研究客体的二元关系, 犹如把新闻和新闻生产者的活动剥离一样”。
同时, 塔奇曼的研究案例也启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都可以被作为分析对象, 撇开过于高大上的研究思维和目标, 将生活经验运用于专业探讨能使这个过程更丰富而有趣。
参考文献
[1]黄旦.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李普曼《公众舆论》阅读札记[J].新闻记者, 2005 (11) :70.
[2]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国际新闻界, 2010 (9) :18.
[3]迈克尔·舒德森 (美)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陈昌凤, 常江,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43, 70, 137-139, 145.
[4]黄旦.由功能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化[J].新闻大学, 2008 (2) :47.
[5]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08-111.
【《细米》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读细米有感小学作文450字10-21
《家》读书笔记 - 外国名著读书笔记10-12
读书笔记,读书心得06-24
谈读书读书笔记12-02
读书的读书笔记20012-07
英语读书笔记_中小学生如何写英语读书笔记07-04
《本色》读书笔记06-05
家读书笔记06-15
读书笔记名言06-18
《干法》读书笔记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