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商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通用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经商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1

县人民政府:

2010年,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负重争先快发展、奋力再进二十强”的发展目标,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推动内外贸融合,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实现了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商务经济健康发展的目标。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38.5亿元,同比增长46.6%;县属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76.5亿元,同比增长63.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4.3亿元,同比增长33.6%。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84.8%;其中县属工业企业累计实现70亿元,同比增长71.6%;累计实现利税6.4亿元,同比增长45.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总数达到80家。

(二)商务经济健康发展。全县预计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8亿元,同比增长23%。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12家,总数达到21家。全县累计完成外贸出口1180万美元,同比增长38.8%。全县实际利用外资450万美元,同比增长50%。农家店总数达到107家。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9467台,审核备案家电以旧换新网点4家。

(三)项目建设突飞猛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签约工业项目29个,签约资金55亿元,其中投资过亿的项目18个,投资过20亿元的项目1个,实际到位资金34.4亿元。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全年新建和续建工业项目33个,其中东圣化工“836”、楚林陶瓷陶瓷生产线等17个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吉星化工精细磷化工、楚原化工年产2万吨食品级五钠等一批骨干项目进入建设高峰期。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科学调度指导生产,运行质效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强运行监测分析。积极关注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把好统计质量,搞好调查研究,全面准确把握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二是及时市场预警。先后编发《经济与商务》60期、《远工办简报》12期,同时还以局网站为载体、以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和经济形势分析会为平台,及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四大产业发展状况,广泛宣传国家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全力抓好生产调度。加强与电力、交通等部门的协调,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问题,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通过扎实有效地宏观指导,全县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和运行质效双双得到提升,特别是四大产业龙头企业东圣化工、永安车桥、花林新型建材集团、楚园春酒业增长态势强劲,为全县工业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东圣化工集团进入省百强企业行列,2010年,全市上半年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议放在我县召开,更进一步说明工业经济的发展形势喜人。

(二)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后劲培植取得新突破。一是强化招商引资。2010年,全县共签约工业项目29个,签约资金55亿元,全年新建和续建工业项目33个。我局成功引进3个项目,自主引进了2个招商引资项目,包括楚原化工年产2万吨食品级五钠项目,计划投资26500万元,累计投资10945万元,年内已开始建设;德中茧丝公司搬迁扩建项目,与浙江伟龙寝具有限公司联合投资5000万元,年产10万条(件、套)蚕丝毯及真丝系列服饰家纺生产线项目,年内开始建设;与招商局共同引进奥力铸造有限公司铸件深加工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截止11月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厂区规划即将完成。二是积极服务项目建设。先后成立楚原化工精细磷化工、德中公司搬迁扩建、奥力铸件深加工等多个项目服务工作专班,认真搞好项目建设服务协调工作。同时对20多个增长点项目特别是东圣化工“836”工程、吉星化工和楚原化工精细磷化工产品、楚阳科技医药中间体、安广陶瓷和楚林陶瓷等重点项目加强建设服务工作,确保了以上项目顺利竣工投产、达产达效。三是大力推动二次创业。组织召开矿山企业二次创业座谈会,加强对二次创业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积极为矿山企业二次创业提供项目选择建议,截止目前已有14家加工型企业或在建项目通过矿山企业二次创业成功转型。

(三)千方百计促进创新,发展方式再现新转变。一是提高管理创新能力。认真制定全县企业管理创新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以“促转型、强管理、增效益”为主题的企业管理创新年活动,组织我县70家企业的150名中层管理者参加以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创新培训。二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积极促进院企技术合作,组织10家企业参加第六届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会上5家企业分别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森源有限责任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的香菇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和可追溯体系示范获得了省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使企业多项技术难题迎刃而解。大力推动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花林新型建材集团建立了县新型建材发展工程技术中心、奥龙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县罐装果蔬食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晶品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县日用玻璃制品工程技术中心、陶星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县日用及建筑工程技术中心。目前我县企业共建立了1个省级、2个市级、11个县级研发中心,共申报专利42项。三是提高品牌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促进产品质量的全面提高,楚园春白酒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花林新型建材集团、山泉化工、远野风三家企业的3个品牌正在申报省著名商标。

(四)坚定不移扩大消费,城乡需求再现新增长。一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认真抓好“家电下乡”惠民工程,全县累计审核备案家电下乡经销商65家,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8310台,销售金额5896万元,补贴台数29467台,补贴金额800万元,补贴兑付率104%;“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圆满完成,今年新建农家店13家,全县累计新建或改建农家店107家,配送中心1家,其中日用品店67家、农资农家店39家,农家店乡(镇)覆盖率达到100%、村(居)覆盖率达到92%。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力度。7月,对全县农家店和配送中心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有无违规经营行为,未发现违规经营现象。三是家电以旧换新惠民工程有序推进。9月,起草并下发《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家电以旧换新网点目前已备案4家,其中销售网点2家,回收网点2家。

(五)精心组织加快出口,对外贸易再创新业绩。一是加强业务培训。11月,组织武星、奥龙等8家企业参加电子商务培训,促进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目前,全县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二是发展会展经济。先后组织企业参加欧洲化工精细展览会、拉斯维加斯汽车零部件展览会、2010年度春秋两届广交会、食博会;通过参加系列展会,为企业争取出口订单。11月,组织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国家经贸政策洽谈会,帮助企业加快融入东盟自贸区,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政策,加快对外贸易发展。三是积极申报项目。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区域协调发展资金”的申报工作。共申报“中小开”项目6个,对上争取扶持资金15万元;区域协调发展资金项目2个,对上申报扶持资金200万元,有力促进了外贸出口企业做大做强。2010年,全县新增自营出口企业3家,共计达到19家,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180万美元,同比增长38.8%。

(六)凝心聚力抓好服务,服务水平再出高质效。一是积极争取项目。全年成功申报中央和省级各类项目19个,争取到财政扶持资金3825万元,占年度计划570万元的671%。专项资金的陆续到位,极大地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有效地防止了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二是着力缓解融资难题。组织召开银政企洽谈会,为企业争取银行授信4.25亿元,其中东圣化工3.6亿元。三是大力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我县近年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为楚阳科技、奥龙食品、晶品玻璃等企业引进“大学生企官”6人;召开全县首批大学生企业人才座谈会,并协助对县拔尖人才中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行期满考核与评选推荐。四是认真贯彻优惠政策。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先后召开3次协调会,调整了享受直通车服务的企业名单和享受过路费全免政策的产成品名录,累计为加工型企业换发绿色通行证106张。

(七)大力强化行业监管,规范秩序迈出新步伐。一是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得到加强。今年重点整顿规范了旧县镇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强力打击了私屠乱宰和销售注水肉、病害猪肉等不法行为。全年定点屠宰场年屠宰生猪18615头,无害化处理销毁病害生猪37头,病害生猪占代宰生猪2%;我县生猪定点屠宰率达75%以上。二是酒类流通管理日趋规范。酒类流通批发零售共524家,酒类流通备案登记524家,备案登记率100%。三是成品油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协助完成了城北加油站征地招标,东圣加油站规划建设等工作,安泰、远南、鸣凤桥等三家加油站荣获市优质服务加油站称号。四是其他行业管理逐步深入。鲜茧收(烘)、废旧回收、报废汽车拆解、典当拍卖、美容美发等行业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全年共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出动执法车辆18台次、执法人员50人次,进行了5次行业执法检查,取得了较好成效,市场秩序日益规范。

(八)强化措施狠抓党建,机关效能再上新台阶。一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层层签订责任制,先后开展党员春季培训、非公企业党的基层组织“五个基本”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十个全覆盖系列活动,全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3名,发展党员26名。继续扎实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共有参学单位12个,参学党总支4个,党支部19个,参学人员270名,党员132名,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于3月底正式结束。认真做好“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与联系村双泉村建立起“党建工作联动、经济发展联谋、基础设施联建、民生实事联办”机制,筹措2万元资金支持村级公路建设,解决了双泉村67户200多人的出行难问题,并看望慰问了8户特困户,送去帮扶资金2000元;资助结对帮扶的新型民风文化示范户——棚镇乐队资金2000元。4月,组织了为玉树灾区捐款活动,全体干部职工共捐款3550元,组织企业捐款30多万元。二是认真抓好机关建设。以五型机关创建和机关效能建设为载体,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确保了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再造行政审批流程,对涉及我局的行政审批事项逐一清理和完善,并对所有的审批事项实行零收费;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机关车辆管理制度》、《机关接待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勤俭节约制度》等10项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建立每周四定期学习制度,邀请县委党校授课及青年干部讲业务课等形式,使全体干部职工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三是抓好“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评议整改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把两项评议和机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认真搞好评议工作,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整改率达到100%,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测评中,我局在19个经济管理部门中名列第3名,在97个县直部门中名列第17名。四是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年共接待企业改制遗留、物业管理及征地拆迁上访19批次33人,成功调处了6起因企业改制引起的纠纷,确保了社会稳定。此外,认真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并以永安车桥、楚园春酒业为试点单位,把“五五”普法、社会稳定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工作落到了实处,促进了企地和谐共建。认真抓好对外宣传、档案管理、文明单位创建、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

2010年,经过全县经济商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全县工业和商务经济完成了既定目标,取得了喜人成绩。但是,工业和商务经济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工业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资金缺乏和用地困难等方面,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尽快解决。

三、明年工作打算

2011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立县”核心战略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大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力争在扩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增长质量上取得明显突破,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是积极引导经济运行,做大经济总量。二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壮大产业集群。三是切实加强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后劲。四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创新能力。五是努力扩大外贸出口,提高开放水平。六是建立健全流通体系,扩大城乡需求。七是加大服务工作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八是深入开展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九是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协调发展。

经商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2

近几年,我县食品工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和积累,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骨干企业较快成长,酿酒业、香菇加工、柑橘加工、粮油加工、特色食品加工等行业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规模,构成了我县食品工业的主体。但是,如何进一步优化我县食品工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我县食品工业向精深加工和特色化、产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全县食品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一、全县食品工业发展的现状

截止2009年底,我县共有县属规模内食品加工企业6家,分别为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公司(香菇加工)、楚园春酒业有限公司(酿酒)、天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米加工)、县鑫鑫油脂工业公司(食用油加工)、县野风食品有限公司(特色食品加工),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8602万元,与2007年7400万元相比增长422%;实现工业增加值14684万元,较2007年增长567%;完成销售收入36779万元,较2007年增长349%;实现利税3079万元,较2007年增长348%。总体上看,我县整个食品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产销形势两旺,但总体规模较小,占整个工业经济的比例较低。

二、食品工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产业规模总体较小。我县的食品工业只是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群体规模,缺乏大型的、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龙头企业,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生产环境差、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在市场整合中缺乏竞争优势。

2、对接机制尚未完善。上游原材料生产分散,标准化程度较低,使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规模受到影响;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食品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可靠的原料保障。

3、项目融资困难较大。我县食品加工企业多属中小型企业,由于受生产经营规模、风险承受能力、信贷抵押能力和信用水平的影响,银行贷款“门槛高、要求严、手续繁”,企业资本运作很难搞活,制约着食品企业持续向前发展,企业在项目建设中融资难度较大。进而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

4、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由于我县多数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新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弱,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对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加工的总体能力不足,造成生产成本偏高,企业经济效益差。

三、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的目标和思路

(一)食品工业2010年目标

2010年,全县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45000万元,同比增长16%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000万元,同比增长16%以上,利税总额3600万元。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10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超5000万元的企业3家。

(二)食品工业发展思路

1、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食品。围绕我县质好、量大的大米、柑橘等优势资源和以冲菜、豆腐乳、酱菜、蚱广椒、绿豆饼为主的地方特色小吃抓招商引资、促二次创业、上工业项目;确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提高资源附加值;做强做大地方特色小吃,不断提高特色产品品质、形成规模化生产,努力把小产品建设为大产业。

2、加强融资支持,保障项目建设。积极协调各商业银行和县担保公司加大对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公司6000吨食(药)用菌系列产品加工基地改扩建项目、野风食品有限公司1亿瓶特色食品二期工程的融资支持,最大限度保障在建食品加工项目的资金供应,确保项目早竣工投产,发挥经济效益。

3、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加大对楚园春酒业有限公司、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在财税、融资等政策上采取向龙头企业倾斜的政策,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促进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以点带面的拉动作用,积极发展与之配套的包装、运输等产业。

4、加强农企合作,保障原料供应。引导、支持、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加快建设优质大米、柑橘等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协会+农户”的长效合作机制和企业、农户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全面保障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努力形成企业与农户共赢的局面。

5、提高安全意识,保障食品安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营造食品安全和谐氛围;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抓好对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把好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关;抓好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6、加强市场开拓,扩大市场份额。加强对市场的监测与分析,时刻把握市场最新动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创新市场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网络营销、电话营销、感情营销等营销方式;以出口为主的宜昌奥龙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009年投产)、野风有限公司要努力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7、加快品牌建设,提升产品档次。严格执行国际国内绿色、有机食品标准,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创造名牌、扶持名牌、宣传名牌、壮大名牌,真正把产业做大,把企业做强,把品牌做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使更多的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获得“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原产地保护。

8、加强技术攻关,提高产品质量。引导食品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的联系,鼓励基础好、具有经济实力的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快开发能够推动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大力推广食品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以及适用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原料,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

四、食品工业发展的措施

1、把食品工业的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和优势资源的开发结合起来,搞好原料基地建设。按照食品工业各类产品对原料的不同要求,引导农民科学种养,调整结构,结合不同产区的资源优势,发展优质、高产、规格化、标准化的原料产品,形成基地化、良种化、专用化,重点建设一批绿色、特色食品原料基地,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提高品质,为我县食品工业提供优质原料。

2、进一步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食品工业产业格局。一是以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在食品工业的骨干行业中培育扶持发展1至2家大型、5至7家中型龙头企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下游产品企业带动上游企业,大企业辐射小企业,企业联动农业和资源开发的良好发展态势。二是以产业升级为发展方向,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我县食品工业整体水平,形成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适度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和粗加工的食品企业,有机地构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具有多层次竞争能力的食品工业结构。

3、加大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食品工业的发展后劲。一是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吸引和筹集多元化资金投资食品工业,大力开展技术改造,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食品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二是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各种机制和不同方式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加强产学研的联合协作,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过程,形成我县食品工业的技术引进和创新体系。三是在深入研究当前市场的同时,加强潜在市场和未来市场的研究,快上一批新项目,储备一批中长期项目,实现食品工业快速发展。

4、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强调“绿色”和“特色”,突出我县资源无污染的优良品质和加工产品的地域文化特征,塑造我县食品工业的形象。重点加强我县食品工业产品的宣传广告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产品的包装设计水平,提高我县食品行业的竞争能力,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5、加强行业监管,保证食品安全。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打击假冒伪劣、强化产品质量,建立完善有效的食品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五、食品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在技改贴息上出台新的政策,积极扶持食品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

2、在企业融资上,协调银行在信贷资金投向上降低门槛,真正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上一篇:员工培训质量与教育培训论文下一篇:思想道德教育与化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