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中持续气道湿化护理体会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械通气中, 人工气道建立后上呼吸道失去了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 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与湿化作用, 因此, 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近年来, 临床上用于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各异, 持续气道湿化护理应用较为广泛, 2006年10月-2008年3月, 对我院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行机械通气患者50例, 采用输液器持续滴注法湿化人工气道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中, 男28例, 女22例, 其中, 经口气管插管46例, 气管切开4例;应用呼吸机平均时间77.8 h。呼吸衰竭34例, 中枢性呼吸肌麻痹8例, 重症肌无力6例, 间质性肺病2例。

1.2 持续湿化的方法

建立人工气道后, 将无菌湿化液瓶与无菌输液器连接排气后, 将针头插入呼吸机专用三通管吸痰口内 (有胶塞者, 消毒胶塞, 将输液针头插入;无胶塞者, 覆盖无菌纱布, 将针头别在纱布上) 。调节速度为5~10 ml/h, 250~300 ml/24h[1]并固定, 调整湿化瓶的高度。注意: (1) 湿化液滴入口应高于患者口鼻平面, 过低液体会积于管口导致湿化不良, 湿化瓶高度固定后不能随意更改, 否则要重新调整滴注速度; (2) 湿化液及用物每日更换1次; (3) 向患者和家属讲明目的以取得配合。

1.3 湿化液的选择

湿化液可根据分泌物的黏稠度及性质来选择蒸馏水、生理盐水或稀释的抗生素溶液, 湿化液温度在32~35℃。

1.4 湿化效果的判断

对于湿化效果的评价应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和一些可监测的指标变化来进行判定, 湿化效果可分为三类, 即湿化满意、湿化过度、湿化不足[2]。湿化不足时痰黏稠量少, 不易吸出, 肺部呼吸音粗或者干音。湿化满意时吸痰管插入顺利, 痰液稀薄, 量适中, 易吸出, 肺部呼吸音清晰。湿化过度为吸痰管插入顺利, 痰液稀薄, 量多, 痰液呈泡沫状或水样, 肺部有大量湿音。

2 结果

50例患者中, 45例湿化效果良好, 吸痰通畅, 3例出现湿化过度现象, 及时调整湿化液滴速后湿化良好, 2例患者拔管后导管上附着痰痂。

3 体会

持续气道湿化每一滴的湿化液量极少且在滴注过程中湿化液又被呼吸机送进的气流冲散成更小的水滴随气流进入上气道, 减少了对气道黏膜的刺激, 使气道处于近似生理的湿化状态, 有利于分泌物的稀释和排除, 不易形成痰栓或痰痂, 易于吸出。缩短了每次吸痰的时间, 减轻了吸痰对气道的刺激和损伤;持续气道湿化不需要重复操作和反复开放气道, 避免了间断湿化需反复抽取湿化液频繁打开气道的操作, 从而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 有利于患者的休息, 简化了护理工作的程序和工作量。

上一篇:英语教育对学生语言能力的促进论文下一篇: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9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