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建筑领域也在蓬勃发展,一系列崭新的建筑方式与建筑理念层出不穷,给传统建筑工程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对广大建筑单位来说是机遇,与此同时,社会的进步促使社会大众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遮风挡雨”,而是要求其兼具实力与颜值,使建筑单位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抓住市场机遇,应对挑战,是建筑单位必须面临的话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建筑智能化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建筑智能化管理论文 篇1:

装配装式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科学分配建筑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并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因此受到广大建筑商的青睐。此项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切实保证建筑的质量,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建筑施工活动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一剂强心针。本文就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

1.1提高施工效率

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全称是预制装配施工,其就是指由厂家生产建造部分建筑结构,再雇佣统一的运输队将生产好的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最终达到和传统建筑方式相同效果的施工模式。用装配式施工技术代替传统施工能够充分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装配式建筑因其特有的工作模式,为广大施工团队所追捧,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这个过程中,帮助施工单位全面提高了施工的管理效率。由于建筑的施工需要掌握多种技术的部门协同施工,因此施工中的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就能够很好地改善这一现状,它能够在施工中减少现场的人员数量,用装配工厂的人工取代施工现场的人工,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全面推动了建筑效率的提升。

1.2可以提高建设资源的利用效率

研究表明,装配式建筑物不仅节能环保,而且可以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减少集成和组装过程,减少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同时减少了固体建筑垃圾的数量,以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目标。例如,在墙壁和地板等建筑结构中使用新型保温材料,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装配式建筑主要以钢制材料为主,通过对材料的重复利用加强资源的使用效率。

2装配式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分析

2.1加强对部件堆放的科学化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部件存放时,尽可能减少部件损坏问题的发生。如果出现部件损坏问题,则不可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否则将因为其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大量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在利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工作人员设立相应的安全生产标识,并对其标识进行保护。从其影响来看,这可以为后期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针对其中所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安全问题,进行严格控制,促进整体管理水平的稳定性提升。在部件堆放管理时,还需要对其进行硬化处理。借助专门化排水系统的积极作用,对于各个部门所需要利用的不同部件,选择较为合适的堆放方法。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底层设置相应的防护层,尽量降低对部件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2.2加強施工人员与机械的控制

第一,加强对施工人员和机械的控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加大对其管理力度,才能使工程的施工更高效的进行。应该建立管理小组和监管小组,确保对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之间的有机结合,进行合理的人员配备,进行合理的机械间协作。

第二,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使施工人员对一些关键性呢技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做好各个工序间的衔接工作。第三,专管质量检查的小组成员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第四,对于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及工具,都要定期保养和维护。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要加以及时检修。第五,制定严谨周密的应急方案,以备处理一些施工中的突发情况。

2.3充分应用BIM技术

现阶段的大部分施工行业已经逐渐在施工中引入了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手段,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相对于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施工效率,该技术的出现是建筑施工行业的重要里程碑,其因高度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成为新时代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指标。因此,施工单位应在建筑过程中合理、充分地应用BIM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要求较高,尤其是在装配式施工时,要时刻保证建筑的精度。除此之外,BIM技术能够模拟出施工的情况和进度,减少风险的产生;BIM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管道和电线的布置情况,为施工的开展提供便捷,实现对建筑质量的保障;BIM技术能够为设计图的绘制提供参考,以其高精度、高准确性的优势,充分保证外部加工部件和现场部件的吻合度;在对施工情况管理的过程中,BIM技术还能提供一些辅助功能,控制各方面因素造成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有助于施工一体化、科学化发展,提高施工的管理效果;BIM技术能够全面提高施工的安全,利用该技术将安全问题进行汇总,作为建筑施工的安全指导原则,减少风险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施工安全。

2.4提升预制构件吊装施工质量

在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分析制度也发挥了其独有的优势。具体来看,如果可以在施工之前,针对在整个工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提前防范,并完成施工计划的制定。当后期工程中出现了问题之后,可以结合施工方案和计划中所规定的相关性内容对其进行有效调整。同时,还需要将吊装结构数量和编号进行综合性处理。对施工人员而言,其可以按照施工计划中所规定的相关性内容,顺利完成吊装工作。如果在工作中还出现了任何施工方面的问题,还需要管理人员展开深入调查和研究。针对该方面工作内容,便需要施工企业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邀请一些专家、学者让他们为施工人员讲解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不断提升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对于施工人员而言,还需要自发、主动地利用互联网平台积极作用,加强对专业性知识的有效学习,提升自身综合性能力,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若想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便需要充分认识各种新式施工技术的积极作用,根据行业发展特点和具体工程施工方案,对其合理化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既可以满足工程各项需求,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广泛的应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江向东.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陶瓷,2021(01):134-135.

作者:李昀霖 王大伟

建筑智能化管理论文 篇2:

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建筑领域也在蓬勃发展,一系列崭新的建筑方式与建筑理念层出不穷,给传统建筑工程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对广大建筑单位来说是机遇,与此同时,社会的进步促使社会大众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遮风挡雨”,而是要求其兼具实力与颜值,使建筑单位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抓住市场机遇,应对挑战,是建筑单位必须面临的话题。一方面,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设计表现出突出优势,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以及管理水平,改进建筑物的质量;另一方面,智能化已经成为21世纪的代名词,智能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闻,而智能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则减少了对人工的需求,提高了工作速度与精度。将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化技术结合起来,无疑是建筑单位应对挑战的有力举措。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受到了建筑企业的青睐,并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成本相对较低,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的时候,需要提前预制相关构配件,之后在施工现场开展施工安装工作,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建筑结构形式。和传统施工技术相比,该技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较小,并且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受到了很多建筑企业的广泛应用。在施工管理中,应重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使施工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1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含义

装配式建筑施工就是先确定图纸的设计,在工厂中加工构件,将这些构件运输到施工地点,之后通过某种方式把这些零散的构件根据图纸装配起来构成一个整体。施工地要先将钢筋固定好,留出位置来安装构件,构件安装完成之后,再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将构件固定在上面,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工期的同时也能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2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与优势

(1)显著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一方面,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工厂式的生产模式是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核心理念,这种方式将通用性的组件提前生产出来,不需要单独定制,减少了因单独定制某一构件而造成的浪费时间现象,也避免了因构件尺寸不符合施工要求而造成的返工现象。另一方面,能够显著提高管理效率,装配式建筑使用的构件大多数是标准化的,能够减少设计等环节,标准化的构件也方便对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进行评判。(2)实现不断优化。装配式建筑将构件生产交由专业部门进行,随着规模的扩大、时间的累计,其制作工艺将会更加完善,制作方法也会更加先进,构件质量趋于提高。

3装配式建筑智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预制构件的设计研究

装配式建筑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通常不设置次梁,这样可以减少装配构件的数量,也降低了装配的施工难度。当进入梁柱等预制构件的设计布置时,要首先了解工厂生产的设备构件型号,如构件截面的尺寸范围等,以防无法生产所需的构件。布置设计剪刀墙的过程中,设计的墙体位置要尽量方便施工、拆分、砌筑等。应用板结构时,板采用怎样的受力模式,这取决于产业化公司板的类型。若设计为双向叠合板,则不需改变受力情况;若设计为单向预应力叠合板或单向预应力空心板,则要把板的受力情况改设为单向传力,对边传到。在配置楼板所需钢筋时,非主要受力方向要包络设计(构造+现浇厚度双向板方向计算)。

3.2预制梁柱墙的生产制造

在正式施工之前要确保构件能够生产完成,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构件的生产占据着关键地位,直接关系到施工期限的长短,因此要确保构件生产效率足够高,而这通常与其他因素相关联,分别是工厂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施工人员生产构件的效率。构件的生产过程首先是相关企业设计好构件图纸,工厂的施工人员根据图纸制作模板,模板制作完成之后要对其进行清理,确保模板表面的干净程度,准备进行倒模工作;其次,要将模具固定在一个工具中上,避免与施工人员进行直接接触,使用多种方法将模具封闭起来,使其固定在一个位置上;最后,用混凝土浇筑过后,确保构件表面没有任何凹凸不平的地方。完成之后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构件不会出现任何问题。预制梁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流程,但是在预制墙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砖模的型号,再将其放置在面砖里面;其次,要确定好分隔条,使用滚筒让面砖的表面保持平整,之后再使用刷子将面砖固定起来,把分隔条粘上去;最后才能将面砖制作完成。

3.3预制叠合板安装

在具体安装当中,需要保证与作业层之间距离为300mm,严格按照顺序与流程安装,并在此当中做好校对,如果发现存在不足,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对安装当中存在的误差情况进行减少。在此当中,也需要能够做好对于叠合板的保护,在此当中轻拿轻放,避免发生材料浪费或者碰撞的情况,以此有效提升吊装有效性。在叠合板安装当中,也需要能够在底部做好临时支架的设置,保证不同支架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在完成叠合板安装后对其进行拆除。同时,如果在施工中进行双层结构安装,则需要按照要求做好双层支架的设置。首先,需要安装上层叠合板,在安装完成不存在问题后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浇筑,在充分凝固后,及时检测叠合板的强度,如经过检查发现强度在70%以上,则表明能够满足要求,可以拆除下层支架。

3.4发展智能化,大量采用智能机器人

(1)借助智能分析系统进行决策,或者辅助管理者进行决策。这是因为管理者在决策时难免会受到已有经验及主观意识的影响,降低决策的科学性,但机器决策的应变性又较低,必要时需要管理者做出快速决策。(2)要实现对数据的收集、整合与分析,建筑工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不仅能够帮助管理者了解当前的施工全貌,而且透过数据,可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引导管理者采取改进措施。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来说,保证数据精准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搭建BIM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等实现。(3)在作业层实现智能化,装配式建筑虽然减少了对人工的需求,但施工依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此,可以利用3D打印机、机器人等减少人工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施工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与便捷性,如果想让这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发挥它独特的优点和作用,想有效地推进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向前发展,还需要专业人士继续学习并改进这种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工艺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内容,并投入到实际的工程建设当中,在实践中探寻更深奥的技术方法,边学习边进步,要站在宏观角度,以提升建筑价值为目的,继续发展提高这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为提升建筑价值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习飞.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135.

[2]陈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

[3]高定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24.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015019.

[4]周遂.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5):242-244.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0.03.090.

[5]王敬.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08):110-111.

作者:孟庆海

建筑智能化管理论文 篇3:

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建筑工程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全新的施工理念与技术手段成为当前推进建筑领域实现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智能化施工技术在为我国建筑领域开辟全新发展路径的同时,为建筑建设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作为当前现代化建筑施工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合理应用装配式建筑智能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成效,同时能够有效推进建筑工程现代化、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本文主要从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应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必要性与基本原则,重点对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施工管理

前言: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技术其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开展过程中,以产业化与装配式集中生产模式为主,在其生产过程中,将现代化智能技术手段融入生产活动当中,以工业化理念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进行不断的革新与优化,集中生产建筑工程项目所需建筑构件,在通过对各个部件的组装完成建筑施工。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利用智能化技术手段构建线上智能管理平台,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利用智能化平台对建筑构件的生产质效、运输、安装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化管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对人力资源的消耗,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对其附近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而影响。

1、应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1.1 有效节约建筑资源

由于当前现代建筑的主体结构主要以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相关施工作业人员首先根据建筑结构设计需求,利用钢筋、模板等构建建筑主体以及建筑墙体的结构框架,然后通过混凝土浇筑完成施工。在以往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其所采用的模板的材质主要以木质或钢质为主,该种施工技术对混凝土的水分控制要求相对较高,且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无论是木质模板还是钢制模板都需要进行反复利用,在反复利用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建筑结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1]。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技术并非是单独的生产建筑结构构件,而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与施工需求,对建筑构件进行设计,由相关技术人员开发相应的模具,再根据相关设计方案以及建筑施工需求,选择相应的建筑材料在工厂内进行集中化、批量化生产建筑构建,然后再将所生产的建筑构建运输至施工现场,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组装即可。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应用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模具的使用,同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工程材料,降低构建生产成本。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结构件生产的应用,不仅实现建筑结构件的批量化机械式生产,降低对人力资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结构件生产成效。同时能够有效保障建筑結构件的质量标准完全统一,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1.2 有效节约施工时间

采用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技术,实现建筑工程构建的批量化生产,不仅能够有效实现建筑施工成本的节约,同时能够建筑构建批量化生产能够有效保障建筑构建能够完全符合建筑工程构建的质量需求,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2]。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合理采用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实现建筑构建的批量化生产,然后在将所生产的建筑构建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用工成本,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在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建筑施工的时间成本,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效。

2 应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原则

2.1 智能化应用原则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应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首先应当遵循其智能化应用原则,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充分结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生产需求,加强对相关工程设计软件中的智能化功能的有效运用,充分借助其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优势,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生产的建筑结构部件需求,开展相应的结构部件设计、建模、装配统计、结构加固等多个方面的参数进行智能化管理。与此同时,想要切实实现建筑结构部件的工业化生产,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充分利用工业化生产软件与智能化设备,通过对其建筑工程相关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其设计方案要求,借助智能软件对其详细参数进行科学化计算,并根据其参数设置相应的智能化生产程序,进而实现对建筑结构部件的生产实现智能化管理。并且利用相关智能化软件,对其结构部件相关数据进行计算过程中,能够有效验证其结构设计参数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其相关数据分析其设计参数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智能化社会对其进行全面的优化分析,全面提升结构部件的自动化生产质量。

2.2 数据传输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借助BIM系统根据其相关设计参数构建相应的建筑结构数字模拟模型,并根据其模型对批量化生产的及建筑结构部件的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优化与革新,确保其建筑结构件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全面提升工程设计质量。与此同时,利用BIM系统进行设计方案优化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建筑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同时能够有效为建筑结构部件工业化生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因此,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遵循数据传输原则,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加强对BIM系统数据中的合理应用,进而全面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3、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路径

3.1 全面优化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案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首先应当充分借助BIM系统中的碰撞检测技术对其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模拟测试,并通过对工程结构安装过程进行模拟,对建筑工程管线的布局、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进行检验,根据其验证数据结果,分析不同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的碰撞冲突以及不合理的设计参数, 并根据其存在的漏洞对相关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进而确保其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与此同时,在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充分利用BIM系统中的数字建模技术、3D打印技术等智能化技术手段,对装配式建筑结构部件的安装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如图1),并根据其施工模拟,分析其安装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合理确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在保障其施工方案合理性的同时,最大限度规避建筑工程预制构件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

3.2 确保工程预制构件的设计的科学性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环节中,为了有效降低装配构件的生产数量,减轻安装作业施工量,一般情況下对次梁的设计不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范围之内,这样能够有效减低工程预制构件的安装、拼接等施工作业难度。因此,在对建筑工程的梁、柱等工程构件进行设计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首先应当全面了解其所设计的构件类型,并根据其工程预制构件的生产设备,合理设计工程预制构件。与此同时,在对建筑工程的墙体进行设计时,应当根据其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合理设计其预制构件,为相关施工作业人员在后续的施工作业提供保障[3]。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结构为双向层的压板时,相关技术人员在对其设计过程中,无须对其工程构件原本的受力条件进行改变。而其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为单项的预应力层压板或者中空板时,相关技术人员在对其工程预制构件进行设计过程中,应当将其结构的张拉力设计为单向传递,进而确保其建筑工程预制构件设计的合理性。

3.3加强对预制构件的施工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在保障其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的同时,对预制构件的安装施工同样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对其预制构件安装作业开展过程中,其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施工质量将会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应当提高对预制构件的施工管理。在预制剪力墙安装过程中,各个构件之间的粘接性能是保障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其进行预制剪力墙施工过程中,首先相关施工人员应当借助螺栓将各个组件进行连接,并将螺栓孔的位置确定在整体结构的中心位置,进而增加剪力墙使用的稳定性,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提升,我国各个领域亦在以时代发展为导向逐渐朝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应用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还能够全面提高建筑结构的施工质效,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因此,为了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相关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应当提高对该项技术的重视,积极推进建筑工程预制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在保障装配式工程构建的生产质量的同时,确保其安装施工的顺利开展,为我国建筑施工领域实现现代化、智能化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方晶.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砖瓦, 2021(10):62-62.

[2] 侯金鹏, 隗功潮. 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绿色环保建材, 2021(11):2.

[3]吴纪飞. 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1):105-106.

作者:孙中国

上一篇:美术老师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外贸业务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