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家庭教育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还未成熟,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最终导致一些不遵守校规校纪,品德、行为或心理有偏颇的“问题学生”出现。而家庭教育在“问题学生”的转化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成败关乎“问题学生”的命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问题学生家庭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论文 篇1:

让问题学生不再出现“问题”——农村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实践探索

【摘 要】针对中学生所开展的教育工作是尤为复杂且繁琐的,要求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才可以真正对他们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农村地区因为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就致使中学生无法获得更加优质的家庭教育,所以老师就应该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农村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实践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农村中学教育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中学;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实践探索

学生通常处在三种环境当中,分别是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家庭环境或者是学校环境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甚至是社会教育这三者是能够相辅相成的,家庭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础,在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环节中具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家庭条件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形式与内容等等都获得了有效的完善。但是农村学生家长却存在着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学生们的家庭条件也有着较大的差异,他们无法适应此种日新月异的环境,所以就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现阶段农村地区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对教育的意识仍旧停留在学校教育层面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所带来的影响,农村家长们在大部分认知上都是尤为狭隘的。长时间以来所倡导的教育,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就指向了学校教育。此种情况的出现,一个方面是由于农村家长所接收的教育十分少,不能为自己的孩子供应他们需要的知识,所以就只能把教育的全部希望都寄托于学校或者是老师的身上;另一个方面是由于农村地区并不是很发达的情况,大部分家长都会为了经济而不断的奔波,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教育问题,对于孩子的教育并未给予高度的注重。并且,还有十分多的家长由于家庭条件过于低,就只会期待孩子可以混个中学文凭,能够认识生字,就会让他们外出务工,此种理念也就导致家长缺少了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只要学生出现问题,那么其将要面对的就是家长的指责和谩骂,更甚至,家长还会把孩子和其余优秀的孩子做对比,切实损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慢慢的就会更加自卑,无法对学习产生充足的兴趣,更是对他们的将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家长外出务工,留守环境不利于家庭教育

近些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农民开始离开了家乡,去往外地进行工作,想要谋求生计。所以,众多孩子的教育问题就通通留给了年龄较大的长辈又或是周围的亲人。爷爷奶奶十分年迈,本身的文化水平也并不是很高,对于中学生的学习提供不了任何的帮助,并且也不具备充足的精力去看管尤为调皮捣蛋的孩子。亲朋好友更是为了生活不断的忙碌,就算是自己的孩子也都没有时间去看顾,更不用说这些留守儿童了,他们的看管仅仅停留在最为基础的吃穿住上。此种环境,就让这部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或者是学习环节中遇见了难题却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处理,问题就必定会越来越多,乃至于大部分學生都会出现逃学、厌学以及自我放弃的思想,进而过早的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开展工作。

(三)教育重心偏离,方式传统

农村家长本身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他们觉得只要提高孩子们衣食住行的条件就能够促使其更好的进行学习,所以大部分家长都会满足学生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并且,受到传统教育体系所带来的影响,再加之人们普遍的攀比心理,大部分家长都越加注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和学习能力,他们并没有对学生的为人处世给予太多的关注,而是更加看重孩子的分数情况,这部分家长迫切希望孩子能够“成才”,而不是可以“先成人后成才”。如此一来,家庭教育所注重的焦点就有所偏离,也致使大部分孩子在学习环节中,只会追求考试成绩,而对于自己的品性与三观没有任何想法。并且,农村家长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模式上也十分老旧和传统,特别是在他们的行为想法和家长的意愿完全不一样的时候,就会做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事情。大部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环节中,都只会借助十分粗暴的行为和动作,他们想要让孩子能够无条件的听从家长的指导。此外,在孩子获得一些可以让家长感到骄傲的事情时,众多家长都会给予更多物质上的奖励,而缺少了对成绩不高和学习不足的完整分析,家长与孩子彼此间没有亲密的交流,这对于学生的教育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二、农村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对孩子给予充足的关爱

家长一定要多多关怀和爱护学生,特别是家庭比较特殊的孩子,更需要给予其越来越多的关照。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通常是家庭教育的影子,一般情况下,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多,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也尤为多的话,那么学生的内心就会变得越加自信,十分阳光与积极,他们对于学习有着充足的主动性,也能获得较高的考试分数。而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他们必定会受到自己家庭环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家长并没有给予学生一定的关注,那么就让学生产生了尤为强的自卑感,情绪更是特别的低落,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存在自我放弃的思想与理念,极易用十分极端的方式去对待自己或者是其他人,考试分数尤为低。因此,这就需要家长能够克服困难,多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及交流,切实让他们体会到亲情所带来的温暖,不能只为其提供物质上的关怀,不问缘由就满足孩子所有的物质要求,却无视学生三观和品性方面的有效培养。家长一定要先教会他们怎样的做人,才可以让学生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去进行发展,才真的是为其将来的进步做铺垫。

(二)创建安全、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环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拥有着耳濡目染的作用,自古以来就有着“孟母三迁”以及“断机教子”的真实故事,就算是如今也存在着“神舟九号”女宇航员刘洋母亲不断坚持培养女儿成为国家人的感人故事。家长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亲情的同时,还应该教会其怎样用感恩的心来面对所有的人与事。单亲家庭或者是留守家庭一定要利用各种方式与手段来为学生们创建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尽可能在每个月或者是每周预留出充足的时间和他们进行一场亲密的交谈。家长可以对学生们阐述自己工作中的趣事或者是为人处世的小道理,而学生也能够对家长们诉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困惑,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一定要时刻保持着充足的耐心来面对学生们的各种问题与好奇心,真正缩短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给予自己的浓浓的爱护,让他们不会由于亲情的缺失而导致其自身性格上的缺陷。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对学生们普及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让他们真正知晓生命的重要性,来避免孩子出现粗心大意和逞强心理,切实对自己形成良好的保护,进而成长为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帮助的优秀人才。

(三)鼓励并尊重学生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十分欣喜获得他人的称赞。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使用“放大镜”,不能应用“显微镜”。家长要善于发现学生们身上的特长与优点,并在第一时间进行赞美和鼓励。并且还应该知晓如何尊重他们,不仅要对学生的人格给予尊重,还应该对其自身的喜好与特点给予充足的尊重,多多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使他们体会到被尊重的感受,逐渐让学生成长以及成熟起来。在学生表现的十分优异时,家长就可以利用语言或者是动作来对其进行赞美,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肯定,一个赞赏的眼神或者是一个点赞的动作就能够让学生产生充足的自信,进而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铺垫基础。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和学生成为朋友,真正放下自己的主导地位,用朋友或者是伙伴的身份来与学生进行交流。每天都预留出充足的时间与他们开展交流,陪同孩子一起玩耍和学习,切实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留守孩子来说,家长就要借助微信视频、电话等等方式来与学生们多多沟通,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家长的爱护,知晓家长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生活中的一切,更好的进行学习。家长还应该以学生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用他们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如此一来,学生才可以把家长当做自己十分信任的“铁哥们”、“好姐妹”,沟通起来就会越加顺畅无阻,无话不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问题学生的出现和家庭教育具有着密切的关联,存在家庭教育问题的家长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模式,多以学生的角度着手,并给予他们充足的关心和爱护,在交流与沟通环节中知晓学生所碰见的各种问题及困难,并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处理策略与思想引导,真正帮助学生处理这些问题,从而为他们将来的进步和发展铺垫牢固的基础,也能为其后续的学习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马骏骙,熊登秀.从家校教育角度探讨“问题学生”的成因[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4(04):149-152.

[2]罗小燕.社会视域下家庭教育与“问题学生”的管理现状及对策[J].区域治理,2019(48):197-199.

[3]陳燕.问题学生与家庭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1):128+130.

[4]孙立强.关于问题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初探[J].民营科技,2009(11):42.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天水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引导及激励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TS(2019)LX187】

作者:刘小彦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论文 篇2:

解剖当前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摘 要: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还未成熟,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最终导致一些不遵守校规校纪,品德、行为或心理有偏颇的“问题学生”出现。而家庭教育在“问题学生”的转化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成败关乎“问题学生”的命运。因此,只有对“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转化策略,为“问题学生”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提供依据,避免盲目性,最终对“问题学生”进行转化。

关键词:初中生;问题学生;家庭教育

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处于敏感阶段,容易受外界干扰,尤其是家长的一举一动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三观形成。因此“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出現了许多最为集中和突出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了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很多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亲子沟通存在障碍;家庭教育期望过低或过高;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家庭教育目的存在问题。本文结合以上四个问题,逐一对“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家庭内部原因

1.家庭结构问题

根据初中“问题学生”家庭结构调查显示,单亲家庭、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夫妻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以及两孩年龄差距过大的家庭等这类特殊家庭结构现象非常严重。虽然这种家庭结构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没法改变,但这样的家庭结构是“问题学生”出现的高危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留守儿童或者父母关系紧张的孩子,他们会缺少父爱或母爱,没有良好的家庭氛围,不能很好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家长不能敞开心扉进行交流,以至于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偏激的性格。两孩年龄差距过大的家庭中,由于二孩与初中生的年龄差距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偏心”的问题,让他们误认为家长对自己不够包容和疼爱,不够重视,他们会选择犯错、闯祸这种偏激的行为来引起家长的重视。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家庭结构,家长觉得亏欠了孩子,为了弥补这些特殊的家庭结构带给孩子的缺失,才让他们的教育方式畸形化,对这些家庭的孩子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2.亲子之间的“代沟”问题

亲子沟通的主要障碍还包括“代沟”。根据问卷与访谈发现,“问题学生”家长一意孤行,凡事不与孩子商量,不去倾听并理解他们的想法,采用命令式的教育方式,遇到问题也不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平心静气地解决,只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亲子之间没有任何沟通。更有“问题学生”家长不认为孩子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想,认为他们还小,不会独立处理事情,他们只需要按照家长指定的方式方法按部就班就好了,这样只会更加地激化矛盾,让“问题学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初中生自身原因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正从儿童时期的幼稚单纯向青年时期的成熟稳重过渡,这一时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有很大变化,生理的发展速度比心理的发展速度快,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会对初中生造成烦恼和压力。如果家长对这些身心发展的特征不了解,那么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就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和麻烦。

1.生理特点

初中生刚好处在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身高和体重明显增加,并且男生比女生更为突出,在体型上越是接近成年人,就越是认为自己长大了,不再对家长言听计从。家长若是还像以前一样对初中生进行管理,他们就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反抗,就会制造亲子矛盾。

2.心理特点

初中生的身体变化引起了心理的变化,希望家长能给予自己与成年人一样的尊重和权利,但在经济上还依靠家长,这样的矛盾使得生理与心理失去平衡,给初中生带来许多困扰,通过调查访谈发现,“问题学生”家长不懂得孩子的身心发展失衡现象,这样无疑给本已非常复杂的家庭教育又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初中生逐渐有了性意识,渴望了解性知识,对异性产生好奇与爱慕,希望得到异性的欣赏,注重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形象。根据调查发现,家长不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一味地打压孩子,并对孩子的这种表现片面理解为早恋,致使亲子关系不和谐。初中生明显地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自我意识高涨,认为别人应该跟自己一样,所以无法理解家长的想法,从而产生沟通障碍。他们会通过反抗行为来引起家长对自己的关注和得到尊重。

3.学习特点

初中生的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使用一些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等手段解决问题,更加自觉、主动,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随着课程的增多,不同于小学阶段的死记硬背,他们会想办法在学习上花更少的时间。

4.品德发展特点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判断,初中生已经从道德他律进入道德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品德形成具有两极分化性和不稳定性,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不会依据家长的评判标准对事情进行定论。即使自己的行为不规范,思想不健康,也不愿听家长的意见,从而形成不良的品德,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三、家长层面的原因

家长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在家庭生活中应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的表率。潜移默化在家庭教育中有重要作用。在“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表率作用没有发挥好。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成败。

1.家长自身存在问题

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长的不良行为习惯对初中生的危害很大,是“问题学生”出现问题的又一个主要原因。有的家长性格散漫,对子女疏于照顾、放任自流;有的家长脾气暴躁,把孩子当成“出气筒”,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不管给孩子是否带来负面影响;有的家长交友不慎,自己的交际圈有问题,带给孩子负面影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问题学生”的朋友大多数都有问题,马虎的家长不会筛查孩子的交往圈,没有让孩子远离品行不良的同伴,导致孩子之间互相效仿、互相影响。“问题学生”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且及时改正,否则孩子的不良行为一旦成为习惯,再进行教育,效果就会很差了。

2.家长期望不当

通过问卷与访谈发现,部分“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期望过高,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达不到家长心目中的要求时会自暴自弃,让孩子丧失上进的勇气和动力。并且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情绪容易急躁,这样不仅容易与子女发生情感上的对立,而且会使家长丧失应有的理智和耐心,最终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有些“问题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失去信心,认为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他们以偏概全,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不抱任何希望,在孩子面前也不忌讳,直言“只是尽义务,等长大了随便他干什么去”,对孩子期望过低或者说没有任何期望,彻底对孩子失去信心。

3.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教育的质量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越有能力指导孩子学习,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重视自身在孩子面前的表率作用,并且能够按照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其进行家庭教育。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学生”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他们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才会在评价孩子时奖惩不当,评价不合理,这样会导致“问题学生”的问题更突出;在教育过程中缺乏说服教育,对孩子横加指责,使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家长应该给他们讲道理,循循善诱,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家长对自己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没有反思

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无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家长可能拥有正确的家庭教养态度,但采用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这种家庭教养态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的不一致,是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因为在这样的家庭教养态度的影响下,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对。

四、社会原因

1.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應试教育的影响

根据访谈发现,部分家庭把读书看成是“唯一出路”,把“上好学校、找好工作”当成是唯一的目标。在这些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家庭智育势必被摆在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位置,在“问题学生”家长的教育目的观中,没有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的意识,也没有养成劳动意识,更不会把青春期性教育列入教育内容。

2.受到周边不良环境的影响

目前,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社会风气在无形中带坏了初中生,给本就紧张的家庭教育带来很多困惑;现在社会上网络、色情、暴力等音像制品泛滥,初中生会沉迷网络游戏,浏览网页上的不健康信息,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必然成为最主要的受害者。

总之,“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家长对这些“问题学生”毫无办法、束手无策。只有剖析问题的成因,才能提出应对策略,解决“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是形成“问题学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以及问题成因的分析,对以后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转化“问题学生”至关重要。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当前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X167)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李斌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论文 篇3: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正值青春期,自我约束力差,加上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得当,很容易形成“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成败是“问题学生”是否形成及能否成功转化的关键。文章通过对“问题学生”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解决策略,为“问题学生”的家长提供教育依据,实现“问题学生”的成功转化。

关键词:问题学生;家庭教育;转化;策略

家庭教育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而“问题学生”的问题与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存在如下问题:亲子沟通存在障碍,家庭教育期望过低或过高,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家庭教育目标存在问题。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积极的亲子沟通

(1)提倡参与性高的、健康的家庭娱乐方式。根据“问题学生”的家庭结构调查显示,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夫妻关系紧张家庭以及二孩低于4岁的家庭出现“问题学生”的概率较高。这些家庭或是缺失父爱、母爱,或是没有良好的家庭氛围,学生无法感受家庭温暖,无法与家长敞开心扉交流,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偏激的性格。虽然家庭结构无法改变,但家长通过参与性高的、健康的家庭娱乐方式,如外出旅游或运动等可以增进亲子互动机会,及时知晓孩子的心理活动。

(2) 跨越“代沟”问题。“代沟”是两代人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是亲子沟通的主要障碍。作为“问题学生”家长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努力找到双方思想的共同点,而不要一味地打压或者灌输自己的意愿。在出现意见分歧时,家长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平等地与孩子交流,承认孩子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人。

(3)塑造良好的家庭教育外部氛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家长要帮助孩子筛查朋友圈,远离品行不良的同伴,避免孩子耳濡目染,互相影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外部氛围是家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家长的不良行为是“问题学生”出现问题又一个原因,如对子女疏于照顾,放任自流;学生在父母的影响下,久而久之染上恶习,形成不良习性;采取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将孩子当成“出气筒”发泄情绪。

二、给予合理的期望值

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研究显示,教师根据有关学生的信息而对其形成一定的期望,会促使该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期望对孩子有激励作用,孩子会朝着家长的期望要求自己,成人成才。

(1)避免期望过高。家长对孩子期望的积极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并不是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身心发展就越有利。在“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的期望过高,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当学生达不到家长心目中的要求时会自暴自弃。如果家长情绪急躁,丧失应有的理智和耐心,容易与子女发生情感上的对立,最终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在一定范围内,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越大,但如果期望值高到孩子无法达到的程度,孩子就丧失了前进的勇气和动力。这充分说明,教育期望并非越高对子女的激励作用越强。

(2)避免期望过低。家长的期望过低,孩子会认为家长放弃了他们,从而失去信心,问题更多。如果初中阶段学生表现出高傲与自卑并存的心理特征时,家长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对孩子放任自流,就会引起孩子的心理问题,导致亲子关系疏远。

三、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

笔者将“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方式分为:只管不爱、只爱不管、放任自流三种类型。当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时,“问题学生”家长要控制住情绪,冷静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科学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打骂只会让孩子产生更激烈的反抗情绪。

(1)奖惩得当,评价要公正合理。“问题学生”家长要善于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该表扬时就要毫不吝啬地表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当“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出现反复时,家长要采取强硬措施,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合理的奖罚能激发孩子的潜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切忌奖罚过于频繁,否则会使出孩子产生无所谓的情绪,失去奖罚的目的。奖罚还要适度,奖励过高,孩子容易滋生骄傲情绪;该奖励的没奖励,孩子容易迷失;惩罚过重,超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孩子会失去信心;惩罚过轻,孩子意识不到错误,也达不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2)以身作则,家长教育要一致。家长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问题学生”家长拥有健康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避免言行不一的情况,要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树立在孩子心中的威信,让家庭教育更有说服力。

(3)保护孩子自尊,进行适当的说服教育。家长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尽量营造轻松的氛围,保持温和的态度,让孩子感觉家长是朋友。当“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出现反复时,家长要冷静,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而不要横加指责,使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对于过分的要求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拒绝,过分溺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问题学生”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一旦成为习惯,再教育,效果会很差。

(4)平衡家庭教养态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当有的家长被问及如何处理亲子之间的分歧时,回答说会选择民主的方式,先问孩子的想法,再商量解决的办法,这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有利孩子健康发展的家庭教育方式。但是,在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会不分青红皂白发脾气,大骂孩子,或以不给零花钱作惩罚,有时候甚至动手。这种家庭教养态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的不一致是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四、树立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目的观

家庭教育目的是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问卷与访谈中,笔者发现“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目的单一,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如果孩子的成绩差就掩盖了所有优点,感觉孩子一无是处。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道德品行、劳动能力以及青春期性教育等方面不够重视。只有家长拥有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目的观,才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育孩子健康成长。

(1)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学生”家长在孩子进步或受挫时,漠不关心,不鼓励孩子再接再厉,也不帮助孩子渡过难关,没有树立孩子自信心的意识。家长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孩子平时的言语行为审视孩子的心理活动,观察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要鼓励孩子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避免孩子形成偏激、不善交往的性格。

(2)家庭劳动教育。家庭日常生活劳动是对孩子施行劳动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家长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提高孩子劳动技能。一个不会劳动的孩子,不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不会体谅父母的艰辛。

(3)青春期性教育。初中阶段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性教育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家长要正确教育孩子正视身体的变化,形成健康的心理,而不要感觉难以启齿,闭口不言,这样当孩子遇到两性问题时,就会向家长求助,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五、結语

“问题学生”出现的原因很多,但家庭教育的不当是主因,家长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剖析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有利于实现“问题学生”的成功转化,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满足.初中生家庭教育有效沟通的现状与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3).

[2]姜海燕.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23).

[3]姜希枫.特殊家庭初中问题生的干预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6.

[4]高怀清.读懂学生 谨慎“修剪”——谈“问题”学生的引导与教育[J].甘肃教育,2015(15).

作者:张国实

上一篇:我国高校资金管理论文下一篇:幼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