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网络媒体素养教育问题及对策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愈加突出。对于大学生来说,参与式文化下的赋权教育是其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目前该领域存在相关教育知识生产尚未形成规范、专门的课程尚未在高校普遍开设、缺乏专业师资队伍、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不充分等问题,为此,本文建议:构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与知识框架体系;做好课程设置;建立专业师资队伍;增强公民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

1媒介素养教育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1.1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网络媒介素养概念脱胎于媒介素养,后者肇端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彼时主要强调受众如何理性分析判断大众媒体内容,获取“免疫”效应,后来的学者称之为接种理论。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和媒介素养研究的深入,继接种理论之后,出现了“甄别”理论、“批判”理论等。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多重能力: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

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媒介素养,成果颇丰,从定义、内涵等方面结合本土媒介环境和受众水平进行了研究,但长期以来也存在“层面”的局限,即局限于战术层面,就媒介素养研究媒介素养,缺乏“战略”层面的思考,即在国家宏观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下探寻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公民,以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①媒介素养教育是与媒介素养研究同步出现的一种教育主张,由英国学者、丹麦教育者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1933年,英国学者ER李维斯和其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发表论著《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首次专门阐述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并给出系统教学建议,旨在“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这种基于保护主义的教育理念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开端。随后,丹麦、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陆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超越保护主义的“理解”媒介和“参与”媒介。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伴随着媒介素养的研究,学者结合我国宪法对教育的界定,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对象为“不同范围的群众”,教育内容在于培养三个方面的能力: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对负面信息的觉醒能力,建设性使用媒介的能力。②

1.2网络媒介素养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介素养成为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美国出现了专门研究新媒介素养的组织和专家。詹金斯认为新媒介素养应被看作一项“社会技能”,一个“较大社区中互动的方式”,而不应仅仅被视为一种个人表达的技巧。他将新媒介素养总结为11个核心能力,分别为游戏、模拟、表演、挪用、多重任务处理、分布性认知、集体智慧、判断、跨媒介导航、网络、协商。③2004年,国内学者提出了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2013年学者指出网络媒介素养包括媒介使用素养、信息生产素养、信息消费素养、社会交往素养、社会协作素养、社会参与素养等。④关于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研究者主张从“参与式文化”的角度进行网民教育。参与式文化是网络文化的一种,詹金斯将其概括为:其一,艺术表达和市民参与门槛低;其二,网民乐于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三,拥有众多富有经验的网民,能够将文化持续传承给新加入者;其四,网民相信其付出有意义;其五,网民们与其他成员建立了一种社会联系,且在意其他成员对自己创作内容的评价。我国学者将参与式文化概括为“一种自由、平等、公开、包容、共享的新型媒介文化样式”,认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本质上就是网络社会交往能力教育。⑤

2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参与式文化下的赋权教育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首先是一种参与式文化,互联网技术弥合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分界线,网民不再是单纯的被动存在,他们既是网络媒介信息的消费者,又是生产者,还是庞大的社会公民群体。中外学者都注意到在考察网络媒介素养时,既要延承传统媒介素养的“批判”主张,又要考虑网民在网络空间中任何一种参与行为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并进行正向引导,因此参与能力成为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这种能力指向公共利益、公共领域。

针对这种参与式文化及其对网络媒介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学者结合自媒体特质,以及社会学领域的“赋权”理论,指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本质上就是告别传统的“释放”教育,走向“赋权”教育。“释放”教育基于防卫性理念,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将大众从媒体构建的“迷障”中“释放”出来,使大众能自主分辨、选择、评估媒体及其内容。赋权教育主张引导大众正确、正向地行驶个人权利,对媒介内容不止于观望浏览,而是积极参与制作;对公共议题不是忽视或看客式围观,而是积极发表意见,借由交流通向集体智慧,从而改善公共生活状况。赋权式媒介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质疑为基础,以建构为导向,以完善公共生活为目标”。⑥

3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群体作为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其在网络参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是网络粉丝文化、二次元文化的重要构建者和推动者,但也存在一定的网络媒介素养问题。表现在:

3.1公民意识不强

总体上,大学生们在中小学时期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学习是其首要和核心的任务。他们对什么是合格的公民,如何做一个好公民缺乏基本的认知,也缺少强烈的动机。有的大学生将关心社会的标准定为“经常看新闻”。

3.2公共传播参与中的自我效能感低

公共传播即为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的关注与表达。识、读、写能力影响着表达效能感,大学生虽然是高知群体,但仍然存在公共传播自我效能感低的问题:

质疑自己的参与能力、水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以学习书本为主,缺少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的训练。

身份的弱势感。“985废物”说法的流行,某种程度上就是弱势感、无力感的印证。大学生在财务依赖父母,学业需要接受学校的管理,这种依赖和接受影响了其主体性的建立和主体责任感的构建。

信息海洋中的个体渺小感。在互联网信息海洋中,个体的点赞、转发甚至评论,均如沧海一粟,如果缺少延迟满足感的心理教育、积聚效应的传播规律教育,大学生对公共议题的参与积极性难免打折。

4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问题

4.1相关教育知识生产尚未形成规范

规范的知识生产是学科乃至教育细分领域形成的重要前提。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术研究呈现碎片化的特点,主要聚焦于如何认识各种媒介形态和生产机制,对如何引导大众理性参与网络传播,尚没形成一定规模的学术共同体和统一的研究范式,该领域的知识生产尚未形成规范。有的高校“把媒介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混合在一起,缺乏系统有效的教育”。⑦围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理念、方法论、路径等形成规范的理论和知识是当务之急。

4.2专门的课程尚未在高校普遍开设

极少数高校已经意识到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基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育资源,开设了媒介素养的校级选修课。但这种选修课的开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一,课程覆盖范围有限。作为校级选修课,选修的学生数量有限。其二,单一课程容纳的内容有限。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系统教育,此种选修课往往只能涉及媒介基础知识层面,距离媒介参与教育、媒介表达教育尚有一定的距离。从全国高校看,目前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存在于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覆盖范围极为有限。

4.3尚未形成专业师资队伍

目前媒介素养研究和教育主要存在于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部分高校的信息管理学院围绕信息素养的研究同媒介素养有一定的交叉性。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缺乏表现在:第一,师资规模小。目前师资主要来自新闻传播学院。而新闻传播学院在综合类高校总体上属于“小院系”,教师数量有限,主要服务于本院系学生,以及通过校选摄影课等,辐射少量的其他院系学生;第二,师资能力有限。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新闻传播学院本身也面临着师资的互联网转型,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教育需求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4.4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不充分

公民教育是近年高校教育的内容之一,一些高校成立了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并注重利用思政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但总体效果有限。

5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5.1围绕参与式文化下的赋权教育,构建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与知识框架体系

能力和知识是教育的关键词,也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两大任务。培养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让他们接受什么样的知识教育,是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问题。参与能力是网络媒介素养的高阶能力,在此之下,依次为批判能力、理解能力、识读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识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基本上不存在问题,主要在于培养批判能力、参与能力。这里的批判是哲学意义上的批判,其核心是独立思考、客观。围绕着批判能力和参与能力,提供相应的知识“供给”。围绕批判能力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大众文化批判、媒介文化、逻辑学、政治经济学等。围绕参与能力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传播原理、评论写作、短视频制作等。

5.2搭建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课程体系的设置。围绕能力和知识的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课程设置中高校需要考虑四个维度:一是独立开设还是融合现有课程;二是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三是选修还是必修;四是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独立课程尤其是必修的独立课程,能够凸显出课程的重要性,但目前大学生课程设置面临着学分有限、课程广泛的问题,尤其是新文科和新理科的提出,文理学科融合、文科内部融合、理科内部融合成为一种趋势,博雅教育成为一种趋势,在学分有限的情况下,课程数量不减反增,也成为困扰高校教务部门和大学生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设立一两门独立课程,其他教育内容融合于现有课程体系,不失为一种选择。

关于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目前来看各有优劣,线下教学更容易把控教学效果,线上教学时间更自由,学生还可以看回放。批判能力和参与能力的培养,应该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批判能力看似偏重理论,实则也需要在事件中锻炼独立思考、理性思考的能力,参与能力看似偏重实践,实则也需要理论的高屋建瓴的指导。无论课程形式如何,课程设置必须具备系统性,能够满足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和知识培养目标。

5.3建设专业师资队伍

学科融合、产学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要注重学科融合、产学融合。以协同思维,创新师资配置,构建覆盖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计算机科学的师资队伍,同时注重吸纳传媒专家。例如,个别高校以网络媒介素养工作坊的形式进行教育探索,这种探索离不开高校老师、传媒专家的合作。

5.4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

大学生的主体性弱、公民意识不强,是阻碍他们做网络公民、理性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重要因素。高校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为此,首先要激活各高校公民教育中心,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公民教育,利用讲座、论坛、参观、实践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其次,高校教务部门和宣传部门、公民教育中心联合开展研究,将公民教育融合至相关课程,对公民教育的形式、内容、效果进行规范。

注释

①胡连利,王佳琦.我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进展与缺失[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26-32.

②曾凡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反思[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6):45-46.

③HeryJenkins.ConfrontingtheChallengesofParticipatoryCulture:MediaEducationforthe21stCentury[M].TheMITPress,2009

④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52-60..

⑤李德刚,何玉.新媒介素养:参与式文化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转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2):39-40.

⑥闫方洁.从“释放”到“赋权”:自媒体语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嬗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07):147-150.

⑦刘莉.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人文素质的提升[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1):155-156.

上一篇:防撞产品气动手爪设计下一篇:刑法赔礼道歉的教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