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施工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工程施工方式逐渐多样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方式较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应用优势,不仅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而且大幅度降低了施工污染,实现了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混凝土建筑施工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混凝土建筑施工论文 篇1:

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摘要】本文就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了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具体流程,以及当前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性提出对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关键字】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建筑施工的流程

在混凝土建筑施工工程中,可大致分为施工前的准备、施工中的应用,以及施工后的保养及维护三个阶段。只有严格的保障每个阶段的顺利实施与开展,才能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一)前期准备

1、所有的施工人员都必须对混凝土建筑施工工程的整体进行把握,了解混凝土建筑施工工程的流程与细节,并且全面的理解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以避免出现施工的误差,而影响混凝土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

2、在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还需加强对施工环境的防护。包括对施工材料以及对施工设备的防护措施,具体的防护措施包括:防雨措施、防高温、防低温措施等。

3、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材料往往是决定其施工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混凝土建筑施工工程中,必须严控施工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等。待全部材料均检查验收为合格之后,才能开始进行混凝土建筑施工。并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定量原材料的总数量,避免出现对材料的过度、浪费等情况,以降低施工的成本。

(二)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有: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等。

1、混凝土搅拌:在混凝土的搅拌之前,需要确认所有原材料是否合格;在确认合格后,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混凝土的使用情况,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设计,并不断的实验和优化设计结果;最后,按照最佳的配比方案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混凝土的含水量以及其他材料的配比标准,严格的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混凝土运输: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运输时间以及运输方式等,都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因此,需加强对混凝土运输的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运输方式。严格的把控运输的时间,避免因运输时间过长造成混凝土的粘合度降低,而影响到整体的建筑施工质量。

3、混凝土浇筑:需让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浇筑方法,首先,检查浇筑前的钢筋与模板,保证浇筑的每一个环节的合理性。标准的混凝土下落高度条件需大于3m。另外,如果采用分层分块法进行浇筑时,还需考虑到建筑的结构特征以及钢筋的密集度,并对各层高度的标准进行规范化的划分。

4、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振捣能够使模板充分的填充混凝土,此方法需结合混凝土浇筑进行。以提高混凝土的均匀度与密实度。

(三)后期保养及维护

由于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仍然会受到温差、湿度差等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形、裂纹等质量隐患。因此,在施工完成后,还需对混凝土进行及时的保养和维护,强化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养护的具体内容,需根据施工以及环境的具体情况决定。

二、当前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在当前混凝土建筑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包括:

1、裂缝:即地面、墙面等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均匀的裂缝,其原因多为原材料的不合格或者配比设计的不合理,造成混凝土的质量不过关,强度和硬度得不到保证,在外部应力及内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裂纹。

2、麻面:即地面、墙面等产生颜色不均或者凹凸不平的问题,而影响建筑工程的外观,造成麻面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施工操作中的相关参数未能达标;

3、漏筋:即钢筋外漏的问题,造成漏筋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时未能按照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进行。

(二)原因分析

1、原材料的不合格:施工材料是建筑施工的基础,材料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混凝土产生裂缝、麻面、漏筋等问题,也与施工材料的质量有关,包括施工材料的整体治疗,以及某一项材料的质量,都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2、设计的不合理:很多的因素都是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而设计的失误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包括:①混凝土强度低于拉伸强度,而导致引力裂缝的产生;②随意更换混凝土材料时,因不同混凝土的强度不一,导致受力不均,而产生裂缝;③设计中存在断面突变,断面应力随时间不断增大,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

3、缺乏及时的养护措施:由于在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浇筑方式为现场浇筑施工法,因此,常常会因为水热化的原因导致混凝土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如果未能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及时、有效的养护措施,由于温差、湿度差等各方面的外界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麻面、漏筋等情况。

三、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一)材料

水泥混凝土的原料为水泥、砂子、石子、水等,必须保证每一项原料的质量合格,全方面的考虑材料的强度、适应性、稳定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对每一项原料进行合理的防护措施,并加强混凝土的温升控制。

(二)配制

优化混凝土的配比方案,在混凝土中可掺加适量的细粉煤灰,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效应,节约水泥的使用量,并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与粘聚性。并且还可掺加适量的增强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水化热和减水率。以及掺加适量的水灰,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縮性,并提高其稳定性。有效的防止了裂纹以及渗透等质量缺陷的发生。

(三)养护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可埋设相应的电阻传感器,以测量并自动记录混凝土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并将相关信息传输至专门的后期保养与维护的团队及个人。将强对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以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及安全。

四、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一)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1、施工中浇筑的混凝土,必须满足低水灰比、高强度、可泵性、大坍落度的技术要求。并且保证混凝土设备的完善,以及施工的顺利进行。

2、对于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浇筑,需要两台混凝土泵车同时使用。先对强度高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再对强度低的混凝土进行浇筑。避免强度低的混凝土混合流进强度高的混凝土中,造成施工质量的下降。

3、在混凝土浇筑3小时之后,由专业的养护工作人员对混凝土进行专门的养护工作。并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应作相应调整。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性、刚度、强度等,都必须满足设计的要求。并且严格的控制其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以及更加谨慎的选择水化热和减水剂,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裂纹的产生。

四、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作为在建筑施工中重要的一环,只有加强混凝土的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才能有效的避免裂纹、麻面、漏筋等问题的发生。但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包括温度、湿度等常规气候的变化。因此,只有全方面的控制混凝土施工的材料、配制、运输、浇筑、振捣,以及后期养护等。才能有效的保障并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华.高层建筑施工混凝土泵送质量控制的几种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284.DOI:10.3969/j.issn.1673-9957.2011.03.266.

[2]陈光野.试述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的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8):276.DOI:10.3969/j.issn.1673-1328.2007.18.284.

作者:杨红波

混凝土建筑施工论文 篇2:

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验收问题的解析

摘 要: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工程施工方式逐渐多样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方式较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应用优势,不仅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而且大幅度降低了施工污染,实现了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当然我们必须对工程施工质量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施工质量验收工作,保证工程最终建设质量满足现代化住宅建筑相关要求,促使建筑企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天津市河东区东兴路与新阔路交口,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20900㎡,总建筑面积105319㎡,包括住宅、商业、商务办公楼、相关配套及公用交电站。

4#、6#住宅楼:各单体均为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32层,建筑高度均为98.05m;

1#、5#住宅楼:各单体均为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5#住宅楼地上27层,建筑高度82.8m;1#住宅楼地上25层,建筑高度76.7m。

1#商务办公楼:地下2层,地上23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高度98.10m;本工程地上部分为装配式建筑。

1#商业、2#商业:各单体均为剪力墙结构,地上两层,一层地下室,地下室部分均与地库连接,结构建筑高度为12.300m。1#商业及2#商业地上部分为装配式建筑。

10kv公用交电站:本工程包含10kv公用交电站,地上一层,无地下室,建筑高度4.85m,建筑面积194平方米。建筑设计使用年限:结构主体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和屋面防水等级均为一级,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优势

2.1 建筑工业化

装配式建筑也经常被人们称之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采用预制构件拼装的生产模式,即提前根据建筑工程设计要求预制相应的构件,在工厂进行批量生产,然后将诸多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不仅达到了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施工目标,而且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正是因为各构件都是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程要求进行批量化生产,预制构件表面平整、光滑,省略了找平抹灰环节,所以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1]。

2.2 建筑污染减少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较以往传统的现浇施工模式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节约资源,传统建筑现场浇筑施工模式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损坏部分原材料,有时会因为天气因素影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采用的是预制构件,现场利用起重机等设备对其进行拼接和吊装,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损坏材料的风险。而且預制构件也无需进行现场养护,大幅度降低了建筑污染,施工过程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比较小,有效减少了建筑垃圾和工地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可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更为低碳环保。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验收层次划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的加工生产基本都在工厂内部完成,所以质量控制比较容易实现,而且质量责任主体也更为单一,所以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的质量验收通常不纳入施工质量验收内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验收一般从预制构件进入现场后开始,一直到竣工验收为止。

我国GB 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大体划分成了四个层次,即分项工程、单位工程、检验批及分部工程。装配式结构属于其中的一个分项工程,和钢筋、模板、混凝土、现浇结构及预应力等共同构成了混凝土结构的分部工程,其主体结构中的预制构件和相关连接通常作为一个独立的分部工程进行质量验收,部分采用构件的工程将其归为分项工程进行验收,这样就提高了建筑施工质量验收层次的划分选择的灵活性。针对预制频率比较高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可以将其构件和连接作为一个独立的分部工程进行质量验收,从而不断细化验收内容,丰富验收层次,保证了建筑施工质量验收的可操作性。

具体验收过程中需要注意,工作人员应做好和国家相关标准的配合使用,避免发生验收层次过于混乱现象,尤其是工程项目同时存在现浇混凝土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更是要引起高度重视。

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验收重点

和以往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相比较而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的验收重点为构件的进场验收、安装和连接验收、还有建筑实体的质量验收,下面分别进行简要说明。

3.1 预制构件进场验收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的进场质量验收主要包括构件质量证明文件、结构性能及外观质量三个方面。

(1)建筑预制构件质量证明文件的验收内容包含了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构件出厂合格证、加工工艺及钢筋套筒型式检验报告等。预制构件生产加工所需原料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标准进行检验,此报告入场时不需要提供,但供应商应做好存档保管,以备不时之需。针对部分生产过程有驻厂监督的,送检报告应该是有见证送检,合格证明也应由驻厂监督管理负责人员签字确认[2]。

(2)预制构件结构性能的验收应重点检验简支受弯类构件,其余同类构件可以按照1/1000的比例进行抽检。叠合梁与叠合板是否需要验收检验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决定,其余构件除有特殊要求的之外均无需开展结构性能试验检测。但要对混凝土强度和受力钢筋的具体规格、数量、厚度以及间距实施必要的检验。

(3)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验收主要是排除构件外观较为严重的质量缺陷、尺寸偏差和预埋偏差,避免因为外观问题影响构件的使用性能。

3.2 预制构件安装与连接验收

构件安装与连接质量的验收重点应放在对现场临时调节杆、固定支撑、垫片和、垫块及后浇混凝土连接部位的连接件、钢筋还有预埋件等进行检查,同时还有铝模搭接部位的固定措施和密封性,看其是否满足工程施工方案要求,保证安装偏差控制在验收规范要求范围之内。如果建筑施工过程选用的灌浆套筒连接方式,还需对生产商所提供的构件生产加工工艺检验报告、套筒型式检验报告、进场检验报告以及灌浆料出厂合格证进行复核查看。同时做好灌浆施工作业的详细记录,出具灌浆料试块抗压强度检验报告,保证套筒连接的牢固性。

3.3 装配式建筑实体质量验收

我市属于国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推广应用比较早的地区之一,经长时间的应用发展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创新之举,建筑实体质量的验收需充分结合工程特点和相关质量验收规范开展,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五种试验检验方法。

(1)预制隔墙板抗冲击性能检测,检验的时候要求单位工程至少要选取三块墙体,严格按照试验方法和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和评判。(2)阳台结构荷载检测,要求单位工程至少选取一个,可以参照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进行执行。(3)构件安装偏差检查,必须对所有安装部位进行认真仔细检查,保证所有部件安装偏差都在允许范围内。(4)防雷接地试验检测,参照GB 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对施工企业技术水平及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科学开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验收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推动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促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深化设计及应用解析[J].建筑施工,2020,42(10):1970-1973.

[2]刘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0.

作者:闫凤瑞

混凝土建筑施工论文 篇3:

浅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摘要:由于政府部门近年来针对“装配式建筑”出台的相关规定、方案,在政策支撑方面给予了装配式建设领域便利、广阔的发展条件、前景,使装配式建筑工程规模、数量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增长,并收获到了诸多喜人的建设成就。然而,装配式建筑在目前仍为较为新颖的新兴产业,装配式技术同样为前沿性施工工艺。本文主要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技术优势

装配式工程选用的是“集约生产”这一作业形式,构件制造可达到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加工目标,大幅增强了生产效率及施工效果;PC构件的使用可降低建筑垃圾、污水等污染物排放量,具有较高绿色环保性;构件表层平整、光洁性特征明显,可为施工单位取消多道找平抹灰工序,节省施工造价成本而;一体、集成化的结构、装饰可使装配式建筑有效减少施工质量隐患,提升工程整体建设安全性。

2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优势

2.1建造资源节约效率的提升

建筑业是能源密集型行业,降低建筑能耗是提高建筑施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许多企业的节能技术水平较低,节能减排效果较差,钢铁、混凝土等资源消耗过度、浪费时有发生。在倾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分、废水等。在物料运输和混凝土振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影响环境。

2.2工程施工时间的大幅度缩短

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每层施工需耗费很多时间进行木模板支撑搭设及模板拼模,浇筑完成后还需拆除木模板,劳动力需求大。在预制混凝土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中,PC叠合楼板生产在工厂提前生产不占工期,PC叠合楼板结合独立点支撑的形式即可代替传统工艺,此环节大幅缩短工期。

2.3建筑工程成本大幅度下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根据工程设计,选择厂家集中生产装配式构件,因为装配式构件的生产过程不仅有利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还降低了施工难度,推动了改造工作效率;预制混凝土建筑技术不仅降低了劳动力投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技术重点

在该类工程建设流程中,多样预制构件能否正确安装至关重要,其常规安装顺序为“统一绑扎、起吊就位、临时固定、校正检验、最后固定”等系列工序。

3.1预制墙板安装技术

3.1.1灌浆技术

首先,施工单位应根据已签订的工程建设合同要求、约定对“灌浆料”开展配比、搅匀工作。秉持“少量多次”的拌和作业根本原则,在容器内增添适量的水,精准把控约3min的搅拌时间。随后再次加入标准比例的水,在保障灌浆料充分均匀拌合后,需施以静置,待其排气后才可继续执行灌浆任务;其次,在灌浆环节中,施工单位应对具体“灌浆量”科学掌控,预防“外溢”等不良问题出现,确保灌浆基本紧密性。在检验灌浆量是否正确时,可将其比较施工前设定的预期标准,当标准数额被真实用量明显超出时,则可代表灌浆充实性较为优质。

3.1.2PC板安装

首先,PC板在运往施工现场前,应依托工区现况、建设标准对其实施固定工作,继而才可将其运输致作业区指定位置;其次,在PC板安装环节,需将其暂放于堆放架中,吊装任务可采用建筑结构顶层的预留吊环辅助完成。此外,为保障后期安装环节的施工效果,施工单位应将PC板紧密贴合于预制墙板,以此达到整体拼接的施工目标;最后,拼接技术操作完毕后,需对PC板安装位置实行检查、校准工作。将混凝土的分层浇筑设定为作业落脚点,确保浇筑具体高度、厚度与施工标准要求的契合性。

3.1.3墙体混凝土浇筑

在该工作正式开展前期,施工单位需在建筑物结构底部预先将水泥砂浆适量浇筑,而后才可推进后期混凝土相关的浇筑工作。并重点关注浇筑间隔时间,将其准确控制在混凝土首次初凝时间内,在混凝土材料振捣用时合理把控的前提下注重维持其均匀状态。当其表层发生“浮浆”问题时,应暂停振动。同时,对混凝土执行振捣任务时应着重观察附近工区环境,规避与钢筋、预埋件等构件的接触碰撞。在浇筑环节完工后,施工单位还需对混凝土、钢筋等浇筑所用建材的表层实施处理工作。

3.2节点防水措施

裝配式工程项目的外墙防水施工,施工单位应突出“优先导水、防水辅助、防排结合”这一设防工作根本准则。利用科学设计、制定排水路径的举措方法,导出已渗透于接缝中的水,搭配添设排水系统,防止自然水不断渗入室内。针对性使用水流基础的“自然垂流”定律,对墙板接缝样式设置为“内高外地”企口型。强调减压空腔,预防水流受毛细效应大量倒吸于室内。除混凝土形式化的防水方式外,施工单位还可运用橡胶质地的止水带及密封胶,保证预制墙板整体密封防水系统的稳定运转,实现高质的防水施工。

3.3预制叠合板安装要点

在对叠合板施以吊装工作时,为确保其平稳程度。施工单位可操作模数式吊装梁,将叠合板缓慢移动于预定工区。在此间,应定时开展“停顿检查”,查证时下叠合板方向与建设要求的一致性。当二者偏差出现时,需及时调整。另外,为最大化避免磕碰,施工单位重视起吊、停顿,着力维持叠合板平稳,规避不当磕碰造成的主体损伤现象出现。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控制措施

3.1组织措施

一是组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系统。构建以工程项目总经理为统一管理核心的工程建设质量控制体系,各下设部门、机构、工作人员按照工种、职务明确划分质量管理责权范围,保证工程全部施工环节、流程有序推进;二是承办工程施工培训活动。邀请装配式领域权威学者或优秀的一线工作人员作为主讲,组织工程管理、技术、施工、设计等部门人员参与培训学习,深度理解、纯熟掌握技术工艺、质量控制、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多样知识,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定期举办工程建设工作会议。鼓励各施工项目的负责人踊跃分享施工实践心得、体会,深层次分析、探究施工建设、质量管理中潜在的漏洞、不足等问题以及可行性应对措施方案,确保装配式工程总体建设成效;四是将技术交底高质落实。在工程建设各环节、项目工作正式开展前,应要求工程建设的各参与方积极配合前期调研、技术交底工作,促进后续施工工作顺利竣工。

3.2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施工图审核。在组织各方进行工程施工图审阅工作中,需侧重捕捉其中关键性施工质量因素,并对其科学定制出质量管控策略;二是强化施工技术工艺管理。为施工人员施以硬性要求,保证其设计、生产、加工出的预制构件可与工程施工图纸、设想高度契合。强调构建精度、质地、规格等标准,使其在实际施工安装中与作业区实况的匹配程度,杜绝尺寸、等级不符等不良问题涌现;三是严格监测关键工序。应加设专职岗位对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施工工序实行重点检验、管控,提高建筑物在施工中的基础性结构安全、稳定;四是建立巡检管理机制。增强监理单位对施工全程的监督力度,将“三检制”落地。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我国市场经济年度增收稳定的积极性带动,工程建设领域实现了跨越式长足进步,发展要点呈现出日益商业、绿色、技术、市场化的显著特征。而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综合要素高度契合我国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使得其被工程建筑设定为行业发展“排头兵”,并得到了资源、政策、技术等核心必需条件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朱水勇,蒋凤昌,周桂香,王安国,吉盛凯.苏州市鲈乡实验小学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J].绿色科技,2020(18):196-198.

[2]陆艳侠,胡真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灌浆套筒连接技术研究与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03):43-47.

[3]张雄,边双双,国贤发,徐井良.装配式清水混凝土框架柱施工质量控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20,34(02):136-140.

北京安瑞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作者:崔百川

上一篇:绿色贸易壁垒分析论文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