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实习报告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混凝土施工实习报告(精选8篇)

混凝土施工实习报告 篇1

我们这次实习是生产实习,它是我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我们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时间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能使我们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相结合。这是一个让我了解施工现场的好机会,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在实习的过程当中我们涉及到了以下的内容:对所在实习工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对工程的性质、规模、建筑物及结构体系,地基及基础特点等的了解;对土方工程的特点及回填土的质量要求的了解;对实心砖墙的砌筑方法、墙体的构造要求的了解;对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振捣及养护拆模的方法的了解;对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的掌握;对钢筋的除锈、调直、切断、弯曲成型等加工工艺以及钢筋连接的方法及要求的了解;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以及钢筋工程的检查内容的了解;对墙面、地面的施工方法的了解;对地面防水及屋面防水的施工工艺的了解;对施工操作规程及质量检查验收标准的了解;参与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和验收工作;通过考察对建筑材料的销售及使用情况的了解;对施工组织和概预算的编制方法的认识等等.在以前的实习日志中大部分已经涉及到,下午的时间我对在实习的过程中看到的裂缝的原因做了一个系统的查找,并在资料上找到了与我们实习相关的一些内容。下面就联系在以前见到的和课程中学习到的内容对裂缝的原因做个简要的分析。

首先说实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也经历过很多的实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紧张的一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比如说混泥土的裂缝原因及处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我就说说我的见解吧:

1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

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3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1)合理地分缝分块;(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

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混凝土施工实习报告 篇2

1 现浇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方法

住宅楼、办公楼等楼房的现浇梁、板、柱、基础等混凝土工程, 在设计的施工图纸中, 绝大部分没有单独表明现浇板施工缝的设计要求。现浇板施工缝留置不当会有一定的结构危害性, 轻则开裂渗漏, 影响建筑物的寿命。重则存在结构隐患, 危及结构安全。因此在设置施工缝时, 首先保证通过施工能达到计算力学假定, 确保结构安全;其次方便施工。

1.1 现浇板施工缝沿着横向设置在现浇板跨中1/3范围内

虽然这种施工缝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处, 但是很难保证结构计算时的力学假定 (即不能保证楼板的整体性) 。由于混凝楼板的收缩或者在长期荷载作用下, 往往会在这种施工缝处产生裂缝, 甚至会出现管通缝, 将地板砖拉裂。这主要是因为砖混结构楼房的砖墙刚度太大, 限制着现浇板混凝土的自由收缩。当收缩达到一定程度时, 首先在现浇板施工缝处产生裂缝, 因为这个截面新旧混凝土粘结力差, 结合不牢固。因此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缝的处理需按规范要求,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 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不小于1.2MPa, 而且需要剔凿掉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 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而且要求充分湿润保潮不小于24h, 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铺一层10~15mm厚的水泥砂浆, 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1.2 现浇板施工缝留置在承重横墙中线处

这种留置施工缝的方法符合规范规定在剪力较小处, 能消除因施工缝在跨中1/3范围内处理不好引起裂缝。具体做法是:

(1) 在承重墙中线上设置垫木或钢管, 一是作为现浇板负筋的临时支撑, 二是可以作为现浇板混凝土的临时侧面模板;浇筑混凝土完成后,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 将中心线处多余浇筑的混凝土剔凿掉;

(2) 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并且要求保持湿润24h以上, 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清除;

(3) 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铺一层10~15mm厚的水泥砂浆, 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4) 二次浇筑现浇板混凝土。

2 施工缝留置位置

(1) 施工缝结构整体浇筑因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上的问题, 不能连续地完成, 而且间歇时间会超过混凝土运输和浇筑允许的延续时间, 先后浇筑的混凝土结合面就是施工缝。

(2) 关于施工缝的留设的常见问题以及产生原因施工缝的留置位置会受到混凝土的影响, 混凝土有较低的抗拉强度, 只相当于抗压强度的7%~14% (平均约为10%) 最合理, 因此应该在混凝土结构受剪力相对比较小而且便于实施的位置上留置施工缝。根据以往工作实践经验, 施工质量因施工缝导致的问题主要分为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和施工时对施工缝的处理不妥两种。详细分析如下:①有不完善的施工规范, 此规范中“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的规定, 较为片面, 严谨度不够, 比如说若是混凝土楼梯都不适合留水平施工缝或者垂直施工缝, 严谨的规定应该是施工缝接缝面应该和结构的纵向轴线垂直。②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注过程, 因其有一次浇注数量大, 整体性要求高的特点, 故一般不留下施工缝。③混凝土条行基础和独立柱基础应该一次性地浇注完成, 不应该留有施工缝。④有承受动力压力需要的设备基础, 一般不应留置施工缝。若设计中没规定, 而且又必须在施工中分段浇注混凝土时, 首先应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 同时符合了施工规范要求, 才能进行设置, 但在同一设备机座的地脚螺栓之间, 在重要机座之下和用轴连接传动的设备机座之间不得留置垂直缝。⑤施工缝也不应该在基础的薄壁或悬壁部位以及被孔洞削弱的位置留置。⑥施工规范中有, “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 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 当板下有梁托时, 留在梁托下部。”的规定, 但是没有具体对大断面梁端面尺寸作出规定, 一般认为和板连成整体的梁与板应同时浇注, 只当梁有超过lm的高度时, 其才能允许被单独浇注并且依照规范的规定留置施工缝。⑦在施工前应先全面分析简支梁的受力情况, 简支梁的跨中的相对剪力比较小, 施工过程中也有简便的操作, 因此应该在跨度中间1/3简支梁的范围内留置施工缝。⑧砖墙的十字、丁字、转角墙垛、门窗洞、预留洞的上部等以及圈梁与其他混凝土构件交接处属于圈梁的薄弱环节或者关键位置, 在圈梁的浇注过程中, 应采用连续浇注混凝土的方法, 其他的位置则均可留置施工缝。⑨应该连续浇注楼梯的混凝土。在多层楼梯的情况下, 当上一层为现浇楼板且没有被浇注时, 此时可以留置施工缝;留置时应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处, 应留意接缝面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10) 另外雨蓬也应一次浇注混凝土完毕, 不能留施工缝, 这是因为其浇注量少并且属于悬臂构件。

3施工缝的正确处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1) 混凝土初凝以后, 还不能在上面浇注新的混凝土层, 为时尚早, 在新浇注的混凝土振捣时, 如果浇注新的混凝土层是在混凝土初凝后, 就会破坏已初凝混凝土的内部结构,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情况会受到影响, 故须等到混凝土抗压强度在1.2Mpa以上时, 才能再次浇注混凝土。

(2) 再次浇注混凝土之前应做好表面清洁工作, 须全部清除附着在施工缝表面的杂物, 例如说水泥浆、垃圾、松动的砂石和软弱层等杂物, 还有钢筋表面的油污、泥锈和砂浆等物质;在处理垂直施工缝是采用表面涂刷缓凝剂进行处理, 马上用钢丝刷或压力水在拆模后清洗表面水泥浆, 使石子显露出来。在处理水平施工缝时, 由于水平施工缝混凝土在重力产生的压力、接触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前后层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和咬合力强度关系到混凝土的抗剪能力, 因此要有粗糙的施工缝接触面, 这样才有利于使前后层混凝土结合在一起。故必须将其接触面在混凝土浇注之前凿毛, 然后将施工缝表面冲洗充分, 保证清洁和水分含量, 但不得出现积水现象。

(3) 浇注混凝土前, 在水平施工缝处先铺一层水泥砂浆, 该砂浆厚度为10~15mm, 成分与混凝土相同, 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石子在水平施工缝处聚集而影响混凝土强度。也应先在垂直施工缝处刷一遍水泥浆 (水泥:水=1∶0.4) , 这些;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就可以开始浇注混凝土的工作了。

(4) 承受动力压力的设备基础施工缝中, 先对地脚螺栓进行校正后开始水平施工缝混凝土浇注。将钢筋补插在垂直施工缝处, 其一般有Φ12—16mm的直径, 并且有大约500~600mm的长度, 间距大约为500mm, 此外也应该在台阶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上补插钢筋, 要求加弯钩在光圆钢筋两端。

4结束语

通过我们现场施工实践证明, 只要按照施工规范和上述要求留置和处理施工缝, 并认真施工, 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不会低于设计强度要求, 施工缝的质量也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和保证。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由于建筑结构的复杂性、结构体积大、混凝土养护强度、混凝土供应量、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混凝土灌注难免产生施工缝, 对于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问题, 直接涉及到整体结构域建筑寿命。所以。本文有必要对现浇混凝土施工缝处理问题探讨, 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讨论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篇3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各地兴建了大量的混凝土路桥。普通混凝土材料的施工技术应用极易出现各种裂缝,不仅影响施工工程的质量和美观,还会造成严重的坍塌安全事故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混凝土施工材料也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高纤维混凝土就是新技术研发的高标准混凝土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市政路桥施工建设中。本文主要针对普通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路桥施工的安全、合理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众所周知,混凝土结构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它极容易受温度的影响而产生结构变形,从而产生混凝土裂缝。如果路桥工程的外部结构中出现了混凝土裂缝现象,将会对工程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造成道路和桥梁的坍塌,对人们的日常出行、工作带来不便,同时也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做好路桥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严格、规范化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保证路桥工程质量的关键,理应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易出现的问题

建筑业作为支撑我国社会经济的三大产业之一,其在工业革命以后的发展速度极为迅速,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规模和施工工艺上得到了明显的扩大和改善,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添上了一笔重重的浓墨。建筑工程的范畴很广,它不仅包括建筑物的建造,还包括道路、桥梁以及园林等基建设施的施工建造。在这些不同类别的建筑工程中,路桥工程是关系着人们交通安全和出行安全的重要基建工程,它的主体结构所采用的施工材料大多为混凝土,并利用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来完成路桥主体结构以及框架结构的建造。下面就路桥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的问题作相关论述。

1、结构的抵抗拉力较弱

在当前的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其主体结构所采用的混凝土施工材料多是由一些散碎的小石头、水泥、砂、以及适量的水所构成的,通过人工或机械搅拌,使这些材料得以充分混合,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粘性的混凝土。在混凝土结构的构成材料中,其能够起到基本骨架作用的主体材料主要是小石头(小石块)和砂(沙子),而剩下的水和水泥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利用其作为凝结剂所具有的特点,将其主体结构进行凝结,从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坚固性和坚硬性。然而正是由于混凝土这种由散碎材料经过凝结而变成硬性材料的特点,导致其结构中凝结剂变得硬化,凝结力度减小,甚至不再具有凝结性时,混凝土结构若受到外界拉力,便会出现开裂现象。

2、弹性较弱

路桥施工中对于混凝土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它的抗压抗打击能力较强,然而混凝土的弹性相比之下却比较的弱,无论春夏秋冬,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都无法做到一定程度上的能屈能伸。因此,在路桥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大型车载物,由于路面受力面积的不均匀,路桥的载重重量无法及时发散平均出现,就会出现某一路段因为无法承受单一的挤压而出现大量的裂缝。通常情况下,交通部门会严格限制路桥上面经过的车载物的重量范围,对于超载车辆会给予严厉的处罚,然而,路桥弹性的负荷值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积累的,如果长时间在无任何保护措施和保养手段的情况下进行长期使用和磨损,即使车载物的重量在正常运输范围内也无法彻底避免混凝土建筑出现的裂缝。

3、收缩容易导致变形破损

正常情况下,路桥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程度的热胀冷缩功能,随着环境和气温的变化,混凝土结构会出现规律性变动,一般为:冬季较为寒冷时期,混凝土路桥结构会因为气温的降低出现一定程度的缩小;夏季较为炎热时期,混凝土结构又会因为气温的升高发生膨胀。由于固体在收缩的时候会导致挤压变形,而路桥的混凝土结构在局部某一部位发生收缩时会因为周围的约束产生互压力,当这种压力超过混凝土自身承受范围时就会出现裂缝。

二、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

1、路桥承受能力计算失误产生的裂缝

一般来说,当路桥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部分的施工完成之后,其相关的技术人员都会对其混凝土结构的承重能力进行测量和评估,研究和计算此次施工的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承重范围,并记录在路桥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方案中,如果路桥工程竣工后的工程质量达到了法定的标准,那么其路桥可以投入使用。而这时,国家将会对其路桥混凝土结构的承重范围作明细的规定,将技术交底方案中所测量和计算的混凝土结构的承重范围作为路桥的承重限制,并利用强制手段保证路桥的使用安全。由此来看,认真、仔细并精准的测量和计算混凝土结构的承重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路桥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其工程的承重范围是根据技术员所测量的承重范围为依据的,混凝土后期的养护和维护工作也是围绕其承重范围来开展和限制的。技术人员对路桥承重能力的计算一旦出现失误,比如因少算或漏算造成其承重范围扩大,路桥投入使用时,其荷载范围也将随之扩大,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其车辆的通行量会按照路桥的载重、通行标准来实施,这便极容易发生实际通行重力大于工程的实际载重力,从而造成路桥因超负荷承载而产生开裂,甚至突然倒塌。

2、操作技术不专业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捆绑的不准确,承受负荷的外部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缺失,混凝土混合密度不均匀以及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因为浇筑速率不同等操作上的失误都会给混凝土结构带来裂缝。

三、路桥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质量和裂缝的控制

1、提高混凝土使用原料的质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想要提高混凝土的质量,除了完善混凝土原料配制比例外,还需要确保使用原料的质量。比如说原料中使用的水泥,水泥作为混凝土使用的原料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我们需要对它的用量、加入的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

2、注意混凝土混合时期温度地控制

温度的高低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多少,因此,在混凝土配制搅拌过程中,严格准确的控制外部温度对于混凝土成形具有重要的作用。施工技术人员此时通常采用水冷却等冷卻办法,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降低浇筑的温度能够减小裂缝产生率。

3、对路桥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早期保护、养护措施

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裂缝分布不均匀,深度不相同,大多是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因此,早期的保护措施,如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确保施工之前数据的真实可靠性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结构上的裂缝。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路桥施工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普通混凝土由于自身特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缺陷,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如不合理处置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随着技术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路桥施工大多采用混凝土技术,在混凝土这种高科技材质的使用过程中如何清楚准确地认识到它的优缺点对于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保护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今后混凝土等多种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更轻便、更节能、更便捷、更可靠的建筑材料服务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参考文献:

[1]秦军.混凝土技术在道桥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J].科技资讯,2006(20).

[2]信小龙.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12).

[3]王锐,曹清亮.浅谈混凝土技术在路桥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5).

[4]李捷宏.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6).

混凝土施工实习报告 篇4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持续时间较长,由于受工期制约,许多工程的施工工序冬季施工是不可避免的,这就给工程建设带来许多困难,特别是对于混凝土来说,若施工时处理不当,即会产生冻害,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对于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论和方法的探索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概念

冬季施工起始日期应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在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或最低气温降到0℃和0℃以下时,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用常温方法施工,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采用特殊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方能满足要求,称混凝土的冬季施工开始。

二、混凝土冬季施工受冻情况分析

1.原因分析。混凝土强度增长的速度和其最终强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硬化时的“温度”是诸多因素中主要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其硬化的速度越快,温度低则硬化慢,当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混凝土中的水即结成冰,水泥的水化作用也停止了,混凝土的强度不会再增长了。也就是说混凝土的强度来源于其本身的水化作用。而水的形态变化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因素。

新浇混凝土中的水,存在形式有三种,一部分是游离水(也称自由水),它充满在混凝土各种材料的颗粒孔隙之间;第二部分是物理结合水,这部分水是吸附在各种颗粒的表面和毛细管中的薄膜水;第三部分是与水泥颗粒起水化作用的水化水。而在负温下混凝土中能结冰的水,主要是游离水和物理结合水。

当温度接近0℃时, 混凝土硬化的很慢,当温度达到0℃时,由于水泥在水化时,产生了一定的水化热,混凝土中的水还不会立即结冰,当温度降低至-1至-1.5℃时,游离水开始结冰了,当温度接近-4℃时,混凝土中的物理结合水,也开始结冰了,当温度低于-4℃时,大量的水结成冰,使混凝土严重“脱水”,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完全停止,混凝土的强度停止增长。

混凝土在初凝和硬化初期遭受冰冻,不仅是水化作用停止,同时水变成冰时,其体积增大约9%,使混凝土内部产生了冻胀应力,破坏了尚未充分凝结好的水泥絮状结构。同时在骨料及钢筋表面,以及在与膜板接触的表面,都会形成颗料较大的冰凌,这些冰凌一方面会大大削弱了水泥与骨料及钢筋的黏结力,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密实度减小和耐久性降低。这些都会造成混凝土最终强度的损失,所以混凝土一经受冻,则不论其受冻时间的长短,它的损害程度都几乎是相同的。

2.混凝土受冻可有的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混凝土在初凝前后即遭受冻结。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本身尚无强度,水泥水化作用刚刚开始不久,混凝土中的水分大部分处于游离水状态,如此时混凝土遭受冻结,大量的游离水因结冰而体积膨胀较大,混凝土会变得很松散。这种受冻的混凝土虽再经正温下养护28天,其最终强度会降低50%以上,其抗冻性、不透水性及耐久性也会大大的降低,降低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内部组织的破坏程度。第二种是混凝土在终凝后即遭受冻结,此时混凝土本身强度还很小,小于水结冰体积膨胀的松散应力,此种受冻结的混凝土解冻后,虽经正温浇水养护,但仍要部分损失其最终强度。由于此时混凝土中的水化水多了,游离水少了,所以其冻胀力也相应减小了。第三种是混凝土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并已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后再遭受冻结。此时,混凝土内部强度已足以抵抗由于混凝土内部剩余的水结冰而产生的松散力。因此,此种受冻的混凝土经正温浇水养护后,其最终强度并无损失。这“一定强度”即为混凝土可以受冻的“临界强度”。

由以上三种情况分析可见,混凝土受冻的“临界强度”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新浇的混凝土,在受冻前达到某一初期强度值,然后遭受冻结,但当恢复正温养护后,混凝土强度还能增长,并再经28天标养后,其后期强度可达到混凝土设计等级的95%以上。其受冻前的初期强度,我们称之谓混凝土允许受冻的“临界强度”。

三、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的选择

经研究认为,当环境温度降到4℃时,只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和措施,设法使其在冻结前达到临界强度,避免新浇混凝土早期受冻,也会取得像在天暖施工时的效果。

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混凝土最短的养护龄期,二是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三是如何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环境变化、现场条件、工程结构类型、水泥品种、外加剂、保温材料性能、供热来源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一般来说,对于同一个工程,可以有若干个不同的冬季施工方案。一个理想的方案,应当用最短的工期、最低的施工费用,来获得最优良的工程质量,也就是工期、费用、质量最佳化。目前,基本上采用以下4种方法。

1.调整配合比方法。主要适用于在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具体做法:①尽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从而增加水化热量,缩短达到龄期强度的时间。②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冻的重要手段。试验结果表明,应使用早强硅酸盐水泥。该水泥水化热较大,且在早期放出强度最高,一般3天抗压强度大约相当于普通硅水泥7天的强度,效果较明显。③掺加早强外加剂,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应用较普遍的有硫酸钠(掺用水泥用量的2%)和MS―F复合早强试水剂(掺水泥用量的5%)。④选择颗粒硬度高和缝隙少的集料,使其热膨胀系数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相近。⑤掺用引气剂。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引气剂后生成的气泡,相应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改善其黏聚性及保水性,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2.蓄热法。主要用于气温-10℃左右,结构比较厚大的工程。做法是:对原材料(水、砂、石)进行加热,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灌以后,还储备有相当的热量,以使水泥水化放热较快,并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以保证在温度降到0℃以前使新浇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冻能力。此法工艺简单,施工费用不多,但要注意内部保温,避免角部与外露表面受冻,且要延长养护龄期。

3.外部加热法。主要用于气温-10℃以上而构件并不厚大的工程。通过加热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空气,将热量传给混凝土,或直接对混凝土加热,使混凝土处于正温条件下能正常硬化。①火炉加热。一般在较小的工地使用,方法简单,但室内温度不高,比较干燥,且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使新浇混凝土表面碳化,影响质量。②蒸气加热。用蒸气使混凝土在湿热条件下硬化。此法较易控制,加热温度均匀。但因其需专门的锅炉设备,费用较高,且热损失较大,劳动条件亦不理想。③电加热。将钢筋作为电极,或将电热器贴在混凝土表面,使电能变为热能,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此法简单方便,热损失较少,易控制,不足之处是电能消耗量大。④红外线加热。以高温电加热器或气体红外线发生器,对混凝土进行密封幅射加热。

4.抗冻外加剂。在-10℃以上的气温中,对混凝土拌和物掺加一种能降低水的冰点的化学剂,使混凝土在负温下仍处于液相状态,水化作用能继续进行,从而使混凝土强度继续增长。目前常用有氧化钙、氯化钠等单抗冻剂及亚硝酸钠加氯化钠复合抗冻剂。

混凝土施工方案 篇5

1.1本工程为仟和惠神农一品住宅小区1#住宅楼工程,建设地点在神农架林区。由武汉开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1#楼建筑面积为11455.8㎡.由于交通运输较为不便,因此在材料进场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对交通、环境的处置能力,保 证混凝土能够连续浇筑。

1.2由于施工工期紧,造成混凝土在短期内集中浇筑,混凝土量较大,材料进入现场之后,因场地紧张停留,不能过多停留存放,在施工上要充分作好对斗车的调配,不能在现场造成交通堵塞。

1.3由于施工工期紧,因此每次混凝土的浇灌均应在白天和夜间完成。

1.4本工程特殊节点混凝土结构几何形状较为复杂,部分构件钢筋紧密此部分要求对混凝土的石子粒径、塌落度、施工方法等提出特殊要求。

2.混凝土拌制

2.1混凝土拌制在现场进行。每次浇筑混凝土前,由工长根据配合比报告开出砼配置通知书,明确混凝土强度、数量、初凝时间的要求、塌落度、石子最大粒径、水泥种类、掺量等技术要求。

2.2砼公接到通知书后,需进行配合比试验,经试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拌制,在搅拌之前,要将配合比及原材料的检验试验情况报送监理,审批通过之后方可搅拌施工。

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施工实习报告 篇6

我们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利用UEA混凝土补偿收缩的原理,采用膨胀加强带替代后浇带,实现了超长钢筋混凝土的无逢施工,为同类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职称论文。

1 混凝土无缝施工设计

1.1 设计思路

大面积混凝土路面结构无缝施工设计,关键是对裂缝控制的设计。根据温度应力与结构长度呈非线性关系,且混凝土早期(7~10d)温差及收缩变形较大的特点,把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结构按垂直方向设置施工缝,分为若干小块,每一块为一仓,施工期间实行分块跳仓浇筑。这种跳仓浇筑采用了短距离释放应力的办法应对混凝土早期较大的收缩,待混凝土经过早期较大的温差和收缩后,各仓浇筑连接成整体,应对以后较小的收缩,即“先放后抗,抗防兼施,以抗为主”的辩证设计原则。

1.2 跳仓间距的确定

根据地基上混凝土板的平均伸缩缝间距计算公式以及施工现场的情况,跳仓间距决定取17米。整个展览馆的平面尺寸为100米×98米,按垂直施工缝分仓,整个区域分成30个网格。

2 混凝土施工工艺

施工时按网格的编号顺序进行跳仓浇筑。在每一网格内,混凝土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毕,不允许出现冷接缝,相邻两块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7d。

2.1 混凝土工程

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及水泥用量,水泥用量越大,含水量越高,则收缩变形越大,且延续的.时间越长。在地面施工中,经过试配、选择了配合比为1:1.82:4.07,水灰比0.43,水泥用量328kg/m。由于抗折混凝土的石子级配要求用石量较大,所以掺入了0.75%水泥用量的FDN减水剂,掺入减水剂不仅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又减少了10%左右的拌合水,减水后使混凝土回缩量减小。混凝土骨料中的砂子采用中、粗砂,根据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当采用细度模数为2.79,平均粒径为0.381的中、粗砂,比采用细度模数为2.12、平均粒径为0.336的细砂,每1m3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20~25kg水泥用量可相应减少28~35kg。如用细度较低的砂子,可以加大高效减水剂的剂量,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如工期允许,也可以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因掺入粉煤灰后早期强度较低),因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自生收缩是正的(缩小变形),而粉煤灰的自生收缩是膨胀变形,这对混凝土的抗裂性是有益的,另外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以达到减少水和水泥用量的目的。

2.2 主要技术措施

2.2.1 混凝土的搅拌

搅拌在现场进行,为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现场砂石采取遮阳降温(因为是夏季),必要时洒水降温,袋装水泥仓库保持空气流通,搅拌时搅拌机每2h浇水一次,混凝土输送管上覆盖麻袋,并洒水保湿。

2.2.2 坍落度严格控制

坍落度控制在(12.2)cm,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水灰比、坍落度和入模温度进行测定,初始施工时坍落度应每1h检查一次,质量稳定后,2~4h检查一次。混凝土入模温度测试每工作班不应少于两次。

2.3 混凝土振捣必须充分

混凝土入模后先用插人式振动棒振密振实,然后用振捣粱振至表面平整,后用180的钢管(内装砂子),制成的提浆滚在混凝土表面来回滚压提浆,用人工抹平。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水养护7d以上。注意混凝土所处的大气环境,在干燥季节或风口处应加强保水措施,防止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过快,以控制其出现早期表面裂缝。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目的是要使混凝土保持或可能接近于饱和状态,使水化作用达到最大的速度,以得到更高强度的混凝土。在养护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连续湿养护(即盖草袋子、洒水养护)时混凝土强度在各龄期均为最高。特别是混凝土在浇筑后内部处于升温阶段时要适时进行湿养护,以加强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峰值,又可以防止后期的强度损失。尤其掺加减水剂后更需要保证养护时间。

3 施工控制措施

3.1 要求搅拌站严格执行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可根据现场材料情况在允许范围内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2 混凝土出站前,要求测试坍落度,同时观察和易性,不得出现离析、分层等现象,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出厂。

3.3 浇筑混凝土时,对到施工现场的每车混凝土都要求测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并观察其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泌水现象。表观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坚决退场。

3.4 混凝土振捣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不能漏振、欠振和过振,更不得用振捣器拖赶混凝土,振捣时间掌握在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下沉为准。

3.5 混凝土表面经耐磨处理并压光后立即覆盖塑料布进行保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

3.6 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

3.6.1 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浮浆层。

3.6.2 除了水泥水化作用影响,外界气温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产生温差,气温的骤降也会增加混凝土表层与内部温度差的梯度。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长括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施工员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表面养护保护层。

4 现场监测与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大面积混凝土水化热大小及施工过程中早、中、后期温度升降和应力发展规律,根据本工程地面结构平面尺寸、形状以及厚度,在不同位置设置了温度监测器,在测点被覆盖、振捣、抹平后记录入模温度。依据大面积混凝土早期升温快,后期降温也较快的特点,在温度收缩应力计算的基础上,确定测温时间为30d:1~3d每4h测读一次,3~14d每6h测读一次,以后每12h测读一次,若遇温度突变或温度过高应记录一次。

建筑施工中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技巧 篇7

1. l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制度

针对具体的工程对象,事先必须有设计、生产和施工各方共同制定的书面文件,提出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具体细则,规定各种报表记载的内容,并明确专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施行。

1.2 必须经审查单位批准后施工

高强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对原材料性能,所配制手工劳动高强砼拌合物性能及砼硬化性提出试验结果报告,等设计单位或甲方监理单位许可后,方可施工。

1.3 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质量验收

高强混凝土质量检查及验收,可参照《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4-83) 中的有关规定。捡查内容,应包括浇筑过程的坍落度变化及凝结时间,当环境温度与标准养护相差较大时,应同时留取在现场环境下养护的对比试件。标准养护的留取试块宜比普通强度混凝土所要求的增加l-2倍,以测量早期及后期强度变化,测定抗压极限强度的试件可用边长为l0cm立方体,对l5cm边长立方体强度的换算系数由50Mpa到90Mpa取0.95到0.91逐步递减,中间取值可直线内插。

1.4 对于大体积和大尺寸的市强混凝土工程或构件,应监测水化热造成的温升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防裂措施。

1.5 高强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参照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lO7-87) 的有关规定。

2 高强度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2.1 水泥

宜选用525或525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中的碱含量、氯离子的含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高强混凝土使用的水泥用量大,C70混凝土,水泥用量450~550kg/m3混凝土。可加高效减水剂,减少用水量,使水泥用量减少,C70及以上的混凝土,水灰比应控制在0.35以下。采用高效减水剂时。最好不大于0.3-当水灰比小0.4时,水灰比的微量变化可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严格控制水灰比是保证高强混凝土质量的一个关键。

2.2 骨料

骨料分粗骨料和细骨料。骨料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起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粗骨料。粗骨料的大小、形状、矿物成分和强度都对混凝土的强度发生作用。一般选用密实坚硬的石灰石、花岗岩、正长石、辉长岩、火成岩等碎石 (不宜用卵石) ,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骨料的各个方向要接近。骨料粒径加大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其原因可能是骨料尺寸越大强度越低,这是所有不均质材料的共性,且小骨料的表面系数大,增大了与水泥浆的粘结面积。界面受力比较均匀。

细骨料。选用洁净的最好是圆形颗粒的天然河砂,相对于粗骨料来说,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比较次要。

2.3 高效减水剂

高效减水剂又称超塑化剂,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以荣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为代表的磺化煤焦油系减水剂,第二类是以三聚氰氨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为代表的树脂系减水剂。国内的商品高效减水剂几乎都属于第一类。这些高效减水荆是高分子量 (2~3万)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其很长的碳氢链上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当它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时,在颗粒周围形成了扩散双电位层,使水泥颗粒相互排斥而保持较好的分散状态,并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水泥浆体的流动性。使混凝土在水灰比较小的情况下。坍落度大大提高。由于水灰比较小。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也得到提高。

3 高强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预防问题

3.1 高强度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高强度混凝土由于强度高,水泥用量大,水泥水化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混凝土的导热性很差,致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大,特别是早龄期,当温差应力超过相应龄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会产生表面乃至贯穿裂缝。由此,温度应力是导致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3.2 高强混凝土裂缝预防的技术措施

严格控制砼收缩变形。

在满足泵送条件下减小坍落度以减小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内渗入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水化热;采用自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和采用中、粗砂配制混凝土,可减少水泥用量;掺入微膨胀剂;做好28d强度和28d抗渗测试,提供混凝土配方以供应商品混凝土;施工时严格督促,保持振捣密实;延缓混凝土降温速率。对基础底板可采用表面蓄水法养护,对剪力墙板应延长拆模时间,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4~5d后再拆模;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能排除混凝土因泌水生成的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而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10%-20%,增强抗裂性;注意浇筑完毕后的表层处理。泵送混凝土会在板顶面产生较厚的水泥浆,应按设计标高用3m长刮尺刮平,然后在初凝前用铁滚碾压数遍,再用木蟹打磨压实,以消除收水裂缝,经12h后再进行养护。

高强度混凝土水化热温差控制

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或加粉煤灰、减水剂降低水泥用量;预测水化热,认真审查施工方案。对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平均温度温差、极端可能温差均控制在小于25℃;实际施工时对入模温度、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要及时测试,调整保温措施。

改善边界约束。设置滑力层。可采用基础底面做防水层的方法,若防水层做在基础顶面时,则采用垫层加做油毡层的办法,减弱垫层对基础收缩约束影响,从而减小温度应力;避免应力集中。在孔洞周围,转角处增配斜向钢筋,在底板与壁板相接处采用斜面相交,同时增配抗裂钢筋,避免断面突变,可以防止应力集中从而减小裂缝在该处出现的可能性;合理配筋。基础底板及壁板的配筋应尽可能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全截面含筋率控制在0.3%-0.5%之间,可采用为覬8-覬14钢筋,间距100-150mm,全截面对称配置,可提高抵抗贯穿性裂缝的能力;分段施工。宽度70-100cm按设计要求采用后浇带进行分段施工。后浇带间距控制在20-30m,保留时间粒期在40d左右,可消除混凝土早期温差及收缩产生的应力。

混凝土温度监测。可以采用不同长度的空心封底钢管在混凝土浇筑时插入基础底板不同深处,然后定时量测管底温度。使用混凝土温度测定记录仪和WZG-010铜热电阻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得出混凝土温度及温差。

施工完毕后尽快回填。地下室外墙由于本身体积大,故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及地地下室防水工程后尽快回填,以减少表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结构向大跨度、高层与超高层及超大型的发展, 对构件的承载能力要求大大提高。由于混凝土的可模性好、价格低廉、维修量低等特点, 近几年高强混凝土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分析高强度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应遵循的质量标准, 针对原材料选择及混凝土裂缝产生与预防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强度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标准,原材料,裂缝

参考文献

[1]潘立.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思考[J].工业建筑.2000, (3) .

浅谈混凝土施工缝的施工质量 篇8

关键词 混凝土 施工缝 质量 控制

在日常的质量检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现浇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问题。众所周知,混凝土施工缝是工程结构的薄弱环节。为了增强混凝土的整体性,规范规定现浇混凝土尽可能连续浇筑,避免留置工缝。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缝的留置是难以避免的。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注意混凝土施工缝留置的位置、缝的接茬情况施工缝留置的位置、缝的接茬情况和施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情况。为确保施工缝的施工质量,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施工缝留置的位置要正确

混凝土主要是承受竖向荷载的。它的抗拉强度(仅占抗压强度的7%~14%)大大低于抗压强度,其抗拉强度仅影响构件的抗裂度,不影响承载力。为使结构受力最合理,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剪力墙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规范对此也做了详细的、明确的规定)。

对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浇筑量较大,整体性要求较高,一般不宜留施工缝。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一般也不宜留置施工缝。我们经常遇到的混凝土条形基础和独立柱基础也应一次性浇灌完毕,不宜留置施工缝。

规范还规定: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 mm~30 mm,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对大断面梁规范没有具体规定断面尺寸,一般认为与现浇板连成整体的梁应和板同时浇筑,只有当梁的高度大于1 m时,才允许将梁单独浇筑并按照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对筒支梁,在荷载作用下跨中段剪力较小,施工也比较方便,施工缝应留置在梁跨度中间1/3范围内。

在浇筑圈梁时,由于砖墙的十字接头、丁字接头、转角墙垛、门窗洞口、预留洞口的上部以及圈梁与其他混凝土构件交界处如带有雨篷、阳台、天沟板等的圈梁属于结构薄弱环节,是关键部位,都应连续浇筑,除此外的部位均可留置施工缝。

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筑,若为多层楼梯,而且上一层为待浇筑的现浇楼板时,可留置施工缝,并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范围内,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段轴线方向。

雨篷由于浇筑量小且是悬臂构件,应一次浇筑完毕,不能留施工缝。

我们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施工单位不能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为了施工的方便,施工缝留置随意性很大,给工程留下了结构隐患。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施工缝留置的位置。

二、加强施工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在施工中,尽可能不留施工缝,必须留施工缝时,一定按照规定留置,要特别注意接缝的时间、接缝的质量情况。

浇筑完的混凝土初凝以后,不能过早地在其上浇筑新的混凝土,否则在振捣新建筑的混凝土时,就会破坏已初凝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和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1.2 MPa以上时,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首先清除施工缝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垃圾、松动的沙石,钢筋上的油污、锈斑和砂浆等杂物。采用表面涂缓凝剂(如纸浆废液)处理垂直施工缝时,应在拆模后即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清除表层水泥浆,使石子外露。水平施工缝前后层混凝土的结合是通过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的压力、接触面的摩擦力及以前后层混凝土的黏结力来实现的;垂直施工缝是通过接触面产生的咬合力和先后浇筑的混凝土粘结力来提高其抗剪能力。因此施工缝表面粗糙,对先后层混黏土结合有利。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其表面凿毛,然后把施工缝表面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低洼处不得有积水)。在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水平缝处形成石子密集区,影响混凝土强度,浇筑前水平缝处应先铺一层厚度为10 mm~15 mm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垂直缝也应先刷一层水泥浆(水泥∶水=1∶0.4),然后开始浇筑混凝土。

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施工缝,在垂直施工缝处应补插钢筋,其直径为12 mm~16 mm,长度为500 mm~60 0 mm,间距为500 mm。在台阶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上亦应补插钢筋(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缝,其高低结合处应留成台阶形,台阶的宽度比不得大于1),在水平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对角螺栓进行观察校正。

结构复杂和重要结构的混凝土施工缝应根据设计部门要求进行处理。当设计无规定时,为加强其整体性,可在施工缝处补插钢筋,直径为12 mm~16 mm,长度为300 mm,数量视施工缝表面积和结构重要性确定,但每处不得少于两根。也可在前层混凝土面层涂敷一层环氧树脂黏结剂,但这种黏结剂应采用受水分影响较小的固化剂(如600号聚酰胺),并应在黏结剂固话之前开始浇筑混凝土。对地下水位以下的混凝土施工缝,必须做防水处理。

三、结束语

上一篇:景区文明停车倡议书下一篇:石湾党委对照检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