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技术交底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浇混凝土技术交底(推荐8篇)

现浇混凝土技术交底 篇1

1.施工前,使用压缩空气等清除模板内杂物时,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严禁喷嘴对向人,空压机操作工应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电气接线与拆卸必须由电工操作,并符合施工用电相关安全技术交底具体要求。

2.现浇混凝土应经模板、钢筋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进行浇筑。

3.地下人行通道盖板达到设计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

4.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车辆应行驶于安全路线,停置于安全处;混凝土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后,应设专人指挥。

(2)施工中,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浇筑程序、分层连续浇筑。

(3)施工中,应配备模板操作工和架子操作工值守;模板、支撑、作业平台发生位移、变形、沉陷等倒塌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施工人员撤出该作业区,经整修、加固,确认安全,方可恢复作业。

(4)卸料时,车辆应挡掩牢固,卸料下方严禁有人;自卸汽车、机动翻斗车运输、卸料时,应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应站位于车辆侧面安全处,卸料前应检查周围环境状况,确认安全后,方可向车辆操作工发出卸料指令。

(5)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模板或支撑上进行浇筑作业。

(6)采用混凝土泵车输送混凝土时,严禁泵车在电力架空线路下方作业,需在其一侧作业时,应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7)从高处向模板仓内浇筑混凝土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溜槽、串筒应坚固,串筒应连接牢固。严禁攀登溜槽或串筒作业。

(8)混凝土振动设备应完好;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电气接线、拆卸必须由电工负责,并应符合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使用前应检查,确认安全;作业中应保护缆线,随时检查,发现漏电征兆、电缆破损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由电工处理。

(9)使用振动器的作业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5.混凝土浇筑完成,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方法养护;覆盖养护应使用阻燃性材料,用后应及时清理,集中放至指定地点。

现浇混凝土技术交底 篇2

1、在基础平面或楼面需砌筑加气混凝土砌体墙部位处应对基层清理找平, 并弹出墙体的中线、边线与门、窗洞口位置。在底皮砌块高度不规则时可采用水泥砖或素砼和特制规格的砌块砌筑;

2、在砌筑第一皮砌块前, 就按设计排块的要求进行试摆, 试摆后在砌筑第一皮砌块前, 应先用水润湿基面, 再用M7.5普通砂浆铺砌, 砌块的垂直灰缝应披刮粘结剂, 并注意校正砌块的水平和垂直度, 待第一皮砌块的水平灰缝的砌筑砂浆初凝后方可进行上皮砌块的砌筑。常温下, 砌块的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8m内;

3、对于所需的非规格尺寸砌块应采用手提式电锯或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切割成规则长方体, 严禁刀劈斧砍;

4、砌筑施工时, 在每皮砌块砌筑前, 要用毛刷清理砌块表面浮砂 (尘) , 处理干净后再铺水平、垂直灰缝处的粘结剂;

5、砌筑施工时, 水平面必须单面挂线施工, 每皮砌块砌筑时, 应注意校正水平、垂直位置, 并做到上下皮砌块错缝搭接、表面平整、水平灰缝基本平直, 垂直度偏差控制在5mm以内, 表面平整度偏差控制在7mm之内, 门窗洞口高、宽偏差控制在5mm以内,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控制在10mm之内。上下搭接长度不宜小于被搭接砌块的1/3, 竖向通缝不应大于两皮;

6、承重砌块内外墙要同时砌筑, 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也应同时砌筑, 对不能同时砌筑的而又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 应砌成斜槎, 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接槎时, 应清理槎口, 再铺贴粘结材料接砌;

7、在采用粘结剂砌筑时, 应用专用勺将粘结剂均匀地施铺在下皮砌块表面, 垂直灰缝可先铺贴在砌块端面, 上墙后用橡皮锤轻击砌块, 橡皮锤的敲击应先从砌块的顶部向里敲, 然后再水平方向压实, 使粘结剂能从灰缝中溢出, 灰缝不得有空隙, 饱满度不低于80%, 并及时将溢出的粘结剂清除干净, 做到随砌随勒;

8、砌筑墙面应平整干净、灰缝处无溢出砂浆或粘结剂。其水平灰缝厚度应小于或等于4mm;

9、在构造柱处施工时, 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马牙槎应先退后进 (退60mm) , 同时在砌体顶部处如果根据排砖是进时, 也应砌成退砌马牙槎, 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应超过300mm, 施工前应进行排砖, 如果排砖后马牙槎的尺寸与规定不符时, 允许偏差不应超过100mm, 但不应超过二处, 拉结筋应采用2Ф6.0钢筋, 伸入墙体内长度及间距应符合相应规定, 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凹入10mm;

10、在构造柱立模前, 应将马牙槎与混凝土交接面上的灰屑用毛刷清理干净后再立模, 浇捣前要检查是否已清理干净, 并适当浇水湿润

11、砌上墙的砌块不应任意移动或撞击, 不得用敲打的方法来校正墙面, 如有不平整, 应用钢齿磨砂板磨平, 使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对于有很大偏差值的墙体, 应拆除重新进行铺浆砌筑;

12、墙体水平配筋 (包括构造柱拉结筋) 时应预先在砌块的水平灰缝面开设通长的凹槽 (槽宽、深度比钢筋大10mm) , 置入钢筋后, 应用粘结剂填实至槽口的上口平;

13、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柱 (墙) 交接处, 应在柱 (墙) 内预留拉结钢筋进行拉结或L型铁件连接。当采用拉结筋时, 应每隔500mm或每隔两皮砌块设一道2Ф6.0拉结钢筋, 拉结钢筋伸入墙内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1000mm, 砌块墙与后砌隔墙交接处, 应沿墙每隔500mm或两皮砌块间设置不少于2Ф6.0钢筋、横筋间距不大于200mm的焊接钢筋网片。伸入墙内应大于或等于600mm;

14、砌块墙顶面与钢筋混凝土梁 (板) 底面间应留10~25mm的空隙, 空隙内的填充物宜在墙体砌筑完成7d后进行, 在墙顶每一砌块中间部位两侧用经防腐处理的木楔紧固定, 再在木楔两侧用水泥砂浆嵌严;

15、砌体在砌筑时, 严禁在外墙和有防渗要求砌体中留设脚手眼;

16、墙体修补及空洞堵塞宜用同质材料或专用材料修补, 可用同质材料经切割成的规则砌块填堵。

屋面楼板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 篇3

摘要:建筑屋面楼板现浇混凝土施工难度较大,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并做好质量控制有利于保证屋面施工质量,对建筑运行性能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钢筋桁架楼承板混凝土浇捣的重难点,结合实际情况,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说明了施工过程控制措施,给该工程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楼承板;现浇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屋面施工重要性突出。但是由于屋面楼板的施工难点较多,难度较大,如果没有落实好施工技术将会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如何控制屋面楼板的施工质量成为了施工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地上21层,地下1层,有4幢塔楼,分别为A、B、C、D。其中C楼为4层商业用房,框架结构,顶层为1680m2大空间的宴会厅,建成后此屋顶作为绿化园林休闲场所,使用40m跨度的钢梁,屋面为120mm厚钢筋桁架楼承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

2 混凝土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1)浇捣混凝土时间在2013年12月中旬,气温较低,最低气温接近4℃;

(2)整个屋顶混凝土浇筑方量较大,共有210m3,浇筑位置离混凝土泵车较远,混凝土输送接近100m;

(3)此屋面结构设计坡度为2.5%,混凝土标号为C35,防水等级为P6,对商品混凝土的各项指标控制严格要求;

(4)楼承板浇捣混凝土时,下面是不需要模板支撑架的,完全靠楼承板自承重,这就要严格观测施工过程中楼承板的变形,防止混凝土在硬化时产生挠度,导致混凝土提前开裂;

(5)浇捣混凝土时,水泥浆可能会通过栓钉孔、楼承板拼接缝漏下去,污染型钢梁,可能会影响钢梁防腐、防火的后期处理。

3 施工准备

(1)完成屋面钢筋、钢结构的隐蔽验收工作,特别是钢筋桁架支座钢筋与钢梁的焊接必须100%牢固,悬挑楼板、连续板处的上层受力钢筋、楼承板钢板接缝、钢梁上的栓钉等重点部位全数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出具验收手续;

(2)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召集有关各方进行商讨,要求商品混凝土单位提前出具符合实际情况的混凝土配合比单;

(3)对有关管理人员、各工种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责任到人。检修好需使用的机械,配备发电机,尽可能地避免由于机械问题而导致施工冷缝的出现。

4 施工过程控制

4.1 原材料控制

C35屋面混凝土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施工前1个月通知混凝土单位进行混凝土配比试验。经过多次调整,考虑到泵车的输送距离(100m左右),屋面2.5%的坡度,最终在施工前1个星期确定混凝土的塌落度为140mm±20mm,尽量控制在140mm以内,以现场检测为准。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掺加6%HEA膨胀剂,最后采用施工配合比为:水泥308kg,Ⅱ级粉煤灰68kg,矿粉50kg,混合砂(人工砂与河砂混合)814kg,5~31.5mm粒径碎石917kg,水127kg(考虑砂含水率4.5%、碎石含水率7.8%),外加剂9.1kg。

混凝土到场时要求入模温度不低于7℃,现场安排专人进行测温,并按施工规范由专人进行塌落度检测和试块留置。

4.2 温度控制

浇筑混凝土时在2013年12月中旬,广州的温度在4~10℃,施工前项目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确保混凝土施工在较高温度和晴朗天气。考虑到楼承板底钢板传导热量迅速,无普通木模板的保温作用,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决定在屋盖下面进行密封加热。

屋盖下围护墙已施工完成,门窗均未施工,采用彩条布把门窗洞密封起来,室内每隔20m放置废油桶烧火堆加热,并在梁底每隔20m挂小太阳朝楼承板底照射。为防止烟污染室内构件且防火安全考虑,在混凝土达到终凝后的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就把火堆撤离,但小太阳继续留置使用,一直到3d后停用。

4.3 浇筑路线计划

计划采用1台汽车泵(共浇筑85m3),1台固定泵(共浇筑125m3,塔吊配合),具体浇筑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浇筑平面图及剖面图

浇筑时,2台泵同时从东往西、从屋脊往檐沟浇筑,预计总浇筑时间为6h。因汽车泵的浇筑速度快于固定泵,且由于汽车泵臂长原因,固定泵所承担的混凝土浇筑量大于汽车泵,故浇筑时2台泵要做好统一调度和协作,使工作面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推进,中间不留施工缝。

4.4 混凝土100m长距离输送控制

C楼在A楼的南边,由于场地所限,固定泵只能布置在A楼的北边,泵管需穿过A楼到达浇筑现场,水平总长度为100m左右。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在A楼超高层中使用的高功率HBT90型固定泵,保证泵管中有足够压力。确定合理级配,在保证塌落度的同时,增加混凝土的可泵性。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矿粉以及高效减水剂,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取适当胶凝材料用量,调整粗细骨料粒径,入泵时混凝土塌落度适当比要求(140mm左右)高10~20mm(160mm左右),以抵消泵送時的塌落度损失。施工时,按要求在现场检测塌落度,不符合要求的,坚决退回混凝土公司,严禁在现场加水。

4.5 混凝土连续浇捣,不留施工缝

为确保混凝土连续浇捣,不出现施工冷缝,在人、材、机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施工前编制了应急预案,确定主要管理人员不脱岗制度,浇筑现场确保2名管理人员不间断值班,1名管理人员配合混凝土公司调配混凝土,确定总指挥1人,随时保持联系。操作工人分为两班,中途吃饭时间不休息,连续作业。施工前1天,派人检查混凝土公司备料情况,要求混凝土公司搅拌、运输、输送泵等机械运行良好,能及时到位。现场使用器械、临时用电检修完好,备件充足。配备300kW发电机1台,10min内能从市政电路切换到位。

施工时2台泵车互相配合,按预定浇筑路线推进,从东到西,中途无施工冷缝出现,顺利完成所用混凝土浇筑。

4.6 结构裂缝控制

此屋面为覆土上人屋面,结构设计时考虑了活荷载为10kN/m2,结构总挠度为100mm。浇筑混凝土前设计估计大梁挠度在30mm左右,为控制现浇混凝土的裂缝,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严格措施。

挠度控制测量:在屋脊最高点每根大梁上设置标高测点,浇筑前对各个测点进行原始标高测定,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混凝土初凝前再各测1次,特别是初凝前,大梁挠度变化应基本达到稳定,否则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结构再有大的变形,会导致现浇混凝土的开裂。

根据商品混凝土单位提供的数据,混凝土初凝时间为8~10h,整个浇筑时间控制在6h内。浇筑过程中,每台泵配备3个振捣手(共计6人),分别对混凝土最高、中间和最低部位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因板厚较薄,控制振捣棒在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得插到板底,振动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浮浆不

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篇4

砼拌和站:

根据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及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五天内日平均气温<+5℃)的要求,结合目前天气情况,已经进入冬季施工季节,现将冬季施工各项要求及规定对砼拌和站进行交底,具体措施如下:

1、拌和设备应采用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强制搅拌机搅拌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冬季搅拌混凝土前,应先经过热工计算,并经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以满足混凝土出机最低不低于10℃温度的要求。原材料加热措施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预热方法调整拌合物温度,但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加热水还不能满足要求或骨料中含有冰、雪等杂物时,也可先将骨料均匀地进行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以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不低于10℃,运至施工现场入模温度不低于5℃。水泥、专用复合外加剂及矿物掺和料可在使用前运入暖棚进行自然预热,但不得直接加热。原材料加热后搅拌顺序调整为:骨料水胶凝材料。

2、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应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同时,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受冻。

请混凝土拌和站立即按照此技术交底进行相关调整及施工!

中铁四局昌九经理部五项目队试验室

混凝土、钢筋、模板施工技术交底 篇5

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1、混凝土搅拌要求

搅拌混凝土之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到净,使拌筒充分湿润。搅拌第一盘时,要考虑到壁筒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减半。

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混凝土卸尽之前不得在投入拌和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

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塌落度,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

每盘的搅拌时间不得小于150秒

2、混凝土的浇注

浇注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必须小于180分钟且应尽量缩短并在混凝土凝固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注完毕。

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搅拌好后应立即浇注入模。在浇注过程中发现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处理。

浇注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内卸出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在竖向结构浇注高度不得大于3m,否则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下料。

浇注竖向结构混凝土之前,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的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浇注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应在已浇注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混凝土在浇注及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修整。在浇注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注完毕后停歇1~1.5小时,使得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继续浇注,防止接缝处产生裂缝。

梁和板应同时浇注混凝土。较大尺寸的梁(梁高度大于1m)、拱和类似的结构,可以单独浇注,但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3、振捣要求

振动器应遵循“快插慢拔”,混凝土分层灌注时,每层厚度不得超过振动棒的1.25倍,在振动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的施工缝,且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每一点的振捣时间应控制在20~30秒,但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4、混凝土养护

在自然气温条件下,对于一般塑性混凝土应在浇注完后10~12小时内,对干硬性混凝土应在浇注后1~2小时内,即用麻袋、芦席、草帘、锯末或砂进行覆盖,并及时浇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好,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遮盖,加强养护工作,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

5、混凝土拆模

混凝土结构浇筑后,达到一定强度,方可拆模。模板拆卸日期应按结构特点和混凝土达到的强度来确定。

不承重墙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方可拆除。

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后,方可拆除。板和拱,结构跨径小于2米时,要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50%方可拆除;结构跨径2~8米时需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方可拆除;结构跨径大于8米时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拆除。梁的结构跨径不大于

8米时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拆除;当结构跨径大于8米时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拆除。悬臂梁(板)结构跨径不大于2米时混凝土的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拆除;当结构跨径大于2米时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拆除。

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应在混凝土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才可拆除。

当梁部结构的混凝土拆模时,梁体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0C。

当拆除临时埋设在混凝土中的木塞和其他预埋部件时混凝土不得受损。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容许承受全部设计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堆放过量建筑材料,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附件2

钢筋施工技术交底

1、钢筋常规

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的钢筋品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工地需对运进的钢筋进行检验,作为本批钢筋的依据。经检验合格的钢筋在加工、安装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应作化学成分分析。

热处理的钢筋不得不得用作焊接和点焊钢筋,钢筋的牌号、级别、强度等级、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需要代换时,应经设计单位同意。

钢筋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钢筋锈蚀、污染和避免压弯。装卸时不得从高处抛掷,钢筋应按厂名、级别、规格分批架空堆在仓库内,并分类立标牌。

2、钢筋检验

每批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并不得大于60T。

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的凸块和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测量本批钢筋的直径偏差。

经外观检查合格的每批钢筋中任选2根,在其上各截取一组试样,每组试样各制2根试件,分别作拉伸和冷弯试验。

当试样中有1个试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应另取2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项目作第2次试验。当仍有1根试件不合格时,则该批钢筋应判不合格。

3、钢筋加工

钢筋在加工弯制之前应调直,并需符合下列规定:

①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凝浆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由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当利用冷啦法矫直钢筋时,钢筋的矫直伸长率为:Ⅰ级钢筋不得大于2%;Ⅱ级、Ⅲ级钢筋不得大于1%。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

所有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成1800的半圆形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dm

不得小于2.5d,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的直线段。

受拉热轧带肋(月牙肋、等高肋)钢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形弯钩,钩端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3d,直钩的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5d。

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曲率半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12倍(带肋钢筋)。

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斜弯钩);弯钩的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由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钢筋宜在常温下加工,不宜加热(梁体横隔板锚固钢筋党采用Ⅱ级钢筋时,应采用热弯工艺)。弯制钢筋应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弯钩应以次完成。

4、钢筋接头

热轧钢筋的接头,因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应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韩连接,并以闪光对焊为主。以承载受静力荷载为主的直径为28~31mm带肋钢筋,可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

拉杆中的钢筋,不论其直径大小,均采用焊接接头。

仅在无条件实施焊接进行条件时,对直径25mm及以下的钢筋,方可采用绑扎搭接。

在钢筋密裂的结构内,当钢筋的净距小于其直径的1.5倍或30mm(竖向)和45(横向)时,不得使用搭接接头。搭接接头的配置,在任何截面内部应与邻近的钢筋保持适当的距离。并要符合第10、11条在跨度大于10米的梁不得使用搭接接头。

从事焊接的工人必须取得符合国家现行的从业资格。

冬季钢筋的闪光对接焊应在室内进行,焊接时的环境气温不得低于00C。钢筋在应提前运入车间,焊接完毕后的钢筋应待完全冷却后才能运往室外。在困难条件下,对以承受静力荷载为为主的钢筋,闪光对接的环境气温可适当降低,最低不得低于100C。冬季电弧焊时,应有防雪、防风及保温措施,并应选用韧性较好的焊条,焊接好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

采用闪光焊对焊接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工艺和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并检验接头的外观及规定的力学性能,仅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参数)确定后,方可成批焊接。

每个焊工均应在每班开始时,先按实际条件试焊2个对焊试件,并作冷弯试验,待其结果合格后,方可正式焊。

每个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镦粗部分,并呈现均匀的毛刺外形;钢筋表面不应有明显的烧伤或裂纹;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得大于40。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mm。

在同条件下的(指钢筋生产厂、批号、级别、直径、焊工、焊接工艺和焊机等均相同)完成并经外观检查合格的焊接接头试件,3个作拉力试验,3个作冷弯试验,进行质量检验。

对焊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值。

热轧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的接头采用搭接、绑条电弧焊接时,除满足强度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搭接接头钢筋的长度、绑条长度和焊接的总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钢筋的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

绑条电弧焊的绑条,宜采用与被焊钢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当采用不同级别不同直径的钢筋作绑条,且被焊钢筋与绑条均为Ⅰ级时,当两绑条钢筋的直径应大于或等于被焊钢筋的0.8d,当被焊钢筋与绑条钢筋为Ⅱ、Ⅲ级钢筋时,两绑条钢筋的直径应大于或等于0.9d。绑条和被焊钢筋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上。

焊缝高度h应等于或大于0.3d,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b应等于或大于0.7d,并不得小于8mm

钢筋与钢板进行搭接时,搭接长度应等于或大于钢筋直径的4倍(Ⅰ)或5倍(Ⅱ)焊缝高度h应等于或大于0.35d,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b应等于或大于0.5d,并不得小于6mm

在工地施行电弧焊时均应采用双面焊缝,但在脚手架上施焊时方可采用单面焊接。

电弧焊接用的焊条应符合设计要求。

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不得因接触不良而烧伤主钢筋。绑条与被焊钢筋间应采用4点固定,搭接焊时,应采用2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绑条或搭接钢筋端头上收弧,弧坑应填满。钢筋与钢板间进行搭接焊时,应弧应在钢板上进行。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容深,主焊缝与定位定位焊缝应熔合良好。

每次改变钢筋级别、直径、焊条型号或调换焊工时,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和参数,制作2个拉力试件。当试验结果均大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方可正式施焊。

采用电弧搭接焊、绑条焊的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并符合以下规定:

用小锤敲击接头时,钢筋发出与基本钢材同样的清脆声音。

电弧焊接接头的焊缝表面应平顺、无缺口、裂纹和较大的金属焊瘤奇缺线应在误差范围内。

采用电弧搭接焊、绑条焊的接头,经外观检查合格后,应取样进行拉伸试验,并符合以下规定:

在同一条件下的焊接接头,以200个作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从中切取3个试件作拉伸试验。

3个钢筋接头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

3个接头试件均应断于焊缝之外,至少有2个试件成延性断裂。

不同钢厂生产的不同批号、不同外形的钢筋相互之间或与预埋件焊接时,应预先进行焊接试验,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

钢筋帮扎接头应符合以下规定:

受拉区的Ⅰ级光圆钢筋末端应作成彼此相对的弯钩,Ⅱ级带肋钢筋应作成彼此相岁的直角弯钩。帮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由两钩端部切线算起)应符合规定,在钢筋搭接部分的中心及两端共三处,应采用铁丝帮扎结实。

钢筋帮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

序号

钢筋级别

受拉区

受压区

Ⅰ级钢筋

30d

20d

Ⅱ级钢筋

35d

25d

受压光圆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纵向钢筋末可不作弯钩,但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d。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最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闪光对焊的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50%;在轴心受拉构件中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可不受限制。

电弧焊接的接头可不受限制,但也应该错开。

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

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应小于10d

当施工中分不清受压与受压区时应符合受拉区的规定。

5、钢筋安装

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多排钢筋之间,必要时可垫入短钢筋头或其他适当的钢垫,但短钢筋头或钢垫的垫的端头不得伸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当设计中未注明保护层厚度时,受立钢筋的保护层的厚度(从钢筋的外侧道混凝土表面的净局)不应小于30mm,亦不应大于50mm,对于厚度在300mm以内的结构,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箍筋或不计算应力的次要钢筋,其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对于环境介质有侵蚀性的工程会大体积基础工程,保护层厚度应增加。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可用水泥砂浆垫块,其强度不应小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垫块应相互错开,分散布置,并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

绑扎和焊接的钢筋骨(网)架,在运输、安装和浇注混凝土过程中不得有变形、开焊或松脱现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钢筋的交叉处,应用直径0.7~2.0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

除设计有要求外,梁、柱等结构中钢筋骨架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围紧,箍筋与主筋交叉处应以铁丝绑扎;梁柱等构件拐角处的交叉点应全部绑扎;中间平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扎结。

根据安装需要可配以必要数量的架立钢筋。

当柱中竖向钢筋采用搭接接头时,角部钢筋的弯钩面应与模版成450角其余钢筋应与模版成900角使用内部振动器浇筑小截面混凝土柱时,弯钩与模版的角度不得小于150

柱中箍筋接头的两端应向柱内弯曲。柱中箍筋的接头应设在于柱的角部主筋的相交处,并应沿竖直方向交错布置。某些交叉点处焊牢,但不得在主筋主筋上起弧。

安装钢筋骨(网)架时,应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也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装钢筋骨(网)架时,不应妨碍浇筑工作正常进行,并不应造成施工接缝。

钢筋骨(网)架经预制、安装就位后,应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妥加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

附件3

模板施工技术交底

1、模板的常规要求

模板(含支架、拱架)应优先采用钢材制作,也可因地制宜,经过试验鉴定,选用其他材料制作。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

(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

(3)接缝不漏浆,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和多次使用。

(4)能与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特征、施工条件和浇筑方法相适应。

(5)模板与脚手架之间不宜相互连接

(6)模板和混凝土相互接触的表面应涂刷脱模剂。刚模板用的脱模剂应同时具有防锈作用,模板使用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

2、模板制作和安装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平整光滑,模板上的重要拉杆宜用螺纹钢杆并配以垫圈,伸出混凝土外露面的拉杆宜用端部可拆卸的钢丝杆。

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宜用垫块支撑两侧模板,临时性木支撑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及时撤除。

当设计有要求或施工要求时,可在模板的腢角部位架设边宽为25~50mm的三角棱条。

支(拱)架的立面或平面均应安装牢固并能抵抗振动和偶然撞击,支(拱)架的立柱,应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

隧道衬砌施工中,拱架、墙架的间距应根据衬砌地段为岩情况、拱圈跨度和衬砌重力确定。

(1)使用木材制作之支(拱)架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承受弯曲力矩或横纹受压的杆件,不应采用木材制作,并应减少杆件件连接数目。长杆件应减少连接接头。压力杆纵向连接应采用对接法,并扣以硬木或钢制的夹板,搭接法仅可用于次要杆件的连接。两相邻立柱的连接接头应分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

(2)木构件节点的连接可采用接榫的形式,并符合下列规定:

支架节点出宜使用钢夹板,并用螺栓夹紧。当杆件截面按节点处承压面积已确定时,宜使用钢或硬木制的承托垫板;在木材承受剪力处,不宜设置齿状连接,当需要采用齿状连接时,其结合长度不得小于30cm,并应考虑木材干燥时开裂的可能性;扒锯钉仅可作为临时连接或不计算受力的加固连接件。

(3)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安置与可靠的基底上并符合以下规定:

在一般地基(特别在湿陷性黄土)上可直接按设支架时应由防、排水措施;在冻胀性土的地基上,应保证结构在施工期间土冻融时还保持原来的位置

(4)支(拱)架预留施工拱度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支(拱)架承受全部荷载的弹性变形;加载后由于构件接头挤压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挤压值,每个连接处的挤压值可为:木材与木材间为1~3mm,木材与钢材间为1~2mm;结构由于恒载或静活载影响所产生的挠度,对于长跨度拱梁,还应计算拱趾承载后在水平方向移动而产生的附加挠度;由于支撑基础下沉而产生非弹性变形。

(5)支(拱)架宜设置在千斤顶、木楔、木马、砂桶或其他便于松动支撑的支撑构件的支垫,并符合下列要求:

木楔宜使用刨光的硬木,其倾斜度不宜大于1:2,两楔接触面的压力不宜大于2MPa;木马应使用质地良好的无节松木制成。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

工程名称及项目

混凝土、钢筋、模板施工技术交底

本交底一式四份,分发以下人员执行:

F-

WSCLZ

-05-01

(技术自留)

F-

WSCLZ

-05-02

F-

WSCLZ

-05-03

F-

WSCLZ

-05-04

内容:

1、混凝土的搅拌、浇注、振捣、养护、拆模等工序应严格按照有关施工技术进行操作,具体做法见附件1;

2、钢筋的检验、加工、接头连接方式处理以及钢筋的安装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其具体做法见附件2;

3、模板的制作和安装也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其具体做法见附件3。

交底单位:XX项目部技术室

接受单位:工班

交底人:

负责实施人:

复核人:

2008年

09月7日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捣技术交底 篇6

表C2-1

030

工程名称

青田绿洲·巴黎花园住宅小区

2012年11月25日

施工单位

浙江山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砼工程

交底提要

梁板砼浇捣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主要机具

铁锹(尖头和平头)、平板振捣器、振捣棒、刮杠、木抹子、胶皮水管、木折尺、标尺杆、铁抹子、小白线、卷尺等。

二、作业条件:

1、钢筋的隐检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无误。

2、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垫好,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

4、通知搅拌站确定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

5、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门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6、浇筑砼用架子、泵管及布料机,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7、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清理泵管内残留物,确保泵管畅通。

8、施工工具准备齐全,用水、用电设备进入施工面。

三、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钢筋、模板、预埋件验收→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表面找平压实→混凝土养护

1、钢筋、模板、预埋件验收合格,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无误。

2、混凝土搅拌、运输:本工程浇筑均采用自拌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要求以及混凝土运输等都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1

030

工程名称

青田绿洲·巴黎花园住宅小区

2012年11月25日

施工单位

浙江山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砼工程

交底提要

梁板砼浇捣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3、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3.1墙体混凝土浇筑

3.1.1墙体体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墙底第一次先浇筑5-10cm同强度水泥砂浆,并振捣到位,使底部模板缝密实,后续浇筑每次浇捣厚度不超过400mm,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小于50mm。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

3.1.2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超过2小时。在浇筑洞口部位时两侧同时下料,以防止门洞口模板位移。

3.1.3墙体混凝土采用固定泵输送,混凝土的浇筑方向为从一端开始,采用斜面分层法向另一端推进。因墙高度大于3m,混凝土浇筑时利用溜槽向下送料。

3.1.4墙体支模前,必须对其根部的水平施工缝进行处理,并浇水冲洗干净,方可支墙体模板。

3.1.5外墙与楼层梁板分别浇筑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位置:外墙和楼板相交处在板的下部位。

3.2框架柱混凝土浇筑

3.2.1柱混凝土浇筑采用吊斗浇筑,使用溜槽下料。

3.2.2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振捣,每次浇筑高度用标杆尺严格控制。

3.2.3浇筑前底部应先填充5-10c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无石子砂浆。

3.2.4振捣:布点均匀,柱子中心及四个阳角部位应分别振捣。

3.2.5上面振捣时下面要有人随时轻轻敲打模板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3.2.6冬期模板拆除后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柱模板拆除后应在混凝土立面挂阻燃草帘被继续进行保温;夏季模板拆除后在柱子四周刷养护液后裹塑料薄膜进行养护,定期浇水保持其湿润。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1

030

工程名称

青田绿洲·巴黎花园住宅小区

2012年11月25日

施工单位

浙江山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砼工程

交底提要

梁板砼浇捣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3.2.7根据现场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确定,试块必须放在作业面上;常温时,竖向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2Mpa后方可拆除模板;冬季施工时,竖向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1.2Μpa后,可先松动模板,继续养护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混凝土表面温度冷却到5℃后可拆除保温材料和模板。拆模时必须保证墙体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缝;拆摸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粘模等现象,要暂停拆除。

3.3梁、板混凝土浇筑

3.3.1梁板采用地泵同时浇筑,浇筑方法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3.3.2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大于板厚4-5mm,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随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的局部厚度。

3.3.3梁柱节点处混凝土浇筑时,柱子混凝体浇筑到梁底即可,节点处用同梁的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梁同时浇筑。

3.3.4振捣:振捣手应指挥布料手布料,严格控制布料时机与布料顺序。

3.3.5板面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拉“米”字线控制标高,振捣完毕后用4米长靠尺找平,初凝前用木抹子拍压两遍并搓成麻面,然后用铁抹子压光,紧接着扫毛。楼板与墙柱交界处,用铁抹子压光20cm,平整度保证在2mm之内。

3.3.6养护:夏季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可以上人后,立即开始浇水养护。

3.3.7拆模:顶板混凝土同条件试块的抗压值≥75%时,方可拆除模板。

3.4楼梯混凝土浇筑

3.4.1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平台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铁抹子压光。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1

030

工程名称

青田绿洲·巴黎花园住宅小区

2012年11月25日

施工单位

浙江山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砼工程

交底提要

梁板砼浇捣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3.4.2施工缝位置:楼梯混凝土禁止连续浇筑完,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踏步第三个踏步处,具体位置见下图。

3.4.3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可以上人后,立即进行养护

楼梯施工缝留设

3.5梁、柱节点浇筑

3.5.1施工缝留设

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不能连续浇筑完成,根据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及设计要求留设施工缝,施工缝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的水平施工缝在楼层留在比梁底低10mm处及在楼板顶面处;墙留在门窗洞口过梁跨中的1/3范围内。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留在次梁跨中的1/3范围内,板留在板跨的1/3处,楼梯的施工缝留在楼梯段的1/3的部位。

4、混凝土的振捣及表面找平压实

4.1混凝土在浇捣过程中应及时检测其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水灰比。

4.2混凝土自泵管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若超过2m时采取加长软管和串筒方法。

4.3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1

030

工程名称

青田绿洲·巴黎花园住宅小区

2012年11月25日

施工单位

浙江山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砼工程

交底提要

梁板砼浇捣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4.4振捣时每个作业面分前、中、后三排振捣砼,在出料口、坡角、坡中各配备2根振捣棒振捣,边浇筑边成型及抹平底板表面,标高、厚度采用水准仪定点测平,用小白线严格控制板面标高和表面整见下图:

混凝土浇筑使用Ф50振捣棒,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捣延续时间以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气泡不再上浮来控制,避免振捣时间、底板过短和过长。Ф50振捣棒有效半径R按300mm考虑,则振捣棒插点的移动距离不能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即450mm;插点方式选用行列式或边格式,振捣时注意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准大于0.5R,即150mm,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管;为使分层浇筑的上下层砼结合为整体,振捣时振捣棒要求插入下一层砼不少于50mm;砼浇筑过程中,钢筋工经常检查钢筋位置,如有移位,必须立即调整到位。

4.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凝结时间确定,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

4.6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4.7混凝土浇筑应避开雨天施工,若突遇降雨应用塑料薄膜及时覆盖进行保护。

4.8混凝土面压实找平后的标高、平整度的误差不能超过相关标准、规定。

5、混凝土养护

5.1冬期养护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1

030

工程名称

青田绿洲·巴黎花园住宅小区

2012年11月25日

施工单位

浙江山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砼工程

交底提要

梁板砼浇捣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5.1.1梁、板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随即抹平,然后上表面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和面积,将热量损失降低到最低,同时注意不要留下脚印。

5.2浇水养护

5.2.1平均气温高于5摄氏度时,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

5.2.2浇水养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进行,一般为浇筑完毕后的10-12小时,具体时间可根据大气温度调整。

5.2.3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养护时间为7d。

5.2.4混凝土的养护用水与拌制水相同,采用饮用水。

5.2.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不得浇水。

5.2.6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如发现覆盖不好,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覆盖,加强养护工作,充分浇水,并延长浇水时间,加以补救。

四、质量要求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保证项目:

1.1浇捣过程中,现场设专人定期抽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外观检查,实测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允许偏为±20mm。以此来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质量。

1.2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应控制好入模温度,约为25℃左右,为保证抗裂计算的可靠性,计算时按30℃考虑。

1.3在底板和墙相交处钢筋粗而密,振捣器改用较小型号,同时在混凝土初凝前采取二次振捣,可保证该处混凝土的密实。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1

030

工程名称

青田绿洲·巴黎花园住宅小区

2012年11月25日

施工单位

浙江山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砼工程

交底提要

梁板砼浇捣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2、雨季施工

2.1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尽量避开大雨天浇筑混凝土,并且大雨前一天不得进行混凝土浇筑。对浇筑后的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时,表面要用塑料布覆盖。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如有小雨,边浇筑边用塑料薄膜覆盖。

2.2雨季施工期间,负责施工生产及安全检查人员应经常检查工地临时设施操作平台、机电设备、临时线路架设情况、基坑边坡,发现变形、漏电、漏水现象及时处理排除险情。

3、应注意问题

3.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密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混凝土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3.2露筋:原因是混凝土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混凝土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密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3.4孔洞:原因是混凝土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3.5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干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3.6墙、柱烂根:墙体混凝土浇筑前,5cm厚砂浆未铺或铺设厚度不够。模板根部封堵不严,漏浆。混凝土坍落度过大,离析。根部清理不到位,有杂物。

3.7洞口移位变形:浇筑时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洞口两侧混凝土没有均匀进行浇筑、振捣。模板穿墙螺栓没有做到紧固可靠。

3.8墙面气泡过多:振捣棒不到位,没有将混凝土中的空气引导出来。或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含量过大。

3.9混凝土与模板粘连:模板清理不到位,拆模过早,隔离剂涂刷不均匀。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1

030

工程名称

青田绿洲·巴黎花园住宅小区

2012年11月25日

施工单位

浙江山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砼工程

交底提要

梁板砼浇捣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3.10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撑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3.11现浇楼板表面和楼梯踏步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未用木抹子认真抹平。

4、允许偏差

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现浇混凝土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页表。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钢尺检查

柱、墙、梁

垂直度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H/1000且≤26

经纬仪、钢尺检查

±8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28

截面尺寸

+6,-5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钢尺检查

预埋管

预埋螺栓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电梯井

井筒长、宽定位中心线

+25,0

钢尺检查

井筒全高(H)垂直度

H/1000且≤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1

030

工程名称

青田绿洲·巴黎花园住宅小区

2012年11月25日

施工单位

浙江山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砼工程

交底提要

梁板砼浇捣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五、成品保护

1、要保证混凝土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踏楼板、楼梯的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

2、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踩,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3、已浇筑楼板、楼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应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在上面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的支架和模板。

4、不得任意拆改大模板的连接件及螺栓,以保证大模板的外形尺寸准确。

5、混凝土浇筑、振捣至最后完工时,要保持钢筋位置正确。

6、保护好预留洞口、预埋件及水电预埋管、盒等。

六、安全文明施工

1、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消防设施的劳动保护器材要加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时消除隐患,保证其安全有效。

2、积极监督检查逐级安全责任制的贯彻和执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工作大检查。

3、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振捣手操作时,要戴绝缘手套,电机专人看管。

4、各种机械使用维修保养人定人定期检查,保持机械场地的整洁。

5、现场作业面禁止从楼层上向下抛掷东西,防止砸伤人。

6、现场施工严禁吸烟,服从指挥,统一安排,做到文明施工。

七、环保要求

1、现场道路场地全部硬化,不漏黄土,防止造成粉尘污染。

2、搅拌站设置沉淀池,清洗污水,经一清再过二清,经二次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系统。

3、遗洒的砼及时清理外运,做到工完料净脚下清,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干净。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1

030

工程名称

青田绿洲·巴黎花园住宅小区

2012年11月25日

施工单位

浙江山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砼工程

交底提要

梁板砼浇捣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4、夜间施工禁止大声喧哗,尽量使用低噪声的振捣棒。

八、质量处罚条例

1、泥工在混凝土浇捣前应修补墙柱模板根部小于2公分的缝隙,2公分以上的由木工自行修补,否则造成烂脚的每处罚50元。

2、墙柱封模不应存有缝隙,泥工应振捣到位,如出现严重蜂窝、麻面的每处罚50元~100元,出现空洞的每处罚150~200元。

3、做好落手清、废料利用工作,泥工不得存有过夜灰,不得将可以利用的砂浆、砖块当建筑垃圾倒掉;钢筋工不得将可以利用的短钢筋头切断当废料,或扔在墙柱模板内浇掉;木工、架子工多于的扣件、短钢管应及时清理;如有违反上述规定的,每次至少罚100元,情节严重的还应赔偿相应损失。

4、泵管清洗不到位及不按要求堆放的每发现一次处罚100元。

5、楼面找平平整度超出2cm的每处处罚200元。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技术施工 篇7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技术设计原理是:在现浇板中放置芯管, 沿布管方向的板的正截面就变成了“工”字形截面。垂直于布管方向的板的正截面变成了平面外有联系的“工工”字形截面, 这种“工”字型截面和“工工”字形截面的承载能力与等量的实心板相同。由于“工”字形截面减轻了自重, 故板的配筋比等厚的实心板要少, 同时也减轻了柱和基础的荷载, 现浇空心板方案比实心方案的综合造价要节省5%~20%左右。该芯管简称为GZ组合高分子新型材料, 密度相对流体混凝土很小, 浇筑过程中极容易上浮, 该工艺施工的核心技术为芯模抗浮加固。芯管 (简称GZ) 具有强度高、壁薄、质轻、不燃、成孔规范、安装施工简便、对钢筋无锈蚀等特点, 是国家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施工技术。芯管密度相对流体混凝土很小, 浇筑过程中极容易上浮, 无梁空心楼盖施工工艺为新工艺, 施工过程中不可遇见性问题较难掌握, 尤其是芯管加固技术难度大。

2 施工技术措施

抑制芯管上浮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该工艺施工的核心技术为芯管抗浮加周。存在几个不利因素:楼盖厚度较大, 分别为250mm、300mm, 芯管底部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 芯管直径较大, 分别为150mm, 200mm, 密度小, 极易上浮, 采用商品混凝士, 水灰比较大, 对芯管上浮力作用明显。在这些综合因素影响下, 芯管必然受到很大的浮力, 存在着上浮的危险。流态混凝土与芯管的密度差异以及在振捣器作用下, 混凝土中骨料下沉与芯管上移是导致芯管上浮的主要因素。在混凝土未凝固前, 芯管上浮客观存在的,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芯管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否则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结构的安全。主要采用模板支撑体系加固芯管, 合理安排混凝土浇注顺序, 并严格控制混凝士的振捣方式等综合措施来平衡流态混凝土中芯管的上浮力, 控制芯管上浮并确保顺利泵送和浇注。

2.1 芯管上浮的原理分析

2.1.1 芯管上浮力分析

混凝土的成型是由具有可塑性到失去可塑性, 从流态逐步变化为固态混凝土并具有强度和硬度的过程。在流体混凝土中, 芯管要排出混凝土体积, 芯管必然会受到很大的上浮力, 另外, 处于流动状态的混凝土, 振捣时骨料下沉, 容易沉积在芯管底部, 造成芯管受挤压上浮而无法回落。随着混凝土失去塑性, 强度增长, 混凝土固化, 芯管最终被嵌固混凝土内部, 形成稳定的空心楼盖结构。

2.1.2 芯管上浮原因分析

根据施工现场勘验发现:初次浇注时由于经验不足, 芯管仅与板底钢筋进行绑扎, 结果芯管上浮严重超标, 说明芯管受到的上浮力很大, 能把板底钢筋拉上来, 单靠板内钢筋加固芯管不能满足要求。混凝土按照常规方式浇注, 靠近梁边部位芯管上浮幅度较小, 板中上浮幅度较大, 说明梁内混凝土及钢筋对芯管上浮起到阻碍或约束作用, 每次混凝土摊铺厚度为整个板厚时, 板底部混凝土不易振实, 芯管容易上浮, 说明板浇注应分层成型。还发现一旦某振点出现过振情况, 则芯管也会上浮, 说明操作工人振捣控制也很重要。由此可以看出, 芯管固定不牢固是造成芯管上浮的最主要因素, 混凝土浇注顺序不当, 每次摊铺厚度过大, 操作工人振捣方式不对也是造成芯管上浮的主要因素。

2.2 芯管抗浮加固措施

2.2.1 模板支撑系统

先固定板底钢筋, 板底筋作为芯管连接的中间环节, 铺设完板底钢筋后, 在板底模板上钻眼, 间距不大于1米, 梅花形布置, 对应模板钻眼位置, 在支撑架体上焊接短钢筋, 穿8#铁丝将板底钢筋与架体短钢筋拉接。为防止钢筋网片反弹回松, 在拧紧8#铁丝的同时先施加一个应力, 并用暗劲拧紧。安放芯管时, 芯管与底部钢筋之间用12#铁丝间距200ram绑扎拉接, 并用中8钢筋间距400垫撑。最后在距离芯管两端1/4长度处加绑抗浮合金绳, 一端绑扎芯管, 一端穿过模板, 锚拉于架体系短钢筋上, 使芯管与下部的支撑体系连接成整体。此外在绑扎板面筋时, 将板面筋与梁箍筋用双股扎丝绑扎, 增加另一道抗浮保险系数。

2.2.2 混凝土浇筑顺序控制

先浇注梁, 再浇注板, 由板四周逐步向板跨中延伸。板中混凝土浇注顺序应沿芯管纵轴线单向进行, 不宜沿垂直芯管纵轴作多点围合式浇注。本工程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 泵管下料时, 冲击力较大, 为防止混凝土侧压力将芯管挤倒, 利用混凝土的自流性, 采用混凝土斜向挤混凝土的方式推行前进, 避免泵管内的混凝土直接冲击芯管, 造成芯管移位。

2.2.3 混凝土振捣控制

梁内混凝土用50mm振动棒振捣。板内混凝土分2次浇注:第1次浇至板肋2/3处, 用30mm振动棒仔细振实, 振点间距25cm。第2次浇至设计高程, 用振动棒振实后, 用平板振动器沿芯管纵横向振平。每个振点时间控制在3 s左右, 不可久置于同一地方振动, 否则混凝土会挤入芯管底部, 导致局部芯管上浮, 更不得将振动器直接接触芯管进行振捣, 以免振破芯管。

2.3 材料易损坏其有效防止、补救办法

薄壁管在装卸, 搬运、叠堆时应小心轻放, 严禁抛掷。吊运安装时, 用专用吊篮吊运, 严禁用缆绳直接绑扎薄壁管进行吊运。吊至安全楼层后应及时排放, 不宜再叠层堆放。薄壁管如在安装现场损坏, 临时应急补救方法是:如小面积破损用湿水泥袋粘贴其上。如大面积破损应先用湿麻袋填充, 再用编制袋包好, 如管端损坏用编制袋包好后用1 2号铁丝扭紧。安装固定薄壁管施工过程, 应在管顶随铺垫木作保护, 不允许直接踩踏薄壁管。浇筑混凝土时, 在薄壁管上架空安装、铺设浇灌道, 禁止将施工机具直接压放在薄壁管上, 施工人员不得直接踩踏板筋或GBF管。

2.4 施工组织管理

工程开工伊始, 便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 科技质量处、项目经理为成员的科技领导小组, 对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攻关, 研究施工工艺, 制定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中强化落实。对芯管加固情况, 施工浇注顺序指挥, 混凝土的振捣, 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让每个成员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环节责任到人, 保证施工有条不素。

3 效果及结论

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 对芯管加固体系、芯管上浮情况实时监控, 并专门设计定做一根带有刻度的40cm长8#铁丝, 随时对已成型楼板混凝土进行跟踪检测, 结果上浮率都控制在3% (板厚) 以内, 平均上浮高度为6mm-9mm, 楼板混凝土厚度及平整度均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观感较好, 得到设计、建设、监理等社会各界的认同。

摘要: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是最近几年国内发展起来的楼盖结构新技术, 它是在实心楼盖的基础上在其内部按照一定规则放置一定数量的高强薄壁管, 用高强薄壁管来取代部分混凝土, 以减少混凝土用量, 减轻结构自重。是继普通梁板、密助楼板、无粘结预应力搂盖之后开发的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新结构体系。

现浇混凝土技术交底 篇8

【关键词】工程质量;问题;工艺技术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普及,传统的预制板施工方法,逐步为现浇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工艺技术所取代。现浇框架结构混凝:Lm程,比预制板结构在整体性和结构安全性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但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工程,也存在一些质量方面的通病,主要就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因此,对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工艺技术的要求,会不断地提高。

1.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工程的浇筑施工,已用于各种工民建筑,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提高抗震能力,是对各种建筑工程的普遍要求标准。但从现实的施工情况来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是难以使人乐观的。有的建筑施工单位,对框架结构施工重视不够,因而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不断出现。致使有的部位的框架结构不但达不到抗震要求标准,甚至由于施工质量低,而影响到正常结构的安全。有的施工现场,甚至出现随意减少框架结构的柱、梁、板的个别部位,这就给建筑工程质量以下了不应有的质量隐患,降低了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这种情况的严重性,必须引起建筑部门的高度重现,采取积极措施和较为完善地施1212艺技术,努力提高框架结构工程的施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的要求。

框架结构之所以能提高多层,高层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坚固性和使用寿命,主要是依靠现浇混凝土梁、板、柱的整体结构的一体性,钢筋相互穿过,再加上与梁、板、柱接触的砌筑体内甩出的拉结钢筋与基有效地拉结锚固,使得各层的砌筑体都受到纵向和横向的制约,提高了砌体抗剪强度和抵抗水平推动能力,也提高了砌体的韧性。一旦当地有地震发生时,由于框架结构内的钢筋具有较好的抵抗变形的能力,使砌体能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会裂而不倒,从而会较大程度的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害。也会加强对风、水等灾害的抗御能力,更会较大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保险期限。

2.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

2.1钢筋工程施工易出现的问题

纵向钢筋上下错位与钢筋搭接的规范的问题。在钢筋定位放线时,偏离正确位置,上下楼层位置相差超过6mm以上,使构造柱的上下纵向钢筋只能采取弯折措施来“归位”,结果是构造柱施工后是摆动形柱,严重影响其有效作用。另外,施工中很多工程的构造柱钢筋搭接位置很随意,且搭接长度也没有满足35d的规范要求,甚至有单端弯钩或两端都不弯钩的情况。

箍筋松散,滑移歪斜,数量不足与不按规定加密箍筋。构造柱、梁、板施工中的箍筋施工问题较多,绑扎间距过大或间距不均,也不加修理。个别还有偷工减料,不按规定数量和间距绑扎,使框架结构整体质量和应起的作用受到削弱。按规范要求,应在节点处适当加密箍筋,而实际施工过程中没能严格执行,造成不应有的质量隐患。箍筋的弯钩长度、角度不规范与拉结筋的摆放问题。在新规范CB50204-92中规定:对于抗震要求结构,平直部分的弯钩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其弯钩的角度为1300/1300。但施工中大都采用900/900弯钩,其长度也不足10d。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常会发现拉结筋遍放或错放的情况。

2.2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

混凝土的级配问题。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顺畅密实,不出现卡壳断条等现象,规范中提出骨料的粒径不宜大于2.0em。但一些施工现场对骨料的选配很不认真,往往由于骨料过大,而出现不密实和断条的现象。

为确保混凝土不出现蜂窝、麻面或孔洞,规范中要求坍落度控制在5em-7em,以利于混凝土通过振捣能充分流人各个空洞内,增加与砌体粘结作用。而实际施工中,往往出现坍落度过小,混凝土干硬而不能适应浇筑。

3.提高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技术

3.1钢筋工程的施21232艺技术要求

垂直度的保证。为了保证垂直要求,在各层施工前应首先定准轴线位置,然后绑扎钢筋。砌筑中严格控制砌筑体垂直,随时调整已绑扎好的钢筋,使其不摇晃,保证垂直,可利用梁、柱、板的拉结筋加以固定。

钢筋的下料应准确。纵向钢筋的下料长度是以一个楼层高度加上搭接长度为准的,还应包括弯钩长度。

拉结筋应事先备好料放在砌筑现场,防止漏放。拉结筋不宜在构造柱中部穿过,应靠在柱子纵筋边,防止钢筋阻碍混凝土顺利通过。

3.2混凝土工程施32'1-艺技术要求

施工现扬必须按规范要求选用粗骨料,料粒径不大于2em的骨料来配置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卡壳、不断流,以提高警惕混凝土的密实度。

必须对混凝土的级配、坍落度、振捣方式进行严格控制,认真按规范要求准备和操作,保证一次浇筑成功。

混凝土浇筑前,要仔细清扫各部施工垃圾,用清水冲洗,然后按规范要求,先浇1cm-2cm厚的水泥砂浆,方可浇筑。

3.3砌筑工程施21232艺技术要求

保证构造柱的轴线与墙体轴线的一致,各结构应对位。

砌体施工时严格制垂度,马牙槎应符规范要求,先退后进。马牙槎处的砌筑砂浆应密实饱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

上一篇:精神科护士长述职报告的书写下一篇:最正式的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