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英语教学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模糊性是语言的属性之一,在言语交际中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可使语言表达更自然、得体,因此,模糊语言在许多交际语境下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本文探讨了模糊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巧妙运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模糊语言英语教学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模糊语言英语教学论文 篇1: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摘 要: 模糊语言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的言语交际中。合理使用模糊语言不仅无损于人类语言的有效交际,反而极大地增强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表现力。了解并掌握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对大学英语的教与学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模糊语言 语用功能 大学英语教学

1.引言

人们认为,好的语言表达首先要清新、准确。然而,实际生活中,无论是汉语、英语,乃至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一种自然的模糊现象。其实,语言中的模糊现象源来已久,早在1923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论模糊性》一文中就指出:“整个语言都或多或少是模糊的。”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为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许多模糊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固有属性。同精确语言一样,模糊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意手段,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独特的功能,其语用价值尤值得我们研究。

2.英语语言中的模糊语言现象

语言的模糊性广泛存在于人类的言语交际中,英语语言也不例外,存在着大量模糊语言的现象。

首先,英语中的许多词汇本身就是模糊的,如代词these,we,someone,there,etc;形容词或副词kind of,more or less,hardly,perhaps,etc;介词(短语)about,in a sense,to some extent,etc;以及连词as if,as though,etc,它们所代指的范围或表达的程度,我们都难以给出确切的划分标准。

其次,数词在大多数人看来往往应该是精确的,而英语中存在大量表示泛指的模糊性数词,它们在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Thanks a million!”这里的“a million”并不确指一百万,而是表程度上“非常、十分”的意思,高度概括了非常感激之情。

再次,英语中有很多模糊性表达,如:He was short and fat;He had a sandy-colored mustache,a wrinkled forehead and hardly any hair.这段人物描写虽未具体告诉读者此人的身高、体重及样貌,但透过一系列诸如“short,fat,wrinkled,hardly any”的描述性限定词,我们不难勾勒出此人的大致特征。可见,模糊表达会给读者留下深远的思索空间。

最后,模糊语言大量存在于英语的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模糊性是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如The coward dies a thousand deaths,the brave but one.这是凯撒大帝被刺杀前的慷慨之词,“a thousand”的夸张用法清晰地展现了凯撒大帝大义凛然的形象。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各种模糊语言的巧妙使用对于营造文学作品的独特意境,赋予读者广阔的联想和审美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语言的模糊性还广泛存在于词汇的语音、语调、句子及语篇层面上,在不同的语境中发挥着不同的语用功能,如运用得当,就可以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3.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校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对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灵活性、适应性及得体性大有裨益,因此,模糊语言的语用价值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步凸显。正如语言学家Brown所说(1979):“学习第二语言的一个方面就是‘学会模糊’。”语言的模糊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3.1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首先,模糊性与精确性并非绝对的、相互矛盾的,相反,它们是相对且相互并存的。使用模糊语言看似与交际中人们希望精确的愿望相悖,但实际上它并不影响人们的正常交际,反而能大大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如The material is of excellent quality.表述中的模糊语言“of excellent quality”以一种笼统而含蓄的形式传达了丰富而准确的信息,不必大量引证便能使人明白该物质一定会达到优良的标准,使表达更具准确性。

3.2有助于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模糊语言能够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也因此成为人们实现交际目的的主要工具。如在商贸谈判中常会遇到双方意见相左,但又不便直说的情形,这时使用模糊语言,便可使表述灵活多变,留有回旋余地。如:I agree with most of what you said,but...这句话中的most是模糊语言,有涵义的外延而无确定的界限,可由人们灵活理解,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3.3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高效性。

信息的传递不仅需要准确、灵活,还要尽可能地快速、节省,以提高表达效率。有时使用精确语言往往需要连篇累牍,而使用模糊语言却只需寥寥数语,便能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如If you make ten percent discount,perhaps we would buy more.此句中if和perhaps都是模糊性语言,if既能试探对方意图,又能说明自己谦逊的态度。同时,perhaps表明“也许我会多买些”,但没说“一定会多买”。买卖成则罢,不成也不伤和气,这完全是模糊性语言起到的作用。可见,语言描述的模糊性能使我们用较少的代价传递足够接收者理解的信息,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的效率。

3.4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得体性。

日常交际中,言语交际要受到话题、内容、交际对象、语言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使交际顺利进行,说话者往往既要做到恰如其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又要表现得谦逊、尊重对方。这时模糊语言的运用便能使表达更加委婉、得体,更容易被对方所接受。如Your coat is a little bit dirty.此句中,说话人意识到了对方的衣服有些不得体,但直接的批评可能会引起对方不悦,甚至伤害对方的感情,而通过模糊语言“a little bit”来修饰“dirty”,既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又缓和了评判的语气,达到了预期的交际目的。

3.5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形象性。

用模糊语言来描摹事物,虽然不够精确,但能使表达生动、形象。尤其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故设模糊,营造一种意境,抒发一种情感,使读者发挥想象,产生美感。例如:“The Big Horn canyons were incredible,with four and five distinct layer s of pine trees somehow clinging to the steep,rocky walls.”(JOURNEY WEST)句中的incredible,four and five layers,somehow均是模糊性语言,虽然four和five是精确数字,但这里究竟指四层还是五层,somehow指人为原因还是大自然的力量无不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些模糊词汇给读者与客体造成了空间和理上的距离,从而显得扑朔迷离,充满美感,使表达更形象,更具表现力。

4.模糊语言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意义,主要体现在师生双方。一方面,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观念,通过在课堂上使用模糊语言来正确引导学生,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并掌握模糊语言可以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4.1教师应更新观念,注重对模糊语言的运用。

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模糊表达使语言更具艺术性,让课堂更加生动:(1)将某些意义模糊的词语附加在概念和意义明确的表达之前,使整个表达具有模糊性,如:“I will give you about 5 minutes to discuss the topic.”可使教师在课堂任务的布置上留有时间余地;(2)利用模糊语言来缓和命令语气,使学生更易接受,如:I would suggest you practice more after class.(3)利用模糊结构,如通过虚拟语气、委婉否定结构等特殊句式来指正学生的错误、表达正确的观点,如:If I were you,I would say it in this way.(4)在表达中运用意义本来就模糊的词语,对学生进行委婉地批评,如:Most of the students behaved well in this dictation,but only some of you leave a lot to be desired.

显然,这些模糊语言的使用可使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更为流畅,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2学生应提高认识,加强对模糊语言的学习。

学生常常会发现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精确的、规则的语言知识往往与实际运用相脱离,或者有些语言现象明明不符合他们潜意识中的规则却被频繁使用着,这正是由于语言是灵活的、发展的。有时语言需要精确的表达,有时却需要通过模糊手段来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增强对模糊语言的认识,把握英语学习中的模糊性已成为增强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必要途径。研究证明,掌握语言的模糊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直接感受能力,有利于改变教学中的错误导向,还英语教学的本来面貌(胡斌,2002)。

模糊语言形象生动,且富有含蓄性、委婉性、暗示性及灵活性。恰到好处地运用模糊语言,能够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艺术性,丰富学生的语言体验,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合理运用模糊语言不仅无损于人类语言的有效交际,反而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柔性和张力。同时,模糊语言强大的语用功能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恰当的模糊语言能帮助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使课堂交际礼貌和得体,也能更加客观准确地传授知识,实现高质、高效的英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Brown.J.Vocabulary:Learning to Be Imprecise[J].Vocabulary:Modern English Teacher,1979(7):25-27.

[2]胡斌.把握英语教学的模糊性[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1):53-54.

[3]刘宁.模糊性词语及其语用功能[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6):31-32.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刘佳

模糊语言英语教学论文 篇2:

试论模糊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妙用

摘 要:模糊性是语言的属性之一,在言语交际中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可使语言表达更自然、得体,因此,模糊语言在许多交际语境下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本文探讨了模糊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关键词:模糊语言;语用功能;英语教学

[文献标识码]A

1 . 引言

模糊语言是指带有模糊性的自然语言,或指语言表达所呈现出的不精确现象。在人们的社会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普遍存在。在许多交际语境下,这种模糊性不但不应消除,而且还应人为地制造这种模糊性,原因在于“模糊语言”要比精确的语言效果更好,尤其是在外交对话、商业洽谈、法庭审讯中,往往需要借助模糊的语言使自己的言语留有余地。如Shaff(1960)说:“交际需要词语的模糊性,这听起来似乎很奇怪。但是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词语的模糊性,那么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和表达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其结果就是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们的交际就很难进行。因为我们用以交际的那种工具遭到了损害。”笔者认为,在大学或成人的英语教学中,模糊语言同样能够发挥其独特的语用功能。具体讲,模糊英语教学是指英语教学“以模糊的教学行为驱动方式来促进英语学习者构建自主的学习目标导向行为系统”(张安律,2004:92-95)。简单地说,模糊英语教学就是教师有意识地运用模糊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2 . 模糊语言理论

我国模糊语言的研究始于伍铁平先生的《模糊语言学初探》(1979)及后来的《模糊语言学再探》(1980)再到后来的《模糊语言学》(1999)。此后多年,学术界对模糊语言进行了很多探讨,大多集中在性质、产生根源及其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等问题上,主要从认知、心理、语义等角度展开。如关于模糊语言的性质,国内研究模糊语言学的学者之一张乔(1998:16)认为,“模糊是指表达本身的意思有多于一种的含义,而且这些含义在语义上是相关的”。国外的学者在这方面有更多研究。麦克斯·布莱克(Max Black)在《语言和哲学》中也写道:“……一个语词的模糊性,就表现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耶格尔(Yager)曾给模糊性下了一个更为可观的定义,他说:“模糊性就是指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别,具体地说,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愈远,它就愈不模糊,相反,如果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愈近,这个概念就愈模糊”(文旭,1995)。

而英国的应用语言学家查奈尔(Channel, 2000: 20)则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模糊语言是这样界定的:某一语言表达法是模糊的,则(1)该语言表达法与另一能够表达同样意义的语言表达法形成对照;(2)该语言表达法是故意并且有目的的含糊其辞。尽管以上中外学者对模糊语的界定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点也非常明确:模糊语言含有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意思。以下笔者将探讨分析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使用模糊语言来实现期待的课堂教学效果。

3 . 在英语教学中巧妙运用模糊语言

英语课堂中的活动主要为教学性活动,但同时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际活动。笔者认为,作为课堂教学交际活动积极主创者的教师,有必要考虑如何在此过程中营造并保持热烈愉快的课堂教与学的氛围,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成功的沟通与交流等问题。因此,课堂教学言语的礼貌性、激励性自然地成为教师应秉承的课堂语言准则。

3 . 1 英语教学中发挥模糊语言的委婉功能

模糊非糊涂。在现代课堂中,尤其面对个性丰富、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教师应注意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启发、拓展学生思维,而非展示、告知、强化限制学生的思考。在探究合理答案、引导学生推理论证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或偏差,将其视为自然必经环节。一方面明确原则态度,另一方面,要保持师生互动的连续性和前进性,因此需要对特定的语义给予模糊处理使之淡化、泛化来降低学生的焦虑感、挫败感,激励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此时,模糊语言的委婉功能就能够起到师生课堂交际润滑剂和加速器的积极作用,可以使教师的语言更加客观、亲切。可以说,此时模糊语言的运用体现教师的良好修养,也是教师必备的沟通技巧。例如:

“I may disagree with you, but I do appreciate your quick response and fresh ideas.”

这一例句是笔者对学生勇于大胆回答的评价,在学生回答错误有悖事实或逻辑混乱的情况下,笔者采用“I may”表示不同意学生观点这一事实进行缓和,使对学生的消极评价更加委婉,同时提示其他同学注意表达观点时有效的论证方法,如案例支撑与逻辑清晰等。

再如,某些情况下,学生听到老师的评价为模糊性的表达,如“Well, think twice”或“Really? Are you sure that you’ve got the main idea of the question?”的情况下,会即刻意识到回答偏离了题目本身,立刻机智地从另一角度切入回答问题。但如果仍未完全切题,此时,笔者通常会讲,“Well, although you are not given the right answer, I would like to say that you are quite close to it.”此处,“close to the answer”即为模糊表达,“接近”、“靠拢”,并不明确,但却明确肯定了同学思维的出发点或大方向是正确的,存在的问题是有待补充或现有内容表达方式需要调整。接着,笔者将提供启发性解释,最后,仍由同学们自己探索思考出正确答案。当同学领悟,以肯定的口吻大声道出大家已有共识的回答时,笔者一般会适时鼓励,“You’ve got it. Congratulations!”或“So eventually, you’ve made it.”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带着积极的思考与满足感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并对后续问题充满信心与期待。

3 . 2 英语教学中发挥模糊语言的礼貌功能

利奇(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指出,说话者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是出于礼貌的考虑。Brown和 Levison(1978)提出了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 Theory)。许多言语行为本质上是威胁面子的,即面子威胁行为(FTA)。讲究礼貌就是要减轻某些交际行为给面子带来的威胁。社会交往中要尊重对方,使用礼貌策略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满足人们的面子需要。

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全英教学或国际班课堂中,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课堂上使用英语表达时,学生无形中处于语言资源的劣势,因而容易产生对立倾向。在此情况下,模糊语言的礼貌功能能够使教师的语言得体礼貌,和谐师生互动,激活教学活动,达到可喜的教学效果,令师生都倍感愉悦。出于礼貌,教师往往会在教学中使用模糊语言。例:

学期课程即将结束,笔者通常会请学生就其该课程本学期学习情况自由提问,有学生焦虑地在课堂上问到同一问题。

“Dear Wang, I’ll go abroad to further my studies and I’ve applied for a scholarship. On your request, I’ve attended every lecture and completed each assignment and my participation in class, you know, is quite active. Now, Dear Wang, do you think I’ll get an A in this course, which is a must for securing the scholarship. …”

尽管学生为申请海外留学奖学金很努力,因为该门课成绩是否为A将对其有重大影响,在考试结果出来之前,老师不可能也无法给出学生期待的肯定回答。出于礼貌,对于类似的“不应提,不能答”的奇怪问题,老师应换位思考学生的焦虑心情,不应批评学生提问多么幼稚,也不应粗鲁地拒绝回答。此刻,模糊语言的礼貌功能再次发挥了作用。为避免打击学生,影响其复习备考,笔者回答“Well, you’ve got to earn it.”通过“you’ve got to earn it”这一模糊表达,学生已明白,努力备考拿出实力才是成绩拿A的“王道”。同时,学生也很感谢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信心。

客观地讲,教师客观准确地传授知识点给学生只是教学的第一步,如何启发学生思考,探讨分析,批判创新运用知识是成功教学的核心。在此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模糊策略确实大有用武之地。

3 . 3 英语教学中发挥模糊语言的缓和功能

当说话人对某事直接猜测,对某事持有怀疑态度或者引用第三者看法,间接地表述原话人对某事的态度时,常运用模糊性语词使语气趋向缓和。同样地,英语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双向性和即时性,作为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自然会遇到种种困难与挑战。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出色的把控课堂的能力,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即时反应应具备敏锐的感知力。当教师在感知学生的消极反应时,应巧妙探析原因,并及时具体解决,以保证有效教学沟通。以下面的对话为例:

-Seems that you’ve left something in your dormitory.

-Oh, you mean, my textbook? You know, we haven’t got textbook for this course this semester.

-Right, you are absolutely right. Well, Remember, we agreed on our first lecture that we’ll DIY our textbook?

-Yeah.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Am I right?

-En… Sorry, I’ll bring the handouts and the things with me next time.

-I believe you are able to make it. Perhaps you may ask your best friend to remind you?

-I see your point, Dear Wang. Trust me.

以上是笔者看到某同学“一无所有”坐在课堂上,就用猜测的口吻讲该同学似乎来课堂忘了带什么东西,使用模糊词语seems和something的目的就是为缓和气氛,避免指责学生上课不带“装备”,如笔记本、讲义、纸笔等,令学生在同伴面前尴尬难堪。友好谈话最后,该同学使用了模糊表达the things指代单页讲义以外的学习装备,如纸笔、笔记本等。老师也“模糊接受”,并未深究。只是进一步强调务必做到,但使用了模糊词语Perhaps和may表示担心,万一下次忘了怎么办?是否请好朋友提醒以确保执行到位?由于模糊语起到了缓和语气的作用,老师的话语听起来更似关心与帮助,而不会令学生感到反感:老师怀疑我健忘,做不到。最后同学保证一定做到——Trust me(一定做到),受到老师的赞许。双方沟通顺利愉快,同桌已悄悄将讲义放到课桌中间一起分享,该同学适时道谢,同学们那么机智友好,使课堂洋溢着满满的“学习正能量”!

但笔者听说未使用模糊语的另一例师生对话则相反。

-上课为什么不带课本?

-很正常。

结果可以想象,沟通不愉快地终结。很明显,学生将老师的关心误会为了指责。由此可见,小小模糊词语的使用使得“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效果可谓神奇!

4 . 结语

英语课堂语境对于非母语学习学生的挑战性客观存在,而基于交际性、即时性的师生互动要求教师有必要巧妙运用模糊语汇增强表达力,润滑沟通中的分歧与矛盾,加速构建学生的学习自信,营造平等愉快有效的课堂学习氛围,推动教学活动的成功进展。

参考文献

Adam, S.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M]. 罗兰、周易合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Black, M. Language and Philosophy[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49.

Channel, J. Vague Languag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action Press, 2000.

Leech, G. P.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2002.

麦克斯·布莱克.语言和哲学[M].纽约: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49.

文旭.从语义场理论看语言的模糊性[J].外语学刊,1995(1).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初探[J].外国语,1979(4):39-44.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再探[J].外国语,1980(4):46-52.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张安律.模糊英语教学及其教学运行效能机制的研究[J].渝西学院学报,2004(12):92-95.

张乔.模糊语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作者:王利梅

模糊语言英语教学论文 篇3:

模糊语言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摘 要】语言在本质上是模糊的,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大量的模糊现象。研究模糊语言可以加深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本文从模糊语言理论出发,着重探讨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模糊语言理论;大学英语教学

1 引言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拉科夫首次将模糊理论引入到语言学的研究中,从此开辟了语言学新的研究领域——模糊语言学。模糊语言理论能够充分解释很多语言现象,极大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在我国,伍铁平教授于1979年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大家纷纷从多角度多层面对模糊语言进行分析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时至今日,模糊语言学已经成为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模糊是语言的一个本质特征,运用模糊语言理论可以更好更深刻的解释很多语言现象,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研究语言的新途径。深入研究模糊语言理论无论是对指导外语教学还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2 模糊语言理论

所谓模糊性,就是指人们认识中关于对象属性边界和形态的不确定性。传统观念要求语言表达要尽可能做到清晰准确,但在实际交际中,很多现象无法找到对应的精确语言,只能借助于相对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虽然采取的语言是模糊的,但是在交流中往往不会造成障碍,甚至有些情景运用模糊的语言反而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准确,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模糊语言虽然表面上模糊,但实际上却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和客观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说话者本身认知能力的优先或者事物本身的复杂性使得说话者无法找到精准语言符号或者无法确定信息的肯定性,使用模糊语言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方式。模糊语言的另一个积极语用价值是使语言表达更含蓄,更委婉,可以使交际更顺畅。日常生活中,很多语言会侵犯对方的隐私和自由,伤及对方的面子,不利于交际。模糊语言就好比是润滑剂,能够相对减少与他人的摩擦,缓和紧张气氛。另外,在有些场合,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说话者的表达更加谦逊,严谨可信。

3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经过了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系统的学习,当前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英语学习的要求也从简单的认知层面上升到交际层面。因此,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旨在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然而,由于目前检验学生水平的唯一手段依然是考试,答案的唯一性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依然盲目追求“准确”表达,这有悖于语言的本质,也是不利于语言学习的。在教学中如何兼顾语言规则的“准确性”和语言本质的模糊性,使学生能够领会并在学习中加以运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4 模糊语言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首先,合理使用模糊语言利于师生互动,加强交流。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更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同样要讲究技巧和策略。合理使用模糊语言一方面可以使语言更加含蓄得体,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或掩饰一些刺激性话语。尤其是在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从人本主义角度而言,只有在满足一个人的尊严,顾及其颜面,双方交流才能有效进行。教师采用模糊语言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尊严,拉近双方的距离;而作为学生而言,应该了解教师的模糊用语策略,学会用模糊语言及时反馈自己的信息。这样的教学活动更加积极有效。其次,从模糊的角度看待英语,能深刻理解语言的本质。

模糊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无论是在语言的学习还是在应用中模糊现象俯拾皆是。从教学法的角度看,各种流派各成一家又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将其整合优化,但借助于模糊集合论,这一问题便不难解决。从模糊的角度分析外语教学法不同流派的个性、共性以及彼此之间的模糊度,才能扬长避短,整合优化,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的具体内容看,教师在诠释词语、句子、语法等过程中,从语义学的角度正确讲述区别与差异是应当的、必要的,但无论是语法规则还是词语解释都存在着“例外”,想要在它们之间找到一条严格的、清晰的、精确的界限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这恰恰说明了语言中模糊现象的普遍存在。我们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语言现象必须要用模糊语言的观点来加以指导,既重视语言规则的“准确性”,又兼顾其模糊性,才能避免绝对化和教条化;而作为学生而言有了模糊理论的指导才不至于生搬硬套语法规则。再次,研究和使用模糊语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交际。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研究和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模糊性和精确性并不是矛盾的、绝对的,而是并存的、相对的。使用模糊语言不仅不影像人们的正常交际,反而能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此外由于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它又能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模糊语言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委婉含蓄、礼貌得体的语言表达。在交际中,特别是针对一些敏感性、刺激性的话题,使用模糊语言可以让交流更加顺畅。此外,模糊语言的研究有助于翻译能力的提高。由于人们个体认知的差异,再加上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人们对语言的理解更是多种多样。由此可见,在翻译教学中对模糊语言的研究非常重要,不仅要借助语义学,语用学和语篇分析有时还要联系语境来进行释义。在翻译实践中,语言的模糊现象比比皆是,而英汉的模糊表达法也各不相同,在翻译中应充分注意到语义的模糊性和译文的模糊等值原理,深入分析原文,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这样才能翻译的更加准确得体。

5 结束语

从模糊的角度分析语言现象可以帮助我们从深层次认识到语言的本质。将模糊语言理论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更好的安排教学活动还可以解释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一方面,学生可以深入剖析复杂的语言现象,更好的掌握语言知识;

另一方面准确理解礼貌策略,学会利用语言的模糊性达到交际意图,这对指导英语教学实践、培养学生交际技巧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伍铁平. 模糊语言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王宏. 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J]. 外语教学,2003,(3)

[3] 李超. 论模糊语言学与英语教学[J]. 山东外语教学,1999,(4)

[4] 林波. 从认知交际看语用模糊[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5] 张秀梅. 浅谈英语委婉语[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6] 余富斌. 模糊语言与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

作者:黄文璐 龚琛琛

上一篇:教师责任演讲稿下一篇:新媒体大学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