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路线中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把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及其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重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研究生“中国共产党历史”课程教育教学的重点应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爱国主义、党的历史任务与宗旨教育。这对于提升课程教学的研究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合格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民群众路线中教育教学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人民群众路线中教育教学论文 篇1: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知识化的实现路径

摘 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政权的依靠力量,即工人和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甚至大部分是文盲,这无疑成为国家建设的阻力。为此,工农速成中学作为中等教育的一种尝试性措施孕育而生。工农速成中学建设的思想整合了苏联经验、边区模式和民国教育三种教育模式,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

关键词 工农速成中学;新中国;工农知识化;路径

一、工农知识化的时代背景

(一)国家经济建设所需的人才大量缺乏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但是,经济建设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大量缺乏。从全国的教育规模看,1949年,全国高等学校仅有205所,中等技术学校561所,中等师范学校160所,普通中学4045所;高等学校在校生11.5万人,中等技术学校在校生7.7万人,中等师范学校在校生15.2万人,普通中学在校生103.9万人[1],共计137.3万人,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而在建国初期则需要50万人左右中级和初级技术干部,15万人左右高级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2]。国家建设初期人才供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广大工农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极低

由于长期的革命战争,广大工农特别是领导干部很少有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加之革命战争对文化知识的要求也不高,因此出现广大工农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文化水平极低的现象。建国以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走上了国家经济建设岗位,这种矛盾就凸显出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认为,需要提高工农的科学文化水平,使其成为新兴知识分子,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求[3]。周恩来曾经指出,“我们在建设中需要老区干部和工农知识分子,但他们文化水平很低,如果不让他们学习,他们就不能前进”。因此,要“提高劳动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4]。速成教育成为工农知识化的一种很好实现形式。

(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900万国民党政权时期的教育和科研人员,中国共产党实行“包下来”的措施。他们拥有较为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但他们终究不是共产主义者所设想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曾这样评价他们,“虽然无疑是具有同情社会主义的思想,但是他们当中却可能只有很少是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共产党员。中国的知识分子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传统,可以肯定他们之中只有极少数人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有很多的了解,所以这种政策只是权宜之计”[5]。美国汉学家费正清也说,“政治最初成立时,多数的部还由非中共人士任部长”,“直到中共有了自己的人员,才逐渐把他们替换下去”[6]。培养出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新型知识分子是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所为。

二、工农速成中学的创办及发展

工农速成中学从1950年开始创办,到1962年结束,中期曾停止招生,前后可分为两个阶段,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有用的人才。

(一)工农速成中学的创办

根据中央精神,1950年12月14日,政务院发出《关于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对工农速成中学的学制、学生入学条件、教师学生的待遇、教师选拔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目的是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有计划、有步骤地吸收高小毕业文化程度,年龄在16岁至30岁之间,参加革命或在工厂工作3年以上的工农干部和工人入学,给以文化与科学基本知识的教育,使他们在较短时期内(3年)接受中等教育,具备条件升入大学或专门学校继续深造,将来成为国家建设的骨干人才[7]。1951年,中共中央教育部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工农速成会议,会议重点讨论了工农速成学校创办的方针、任务和性质,教学上的组织领导和教学方法以及设置、招生、编制等方面的问题。1952年,中共中央教育部决定将工农速成中学附设于高等学校,成为高等学校的预备班,以便工农速成中学的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同期,中共中央教育部将直属的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移归中国人民大学领导,作为该大学附设的工农速成中学,另外又在北京师范大学附设一所工农速成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设的工农速成中学学生毕业后,将直接升入北京师范大学,以培养优秀的中等学校师资[8]。

根据中央举办工农速成中学的精神,全国各地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师资训练班,培养工农速成中学教师,1950年上半年在“东北的东北大学、中南的中原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附设4处,受训教员300余人。中南计划举办4处”[9]。全国各地的训练班纷纷建立起来。从1950年4月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成立,到同年7月,工农速成中学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已开办16所,学生共约4千人”[10]。在华北区,成立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清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等。工农速成中学规模不断发展,如清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0年刚开办的时候,全校只有4个班,160名学生,12位教员,到1952年已经发展到19个班,757名学生,55位教员[11]。在东北区,1951年初已创办工农速成中学6处[12]。在华东区,1954年除原有16所工农速成中学外,又新设立9所。全区工农速成中学抽调高等学校具有大学程度的职员、教师等110多名,参加工农速成中学的教学工作[13]。同年,华东区工农速成中学招收新生9600多人,比1953年增加6800多人[14]。在中南区,1950年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先后举办了工农速成中学2所,招收学生215名[15]。在西北区,1950年西安、兰州各办了1所工农速成中学[16]。1950~1957年全国工农速成中学办学规模见表1、表2。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大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636—1637。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大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638—1647。

工农速成中学创办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升入大学继续深造。以中国人民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为例,学校试办时只招收学生116人,到1953年末已扩大到907人,其中产业工人占10.58%,工农干部占86.92%,其他占2.5%。许多人曾在工作中立过功、受过奖。第一届毕业生中有59人升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经济计划系、合作系、对内贸易系、对外贸易系、法律系、俄文系;考入留苏预备班的有5人;升入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学院以及其他高等学校的共21人[17]。1954年,全国共有工农速成中学87所,在校学生5万多人,较1950年学生数增加了10倍多。工农速成中学已经有两届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升入了高等学校。据统计,1954年毕业生4187人,升入高等学校的3297人,占全部毕业生的78.7%。工农速成中学中产业工人比例在逐年增加,1952年为14%、1953年为33%、1954年为40%。工农速成中学学生的文化程度也逐年提高,中国人民大学所附设的工农速成中学,1950年达到高小毕业以上程度的为20%,到1954年已经上升到96%。全国大多数学校情况也是这样的[18]。

工农速成中学的创办和学员升入高校学习,改变了高校学生的构成,即高等学校的学生中,工农出身的学生比重逐渐增长。1953年,全国19所工农速成中学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共1680人。根据15所工农速成中学的统计,毕业生中工人成份占33.4%,革命干部占59.6%[19]。随着速成中学的大量毕业生进入高校,高等学校中工农成份及工农家庭出身的学生数量迅速增加。据统计,1951~1952学年,全国高等学校工农成份学生只占在校生总数的19.08%,到1956~1957学年,工农成份学生已经达到在校生总数的34.1%。在每年招收的新生中工农成份学生的比重逐年增长,1953年高等学校招收的工农成份学生占新生总数的27.39%;1956年已增至36.69%;1957年招收的本科和专科新生中工农成份学生达到了44%[20]。高校工农出身学生比例的提高,说明建国初期高校贯彻“向工农开门”的办学方针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工农速成中学的停办

在工农速成中学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弊端不断暴露出来,迫使国家领导人做出了停办工农速成中学的决定。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从1953年初,在召开的“全国工农速成中学教育会议和全国职工业余文化教育会议”上,确定今后培养工农知识分子以业余教育为主要形式,即大量设立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和职工业余中学,并适当举办夜大学和函授学校。会议的召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家关于“工农速成中学和普通中学并举”的政策,而只是把工农速成中学当作普通中学的补充。1955年7月,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工农速成中学停止招生的通知》[21],决定在1955年秋季后,全国工农速成中学停止招生。各省市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现有的工农速成中学逐步转变为普通中学,目前全国工农速成中学在校学生应继续学习到毕业,并将在校的工农速成中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年限,一律延长到四年[22]。工农学校的停办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工作和师资配备不足。虽然新中国创办工农速成中学时实行的是“工农速成中学和普通中等中学并举”的方针,但实际上,很多地方并未给予工农速成中学以应有的重视,认为只有正规的学校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进行师资分配时很少考虑速成中学,甚至把速成中学的教师调到普通学校,使得工农速成中学不仅数量少,质量也差,如石家庄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反映,石家庄工农速成中学师资严重不足,“8个班只有一位物理教师”[23]。

第二,招生困难。由于参加工农速成中学的学习会对本单位的正常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因而很多单位不愿意抽调优秀的工农群众和干部去参加学习,甚至有的单位将不好好工作、不接受领导的人员送到速成中学。这不仅给招生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据20个工农速成中学的统计,1950年所招收的工农干部,由于中途退学、留级、休学等原因,正常毕业率仅为52%[24],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工农速成中学的学生很难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竞争。由于工农速成中学大部分附设于高等院校,因此相当一部分学员将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深造,但由于年龄、基础知识、记忆能力的差别,加之速成中学学习时间短,很难与正规学校的学生竞争。即便是1950年和1951年降低工农学员的入学标准,结果也是只有很少学生能够达到条件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最终得出“不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而用短期速成的方法,使之升入高等学校,从根本上说,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的结论[25]。

(三)速成中学的短暂恢复

1958年4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教育会议,通过《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今后的方向,是学校办工厂和农场,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办学校”[26]。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城乡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在全国教育战线贯彻阶级路线,“面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全国许多地区都要求恢复工农速成中学的招生,北京政法学院学生阎培章写信给《人民日报》建议,在取消调干助学金后,应该采取能够确实保证工农子弟深造的措施,受广大工农群众欢迎的工农速成中学应继续办起来,或者兴办类似“速中”性质的学校,大力培养工农干部[27]。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等校也准备恢复曾一度停办或停止招生的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其他高等学校有的也提出要附设工农中学[28]。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薄一波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工农速成中学准备分别改为大学的工农预科或者正规的工农中学,1958年秋季继续招生,吸收经过一定劳动时间而具有初中或者高小毕业程度的优秀工人、农民和工农干部入学”[29]。1957~1962年工农速成中学办学规模见表3、表4。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大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636—1637。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大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638—1647。

从表3、表4中可以看出,1958~1960年,工农速成中学的学生数、教师数都出现了猛涨,而学校数量并没有增加很多,说明学校数和学生数、教师数出现了不协调,这必不能持久。到1961年,学校数、学生数等逐渐减少,工农速成中学最终完成了其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工农速成中学是在大跃进的气氛下产生的,随着大跃进的结束,也就被取消。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同年7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讨论了缩短战线、压缩规模、合理布局和提高质量等问题。1961~1963年,中等专业学校由1960年的6225所裁并为1335所,在校学生由221.6万人压缩到45.2万人,同时将1958年兴办的半工(农)半读学校大部分裁掉,工农速成中学也在减裁之列。

三、工农知识化教育模式的特点

(一)工农速成中学教育具有明显的苏联模式痕迹

早在1919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就开始创办新型教育机构——工人系,即工农速成中学,为在沙皇制度下没有机会进入中学学习并已超过学龄的工农子弟提供学习机会。整个20世纪20年代,速成中学的数量大大增加[30],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苏联国情的工农知识化道路。在建国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带有明显的向苏联学习的痕迹。与此同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大力推行使工农青年就学运动。捷克斯洛伐克专门设立12所工农中学,罗马尼亚专门设立3所工农速成中学,匈牙利的工农中学学生达2.2万人。各国的大学都在大量招收工农青年入学,保加利亚的各大学都为工人设立了特别班[31]。

(二)工农速成中学教育是对共产党边区教育思想的延续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边区的教育事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启示,特别是陕甘宁边区的教育事业,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贯彻群众路线,坚持文教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以学校为依托,开办冬学、夜校,实行群众性的社会教育。民办中学就颇能说明当时社会教育的规模,到1946年,民办中学有1038所。新中国建立后,共产党边区教育思想成为新中国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三)工农速成中学教育继承了民国时期教育的遗产

由于民国时期教育的主流思想是精英教育,因而教育的分化也十分明显:西方化的教育集中于城市,农村则主要是传统的价值和知识。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希望改变这种精英教育模式,实行大众教育方针,培养出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新型知识分子。

作者:李飞龙

人民群众路线中教育教学论文 篇2:

研究生“中共党史”课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把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及其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重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研究生“中国共产党历史”课程教育教学的重点应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爱国主义、党的历史任务与宗旨教育。这对于提升课程教学的研究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合格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 中国共产党历史 教学重点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何建华(1963- ),男,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经验。(江西 抚州 344000)

[

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点的招生,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以下简称“党史”)课程。本课程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教育的重要素材,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经验的研究,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起到了基础性的教育作用。因此,探讨研究生“党史”课程教学的重点问题,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总结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合格的人才,可谓意义深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经验教育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改变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已经走过了近九十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研究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就是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经验。作为研究生课程的设计,“党史”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经验的教育,既符合研究生教育的实际,也显得格外重要。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经验教育,“党史”课程中蕴涵有丰富的内容。我们要从培养“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主力军”所必须具备的思想理论素质着眼。在“党史”教育教学中,特别强调通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推进近现代中国社会革命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总结历史经验。在课程教育教学的重点上,一方面,重点宣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帮助学生了解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在一个深处半封建半殖民地困境中,是如何根据历史的必然,通过艰苦奋斗,浴血牺牲,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帮助学生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走上富裕之路”的真理。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熟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提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宣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经验,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研究生“党史”教学中的重点是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开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研究,这些内容蕴涵在整部中共党史之中。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可以有重点地选择相关内容进行讲授。如讲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围绕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开展“从中国实际出发,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的思想”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只有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才能引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走向胜利的真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研究生“党史”教学,特别是理论教育,要注重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第一,要提倡预习,先入为主。作为专业层次较高的研究生教育,不能简单地沿用本科生教育模式,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带着问题展开学习,所以,开展课前预习便是最好的办法。教师应有计划地、有重点地布置学习书目、设计相关问题,提供给学生参考。第二,教学过程以研究讨论式为主。研究生教育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研究性,教学过程一般采取专题讨论式教学为主,师生围绕某一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大家在相互讨论交流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第三,课后引导学生撰写论文,巩固成果。“党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有许多互为联系的话题,如“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遵义会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经验”等,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撰写课程小论文。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起到动员和鼓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作用。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洋溢着爱国主义浪潮的历史史诗。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党史”教育中确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教育青年学生以祖国和民族的利益、尊严和荣誉为重,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党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结合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丰富素材,重点突出以下方面:首先,研究爱国主义的新内涵,从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本价值导向为话题,论述了爱国主义的内涵表现之一,就是爱国即爱人,爱国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去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服务人和满足人。爱国主义的根本属性在于它的人民性、民族性。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教育学生:报国之行就应该坚持人本价值的标准,就是要坚持人民利益、民族利益的标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要突出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其次,加强历史人物楷模性教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英烈史。在党的历史发展中,涌现出无数的爱国者、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杰出人物。我们充分利用历史人物开展课堂教学,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效果便会十分明显。最后,加强新时期爱国主义特征教育。因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与要求。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的落脚点与归宿点就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为突出“党史”教育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教师在讲授方法上必须注意:(1)突出重点。我们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历史人物、新时期爱国主义特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2)分章渗透,“党史”各章节均有确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教师通过对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与比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诸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新面貌的开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振兴”等等。还有各个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介绍与宣传,设计讲授方案,有计划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利用红色资源和形势与政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提炼和升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运用“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形势与政策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点,必须紧扣时政热点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会起到突出的效果。如2008年各高校普遍开展的抗震救灾精神和奥运精神的教育,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为,抗震救灾精神体现出了全国人民在抗击突如其来的汶川“5.12”特大地震中形成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同舟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奥运精神体现出了一种以创造奥运佳绩、成功申办和竭力办好2008年奥运会为主体的团结拼搏的爱国精神。因此,充分利用并发挥“红色资源”和重大时势教育,对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党的历史任务与宗旨意识教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历史任务,就是领导人民推翻几千年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做主;就是要在东方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夺取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这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意识。研究生“党史”课程的教育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要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向学生讲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功地走出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新道路,是如何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同时,也引导学生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复兴大业,投身到民族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为人民利益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党史”教育教学要紧扣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教育学生知晓:进入21世纪,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仍然定位在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使命,也是历史赋予青年学生的光荣任务。

当前,“党史”教育教学要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强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从政方式和工作方法上下工夫,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党的历史任务而努力。在教育的重点上,可在以下三方面着力: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学习是前提和基础,通过自学、辅导、讲授、撰写文章、社会实践等各种方式方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自觉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其次,要联系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宗旨意识的核心就是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其蕴涵的教育功能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从事各项工作都必须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而且这一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中的经验法宝,更是我们青年学生未来从事各项工作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校研究生作为未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加强中国共产党宗旨意识的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再次,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人民办事。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将来参与、领导和组织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实际工作的指导思想。所以,要教育青年学生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将来更好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努力使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综上,“党史”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与理论教育素材,针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加强“党史”教学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经验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历史任务与宗旨意识教育,是有效提高“党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大胆实践,不仅能推动研究生“党史”教学改革的深入,而且能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作者:何建华

人民群众路线中教育教学论文 篇3:

论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红色文化教育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文化精神和社会情感,它是凝聚民族意志,激励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利用红色文化的“人、物、事、魂”等基因并渗透到中学政治课的教育教学,重点突出理想信念教育、英雄人物教育、地方红色文化教育,是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完善德育過程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红色文化;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思想教育

红色文化作为先进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它表现为革命先辈和仁人志士崇高的革命理想、艰辛的革命经历、务实的革命作风等思想内涵。

中学政治课堂作为传播文化的主阵地,如何将红色文化教育与中学日常政治课教学结合起来,对于拓宽爱国主义教育、丰富中学政治教学内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红色文化教育,首先在于突出红色文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其核心就在于让学生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备课前教师要认真分析中学政治课教材,找寻近代以来革命先辈、仁人志士为坚定这一信念,实现这一理想而做出的贡献。在内容选择和课程教学中,可突出以下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一)宣讲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的历史必然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学生讲解近代以来不同的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分析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所领导的革命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正如歌词写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讲解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辉煌历史及对民族、人民创下的丰功伟业,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威信。就比如,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第九课“我们的共同理想”就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何叔衡等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我的故事,印证了书中毛泽东的那句“从此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产生对共产党员的崇敬之情,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二)宣讲近代以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历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在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部分内容中,開篇就谈到了鲁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鲁迅从青年时期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为使祖国摆脱外强欺凌、人民得到解放,他一生都在毫不懈怠地进行战斗。教师通过讲解鲁迅动人的人生经历,让学生知晓爱国主义之理。

(三)宣讲爱国主义这一中华民族重新奋进的主体精神。正如江泽民同志强调的:“一部中国近代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创业史”。[1](P.123)100多年来,无数的中华儿女为抵御外辱、争取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通过对这些英雄儿女先进事迹的讲述,向学生展现一段段有血有肉的历史,使学生自觉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将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奋发图强,为建设美丽富强的中国而努力奋斗。“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1](P.123)在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部分内容中就摘录了具有爱国情怀的著名诗人戴望舒的《我用我残损的手掌》,通过向学生介绍戴望舒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让学生领悟诗人的爱国情怀。

二、历史人物教育是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

一部红色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更是一部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的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教师在红色文化的教学中,应该将先进英雄事迹贯穿其中,引导学生学习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做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历史人物教育素材散见于中学政治教材中,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为例,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中,颂扬李大钊是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勇往奋进以赴之” “瘅精瘁力以成之” “断头流血以从之”的爱国主义者;讴歌夏明翰是意志坚定、为党为民、誓死不屈的爱国主义勇士;赞颂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是扎根基层、呕心沥血、为引领农民奔小康的新时代爱国主义典范。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精选典型历史人物进行讲解,这对我们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以1919年后的中国红色文化史为例,我们可以选择典型人物进行教学,如从领袖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身上学习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卓越的政治韬略和战略眼光;从文化骁将鲁迅、郭沫若身上看到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从爱国英雄刘胡兰、江姐等身上学习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等。在中学教学课堂上,通过讲述他们的理想追求、生平事迹,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触动。

三、地方红色文化史是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地方红色文化史教育,是中学政治课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题材。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P.45)正如马克斯所言,理论要说服人,首先理论必须经得起推敲的; 二是理论的科学性是为大量事实、大量实践所证明了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用具体的实例来论证课堂中所要传授的理论观点,最具说服力。在红色文化史册中,特别记载着各个地区的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所作出的贡献。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我们祖先艰苦创业的足迹,都洒满了无数革命英雄先烈的热血。不同的地区又有着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江西是中国的红色故都,在这块生机盎然的土地上有24万名革命烈士为了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省会南昌到井冈山到处都是血染的红色。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井冈山的斗争,从开创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到红军长征,从安源工人运动到赣南三年游击战争,一系列革命活动发生在江西,可以说江西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这些地方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氛围,而且让“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这种情感深入学生内心。中学政治课开展地方革命文化史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

进行地方红色文化教育,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首先,处理地方红色文化史素材与统编教材内容的关系。必须坚持以統编教材为主,地方红色文化为辅的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在人教版必修3文化精神与传统文化教学中,就可突出中国革命精神的教学。在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就有与江西紧密相连的红色文化——井冈山精神,这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次,注意处理好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当地的红色文化。以爱国主义精神为统领,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学习,以自己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人教版必修3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中将方志敏同志作为思想道德模范重点介绍。方志敏同志是江西农民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江西地方党团创始人之一,领导建立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率领独立团在赣东北、闽北一代开辟根据地,为中国的革命运动奉献自身。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作为地方红色文化典范进行详细介绍。

再次,注意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的关系。坚持“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3](P.869)立足于課堂教育,课堂教育是灌输红色文化的基本途径,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传输红色文化的主体作用。同时,红色文化的传播,要有目的性、针对性,要立足于当地的红色文化史。

同时,由于当代学生处于和平年代,远离战争,很难切身体会到红色文化中所展现的爱国奉献精神,因此,我们要广泛利用第二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教学,向学生传播当地红色文化史。一方面,我们可以邀请红军战士或者英雄先烈的后代来学校讲解革命传统,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进行爱国主义红色文化专题讲解,去当地的革命英雄纪念地、红色人物历史故居、革命旧址等参观学习,进行生动的现场教学,给学生以强烈的代入感,从而在思想得到升华。

总之,中学政治课蕴涵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素材,针对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强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理想信念教育、历史人物教育、地方革命文化教育,是有效地进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习近平同志强调:“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理想万万不能丢。”[4](P.127)只要我们立足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开创新的思想教育模式,不仅能够促进中学政治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能够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 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何建华 李梦嫄

上一篇: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影响论文下一篇:幼儿园工会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