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护理管理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护士分层护理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护士分层护理管理论文 篇1:

护士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分层次管理的护理人员,分为护士长、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和初级责任护士四个层次,并分别开展不同内容的护理工作,对实施分层次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分别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分层次管理后,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相对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分层次管理; 护理管理; 护士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alysis of Nurse Hierarchically Management in Nursing Management/HE Xiao-h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15):071-072

【Key words】 Hierarchically management; Nursing management; Nurse

First-author’s address: Shanwei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Shanwei 5166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5.037

随着临床护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要求的不断提升,护理方式不断细化,护理质量不断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和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护士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逐渐运用,并因此取得了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患者的满意度相对更高,所有护士的护理水平均不断提高。本院即在护理管理中采用护士分层次管理方式,整体效果明显,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接受分层次管理的4个病区的护理人员96人,男4人,女92人;年龄20~52岁,平均(36.2±7.5)岁;职称情况: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2人,初级职称60人;学历情况:本科18人,大专59人,中专19人。

1.2 各病区人员组成 每个病区分派护士24人,高级职称各1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15人。其中,护士长1人,专科护士3人,高级责任护士6人,初级责任护士14人,包括每个病区分派的1名男护士。所有护士均在护士长的带领和工作协调下,24小时做好护理工作。

1.3 不同的护理分工 (1)护士长均为相对年长且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负责整个病区的整体护理管理工作以及护理监督工作,对护理任务的分配和护士的排班做好合理的调配,并对护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反馈意见进行梳理和总结[1],同时安排和协助护士专家对高级责任护士对初级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做好指导培训。(2)专科护士均是临床经验丰富且专业知识娴熟的护理人员,协助护士长做好整个病区的护理工作,制定护理计划,进行护理方面的科研工作,并对责任护士的具体护理工作定期进行指导和培训,同时对危重患者以及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亲自做好护理工作[2]。(3)高级责任护士为临床护理经验比较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90%以上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业知识比较熟练,主要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展开具体的护理工作,且定期接受专科护士的指导和培训;另外,对所在病区的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时汇总,并报于护士长或专科护士;同时,对护理经验定期进行总结和汇报;实行24小时排班制[3];在护理工作中,对初级护士做好带领工作,并进行必要的任务分派和协调。(4)初级责任护士主要为获得护士执业证并考核合格上岗后时间相对较短的护理人员,在各上级护士的带两下,进行具体的基础性护理工作,注意不断总结护理经验,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对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在上级护士的协助下合理解决[4],实行24小时排班制,协助完成各种护理工作。

1.4 不同时段的护理服务 根据不同时段患者的具体情况,分配合适数量的责任护士。早晨和晚上均增加责任护士,以对患者的生活加强护理;中午需有留守的值班护士,夜间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做好值班,尤其在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科室应由高级责任护士值守,以防止发生意外[5]。

1.5 护理服务考核和评价 对护理工作效果定期做好考核工作,考核内容应包括护理的各个方面,并结合对患者的问卷调查进行,包括护理质量、护理工作具体内容和患者满意度等[3],通过综合全面的考核,利于护士责任意识的提高和责任落实效果的提升。同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并对评分高的护士进行一定的奖励,以此促使所有护士的护理积极性和护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6]。

1.6 评价标准 (1)对分层次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整体评价,各相关指标均按100分制[7],主要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护理、一对一陪护。(2)对接受护士分层次管理后护理的120例患者(观察组)进行问卷调查,所有问卷均收回;并与分层次管理前接受护理的120例患者(对照组)的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按照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评价。

1.7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层次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情况 分层次管理实施后,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护理、一对一陪护等相关评价指标上,护理质量均明显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层次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x±s) 分

时间 基础护理 专科护理 病房护理 一对一陪护

实施前(n=120) 82.3±4.6 78.4±3.7 83.6±4.8 76.3±3.2

实施后(n=120) 94.2±6.3 90.6±5.1 95.7±6.5 89.3±4.7

2.2 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 分层次管理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分层次管理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分层次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

时间 满意

例(%) 基本满意

例(%) 不满意

例(%) 总满意度

(%)

实施前(n=120) 85(70.9) 28(23.3) 7(5.8) 94.2

实施后(n=120) 35(29.1) 62(51.7) 23(19.2) 80.8

3 讨论

护士分层次管理是临床护理服务方式不断发展的体现,与患者对服务质量以及服务细节要求的不断提高具有很好的吻合性,利于护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护士责任意识的提高[8]。

分层次管理是将护理人员按照护理经验和护理水平以及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等通过科学分层次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作用,同时促进所有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不断提升的一种管理方式[9]。分层次管理并非将护理人员划分不同的等级,而是对不同护理层次的护士更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或培训,利于所有护理人员均充分发挥自身的护理能力,并尽快实现护理水平的提高。分层次管理并不着眼于“分”,而根本上更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改善,分层次管理后,各层次护士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10],形成一个更利于相互协调开展工作的整体。

分层次管理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护士长、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和初级责任护士,分层次后,护士长主要从整体上发挥管理以及指导等作用,专科护士协助护士长工作,并进行相关的科研,同时对责任护士定期进行培训,而责任护士则具体开展护理工作,高级责任护士对初级责任护士起到带领作用,从而能从整体上更便于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本文统计结果显示,较之分层次护理实施前,实施后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护理以及一对一陪护等方面的护理质量均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对护士分层次管理后和未分层前接受护理的患者问卷调查资料显示,前者的总体满意度明显要高。综合表明,护士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明显,利于护理质量的改善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明兰.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132-134.

[2]于晓初.探索护士分层管理提升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J].中国医院,2012,16(5):9-11.

[3]阎晓瑞.护士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作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2):677-678.

[4]胡云霞.护理管理者对实施护士分层管理使用的思考[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22):87-88.

[5]靳爱红.护士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排班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4(7):62-64.

[6]祁莉芸.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及绩效考核模式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76-77.

[7]陈娅莉,盛芝仁,徐海燕,等.护士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应用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2,11(3):270-271.

[8]王俊丽.护士分层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5):390-391.

[9]樊霞.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2):168-169.

[10]马海云.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15(5):26-27.

(收稿日期:2012-12-27) (本文编辑:王宇)

作者:何小红

护士分层护理管理论文 篇2:

护士分层管理与目标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目的  探讨耳鼻喉科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新泰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病区4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士分层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对比其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耳鼻喉科病区的服务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2.2%高于对照组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鼻喉科护理方式采取护士分层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不仅大大提升护理人员自我综合素质水平和专业能力,而且护理服务质量也不断完善,降低医患纠纷,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护士分层管理;目标管理;耳鼻喉科;护理管理

护士分层管理是目前较为新型的一种管理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因管理对象和管理方式不相符而造成的管理资源浪费,为了实现优化管理,其管理效率更加显著,经多次研究证明出一种管理方式,主要结合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高低进行分层,最后将病情程度不一的患者交由相对应等级的护士进行护理,不仅能保证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而且还能真正将有能力的护士发挥出其真正价值[1]。其各层护理人员均要参与到目标管理方案的制定中,在完成护理任务的同时还能学习相关护理知识和内容[2]。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出不同的护理目标,此方式的实施不仅充分发挥出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提升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本文主要探讨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耳鼻喉病区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的方式,其护理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新泰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病区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为16~68岁,平均年龄为(36.82±8.1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为17~69岁,平均年龄为(37.15±8.04)岁;两组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前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士长根据岗位需求或特殊护理患者来调配护士,要求护理人员了解患者心中疑惑,并为其宣传健康教育,讲解健康知识等。

观察组,主要将护士分层管理和目标管理二者结合后形成的管理方案。

1.2.1  目标管理

结合医院的发展目标,制定与之方向一致的护理方案,并依照近几年耳鼻喉病区较长发生的护理操作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合护理人员的个人特长,充分展现自我工作价值,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工作目标,护理业务水平可依照专业技能的高低为依据,对专业能力较差的护士进行专业培训及辅导。科室可对工作能力较强的护士给予相关奖励,如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每年可通过考核或日常工作能力较高的护士选取“优秀护士奖”,并鼓励优秀护士参加进修学习。

1.2.2  分层级管理

①结合护士的综合能力将其分为三个等级,助理护士(N1)、責任护士(N2)、责任组长(N3),并宣传分层及管理对工作的意义,转变护士传统护士的理念,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遵循工作职责,并基于目标管理模式将自身目标及实际措施落实到实处,首先则需要护士长根据对患者病情的了解,以及护理难度,结合病情的轻重分配给患者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②其中N1级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常规护理操作,如血气分析、常规治疗、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气管深部吸痰等,对于一些具有风险操作较高的护理方式时,可通过在上级护理的帮助指导下完成,并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报给上级护士,并根据护士长的需求协同完成科室的护理工作。③N2级护士需对一定风险护理的工作协助N1级护士完成,对实习生进行专业培训,核查护理文书是否完善,探讨护理中遇到的难题,指导N1级护士的日常工作。④N3级护士的工作根据日常护理需求,调整培训课程的内容,并完成护理难度风险较大的技术,解决护理中出现的难题。

1.3  评价指标

观察组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管理与目标管理结合的护理方式后,对比耳鼻喉科病区的护理质量,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的高低可依据护理环境、护理操作规范、书写规范、服务规范等进行判定。其中患者满意度可分为三种,非常满意>90分、较满意80~90分、不满意<79分。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可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质量比较

通过实施护士分层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后,耳鼻喉科病区的服务规范性、护理环境、护理操作规范以及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2.2%与对照组78.8%相比,护理满意度较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是目前较为新颖的一种管理,主要依据护士人员的工作能力划分层级,对耳鼻喉病区患者的治疗具有帮助性意义,而护士分层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如护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合理分工,明确每位护士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清晰,工作效率被显著提升。将护士按照功能能力,合理划分层级,可显著改善护士人员之间推卸工作的现状,提升护理责任心[4]。因此,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对患者的服务态度也要做到人性化,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及时为患者排除内心疑虑。让护理人员提升自我價值,不断学习专业护理知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让每一位耳鼻喉病区患者在感受护理服务时,都感觉到被关心,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可避免出现医患纠纷,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5]。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耳鼻喉科病区的服务规范性、护理环境、护理操作规范以及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2.2%与对照组78.8%相比,护理满意度较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表明,目标管理联合护士分层管理对实现目标更加细致化,通过激励护士、明确分工、相互协作等对实际护理中的操作失误大大降低,其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对耳鼻喉科患者采取护士分层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不仅大大提升护理人员自我综合素质水平和专业能力,而且护理服务质量也不断完善,医患纠纷情况显著改善,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曾艳丽.护士分层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3):150-151.

[2]梁勤.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41(04):178-179+181.

[3]孙培玉.目标管理结合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2):82-83.

[4]吕秀荣,董红丽.目标管理结合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09(15):249-250.

[5]刘艳,陶静,刘华芬.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6):91-93.

作者:贺慧慧

护士分层护理管理论文 篇3:

护士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临床护理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性与变异性的教学,是一个随时改变,且无法事先安排与预测的环境。新进护理在职训练课程常欠缺教与学的概念以及指导者角色功能的训练,使指导护士在角色转换上有所困难。本文将主要探讨分层管理在手术室新护士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层管理;手术室;新护士;管理

近年来部分医院开始针对临床资深护理人员接受临床指导员训练,临床指导员制度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训练过程,透过有经验的护理师,以一对一的方式辅导、引导、评价、鼓励并支持新进护士技术的发展、角色的适应,其角色的模范有助于专业社会化、工作满意度及专业表现之提升[1]。

1管理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重要性

指导护士指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有专业的护理能力,能清楚医院的规范及所赋予的角色,由各医疗院所自行定义其年资、护理能力与角色功能。本研究指导护士为在重症单位工作至少三年以上,其护理临床专业能力进阶为N2 以上,并有一年以上指导新进护士的经验。新进护士指无实际护理工作经验之应届毕业生,或有护理工作经验而初次进入新的单位。本研究所指新进护士为初次进入重症单位,完成新进护士职前训练,在重症单位三个月以上,未满一年的新进护士,包含过去无工作经验或有临床工作经验者。新新人类的产生主要受青少年次级文化的影响,而青少年次级文化受本身心里特质,以及外在社会变迁、社会文化失调的影响,并对同侪团体的认同大于成人社会规范的遵守,是非常自由、乐观及充满想象力,但也是带有抗议及批判色彩的一群,并伴随着计算机、行动电话及现代科技化的产品成长,因此领导者必须更有耐心与倾听这些新族群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找到具体确实的方法来做事。新进护士由学校转换角色成为正式之护理人员,除了需将其学校所学之护理知能应用在临床照护中,还要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环境,若发现原先预期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时候,会感到高度的不确定性,并产生焦虑,因此常感到无力、挫折与压力,进而打退堂鼓离开护理行业[2]。

2分层管理在手术室新护士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大部分护理学校聘请一位临床实习老师负责全年在医院带一组学生实习,也有部分学校由课室教学的老师兼任临床实习指导老师,少部分学校在学生实习的单位,甄选资深护理人员担任临床指导老师,以固定一位老师对一位学生的方式指导。国内主要采用护理临床教师制度,并运用在大学临床护理教育,以增进学生专业角色社会化。在临床也有部分医院针对新进护士采临床辅导员制度,以一对一的方式辅导,然而各家医院对此制度的作法不同,有些虽然有临床辅导员,但因为辅导员和新进护士班别不同,而使新进护士在各个班别接受不同资深护理人员指导。根据我院护理人员资质现状,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临床护理服务的价值,实现结构的合理化,充分挖掘蕴含在护士群体中的潜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临床各病区实行护理人员按层次管理模式。现将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予以探讨。

新进护士感受到中度以上的工作挫折,所遭遇的工作挫折由高至低依序为:危急与异常情况的处理、人力与人际关系、临床工作之熟悉与安排、能力与受肯定的程度、设备与物料的使用、与医师关系及单位内气氛等,并倾向于找主管及同事求助来协助处理;在压力方面,年龄越小及没有外院工作经验的自觉压力越大,且专科以上学历者压力越大,非志愿工作者压力大于第一工作志愿工作者,集体报到者压力大于个别报到者,且压力越高时越容易产生挫折。可协助护生将知识学理与临床配合,除了增进护生在工作优先次序安排和决策的能力外,对新进护士尚能协助其技术操作更熟练、增进处理病人及家属的能力、加速专业成长、减低工作和行政上的冲突,使其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并对护理有正面评价。指导护士亦可从中获得新的经验,培养教学使命感,发挥专业能力,促进自我成长,也获得尊敬、成就感,角色得以扩展、满意度也提升。指导护士担任护理角色模范、指导、支持、咨询者及协助新进护士对工作的调适[3]。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构建在护理管理委员会组织和商讨下,依据其核心专业技术能力、科研能力、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是否为管理者、性别、婚姻状况、科室、从事工作年限、年龄为准,制定各层级护士评定和考核标准,合理地对护士进行分层设置、选拔、审核、培训与考核。各临床科室根据在职护士的资质现状,合理设置4个层级护士,分别为护理专家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

通过反复查阅资料和思考,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护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查房过程中通过参加讨论、主持人的归纳总结和管理老师的引导,能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临床,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PBL教学还能够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理解力、学习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在真实的情境中,能激发实习生的好奇心和参与兴趣,使学生原有的知识被激活,随着疾病的发展、转归,激起实习生探索、寻求解决方法的欲望,构建继续学习的需求和联系,并不断验证对提出的问题、假设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手术室新进护士管理过程中体现的是在“学中用”、“用中学”,老师用平等的思维引导和启发及小组之间的自由发言、讨论,使每个实习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结论

对于新进护士来说,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上从校园走向实践的一个过程中,更是通过分层管理,可以有效的运用这些措施进行护理实践知识的学习。随着社会对護理质量要求的提高,护理工作范畴的拓展和细化,对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保证护理质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已经成为当今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我院护理人员资质现状,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临床护理服务的价值,实现结构的合理化,充分挖掘蕴含在护士群体中的潜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临床各病区实行护理人员按层次管理模式。现将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予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敏. 影响中医医院护士继续教育的因素及管理建议[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2:102-104.

[2] 董玉红,杨凤涛,金亚. 有计划的岗位培训在重症医学科床头交接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2:106-107.

[3] 张红丽,席建宏,董正惠. 呼吸重症监护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现况调查[J]. 继续医学教育,2014,06:22-24.

作者:努恩吉雅

上一篇:会议交流材料三篇下一篇:社会实践自我鉴定(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