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知识经济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摄影画面论述摄影如何表现大学生情感、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责任感等内心世界,以具体实例说明摄影这种艺术形式对于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有着特殊的影响,体现摄影对培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从技术上讲,摄影与上个世纪相比不单单是由笼统的单一性到深入的多样性的转变,更多的是善于发现和表达的属性在不断升华。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闻摄影知识经济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摄影知识经济论文 篇1:

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融媒体时代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一个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的时代。新闻摄影记者是这个时代的记录者,是紧跟这个时代发展脚步的追随者。因此,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然导致新闻记者也要发生改变。基于此,本文论述了新闻摄影记者在新时代下所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渠道;平台;节奏;技术

在传统摄影领域,新闻图片无法展示拍摄背景以及摄影师和拍摄对象的拍摄感受,也无法获得社会的反馈和评论。而融媒体传播渠道的增多,为新闻摄影作品提供了各种展示的平台和相关链接,每一张照片点开后都能找到相应的资料介绍。

在传统媒体中,摄影记者拍摄的作品受版面的局限只能展示一张或几张图片,导致传播过程受到一定阻碍。而随着融媒体时代传播渠道的增加,新闻摄影作品通过全方位媒体平台的展示,提供了更多的受众,为摄影记者进行深度报道、专题报道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随着网络电子报的发展,摄影记者可以充分发挥超链接的优势,让新闻信息进行立体化传达和全方位传播,从而提高摄影记者拍摄新闻作品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以往,传统媒体发表的新闻图片都是由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拍摄的内容,自从2005年7月9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刊载了一名乘客用手机拍摄的英国伦敦金融中心地铁发生爆炸时,现场人们紧急疏散的新闻画面,这一天被称为改变新闻摄影历史的日子,因为手机图片首次出现在传统媒体头版。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平民记者和职业新闻摄影记者似乎拥有同样的影像记录设备,他们可以将身边突发的新闻画面用手中的电子设备随手拍摄下来,并将信息传播到网络社交平台上,随着受众的广泛传播,最后被新闻摄影记者所发现,最后将新闻图片或视频画面编辑呈现在融媒体平台上。

新闻摄影记者往往从收到新闻线索再赶到现场,已经慢人一步。因此,在融媒体时代,对新闻摄影记者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就是挖掘发现市民记者拍摄的图片与视频,和市民记者合作,让新闻报道随着市民摄影记者的加入,变得更生动。因此,这要求新闻摄影记者要广泛关注市民摄影师的动态,在某个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寻找优秀的摄影图片和视频,跟影响力大的平民摄影记者合作,为拍摄出生动及时的新闻摄影作品做出努力。

在融媒体时代,随着刊发的渠道增多,不同传播媒介有不同的影像需求,这一变化也为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技能不仅仅体现在拍摄出优秀的静止图片,还体现在能够拍摄出动态视频以及具备视频剪辑和图片编辑的能力。融媒体时代,对新闻摄影記者的新需求体现在受众对动态影像的需求增加上。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新闻摄影记者报道的内容将由静态转向动态,形成动静结合的新形式。

在融媒体时代,影像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展现在静态的影像图片和动态的声音相结合的新变化,一方面展现在静态影像图片和动态的视频相结合的新变化。例如,新闻摄影记者在拍摄某地发生了冰雹、泥石流或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新闻图片后,录制下当时的现场声并对现场情况加以解说,将静态的摄影图片配以现场录制的同期声,来展示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我们在观看诸多融媒体图片新闻介绍时,经常会看到静态的图片配以动态的具有指示引导性作用的视频来辅助新闻内容的传播,以此来消除歧义,为观看者打破语言障碍和理解障碍,使观众对新闻图片产生全新的理解。

新闻摄影记者面对诸多机会和挑战应该掌握全新的新媒体技术,能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信息传播,不仅是融媒体时代的新要求,也是为了让自己的摄影之路越来越宽。目前,各大报社的摄影记者纷纷学习录制声音,学习新闻摄像,学习视频剪辑的技术技巧,也是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工作表现。

在融媒体时代,传统新闻摄影记者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要求新闻摄影记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摄影基础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拥有卓越的审美意识,拥有创新的思维及高效的执行力,同时还能独立完成图片类选题稿件的策划、组稿、拍摄等工作,最后,还可以将新闻图片和视频进行剪辑和组合成稿。另外,新闻摄影记者还得具备较高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帮助自己顺利地完成新闻摄影任务。

作者:李青

新闻摄影知识经济论文 篇2:

论述用摄影画面表现大学生内心世界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摄影画面论述摄影如何表现大学生情感、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责任感等内心世界,以具体实例说明摄影这种艺术形式对于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有着特殊的影响,体现摄影对培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从技术上讲,摄影与上个世纪相比不单单是由笼统的单一性到深入的多样性的转变,更多的是善于发现和表达的属性在不断升华。对于大学生而言,摄影不仅是一门简单的技能选修课,而且是审美和艺术的传达,这种传达往往表现出我国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摄影的生命力体现在精准的发现与独特的表现上。它各种创意的方式、方法对于培养和表现大学生创新意识、审美能力等内心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大学生的审美不尽相同,然而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各具差异的学生个体对美的感知和鉴赏有一定差别。学会认识美和感知美都离不开教育和引导。说到底,摄影这门独特的艺术是为了人的内心世界而服务的,所以每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都凝结着摄影者和被摄影者的思想结晶,表达着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内心的呼唤。

我国大学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相比,在观察、创造、实践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观察和发现等能力对于“美”的发现是必要的。可以说,大学生只有在理解了如何观察周围世界时,才会开始用一种新的方式、方法抓住美的瞬间。需要先表现出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摄影画面就是表现手段之一。那么,摄影画面到底是如何表现大学生“内心世界”的?

一、摄影画面表现大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热情”或是“冷漠”

一个人的热情与兴趣直接影响这个人在社会上是否可以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例如“青春视觉”2012中国高校摄影大赛一等奖作品——《呐喊》。作品记录的是安庆师范学院举办运动会的场景,看台的生激动地为赛场上“战斗”的运动健儿们呐喊助威;作品中虽然看不见赛场上的奋力拼搏,但敲瘪了的不锈钢面盆同样表达了学生的热情。新华社给这幅作品的点评是:“第一眼望去,照片中唯一出镜的精壮青年是当仁不让的视觉中心。但仔细观瞧,被敲瘪的面盆其实比他更为抢眼。主体全部集中在画面的左半边,但并未让整张照片的结构失去平衡。因为在右边,一直延伸到画面以外,不仅有赛场的悬念,还有未来在等待。”[1]

有热情就会有冷漠。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曾说:“我们应当遇事冷静,但是不应当遇事冷漠,冷漠就是无论事情跟你个人关系大不大,你都采取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直至突破了社会公认的道德底线。人不是计算机,人是有情感的,人做任何事都会带着情感,而所有的情感都必须在人类社会的道德底线之上。但是要知道,情感不是情绪,情感是在公共道德条件下应该拥有的类似于亲情、友情等的真情实感。如果你丧失了情感,你就会用一些貌似理性的态度掩盖了你真正的判断力,你就会变成一个冷漠的人。”①当代大学生总体是热情向上的,大学生有必要学会拒绝冷漠。2011年11月12日,辽宁沈阳的多个高校一同举办以“温暖辽宁拒绝冷漠唤醒良知”为主题的大学生签名活动,吸引了沈阳各个高校千余名的大学生积极参加。在次日的《华商晨报》A4版的显著位置刊发了这则新闻,其中的新闻配图极其惹人注意。图中是一名女大学生在“拒绝冷漠”的宣传海报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虽然图片中只有这一个签名的简单动作,但就是这个简单的动作反映这名女大学生“拒绝冷漠”的态度与决心。

二、摄影画面可以表现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宣教局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共同举办的“新时期大学生风采摄影”活动中许多优秀作品都可以表现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在新华网刊发的几幅摄影作品尤为典型②。其中有一幅作品的画面展示的是一名男大学生带领一群孩子一起练武术的作品,这幅作品可以说是既表现了画面里的男大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技艺——武术有着浓厚兴趣,又表现出了男大学生有着“传承”中国文化的精神。

三、摄影画面可以表现大学生的观察力和条理性

法国著名的“堪的”派(反对绘画主义摄影的摄影流派)摄影家亨利·卡笛尔·布列松曾说:“对我来说,摄影就是在一瞬间里及时地把某一事件的意义和能够确切地表达这一事件的精确的组织形式记录下来。”

例如,1984年国庆节的后一天的《人民日报》上所刊发的摄影作品——《小平您好》。它是在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群众游行时所拍摄的。这幅摄影作品记录的是北京大学生物系的同学在细微的观察和敢于打破陈规的勇气与巧妙的创新下,通过实践成功地在国庆35周年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小平您好》传递了年轻学生对邓小平同志的敬意;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邓小平所开创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的认同;充分而全面地体现了大学生的观察、实践、创新能力。

2014年09月28日新华网刊发了2014年仁川亚运会田径项目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安徽工业大学的学生吕秀芝以优异成绩摘得冠军的摄影作品③中展示的是吕秀芝在竞走中的姿态,从她的这一姿态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吕秀芝的夺冠因素之一是她对赛场等方面的观察十分细致,了解了比赛环境等信息。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她在比赛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条理性,对自己的比赛节奏的控制与调节都做得很好,这是她夺冠的重要因素之一。

敏捷的观察力和强烈的条理性思维给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摄影画面里的大学生既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又展现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条理性。

四、摄影画面可以展现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说过: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2011年7月12日的《大众日报》A5版以整版的版面刊登了以“广泛开展科技竞赛活动打造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为题的文章。文章讲述的是烟台南山学院着力构建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体系,努力为广大学生搭建科技竞赛活动的平台,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的质量和层次,积极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内容[2]。文章中的一幅配图,画面内展示的是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上实验课。这幅图片展示的不仅仅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而体现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开始步入创新的氛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新时代,大学生力扛“创新”的大旗,大学生必须像摄影画面中所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样,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五、摄影画面可以表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如今追求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进步,更注重的是如何对社会作出贡献。这一点在摄影中同样可以体现,例如,2010年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的最佳新闻照片奖——《挟尸要价》。该作品描述的是长江大学的三位同学为救两名落水儿童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打捞公司却挟取牺牲同学的尸体索要高额的捞尸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幅作品一方面表现出了长江大学牺牲的三位同学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揭露了当今社会的公共道德低下等弊病。

综上所述,摄影画面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正如毕加索所说:“艺术是时代的索引,任何一个时代的特殊感情都会诱导出与这些情感一致的艺术形式。”

注释:

①新华网:复旦校长首度回应黄山事件:遇事不应冷漠。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12/24/c_12913307.htm。

②新华网:“新时期大学生风采摄影活动”拉开帷幕。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7/10/content_3200

004.htm。

③新华网:田径——吕秀芝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4-09/28/c_12704602

8_3.htm。

参考文献:

[1]新华摄影.“青春视觉”2012中国高校摄影大赛一等奖《呐喊》[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foto/2012-12/12/c_124083301.htm,2012-12-12.

[2]刘国强,林晓伟.广泛开展科技竞赛活动打造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N].大众日报,2011-07-12(A5).

作者:王勇

新闻摄影知识经济论文 篇3:

浅议地方普通高校新闻专业的发展路径

摘要:地方普通高校新闻专业的建设沿袭传统新闻教育的模式,新闻学的培养方向不能适应正在变革的信息传播格局,需要通过尝试走特色化路线,着力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加强理论和实践对接等方式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地方普通高校;新闻;发展路径

一、地方普通高校新闻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我国新闻教育起于20世纪,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我国新闻教育的开始。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服务于社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之下,新闻事业快速发展,新闻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加大。各地方院校纷纷开办新闻教育,全国高校出现了新闻类专业热。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数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开设新闻专业的本科院校达170所。2000年至2004年,全国新闻类专业5年共增加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67个;2006年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2006年后的增速更快,据了解到的最新数据,我国目前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877个,2008、2009两年新增216个,平均每年增加108个。据估计,目前全国新闻专业本、专科的在校生人数达到4~5万人。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是其序列的两个端点,本文所讨论的地方普通高校则处于这两个端点中间。新闻学属于交叉领域的人文学科,不仅需要诸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等各个学科的基础支持,还需要较系统的实践技能训练;合格的新闻人才不仅要是个新闻的专业人才,还必须是通晓各人文社会学科的杂家。地方普通高校的新闻专业既无法在学术水平和高端人才培养上与部属名牌高校和综合性重点大学相抗衡;在实践技能的培训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又面临着与高职高专院校的激烈竞争。新闻专业的“超常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这在地方普通高校中表现的更为严重。目前体育类、财经类、政法类、理工类甚至海洋、矿业等专业类高校开设新闻学专业已屡见不鲜,许多地方普通高校借助新闻热潮仓促开设新闻专业,专业发展方向不清晰,人才培养无法适销对路的后果已逐步显现。新闻专业的“超常规”高速发展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地方普通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传统媒体从业门槛日益提升,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在与名校生的岗位竞争中步履维艰。由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间存在着互补交叉的特点,非新闻专业毕业生媒体从事媒体工作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构成对新闻专业学生媒体从业的新压力。

二、地方普通高校新闻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自1998年新闻学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一级学科以来,我国的新闻学科在研究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新闻传播学科包含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四个主要的专业,传播学本科教育也在试行中。这些专业均为媒介产业培养人才,而在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当代社会中,传媒产业的迅速持续发展决定了新闻传播学科所培养的学生就业市场比较广阔,各类新闻媒介、出版机构、党政机关宣传部门、企业宣传部门、广告公司、以及正在发展中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自身,都对这类人才有很大需求。

许多地方普通高校尽管挂名为“新闻学”专业,但其师资和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主要与公共关系、广告、信息传播、编辑出版等行业相关,与新闻学尽管同属新闻传播学科下,但培养的毕竟是不同的人才,学科建设的方向大相径庭,但其人才培养方案沿袭传统新闻名校的设置,追求课程设置的“大而全”,围绕着历史新闻学(新闻史)、理论新闻学(新闻理论)、应用新闻学(新闻业务)三大方面来设置,几乎都包含了《中外新闻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广播节目制作》、《电视节目制作》、《新闻事业管理》、《传播学》、《公共关系》、《新闻职业道德》等课程。在制定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程与科研方向时,传统新闻教育存在太专太窄的问题,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基本上都将目光投向了类传媒的需要,忽视了企业对信息传播人才的大量需求。传媒与企业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要求固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新闻专业特色不鲜明的问题较为突出。

一些地方普通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科建设沿袭传统新闻教育的模式,新闻学的培养方向不能适应正在变革的媒体格局,存在太专太窄的问题,学科的基本课程设置基本雷同,其他相关课程的设置五花八门。因人设课的情况时有出现,有些应该开设的课程因为缺少教师还不能开设,违背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规律。或将新闻学的学科建设与传播学等同起来,二者夹杂不清,导致学科长远发展目标不清;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相脱节,或者过分注重技能而轻视理论,导致做新闻上手很快,但知识面窄,发展潜力不如经济学、法学、政治学背景的学生。

三、地方普通高校新闻教育的发展思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日趋成熟,信息传播业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的“采、写、编、评、摄”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综观目前新闻人才培养现状,培养的人才依旧以适应传统媒体为主,无法跟上信息业发展的步伐,出现了信息传播及新媒体业从业人员缺乏,而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高喊工作难找的尴尬局面,这就为地方普通高校新闻教育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一)依托地缘优势,走特色化路线,因地制宜推动新闻教育的发展

尽管在学术水平和学科基础上,地方普通高校的新闻专业无法与部属名牌高校和综合性重点大学相抗衡,但也有其优越的一面:地缘优势。地方普通高校立足于地方,由于对本地历史、文化和人群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熟悉和了解,特别是在区域内具备相应的人脉资源,所以形成了相对外来个人或群体独特的信息传播优势。在新闻教育的发展上,一方面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培养应对本土行业的专家型新闻人才;另一方面,根据产业发展布局,按照市场需要,明确新闻教育的侧重点,培养适销对路的新闻人才。同时,新闻教育的发展还应根据学校的整体特点来确定专业定位。如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专业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应摒弃大而全的新闻教育模式,弱化新闻史、新闻事业管理等课程,强化财政金融的相关知识,侧重发展财经新闻方向;工科院校的新闻专业可以在工业传播领域进行大力的拓展;体育类院校着重强化自身在体育传播领域的优势;政法类院校则可以突出新闻专业在政法新闻报道方面的特色;外语类院校可以依托外语语言优势,设立国际化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全面型新闻人才

地方普通高校应依据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设定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新闻传播学科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必须针对现代传媒与社会的需要而设定,新闻院系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据此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

新闻专业的学生长常被评价为:“知而不专”。目前,新闻专业就业领域的错位现象突出,具有特长的新闻专业学生受欢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普通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也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教育课程学识的增加,突出“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大幅提升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在新闻学专业方向选修课中推出课程模块,丰富了新闻学的课程内容。学科专业方向课程的划分需要更科学清晰,突出新闻学实践性强的特色。同时,强化学校强势学科和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对特色新闻人才培养的影响,发挥非专业教育因素的重要作用。

目前,传统媒体也在不断探索开辟网络传播领域。传统的文字工作者已无法满足新闻媒体的要求,熟悉网络传播环境、掌握网络传播技术的新型技术人才是新时期对新闻人才培养的要求之一。随着全媒体形态的出现和发展,只具备某一新闻专业技能的传统新闻人才已无法满足业界的需要。熟练掌握多媒体采制和传播的技能,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的一专多能型新闻人才在将来会更有竞争力。

(三)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实现知行合一

新闻教育脱离新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造成这一悖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产业化与高校扩招,教师的准入与管理,量化考核与行政化办学,重科研轻教学等,都造成我国的新闻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根据一项对8省、市12所高校及对应地区媒体从业人员的调查,有72.4%的媒体从业人员认为,现在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满足媒体要求。老师、学生、媒体从业人员均有三分之二以上认为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脱节。

新闻理论来源于新闻实践,能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的理论无一不是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然而,理论联系实际往往成为新闻教学中较难落到实处。一方面在一些地方普通高校,新闻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本身就人为地被分割成两个部分,未能实现有效的对接;另一方面在于平时课堂教学中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培养较少。地方普通高校的新闻专业发展要注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建设供学生实习的校内报刊、广播台等实践平台,加快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横向联合,不仅要与大众媒体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还要注意与公关、广告机构、新媒体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舞台。

加强对现有师资实践教学的培训。对新闻专业教师,要求既能从事新闻教学又要投身新闻实践,可以采取轮训挂职锻炼和假期去媒体实践的方式,增加教学一线的教师的实践经验。专职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的教师,如果都具有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他们在教学中直接传授自己的实践经验,促进新闻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更容易做到知行合一。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先实践,后认知,即先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然后再回到课堂教学中进行理论的认知和提升。实践性环节可以增加课外采编、媒体参观和模拟新闻发布等形式,引导新闻教育向理论和实践对接的方向前行。需要指出的是,新闻实践并不是新闻教育的目标,我们要做的是通过知行合一,教给学生人文追求和综合素养,使他们有超出职业能力的理想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通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 杨江科杰.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D].南昌大学,2010.

[3] 陈勇,王远舟,吴晓川.高校新闻教育与媒体接轨状况调查[J].新闻界,2008(1).

作者:罗永雄

上一篇:党支部活动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幼儿大班工作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