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环境设计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了探寻衰而未亡型乡村复兴与转型的路径,运用点、线、面结合的研究思路,以毗邻北京的坊口村的城乡实验为“点”,以环境设计为“线”,从基础、关键、驱力、机制四个角度阐述衰而未亡型乡村环境设计策略,探索出乡村环境设计未来发展的合理模式,以期为我国分布广泛的衰而未亡型的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乡村环境设计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乡村环境设计论文 篇1:

乡土景观视角下对南方乡村环境设计的探讨

摘 要:乡土景观是人文历史和自然环境互为发展融合的综合景观环境。在乡村环境设计时,除了满足乡村基本实用功能外,应充分利用和发展原有自然景观,保护地域性人文特征;根据具体乡村实际情况和特点,设计规划宜居环境。本文介绍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与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中乡土景观规划原则和设计思路。

关键词:乡土景观;南方乡村;环境设计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相对发达的南方地区,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但是在乡村建设大潮中,乡村环境设计与建设出现了随意规划、乱建设、无特点等问题。如何让保持了千百年的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乡土景观视角下,乡村景观主要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组成,因此,其环境设计方式不应是重复“城市模式”,而是应该结合生态、环境、气候等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乡村历史等人文景观建设具有南方乡村特色的新农村,营造生态和谐、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宜居乡村环境。

一、南方乡村环境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各项涉及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南方乡村环境建设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因为种种原因存在环境景观规划不合理、环境设计之地域特点不明显、景观绿化不科学、城乡不分的环境规划建设等一系列的问题。

(一)环境景观规划不合理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的积极支持,南方地区乡村的环境景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环境设计与建设水平不高;并且在建设之初没能进行先期的规划论证,致使建筑形式与布局自由发展,乡村整体结构散乱,与乡村环境不协调。部分乡村所谓的环境景观建设只注重表面形式,缺乏对具体乡村的自身条件进行专门的系统规划研究。这种随意性的建设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没能体现环境设计与建设的价值所在;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环境设计之地域特点不明显

自然村落的形成是经过千百年变迁与发展而来的。每一个乡村都有其自身特有的地域特点和景观文化。但从目前的南方乡村环境规划建设来看,形式过于单一。没有把具体乡村特有的村落文化和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继承和保存下来,只是简单粗暴地按照固定的模式来重新规划,造成了千篇一律的乡村规划设计模式。在乡村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现有条件、地域文化才能建设出能体现个体特色的美丽乡村。

(三)景观绿化不科学

南方地区阳光雨水充足,非常适合植物生长。在南方乡村,植物主要分为经济作物与景观绿化植物。而在部分地区,在景观植物的配置设计上没有考虑到南方炎热日晒的因素,在乡村主干道设置叶子稀疏、遮阳效果差的棕榈科植物作为行道树。这种只注重形式,不考虑功能的设计方法与乡村建设以实用为主的理念相违背。个别设计师或决策者不顾南方的气候条件盲目引进北方或国外树种,在缺少养护的农村地区,外来树种自然生长不佳,难以达到乡呈现出理想的景观效果。

(四)城乡不分的环境规划建设

由于南方地区乡村经济较发达,加上乡村工业发展,与城市接触紧密,在环境景观建设上有照搬城市规划模式的倾向。部分乡村在规划上以城市模式为目标,忽视了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的巨大差别;甚至在乡村建设高层建筑小区,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这种不顾乡村本身的自然条件与生活方式直接套用城市景观规划模式,是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相违背的。

二、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中乡土景观规划原则

南方乡村环境设计的目标就是解决如何优化乡村原有资源与人工构筑物与空间环境。在南方乡村环境设计过程中,要从乡村整体环境着手,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为农民营造具有观赏性、功能性合理的舒适生产生活环境。

(一)利用和保护原有自然格局,维系生态系统

南方村落大都是以先民南迁聚居而成,选址较优越,以背山面水的自然格局为主,具有植被丰富的林地和山地,开阔临水的田野,网络畅通的河流,生态系统稳定。在前期总体规划设计阶段,应先考虑维系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山川河流等原有自然形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环境景观。在环境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原有植物、阳光、风向、河流及原有构筑物等生存条件;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完善环境。使之适应现代乡村生活生产方式,为农村创造既环境优越又方便各种活动的生态环境。

(二)尊重传统风俗习惯,营造以人为本的景观

南方乡村因为大多是历经千辛万苦组建创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纪念祖先为目的而营建的祠堂是南方乡村的聚居中心,也是南方村落的主要特色之一。在乡村环境景观的建设中,应特别保护类似祠堂这种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景观,形成个性鲜明的环境风貌。

(三)充分利用乡土材料,节约建设资源

农村地区环境景观建设资金相对是有限的,在进行环境设计过程中,应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造价成本,坚持节约型建设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与具体乡村相适应的建设材料、施工工艺。如使用当地易得的石材铺设道路,使用当地的砖材或木材等乡土材料建设乡村建筑。在乡村园林景观建设上,以适合与当地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既减少成本又为后期的植物养护节约人力物力。

(四)景观规划整体统一,环境协调

乡村环境景观规划应与原有自然景观面貌,原有历史建筑和自然水体相协调,在环境设计规划中,应统筹规划多功能、多类型、多元素内容的个体特征,协调发展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特征。在具体环境设计中,主要从以人为本的功能设计角度为出发点,统筹新建设景观元素与原有的景观的整体统一,处理好历史与现代化,传统与现代审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等关系,协调乡村环境。

(五)保持地方特色,持续发展

在环境景观建设中,要突出具体乡村的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发掘乡村特有的自然风貌、地理特征、人文景观、村落文化;根据乡村个体特征,设计富有地域特点的乡村环境景观。同时应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考虑,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乡村环境设计的发展目标。乡村环境景观建设应该尽量使资源循环利用,避免过度开发与破坏性开发。

三、乡土景观视角下南方乡村环境设计思路

乡村环境设计的要点是充分利用当地的原有自然景观和地域人文景观,表现当地的自然景观特色和人文特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既适宜大环境又有个性特点的乡土景观是建设有特色的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一)乡土材料在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在我国建设应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便利而优秀的乡土材料被人们逐渐忽视。当代建设中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影响到乡村地区的环境建设。但是,作为地方性的乡土材料,在其经济性与地域适宜性方面具有更加大的优势。

南方地区自然条件较为丰富,乡土材料种类较多。在乡土道路的铺设方面,尽量可使用较为易得的石头为材料,减少水泥的用量,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发展。南方雨露阳光充沛,植物生长快,在建筑及装饰上可采用以木材这种乡土材料为主;既可降低建设造价成本,也可持续发展,减少建筑垃圾。竹子作为南方特有的植物,成材时间短,用途广,也是建设中可以发展的乡土材料。南方地区梅雨季节时间较长,空气湿度大,建筑室内在春天雨季时回潮严重,平常的抛光砖或石材地面铺装会使室内更潮湿;而传统的吸水陶土砖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用斜铺或者勾缝等形式来增强其现代装饰性。

在南方乡村景观环境设计中应加强乡土材料在建设中运用,根据地方特色进行地域性设计。例如沿海渔村传统的利用贝壳来建设蚝壳墙就是可以发展的乡土材料运用案例。

(二)乡土植物在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进行乡村环境设计时,在植物配置上应以适应当地气候兼具观赏价值的乡土植物为主。相对于成熟的城市景观,乡村景观植物的后期养护是很沉重的负担;如选择乡土植物,其易于管理维护,耐病虫害,抗逆性强。在植物的选择方面,根据南方乡村夏日炎热的特点,应以乔木为主,结合部分灌木的植物造景方式进行设计,以达到夏日能遮阴避暑的功能效果。在景观效果方面,主要做到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在制定乡村绿化指标时,应依据乡村具体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不可因为环境建设而侵占经济作物种植用地。乡村景观植物种植的用地主要利用非生产用地,如山体林地,闲置土地,道旁,河边,庭院等。

在景观树种选择上,主要根据南方乡村的特点,选择种植当地有经济价值的果树、药用植物等。如行道树可以选择芒果树、荔枝树等果树,既有遮荫效果又能创造经济价值。而在湖泊池塘可以种植荷花等既有观赏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甚至根据乡村的特点,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既为当地城镇居民提供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又能为乡村居民提高收入。

(三)南方自然条件下的南方乡村设计思路

自然景观是区域乡土景观特色的框架和背景,它主要包括山体、水体、动植物资源和各种自然现象。在环境设计规划过程中,必须保持原有的自然景观特征,尽量减少人为改造,以原有自然景观为蓝本,师法自然,因地制宜,以保持自然生态为目的。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地域文化等综合考虑,科学合理的进行乡村环境设计。

人类与自然资源的良性互动是乡土自然景观特色保持的关键。南方乡村自然条件丰富,村落一般由建筑、农田、水系、林地、山地组成;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元素一定要做到长远规划。作为相对发达的南方乡村,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乡村自身的地理条件,协调好产业布局与其他资源的关系。在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的人工建筑物建设蓬勃发展,协调好自然景观和人工建筑物的关系是乡村环境设计的关键,应以自然景观为主体,根据自然景观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建设和改造建筑物,将人工建筑物与自然的环境景观融合。

(四)南方地域文化条件下的南方乡村环境设计思路

南方乡村的典型景观元素具有独特的历史研究价值、人文价值,在环境设计中,营造具有南方地域性的人文景观,保护和发展南方特色的景观元素,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方乡村原有的古民居、庙宇、古树等都是具有标示性的地域景观元素;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元素可以创造出更加具有人文气息的乡村环境。传统乡村承载着厚重的乡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时期,应该在原有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归纳,取其最经典的元素展开设计与建设。如在南方乡村,祠堂作为纪念性的古建筑往往是乡村的中心,在环境设计的建筑布局环节,可以围绕祠堂来展开;水系网络发达的南方乡村另一个重要特色是村落一般都临水分布,所以营造临水堤岸的景观也是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南方乡村环境设计应充分尊重当地的特色,从建筑布局、建设材料和生活习惯上以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框架,才能营建出有独特风格,符合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环境。

四、结语

南方乡村环境设计的关键在于其乡土景观的保持与建设,也是自然环境的合理改造和地域特色、人文景观文化的传承。坚持对乡村环境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的保护以及对景观内涵价值的发掘,才能建设更美丽和谐的乡村。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92.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115-121.

[3]张伏虎.从乡土景观视角看新农村环境规划[J].湖北农业

科学,2014(10):4-7.

[4]耿阳,彭凌玲,张学昕.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农村景

观之生态美学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5):762-766.

[5]郭摇旗,惠富平.新农村住宅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途径[J].天津农业科学,2014(6):111-114.

[6]刘艳红.新型农村社区中农村特色景观元素的保护与应

用[J].山西建筑,2014(23):12.

(责任编辑:汤钦乐)

作者:梁秋亮

乡村环境设计论文 篇2:

衰而未亡型乡村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为了探寻衰而未亡型乡村复兴与转型的路径,运用点、线、面结合的研究思路,以毗邻北京的坊口村的城乡实验为“点”,以环境设计为“线”,从基础、关键、驱力、机制四个角度阐述衰而未亡型乡村环境设计策略,探索出乡村环境设计未来发展的合理模式,以期为我国分布广泛的衰而未亡型的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衰而未亡型乡村 乡村振兴 城乡实验 环境设计 坊口村

引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乡村是最大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区域,具体表现为乡村的巨大分化。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的分化问题同时存在。不同类型的乡村有不同的发展诉求,因此乡村环境设计实践及理论研究需要科学把握乡村“分化”的确定性问题,分类施策。(图1)衰而未亡型乡村是中国乡村分化普遍面临的一个类型,“城乡实验”是为寻求衰而未亡型乡村振兴的积极尝试。秉承社会的人文关怀理念,“城乡实验”涵盖了乡村激活、复兴、持续发展的全时段内容,是包含着对乡村的深刻理解和对村民需求的深刻领悟,是关涉乡村治理路径的探索,是环境设计专业视域的突破,是当代视野下环境设计介入乡村的应用实践,对于衰而未亡型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乡村“分化”的确定性

从“乡村分化”的实际出发进行乡村环境设计,是站在“确定性”之上进行乡村建设的表现,是对过往乡村经验的反思,是对当下乡村建设现状的考量。民国时期的乡建之所以失败,就是站在不确定性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一轮乡建浪潮中,我们针对乡村分化的確定性研究还涉及不多。从调研分析看,我国乡村一部分走向扩张,一部分走向衰亡,一部分收缩。扩张型乡村主要是乘时代之风,走向复兴与转型,如资源丰富的传统村落和区位较好的城郊乡村在新一轮的“乡村振兴”与“资本下乡”中整体走向扩张。由于“农本”文化对土地的眷恋,走向收缩的乡村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多不会消亡,并广泛分布于各区域,总体呈现“衰而未亡”的特征。

对于“衰而未亡型”乡村,如何在新一轮乡建中摆脱收缩、衰亡的命运,环境设计如何面对变化中的人文语境,取决于这类村落能否真正振兴。因此站在乡村分化的确定性基础上开展乡村环境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是我们需要首先考量的问题。

二、坊口村的“城乡实验”

(一)坊口村概况

坊口村位于北京城西北部的河北省怀来县境内。“坊口”原名“防口”,明代在此屯兵,即是京西防御门户,西部、北部为长城环绕,分布有踞虎关、东西察院、古商道、军垦田等遗址,反映了明清两代坊口村作为进出北京、联结内外的商业与军事通道。随着现代公路的修建,古商道被弃用,坊口村也随之没落。改革开放后,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都市圈快速城市化,在兼并近郊乡村并带动发展的同时,也在抽空远郊乡村发展的“动力源”。坊口村作为毗邻北京的远郊乡村,青壮年进城谋生、老人与儿童留守、民宅大量闲置、耕地抛荒严重、特色资源缺乏,演变为当下常见的空心村。坊口村的现状仅是中国四十年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分化的一个类型,其确定性呈现出“衰而未亡”特征。(图2)

危机中往往孕育着机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农村土地、金融、政治、文化进入现代化系统的初建期。乡村环境建设的需求为环境设计的介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为环境设计的当代学科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静西谷”设计团队主导的“城乡实验”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

(二)城乡实验的突破口

坊口村“城乡实验”的开展是基于北京郊区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农村海量的闲置资产,以及城乡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多元主体共赢受益,前者是物质保障,后者是动力源泉。但是如何寻找突破口,如何开展环境设计是困扰团队的难题,设计团队以“聚民力”为突破口,调动村民和新乡民的力量共同参与。

坊口村未能像列入各类名录的“网红”村落能获得政府与各界财政的大力支持。静西谷团队既是设计方也是投资方,因财力有限,他们试图摆脱中国乡建片面强调外力作用(尤其是政府力量)的传统做法,转而培育民力,“花最少的钱办农民能参与的事”,并将之确定为实现坊口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将合作社建设视为凝心聚力的重要路径。在合作社建设初期,大多数村民持观望及消极态度,认为时下集体很难恢复往日的景象。静西谷对此采取“以点撬面、点面结合”的措施,通过捆绑利益,实现共赢。如在民宿合作社中约定村民的权利:“民宿盈利30%,享有对合作社询问权、监督权,按社员股占比享受合作社年终分红权”。“3年内村民从该民宿项目所得分红未达到3年房租(约定金额)金额,未兑现的部分由合作社进行补足”。通过多种措施激发并重构村民主体意识,逐渐参与到村落项目的立项、设计、监督、管理中来。随着坊口村“城乡实验”初见成效,“民力”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主体构成也逐渐多元化,本质上与住建部推广的“共同缔造”乡建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村民积极参与的同时,社会各界力量纷纷加入,有效弥补了静西谷财力不足的现状。通过这个过程,凝心聚力,为乡村环境设计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坊口村作为广大衰而未亡型乡村中的一员,对其开展的“城乡实验”即是应时代之需的产物。秉承社会的人文关怀理念,本文以坊口村“城乡实验”为“点”,以环境设计为“线”,试图为我国资源贫乏,无明显区位优势的衰而未亡型乡村,即“面”,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为破解长期以来我国乡村环境设计缺乏持续动力的难题提供一种思路。(图3)

三、衰而未亡型乡村环境设计策略

(一)基础:生态与生计的互促

坊口村作为衰而未亡型乡村的代表,从“主位”角度看,区位不佳、资源匮乏、特色不足,但是从“客位”视角看,坊口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却是都市所向往的。20世纪90年代施行的“林业三定制度”,根本性地改变了坊口村生态面貌,这被视为坊口村振兴的逻辑起点,也被认为是未来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必要举措。设计团队在坊口村的规划设计中延续“生态建设”理念,以村落外围丰富的农林资源为生态屏障,修复村内的生态空间,建立垃圾分类,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进而通过农林产业结构的调整,衍生与生态有关的业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改变原有生计方式,进而提升村落经济效益,在生态建设与生计修复层面实现互促。村落原住民在生态产业高附加值的吸引下,纷纷加入乡建行列,外来群体在良好生态的吸引下,积极加入成为新乡民。在合作社的框架下,对新乡民和原住民进行有序约束,保护各自权益。同时各参与主体为了更好地维持各自经济利益,在合作社中积极作为,如原住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生态产业发展的积极配合,这也是持续吸引新乡民的重要原因,而新乡民重视对村民生计层面的保障。在坊口村建设的多元参与主体中,新乡民的生态需求与村民的生计需求相统一,实现互惠共赢,有效促进了以现代合作社为架构的自组织结构的建构,并逐渐完善,走向成熟,以实现有别于传统自组织的现代乡村振兴。

(二)关键:传统与现代的互融

静西谷设计团队在坊口村环境营造中重视传统与现代结合。从聚落环境营造看,现代设计师与传统匠师共同参与,协商推进,发挥各自所长。坊口村的传统空间肌理、建筑遗址得到很好延续,如东西察院、古商道、军垦田、农业学大寨等遗址。同时根据需要新建或改变原有空间的功能用途,植入现代生产生活理念。在坊口村的规划设计中,为了不破坏原有肌理,不做“大规划”,而是嵌入20个经济点位系统,以“针灸”设计手段为主,逐渐实现“以点撬面”的效果。在功能空间的划分上,因地制宜发挥已有资源,并结合京津冀都市圈乡村游的潜在性,将坊口村划分为民宿、康养、乡创和农园四大主题,每个主题下又细分若干功能区。在建筑更新改造层面,不论是民宿设计,还是茶室、接待室、文化活动室等公共空间设计,都充分延续原有空间格局,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对于新增建部分,根据功能需求植入新的设计理念,使用新材料、新形制。民宿服务对象主要为外来体验者,设计上延续原有空间格局、嵌入地域元素,重复使用当地特有的废弃长城砖作为点饰,以彰显其传统文化特色,室内秉承现代居住需求,体现设计的现代性,外檐部分为营造轻盈通透的空间氛围,多采用轻钢、玻璃等现代材料。(图4、5)

(三)驱力:理性与野性的交织

乡村振兴是一个体现科学价值,追求理性的过程,需要改善人居环境空间,鉴别并继承传统遗产价值,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求。从坊口村参与的投资方与村民看,二者以逐利为驱力。投资主体和村民是乡村建设的“生產方”,而到此休闲体验者扮演“消费方”的角色。“消费方”消费的设计作品需蕴含感性特征与浪漫色彩,体现美学价值。因此“生产方”设计的作品虽然是以理性为出发点,但其设计须满足消费者感性的审美需求,契合审美价值的环境设计作品是“消费方”持续消费的内驱力。坊口村在乡村环境设计中充分考量“生产方”的理性需求和“消费方”的感性需要,并将其作为推动坊口村可持续发展的驱力。坊口村在空间环境设计中,植入众多如长城文化体验馆、坊口大讲堂、微型水包美术馆、停车场等具有现代城市功能属性的空间,以满足人们对现代居住空间的追求;同时保留山水林田完整格局,呈现独有的乡野之美。部分建筑墙体使用当地的毛石砌筑,部分墙体外围部分使用精料砌筑,内嵌毛石,对比鲜明,显现出理性与野性的交织。(图6、图7)

坊口村粗狂野性之美还体现在对长城基因的嵌入。坊口村北部和西部的长城在当地俗称“野长城”,一个“野”字彰显了远离市区、融乡村为一体的现状。设计师有意识地将“野长城”纳入规划设计范畴,旨在承袭乡野之美。村中现存的民宅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使用废弃的长城砖修建的,这既是长城生命的延续与再生,也是长城的“野性”基因在异质空间的传承。在民宿更新改造中,设计师继承并强化这种野性,有意识地将乡野材料植入到铺装、墙体等细部构造中,渗透出鲜活的自然与人文气息。(图8)

(四)机制:城市与乡村的对流

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城乡要素的流动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乡村端的坊口村有大量的闲置房屋、弃耕农田以及良好生态环境,而城市端的京津冀都市圈则拥有政策资源、资本、知识等优势要素。坊口村“城乡实验”即是在对比考量城郊巨大的成长空间与海量农村闲置资产价值的基础上展开的。实际上“城乡社会不同领域重组产生的巨大张力进发出的不确定性和多重机遇,业已成为环境设计专业拓展创新的加速器和助推剂”。如何推进城乡各要素的对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发挥城市优势,实现城乡之间互惠共赢是坊口村“城乡实验”设计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并试图建立一种合理的城乡对流机制。(图9)

“静西谷”在坊口村的“城乡实验”,也带动了城市各界人士介入,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师生、旅行社与周边游客等都到此开展专业考察、旅游体验,并举行各种公益活动激活乡村文化,实现城乡共融。通过新乡人与原住民的共同努力,在外界资本、知识、政策等要素的作用下,坊口村逐渐重构起自组织系统,碎片化的文化要素被重新系统组织,碎片化的生产生活要素也被盘活为一个经济系统。为了解决好坊口村新农人进入问题,设计团队建构了村落信息资源系统,并搭建了城乡信息交流平台。在此信息交流平台上,市民和企业可以了解闲置宅基地、耕地、林地、经营性建设用地等资源,以提高出行或投资预判的科学性。村民时刻关注市场需求,会根据变化及时对村落发展做出相应调整。在城乡对流机制下,自组织系统、文化系统、经济系统、信息资源系统的重新组织及协调配合,高层次地建构了一个大系统,这个大系统把土地、产业、人口、能源、文创、合作社等城乡要素集合起来。在这个系统中,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诉求得到了关注并逐渐被解决,参与的相关多元主体从中受益,共同推动着坊口村向着内涵式、可持续方向健康发展。

结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反思以往研究范式,正视中国乡村分化的确定性,分类施策是当下乡村环境设计必选之路,衰而未亡型乡村是中国当下乡村分化普遍面临的一个类型。依托于城市的巨大消费空间,得益于资本下乡谋求新领域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迎来了“春天”,这也为乡村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坊口村的“城乡实验”就是对这一时代变化的积极回应。

诚然,衰而未亡型乡村区别于区位优越、风貌独特的城郊乡村与传统村落,该类村落受城市化影响较大,传统渐失,自组织系统瓦解,需要从根源上谋求持续的发展动力,建立乡村环境设计的长效发展机制。笔者认为衰而未亡型乡村首先要以聚民力为突破口,以解决资金缺乏、政策保障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态与生计互促、传统与现代互融等设计策略重构乡村秩序,考量各参与主体的诉求,坚持理性与感性的设计导向,营建诗意的栖居环境,重组乡村的文化系统、经济系统、信息资源系统,建立城乡各要素的对流机制,真正向着内涵式方向发展,以促进衰而未亡型乡村共同走向振兴,全面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

作者:王东 李朝阳

乡村环境设计论文 篇3:

城镇环境整治背景下的乡村环境设计方法研究

摘 要:健康、美观的乡村环境是现阶段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在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以临海市小芝镇为例,总结出乡村环境设计七大方法:实地走访调研、创新规划设计、多方参与创作、携手村民共建、就地取材运用、精心指导施工、有序管理运行。这七种方法不仅保证了工程正常有序地推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打造出具有本村鎮地域文化特色且宜居的乡村人居环境,使乡村传统文化活化在景观空间中,回归到当下生活中。

关键词:城镇建设;乡村环境设计;设计方法

一、导论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

从2013年“美丽乡村”奋斗目标的提出到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公布,国家对于乡村的建设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和明确的思路导向,乡村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浙江省积极响应政策,先后实行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美丽城镇建设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行动,切实有效地推进乡村城镇的一体化发展,实现乡镇环境质的飞跃。

(二)乡村环境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乡村作为千百年发展的产物,与地方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乡村的自然属性受到极大冲击,复制型地快速建造让曾经丰富多样的乡村空间变得单一而又没有了灵性和生机,传统的乡村文化也渐渐地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的失衡、风貌的极不协调。乡村仍然在建设,但显然不是以我们希望看到的模样。

(三)乡村环境设计的意义

作为沿海城市的浙江,东部的乡村保留有原始风貌的已是极少,新乡村格局大体已定。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很难去改变建筑的形式,唯有景观空间尚有扭转的余地。作为乡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景观承载着乡村人公共活动、信仰、社交、生产、文化创造等行为的场所需求,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乡村景观的复兴,从某种意义上将亦是乡村文明的复兴,它既可满足现代人对环境改善的需求,亦可作为传统文化的展示与宣扬,让传统乡村之美在现代生活中回归。

二、城镇建设视域下小芝镇环境现状

小芝自然资源丰富,素有台州市后花园之称,小芝的传统建筑和特色文化悠久而浓郁,文化底蕴深厚,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乡村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村落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整齐划一的新民居,原有的环境被硬化的水泥覆盖,只有在只言片语中依稀能找寻出之前的自然身影。传统的乡村环境在消逝,文化也渐渐被淡忘。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方式去重塑这珍贵的记忆,去感染当地的村民,找回自身文化的自信,让传统的乡村环境重新走进村民的生活。

三、乡村特色环境设计方法探究

(一)实地走访调研

“设计前期调研是设计的第一步工作。设计师在资料收集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整理,形成合理的设计概念,从而为后面的设计工作提供充分的依据”,而这里我们凸显了“走访”的重要意义。乡村空间不是花架子,它的最终价值是为人所用,在用的过程中实现它的普及性与可持续性。如何用?走访这一举动便是了解当地村民对于自己生活空间的期许,从“好用”的角度首先明确景观打造存在的意义。再则便是文化及地域特性的挖掘与打造,挖掘文化,首先要了解当地的历史,以及那些曾今为人熟知而现今逐渐淡忘的陈年往事,此举的目的就能在乡村中更充分地打造一些叙事性空间,让生活在其间的人了解这里的曾经,享受生活的当下,揭示发展的未来。地域特征的塑造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当地特有的材料以及施工的工艺,组建民间工匠团队,实现特有材料和工艺的在地化与创新性建造。记录手法以照片及航拍为主,以俯瞰全局的视角重新梳理乡村的空间关系,以对比的形式讲述前后的变化,以此显示设计改造的重要意义。

(二)创新规划设计

设计是设计师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性的创作与创意活动,其价值本身在于创新与创意。乡村振兴的创新不在于颠覆而在于整理,这有别于常规的规划设计,需要在深入调研基础之上,对乡村结构做彻底的梳理,做有针对性、接地气的整体规划设计,做到规划先行,有序推进。

(三)多方参与创作

乡村环境设计是一项多文化、多形式、多种类的综合性整治工作,因此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试图避免因少数人设计而导致手法、思想、形式单一的弊端,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此项工作,集思广益,做到差异化、特征化、丰富化。我们特邀日本明治大学小林正美教授前来指导,提升设计品质。在立面整治上,以保持建筑时代特征、体现当地特色文化为原则,做到针对性改造,以整为主,保持鲜明特色,避免千篇一律。在特色风貌打造上,带领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三十余名学生在暑假期间,以三到五人一组,每组承担不同区域的景观小品设计,教师把关方案与材料的形式,对整体进行景观规划创意设计。教师与同学们深入到乡村中,吃住在当地,充分了解当地传统习俗,与村民进行亲切沟通,使设计活化传统于当下,结合环境现状,真正做到一点一品。

(四)就地取材运用

就地取材运用,为突出乡镇与城市、乡镇与乡镇之间的不同,所有的设计主张就地取材,材料来自当地,手法运用传统,运用老材料和传统技法做现代景观元素,挖掘和传承即将消失的技艺。

(五)携手村民共建

美化不是一时的惊艳,更应该做到延续和持久,而真正持久的方式就是让村民参与打造,教会他们如何将他们眼中的生活垃圾变成美。设计的工作更是为了在村民中起到示范作用,我们改造到不了所有的角落,唤醒美的意识的同时,我们希望村民们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一起共创自己的天地。

(六)精心指导施工

乡村景观建设不是单一的交图纸工程,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设计师的驻场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图面的表现仅是整个设计工作的开始,整个设计工作要到施工结束才算完成。进行不间断的现场走访与指导,现场示范搭建与构造方式,严格贯彻设计理念按图施工,避免施工队暴力施工,毁坏有价值的历史元素及篡改设计意图。

(七)有序管理运行

有序管理运行,针对不同项目采取不同的策略,标准工程按正常程序先出图、预算、审价、招标再施工,做到流程有序、心中有底。节点打造等非标准工程,以设计人员及学生现场创作、现场指导施工及参与打造的方式推进,缩短设计时间,合理安排人员,编制工程计划,灵活机动。后续以实际完成工作反套图纸进行工程量及造价结算。

四、小芝镇环境设计成果

一年的时间,小芝的镇区风貌有了质的改变,我们的工作也从村民一开始的不理解、不支持、难推进、处处受阻到认可、支持,再到广受赞誉,面对老房子他們会主动讲述这里当年的场景,他们会主动承诺管好自己房前屋后的花草,会主动参与自己庭院的建设。成果完成的当天,全镇大约一半的人前来参观,丢失的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通过实际的景观再现,重新勾起了前来参观的村民的回忆,交谈声中,似乎所有的往事都逐渐浮现出来了。此次的设计也为小芝镇评上省级样板镇添砖加瓦,这是对本次设计及施工指导最好的肯定。

五、结语

小芝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改造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完成了虎山路整治提升工程、传统民居改造利用工程、溪滨南北路整治提升工程、特色风貌打造等设计及施工,通过本次设计实践总结出乡村环境设计七大方法:实地走访调研、创新规划设计、多方参与创作、就地取材运用、携手村民共建、精心指导施工、有序管理运行。这七种方法不仅保证了工程正常有序地推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打造出具有本村镇地域文化特色且宜居的乡村人居环境,使乡村传统文化活化在景观空间中,回归到当下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孙晨霞.基于考现学的环境设计调研方法论[J].艺术评论,2017(3).

[2]刘博韬.乡村人居环境景观优化设计研究与实践[D].山东建筑大学,2019.

[3]辛儒鸿.“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山地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D].西南大学,2016.

[4]许艳.基于美丽乡村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析[J].大众文艺,2019(22).

[5]卢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营造方法探讨[J].江西科学,2019(5).

[6]崔羽,王英帆,崔栋.文旅型小城镇可持续规划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以陕西省青木川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9).

[7]张昕欣.问题导向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策略与方法研究:以海宁市斜桥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5).

作者单位:

金千姿,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林兴啟,杭州国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者:金千姿 林兴啟

上一篇: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精选2篇)下一篇:设计实习报告(精选2篇)